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高分作文技法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场高分作文技法(精选9篇)

考场高分作文技法 篇1

姓名学号

一、书写(1)端正书写态度(2)力戒错别字(3)准确控制字数

(4)注意标点正确(5)使用修改符号修改

二、审题(1)确定文章体裁(2)审清写作范围(3)抓住作文题眼,确定写作重点(4)通过字面弄清题目所蕴含的的深刻含义

三、立意(1)反映真、善、美(2)角度新奇,从平淡的、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掘新意(3)要写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感受、独立的思想

四、选材(1)紧紧围绕中心(2)真实、典型(3)新颖、有特色(4)确定材料的主次,详略得当(5)提炼材料要学会“艺术组合”,巧妙嫁接

五、构思(1)构思要精巧(2)列出简要提纲(首先要定出题目、中心思想,然后列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开头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结尾些什么。另外,还要考虑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材料如何组织安排等)

六、内容言之有物,真实具体。

七、开头(1)开门见山(2)设置悬念(3)环境烘托(4)联想回忆(5)引用经典名句

八、结尾(1)自然收束式(2)画龙点睛式(3)抒情议论式(4)启发结尾式(5)首尾照应式(6)名言警句式

小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与选材练习题

姓名学号

按要求完成作文审题、构思练习:

1、话题作文: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六年里,你经历了许多事情,度过了你美好的童年时光。同时,这六年也记录了你成长的点点滴滴。回想这六年,你一定感慨良多。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50字左右的作文。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要写出你的真情实感,注意书写工整。

审题:以上话题限定了这次习作只能写,没有限定

立意:通过这篇习作,选材(列出两到三个真实、典型材料,写出梗概):

2、命题作文:成功的喜悦往往令人难忘,请以“我成功了”为题,把你的一次成功的经历,写成一篇65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记事完整,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书写工

整。

审题:以上话题限定了这次习作只能写,没有限定

立意:通过这篇习作,选材(列出两到三个真实、典型材料,写出梗概):

3、半命题作文:请以“难忘的()”为题,将你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一段亲

情故事写下来。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50字左右的作文,注意书写工整,表达真情实

感。

审题:以上话题限定了这次习作只能写,没有限定

立意:通过这篇习作,选材(列出两到三个真实、典型材料,写出梗概):

4、命题作文:题目是“写给母校的一封信”,要求:临近毕业,你一定有很多话要

对母校说,请你把想对母校说的话以书信的格式写下来。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晰,书写工整,650字左右。

审题:以上话题限定了这次习作只能写,没有限定

考场高分作文技法 篇2

一.精题材———挑好衣装展个性

材料是一篇文章的血肉躯体。所以, 如果想更好的表现文章的灵魂———中心思想, 就必须在选材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考场作文, 是与他人竞争之作, 要胜人一筹, 选材必须做到新颖丰富。我们在弄清题意确立主题后, 脑中会浮现许多材料, 这时不妨在草稿纸上把想到的材料简单罗列出来, 接着逐个审查一遍, 好中选优。选取那些真实的、有典型意义的、新颖的材料, 这样作文内容就会呈现一种“丰富”的状态, 你的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作为一名中学生, 要把搜集材料的触角伸向日常生活的热点问题里, 关注生活的每一份热情, 把握时代跳动的每一条脉搏, 才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 从而展示文章特有的个性。另外, 也要从别人不曾留意的方面或很少用到的材料来写, 才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要新颖, 材料是关键。因此, 考生在选取题材上尽可能着眼当代热点事物、潮流。用炽热的新潮去展示文章主题, 用个性的衣装去吸引阅卷教师眼球。

二.深立意———独辟蹊径靓主题

古人云:“意犹帅也。”所说的意就是立意, 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立意的统帅作用, 不仅表现在它决定着材料的取舍, 还表现在它影响着文章的谋篇布局、表达手法等方面。因此, 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文章成败的关键。虽然每年的中考作文中都涌现出很多名篇佳构, 但我们所看到的普遍情况是:许多学生四平八稳但求无过的作文, 宿构和套作比比皆是, 没有什么新意, 立意不高。要使学生的作文立意出新, 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让表现的主题与当今主流合拍, 要与当代人的意愿情趣符合, 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客观事物, 去捕捉问题, 阐述观点, 表达想法, 就算有新意了。一篇深邃隽永的文章都有高远新颖的立意, 要使考场作文立意深远, 可以用小题大作、角度标新、反面着笔等方法, 不管怎样, 写作时要善于从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出发, 寻找新颖的角度去开掘事物的特点, 探求事物的本质, 才能提炼出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来。

三.炫开头——巧使凤头夺声势

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 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 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 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一篇文章不管如何开头, 作者都要想到如何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内容, 为正文作自然的辅垫。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 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怎样才能做到这几点呢?先看这两篇满分作文的开头:《声音如花》开头:“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声音, 如同一朵朵美丽的花儿, 只有有心人才能采撷得到。”《我的视线》开头:“穿梭在大城市中的我, 总把视线停留在过往人群中, 而这次我的视线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一个淳朴的小山村。”因此, 写好开头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如趣用比拟, 可使文章别开生面;拟用博喻, 可使文章形象开阔;巧用设问, 可使文章引人深思。

四.炼语言———精妙之处巧点缀

考场作文速成技法导引 篇3

就下面一道作文题,按写作的一般规律,进行记叙文、议论文的快速构思训练。

下面是某家电视台同一频道在一个月内播放的两幅画面——

画面一:冬日,晴空。北京的街头出现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雨林,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议论。

[画外音]园林工人精心装饰着冬日的北京,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画面二:一位生态学家,指着街头一株株仿真椰子树,说:“这些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椰子树不仅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阳光照耀下还会释放有毒气体……”

[画外音]没有科学便没有环保,生态学家呼吁,去掉装饰,还原冬天的本色。

请以“装饰与本色”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一、记叙文的快速构思

【写作导引】

限定话题:装饰与本色

选定文体:记叙文

搜索事件:选择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中心事件。二虎开了一家家用电器专卖店。开业前,他花费近十万元钱将门面装潢一新,吸引了很多顾客,赚了一些钱。可半年后专卖店就少人问津了。后来,他改变策略,靠诚信和优质服务的本色使小店起死回生。

确定主旨:漂亮的装饰固可兴盛一时,诚信为本才能长盛不衰。

拟定标题:二虎(人物入题)/二虎开店(事件入题)/小店变奏(比喻入题)/霜叶红于二月花(引用入题)

设计开头:心理描写(开张前的美好设想)/环境描写(见下面的“环境描写”设计)/语言描写(开张时的热情张罗)/倒叙(先写事件的结局,再写开端和经过)

设计正文:围绕中心事件和话题,展开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

1.环境描写:小店的装饰、开张时的火爆、衰落时的冷清、复苏后的热闹

2.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开张时的得意、衰落时的沮丧、复苏前的反思、复苏后的欣慰

3.行为(细节)描写:布置环境、接待顾客、清点钞票、服务用户

设计结尾:点明主旨/回应话题/象征/悬念(注意:无论用哪种方式结尾,篇末一定要点题。)

【写作训练】

1.完成“写作导引”中所设计的“开头”“环境描写”“神态、心理、语言描写”“行为(细节)描写”和“结尾”。

2.仍就“装饰与本色”这个话题自选一个有积极意义的事例,仿拟一份结构提纲,然后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二、议论文的快速构思

【写作导引】

限定话题:装饰与本色

选定文体:议论文

确定观点:装饰固不可少,本色断不可丢。

搜索材料:放眼现实生活、古今中外、影视书刊(包括教材)

1.新西湖似刚出浴的美人,迎来更多游客。(扣话题中的“装饰”,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正面材料。)

2.圆明园的废墟,更给人无限遐思。(扣话题中的“本色”,从史料中选取正面材料。)

3.画龙点睛,可灵动飞扬;画蛇添足,反不伦不类。(扣“装饰”,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4.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弄巧成拙。(扣“装饰”,从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反面材料。)

5.三仙姑扮老来俏,脸上涂抹得“像驴粪蛋上下了霜”,更显丑态。(扣“装饰”,从现代文学作品中选取反面材料。)

6.别里科夫把自己装扮成正人君子,最终在华连卡的耻笑声中了却了可悲的一生。(扣“装饰”,从外国文学作品中选取反面材料。)

7.维纳斯的断臂,给人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扣“本色”,从外国文学作品中选取正面材料。)

确定分论点:根据搜索的材料,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

1.适当装饰,可锦上添花,赏心悦目。(就上面搜索的材料1、3,正面谈装饰的作用。)

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显本色美。(就材料2、7,正面谈本色的重要。)

3.矫情作伪,失去本色,则事与愿违。(就材料4、5、6,反面谈装饰不当、失去本色的危害。)

4.“淡妆浓抹”,总须“相宜”,不可堙没本色。(综合以上三方面作小结。)

拟定标题:用论点、论题两种方式和直陈、引用、对比、比喻、对仗、联想等方法。

1.装饰固不可少,本色断不可丢(论点命题直陈式对仗)

2.可“金玉其外”,不可“败絮其中”(论点命题引用对仗)

3.淡妆浓抹总须相宜(论点命题引用)

4.由“东施效颦”说开去(论题命题联想)

5.锦上添花与画蛇添足(论题命题对比)

6.小议“装饰与本色”(论题命题“万能”命题法——在任何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小议”“浅谈”“摭谈”等即可成题)

设计结尾:重申论点/回应话题/指明方法

【写作训练】

考场作文增分技法与训练 训练八 篇4

[目标略语] 在高考语文考场中,议论类文章几乎一统天下,相似的立意,相同的结构,使阅卷老师大增“审美疲劳”。写记叙类文章的少,写得好的记叙类文章更是鲜见。在为数极少的记叙类文章中,多是叙事简单、平铺直叙、无重点、无亮点的文章,而真正写得好的少之又少。记叙类文章可以写得“好看”一点的方法有很多,如构思奇特、选材独特、描写细腻、感悟深刻等,其中一个重要的而且极易掌握的是叙事曲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山无起伏,便是顽山”,写记叙类文章尤其讲究有张有弛、有动有静、跌宕起伏、尺水兴波,这样的文章才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才能在考场上摆脱平庸,获得高分。

佳作悟法

真题回放(2014·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样卷

双 赢

苏觉看到李明的第一眼,就无因地敌视他,他相信李明也是如此。

作为应试的“唯二”幸存者,他们也理应相互敌视,因为这个公司只招一名员工。欲扬先抑,“敌视他”,这是抑笔一。“只招一名员工”,到底留谁呢?设下悬念。

苏觉刻苦求学,颇有悟性,他也自视优秀。但几个月来不断被诸多公司拒绝,使他把这份工作当成了救命稻草,他必须胜过李明。但李明出身丹青世家,且功底深厚。

最后的对决已经到来,这次设计的主题是“爱”。爱?苏觉不屑去想:“我是个孤儿,何谈爱?”不过,他可以用暖色渲染出温暖与爱意,想到这里,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眼,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苏觉转身进了工作室,一天时间,还真有点紧迫呢。

“最后的对决”,暗示了情节的紧张。“他抬头挑衅地看了李明一眼”,抑笔二。

苏觉画完后已是黄昏时分,他摸摸肚子,准备先去吃饭。把画布遮好,风吹起一角,只能看到橙黄的暖色调,很温暖。他走出去,看到李明还坐在那里,悠闲自得,好像他的画也完好杀青了。李明对苏觉笑了笑,苏觉莫名其妙地望着李明的背影,他突然想到那个胖经理说过的话:“听过‘山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吗?你们现在就站在独木桥两边,狭路相逢,胜者可只有一个。”

李明的“悠闲自得”,“笑了笑”,看上去似乎很和谐,其实暗流涌动,情节似松实紧。微型小说如此点出“材料”,自然巧妙。

苏觉回来的时候,已经月上中天了。他着魔般地又进了那个工作室,李明已经走了。他先是警醒地望了望四周,做贼似的向李明那幅画走去。那黑色的遮布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他慢慢地揭开一角,之后是一幅完整的画。他望着那幅画,陷入沉思。总以为有点违背爱的主题。冥思苦想之后,他踌躇满志地添上了几笔。然后迅速逃走,连门都忘记关了,更不用说查看一下自己的画。

苏觉、李明各自画的什么?苏觉“添上了几笔”,“添”的又是什么?再设悬念。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自己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之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为何有如此结局。

到了该揭开悬念的时候了,可是结果出人意料。这是怎么回事?悬念再起。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

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更有意境了。

揭开悬念一:他们画的内容。

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又给苏觉的画添上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 揭开悬念二:李明在苏觉静物画上画了一只猫,苏觉在李明虎画上“添”了一只蝴蝶。结尾“扬”笔,一“扬”李明,二“扬”苏觉,“双赢”结果,卒章显志。

亮点点评 这篇微型小说构思巧妙,主旨鲜明。除了在两个人物安排上一主一次,一明一暗,对比衬托外,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也是一大亮点。这一亮点的成功源于两种“曲笔”技巧:悬念法和欲扬先抑法。

技法指要

一、设一个突转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向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峰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用此方法构思情节,在结构上形成了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如《项链》《最后的常春藤叶》在结尾都使用了这种技巧。平时不少同学写记叙文经常用“急转法”,用得很不成功,因为“转”得极不自然,令人难以信服。其实,这种技巧使用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合乎情理,在“转”之前必须要用好伏笔、铺垫。

二、设一点误会

就是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惑。由于巧置误会,悬念层叠,文章回环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请看下面的例文:

错 觉

今天第五节是体育课。第四节一下课,我便把饭盒放进食堂,计算着体育课可以提前几分钟下,以便买份好菜。

体育课果然提前了几分钟结束。刚解散,我便一溜烟地跑到食堂,从成排的饭盒中拿出那个方形的,跑到窗口买了份排骨。

当我走出食堂时,才看到一群群学生冲向食堂,食堂里转眼便排起了一条条长龙。我得意地大嚼着排骨,看着那排成的长龙,心中十分得意。

当我向空中吐出第四块骨头,并一脚把它踢得远远的时,发现食堂门口有个女孩看着我。那不是隔壁班上那个姓沈的么?反正挺漂亮,平时常听同学们提起她。我也看了她几眼,但终究觉得不好意思,便跑到运动场上,避开她的目光。

我坐在运动场上,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刚才那个女孩。短头发、大眼睛,可我和她根本不认识,她怎么总看着我?我抬起头,却看见她也到运动场来了,就坐在对面的看台上,仍旧看着我笑。我越发不自在了,想不出她为什么总看着我。难道她„„这不可能,我又黑又瘦,一头鸡窝似的乱发,穿着一身旧运动衣,踩着一双已有一周没洗的脏球鞋。实在没有哪一点儿值得她看的。我赶紧几口扒完饭,站起身准备回教室。这时她也站起来,笑着跑了过来。

她笑的时候更漂亮了,一对小酒窝,风中飘逸的黑发„„我有些呆了,看着她,想不出事情的原因,便转身想走。

“哎!等一等!”她喊出声来。

声音甜甜的,像一串银铃。啊!她跟我讲话了,这可是条新闻,下午我又可以向同学吹牛了。我转过身,看着她白皙的脸,全身感到不自在,麻木地挤出一张笑脸问:“有什么事吗?”这一刻我觉得全身在发烧,猜想着她要说什么,但怎么也想不出。

终于,她跑过来了。“没什么。”她又开口了,那声音使我有些陶醉。她又低头抿嘴笑了一下说:“我只想问问你吃完饭没有。因为——因为你用的是我的饭盒!”

点评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靠误会制造喜剧效果的佳作。因为想买份好菜,“我”便把饭盒提前放进食堂;又因为急着打菜,“我”才没有仔细辨认饭盒。这一连串原因导致了此后事件的发生,是整个误会的起因。当“我”吃完饭,想回教室时,女孩竟跑过来,主动与“我”搭话。至此,误会达到极致。当女孩澄清误会,期盼与现实间形成如此巨大的反差,真实地再现了青春少年的朦胧情感。

使用误会法要注意设置“误会”环节真实、自然、令人信服。

三、设一点悬念

“悬念”是欣赏文艺作品时,读者对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很想知道又无从推知的关切和期待心理。悬念法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使情节回旋推进,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方法用若干似离题实切题的材料腾挪跌宕,一开始就制造悬念,吊人胃口。用好悬念法,不但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好奇,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叙述中,涉及足以引起读者期待的问题,又故意不说穿,以激发读者的猜测与渴望,这便是悬念的妙用,也是读者的兴趣所在。

如柳小倩写的《石榴花开》。文章开头:

石榴花开了,层层开满枝头„„

暮色中,我拿着几朵刚盛开的石榴花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

用实物“石榴花”和事件“如约来到了云的墓前”设置悬念,接着作者叙述与云相识、相知的过程,消释悬念:

一天突然收到云的信,叫我去医院看她。我匆忙赶到医院,在血液病房里找到了她。她躺在白色的病床上,整个人显得非常憔悴苍白,见了我似乎想挣扎着起来。然而事实上,她早已奄奄一息。我见势,急忙把她扶起来。我没有太多话,因为我不想她太累。许久,她要我帮她照顾她的石榴树,她说她很遗憾没能和我终身为友,但愿能变成来年后的第一个石榴。我噙着泪,默默地为她祈祷,祝愿她一切都会好起来„„我精心照顾着云的石榴树,看着它开出第一朵、第二朵花„„并看着一朵朵不起眼的小花结出一个个火红的石榴。我想我已经完全了解云了,如果云活着,也会这样认为。

至此,读者猛然醒悟:云是喜欢那石榴般火红的生活,然而她却偏偏带着石榴花般的梦如流星似的离开了人世;她对生活炽烈的爱,对生命将逝的沉着平静,和她那石榴花般灿烂的笑容,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运用悬念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悬念要巧妙,以引起阅读期待。2.要对悬念加以必要的强化,以激发阅读兴趣。3.消释悬念要巧妙,以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

四、来一点对比

对比法可使人辨真伪,明是非,识好坏,促人冷静地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要想全面反映事物,就要涉及事物的两面,并让它们形成鲜明的对照,让人在对照中比较,以便全面认识或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从而受到教育。小小说《捎》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典型例证:

他要出国的消息不胫而走。回到家里,屋里早坐满了人。弟弟兴奋地说:“哥,给我捎台收录机!”妹妹是那么激动:“哥,给我捎一套高级化妆品!”他问丈母娘:“妈,您捎什么?”丈母娘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底下,道:“不捎别的,捎台洗衣机就行!”当他问自己的母亲要捎点儿什么时,母亲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不管咋着,把你捎回来就中!”

文章起笔处看似平静,却为后面的陡转做了充分的铺垫,结尾处母亲的回答增强了文章的情感震撼力。

五、用一点抑扬

抑扬手法有欲扬先抑法和欲抑先扬法。运用抑扬手法,可以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单调乏味。这种明抑实扬、欲扬先抑的表现形式,可使作品含蓄而奔放,能让人产生柳暗花明的情致。

请看下面的例文:

威 胁 [俄]契诃夫

有一个贵族老爷的马被盗了。第二天他在所有的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一个声明:“如果不把马还给我,那么我就要采取我父亲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过的非常措施。”威胁生效了。小偷不知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不过他想着可能是某种特别可怕的惩罚,很害怕,于是偷偷地把马送还了。能有这样的结局,贵族老爷很高兴。他向朋友们说,他很幸运,因为不需要步父亲的后尘了。

“可是,请问你父亲是怎么做的?”朋友们问他。

“你们想知道我父亲是怎么做的么?好吧,我告诉你们„„有一次他住旅店时,马被偷走,他就把马肚带套在脖子上,背着马鞍走回家了。如果小偷不是这样善良和客气的话,我发誓,我一定要照父亲那种做法去做!”(欲抑先扬法)

六、加点虚写

记叙文中的虚写,承担着搭建叙事框架、推动情节发展、正面塑造人物等重要功用,属于文章的主体。虚写,就是要用联想想象的表现手法,如由真实的“桥”联想到感情的沟通,由眼前苍老的母亲回忆起年轻时的母亲,等等。使用虚写,可以让思路拓宽、行文自由,还便于挖掘、求深求新。

总之,要想熟练掌握曲折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留心生活,用心体察,传之奇事,书之巧妙。2.跳出尘世,立身方外,大胆想象,突破日常局限。3.才之能通,必先晓术,综合运用,方显波澜。4.反映事物曲折,体现人物复杂,不故求离奇。

实战演练

一、针对训练

按要求续写下列故事情节。

只借一美元

一位亿万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可以,您想借多少呢?” “一美元。”

“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

“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

“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 “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1.请续写后面的情节,要求使用悬念法,内容要突出富豪的智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里来办事,需要一段时间,随身携带这些有价票据很不安全。我曾到过几家金库,想租他们的保险箱,但租金都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就将这些票据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况且借款利息很便宜,一年只要支付6美分„„”

行长恍然大悟: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是幸运的,他们能用头脑支配金钱;而只有金钱没有头脑的人则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头脑为金钱所支配。

经商斗智,善谋者胜。

原来如此

我睁着蒙眬的睡眼上了公交车,嗯,运气不错,有好些空位。坐下之后,却听前面有人叫了一声:“谁的钱包?”顺着声音看过去,却是一个打着领带的白领。拾金不昧,我暗暗地给他打了100分。

那个人见没人应,又提高声调叫道:“谁的钱包?”之后一个女生举起手来,说:“我的!”然后向那白领走去,伸手正要拿钱包,可是白领把手一缩,嬉皮笑脸地对那女生说:“我帮你捡了钱包,你总不能白要吧?”女生把嘴一撇,问道:“要多少?”那白领伸出两个手指来,笑得面皮拧在一起,说:“20!”女生“哼”了一声,大概是急着拿回钱包,手指夹了20元递给那白领。白领却不坐下,径直走到一位老人面前,把20元给了老人,老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你这是„„”

2.续写后面的情节,要求使用误会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原来,那女生捡了老人丢的20元钱,却没有还给老人,自己收着,然后钱包掉了。这一切恰好被那位白领看到了,之后他便想办法把20元钱还给了老人。于是,我在心里默默地给他打了120分。

二、整篇训练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926年3月8日,梁启超先生因病住进协和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其右肾有一黑点,诊断为肿瘤,遂手术割除。术后发现,病变反倒在左肾。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当时西医刚刚进入中国,对西医的质疑之声更是甚嚣尘上。病榻上的梁先生得知此事,在《晨报》上发表了一篇声明,写道:“右肾是否一定要剖,这是医学上的问题,我们门外汉无从判断。据当时的诊查结果,罪在右肾,断无可疑。”“我盼望社会上,不要借我这回病为口实,生出一种反动的怪论,为中国医学前途之障碍。”而事实上,这次误诊确实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巨大伤害,由于病情恶化,梁先生于1929年1月19日病逝。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写一篇记叙文或小说,注意叙事的曲折性。

浅议如何写出高分考场作文 篇5

皖定远严桥学校

施晓华

2011年的中考硝烟虽然渐次消散,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的中考作文阅卷工作,接触了大量的考场作文,对照今年的考场作文情况,下面我来简要分析一下如何写出高分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我们看到试卷上的作文题目,首先就要对它的意义、范围、要求作审定,全面地审读,准确地理解,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立意),然后按要求作答。这一步至关重要,可惜我发现很多考生在这第一步就出现了偏差。今年的作文是命题作文,题目是《在我们这个年龄》,这是个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学生有话可讲,但是正因为有话可说,很多考生不多思考,不加选择。有个考生写家里亲人不和,子孙不孝,通篇没有涉及到“我们这个年龄”的内容,有离题的倾向。解读题目,它是有限定的,中心词是“年龄”,而关键词是“我们”。在我们这个年龄每天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上演,考生要关注那些富有时代气息,彰显人文底蕴,展示独特个性,表现人间真善美的材料,确定高远的立意,不断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这样才能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眼球,让自己的文章从上万份试卷中脱颖而出。

第二、精选材料。有了高远的立意,我们就要考虑选材了,今年的作文题目出得非常巧妙,供选的材料非常丰富,正因为此,有些考生反而失去了方向,从吃穿住行到学习娱乐,天南地北,海角天涯,材料倒是选了一大堆,却都是泛泛而谈,内容贫乏空洞,无病呻吟;有的考生想标新立异,干脆胡编烂造一些虚假材料;还有部分考生大胆写自己在这个年龄的异性情感,姑且称为“早恋”吧,内容倒是真实了,但大多都是用流水账的形式写了如何一起玩,如何一起逃学,甚至如何追求刺激等等,主题情感消极,没有美感可言,这样的文章怎么能得高分呢?

那么,如何选材呢?我认为首先要选真实的,熟悉的材料。真实的材料是指文章中的事实性材料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允许对作文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 等进行组合、改造、艺术加工。作文立足真实,从亲身经历写起,写出体验,写出感悟才能感人肺腑,荡人心魄。材料熟悉,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容易把握。其次应该选典型的材料。所谓典型的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比如这次的考场作文中,有个考生写关于中学生对于美的追求,把着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的同学与书海冲浪的同学进行比较,得出“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用知识装点的人生是最美的”感悟。内容真实感人、材料典型,主题积极,当然受到老师的青睐。再次应该选能触发感情的素材来写。它可以是一些小巧的素材,比如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激励的话语等等。这次的考场作文中,有个考生描写了一个父亲在寒风中等待孩子,父亲的白发在风中飞舞的细节,这个感人的细节就深深地触动了阅卷老师心底那最柔软的地方,分数自然就上去了。

第三、布局谋篇。有了高远的立意,有了真实感人的材料,这只是有了文章的血肉,下面就要给文章打造一副完美的骨骼。构思一篇文章,内容上可以有欲扬先抑法,悬念法,巧合法、对比法、误会法等。形式上构思就更丰富了,如广告、日记、合同、寓言等。今年中考中有个考生选取了平时生活中“教室”、“操场”、“家庭”等几个画面来展现中学生的风采,这种画面组合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拟制一个小标题,为下文的展开指明了写作方向,这样结构文章,脉络清晰,一目了然,能收到特殊的效果;还有部分考生将 “在我们这年龄,我们------”这样的相似的句式放在文章段落的开头,这样回环反复,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连缀文章,形散神聚,文章结构脉络分明。凡是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在作文中都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文结构形式多样。并不能一味追求花样,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对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考虑,不能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容。否则写出来的文章是毫无意义的。

第四、语言精妙。作文是语言表达的艺术,没有优美生动的语言就没有魅力四射的文章,细数那些高分作文都有共同的特点:主题鲜明,语言生动,文质兼美。而低分作文,除不合要求的以外,都有个通病,就是语言贫乏、呆板、单调。让文章的语言生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灵活运用修辞,有个考生在开头就用“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热情;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勤奋;在我们这个年龄,我们快乐------”这样的排比句开头,显得气势恢宏,节奏感强,有利于表达情感。除了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等等修辞都可以灵活运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用名句也是个丰富文章语言的好方法,有个考生在文章结尾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收束,表达自己的坚定乐观的精神,显得很有文化底蕴;有的考生用“我不想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童话;我不想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笨又傻------”开头,歌词改编得很有韵味,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调动起来了;还有的考生在文章中大词小用,显得幽默风趣。当然,语言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要想改变语言贫乏寒碜的现状,我们就要走向生活,融入社会,开阔视野,遨游于文化,充实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

第五、精巧凤头。中考阅卷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在极短的时间内令阅卷老师一见倾心,一定要有个好的开头。精彩的开头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开门见山、欲扬先抑、设计悬念、比兴、排比、对比、景物描写、诗歌(歌词)开头、题记开篇、议论抒情等等。本次考场作文有个可喜的现象,就是绝大部分考生开头写得都很精巧,在这里就不举例赘述了。当然,写好文章开头要依据不同文章内容作妥善安排,也要结合自己的能力,不要一味想标新立异,最后却弄巧成拙。只要是新颖独特的,符合要求的内容,能够吸引读者注意的开头,都是好的。

第六、强健豹尾。好文章的结尾能给人余韵绕梁的感觉,让人拍案叫绝。本次的考场作文,很多考生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惊喜。有的考生前面铺陈叙述,结尾卒章显志;有的考生开篇就从“我们这个年龄”写起,结尾再次点题,形成首尾呼应;有的考生在结尾引用孟德斯鸠的名言“在我们这个年龄,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这种名言警句式结尾表现出考生的理性思考,深化了主题,也是个亮点;有的考生直抒胸臆,尽释浓情,令人动容;有的考生在结尾展望未来,写出对理想,对未来的憧憬,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升华了中心;还有的考生在文章结尾顺承文意,戛然而止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在无穷无尽的想象中去思索、品味,这也是一种美妙的结尾。精彩的结尾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在这里我还要简单说说失败的结尾,失败的结尾类型主要有画蛇添足、空喊口号或拖泥带水等,让人觉得扫兴。古人写文章强调“凤头、猪肚、豹尾”,就是开头要华美,中间要充实饱满,结尾要铿锵有力。一个好的文章结尾,内容上能收束全篇,深化中心;结构上能呼应开头,让人久久难忘,所以文章结尾应全力打造,不容忽视。

考场高分作文技法 篇6

点睛之笔显题目

题目位于整篇文章最显眼的位置,须认真谋划。考场作文讲究实际,阅卷老师通常会依据文章题目来判定整篇文章的主题基调,因此题目会大大影响到作文的分数。在考场作文拟题时我们要紧扣文章主题,一般题目四到七个字为宜,最好能采用合适的古诗词或是巧用标点符号来提高题目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在作文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部分都要尽可能地多与题目相呼应。

提炼主旨抓审题

审题意在考查我们对整篇文章主旨的提炼,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总方向。目前的考场作文大多分为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两类。材料作文重在吃透材料,将材料的重点找出并展开描写,比如材料如果是某个事件,可以关注对于事件描述时用的词,注意主人公的.想法,从这些角度出发能更快找到重点。话题作文注意话题的范围和视角,视角的新颖有助于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也可以将事情的两面进行对比,但要注意确定好主旨后再带回题目去看看是否和话题相契合。

积累素材当内容

主旨的构建需要内容来进行填充。在平时,我们就可以思考所积累的素材可以引申出什么话题,素材应该如何加工。比如,谈及中外合作关系是“莫道今年春将近,明年春色倍还人”,谈及政治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谈及美德时可引一句培根的“美德犹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若是能在作文中将古诗与名言运用得恰到好处,则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除此之外,若是你在作文中能做到引古论今、旁征博引更是大大的加分项。

谋篇布局显文章

常言“虎头猪肚凤尾”是作文的金科玉律,“猪肚”指的是文章中具体阐释的内容,在文章的内容里我们要充分展示出我们的知识面以及对文字的熟练运用,让内容丰富得如同圆滚滚的肚子。而“虎头”和“凤尾”分别指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也是作文在谋篇布局时尤为重要的部分。“虎头”讲究开篇的气势,“凤尾”则强调结尾要干净利落。在开头和结尾,要多用排比、设问、夸张等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条理更清晰,节奏感更强,还能渲染气氛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同时,开头要对文章的主旨进行揭示,而结尾还要对主旨作进一步地阐述,这些都能提高作文分数。

考场作文如何得高分 篇7

我认为, 考场作文得高分应注意六个方面。

一、一个好卷面

书写要认真、规范;卷面干净、整洁;用深蓝色的钢笔书写, 给人成熟美。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为文章增添神韵。考场作文的段落应在5~7段, 尽可能主次分明, 长短相依, 这样文章结构疏密有致, 阅读起来快捷方便, 易得高分。作文字数要求一般在600字左右, 但文章的长短应以所给字格为准。

二、一个好题目

考场作文拟题的要求:准确、精练、新颖。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拟出出彩的题目呢?可借鉴以下方法。

1.点明文体。在标题中体现文体特征。2.巧用修辞。3.设置悬念。宜用逻辑性强、简洁生动的语句作标题。4.借用符号。把字符、公式等内容巧妙引入标题中, 直观醒目, 耐人寻味。5.并列词语。用能揭示文章内容或主旨的几个短语, 画龙点睛地组合为文章的标题。

总之, 拟题要掌握技巧, 在力求准确之外, 还要在含蓄、新奇、优美上下工夫, 力求打动阅卷老师的“芳心”。

三、一个好开头

古人把文章的开头, 称之为“凤头”。对于一篇600字左右的考场作文, 往往开头便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大体走势, 定下了文章的基调。同时, 一个好的开头也增加了写好下文的信心。下面介绍几种作文开头的方法:

1.点题开头法;2.悬念开头法;3.题记导入法:以题记为开头, 或阐述行文缘由, 或牵引内容, 或揭示主旨, 其语言往往精练而富于哲理, 让人赏心悦目。

此外, 还有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等等, 但如何开头要因文而定, 因人而定。概括地说, 好的作文开头应做到三个字:简、新、美。所谓简, 就是开头力求简洁、明了;所谓新, 就是开头不落俗套、新颖别致;所谓美, 就是开头能给人以美感!

四、一个好结尾

结尾应当如撞钟, “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结尾的精彩, 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有时甚至是跑题作文的补救之笔。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篇末点题结尾法。展望式如“我, 我的未来不是梦。” (《我的未来不是梦》) 感悟式如“他让我懂得了宽容, 学会了宽容。” (《宽容》) 这样, 画龙点睛, 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

2.首尾呼应结尾法。如以“简单”为话题, 一个学生这样开头:“其实, 爱, 很简单!”中间通过几个片段写出了妈妈的爱, 结尾:“我明白了, 这, 就是爱——简简单单, 简单得令我感动!”前后都呼应了“爱、简单”。这样, 首尾呼应, 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3.激励感召结尾法。如鲁迅在小说《故乡》最后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这样结尾, 含蓄深刻, 使全文主题得到升华。

另外, 还有引用式结尾法、巧妙发问法、抒情议论法等。“文无定法”, 至于怎样结尾恰当, 还得根据需要灵活掌握, 以恰到好处为标准。

五、一个好立意

文章立意的高下决定着文章质量的优劣。

文章的立意是与一个人的思想、见识、阅历、情趣等方面分不开的, 正所谓要“作文”先“做人”, 因此, 要写出立意正确、深刻、新颖的文章就必须注意观察生活, 思考社会和人生, 广泛阅读, 主动接受健康高尚的思想情趣的熏陶。一句话, 就是:热爱生活, 热爱读书!

六、一个好形式

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张扬个性, 提倡“真实的体验, 创新的表达”。新概念、新形式、新想象、新情感、新语言成了衡量中考佳作的新标准, 所以要打破以前写记叙文、议论文的“千篇一律”的形式, 注重形式的创新。

总之, 以上六个“一”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秘诀。但是, 需要强调的是, 考场作文要想得高分, 必须有平时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积累作后盾, 再加上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作点缀, 一定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

考场高分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篇8

关键词:考场作文;高分教学;尝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对考场作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时间与空间留给学生去大胆想象。本文着重总结了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如多积累素材为学生的运用奠定基础,多写多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足够的空间等,这都将为学生将写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阶段,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多读书,从而在书中吸取营养,满足自己学习的需求。初中生面对着升学的重大压力,很少有时间去看书报,且看书报会被教师认为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表现,所以很少有学生在自习或是课下看书报。然而,诸如《读者》《青年文摘》这样的书籍却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在积累写作素材上,教师可以对学生做硬性要求,一周必须读几篇文章,并把自认为好的句子进行摘抄,在对自己摘抄句子的后面附上自己的评语。长期下去,唯美的句子以及评语都会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摘抄优秀文章段落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写作时的语言表达、写作技巧以及表达方法都有一定的帮助,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

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帮助学生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之外,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空间,写作习惯的形成需要学生长期地练习。在学生练笔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教师可以每周布置三个写作主题,题目需要学生自行拟定,学生围绕其中的两个主题展开写作,每篇不少于800字,且要求学生有写日记的习惯,每篇日记不少于300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练习,却会为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素材与经验。教师给予学生的写作主题,可以是与课程紧密联系的,也可以是表达价值观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把握写作的要点。要求学生自行拟定写作题目,是为了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真情流露写一篇多元化的写作。即使每周给学生的工作量并不大,但是长期积累下来却是一笔财富。

三、点评学生优秀作品

教师要对学生每周的作文进行适当的点评,评选出最优秀的作文进行当堂点评以及朗读。有一个男生细腻地描写《我的奶奶》,开头就写我的奶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随后描写父母外出打工,由我的奶奶照顾我的生活起居,朴实的语言将对奶奶的爱描写得细腻且感人。还有一名女同学写《春风》时,运用了白居易的诗“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并以诗句开头形象且独特。课堂选择每周学生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写作情况,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并提高学生的鉴赏

能力。

四、学生互评课堂作文

作文训练课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这是让考场作文走进真实课堂的体现。初中学生的基础水平不同,所以在写作字数上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篇600字的作文就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教师可以把要求提高,比如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800字的作文写作。为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真实考场的感觉,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A4专用考试纸,这样学生就会认真对待这节作文写作课。教师可以安排给学生两节课的写作时间,第一节要求学生进行主题写作,教师在掌握了学生的写作基本情况之后,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在第二节课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分组互评。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要根据考场作文的评判标准进行评判,在所有互评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将文章收上来,在综合讲评时使用。

五、对作文进行综合点评

教师要收集浏览课堂上的作文写作内容,把出现次数多的问题进行整理,并从审题、语言表达以及写作方法方面进行全面的点评。在综合点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两篇不同等级的作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两篇不同等级的作文在构思以及立意方面的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吸取精华。课堂上将存在问题的作文进行点评,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便于提高学生的认知。通过综合点评环节,学生可以真正地将写作落实到考

场上。

参考文献:

[1]徐国庆.浅析新课标背景下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方法及策略[J].时代教育,2015(18).

[2]陈寿江.语文读写教学岂能“超越”文体:与徐江先生商榷 [J].语文建设,2010(11).

考场高分作文技法 篇9

高考考场语文作文高分攻略之记叙文——作文在高考语文中所占分值最大,因此在作文上得高分是所有考生的期盼。那怎样才能得高分呢?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通过分析高分作文和低分作文,也许能得到一些启迪。在作文提升中,我们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我们会在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中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作文题作为同题作文的题目,同时也会在各地选择一篇此题的优秀或者满分作文,将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使考生能在此过程中掌握一些作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下篇,我们会为您完美呈现这一类型的考场作文写作得高分的具体方法。

考场满分作文与同题作文在线点评

湖南 陈京龙

【2008年湖南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样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湖南考场满分作文】

举手投足之间

外公弥留之际,外婆整夜地陪他低声聊天,或者看着他,仿佛时间也静止了。

小时候,我爱去外公家。外公知道好多趣事,外婆的厨艺精湛。每每听外公眉飞色舞地讲完一段,爷孙俩都饿了。于是外公蹑手蹑脚钻进厨房,趁外婆没在,夹几片刚炸好的鸡排,赶忙回来和我分享,像一个小孩子。有几次外公被外婆“人赃并获”,只得被外婆打手。然后我们乖乖地摆好桌子准备开饭,那个时候,真开心。

有时外婆买菜,用了很长时间。外公就急得坐不住了,在窗边不住张望,希望看到外婆的身影。可是当得知外婆是为了买我们爱吃的正宗牛肉,走远路时,外公又喜笑颜开起来。

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

第一次没有外公的年饭,是在酒店吃的。外婆来了,却不大高兴,原来为大家准备的餐具中少了外公的,可是当服务员送来一张椅子时,外婆却拒绝了,并谢了她。

外婆说:“昨晚老头子托梦说了,他也想吃点。他想吃的,你们都孝顺,都记得点了,他该是高兴的。不过,老头子说要和我挤一张椅子坐,就够了……”外婆是个朴实的人,但她的那番话,却让我比什么名著都记得牢。

外公外婆总是散发着各种东西,举手投足之间的,我说不出的,却总想亲近的东西。

所以,就算是高考前的一个清明节,我仍然坚持去爬高高的山,去为外公扫墓,去默默地和他交流。

外婆是细心的,小心地摆出一小桌精巧可口的饭,在外公墓前。这个时候,外婆总是哭。我知道,外婆听别人说过,另一个世界的人是很想吃供奉的食品,可是他们的喉,只有针眼大。外婆想到外公那样子,就会很难过吧。而外婆叠的纸钱,已经厚得烧不完了。如果那些飘飞的灰烬能带上外婆的思念,那么我觉得那些都是最美的情书。

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让我见证了他们的不离不弃。我的眼角常常湿润,或许因为,久在喧嚣,终于触动了心中长久未拨的一弦。

而我总是努力地去传递些什么,在举手投足之间。是对爱的敬仰,还是为爱而生的感激?

点评:本文选材独特,选取“外公与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材料,看似琐碎,但却是经过提炼的非常生活化的切合题意的好材料。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我们同学写作文,常常感到无话可写,其实是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题材。心中总认为自己的生活太平淡,甚至认为没有生活。这是一种误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人活着就在生活。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懂得生活的心,是否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是否有一个思考加工生活的大脑。如果有了,就不会有骑驴找驴的叹息。小时候外公在外婆做菜时“偷”菜与“我”分享的事、外公盼望外婆早点买菜回来的事都是极平常的小事,但在作者心里印象深刻。由于渗透了作者的情感,而鲜活有趣。

其次,本文构思严谨,叙事以外公开端,中间穿插两件生活事,再写外公去世后的第一顿年饭,又以清明节扫墓的事结束,以时间为序,线索清晰,最后以议论、抒情作结,深化主题。

再次,这篇文章叙述简洁,描写生动,虚实结合,表现出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作者对事件的过程仅作简练的交待,而重点放在对人物的行为举止的描写上,从而使行文扣题紧,而无若即若离之感。同时在重点描写人物的行动的实写中,适当地进行议论、抒情与联想,把“举手投足之间”的内涵揭示出来,从而突出重点,升华主旨。

稍嫌不足的是,有些过渡还欠自然,如“可是,后来外公,还是去了另一个再也触不到的世界”一句,既想与第一段接起来,又想从回忆中转到现实中来。但句中的“可是”与“还是”似乎显得突兀,此句内容与前文也不构成强烈的转折关系。

但瑕不掩瑜,作为考场作文,存在一些不足也是难免的,不应求全责备。

【学生同题作文,本文老师判分45分】

举手投足之间

一举手一投足,折射出不同人的灵魂。

——题记

我曾见过这样一幕,它让我看到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三个灵魂。

那是一个阴天,空气很混浊,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我爬上阳台呼吸新鲜空气。街上的人很少,连平日里喧闹的路边摊都显得特别安静,只是时不时发出锅盖的叩击声。这时我的视线被一个捡垃圾的婆婆夺去,她太特别了,她的脸上看不出有半点老年人的慈详,脸象结了多年的冰霜。不过,她的动作很利索,准确地在一双双锃亮的皮鞋间扒拉出一个个塑料杯和空的易拉罐。

寒碜的路边摊迎来了两位新客人,一个时髦的年轻妈妈和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小孩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这位婆婆,他径直向她走去。婆婆似乎对他这一举动很恐慌,她一支用力抓紧手上塑料袋,发出了很大声响,另一只手快速地把散在桌上塑料盒一下子撸进怀里。时不时地向小孩张望,小心翼翼地把怀里的塑料盒装进袋子里。这时小孩走到她跟前,婆婆往后退了两步,并舔了舔干裂的双唇,用两只手抓紧手中的袋子并把它藏到了背后。

小孩歪着头,他开口对老婆婆说:“婆婆,我来帮你吧!”他学着老婆婆的样子将桌上的和掉在地上的塑料盒一一捡起,动作很仔细,因为手太小,拿不住那么多,他便扯起衣服把这些装起来,然后小步走过来,生怕它们不听话掉出来。

婆婆变得很局促,她下意识地扯了扯自己皱巴巴的衣服,又拢了拢头发。小孩过来把东西交给婆婆,脸上还洋溢着胜利者的微笑。婆婆伸手去接,却又缩了回来,她将手别到了后面,用力在背上擦了几下才放心地接过他手中的东西,并给了他一个微笑。我被这个小小的微笑憾动了。婆婆心中的坚冰被这个善意的小举动所融化。

这时,一阵急促的皮鞋敲击水泥地板打断了我的思绪。年轻的母亲跑了过来,她扬手打翻了婆婆手中的袋子,里面的塑料盒、易拉罐散的满地都是。婆婆惊慌地拾着地上散落的东西,年轻的母亲眼里装满了鄙视与不屑:“喂!老婆子,你离我儿子远点。他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我可不想让他身上有股„垃圾佬‟的味儿”。转身又拍了拍儿子身上的灰,并抓起桌上的餐巾纸将自己刚刚打老婆婆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擦一遍,嘴里还嘟哝:“真是脏死了,看来以后还是要好好教教宝宝,别让小孩子到处发善心……”她抓起小孩的手离开了路边摊。

皮鞋与水泥地板撞击发出“哒、哒”的声音在此刻特别刺耳,婆婆也默默地离开了。路边摊又如开始一样安静。

我望着这个华灯初上的城市,想小孩的纯真,他的举手投足都是善意的,灵魂未受到任何染指,他懂得善待他人。老婆婆在生活艰苦下,依然坚强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她的举手投足是对生活的执著,虽然生活将她的慈祥磨平,但举头投足之间的善意却融化了她心中的坚冰。她的灵魂也是美的。相反,年轻妈妈的灵魂在这个纸醉金迷的世界中,变得低庸、肤浅。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的轻视,将华装包裹下的灵魂折射的丑陋无比。

而我们的举手投足是象他们三个中哪一个呢?在这个大染缸的都市,我们的灵魂是否蒙上了灰,需要擦拭?学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

点评:本文是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写的一篇比较优秀的习作。作为一篇习作,其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一件小事写出了三个人的灵魂。一个捡垃圾的老太婆,一个年轻的妈妈,一个可爱的小孩。这个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折射出了三个人物心灵的美丑善恶。二是叙后议论,揭示主旨。文章在集中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之后,集中议论,达到鞭挞丑恶,弘扬美善的目的,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三是设以题记,揭示文章主旨。作为考场作文,在标题下用精炼的语言,或展示文中的核心细节,或揭示文章的主旨,形成文章的亮点,当然,这关键在于扣题准确、精炼上,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不过,这篇文章的不足比较明显。一是结尾力度不够,缺少意蕴。“学会善待他人,善待自己。”一句与中心不太协调,有空表决心之嫌。结尾要有力度,要有意蕴,尤其是记叙文的结尾,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二是情节设置还不够严密,语言也不够简洁生动,显得比较稚嫩,人物语言也还有些不得体,如“看来以后还是要好好教教宝宝”一句中的“宝宝”一词,多是称呼幼婴,年岁稍大点的孩子,一般不这样称呼。三是文中还有些错别字,如第三段中的“脸象结了多年的冰箱”的“象”字,该字应为“像”;也有因笔误而产生的别字,有“慈详”的“详”,应为“慈祥”,说是笔误,是因为后文用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写错;此外还有漏字的现象,如“并抓起桌上的餐巾纸将自己刚则打老婆婆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擦一遍”一句中漏了一个“手”字。这些尽管是笔误,但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这也反映一个人的作文态度。四是还有病句,如“婆婆心中的坚冰被这个善意的小举动所融化”一句中“被”与“所”搭配不当,应是“为”与“所”搭配。这些都是有待修改提升的。综合评分可得45~46分。

【总评】

这两篇同题记叙文,一篇是高考满分作文,一篇是初入高三学生的一篇习作。两篇文章的共同优点有三点。一是选材都是来源心灵化的生活,或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因而,生活气息浓。二是叙事线索清晰,结构完整,都采用以叙为主,先叙后议的构思方式。三是都能紧扣题目行文,突出描写人物行动举止,重点揭示其行为意义。立意深刻、主旨鲜明。不同之点,也有三点。一是前文语言简练,朴实中不乏文采,后文语言通顺,朴实中略显稚嫩;二是前文叙述描写抒情的技巧用得圆熟些,后文则略显单调。三是前文表现出来的生活气息更浓,作者内心的体验更深刻,更细腻,真实感更强;后文虽有生活真实性,但表现得还不是很突出。如既然是“寒碜的路边摊”,后来桌上怎么还有“餐巾纸”?这个情节的设置还是让人有点生疑。

具体策略——立足基础求发展(下篇)

湖南 陈京龙

高考作文作为高考的头号大题,历来倍受考生关注。从近来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写议论文或写记叙文成了命题中固有的两种基本文体要求。记叙文写作本来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写作训练形式。不过,不少同学写了近十二年的记叙文,虽有一定的基础,可是一到考场上却不是越写越好,反而越写越差,不是笼统概述,就是标签式的评语。即使是亲身经历的,也往往给人不真切的感觉。

08年上海高考的不少优秀作文也存在这种现象。写“他们”,文中用“他们”一代到底,与叶咏烈的同题作文《他们》比,这一点上就显出高低。叶先生写在美国旅游见到的父子俩,作者先写为父的给自己当导游的情形,再写那为子的亦当业余导游的情景,突出他们共同的方面,从而写了他们。这比用“他们”一代到底的称谓,给人感觉要真切得多。这里问题是多方面的,普遍存在的弊病有:一是骑驴找驴,苦于没有材料可写;二是立意不深,开掘不够;三是结构不清,线索不明;四是缺少细节,笼统抽象;五是缺乏技巧,详略不当;六是语言干瘪,了无文采。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提升记叙文的得分档次,笔者想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以飨读者。

一、生活要内化

内化的生活是记叙文的沃土。记人写事多是来自生活。命题贴近生活,引导关注生活,这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如湖南卷作文题中,04年提示说:“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05年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06年要求“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07年要求“联系自己的感受和实际”;08年要求“根据自己阅读诗句所体会到的意境与哲理,联系现实生活”。因为《考试大纲》要求“情感真挚”,而文中表达的最真切的感受往往来自最真的生活。可是,不少同学往往认为自己“没有生活”,其实这有点骑驴找驴的味道。因为“活着”也就“生活”着,生活并不外在于生命。生活之于作文,只有内在于生命的、心灵的,才有真正的意义。“面对于相似的生活,有的人无话可说,有的人滔滔不绝,有的人说的尽是废话陈言,有的人则出语惊人,振聋发聩。”(潘新和语)这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和想象等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要关注自己内在的生命化的、心灵化的生活;要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从中发现真善美,撷取生命化的、个性化的生活来写。

近年高考优秀作文大都写的是内化了的生活。如08年上海高考惟一的满分作文《他们》,写的是农民工的子女进城读书事,作者不仅写出了对他们的同情、关注和期盼,更写出了他们的变化和希望,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高度关注和内化。内化生活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发现真善美的过程。作为成年或即将成年的考生,应该有这样的能力。上海考生是如此,福建的、浙江的、江苏的、湖北等地的考生也是如此。如写外婆《浸泡过的陈山楂》、写乡村农民的《感悟乡村》、写对奶奶产生《好奇心》的、写外公、外婆的《举手投足之间》等等。对生活感悟的深刻、细腻,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也是提升记叙文得分档次的重要法码。

二、立意要深刻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旨。“意”立得如何,不仅关系到文章的格调和品位,还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阅卷专家认为“高分的标准是文章的思想性,立意的高低就是得分的高低,文章只要富有感情,就一定能获得高分。而那些大量使用引文,堆积很多形容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文章,即使写得„根正苗红‟,也不会得到高分。”因此,我们写作文,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应重视立意,平时多思考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考力。立意不仅要切题,还要求深刻,把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写出来,把现象、行为与原因、心理本质的联系揭示出来。如08年上海有篇写农民工的作文《他们》,文章虽然表达了众生平等的认识,也表达了“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者的义务,没有嘲笑不幸者的理由”的看法,这在考场作文中已是很难得的了,但仅此还是不够的。文章前面写到农民工在城市建高楼大厦得点微薄收入养家糊口的事,而结尾却只提到“幸运者只有帮助不幸运者的义务”,显然还不够深刻。因为“幸运者”的“幸运”本身就有“不幸运者”的一份汗水在里面。这是不容忽视,也不应忘记的。只有认识到这点,“帮助”才会变成自觉的行动。

作为记叙文,这些认识可用精辟的议论来表达,最好是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写。立意深刻,总的来讲,就是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达进取向上的精神。要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关爱他人的博大胸怀,要有高尚美好的生活情趣,不能只要娱乐,不要文化;只要刺激,不要思想。

三、情感要真挚

记叙文只有原汁原味地写出自己感受,才能真正打动读者。写真情实感,要放眼社会,立足现实,还要抓住自身,以“我”而不是“我们”为写作的中心,并加以辐射,写自己的经历、见闻、见解,写出“我”真实的多姿多彩的生活,流露“我”的同情、“我”的怜悯、“我”的感动、“我”的喜怒哀乐,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非就一定要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情首先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这样的文章最容易打动读者。大家很熟悉的《背影》一文,作者就真实地抒写了自己的情感,因而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而散发永恒的魅力。

四、构思要巧妙

构思就是安排文章结构,开展布局谋篇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突出中心的过程。中心明确,是作文的基本要求;中心突出是一类卷作文的重要标准。如何从明确过渡到突出,这是锤炼思想与讲究表现手法的统一的过程。正面侧面结合、点面结合、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铺垫伏笔、叙议结合、画龙点睛等都应指向中心,使之凸现出来。

作为记叙文,写事要有完整中心事件,在这个框架下,可通过插叙、记叙、联想来丰富内容、增加内涵。但中心事件还要完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要有;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要自然,线索要分明,或以时间为序,或以行踪为序等,或以人物为线索,叙写其见闻,或以物品为线索,串连小故事。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零碎的材料包括人、事、景、物等,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写人,要注意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的配合,写景要注意意境的营造。

五、细节要突出

同学们写记叙文,空洞、概念化、言之无物的居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细节描写。精彩的典型的细节描写能把人或事最本质的特点鲜明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描写是对事物的具体状态作描绘和摹写。而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但在学生的习作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千人一面,既无个性,又不生动,整篇文章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仔细阅读这些作品,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范围很宽广,它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体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负着同样的作用。”正如平常所谓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抓住父亲翻越过月台去买橘子的那刹那间的细节加以描写,并在文中反复提及,从而使之典型意义凸现了出来。

要写好细节,则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用联想和想象来化虚为实,用细节来代替概念化的东西。例如安静,有的同学,除了很安静、安静极了,就是十分安静、特安静等。怎样安静呢?却只字不提,没有给人安静的感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联想和想象,没有把细节写出来。现在我们来看专家怎样教我们写安静的。“只听见飒飒飒记笔记的声音,有时候就有一点哗哗地翻书的声音,老师讲话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大家都听得清清楚楚,窗外有的时候还传来两声鸟叫,有一个同学一不小心把铅笔盒碰掉在地下,大家很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他。”读了这段文字,感觉怎样?教室里很安静吧。这里不说安静,反给了我们很安静的感觉。这就是联想想象的好处,也是细节的力量。同学们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将一些概念性的如热情、热闹、拥挤、繁华、高兴、悲伤等,用细节表现出来,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克服兔子尾巴现象。当然,细节描写,要有利于突出中心,刻画人物性格;否则,就会详略失当。

六、手法要灵活

写事要有波澜,可用抑扬法、倒叙法、巧合法、悬念法、虚实法;写人,可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可写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活动,还可写景物来烘托,从而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例如,08年江苏省高考的一篇满分作文《好奇心》,记叙“我”对奶奶在仅几米的屋子里却每隔几分钟喊一声“老头子”的事产生好奇,而进行“侦察”,查明原因的过程。文章“尺水”“兴波”,鲜活的细节,朴实的人物语言,细腻的心理剖析,点睛式的议论,展示了澎湃的内心波澜,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揭示了人物语言、行动的意义。让人读来余味无穷。

七、语言要生动形象

上一篇:日文在线翻译下一篇:2022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