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推荐14篇)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1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1

经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这天你学什么了?你怎样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家长的情绪能够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理解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这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透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个性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奕奕是个潜力比较弱的孩子,在班里,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一齐玩游戏。而且口齿也不清楚。用我们一个同事的话说:“怎样他总是比别人慢半拍。”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潜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我们始终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

游戏区的孩子正翩翩起舞,积木区里的孩子也搭起了飞机、坦克,咦,只有“娃娃家”里叫声、闹声一片。我走过去一看,娃娃家一塌糊涂,食物倒在地上,锅碗瓢盆东一个,西一个,简直“造反”了。

“怎么这么乱?”我问。娃娃家里的萍萍说:“我们正要打扫卫生,所以有点乱。”一句话说得我哭笑不得。我灵机一动说:“你们正在打扫卫生呀,难怪这么乱。等打扫完后,请老师来做客,请小朋友来参观好不好?”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打扫完了,就打电话通知你们。”说完,我就离开了娃娃家。

不一会儿,萍萍打“电话”来了。“任老师,我们打扫完了,你们快点来参观吧!”

哇!好漂亮,好整齐呀!整个娃娃家摆放得井井有条,桌子上还摆放了水果、食物。“这是招待客人的。”萍萍介绍说。幼儿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活动。只有参与到孩子们的童真世界里,才会常常干。受到一份抑制不住的喜悦。

吃完下午的午餐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桌面游戏,孩子们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了起来,有的孩子在画画,有的孩子在看书,有的孩子在玩耍,但琪琪来到了积木旁边,进行拼搭她,认真的把一块又一块的积木搭起来,然后他抬起头看了看我,我用赞许的目光朝她点点头。她又继续搭起来,一会儿,她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对我说:“老师我搭好了你看”,她边说边把搭好的“作品”给我看,“你真棒”,我翘起大拇指对她说。听到我的表扬声,她又拿起另外的积木搭起来。

在孩子不同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了解每个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其次,要在局部上观察幼儿玩什么,怎么玩,然后,教师作适当的隐性指导和帮助。琪琪是个好动的孩子,让她坐在位子上,肯定坐不住,自从玩积木后,她特喜欢玩,于是,我针对她的喜欢,积极鼓励她学习,并经常关注她的后动情况,当她有一点进步时,就给予她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使她树立起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她的发展水平。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3

对于插班进来的孩子来说,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小朋友,来到一个又要重新熟悉的新环境,对于这时的他们来说难免会有一点小情绪。就如我班今年插班进来的小女孩郁家宁,可以说她是感情很丰富的一个孩子,特别爱她的妈妈,记得那次上课,我让孩子们对着妈妈的照片说一声“妈妈,我爱你”,那时的她又一次哭了,我问她你为什么哭呀,她说:我想我妈妈了”。

一个多月来,妈妈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都舍不得妈妈离开,抱着妈妈不肯放手,觜里还不停的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妈妈你中午来看看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当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结识新的小伙伴,我选出几名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幼儿帮助接待她,多主动和她交流,和她一起玩,让她不会感到寂寞,感受到伙伴给与的快乐,而我也经常的抱抱她,和她说说快乐的事,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现在的她,早晨来虽然还是有点小情绪,但相比前一个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让我们老师很欣慰,因为看到了她的进步,她的改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她一定会很快乐。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4

一个班的小朋友虽然年龄相当,但性格行为习惯却各不相同,我喜欢那些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也并不排斥那些任性、好动、脾气暴躁的孩子,反而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改掉自身的不足,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谈晨阳是个聪明伶俐的小男孩。因长期住在爷爷奶奶家,娇惯出许多不良习惯:任性、脾气暴躁、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矛盾。不依着他就动手打人,天天都有小朋友告他的状。我知道这正是他真实的`展现。我没有因此而大动干戈的训斥他,而是在不断的观察,寻找机会帮助他改过自新。《赏识教育》一书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他就会成为好孩子。”

当我发现他在和小朋友争吵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生气的踢了一下小椅子时,我立刻以赞赏的眼光望着他,夸他进步了,学会了不打小朋友,踢小椅子来解气。当他又一次遇到矛盾,生气的坐在小椅子上时,我又不失时机的表扬他爱护小椅子了,还能静心消气。当他把玩具送给自己的朋友玩时,我集合全体幼儿,赞扬他有好玩的玩具能和好朋友共享,真了不起。渐渐的,快乐开始进入他的内心,微笑挂满了他的脸庞。

全国模范教师窦xx说得好:“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共同享受阳光的温暖。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5

每当洗手时,我发现孩子们有的玩水,有的玩肥皂,有的打水仗,有的则洗一下就去擦手,有的肥皂沫还没洗掉就去擦手,有的只搓手心,有的只搓手背……总之,没几个孩子按老师的要求去洗手。

这种情况,是老师们最头疼的事,有值班老师在眼前还好点,如果稍微盯不上,孩子们就故意捣蛋。

对于正确洗手,我们是再三要求,可就是不管用,孩子毕竟是孩子,好玩水使他们的`天性。玩水,玩肥皂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玩起来,就会忘记了认真洗手。于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洗手六步骤变成了儿歌,孩子们洗手时,值班老师就领着孩子们边念儿歌边洗手。渐渐地,孩子们能正确、认真洗手了,也就避免了玩水,玩肥皂的情况发生。

其实不仅是洗手这个环节,其他活动也可编成儿歌来促成幼儿的常规养成。如吃饭,排队,午餐,午休等。真可谓幼儿园里无小事,处处显示大教育。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6

许多家长对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往往不甚理解,有的家长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的途中常常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什么啦”?如果孩子说:我们玩游戏了!家长心中就会埋怨幼儿园,怎么老玩不学呢?有的家长看幼儿园老让孩子玩游戏,他们就在家中自己花时间教幼儿学习。这分明是将游戏与学习对立起来。其实,对幼儿来说,游戏就是学习。幼儿正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起来的。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2

一、多种渠道, 做好亲子教育的宣传工作

在学期初成立班级委员会, 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发展提出诚恳的意见。班级重视活动中家长的建议, 促进和谐互动亲子关系的建立。通过开展“家长进课堂”的亲子活动, 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培养目标, 从而对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的参与积极性更高。有利于实现家园共育, 最终有利于幼儿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向家长介绍亲子活动的目的、意义, 有针对性发放宣传资料, 使更多的人了解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二、家园互动, 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开展多种方式的家园互动, 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通过多维度的指导, 家长由注重幼儿智力和技能的发展, 转向关注幼儿身心、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了解了良好亲子关系对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使家长在构建良好亲子互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明确。为了不让爸爸们在幼儿的成长记忆里成为缺席者, 我们努力通过亲子活动调动男性家长参与孩子教养工作的积极性, 让爸爸走进教学活动。活动使教师认识到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 是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 使教育内容延伸到家庭, 也使家长在家庭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三、运用网络, 架起与家庭沟通的桥梁

对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中班

【中图分类号】G619.2

前言

幼儿时期是人初步具有个性的形成时期,在该时期对于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将会决定其成人的品性。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原因,多数幼儿的德育教育被忽视,很多幼儿身上都出现自私、自利和任性等不良品质,说明在幼儿园中班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现有幼儿园德育教育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因而,本文对于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进行探讨,提出幼儿园中班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不足,进而积极发挥幼儿园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作用。

一、在幼儿园中班开展德育教育的意义

第一,幼儿阶段是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由于我国早先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的孩子多以独生为主,导致孩子们从小便被众星捧月,在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教育。大多数独生幼儿身上多存在不良的品质、个性等。从幼儿的未来和发展考虑,需要对幼儿的思考道德、品德习惯等要进行不断的引导,才能够从小培养出好的品德。那么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引导,且幼儿园具有丰富的幼儿教育优势,可以在幼儿基本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幼儿德育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因而,在幼儿德育教育需要和当前社会发展所想适应,因而,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深化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丰富幼儿教育,且为打造新时期的幼儿德育教育理论奠定基础;第三,幼儿园德育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素质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那么幼儿德育教育对于家庭幼儿德育教育具有指导、示范的作用,通过不断的辐射,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也会对全社会开展德育教育都具有引领、辐射和示范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园中班进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很多幼儿园中班已经开展了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学环节是幼儿获取知识和被行为指引的重要环节,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仅仅是对孩子认知上的培养或者引导,缺乏对德育教育应有的重视;就是有教师在该环节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并没有结合幼儿的特点进行,反而还是依靠成人式灌输方法,生硬的去说教,无法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幼儿集体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时候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无法在团队对幼儿的品德进行引导、规范或者培养。

(二)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不足

幼儿从各自的家庭进入幼儿园,是非观念、道德判断都是比较模糊,那么幼儿教师和幼儿天天在一起生活,教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模仿者。那么教师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的形成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其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但是从现实的考察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不足,比如对德育教育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好,德育教育的方法较为简单粗放;比如,对幼儿德育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对德育教育的真正意义认识不足,无法真正结合幼儿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三)家长和幼儿园对德育教育配合度有待加强

家庭是幼儿最初的启蒙之场所,对于幼儿园良好的品质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可以说是孩子的一个老师,其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显性和隐性的影响。家长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去引导、示范和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因而,简单的依靠幼儿园或者依靠家长进行的德育教育显然不行,因为对幼儿而言,其多数的时间都是和教师、家长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些成年人对其的影响也更为深刻。但是从目前来看,幼儿园和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较少,特别是关于幼儿德育教育方面更是较少,无法及时纠正幼儿可能存在的不良道德品质,因而,要提升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的建议

结合上述幼儿园中班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从现有的社会发展出发,笔者提出如下的建议:

(一)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幼儿园要重视并突出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幼兒和外界的沟通能力。因为根据相关的幼儿理论显示,幼儿是和外界沟通交流中不断增强其的认知,那么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接地位,积极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要将整个教学和幼儿可以主动沟通交流基础上。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基础常识,并积极和幼儿沟通交流,通过讲故事、举办活动来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多举办亲子活动,增强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沟通,增强幼儿对父母的情感。

(二)提高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教师对幼儿德育教育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而,我们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对幼儿德育教育的认识。首要,幼儿教师要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改变过去死板、简单的教育方式,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去引导和培养幼儿的成长;其次,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讲座多种形式去培养教师的德育素养和提升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程度,增强教师的教德,从而确保教师的榜样力量;最后,教师要在立足德育理论基础上,结合幼儿实际情况,打破原有的教学束缚,通过设计情景、角色扮演等,增强幼儿对道德认知的判断能力,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采用相应的措施幼儿进行训练、强化,并对此予以巩固。

(三)加强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配合

家长、幼儿园会对孩子的教育产生影响,那么需要二者保持一致性,才能够确保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及所产生的行为指引是稳定的,不会引起孩子自身出现错误的认知。那么幼儿园和家长之间要多家配合,家长要全面的去了解幼儿园德育教育的要求,结合该要求进行幼儿的德育教育。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提供教育资源,并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等措施,提升家长的德育认知和科学教育幼儿的经验,从而增强家长对德育教育的认知。那么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可以建立交流的平台,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使得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可以不断配合,调整各自的教育方法,促使幼儿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篇4

活动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剥鸡蛋、叠汗巾和穿脱鞋子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通过比赛,增强孩子的比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比赛之前每个小朋友会拿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号码牌,然后坐到相应的位置。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都表现的很棒,但是宝贝们在等待的过程中比较浮躁,喜欢大声说话,有时在玩的过程中会产生小矛盾,还有个别小朋友喜欢到处跑,甚至还有两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号码牌撕坏了,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小朋友们的动态。

在比赛之前老师们应该强调规则,把握好黄金时间,这样应该能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比赛虽然有排名,但同样有纪念奖,多给孩子们以鼓励为主,真正的让幼儿学会自理的一些本领,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幼儿园中班教师随笔 篇5

幼儿园里常会有一些个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欢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会有老师无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特殊问题。

这学期,小一班有个“吃饭困难户”,每到吃饭时间就哭着要回家,任凭老师怎么哄、喂都不愿意张开小嘴巴,老师来向我倾诉烦恼。于是我在用餐的时候来到了小一班,看到这个叫宁宁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鼓着小嘴巴,把饭碗推到了桌子中间。我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他:“怎么了?不想吃饭吗?”他看看我,点点头。我又问:“这么好吃的红烧肉,你不喜欢吗?要怎样你才喜欢吃饭呢?告诉老师好吗?”又过了会儿,他小声地说:“我想喝水。”我赶紧倒来了水,他“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下去,然后终于张开了嘴巴,一口一口吃起了饭。而此后的每一天,饭前只要给他提供一点水,他都能很高兴地把饭吃得干干净净。

有的事情,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一句话就能打开一个结。关键是,有没有给孩子轻松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有没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细腻心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中班 篇6

第1篇

梳头发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并且聪明懂事,深得教师们的喜爱,异常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教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教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我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第2篇

对书的渴望

看到此刻的孩子进入图书馆的自如,不由得让我记起小时候对图书的奢望……

那还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每一天最大的奢侈就是看小人书,有幸教我们数学的韩教师就兼管着学校的图书,韩教师是一个平易近人,不苟言笑的中年男教师,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的记忆就是长长地脖子,一走进教室首先出现的就是韩教师特有象征的脖子,我们还偷偷的给教师起外号呢!“长脖子教师”,可是,我们只敢在私底下偷偷的议论,可从来不敢叫出声来,那时的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上数学课,不是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太好,而是为了得到看小人书的允许,因为每当韩教师给我们布置完数学作业,他就蹲在门口,等待我们的完成,这个时候也是我们纪律最好,作业速度最快、最认真的时刻,因为谁做的作业全对了,就有看一本小人书的权利,你想,那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啊,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的数学成绩一向都是考一百分的缘故吧,所以,那时候的我们,谁先拿到小人书,就是最大的奖励,远比奖励一个铅笔头来的欲望大。(小时候班主任教师每当周六上午放学时,会把一周学生们捡来的铅笔头,根据表现分到个人手里,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物质奖励。)

看看此刻的孩子,随着新图书不断地增加,想看就看,想买就买,有时候还不懂得去珍惜,家里的新书到处都是,什么全彩的、动画的、连载的、漫画、带香味的、带声音的,真是无奇不有,无所不能,正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此刻的孩子们远没有我们那时对图书的珍惜。来之不易的感觉,也许仅有“物以稀为贵”才该有的吧,说归说,图书的不断改善,为此刻的孩子学习知识带来了方便,孩子们能够尽情的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并且还能够根据画面资料随手进行粘贴与创作,既动脑又动手,有时候我们大人看不懂得,小孩子也会看得津津有味,真所谓是,时代的提高,书籍的变迁。

此刻随便走进一家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装满各个架子,不一样的书籍分布明确,让看书的人一目了然,既省时又省事,你看吧,原先看书可是小孩才有的功夫,此刻是一家人都在不断地充实自我,“好的书籍,让人受益终生”,真是学习的时代啊!所以,我珍惜我每次进图书馆的机会,我更会对书籍情有独钟,即使电脑的时代,我也会抽时间看我的书,书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精神财富。

第3篇

孩子喜欢玩沙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可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日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教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教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经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可是此刻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力,玩儿得十分尽兴。]

第4篇

鼓励让孩子建立自信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琪琪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由于琪琪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团体中显得郁郁寡欢,所以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我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教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简便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帮忙孩子建立自信,构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团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完美!

第5篇

提高警惕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7

一、教研过程

(一)第一研

1.案例活动

活动目标:

(1)阅读画面细节,大胆想象、猜测,初步理解小猫与小鱼之间的情节发展。

(2)尝试用较连贯的语言、肢体动作来表达小猫内心的情感变化。

(3)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小猫和小鱼之间浓浓的亲情。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告诉幼儿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猫和小鱼的故事,并介绍了图书的名称。

第二环节:教师逐一出示绘本画面,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帮助幼儿来理解故事内容。

(1)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在干什么?会对小鱼说什么呢?

(幼儿自由讲述后,教师用绘本中的语言,富有感情地小结。)

(2)教师带领幼儿阅读。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儿回答后,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故事中的文字,让幼儿来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情感。)

(3)讲述故事的结尾部分。

第三环节:完整地欣赏故事,鼓励幼儿一同来讲述。

2.主题评课:着眼“以绘本为载体的幼儿情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教研组进行了“以评促教”。

第一,选择适宜的情感绘本。目前市场上的绘本种类很多,当这些绘本运用到情感教育之中时,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绘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绘本《亲爱的小鱼》共十四句话,以诗意的语言讲述着故事,以双页单帧画面和朦胧变幻的大面积背景色彩铺绘,给人以温馨简洁之感。画面人物小猫和小鱼生动形象,其中喂食、亲吻的画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非常适合成人和幼儿一同来阅读。

第二,合理确定了情感主题。本次活动中,教师所选择的绘本《亲爱的小鱼》就是一个有关爱的故事,故事里小猫爱着小鱼,小鱼也爱着小猫,这其中的爱可以理解为亲情、友情、爱情。根据中班孩子现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将情感主题定位在亲情之爱,亲爱的小猫就是幼儿的爸爸妈妈,亲爱的小鱼就是幼儿,社会角色的赋予激发了幼儿已有的情感体验。

第三,重视语言的情感渲染。在活动中,教师把自己想象成小猫,朗读的时候做到了声情并茂。教师一边用甜甜的声音说着“亲爱的小鱼,我好爱你。我喂你面包,你要快快长大。每一天我都会亲亲你,我答应你,永远也不会忘记……”一边模仿故事中小猫的动作给小鱼喂面包,亲吻小鱼。教师角色的转变,立刻引起了幼儿情感上的共鸣。

在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明确了在情感教育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绘本,以师幼共读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绘本中所表达的情感。但是在活动中,教师注重的是语言情境的渲染,教师讲述幼儿倾听,幼儿自主表达的机会比较少。如何让幼儿自主感知、表达绘本情感呢?绘本是图文结合的读物,除了包括文字语言,还有画面色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这些都是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于是教研组进行了相关的研讨。具体内容如表格所示:

3.反思调整:在研讨的过程中,执教者及时汲取同伴的建议,从绘本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出发来调整教学策略,多种形式让幼儿来感受绘本所蕴含的情感。

(二)第二研

1.活动再构:执教者围绕“绘本中可挖掘的情感教育元素”,对教学活动进行了调整。主要环节调整为:

第一环节:教师出示绘本的封面(蓝色的背景上小猫亲吻着鱼缸里的小鱼),让幼儿自己来观察画面并说说:你看到这个封面,心里有什么感觉?请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后,教师介绍绘本的名字《亲爱的小鱼》,结合书名让幼儿说说“亲爱的”是什么意思,平时谁会这样称呼,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重点地选择相应的画面对“小鱼长大了,不能再待在小小的鱼缸里了怎么办?小猫把小鱼送到了大海后为什么一天天地坐在那里不离开?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他在想些什么呢”等话题组织幼儿开展了讨论,让幼儿大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主动安慰小猫。

第三环节:完整欣赏故事,联系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情感迁移。教师抛出话题:“以后你长大了,像小鱼那样离开爸爸妈妈了,你还会爱着你的爸爸妈妈吗?你会怎么做呢?”将绘本故事中的情节向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延伸。

2.课后研讨:活动后,教师以分组的形式,对教学活动中执教者的策略运用进行了讨论与总结。

第一,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活动中,教师除了继续运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还根据故事发展情节,有目的地选择了相应的图片并配有适宜的背景音乐,丰富了幼儿对绘本情感的感知。

第二,鼓励幼儿大胆讲述。绘本的故事情节发展并不复杂,幼儿是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的。因此,活动中教师改变策略,由教师讲述故事调整为幼儿自主表达,并组织开展了多次的讨论。在这过程中,幼儿大胆猜测了角色的内心情感,尝试着从他人的角度来体验其内心感受。

第三,尝试幼儿多元表达。活动中,教师除了鼓励幼儿用口头语言来表达情感体验,同时也鼓励其尝试运用了肢体动作表达。在观察小猫喂食小鱼后,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小猫。随着音乐节奏,幼儿和教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了小鱼在吃了食物后的生长过程,以及和小猫和小鱼一起玩的喜悦之情。多元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具个性化。

二、教研感悟

在后继的研讨中,我们总结了教师如何合理的运用绘本,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一,多因素挖掘,重视情感渲染。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绘本中的色彩、情节、角色因素,让绘本变得更加生动、立体,从而让幼儿全面体验这些因素中所蕴含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出示画面的同时,配上能反映画面情感的音乐。背景音乐的播放,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渲染,帮助幼儿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情感。本绘本活动中,开始部分是充满愉悦的,教师选择的背景音乐是欢乐的;后半段故事情节是有一点点伤感的,教师选择了带有一点儿哀伤的音乐。

第二,开展角色扮演,重视情感体验。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角色的动作、表情,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活动中,有一个场景是小猫坐着等待小鱼的归来,连续四幅画中,只有小猫的一个背影。对于这样的场景,教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表达空间。在角色扮演的时候,不同的幼儿有不一样的理解与表现,乐观的幼儿是面带微笑地在等待着小鱼,悲观的幼儿则是一脸哀愁地等待着小鱼。但是,孩子们都认为小猫是希望小鱼快快回来啊!可见,角色扮演让幼儿在阅读的同时有了一个生动体验情感的机会。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8

【关键词】教师指导 中班幼儿 绘画构图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24-01

前言

构图是绘画语言要素之一,在幼儿的绘画中,有着与线条、色彩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构图也反映了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和特征。它是指创作者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对自己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安排,形成形象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形象空间之间的特定的结构、形式,简言之,构图是造型艺术的形式结构包含全部造型因素与手段的总和、绘画中的形象分布。因此,教师在对中班幼儿进行绘画指导时,要加强对幼儿构图能力的培养。

1.把握好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构图技能之间的度

幼儿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令成人惊叹。正是因为幼儿天赋中的平衡感和秩序感、发自本心原始淳朴的对美感的追求及涉世未深的缘故,才使得幼儿能够不受思维的束缚,尽情的发挥想象。但幼儿的绘画也是需要一定技能的,构图也不例外,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幼儿随便画出来的画,即便想象丰富,构图也会很成问题,形象主次不分,主题不突出,无法很好的将自己的所知所感流畅的通过绘画进行表达。但过分强调技能,也会束缚幼儿绘画的想象力。如果构图要求成了束缚,幼儿就不能大胆放手去画,画出的形象虽符合规矩却并不生动。幼儿的绘画既需要发挥想象,也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把握构图技能教学的度是关键,这样才能使幼儿画出的画既丰富多彩又恰到好处。

2.精心选择绘画主题

绘画主题的选择是进行绘画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好的绘画主题,应是那些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且能够与幼儿生活相贴近,激发起幼儿兴趣的主题。首先,绘画主题的选择关键在于其表现的内容,正确选择美术表现的主要形象和事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形象之所以重要,在于美术是视觉艺术,没有明确的形象就没有描绘的对象。幼儿具象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如果没有具体的形象就不知道画什么。

由于此时的幼儿己经开始表现出事物的空间关系,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多注意观察、积累生活经验,让幼儿比较物体在不同空间中的关系。同时,还要引导他们把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从单一的表现,过渡到表现一定的情节。

“写生”是一个培养幼儿空间知觉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写生之前,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自己所看到的物体的空间位置,然后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了解同一物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描绘。

譬如选择季节为绘画主题时,教师就不能仅仅是提出一个抽象的题目,而不进一步选择能代表这些季节的形象。没有具体的形象,幼儿便无从画起。所以对于偏抽象的主题,一定要找到能体现它的意义的具体形象。其次,教师所选的绘画主题内容要有一定的发散性,能够引起幼儿的联想与想象。譬如画秋天,树叶会落下来。教师就可以问幼儿叶子都落到哪里去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又如在给幼儿讲述三个小伙伴捡到一艘废弃的破船,他们把船重新修补后打算一起去海上探险的故事后,就可以发散性的提问,三个小伙伴去探险都遇到了哪些事情?发生了什么?等等。再次,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教师对于主题的选择要将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譬如幼儿常见的苹果,当我们要求幼儿画静物时,也许并不能很好的引起幼儿的兴趣。但当教师将苹果拦腰切开的时候,幼儿就会惊喜的发现苹果里有一个五角星,那么幼儿就会更加乐于去描绘和表现形象。因此,绘画题材的选择是进行绘画教学与指导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

3.引导幼儿感知物体间的空间关系

物体的空间关系包括现实的空间关系和画面上的空间关系。较之幼儿造型、色彩等形式语言发展水平来说,幼儿的构图能力发展相对滞后。通过绘画中与幼儿的交谈发现,儿童头脑中对于遮挡、远近等概念的认知较其绘画作品表达要早很多。因此,想要幼儿对己知的概念通过绘画进行表达,提高幼儿绘画能力是关键。但在绘画表现中,对于现实空间的观察较之对平面作品中三维空间的观察而言,实物的观察对儿童绘画中构图表现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教师在选定绘画主题后,帮助幼儿认知空间时首先应以真实空间观察为主,其次再辅助以绘画作品的观察与欣赏,引导幼儿如何在绘画中对空间进行表现。

观察现实的空间关系,对于中班幼儿,则应要求他们在观察事物轮廓外形的基础上注意到形象的大小,如房屋比人大等。对于画面的空间安排,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欣赏作品来加以了解和引导。在带领幼儿观察绘画作品画面上的空间时,可以分析画面上各形象之间的关系,即主要形象与次要形象之间的大小比较,形象间的位置安排、情节是怎样表现的、背景是如何设置的、各形象的颜色与背景色是怎样的关系等等。但对各年龄段的引导应与观察真实空间时的侧重点相一致。通过这样的观察,可以提高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能力。

4.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和艺术文化底蕴

教师想要帮助幼儿提升绘画构图能力,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和文化底蕴。如此才能够从宏观上对教学进行把握,从微观上进行研析。从我国近些年的幼儿教育发展来看,幼儿教师在对幼儿健康、常识等方面的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均较为成熟。但幼儿教师对于美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比较薄弱,艺术教育素养还很欠缺,因此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还不能很好的起到引领作用,教学活动指导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因此,教师在口常生活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厚自身的美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引领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指导幼儿构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幼儿构图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特殊性,同时还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绘画构图能力发展的水平与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时应尽可能地使幼儿所画内容和其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相联系、从而发展幼儿个人的构图技巧。

参考文献:

[1]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国平,邹正洪.构图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随笔 篇9

好比,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留步,也能够不停。有谁主动停过?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亲身利益有关。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第四,本身能解决的事就别再告诉配偶。

第五,孩子的长期影象比较差,惩罚一定要及时。

第六,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惩罚孩子,也是一门艺术!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心得 篇10

昨晚下了一天的雨,今天早上终于出太阳了,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进行晨间活动。“曾老师,这里有一条蚯蚓。”一个小朋友叫了起来,许多小朋友围过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甲说:“蚯蚓是好的。”乙说:“对的,蚯蚓会松土。”丙说:“蚯蚓能帮助小树长大。”丁说:“你们看它在塑胶地毯上好像很难受,我们把它放会泥土里吧!”说了马上行动,他伸手想去捉蚯蚓。:“等等!”姜阻止了他,并伸脚去踢蚯蚓,想把蚯蚓踢到草地上。

可是,一不小心,把蚯蚓踢成了两段。“老师,姜把蚯蚓踢死了。”“就是,蚯蚓是好的,你怎么把它弄死了呀?”“蚯蚓死掉了。”……同伴纷纷责备姜。姜很无辜地说:“我不是故意的,我想把他踢到草地上,用手拿太脏了。”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11

【关键词】中班幼儿分享行为教育策略

一、 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现状

中班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是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在游戏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游戏的分享行为迅速发展,幼儿出现了强烈的分享意向。小班幼儿一般在成人的指导下才会有分享行为。当认知和行为脱节时,中班幼儿的分享行为就很难表现出来,就会出现不愿与他人分享,表现得非常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再与大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会主动产生分享行为,而且初步掌握一些分享技能,主要表现在喜欢联合游戏、喜欢与同伴一起过生日,渴望与同伴一起分享快乐。

二、 中班幼儿不愿分享的原因

1. 幼儿没有形成分享的观念。在调查中,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几个问题,如“妈妈给你买的新书(或其他的),其他小朋友没有,你能给他们看吗?”大多幼儿回答“不,这是我的,我自己还没看呢!我怕他弄坏了!”

2. 家庭核心化,小型化,孩子没有互让互爱的经验,造成普遍自私。

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是其中的原因。

3. 缺乏分享的技能。如“我只有一本故事书,他们都要看,我不知道给谁看。”

三、 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1. 加强培养幼儿分享的观念。幼儿的分享观念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分享行为。在教育中,我觉得要注意培养和训练幼儿的分享观念和分享行为的一致性发展。具体可以采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法、艺术陶冶法、故事教育法、一日生活教育法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分享观念。

2. 及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幼儿的分享行为通过及时强化会得到有效巩固的。当幼儿出现分享行为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强化,表扬和称赞幼儿“你真棒!”“你是个乖孩子”。当他们再与别的小朋友分享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这样做很棒,就会持久表现出类似行为。我会设计一些关于分享的游戏,并建议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及时强化幼儿的分享行为。

3. 通过角色游戏进行分享练习。幼儿以扮演角色的身份进行游戏。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设计角色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启发幼儿学习分享。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老师及时抓住时机继续强化。

4.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分享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例如今天佳佳代表我们班在美术比赛中得了第一名,我们为他鼓掌,向他学习,以后当小朋友在比赛中获奖时,全班同学共同祝贺,共享成功的快乐。又如,在手工课上,剪刀不够用时,幼儿会相互抢,这时老师建议幼儿一起商量,谁先谁后,下次再轮换。老师要时刻注意生活中可以产生分享的事件。

5. 创造分享机会并开展实践。老师可以设立“分享日”,如“玩具分享日”、“成功分享日”、“食物分享日”等。让幼儿体验其中的乐趣。

6. 帮助幼儿.建立分享规则。为使幼儿的分享行为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建立一定的分享规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分享规则:

平等分享。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交友更多地由利益来决定,所以在分享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分享行为。如常听到“XX是我的好朋友,我要把带来的汽车给他玩”“你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能给你玩”之类的话。这样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老师趁机和幼儿一起讨论:是不是带来的分享物只给自己的好朋友?别人想要怎么办?当别人把自己的玩具给你玩时。你是不是很高兴?如果别人不给你玩,你是不是很难过?

共同分享。是指在相同的时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融洽地进行分享(玩具、食物或其他),最终使彼此的情感都获得满足。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幼儿去与他人使用,在分享后老师要强化幼儿共同分享的行为以及在共同分享基础上达到的全作行为,这样,共同分享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共同分享制度的建立,为幼儿今后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奠定了基础。

轮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物轮换使用。由于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差,也许会发生一些争执。这时,我们可试着教给幼儿学会先拿到玩具谁先玩,后来的人想玩可以说:“我也想玩这个玩具,你玩一会儿可以轮给我玩吗?”渐渐地,让幼儿学会协商,了解尊重别人及等待轮换的重要性。轮流分享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幼儿解决一些分享中出现的问题,使幼儿在玩具数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实现分享,同时为幼儿将来成为守秩序的公民打下了基础。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12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 并有一定的规则, 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 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 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 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 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 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 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 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 感受音响之美。比如, 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 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 (《春天来》) 。

2. 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 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 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 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 幼儿会注意倾听, 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 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叽里咕噜是个啥?他在炉子后面爬, 不是蟹, 不是虾, 叽里咕噜是个啥?

3.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 培养音乐感受力,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 一般以唱歌为主, 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 演唱歌曲“Monkey Jump”, 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 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 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 让孩子们自由表演, 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 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 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 有效性相对较低,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结果表明, 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 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 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 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 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 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 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 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 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 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 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 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 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发现, 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 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 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 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 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 幼儿园方面

第一, 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 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 音乐游戏是娱乐, 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 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 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 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 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 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 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 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 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 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 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 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 教师方面

第一, 注意观察幼儿, 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 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 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 每次音乐游戏时, 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 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 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 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 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 对自己有了信心, 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 只要了解幼儿特点, 采取相应的方法, 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 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 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 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克服一定的困难, 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 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 讲述一个故事后, 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 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 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 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 利用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 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 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 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 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 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 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 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 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大拇指呀向上翘, 我的大拇指呀, 它要往上翘。

歌唱时, 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 使儿童通过身体, 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 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 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 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 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 (或者做其他动作) , 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 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 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 请一幼儿做猜者, 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 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 猜者离玩具越近, 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 声音则越弱, 一直到猜中为止, 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 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 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 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 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 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 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 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 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 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 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 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 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 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 以调节活动节律, 活跃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 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 1999 (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 2010 (Z1)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记录短篇 篇13

在当今这个社会咱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愉悦的时代一来伸手二来张口。每次在我的耳边总是有家长在唠叨着,老师孩子吃饭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样办才好呢?

其实在也是一样,能够说咱们这个中班年龄段每一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每一天不用老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这天吃饭合不合自我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老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我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我的目的。在咱们班里每一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向吃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咱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语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但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咱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刻,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刻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兄弟姐妹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小A状况类似也有小智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钟爱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老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老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钟爱吃可不能够不吃;在咱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刻。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一样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好挑食。

幼儿园中班教师教育随笔 篇14

来源:屈老师范文网

《陪孩子一起长大》

最近几天,公公婆婆老是跟我说孩子早上不起晚上不睡上学总是迟到,怎么说都不听特别叛逆。孩子跟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也在上大班,但跟我不在一个学校,大多是在爷爷奶奶那边由爷爷奶奶带。

最近几天,班上几个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也经常跟我们反应说孩子在家不听话,管不了,这些孩子的爸妈大多数都上运转班根本顾不上照顾孩子,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大了,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跟爷爷奶奶的隔阂也越来越多了,所以老人们带起来就吃力了。

想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我的孩子为什么最近不听话,因为我自己想偷懒,来回两头跑怪累,以为由爷爷奶奶照顾就好。看来是我错了,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的成长不是一个人,需要爸妈老师陪着他们,在他们的成长路上我们每一个爸爸妈妈也在成长,不能有一丝的懈怠和偷懒。

《孩子,你真棒!》

黄xx是我们班一个很调皮的小朋友,经常有小朋友到我们这儿说:“老师,黄xx打我。”或者“老师,黄xx打XXX。”除了欺负其他幼儿外,他还喜欢在地上爬或者睡在地上等,对此我们老师很是头疼。不管我们是表扬他还是批评他,他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根本就不听我们的话,在家里爷爷奶奶也管不住他,对此我们感到很头疼,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黄xx却做了一件让我很惊讶的事。那天活动快结束时,我班的张思远小朋友把水彩笔画在了管靖泽的脸上,我很生气,狠狠地批评了张思远,随后对管靖泽说:“管靖泽,你找肖老师去帮你把脸上的水彩笔印迹洗干净。”说完我让管靖泽去找肖老师,而我低下头辅导其他幼儿继续活动。当我再次抬头就看见管靖泽和黄xx一起从厕所里出来,管靖泽脸上的水彩笔印迹洗干净了,而黄xx手上则滴着水,是湿的。我感到很惊讶,就问管靖泽:“谁帮你洗干净脸的?”“是黄xx。”管靖泽回答。我很惊讶,心里在想:黄xx和管靖泽几乎天天都会有矛盾,天天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动手、打架,所以我们老师从不让他们两个坐在一起,看见他们在一起坐会马上把他们分开。所以管靖泽说是黄xx帮他洗的,我才会感到吃惊。不过,我还是及时表扬了黄xx:“黄xx,你今天帮助了小朋友,老师要表扬你。你能不能答应老师以后也这么帮助小朋友,就像今天帮助管靖泽这样,好不好?当个好孩子?”黄xx点了点头。

第二天来幼儿园时,我发现黄xx有了一点小小的改变:以前来到幼儿园后,不是满教室跑就是在教室地面上爬,在就是和其他幼儿打闹。今天来园后发现他这些行为都没有,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听儿歌,就算忘记了,又站起来和其他幼儿打闹,但只要我喊他一声或是对他说:“黄xx,还记得你答应过老师什么吗?”他会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或是改正自己的错误。

通过这件事让我发现:黄xx他虽然很调皮,但是他很重视和别人的约定,答应别人的事就会努力去做到。这个就是黄xx最大的优点。只要发现了优点,黄xx就会对自己有信心,就会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

《孩子的小聪明》

吃早饭的时候,不知怎么回事还没吃几口佳乐就吐了,说胃里难受,为了安全起见,让家长接了回去。

刚上第一节课,天豪就跑到我的跟前说难受发烧了,一看他的样子,我就知道肯定又在撒谎,看到佳乐生病回家了,他也想找个理由回家,这是天豪一贯耍的小聪明,要不肚子疼,要不牙疼,这下居然试出自己发烧了。

看到这里我没有揭穿他,拿出体温计给他还有周围几个小朋友都试了一下,告诉他:“没事小朋友的体温比你的还高呢,其他小朋友都没事,你也没事啊。”这下他心服口服的安稳了。

《学会赞扬孩子》

璐璐是本学期的插班生,生性乖巧但性格有些内向,无论是上课、绘画、做操、玩游戏等都表现出胆怯的样子,小家伙就连说话时声音都是细声细气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想可能是对新环境、新接触的人存有陌生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用赞扬的方法帮助她建立自信,尽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集体。

第一天来幼儿园时是爸爸妈妈一起送来的,家长向我了解了一些情况后便要离开,小家伙就不肯了,拼命的哭,不让爸爸妈妈走,可是爸爸妈妈最后还是走了,璐璐一直站着,眼里噙满泪水,不管哪个老师抱她,她都是扭动着身体不让别人抱,就这样一直站了好久好久,不肯吃饭、不玩游戏、也不睡觉,更不想与小朋友和老师说话,就这样过度过了幼儿园的第一天。

第二天来的时候,璐璐眼里又噙着泪水,但是没有拉妈妈的衣服了,妈妈说:“早上在家答应过我了,来幼儿园时不哭,现在又哭了。”我说:“没关系的!小朋友刚刚来都是这样,过两天就好了。”来到教室,电视里放着故事碟,璐璐低着头放好书包后,来到活动室,我让其他小朋友帮她搬来一把小椅子,她还是不肯坐,我也没勉强她,不一会儿,我发现璐璐的眼睛盯着电视机眨都不眨一下,我心里就开始乐了,原来这个小家伙这么喜欢看电视啊~许是站累了吧!最后坐了下来,可是话语仍然很少。

通过前两天的观察,我觉得这个孩子的确需要多一点鼓励和赞扬,我决定实施我的这个方法,一定要让璐璐每天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

第三天的时候,璐璐来幼儿园没有哭,情绪仍然不怎么好,可是她在吃饭睡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她,虽然璐璐表面上没有显露开心的情绪,可是一天表现的都相当棒!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只要一发现她的优点就立刻进行表扬,还会偷偷的与她说悄悄话,我经常说:“璐璐,你跟金老师拉钩钩,答应我每天早上来都不要哭,都要高高兴兴的,好不好?!”后来璐璐再来幼儿园都没有哭过。

璐璐最不喜欢的就是做操时与小朋友一起玩户外游戏,她总是表现的很胆怯,老师让她玩她就不停的哭,后来我利用户外活动时间专门来训练玩游戏,特别是璐璐,当她玩的非常好时,我都会很开心的告诉她:“你玩的真帮棒!”经过了两三天的训练,璐璐早上爱主动与小朋友玩游戏了。

在她画画时,我总是坐在她的身旁,看着她,并指导她,她画的画确实不够好,可是我不予与批评,让她自己告诉我画的是什么,如果她的点子很有创意的话,我会轻轻抱着她,并告诉她:“璐璐一点都不比别人小朋友差!”

并且经常与她谈心,交流,知道了她很多内心的想法。

一次,早上入园时,要交作业,璐璐当时在换鞋子就忘记交作业了,进来后才想起来没交作业,立刻跑去翻书包,刚刚拉开拉链,妈妈说:“璐璐,我已经跟你把作业交了。”璐璐站起来,很乖的说了一句:“谢谢妈妈!”我没有想到这个小丫头这么懂礼貌,于是,很大声的表扬了她,小家伙甜甜的笑了。

现在的璐璐活泼、乖巧、听话、喜欢与小朋友玩、与老师交流了。妈妈也说进步了不少,看着小家伙一天一天的在蜕变在成长,我别提有多开心了。

通过对璐璐的观察和分析,我认为教师应及时把握住表扬孩子的时机,他们的自我意识还不够独立,很在乎别人的看法,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培养出他们的自信和成就感,璐璐正是这样一个孩子,她需要别人的鼓励赞扬,她就会把自己能力发挥到最大,各位老师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你的一句:“你真棒!”也许就会像阳光一样洒满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做孩子的好伙伴》

最近几天突然发现班上几个孩子的眼睛有点红,并且频繁的眨眼睛,用手使劲的揉,感觉很不舒服,更有甚者像佳豪小朋友居然有严重的黑眼圈,尤其是周六周日回来。

为此在晨检中针对性的跟几个家长交流了一下,在交流中我发现最普遍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家玩电脑手机游戏,或者看动画片,一看一玩就是一晚上或者一整天,这些电器的辐射危害有多大尤其是对我们成长中的孩子,想想就可怕,原本属于孩子们的清澈天真的眼睛里却布满了红血丝、黑眼圈。

不能否认社会在进步,科技越来越发达,每个家庭的生活水平都在提高,智能手机,电脑,一天二十四小时演不完动画片成了我们孩子最主要的玩伴。是啊这些孩子爱玩,家长也爱玩,在家家长孩子人手一个,互不干涉,各玩各的,孩子不哭不闹不缠家长,家长乐的清闲,那长此下去孩子的眼睛怎么办健康怎么办?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常没有同龄的玩伴陪伴,能陪他们的更多的是这些游戏动画片,所以为了孩子的身体身心能健康成长,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多抽些时间陪陪我们的孩子,做他们的小伙伴。

《善于捕捉创意的火花》

每一个幼儿都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我们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孩子们创意的火花。只要老师仔细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们有很多很多好的创意,有时候我们不曾想到的东西,孩子们却能说出来。面对孩子们的这些创意,如果老师不去发现,就会在无形中扼杀孩子们最可贵的创造能力,如果能及时给与正确地引导,相信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欲望和激情。

记得一次活动课《车来了》,活动结束部分是游戏环节,我带领孩子们玩“去旅游”的游戏,我先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决定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在教室的两端分别设置了前门和后门,又把车票发到了每一个幼儿的手中,然后我们排好队从车的前门上去,绕了一圈后又从后门下车了,反复了两次。这时,小朋友们告诉我:“老师,你看李雨辰他不上车,在椅子上坐着呢。”我刚想把他叫起来,后来一想是不是有什么别的原因,我走过去,问:“雨辰,小朋友都在玩游戏,你怎么自己在这坐着,是哪里不舒服吗?”雨辰皱着眉头“老师,我有些累了,想在公交车的座位上休息一会儿。”他的一句话使我灵机一动,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孩子们只是跟着老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游戏设计上确实很单调。为了增加游戏的乐趣,我让孩子们从前门上车,坐好座位后,又播放歌曲《公交车》,带领孩子们一起做了一个小律动,车到站后从后门下车,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切身体会了如何乘坐公交车。多亏雨辰的这一创意,使活动顿时丰富了很多,孩子们乐在其中。

其实在很多活动中,时常会发现孩子们有好的“点子”,好的创意,又有多少次我们认真地去思考过,很庆幸的是我没有直接把雨辰叫起来一起游戏,要不然就不能创设出下面这些精彩的游戏环节。在以后的活动中把孩子们这些创新的想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把“真诚”给“宝贝”》

记得一次上英语课,我正认真的教“宝贝”们在读单词,突然看见一个“宝贝”低着头不知在玩什么,反正就是不看黑板,也不看我,当时我很生气,并大声呵斥道:“扬扬,你在干什么,这个单词你会读吗?他一声不吭,耷拉着脑袋,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我又问了一遍:“你会读吗?”“只会其中的两个单词,扬扬回答到。”我降低了音量说:“先把会的说出来,大胆一点,老师相信你,“Summer、Winter”,接下来他一直不说话,我轻轻的说:“知道为什么不会吗?觉得这样做对吗?”他依旧不说话,我又问:“认为这样是对的吗?他慢吞吞的说:“老师我知道这样不对,下次不敢了,对不起!”我微笑着说:“好吧,既然知道错了,下次上课认真听讲就好了,坐下吧。”

第二天下午上课时,我再次让幼儿去复习学习过的单词,当我再次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马上振振有词的说:“老师,今天我全会读”,我开心的与他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并随手拿出一张单词卡让他读,结果他很快的读了出来,并且回答的非常准确,当时我就奖励了一个笑脸给他,并当着全班“宝贝”们表扬了他,也看到他特别腼腆的笑了。的确,幼儿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很多事情不知道该做不该做。作为教师的我是不是应该多去细心、耐心地去教育引导“宝贝”们呢?如果当时我采取别的方式教育“宝贝”们,其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其实幼儿的心理是很容易受到影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宝贝”们铭记在心,一味的对幼儿吼骂、漠视、置之不理,这样就会让幼儿心理受到更大伤害,对于不同的幼儿还应该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每个“宝贝”们的性格、特点、爱好,才能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我不禁感叹道: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应该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宝贝”们,也希望看到“宝贝”们进步并获得成功,相反,也应该允许“宝贝”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宝贝”们时间和空间,这样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孩子,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姿彤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夕子,夕子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她在七夕节那天出生的。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名字,令她格外引人注意。

一次的晚间区域活动,孩子们有的选择表演吧,有的选择了购物街......大家在一起开心的玩耍的。当我走到搭建吧时,发现夕子小朋友独自站在一旁不高兴,我走上去询问后才知道,搭建区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夕子玩,原因是她最近总是欺负小朋友,并且上课的时候经常捣乱。说着夕子委屈地哭了起来,我安慰她说:“你是不是特别想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是啊,婷婷老师”夕子迫不及待地回答着我。我接着说:“那你以后应该怎样做小朋友才和你一起玩呢?”,夕子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以后上课好好表现,也不再欺负小朋友了。”我又继续说道:“在老师心里是喜欢你的,你想你当小班长的时候表现的很棒啊,如果以后上课也能表现好,不欺负小朋友,相信班上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愿意和你一起玩游戏、做朋友的。”夕子点了点头,看着搭建区的小朋友又看看我,我知道她是在向我寻求帮助,我顺势走了过去,和搭建区的孩子们聊了起来:“夕子小朋友知道自己错了,你们愿意原谅她,还和她做朋友吗?”孩子们看到夕子诚恳的态度和委屈地样子,齐声地说“愿意!”听到这里,夕子脸上露出了笑容,高兴地向小伙伴们走去。

通过这件事情的处理,让我领悟到:在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时,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孩子们都是善良的天使,只要在合理的教导下都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位置在哪》

幼儿园区域活动,在我们的幼儿园工作中很熟悉,我们的区域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使得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显得鸡肋一般。尤其是在区域活动中,老师这个角色的位置在哪?我们教师是跟孩子一起玩,还是只做一个旁观者。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让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主动探索学习。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区角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激发幼儿自由探索的愿望,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材料、方式等,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让游戏真的成为孩子的游戏。

教师协助参与,促进幼儿发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条件提供者、观察指导者,教师要注意不断的在不同区域来回的观察和参与游戏,不能只参与一个区域中与孩子游戏而忽视其他区域幼儿的指导,针对幼儿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一起操作、发现,一起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

区域活动的指导,教师的介入要适时适度。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发挥孩子的主导地位,按照孩子的意愿进行游戏,不代表老师可以不管不问,而是要找准时机予以介入。比如在孩子有求助行为的时候;发生纠纷现象的时候,发生困难的时候等。教师介入活动时还要适度,多给孩子鼓励、启发、暗示,比如孩子在活动中向老师求助的时候,不是直接告诉他“你应该这样做”,而是说“你可以试着这样做”,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与探索。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快乐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做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环境,以游戏为基本形式,调动孩子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努力。

《走进孩子的心》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这就是我眼中的孩子,每一位孩子都是可爱、调皮、最美的小精灵,孩子的一颦一笑,孩子的喜怒哀乐,就是生活的调味剂,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我眼中的孩子,每一个都是鲜活的个体,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亮点。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或许在他人眼里,他是内向的,他是脆弱的,他是胆怯的;但在我眼中,他是活泼的,他是坚强的,他是勇敢的。造成如此大反差,原因是什么?不是旁人雾里看花,也不是我夸大其词。误解的造成,是你还没有走进他的心,没成为他愿意倾诉的“朋友”。而我眼中的他,或许更为真实。

xx,从小都是外婆带大的,妈妈说,如果有什么事没有如他所愿,就立刻不高兴,说他两句就赌气,有时候还会哭。这种情绪,从家里一直带到了幼儿园。年龄小的时候觉得可以理解,可是慢慢长大了,感觉缺乏点男子气概,总是动不动生气,就是一点都说不起,说他两句脸就沉了。每天孩子来幼儿园,外婆总要在门口给孩子做半天的思想工作,比如说:“你今天要乖啊,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要跟小朋友吵架,你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哭了……”之类的话,可是孩子一脸不耐烦。这是大家眼中的他……

起初,我也和大家一样,看到了xx这些行为表现,并且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我的疑问和好奇心,我试着慢慢走进他的心。我决定,每天都要抽20分钟来和孩子愉快的交谈,并认真地倾听;在平时,我也利用假期,上门家访,和他交流沟通。

当我与他一对一接触时,我和他聊游戏、聊小伙伴,聊动画片,包括让他去回忆今天的一天,自己则是安静地倾听。慢慢地,我觉得他的心在逐步打开,愿意开口说话,愿意把他开心、不开心的事与我一起分享。就是这样,我看到了真实的他……

在旁人看来,xx是个胆小、内向,不敢与人交流的孩子。其实他是个大胆、外向,愿意与人交流的孩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送还混龄橡皮筋。在第一次混龄运动结束后,班里的孩子们手上套满了各种颜色的橡皮筋,我们需要一位小朋友将这些橡皮筋送回不同班级,便采取自我推荐的形式来选出一位小朋友。xx举手了,他愿意承担这个任务。这是大家没想到的吧?更没让大家想到的还有,就是每周五他都能主动去各个中班和大班收还橡皮筋,并圆满完成使命。你说他胆小?他能独自一人去8个班级收还橡皮筋。你说他内向、不敢与人交流?他能主动询问8个班级的老师,归还不同班级的橡皮筋,收取自己班级的橡皮筋。

在我眼中xx也是个勤劳、主动的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就可以反映出这一品质。在我们第一周选举值日生时,他主动举手正当第二组的值日生;在我们下楼运动前,他看到拿衣娄的值日生没来,xx会主动去拿衣娄;在看到老师手中有许多东西拿不下时,会主动说“何老师,我来帮你拿一点吧!”等等,生活中这样的小细节,每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这还是你印象中的杨xx吗?这还是你早上看到挂着两行眼泪的杨xx吗?这还是你以为的那个只会抓着外婆衣角的杨xx吗?得到的答案肯定是否吧!

所以说,你看到的并非是事实,真相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观察。只有走进孩子的心,你才能看到真实的他!

教师:屈老师

上一篇:经典个人励志口号格言下一篇:感冒初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