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精选6篇)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1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板块一 吟诵青春

1.(1)ɡě jú è zhēnɡ rong è chàng liáo

2.(1)满江(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3)奔放(4)激浊扬清(5)把……看做粪土

3.诗余 长短句 宋朝 小令 中调 长调 词牌 词题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5.(1).借代(2).拟人

6.(1)写出了红之广 写出了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2)表现了江水的清澈程度 写出了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壮丽场面(3)形象的表现出雄鹰矫健的身姿 生动的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7.同意。理由略

8.D

9.(1)

10.山、林、江、舸、鹰、鱼。

11.《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句为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做了巧妙地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

板块二 体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1)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2)坚毅而不屈

3.(1)b(2)a(3)a(4)b(5)b

4.(1)《沉沦》(2)《父与子》(3)《再别康桥》(4)《四季随笔》(5)《草叶集》

(6)《静静的顿河》

5.(1)“蓬莱仙岛”原指神话里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岛,这里喻指在学问中深藏着的精神愉悦的境界。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劝勉自己的孩子要乐于学习,并享受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

(2)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那么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人们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个人的人生得失的。

6.(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过程,是少年时期的播种,青年时期的浇灌,中年时期的收获,晚年时期的品味。(2)《四季谣》:四季是执著的付出,是“我”的奉献与“你”的需求永远无法相交的遗憾。(3)《四季》:四季是守望者孤独的坚持,是一棵被移植的针叶木对故土的思念,是一颗漂泊的心对港湾的渴盼。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2

一、“苏教版”作业系统的设计缺陷

1. 课后作业利用率不高

通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及名师访谈,我们惊讶地发现:“苏教版”课后作业利用率明显不高,广大教师和学生没有认真对待,重视不够。

有教师认为,语文教材作业的编排是为了服务于教材课文的,有助于强化和巩固课文内容,但有时不知道怎么去布置和利用,“挑着做”成了很多一线教师的惯性思维。另外,学习完每个专题或版块后,很少有教师会布置课后作业。他们认为,苏教版“与过去教材情况差不多,学生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大致相仿”。

当下,学生做得最多的便是“其他语文作业本”,其次是鉴赏和随笔,还有预习和朗读以及老师自行设计的题目,包括试卷精题,接着才是“课本作业”。对于苏教版作业系统设计的满意度,近一半学生觉得“一般”,没有多大的兴趣。对于作业的三种呈现方式,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活动体验”,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被教师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不是“没有时间组织”,就是“设计不好,难以操作”,抑或是“效果不好”。足见教师对这些作业设计的不重视,不会很好地引导和组织开展。对于课后作业,习惯上是在课堂上练,结合文本学习,当堂消化,使其很难发挥语文作业的主阵地的作用。

2. 自身设计和编排的不足

(1)重人文、轻基础,与考试要求有距离

“苏教版”作业系统很多题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阅读品鉴中,提高读者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在文学修养提炼中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些其实都是人文性和思想性的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中,很少有基础训练题出现,更没有字词句的识记和积累。例如,针对必修一第四专题文言文《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编者在其课后作业上设置的是对“文本研习”方面的要求,没有文言现象的积累和考查,只是设计了3道问答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翻译和句式特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的积累。高考考点往往集中于文言文现象的考查,而且篇目来自课外,这对学生答题有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苏教版作业系统的设计和编排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两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发现·创新”方面还不错,在“积累·整合”和“应用·拓展”两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尤其是前者,基础知识训练和积累、整合比较欠缺,那么后面的应用拓展以及发现和创新的开展就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苏教版”作业特别注重“阅读与鉴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比较多;而“表达与交流”与之相比较,就显得暗淡、逊色得多。虽然每个专题之后都有写作训练(必修四第四专题还有口语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文本后的写作话题,教师往往另辟蹊径,选取其他贴近生活的话题或题目让学生写。所以,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基本上是以随笔形式出现了。

(2)部分练习的设计不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很难入手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必修教科书的作业呈现方式之一,在现实教学中开展得如何呢?通过调查,我们知道有41.05%的学生选择“没有时间,所以省略掉了”,28.10%的人说“老师不重视活动体验,所以没组织”;还有14.33%的同学觉得“活动不大符合实际,很难开展”。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主题作业设计中,对于“活动体验”第3小题:“掌握一些读图方法,对理解图片内容……归纳读图要领。”这些题目很多同学就不会去做,一看而过,没有实际操作。

又如,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活动体验”第3题:“以养老为话题,小组合作,采访亲友,……与同学、家人交流。”这类题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会布置,学生也不会去动手实际操作。

或许在校本课程中会有学生去做,上演一出精彩的“课本剧表演”,但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很难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还有些题目设计的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学生看看并不会去做。比如,必修三中第一专题“祖国土”中:“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类作业难有实效。

(3)题型单一,无法体现作业分层性和学生差异性

“苏教版”课后作业设计基本上都是主观题,采用问答题的形式出现的。“积累与应用”栏目有一定的总结专题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围绕文本理解和课外拓展而展开的。题型设置比较单一,没有弹性和分层作业,无法体现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求,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然而,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有的学生擅长阅读和分析,对文本解读能力强;有的同学文言文水平弱,只会字词句的解释,不会主题和人物性格的比较分析、文段标点符号的划分等;有的同学表达能力很强,有一定的文学积淀和功底……教师怎样面对一个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层次和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实施不同的作业分层呢?题型单一势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兴趣。久而久之,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谈不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了。

二、对“苏教版”作业系统的改进意见

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后作业编排和设计的看法以及改进意见,许多教师明确提出,建议作业设计应更贴合教学实际,特别是操作性能更强,问题设计再细化一点。比如,课后作业更多的是帮助研读课文的练习,若能设计一些课外延伸或者课文和学生的现实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则更有意义。

1. 克服偏重人文性倾向,加强基础训练和积累应用

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这是“苏教版”的编排体例和指导思想,她创新了编排体例,以人文话题为主线贯穿必修一到必修五,打破了原来单元编排的惯例。“文本研习”重在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问题探究”重在强化学生探索思考的能力,“活动体验”侧重个性,要求抒发学生的独特想法和个体体验。答案的自由性、模糊性、开放性致使很多作业成了无关痛痒的摆设。这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和学生不够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教版必修一四大专题都是以人文话题编排的,其课后作业也是侧重人文思想性而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比如,针对第二专题第一版块“求学之道”,对于《劝学》和《师说》两篇文言文选文,其“问题探讨”第1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框架把握,还有文本本身的思想意义和现实借鉴。这两道题都是从问题形式入手来分析和探讨课文的主题。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不够科学,文言文讲究的就是文言现象的积累与应用,也包括人物的鉴赏和主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懂文言现象,课外文言文就更难解读。所谓的“学法课内,得法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后作业设计应该重点突出文言现象的积累和运用,侧重文学文化常识、实虚词、重点翻译、句式特点、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人物性格和主题分析等八大文言现象的练习,不单拘泥于问题的探究和启发。

2. 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趣味性

必修四第四专题有一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其课后作业是“活动体验”形式的作业设计(题目暂略)。这些题型都是文本鉴赏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千字随笔,缺少文学积淀的同学只能“望文兴叹”,没兴趣的同学也只能作罢。所以,这类题目的设计往往让教师和学生无从下笔,因为难度和要求很高,导致这么精致的题目成了摆设,实在可惜。所以,贴近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是课后作业设计的一大出发点或者亮点。再如,必修四的第二专题“积累与应用”练习第2题和第3题,这两道题的设计,编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掉,没有时间去组织和观看影片,更不会布置学生去改编影视剧本,因为高考不考这些。

课后作业设计也如同选文一样,要讲究趣味性。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当今社会网络和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般层出不穷,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课外作业中增强趣味性,就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便会主动完成课外作业,而且是愉悦地完成,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增强了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做作业就成了学习的一件乐事,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 预设弹性机制,设计分层作业

(1)作业量分层

顾黄初提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作业要有较高的质和较适当的量。”语文前辈大家都讲到作业量要适当。学生能力和水平有高低之分,那么作业量的设计也应该有差别和区分,不能笼统,一概而论,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关于实施弹性和分层,主要关注两类差异:一是关注程度差异;二是关注兴趣差异。邱老师指出,人文素养的提高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境界而定,学习能力的加强须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

(2)作业难度分层

顾黄初指出:“作业可以分为三大类: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有一线老师尝试过,将作业分两种———必做和选做(也允许学生自己寻找作业),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选择余地。笔者认为,弹性和分层作业可用作业分量的轻重、作业次数的多少、批改形式、成绩反馈等形式来实施,也与班级学生数、教师的工作量紧密相关。比如,每一版块后都设置一些有代表性的基础类训练,中等难度的思考和理解分析题,以及需要合作探究的高难度题型,分别供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选择完成。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完成一些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字词句的摘抄和积累等。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黄甫全强调了作业的完成时间问题,他认为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限制,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进行及时指导。比如,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积累与应用”第2小题(题目略)。对于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要求1~2天完成,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给3天时间,而那些程度差的同学可以留一个星期时间来完成。最后统一点评。

对于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分配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布置长作业———一个月的、两个月的,甚至半年、一年的,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化学习。这也是一种关于作业完成时间分层的探索与实践。

4. 注重开放性和突显个体差异

根据新课改精神,开放性作业主要分为自主思考型作业、专题搜集型作业和想象型作业。这三类开放性作业,正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合理、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和教师对该套作业系统是否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几乎都选择了“一般”,这说明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和填补。“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即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下,高中学生逆反心理和攀比心理很重,他们喜欢玩网络游戏,喜欢非主流元素,追求时髦和时尚;有的学生沉湎于金庸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以及漫画书,还有的学生有早恋倾向。这些现象,都是当下高中生所存在的。语文教科书和作业系统应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并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和作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作业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突显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是关注程度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和学习习惯好,像积累性的基础性作业可以少布置一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有利于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有更多的时间可用拓宽加深,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关注兴趣差异。说是一门语文,其中又可以分成许多小类。为此,学生的兴趣爱好肯定会有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就特别喜欢诗歌、小说的创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有时间做点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5. 建立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模式

(1)分层评价,关注发展

“分层评价,鼓励为先”意为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对待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类型都给予评价,以发展为先。让学生知道教师在关注其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看在眼里,会给予关注和理解支持。学生发现教师很关注自己的成果,并分享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储备,他们会从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并会对自己寄予期待。

(2)亮点评价,多元激励

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体验。在对学生作业或表现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地看到学生的亮点和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点赞,让他们有一种学习的激励感和成就感。

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除了全班表扬和范读外,还要张贴和记载,甚至告知家长;有的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性高,或者有创新的点子,教师要当众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学习。对于作业中的错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不足,进行师生互动性评价。

例如,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积累与应用”第3题和第5题,学生要完成这两道题目,势必要查找资料,走访探寻,“知人论世”地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主旨。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光看最后作业写得如何,关键是要大力赞赏学生这种求学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态度,还可以让学校和家长一起来评价学生的这次作业表现。

杭州市余杭区教研员、特级教师连晓老师认为,高中和初中、小学不同,将直面高考,所以任何单一评价方式都是不妥的,也就是说:既需要评语评价,也需要分数评价;既需要激励性评价,也需要甄别性评价;既需要展示性评价,也需要评判性评价;既需要过程性评价,也需要结论性评价……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待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过程,多次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热爱这门学科。

6. 以人为本,作业效率最大化

“以人为本”,从高中语文作业的角度讲,就是怎样通过作业来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即“学生在校发展最大化,终身潜力发展最大化”。基于这一思想,作业设计应该顾及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涵盖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业设计要有一定可选性,可以分必做和选做两大类;作业设计还要有长作业的形式,以利于推进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过程性练习和备考练习还要有差别性。如此,不断地对教材的作业设计进行改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定会在不断完善中走向成熟和科学,达到真正为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二、三、四、五)[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顾黄初,顾振彪.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3

一直以来,教材里的作业编排很少被大家关注。笔者就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作业系统的设计编排以及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深刻反思,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结合现实问卷调查、名家访谈等方式提出了改进意见,以期编者更好地完善教材,为高中语文教学服务。

关键词

苏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 作业系统 设计缺陷 改进建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以下简称“苏教版”)的作业系统坚持在新课标和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摒弃了大量基础性的、记忆性的、知识性的作业题型的设计,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语文的整体育人功能。其亮点有三:关注工具性特征的同时,更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激起内心冲突,引发探究欲望,帮助学生深入探究问题。

一、“苏教版”作业系统的设计缺陷

1.课后作业利用率不高

通过对一线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及名师访谈,我们惊讶地发现:“苏教版”课后作业利用率明显不高,广大教师和学生没有认真对待,重视不够。

有教师认为,语文教材作业的编排是为了服务于教材课文的,有助于强化和巩固课文内容,但有时不知道怎么去布置和利用,“挑着做”成了很多一线教师的惯性思维。另外,学习完每个专题或版块后,很少有教师会布置课后作业。他们认为,苏教版“与过去教材情况差不多,学生语文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大致相仿”。

当下,学生做得最多的便是“其他语文作业本”,其次是鉴赏和随笔,还有预习和朗读以及老师自行设计的题目,包括试卷精题,接着才是“课本作业”。对于苏教版作业系统设计的满意度,近一半学生觉得“一般”,没有多大的兴趣。对于作业的三种呈现方式,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活动体验”,可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都被教师以各种理由搪塞了,不是“没有时间组织”,就是“设计不好,难以操作”,抑或是“效果不好”。足见教师对这些作业设计的不重视,不会很好地引导和组织开展。对于课后作业,习惯上是在课堂上练,结合文本学习,当堂消化,使其很难发挥语文作业的主阵地的作用。

2.自身设计和编排的不足

(1)重人文、轻基础,与考试要求有距离

“苏教版”作业系统很多题型的设置,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阅读品鉴中,提高读者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在文学修养提炼中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些其实都是人文性和思想性的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中,很少有基础训练题出现,更没有字词句的识记和积累。例如,针对必修一第四专题文言文《赤壁赋》和《始得西山宴游记》,编者在其课后作业上设置的是对“文本研习”方面的要求,没有文言现象的积累和考查,只是设计了3道问答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翻译和句式特点、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的积累。高考考点往往集中于文言文现象的考查,而且篇目来自课外,这对学生答题有一定的难度。

一方面,苏教版作业系统的设计和编排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两方面做得比较好,在“发现·创新”方面还不错,在“积累·整合”和“应用·拓展”两方面做得不够理想,尤其是前者,基础知识训练和积累、整合比较欠缺,那么后面的应用拓展以及发现和创新的开展就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苏教版”作业特别注重“阅读与鉴赏”,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比较多;而“表达与交流”与之相比较,就显得暗淡、逊色得多。虽然每个专题之后都有写作训练(必修四第四专题还有口语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文本后的写作话题,教师往往另辟蹊径,选取其他贴近生活的话题或题目让学生写。所以,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基本上是以随笔形式出现了。

(2)部分练习的设计不符合教学实际,学生很难入手

“活动体验”是苏教版必修教科书的作业呈现方式之一,在现实教学中开展得如何呢?通过调查,我们知道有41.05%的学生选择“没有时间,所以省略掉了”,28.10%的人说“老师不重视活动体验,所以没组织”;还有14.33%的同学觉得“活动不大符合实际,很难开展”。如必修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主题作业设计中,对于“活动体验”第3小题:“掌握一些读图方法,对理解图片内容……归纳读图要领。”这些题目很多同学就不会去做,一看而过,没有实际操作。

又如,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活动体验”第3题:“以养老为话题,小组合作,采访亲友,……与同学、家人交流。”这类题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会布置,学生也不会去动手实际操作。

或许在校本课程中会有学生去做,上演一出精彩的“课本剧表演”,但是语文教学课堂上很难会布置这样的作业。还有些题目设计的没有多大现实意义,学生看看并不会去做。比如,必修三中第一专题“祖国土”中:“请仔细品味,看看作者是如何把音乐转换为文字的,并从肖邦的音乐作品中选择一些曲目进行欣赏,写下你的感想,与肖邦‘促膝谈心。”这类作业难有实效。

(3)题型单一,无法体现作业分层性和学生差异性

“苏教版”课后作业设计基本上都是主观题,采用问答题的形式出现的。“积累与应用”栏目有一定的总结专题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围绕文本理解和课外拓展而展开的。题型设置比较单一,没有弹性和分层作业,无法体现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求,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差异性。

然而,高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差异性是很明显的。有的学生擅长阅读和分析,对文本解读能力强;有的同学文言文水平弱,只会字词句的解释,不会主题和人物性格的比较分析、文段标点符号的划分等;有的同学表达能力很强,有一定的文学积淀和功底……教师怎样面对一个班级不同类型的学生层次和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实施不同的作业分层呢?题型单一势必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和兴趣。久而久之,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谈不上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了。

二、对“苏教版”作业系统的改进意见

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后作业编排和设计的看法以及改进意见,许多教师明确提出,建议作业设计应更贴合教学实际,特别是操作性能更强,问题设计再细化一点。比如,课后作业更多的是帮助研读课文的练习,若能设计一些课外延伸或者课文和学生的现实实际相关联的问题,则更有意义。

1.克服偏重人文性倾向,加强基础训练和积累应用

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这是“苏教版”的编排体例和指导思想,她创新了编排体例,以人文话题为主线贯穿必修一到必修五,打破了原来单元编排的惯例。“文本研习”重在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能力,“问题探究”重在强化学生探索思考的能力,“活动体验”侧重个性,要求抒发学生的独特想法和个体体验。答案的自由性、模糊性、开放性致使很多作业成了无关痛痒的摆设。这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和学生不够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苏教版必修一四大专题都是以人文话题编排的,其课后作业也是侧重人文思想性而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比如,针对第二专题第一版块“求学之道”,对于《劝学》和《师说》两篇文言文选文,其“问题探讨”第1题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框架把握,还有文本本身的思想意义和现实借鉴。这两道题都是从问题形式入手来分析和探讨课文的主题。笔者认为这样的设计不够科学,文言文讲究的就是文言现象的积累与应用,也包括人物的鉴赏和主题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懂文言现象,课外文言文就更难解读。所谓的“学法课内,得法课外”就是这个道理。

笔者认为,文言文课后作业设计应该重点突出文言现象的积累和运用,侧重文学文化常识、实虚词、重点翻译、句式特点、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人物性格和主题分析等八大文言现象的练习,不单拘泥于问题的探究和启发。

2.贴近生活实际,增强趣味性

必修四第四专题有一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其课后作业是“活动体验”形式的作业设计(题目暂略)。这些题型都是文本鉴赏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上几千字随笔,缺少文学积淀的同学只能“望文兴叹”,没兴趣的同学也只能作罢。所以,这类题目的设计往往让教师和学生无从下笔,因为难度和要求很高,导致这么精致的题目成了摆设,实在可惜。所以,贴近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是课后作业设计的一大出发点或者亮点。再如,必修四的第二专题“积累与应用”练习第2题和第3题,这两道题的设计,编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掉,没有时间去组织和观看影片,更不会布置学生去改编影视剧本,因为高考不考这些。

课后作业设计也如同选文一样,要讲究趣味性。要充分认识到,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当今社会网络和信息时代知识爆炸般层出不穷,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的产物。在语文课外作业中增强趣味性,就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学生便会主动完成课外作业,而且是愉悦地完成,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增强了学语文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做作业就成了学习的一件乐事,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3.预设弹性机制,设计分层作业

(1)作业量分层

顾黄初提出:“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作业要有较高的质和较适当的量。”语文前辈大家都讲到作业量要适当。学生能力和水平有高低之分,那么作业量的设计也应该有差别和区分,不能笼统,一概而论,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尊心。关于实施弹性和分层,主要关注两类差异:一是关注程度差异;二是关注兴趣差异。邱老师指出,人文素养的提高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境界而定,学习能力的加强须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

(2)作业难度分层

顾黄初指出:“作业可以分为三大类:记忆性作业、理解性作业和应用性作业。”有一线老师尝试过,将作业分两种——必做和选做(也允许学生自己寻找作业),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选择余地。笔者认为,弹性和分层作业可用作业分量的轻重、作业次数的多少、批改形式、成绩反馈等形式来实施,也与班级学生数、教师的工作量紧密相关。比如,每一版块后都设置一些有代表性的基础类训练,中等难度的思考和理解分析题,以及需要合作探究的高难度题型,分别供不同层次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选择完成。语文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完成一些诗歌的朗读和背诵,字词句的摘抄和积累等。

(3)完成作业时间分层

黄甫全强调了作业的完成时间问题,他认为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时间限制,对作业中的疑难问题要进行及时指导。比如,必修五第二专题的“积累与应用”第2小题(题目略)。对于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要求1~2天完成,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给3天时间,而那些程度差的同学可以留一个星期时间来完成。最后统一点评。

对于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分配问题,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布置长作业——一个月的、两个月的,甚至半年、一年的,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化学习。这也是一种关于作业完成时间分层的探索与实践。

4.注重开放性和突显个体差异

根据新课改精神,开放性作业主要分为自主思考型作业、专题搜集型作业和想象型作业。这三类开放性作业,正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合理、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体系。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和教师对该套作业系统是否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几乎都选择了“一般”,这说明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挖掘和填补。“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即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下,高中学生逆反心理和攀比心理很重,他们喜欢玩网络游戏,喜欢非主流元素,追求时髦和时尚;有的学生沉湎于金庸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以及漫画书,还有的学生有早恋倾向。这些现象,都是当下高中生所存在的。语文教科书和作业系统应更加关注这些问题,并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和作业,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作业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突显学生的个体差异,一是关注程度差异。有的学生基础和学习习惯好,像积累性的基础性作业可以少布置一点,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这样有利于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有更多的时间可用拓宽加深,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关注兴趣差异。说是一门语文,其中又可以分成许多小类。为此,学生的兴趣爱好肯定会有差异,例如,有的学生就特别喜欢诗歌、小说的创作。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有时间做点自己特别喜欢做的事,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5.建立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模式

(1)分层评价,关注发展

“分层评价,鼓励为先”意为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对待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作业类型都给予评价,以发展为先。让学生知道教师在关注其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看在眼里,会给予关注和理解支持。学生发现教师很关注自己的成果,并分享了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储备,他们会从中得到满足和乐趣,并会对自己寄予期待。

(2)亮点评价,多元激励

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体验。在对学生作业或表现进行评价时,要充分地看到学生的亮点和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点赞,让他们有一种学习的激励感和成就感。

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除了全班表扬和范读外,还要张贴和记载,甚至告知家长;有的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性高,或者有创新的点子,教师要当众表扬,鼓励其他同学学习。对于作业中的错题,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找出不足,进行师生互动性评价。

例如,苏教版必修四第三专题“积累与应用”第3题和第5题,学生要完成这两道题目,势必要查找资料,走访探寻,“知人论世”地去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主旨。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光看最后作业写得如何,关键是要大力赞赏学生这种求学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态度,还可以让学校和家长一起来评价学生的这次作业表现。

杭州市余杭区教研员、特级教师连晓老师认为,高中和初中、小学不同,将直面高考,所以任何单一评价方式都是不妥的,也就是说:既需要评语评价,也需要分数评价;既需要激励性评价,也需要甄别性评价;既需要展示性评价,也需要评判性评价;既需要过程性评价,也需要结论性评价……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看待学生的表现和作业。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过程,多次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热爱这门学科。

6.以人为本,作业效率最大化

“以人为本”,从高中语文作业的角度讲,就是怎样通过作业来达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即“学生在校发展最大化,终身潜力发展最大化”。基于这一思想,作业设计应该顾及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涵盖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业设计要有一定可选性,可以分必做和选做两大类;作业设计还要有长作业的形式,以利于推进研究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过程性练习和备考练习还要有差别性。如此,不断地对教材的作业设计进行改善,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定会在不断完善中走向成熟和科学,达到真正为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丁帆,杨九俊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二、三、四、五)[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 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4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 劲(jìng) 强劲 遒劲 劲头 疾风劲草

B. 胜(shèng) 胜任 胜景 胜券 不胜枚举

C. 角(jué) 角色 角斗 角逐 凤毛麟角

D. 解(jiě) 解雇 解决 押解 浑身解数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即见复关 无食桑葚 搔首挠耳 一劳永逸

B. 无与士耽 其黄而陨 向隅而泣 激流勇退

C. 糜有朝矣 躬自悼矣 匪夷所思 情投意合

D. 总角之宴 慨当以慷 踟蹰不前 藕断丝连

3. 下列加点的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B.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C.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D.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 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A. 求人可使报秦者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D. 哀民生之多艰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治理水流污染,该地区依法取缔了十几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一时间,洛阳纸贵,用纸大户纷纷抢购。

B. 夜晚,她茫然地走在街头,深秋的冷雨打透了单薄的衣服,她浑身发抖,噤若寒蝉,真想回到温暖的家里。

C. 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字,许多老师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

D. 这事儿你现在做不了,不要勉为其难,以后努力学习,长了本事,干这个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比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6.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延伫乎吾将反 反:通“返”,返回

B. 驰椒丘且焉止息 止:居住,栖息

C. 进不入以离尤兮 离:通“罹”,遭受

D. 苟余情其信芳 信:相信

7.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步余马于兰皋兮 摄提贞于孟陬兮

B. 长余佩之陆离 岂余心之可惩

C. 余独好修以为常 集芙蓉以为裳

D. 延伫乎吾将反 将往观乎四荒

8.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

李远,字万岁。幼有器局,志度恢然。尝与群儿为战斗戏,意气雄壮,招麾部分,便有军阵之法。郡守见而异之,曰:“此小儿必为将军,非常人也。”及长,涉猎书传,略知旨趣而已。

魏正光末,天下鼎沸,贼胡琮侵逼原州,其徒甚盛。远昆季率励乡人,欲图拒守,而众情猜惧,颇有异同。远乃按剑而言曰:“顷年以来,皇家多难。正是忠臣立节之秋,义士建功之日。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有异议者,请以剑斩之!”于是众皆股栗,莫不听命。乃相盟歃,遂深壁自守。

太祖见远,与语悦之,令居麾下,甚见亲遇。太祖谓远曰:“孤之有卿,若身体之有手臂之用,岂可暂辍于身。”除大丞相府司马。军国机务,远皆参之。时河东初复,民情未安,太祖谓远曰:“河东国之要镇,非卿无以抚之。”乃授河东郡守。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曾未期月,百姓怀之。

远善绥抚,有干略,守战之备,无不精锐。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敌中动静,必先知之。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尝校猎,见石于丛蒲中,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就而视之,乃石也。太祖闻而异之,赐书曰:“昔李将军广亲有此事,公今复尔,可谓世载其德。”

时太祖嫡嗣未建,明帝居长,已有成德;孝闵处嫡,年尚幼冲。乃召群公谓之曰:“孤欲立子以嫡,恐大司马有疑。”大司马即独孤信,明帝敬后父也。众皆默,未有言者。远曰:“夫立子以嫡不以长,《礼经》明义。略阳公为世子,公何所疑,若以信为嫌,请即斩信。”便拔刀而起。太祖亦起曰:“何事至此!”远乃止。于是群公并从远议。出外拜谢信曰:“临大事,不得不尔。”信亦谢远曰:“今日赖公,决此大议。”(节选自《周书•卷二十五•列传第十七》)

9.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郡守见而异之 异:奇特

B. 正是忠臣立节之秋 秋:时候,时机

C. 岂可暂辍于身 辍:停止,离开

D. 远善绥抚,有干略 绥:安抚

10. 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有异议者,请以剑斩之/作《师说》以贻之

B.若身体之有手臂之用/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C.就而视之,乃石也/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临大事,不得不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1. 下列各组中,分别表现李远“有器局”和“善绥抚”的一项是()

A. 招麾部分,便有军阵之法/于是众皆股栗,莫不听命

B. 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每厚抚境外之人,使为间谍

C. 军国机务,远皆参之/至有事泄被诛戮者,亦不以为悔

D. 以为伏兔,射之而中,镞入寸余/于是群公并从远议

12. 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 李远幼年时就很有器量,和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他指挥起来从容不迫,气势雄壮,符合行军布阵的方法,郡守看见后便觉得他与众不同,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B. 魏正光末年,天下**,贼人胡琮率党羽进犯原州,李远兄弟打算率领乡人坚守原州,可是众人疑惧,意见分歧很大,李远晓以大义,软硬兼施,于是众人一起歃血盟誓,从此加高壁垒坚守原州。

C. 李远能文能武,既善于治军又精于理民;读书,并不寻章摘句;射箭,准而有力,有李广之风;理民,安抚教化,恩威并重,所以深为太祖倚重,把他看成左膀右臂。

D. 在为太祖立嗣的问题上,李远不怕得罪大司马独孤信,据理力争,坚持立有德行的长子为继承人,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就连独孤信也认为李远做得对。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将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长,涉猎书传,略知旨趣而已。(3分)

(2)正是忠臣立节之秋,义士建功之日。丈夫岂可临难苟免,当在死中求生耳。(3分)

(3)远敦奖风俗,劝课农桑,肃遏奸非,兼修守御之备。(4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从诗的内容看,诗人的心理感受有什么变化?(4分)

(2)北宋诗人梅尧臣说“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结合贾岛的诗句,谈谈你的理解。(4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6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 。(屈原《离骚》)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

(4)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采薇》)

(6)君当作磐石, , ,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五、(12分)

16. (原创题)西方____徒在吃饭前要祈祷一番:“感谢主赐给我们食物。”我国的许多学校也进行“感恩教育”,还有人给“感恩”列出了“菜单”:3月5日学雷锋日——感谢别人的帮助,奉献自己的爱心;3月8日妇女节——感谢妈妈、感谢奶奶、感谢外婆,使我们懂得尊重女性、尊敬长辈、感悟亲情……

以下三项也是“菜单”中的内容,请任选两个节日,仿照例句各写一句感谢的话。要求突出各节日的特点,内容要有新意。(4分)

端午节——

五四青年节——

国庆节——

17. (2009•江苏高考)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地效应”(不超过30个字)。(4分)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地效应”就明显,吸引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就快,发展就快。

“洼地效应”指 。

18.从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要有文采。(不超过150字)(4分)

孔子 屈原 刘邦 李广 荆轲

示例:项羽

他是一位怀揣壮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儿女情长的伟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扛鼎气盖世的英雄;在词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

六、(18分)

(2010•河南濮阳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溯水而上

陈蔚文

风,雅,颂。

这几个汉字御风而行,溯水而来,伴着古老而宏大的优美钟声。那些在孟春之月,振木铎于阡陌田间采撷来的诗句是撞钟的器械,一下,一下,先帝的大殿,嫔妃的后宫,田野上空,鸟儿四散惊飞,纸页被钟声掀起。

那些神秘如卦文般的诗名,“丰年”“泮水”“良耠”“湛露”“鱼丽”“玄鸟”……多么美的词语啊!它的美因为失传更加凄丽。里面有庙宇的香火,有潺潺河水,有麦垛,有卑微的适足,有烛火般稍纵即逝的欢乐,还有哀伤。民歌一般的哀伤。

民歌一旦欢乐起来,是纵情天地的热烈。唢呐锣鼓响遍天地,天是大晴,地是大美,花是大红;而民歌一旦悲伤起来,也是彻骨的悲伤。是黑暗里你的手沾到了三更的寒露,整个人从肺腑哆嗦起来,冷的不止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风湿,是断不了根的,尤其怕冷,怕绵延的寒气。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战乱与繁重的徭役中,一个征兵与一个国家淌血的伤口都在《采薇》“小雅”最后一章中裸露着。而他的思妇也正在家乡的柴牖边叹着,“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诗经》,它是野地里生长的植物,是春天遗失的白袍,隶篆的诗句像蹄印一直铺到西周与春秋的柴扉前。柴扉推开是无限广袤:暮色苍茫,流水淙淙。剑声与古琴声飞旋,劳作声与低吟声交融,天地间充满大恸与大悟。

那些布衣乌鬓的女子,那些河水涣涣的情感……哀怨是《氓》与《邶风•古风》中的弃妇,坚贞是《柏舟》中女子,明丽是《溱洧》中在春天河旁嬉戏的男女,伤痛是《唐风•葛生》中亡人之妇。相思是《王风•采葛》还有《蒹葭》中望爱人不见的怅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银子般的月光打湿了花朵与等候者的衣襟,远远的地方传来瑟瑟古琴——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麦当劳”,又能到哪去守望爱情?

多情的《诗经》,哀伤的《诗经》,焰心一般冷与热的《诗经》!

在这个冬天的夜晚读《诗经》,读到一些没有膨胀的喜悦,一些没有矫饰的哀伤,一些没有虚浮的忠贞。

染着风霜的马车与木铎声趁夜色把这些诗句运送到我们跟前,我们在遥远先人的感情里又幽幽地活过一次,他们布衣上浓重的汗碱味让我们一下刺酸了鼻子。

不要说物质已多么奢侈,当时间沉淀了一切,我们终究渴望回到的不过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说一些朴素的话,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所有都像麦秸一般真挚。

一册《诗经》,一种血脉相连的痛,使这个普通的冬夜从近百个冬夜里脱颖而出。

不必洗手焚香,不必沐浴斋戒,《诗经》,它本来是铺陈的香火,是清静的素食。沿着《诗经》的水路溯流而上,如同被沿岸庙宇中缭绕的香烟之气深深地抚摸。

(选自《散文》11月期,有改动)

19. 作者渴望回到《诗经》那个年代,“获得一些朴素的感情”,结合全文,“朴素的感情”指哪些感情?(4分)

20.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6分)

①冷的不止是你的身体,还有历史的骨头,你们都患着风湿。(3分)

②许多愤怒豪壮的劝战长篇也许抵不过这几句女人的幽幽叹息。(3分)

21. 文章在描述《诗经》所表达的不同感情后,说“现代人除了约在嘈杂的电影院,虚拟的网络,喧嚣的车站或是‘肯德基’‘麦当劳’,又能到哪去守望爱情?”这样说有什么作用?(4分)

22. 这篇散文在行文上主要采用了描述性的语言,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4分)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世界上有千种爱,只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最伟大;世界上有万种情,只有亲情最真挚、最永恒。父母之爱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没有他们,我们的精神将变得荒芜,我们的灵魂将变得无依。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人说,有泪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饱满。我说,知父母心,报父母恩,是我们每个同学应有的良知。反思我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每天为我们的父母做点什么,那样,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充实,我们的心也一定会更踏实。

必修二语文作业本答案 篇5

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习题练习一(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C.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秋以为期

A.以尔车来

B.以望复关

C.

不以物喜

D.以我贿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岂不日戒,狁孔棘

B.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C.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下列各句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

A.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B.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C.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D.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B.

“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其中“雅”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义”。

C.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

D.

《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二、语言表达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桥从《诗经》里延伸开来,横跨在岁月的河流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仰看日月星宇,承载着所有人的脚步,谦卑地迎来送往。任时光的流水从脚下消逝,让胸膛里带着菜花香的习习河风,去抚慰岁月的苍凉。桥下是潺潺流水,水中是参差荇菜,古代的月亮照着今人。谁是那窈窕淑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还在溯游从之,寤寐求之?谁还在水边寄托着相思?走进水乡,不经意,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下列句子。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完这两首诗后,老师要求任选其中的一首诗,写一篇赏析文章,并且拟了一个标题作为示例:《为国赴难中的家园之思——〈诗经·采薇〉赏析》。请你模仿这种形式为《诗经·氓》拟一个题目。

答:

三、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杜 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上面这首诗歌是怎样以乐景写哀情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以下各题。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①。嗟我怀人,置彼周行②。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③。我姑酌彼金罍④,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⑤。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①采采:不断地采;指茂盛貌。卷耳:即苓耳。形如鼠耳,叶青白色,白花细茎,蔓生。可食,但滑而少味。盈:满。顷筐:浅筐。②彼:指顷筐。周行:大路。行,道路。③虺隤(huī

tuí):马疲劳生病。④金罍:青铜酒器,比酒樽大,是青铜时代贵族所用的器物。⑤玄黄:生病。

1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陟彼崔嵬”一句是说采卷耳的人因思念远方的人儿走上高高的山岗。

B.“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是说文中的“我”以斟满酒杯来消除对远方人的思念。

C.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把旅途中马的疲劳的神情刻画了出来。

D.诗人用“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表现了旅途的艰难和自己采卷耳的辛苦。

12.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

B.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重复,带有变化的重复在中并不常见。

C.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而去寻找他。

D.诗歌开头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比喻成丢弃在路边的卷耳被丈夫抛弃。

1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意在表明一位采卷耳的女子被其丈夫抛弃后的心理变化。

B.该诗多处运用反复,强烈地表达了情感,反映了女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C.为中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

D.诗的最后是以一种自问自答体收场,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14.对于“我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我马”是想象的,并非实际存在,作者想以此来说明采卷耳人的辛苦。

B.作者通过“我马……”的反复,意在刻画怀人思归的惆怅。

C.古人外出皆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作者借此以说明远行的人所受的漂泊之苦。

D.为寻找心上人,女子骑马远行,以马的疲劳和生病来说明女子寻找心上人的辛苦。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芣  苢①

采采,薄言②采之。采采,薄言有③之。

采采,薄言掇④之。采采,薄言捋⑤之。

采采,薄言⑥之。采采,薄言⑦之。

注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fú

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5.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16.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愿,请。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耽:耽搁

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悼:伤心

19.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你认为氓是个怎样的人?

四、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奋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有想法,对婚姻果断作了结的刚强性格。

(3)《采薇》中形象地揭示了征人的内心世界的名句是“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②兴师:出兵。③泽:通“”,内衣,指今之汗衫。④作:起。

2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共三章,均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

B.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的国家观念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22.该诗每章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诗歌中的人文传统、人文关怀。”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作品或表现出对生命的关爱,或表现出对民族的忠贞,或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或表现出对亲情的怀念,或表现出对友情的珍爱……这些诗歌都蕴含着巨大的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请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人文传统”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匪”通“非”,不是。C项“于”通“吁”,感叹词。D项“说”通“脱”,脱身。

2.【答案】D

【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把。A项用。B项连词,表顺承。C项因为。

3.【答案】D

【解析】D项均为名词,道路。A项动词,愿,请/名词,将领。B项同“暮”,年末/副词,不要。C项动词,说/名词,话。

4.【答案】C

【解析】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雨:名词作动词,下雨。D项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5.【答案】C

【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即“以秋为期”。

6.【答案】B

【解析】“风”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

7.【答案】(示例)①俯听流水淙淙 ②谁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 ③就走进古人为今人设计的梦中

【解析】

8.【答案】(1)女子没有什么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2)(你的心愿)已经满足了,就凶恶起来了。

(3)四匹马行列整齐动作熟练,还有用象牙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

(4)如今我在归乡的途中,下着大雪,雪花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9.【答案】(示例一)《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氓〉赏析》

(示例二)《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解读〈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

【解析】为赏析文章拟写标题。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可以从形象、意旨、情感、语言、表现手法等角度任择一点,其次要注意标题的语言要简洁明确,另外,还要注意与题干中所给的示例相符合。

10.【答案】“归”字点明这是一首漂泊在外的游子思乡之诗,感情基调应是哀婉伤感的,但诗的前两句分别敷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这么美的景色,非但不能引起作者游玩的兴致,反而更勾起他漂泊的感伤,岁月荏苒,归期遥遥,思乡哀婉之情更加浓厚,这就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

11.【答案】D

【解析】D项,没有指明表现了谁在旅途中的艰难,同时,诗中也没有反映出采卷耳有多么艰辛。

12.【答案】A

【解析】B项,后半句是错误的,“带有变化的重复”在《诗经》中是经常出现的,如《采薇》。C项,诗中并没有看出要将采卷耳的筐放在路边去找思念的人,所以是错误的。D项,诗中开头只是运用了起兴的表现手法,并未有比的表现手法,更没有将自己比喻成卷耳的意思。

13.【答案】A

【解析】A项,该诗并没有表现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内容。

14.【答案】B

【解析】A项,说通过“我马”来说明采卷耳人的辛苦是错误的,“我马”应是思家念归男子的马。C项,说“漂泊之苦”是错误的,诗中没有表达出漂泊的意思。D项,说女子骑马远行是错误的,并未说明她要骑马远行,这些都是作者想象的。

15.【答案】赋

【解析】 通过全诗“采”“有”“掇”“捋”“”“”等,可看出本诗在直言采,可判定手法为赋。

16.【答案】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

【解析】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主要体现在“采”“掇”“”和“有”“捋”“”等动词上,通过这些动词来展现妇女们劳动的场景。

17.【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18.【答案】C

【解析】耽:沉溺

19.【答案】女主人公的悲剧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这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当时,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都维系在配偶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配偶,那么她的悲剧就是不可避免的。

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的恩爱,并无情地遗弃了配偶。所以说男主人公“氓”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始乱终弃的人。

【解析】要结合文章的内涵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分析。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从文中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等句可知“氓”的品性。

20.【答案】(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2)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3)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21.【答案】B

【解析】应该是表现了百姓们宁可“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誓死卫国的精神。

22.【答案】属于重章叠句的手法。它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展现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23.【答案】佳作赏读

悯农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人文传统

记得作家李国文曾说过:“在古代,中国的诗坛之所以人才辈出,佳作层出不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诗人在面临个人伟大抱负与封建黑暗官场现实的矛盾时,良知往往使他们站在了大多数人这一边。”的确,诗人的这种“回归大众”的举动,为中国的诗歌文化注入了太多的活力与精神。而这些在矛盾中作出正确抉择的伟大诗人们,不知不觉中将他们的“悯农”情怀提升到了“人文传统”的高度。他们带来的精神财富,我们至今还受用无穷。

“悯农”,通俗地说,就是关爱、同情那些在封建势力压迫下过着贫苦生活的劳动人民。而它的内涵,早已通过凝练优美的诗句烙在了我们的思维意识中。在中国,想必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能用稚嫩的嗓音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稍长,我们又学会了白居易的《观刈麦》,至今,“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仍清楚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表达“悯农”主题,中国的诗人还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比如,《病牛》中所描写的独卧残阳的老牛,就象征了奉献一生、劳动一生的贫苦劳动人民。聪明的作者借这个典型形象,将自己的“悯农”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每读这首诗,我们都不由得被诗中流露出的对百姓的赞美和同情所打动。可以说,诗歌在对“悯农”情怀的传承上功不可没。

“悯农”,在另一方面大胆地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群众觉醒、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诗人利用诗歌精巧简练、对仗工整、朗朗上口的特点,用朴素的语言为当时的人们揭露着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些诗句我们耳熟能详,有些甚至已内化为我们精神的一部分。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古代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这些“悯农”诗在传诵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思想内涵传播给普通民众,从而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和抗争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

“悯农”只是中国古典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传统之一。即使在现代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悯农”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相信我们在吟诵着“锄禾日当午”时,心里也一定会涌动着关爱劳动人民的情怀,并真诚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名师点评 本文准确理解题意,立意时善于化大为小,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人文传统”细化为“悯农”。“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构思谨严,层次明晰。开头引用名家名言,自然导出论题;展开时设置层次,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关爱、同情劳动人民,二是大胆地控诉封建统治者,论述深入透彻;结尾收束,警策有力。本文最大亮点是思绪灵动,旁征博引。“念此私自愧”、“十指不沾泥”等诗句信手拈来,准确贴切;李国文、余秋雨等名家名言娓娓道来,含蓄蕴藉。

【解析】写作指向

语文二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篇6

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14分)

yóu_ìwēiwǔjiānyìnɡjí_iánɡ_ìngfú

jiànkānɡtíɡōnɡshīféiyīnwèiyǔzhòu

_íwǔliànɡōnɡzhuān_īnzhìzhì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6分)

隐藏(yǐnyǐng)眨眼(zházhǎ)将士(jiānɡjiànɡ)

穿梭(suōshuō)衣襟(jīnjìn)兴奋(_īnɡ_ìnɡ)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密杨拔陪

蜜扬泼部

五、写出反义词。(6分)

冷——外??——爱——

败——文——终——

六、填字成词。(6分)

流星尊重重光一正

争奇水送无奈

七、照样子,写词语。(8分)

又大又圆、

金灿灿、

七上八下、

井井有条、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加标点。(6分)

1、真开心

2、我一边,一边

3、妈妈一,就

4、蜻蜓忙着

九、想想课文内容填空。(5+4+4+4+2=19分)

1、本学期,从课本里认识了几个优秀的人物,他们是:勇敢救母的、替父从军的、法国的科学家、让晚上也有“太阳”的、还有“闪光的金子”。

2、快要走到山口,昏头昏脑地了方向,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他自有主张。

3、清水是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

着谁得到的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4、祖国的宝岛台湾,,

,是生长的好地方。

5、读书,下笔。

十、结合你的课外阅读,完成下面的填空。(14分)

1、小朋友,这学期你肯定看了好几本课外书吧!你能分享《安徒生童话》里的两篇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吗?

你还能写出《格林童话》里的两篇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吗?

2、这学期,相信你肯定读过《绿野仙踪》这本书吧,在去翡翠城的路上,多萝茜先后认识了、、。它们分别想得到、、。

3、《犟龟》这本绘本可有意思了,这本书中讲这只乌龟开始想参加的婚礼,经过它的坚持,最终参加了

的婚礼。

4、杜甫的《绝句》:,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十一、写话练习。(10分)

小朋友,你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请你把最喜欢的水果写出来告诉你身边的人。别忘了写清它的形状、颜色、味道哟!

答案:

二、每字0.5分

游戏威武坚硬吉祥幸福健康提供施肥因为宇宙

习武练功专心致志

三、

隐藏(yǐnyǐng)眨眼(zházhǎ)将士(jiānɡjiànɡ)

穿梭(suōshuō)衣襟(jīnjìn)兴奋(_īnɡ_ìnɡ)

五、

暖内恨胜(成)武始

六、

流星赶月尊师重道一本正经

争奇斗艳水送山迎无可奈何

九、

1、沉香花木兰安培爱迪生徐虎

2、敌人迷失假装顺从

3、吉祥如意意味幸福

4、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

5、破万卷如有神

十、

1、只要是这两本书中的两篇题目,都行!

2、稻草人、铁皮人、狮子、脑子、心、胆量

3、狮王二十八世、狮王二十九世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暑假放假要注意哪些事项

暑假作业按时完成

1、每天都做一点,这样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贪玩,快速忘记自己所学的内容,因为做作业就相当于复习了。

2、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用于做作业,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串亲戚或者出去旅游可适当几天不做,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情。

假期安全

1、交通安全。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靠路边行走。横穿马路要看红绿灯。

2、消防安全。使用家用电器要符合安全要求,不乱拆卸;电器使用完毕或人离开时,要及时关闭电源。

3、防溺水。不要独自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熟悉的河道去游泳,尽可能在大人或熟悉水性的人陪同下去游泳馆游泳。

暑假计划表

本次假期长达两个月,近60天,加上又是孩子们上小学后第一个暑假。因此,制定一个《暑假时间安排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如下:

1、每天可以安排两到三个时间段来学习。比如上午8-9点写作业或练字。晚上7点30分到8点读书。时间不要长。其它可以安排下每天起床、看电视、午觉的时间。

2、制定时间安排表应让孩子自己选择时间段和时间长短,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家长只能建议。

3、制定中可以说明,每周可以有2天,也可以是周末,孩子可以选择不学习,完全放松。但要保证其它时间段的正常学习。

4、安排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对于一段时间表现较好的,家长要多鼓励,甚至合适的奖励,包括外出游玩。让孩子自信地坚持下去。但不要在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安排计划下,给与奖励。特别说明,奖励应该由家长在孩子表现较好的情况下,视情况而定(包括礼物、买衣服、外出进餐、郊游等)。不能由孩子自己随意提出要求,当然合理的可以参考。

5、时间安排表开学带行评比。主要是表扬坚持自己的计划,能说到做到的孩子。与安排学习时间的多少和学习的态度和效果无关。但不做强制要求,可以放弃参加。

时间表:

6点50:起床并朗读诗歌一首

7点20分:洗脸、刷牙,吃早饭

8点-8点半:完成暑假作业

12点-1点:午睡

晚上7点-7点半:阅读半小时

晚上8点半:准时睡觉

补充说明:

一、每天帮助家里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二、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

三、每周固定两天,自由安排时间。但要晚上和爸爸妈妈沟通。

上一篇:脑瘫儿童康复教学大纲下一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