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精选8篇)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1

第一课国防

要说国防,还得从国家说起。什么是国家呢?中国古代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孟子离娄上】中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后用“国家”为国之通称。

有国就有防。国防,是国家防务的总称,他指的是一个国家为维护自己的安全利益,综合运用军事及其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手段,进行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和颠覆等方面斗争和建设的总和。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国防的目的,首先在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2

一、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内涵以及二者发展关系解析

军事理论通常也指军事思想是指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常包括战争观、战争问题方法论、战争指导思想、建军指导思想等基本内容。军事技术是物化技术与观念技术的结合。按照从古至今的军事技术发展, 依据其不同的能量传递或转换关系, 可明显区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机械能→化学能→核能。从横向关系看, 军事技术体系是一种壳层结构, 由外至内为生活装备技术、运输通信技术、军事工程技术、武器技术, 军事技术的核心部分是武器技术。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达到目标, 即达到政治目的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战争是唯一的手段, 因此一切要服从用武器解决问题这个法则。”

二、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在博弈中发展

(一) 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创造军事技术的供给

军事理论发展对军事技术产生需求时, 各种资源就会流入军事技术部门促进其发展, 生产军事技术消费品以满足需求。这是先进的军事理论对军事科技有牵引和拉动并且刺激其发展的作用。从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看, 那种只重视军事技术、轻视军事理论不考虑需求的倾向使军事理论远远落后于军事技术是非常错误而且有害的。没有军事思想的指引, 军事技术的长远发展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 军事技术的供给会创造对军事理论发展的需求

军事技术对军事理论发展的影响是逐步由低层向高层辐射、扩散的, 如同商品开发市场一样逐步开发占领。首先受其影响的通常是技击理论, 《墨子》中的守城方法、戚继光的练兵理论, 都讲到了战斗人员对兵器的掌握和使用问题, 就体现了这一点, 同样, 商品都是先打开本地市场的。其次, 军事科技在此基础上, 会进一步影响到战术、战法的变革。如有了车兵, 就必须有车战之术;有了骑兵, 就必须要讲究骑战之法;有了水军, 则一定要有水战之规;冷兵器时代交战多用密集队形, 而火器时代交战则须用疏散队形等。总之, 战役战术一般都要随着新兵器的大量使用而不断发生变化, 就像商品稳定本地市场后会开发区域市场。

(三) 军事技术以及军事理论发展与经济发展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发展必须与一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不论是军事技术促进军事理论发展还是军事理论引导军事技术发展, 都不能脱离经济的支持。军事建设的发展脱离经济发展能力的支持, 欲速则不达。胡主席则强调指出, 要着眼于立足现有装备打仗, 提高战术技术水平, 提高指挥艺术, 努力摸索和掌握对付高技术对手的有效方法。可见, 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技术与经济发展有内在关系。

三、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一) 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

联邦德国前国防副部长施特劳斯指出:“凡是技术和工业有所突破的领域, 都是同重整军备有关的——这是一个古老的, 也是痛苦的——真理。”现代核能技术的广泛利用也是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溢出效应。军事技术运用于战争则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的外部性效应。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理论, 在经济学视角中, 则可以看成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外部性效应内部化理论。

(二) 军事理论发展的外部性

在中国, 军事理论具有巨大的溢出效应, 在世界上也是如此。把中国古老的《孙子兵法》与现代的经商之道结合起来, 是几年来在西方挺时髦的研究做派。因为, 凡事要获得成功, 不论是商业、体育或者是战争, 战略乃是关键之所在。可见, 军事思想发展的外部性是很大的, 发展军事理论不仅是为战争作准备, 而且可以推进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向前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战争是充满未知、对抗激烈的领域, 也是最需要不断创新的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 推进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创新, 是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中国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两个创新紧密联系、有机统一, 军事理论创新是先导, 军事技术创新是基础。军事理论的创新必须敢于迎接技术的挑战, 同时也要善于引导技术的发展。这就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更敏锐的思路, 更远大的眼光。

摘要:从军事哲学角度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就像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关系, 如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相辅相成地向前发展如同生产需求与商品供给的博弈竞争, 军事技术与军事理论的良性发展又与国民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3

清末,面对“群盗入室,白刃环门”的险恶局面,不少时人认为必须坚强起来武装自己,否则“怯者召侮之媒,畏战者必受战祸”。传统的轻武观念逐渐受到文人学士的质疑,“尚武”的声音渐渐高亢。诸如梁启超、蔡锷等人纷纷将改革的目光投向教育领域,以期从根本上革除国人懦弱之陋习,培养“尚武”之精神。

军国民教育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军国民教育,即军国民主义与当时“教育救国”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主张对各级学校实行军事训练,以军人爱国尚武精神培养学生,以军队的组织方式组织社会,以勤苦、坚毅、爱国心激励国民以御外侮。”在时人看来,推行含有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主义精神内核的军国民教育是强国兴邦的一项重要措施,非是一些战争狂热分子所高举的穷兵黩武的,武力扩张的“军国民主义”的大旗。

1912年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正式将军国民教育写入教育宗旨,成为国家政策。1919年,上海精武体育会创办《精武本纪》,孙中山先生应邀作序,亲笔书写“尚武精神”四个字,并将“尚武精神”归纳为“盖以振起从来体育之技击术为务,于强种保国有莫大之关系”。他把体育、技击、强国、富民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其革命生涯中,对“尚武”“军国民”的高度概括。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学潮仍旧此起彼伏,这对刚建立不久的国民党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当局遂采取严厉的训育手段,希图管控学生。军国民教育思想因其具有较强的训育功能便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并不断得到宣传和重视,甚至包含广东在内的不少地区率先在非军事院校成立学生军(图一)。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出台了在高中以上学校实施军事训练的政策。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以前,非军事院校之军训课程经历了由选修到必修的过程,并随国际国内局势变化而增强,民族矛盾的加深而加强。

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训练课程同民国初年的军国民教育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此时的行政系统既比较稳定全面,且能行使行政权力将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制度实践;重军事训练的精神大过军事训练的形式,注重军官的养成教育和士兵的精神教育;在思想上也更有内涵,以三民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为核心,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军训制度。

但是事有两面,国民政府的军事训练正因从“精神”方面下功夫,也将导致学生军训的思想控制非常严格。不但“不主张学生过问政治,要求盲目服从”,而且蒋介石本人所倡导的“思维八德”“忠君爱国”等封建精神堂而皇之地进入军训这一政策之中,成为言所必提的指导思想。

二、抗战前广东非军事院校的军训概况

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群情激涌,一战后被废止的军国民教育再次被提起。适逢全国教育会议召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并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提交了《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学术科教育要目表》《军事教育程度表》等提案,并获一致通过。

1929年1月,国民政府训练总监部会同教育部颁布《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同《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官任用简章》和《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官服务条例》,于1929年1月29日核准通令施行全国。

广东方面,陈济棠于1929年执掌广东军权,又因1931年“胡汉民案”进而控制了广东政府,1932年秋,“西南政务委员会”奉准成立,他公布了《广东省三年施政计划》,开始其主粤八年的政治生涯。陈济棠对教育格外重视,“尽量增加教育建设经费”,甚至将“教育经费提高至每年八百余万元。”

具体而言,1930年广东省教育经费预算全年为213万元,占全省经费预算的4.8%。到民国24年,增至503万多元,占全省经费预算的10.8%,比1930年增长122%,如将省和地方的拨款合在一起,全省教育经费全年最高达2054万多元,相当于全省经费预算的41%。

正是在广东政局相对独立稳定,教育经费相对充足的背景下,本地学校的军训教育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一)军事训练方面

1929年起,广东厉行军事训练。关于军训各项章则,分别规定通饬遵行。1929年9月,订定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惩奖规则。10月,规定军事教育学分分量为六学分,凡学生修业期满,如无该项课程之成绩者,概不准毕业(图二)。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后,全国各地大学纷纷成立学生义勇军,进行军事训练,准备进行抗日战争,效力疆场,为民族争光。1932年3月5日,《国立中山大学日报》刊登了中山大学义勇军的编制大纲。同日,中山大学学生义勇军办事处发布第一号布告,校长聘任何春帆为学生义勇军办事处主任,并于即日就职,组织成立学生义勇军。大纲规定1932年3月21日开始训练。“拟以三个月为一段落,术科则注重战斗教练,野外演习;学科则涉及各种典范令四大教程,俾同学于短期时间,得军事之智识,有战斗之准备,一旦有事,可以执戈御敌,可以挥众前驱,以备抗日之需。”

西南政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政务会议讨论了中等以上学校军事训练委员会应否裁撤问题。陈济棠,宗仁,邹鲁,谢瀛洲审查决议:1.军事训练委员会裁撤,所有该会职务,由中山大学、广东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分别办理。2.关于训练计划及人材,由各该主管机关请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赞助。3.关于军事训练经费,由各该机关拟定预算,呈由西南政务委员会核准照办。

虽然军训主管机构和相关政策逐一公布,但广东军训政策的实施并未一帆风顺,如火如荼。比如广东曾因教官派遣,尤其是教官素质问题,通令各校军训人员须束身自爱树学者之楷模。起因是私立培正中学军训少尉队附杨汉平,迭次向学生借贷金钱品物,久假不归,实属行检不端,有乖职守。后经过查明撤职,扣留惩戒,以肃军纪,而正师规,为其他教官训诫(图三)。

限于篇幅问题,下面以国立广东法科学院为例,介绍抗战前广东非军事院校的军训概况。国立广东法科学院自1932年承广东省军事训练委员会及教育厅委派军训主任等到院实施军训,至1935年,学生受军训者共五班,人数708名,毕业者四班,人数623名,历届会操评阅成绩,均得叙列甲等。

nlc202309031026

学院从军事训练部之组织及军训学生之编配,遵照省教育厅所定之高中以上学校军事训练部组织大纲,设中校主任1人,中校学科教官2人,上尉及中尉中队长各2人,中尉队附2人,少尉队附2人,助理员1人,号兵1人。

该学院受训学生,“有高中第二年级及第一年级两班,编为军训第一中队及第二中队两队,第一中队学生85名,第二中队84名,每中队又分为三区队,除该中队中队长兼任第一区队长外,其他两区队长,则由中尉及少尉队附各一人分任之”。

军事管理方面,“过去军事训练部之管理职责,只在讲堂操场军事训练教育之实施时间行之,此外则由学院训育机关负责”。1934年西南政务委员会议决高中以上学校应施行军事管理案后,省教育厅虽颁发高中以上学校实施军事管理暂行办法,但该校“设备未周,迁延至今,尚未遵办。”

军训设施和器材方面,该校军训设备至1935年止,“亦已购置一百十五种”。

该校大学部1932年有超过300人结业,高中部有150多人参与军训,但只有不到100人结业。 (二)军事管理方面

1934年西南政务委员会议决高中以上学校应施行军事管理,但未出台相应措施。1936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转发国民政府教育部颁《高中以上学校军事管理办法》,令各校遵照实行。广州教育局核定施行《广东省高中以上学校实施军事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施行军事管理之目的为:“一方面提高军事训练之效率以完成军事教育整个的要求,一方面养成学生遵守纪律之习惯以整饬学校风纪。”

军事管理的规定极为严格。凡受军事管理之学生如有不听命令违反纪律者按其情节之轻重,不惟依照学校罚则进行处罚,更参酌“陆军惩罚令及陆军刑法处罚之”。军事管理及各种活动依照规定由学校各部门“分别负责或会同办理”,如遇有权责上不易划分或未经规定之事,则提请“训育指导委员会”或“校务会议”解决。教育局分期派员考核各校军事管理之成绩,成绩优异之学校由省教育厅分别奖励。

各校高中以上学生无论寄宿或通学(走读学生)须严守军纪风纪,须一律穿着军训制服(省会以外各校如军训制服一时未能制备者,须暂用学校制服),一律照陆军装、短发等严格要求。同时,还详细制定了关于讲堂规则,操场规则,值日、自修、点名、宿舍、膳堂、浴室、紧急集中等各项规定。

更严苛的是,学生训练以“党纪军纪”为基础,必须对党纪军纪“绝对服从”。学生须严守诸如:1.不得籍端规避军事及救护训练;2.未经校长许可不得私自集会结社;3.不得侮辱师长;4.不得有聚众要挟及其他轨外举动;5.不得有赌博酗酒冶游吸食鸦片及一切有损学生人格之行为。

就连请假也兴师动众,层层审批。学生非因亲丧或特别事故不得任意请假,放假日给假时间除由学校当局规定外,遇有特别情形军训及救护主任得商承校长进行变通。学生除放假日外如有特别事故必须请假者“应缮具事实呈由校长及军训或救护主任批准方可离校,并须随带假单以备随时查验”。学生不论因何事故每学期关于军事及救护“学术科请假缺课五分之一者不给学分”,学生在请假期内所缺功课必须设法补习。

除了以上规定,还有讲堂规则,操场规则,奖惩规则等具体规定。事无巨细,基本依照陆军纪律进行规范。这些严苛的军事管理措施,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反抗。

(三)其他辅助活动

1.射击比赛 为更好开展学校军训工作,广东地方还进行诸如射击比赛,军训征文等活动。1934年5月,广州市教育局核定施行市辖高中以上各校实弹射击演习办法,市立高中以上各校军训二年级学生得于每年举行二次,每次每人演习以步枪弹五发为限,各校举行实弹射击演习之前两周,造具演习员生姓名及所需子弹数目表二份,呈报教育局转呈市政府函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核给。

2.军训征文 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为解决军训问题,面向广大主任教官举行了军训征文活动。“查本省施行军事训练以来,虽日求改善,冀日求改善,冀收成效,然其中仍须加以研究整顿之点尚多。……为确实促进起见,特拟定征文题目令由各校军训主任暨训育主任,依题尽量条陈所见,裨资集益。”同时,为了引起广人加官兴趣,“均酌酬现金”,以资奖励。其题目为《如何促进本省高中以上学校之军事训练及军事管理》,规定要提出解决下列各问题的具体办法:

中央所颁布军训办法与本省所颁布者之比较

整齐划一之军事管理发展个性之教育理论两者之矛盾问题

训育主任与军训主任之职权问题

操行成绩与军训纪律之分数问题

军事训练应如何实施——课程时间集中训练等

军事管理应如何实施——甲,未受军训之通宵初中生与不受军训之同班女生之管理问题;乙,无寄宿舍之学校如何施行军事管理问题;丙:有寄宿舍而不能容纳全体学生之学校对于一部分通学生如何施行军事管理问题;丁,学旅如何取缔问题。

3.影片放映 1935年五月到七月,全国军训电影巡展,“所有放映之影片,除本会供给五十四部外,余由训练总监部向上海影片商租用,……须带赴各省市集中训练所在地放映。为时颇长,其检查证或不免逾期,如有逾期,应请免予收税。”主要有电影《孤鸾姣凤》《国门之战》《瓜田李下》《锄强扶弱》等。

(四)广东军训成果

广东大规模学校军训从1929年开始(不包括之前所谓“学生军”),其虽然不是国民政府重点关注的军训地区,却对广东省之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就其学生数、经费数和教官数来看,大致是历年增加的。

民国廿一年度至廿三年度广东省参加军训之学校教官学生数增减比较表(表一)

民国廿一年度至廿三年度广东省会与县市军训学校教官学生数比较表(表二)

民国廿一年度至廿三年度每军训学生与经费及教官数比较表(表三)

1927年到1937年是国民政府恢复经济的十年,也是其“训政”体制下学校军训蓬勃发展的十年。到了1936年底,全国高中及同等学校的学生受训合格,成为预备军士者有17490人,专科以上学校受训合格为候补军官者,有888人,其中,仅仅是全面实施军训的第一年,即1929年就有144所学校3万余名学生参加了军训。

nlc202309031026

广东方面,1927年到1937年,广东历任5任教育厅长,广东省会高中以上学校共有中山大学、国民大学,国立法学院、省立一中、市立一中等共30多所学校实施了军事训练,外县市有省立一师、潮州省立二师,以及东莞、中山、阳江、高要等地中学共30多所学校进行军事训练。

具体而言,1935年广州市长刘纪文在《民国二十三年广州市施政之回顾》里写到:到1935年止,计市校受军训者为市立一中二中二职三校,曾举行结业二次。每年暑假即调军事教官赴燕塘训练,又于1933年下学期集中各校军训学生会操一次,以便检阅成绩(图四)。

仅1934年广州市教育局调查市校军训人数,市立一中高一有39人,高二有91人,市立二中高一有49人,市立一职高一有71人,高二学生有45人。以上合共295人。

本文所附三件文物,均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藏文物。是民国时期广东高校学生参与军训的直接证物。尤其广州市立一中军事训练处学生军证章,是军训学生每周军事训练和军事管理的必佩之物。时隔80多年,蓝色悠悠,锈迹斑斑,仿似告诉我们那段轰轰烈烈的军训历史。

三、结语

国民政府非军事学校之军事训练承接清末民初之尚武思潮,军国民教育而来,固然是因为在特定的民族危机下国人的应对选择,却依然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解救民族的危机,军事化训练固然是一种选择,但韬光养晦依然有人提倡,国人最终选择了军事化训练,表面上是顺应世界潮流,实际上却仍然脱离不了国人内心隐约的“尚武”指向:重文轻武固然在我国一定时期内占据主流,“尚武”精神却未湮灭,遇到适当时机,或借尸还魂,或移花接木,将我国古代之“六艺”、“武术”,甚至游侠缙绅,通过各种方式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从1928年“济南惨案”后正式提出在中等以上学校实施军事训练,再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和1935年华北事变,学校军训从一开始就跟民族危机,战争危机,战争恐慌相关,而跟纯粹的教育本身有异。对学校军训效果的期望随着时局的艰难而加强,政府对军训给予的希望也随之增大,导致军训本身同学校教育的矛盾加大,比如后期实行整齐划一之军事管理与学校发展个性之教育两者的矛盾,就是其现实反应和必然结果。

综合来看,南京国民政府之学校军事训练已经同民国初年之军国民教育大不相同了,重要不是“强国保种”,而更多的是为了专制统治服务。当局虽将军训视作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却也将军训当做他们控制学生,防止学生闹学潮的一种手段。

军事理论课感想与建议 篇4

1、军事化般的课堂我认为有很大的必要坚持下去,这不仅是军理 课的特色,更是培养我当代大学生应有素质的必要要求,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我们都能提起足够的重视上课才能聚精会神的听。再者是否可以结合图文影像资 料来丰富课堂内容,艾教授的口才的确非同一般,但我清晰的记得将三大战役时 的那几幅图,我想如果能加之真正战役的历史影像资料,会让我更有身临其境的 感觉,也能有更深刻的记忆(当然,可能此类资料非常难找或受到某些限制)。

第三,光靠上课的内容的确不够对军事理论有清晰的阐释,所以要在课外自己查 阅资料联系现实,尤其是新时期的国防与国际环境,老师也可以在新的课上加以 解读或者提问,比如上课提到的“毛泽东旗帜网”和“中华纪念馆”等就极大的 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伟人们有了更客观深刻的认识,希望老师多多提供此类 链接。

对学习军事理论课的感受与建议 篇5

在过去数千年的历史当中,对于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战争。战争爆发的理由或许成百上千,但是每一次战争都会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为了避免战争、防止战争,人类目前所能想到的最佳方法就是「以战止战」,透过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吓阻敌人不敢轻言启战,以确保国家安全。即使是过去60余年的战后时代,也难以跳脱此一思维,政府每年投入庞大的国防预算,用于购置先进武器系统、组建军队,即是希望以武力上的局部优势来确保国家的平静与安全。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民国防是近年来在国防事务领域相当热门的概念,系由全民共同积极参与,以「正面活动」配合国家军事力量,在经济防御战、社会防御战、心理防御战等建设性层面,保护国防,阻绝侵略。简单的说,全民国防即是动员全民力量来完成防卫国家的任务。即是著眼于全民国防理念对于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此一概念打破了「国防属于军人专业」的迷思,重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

军事拓展训练 篇6

一.训练目的

1、部门主管的组织指挥能力的提升。

2、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及团队集体意识的强化

3、个人意志力的培养,个人极限的挑战

4、个人敬业精神、团队协同与公司利益、个人收益的统筹认识

目前军事拓展训练已经为更多的企业所采用,军事拓展形式上是在户外拓展的基础上融合军事项目,实质上是将军事理念与拓展技术,军事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体验式培训模式,由于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授课模式在实际测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军事拓展训练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人们去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让参训者自己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参训者认识到在遇到强大的困难是个体的力量是脆弱的,只有团结合作采取行动才能战胜困难。以此培养和塑造员工的一种集体作战的意识形态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意志力和应变能力,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稳而不乱,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最终实现全局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思想动员思想动员思想动员思想动员

1、专项培训

拓展训练是一项有益于企业发展,有益于个人成长的专项训练科目,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训练前进行专项培训是必要的,培训内容

A、《亮剑》精神及团队建设。

B、大和民族及日本企业

2、训练动员

训练动员犹如战前动员,动员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拓展训练的直接效果。目前各行业的分工更加明确,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市场在不断细化的同时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技术革新速度很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各类专业人员能力素质都在不断提升,所以任何一个人都有随时被超越,随时被取代的可能性;总之,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使得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优胜劣汰在所难免,摆在面前的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也是一种空前的机遇。

目前,公司人员普遍年轻化,高学历;从本质上讲是很有生命力的一个团队,但由于管理及个人心态因素的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协同作战能力并不很理想,换而言之,员工综合能力并不强;所以进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就公司团队目前技术、管理能力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可以不接受培训,技术人员技术一般,其它人员能力及经验不足。

所以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于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一个企业那些常规陈旧、格式化的经营管理已经无法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对于一个人那些常态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同样也已无法适 应当前同行竞争的需求;所以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地提炼自己的内功,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专业化技术水平,否则就会有随时被超越淘汰的危险,这一点企业和个人都一样。

组织此次拓展训练目的就是让大家形成一种军人那种顽强精干的工作作风,一方面是单位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相信具备这样一种良好的思想意识形态必将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在会受益匪浅。

活动最终就是要给我们这个团队塑造自己的团队精神,一种勇于开拓创新、精于分工协作、高效率高产出高追求、极具凝聚力的团队精神。

三、活动内容

活动分两个组进行,每组分派一个带队,负责全队的组织与指挥,以及其它所有事项。(全程采用积分制考核)

1、军队文化教育(10分)

优秀的军事思想和一流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良好结合将会产生巨大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是如何一所大学都无法造就的,由于中国大学教育的缺陷,学校只是将一些格式化的东西复制给了学生;所以真正的学习是在工作以后开始的,此次,我们选取一些典型的军事作战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员工认识到主管人员的组织指挥艺术、团队协同作战、个人顽强的意志力对于取得团队阶段性高绩效高收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典型案例选取《亮剑》团队精神

要点:

A、团队领导人的性格和组织指挥艺术

B、团队的性格塑造与企业政工

C、个人素质与团队土壤

D、团队协同作战(效率)与集体、个人利益的关系

2、队列训练、队列反口令训练(10分)

培养整体意识,团队行为的整齐划一;使其认识到团队工作只有保持一致的步调才能赢得良好的绩效,每个人的个体行为必将影响到团队的工作绩效,警示自己要时刻与总体的利益保持一致。

3、拉歌竞赛(5分)突破自我的封固,挑战自我,敢想敢干,用一种良好的心态推动团队的发展。锻炼部门主管的思想工作能力、组织指挥能力。

4、紧急集合:(不定时进行)(15分)

主要体现军事中的“令行禁止”,工作中必须做到令必行,禁必止;使其认识只有具备了很好的工作纪律才可以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才可以得到令人喜悦的收获。

5、军人意志力训练(俯卧撑、高抬腿)(15分)

挑战自我极限,使其认识到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很多事都是可以办到的、很多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只有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不断地挑战自我,才有可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仅仅不是被淘汰),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收获,仅满足于当前的小小成功就沾沾自喜,是一种很短见的心态。

6、共同进退(10分)

强化个人反应速度对于团队反应速度的影响,使其认识到团队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来自于每个人高效率的工作作风。主要体现团队工作的良好分工与高效协作。

7、3000米拉练(20分)在提升其自身意志力的同时,使其认识到个人表现对于阶段性的团队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个人的工作效率对于团队整体的进展速度有什么样的影响;启用一种高效率的工作状态,实现高效率、高产出、高收益的团队工作作风。

8、令行禁止。

(20分)

流程:宣布任务目标——分次组织活动——活动总结——集体效益体现奖励

四、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组织实施 军事拓展训练五步环节

这种学习方法的前提是:体验先于学识,同时,学识与意义来自参加者的体验。每个参加者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因为这个学习过程运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是由参加者自己去发现、归纳体验过程中提供的知识。

第一步:体验

全员参加。

参加者每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第三步:思考、交流

与其它人参加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活动感受。自己回顾思考,对优、劣之处加以分析,并表达出来,都要发言。

第四步:整合活动最后,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各领队进行总结发言;培训师总结全部活动的开展效果,宣布各队活动成绩,予以优胜方奖励。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结果。

第五步:应用

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思考如何将活动感受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之中。

公司人员分布安排

人员分组

组长:张良

副组长:廖露露

陈凌云

队员:何山江 漆小军 李勇 马燕 黄彧 贺玲玲 程悦 王希

第一组:陈凌云(组长)

马燕

贺玲玲 程悦 王希

廖露露 第二组:张良(组长)何山江 漆小军 李勇

黄彧

军事化管理培养员工铁血精神 军事化管理 培养员工铁血精神 军事化管理培养员工铁血精神

军事化管理培养员工铁血精神,打造高效执行团队打造高效执行团队打造高效执行团队打造高效执行团队。

军令如山倒,军中无戏言。

如果员工坚决服从领导指令,坚决执行企业的既定方针和策略,并且在执行中注重配合,讲究协作,那么这个企业就具有了超强的战斗力,就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铁血精神就是面对困难永不言败,面对挑战迎头而上。铁血精神可以让一个团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让一个人有撼人的拼搏精神,“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铁血精神可以在最危急的关头用凝聚力、向心力、引领企业渡过难关!

值得员工学习与效仿的军人十大品质:理想崇高、信仰坚定的铁的忠心,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的意志,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铁的团结,军令如山、步调一致的铁的纪律,打不垮、拖不烂的铁的作风,没有借口、坚决执行的铁的决心,勇挑重担、保家卫国的铁的责任,热爱荣誉、奋力进取的铁的精神,不甘失败、勇敢拼搏的铁的雄心,目标明确、全力以赴的铁的壮志。

员工队伍是一拨人,军队也是一拨人,为什么前者松松垮垮、我行我素,后者军令如山、众志成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什么前者敷衍了事、搪塞推诿,后者前赴后继、责无旁贷?军队有什么神奇的力量,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员工应该学习军人的纪律性、执行力、团队精神„„

兵商指数这个概念是军旅行为养成专家叶长强提出的.兵商是一个人判断对行为的执行力,以及对怎样才能执行方法的了解。兵商是与智商、情商、财商的现代社会能力四大不可或缺的素质。可以这样的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兵商则是反映人对自己已知行为的执行能力。

它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实现成功人生的关键。兵商和财商、智商、情商一起被教育学家们列入了青少年的“四商”教育,兵商指数更多是用于人们对生产行为的测量。这也是兵商最重要的一点,是直接对行为过程与结果的测量,超越了其它的三商。

所谓兵商指数是对已知行为标准的执行的测量的相对数据。指一个人或者团队对已知标准行为与实际行为表现测量的相对数据.它包括两方面的要素:一是对行为标准数据的认知;二是对行为标准的执行数据。

在现代人的管理思维里面已经融入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兵商指数为管理者提供了对生产行为高效的测量工具。

兵商文化兵商文化兵商文化兵商文化

用兵商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用兵商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用兵商文化提升企业文化用兵商文化提升企业文化!!

要带出一个好的企业,不仅需要锤炼出行为如铁的外表,更需要培育出激情似火的灵魂。用兵商文化提升企业文化,最根本的是提高企业灵魂铸造的质量。就目前的情况来讲,尤其是要认真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l、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理想问题

理想散失是当前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 没有理想的企业是乌合之众。

在民族振兴的大坐标上寻找企业理想的支点 在民富国强的大空间中确定个人价值的取向。灵魂不倒,基业永固。

2、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精神问题 精神是形体的状态。没有精神的团队不堪一击。敢于向一切对手挑战。从“无”中创造“有”。制胜不讲条件。

关注点永远是下一个目标。威震敌胆,所向披靡。

3、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意志问题 意志是能量的检验。

没有意志战场上当逃兵,商场上当熊包。好男儿理当自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不放过一丝希望。坚持到最后一分钟。擦干了血迹再上战场。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

4、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合作问题

合作是胸怀的考量。

没有合作,就没有力量,就不会成功。将合作的种子播在每个人的心中。重情忠义。宽容,再宽容

识大局者为俊杰

合作是铁,合作是钢,合作是通向成功的“金桥”

5、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品质问题

品质是素养的修炼。

不注重品质修炼的团队,很容易将业绩变成罪恶。不要让物欲腐蚀气节。荣誉比金钱更贵重。承诺的一定要兑现。保持一颗金子般的心。严于解剖自己。

人格,会释放出超越权力的领导力。

6、用兵商文化解决企业作风问题

作风是内在的表现。稀拉团队打不了硬仗。执行命令不讲价钱。承担责任不找借口。解决问题不留隐患。遵守纪律没有特殊。完成任务冲锋在前

作风能出战斗力,作风就是战斗力。

1.军事化管理是提升执行力的基础

竞争力=知识力+执行力。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及其成员都具有一定的知识,即知识力,但如何有效地把这些知识用于工作中去,也就是如何执行,即执行力的问题,有了知识力加上强大的执行力,这个团队,企业及其成员就是具备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才能存活并能够发展壮大,而企业实行军事化管理就是为了让这个团队及其成员形成强大的执行力。

2.军事化管理是执行力的有效保证

实行军事化管理,其目的就是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以及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在市场博弈中的核心竞争力。

今天的商战时代是一个需要智慧、谋略的时代,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而军事活动则古已有之。企业经营智慧是新生事物,而军事智慧在历史的长河中却有着丰富的沉淀。军事家是干什么的,从直观上看,就是施展谋略,攻城掠地,迫人就范或深沟壁垒,拒敌于城门之外。企业家的定位则是,发动市场侵略以获得或扩张市场份额,组织市场防御以维持己有的市场份额。为达到此目的,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必须管理好企业的内的人,并且“以人为中心”实施企业管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家与军事家确有相通之处。善于从他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通过军事化管理,使得企业员工向军人一样形成:

1)一切行动听指挥,上级的指示就是命令,命令如山倒。执行命令坚定不移,不发牢骚不讲价钱; 2)行动迅速果断、雷厉风行;

3)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具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气概,具有“野狼精神”和“亮剑精神”;

4)工作讲究计划性,、周密性、细致性、程序性、规范性、严谨性;

5)艰苦奋斗、排除万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去争取胜利; 6)用于承担责任,敢于主动创新去解决问题;

7)迅速纠正不足并改正错误,不闹情绪,不说怪话; 8)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博爱下属,把困难留给自己并率先垂范;

9)团结友爱。忠诚无私。

如果每个企业员工通过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军事化管理,具备了军人、军队的优良品质,请问又有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又有什么工作不能完成?有何愁企业不能发展壮大

4.向军队学习,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执行力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建立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如果成长不经历失败和挫折,不经历市场低谷和经济危机的洗礼,不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是不可能壮大起来而永葆其竞争力的。

应该像军队学习,在工作中日日有总结、周周有总结、月月有总结、事事有总结,总结经验和不足。通过不断地总结,发扬优点,及时改正缺点,形成经验,不断地用于今后的工作中,提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而提升的战斗力、执行力。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成功的员工应该是一个勤于总结并能从总结中汲取经验教训的组织和个人。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7

一、军事理论考核现状

目前,军事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以开卷或闭卷笔试为主,重点考查学员对军事理论知识点及知识体系的了解程度。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检验尺度统一可靠,可以较为明确地了解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学员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但它的弊端则在于考查方式过于简单单调,考核定位过多地强调学员对知识点的熟悉程度,而忽视了学员究竟能够真正获得什么,因此学员“考试过后什么都忘记”,“印象深刻的反而并不是试卷问题”成为常见现象。

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是单向度、浅层面的知识考核,并未将真正军事理论的核心精华———军事思想及其中包含的军事思维能力、军事情感体验传递至学员的头脑与心灵。解决这一问题,既要依靠教员不断提高军事理论修养与教学表达艺术,又要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因此,鉴于大学教育的培养目的及军事理论考核的“有形无神”的现状弊病,改革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二、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主要做法

从学员的主体角度开展考核方式的改革,旨在能够让学员真正参与考核过程,不仅在考核过程中可以展现个性化的能力与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考核过程中学会传达甚至应用其认可的军事思维能力与情感体验,切实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与方法论,真正自我感觉到内在的成长。这种考核方式更重视实践运用,更重视自我体验的深化与升华,更强调军事理论考核的“形神兼备”。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实际中的改革方式可能有很多,笔者所在教学小组的做法主要是:鼓励学员以课堂上的所学所感为中心,大胆地将个人的思维扩展出去,选择一个有价值的军事主题,充分发挥团队每个成员的优势,以灵活多样的表达方式展现该主题的立意所在,考核方式主要以学员团队的现场作品方式呈现。对于学员团队的作品,主要从观点内容、表达方式、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引导规范。对于观点内容,要求展现的主题要有一定的军事思想价值,主要观点要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主体内容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性与丰富性。对于表达方式,主要强调表达方法与形式的创新性、灵活性、多样性,鼓励富有创意与严肃活泼的新鲜表达方式。对于团队合作,主要引导学员积极发挥个体优势与才华,关注形成整体合力,并从中体会组织、协调与配合的经验与教训。

由于所有考核均以现场为主,难以复制与证明,因此考核过程均使用DV进行历史记录,由多名教员开展现场评分与讲评。教学档案主要由现场作品的DV光盘、作品文案、现场附属作品(如PPT、视频等)、现场打分表等组成。

三、改革后军事理论考核方式的优缺点

在近半年的改革实践中,学员普遍较为欢迎这种考核方式,这种欢迎的态度也从多方面反映了这种考核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1. 高度关注学员的内在习得体验。

考核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检查教师是否“教有效”的重要步骤,又是考查学生是否“学有效”的关键一步。原有的考核方式非常重视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反馈,而容易忽视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真正的内在体验与习得。这种新的考核方式,注重鼓励学员自觉主动地将教师的传授与个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创造一个崭新作品的过程中再次经受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锻炼、反省、学习及再提升。在这样的一个充满互动、交锋与上升的过程中,学员不仅是在自觉地体验科目知识的再理解与再创造,更多的还是在不自觉地体验作品以外更加丰富的实践感受与认知。对此,学员在考核结束后都十分愿意把现场考核作品的DV拷贝留存,认为“用心”考过的“试卷”无论如何都是十分值得怀念与珍惜的。

2. 充分发挥本教学课程的有利因素。

如何能够很好地将学员的考核视野从试卷得分转向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挖掘与展现,作为一门技术院校的军事基础科目实际上具备很多优势条件。例如,对比其他更具专业性与深入性的教学科目,军事理论教学在知识体系上相对独立与完整的特征、科目内容上的大众化特征及教学培养目标上的广适与隐形的特征等,都为开展这种更开放的考核方式提供了可能的课程基础,这都为改革考核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因此,在改革后的考核中,考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各军事理论科目的交叉、主题内容的热点难点捕捉及个体综合素质的充分展现得到完成的,课程设置的综合性与普及性等特点转变为改革的优势条件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 充分尊重军事理论的实践特色。

军事理论源于军事实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最有效的军事理论教学方法,这也高度凸显了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特色。但战争是永远不可重复的历史实践,因此在平时的授课中,主导的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将已经准备完善及经过严密思考的战争事实经过军事理论的融合传达给学生,提高其军事思维水平与军事素养。这种经过教师二次加工过的间接实践对于学员尤其是技术院校的学员而言,不免缺少了直接接触、整理、思考与表达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考核中嵌入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方法与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员对军事实践的探索兴趣,并在酝酿形成完整的考核作品过程中,更深入地从学员的视角充分体现军事理论的实践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从学员的实践经验与教训中,不断丰富与提高自我的军事修养与能力水平。

四、改革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改革尝试,这种考核方式由于刚刚产生且与一般熟悉的考核方式相比变化非常大,教员与学员的各项准备都不够充足,因此也显露了不少弊端,主要集中体现在考核作品所反映的问题方面。

1. 作品主题泛化。

由于将学员的作品内容只是划定在军事范畴,导致学员在选题时往往只是根据个人关注或兴趣确定主题,这就导致一定数量的作品仅仅以军事内容为作品背景而表达其他主题,比如单纯叙述一个军事人物的一生,甚至还夹杂了人物的感情生活,反而忽视了对军事人物的战争事件及军事思维等本质内容的理解与展现。这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背离的,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教师反思“为什么教师课堂所教反而不是学员关注的重点?”“学生关注的内容教师是否有能力进行评价、引导与融合”等问题。

2. 形式冲淡内容。

在考核作品中,学员的个人才华得到充分展现与发挥,主要体现在作品的表达方式风格各异,充满了学员们的丰富想象力、大胆创意、团结协作及高超的技术设计,比如电影镜头、歌剧、访谈节目等各种形式的场景布置、道具制作及高水平的视音频制作等,都给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受军事理论教育时间较短、年龄普遍较小及接受各种媒介传播信息较多等原因的影响,学员普遍非常重视形式的精彩,而容易忽视对内容的挖掘,原本选题很热点、很有价值的一些军事主题往往因为缺乏理性思考与深度而大打折扣。

3. 个别作品较差。

所谓“差”,主要是指伴随考核方式的改变,存在部分学员由于时间紧、组织协调不力、思想不重视等原因造成作品完成态度不认真及个别的应付现象。这也反映了改革后考核方式的开放性,存在被学员误认为是不重要的错误信号,有待纠正。

五、完善军事理论新考核方式的建议

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军事理论考核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多缺点,但从学员的反映及教师对改革前后两种考核方式的认知考察,今后还是要继续坚持这种以素质考核为中心的改革方向,并在已有的实践基础上不断纠正问题,开拓创新。

1. 加强考核辅导。

考核作品在内容上缺乏足够重视及深入思考,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与限制难以逾越(比如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维与情感发展水平等),但教师的作品辅导没有跟进显然是最直接的一个原因。下一步,教师应适当地选择一些正反对比明显的考核作品,带到课堂上让学员评析,而后借机介绍教师对作品的评价细则,表达课程设置的主流价值与评价导向。同时,教师应提前布置考核事项甚至主题方向,并定人定向专门关注考核作品的进展情况,给予及时的思想指导与帮助。

2. 注重课堂引导。

当前,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较多,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较为广泛深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教师的信息储备也未必多于学生。因此,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在各种媒介上接触并关注的热点敏感信息,成为促使学员能够更恰当地展现考核作品的重要基础工作。课堂引导得成功,学员就会不自觉地认可并在考核中运用教师所给予的认知观点与思维方法。下一步,可在课前开设五分钟的“军事分享时刻”及课后五分钟的“军事有问必答”两个环节,既更加充分地调动学员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又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信息储备“焦点在哪里”、“困惑是什么”等重要问题,从而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甚至还可以从中筛选出更加有意义的考核主题。

3. 实施课外拓展。

从目前学员参与考核的情况来看,参与热情较低的同学,略微参与作品的制作就已觉得足够,并未想要寻求太大突破;而对于参与热情高的学生而言,考查课成绩的合格与否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考核中的付出能否得到充分的价值认可。显然,目前的考核方式并没有能够给予上述两种学生以充足的参与动力,这也表明现有推进考核方式的改革推动力还不够强劲。下一步,可以在积累一定数量优秀考核作品的基础上,开设军事理论第二课堂,一方面在经过教师与学员更加精心雕琢的基础上开展校园军事文化巡演,向全校展示优秀作品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则可以依据新主题开设新形式的校园军事文化活动,如教师专题军事讲座、学员辩论赛、演讲赛等,切实使军事理论课由知识灌输型转变为兼具军事素质培养型与军事文化熏陶型的一门“有所担当”的基础课程。

军事理论与训练论文 篇8

【关键词】民族;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爱国主义

现在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的飞速发展的时期,享受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成就。处于太平盛世的他们享受着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经济崛起、科技成果以及各种重大事件,并因此而在情感深处引起强烈的震撼。然而享受着幸福生活并没有让他们更为积极进取,并承担起为祖国做贡献的责任,而是更为注重个人利益,导致一些与社会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更为看重金钱而淡化了爱国情感,更不会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于中国经历了百年沧桑而实现的伟大复兴梦。中国要持续而稳定地发展,还有待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地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并探索实现中国复兴梦的有效途径。在民族地区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军事理论课的优势非常必要。

一、民族地区高校军事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军事理论教育中所存在的不足: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对于军事理论教育尚有欠缺,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教育内容产生曲解。在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看来,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应该是国防生或者是军人应该接受的教学,因此而产生了消极被动的态度。从高校的军事理论教育方法上来看,以抽象的军事理论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了解过于笼统。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很难于提起兴趣,更不会有计划地学习。当代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接受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普遍文化素养较高,但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缺少了吃苦奋斗的中国精神,在坚强的意识品质上明显不足。另外,中国长期处于和平发展的环境中,现在的大学生在和谐社会中成长,无法体会到军事危机对于国家的影响,因此而导致国防观念匮乏,加之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特别是完成学业后就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使得军事理论教育不受重视,更不会顾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二)民族地区高校军事理论教育的作用:面对目前的国际形势,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必要。那么高等学校就要着力于军事理论教育和爱国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可靠性,使其不但具有成绩优秀,而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富于生命活力。那么高校所开展的军事理论教育要建立在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当中。民族地区的军事理论教育则要更为注重民族大团结教育,要求所有的教育都要建立在热爱党、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基础上,并以此为荣,将这种情感延伸到家乡、学校和自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民族地区的军事理论教育要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上,强调民族大爱。

与其他地区的高效相比较,民族地区的高校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明显。少数民族地区,不但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之外,还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那么民族地区的高校作为该地区文化的核心,就要在军事理论教育中对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整合予以明确的定位,不但要强调民族文化的提升,更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在军事理论知识教育上,要对于知识结构有所完善,在融入地方性特色,上升到爱国主义的层面,同时将知识层面扩宽,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通过强化军事理论教育,提升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净化他们的思想,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民族地区的人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这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升文化和教育程度,不但可以改善区域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生活水平,促使民族地区人们的精神素养普遍提高,从而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在民族地区高校强化民族大团结教育非常必要,可以使当地军民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而自觉自愿地维护地区稳定而付出努力,不但可以增强民族团结互助、不同民族间的友爱相处,而且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可见,民族地区的军事理论教育不仅是当地高校教育的重点,更是全民军事理论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军事理论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军事理论教育内容可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包括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高技术战争等几部分内容。中国国防部分的内容是回顾国防历史,讲述了中华民族曾经因为“有国无防”而百受屈辱。中华儿女将悲愤转化为爱国情感,经过了多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属于人民自己的政权。世界军事部分则分析了世界军事格局以及战略性走向,并分析了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性以及诸多的不安全因素,以增强爱国情感。军事高技术主要介绍的是军事领域中所取得的高技术成就,一些军事领先技术,诸如航空航天技术、生化技术、微波技术等等,都会给人们带来民族自信心,并因此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军事技术的学习,让少数民族学生明白了科技兴国的道理,从而建立起学习科学技术的主动性。要使家庭幸福、个人发展,就要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承担起国防义务,自觉地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并将义务和责任转化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民族地区的高校军事理论教育教学需要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军事理论教育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物质内容相结合,将民族地区的历史环境,包括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以及文物古迹等等延伸到历史时期,将当时的历史事件加以描述,作为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的背景介绍,以将真实的历史与学生的爱国主义相结合。在教学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军事理论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影像资料,将当地革命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再现出来。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所选用的文字资料要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将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书面语言当中,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体会到爱国主义思想这个具有永恒意义的主题。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讲授军事理论,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情感,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领会课堂内容的同时有心悦诚服之感,从而促进了少数民族大学生身心健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校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塑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空间。开展军事理论教学,将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渗透于其中,让少数民族学生体会到军事历史以及军事科技成果,不但可以产生让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还会激发起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参考文献】

[1]黄雅恒,何会宁.少数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建设新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1).

[2]黄栋.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养的理论依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8).

[3]吕晓南.民族地区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内容体系的建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01).

[4]谢智星.浅论非民族类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J].成功:教育,2011(04).

[5]胡勇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与《军事理论》教学[J].考试周刊,2011(15).

上一篇:院团委活动部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同桌之间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