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教案.第2、3课时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空竹教案.第2、3课时(精选4篇)

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篇1

授课教师:郭书房

授课地点:操场

时间:2014年9月 24 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抖空竹,使学生对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范”的技术要领。

3、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学习抖空竹 教学重点:空竹上杆动作

教学难点:上杆后平衡调整技术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站队。

2.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3.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

●●●●●●●●

●●●●●●●●

◆◆◆◆◆◆◆◆

◆◆◆◆◆◆◆◆

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 ▲

●●●●●●●●

要求:跑步过程中不得讲话,掉队,注意安全。

2、徒手操8节2×8拍(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正压腿运动、(6)侧压腿运动、(7)活动手腕脚踝、(8)膝关节运动、教法:教师带领做。学法:认真模仿教师动作。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舒展有力度。

三、基本部分:

(一)、器材的使用和要求。1.抖竿:(1)长度:35cm-40cm

(2)直径:1cm-1.3cm

2.抖绳::(1)规格:18支纱——24支纱,纯棉线绳

(2)使用长度:以本人双臂伸展开从虎口至虎口的长度为标准长度。

(量长短口诀:抖空竹用棉线,平展双臂量长短,左虎口到右虎口,两竿悬在虎口边。)

3.皮碗:橡胶空竹是以台湾引进的技术,多为双轮空竹,最大的好处不受到场地和时间限制,不发声不扰民,使用皮碗空竹特别安全,尤其是对初学者和小学生。

4.系绳方法:先将线绳的两端打个死结(小疙瘩),然后盘个活套,套在杆头:绳放槽内,拉紧系牢。

5.握竿方法:双手呈握拳式,大姆指压在竿的上面。竿的后端露出手撑外约一厘米。

6.抖空竹的要领和平衡方法:

(1)基本要领:特别是对初学者尤为重要。

口诀:一对正,二对齐,右手用力向上提,左手配合不用力。必须牢记,有三种启动法1.滚动拉提启动法2.原地提拉启动法3.定位手旋启动法。

(2)掌握平衡时关键,细心观察空竹,不能出现前后翘起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用右手绳及时调整,将空竹始终保持平衡。(3)学会三种启动法:

a.滚动提拉启动法

b.原地提拉启动法

c.定位手旋启动法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 学习“抖空竹”的“起范”技术

(1)教师讲解并示范“起范”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用力方向。要领:两脚并拢,两手持抖杆将空竹置于脚前,首先向右侧拉动空竹,然后向左侧拉动空竹,当空竹滚动到左肩垂直面时,右手迅速向上提拉空竹,左手顺势放送,使抖绳与空竹中轴磨擦,从而使空竹旋转起来。

重点:抖绳在拉动中要绷直 难点:左右手的收放配合

注意:空竹轴面的方向(有轴的只能像一个方向运转),用力方向和发力手,左右手收放的协调配合。

(2)地面平稳拉绳滚动空竹,找动作感觉。(3)“起范”练习

发力手借助滚动的速度惯性顺势提拉后,左右手协调配合抖动。2.学生集体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2).分组练习

(3).找两名练习好的同学示范(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A 左右手配合不协调

B 抖绳没有绷直 C 空竹左右晃动 纠正方法:

A 两臂放松,上臂靠近身体,两小臂上下拉绳 B 注意收放抖绳时机

C要让空竹的轴面始终朝向练习者身体 D找做的好的同学表演。要求:(1)仔细观察

(2)说说你的发现,有什么优点或者有什么缺点?(3)互相帮助

3、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四、小组进行小比赛

1、看看那个组抖的最好,不会的有几个。

2、完全掌握三个动作的同学有几个。

五、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第3课时

授课教师:郭书房

上课地点:操场 时间:2014年10月 9日 教学目标:

1、通过介绍抖空竹,使学生对抖空竹这一民间体育项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抖空竹的“起范”的技术要领。

3、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及灵活性,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内容:复习抖空竹 教学重点:空竹上杆动作

教学难点:上杆后平衡调整技术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集合站队。

2.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3.教师宣布本课学习内容及达成目标。

●●●●●●●●

●●●●●●●●

◆◆◆◆◆◆◆◆

◆◆◆◆◆◆◆◆

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慢跑两圈 ●●●●●●●● ▲

●●●●●●●●

要求:跑步过程中不得讲话,掉队,注意安全。

2、徒手操8节2×8拍(1)扩胸运动(2)振臂运动(3)体转运动、(4)俯背运动、(5)正压腿运动、(6)侧压腿运动、(7)活动手腕脚踝、(8)膝关节运动、教法:教师带领做。学法:认真模仿教师动作。要求:精神饱满,动作舒展有力度。

三、基本部分:

(一)、教学过程: 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并示范

1.学习“抖空竹”的“起范”技术

(1)教师讲解并示范“起范”技术要领,使学生明确用力方向。要领:两脚并拢,两手持抖杆将空竹置于脚前,首先向右侧拉动空竹,然后向左侧拉动空竹,当空竹滚动到左肩垂直面时,右手迅速向上提拉空竹,左手顺势放送,使抖绳与空竹中轴磨擦,从而使空竹旋转起来。

重点:抖绳在拉动中要绷直 难点:左右手的收放配合

注意:空竹轴面的方向(有轴的只能像一个方向运转),用力方向和发力手,左右手收放的协调配合。

(2)地面平稳拉绳滚动空竹,找动作感觉。(3)“起范”练习

发力手借助滚动的速度惯性顺势提拉后,左右手协调配合抖动。2.学生集体练习(1)学生自主练习(2).分组练习

(3).找两名练习好的同学示范(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A 左右手配合不协调 B 抖绳没有绷直 C 空竹左右晃动 纠正方法:

A 两臂放松,上臂靠近身体,两小臂上下拉绳 B 注意收放抖绳时机

C要让空竹的轴面始终朝向练习者身体 D找做的好的同学表演。要求:(1)仔细观察

(2)说说你的发现,有什么优点或者有什么缺点?(3)互相帮助

3、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二)、学会三种启动法:

a.滚动提拉启动法

b.原地提拉启动法

c.定位手旋启动法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

2、小结下课

3、布置课后作业

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篇2

教学内容:教学2-3题 教学目标:

能按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写字。读背儿歌《小脚丫》。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2题,写好铅笔字。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莫文娟 课时编号:78

1、审题。读题,明确要求。、指导练习描红、仿影。课时编号:79 一年级语文备课2 主备人:莫文娟(1)出示卡片认读:云、点、全。(2)指导辨析3个字的异同。

(云、点全都是上下结构的字,都应该运用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划。“云”上下两部分差不多宽。“点”要注意上小下大的书写规则。“全”应写得上大下小。)

(3)复习描红和仿影的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4)学生练习描红、仿影,教师巡视。

3、指导练习临写。

(1)指名上黑板临写“云、点、全”。(2)表扬写得好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

二、教学第3题:读读背背。

1、审题。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她在干什么?(2)自由读儿歌,想想儿歌里都写了哪些内容。

(3)指读儿歌,纠正错误读音。

一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莫文娟 课时编号:79(4)讨论:读了儿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仿佛看到了辽阔的田野。

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小姑娘光着脚丫在田间跑来跑去。我仿佛看到她在打猪草,拾麦穗。我仿佛看到田梗上留下一个个小脚印。)

(5)练习朗读。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用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选出一个读得最棒的。

3、练习背诵。作业:把这首儿歌背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篇3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2005年夏,江苏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生活用电急剧上升,拉闸限电的举措被省内许多城市采用,事关国计民生的能源问题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能源问题将制约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化,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步伐,取得了许多成就。

推进新课 板书:

二、能源基地建设

(一)成就 师

山西省和山西能源基地的地理范围不同,出示山西能源基地示意图,指图说明山西能源基地的地理范围,它是以山西省为中心,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交界地区,这里分布着中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乌金三角”。

【知识拓展】 师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我国“乌金三角”概况。

“乌金三角”——晋、陕、内蒙古三省接壤地区

山西能源基地除山西省外,晋、陕、内蒙古三省接壤地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位于三省区的交界地带,包括16个县市。这里分布着中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乌金三角”。

晋、陕、内蒙古三省接壤地区具有发展煤炭、电力工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有保有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26.3%。本区煤炭多为优质动力煤,煤层大多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建设和生产成本低。该区沿黄河部分地段水资源相对富集,而且土地开阔,为建设电站提供了水源和用地保障。此外,这里开发前景相当可观的天然气和铝土矿资源也是进行能源基地建设的物质基础。

“乌金三角”地区具有近煤、靠水、有场地的办电优势,可以建立巨型火电站链,在沿黄河两岸有条件布设一系列火电站群,形成总装机容量达6000万千瓦的中国最大火电站链,可以向东部输送的电力相当于长江三峡的五六倍。

山西省煤炭资源极其丰富,据测算,含煤地层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0%,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28%,年产量占全国的1/4,是山西能源基地的核心。以山西省为核心的山西能源基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山西能源基地的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里是我国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进步发展的能源基础,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在中国未来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效应中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适中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为进出西北、西南的重要通道,是国家建设逐步西移的前沿阵地。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山西能源基地将成为国家的能源“工业特区”加以建设和强化,吸引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我们本节课探讨的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侧重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学生归纳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成就。

生略。板书: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师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山西省从“六五”时期开始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山西省煤炭外运线路图”,学生归纳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第二个成就。

板书:

2.扩大晋煤外运能力 师

图上显示山西煤炭外运有多条铁路通道: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看,北边内蒙古和西部的陕西煤炭资源都较丰富,没有太多的煤炭出境的压力;向东、南方向的煤炭主要通过东部铁路运往东部沿海港口如秦皇岛、黄骅、日照等,再通过海洋运输南下;向东的铁路大致可分为北、中、南三条到达东部各海港,分别以大秦线、黄骅线、焦作—兖州—日照线为主要干线。

(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地图创设问题情境)展示“山西省能源的转换图及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图”,结合课本P 48~49内容讨论并归纳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第三个成就。

板书: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

发展炼焦业,向外输出煤炭 师

山西能源工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同时又要兼顾生态效益,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下标49活动内容,讨论:对于山西省来说,是输煤好还是输电好?

(教师引导)讨论时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运输成本、资源消耗等方面来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力求寻找出一条适合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言之有理即可,对有创新的回答充分肯定)讨论内容提示:

(1)从经济效益来看:卖出1吨煤的价格为160元,而1吨煤发出的电可值600多元。(2)从输出成本来看:输电成本低于输煤。

(3)从生态效益来看:输出煤会减轻本地环境污染,而造成使用地的环境污染;输出电会增加本地的环境污染,而减轻使用地的环境污染。

(4)从资源消耗来看:山西缺水,燃煤发电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师

通过讨论,足以让人感到事物的复杂性,综合考虑,输煤和输电各有利弊,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方式一直并存至今。现在,山西全省产煤量的2/3以上用以外调,出示“晋煤的国内流向图”(创设情境)。

思考:

1.晋煤主要的消费省(区)有哪些? 2.山西省煤炭资源主要供应哪些地区? 3.东北、华北地区也是我国煤炭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为何还需大量从山西调入煤炭资源呢?

4.晋煤的国内流向主要依托哪些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回答:略。(教师提示)师

东北辽中南工业基地、华北京津唐工业基地消费量大,煤炭资源有缺口,需从山西省调入。

(小结)山西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及黄河等河流保障电厂用水,使这里逐步建成我国最大的火电基地,已成为西电东送的一条重要线路之一,已架设有大同—北京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向京津和华北地区输送大量的电力。

【知识拓展】 师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还面临一些重大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存在哪些重大问题。(教师运用媒体呈现如下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首先,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水资源总量贫乏,与全国年平均水资源量相比较,本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第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黄河给予区域开发更多利用水资源的机会,但是黄河水不稳定,其利用受全流域总体配水制约,特别是近十几年来黄河断流问题逐渐加剧,严重威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第三,水资源损耗日益加大。随着大型能源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工业耗水,特别是火电工业与有色金属工业耗水加大;另一方面人口聚集,水浇地及居民耗水也会大幅度增加,再加上降水不稳定和水土流失,水量平衡很难保证。为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建设了内蒙古引黄和山西引黄入晋工程,其中山西引黄入晋工程分南北两部分,南干输水工程主要为太原输水,北干输水工程向大同、平朔输水。

其次,交通运力不足。中国能源空间布局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距,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力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田区的开采和缺煤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主要的运煤东西通道,通往东北的有集通线和京包—京沈线、滨洲线三条主干线;通往华北的有四条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和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自西而东有: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以及以海港为枢纽的沿海运煤通道。国家在不断改进和增加运煤通道和运输能力的同时,还重点建设火电和煤化工基地,将原煤转化成二次能源——电,通过空中电网输送出去,或转化成煤气通过管道输送出去,从而在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同时,大大缓解交通运力的紧张状况。

最后,水土流失问题。这里本来就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加上大面积露天开采,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必将加速,因此土地恢复与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生略。板书:

(二)存在问题 1.交通运力不足

2.水资源短缺

3.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课堂小结

空竹教案.第2、3课时 篇4

从卫星拍摄到的亚马孙河流域“朗多尼亚地区公路沿线1975年和1999年雨林分布状况对比图”中可看到雨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板书: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认识图例,分析原因)阅读图2.25“雨林被毁的原因”分析雨林被毁的原因。(学生讨论,教师补充)亚马孙热带雨林正面临被毁的危险,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开发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增长和贫困是雨林开发的前提原因,由此而派生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市建设,还有商业性伐木以及开辟大型农牧场等,都是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然而,人类对亚马孙雨林的开发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规模和影响是不同的。20世纪60年代之前,亚马孙地区因为丛林的阻隔和湿热环境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生活在浓密雨林中的印第安人,还处于部落群居阶段,他们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迁移农业为主,影响还不大。随后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土地需求膨胀,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开发。特别是1970年“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公布,标志着亚马孙热带雨林进一步遭受破坏的开始。

板书:

1.雨林被毁的原因

请读下面材料,了解亚马孙流域的开发。课件展示:

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巴西广大中、西、北部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几无开发。为了改变这种地区的差异,促进内地发展和国家一体化,于1956年1月就任总统的库比契克,决定把首都迁往国家腹地,同时修建亚马孙大公路。巴西亚马孙大公路几乎完全是从原始热带雨林中穿过。为了修路,首先要开出70米宽的空地,使数万平方千米林木遭砍伐,被遗弃的木材计1.2亿立方米。为了开发北、中、西部,政府鼓励南方和东南方农民移民。移民基本上是无序的,他们一般都是用烧荒的方式开辟农田、牧场。到1994年,5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已有12%被毁掉,加速了水土流失。在巴西北部各矿区,尤其是金矿和钻石矿开发时,无政府主义严重,如在帕拉州的“彼拉达”金矿区,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淘金者广泛使用汞作为溶解金粒的物质,结果造成淘金地区河流和湖区的污染,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的平衡。

(学生分析掌握)亚马孙开发计划实施的原因、涉及的区域和其开发的项目。师

巴西的“西部大开发”涉及地区之多,范围之广,占据大半个亚马孙河流域及整个巴西西部。它的三大措施是修路、迁都、移民。

板书:

2.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历史演变 ①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②移民亚马孙平原 ③跨国企业的经营

(分小组讨论)雨林公路该不该修建?(学生分析,教师补充)对于修建雨林公路的评价,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问题。从“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区居民的增加,开发公司蜂拥而至,相应的工厂也乘虚而入,雨林的受损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会加速雨林的毁灭,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若从“利”的方面看,它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当地的经济建设将会随之突飞猛进,巴西国内的经济压力将会得到缓解。至于公路该不该修的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认识到

修不修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移民亚马孙平原

从图2.28中可以看到,地处巴西西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自1970年至1988年的18年间,人口从10万增长到100万,毁林面积也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到180多万平方千米,占雨林总面积的7.5%。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有很大的关系。

跨国企业的经营

巴西为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大量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以经济为驱动,破坏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如:欧美开发中南美洲雨林为大牧场,提供牛肉汉堡的生产原料;日本从东亚、东南亚进口一次性筷子;欧洲从非洲雨林区进口高级棺木。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雨林的论战还在继续,破坏也在继续。课件展示:

学生课堂活动互动: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协调会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官员、开发商等角色,从角色的立场讨论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

活动规则:每个小组认领一种角色,用5分钟的时间讨论和整理思路,然后推荐一位代表做中心发言,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发言时请说明所扮演的角色,尽可能多地发表建设性意见。如果需要,可以上台展示材料。

风云辩论:雨林破坏谁之错? 正方观点:雨林破坏,亚马孙地区的国家和居民应负主要责任。反方观点:雨林破坏,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学生辩论活动略)师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雨林的开发,既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需要,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保护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保护亚马孙雨林符合长远利益和全球利益。但这与雨林所在地国家的发展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雨林开发与保护的关键。

依照巴西亚马孙雨林的破坏,认识我国对雨林的开发现状。课件展示:

海南:热带雨林遭毁容

近年随着热带高效农业在海南发展升温,一些开发商把毁林开垦作为扩大耕地的手段,每年全省毁林案件均在百件以上。去冬今春,国家原始森林公园尖峰岭、蓝洋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地的热带雨林被毁面积已近千亩。

在尖峰岭一处名叫“仙人脚”的地方,这里到尖峰岭主峰直线距离约20千米,过去林木蓊郁,泉水丁冬,有鹿鸣鸟叫。但现在,这些坡度超过三四十度的山坡上,烧得枯焦发黑的树桩在太阳下呆呆地站立着,暴雨冲刷后,许多巨壑横陈的山沟却无水可流。

板书: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师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1990~2000年南美洲共损失热带雨林面积32万多平方千米。在过去的30年间,巴西境内约15%的雨林被毁,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绿色和平组织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对森林的破坏,80年内热带雨林可能完全从地球上消失。开

发还是保护?这是雨林的两种前途,也是人类面临的两难抉择。

热点讨论:(教师出示问题)

1.雨林的前途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你对雨林的前途持何种态度?为什么? 生 略。师

(教师小结)受开发和保护措施的影响,应以全球的、长远的眼光审视雨林目前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面对全世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呼声,当地政府和人民也已认识到这种低经济效益与高环境代价的开发是不可取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确立了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并制订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和措施。

(学生活动探究)结合图2.30“热带雨林的保护”分析亚马孙地区诸国关于保护雨林的六项具体措施是什么,这些措施对亚马孙雨林的保护起到什么具体作用。

(探究作业)地理小论文《由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想到的„„》 课件展示:

非洲国家强调应合理开发和保护森林

非洲木材组织14个成员国2001年9月28日在利伯维尔召开会议强调,非洲木材生产和出口国必须加强合作与协调,认真制订并切实执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并驾齐驱、共同发展的长远战略,以使经济与生态共同发展,在促进林业生产长足发展的同时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

与会者还就今后严禁毁林造田的原始刀耕火种耕作方式、妥善管理林区狩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达成共识。

非洲热带雨林资源极其丰富,是仅次于拉丁美洲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区,储藏量共达2.5亿公顷,其可开采的木材量高达100亿立方米,其中90%集中在非洲木材组织成员国内。然而,非洲木材的出口值占世界热带木材贸易总额的比例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2/3下跌到如今的7%。目前非洲热带木材的45%仍以原木出口,其余55%也多为初加工的锯切木材,而亚洲的木材加工率则高达88%,拉丁美洲则几乎达到100%。

【例题剖析】

1.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A.中纬度的温带草原 B.低纬度的热带草原 C.亚寒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 答案:D 解析: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读下列“甲、乙两地植被图”,完成2~3题。

2.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光照和热量 B.地形和降水 C.地形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为台湾局部,乙为非洲局部。台湾由于地形因素植被分布有垂直向上的变化;非洲该图所示部分都在热带地区,而植被明显不同,主要是降水的影响。

3.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答案:B 解析:台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

目前,北京森林总价值已达2000亿元,森林的环境价值是食物价值的十几倍,涵养水源的价值达1000亿元。山区通过爆破造林已形成第一道防线,2006年要让五环路沿线全部变为绿色。完成4~5题。

4.五环路沿线的绿化带主要的环境作用是()A.减少交通环境污染和美化环境 B.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

C.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 D.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 答案:A 5.对远郊地区进行绿化,最主要的作用()

①涵养水源②增加林木果品产量③开发旅游资源④增加农业收入⑤防风固沙⑥增加木材蓄积量

A.②④ B.③⑤ C.①⑥ D.①⑤ 答案:D

课堂小结

雨林开发的背景是复杂的,既有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要求,也有发达国家国际市场的牵动。因此破坏雨林,责任也不全在亚马孙地区的国家和居民;保护雨林,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尤其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板书设计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第一课时

一、森林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一)亚马孙雨林调节全球碳氧平衡的作用——地球之肺

(二)雨林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蓄水海绵

(三)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基因宝库

(四)雨林植物的药用价值——医学宝库

(五)亚马孙雨林不仅属于当地国家,也为全人类所共有 第二课时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一)雨林的生物循环和群落生产力

(二)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三)人类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活动: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 第三课时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一)雨林被毁的原因

(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历史演变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3.跨国企业的经营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活动与探究

上一篇:监理安全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与书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