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培训研修总结(通用9篇)
只有不断地求知,方能不断地进步成长。
作为一线思品教师,每次培训后,我都深感自身知识与能力的不足,有时会陷于无边的迷茫之中。专家的讲课,犹如我思想迷雾中的灯塔,指引我的教学不会迷失方向,让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以及如何做、做到什么效果等。在培训中,我感觉每一项内都是新鲜的、重要的,里面的经验、模式,是我很难想到的,如果不经这次培训,我也只是个井底之蛙,如今跳了出来,总算看见了教育教学的天空是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多彩!
《研修,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个标题,我清晰地记得,是我一位感情特别细腻、才情很丰富的同事写的。当时,她参加完培训后,离开美丽的同升湖畔,回到家后,写了一篇培训日志,发表在我们《安化教研》这本刊物上。如今,我且“盗用”她的标题,抒写自己的感触,因为我觉得这个标题也一样适合我。
从2003年调入安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到现在,我从事培训工作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从事教研工作也有九个年头。也许,我的性格并不适合做培训,我太内敛、太安静,个性单纯,也不擅于察颜观色,更没有很好的口才。不过,我也有我的优势,我的朋友们总是这样评价我:你很真诚、很善良、做事很认真。
有人读了我的空间日志后给我留言,说:读你的日志,让人感觉你的幸福很真实、很具体。我知道,其实朋友只是指我的日志从来都只用第一人称,我的幸福来自些很微小的事情,细微到我的记录只是某一刻某一很小的感动而已,而这种微小的感动却让我很快乐。
前面说了这么多,只是为了引出今天的主题。今天陶佑钦教授的讲座是《走向幸福的教育人生》,正如主持龙万国教授点评的,这是一个老调重谈的话题,也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陶教授借用视频这种形象的手段,借用媒体的一些采访,借用著名的教育家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的一些案例,让他的讲座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新意。
我不是第一次听陶教授的讲座,在益阳市的国培辅导老师培训上,我也听过陶教授的指导讲座,我还依稀记得陶教授前几年在我们的国培班里布置过的话题或作业,就有他今天最后留给我们的话题:1你认为教师的幸福指数应该包括哪些内容?2追求幸福是每个教师的权利,请问,精神幸福与物质幸福孰轻孰重?一个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追求精神上的幸福?
这是两个有得讨论的话题,那一次我带的国培班就讨论得非常的积极,后来,换一次培训,换一批人,我也依旧在沙龙中提出陶教授的这两个话题,学员朋友们依然积极活跃。有两次,这两个话题还成为热点沙龙,得到湖南省阶段性的表扬。
安化县有42所初中,我认识绝大部分的初中英语老师。有时,我也会利用教学视导、区域教研的平台与机会,了解我们的老师所认可的幸福感。深入了解与接触,我觉察到我们英语老师较其他学科的老师更快乐、更幸福。他们如我一样,会因为获得别人的认可,会因为某一句赞扬的话、某一个令自己感动的事件而幸福快乐,我常常也因为他们而觉得幸福与快乐。
今天,我听了陶教授的讲座,感触更深,或许以后在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我会更多地与他们分享教师幸福的意义:教师的幸福有利于学生快乐成长;教师的幸福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教师的幸福有利于师德水平提高;教师的幸福有利于身边的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父母、爱人、孩子、朋友……我也在听讲座的时候反思自己,我应当多一些宽容:在工作中,对老师的宽容,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宽容……
2014年有参加校长培训的同事向我介绍了“破冰之旅”,她当时神采飞扬的神情,我至今记忆犹新。2015年,先于我们参加了小学语文与初中数学培训的两位同事,再次向我介绍了陈娅老师的“破冰之旅”,他们说,这个“破冰之旅”很神奇,可以让陌生的人一下就变得亲切,变得愿意彼此交流。曾经参加过很多次的培训,市里的,省里的,可是,我很期待这次培训,期待能够“遇见”陈娅老师的“破冰之旅”。
果然,我如愿了。陈娅老师确实很“神奇”,好像真的只能用这个字眼来描述她与她的“破冰之旅”。能让如我般放不开自己的人打开自己的心门,快速地融入集体之中,与大家一起跳、一起玩、一起乐,然后敞开心扉,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中。
在合作中,我很想感谢我们二小组的伙伴们,其实,今天我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我们的小米组长给我加油,由于我身旁的小红老师与“熊猫”老师给我勇气,全组成员的加油鼓励让我有了拼了命也不能给小组丢分的力量,在最后一轮的关键时刻,我肚子疼得厉害,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我支撑住了,我坚持下来了。
我们不论输赢,我们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二小组的亲们,给我们自己点一个赞吧!在研修中,我们做好了自己,那个更好的自己。
刚刚过去的几天,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收获颇丰的时间。我们70多位陕西首批学科带头人(小学)赴上海参加了第二期的研修学习。非常感谢XX省教育厅和XX学前师范学院以及各级领导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精彩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虽然这次培训时间很短,但受益匪浅。
一、学习情况介绍
首先是XX学前师范学院牛博士给我们讲了此次研修的大致内容、分组
情况以及大家在研修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是听专家的报告;下来是下校跟岗学习;最后是小组研讨交流。
二、主要收获
第二天上午,在XX师范大学听了上海市首届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导师程华老师的讲座《成才成名成家》——骨干教师的成才之路,本着包容、共存、固本守真、创新的原则,程老师从骨干教师的成长之路、专业素养、自我修炼三方面讲解,从朴素层次到抽象再到辩证层次理清了成才、成名、成家的关系,给我们做了一次专业的精神引领。:程校长还讲到,教师要经过严格的持续学习,要具备充分的自主权,对学生要博爱大度,要以诚相待。以情感动学生,不以虚言欺骗学生,对学生要宽容平和,对学生要高度负责。对教学,我们要有强烈的激情和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沉住气,顶得住。常把反思作为一种习惯,把岗位作为一种挑战。听了讲座后,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好的教师,不能把教育仅仅当作一门职业、一种谋生手段,而应该在责任心、爱心、进取心中体验教育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
下午,我们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228室听了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张校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后茶馆式教学”产生的缘由,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带领大家进行了一系列“循环实证”研究,并将“后茶馆式教学”定位在: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由教师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的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可归纳为:一个核心,“议”为核心张校长还从后“茶馆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后“茶馆式”教学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听了张校长的报告,引导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们的教学行为到底怎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我们应该走下讲台,真正了解学生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哪些是需要我们老师帮助解决的,哪些是需要我们引导的,我们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他们都是从一线教师做起,对于教育非常熟悉,有自己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教育方法,从他们的言谈中,我深切的感受到了他们广阔的视角、深厚的知识沉淀、全面思考问题的方式、风趣幽默的谈吐。
紧接着,我们在上海市XX路小学——新优质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走进课堂,听一线教师的真实课堂)。
刚踏进校门,就被那种既典雅、温馨又洋溢童趣的校园文化氛围所感染,洵阳路小学以“寻找每一个孩子生命成长的最美曙光”为追求,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甚至为他们量身定制“阳光课程学习单”,开设了40多门丰富多彩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让课程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上播撒阳光,在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种植希望,用课程滋养学生的生命,用课程成就学生的渴望与梦想。校园给我们的感觉是两个字:精致,校园不大除了一个小操场外,全部被教学楼占据,连许多绿化都是挂在墙上,学校的宣传橱窗、墙壁上、图书室,到处都是学会的作品、学生活动细节教育的展现,处处都是素质教育的平台。通过走访学生、和老师交流、深入课堂、观看录像和听取报告等方式,对这所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接触和了解,从校长朱乃楣的报告《构建人文化的师生互动共生的精神家园》让我明白了“寻阳”文化的真谛,追寻阳光般的事业,追寻阳光般的人生,追寻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开办“阳光银行”,实行“校园云币”管理、“阳光超市”引领孩子们不懈努力奋进。
跟岗一周,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了解了上海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看到了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中学校的发展以及成长之路。了解到开发校本资源的重要性,接近生活又引领生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成才,倍感幸福。
其余时间,各位同仁与专家在一起积极研讨、交流,在交流研讨中,同仁们共同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在交流中使我得到启发、得到快乐。让我在这短暂的学习中收获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习总是能够开阔视野、激发努力开拓、锐意进取的意识,本次培训,不仅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增长了知识,开阔了是视野,同时也在培训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并通过反思提升了自身专业素养、教育教学智慧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三、体会
通过这次上海之行,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与时俱进,全面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让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与新课标标准教学理念接轨。
2.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3.教学中,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来要求学生。
4.教学中,要改变现状,尽可能的增强学生的运动乐趣,引入新兴体育,引导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创作。
5.教学中,努力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让学生把上课当作一种享受,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我的教学故事:体育竞赛要形式更要过程 单位:乐平市高家镇杨边小学
何安生
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镇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就到了,可我们学校的队员还没选出来,由于学校场地有限,连50米长的跑道都没有,加上教师教学任务重,领导叫我负责,但是我又没有兼任学校的体育课(因为已经教了两个年级的数学)。我曾经在其他乡镇担任田径队教练时,由于领导不重视,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草草选拔队员,集训最后在比赛时我所带的队什么名次也没获得,之后我曾不断反思,学生的技能竞赛一定需要一个过程,训练周期等。于是我三番两次向校领导提议,在校外举行一次全校田径选拔赛。可都被向上级打报告中,经过审批等安全规章给回决了。
没有办法,我只有挤出自己的辅导课,来到各年级的体育课上,和任课教师一道,在仅二十来米的篮球场上进行海选但是,距离太短,根本无法体现学生的径赛水平与素质(田赛项目还能凑合),这一周校长接到通知去省里学习三天。于是趁此机会我试着与部门领导以及教师们商量能不能这两天下午组织学生到后面“战备路”上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径赛选拔,正好也可能作为我们少先队的一次集体活动,也可以为学生的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检测等。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拥护与支持,于是我便开始对全校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分工,并提前自己去画跑道等,并利用集会进行了一次全校学生的动员,安全以及简要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的规则培训„„
在一番准备工作结束后,田径选拔终于顺利实施了,我们打着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分两批浩浩荡荡来到路上,没有秒表我们用教师手机,没有路障,我们用学生自行车插上队旗,比赛了,学生个个激情十足,而我此时既要记时又要跑单记录照顾学生忙得不亦乐乎。两个下午的忙碌,各小项选手终于脱颖而出,校长一回来,我校的田径队也正式成立了。
作为总教练,接下来的工作更辛苦。不管结果怎样,但是我觉得这个过程是省不得的,既然要参加比赛,就不能走过场,尤其是孩子,让真正的“体育能手”去决战赛场争得荣誉。于是从早晨的体能到下午的各项指导,从接力到跳高等项目,从队员的生活指导到赛前规则培训,我又一次忙开了,最终我样在运动会的比赛上取得了总分第四名,虽然成绩不咋样,但我知道每一个人的记忆是抹不去的。体育竞赛的精神是受益终生的。
主题研修作业二:
-------把评价还给学生
单位:乐平市高家镇杨边小学
何安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学越来越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评价中提倡过程性评价,体现评价的激励与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紧张的期中考试(语、数)结束了,学生的身心都特别放松,体育课上更自由了(之前因为复习、抽考许多同学的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对了不少)。为了将学生这种状态再一次地转移到积极、紧张体育学习中来,增强小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意识。这不我在班上提议:将在下周举行小组间的体育竞赛活动,从今天开始向全班同学征集活动项目(适合集体)、评分 方式、奖励措施、参赛名额等。这时教室里一下子“榨开了锅”。没过两天这群孩子便用传小纸条、作业本、口头汇报、甚至还有联名提案等各种方式向我汇报,活动项目五花八门,有个人的,双人的,集体的,有坚决拥护自己组里的优势项目的,也有反对于本组不公平的;评价方法中,有积分的,有名次的,还有申请成立裁判组的,请校长和班主任来监督的;总结评比有说给第一名发奖品的而且连名称都说清楚了,也有说最后一名“奖励值日一周”的,连各项活动的积分标准和评分要领(去掉一个最高一个最低分得平均分)都写清楚了„„于是我组织各小级代表审议提案,选择一些我们可能开展的,而且可行的项目进行,关于奖品,我向学校,保证办到。
瞧,接力赛是少不了得,各小组在家自制小棒利用下课各休息时间自发的练起来了,有模有样的,还有小组间边练还边比上了呢!
哎,自己作主的活动激情更高昂啊!~!学生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是形成体育意识和习惯的基础。把评价还给学生,更好地使每个学生都在努力之后都体验到运动的内在乐趣。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主题研修作业三:
通过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弥补丰富农村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资源
我校体育大课间的现状与分析:
初到杨小,几次观察与接触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发现传统的安排只是流于形式,所谓活动,更是开展的零乱无章、且学生参与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初到杨小,几次观察与接触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发现传统的安排只是流于形式,所谓活动,更是开展的零乱无章、且学生参与度不高、组织纪律性不强,学生开展的活动不少,但真正的体育活动却很少,除了少部分高年级的乒乓爱好者、个别的跳皮筋、踢毽子、便是游戏:烂泥泡、追击跑(追逐打闹)、打仗(林中嬉戏)等,客观分析:导致的原因很多,如师资匮乏、体育资源很无奈,体育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加上体育课堂的效果不大,基本的队列、体育素养不能及时教授,学生更是不懂得如何去“玩”(体育活动基本的开展方法),为此,为使我校大课间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在培
学生开展的活动不少,但真正的体育活动却很少,除了少部分高年级的乒乓爱好者、个别的跳皮筋、踢毽子、便是游戏:烂泥泡、追击跑(追逐打闹)、打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与体育大课间活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动我校分阶段做了如下工作:
广泛培养学生兴趣阶段,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
1、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根跳绳(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的基本体育活动)
2、争取有限资金添置一些通俗廉价的体育器材,学生可自由组合向负责老师在大课间和课余时间借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第一批器材由于廉价质差,在学生的嬉戏打闹下提前下岗)与此同时,鼓励学生自制自备喜欢的体育器材、在课间自由锻炼。
3、尽快学习学会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让学生感受校园课间操的七彩韵律。合理开发和规划体育资源,根据意愿开展体育运动。
4、调查和开发本校的可用体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划定活动区域,为学生集体活动时所用。
5、各班自由组合形成10人一组、一列小集体,将我校各班级共分成18个分队,推选小队长,调查本组中各成员的体育活动兴趣和爱好。每天的课间操队列由小队长负责管理和组织。
6、将学校可开展的体育活动和区域编号下发到各分队中,由各队员讨论交流填上本队最想开展的前五项大课间体育活动。
7、根据各队的意愿,由少先队统一组织安排各分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和展示项目。尽量使有限的体育设施、资源发挥最大能量。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鼓励各队队员合作自制、自备体育器材,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
进一步规范活动的开展与管理,享受阳光体育运动。
8、根据每个人的体育爱好特长确定本组每次开展体育活动的负责人,负责相关器材的领取与保管、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等。
9、开展体育竞赛,形成集体凝聚力,促进大课间活动有序有效开展
(1)组织开展了全校乒乓球单打比赛,预赛各班进行,选出前3名参加决赛,比赛中进一步规范指导,发球规则、技巧等。
(2)组织开展了全校踢毽子比赛,各班学生自愿报名,评出前6名。
(3)筹备并组织开展了全校《七彩阳光》体操比赛,以10人小分队为单位进行,进一步规范学生队列,评出集体前3名。
10、再次争取资金为竞赛中获奖的个人和集体颁发体育奖品,奖品统一归集体所有所用,学生的荣誉感油然而升,更懂得珍惜和保管体育器材,体会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更在比赛中提高了水平,获得了友谊。再次开展课间活动的小组合作自然形成。
反思
本学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离不开各班教师的支持与配合,使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初具模型,但是感觉师生的课业学业负担较重,对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我们所能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做的,无非尽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热情,口号依然唱: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其实我觉得真正的大课间需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需要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热情参与,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运动健康,更是一所学校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精神风貌的体现。
主题研修作业四:
-------我的教育叙事
幽默与快乐同在——做智慧型的体育人
乐平市高家镇杨边小学 何安生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改革大力提倡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同时,在课堂上随处可见学生欢乐无比的情景,天性全然的孩子们更是“玩味十足”,但体育与健康并不是课中玩,它同时也承载着一定的教学目标如通过我们的体育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等这些不可能全部用“游戏”取代再加上教师水平的限制将一些内容与情景游戏融合起来也并非易事,所以更多时候当我们采取讲授法或示范法讲解一些基本技术,发现学生并不“买帐”,尤其再次进行一些反复的队列或动作训练效果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和厌倦感,违背了“健康第一”的宗旨,更体现不出“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口号。
枯燥乏味的队列训练,反复的练习增加强度以提高学生的效果是不可取的,在开始进行训练示范或讲解时,我总是会故意将口令喊出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特色”,学生的模仿心理强,我就有意让他们模仿,最后就要求学生模仿老师喊口令。在练习中,学生声音与动作同在,随着老师在一旁创编的特色“口令”如:一二一,左右左;一二一,抬起头,挺起胸,小手臂,摆起来„„。有些学生总是走不齐或者根本找不到节奏,这时在趣味练习中发现学生掌握的不错,跟着老师喊,随着节奏行,快乐练习激情浓。当学生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让学生小组进行练习,人人都可以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有的更是模仿起我的动作:某个同学做错了,摇头晃脑,叹息着,咋拉,喊出来跟上呗!
体操分解动作学习,学生总是记不住动作,或连贯起来很费力,没办法多练,熟能生巧。孩子毕竟是孩子练多了会疲劳,当把小朋友那股激情给练得消退了,效果更差。同学们,知道你们累了,辛苦啊!是啊,学习哪有那么容易,老师刚学时比你们练得可多了,你们才几下,就把动作做会了,了不起了。现在你们看,你们喊完整口令,我来练,开始慢点来,别急啊!学生乐了,干脆坐在地上边喊边看,有的学生模仿起来,旁边坐着的,不好意思了,看到老师满头大汗也跟着练起来,这一刻学生变“要我学”这“我要学”不由自主地跟练起来,当学生对线路和动作衔接认识得差不多了,我配以提示性的口令故意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加上“温馨提示”:一二左弓步,扩胸直立,二二右弓步,扩胸直立;三二左转,扩胸回来,四二右转,扩胸直立„„学生练得趣味横生,此刻又听到了学生开始一遍遍的复制老师的指挥“口令”乐此不疲着。分组练习当“小老师”,学生争着先来。不就指挥嘛,简单。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我班的学生经常性地组织分组活动,在分组练习,游戏竞赛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小组间的组织性和荣誉感,可别和他们来“激将法”比个赛或做个游戏什么的,你只要一激,他们可不了得,信心十足,个个欲试,谁都不想落后,这时哪个小组的成员要是敢不听规则或违反纪律什么的,其它组员肯定得把他“责备”死!因为只有当他们称为一个“小组”时,我才会允许他们加入比赛。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我就将每班的学生按八至十人分成一个体育小组,在小组中他们队列活动竞赛荣辱与共,而且每个人有自己的不同体育爱好和特长组长采取轮流当,且每人负责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的器材保管和项目推广(在本小组中),参加学校的运动竞赛如(一分钟跳绳、乒乓球、掰手腕等)也是由小组内自发组织预选推荐队员参加,所以每次个人的或团体的体育活动氛围都会非常好,选手还没开始这边拉拉队之间已经开始了“分贝”较量。活动结束后,“特殊”的庆祝仪式更是将活动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也会经常走进学生的游戏与活动,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但是更多的我会和同学们一起制定规则,改进游戏方式,在交流中“顺便”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游戏规则等。每一个学生都尤如一个智慧的宝库,当我们用心去启发他们,用真诚去感染他们,在平等的对话中与学生一道探究运动的创新与快乐,我们一定会在阳光体育中享受到多彩的童真与无限的乐趣。
主题研修作业五: 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我校的经典体育游戏 单位:乐平市高家镇杨边小学
何安生
1、攻城游戏(又叫攻喇叭)
2、勾脚:女孩子爱玩,一般到少三人或三人以上,每个人单脚站立,另一支脚互相勾住 在一圆形,伴了拍手唱着童谣,仿佛一曲圆圈舞„„
3、跳皮筋:女孩子居多,男孩子捣乱,在两人套的,三人套的,或四人套的,形成不同的形状,跳者则以双脚跳,勾脚跳,翻跟斗等为主同时伴以童谣,深受孩子们喜爱。
4、木头人(或红灯绿灯亮)性质差不多,但口令不同
5、踢房子:低年级踢小鱼房,飞机房基本以数学为级,相对简单,中高年级踢“仿生房”(将数字改成文字:如螃蠏爬、兔子跳、瞎子走、望天、倒退等)“五人房”:一般五个玩,中间一格为从轿,上下两格为头和脚,两边格子手和耳。
6、荡秋千:学校有粗壮的树干,学生自带绳子和凳子,套起来,大家都喜欢,不过该游戏存在安全隐患,上级检查时不让玩,平时也是以高年级同学多,过路教师会帮忙检查绳索安全。
7、斗鸡:低年级男孩子特喜欢,对练习孩子的身体协调很好。
8、丢沙包等等 主题研修作业六: 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努力成长,做健康的体育人 单位:乐平市高家镇杨边小学
何安生
“农村体育”一个大家关注的名词,在国培的平台里,有无奈,有叹惜,有失望„„也有鼓励,有畅想,有展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我看到了与同行的差距,感受着名师与专业教师的特色魅力,听着专家与教授的讲课,与同行们交流着彼此的见解,用键盘敲击着做为一个“农村教师”的体育生活和感想„„偶然间也会享受其中。
回想自己四、五年来从事在小学体育活动一线,参与着阳光体育大课间推广,校园集体舞,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质健康培训,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操比赛,第三套广播体操推广„„让我渐渐从一个体育爱好者转型成为一名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国培生活里我总结着反思着学习着进取着并一路成长着。
短暂的国培之路即将踏上归程,从一开始的激动热情到现在的反省小结,让我对做为农村体育人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在农村小学器材匮乏,但游戏运动无处不在,跳绳踏毽子跳皮筋,跳房子„„;资源不足,但优势无处不在校园广阔,空气清新,有氧运动随时进行„„;形式内容单一,但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一览无疑:踩高跷,舞龙灯,拔河,登高„„均可做为我们体育课里的一角趣味横生;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做个终身热爱运动的体育工作者,做学生体育活动与游戏中的参与者和改进者,因为生命在2010国培计划江西省中小学体育学科培训在职研修任务3 于运动。工作中作为弱势群体的我们也可在运动中释放压力,身心健康,了解时代的发展,用健康的情绪去感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同事,用阳光去改变我们的学校。随着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现代人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在校园里推进健康体育,让我们的孩子能在生活的校园,村庄健康的动起来,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在运动中无限快乐,身心放松,在竞赛中挑战自我。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学生们明白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我成长,在若干年后也感慨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农村体育”是一朵七彩之花,我们要用心去浇灌它,去呵护它,让它在我们的校园绽放~!
肥东县马湖学校
刘继华
1981年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踏上三尺讲台,从教三十多年来,我越来越觉得教师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职业。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有机会参加安徽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让我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而且深感自身专业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了专业成长。为以后带领学校老师一起进行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指明了方向。
这次“校本研修与网络研修整合”的培训项目,应该说是我一直所希望的一种有效研修。使我们明确了新形势下,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研修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往的研修,老师们都认为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甚至无关。所以在网络远程培训过程中出现挂机、应付等现象,收益不大。这次的项目学习让我们耳目一新,因为“校本研修”是接地气的研修项目,也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又始终没有突破瓶颈的校本研修管理,校本与网络研修的整合更能拓展教师研修的眼界、海量的资源分享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借鉴。
走近网络校本研训的平台,犹如推开了一扇大门,我们像一直居住在井底的青蛙突然跳到了井口,眼前一亮——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我在业余时间不断汲取“营养”——看视频,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我用课件、阅书籍、学案例。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如此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让我受益颇丰。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以学校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能够支持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如教师备课工作减轻了负担;利用网络工具促进教师养成专业交流的习惯,深度思考的习惯,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从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
在学习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我找到了更多的同伴,互助伙伴,甚至找到了多年不见的同学,我们在网络里聊教学,说家庭,只要提出疑虑,马上就有很多朋友来帮忙解决,不但集思广益,提高了专业水平,而且身心愉悦。
在网络中,许多教育名家专家似乎都成了我的良师。我抓住机会聆听他们的报告,观摩他们的课堂实录,甚至可以和他们“促膝长谈”,我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熏陶和碰撞,在这自由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运用这次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所有教师一同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与研究,遵循“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原则,从而不断反复提升个人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农村小学的小学科教育基本现状
从课程设置来看, 所有学科一律平等, 无所谓大小。那何为学校的小学科呢?它是在现实中被学校群体默认使用的一种称谓, 指的是语数英以外的其他学科。它们在课程中所占课时少、任课教师数少, 而且学科地位被边缘化, 是弱小的学科群体。具体表现在:
1. 课程普遍不被学校重视
不少学校不设课程或虚设课程, 以课程表为伪饰, 兼科教师将课表的小学科课程上成主科课程;兼科教师对小学科课程缺乏深入研究、课堂质量不良, 领导没有或较少关注小学科的质量情况。例如, 广州市白云区4个乡镇共73所小学, 人和镇从没有固定调研课的学校, 江高镇学校领导对小学科从未调研课达64% (见表1) 。
2. 校本教研未有实质性开展
小学科任课教师不开展或少开展集体备课、观课研讨、研究反思等校本研究活动,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 除语数英学科外, 较少见到小学科校本教研的原始性材料, 包括计划、总结、集备记录、听课记录、学业期末评价记录等, 也较少见到有学科业务学习资料、学科电子资源等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材料。4个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档案资料调查情况 (见表2) 。
3. 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之路艰辛
小学科专任、专业学科教师人员数量较少, 开展校本教研少, 对专业缺乏追求, 学校对小学科关心激励少;也有一些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 但被学校转岗教主科, 本学科成为其副业 (见表3和图1) 。学科专任率普遍较低, 任主科兼教信息科占了主要比例, 可见, 小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之路较为艰辛。
4. 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不均衡
由于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学科态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校校园文化生态等各种原因, 导致学生除了语数英以外, 其他学科素养的发展甚为薄弱,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被制造成公开的秘密:学习是语数英, 评价也是语数英。
二、农村小学的小学科教育问题分析
上述小学科教育的问题在各种层次学校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但在农村小学中问题尤为突出, 越是偏远的学校、学校规模越小的学校, 问题越严重。归结其原因有:
1. 教育价值取向明显功利化
在现行评价指标体系中, 小学科没被纳入升学评价体系, 因而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强大的功利驱动之下, 应试的压力从一个学段往一个学段下移。不同的价值取向, 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 为了短期的升学利益, 在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舆论面前, 学校的教育活动形成了大小学科与主次学科、主流与非主流教师群体等俨然成型的文化生态, 还有现时的绩效工资方案在教学成果利益分配的差异, 更让小学科教师感觉被边缘化。
2. 区域教育资源调配有先后
白云区在城市化进程中, 原农村地区逐步转化为城乡二元化结构地区, 致使区情愈加复杂。尽管近年来已加快了对小规模学校的合并,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校舍改造、实验室配置、图书采购等教育装备的建设, 但是在改造进程中, 区域资源调配有先后, 显然, 农村学校硬件资源调配的投入对学校带来的促进作用, 及不上早期已发展、现已进入软件建设进程的学校。特别明显的就是钟落潭镇、江高镇等镇偏远农村小学。
3. 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缺编
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是农村小学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影响小学科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城乡差异带来的农村骨干教师流失日益增多, 另一方面生源减少, 教师政策性超编造成的“只出不进”影响学校改变队伍编制结构, 还有就是课程改革中新增的课程设置如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岗。因此, 农村小学长期缺编信息技术、音乐、艺术、等学科专业人才。
4. 学校校本教研管理缺力量
在新课程专项调研中我们发现, 大部分学校在校本教研这一块上做不下去。基本形式上是有的, 例如学校公开课、科组活动、教师集中学习等, 但是缺乏建设成效。例如学校课堂存在什么问题?科组活动研什么?怎么研?这些问题, 都是学校缺乏认识的。学校开展的专题讲座缺乏校本性、针对性、系列性、延续性、反馈性, 而且是纯理论、较虚空的专题, 缺乏一些实践性问题的诊断和专项研究。意识、方法、理论也相当缺乏, 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学校缺乏校本研修的专业引领和管理人力。
三、缓和小学科教育问题的策略思考与实践
教育的责任不允许等待与不作为, 缓和小学科教育问题, 笔者认为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种研究机构需要加大重视和研究解决力度的。针对目前状况, 笔者提出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政策、强化资源配置、加强培训等方面策略在教师研修建设上改善小学科教育问题。以下是策略及实践方法。
1. 更新教育观念, 发挥多元教育文化导向
在行政管理上, 调研员要深入调研区域小学科教师专业配置及岗位现状, 要从区域整体科学配置人力的角度出发, 系统筹划小学科专业人才的招聘与培养;在专业发展机会上, 要平等对待小学科教师, 优秀的小学科特色学校及教师要扶持,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支持小学科优秀教师潜心发展。
在业务管理上, 各级教科培研究机构要从自身做起, 除却小升初、中考、高考等专项研究外, 还要均衡资源和力量分配, 在部门建设上重视小学科教科培研究工作, 别让小学科研究人员本身也生存在被边缘化的状态, 积极性受到打击。只有由上至下的教科培机制建设及文化导向规范、持续, 这才有可能对下产生导向、督促、引领、建设的作用。
2. 优化教育政策, 实施多样化师资交流方式
农村小学缺人用, 缺人才用, 都是长期存在的难题。要缓和它就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交流方式, 形成一种有效的全区或全市的人才交流机制, 谓之“活水工程”。例如:
(1) 教研员蹲点基层:到边远农村学校建立教研工作站、引领周边学片发展;蹲点学校扶持特色学校建设等。
(2) 教师对岗交流: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去开展学年性支教、农村教师到优质学校交流、骨干教师学片内对岗交流等。
(3) 结构性转岗调整:超编教师区内流动, 结构性超编教师转岗、跟岗培训交流等。
这些方式, 虽然受惠面窄, 似乎有点望梅止渴, 但一定程度上, 是一种缓和的策略。待小学科人才逐步引进, 结构性缺编问题逐年缓和, 小学科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师资交流方式就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强化研修引领, 实施多层次研修管理机制
在实践中, 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性教科培研修管理机制, 以机制去制衡大小学科的落差过大, 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校小学科的运作。
建立“区教育发展中心—镇教育指导中心—学校”三级研修管理机制, 加强第二级教研业务领导力和指导力的建设, 为三级教研的力量传播起促进作用。
从业务管理上操作:第一级研修管理为“区教育发展中心—镇教育指导中心”;第二级研修管理为“镇教育指导中心—学校”。
从研修建设上操作:第一级研修建设为“教研员—学片中心组长”;第二级研修建设为“教育指导中心—学校”研修指导及“学片中心组长—学校教师”研修指导。
每一级研修管理和建设承担的职责和任务都不一样:在第一级更多的宏观策略调控指导, 在第二级更多的是具体学科、具体业务操作引领和指导服务。在这样的研修管理机制下, 由市、区落到校这一层, 小学科活动被忽略、被打折扣的现象得到较好的改善。
4. 分层分类, 开展多类型教师研修培训
“万金油”似的小学科教师岗位特点, 除个别教师有主动发展意识和行动外, 大部分都是趋于被动执行。因此,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3个方面, 小学科就更依赖于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的力量了。所以由区组织的分层分类培训显得特别重要。
(1) 分层次研修培训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设置培训课程, 可开展的分层次培训有:岗位新任教师教材教法培训、骨干教师展示课、研究型教师课题实验课等, 还有教学中心组沙龙活动、教研会团队业务培训等。
(2) 分阶段、分类目研修培训
开设的分类培训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类培训和学科教学知识类培训。由于信息技术科任课教师本身对信息技术懂得都不多, 我们分阶段开展各类培训 (见表4) 。这些培训实操性强, 对教师岗位工作有切实帮助, 而且讲授效果好而受到教师们的高度认同。
(3) 跨时空网络研修培训
教研员引领业务骨干活跃在学科社区平台上, 开展课后评议、专题研讨、资源共建等活动。例如, 信息技术科的学科网络社区建设 (http://byite.cn) , 不仅做好了信息发布、资源共建等常规工作, 还有基于社区的教师教育博客耕耘等。在平台上, 教研员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展开专业对话, 拓宽教师交流的途径, 实现跨时空网络研修。
5. 质量监测, 发挥评价诊断反馈作用
建立小学质量评价体系监控新课程实施后小学学业质量, 具体是以“主科+小学科”组团式实施抽测。抽测之后, 学科教研员进行详细的质量分析, 对各镇学校情况进行同类型、同层次学校对比分析, 例如优秀 (A级) 率、不合格 (D级) 率, 学生样本差异程度分析等 (如表5和图2所示) 。
同时, 也将结合区“小学教学水平综合评估”工作, 将小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科抽测评价写入指标, 这样利于促进各学科相对平衡的良性发展。这不能不说是对小学科教育发展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大舞台[EB/OL].http://www.hpe.sh.cn/ShowNews.asp?ArticleID=10121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交流才有提高,只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于教学实践,这样才有进步。”心怀这个信念,我带着几分激动,带着期待与自豪,带着收获与感触,参加了2013学年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培训,此次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历时近一个多月的“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礼,教学知识上得到一次强劲的“充电”,现将这次学习感受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通过聆听了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又有了新的理解。我深深的体会到,师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因此,今后我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教师。
二、通过培训,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很重要,但是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英语教学来讲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次教学技能的知识培训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收获。例如,如何确定中学的英语教学目的,中学英语教材的使用和分析,中学英语教学的设计方法,中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及中学英语教学中会话、故事和阅读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这些是我们在课堂和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加上具体的实践操作,这样才能真正地使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素质得到提高和改善。
在网上与同行一起交流讨论,一些疑难的教学问题得到解决,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短处,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
面,提高了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认识到自己的思想理念需要更新,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更要求教师更新知识,更新理念,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教授的讲解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我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数学有了兴趣,有了情感,才能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消极的情感或烦闷的课堂教学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再次,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有趣,要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把培训学习所得充分利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现在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是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材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还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草堂高中周静
参加新课程研修培训已近一个月,每天在网上看课,作业,和同行互动,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专家们对探究式教学方法深入浅出讲解,使我得以从理论的高度重新去认识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对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创新人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开始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近三十年来的教育教学观点以及教学手段。
因此一种紧迫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紧迫是因为在新课改实行的过程中有太多问题有待解决:新课改的理念如何贯穿在课堂中,如何平衡素质教育与高考得分,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如何并驾齐驱......而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实践中运用我们的智慧去平衡去解决。
本次培训共六堂课“‘课外阅读引导’课例展示——红楼梦场景”、“关于写作教学课与‘课外阅读引导’的评点、讨论——立纲起草”、“同课异构:《祝福》课例展示”、“‘课外阅读引导’课例——红楼梦语言”、“写作教学‘撰写与修改’课例展示”、“关于教学评价问题的讨论”,从不同的方面为我们展示了新课改新语文的一角,为我们打开一扇窗,看到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让我们可以从中去感受、摸索努力实践的方向。
新课改在四川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实施、如何考试、如何评价都在探索中,所以这样的学习很有必要。通过学习我们领会到新课改其实不只是课堂方式的变换,更是思维方式变化,教学理念的变化。如果我们依然用旧有的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从事教育教学,那怎么教的结果都一样。课改并不是新在机械的教学中的导学案、学生自学时间、课后作业上,而是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学习基础着手,因材施教、寓乐于教。教师在教学设计知识整合时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课堂中对学生主体的真正尊重上,在学生对课堂的真正参与上,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语文课堂学生无动于衷的局面。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决定了这个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教文育人”应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树立大语文观,实现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最终构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更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今天是前一阶段学习的最后一天了。回顾这六天来的学习,紧张、忙碌而又充实。这五天的学习,带给我很多触动和震撼。
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与全省的教师们一块交流,一起成长。看到一篇篇那引人深思、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相信,那字字珠玑凝聚的是老师们的努力与坚持。我看的越多,就越发自惭形秽起来。是啊,教师的水平与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太重要了,要想不误人子弟,就要不断学习。
通过培训,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转变较色,提高素质
今天的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教师既要教好书育好人,又要做学生的楷模和社会的示范,任重而道远。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奋勇前行,必须转变角色,改变单纯传授或灌输知识和片面追求影视的角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首先要更新和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要把握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许多时候我们的信息教学之所以停滞不前,就是因为我们不去学习、吸收运用新的理论,缺乏反思和教学研究能力。
二、自我实践,不断提升
向书本请教,听专家讲座,聆听名师的课堂,学习同伴的长处,这都是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的提高作好准备。一切的学习都是为了自己的实践,为了教育好我们新世纪的接班人,否则皆为空谈。于是,在培训期间,我用学到的东西来改进我的教育教学。特别是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让我在实践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网络研修平台像一架云梯,让我能不断的向上攀登。看到了有那么多的学员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令我感慨万千,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充满了孜孜以求的激情;仿佛打了一剂强心剂,开启了自身向上
【学科培训研修总结】推荐阅读:
学科带头人培训研修总结05-24
暑期语文学科培训总结06-10
黔东南州高中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总结10-27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培训总结11-07
2022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小结09-26
科学学科培训心得体会11-03
重症医学科岗前培训考试题10-10
美术学科教师研修09-25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心得体会06-27
2024学年度音乐学科校本培训心得体会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