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2025-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推荐8篇)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篇1

1月5 日,省政府召开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电视会议。XX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部署贯彻落实,于1月6日召开了XX区20**年春节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并按照市安委会《关于贯彻省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电视会议精神立即开展烟花爆竹安全检查的通知》(青安〔20**〕4号)要求,部署开展了烟花爆竹安全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情况

会议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梁青庄主持,公安、工商、质监、消防、交警、安监、城管执法、卫生、教体、商贸等部门及各街道分管负责参加了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辛永年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传达了省市烟花爆竹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区烟花爆竹监管工作。各部门、各街道就如何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结合部门职责、分工、管区监管实际发了言。之后,辛区长代表区政府与各部门、街道签订了《XX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责任书》。

辛区长要求:一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三要重点排查,抓好落实,立即行动起来,严查烟花爆竹运输、销售、储存、燃放各环节违法行为;四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联合执法、共同打击”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原则。

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部署情况

区安委会下发了《关于加强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监管的通知》(南安委〔〕1号)。

一是在区政府领导下,成立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副区长辛永年同志任组长,安监、公安、交警、消防、工商、质监、城管执法、各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综合协调组和两个联合执法组;二是进一步明确和落实责任分工;三是街道日常监管实行实行专人、专管、专盯制度;四是联合执法组实行包片分工,各销售点监管责任到人制度,重点打击在人员密集场所销售烟花爆竹、违法占路销售烟花爆竹、街面流动销售烟花爆竹、超范围经营烟花爆竹、销售违禁烟花爆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烟花爆竹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环节的各种违法行为;五是强化部门监管责任,区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每周一次联席会议制度和执法联动制度,联席会议主要通报各部门监管情况,分析监管重点、难点问题,制定解决办法和部署联合执法有关事宜。

三、烟花爆竹安全检查情况

经查,截止到1月9日,我区只有一家销售点配送了烟花爆竹,并按规定进行存放,其它销售点尚未配送。未发现其它违法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行为。

四、下一步打算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篇2

一、淤地坝基本情况

㈠淤地坝分布情况 根据2014年开展的淤地坝安全大检查统计, 截至2014年底, 天水市共建成淤地坝96座, 其中骨干坝20座、中型淤地坝18座、小型淤地坝58座、分别占淤地坝总数的20.83%、18.75%、60.42%。按项目统计:藉河示范区一期项目36座、藉河示范区二期项目20座、武山县张沟坝系建设17座、其他项目23座, 分别占淤地坝总数的37.5%、17.71%、20.83%、23.96%。

天水市淤地坝效益集中体现在拦泥保土, 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 保护下游耕地、道路安全;淤地造田, 旱涝保收, 提高粮食产量和经济收入;合理径流资源, 解决人畜饮水, 改善山区交通条件等万亩。据统计, 共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96座, 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60平方千米, 淤成坝地60平方米, 年减少入黄泥沙48万吨, 年拦蓄径流150万立方米。骨干淤地坝利用前期蓄水, 解决了27个行政村的人畜饮水困难, 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武山县张沟淤地坝坝建成后使嘴头乡5个行政村通了农机路。

㈡淤地坝运行管理模式 以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 各县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 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工程建设与管理。在安全运行和管护、工程防汛责任、管护责任落实方面, 各淤地坝工程所在乡村都严格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配备了1名~2名专职防汛观察员昼夜值班, 随时观测淤地坝工程的水情、坝情、排水渠道及雨情变化, 发现汛情及时向本村、本乡镇、县区水保局部门和防汛机构反馈, 确保人民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在落实好各项责任措施的基础上, 各县区水保局还和各有关乡镇签订了淤地坝安全生产责任书, 确定了报警人员, 落实了报警措施, 组建了精干的抢险队伍, 储备了铁丝、编织袋、铁锨等抢险物资, 制定了完善的淤地坝工程安全抢险应急预案。

㈢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和在建坝的防汛管理 由于2014年灾情频发, 天水市的淤地坝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情况, 从前半年淤地坝安全大检查汇总情况看, 截至前半年, 天水市已建成的96座淤地坝中, 有8座淤地坝存在不同程度病险隐患, 占总数量的8.33%。针对病险淤地坝的实际情况, 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意识到对病险淤地坝进行除险加固的重要意义, 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 进行加固除险。对病险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采取加高加固、增设排洪设施等, 以提高防洪标准,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汛预案。

二、目前淤地坝主要存在的问题

㈠防汛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 淤地坝防汛还没有真正纳入各地防汛管理体系。淤地坝防汛工作大多局限于水保系统内, 组建的淤地坝防汛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多数没有和当地防汛管理机构进行有机协调与衔接。单靠各级水保局甚至水保局的一个内设部门很难完成繁重的淤地坝防汛管理任务。这就造成部分地方淤地坝防汛管理在当地防汛管理指挥体系中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各级防汛部门没有把淤地坝防汛工作与水库堤防防汛、山洪地质灾害预防同等对待, 没有实行同步部署、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大部分县没能把淤地坝防汛资金投入、物资储备等纳入当地财政预算, 直接影响了淤地坝防汛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原因是地方水利 (水务) 和水保单位在防汛责、权等方面不清晰, 并且在认识方面存在着差异。

㈡维修养护没有保障, 防汛经费短缺 据统计, 现存38多座中型以上淤地坝存在建筑物损毁等安全隐患问题, 需要按轻重缓急进行除险加固, 以保障淤地坝的安全运行。但长期以来, 由于地方没有专门用于淤地坝除险加固资金和淤地坝防汛维修的资金, 各县投入的除险加固资金与防汛维修资金又非常有限, 造成淤地坝安全隐患积累的问题较多, 各地淤地坝防汛压力大, 任务繁重。其次, 现行的淤地坝防汛管理制度、办法不完善, 缺乏权威性和系统性, 也缺乏严格的防汛督查环节。

㈢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问题 在淤地坝规划方面, 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管理, 不同的建设主体按不同的目的、标准修建淤地坝, 往往布局不合理。在设计方面, 一是20世纪70~80年代建成的淤地坝, 多数是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建设的, 没有科学的设计, 缺少放水、泄洪设施, 遇强降雨极易出现险情或发生垮坝;二是长期以来淤地坝是按照单坝进行建设的, 目前尚没有制定坝系建设的技术规范和防洪标准。在施工方面, 由于淤地坝实行国家补助与地方自筹配套相结合, 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因此资金缺口比较大, 加之施工单位水平参差不一, 施工监理不到位, 施工质量难以保障。

三、对策和建议

㈠强化淤地坝管理责任 一定要明确将淤地坝防汛纳入水利防汛体系, 防汛责任由各级政府负责, 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可以制订实施细则。在淤地坝建设管理上由水土保持行业部门按照规范、标准要求, 编制小流域坝系设计、施工规范, 保证淤地坝建设始终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建设, 以便更好地控制洪水和拦截泥沙, 减少洪水灾害威胁, 最大程度地提高淤地坝防汛能力, 切实加强行业管理, 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㈡加大淤地坝建设的投入力度 目前, 天水市中小型淤地坝国家补助标准仅为30%~40%, 为了把淤地坝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建议国家应将淤地坝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和黄河防洪体系的重点基础工程, 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安排专项资金, 在投资上给予倾斜, 加大科技与资金的扶持力度, 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 确保淤地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建立集体、个人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采用股份制、承包制、拍卖等各种形式, 吸引个人资金, 用于淤地坝管护, 并且加大淤地坝维修养护基金, 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篇3

一、总体情况

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94%,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63/10万,同比下降27.6%,年食品抽检数达到8件/千人,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得分为80.1分;全市食品安全咨询和投诉举报按时答复率100%。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情况

(一)行政许可情况

目前,上海市共发放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许可证18.3万张,同比增加5.71%,具体情况见图1。

1、食品生产企业许可情况:2012年上海市新发《食品生产许可证》293张,延续369张,变更175张,注销397张;新发生产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11张,变更85张,注销174张。

目前,上海市共有1 834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2 982张《食品生产许可证》,144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和498家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获得66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从食品生产企业规模化构成情况看,尽管近年来规模以上企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食品生产加工行业中小企业仍然占大多数。

2、食品流通经营主体许可情况:2012年本市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56 789户,其中,含有乳制品经营范围的流通许可证共发放9 162户。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情况见表1和表2。

3、餐饮服务许可情况:2012年上海市共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6 898张,注销7 308张。

目前,上海市共有57 754户餐饮服务单位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其中公共餐饮单位43 170户(特大型101家、大型2 436家、中型6 883家、小型8 730家、其他25 020家),食堂13 937户,集体用餐配送单位338户,中央厨房63户,现制现售单位159户,其他餐饮单位87张。

4、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及保健食品许可情况:上海市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64家,均已达到良好操作规范(GMP)要求,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共有440种保健食品获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5、牲畜屠宰场设置情况:目前,本市共有16家生猪定点屠宰场(设置在长宁、嘉定、青浦、奉贤、南汇、崇明等7个区县),1家牛羊肉屠宰场(清真)。全年屠宰生猪360万头,屠宰牛羊肉2800头。

6、进出口食品企业备案和卫生许可情况:上海市共有262家口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238家食品企业获得出口食品企业备案证书,共有53家原料种植、养殖企业获得出口备案资格,对1500多家进口食品收货人进行了备案。

(本文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中国童装安全状况报告 篇4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中国童装安全状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家长

“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我国首个“中国城市童装安全消费状况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仅有不到2成家长了解童装安全技术标准。这些标准,都涉及哪些方面?童装要怎么穿才安全?

今年上半年,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郑州5个城市中3-12岁年龄段儿童的4551名家长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长购买童装时考虑的因素首先是面料手感,其次才是安全性,价格则排在第三位。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副司长高怀友:对几项主要的童装安全技术标准的知晓率仅为12%-20%;对各项有关童装安全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0%-18%;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童装给孩子带来的后果不甚了解的比例高达40%;对不合格童装中的超标化学物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的比例高达35%;对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中涉及绳带童装的媒体报道不甚知晓的比例高达42%。

五问五不知,广大家长对童装安全知识知之甚少,但与此同时,在童装使用时出现伤害事件或危险的比例却高达4%,童装被检出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其中,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凤荣介绍,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家长需要防范的.头号隐患。

刘凤荣:穿的时间长了会导致人体致癌,危害性极大,它的潜伏期一般是,所以我们在标准范围之内是严禁使用,一旦查出这个产品就不能卖了,它不可降解。

此外还有出现频率更高的甲醛超标问题。

刘凤荣: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后进行充分的洗涤然后再穿,因为甲醛是融于水的,可以大大降低甲醛对皮肤的危害。

横向比较童装产品安全的各个方面,化学物质的关注度为47.5%,绳带危害的关注度为26.3%,附件牢固性的关注度为24.2%。以绳带童装为例,高怀友介绍,尽管绳带等装饰物容易引发儿童安全事故,但家长对此关注度并不高。

高怀友:有57%的家长没有对可能有安全隐患的绳带童装进行处理;没有处理的原因是,有44%的家长不知道要处理,有56%的家长知道要处理,但认为没必要。

通篇调查结果,与“家长”二字一同出现几率最高的词语是:不知道、不了解、没必要。调查结果长3页,最后列出结论两条:一,家长对童装安全知识掌握太少;二,防范童装伤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但其中显然应有主有次。如果孩子父母需要努力,那么,监管部门则更要加倍努力。

当镉大米出现,监管部门说,请大家不要反复购买同一品牌;当全社会为水质标准疑惑,监管部门说,目前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当童装生产商违规添加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监管部门说,请大家根据指导、练就自行鉴别的一身本领。消费者似乎正从掏钱的一方,被迫成为无所不知的全能型选手。监管部门似乎是在责备家长“很少了解童装安全技术标准”,可是,在老百姓眼里,监管部门将职责全权交给消费者,无疑是更大的耻辱。

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篇5

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

我单位是一所预防保健机构,我单位查体中心所涉及的射线装置,主要用于健康查体。现把我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单位情况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作为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成立于1953年,是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科研培训、健康教育于一体的县级一等卫生防疫站。站内设22个科室,包括检验科、食品卫生一、二、三科、环境卫生科、学校卫生科、职业卫生科、消杀科、流行病科、计划免疫科、艾滋病防治科、质量管理科等业务科室和健全的行政职能及后勤保障科室。

本站具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和对外通讯联络设施,固定资产597

222万元。占地面积3360m,其中实验用房1136m,办公用房4566 m。

购置了内江西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蜀光KFⅡ-200mA型医用诊断X射线机满足了查体透视需要。

二、辐射管理情况

1、X射线机工作情况。射线装置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射线装置使用人员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考核和资格鉴定后,取得了合格证后上岗。机房外设置了明显电离辐射的警示标志,配置了工作状态指示灯,防止人员误入工作区。

2、个人的防护用品使用情况。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每个季度初期为放射工作人员发放个人剂量计,每个季度末按时收回剂量计,于热释光测读装置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 主要是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放射工作场所配备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符合一定的铅当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应的标准。

3、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

(1)辐射工作行政审批和备案情况。我单位已经与2010年申请

并在2011年1月28日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编号为:鲁环辐证

[06535]。我单位现在射线装置已经全部备案。我单位目前无报废射线装置

(2)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小组。我单位指定“职业卫生监测科张柱涛、张勇”为兼职的辐射与环境保护管理员,负责单位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并明确了岗位职责。

(3)管理规章制度及档案。单位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号)的要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安全和辐射防护管理制度。包括:《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射线装置操作规程》、《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辐射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制度》、《使用射线装置监测方案》等。我单位放射管理档案健全。

(4)从事射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近几年,本站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均参加了卫生系统组织的专业培训。2010年,由于岗位调整、退休等原因,现聘任放射医师1名从事胸透工作,其具有辐射工作的上岗资质,每年积极参加辐射工作人员培训。

(5)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我单位已为1名放射工作人员配置个人剂量计,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查体档案。

(6)我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对辐射工作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周期为一年,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进行放射防护检测,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7)放射安全领导小组每月一次对科室的防护操作进行检查,科室负责人每周进行检查。对放射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督促科室落实整改。检查结果与科室及个人年终考核评先挂钩。

(8)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单项应急预案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课题、队伍、程序和方法,并积极落实。我单位到目前为止尚无放射事件发生。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查体中心仅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量不大,辐射安全各项制度还不够完善,今后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2.由于编制限制,放射工作人员不足,年内未能参加专业培训。

五、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并抓好制度的落实。

2.争取引进专职放射人员,强化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

联系人:张柱涛联系电话:6222616***

芝罘区卫生防疫站(盖章)

全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报告 篇6

20xx年,我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供应数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总体呈现“逐步向好”的基本格局;以推进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实现了新提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坚决遏制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是“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治理的基本任务。

一、食品数量安全与质量保障水平

1.主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全国粮食产量达到60710万吨,比增产516万吨,增产0.9%,实现“十一年增”。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超过7亿吨、1.8亿吨,均较上年略有增长。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牛肉、羊肉、禽蛋、牛奶产量分别为5671万吨、689万吨、428万吨、2894万吨、37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2.4%、4.9%、0.6%、5.5%,禽肉产量为1751万吨,比上年下降2.7%。水产品产量6461.52万吨,增长4.69%。。

2.食品工业发展状况。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8933万亿元的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7.7%。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7.1%,虽比上年的17.8%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食品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7%,食品制造业增长8.6%,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5%。食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1.9%,对全国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0%。

3.主要食品产量。小麦粉、大米、精制食用植物油、成品糖、鲜(冷)藏肉、冷冻水产品、糖果、罐头、酱油、食品添加剂、发酵酒精、白酒(折65度,商品量)、葡萄酒、软饮料、精制茶等16类食品产量保持增长;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乳制品、冷冻饮品、啤酒等5类食品产量不同程度地下降。总体而言,主要食品品种供销两旺,产量持续增加,食品市场供应充足,有效地保障了食品数量需求。

4.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茶叶质量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93.6%、96.8%、94.8%,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由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源头性因素的影响,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提升的基础较为脆弱,仍然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5.食品加工制造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食品加工制造环节的国家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5.7%,但方便食品、蔬菜干制品、糕点、饼干、调味品、熏烧烤肉制品和瓶(桶)装饮用水等抽检合格率仍然偏低。国家有关部门分阶段监督抽检的数据显示,在粮食及其制品中,除方便食品、米粉制品和玉米粉等抽检合格率较低外,其余粮食及其制品的抽检合格率均在97.0%以上;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熟肉干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6%、96.6%、95.2%、90.0%;淡水鱼类抽检合格率为100%,而熟制动物性水产品(可直接食用)合格率为88.9%,软体动物类和其他盐渍水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仅为66.6%和33.3%;干制食用菌、酱腌菜合格率、蔬菜干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7.6%、96.6%、93.7%;新鲜水果类、水果干制品、蜜饯制品、果酱的合格率分别为100%、98.3%、96.5%、91.2%;月饼、粽子、糕点、饼干产品的抽查合格率分别为98.4%、99.4%、93.8%、93.6%;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合格率为96.9%;茶叶、代用茶、速溶茶类、其他含茶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9.1%、98.5%、100%、100%;味精、鸡精调味料合格率为100%,食醋、酱油、固态调味料、半固态调味料的合格率分别为96.3%、94.3%、93.9%和93.7%。

6.食品进口贸易。贸易额为609.9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84%。进口品种几乎涵盖了全球主要食品种类,而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植物油脂等三大类食品进口贸易额接近整个贸易额的半壁江山。按进口贸易总额大小排序,主要进口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东盟、美国、欧盟、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秘鲁,从上述八个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食品贸易额占当年进口食品总额的80.3%。。

7.进口食品的安全风险。共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共3503批次,较上年增长61.9%。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最多的前十位来源地(按大小排序)分别是,中国台湾、美国、韩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合计2399批次,占全部不合格批次的68.5%。进口不合格食品来源地的国家或地区数量从20的68个扩大至20xx年的80个。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与标签不合格是进口不合格食品的主要问题,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51.1%。

8.食品消费投诉量。在中国消费者协会接受的国内消费者的申诉中,食品类的投诉量为26459件,投诉量由年的第二位降至20xx年的第五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食品类分别是米、面粉、食用油、肉及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等大众类普通食品。

9.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间商务部的抽样调查表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在绝大多数年份均保持在80%以上,虽然此期间爆发了影响极其恶劣的“三鹿奶粉”事件,但公众的食品安全满意度并没有出现拐点。而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间约80%的受访民众缺乏食品安全感。课题组连续在-20xx年间对全国10个省(区)相对固定的调查点进行的大样本调查显示,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由20的最高点的71.32%下降到20xx年的56.12%。公众对满意度较为低迷的态势可能是未来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常态化问题。

10.农村居民最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课题组对江苏、四川、重庆、山东、河北、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吉林等10个省市59个县市的92个行政村的3984户农村居民分层抽样调查显示,81.5%受访者担忧“化肥、农药、兽药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问题,分别有36.8%、22.3%、37.3%、35.0%的受访者担忧“农产品种植土壤中重金属超标”、“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食品添加剂与滥用非食品用的化学物质”、“假冒伪劣、过期食品等”问题。

2005-20xx年间我国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

20xx年我国进口不合格食品主要来源地分布图

二、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的危害因子包括农药300余项、生物毒素20项、抗生素28项、重金属和稀土等元素11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4项、激素37项、病原微生物13项、塑化剂21项、营养质量因子4项,提出标准制修订建议80余项,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指南和技术规范30余项。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展开了铅和邻苯二甲酸乙酯类物质的风险评估、酒类氨基甲酸乙酯风险评估、主要植物性食品及食品原料中铝本底含量调查、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定量风险评估、居民膳食铜营养状况风险评估、水产品中硼的本底调查、零售鸡肉中弯曲菌风险评估、居民膳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暴露风险评估项目、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风险评估项目、白酒产品中塑化剂风险评估等工作。

11.食品安全法治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地推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工作,并已于10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以法律形式固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成果,完善了监管的制度机制,对以法治方式保障食品安全,推进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12.依法惩处食品安全犯罪。新收涉及食品药品的犯罪案件1.2万件,比上年上升117.6%;其中,生产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4694件,上升157.2%;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犯罪案件2396件,上升342.8%。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16428人,同比上升55.9%,并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执法等领域查办职务犯罪2286人;在上海、北京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刑事案件纳入重点办理跨地区重大案件之中。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专设“食药警察”,到20xx年底为止,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专业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机构已达到17个。

13.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地方政府的食品监管机构改革在时序上普遍严重滞后。据课题组保守估算,截止到20xx年底,全国约有30%的市、50%的县(市)未完成实际性的改革。总体而言,机构改革后,政府食品监管系统的监管力量有了新的增强。但估算发现,全国至少超过50%的县(市)的地方政府食品监管机构的设置并未按照国发〔2013〕18号文所推荐的模式,而是采取了“三合一”型为主的“大市场”模式,极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了“翻烧饼”式的改革。已经或还正在进行的“归并”式的改革成效有待于实践检验。

xx.政府食品安全的信息公开。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机构改革后的职能分别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发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地方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也在不同程度地推进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但食品安全信息的政府供给能力不足与社会巨大需求间的矛盾凸显,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根本性解决。

15.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农业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xx),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类)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与此同时,我国已对135种兽药做出了禁限规定,其中有兽药残留限量规定的兽药94种,涉及限量值1548个,允许使用不得检出的兽药9种,禁止使用的兽药32种,并建立了519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标准。截止到20xx年6月,已经公布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29项,覆盖了数千项食品安全相关指标。

16.食品安全的风险监测。设置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2489个,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1956家,实现了监测点覆盖80%县级区域的年度建设目标,已基本形成由国家、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四层架构构成的立体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100%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94%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法定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各级卫生计生检测机构共接到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xx80起,监测食源性疾病16万人次,报告事件数和监测病例数较上年分别增长47.9%和103%。

17.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评估范围覆

产地环境、农业生产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间的传导机制示意图

三、市场、社会与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格局

18.生产经营者自律。政府正在逐步构建食品安全领域企业诚信体系,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生产经营者行为自律实现新提升,但就总体而言,全社会食用农产品与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自律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以食用农产品为例。20xx年8月,课题组对江苏、四川、重庆、山东等10个省市的3984户生产农户的调查显示,农村“一家两制”的食用农产品生产行为的比例超过30%。

19.市场机制作用。现实情景是,由于未能同时从市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构建优质优价食用农产品与食品市场,以致产生了局部市场的低效率均衡。我国尚未形成以信用档案为外部基础,以品牌声誉为内在动力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尚未完全形成,未能建立起有效约束与防范生产经营者潜在违法行为的市场机制,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基础性作用仍然任重而道远。

20.社会组织协同。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豆类协会等中央层面的食品行业社会组织的调查表明,分别有53.33%、62.67%、92.67%的社会组织认为,组织自身的技术能力难以满足履职需要、信息公开程度一般或不足、法定代表人的产生不同程度地受到行政干预,在90.97%的接受调查的社会组织中仍然有现职的国家公务人员在组织内担任职务。课题组对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河南省63个地级市下辖1242个农村村民委员会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所调查的村民委员会并不具备参与农村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能力。总体而言,目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共治的能力较为有限。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篇7

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三超一改” (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和改变工房用途生产) 和“三违”现象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是引发烟花爆竹事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合法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原因全部与“三超一改”和“三违”现象有关[1,2,3];特别是2008年8月30日,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鑫鑫花炮厂因改变工房用途和严重超量储存, 导致重大爆炸事故发生, 造成15人死亡、6人受伤,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严重违章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目前, 我国已经有很多相关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烟花爆竹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安全作业与管理。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同时国家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烟花爆竹生产、储存和运输规范运作, 但是在烟花爆竹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仍然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并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政府和企业对于烟花爆竹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恶性事故的潜在危险, 缺乏有效的科技监控手段, 所以无法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预警, 事故发生以后也无法及时获取支持应急响应的相关信息, 无法及时获取烟花爆竹货物状态信息, 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面临的实际问题, 笔者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 将先进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进行集成设计, 建设集网络服务、数据库、参数与多媒体监控及联动、安全分析与预警等技术于一身的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系统总体拓扑结构在烟花爆竹生产现场采用总线式连接, 企业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主机与远程监管中心可通过Internet相互通讯, 所有信息均采用数字式传输系统。

2 系统设计与实现

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为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强化安全监管, 科学有效地保障烟花爆竹的生产安全, 降低生产和安全管理成本, 预防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将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实时采集技术、安全监控与预警技术和基于WEB的信息管理软件开发技术进行集成设计, 开发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预警系统[4,5,6,7]。

系统的总体构架设计分为远程管理中心 (即政府) 与企业现场两级网络, 拓扑结构在企业现场采用现场总线式, 各企业监控主机与远程管理中心端通过Internet相互通讯, 所有信息均采用数字式传输系统。软件功能模块涵盖烟花爆竹的安全监控与监管, 分为企业监控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监管中心软件系统两部分。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2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考虑到监控对象的安全特性、监控空间和功能需求, 每个烟花爆竹现场监控系统设计为集中监控报警系统, 即多个区域系统与上位机联网形成功能丰富的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烟花爆竹现场监控系统由传感器/监控预警主机、摄像机、报警装置、多屏监控台、数据服务器与网络设备等组成。

(1) 传感器

引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事故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烟花爆竹自燃、静电累积、环境温度升高及湿度增大等异常变化、雷击等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破坏等。

烟花爆竹摩擦、撞击和热感度高, 在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储存可能出现自燃甚至连续爆炸, 具有很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应严格控制其环境条件。因此, 烟花爆竹现场监控系统首要的监测参数是厂房内的温度和湿度。需要指出的是, 传统的温湿度仪仅能反映测量点附近的情况, 由于烟花爆竹厂房面积较大, 需分散设置多个温湿度仪以求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另外, 传统的温湿度仪也很难对烟花爆竹包装箱内的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 需要通过其他专用仪器来实现。

红外成像是一种可以将热信息瞬间可视化, 并加以验证的诊断技术, 因此, 烟花爆竹自燃引起的局部温湿度变化可以通过红外图像进行有效反映。目前, 红外热像仪已成为预防性维护领域最有效的检测工具, 它能够快速、准确、安全的发现事故隐患。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光学成像物镜和光机扫描系统 (目前先进的焦平面技术则省去了光机扫描系统) 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 超声波测厚仪在光学系统和红外探测器之间, 有一个光机扫描机构 (焦平面热像仪无此机构) 对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进行扫描, 并聚焦在单元或分光探测器上, 由探测器将红外辐射能转换成电信号, 经放大处理、转换成标准视频信号通过电视屏或监测器显示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实质上是被测目标物体各部分红外辐射的热像分布图。由于信号非常弱, 与可见光图像相比, 缺少层次和立体感, 因此, 在实际动作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判断被测目标的红外热分布场, 常采用一些辅助措施来增加仪器的实用功能, 如图像亮度、对比度的控制, 实标校正, 伪色彩描绘等。

静电的监控主要通过安装在厂房门口静电消除和静电监测报警装置来实现。非法侵入和人为破坏的监测通过门禁、门窗处的防侵入传感器以及覆盖厂区的视频监控来实现。

以上各类传感器的具体数量和安装位置由其探测距离、安装要求和厂房空间等因素决定。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场所探测仪器设备的标准要求, 统一采用本安型或隔爆型传感器, 同时优先采用数字式智能探测器。本安型传感器另配安全栅安装在非本安电路侧确保危险场所电路的本安特性。

(2) 视频监控设备

根据烟花爆竹生产现场条件, 设置室内和室外视频监视设备, 可选用固定角度及云台式视野可控型摄像机;另外室内摄像机具备良好的微光/无光条件下摄像功能, 可保障在烟花爆竹特殊工况条件下的安全运行。

在摄像机的具体选型中, 考虑到烟花爆竹作为特种危险行业的等级要求, 在危险等级要求高的A2、A3和C级车间, 采用本质安全型摄像机;在工厂服务区没有防爆等级要求, 但要求对整个工厂服务区的情况进行全天候监视, 因此采用可水平360度、垂直90度旋转的低照度室外匀速球。

(3) 监控预警主机

该设备进行前端实时信号采集 (视频的采集编码以及各类开关量、模拟量的采集) , 兼有联动报警功能。监控预警主机通过MODBUS总线/RS485通信进行监控数据处理, 将各类数据和报警信息采集汇总, 并在事故现场和报警点根据设定的监测报警条件自动报警提示;监控预警主机通过Internet与远程监管中心通讯, 将现场信号和事故报警信息上传;在各烟花爆竹企业监控中心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现场的视频图像, 辅之以声光报警, 并同时进行事故现场录像。

该监控预警主机兼容视频服务器NVS与数字硬盘录像机DVR的功能, 采用国际最领先的H.264视频压缩技术, 能同时实现1~16路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同步压缩, 支持多路CD音质立体声或单声道话音输入, 支持音频/语音输出, 支持音视频同步。即插即看,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Internet实时观看和收听视频服务器发送来的图像和声音。根据网络条件, 可以配置从CIF到D1分辨率的网络远程浏览, 图像质量好, 压缩比极高, 352×288分辨率, 25帧/秒, 还能够将视频输出到模拟监视器、电视墙、大屏幕, 为网络数字化视频监控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4) 报警装置

按照设计的报警条件, 当某个参数达到或超过预定的报警阈值时, 以闪灯、灯光、警号等方式进行本地报警, 为操作人员对报警现场及时做出应急措施提供依据;根据各级报警阈值, 可将报警信号实时传递到远程监管中心, 实现分级报警。

(5) 多屏监控台

设计采用3屏联立的方式为烟花爆竹企业监控中心的管理人员提供界面友好, 信息丰富的操作工位, 分别显示视频监控信息和现场参数数据等。

(6) 服务器与网络设备

在烟花爆竹企业的安全监控中心配置服务器, 分别执行数据采集/网络发布/数据库存储等业务, 监控预警主机可以同时作为数据采集/网络发布服务器。现场的监测系统将数据传送至数据采集服务器, 考虑到现场监测的安全问题, 可设计成数据单向传递, 即服务器仅仅只接收现场实时运行数据及参数, 而不会下达任何控制指令或运行参数, 避免由于误操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而影响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系统的软件功能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具体地, 本软件功能分企业监控中心软件系统和远程监管中心软件系统两部分。

(1) 企业监控中心软件系统

现场信息实时监测:包括现场参数信息、视频信息等实时监测与监视;

安全状况分析与预警:对获取的现场信息 (包括参数与视频) 进行安全状况分析, 并进行实时预警;

参数与视频联动报警:当监测参数出现超阈值报警时, 系统自动调出报警位置的视频信息;

报警设置、显示与查询:对各类监控参数分别设置不同的预警阈值和报警阈值, 并可对各报警事件采用最新报警在最上面显示的方式进行显示与查询;

历史数据查询与管理:可以曲线的形式显示各监测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同时对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等进行显示;

数据综合报表与显示:可对实时监测参数和历史监测参数等以数据报表的形式查询与显示;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包括死亡、重伤和轻伤等) 进行模拟与分析;

事故应急管理与处置:提供各类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

紧急事件报警:当发生事故或抢劫等紧急事件时, 按下紧急报警设备发出报警, 同时通过网络把报警信号传到远程监控中心或110接警中心 (在联网的情况下) 。

(2) 远程监管中心软件系统

危化品政务信息管理:对企业申报数据进行网上办公审批, 并发放许可证;

远程监控信息和报警信息实时获取与响应:对各烟花爆竹现场监控信息 (包括参数与视频) 及报警信息实时获取, 并进行报警响应;

安全状况分析与预警:对获取的现场信息 (包括参数与视频) 进行安全状况分析, 并进行实时预警;

事故后果模拟分析: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包括死亡、重伤和轻伤等) 进行模拟与分析;

事故应急管理与处置:提供各类危险品的理化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统计分析:以柱状图等形式对各类事故进行统计与分析。

3 系统特点分析

(1) 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综合监控技术、传感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技术手段, 提供烟花爆竹生产过程的安全监控, 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在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预警、出现紧急事件进行实时响应和联动处理、发生重特大恶性事故的事后分析等方面提供整体应用解决方案。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秩序, 防止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重特大恶性事故, 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 通过系统的建设, 可以在不同时段采集烟花爆竹生产现场信息, 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烟花爆竹的状态信息, 一旦发生突发紧急事件, 可以直观地进行应急救援;通过对各类信息的分类、统计、分析, 可以得到不同的数据报表, 帮助政府主要监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对突发紧急事件的应急措施提供必要的信息统计, 为重大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4 结论

通过对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预警系统的理论研究、功能设计与实现, 得出以下结论:

(1) 采用基于风险分析、监控预警和事故应急救援等技术对烟花爆竹企业关键监控点进行正确设置, 确保烟花爆竹企业事前安全监测与预警、事后科学决策与救援。

(2) 集成多种安全参数与视频监测、信息融合及网络组态等于一体的智能安全监测预警技术的成功应用, 确保系统的监测预警与多媒体信息联动功能。

(3) 系统的总体设计采取分布-集中相结合的结构, 由多个企业监控系统与远程监管中心联网形成监控网络, 重点监控企业生产现场的温湿度、明火、视频和红外侵入等信息, 服务于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求, 可有效促进企业的文明生产, 提高安全水平, 降低事故率。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建设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采用分散监控与集中管理的监控策略, 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视频监控和记录功能, 对烟花爆竹企业生产现场及厂区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录像;还可以对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参数 (如温度、湿度、静电等) 实时采集与处理, 对烟花爆竹企业内部及周边的动态安全状况实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警情设定自动做出相应的监控预警及应急响应, 如声光报警等;同时, 对烟花爆竹等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包括死亡、重伤和轻伤等) 进行模拟与分析, 为事故的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关键词:烟花爆竹,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参数监控,安全监控预警

参考文献

[1]焦前光.烟花爆竹生产安全问题分析[J].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9, (1) :37~40.JIAO Qian-guang.Analysis of Fireworks and CrackersProduction Safety[J].Work Safety&Supervision.2009, (1) :37~40.

[2]关磊, 刘骥, 吴宗之, 等.城市烟花爆竹安全监控与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11) :86~91.GUAN Lei, LIU Ji, WU Zong-zhi, et al.Research andDevelopment of Web-base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of Urban Fireworks and Crackers Safety Surveillance andOperational Managemen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6, 16 (11) :86~91.

[3]康荣学, 刘骥, 吴宗之, 等.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发展历程[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6) :78~82.KANG Rong-xue, LIUJi, WUZong-zhi, et al.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nitoring control system for major hazard[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 2 (6) :78~82.

[4]魏利军, 关磊, 吴宗之.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模式分析与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 (5) :37~40.WEI Li-jun, GUAN Lei, WU Zong-zhi.Probe into andanalysis of running mode for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safety monitoring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and Technology.2006, 2 (5) :37~40.

[5]吴宗之, 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WUZong-zhi, GAO Jin-dong.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and control[M].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2001.

[6]吴宗之.论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应急救援体系建设[J].安全, 2005, 26 (2) :6~8.WU Zong-zhi.Major hazard monitoring control and emer-gency rescu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ity[J].Safety.2005, 26 (2) :6~8.

烟花爆竹安全状况报告 篇8

1.案件查处情况

201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以错时监管、飞行检查为主要手段,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检查和专项执法检查共计30.8万户次,同比下降44.5%;发现问题企业1.5万户次并予整改和处罚,同比下降11.8%。此外,开展了农村食品市场、春夏食品安全百日整治立功竞赛、儿童食品及校园周边食品等21项专项整治。上海市相关监管部门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7 405张,同比减少37.8%。上海市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8 447起,同比减少31.9%;罚没款金额5 567.7万元,同比减少50.6%,其中上海市公安部门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29起,同比下降5.8%,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人,同比下降37.5%。

2.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情况分析

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在查获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中,制售假劣保健食品、调味品、桶装水,以及用猪肉制售假冒牛肉、用过期食品作为原料加工食品等行为仍有发生。二是部分领域“潜规则”犯罪仍时有发生。个别地下加工窝点使用工业盐和化学试剂加工咸肉制品,使用“垃圾肉”制售猪肉馅,使用工业用烧碱和松香加工食品案件都有查获。三是部分案件侦破过程中发现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情况。个别不法分子通过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方式制售食品进行牟利,比如在小龙虾、麻辣烫、牛肉汤中添加罂粟壳。

(六)投诉举报受理情况

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接到食品类投诉19 285件、举报16 473件、咨询44 133件,合计79 891件,同比增加17.1%,按时答复率100%,年内办结率97.5%,投诉举报案件查实率68.4%。其中,“12331”直接受理61 401件,占总量的76.9%;受理“12345”转办10 828件,占13.6%;各区县、街镇通过“大联勤、大联动”平台受理5 620件,占7.0%;其他单位受理、转办2 042件,占2.5%。平均办结时间23天。落实有奖举报件1 396件,同比增加78%,奖励金额74.6万元,同比增加88.9%。

从投诉举报的前五类食品情况看,一是肉及肉制品(4 403件),主要是肉制品内有异物、变质及无证制售熟食卤味、肉制品等;二是粮食及粮食制品(2 963件),主要是大米生虫、霉变及无证制售粮食制品(早点)等;三是焙烤食品(1 603件),主要是面包、蛋糕霉变及饼干、糕点包装标识违反规定等;四是饮料及饮品(1 344件),主要是饮料有异物、过期及无证加工桶装饮用水等;五是水产及其制品(1 126件),主要是水产品在养殖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违法添加,餐饮店供应的河海鲜变质等。

主要的咨询问题:一是查询及核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等注册信息;二是咨询各类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办理手续;三是咨询消费维权相关事宜。

三、集体性食物中毒情况

2014年上海市共报告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起,中毒人数126人(无死亡),中毒发生率为0.52/10万,食物中毒

起数、人数和发生率同比分别下降62.5%、31.5%和32.5%,继续保持历史低位。其中,1起食物中毒发生在第二季度,2起食物中毒发生在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中涉及公共餐饮服务单位、无证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各1起;3起食物中毒中2起为细菌性(均为副溶血性弧菌),

17

食品与生活 2015-04

1起为化学性(桐油);2起为不规范操作引起(其中1起为食品加工储存不当,1起为生熟交叉污染),1起为误用桐油加工食品引起。

四、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及风险交流情况

(一)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情况

上海市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应急评估的体系,2014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项目共6项:使用化学级亚硝酸盐加工腌制肉制品的风险评估、使用工业用氯化钠加工熟食的风险评估、超保质期食品中检出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狗肉中检出氰化钾的风险评估、禽肉中检出呋喃丹的风险评估、使用工业级氯化钙加工食品的风险评估。

(二)风险交流情况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年共编写《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报》22期。根据风险监测和评估结果,发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情况共10期。每季度主动公开各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报22起,涉及不合格或异常结果样品328件。

在政务网开设的“预警公告”、“消费提示”和“行业指南”3个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栏目发布防控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网购食品、网上订餐、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高铝食品、野生蘑菇、贝类毒素、粽子、年夜饭外卖套餐等10项消费提示和预警。

201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以“一线连百姓,一心为群众”为主题,加强对举报热线“12331”进行大力宣传。

此外,还在《人民日报》、《新闻晨报》、上海市食品安全网、上海食药监政务微博、短信平台等各种载体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五、市民对食品安全现状评价情况

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14年度)》反映的情况看,2014年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总体得分80.4分,同比提高0.2分,被调查市民认为上海食品安全状况“很安全”、“比较安全”和“一般”的,三者合计达到96.3%,同比提高了4%。被调查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食物中毒”(占23.3%)、“出售病死牲畜肉”(占21.2%)和“含有地沟油的食品”(占10.4%)。被调查市民认为最应该加强重点监管的环节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占61.1%,)、“环境污染的整治”(占59.6%)和“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占43%)。

被调查市民认为最有效的监管措施列前三位分别是“加强监督执法”(占41%)、“严厉查处违法者”(占27.2%)和“提高企业自律和诚信”(占19.0%)。

调查反映,市民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选择“很关注”和“关注”的达到90.3%。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列前三位的分别是“食品营养”(占51.0%)、“食品储存”(占40.1%)和“食品质量鉴别”(占39.8%)。

六、2014年食品安全主要监管措施

(一)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监管新体制

一是完成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改革。整合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监管职能,组建了市区两级执法队伍。二是着力加强基层建设。在8个郊区县106个街镇均建立了街镇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和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加强基层网络建设,在上海市各村(居)委会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站。三是推进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浦东新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的经验,提出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简政放权,明确市、区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事权划分,下放了7项行政审批事项。四是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逐一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加强食品安

全工作责任制,完成了对17个区县政府食品安全年度目标考核评估;加强街镇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目前,上海市206个街镇已有149个街镇成功创建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占比72.3%。

(本栏目由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供稿)

饮食安全 健康生活

上一篇:北京工业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试题下一篇:出现脱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