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 篇1

随着中国的发展及日趋国际化,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西方社会及文化的理解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中西跨文化交际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在时间的使用上却很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西方文化 篇2

在2009年下半年的电影中, 要说对中国人民, 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 毫无疑问, 我们都会提到《2012》和《阿凡达》。至今为止, 我们都不会忘记许多人排着长队, 冒着严寒买票的情景。这两部电影之所以会出现万人空巷, 一票难求的情况,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因为两部电影所体现的主题, 所传播的理念, 所承载的文化都与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息息相关。当然, 电影的拍摄手段与技巧所呈现出的大场面, 大制作也让人印象深刻, 但是, 一部成功的电影最能打动人, 感染人, 影响人的还是电影中所蕴涵的情感, 所体现的价值观, 世界观。作为中国人, 我们惊喜地发现, 在这影响全世界的两部西方电影所体现的文化理念中,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东方, 来自中国的魅力与神韵。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依存, 近年来, 我们一直都在担心, 甚至批评一些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入侵”, 其实, 中国文化也在影响着其他国家, 影响着全世界。从《2012》和《阿凡达》中, 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体现。

二、“家”“仁”文化的体现

“家”的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是核心理念之一, 特别是儒家文化, 对“家”的理念就更加注重, “国”“家”一体, 国是千万家, 家是最小国, “四海为家”, 自古以来, 我们中国人就认为家人、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是血肉相连、命运相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可以看成是“家族”的关系。而维护这“家族”文化的就是中国人讲究提倡的“仁”, 仁者, 爱人也。这些理念, 在《2012》《阿凡达》这两部电影中都有深刻的阐述与表达。

1.“以人为本”“四海一家”的“仁义”“大家”理念

在《2012》中, 当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 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都团结在一起, 彼此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乃至生命。中国的藏族老奶奶见到美国的逃难家庭时, 冒着耽误登船时间而有可能遭灭顶之灾的风险, 毫不犹豫地叫自己的孙子停下车把美国人一家救上车。在海啸即将冲击“方舟”, 但还有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守在船边, 没有登船的紧急情况下, 船上的人经过讨论之后, 没有自私地驾船离开, 而是想办法让所有人都上船, 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对神灵的敬畏, 对动物的呵护, 与世间万物的沟通、交流, 以及最后只有善良、仁爱的地球人才能留在潘多拉星球的场景, 都体现了一种“仁爱”“兼爱”的思想。身为间谍的杰克·萨利在“潘多拉”星球上经受训练顺利成为纳威人, 又冒险返回星球拯救星球并再一次被善良、不计前嫌的纳威人所接受时, 我们看到:中国文化中的“仁义”思想, “大家”理念在西方人身上、在全世界人民乃至整个宇宙生命的身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2.“血浓于水”的“小家、亲情”理念的体现

中国人的家族观念自古以来就很强, “血浓于水”“百善孝为先”等思想都是基于血缘、家族、亲情基础之上的,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 西方文化在这个方面比较淡薄, 但是, 在这两部电影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小家、亲情”理念在电影中的完美展现。《2012》中因为父母离异而与生父疏远的小男孩, 在紧急关头一次又一次地与他生父共同抵挡危险, 一次又一次地强调:“He is my father, we can’t leave him alone!”还有腰缠万贯的富商在“方舟”即将开动, 而自己和双胞胎儿子还没有登船的情况下, 毅然使尽全身气力把孩子推上船, 而自己却掉进了万丈深渊!在《阿凡达》中, 纳威人的老首领在临死之时, 把弓箭交给自己的女儿, 女儿竭尽全力为父报仇, 这些感人的镜头与场景很自然地就会让每一个中国人联想到“血浓于水”的亲情的伟大!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理念在西方的电影中同样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三、“和”文化的体现

2008奥运开幕式上那一个个闪烁着祥和之光的“和”字, 大家肯定都记忆犹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 主张与宇宙万物和谐相处, 主张阴阳和谐, 顺应自然, 顺应规律, 因此, 我们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的口号, 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主张, 体现了对“度”的把握。电影《2012》其实就是对人们贪婪无度, 滥用资源将造成的后果的一种沉痛的警醒, 同时也警示着世人:当大难来临时, “和”之宝贵, “和”之力量!在面对大灾大难时, 人类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共渡难关!《阿凡达》中“和”的理念更突出, 在地球“千疮百孔”, 资源枯竭之时, 人类靠暴力强取豪夺, 掠夺其他星球的资源只能是自取灭亡!而能与潘多拉星球的纳威人平和地交流、谦虚地向他们学习的杰克却得到了纳威人的肯定与接纳!矛盾是需要“调”“和”的, 而“调”“和”的主要方式就是影片中多次强调的“Communication”, 要平等、真诚地沟通、交流, 而不能强权压制, 甚至武力威胁!人与神灵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世间万物之间, 国家与国家之间, 以及星球与星球之间, 只有用心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产生合力, 达成共识, 彼此相辅相成!《阿凡达》中, 人与兽, 与树木之间的交流让人神往!这与中国道家、佛家所提倡的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和”, 这一独具东方神韵的文化理念在西方电影中闪烁着朴实无华却永恒隽永的光芒。

四、“忧患意识”的体现

中国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说“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从古到今, 我们都主张“以史为镜”, 立足长远, 正是这种“忧患意识”让中华民族未雨绸缪, 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闯过, 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12》这部2009年最成功的灾难片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形下, 以一种最直接以最震撼的方式警醒世人要有一种忧患意识, 前瞻意识, 要懂得珍惜!《阿凡达》则以另一种方式进一步告诉人们:有了忧患意识, 还要懂得怎样圆满地、圆融地去解决问题。

五、“图腾文化”的体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信仰、有自己图腾的民族, 我们认为, 我们的图腾就是我们的守护神, 在危机时刻, 紧急关头, 他总会及时救大家脱离苦海。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 因此, 在艰难乱世, 民不聊生之时, 总会有“真龙天子”现世, 搭救万民, 建立新秩序, 新社会!在《阿凡达》中, 那威力无穷的似凤似凰的神兽——“魅影骑士”, 就如咱们的“真龙天子”, 在最危险的时候现身, 带领纳威人冲破一切艰难险阻, 转危为安!东方图腾文化的神韵在西方文化中魅力彰显!

六、结语

电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很生动的呈现方式, 它能把文化中隐性的、显性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 电影也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各个民族, 各个国家都会用电影来传播自己的文化理念。在这个世界文化大融合的时代, 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 在《2012》《阿凡达》这种绝对的西方大片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 可以很温馨地感受到东方文化的神韵!有一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以说优秀独特的中国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西方文化。愿更多的人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独具魅力的神韵!

参考文献

[1]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 (7) .

西方文化点滴 篇3

由于社会历史、法律法规及生活习俗各方面的差异,在英国开车和乘车等方面和中国有诸多的不同。

英国的机动车辆均靠路左边行驶,有专门的人行道供步行者通行,与中国的车辆靠右行恰恰相反。

城市交通要道口,两旁设置红绿灯,地上画有人行横道线。行人欲横穿街道时,自己按动按钮,绿灯即亮,现出行人通行标志,并发出柔和的笛声,此时来往车辆停下,让行人通过。行人走过,绿灯灭,红灯亮,行人禁止通行标志又出现。

步行者欲搭车,须站在公路左边,伸出左手,握拳并竖起拇指,意为“Can you give me a lift?”司机见了一般会停车让你上去。

驾驶员行车时须系好安全带,否则交警发现会罚款50英镑。交警将填好的罚款通知单贴在汽车上,由驾驶员自己去警察局交罚款,逾期不交者罚款加倍。

绝大部分公共汽车没有售票员,乘客须自觉投币撕票,以便查验。公交车基本上都是双层的,下层为不吸烟车厢,上层前部供吸烟者乘坐。公共汽车站牌一般都不写站名,乘坐时应特别注意,以免坐过站或不到站就下车。

学校

西方国家的。chool通常指小学、中学和高中,但在美国还包括大学和幼儿园。美国的学校制度依州而不同,都有private school(私立学校)和public school(公立学校)。青少年受教育都必须go to shool,并根据各自的需要去上不同的school。有以时间划分的day school(普通日校),night school(夜校),summer school(暑期学校),sunday school(主日学校);有以学校性质划分的,如tradeschool(商业学校),drivingschool(驾驶学校),industrialschool(工业技术学校),music school(音乐学校)等。此外还有各种college(学院或专科大学),institute (学院、大专学校、研究院所),university(综合性大学)以及graduate school(研究院)等。

教室座位

教室座位的安排体现了师生间的关系和地位,当然也有方便教学的因素。西方国家课堂桌椅的排列常有三种形式,即传统式、马蹄式和模块式(附图)。上必修课时多用传统式,这样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容易控制整个课堂。上选修课时则多用马蹄式和模块式,这两种排列法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当然,这三种形式的选择,还有赖于多种因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希望学生参与的程度等等。

BINGO游戏

Bingo是因出乎意料的成功而发出的叫声,Bingo游戏是西方人常玩的游戏。其中一种游戏玩法如下:

《西方文化概论》论文 篇4

“两希”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它们以独特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世界。“两希”文化指的是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古希腊罗马之所以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就是因为古希腊罗马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成果,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由此,古希腊文化及以后作为希腊文化继承者的罗马文化,启迪了14-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而深远的推动作用。正如恩格斯曾指出的:“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古代希腊罗马在宗教神话、哲学、文学艺术及科学等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对其后的西方文明乃至当今的世界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那时候所创造的艺术作品,直到现在还能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而哲学、科学思想则奠定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的基础。下面谈一下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文化为后世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根基

古希腊的宗教与神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进一步说就是古希腊的各种神灵信仰是神话传说的思想基础,而神话传说反过来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宗教,神话是宗教的核心。继《荷马史诗》之后的《神谱》,把古希腊诸神纳入一个单一的世系,创造了以宙斯为首的12位主神谱系。由此可见,古希腊宗教体系的确立以及宗教教义的充实与完善,神话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古希腊以神话为根基的宗教也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古希腊宗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教会组织及神职人员,这种宗教的世俗性是希腊城邦理性主义的萌芽。从根本上说,希腊重视现世生活,宗教活动在他们看来只是现实生活的补充,并不要求来世灵魂的解脱。其次,“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联系,为希腊及以后的西方世界创作无数优秀的文艺作品提供了不竭的题材。古希腊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不仅神的外形为人体,而且神性既高于人性又同于人性。神与人之间会有联系,有往来,人的行动会体现出支持他的那位神的意志,人类的战争、统治、生活乃至生命,都会被神不同程度地支配,而人类也会因不满神的专制选择反抗神。这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特有的人神关系,自然会被文艺作家们所利用,发挥他们的无限想象,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神人世界。如奥维德的《变形记》,是希腊神话向西欧传播的来源之一。正如马克思说过的那样:“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二、古希腊罗马开启了世界哲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奠定了哲学派别的基础

古希腊留给西方哲学的遗产就是西方哲学的本身,正如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所指出的:“古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的自由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首先在认识论方面,为希腊哲学发展迈出第一步的是“智者学派”,他们持着“自然论”和“约定论”的观点。“自然论”者认为,人与社会的诸多习俗和制度是从自然而来的,有其自然的依据,是人自身难以认识与改变的这种观点否定了人的认识能力,最终陷入了“不可知论”的泥潭。“约定论”者主张社会的习俗和制度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并无永恒自然的依据。这观点虽然突出了人的认识主体地位,但他们否定了自然规律对于人认识的决定性,否认了人主体认识的客观内容主要是自然,逐步变成了“相对论”观点。然而说到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奠基人,还要算古希腊人文哲学的真正开创者———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将哲学的研究从自然转向人,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提高个人的素质和完善

个人品德,是一种“可知论”。

三、古希腊罗马学艺术成就促成了西方文化的史诗和悲剧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开山之作。她的语言生动流畅、构思精巧严密,结构布局得当,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希腊古典时代起,《荷马史诗》就成为学生必读作品,至今仍是当代欧洲人学习文学时的必修一课。但丁称荷马为“诗人之王”;马克思也称《伊利亚特》是“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它“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的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它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攀的范本。

除了史诗,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另一伟大成就是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雅典时期的悲剧。当时雅典先后涌现出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是第一位重要的悲剧诗人,有“悲剧之父”之称。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已为数很少,而其中又以取材于希腊神话《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最为出名。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悲剧的真正创始人,据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剧演出时的布景、舞蹈、高底靴和轻飘鲜明的服装,都是埃斯库罗斯首先采用而流传至今的。索福克勒斯是三大悲剧家中最具有才华的一位。他大约写了130部悲剧,现存的仅有七部,其中又以《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最为杰出。在他的著作里突破了抒情诗式的悲剧形式,诗歌队退到台外,减少合唱的作用,加强了戏剧的作用,使悲剧艺术趋于完善。三大悲剧诗人的最后一位欧里庇得斯写过90多部作品,流传至今的只有18部,如《美狄亚》、《安德洛玛克》、《特洛伊妇女》等。在他的作品中,命运实际上已是人物自身的性格,所以他的悲剧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以此表现发生在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可悲事件。由于这一特点,欧里庇得斯被认为是开创西方家庭问题剧的第一人。

由此可见,古希腊罗马文化对西方文化确实有着根源性的影响。

但是古罗马被蛮族摧毁后,欧洲陷入了黑暗。蛮族目不识丁,到处烧杀抢掠,摧毁了古罗马的文明,摧毁了欧洲的文明成就。而基督教教会,则成了中世纪黑暗中,保存文明火种的明灯。由于教会的长期系统的传承,不管是文字,还是书籍,都保存了下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基督教义化对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对于西方的主流价值观所强调的内容,大部可以在基督教义化中找到其根源。我们常常以西方价值观中的个人主义与我国的集体主义进行比较,其实,个人主义的思想根源出于基督教《圣经》中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的第二条“要爱人如己。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个人主义在西方表现为对个人财富,权利,智慧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价值观激励着个体的进步从而带动了整个西方的进步。

对于西方文化所强调的“进步与改变”也可以在基督教的信条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从耶稣为改变整个世界而降生,到他被钉到十字架上的那一刻,再到耶稣基督的再次复活。基督教教义告诫其信奉者的是万物都是在发展中变化,在变化中进步的。人们所需要坚信和做到的是破除旧的事物的枷锁,不断地向前前行。正如创世纪,复活等等基督教教义和信条所提倡的。本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参加就职竞选时以“改变”作为自己竞选的口号,提倡只有改变才能为美国带来进步和才能让美国保持先进。他的成功就出自于他对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准把握。

二、基督教文化对西方义学的影响

义学艺术是体现文化的最好体现。在基督教义化的影响下,西方在学显现出了独有的特点。基督教文化在义学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基督宗教精神作为西方文学的核心观念,作家在作品中往往通过隐喻的基督形象来阐释自己的基督宗教思想,以及以基督精神来审理世俗社会。这使得基督文化的传播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悲惨世界》

中蹲了19年监狱的苦役犯冉阿让,意外地闯进了主教卞福汝的家里,受到了热情的款待,临走他偷了主教的一套银器,主教不加追究反而加送了一对银烛台,他对冉阿让说:“我的兄弟,我赎的是你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雨果在这里真切的体现出了基督文化中的爱与宽容是最大的拯救力量的思想。

作家们在进行创作时,有意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进行陪衬和烘托,这又多以典故引用的形式来表达和诠释,更丰富地表现出了基督教义化对其的重要影响。

三、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所体现出的文化在西方的政治制度中也有这充分的体现。西方一些国家的立宪政治制度正是这一点的体现。基督教认为,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因此每个人的天性中部有神性,天地万物,唯有人具有神的灵明。后来,尽管人因对上帝的叛离而导致了人性与人世的堕落。但在基督教的传统里,人的神性从未因此消失。这个神性赋予了人作为被创造物固有的尊荣,权利,幸福与慈爱。人生而自由、平等,因为基督教认为人人均为上帝的造物,人只受上帝的奴役。人权是天赋的,作为地上之国的人类世界必须保障这一天赋的人权,并通过立宪表现出来。通过立宪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基于基督教对人类理性坚定不移的信赖。理性是西方宪政国家的基础:正是在每个人理性即自利自保,趋利避害本能指引下,人们才会并能够订立契约组成国家。这也解释了在政治上保护人权的主张。

由于基督教文化的缘故,福利国家的政策取代了自由放任政策。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所有福利国家都是基督教国家,而这些国家的宪法又有效地辅助了这项政策,这一切所说明的并不是一个巧合。这涉及基督教义化中关于“情”的伦理,人的自爱与博爱,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救赎与行善。基督教伦理中的戒命有两条:第一,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第二,要爱人如己。先自爱,次之为爱人如己。《圣经》强调对穷人的关心和爱: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基督教对人类命运的普世关怀,不但肯定了个人,即自爱和自我,的价值,而且也肯定了人类有共同的价值,即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可以恪守共同的法则,共营社会政治生活。这就充分的解释了西方国家优越的福利政策。

综上所述,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世界的根本文化,已经渗透到它的每个领域,共同构建了整个西方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方汉文--《西方文化概论》;

2.刘文荣--《西方文化之旅》;

3.刘小荣--《希腊古典文化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文化影视鉴赏 篇5

公元前1200年,在那个人神共存的时代,那个崇尚武力的冷兵器时代,浩浩荡荡的战争气势扑面而来。有人为正义而战,有人为和平而战,有人为一己之怨而战,有人为爱情而战,有人为权利而战,有人为私欲而战,特洛伊充斥着战争的喧嚣,特洛伊弥漫着战争的苍茫,也沐浴着英雄的荡气回肠。战争終会结束,英雄注定要湮灭,青春会逝去,梦想会幻灭,爱情会消散,但是,英雄们的精神必将横贯历史,泽被古今。

英雄的人永远有着自己的执着而高贵的追求,在平凡中显现出伟大。阿基里斯追求英雄的荣誉,他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战争中的荣誉。他要留名,他要成为最伟大的英雄,让千年后的人们依然传诵他的传说。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不是为某一个人而站,我是为了全希腊,我是为了希腊的战士和他们的妻儿而战。尽管他明白,无论英雄还是凡人都将湮没于历史,他还是敢于抛开外界的束缚追求自己的信仰。出征前,母亲文预言,他将因战争而名垂千古,也会因战争失去生命,但他无畏的选择了战斗。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在战火中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当英雄的梦想与凡人的爱情不可兼得时,他放弃了一生的最高追求,选择了飘渺但高贵的爱情。这种追求的抉择让平凡的爱情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也显示出他的英雄气概。

赫克托尔一生追求完美。他让他的士兵明白一个男人的尊严:维护自己的荣誉,爱护自己的妻儿,保卫自己的国家。做个简单的男人,是那个时候多么难以实现的梦想!尽管他鄙视弟弟的怯懦,可是作为兄长他承担了罪责;而在误杀阿咯琉斯的堂弟后,他坦然地接受挑战,走向死亡。当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包围的时候,他毅然代替年迈的父王指挥军队,担起了保卫家园的重任。即便妻子请求他留在家里不要参加战斗,也被他委婉地拒绝了。一个已经习惯了在最前线作战的英雄,当他安排好唯一挂念的妻儿的退路以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阿喀琉斯的决斗。这是一场悲壮的战斗,这是两个名副其实的英雄之间的决斗,赫克托耳虽然在这场决斗中死去,可是他英气的面庞永远留在了特洛伊民众的心里。一个人的取舍自己的追求远比追求本身伟大的多。

英雄的人永远敢于用生命去担当责任。

阿基里斯眷恋生命,却又死之泰然。作为男人,他爱得英雄。在弥留之际一面忍受利箭穿心的痛苦,一面还要微笑着安慰痛哭流涕的布里塞伊斯:“不要紧,我没事,走吧,特洛伊在沦陷。”阿基里斯真正实现了杜拉斯所谓的“爱情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英雄的壮举。”他把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上升为对人生价值的追寻。作为战士,桀骜不驯的阿基里斯是为了自己的名誉而战。他挥舞着手中的利刃勇往直前,一个转身,一个穿刺,一个旋跳,让举剑对着他的特洛伊士兵胆战心惊,无人能与这位战神媲美。战无不胜,无人能敌,当他杀死特洛伊最善战的将领赫克托尔时,甚至连天上的众神也因他的勇猛议论纷纷。阿基里斯蔑视所有敌人,甚至不把希腊国王阿伽门侬放在眼里,他奔跑在希腊军队的最前锋,以震慑天神的勇气与特洛伊人作战,他的呐喊威慑着特洛伊的每一个士兵,激励着希腊的每一个战士,他的利刃轻而易举地撕裂特洛伊军队守城的阵列,用敌人的鲜血为希腊大军开出进攻的道路。没有人能够阻挡他威猛的攻击,他像是怒发冲冠的雄狮,狂吼着冲入特洛伊军队,如入无人之境,一个人就击溃了特洛伊的密集防线。但是,夜晚降临他呆在白天被他杀死和蹂躏的敌人面前静默,泪水落下:“兄弟,我们马上就能见面了。”因为,英雄们知道,真正的英雄要敢于用一切去担当责任。赫克托尔向往幸福,也不惧为了责任舍弃自己的幸福。作为自然人赫克托尔有着正常人的恐惧,毕竟他面对的对手是所向披靡的半神,但恐惧眼神的背后有着他作为一个社会人更大的责任。出战前赫克托耳怀抱自己的小儿子,眼中满是父爱,他对妻子说:“我真想能看着他长大,看着姑娘们围绕在他身旁...” 其实这就赫克托耳自己最大的心愿。可是,他不只是一位父亲,也不只是安德罗马克的丈夫。他是特洛伊的王子,是特洛伊的统帅,是特洛伊人民的守护神。是那个危难来临时必须站在最前面的人。“我这一生都遵守一个原则,这原则很简单:敬奉神明,爱护妻小和捍卫祖国!特洛伊是我们的母亲,fight for her!”喊出了它独有的气势。在误杀阿基里斯的弟弟后他毅然接受了阿基里斯的挑战,即使自己没有胜算但出于道义不惜一死。为国为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英雄。英雄的人永远有分明的爱与恨。

赫克托尔对其弟弟帕里斯的爱,将其弟弟的风流视而不理,在那样“女子是男人奴隶”的社会,无非流露出对弟弟的溺爱;还有当弟弟与敌国斯巴达国王米奈劳斯搏斗失败后,帕里斯抱住哥哥的腿,赫克托及时将弟弟送回国后,与敌奋战,并大获全胜,这表明弟弟对哥哥的依赖和哥哥对弟弟呵护,这种相互关系就是兄弟之爱。阿基里斯对堂弟手把手的传授作战技巧,并将道理与其,体现了兄弟之爱;当其堂弟被赫克托误杀后,阿基斯里恼羞成怒,戴盔披甲,杀死了赫克托,为其弟报了仇,这也是爱的体现。

特洛伊国王对次子帕里斯犯的严重错误给予理解,无非体现了对儿子的伟大父爱;他在长子赫克托被杀后半夜亲自前往敌国要回长子赫克托的尸体,年老体衰的他,不为生命危险,这种举动更是父爱使然。赫克托对自己尚嗷嗷待哺的儿子更是无限的关爱,当确信自己必死无疑时,他提前指给妻子一条暗道,让其将儿子抚养大,便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种父子爱不但体现在上层阶级之间,而且在普通士兵中也有所体现,一个很小的镜头——在特洛伊沦陷后,阿基里斯释放的那个普通士兵说“我还有个儿子,放了我吧”,试想假如他没有子女,一个有骨气的士兵绝对不会乞求敌人给自己生路,也许因为父爱,他放弃了尊严。

阿基斯里里为堂弟复仇,就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更是对亵渎亲情的仇恨。还有帕里斯在特洛伊沦陷后不顾堂妹布利塞伊斯的阻拦仍然将箭射向了阿基斯里,这也是对杀兄弟者的仇恨,对次子帕里斯来说更是对杀死自己一直依赖者的人的极大仇恨。

当帕里斯逃回来抱着赫克托的时候,赫克托一剑刺死了门内劳斯,保护了他“懦弱”的弟弟;当他错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时,他也毅然接受了于此而来的后果;当阿基里斯大叫着他的名字时,他抛下了心爱的女人儿子,走上了战场,不畏死亡。所以在决斗时,即使作为影片正面描述的英雄形象阿基里斯也丝毫不能掩盖赫克托的光芒。影片中,有人是英雄,有人是小人。其实他们都是个人主义的产物,为家为国的个人主义成就的就是英雄,仅仅为自己的个人主义就是小人,英雄与小人的距离并没那么遥远,一个人可以由小人变成英雄,也可以由英雄变成小人。

西方文化史 博雅 篇6

当时接到《西方文化史》这本书,是一本很厚的书;一看那名字就是有关西方知识的,感觉有点像《西方思想史》,又有点像《外国文学》,对于西方的东西,我是十分有兴趣的,而且现在是学西方文化,这样更能高层次的了解西方的文化,使自己的知识面扩大,给自己以文化上的滋润和启迪。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断的拓展着我们西方文化的思维空间,让我们了解区别于中国文化的西方文化意识,是对我们文化意识的培养,让我们真正的步入了西方的轨迹。

《西方文化史》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文艺复兴……描述了西方文化的出现、历程、内容和影响等等,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但老师却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把它述说出来,通过对西方文化精粹的细致梳理,着力讲述西方文化的起源,深入探讨了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客观分析了西方文化,使我们容易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理论和视频的来介绍西方文化以进行授课,梳理了西方文化之间的表现和差异的关系,让人有时候产生共鸣的反应,这样的课趣味十足。

在课堂上,老师把西方文化的语言说得生动,描绘栩栩如生,每一节课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效果,不用的乐趣,不同的体会。这样的课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扩展我们西方文化的外延,特别是对一些热爱西方文化的同学带来了曙光,让我们知识面广,尤其对于了解西方文化渊源很有帮助,而且清晰明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我们为什么要系统学习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是一本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书籍。西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社会,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整合形成的。它的文化既表现出一致性,又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彩性。《西方文化史》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它的形成,它的发展,它的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其内容包括组成西方文化源头的希腊理性和艺术、希伯来宗教、罗马法律、以及汇合成西方文化之流的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本书在较为完整地展示西方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的同时,特别注意凸现贯穿其中推动西方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运动和成就。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历史、社会形态、思想(如哲学思想、文艺思潮、文艺理论等)、影响社会发展的科学成就、与文学密切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艺术等无不包含其中。阅读本书无疑将扩大视野,有助于对西方世界的了解。特别的视野、高度的概括、独特的评说、精美的图片构成了《西方文化史》的基本特色。

文化就是人化。在此意义上,人类文明史是一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史。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具有知识培养,情操陶冶,道德才华的多种功能。西方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制度、技术等领域,甚至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概括。

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指欧洲,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和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西方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给组成部分,是人类释疑唯一的上帝(圣经)的历史,总体上说是本质的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历史,因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缺少了对西方文化的历史的了解,因此需要系统地学习西方文化,这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必要的历史和背景,还能够把握文化的内涵,寻找它的优势,借鉴它的长处。

二、试述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形成的两种基本价值观念,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或瑰宝。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奉行如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坚持理性等的态度或信仰,主要强调的是对真的价值判断;而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对自身价值理性、理想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关怀或追求,主要强调的是对善或美的价值判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人们的知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才更全面更自觉。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不同的精神领域,科学精神追求实证。人文精神以人为一切行为为价值的中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西方教育历史的不同阶段的价值取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古希腊时期它们共生于一个知识体系中,中世纪宗教教育使人文教育畸形发展而科学精神被禁锢,在文艺复兴后表现出从最初竹简单融合,以后呈现出或分庭抗礼或扬此抑彼的态势,直到二战后二者才逐步走向融合,他们所衍生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是源于古希腊的欧洲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两种内涵,其一是对人的幸福的追求,其二是尊重精神存在的价值。前者从肉体方面着眼,追求尊重人本身的价值,后者则从人的精神层面着眼,认为人的精神性是人的尊严之所在。

对于西方来放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及其各自本身的缺点,绝对不能靠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来解决或克服,更不可能以此来构建整体的人类精神世界。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密切联系的。这一方面表现为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意蕴,而人文精神也渗透着科学意蕴。科学的精神气质应当包括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独创性、合理怀疑性五个方面。这些都是约束科学家行为的具有情感色彩的价值和规范,既维护科学共同体的稳定秩序和促进科学的发展,同时与人类进步的目标也是相通的,而这恰恰是科学精神的人文意蕴所在。在人文精神中,虽然着重强调对高尚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但在寻求真理上与科学精神是一致的,都要求客观、公正、求实和献身精神等,而这又是人文精神的科学意蕴所在。另一方面,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还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西方人文精神的危机并非科技发展的结果,而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片面追求最大利润的表现,科学技术和科学精神并不排斥人文精神,相反,两者结合可以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在现代物质文明水平上,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和综合,使科学精神人文化和人文精神科学化,才能促进人类精神文明迈向更高的境界。

西方文化 篇7

国画是通过笔墨画卷的形式表达画家的内心感情与思维。国画将其极具特色的用笔与墨色用法技巧作为一种表达手段, 表现出画家的内心情怀。用毛笔在宣纸上运用墨色以点线面的绘画形式将对象的外形、面貌、神态、韵味、骨法、质地通过留白的方式进行表现。国画中笔既是绘画工具, 墨则通过画面留白形成对比, 写意而传神。同时国画本身就注重画面形式这正表现出古人的风雅。古人将笔墨作为绘画形式的媒介, 不仅表现出中国书画的意境, 更将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于自然山水、人文社会、花鸟虫鱼, 极具审美价值。国画不追求光影追求形似, 追求一种意境一种神似, 不局限于用全黑水墨表现。而色彩为主的国画, 则追求一种绘画法则的“随类赋彩”, 通过对画面中主要物体的固有色用色彩表现, 而画面中的光与环境色则不作为主要因素。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火烧圆明园, 欧洲列国对中国烧杀抢掠, 带走了中国的无数文化瑰宝, 法国就是其一。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凡尔赛宫、法国巴黎博物馆与国家图书馆多地都陈列并收藏有许多流传到国外的极具艺术文化研究价值的中国绘画艺术品, 并提供给众多民众及艺术家们参观。许多的艺术家们对中国艺术品这种有别于他们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小的好感。中国的这些文化瑰宝在国外大放光彩, 并影响着一批人自身对艺术及艺术形式的理解及表达, 这也许是印证近年所说的“文化鲶鱼”, 中国的文化在国外散发着独特的风格绽放着超强的艺术生命力。

除了中国绘画艺术品以外, 能体现“文化鲶鱼”这个概念的, 还有日本传统浮世绘。浮世绘是指日本传统风俗画、版画, 是一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它兴起于江户时代 (1603 ~ 1867年间 ) , 属于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展现了人世间间飘摇无常的世俗风态。浮世绘的表现题材很广泛 :有风景绘、美人绘、花鸟绘、春绘、武士绘、戏曲绘、历史典故绘, 通过这些文化作品, 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日本的民俗习惯和主流思想。

浮世绘在江户年代后期发展到了高峰期。其中流传最广的, 是美人画、演员画和风景画这三大类。美人画一般画风色彩艳丽, 其女主角大多是艺妓或是市井商人的妻女, 故在在当时, 出身卑微的浮世绘并不为贵族所承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浮世绘都被认定为是社会下层不入流的江湖艺人为迎合市井小百姓所创作的谋生工具, 而能得到当时权贵所认可的, 只有日国宫廷画师所创作的作品和中国自唐朝时期起就流传至日本的中国国画, 以及明治维新时期, 日本结束闭门锁国后从西洋舶来的油画。

浮世绘无法在日本进入主流行列, 被打开国门后被流传到西方国家, 却引起了一片轰动。著名学者周作人曾留学日本, 对当地的文化变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他的文学造诣发展到顶峰时期, 他曾写下《日本之浮世绘》一文, 文内写道 :“日本昔慕汉风, 以浮世绘为俚俗, 不为士大夫所重。待开关后, 欧土艺术家来日本者, 始见而赏之, 研究之者日盛。”正如周作人所言, 浮世绘传入西方国家后, 这种不刻意强调还原真实、不追求光影与空间感, 而是更充分地融入画家自己的主观思想, 画面上有大量留白, 忽略掉细枝末节用于突出主体的人物或是山水, 颜色艳丽、平整, 这些特点都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绘画风格的画风, 正是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画风作品, 进入欧洲后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如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鲶鱼一般, 对于环境变迁有着超强的适应能力。

法国印象派的德加、莫奈、马奈, 新印象派的惠斯勒, 再到后印象派的凡高、高更、劳特累克, 立体派的毕加索等人都从日本浮世绘绘画风格中得到艺术灵感。受到众多绘画中的启示, 如浮世绘中的运用色彩平涂的绘画形式, 而绘画题材则多是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 通过表现自然与社会生活的朴素的生活态度, 运用不受拘束而灵巧的画面构图, 通过绘画形式将自然与社会生活用画家敏感的视觉将把握成为画面形式, 定格为一幅幅画卷。这些绘画大师所受浮世绘艺术的影响, 并引发了整个欧洲流行日本艺术文化思潮, 浮世绘这种艺术绘画风格不只推动了绘画历史发展, 整个美术史进程, 推动了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再到后印象主义的发展的艺术运动, 并且推动着整个西方绘画艺术朝着现代文化艺术不断发展的重大意义。

由此可以得出“文化鲶鱼”可以淋漓地表现出在艺术中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入。

参考文献

西方文化的“不育症” 篇8

从一九八八年到现在,已经是整整五年了。在这期间,诺贝尔文学奖将传统的文学大国的作家统统排斥在外,独独褒奖那些所谓的边缘作家(西班牙的塞拉有些例外),不能不说是一种颇引人注意的新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实际上显露了一种对世界文坛乃至整个世界新格局的认同,因而具有文化的甚至政治的意义。

七十年代末以来,国外学术界开始流行后殖民主义理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这门理论现已成为一批知识分子批判西方文化霸权和欧洲中心主义的有力武器。其代表人物萨伊德,就是一位来自巴勒斯坦国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尤其在人文科学领域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这一理论的运用者们证明了,在西方国家里,一个文化是如何按照其模式生产出有关另一个文化的知识,并如何通过这些“一厢情愿”的知识去实行文化霸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创始者们也许十分欣慰,因为在其理论兴起之后的十几年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相互不甚关联的事实从不同侧面证明,二十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和下一个世纪,世界这个大舞台上的主要角色将是一批新人。例如,政治上,苏联的解体打破了以往两霸对峙的冷战局面;经济上,欧洲(尤其是德国)的复兴意识和亚洲崛起的势头,已经在重新绘制世界经济的大地图。文化上,欧美作家已不再可能继续统治文坛。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以及少数民族作家的成熟宣布了世界文坛的主角已经易人。

以这几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为例,传统的主流文学之外的作家连连榜上有名,已经说明世界文坛新动向的实际含意与指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了注释。首先,这些作家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突出的文学个性。他们不仅在题材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而且在主题的倾向性和情节的切入点上,也有着明显的新特色。马哈福兹、塞拉和帕斯,及至戈迪默,都善于将世界文坛的新思潮、新技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学创作中去。马哈福兹对阿拉伯民间故事、传奇和游记等文学形式作出了创造性的发展。塞拉的实验性创作使其成为西班牙战后“文学之车”的启动者。帕斯得以运用其现代的多元文化意识,用代表着自然与人类历史的“太阳石”去表述现代人的生活真谛与现实困惑。对于充满责任感的戈迪默来说,文学创作则不仅仅是艺术地反映现实,更是直接介入现实,对现实产生影响。正因为如此,当戈迪默获奖时,迎接她的不仅有文学界同仁的祝贺,还有着南非黑人的欢呼。整个世界文坛,整个世界的各民族人民,则通过这些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及其创作,聆听到了地球上另一些人群的心声,体会到了发展中国家所潜在的巨大活力,以及世界格局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其次,上述作家的创作活动及其在世界文坛上日益重要的地位,都明确地证实:“后殖民地文学”已经成熟。近几年不敢公开露面的拉什迪,曾写下充满激进色彩的语言和富有创意的形象的优秀作品,并因此而成为后殖民地文学的开拓者与教父。他的名著《午夜的孩子》,被欧美书评界称为“后殖民地文学独立的呼声”。这一评价不仅是指《午夜的孩子》以印度独立日前夜作为小说富有寓意的开头,更为本质的是,拉什迪通过对印度社会细致入微的描写,带给世界文坛崭新的文学语言,独到的作品结构和新鲜的意象比喻,有力地震撼了封闭的、了无生气的传统主流文学体系。从此,已经悄然发展了数年的后殖民地文学脱颖而出,走上前台,正式加入世界主流文学,形成与传统主流文学并存、且日益显示出压倒优势的文坛新局面。

拉什迪的巨大成功令世人瞩目,他的戏剧性灾难又象征性地暗示了后殖民地文学发展之艰难。自从霍梅尼宣布了对拉什迪的判决,不仅拉什迪本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就连翻译其作品的译者也连遭暗算。后殖民地文学本身似乎也有类似的遭遇。作品被误读、误解乃至被禁的现象均有发生。这些作家的成功,往往凝聚着更多的辛劳甚至血泪,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而更凝重、更深刻,更贴近时代的脉搏。

后殖民地文学的又一典型代表,就是去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沃尔科特。沃尔科特是典型的多元文化的产物。他生长在位于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岛中的圣卢西亚。他的血管里流着英国、非洲和荷兰祖先的血液。这位血统复杂且又生活在多种文化交叉的岛国里的黑人诗人,从开始创作起,就深切地感受到“分裂”之痛。他不仅要为自己的肤色“不够黑”,不足以使黑人同胞们“骄傲”而受到感情上的伤害(见《飞翔号纵帆船》一诗),更要面对白人把持的主流文学的殿堂,承受“批评界不愿承认这位伟大的英语诗人是一个黑人”(布洛茨基语)的巨大压力。他不能不面对这一现实而发生慨叹:“可我如何/在这个非洲与我所爱的英语之间作出选择?/出卖两者,还是奉还它们给予的?/面对这样的屠杀我怎能冷静?/背弃非洲我又怎能生活?”(诗中的“屠杀”系指肯尼亚吉库尤族人举行“茅茅”起义时的遭遇)独特的体验化作传神的比喻,赋予沃尔科特的诗作一种特殊的魅力,并终于将诗人推上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使这位黑人诗人最终受到世界的公认。

沃尔科特的诗作技巧娴熟,语言鲜活,标志了后殖民地文学的成熟。更有代表性并具阐释功能的,还要算他于去年十二月七日获奖时发表的演说。且不说演说题目《安的列斯群岛:史诗记忆的片断》已经包含的丰富暗示,演说的行文用辞更是处处显示了诗人强烈的后殖民地时期的文学意识。文中的比喻乃至提到的人名地名,无一不表明诗人鲜明的政治立场与话语倾向。这一篇长达十五页的讲演稿中遍布前殖民地国家及民族的名称,相比之下,前殖民国家与殖民者却很少提及。讲演提到了欧洲,美洲,以及维多利亚,哥伦布,还有作家特罗洛普和诗人雪莱等等。不过很显然,这些字眼只是被用来衬托演说的主题,演说的主导意象则是由那些反复出现的词汇所构成的,即那些曾经遭受殖民者压迫的各民族的强大生命力。沃尔科特在斯德哥尔摩挤满社会名流的大厅里,向全世界发出对新文学的热烈欢呼:“能注视一种文学——使用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等数种帝国主义语言的一个文学——在一种文化的形成初期,在一个岛屿又一个岛屿上,含苞并开放,这令人多么欢欣,多么荣幸……这绝非好战的吹嘘,而是对必然的朴素庆祝:花季终于算临。”这番话公开而清楚地宣布,由少数人统治世界的历史已经结束,世界已经进入后殖民地时期。后殖民地文学的成熟就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标志。

上一篇:环卫年末工作总结下一篇:好作文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