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精选8篇)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提升安全水平的巨大推动力。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不断摆脱各类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的侵扰,掌握人定胜天,驾驭自然的主动权。一部煤矿发展史,就是煤炭开采的科学技术进步史。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浪潮,在推动煤炭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强有力地开拓出煤矿安全的新境界,新天地。

安全依靠科技,无疑要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施装备,这些方面的进步已经成为煤矿现代工业文明的标志。为煤矿带来了高速增长的效益,为矿工带来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安全系数的福音和实惠。这方面共识的形成,已经彻底摒弃了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嘲讽,“用铁锹把打败机械化”的愚昧信念早已成为人们所不齿的笑料。但是,安全领域的科技理念确立,并未牢固坚实到根深蒂固的程度。

依靠科技进步,首先需要与现代文明紧密相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促进科技进步的条件保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技术,尊重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基本条件。自觉的科技理念确立,浓郁的科技氛围营造,推动科技进步的政策制度的完善,保障科技进步的系统机制的建立,都有大量艰巨的工作急待深入展开。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2

该成果针对养猪业中亟待解决的饲料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围绕猪氮磷营养代谢与调控中的关键技术, 以创新研究技术方法为切入点, 从组织、器官层面和细胞、分子水平上对猪内源性氮磷排泄规律、饲料氨基酸和磷真消化率评定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物质调控氮磷代谢的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获得了减少氮磷排泄、改善肉品质的低氮磷日粮配制的实用配套技术体系。在研期间发表论文176篇, 申请国家专利5项, 成功克隆并在Genebank注册了与猪氮磷代谢相关的基因5个猪。成果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畜牧健康养殖中心)

《高纯度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规模化生产》

项目通过验收

2月21日, 中国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对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持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纯度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规模化生产”进行了验收, 来自中国科学院、湖南省科技厅、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和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和讨论后, 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3

关键词:气候变化;技术进步;气候产量

中图分类号:S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203-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东北典型地区农业生产与科技进步(XDA05130701)专题资助。

0 引言

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地处我国的高纬度地区,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是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近百年以来,东北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与全球以及中国的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一致的,呈明显的变暖趋势[1,2]。同时,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气候变暖会对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温度升高使得位于冷凉区的东北地区的作物生长期延长,带来更多的机遇;但同时也会伴随或引发气象灾害的增多、生态与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事实,对农业生产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3]。

与此同时,这段气温显著上升的时期也正是人类生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时期。在對粮食产量的波动原因进行分析时,农业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产量提高与气候变化对产量波动的贡献往往相混淆。因此,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区分实际产量中气候变化带来的产量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本文在对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的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造成这一波动的气候变化及技术进步原因,并计算了相应的“气候产量”以及技术进步贡献率。

1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分析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在维护粮食供需平衡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50年来,东北地区增温1.5℃,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给作物生产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另外,相关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两者的综合作用使粮食单产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1.1 阶段性分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的粮食单产有了很大的变化。粮食单产由1978年的2495.24kg/hm2增长到2004年的4850.22kg/hm2,在近20年的时间里增长可接近2倍[4]。同时,粮食单产的年际波动较大,可将1978-2007年这一时期划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粮食单产第一次大幅上升,由1978年的2495.24kg/hm2增长到1984年的3452.18kg/hm2,增长了956.95kg/hm2,是增长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究其原因,主要与从1978年开始实行的农村改革以及从1982年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创新有关。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二阶段(1984-1990年),粮食单产第二次大幅上升,由1984年的3452.18kg/hm2增长到1990年的4161.17kg/hm2,增长了708.99kg/hm2,增幅小于第一阶段。其主要原因是1984年粮食产量空前高涨之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等,使得粮食产量上升的幅度减少。另外,1985年东北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灾,对1985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增长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三阶段(1990-1998年),粮食单产第三次大幅上升,由1990年的4162.17kg/hm2增加到1998年的5092.02kg/hm2,共增长了930.85kg/hm2。其原因是1991-1993年国家实行粮食政策改革,同时1996年提出了“科教兴农”政策,加大了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第四阶段(1998-),1998年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达到5092.02kg/hm2,是有史以来粮食单产的最高年,此后在2000年和2003年出现了两次比较明显的回落。2000年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减少,再加上严重的旱情的影响,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从2001年开始,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受到持续旱灾的影响,到2003年仍未恢复到趋势产量水平。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在黑龙江省、吉林两省率先实行免征农业税,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2006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

1.2 趋势性分析

从总体的变化形势而言,虽然粮食产量仍呈上升趋势,但粮食单产增长速度正在减缓,可见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粮食单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提高单产的难度较大,但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科技资本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的提升潜力较大[4]。

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波动性有所减小,这与农业技术水平提高有关。但同时也存在着波动程度偶然变大的趋势,这与自然灾害的发生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作物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使得粮食单产的稳定性不断加强。

2 技术进步及政策改革对粮食产量的贡献

在对1978-2004年东北地区粮食作物单产波动情况的分析之后,可知在过去的近30年间东北地区的粮食作物的产量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在过去50年间,东北地区的农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同时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生产。因此,本节针对近50年的技术进步及政策改革对粮食实际产量的贡献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2.1 近50年来农业政策效果分析

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农业发展走过了许多弯路。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农业相关政策制度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土地和劳动生产力。

按照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新中国农业政策总体上经历了三大时期和若干个阶段。即1949-1978年艰难曲折时期:主要实行以“工农产品剪刀差”为主要特征,对农业实行“多取少予”的政策,导致城乡二元经济与体制结构的形成;1978-1986年改革开放初期: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使农民成为经营主体的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并继续巩固与完善相应的农业政策;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主要推行“粮食保护价”制度,实行农村税费改革,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逐步取消农业税,提出以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核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等政策[7]。

农业政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效果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949-1978年艰难曲折时期,始于建国之初的土地改革,随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从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随着粮食需求的逐渐增加,供给相对不足,1953年国家出台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行“统购统销”,造成生产者利益的损失。1958-1960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扰乱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农业政策极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城乡二元经济与体制结构。

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稳定与完善,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1985年以后,由于自然原因以及国家政策不完善使农业发展在达到顶峰之后又陷入了停滞和徘徊期。这一时期,政府在明确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基本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基础建设,科教兴农方面的政策。

1997-2008年改革开放深化时期,提出了以保护农业、支持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政策。2000年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至2006年逐步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002年颁布《农村土地承包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转向农村社会发展;2007年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分析可知,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重点,但增加农业产出和提高农业收入始终是农业政策的两大主题。农业政策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粮食的产量。在制度改革最为深刻的1978-1984年间,农业总产出增长了42.23%,年均递增5.93%,其中,45.79%来源于投入增加,46.89%来源于制度变革所激发的劳动热情[8]。

2.2 近50年来主要农业技术进步效果分析

建国之初,我国就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一项长期奋斗的目标,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也一直在增加。农业机械化、化肥的使用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作物的抗性增强。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各项农业技术进步措施的效果显著。

2.2.1 玉米 东北春玉米区是我国两大玉米主产区之一,其玉米产量占全国的32%。从吉林省全省延伸到辽宁北部的这片区域被称为“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区。在过去的50年间,由于各项玉米种植技术的进步,玉米产量以及品质大幅提高。

在种植方式上,采用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可使生育期提前2-3d,增温效果明显;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0-20cm土壤平均含水量比均匀垄的传统方式高1.15%和0.8%;产量显著提高,较传统垄种植方式高15.56%[9]。就耐老化黑膜覆盖而言,耐老化黑膜覆盖区的玉米产量明显增加,增产量为13.02%,达极显著水平。与未覆膜区相比,覆膜区也增产明显,增产量为22.98%,达极显著水平[10]。

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由于黑土区由于多年耕作,具有坚实的犁底层。采用机械深松耕作方式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打破犁底层,保持土壤水分,节约灌溉用水,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产幅度为10%以上[11]。

在化学肥料的施用方面,东北黑土区施肥较不施肥增产70%,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施用的肥料类型的选择上,研究发现在松嫩平原黑土区施用有机肥使玉米增产率为60%,而使用化肥仅为10%,可见有机肥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明显[12]。

在生物育种方面,近些年来采用引进外来种质的杂交品种。研究发现,外来种质对东北杂交玉米生产的贡献将近60%,其中美国外来种质的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东北玉米每年平均产量增加10kg/hm2。CGIAR系统的种质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年增产25 kg/hm2[13]。

2.2.2 水稻 近50年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0年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是1949年的13.7倍和47.6倍。究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与适应低温、长日照、耐冷的新光温生态型优良新品种的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灭草以及旱育稀植技术等科技进步密不可分。

水稻机械插秧深施肥技术是农机、农艺密切结合的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在东北地区的普及率很高,占机械化种植的75%,具有显著的节本增产效果[14]。可节省人工30个/hm2,节约化肥40%,增产10%-15%[15]。

在品种的选育方面,新的光温生态型的耐冷水稻新品种大面使用。例如,黑龙江省的合江19号、合江23号、龙粳8号、龙粳12号、龙粳14号、东农416、空育131、牡丹江19、牡丹江22、五优稻1号、五稻3号、五优A、绥粳8号等优良品种[15],吉林省的吉粳系列和通化系列,辽宁省的辽粳系列和盐粳系列等品种,都是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栽培品种。品种的改良使得水稻的抗性增强,是水稻增产的内因。

旱育秧苗、机械插秧、药剂灭草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则是水稻增产的外因。7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化学药剂灭草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稻田草荒的问题;80年代以来,大面积应用旱育秧苗、机械插秧、稀植栽培等新技术,使直播水稻面积逐年减少,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水平[15]。

2.2.3 小麦 东北春麦区为我国春种小麦的主产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两省全部、辽宁省除旅大地区以外的绝大部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是我国春种小麦的主要产区[16]。据统计,1981年全区小麦面积达到历史最高,为263万hm2,占当年全国春播小麦面积的1/2,较1949年种植面积扩大了4倍多。1983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小麦播种面积逐年下降,但单产水平明显提高,由1981年的93kg/hm2,上升到1997年的196.4kg/hm2。长期的生产实践表明,良种以及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小麦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表明,小麦良种在小麦生产中占增产部分的35%-47%,每推广一批小麦良种对促进小麦生产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先后在东北春麦区推广了210个适于不同地区种植的品种。各地区小麦实现了小麦良种4-5次更新换代。实践证明,每更换一次良种对当地小麦生产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建国前,本区小麦生产力低下,常受秆锈病的危害。建国后,通过大量良种的引进,尤其是松花江1号及合作1号抗耐锈品种的普及,使得小麦的安全生产有了一定的保障,一般产量在50kg/hm2左右[16]。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新式农机具,平种,合理密植技术的使用,70年代化肥的施用,使得小麦产量提高到80-100kg/ hm2[16]。

3 粮食“气候产量”分解

粮食产量的逐年波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农业技术进步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以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水稻为例,对实际产量进行客观科学的分解,可得到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间接得到非气候因素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水稻

由于水稻对气温变化比较敏感,因此方修琦等[22,23]將气温作为主要气候要素,对黑龙江省过去20年的水稻产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小于技术发展的影响。具体的说,如果不考虑生产技术的发展,即技术单产维持70年代的水平不变,则在变暖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的水稻单产比70年代增加117kg/hm2,相当于使单产增产了3.9%,即变暖对增产的贡献率为12.8%。如果同时考虑到技术产量的逐渐增加,变暖影响的增产量将达到147kg/hm2,相当于使单产增产了4.9%,变暖对增产的贡献率增大到16.1% [22]。

3.2 玉米

王宗明,宋开山等[24]选取松嫩平原区玉米带为研究区域,采用改进算法估算气候变化对玉米单产变化的贡献状况。其结果显示,若以1961-1969年作为基准时段时,则相对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玉米单产分别增加了2180.43kg/hm2和4542.23 kg/hm2;气候对其增产的贡献分别为-0.65%和5.86%。相对于80年代,90年代增产了2361.8kg/hm2,其中气候对其增产的贡献为9.48%。如果以1970-1982年为基准时段,则相对于70年代,20世纪80、90年代玉米增产中气候的贡献率分别为1.94%和17.98%。

通过对以上的实例分析可知,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小于技术发展的影响。其中,就气候变暖的影响而言,90年代的增温贡献高于70年代和80年代。

4 结论

粮食作物产量的增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大致可以归纳为气候变化的贡献以及技术进步的贡献。东北地区作为过去50年来气候变暖程度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气候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气温显著上升的时期同时也正是农业科技水平大幅以及相关农业政策的实施的卓有成效的时期,农业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罗列了1978-2004年期间农业科技进步的相关成果以及农业政策的效应,同时结合对东北地区“气候产量”的分析可知,气候变暖和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农业政策改革使得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加。其中,气候变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小于技术发展的影响。因此,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应该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有针对性的互补以制度创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应该加强农业适应能力,加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投入,增加农作物的抗性。只有两者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粮食产量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等.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J].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2]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等.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气象学报,2004,62(5):634-646.

[3] 谢立勇,郭明顺,曹敏健,等.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3):174-178.

[4] 赵春雨,任国玉,张运福,等.近50年东北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检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23(7):25-29.

[5] 何秀丽,张平宇,刘文新.东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5):360-363.

[6] 黄季.六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和三十年改革奇迹——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改革[J].农业技术经济,2010,1:4-18.

[7] 段鹏飞.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嬗变与评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15-19.

[8] 郭振宗.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对农业科技进步激励:原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8,10:15-18.

[9] 初振东,谢瑞芝,李少昆,等.东北春玉米耐老化膜覆盖及留高茬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效应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2):

70-76.

[10] 宁金席,亢群峰.东北春玉米耐老化黑膜常年覆盖技术研究初报[J].新疆农业科技,2009,4:25-26.

[11] 芮法富,芮玉奎,张永杰,等.东北地区玉米耕作栽培模式总结分析——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J].吉林农业,2010,7:92-93.

[12] 高静,马常宝,徐明岗,等.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施肥和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J].我国土壤与肥料,2009,6:28-31,56.

[13] 孙发明,徐艳荣,候宗运,等.国外玉米种质在东北地区的利用与改良[J].农业与技术,2009,29(4):33-36.

[14] 王冲,宋建农,王继承,等.东北地区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9,28(4):500-503.

[15] 孙岩松.我国东北水稻种植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和思考[J].中国稻米,2008,5:9-11

[16] 祁适雨,肖步阳,王进先,等.东北春麦区育种50年[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3,2:26-29.

[17] 鹿世瑾.福建花生气候产量分析与未来年景展望[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5,10(3):20-25

[18] 尹东,柯晓新,费晓玲.甘肃省夏粮气候产量变化特征的因子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0,21(3):11-14.

[19] 黄朝迎,宋连春.小麦——气候产量评价模式的初步探索[J].山东气象,1989,1:50-51.

[20] 任庆民.作物“气候产量”算法:差值法的探讨[J].中国农业气象,1984,2:59-63.

[21] 王媛,方修琦,徐锬.气候變化背景下“气候产量”计算方法的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4):531-536.

[22] 云雅如,方修琦,王媛,等.黑龙江省过去20年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及其气候背景[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697-705.

[23] 方修琦,盛静芬.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看人类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213-217.

[24] 王宗明,宋开山,李晓燕,等.近40年气候变化对松嫩平原玉米带单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9):112-117.

作者简介:房茜,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科技进步。

论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关系 篇4

论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人类道德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最活跃,最革命的.生产力,是推动道德进步的伟大动力.科技的发展能扩大伦理道德领域,促进社会道德的变革,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进步开放的伦理道德氛围有助于科学的健康发展,封闭、保守、反动的伦理道德会阻碍和窒息科学发展.

作 者:杨建萍  作者单位:山东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2002 14(8)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科技进步   伦理   人类道德   关系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5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陈友华

2013-4-14 6:04:39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14日 05 版)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比例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的过程,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已成为各国政府与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关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国内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因为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只要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了,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不可否认,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但这种观点实际上忽略了一些基本事实,因而存在缺陷。如果完全以此来指导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设计,难免会带来一些偏差。

一是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才逐渐凸显出来,当前人类社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老龄化现象。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极大改善。这些方面的发展进步使人类社会的死亡率率先下降,继而生育率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从而使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逐渐凸显。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结果。当前,纵观全球,我们还没有发现多少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都很高的发达国家很好地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及其相关问题。例如,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很高的德国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并没有解决它们所遭遇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反,这些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目前,发达国家正在为探寻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解决之道而绞尽脑汁、百般苦恼。因此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虽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然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通过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就能解决得了的问题。

二是人口严重老化使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受阻。虽然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有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但是在一个人口严重老化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科技不断进步何以可能?众多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向纵深演进,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动力也会逐渐趋于衰竭。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本身也会出现老化倾向,而劳动力本身老化对劳动生产

率提高与科技创新显然是十分不利的。毕竟,通常情况下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不及年青人的。目前,世界上还很少有国家在人口严重老化情况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际上,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也很可能会受到人口老龄化的拖累,仅靠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愿望很容易落空。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6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维系社会稳定。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重要战略任务。可是,近年来,由于粮食价格低迷不振,农资价格上扬过快,给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予以了严重打击。为全面了解当前粮食生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近期,我们组织力量对祁东县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现状

祁东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之

一、也是湖南省产粮大县之一, 2007年末,全县总耕地面积55.85万亩,其中稻田面积48.39万亩、旱土7.46万亩,2008年,种植粮食作物102.596万亩,其中早稻39.9493万亩、晚稻43.136万亩、中稻4.01万亩,玉米5.1万亩、红薯5.03万亩、大豆等其它旱粮作物5.35万亩。与2007年比较,除中稻减少13.89%外,其他分别增加3.82%、2.7%、29.87%、4.38%和14.42%。就祁东近五年来的粮食生产发展情况来看,总体趋势基本平稳,具体表现为“三增三减”:

三增:一是粮食作物的良种应用率增加,超级稻、优质稻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2008年,祁东县超级稻种植面积达45.27万亩,比2004年增加28万亩,年均增幅23%,优质稻种植面积达69.86万亩,比2004年增加14.26万亩,年均增幅11%。二是旱土的复种指数增加,以玉米为代表的旱粮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该县2008年落实玉米种植面积5.1万亩,比2004年增加2.85万亩,年均增幅28%。三是粮食作物的单产提高,对促进粮食的总产平衡贡献扩大。2008年,该县早稻平均亩产 421公斤,比2007年增加21公斤,增5.25%,今年已收割的中稻平均亩产经测产验收已达到568公斤,创下了历史新高。

三减:一是标准粮田面积减少,受建设用地和农田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的影响,可用耕地面积逐年递减。2007年末耕地面积 55.85万亩,比2004年末减0.65万亩,减少1%。二是双季稻种植面积减少,受种粮效益、劳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全县的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7年双季稻面积33万亩,比2004年减少3.34万亩,年递减率3%。三是粮食市场价格疲软,农民自愿销往市场的商品粮数量减少。2007年,该县销往市场的粮食数量只有8.175万吨,比2004年减32.4%。对步云桥镇新和村5组20位农户的调查情况表明,被调查对象户共有103人,2007年粮食总产51072公斤,人平496公斤,除口粮、饲料外,商品粮仅11900公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务输出力度的加大,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从事农业以外的其它产业,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务工经商。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中老年人、妇女,农村劳动力显得十分短缺。据调查统计,在家的青壮年劳力不足留守劳力的10%,而75%以上的劳力都是55岁以上且集中在60-70岁之间,他们的耕种能力相当有限,面对成片的闲臵稻田显得力不从心。鸟江镇新家村黄金组有65人,男女劳力共45人,稻田面积48.6亩,2008年在家种田的劳力仅15 人且基本上是60岁以上的。由于劳力缺乏,该组今年双季稻面积少,甚至有一部分抛荒稻田。

2、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主要是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种田的成本高、收益少,比较效益低下。突出的表现就是农药、肥料、工价平均上涨30%,导致每亩新增成本210元,而稻谷的收购价格增幅不到15%且价格不稳定,农民种田每季每亩收益不足350元,远远低于务工、经商、种经济作物的收入。二是惠农补贴政策未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虽然目前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并对农业生产实行了多项补贴,但是由于政策执行走样,把各种补贴变为所有农民的一种福利,没有真正贯彻“谁种粮补贴谁”的精神,未能让实际种田人得到实惠。三是种粮的保障系数低,部分农户害怕种田风险。受大旱、大涝、高低温等自然恶劣天气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爆发成灾的影响,种田的保障能力低。

3、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和综合产出能力弱。一是水利设施差。全县现有蓄水工程83277处,正常蓄水库容32361万m3,其中水库147坐,设计灌溉面积45.5万亩,但实灌面积只有25万亩,不及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主要是因为这些水利设施大都兴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土法施工,加上维修管理资金匮乏,工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效益衰减。目前,90%的水库大坝存在安全病险,85%的水渠淤塞、崩垮,渠系水利用系数不到0.4,90%以上的山塘淤塞,淤塞量达30%以上,电排机埠全部瘫痪的达45%以上。近几年来新开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多为形象工程,不能发挥实际效能。一旦发生大涝大旱,就无法应对。二是耕地的耕作层破坏严重。受长期施用化肥的影响,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土壤的团粒结构变差,通透性能下降;受工业废水废气无序排放的影响,农田遭受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增多,耕作层破坏严重,产出能力大打折扣。

4、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未形成气候,粮食产业化程度不高。到目前为止,该县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仅1100户,其中50-100亩的大户仅56户,100亩以上的大户只有18户,规模种植面积5万亩,只占全县总稻田面积的10.3%。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国家至今还没有一套可操作的促进土地向大户流转的制度,造成当前农村土地不能合理流转。二是农业机械化操作程度不高,受地形、田块、推广力度的影响,农机作业率不及稻田面积的20%。三是农业、粮食两部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衔接不紧密,机制不配套,造成生产、销售环节脱钩,且粮食流通企业也不能很好地发挥粮食市场化运作职能。

5、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离优质、高产、高效的生产要求差距较大。近些年来,粮食生产除了在制种技术上有所突破外,其它方面的技术基本上没有更新,发展高效农业在粮食生产方面没有得到体现。究其原因,一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推广的组织机构、配套设施、责任考核、技术培训、项目管理、待遇保障等没有构建到位,农技人员普遍存在重经营轻服务的思想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撑作用。二是种田农户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技术的意识不强,接受缓慢。三是各级农业部门对粮食作物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探索、试验与示范力度不到位,推陈出新的新技术成果不多。四是粮食加工企业在粮食产品的精深加工方面研究与应用的力度不够,粮食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6、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干预效能下降。农户对农业生产享有的自主权过大,相当一部分农户对政府的号召、规划听之任之,行政干预与行政制约措施毫无用武之地。

三、对策与建议

祁东地处湘中偏南,粮食生产状况在湘南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如何发展粮食生产,并确保粮食安全,需要从法律层面、政策层面、组织层面等完善体制,需要在行政推进、财政支持、科技兴农、社会化服务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工作制度。具体来讲,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平衡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优化粮食生产的软环境。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粮食生产步入市场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生产潜力得到强有力的挖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后,粮食销售步入市场化,卖粮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场化运作对促进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粮食作为构建社会经济基础的特殊商品,失去政府的宏观调控,就会迷失方向。在平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时,既要坚持市场化运作,又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具体来说,在农户的自主经营上,政府要有一定的制约权力;在农资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上,政府要逐渐收编,限制厂商准入,加大价格与质量的监管力度;在粮食的流通上,要充分发挥国家粮食贮备库的主力作用,制定与种植成本相匹配、让生产者有钱可赚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接受的保护收购价格,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各类惠农补贴上,要明确补贴对象,完善补贴程序,加大补贴资金的监管力度,做到适得其所。

2、完善保护基本农田的法律法规,保持良田面积的稳定。国家要修正、补充、完善现有的涉及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占用农田和任意抛荒的治理力度。针对当前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中任意占田的突出问题,要全面贯彻“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先批后占、占补平衡”的方针,要尽量少占田,多造田。农业部门要积极参与基本农田的保护,大胆执法,切实有效地保护耕地。对任意抛荒的现象,要出台制约措施,决不允许耕地闲臵抛荒。

3、完善粮食生产的投入体制,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总体投入。粮食生产的投入既要有短时期内的生产性投入,又要有长时期内的建设性投入,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大投入。要采取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资金缺口。一是加强财政投入,实行政府公共财政向粮食生产倾斜。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项目与资金;加大粮食生产者的补贴力度,调控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加大对有功单位与人员(包括种植大户)的奖励额度。二是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粮食生产。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资金、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有识之士将资金投入粮食领域,包括生产、加工、销售及设施建设等方面。制定有利政策,实行农业基础设施功能社会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向社会,由市场进行调节,广泛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理顺农业基础设施管理、使用、受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走出农业基础设施长期无人管、想修而没钱的无耐境地。三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扎扎实实从事粮食生产的企业、大户,银信部门要建立信誉档案,加强跟踪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四是开展农业保险,政府要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完善保险体系与机制,扩大保险覆盖率。在化解种植农户粮食生产风险的同时,又增加一条粮食生产的融资渠道。

4、创新粮食产业化经营路子,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受分散经营的影响,我县在粮食产业化经营方面比较薄弱,粮食生产没有产生品牌与规模效应。以后,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国家要出台政策,促进耕地从散户向大户流转,从外出户、缺劳户向可耕种人员流转;规范流转机制,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流转信息平台和协调机制,帮助农民了解耕地供求信息,处理流转后双方利益关系的协调。二是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户自发地建立各类粮食生产协会,实行集团采购和集约经营,降能节支,增产增收。三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重点是要大力发展农机事业,通过改善路网设施、加大农机购臵补贴和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大面积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另外,还要发展订单农业,完善产后服务。四是突出生产亮点,大力发展优质稻。要通过3-5年的努力,确保中高档优质稻的面积要占到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提高我县粮食生产的品位。

图书馆发展与科技进步 篇7

1 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在社会上重新定位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 图书馆被定位在社会群众文化事业、教学辅助设施和科研条件部门位置上, 到了20世纪80年代, 对图书馆定位达成新的共识, 即图书馆是一种“学术性服务单位”。把图书馆当作辅助设施的定位, 是基于图书馆的基本属性———中介性这一事实上的, 即图书馆在文献与读者、图书馆网络与资源共享中所体现出的简单中介作用, 决定了图书馆在社会上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这正是图书馆处于从属、依附地位因而被动的根本原因。

现代意义的图书馆, 其基本职责是满足普通民众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对知识和信息的需要, 它的出现使全体社会成员的知识与信息获取的需要都有了满足的场所, 在图书馆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图书馆是知识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体, 因此, 图书馆传统的中介地位应上升到知识经济生产、传播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即知识在生产, 传播和使用这三个环节中都可创造出新的价值。因此, 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知识信息集散中心这一优势, 通过对知识 (信息) 的不断组合与优化, 推出能为社会带来新增值的知识, 图书馆因而也具有了生产职能, 从这个角度来讲, 图书馆已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部门, 应该与科学技术一样属于生产力范畴。这样, 图书馆的定位应该是具有服务性和生产性质的社会基础设施。

2 图书馆的发展促进了科技进步

图书馆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对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75年, 在法国里昂召开了关于图书馆职能的科学讨论会, 确认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四种社会职能。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等精神财富得以一代接一代地继承下来并传播出去, 正是凭借图书馆超越时间限制传播知识的功能, 才使人类社会得以进步, 正如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言:“如果我们人类所有的机器工具都被破坏了, 而图书馆还保存着, 那么人类仍能重新发展;如果图书馆连同所有的机器工具一起被破坏, 那么人类文明的重现是几千年以后的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信息的作用尤为显著。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和财富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重要因素, 科学是知识形态上的生产力, 要转换为现实的物质生产力, 就要靠教育。图书馆作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肩负着辅助正规教育、支持终身教育的教育使命, 同时还肩负着信息保障、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文化传播、扫盲及信息素养培训、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等使命。在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 无论是大学图书馆、科研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 都是读者学习知识和提高素质的场所。图书馆收藏的知识载体所含的丰富知识, 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学历层次、各种年龄阶段的读者需要, 这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图书馆丰富的资源、科学的服务体系和先进的服务手段使劳动者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因此, 图书馆在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方面起到了催化剂和推动器的作用。

3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的推动作用

图书馆的繁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 科学技术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强大动力。进入21世纪以后, 科学技术已进步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图书馆事业具有信息、文化、交流和传承等等的特性, 使得信息技术不仅仅表现为对其影响、渗透, 而是一种超越任何历史时期的结合和融合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 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图书馆正在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将向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演进。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带来了图书馆工作环境与服务手段的变化, 使图书馆的工作内容更加广泛深入, 使服务方面更加快捷、方便, 而且也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和内容实质的认识。

技术伴随图书馆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采用, 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态发生了变化。

3.1 信息技术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范围

普遍、平等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的宗旨和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需要服务范围的最大化。信息技术奖物理的独立图书馆连成业务互联互通的图书馆网, 以点带面统一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标准, 并不断吸纳新的成员, 扩大图书馆服务覆盖的地区范围;而互联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等技术使图书馆的无差别服务突破时空范围的限制, 延伸到家庭、桌面甚至陪伴用户身边。

3.2 信息技术拓展服务功能

信息技术使信息查询利用从实体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 而拓展了利用信息的范围和查询功能, 使其从书目信息拓展为文本、图形、声音、动态图像等各种信息形式和内容, 通过对其形态、内容特征的详细标引, 实现单一检索、组合检索、跨库检索、结果排序等多种功能。

3.3 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能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业务流程具有梳理固化、模块化的作用, 在对文献信息收集、加工、存储、管理、传递和利用业务流程分析开发的基础上, 实现自动化管理, 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信息技术对图书馆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以数字、存储等技术促进人类文化遗产的保存, 使文献资料的收集和保存突破载体和内容形态的限制;网络通信技术促进科学信息的传递, 使其服务突破时空范围的局限;以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构建E-learning学习平台, 促进社会教育的开展;以信息组织、信息检索等技术促进知识信息、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开发, 使信息的揭示和利用全面和有效。当代信息技术具有强渗透性。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资源建设、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的各个层面, 并且不断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观念、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

摘要:本文分析了科技进步与图书馆发展的辨证关系, 指出了科技的进步促进和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同时, 图书馆应该为科技进步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科技,关系

参考文献

[1]季拥政.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 2001 (1) .[1]季拥政.可持续发展与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 2001 (1) .

[2]任俊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 1999 (3) .[2]任俊为.知识经济与图书馆的知识服务[J].图书情报知识, 1999 (3) .

科技进步与粮食安全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60-02

一、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科技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要求和应担当的使命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科教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科教优势未能充分发挥,科技供给能力不足与企业对科技成果吸纳力不强的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的耦合度不高,科技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偏低,社会公益类科技工作和基层科技工作薄弱,科技投入不足和科技资源分散浪费并存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科技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温家宝总理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进步要依靠创新,科技创新要依靠人才。只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新局面。作为科技管理部门,必须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以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引导和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中心,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上

党的十七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战略层次来认识,把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优化人才成长和鼓励创新的环境,改变“重物轻人”的观念,把“以人为本”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积极调整科技发展的相关政策,把培养和造就优秀科技人才、调动广大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作为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把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科技创新环境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进一步营造科技政策环境,加快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改进科技评价办法,弘扬创新文化,使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明显改善。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技术支撑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技能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要发展,培养和提高人才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关键问题。发展县域经济,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县域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二)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职业教育应为县域经济提供科技支撑,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依靠地方,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依靠科学技术,优化种植业布局;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养殖板块经济;建设工业开发区,构筑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重要成果,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研究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性,研究领域重点应放在县域区域产业上,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积极依托产业、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最终目标是能够服务产业、提升产业。

三、“科技进步工程”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一)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当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1.观念上创新。科技部门应立足科技服务经济、科技服务基层,开展科技诚信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为企业争取大量的科技项目和资金;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为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主导产品的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促进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2.服务方式上创新。科技部门应主动服务,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围绕实施科技素质工程,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也为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3.管理上创新。不断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方法,以科技项目为载体,实现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促进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

4.项目上创新。科技部门应把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攻关,在保证数量的基础上,突出好项目、大项目对当地经济的牵引作用,大力培植出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实施科技进步领导工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关键在领导。因此,各级领导首先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真正把科技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要经常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排忧解难,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分管领导更要将科技工作纳入工作目标,根据本地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推进本地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具体措施,并加强督办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同时,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党政主要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作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2.实施技术进步工程。要紧紧抓住“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个主题,以高科技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坚持做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与实行精品名牌战略相结合,探索并形成具有县域经济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第一,要围绕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选择机制较健全、技术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重点保护扶持,扶大扶强。第二,要大力改造传统产业。要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并通过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的引进,促进当地汽车及配件、化工、建材、服装等重点行业尽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要坚持以科技带动工业化,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武装传统产业,逐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要大力促进当地优势行业和企业整合重组,同时,扩大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整合力度,努力实现技术、信息等关键要素共享,着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牵线搭桥,引导企业寻找科技靠山,促使当地的传统产业在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程度及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引资、引智工作,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推动当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第四,全力抓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发展必须抓项目”观念,大力实施项目兴市战略,加大对上争项目、争资金的力度。一是要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企业和农民的需求,加强项目储备;二是要高质量地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高水平搞好项目策划,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三是要集中人力、物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农业产业化,在争取省级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在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上有所突破。真正让科技项目成为壮大企业的强力推进器和发展全区经济的加速器。

3.实施“金桥工程”。第一,要大力发挥当地政府科技咨询服务专家的科技智囊作用,不断介绍引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这是由当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乡镇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发挥“土专家、田秀才”科技致富带头作用的同时,适时邀请、引进一批深受农民欢迎的专业科技人才直接到农户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以增强科技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第二,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协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社会发展等当地经济社会牵动作用较大的领域,要继续加强与有关的高等院校的联合攻关,借他人智慧促进开发创新;同时,要下大力整合当地的科技资源。当地科技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经贸、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人事、教育等部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支持,重视发挥行业科研单位的作用,实行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的广泛共享,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众人智慧,提高科技为经济服务的能力。第三,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改造当地的科技服务机构网络,大胆采取市场化机制,积极推动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调动其经营技术成果的积极性,要创新信息服务体系,重点是应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搜集适用的科技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和农民致富信息。

上一篇:天津高考零分作文:我生活的世界下一篇: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