高职学生体育教学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这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如能很好地应对就需要关注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人才服务社会的条件。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长期以来存在共性制约,校园无生机,学生无活力,严重制约了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注重了高职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个性化发展高职院校主要对生产服务的基层培养一线职业人才。高职在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实用、技能
人才培养上存在滞后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最为严重,这主要源于教师队伍、学生生源、学校体育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稳定发展的同时,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结合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为创造性人才,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发展。笔者就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学生创新能力,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同行体育教师进行探讨。
一、体育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阵地
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8-22岁左右,这一阶段的学生的社会意识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对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如何更加在意,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形成强烈的自豪感或自卑感,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表现的较为明显,学生在集体的体育活动中,充当一定的角色,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前卫、边锋、后卫、防守”等学生在不同的角色在感受着自己在活动中因地位不同而担负不同的责任,要能够成功地完成自己角色的.任务,需要准确把握好角色间的区别,每个角色间任务上的联系。只有每个成员都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整个集体的任务才能出色的完成,才能获得荣誉和观众的称赞,体育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前沿阵地,体育教师需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二、掌握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高职体育教学以球类运动为主,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培养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学生拥有过硬的体质,为今后走向社会实现全民健身、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做好铺垫。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言行的思考分析,对学生的个性做出识别。笔者一般是通过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个性有较准确的了解,便于下一步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来提高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把教学内容结合高职学生特点,采用多样化趣味性教学手段,呈现给学生广阔的展示空间,在游戏、竞赛活动中展现发挥自己的个性,增强学生的知识和体育技能,并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三、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美国林格伦说过,“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高职体育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好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不在学生面前摆架子,在课堂上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在活动前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不同诉求。课堂中多使用“请把你的看法讲给大家”“请......同学来帮助他”,礼貌的课堂用语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教师把自己置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堂上被尊重的感觉,体会到教师亲和力的感染力量。如,笔者在讲授“排球运动”一课时,让学生感知发、垫、传、扣、拦的一系列动作,在快速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接发球、二传、扣球来完成这一综合性体育活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笔者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崇善个性,努力打造“百家争鸣”的教学氛围。
四、灵活选择教法,积极发展学生个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要精心备教材,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适合学生的教法,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己、在体育活动和游戏中表现自己,积极主动地实现课堂学习目标。体会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影响,让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提高学生爆发力、耐力、力量素质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意识,在个性发展的同时,了解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效手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科学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为社会培养“健康多能”职业人才。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高职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当今社会竞争和挑战并存,高职院校既要为社会培养多种层次个性鲜明的人才,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极为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高职体育教学,教师需要本着育人的目标,通过多样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确立新时期的体育观,不断探索新途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瑞良.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发展研究[J].学周刊B刊,(3).
[2]张文华.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思考[J].福建体育科技,(05).
[3]刘伟华.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4]蓝志辉.个性化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18).
[5]李桂英.高职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
1 强化职业价值观教育, 形成正确职业意识
实践性教学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之中。学校应抓住新生入学的有利时机, 开展培养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组织学生参观校园, 开放所有实习基地、实验、教学场所, 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专业机构, 展示办学实力;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状况, 通过橱窗、板块宣传等形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教学及实习成果;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 聘请历届毕业生中的成功创业典型回校现身说法;邀请实习单位领导来校做报告, 提出职业要求和希望, 进行成才教育, 分专业组织参观企业生产和工作现场, 使学生切实了解和接受他们将要从事的职业。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 可以使学生逐步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成才的可能性, 增强学习专业的自豪感和职业的光荣感。
2 完善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高职教育必须要高举“实践”的大旗, 通过各种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习与实训, 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使学生在职业竞争中, 以这种重要的职业意识脱颖而出, 获得社会的认可。在教育过程中,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主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在课内的学习, 教师要时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与运用的一致”这一准绳, 使学生灵活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在课外, 教师要创造各种到实践中去的机会, 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形式, 让学生对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更直接的实践感觉、实践把握, 发现所在专业领域内的一些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 还要带领学生经常到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去, 使学生从多层面了解行业、了解社会, 向社会学习, 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建立自己开放的、具有学习功能的判断体系。通过这样一系列潜移默化的行动, 学生会养成一种主动接受实践考验的学习习惯, 遇到问题会自觉地认真思考,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实践意识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 遵守实习规章制度,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针对化工生产的行业特点, 在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时, 让学生知道在实训场所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所担负的责任, 是保证学生能获得良好学习机会、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为此, 教师在学生进行实习之前, 首先要组织好学生对实习工场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规章制度的学习, 通过制度的学习, 明确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责任。第二, 对于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技能方面的长处和不足, 要教育学生应懂得相互取长补短, 尊重与帮助他人, 富有爱心与合作精神。
4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或学习目的不明确, 实习时就产生了不愿做、没有好工作就不想做的想法。为了帮助学生消除这类消极因素, 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给学生开设职业指导、职业道德、职业指导、人生观、法规条例、职业素质以及面试应做哪些心理准备等课程, 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对学生开展敬业教育, 使其克服行业偏见,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职业观和成才观以及平凡职业的荣誉感, 让他们懂得社会上的每一分子, 都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在平凡的工作中努力, 也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学生实习期间, 实习指导教师如果能定期抽查、巡视各实习点的工作情况, 对学生进行指导, 往往更能产生较好的实习效果。因为这样既便于发现和处理实习中出现问题, 又可以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 进行教育。在抽查巡视中, 我们发现学生存在的最大的思想问题就是:到达实习单位后, 发现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 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 如果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一些时就会产生辞工不干或自行“跳槽”的想法。出现这样的情况后, 我们就帮助学生耐心分析, 指导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先立足, 后立业”的观念。通过加强实习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的培养, 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奠定好必要的思想基础。
总之,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是其职业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只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希望通过不同途径学习和探索, 最终能使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 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的姿态, 迅速适应岗位, 成为合格的毕业生和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需要强调的是, 实施实践教学, 培养职业意识一是要及早进行, 提前让学生进入角色, 这样才会真正有所收益;二是要注意循序渐进, 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莉.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养成训练的探索与研究[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10) .
摘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在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特殊体质体育教学高职院校学生探析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已日益提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教育公平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相继提出,越来越多的特殊体质学生进入了高等院校,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那么,哪些学生算是特殊体质学生呢?吴燕丹等(2007)[1]将特殊体质学生定义为:长期性或阶段性身体练习障碍的学生,可分类为肢体残疾学生或经过医学检查有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的学生、因瘦弱或肥胖运动困难的学生、手术后或病愈恢复期学生、个别高龄的学生。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塑造健康体魄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那么,分布在大学中的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育现状如何呢?他们是否也像普通学生一样享受体育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呢?本文将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回答这些问题。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教师展开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100%。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分析
制定完整的体育课教学大纲是上好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对特殊体质学生体育课程安排非常随意,工作的重点往往集中在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体育教学上,对特殊体质学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疏忽和遗漏现象,没有制定出明确、具体的特殊体育课程目标。
早在2002年8月,教育部就颁布并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第四部分第十条就清楚地界定“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目前,我国高校身体练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主要有单设保健班、随普通班就读、免修体育3种形式。调查发现,河南省高职院校多采用的授课形式是选修课,并未对特殊体质学生单独开设保健课。对身体轻度残疾或有一定体育运动能力的安排随班就读,对身体运动能力较低的允许其申请免修体育课。在教学目标上侧重于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方面,对他人的关心、与他人的协作精神以及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等心理健康方面严重不足。
(二)运动安全与课程评价体系
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都出于对学生安全考虑而不敢或不愿引进新项目,体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一些学校为了避免体育伤害事件的发生,已经取消或禁止了难度较大运动项目的开展[2],对于高职院校的特殊体质学生也没有例外。然而,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关键在于如何紧紧抓住特殊体育教育的个性要求,并根据实际需要来改造传统体育教材来适应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工作。如可以对运动规则做些修改,对运动动作做些简化,开发适合特质学生需要的体适能锻炼项目等。
调查发现,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普通学生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上的合格率上,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管理明显不够,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比较随意,超过80%的体育教师表示由于特殊体质学生在学生人数中占的比重较小,而且特殊体育课程的成绩评价最高只能记70分,学校对特殊体育课程的轻视以及特殊体质学生人数过少是导致教师对特质学生体育课程评价较低的直接原因。
(三)体育资源配备情况
研究发现,特殊体质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是由普通体育教师兼任的,其中绝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特殊教育培训,更没有经受过专业的特殊体育系统学习。考虑到特殊体育课程活动量小,教学环境比较轻松,安排特殊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多以传统体育专业和运动医学专业为主。此外,学校并没有专门的特殊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设施,教材侧重于传统东方养生类项目,开设的运动项目多为简化太极拳、走跑练习、保健按摩与康复体操等。如在选课时多选择轻体力活动的运动,如在发展力量时多选择哑铃、跳绳等项目,在选择技术课时多以排球、乒乓球、有氧操为主。
四、结论和建议
随着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和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在我国的顺利召开,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量心理受伤或致残学生即将进入高校就读,研究高校特质学生体育教学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集中体现了我国政府以人为本的胸怀。因此,采取切实措施做好特质学生体育教学工作,通过开设特殊体质学生专门体育教育专业或课程,建立教师职后培训模式,提高师资培养质量,从而满足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和不同专业结构的特殊体育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在制订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大纲时要以学生需求为本位,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为基础,根据领域目标构建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3]。在制订体育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性别、年龄和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学生的兴趣进行科学安排,有所侧重。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及身体发展的特殊需要。要做好特殊体质学生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修改运动规则,简化动作难度,同时,开发适合特质学生需要的体适能锻炼项目等,提高学生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1).
[2] 翟虎翔.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河南大学.2010.
[3] 田春雷.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
高职教育是培养和造就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形式。高职的体育课程设置应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增加对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应的职业运动训练,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岗位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心理状态。
职业性体育就是适应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据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而产生的,其注重的是在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与其职业特点相关的局部身体素质、实用体育技能、健身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性体育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为适应当前教学形势的发展与要求,应从学生的职业特点出发,进行体育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性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如何针对高职学生开展特色英语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增多以及规模的迅速扩大,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和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好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优化课堂,特色讲授.并采取各种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 者:韩方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刊 名:职业技术英文刊名:ZHIYE JISHU年,卷(期):2009“”(4)分类号:G71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教学方法 特色课堂
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51%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工具型动机",超过50%的文科理科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学生行为层面的动机强度不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程度相对较低.文章建议,高职学院英语教学应明确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内在兴趣,正确实施教学评价并指导学生制定目标.
作 者:曾欣悦 章力 作者单位:曾欣悦(湖南女子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章力(株洲工业大学冶金校区,湖南株洲,41)
一、体育能力的概念及内容
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它是由知识、技术、技能和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它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就是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体育活动。从事的体育活动越多样, 掌握的体育知识越丰富, 体育能力发展就越全面, 体育技能练习越复杂, 体育能力提高越快。体育是多功能的, 这表现在体育能力方面。体育能力分为很多种, 其中包括运动能力、身体锻炼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接受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体育保健能力等。
二、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分析
(一) 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 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军事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 培养大学生的运动能力, 应贯穿体育课程的始末。
1.要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 切忌“满堂灌”, 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 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 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
2.要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具备足够的体育设施, 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有可能参加运动的机会, 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
3.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参加运动, 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运动时, 教师应及时指导, 多给予鼓励。
(二) 身体锻炼能力的培养
随着我国体育的社会化、终身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公司组织员工进行体育活动。这就给高职院校体育提出怎样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体育锻炼能力的挑战, 使他们毕业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身体锻炼, 并充当社会和家庭的指导者和倡导者。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二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1.在体育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 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 还会对这项运动失去兴趣, 甚至会伤害身体。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以篮球教学为例, 如果教师没有把打篮球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讲清楚, 一味地让学生乱打, 是不会有锻炼效果和技术长进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把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指导下进行身体锻炼, 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锻炼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科学的方法才能逐渐养成。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 指定科学的可操作的计划, 让学生在学习中反复练习, 并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 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还必须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如果对某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 也不可能养成的锻炼习惯。例如, 许多男同学打篮球、踢足球不觉得累, 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欢这项体育运动。他们在打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这项运动的兴趣, 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 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 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可能地激发其自我活动的创新能力, 并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提供更多的自由, 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 可多组织比赛教学, 增强激烈性和趣味性,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运动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比如足球运动, 它是集体项目, 要求参加者具有机智灵活、敢打敢拼、沉着冷静、协同配合等良好的作风和创新意识, 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学校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应广泛开展, 提倡广大学生广泛参与,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四) 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有许多的运动项目是集体进行的, 集体活动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中, 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 加强纪律观念, 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 更要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让他们自己去做, 从而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 同时, 尽可能地让学生承担校办运动会的各项工作事务。对于院系或年级所承办的运动会, 应让学生去组织和承担, 教师可在一旁指导,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五) 接受和处理意外事件能力的培养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事事如意, 同样,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 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比如, 在一场院级的足球比赛中始终保持优势, 但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却失利, 这种由于心理或意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以接受, 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 我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 讲清道理, 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并提供展示球队的机会, 提高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 以及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六) 保健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 保健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教养的程度和社会的良好风尚。为此,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保健能力, 教学中要做到:
1.要做学生的表率, 同时还要认真地传授给学生卫生保健知识, 训练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
2.要使学生运用所学的保健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掌握和控制运动量、运动负荷, 防止在教学中产生伤害事故, 同时还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做练习时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要注意运动场地的环境卫生, 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有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以上几种能力既独立又相互关联, 不可分割, 而且相辅相成, 互为作用。我通过职业院校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育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得出结论, 在这个时期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潜能相当重要, 任何活动都会敏感和兴奋地影响他们, 尤其某些具有特点的活动, 对大脑刺激形成的印象和记忆更为鲜明和深刻, 特别在培养“积极的”和“优越的”能力方面更有独到的作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术于体育之中, 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所在。所以, 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关键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摘要:高职学生体育能力水平, 集中反映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体育能力的解释, 体育能力的培养方法, 以及体育能力中几个突出的特点进行阐述, 得出要想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每个学生的体育能力。它包括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能够自行培育、锻炼和养护的能力。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 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育能力,运动能力,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人民出版社, 2010.6.
[2]吴兆方, 陈光曙.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12.
[3]郑厚成.体育与健康.大连理工大学, 2010.6.
[4]于振峰, 赵宗跃, 孟刚.体育游戏.高等教育出版社.
[5]陈坤煌.如何培养大学生体育能力.学园, 2011年5月第十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效果
自主学习模式属于是一种科学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既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又能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体育教学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当成了重要的培养目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提升是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又是促使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学生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能够促使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到提升,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的增强自我控制的意识,在体育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控制的意识转化成行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为了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学生会利用各种办法减少外界环境对自己造成的困扰,经过长时间努力会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在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的解决各种困难,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对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
1.2 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帮相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自主学习模式就是需要学生自主体验学习的过程,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长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并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教学知识以及熟练掌握体育技能,在长期的体育锻炼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1.3 能够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促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意识以及自律性同时得到了增强,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活动中,使体育教学的成效得到增强。另外在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能够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以及技能,使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得到有效的锻炼,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得到了提升。
2 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措施
2.1 更新观念,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
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首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对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树立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高校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不断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改善体育教学的方法,全面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生的动力并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尽量避免体育教师的示范讲解时间占用太多的比重,体育教师尽量只对基础部分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剩余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各种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但是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要体育教师放权不管,而是需要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点,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2.2 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成效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要想增强实效,就需要提升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首先在构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之前,體育教师要充分的调研,调研的内容主要有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以及学生的兴趣等,从而根据这些内容开展有针对性体育项目活动,并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创造前提条件。其次,在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业绩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案以及方法,进而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要保持这种兴趣成为自主学习的动力,不但如此,还要适当的增加自主学习任务的难度,引导学生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增加学生因完成学习任务而带来的快感,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一直保持下去。最后,高职体育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及时了解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不断增强。
2.3 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自主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构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就需要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是需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不是毫无目的的学习,而是需要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才能充分的发挥出自主学习模式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与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总之:体育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不仅承担着促使身体健康发展的职责,而且还承担着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职责。这就需要体育教学不断的改革调整,才能够更好的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意识得到不断增强。如果体育教学能够构建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就能够有效地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尽快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目标,因此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尽快构建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模式,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织琳,高文强.高校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可行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
[2]姚证.高职体育教学中全面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4).
作者单位
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2.咸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改; 创新能力培养; 途径.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的能力是提升体育专业的就业率的最基本要求, 现存的体育教学方式在突显高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性和要求方面做的不到位, 高职体育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体育技能方面的人才为前提, 但是现在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 还以传统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 学生们没有充分发挥本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没有充分的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制约了高职体育创新能力培养的发展, 亟需改革。
1 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 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还是以课堂为主, 没有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 致使高职学生在进入社会后, 由于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难以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影响学生们创新思维拓展。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高职体育教学的瓶颈, 体育教师大多是从其他普通高校聘任或调转过来的, 他们所熟悉的教学模式是其他普通高校通常使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在教学方法、内容、形式上有一些改变, 可是在本质上还是延续着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 对高职院校的整体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性改革认识上不清晰和不完整。教师作为体育教学行为的主要引导者,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度程度必将关系到体育课程教学的结果, 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欠缺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高职教师教学的专业能力, 不能很好的满足当下的高职体育教学任务, 而且,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颇为繁重, 从而导致体育教师疲惫教学, 影响了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创新的培养;同时, 高职院校对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的力度不高, 不能做到定期对师资团体的技能再培训, 这些都制约着高职教育教改的创新能力培养, 要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发展, 就一定要做到摒弃旧规, 从实际出发不断的创新, 以来适应高职院校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高职院校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摘 要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改善提出做出了重要贡献,切实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确保最佳教学效果顺利实现的基本条件,本文围绕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策略展开了简要阐释。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体育教学 自主学习模式 创建策略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事业深入推进的歷史背景下,高职教师基本教学理念和高职学生基本学习理念都发生了深刻转变,高职院校日常教学活动表现出了对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模式问题的双重关切。从实践意义角度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综合性身体素质状态,改善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全面调动学生在参与具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是上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保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围绕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策略展开简要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
(一)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和应用背景下,学生自身在学习实践行为的开展过程中,占据了充分的主动性和控制性地位,有效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路径的指导和干预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背景下,学生能够实现对学习活动的内容、方法、起始和持续实践,以及进程控制状态等要素的全面把握,获取了在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控制性地位。
(二)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事业深入推进的历史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构和培养,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基本内容,而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和应用背景下,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开展体育课程内容学习实践行为过程中的自主控制能力,促使其能够实现对学习实践进程和学习效果取得状态的有效控制,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基本学习潜能以及开展探究式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动力,构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知识技能学习实践过程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事业的实现程度,提升日常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率。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背景下,学生自身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觉意识表现程度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随着学生学习自律性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往往能够以更加充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参与到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进程之中,进而切实提升高职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助力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机制的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在学生资助学习模式背景下,学生可以借由自身实施的学习实践体验行为,实现对体育学科基础理论和运动技巧的观念领会和实践,在切实提升自身体育课程内容学习效能基础上,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事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二、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构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切实提升学习兴趣
想要在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取得良好效能状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参与体育课程学习活动的基本兴趣。
第一,为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有效性,高职院校体育学科任课教师应当预先针对高职在校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取向特征实施全面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学习兴趣的差异化特征,为高职学生提供个性化且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充分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实践的基本需求,扎实激发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学科学习实践行为的兴趣。
第二,在针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取向特征展开系统调查,以及信息资讯总结分析基础上,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师,应当结合具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认知机制建设发展特征,围绕学生的兴趣取向,选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项目和正确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促进最佳教学效能目标的顺利实现。依照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活动的兴趣取向特征,设定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工作的具体项目,并择取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通过开展项目合理以及难度恰当的教学实践过程,促使高职院校在校生充分感知其在参与和完成高职院校体育学科教学任务过程中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从而提升相关学生参与体育学科学习活动的充分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借由对学生基本学习动机的充分激发,促使学生长期保持参与体育课程内容学习活动的高昂兴趣。
第三,高职院校体育学科任课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逐步加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力度,重点关注学生在参与日常体育运动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给予针对性解决策略。
(二)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在高职院校体育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构和形成过程中,教师要逐步致力于基础教育理念的转化,要不断减弱自身在开展高职体育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指引和控制地位,提升服务意识,助力学生体育运动活动开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结束语
围绕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策略问题,本文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以及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构筑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策略两个基本角度展开了简要分析,旨意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况毅磊.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4:4,6.
[2] 彭丹.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途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84-86.
[3] 王东伟.运动导向法在高职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3.
[4] 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1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及其基于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1 . 1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不同于教师指导及督促下的学生学习模式, 而是由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 在积极主动中自觉参与并完成各类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主体地位, 将学习的内容、方法、时间、过程等交给学生, 由其对相关学习要点加以把握。
1 . 2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2.1 高职体育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有助于学生自控能力的提高
高职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及体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下, 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其教学目标之一, 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需要学生提高自控能力, 突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建既可以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使其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探究动机, 提高学生参与及学习高职体育课程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1.2.2 高职体育教学借助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可以深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 学生的自控能力, 自觉意识都会有较大提升, 其自律性增强, 能够更加自觉主动性参与到体育教学实践中, 从而深化高职体育教学效果, 使其能够达到身体及心理的双向发展。此外, 高职体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 对相关的体育知识及体育基本技能加以深层体会学习, 在提高其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 有助于高职体育教学效率的优化[2]。
2 高职体育教学中凸显出的问题及不足
2 . 1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 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理念不强
高职体育教学在改革前后, 虽然根据素质教育要求, 新增了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 但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显露出一定的僵化性, 没有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清晰认知, 致使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建意识有所欠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僵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首先, 高职体育教学人员对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认识不全, 在教学方法上不注重主动求新求变。其次, 高职院校多由中专院校演变而来, 其体育教学难免带有传统体育教学的烙印, 具体到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 就使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流于被动。
2.2高职体育教学没有正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在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 多数院校没有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重结果, 轻过程, 重普遍, 轻差异的现象较多, 在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加以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即开展高职体育教学, 极易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高职体育教学收效甚微。高职体育教学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主要表现体现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 如多数院校通常选用的教师示范加动作分解的教学流程及模式, 既无法兼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趣, 又不利于学生释放其自主实践及探究能力, 高职体育教学偏离预期教学目标, 久而久之, 会使高职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化。
2 . 3 高职体育教学在课程考核上规范性不足
教学考核是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 也是强化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体育教学在课程考核上应涵盖高职体育基础理论及高职体育实践两个环节, 在具体考核实施中, 存在重实践, 轻理论的现象, 相关的高职体育理论考核比重过低, 在实践考核的指标确立上也过于简略。受此影响, 学生在高职体育理论学习的投入时间相对有限, 自然也就无法使其提高高职体育学习的兴趣及自主积极性, 高职体育教学考核的实效性及规范性无从谈起, 也必然损害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3 高职体育教学中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方法策略
3 . 1 通过多种途径, 提高高职学生基于高职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高职体育教学要取得实效, 首要一点是提高学生基于高职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方法, 构建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3]。第一, 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创建之前, 教师应对学生在高职体育学习中感兴趣的内容及项目加以调查,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相应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 以差异化教学手段, 确保学生能够提高高职体育学习的自主性, 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实施增添动力。第二, 在对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学习内容及项目加以汇总后, 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具体身体及心理发育情况, 围绕教学内容及项目, 对教学的实施方案及采用的教学方法加以确定,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难度适宜得当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体会完成体育学习任务及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内心喜悦, 从而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第三, 作为高职体育教师来说, 其应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师生交流, 了解并解决学生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
3 . 2 转变高职体育教学理念, 打破高职体育教学传统模式
在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创建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作用和功效, 要注重转变高职体育教学理念, 使教师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方法上要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着力创造适于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学习氛围及条件, 以此全面激发及释放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在具体的高职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要压缩原有的教师示范讲解所占的时间及比重, 在传授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防护技巧及措施后, 将高职体育学习的主动权放归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 探究其中的学习要点和乐趣。
例如,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的项目导向及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 本质上就是倡导及鼓励学生发挥学习能动性,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其教学效果良好, 各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鉴运用。
3 . 3 教师要发挥其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中的引导作用, 辅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中, 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要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以便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够契合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和方向[4]。作为高职体育教师而言, 其一方面要将学习的主动权及主导权交给学生, 另一方面又不能就此置身事外, 而是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及技巧, 使其明白学什么, 如何学。这就要求高职体育教师要发挥其引导作用, 积极参与到学生高职体育学习计划的制定上, 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 辅助其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及方案, 既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有所依循, 又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大体方向和目标符合高职体育教学的整体目标。
3 . 4 完善丰富高职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考核评价上, 要摒弃原有的单一性考核标准, 注重考核评价的多元化。在高职体育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中, 既要注重对实践教学及学习的效果进行考察, 又要兼顾到高职体育基本理论及学生学习进步效果的考核及评价, 通过动态化考评体系, 保持及巩固学生参与高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升高职体育的教学成效。具体地说, 在高职体育教学考核中, 要降低运动技能考核成绩的比例, 增加经由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而提高的高职体育项目及内容的考核比重, 一方面可以使高职体育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又能够让学生看到自身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果, 反过来增加其参与并学习高职体育的热情, 形成学习—探究—实践—考核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高职体育教学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高职体育教学要取得突出实效, 需要构建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辅助其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计划性、完善高职体育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 不断优化高职体育教学成果。
摘要:现阶段, 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教学实践效果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作为高职体育教学而言,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保障教学成效方面作用显著。该文针对高职体育教学, 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结梳理创建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模式,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朱红彬, 周静.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解析[J].体育科技, 2013 (6) :165-166.
[2]姚证.高职体育教学中全面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出国与就业, 2012 (4) :162.
[3]刘延宁.高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115-116.
【高职学生体育教学】推荐阅读:
高职学生手册学习07-08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研究06-21
高职学生就业前景11-26
高职大学生就业12-08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论文07-18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09-21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评价10-12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困境10-16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