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登记制度(精选10篇)
志愿者登记制度
为规范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促进志愿者服务工作健康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申请加入志愿者行列的人员,按照属地原则,可到公司党务工作部登记,填写志愿服务登记表。
第二条服务时数的计算按各服务组织和服务团队具体工作进行统计,一般包括:
1.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间。
2.活动策划时间。
3.开会、培训时间。
第三条志愿者在每次活动后,须在登记卡或服务证上填写有关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时数,并由活动组织部门(服务总队)的负责人或服务对象签名确认。各活动组织部门(服务总队)每季度将各注册志愿者和准志愿者的上季累计服务时数进行汇总审核。
第四条注册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间达到星级标准后,公司志愿者服务机构将颁发相应的志愿者星级胸章,以示褒奖。
第五条服务登记卡、服务证和胸章应由志愿者个人妥为保管,如有遗失,即向登记注册机构声明,及时补办。补
办的服务登记卡、服务证和胸章及有关的标志性物品的成本费用均由志愿者个人负担。
第六条志愿者有退会的自由,由本人向服务机构递交退会申请,服务机构作登记备案。服务证经服务机构盖章注销后,可由本人保存留念。
一、立案登记制度完善初步探索
(一) 完善立案登记程序, 采用阶段式诉讼模式, 确立审前程序
1.明确立案登记的强制性规定。登记的前提也要符合起诉要件, 为了避免大量不必要案件涌入法院, 合理保证当事人诉权。可以初步探索实行登记立案的强制性规定, 对于明显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情形不予立案登记1。对于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官会存在价值判断, 这是否减损了立案登记的效果, 为法院以及其他行政机关打开了干预司法公正的大门, 这一点有待商榷。
2.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减少行政干预司法, 保障当事人诉权。 (1) 推行立案登记, 极大减少了行政机关等因素干预, 但不能确保在审前阶段能够完全避免其干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推行司法公开, 在登记立案公开, 庭前审查阶段公开, 确保公众知情权,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保障阳光司法。 (2) 减少法院对于地方政府人财物的过度依赖, 探索司法机关财政上的独立, 继续推进省以下司法机关财政独立, 减少地方政府干预司法, 为保障当事人合理诉权确定制度上保障。
3.确立审前程序。大陆法系国家中, 诉权分为起诉要件和诉讼要件。起诉只要符合法定要求, 案件就会被法院受理, 产生诉讼系属的效果。而诉讼要件则是要法官在诉讼程序中审查程序事项, 在符合诉讼要件之后案件进入实质审理阶段2。而立案登记制度确定的是形式审查, 即符合起诉要件法院必须予以登记, 如何使登记与审查相衔接?此时要确立审前程序, 3在审前程序中对诉讼要件予以审查, 减少不必要司法拖延和司法资源的浪费。这就要求法院推进审判制度改革, 确立阶段式诉讼4, 摒弃复式诉讼结构, 改变以往只在审判阶段才对诉讼要件的审查, 而是确立在开庭审理前对诉讼要件进行审查, 这样以来就极大的缓解了法院工作压力。
(二)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诉内调解、诉外调解与非诉解决相衔接
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确保司法的终局效力, 充分发挥诉内调解、诉外调解相衔接, 通过诉讼费用等经济手段, 鼓励当事人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纠纷, 此外还要深化司法确认范围。在调解组织和法院之间形成良性关系, 在鼓励当事人选择调解的同时, 要确保当事人调解之后经过申请可以司法确认, 矛盾纠纷得以解决和具有执行力。
(三) 畅通网上立案登记系统, 加大信息化建设, 缓解司法能力供应不足
诉讼案件大幅增加, 法院内部司法供应能力不足, 案多人少, 加之在员额制改革初期, 也会加剧案多人少现象,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 畅通网上立案登记系统, 加大信息化建设, 逐渐施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为当事人提出合理诉求畅通渠道。逐渐试点立案预约终端, 通过现代技术为保障当事人诉权保驾护航。
(四) 培育公民的理性诉讼观5, 合理选择纠纷解决手段, 避免一切通过诉讼解决
如何培育公民理性诉讼观, 尝试从以下方面来应对:1.首先要在立案登记阶段法院加强指导和释明, 引导民众合理采用合理方法解决自己纠纷。2.确立谁执法, 谁普法, 实现精准普法。加强公众参与司法过程, 在具体案件中民众得以普法, 法律素养得以提升。3.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实现广泛普法。司法部门可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加强与媒体合作, 通过法制节目进行大众普法。
(五) 建立事前预防机制和事后惩罚机制, 增加当事人违法成本
1.建立事前预防机制6, 法院建立诚信系统, 对于多次反复滥用诉权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 同时实现上下级、各级法院的信息互联互通, 做到减轻滥诉同时保障当事人合理诉求。2.建立事后追惩机制, 增加当事人违法成本, 对于滥用诉权造成其他当事人权利损害行为, 要建立合理赔偿标准。3.要加强上级司法机关对下级司法机关的监督, 做到有案必立, 有案必理, 对于违法干预立案行为提出司法建议, 对于违法行为人予以行政追究。
注释
1 最高人民法院.立案登记制改革问题研究[J].人民司法, 2015, 9:65.
2 程序事项包括当事人能力、诉讼能力、当事人适格、管辖权等.
3 审前程序: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后到开庭审理以前, 由案件承办人依法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的总称.
4 汪擎卓.论我国法院立案登记制度的完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2015.04.
5 潘剑锋.立案登记制与理想诉讼观的培育[N].人民法院报, 2015-5-26.
摘要:预告登记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规定,它可以有效地保护不动产请求权,最终达到平衡不动产交易当中各方利益的目的。但是,分析我国相关法律规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必须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维护法律权威。
关键词:预告登记制度;商品房;物权法
一、预告登记制度的发展现状
1.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预告登记制度的立法例遵循的是法典式与特别法式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基本法(《物权法》)中对预告登记制度进行原则性规定,并且在特别法(《房屋登记办法》)中对预告登记的详细内容予以细化,这种立法方式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简洁性,又不失可操作性。
另外,一些地方性法规早在《物权法》预告登记制度颁布之前,就已经对房屋预告登记制度作出了规定。例如《南京市城镇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第29条, 2002年《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2005年《天津市房地产登记条例》和2007年《广州市城镇房屋登记管理办法》等等。
通过基本法、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这三个层面的法律对于预告登记制度的规范,说明我国已经从体制上建立了预告登记制度。
2.实际操作情况
(1)预告登记制度
目前,我国的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区的地方立法对于预告登记制度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其他地区来说,目前购房者办理产权登记时需进行“发放产权证”和“保留产权档案”这两项内容,其中的“保留产权档案”一项即具有“登记”性质,只不过旧登记办法未建立“房屋登记簿”。新办法实施后,行政部门就要建立“房屋登记簿”,将购房者写进登记簿,并详细记录房产自然情况、位置、所有权人及权属转移等信息。
(2)预售登记制度
另外,作为房地产登记的一个部分,我国设立了商品房预售登记备案制度,《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和《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10条都对预售登记作出规定。其目的是通过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登记对开发商预售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预售登记备案制度,并未明确该预售登记的效力和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没有赋予购房人申请登记的权利。因此,不能有效发挥预防“一房二卖”等房屋买卖纠纷的作用。
二、我国预售登记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
1.预告登记制度的保护请求权范围不明晰
根据《物权法》第20条以及《房屋登记办法》第67条规定:当事人预购商品房、以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以及房屋所有权转让、抵押可以申请房屋预告登记,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预告登记请求权的范围权限定在买卖和抵押房屋的协议,而对变更、消灭或赠与及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请求权等是否能够进行预告登记没有规定。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没有规定就不能适用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现实生活中,为了保全给予或取消土地上的某项权利,对土地抵押权的请求权或变更此种权利的内容的请求权,或者是为了保全附条件或附期限的请求权时并没有进行预告登记,同样对债权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利条件,笔者认为这些权利也应该在土地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因而我国物权法预告登记所保全的请求权不能仅限定在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的协议, 应根据物权交易安全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扩大。
2.预告登记制度的效力有待完善
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是预告登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预告登记的权利具有类似物权的排他效力。从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看,这种排他效力主要包括权利保全、顺位保全和破产保护效力,它们分别体现了预告登记的担保作用、顺位作用和完善作用。我国《物权法》只规定了权利保全效力,而对顺位保全和破产保护效力均未涉及。笔者建议采取相对无效的效力规范模式。预告登记后,登记义务人有权处分不动产,但与预告登记保全的权利相抵触的,不发生物权效力。而且,为发挥预告登记的功能,在经法院确定的判决而对不动产为强制执行也不能排除预告登记的效力。另外,明确规定预告登记保全顺位的效力和破产保护效力。
3.预告登记制度的发生方式缺失
关于预告登记的产生原因及申请程序。我国物权法只规定当事人可以按照约定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但如果约定不成,如何处理,在国外有相应的假处分制度。假处分是法院为保全某项请求权而做出的有临时效力的指令,我国诉讼法中没有假处分制度,假处分类似于我国司法中的保全措施,可类推适用。笔者认为可增加规定由请求权人向法院申请,经由法院的保全裁定进行预告登记。另外,将预告登记条款写进《房地产买卖合同示范文本》里,防止购房者因为不了解预告登记,使得预告登记制度的实施受到影响,而如果将预告登记制度写入房地产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中,提醒购房者这项权利,将使预告登记制度的发挥应有作用。
4.预告登记薄的公开化
志愿者编号:
参加年份:
咨询电话:0851—8579998
电子邮箱:gyetfly@hotmail.com
邮编:5500
43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龙水路111号
志愿者誓词
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
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践行自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申请人签名:
日期:
注册志愿者个人资料(请在“□”上用√号表示选择,在“”上填写,有*标记的为必填)
*姓名(与身份证相同):
*身份证号:*性别:*民族:*邮编:*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为方便联系,请最好填写)*联系住址:
*学校/工作单位:单位电话:*电子邮箱:
*职业分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企事业管理人员 □技术、生产人员 □公共服务人员 □农林牧鱼工作人员 □商业服务人员 □信息产业、文教/娱乐人员 □教育/传媒人员 □卫生医疗人员 □金融、保险人员 □军人 □ 学生 □自由职业 □其它 *教育程度:□小学 □初中 □高中 □本科 □硕士 □博士
*特长:□法律 □英语 □韩语 □日语 □俄语 □法语 □德语□计算机 □财会 □维修 □医疗 □导游 □科技
□文艺(舞蹈 唱歌 琴类 小品 相声)
□其它
*特长技能水平:□高级 □中级 □初级
*自愿服务意向:□管理类志愿者(主要招募各机构、组织、社
会团体负责人、管理人员,社工专业学生及实务工作者。)
□信息支持类志愿者(主要招募计算机软件及网络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类志愿者(主要招募对象为上述服务项目专业学生、专业人士及从业人员等,包括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教师、律师等。)
□活动类志愿者(主要招募具有项目所需技能经验的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包括新闻媒体、公关公司、高校社团等。)
□资源支持类志愿者(招募对象主要针对企业家、慈善组织、爱心个人等,能为本院提供资源支持、资源连接,包括资金、实物、场地、信息、人力等,用于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质量。)*服务时间:□工作日业余时间 □双休日 □节假日
一、土地登记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土地登记历史沿革来源:上学网的美女编辑们
历史上许多国家对土地登记都有一个重视和实施的过程。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很早就有地籍管理和土地登记方面的记载。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700年,国王(尊称法老)每两年就派人清查全国的人口、土地等财富,以确定租税数额。清查是当时国家的一件大事,在古代的编年史中,往往把它作为年代的名称,如“第一次清查之年”、“第二次清查之年”。另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从古代埃及早期以来,即已建立起来的对全国土地财富进行普查的制度,并为古王国历朝法老所沿袭。法老对土地的普查,被视作国家对领土的统治权和对土地的所有权的综合体现。
约在公元前9世纪~8世纪被系统编成的荷马史诗,其中就描述了这个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在他著名经济著作《法律篇》第八卷规定:不管是邻近边界的本国公民还是外国人(即他拥有毗邻边界的土地),任何人不得移动土地的边界标志。公元前450年,反映早期罗马共和国社会经济关系的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编定,全文现存104条,其中第七表为土地权利法,明确在地界诉讼中,必须遵循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可见当时的土地经界分明,权属明确。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开始了比较先进的地籍调查和登记。法兰西于15世纪开始定平民赋税之制,把土地测量当作最紧急事务。当时有许多王朝官吏及诸州政府开始进行土地调查,现在多芬烈仍保存有古代的测地簿。
德国地籍始建于1656年,19世纪初普遍开展,历经40年之久,全面完成全国土地经界。目前,德国各市、县都设有地籍局,具体负责土地登记的变更、地籍资料的维护等管理工作。
英国早在1862年就设置了政府土地登记局,统一管理英国城乡土地权属。1896年发布法令,规定土地买卖必须登记。从此,土地登记局成为政府统一从事土地所有权的审查、确认、登记、发证以及办理过户换证的部门。英国1925年完善《土地登记法》、《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定不论私地公地的买卖,都必须到土地登记处过户、登记、换证,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美国在1785年5月20日,开始由国家测地总局举行测量事业。1849年,测地总局隶属内务部,正式颁布条例,规定凡土地登记、民间产业授受、遗产分割等,均要依土地测量条例规定。个人产业一经确定,土地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就曾进行土地清丈。现专门制订有《不动产登记法》、《不动产登记法施行令》等专门法律法规。
纵观历史,世界多数国家的土地登记大体都经历了由最初的为政府税收服务,发展到产权保护,到现代可用于多种用途。为政府税收服务的土地登记对应的是税收地籍,即是各国早期建立的为课税服务的登记簿册,主要是地块面积丈量和按土壤质量及产量、收入评定土地等级;以产权保护为目的的土地登记对应的是产权地籍,也称“法律地籍”,是为了维护土地所有权,鼓励土地交易,防止土地投机和保护土地买卖双方的权益而建立的土地登记簿册,产权地籍以反映宗地的界限和界址点的精确位置及产权登记准确面积为主要内容;现代的多用途土地登记对应的是多用途多目的地籍,也称“现代地籍”,是为课征税收、产权登记、土地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等多目标服务的地籍,是税收地籍和产权地籍的进一步发展,其目的不仅为课税或产权登记服务,更主要的是为各项土地利用和土地保护措施及全面、科学管理土地资源提供信息和基础资料。
(二)我国土地登记历史沿革
我国的土地登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历代土地管理的基础,和封建政府的立国之本。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的黄帝、大禹时即有平水土,划九州,辨土质,定田等,制赋则的记载,已开创清理地籍订定赋则之先河。并设置了名曰“太常”的负责绘制人文地理图、丈量划分田地的官员。《周礼》、《禹贡》等书都有关于土地分类和土地评价思想的记载。
秦始皇曾大规模清查地籍,“令黔首自实田”。黔首自实田,是秦代清查土地数量、扩大赋税来源的办法。秦始皇31年(公元前216年),宣布命令“黔首自实田”,即令平民自报所占土地面积,自报耕地面积、土地产量及大小人丁。所报内容由乡出人审查核实,并统一评定产量,计算每户应纳税额,最后登记入册,上报到县,经批准后,即按登记数征收。此前著名的改革家商鞅还在秦国推行了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改革。提出了“算地”和“定分”的主张。“算地”就是对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核算,以作为制定土地政策的客观依据;“定分”就是用法律形式确认地主或平民对土地占有的“名分”,确认土地所有权。这些实际上都是土地登记的内容。
宋代有量田之事,则方田与首实两法,同时并举。北宋的王安石在发起并实施著名的变法中规定:(1)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相当41顷66亩160步,四周立标确界;(2)每年9月,由县令、县佐分地计量,根据土质划为五等,半年后制成土地凭证;(3)以后各家分产、买卖等,均以所方之田为证。此做法与现今的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十分相似。
元代行经理之法。经理法是元时清查土地的方法。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采纳铁木迭奏议,实行经理法。通过张榜,做到家喻户晓。限40天内,各家将所有田产及应纳田赋自行向官府呈报。并规定若有隐瞒,许人告发,告发属实,或杖或流,所隐田产没收归官。
明朝初期,令民自实田,汇为图籍。朱元璋举行了大规模的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按照田地土丘块,要求业主登记、定税、编制图册。把全国各个地区被分割成零碎小块的土地,都按地权所有将其四至、形状、土质等级等详细地登记下来,形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完成了六百年来若干朝代若干政治家所不能做到的事情。
清朝进行了大量的地形测量和地图编绘工作。康熙四年(1665年),各地奉文清丈,历时五年,填造鱼鳞图册,归户办粮。为在全国推行地丁合一、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为“康乾盛世”创造了基础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孙中山先生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1914年民国北洋政府成立了“经界局”;1922年颁布“不动产登记条例”;1927年开始注意土地测量和登记; 1930年6月30日公布《土地法》,该法第二编专门规定土地登记内容,如,明确要对土地及其定着物的权利进行登记和变更登记,登记的土地权利包括土地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典权和抵押权;土地权利在登记程序进行中发生争议由土地裁判所裁判等。
同期,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把土地登记工作摆在重要位置。1921年7月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中提出了土地问题;1927年中共“五大”通过《土地问题决议案》;1928年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井岗山土地法》;1929年出台《兴国土地法》;1931年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1次常委会通过《土地登记法》,决定“颁发土地证,确定土地所有权。1931年11月27日,中央土地人民委员会(土地部)在瑞金成立,设立“调查登记局”;1947年7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9年11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正式成立地政司,把土地清丈、登记、土地证发放作为重要职能。1950年,颁布了《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开始建立以土地清查、地权登记发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籍管理体系;195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82年5月,决定农业部下设土地管理局,开始在不同类型的县开展了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工作试点工作;1986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公布,明确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登记、发证规定;1986年8月1日,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设立了地籍管理司等职能司室,统一管理城乡地籍工作,新的土地登记制度开始构建。1998年4月8日,国务院机构改革组建国土资源部,内设地籍管理司,组织指导土地登记是其重要职能之一。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土地登记持证上岗制度、土地证书定期查验制度、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制度、土地登记代理制度等在内的土地登记工作制度。土地登记工作开始向依法有序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二、土地登记制度
当今世界各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虽在具体做法上不尽一致,但大体可分为契约登记、权利登记和托伦斯登记三种基本制度。
(一)契约登记制度
契约登记制度由法国首创,故又称“法国土地登记制度”,英国、美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均采用这种土地登记制度。其主要特点为:
1、采用意思主义立法。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双方只要意思表示一致,订立了契约,就发生土地权利变动的法律后果,以契约为生效要件。土地登记只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即未经登记的土地权利不得对抗第三人。
2、采取形式审查主义。土地登记机关对土地登记申请不进行实质性审查,而只进行形式审查,完全按照土地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予以审查,不过问土地权利是否真实等事项。
3、登记无公信力。已经登记完毕的土地权利变动事项,当有第三人主张其权利时,仍应按照实体法律决定该土地权利的归属。
4、登记无强制作用。土地权利变动事项是否登记,依当事人双方意愿,政府无强制要求。
5、登记簿的编成采取人的编成主义。由于不是强制登记,所以土地登记簿的编成不采用物的编成主义,即不是以土地为标准,而是以土地权利人登记的次序为标准编成。
6、不颁发权利凭证。土地登记机关只在土地登记簿上登记,不向土地权利人颁发权利凭证。
7、土地权利以动态登记为主。土地登记包括土地权利和土地权利变动事项的登记,仅对土地权利现在状态的登记为静态登记,对土地权利变动事项的登记为动态登记,后者为登记的主要状态。
在案多人少背景下,立案登记有其分流导诉的重大意义,但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异化,通过流程规范动态追踪可以较好的纠偏该制度。
立案登记运行现状制度规范
2012年底,各地法院纷纷发文推行立案登记制度。立案登记符合目前“大调解”政策和多元纠纷解决模式的提倡,对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矛盾、提高司法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其作为审前程序,具有暂缓正式立案的特点,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异化,需规范起来。
在目前我国民事纠纷占法院纠纷90%比重短时间内无法降低的情况下,立案登记作为一项民商事立案诉前分流措施,暗含着在立案便民咨询之后,为保障当事人诉权与监督立案审查权,对诉前分流进行登记,并随时跟进这些案件的处理,力图将这些纠纷矛盾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模式消化掉,减轻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1变形与异化:运行现状分析
1.1 立案启动难与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作为一种准司法判断行为,立案自由裁量权是指立案法官在审查起诉时,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案件的主体适格性、管辖依据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由于立案审查受理行为排除对方当事人的参与,封闭性过强,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性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自由裁量权被滥用。人民法院如何审查起诉,为什么受理,为什么不受理,都不公开原因,立案自由裁量权极易被滥用。
滥用立案自由裁量权亦不利于保护当事人诉权。诉权是当事人进入审判程序解决纠纷的基础,符合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当事人,都有权到法院起诉,有管辖权的法院也必须受理。立案法官则通过运行立案自由裁量权审查起诉,在当事人无滥用诉权的情况下,对所诉纠纷分类并受理立案应是理内之意。
1.2 执行立案登记的盛行
执行立案登记因其可以粉饰执行实绩,在一些地区法院颇为盛行。其主要做法是通过对执行立案进行登记,查证执行对象有无执行能力,如有执行能力且可以执行,则进行正式立案;如无执行能力无法执行,则通过登记归档,待执行对象有执行能力时再予执行。
1.3 诉累增加与矛盾激化
当事人将纠纷诉至法院,在符合民事诉讼法立案受理条件基础上,期望通过司法裁判,在法律上一次性解决其纠纷,裁判内含的最终解决原则符合当事人的期。无论分流引导到哪个解纷方式,如解决不成,当事人还是要把案件提到法院起诉,在时间、金钱上耗费颇多。很多当事人法律知识欠缺,他不知道“立案”与正式立案有什么不同,认为反正法院接受了申请,就是一样的效力。等到当事人弄明白“登记”是怎么回事时,已白白浪费了不少时间;待到要求正式立案,还不知道原来的材料在哪里。这不但增加了当事人诉讼成本,也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由于现实中某些法院出于维稳考虑对一些某些敏感案件或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案件受理的限制,虽进行了立案登记,但是纠纷并没有得到解决,只是争议被搁置了,如果一直得不到解决,容易产生涉诉信访及对抗性事件。对接中纠偏:流程规范动态追踪
2.1 完善运行机制
(1)立案审查权的限制。有权力即有义务。建立立案阶段法官个人负责制是限制立案审查权的较好方式。在立案审查过程中,法官既然享有自由裁量的权力,那么也应设置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应由法官个人来承担,才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控制力。现在全国法院盛行的法官考核机制,包括对立案庭法官的考核即是应用这一制度的一个反映。特别是对于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件,应当要求立案法官必须充分说明理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立案执法档案。
(2)全程跟踪的建立健全。立案登记是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不是对案件一登了之。必须进行流程控制,在每个时间节点上对做了什么、该做进行管控与提醒。如纠纷不能得到调解,须立案受理,保护当事人的诉权。
(3)绩效与考核的改进。由于实行立案登记,立案法官的工作更忙了,往往一个案件调解完毕后当事人来确认调解协议需要再立一个案,而且责任又很重,在绩效和考核上给予激励是需要的。
2.2 对接诉外纠纷解决模式
(1)诉前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数据显示,诉前调解是解决诉前分流纠纷的最主要方式。调解机构有法院调解窗口、镇街地方调解委员会、司法局、派出所、政府部门等多个机构。对于调处完毕的纠纷,符合人民法院处理范围的,引导当事人自愿到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过严格把关后,纳入人民法院案件管理体系;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的,不收取任何费用,减轻当事人的诉累。
(2)联动协商机制的建立健全。实践中,一般有两类纠纷会与党政机关等法院外组织产生联系:一类是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引导群众到有权机关申请处理;另一类是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的,但法院暂时不宜处理或处理了也无法做到案结事了的,需要其他机关的协助配合。联动协商机制主要是指在第二类情形下,法院与所涉机关部门的协商解决制度。
2.3 取消执行立案登记
执行立案登记的设计初衷是法院针对占执行案件20%左右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包括虽有财产但不宜、不能执行的情形),从工作方法出发,通过立案时的登记从而减少积案、提升执行效率、缓解执行压力。
但执行立案登记的弊端显而易见:一是缺乏法律依据,使案件处于流程管理监督之外。《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法院自收到执行申请书七日内须进行立案。执行登记则完全规避了这个规定,使得后续的执行审限、强制措施等都无法在时间上掌控。
二是掩盖实际执行效果,打乱正常执行秩序。登记使大量案件处于立案和执行状态之外,这给不作为留了很多空间。同时执行工作中后续工作的启动必须以执行案号为内容,登记号不能也不应成为执行工作的启动点。虽然立案在“执行结案率、未执结率、执行周期”等指标表现优异,但是实际上是弄虚作假,反映不了执行工作的实际,到头来影响案件质量。
发端于早期普鲁士法的预告制度作为保全一项以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请求权的不动产登记, 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消除物权变动合意与物权变动生效之间的时间差带来的风险, 使债权人取得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对保障交易安全, 实现产权变动的顺畅, 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房屋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的陆续颁布, 我国初步建立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 这无疑是我国民法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预告登记制度的研究和实践都很贫乏, 人们对这项制度了解甚少, 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相当不完善, 尤其是撤销制度。为了尽快完善预告登记的撤销制度, 使其更具现实意义, 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规范。
1 预告登记的撤销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人们之间的不动产交易活动日益频繁, 由于不动产价值量巨大, 权利变动手续复杂, 过程较长, 如何有效降低交易风险, 保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 预告登记制度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20条第l款规定:“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 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 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 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 处分该不动产的, 不发生物权效力。”该条第2款规定:“预告登记后, 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 预告登记失效。”这是《物权法》确立的一种新型的登记制度, 即预告登记制度。
预告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指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因条件尚未成熟而不能作最终的权利登记前, 为保全对未来取得物权的请求权或其顺位而自愿进行的暂时登记。预告登记的撤销是指当事人进行预告登记后, 因为一定的原因而将预告登记撤销, 使之不复存在的制度。能够导致预告登记消灭的原因很多, 大致应当包括:预告登记推进为本登记;预告登记所指向的物权消灭;预告登记所担保的债权消灭;预告登记权利人自愿涂销;未能在规定期限内推进为本登记时的自动失效;利益相关人向法院提出异议, 法院作出涂销判决等。
2 预告登记撤销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权法》的颁布, 我国逐渐确立了不动产权变动领域内的预告登记制度。该项制度在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 降低交易风险方面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预告登记制度在我国尚不健全, 其很大的一个缺陷就是预告登记后的撤销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2.1 预告登记撤销制度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出台相关的可注销规定, 各地区按自己的地方政府规章行事。造成在实践中模糊的不具体的规定, 使得各个地方的操作规范也是五花八门。部分地区规定只要当事人达成合意就可前往房管局登记管理部门进行注销, 如厦门, 部分地区仅对少数特定理由进行注销。一些地区则不允许进行预告登记的注销, 如成都。不同当权者法律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对该制度的不同的处理方式。
2.2 当前我国缺乏预告登记转让与消灭的法律规定
既然预告登记是一种为了保护物权变动请求权的自愿行为, 依利益相关人的申请而设立, 那么就应当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而在不同的请求权人之间自由转让或者依当事人的请求而予以注销。但是我国尚未对这两项内容予以规定, 预告登记一旦设立, 只有推进为本登记和三月后被动失效这两种法律后果, 使得设立预告登记的不动产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冻结和搁置的状态, 这使预告登记权利人本身亦丧失了自主处分权利的主动性。
2.3 当前我国出现了许多值得商讨的撤销登记情形
1) 撤销主体不适格。根据我市房产登记规定, 锡山、惠山、新区、滨湖区房管局受市房管局委托办理所辖区内部分房屋的产权登记事务, 区房管局以市房管局名义登记发证, 在受委托的范围内行使其职权。当前发生的有些区房管局未经委托单位同意擅自撤销房产登记的行为将会因为撤销主体不合格而使撤销归于无效, 直至引起行政败诉。
2) 登记瑕疵。有些登记因为工作失误缺漏了一个非主要程序, 比如在合并登记受理中涉及两个登记行为 (初始登记和转移登记) , 当事人提供了相应的所有手续, 只是因为登记时房屋已由建造单位转移给受让单位, 受让单位已实际占用, 鉴于这一情况, 登记机构未给建造单位发证, 而直接发证给受让人, 因缺少其中之一的发证程序, 导致法院要求撤销转移登记, 这种无视程序的主次而一概予以撤销的判决值得商洽。
3) 申请不实。最常见的申请不实, 即申请人签名虚假, 例如, 买卖双方是亲属关系, 办理房产转移登记时出让方提供了房产证、土地证、身份证等主要证件, 全权委托受让方申请, 但时过境迁因房屋拆迁或家庭纠纷, 出让方否认出让事实, 结果笔迹鉴定确实非其本人签名, 因此具备了申请不实的理由, 引起撤证。仅以申请时某种现象的不实断定登记错误从而予以撤销登记的做法也过于偏激。
4) 单独撤销上一手登记。有些房产己几次转手, 变更了多次所有权人, 有关利害关系人举证认为其中有一道登记明显存在申请不实, 应予撤销, 但该房屋已转让给第三人,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只撤销上一道登记, 对利害关系人有何益处理?如果因上一道登记被撤销而撤销其后的各道登记, 则法律对善意第三人又如何交待?
5) 实为撤销登记但表述为注销房屋权属证书。当前不管是登记机构还是法院判决, 出具的撤销登记行为法律文书大多描述为“注销某某的位于某地的某某号房屋所有权证”, 这种只注销权属证书的描述很容易产生歧义, 因为权属证书仅是产权的凭证之一, 发证仅是登记的一个环节, 不能代表整个登记行为。
3 完善预告登记撤销制度的办法
既然预告登记是为保全对未来取得物权的请求权或其顺位而自愿进行的暂时登记, 它的消灭也应当能够通过权利人的自愿申请而成立, 然而在法律上对此的规定并不全面, 欠缺预告登记的撤销制度。物权法只规定了预告登记的产生和权利效力, 撤销却未明确规定。我国应尽快通过立法弥补这一空白。
3.1 可以注销预告登记的主体
预告登记注销的主体, 即申请预告登记注销的申请人, 应与提交材料记载的主体一致, 即为房产登记簿上所登记的房屋所有人以及转让人。房屋所有人以及转让人协商一致, 即可申请注销预告登记。在本人不能到场情况下, 可以委托他人持委托书到房管局注销预告登记。关于房屋所有人的债权人基于对该房屋的抵押权是否可以成为注销预告登记的主体, 笔者认为基于债权人对该房屋的优先受偿性, 以及对实际操作成本以及快捷方便的层面来考虑, 在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且实际房产价值小于债务价值时, 是可以由债权人进行预告登记的注销以及房屋所有权转移一并办理的。
3.2 注销预告登记的主观方面
相较于一般的在权利已经完成的状态下所进行的不动产登记, 预告登记则是为了保全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而进行的登记。因为权利的期待性与不完整性, 决定了预告登记的撤销不像其他登记制度那样可以单方撤销, 除了拥有法院的判决书可注销等特殊情况外, 必须在权利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能注销。
3.3 预告登记注销的情形
在现实生活中, 需要进行房产预告登记注销的情况其实有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合同的解除。这种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如一方预付了部分房款后进行了预告登记, 而后又无法付清余下房款, 又如因房地产开发商出现欺诈, 再如房产商内部出现问题, 无法完成房地产建设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 导致了合同的解除。在双方的房地产权利义务消灭的情况下, 其相应的“附件”—预告登记也应该注销。
2) 房贷转为全额付清。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基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或者考虑, 会选择房贷的方式来购买房屋。然而, 当选择支付了首付并进行了预告登记以后, 购房人突然因继承等原因拥有了全额付清的能力, 在与开发商协商更改购房方式以后, 就可以进行预告登记的注销。
3) 标的物的毁损、灭失。客体灭失, 房屋上的权利也随之不复存在。
3.4 对撤销预告登记的审查
有关部门在对预告登记的申请进行审查时, 要分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
1) 预告登记撤销的形式审查。形式审查主要包括:申请人与提交的材料记载的主体是否一致;申请注销预告登记的内容与有关材料证明的事实是否一致;申请注销预告登记的房地产与房地产登记簿记载是否冲突;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注销预告登记的情形。
2) 预告登记撤销的实质审查。如上文所说, 预告登记当事人凭合同解除的约定或者撤销预告登记书面协议, 双方身份证明、交出预告登记证明, 可以共同申请注销预告登记。从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房﹝2010﹞53号) 中第 (十) 项规定“严格预售商品住房退房管理........已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并网上备案、经双方协商一致需解除合同的, 双方应递交申请并说明理由, 所退房源应当公开销售”可以得知预告登记的注销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 即对申请人提交预告登记当事人凭合同解除的约定或者撤销预告登记书面协议所提出的退房原因, 需要做一番审查。虽然这样的规定是为了通过登记部门的审查加强对房产市场的监管, 但笔者认为这样的实质性审查并不是高效率且对房产市场有用的。
参考文献
[1]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条文、说明、理由与参考立法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168.
摘 要: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产生,因此,著作权登记显得似乎没有必要。但由于作品创作的独立性和隐秘性,作品的创作过程往往很难再现,证据的缺乏加大了著作权维权的难度。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目的就在于维护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因著作权归属产生的纠纷,并为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证据。因此,著作权登记制度在著作权的确权、授权、维权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著作权登记制度被纳入著作权法中,这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目前登记制度的缺陷,有利于完善相关立法。
关键词:著作权;自动取得;著作权登记
一、著作权登记制度阐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随着王权统治的奔溃,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转印许可证制度于17世纪末终止。随后,非法翻印图书的行为迅速蔓延,建立新的保护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71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旨在给予作者更多权限的法令,也就是《安妮女王法》。《安妮女王法》首次对著作权的登记注册制度做了规定。
著作权登记可以分为自愿登记和强制登记两类。我国曾采取过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强制登记”制度。按照这种制度,不履行登记手续不影响著作权的取得,但难以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到法院维护自己的专有权。随着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年底的通知,计算机软件的强制登记制度变成了“自愿登记制”。①
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独立价值
我国实行著作权自动取得原则,著作权登记制度也属于自愿登记模式。在这种背景下,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送审稿第八条规定,著作权人和相关权人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专门登记机构进行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登记。这是我国著作权法中第一次以条文的形式对著作权登记制度所做的规定,由此可见,著作权登记制度并不形同虚设,而是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
第一,基于确权的角度。虽然我国实行著作权自愿登记制度,不管是否登记,均不会影响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时产生。但是,著作权登记制度在确权方面,具有补充功能,可以初步证明作者身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八条规定,登记文书是登记事项属实的初步证明。作品创作的过程复杂,这就需要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确认证明,以此减少相关权属纠纷。著作权登记制度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可以确认著作权的归属,维护权利人的人格利益。
第二,基于授权的角度。不管是针对一般作品还是计算机软件,法律均规定在作品许可、转让、出质时,应当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所设立的登记机構进行登记。虽然此处的登记仍然是自愿登记,但是在相关规定中却明确说明:未经登记的权利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②可见,在对作品授权时进行登记,来应对发生纠纷时侵权人提出的善意抗辩,这也是登记制度一项重要的价值。
第三,基于维权的角度。不管是著作权登记在确权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还是在授权时体现出的价值,都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权时的价值奠定了基础。我国1994年颁布的《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一条说明,鼓励作品自愿登记的目的在于维护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解决因著作权归属造成的著作权纠纷,为解决著作权纠纷提供初步的证据。③《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向海关总署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应当向海关总署提交申请书。
三、《著作权法》修订草案纳入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现实意义
1.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相比于著作权法中的其他制度,著作权登记制度无论是在学者的著述中还是在立法程序中都呈现出及其“低调”的姿态,有关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理论研究也为数不多。具体而言,我国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可依,作品登记缺乏权威性。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登记制度未作任何规定。关于著作权登记制度的规定仅有1994年由国家版权局所制定的《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该办法共十七条,条文数量少且规定的简略粗糙,已明显与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脱节,甚至部分规定已经与现行著作权制度产生了冲突,如《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5条规定了作品不予登记的情形,包括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超过著作权保护期的作品、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三类。然而,在现行著作权法中已对不予保护的作品范围作了修改,删去了关于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这一规定。作品自创作完成即取得著作权,而不是经过审查,满足一定的标准才能获得。所以,对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不予保护显然与现行著作权法产生了冲突。
第二,著作权登记制度在操作程序上的混乱。关于著作权登记制度在操作程序上的混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登记机关,根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的规定,除计算机软件外的其他作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版权局负责本辖区的登记工作,国家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规定看似分工明确,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跨辖区登记,重复登记等问题;二是收费标准,在《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中并未对作品登记的收费标准进行规定,而是由各登记机关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这样的规定看似合理,但没有一个合理权威的参照标准,难免出现收费不合理的情形;三是可登记作品的种类,《作品自愿登记办法》第5条规定了不予登记的作品种类,那么可以理解为除了第5条规定的三种不予登记的作品之外的其他作品都是可以登记的,但是一些比较特殊的作品往往因为没有权威的法律依据而很难进行登记,如口述作品,光画作品,沙画作品等。
第三,著作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价值定位问题。正是由于立法上的缺陷,以致著作权登记制度本身的地位无法在著作权制度中凸显出来,这也导致著作权登记的作用认定显得缺乏权威性和说服力。
2.立法固定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现实意义
随着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著作权登记制度已被纳入著作权法中,在《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不仅将著作权登记制度纳入了立法范围,同时对登记的作用也做了说明,此外,关于登记的费用也有了标准规定。这一变化弥补了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著作权登记制度规定的空白状态,也使著作权登记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了权威法律依据。具体而言,将著作权登记制度纳入著作权法中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了著作权登记制度存在的价值,凸显了著作权登记的作用。《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条规定,作品登记文书是登记事项属实的初步证明;第59条第1款规定,与著作权人订立专有许可合同或者转让合同的,使用者可以向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专门登记机构登记。未经登记的权利,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条文的形式明确了登记的作用,使得著作权登记制度的作用更具有说明力。
第二,对登记的收费问题做了明确说明,有利于解决当前收费无标准的局面。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8条、59条、60条均规定,登记应当缴纳费用,收费标准由国务院财政、价格管理部门确定。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中对登记费用的收费标准进行说明正是解决了登记费用不规范这一问题。第三,将著作权登记制度纳入《著作权法》中,体现出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权威性,提升了登记文书在诉讼中的说服力,有利于激励作者或者其他著作權人主动进行登记,改善在侵权诉讼中出现的举证难,维权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作品管理,促进作品的传播,从而服务公众,推进科学,文化,技术的进步。
四、结语
法律的修改始终是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一项制度以具体条文的形式被正式纳入法律中也是该制度价值、地位的体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比从前任何时期都崇尚知识与创造的时代,也是一个各方面人权都获得前所未有尊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者理应获得最全面的保护和尊重。著作权登记制度承载着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维护着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的权益,即便较少引起关注,于作品保护而言,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随着著作权法的修改,著作权登记制度纳入著作权法中,具体的操作规定制定工作也势必会顺利展开。
注释:
①参见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第102页。
②参见2014年《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 第59条。
③参见《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1994年)第1条。
参考文献:
[1]郑成思著.《版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版。
[2]吴汉东著.《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第3版。
[3]李雨峰.《版权登记制度探析》.载《知识产权》,2008年第5期。
[4]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作者简介:
第一条 为保持全处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全体工作人员清正廉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精神,结合我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全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或接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对无法拒绝而接受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不论价值多少都必须在一个月内向处纪委办公室申报并登记。
第三条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的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进行登记后,由纪委办公室与经理办公室、财务科等部门共同酌情处理。
第四条全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隐瞒不报或申报不实,据为已有的,按非法所得处理;对以各种形式或名义索要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的,按索贿处理。
第五条全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第四条的,根据所受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按市场价格折合人民币,视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条全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全体工作人员,代表本单位和部门接受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礼品、礼金和有价证券,应登记交公而不登记交公的,按照以上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本单位领导人的责任。
第七条加强礼品管理,对贵重或容易损坏变质的物品应及时上交,并办理好移交手续。
1、各科室保洁工人负责医疗垃圾的收集工作,感染性废物放入黄色垃圾袋内、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内,不得随意取出。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并在医疗废物包装袋、容器外表面粘贴警示标识,标明医疗垃圾产生科室和产生日期。然后填写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登记本并签名。
2、负责医疗废物收集的工作人员每天2次到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收集医疗废物,并通过医疗废物专用电梯和专门的路线运送至院医疗废物暂存地点。收集时应核对科室医疗废弃物收集运送登记的数量与实物是否一致、是否密封、有无粘贴警示标识等并在交接本上签名。如不符合要求不得转运。
3、院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点实行专人负责制。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要求存放,在医疗废物储存过程应当严防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院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点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认真与市政府指定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单位”工人进行交接并做好登记,且登记资料需保存3年。
4、严禁回收买卖医疗废物,一旦发现将按有关法规给予严肃处理。【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处置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应掌握国家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2、严格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操作规范》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和操作程序,减少或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3、在执行医疗废物处理工作时应做好职业防护,穿工作服、戴长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靴、戴口罩、帽子。医疗废物处理完成后立即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4、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过程应当严防造成包装物或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泄露应及时更换盛放容器,并对污染区域彻底消毒处理。
5、在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及处置过程中应注意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如不慎发生刺伤、擦伤等须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根据伤员情况进行预防接种。
6、发生医疗废物职业暴露后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预防性治疗前应留取血样进行相关抗原、抗体的检查,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备案,感染管理科应做好详细的登记工作。
7、从事医疗废物相关工作人员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受到健康损害。【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工作制度
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
装物或者容器内(附1)。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
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4.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废物的管理,在医务部、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依
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5.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的处置同(4)。
6.批量的含汞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处置同(4)。
7.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及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
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制度
①感染性医疗废物、损伤性医疗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等需要焚烧的医疗废物必须交迎园医院由市废物处理部门集中处置。
②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相关的废物管理,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⑧化学性废物中批量的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应交嘉定区环保局指定的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④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如细胞毒药物,必须由科主任批准,交嘉定区废物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置。
⑤放射性废物必须按有关规定专人负责处理并有记录。
⑥隔离的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传染性的呕吐物、分泌物等排泄物,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消毒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⑦禁止任何科室及其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违者扣 5000 元的超劳补贴。因科室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扣 2000 元的超劳补贴。
【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事故报告制度
①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其工作人员特别是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工作人员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感染管理科在 48 小时内向区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报告。调查处理结束后,必须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市卫生局、环保局、医院应急事故小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的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②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⑧当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人员伤亡或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应当在 2 小时内向区政府、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
④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医疗废物污染或损伤时,在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同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交接制度
①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三年以上。
②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外观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或桶内,不得打开包装袋取出医疗废物。对包装破损、包装外表污染时应当重新包装。对拒不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的,运送人员应当立即向感染管理人员报告。
③实行危险废物转移登记本,嘉定区卫生局指定的迎园医院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和我院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保存时间为五年。
④建立填报医疗废物产生的年报表,并于每年一月份向环保局报送上一产生的医疗废物年报表。
【医疗废物登记制度】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①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溢出、散落时,转运人员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区应急联动中心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②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③感染管理人员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④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⑤转运人员对泄漏、溢出、散落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溢出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⑥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后,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⑦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 0.25 %过氧乙酸擦拭 3 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⑧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 0.1 — 0.2 %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⑨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应急事故小组、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泄露散落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泄露、散露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医疗废物卫生安全防护制度
①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要求及安全防护知识。
②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执行。
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严格的防护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③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每次运送或贮存结束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④要掌握在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及处置过程中预防被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伤害的措施及发生后的处理措施。
⑤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禁止吸烟及饮食,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⑥每日对运送车辆及设施进行清洗消毒,对暂时贮存处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⑦在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医疗废物过程中,要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的发生。要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⑧定期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
⑨感染管理科经常对卫生安全防护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等工作。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规定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移交、运送、处置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医疗废物,是指下列废物:
(一)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在医疗、预防、保健、科研和其他与医疗相关的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
(二)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人和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是指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与医疗相关的科研等活动中产生医疗废物的下列单位:
(一)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血液中心、疾病控制中心;
(二)保健、预防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三)医学教学和医学科研机构;
(四)在相关活动中产生医疗废物的其他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处置
市、县、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区公安、城管执法、交通、药品监督、计划生育、农牧、科技、工商、商贸、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卫生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与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互相告知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协作配合有关重大执法活动,互相通报和告知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其他有关决定和需要协同配合的有关事项。
第八条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收集、移交、运送、贮存、集中处置和监督管理的责任制度,切实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直接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集中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相关管理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体健康安全。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贮存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贮存。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收集和贮存医疗废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对本单位医疗废物的产生地点和收集地点,必须设有分类收集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二)盛装医疗废物必须使用专用包装物和容器,装入医疗废物不得超过包装物和容器容量的四分之三,包装物和容器的封口必须紧实、严密;
(三)医疗废物包装物和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必须对被污染的外表面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
(四)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和容器外表面,必须有警示标识并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必须标明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和医疗废物类别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等内容;
(五)必须由专人收集和贮存并有专人负责。【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分类贮存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分类贮存医疗废物:
(一)建立固定的分散收集地点和暂时集中贮存地点,配置必须的贮存设施和设备;
(二)分散收集地点和暂时集中贮存地点与其他医疗和生活设施相隔离,贮存设施和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三)对贮存设施和设备每天进行一次消毒和清洁,医疗废物移交后立即对贮存地点、设施和设备进行消毒和清洁;
(四)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五)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移交和运送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内部移交和运送医疗废物,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必须由专人负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进行;
(二)医疗废物产生地点每个工作班次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必须在本班次内移交给分散收集地点;分散收集地点收集的医疗废物,必须在本工作日内运送至暂时集中贮存地点;
(三)包装物和容器及其标识、标签和封口必须符合规定要求;
(四)必须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包装物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或者扩散,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人体;
(五)当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必须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
(六)必须有移交和运送记录。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移交和运送医疗废物禁止行为
(一)在分散收集地点和暂时集中贮存地点以外的其他地点倾倒或者堆放医疗废物;
(二)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三)有可能造成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或者直接接触人体的其他行为。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的移交和运送
第十七条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将医疗废物统一移交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根据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的规模及其产生医疗废物的数量,每两天到医疗废物产生单位接收一次医疗废物;但对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急性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和设有住院病床的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在产生的当天进行移交和接收。
移交和接收医疗废物的具体时间,由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书面约定,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接收和运送人员在接收医疗废物时,应当检查医疗废物的包装物、容器和标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盛装于周转箱内,但不得打开包装取出医疗废物;对不符合包装和标识要求或者未盛装于周转箱内的医疗废物,应当要求医疗废物产生单位重新包装、标识并盛装于周转箱内;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使医疗废物的包装、标识和盛装达到规定要求。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因医疗废物的包装、标识和盛装发生争议时,应当首先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医疗废物的安全,并及时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移交、接收和运送医疗废物,实行医疗废物转移运送计划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医疗废物转移运送计划由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分别申报,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医疗废物转移运送计划,采用格式《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交、接医疗废物;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或者运送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当重新报批医疗废物转移运送计划。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每月一张,由医疗废物产生单位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交、接人员在交、接时共同填写,分别保存,保存时间不得少于5年。【医疗废物处置制度】不符合包装规定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不得运送不符合包装规定的下列医疗废物:
(一)无包装的;
(二)仅用专用塑料袋、利器盒密封包装的;
(三)仅用周转箱(桶)盛装而未采用专用包装物分类包装的;
(四)采用其他可能造成污染或者可能造成散落、泄露的方式包装的。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关于清洗和消毒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和专用工具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一)必须设置专用清洗场所,专用清洗场所必须设置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收集和消毒处理设施;
(二)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和专用工具必须在专用清洗场所进行清洗和消毒;
(三)运送车辆平时至少每两天整体清洗一次,车厢内壁或外表面被污染时必须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
(四)运送车辆每次运送医疗废物后,必须对车厢内壁进行清洗和消毒,喷洒消毒液后至少密封30分钟;
(五)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废物运送专用周转箱,每次运送医疗废物后必须进行清洗和消毒;
(六)未经清洗、消毒并晾干的车辆,不得再次投入使用。
禁止在公用车辆清洗场所清洗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和专用工具。【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第二十四条 医疗废物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统一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置。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制定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方案,并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近期规划和计划;
(二)医疗废物的接收时间和接收方式;
(三)医疗废物的运力状况、运送方式、运送路线和保障措施;
(四)医疗废物运送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五)医疗废物的贮存设施、贮存方式、贮存期限和保障措施;
(六)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设备、处置方式和保障措施;
(七)医疗废物的运送、贮存和处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八)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关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五条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在本单位的出入口和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处置场所等处,设置符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要求的警示标志,并在划定的边界设置隔离围护设施,防止无关人员和动物进入。【医疗废物处置制度】医疗废物实行集中焚烧注意事项
医疗废物实行集中焚烧处置的,必须使用医疗废物焚烧炉,焚烧炉的处理能力和其他条件必须符合《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规定的标准和相关的职业及安全标准,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确保医疗废物包装物不被损坏的自动投料装置;
(二)设有温度自动控制及超温安全保护装置;
(三)设有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装置并确保监控装置经常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监测记录系统的数据传输符合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信息管理系统通讯协议;
(四)设有确保医疗废物不能绕过正常焚烧程序的控制系统。
医疗废物经焚烧处置后产生的最终残余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志愿者登记制度】推荐阅读:
青年志愿者中心考勤制度10-04
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制度09-30
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制度10-13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工作制度07-23
志愿者志愿服务简介06-15
志愿者活动设计:社区里的志愿者09-15
志愿者工作06-10
志愿者经历07-05
志愿者服务10-30
环保志愿者建设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