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共9篇)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1

(2008年3月12 日)

为鼓励我省广大科技人员投身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理性思考与总结,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信息传递,繁荣学术,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推进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1.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属于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

2.参加评选的论文,论文发表和申报时第一作者必须是在本省(含中央在湘单位)工作的人员。

3.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在评选年前三个内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评选条件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应具备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探索性,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设一、二、三等3个奖励等级。其评选标准为:

一等优秀论文应达到国际水平。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要求有重要创新见解和发现,对学科发展有重要作用;应用方面的论文,要求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申报参加一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必须要有两名(不同工作单位)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的推荐,一般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权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在国内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等优秀论文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要求有创新见解;应用方面的论文,要求有技术上的创新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申报参加二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一般要求是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或专业学报类)发表的学术论文。

三等优秀论文应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论文在理论或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申报参加三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一般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⑵省级学会评定的优秀学术论文。

三、组织机构

由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组成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主持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

四、评选程序

1.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市州科协和高校科协为全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的推荐单位。

2.优秀学术论文采取限额评选的办法。评选总额及一、二、三等奖比例由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当年的评选通知中公布,并向有关单位下达评选优秀论文的申报指标。

3.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必须先由论文第一作者向所属学会或科协提出申请,填写《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一式两份,连同论文全文一份(要求为公开刊物发表的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外文论文除复印件外,须提交中文详细摘要一份。若属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方面的论文,还必须附上有关部门提供的鉴定意见和说明效益的证明。论文引用情况和效益证明材料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篇论文不能同时通过多个单位进行申报。论文第一作者每届限申报一篇论文。

4.申报论文由各推荐单位组织初审、推荐等级,填写《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的有关栏目,并加盖单位公章。

5.论文推荐单位应将评出的论文,连同全部有关材料上报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送审时应一次交齐全部申报材料,并按有关规定缴纳评审费。

6.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优中选优。

经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论文水平如未达到所申报的等级,则作降等或落选处理;如超过所申报的等级,亦可升等。

7.学术论文经评审后若未达到作者申报的等级,作者有权撤消原申请,并在《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申报栏”予以说明。

8.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结果,在正式公布前进行公告,并设立一个月的异议期。

五、奖励办法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每两年评选一次。由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向获奖论文作者颁发相应等级的优秀论文证书。优秀学术论文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技术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如论文作者是两人以上的获奖论文,其论文证书按论文发表时的署名顺序发至第三作者。

六、附则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2

实施细则(试行)

根据《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奖评选奖励办法》(简称《学术奖评选奖励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评选组织

第一条 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是学术奖评审机构,全面负责评选工作;学术委员会根据申报情况设立学术奖初审专家组,负责对申报人选及材料的初审工作;专家组由校领导、相关职能机构负责人及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校内外专家组成,成员不少于9人。

第二条 学术奖的办事机构设在科研处,其职责有:发布学术奖评选工作通知;制定学术奖评选工作的有关规定和文件;负责评选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申报推荐

第三条 凡我校在编在岗教师、科研人员均可申请参加评选,填写申报表,申报者须提供完整的相关科研成果和书面佐证材料,提交的科研成果不受出版、发表时间限制,可以是单项研究成果,也可以是系列研究成果,集体成果须由第一作者提出申报。

第四条 推荐方式:组织推荐、自荐及联名推荐相结合,以院(系、所)组织推荐为主,每个院(系、所)根据评选条件推荐1—2名候选人,候选人员确定后在要院(系、所)范围内公示一周。自荐和联名推荐的人员不占所属院(系、所)的名额,直接向科研处申报。

第五条 申报者须有两位同行(正高级职称)专家推荐,其中至少有一位校外专家,推荐意见应详尽地阐明推荐理由,推荐者要对被推荐者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信誉负责。

三、初审及公示

第六条 初审程序:首先听取申报者陈述介绍,评审专家提问;然后评审专家对申报材料(包括申报成果、申报表以及有关佐证材料)进行认真审阅;最后,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入选名单,入选者必须获得实到评审专家半数以上(含半数)赞成票才能通过。

第七条 初审入选名单在全校范围内张榜公示,公示期为一个月,广泛听取意见;对入选对象如有意见的,可向科研处实名反映。

四、终审

第八条 校学术委员会对初审通过候选人的科研成果、申报材料及校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公示情况),在认真审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学术奖获得者,最终产生的学术奖获得者必须获得校学术委员会实到人数半数以上(含半数)赞成票为通过。

第九条 学术奖候选人如是学术委员会成员,根据回避原则不参加学术奖评议活动,但可以参加投票,按实到、得票数各扣除一票方式计算。

五、表彰奖励

第十条 评选出的学术奖获得者,按《学术奖评选奖励办法》规定给予奖励,颁发荣誉证书,加以广泛宣传。

六、评奖时间安排

第十一条 学术奖每两年评选一次,在评选年度内的申报评选工作时间安排:

4月初发布申报通知,各院(系、所)完成组织推荐,个人自荐及联名推荐;

5月初各院系所上报推荐材料; 5月中旬科研处汇总材料; 5月下旬学校组织初审; 6月初公示初审结果; 7月汇总公示反馈材料;

12月(年底)提交校学术委员会审议。

七、附则

优秀研究生评选奖励办法doc 篇3

关于印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及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现印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及奖励办法(试行)》,请各单位组织学习,贯彻执行。

二○一○年七月七日

主题词:研究生

优秀

奖励办法

通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公室 2010年7月7日印发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及

奖励办法(试行)

(经2010年第19次校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激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暂行办法》(中南大研字„2010‟9号),学校设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为加强对优秀奖学金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评选对象

评选对象为学籍在册的全日制普通研究生(即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转入我校脱产就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包括定向在职、委托培养等类别研究生)。

第三条 奖学金类别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分三类,包括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

1.综合奖学金由学校设立,奖励在学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表现优秀的研究生。包括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研究生等。

2.单项奖学金由学校设立,奖励在德智体某一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或为学校做出特殊贡献的研究生。包括道德风尚奖、学术创新奖、社会实践奖、社会工作奖、特殊贡献奖等。

3.专项奖学金由社会各界在我校设立,根据设奖单位要求奖励资助优秀研究生。

第四条 奖学金评定基本条件

获各类优秀奖学金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作风正派,品德优良,团结同学,遵纪守法; 2.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认真刻苦,课程学习成绩优良,科研成果突出,且具备授予相应学位所需的基本条件;

-2-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文体活动,身心健康。

凡考核学年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无资格获得各类优秀奖学金:

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者;

2.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成绩有不合格者; 3.无故旷课者、无故不按时注册者; 4.有经查实的学术失范行为者。

5.不按学校规定时间进行学籍注册、缴纳学费及住宿费者。

第五条 综合奖学金评选比例及具体条件

一、综合奖学金

综合奖学金由学校统筹设立资金,学院评定,名单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由学校发文公布。

(一)优秀研究生标兵

评定比例:在校全日制普通研究生的2%以内(每年可根据该奖学金的来源进行调整,宁缺毋滥,下同),每位获奖者由学校发放证书和奖金,奖金额为1500元。评选为优秀研究生标兵者可同时获评单项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若同时获得多项奖学金,则荣誉兼得、奖金取高者。

优秀研究生标兵评定条件:

1.一年级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已有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公开发表;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要求有2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在由研究生部认定的公开刊物上发表,或有科研成果通过鉴定(本人为第一作者,若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可为第二作者,且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下同),在学院内同年级研究生中排名前10%。

2.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同等条件下有学术论文发表者、有科研成果公开发表者优先,综合排名在学院内前20%。

(二)优秀研究生

评定比例:在校全日制普通研究生的10%,每位获奖者由学校发放证书和奖金,奖金额为800元。获评优秀研究生可同时获

-3- 评单项奖学金中,若同时获得两项奖学金,则荣誉兼得、奖金取高者。

优秀研究生评定条件:

1.博士生学习成绩优良,有学术论文在由研究生部认定的公开刊物上发表或参加科研项目、课题研究(为主要参加者),综合排名在学院内前20%。

2.硕士生学习成绩优良,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综合排名在学院内前30%。

(三)优秀毕业研究生

评定比例:在校全日制普通研究生的10%,获奖者由学校发放证书和奖品。

优秀毕业研究生评定条件:

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处理国家需要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积极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自觉遵守学校就业工作中的各项纪律要求。

在具备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读研期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优先评为优秀毕业研究生:

1.获得“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或“优秀研究生党员”等荣誉称号;

2.获得单项奖学金或专项奖学金;

3.在社会活动中,有突出的先进事迹,受到过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表彰或其他奖励。

4.非西部生源到西部、到基层(指县以下地区,具体所指地域见学校文件)工作并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不受指标限制,可直接列为优秀毕业研究生。

第六条 单项奖学金评选比例及具体条件

评定比例:在校全日制普通研究生的8%,获奖者由学校发放证书和奖金,奖金额为200元/人—500元/人.单项。

每学年每位研究生只能参评一种单项奖,申请单项奖学金的研究生可同时申请其他奖学金中的一项,若与其他奖学金同时获-4- 得,则可以荣誉兼得,奖金取高者。各单项奖的基本获评资格如下:

1.道德风尚奖:在文明建设中有突出表现,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及通报表扬。

2.学术创新奖:本学年表现满足以下二个条件之一者,可获得学术创新奖参评资格。

(1)本学年在全国、省级或校级科技比赛中获奖或在重大科研项目中做出较突出成绩者;

(2)硕士研究生本学年必须有 CSSCI以上学术论文1篇;博士研究生本学年必须有 CSSCI以上学术论文3篇。

3.社会实践奖:在本学年中参加校、院组织或安排的社会实践、挂职锻炼等活动并取得较大成绩。

4.社会工作奖:在党团活动、班级工作、社团工作、公益活动中积极组织参与、投入时间多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研究生干部。

5.特殊贡献奖:在除上述条件以外的其他方面做出特别贡献或赢得重要的社会荣誉。此类单项奖可根据需要设立。

第七条 专项奖学金评选比例及具体条件

研究生专项奖学金是指由社会各界以及热心教育事业的个人或单位捐资并以捐资单位名称或捐资人姓名命名的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于每年9月份公布此类专项奖学金的详细目录、名额与金额分配情况。

申请专项奖学金的研究生须符合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基本条件和专项奖学金提出的具体条件。申请专项奖学金的研究生一般从同“优秀研究生标兵”人选中产生。

第八条 评选时间和程序

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单项奖学金、专项奖学金于每年九月进行评选。优秀毕业研究生于每年六月进行评选。评选工作在学校领导下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组织各学院实施。学校每年将评选比例分配给各单位,各单位根据评选条件和时间要求进行评选工作。

-5- 优秀奖学金评选程序:对照优秀奖学金的条件,本人提出申请,填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登记表》;导师签署意见;在党支部、班委会组织下进行群众评议;党支部、班委会在群众评议的基础上,提出人选报学院研究生奖助工作小组;学院审核,进行公示,听取意见后,报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审查,报学校审批。

第九条 附则

1.凡已获评优秀的研究生,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行为,学校将撤销其所得的荣誉称号,追回已发奖学金,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2.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其他相关规定如与本办法有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负责解释。

-6-

主题词:录入主题词 抄送: 录入抄送单位。录入印发单位

2010年7月7日印发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4

一、目的:

为激发各社团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引导他们热心从教,每学将在各兴趣社团中开展“优秀辅导员”的评选工作。

二、评选对象:

体育、音乐、诵读等各类社团的辅导员。

三、评选条件:

1.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热爱社团事业,热爱学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3. 教学工作业绩突出,所任教社团成绩显著,参加各类比赛成绩突出。

4.协作精神强,与同事关系融洽,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关心少年宫建设,热心帮助培养青年教师,教师、学生认同率高(注:协作精神,教师、学生认同率的考察用民主测评的办法进行,具体评价标准由少年宫另定)。

四、评选时间:

一学期评选一次。

五、奖励办法:

凡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者均由本宫发给证书或纪念品。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促进山东省教育科学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质量,规范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以下简称“成果”)的申报、评审等工作程序,特制订《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评奖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的通知》(教办厅函[2016]35号)要求为依据,传承严谨求实的治学风尚,以推进教育科学的发展与创新为使命,服务于山东省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需求,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三条 评奖工作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道德标准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倡导质量第一;注重省内外影响,突出社会贡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申报评审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为加强对评奖工作的组织领导,山东省教育厅成立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奖委员会”)。评奖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评选奖励办法、评审规则和奖项,审定最终获奖成果,处理相关异议等。

第五条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行评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奖办公室”)职责,负责处理有关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六条

各市、各单位应确定相应评奖机构,负责组织本市、本单位参评成果的申报、资格审查、初评、推荐和报送等工作。

第三章 奖项设置

第七条 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四章 参评要求

第八条 申报者要求 1.在山东从事教育工作。

2.以集体署名的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主编、第一作者申报。

3.系列丛书只能以单本著作独立参评,多卷本专著整体申报参评,不能单卷参评。

4.申报成果奖者本届限报一项成果。第九条 参评内容与形式 1.参评内容范围(1)凡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各级各类立项课题均可参评。

(2)凡未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科学“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但是公开发表和出版的教育科研成果或不宜公开发表和出版但被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决策采纳的教育科研成果,也可参加此次评奖。

(3)凡已在往届国家或山东省教学成果奖评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奖(人文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中获得奖励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奖。

2.参评内容类型(1)决策咨询类

主要涉及教育行政决策咨询而开展的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政策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等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2)理论创新类

主要涉及对认识教育规律、促进学科发展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有显著引领作用的优秀理论成果。

(3)实践探索类

主要涉及对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有新思路、新对策,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的优秀实践成果。

3.参评成果时间范围(1)所有成果须在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公开发表、完成结题或被行政部门采纳(转化为行政决策)。

(2)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成果,以版权页第一版日期为准。(3)被行政部门采纳(转化为行政决策)的成果,以行政部门采纳时间为准。

(4)虽未公开出版和发表,但在上述时间内已完成结题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或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以结题时间为准)。

4.参评成果形式

(1)已公开出版和发表的成果,包括著作、论文(不少于5000字)、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咨询报告、工具书、教材等(不包括论文集、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

(2)不宜公开出版和发表,但已被决策、管理部门采用的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

第十条 参评条件

对参评成果在指导思想、学术价值、应用价值、社会效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参评成果应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特点,科学解释和准确解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满足我省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需要。基本条件如下: 1.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2.学术上要求学风端正,观点鲜明,资料翔实,数据准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要求。

3.社会反映上要求所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在理论探索和学科建设上具有开创意义,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反映教育改革发展的真实情况,针对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重要价值的政策建议和改革方案,被行政部门充分吸收采纳;独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较大范围内长期实验推广,在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方面取得明显实效。

4.以反映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优秀成果为奖励重点。

第五章 报送要求

第十一条 报送材料

1.《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书》(1份)和匿名活页(一式三份)。

2.有关证明材料(包括规划课题成果鉴定材料、结题证书、获奖证书、成果应用或采纳证明等),一式四份,其中三份匿名,一律装订成册。匿名是指将成果中所有能透露出作者个人信息的内容进行遮蔽。如果有信息遗漏或遮蔽不严,取消当年参评资格。特别说明:有关证明材料中著作、论文(不少于5000字)、教材等提供1份原件,3份匿名复印件(也可匿名原件);证书类材料提供4份复印件,其中3份匿名。(推荐单位负责审核证书类材料的原件)

3.组织单位报送材料要求

(1)申报者的所有报送材料。(每个申报者的材料单独装袋或打包)

(2)《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推荐汇总表》1份。(加盖单位公章)

(3)所有表格材料均可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网址:http://www.sdjky.net)下载。报送的上述所有材料一律不返回,请申报者做好相关材料的备份。

第十二条 报送程序

(一)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采取个人或集体(课题组)申报与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奖办公室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二)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按“学校→县(市、区)评奖机构→市评奖机构→省评奖办公室”程序申报;

县(市、区)教科研机构直接报县(市、区)评奖机构,市属学校和市教科研机构直接报市评奖机构; 各高等院校、厅各处室、厅各直属单位由所在单位汇总审核后,直接报送省评奖办公室。

第十三条 报送数量

本次申报不收取任何费用,具体申报名额如下:

(一)各市申报数量名额:青岛、潍坊、济宁、临沂每市限报60项;济南、烟台、德州、聊城、泰安、菏泽、淄博每市限报50项;枣庄、东营、威海、日照、滨州每市限报35项;莱芜限报25项。

(二)高等院校不限项。

(三)其他厅处室(直属单位)等不限项。

第六章 评审

第十四条 评审程序

(一)本次评奖实行逐级评审。各市、各单位首先对本市、本单位申报参评成果进行初评,并签署初评、推荐意见后报送省评奖办公室。

(二)省评奖办公室对各市、各单位推荐上报的参评成果材料进行资格复查。

(三)省评奖委员会聘请各学科专家组成学科评审组。学科评审组的职责是对各市、各单位推荐上报的参评成果进行评审,向评奖委员会提出获奖建议名单。

(四)学科评审组专家分别对成果材料进行评审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赞成票达到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的成果方可列入拟授奖成果及授奖等级的建议名单。

(五)省评奖委员会审定最终获奖成果名单。第十五条 评审要求

(一)严格遵守推荐、评审程序和要求,确保获奖成果质量。

(二)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三)确保质量,宁缺毋滥。各学科评审组评出的获奖成果可以少于限定名额,但不得突破名额指标。

(四)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廉洁纪律。

(五)任何个人或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评审工作,若发现申报人以不正当手段干涉评审工作,一经查实,将撤销其参评资格,并进行通报。对已获奖者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奖励,并予以通报,且取消其下一届参评资格。

第七章 异议处理

第十六条 自获奖成果名单公布之日起,七天内为评奖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省评奖办公室提出。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第十七条 对于剽窃抄袭、弄虚作假的获奖成果和人员提出异议,不受异议期限制,一经核实,即撤销和追回全部奖励,予以通报,取消当事人下一届参评资格,并追究申报推荐单位的管理责任。

第十八条公室。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6

关于征集评选无锡市第七届(2010—201

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

市各有关部门、市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县)区科协、各有关单位:

为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更好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广阔的学术平台,根据市政府文件精神和工作安排,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征集评选无锡市第七届(2010-2011年度)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评选范围

1、凡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内,在经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或国(境)外相应刊物上发表的,或在区域性、省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的,或在市、局级以上(含局级)内部刊物(须有市出版批准刊号)上刊登的自然科学和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学术论文。

2、凡在无锡地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并符合上述要求的自然科学和交叉学科学术论文均可申报评奖。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方可申报评奖。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申报参评。

二、送评程序

本届论文评选,由无锡市科协具体组织实施,论文征集和初评由无锡市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各市(县)区科协组织进行。其送评程序如下:

1、市(县)区及基层单位的参评论文,由所在地科协统一组织征集并经初评后,推送至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论文评选办公室”,设在无锡市科协学会部,地址:无锡市新金匮路1号市民中心5号楼626室,邮编:214131 电话:81827310 联系人:刘邦盛、周继从)。

2、市区有科协的基层单位申报参评的论文,由各基层科协负责征集后,按学科、产业分类交由市科协相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经初评后推送至“市论文评选办公室”。基层单位无科协的,可由单位内的技术部门或相关部门负责征集后,按学科、产业分类送交市科协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进行初评后推送至“市论文评选办公室”。

3、市科协各学会(协会、研究会)直接负责自身学科领域和专业的论文征集、初评及向“市论文评选办公室”推送、申报。申报参评论文作者无单位或未参加有关科技团体的,其论文可直接送交“市论文评选办公室”安排初评和申报参评。

4、市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申报参评的论文,可交由市科协相关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初评申报,也可直接送交“市论文评选办公室”安排初评和申报参评。

5、参评论文不能多头送评,只能通过上述程序要求中的一个单位或团体进行申报、推选,否则将不受理其申报参评。

6、所有申报论文的初评必须严格按照“市论文评选等级标准”要求执行。

三、相关要求 本次论文评选,按市政府“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暂行办法”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1、申报单位须组织整理申报评奖论文,填写好申报评选论文清单(电子文档)统一上报。

2、提交到“市论文评选办公室”的参评的论文,须填写《申报评选论文清单》、《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并注明论文类别代码,论文内容须以中文形式和论文格式打印。论文电子文档通过电子邮件提交,E-mail:LBS63@163.com。请论文作者自留底稿,申报材料一概不再退还。

《申报评选论文清单》、《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及《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级标准》均可在“太湖科普资源网”(http://)“通知公告”栏目下载,也可统一到“市论文评选办公室”领取。

3、参评论文已正式发表过的,需提交刊物封面和目录复印件;已在学术会议上交流过的,需提交会议论文汇编封面和目录或相关证明材料。

4、已获无锡市级政府部门以上(不含市级学术团体)奖励的学术论文,不再受理评选申报。

5、征集和送评论文应注意学科(专业)领域的广泛性,注重学术水平的质量性。要将高水平、有创新的论文推送到“市论文评选办公室”。

6、申报等级应参照《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级标准》(附件三)。另外,申报参评特等奖、一等奖的论文需由2名本学科(专业)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申报二、三等奖的论文需2名本学科(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含)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推荐专家需提供职称证书复印件或专家所在单位职称证明。

7、申报参评论文每篇交评审费80元。

8、《申报评选论文清单》、《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表》上须注明论文的类别。

四、征集评选时间 1、2012年3月31日前,完成市各科技团体、各市(县)区和基层单位开展论文征集、初评。2、2012年4月30日前,完成向“市论文评选办公室”进行参评论文申报,逾期不再受理。3、2012年6月底,完成市优秀论文评选、评议评审。4、2012年7月底,完成评选结果公示等工作,全面完成优秀论文评选工作。

五、评选机构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7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科学、公正地进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评审,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的推荐、评审等活动。

第三条

申请者必须是高校的在编教师、研究人员,不包括从校外聘请的兼职教师和科研人员及出国逾期未归人员。

第四条

每一申请者当年只能申报二项研究成果参评。第五条

《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所称研究项目,系指经批准正式列入计划的研究项目。属于同一研究方向发表的系列论文可合在一起做为研究项目申报。

第六条

《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中所称合作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署名人申报。如第一署名人系校外人员,可由第二署名人从所在学校申报。第三及以后的署名人原则上不能申报。

第七条

丛书不能作为一项成果整体申报,只能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单独申报。

第八条

具有主题书名的个人文集可做为著作类成果申报,但多卷本个人文集不宜作整体申报。第九条

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不可做为著作整体申报,应由各论文作者单独申报。

第十条

《办法》第一章第三条所称软件、音像制品等其他形式的成果一律做为“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申报,除报送计算机软件、音像制品外、须同时报送软件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以及音像制品脚本等文字材料。

第十一条

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必须附被引用或采用等的证明材料,或附应用部门或管理决策部门应用后产生较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证明,否则不予受理。

第十二条

研究项目类成果须经验收或鉴定。其鉴定或验收的时间下限与《办法》第十条

(一)要求相同。

第十三条

各类成果申报奖励的基本标准:

(一)专著:在研究现实或历史问题上有新创见,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以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有积极的作用和贡献。

(二)译著:选题和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译文准确通达,表意贴切,忠实于原文,对学科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研究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四)编著、工具书、学术资料: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比较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五)论文:能够科学地论证和回答所提出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观点、内容有创见或新意,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

(六)研究项目及研究咨询报告:能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和政府以及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调研和科学分析,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和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或被采纳后有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七)其他未列入的科研成果的基本标准比照上述相近成果掌握。

符合上述基本标准的各类科研成果可申报本奖励,按其价值和作用大小进行评选。

第十四条:优秀成果奖的等级标准

(一)专著类

一等奖:①研究难度大,研究方法有创新。②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重要贡献,或在理论上有新突破或开创一门新学科,或填补了学科领域的空白。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重要作用,有显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国内学术界有重大影响,是省内本学科领先之作。

二等奖:①研究难度比较大,研究方式有所创新。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在理论上有较大创造性,提出重要的新观点、新结论;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较大作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国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本学科具有领先水平。三等奖:①研究有一定难度,研究方法新。②具有比较高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对学科建设有一定贡献,内容有新意,提出新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或对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有较好作用,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③在省内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是出名之作。

(二)编著、译著类

一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新的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科学完善,材料翔实,论证系统严密。③能够科学地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重大课题,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强。④有重大效益或经济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译著:能填补某项专业翻译方面的空白,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翻译难度大,译文质量很高,准确完整地再现了原著的内容,忠实于原文、译笔顺达畅,并能再现原著的风格神韵。

二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了新的较大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比较科学完善,材料翔实,论证比较系统严密。③能够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较强。④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

译著: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参考价值,对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翻译难度较大,译文质量很高,忠实于原文,译笔通顺,并能在较大程度上再现原著的风格。

三等奖:①科学地吸收并运用了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②体例完善,材料翔实,论证较系统严密。③能够回答或解决社会实践和学科领域中的课题,有一定的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④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在学术界或社会上有一定影响。

译著:对某一学科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在国内或省内有较大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翻译有一定的难度,译文质量较高,忠实于原文,译笔通顺流畅,合乎译文语言规范。

(三)论文类

一等奖:①科学地阐明或解决重大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有创见性的新观点、新方法,在学术上有重要突破,或取得重大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全国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

二等奖:①能够科学地阐明或解决重要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十分有价值的新观点、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全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在省内是著名之作。

三等奖:①能够正确地阐明或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提出新观点或新方法,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②在省内学术界或社会上有较好的影响。

其它类成果的等级标准比照上述相近成果的等级标准掌握。第十五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奖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特设立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为此制定本奖励办法。

第二条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社科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三个等级。

第三条 社科奖分为著作、论文和研究咨询报告三类。其中,著作类成果包括专著、编著(工具书等)、资料和古籍整理著作、译著等,但不包括教材;研究项目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还包括软件、音像制品等其他形式的科研成果。

第四条 社科奖的评审坚持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

条件和标准

第五条 申请评奖的成果,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二)学术上具有先进性,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应用研究成果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三)观点正确,论证严密,资料准确、翔实,文风端正。第六条 申请评奖成果的基本标准:

(一)理论研究成果:学术上有所创新,理论上有所建树,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或在国情、社情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填补了学科的空白,纠正了前人的错误观点,推动了理论发展和学科建设,受到学术界重视和好评。

(二)应用研究成果:在解决社会实践和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方面有所突破,为党政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重大决策提供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和方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

第三章 申报与评审

第七条 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设立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委员会(以下简称奖励委员会)负责该项奖励的评审工作,其职责是:负责确定专家评审组的组成,确定授奖率和一、二、三等奖比例,审定获奖成果名单,处理异议投诉等。

第八条 奖励委员会根据申报情况设立若干学科专家评审组,由学术造诣深、思想水平高、办事公正的专家教授组成,负责成果奖励的学科评审工作。申报评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员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第九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教育科技发展中心,负责处理评奖工作中的日常事务,受理申报并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形式审查,组织专家评审工作,受理异议等事宜。

第十条 各类研究成果申请参加评奖的时限为:

(一)对本届评奖受理申报截止期限前三年成果进行评定,以成果发表的时间为限,上限为本届评奖前三年一月一日,下限为本届评奖前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未公开出版、发表,但被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采用,对实际部门管理决策起了重要咨询作用或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调研、咨询报告等研究成果,其鉴定或验收的时间下限与第十条

(一)要求相同。申报研究咨询报告类成果奖,不论其是否公开发表,必须附采用单位的证明材料。

第十一条 我省高校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享有著作权的研究成果,均可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其中,合作研究成果原则上由第一署名人向所在单位申报。

第十二条 各申报单位应根据本办法第五、六、十、十一条的规定,对申报成果进行初审推荐。

第十三条 各校将申报成果集中,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推荐,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四条 奖励委员会办公室在对各申报单位推荐申报的成果进行资格形式审查后,分学科组织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五条 学科专家评审组通过的获奖成果名单,经奖励委员会复审、审核、批准后予以公布。

第四章 异议与处罚

第十六条 自获奖成果名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的授奖成果持有异议,须以书面形式向奖励委员会办公室提出,并申明异议理由和事实依据,写明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地址。由办公室报奖励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复议。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获奖的,由授奖单位予以撤销,收回证书、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四川大学学生奖励评选表彰办法 篇8

来自: 作者: 发表时间: 2005-04-18 21:00:2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疏导方针,以正面教育和表扬先进为主,重视养成教育和自我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评定优秀学生和其他表彰奖励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第三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国家任务计划形式录取的本、专科学生。

第二章 优秀学生

第四条 按国家任务计划形式录取的本、专科生,符合标准者即可获得由学校表彰的优秀学生称号。第五条 优秀学生必须符合的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模范带头作用。评选时试行德、智、体综合评估制,具体标准是:

(一)把德育放在首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1、树立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2、道德品质优秀,举止文明,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及《大学生行为准则》、《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关心同学、尊敬老师、学雷锋做好事,敢于同坏人、坏事和不良倾向作斗争。

4、严格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规范要求。

5、本内认真参加校、院组织安排的课余社会实践活动和义务劳动在5次以上。

6、认真上好马列主义理论、形势政策、法律基础、思想品德等思想政治教育课,有课堂笔记和心得体会。

(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学习,成绩优秀

1、坚持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习刻苦努力,上课、自习时间专心学习,树立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好学风。

2、学习成绩优秀(或优多良少)。按各科成绩总平均分算出实际得分,即总平均分X0.30=综合评估中的学业成绩。或根据学分制管理条例计算出平均学分绩。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实验、学习)中科研上成绩突出。

(三)达到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4、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早操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5、达到并保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第六条 出现下列情况,不能获得优秀学生称号

(一)受留校察看处分者,在校期间不能评定优秀学生。

(二)受警告以上处分者,在本不能评定优秀学生,在毕业前不能评定奖学金一、二等奖。

(三)受通报批评者,或所在寝室因文明卫生差受通报批评者,在本内不能评定优秀学生。

(四)有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楼上往下泼水或砸瓶子等物、早操出勤率未达85%以上,一学年内不按时归寝3次以上、举止不文明等情形之一的,在本内不能评定优秀学生。

(五)学业成绩属于中等及其以下,或有不及格、旷课,经常不认真自习等现象者,在本内不能评定优秀学生。

第七条 优秀学生评选程序

(一)认真组织学习讨论,明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意义和“评选”的目的。

(二)要求每个学生参加民主评议,写出个人在本学年的思想政治品德总结。

(三)要求在评议、总结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在德育方面都要接受班级(或小组)的群众评估。其评估须按上述综合评估标准进行。辅导员或班主任计算出综合评估得分,以作为组织鉴定和评选的主要根据。

(四)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评估分,由辅导员、班主任在群众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平时的实际考察、分析来评定,在评定过程中应注意征求有关教研室和任课教师的意见。

(五)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评估分与已折算出的学业成绩和体育达标成绩之和即为德、智、体综合评估成绩。评定优秀学生时一般都应按综合评估成绩高低顺序进行推荐。

(六)学校责成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优秀学生评选的统一组织审定。

第八条 优秀学生表彰办法包括授予优秀学生获奖证书,将优秀学生登记表装入本人档案,公布优秀学生光荣榜等。校、院都可举行适当形式的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第三章 优秀学生干部

第九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学生,经过推荐、评审,可授予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一)德育条件,同优秀学生。

(二)学习目标明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刻苦学习,较好地处理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成绩良好。

(三)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各项工作和集体活动中积极组织,起到骨干带头作用,社会工作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工作成绩显著。

第十条 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程序、办法和推荐范围

(一)优秀学生干部由学生干部会酝酿提名,院党委审查推荐。校级学生组织中的优秀学生干部由团委审查推荐。

(二)优秀学生干部的推荐名额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以上的学生干部的10%。

(三)一般应从优秀学生中推选优秀学生干部。个别单科学习成绩出现重修,或整个学业成绩平平,但学习刻苦努力、工作贡献突出的,院党委或团委与学生工作部(处)协商后也可予以推荐。

(四)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须参加本班的民主评议,并征求有关教师意见,经所在单位评审同意后报学生工作部审核。

第十一条 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比例总共可占参评学生的15%,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应在奖学金获得者中产生。

第十二条 优秀学生干部的奖励、表彰办法

优秀学生干部表彰办法包括授予优秀学生干部获奖证书,将优秀学生干部登记表装入本人档案,公布优秀学生干部光荣榜等。校、院都可举行适当形式的优秀学生干部表彰大会。

第四章 优秀毕业生

第十三条 优秀毕业生的条件

(一)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上要求进步,品德优良,团结同学,遵纪守法,在校期间各个方面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在校期间曾两次(含)以上获得校级以上奖励或曾一次评为省级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

(三)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刻苦,大学期间各科学习成绩优良。

(四)积极参加文体活动,身体健康,达到并保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五)在校期间未受过行政或党、团组织警告以上处分。

(六)获得校“优秀毕业生”称号者,可推荐参与省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第十四条 优秀毕业生的评选程序、比例

与优秀学生的评选程序相同,评选比例为毕业生的15%。第十五条 优秀毕业生的表彰办法

优秀毕业生表彰办法包括授予优秀毕业生获奖证书,将优秀毕业生登记表装入本人档案,公布优秀毕业生光荣榜等。校、院都可举行适当形式的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

第五章 创新奖

第十六条 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设立创新奖。创新奖的评奖条件

(一)学术类

1、在学科竞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或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者或在科技发明中获得较高科技含量专利者。

2、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较高学术价值论文者。

3、他在学术领域取得足以获得创新奖荣誉称号者。

(二)文艺类

(一)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者,或获得团体第一名中的主要成员。

(二)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得个人前三名者,或获得团体前三名中的主要成员。

(三)体育类

1、在全国性比赛中(不含邀请赛),获得个人前三名者,或获得团体前三名中的主要成员。

2、在大型综合性全国运动会中,获得前八名者,获得团体前八名中的主要成员。第十七 条创新奖的评选

根据获得的奖项由学院提名,并附相关证书,报学生工作部(处)审核。第十八 条创新奖的表彰

授予创新奖获得者获奖证书,颁发200-300元的奖学金,举行颁奖会进行表彰。

第六章 文明班级

第十九条 文明班级评选条件

(一)方向正确、政治思想好

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班集体形成了一支能发挥带头作用的积极分子队伍;班级成员能自觉抑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对于错误思潮和不良倾向敢于批评和制止;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课,全班平均成绩优良;积极组织同学参加校内各项政治活动和课外马列、党知识小组的学习,针对性强,学习成效显著;班、团活动制度健全,形式多样,效果好。

(二)勤奋刻苦,学习成绩好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学习空气浓厚,成绩优良;考勤认真,出勤率高,课堂纪律好,课代表制度健全,互帮互学,教学相长;作业认真,学习秩序良好;积极参加学习、实验、生产劳动,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效果显著。

(三)文明礼貌,道德风尚好

自觉执行国家、教育部和学校有关规定,遵纪守法,严格纪律;举止文明,班级、寝室、同学间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制度健全,实效良好。

(四)坚持锻炼,文体活动好

按学校有关规定,坚持早操和课外锻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课纪律好,成绩优良;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集体荣誉感强,各项活动竞赛成绩突出。

(五)干部协作,表率作用好

班委会、团支委团结协作,凝聚力强;班团干部模范地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热情为同学服务;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团结同学;以身作则,全面开展,党团干部充分发挥先锋作用,善于带领同学开展“四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活动;加强科学化管理,健全班级学习、寝室生活制度,严格执行,富有成效。第二十条 文明班集体的评选及奖励

(一)加强对班级达标创先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院党、政领导必须对此给予高度重视,重在平时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组织,重在学生班级日常学习、生活制度的建立、检查、督促和落实,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文明班级每学年评选一次,一般定在五至六月。各学生班结合学生个人思想总结鉴定及综合素质测评,按照本条例总结班级工作,进行自我测评计分,在合格班集体达标验收的基础上,参加校院文明班集体的评选。

(三)经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确认的合格班集体有资格向院、校申报校院文明班集体的评选。

(四)经初步审核后,文明班集体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答辩。

(五)校、院文明班集体的评选经校、院横向评比,全面考核,好中评优,认真审定。

(六)校文明班集体的评选名额为20名,由学校奖励800~1000元,授予荣誉称号,颁发奖状,以资鼓励。

(七)被评为校文明班的单位,可增加奖学金评选名额和优秀学生及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指标,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将作为优秀学生干部推荐对象,评优时优先考虑。

第七章 文明寝室 第二十一条 学生寝室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交往的重要场所。学生寝室文明卫生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学生寝室应按下列标准逐个实现达标。

(一)不传播错误言论,不搞“同乡会”或未经批准的其他社团、集会活动,不进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不保存、阅读、传播黄色淫秽的书刊。

(二)上课、自习、睡觉时间无打牌、下棋、吹、拉、弹、唱、高声喧哗现象;任何时候都无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现象。

(三)无乱接电源、烧电热器等违章用电现象;无私自留宿客人现象;女生寝室无男性进入,男生寝室在午休、晚寝时间无女生逗留。

(四)无在床上点蜡烛看书,往楼下或过道上砸砖头、瓶子、泼污水,向窗外丢明火、烟头、纸屑和其他东西的现象。

(五)建立健全了室长制和卫生制,有文明寝室公约,室长工作认真负责,卫生值日每天打扫两次清洁卫生。

(六)室内外地面干净、无积尘、果皮、纸屑、积水、剩饭菜和其他废弃物。

(七)桌凳干净,个人生活、学习用品放置有序,床上用品按时洗涤,床上所放物品干净整齐。

(八)无蛛网,无乱写、乱贴、乱画、乱涂现象。无张贴不健康内容的图画、文字。

(九)门窗及其玻璃干净、明亮、无用纸或木板挡住光线的现象,窗台整洁。

(十)团结友爱,礼貌待人,尊敬师长,积极主动参加和协助宿舍管理。二十二条 文明寝室评选、奖励办法

(一)学生处、校团委、宿舍管理办公室、学生会、研究生会每学年组织一届文明寝室评选活动,安排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宿舍管理人员和学生干部进行多次定期检查。按照文明寝室标准通报检查结果。通过表扬和批评不断促进文明卫生建设。

(二)文明寝室须参加学校组织的答辩。根据文明寝室评比结果,每评定校文明寝室二十个。授予文明寝室奖旗或奖状,发给适当集体奖励费。第八章其他有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可以根据以上各条的规定就德智体综合评估和各种奖励办法订出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根据情况,学校可在优秀学生中评选优秀学生标兵。

第二十五条 被列入日常工作的一般性的各种学生活动奖、竞赛奖,由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和各学院根据需要和可能作出临时性安排。学生工作部(处)负责统筹、平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篇9

【发布文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88号 【发布日期】2004-05-27 【生效日期】2004-05-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88号)

现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决定》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卢展工

二○○四年五月二十七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作如下修改:

将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评奖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1998年7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50号令发布,根据2004年5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的决定》进行修订)

第一条第一条 为繁荣和发展我省社会科学事业,奖励在社会科学方面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奖励名称定为“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下列三类社会科学作品,每类均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一)专著类;

(二)译著、教材、古籍整理、工具书、科普读物类;

(三)论文、调研报告、决策咨询研究报告类。

第三条第三条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福建省人民政府名义颁发。评奖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

福建省人民政府委托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具体负责评奖活动的管理、组织和实施。

第四条第四条 在当届评奖年度内正式出版或发表的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社会科学作品,符合下列标准的,其作者可以个人或者集体名义申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一)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二)在学术上有科学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三)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第五条第五条 申请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向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提交下列文件:

(一)《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二)作品原件及其复印件;

(三)有关单位或组织推荐意见书。

第六条第六条 凡已在相当或高于本奖励的评奖中获奖的成果不再申报参评。

第七条第七条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当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评委会)评审。

省评委会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设立,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评委会成员,由从事社会科学工作专家、学者和有关主管部门领导担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

第八条第八条 社会科学各类作品优秀成果奖具体标准是:

(一)专著:在研究现实和历史的重大问题上有创见;

(二)译著:译文准确畅达,译作内容对研究和解决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有重要参考价值;

(三)教材:在内容上有新意,结构上有突破,对科研、教学有重要应用价值;

(四)古籍整理:切合原意,注释准确,对历史考证有所发现或有重要价值;

(五)科普读物:适应时代需要,并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在传播和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有重要作用和效益;

(六)工具书:体例科学,资料可靠,知识性强,能反映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并有实用价值或学术价值;

(七)论文:在学术上有创见,或能正确阐明重大理论问题或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八)调查报告、咨询报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研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和明显的社会效益,或具有较高的决策参考价值。

第九条第九条 福建省社会优秀成果奖评审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坚持科学、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坚持标准,注重质量的原则;

(三)在同等条件下,青年作者作品优先入选原则。

第十条第十条 省评委会的评审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初评:组织学科评审组按照评审标准,负责成果的初评、初选工作;

(二)复评:组建若干复评组,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评,按评审标准和所下达的入选成果比例(或数量)向省评委会推荐各等级获奖候选项目;

(三)终评:省评委会对各复评组所推荐的各项候选成果进行最后评定。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为异议期。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经公布无异议的评审结果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获奖人授予奖励证书和奖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各类各等级奖金数额和评奖工作费用由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会同省财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与自然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者享受同等待遇,其获奖结果记入人事和学术档案,作为考核、晋升、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和享受有关津贴的依据。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参加评选的作品有弄虚作假或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其参评资格;已获奖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其奖励,并追回奖金和奖励证书;有关主管部门应视其情节轻重依法予以行政处分;构成侵权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评审成员利用职务便利徇私舞弊的,由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取消评审资格,并由有关主管部门视其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施行。

上一篇:大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2017年最新版)下一篇:抗疫英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