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藏羚羊跪拜读书笔记

2025-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藏羚羊跪拜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初一藏羚羊跪拜读书笔记 篇1

那是一节自习课,我翻开自己的《课外扩展延伸阅读》,接着以前的往下看。当我读到《藏羚羊的跪拜》这篇文章时,我不禁被母羚羊所体现的那深沉的爱震惊。藏羚羊为了保全腹中的胎儿,四条腿跪在地上,双眼流着泪水,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猎人时,我感动不已,同时也惊讶不已,我的血液开始凝固,眼中也早已热泪盈眶。一个藏羚羊居然会下跪,居然会为自己的孩子做出不可思议的事。这种母爱是多么伟大呀!正如文中所说,“天下所有的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

神圣的母爱此时此刻如此清晰的刻入我的脑海,驱走了我脑海中存留的对母亲的一切不解。那些不解不正是母亲深深地爱吗?

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农民,从小生长在农村。但是她从小就教育我做事该如何认真,脚踏实地。可是我一直认为她太罗嗦,按照她说的做事,不仅麻烦而且繁琐。但我现在明白了,他对我的每一次严谨的教育,都寄托了她无限的爱意和期望。每周日下午是回校的时间,每当我推着自行车走出家门,她总是站在门口伫立很久,我回头叫她回去,可母亲还是静静的站着,只是挥手叫我向前看。我知道母亲是在默默地为我祈祷,希望我一路平安,勇敢地踏上探索的道路。

藏羚羊的跪拜读书心得 篇2

这篇课文主要讲:一位老猎人开枪打死了一只向他跪拜的藏羚羊,发现它的腹倥里卧着一只已成型的小羚羊,猎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当我读完短文后知道藏羚羊为自己的孩子而向老猎人跪拜的时候,我被藏羚羊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所感染了——连一个动物都能做出这样的举动,作为人就应该比动物做得更好,不是吗?

《藏羚羊跪拜》 篇3

李小蕊

一、导入新课 在青藏高原西北部,有着世界上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态环境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这里生活着一群体形优美、动作敏捷、性格刚强,而且耐高寒、抗缺氧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灵。它们从不向自然界任何灾难屈服,被人们誉为“高原精灵”――藏羚羊。(板书)

可是人类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给野生动物们带来了灾难,让可可西里充满了血腥。今天,我们要学习发生在这里的一个关于藏羚羊与猎人之间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藏羚羊跪拜》。(补全课题)

二、解题、剖题。

1.写“跪拜”释“跪拜”。(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

2.说“跪拜”生活中你是否见过跪拜?他们为何跪拜?

3.读“跪拜”(注意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

4.质疑。读一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知道的?(为什么跪拜?向谁跪拜?怎样跪拜?跪拜结果如何?)

5.接下来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请同学们仔细地听,在听的同时,思考一下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

明确: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明白真相后,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杈子枪。

三、文本研读

(一)研读藏羚羊----感受跪拜

师:藏羚羊为什么跪拜?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来描写藏羚羊跪拜这一画面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师:你能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为藏羚羊,用你的声音把它读出来,指导朗读(先引导学生找出动词,圈划出来,并说说动词的作用,再圈出神态描写的词语,说说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将藏羚羊的神态以及每个细微动作都生动地描写出来了,写出了它的哀伤,让我们感受到了藏羚羊深深的母爱。在这里,藏羚羊的悲哀、乞求之情我们应该要读出来。

师引读:当老猎人举枪待发时,他认为藏羚羊会怎么做?然而这只藏羚羊却是„„

师:藏羚羊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它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老猎人,并且用动作来表示,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此时,藏羚羊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围绕藏羚羊请求老猎人饶命,放过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这一方面来展开联想。

师引读:哪怕老猎人并不为之所动,在它倒地后„„它为什么保持“跪卧”的姿势

倒地?从“跪卧”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神圣的近乎悲壮的深深母爱)板书

(二)研读老猎人----涵泳“跪拜”

师:我们悲伤的看到藏羚羊的下跪并没有得到它想要的结果,老猎人还是猎杀了他,那老猎人是不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坏人呢?他面对猎物时有什么心理变化?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心理(出示课件——表格)

1.小组讨论填表

2.小组汇报

预设:

藏羚羊出现——惊喜

“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

藏羚羊跪拜——矛盾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藏羚羊死后——疑惑

“没有像往日一样开膛扒皮”“老是浮现”“觉得蹊跷”“躺在地铺上的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手仍在颤抖”

藏羚羊开膛——震惊

“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里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藏羚羊埋葬——悔恨

“半途而止”“挖了个坑”“掩埋了”“埋掉”“消失”

师:从猎人的心理变化,我们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来回答。生: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板书)

师:杀生和慈善本是一对反义词,怎么能在一个人身上同时体现呢?你如何看待“杀生与慈善共存”这一问题?

师小结:杀生是他的职业本能,慈善是他的真实本性。当人的兽性遭遇兽的人性时,藏羚羊母子的生命代价终于唤醒了老猎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良知,所以他才会“掩埋”藏羚羊母子和他的那把杈子枪,消失在藏北的草原上。

(三)研读作者——领会跪拜)

师:藏羚羊这深深一跪已刻在老猎人的心上,同时也印在了作者的脑海中,文章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课件出示):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通过朗读以及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作者对这只藏羚羊怀着怎样的感情?(生交流后再读。)把作者对这只藏羚羊的感情,用你的声音表达出来吧!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师:是呀,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虽然文中的藏羚羊“神圣的”“慈母的跪拜”震慑了老猎人的灵魂,使他有了悔恨之心。可是可可西里的悲剧仍在上演,像文中讲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难以到达的角落”,藏羚羊被残酷的杀戮,尸骨遍野,惨不忍睹。

对待这些贪婪的杀戮者,你想说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图片)

1、师:读台湾诗人陈斐雯的诗歌

我也喜欢鸟,不过,比你贪心一点,总共拥有几万几千几百几十零几只,统统养在天空里。

师: 法国大思想家蒙田在他的《热爱生命》中写道:“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是的,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是数十亿年造化的结晶。由此看来,所有的生命,都值得我们敬畏。敬畏生命,就应当更加关注生命的起点,在生命开始时就必须得到人们的敬重。

2.教师小结

从不屈服于自然界任何灾难的藏羚羊可以毫不犹豫地跪在老猎人的枪口下,一个出色的猎人可以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幡然悔悟,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进一步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态度,人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上。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1)摘录好词好句。

(2)将这个故事复述一遍

自选题:

(1)作为一名富有爱心的中学生,你能否为保护藏羚羊设计几则公益广告的标语?

读《藏羚羊跪拜》有感 篇4

读《藏羚羊跪拜》有感

今天,我们学习力《藏羚羊跪拜》这篇课文,文中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是: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流着。学完这篇课文使我感受颇多。我有很多的话要说,可是却不知从何说起。母爱是伟大的。就如法国的罗曼·波兰说的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炬。虽然我现在穿的不愁,吃的不愁,但这一切的一切是妈妈给的,是妈妈把我孕育出阿,是妈妈给了我幸福生活,在这里,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这么大,母爱是多么伟大啊。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学习,长大成人报答父母。等我长大后,我一定会让妈妈过上衣食无忧、幸福、快乐的日子。我会在妈妈每次需要我的时候,都在她的身边陪伴她。

妈妈,您辛苦了,我永远爱你。我一定会报答您的。

藏羚羊跪拜阅读答案 篇5

文章主要讲了一只藏羚羊为了乞求猎人给它孩子留下一条命,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两行眼泪流了下来。但老猎人还是扣动了扳机,枪杀了藏羚羊。之后,老猎人发现藏羚羊腹腔中的小藏羚羊,他才懊悔不已。文章赞扬了藏羚羊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精神。

读到那里,我想到了每个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女,时时刻刻想着儿女是否温饱。为儿女们请家庭教师,也要做儿女们的医生。反正,做一个很好的母亲是很不容易的。记得有一次,我在幼儿园,的大厅里玩时,不留意摔交了,老师立刻打电话给我妈妈,我妈妈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叫医生为我看伤。我在缝针时,妈妈很着急。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 篇6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1

教学目标: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了解藏羚羊以及它们的生存现状,欣赏文学作品《藏羚羊跪拜》。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涵。运用绘画、制作等手段对藏羚羊这一题材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藏羚羊产生深厚的情感,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能创造性地使用表现材料进行个性表现藏羚羊。

教学准备:藏羚羊的图片资料、水彩笔、铅笔、橡皮、藏羚羊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

教师:我们国家西北角的青藏高原,有一个我们国家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在藏语中,她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这个常年冰雪的地方,住着一群可爱、高贵的精灵——藏羚羊。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这群可爱的动物。

出示课题:跪拜的藏羚羊。

二、讲授新授

1、欣赏藏羚羊的成长图片。

出示图片(借助图片、影视资料的欣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基本结构,观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显著特点)

2、藏羚羊的宝贵处。

羊角可以入药,羊毛可以做衣服。

教师:藏羚羊这些宝贵的地方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它爱护,而是遭遇了人们对他们的杀害,特别是藏羚羊的羊绒。藏羚羊跑的非常快,于是猎人就用了最残忍、最原始的抓捕方法:猎杀后扒皮。

出示图片: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样一种动物,它们现在的处境如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藏羚羊。

结合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生观看藏羚羊惨遭杀害的图片,以此激发学生对藏羚羊命运的担忧,树立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灭顶之灾。让学生知道美丽的羚羊角与柔软的羚羊绒只有生长在活着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构成真正美丽的风景线。

3、藏羚羊的艺术品。

图片欣赏:福娃迎迎、藏羚羊工艺雕塑等。

4、欣赏人们为寻传保护藏羚羊的绘画作品。

5、教师示范绘画藏羚羊,并示范如何改编成卡通藏羚羊形象。

四、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表现藏羚羊题材的绘画作品。

五、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展评

附: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口只将母爱浓缩于探深一拜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枪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印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风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入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权子枪斜挂在他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碴长头去拉萨朝觐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权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慵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权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一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怜悯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叫6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跷蹊,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铺上他久久难以人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型,自然足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千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权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2

《藏羚羊跪拜》是长春版五年下册第4单元动物之美的第2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叙述了一只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猎人跪拜求生,但最终没有逃脱猎人的枪口,而猎人为之感动,从此不再打猎的故事。作者意在借这一凄美、悲壮的故事,唤起人们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部分词语。

⑵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关注文中细节描写,体验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爱力量,把握老猎人的形象及情感变化。

⑶在阅读、交流、及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在品读、联想、推测等阅读策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用质疑重点句子的提问策略深入阅读。

⑵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⑶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愿意与人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

⑵通过本课学习,建立保护动物,热爱自然的健康情感。激发深层次思考,培养续写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藏羚羊跪拜的细节,从而感受动物的灵性。树立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的观念。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行为变化体会老猎人的思想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时代性、社会性,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脉络,记下初读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感悟藏羚羊悲壮求生的一幕,反复朗读体会描写藏羚羊跪拜的文字。感悟“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品味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然后,从人物的描写中体会老猎人的心理行为变化,把握老猎人这一人物形象。

详细的过程不再细述,具体说一下本节课的设计:

一、关于自主学习。

这一课运用了集体补充指导式。学习指南的第一点都是要求学生自己进行该项任务学习,有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经历自我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这是与以往教学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以往学习要求是由教师口述出来的,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够引起足够的注意。还有以往自主学习都是直接在书上进行批注阅读,节省了大量时间。但同现在的学习卡比起来我觉得学习卡更加合理。因为标注书上的只是个人的最初见解,不可能十分完善,也没地方不断修正,而学习卡可以传阅后进一步完善答案,更适用一些。无论学习卡还是指南,都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沉下心来,默默地去理解感知。

二、关于合作学习。

指南的第二项是小组合作交流。这与以往教学也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交流的方式。对于没有进行过这种交流的班级我设计了游戏“热山芋”。这是我在书中看到的一种“热山芋法”,就是在小组内有序传阅自学成果。为了让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白这种方法不仅是传,还要读懂传来的答案,解决自己棘手的问题。我创编了笔袋热山芋游戏,传阅中仔细观察每个笔袋不同特点,这就是子课题,得出笔袋共同特点,这就是总答案。学习中用热山芋法在小组内交流,做到了每人读其他五个人的答案。最大限度获得了信息的交流,汲取五人的营养后热山芋传回自己的手中在进行二次感悟,认识得以升华。尤其是班级所有差生得到了最好的兼顾。就是他自己的感悟再怎么局限读了其他五个人的见解也会进行自我修正。真正是活而有序,动而不乱,合而有效。完全克服了以往“一人说大家听,信息不够;抢着说乱哄哄,信息不清”的状态至于学习卡完成情况因为要互相传阅,又有小组长组织,没有一个不写的,还都想写好积极汇报,汇报时是提升的成果,差生也可以和优生一样回答问题,不存在差生问题。汇报时完全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不为了给听课老师看,没必要展示。

三、关于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补充究竟补充什么。这个问题看似课堂随机出现的问题,实际应该是教师心中备而待用的问题。也就是教师心中有当堂要学的所有内容。这样一旦汇报不到位教师就要有幕后走到前台拍砖引玉。

1、一般常规问题。比如“狩”读音。“逮”中隶字最后一笔学生没汇报教师就要引导。课题跪拜的理解尤其重要,汇报出则以,没汇报就要引。

2、有关联想、推测。学生关于藏羚羊跪拜细节学得会比较好,但是很难发挥联想挖掘藏羚羊内心活动,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点拨。结合神态、动作引读有关心理活动的补充从而引出深入研究的问题“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的含义,进行讨论。还有就是“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这一性格特点学生在自学关于老猎人的描写中都能理解。难就难在他对人慈善,对动物并不慈善。对高原精灵藏羚羊的慈善仅限于微薄的一点点”心头一软”“双眼一闭”杀生还是主要的。而对于“久久难以入眠”是的心理推测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因为学生小没法理解失眠,也不理解失眠会想事情。这里教师点拨,再加上发现小羊时心里推测就会起到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老猎人对动物的善念真正点燃,慈善的形象在学生心里趋向完善,埋枪埋葬了什么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解了,不必另外花费精力。至此老猎人形象走向完善,整体感悟一下猎人最终弃恶扬善的形象。如果只抓住“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理解,不理解埋枪不把握最终走向慈善的形象,就不会真正把握文章主旨。

四、关于学习指南的设计。

1、字词的学习要求不应该与检测卡同时发放,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这样学生除了生字词语外还能学的更多,而不是局限检测卡上有限的内容。在学生宽泛的学习后再发放检测卡。如果学生拿着检测卡学习,那不是自学,是在写老师布置的练习。阅读学习指南应该具有宏观指导性。每个指南适合一个大问题,而不应是细碎的小问题。小问题则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就是一个一个的回答问题。比如阅读指南一简言之就是体会跪拜描写,深思母爱神圣的含义。指南二就是从人物描写体会猎人心理变化,感悟人物形象。

五、关于阅读线索。

如果从“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生发开去阅读理解,猎人形象得以突出。藏羚羊这个主人公地位就会削弱,有点喧宾夺主。猎人的转变是藏羚羊神圣母爱感召的结果。教材说明很清楚:文章叙述了一直藏羚羊为保护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猎人跪拜求生,但最终没有逃脱猎人的枪口,而是猎人为之感动,从此不再打猎的故事。两个形象,两个主旨。不是以猎人为主,猎人的形象主要在藏羚羊跪拜后变化。学习文章先理解藏羚羊跪拜及神圣母爱,后把握猎人形象,顺文而下,水到渠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千法万法,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法。每读一遍教材,就有一种不同的理解。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藏羚羊跪拜》是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动物世界》中的第三篇。本板块共有四篇课文,都是描写平凡的动物,却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的震撼。本文是四篇文章中情节性最强的一篇,讲述了藏北草原上老猎人和藏羚羊的故事,语言率性直白,十分动人。

针对本板块及本课的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以老猎人的视角准确叙述故事情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段。

2、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反映出的心理活动,发现老猎人“跪拜”前后内心态度的变化,思辨老猎人身上的善恶源自他对动物和人类不同的价值判断。

3、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对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形象。

2、感受慈善的情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说学情

这篇文章内容浅易,情节生动,学生阅读无障碍。预初学生目前正在学习表达方式的运用,为了强化他们对于“描写”的认知,我在文本处理上将其作为记叙文,重点分析关于老猎人和藏羚羊的细节描写,让学生体会语言魅力的同时,感悟老猎人复杂的人性和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对老猎人的善恶进行思辨,从而认识到老猎人价值观的变化。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理性思考,发挥他们思辨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老猎人是善还是恶这个问题,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讨论其背后的内在原因。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有读、说、写的工具性训练,也要有思想教育的人文性关怀。读是理解的前提,所以我设计了复述和朗读环节,让学生细细品读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有所想说所想。精读课文的方式之一就是进行文本分析。填表格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通过表格中的相关提示,学生能够对具体词句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出人物形象,也体会出文字背后所传达的深层次意蕴。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我尽量避免简单粗暴地向学生灌输学习内容,而是用设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猜测、发现、质疑,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预设

针对学科特点和本课教学目标,做如下教学预设:

(一)导入

请以老猎人的视角复述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二)配乐朗诵,在沉浸中触摸感动

1、圈画出相关段落,与学生合作,配乐朗读,并思考问题:谁感动了你?

2、填写表格并分小组讨论

(发放表格)

谁感动了你?

字、词、句

作用(可以从修辞、动作、神情、心理等方面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营造出一个悲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文章震颤人心的力量。学生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也强化了对人物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后回答

老猎人

1、老猎人是怎样的形象?根据第三段细节描写,用具体的词语概括老猎人形象。

“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粗犷

“油光闪亮的杈子枪”打猎高手

“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贫穷

“含泪祝愿”善良

2、引导学生找出老猎人猎杀前和猎杀后的相关句子:

“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未能出生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3、根据老猎人前后两种行为动作,为他补上心理活动

4、抛出议题“老猎人是善还是恶”?

5、分析出老猎人由爱人类到爱所有生灵的转变

藏羚羊

1、比较原文和改写文哪个更好

原文:“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改写:“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望着他,然后向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弯曲着地。与此同时,只见两行眼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2、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跪拜是一种礼节,即跪在地上磕头,非常隆重。那么藏羚羊为什么要对着老猎人跪拜呢,能不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这样的母亲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她?

5、体味“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强化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知,同时也感悟出老猎人的慈善和藏羚羊母爱的伟大。

(四)总结

1、老猎人和藏羚羊身上共有的情感是什么?不同在哪里?

爱。不同在于一个是对天下生灵的爱,另一个是慈母的爱。

2、老猎人最终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价值观的变化,开始认同动物和人一样平等。

(五)板书设计

老猎人藏羚羊

爱人类爱万物生灵母爱

五、教学反思

《藏羚羊跪拜》是一篇情感深沉饱满的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力图让学生沉浸在感动的情绪中,让他们深挖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形象,由此得出他们二者不同的“爱”。老猎人慈善,从爱人类到爱万物生灵,藏羚羊作为母亲有着崇高的母爱,这些人物本身所拥有的光辉就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不过由于在复述故事内容之前,没有提示学生讲故事的“六要素”,他们容易冗长拖沓,花费的时间较长。在试讲时,我对于老猎人和藏羚羊的分析都力争面面俱到,但也显得重点不突出。而且一节课时间有限,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少,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会觉得课堂节奏过快。因此我认为应该在老猎人和藏羚羊中分出主次,重点讨论其中一个,深入分析。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4

一、说教材

《藏羚羊跪拜》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板块《动物之美》中的第二课。本板块包括四篇课文和一次习作练笔。本板块中看似平凡的动物,却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本文主要讲述了在藏北草原上发生在老猎人与藏羚羊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凄婉得令人心碎,文本的语言好像就是从作者心中喷涌出来的,直白,率性,唤醒读者要尊重生命、善待自然。

第二课时,主要是在体会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和老猎人复杂的情感变化后,升华主题,让学生懂得学会尊重生命,共享阳光。

二、说教学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课堂教学必须关注二者的和谐统一。教学设计中,既有读、说、写的工具性训练,也有思想教育的人文性关怀。

读,是理解的前提。所以,课上必须多读,深读。有所想,说说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求甚解终究不是应有的语文教学,引导感悟,引导说出真实感受,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针对本板块及本课的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和本班的学情,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对表现心理的作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重点句段;

2、过程与方法:在反复研读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圈画分析和讨论交流中体会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爱力量;在拓展阅读中领悟文章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藏羚羊的母爱,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进而建立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健康情感。

(二)重点难点

1、感悟藏羚羊跪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揣摩老猎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2、感受伟大而又深沉的母爱、慈善为怀,学会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四、说教学过程预设

针对学科特点和本课教学目标,做如下教学预设:

一、回忆开篇奔主题

1、讨论“跪拜”,深化文题。

2、问题索引。藏羚羊向谁跪?为什么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设计意图】抓住文题中的关键词,以“跪”字引领本课教学,给学生本课的学习明确了目标,使学习有目的,学习就会更轻松。

二、研读“跪拜”悟内涵

(一)引读品悟羚羊美。

1、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还未出世的孩子,向老猎人跪拜求饶。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藏羚羊跪拜这个画面的呢?点名回报并出示句子:“他举枪瞄了起来……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2、细究动词,引起情感共鸣。

齐读。想一想这段话中的那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围绕母爱伟大和乞求的心情讨论)

3、指导朗读。

(1)点名试读。谁能把这种乞求的心情读出来呢?

(2)针对性指导或泛读。

4、此时无声胜有声。藏羚羊不会说话,但它的神态、动作就是其无声的语言。请大家自由散读,边读边揣摩这无声的语言。

请你们用有声的语言,齐声读出藏羚羊无声的言语。

【设计意图】通过试读、指导读、泛读、自由读、齐读等朗读方式,在读中体会藏羚羊内心情感的流露,体会跪拜的内涵,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二)品读体会情变化。

1、体会猎人矛盾心理。面对这一跪,老猎人的表现又如何呢?请大家按顺序圈画出描写老猎人行为是语句。体会矛盾,读出矛盾。

2、推敲“蹊跷”。枪杀藏羚羊之后,老猎人没有立即处理猎物,因为这一跪,他始终觉得蹊跷。(体会疑惑的心理)

3、感受忐忑。这一跪时时浮现在他的眼前,夜里:

他躺在地铺上,他在想着这个画面——

他久久难以入眠,因为他还在想着这个画面——

他双手一直颤抖,他仍然在想——

4、体会震惊、痛苦与自责。这一跪,久久徘徊在老猎人的脑海里,“次日,老猎人……自然是死了。”假如此时的你就是那位老猎人,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5、感悟善良至上。

(1)面对此情此景,老猎人终于明白藏羚羊为什么向他下跪了(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面对此情此景,老猎人原本就有的良知被彻底唤醒(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面对此情此景,作者由衷地从心底里发出赞叹:(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2)这声赞叹在震撼你我心灵的同时,也深深地震撼着老猎人的心灵。他埋掉了藏羚羊母子,也卖掉了赖以生存的杈子枪,从此在藏北草原消失了。讨论:老猎人为什么这么做?(善良至上)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体会老猎人由杀生与善良并存,到善良至上的情感变化,更好地理解跪拜的意义,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课内练笔促提升

1、小练笔。学到这里,你一定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或感受。那么,就请你赶快拿起纸笔,写下来吧!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想象一下,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后,会做些什么?(建议在100字内完成)

【设计意图】课内练笔是语文课内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主要方式,写是工具性的体现,表达中又有人文性的流露。

四、回读跪拜升情感。

1、优美的文字叙述,真切的情感表达。这一切都源自于藏羚羊这深深的一跪——(回读)

2、升华主题——“让我们铭记母爱的伟大,让我们牢记善良至上的真理。珍爱这世间的一切生命,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共享阳光,共享美好!”(此处配乐《神秘园之歌》)

【设计意图】情感教育是语文人文性价值体现的有效途径,通过一堂课的学习与分析,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回读和主题升华,使得情感教育得到达成。

五、说板书设计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预设必然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我用教育机智灵活处理,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教学计划,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打造高效课堂”!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5

教学目标:

利用图片和影像资料了解藏羚羊以及它们的生存现状,欣赏文学作品《藏羚羊跪拜》。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涵。运用绘画、制作等手段对藏羚羊这一题材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重点:

使学生对藏羚羊产生深厚的情感,树立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创造性地使用表现材料进行个性表现藏羚羊。

教学准备:

藏羚羊的图片资料、水彩笔、铅笔、橡皮、藏羚羊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

教师:我们国家西北角的青藏高原,有一个我们国家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在藏语中,她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这个常年冰雪的地方,住着一群可爱、高贵的精灵——藏羚羊。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这群可爱的动物。

出示课题:跪拜的藏羚羊。

二、讲授新授

1、欣赏藏羚羊的成长图片。

出示图片(借助图片、影视资料的欣赏,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藏羚羊,了解藏羚羊的基本结构,观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显著特点)

2、藏羚羊的宝贵处。

羊角可以入药,羊毛可以做衣服。

教师:藏羚羊这些宝贵的地方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它爱护,而是遭遇了人们对他们的杀害,特别是藏羚羊的羊绒。藏羚羊跑的非常快,于是猎人就用了最残忍、最原始的抓捕方法:猎杀后扒皮。

出示图片: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样一种动物,它们现在的处境如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藏羚羊。

结合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生观看藏羚羊惨遭杀害的图片,以此激发学生对藏羚羊命运的担忧,树立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由于人类的贪婪,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灭顶之灾。让学生知道美丽的羚羊角与柔软的羚羊绒只有生长在活着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构成真正美丽的风景线。

3、藏羚羊的艺术品。

图片欣赏:福娃迎迎、藏羚羊工艺雕塑等。

4、欣赏人们为寻传保护藏羚羊的绘画作品。

5、教师示范绘画藏羚羊,并示范如何改编成卡通藏羚羊形象。

四、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表现藏羚羊题材的绘画作品。

藏羚羊跪拜说课稿6

设计理念:

“藏羚羊跪拜”呈现了最圣洁的母爱,并因此反衬出人类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冷酷无情地屠杀生命的罪恶。从而教育孩子关爱生命,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本设计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进而开展探究性阅读,在读中显情,悟中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以及理解“蹊跷、狩猎、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感悟藏羚羊崇高、伟大、神圣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

3、让学生初步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设悬念:上课前老师读读这样两段文字,此刻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出示相关段落)

预设:这位老猎人为什么会在藏北草原上消失?

2、是的,很多同学都对这位狩猎的老人突然消失感到很蹊跷。

出示“狩猎”、“蹊跷”读两遍,什么意思?(打猎、奇怪)“蹊”这是个多音字:在哪个成语里见过面?(另辟蹊径)

3、揭题:据说老猎人的出走与一只藏羚羊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则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藏羚羊跪拜》。(出示投影,显示课题)齐读两遍。

二、通读感知

师:在藏羚羊和老猎人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放声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想故事的大概内容。

一个老猎人无视藏羚羊的跪拜,猎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在真相面前,老猎人埋掉了自己的枪,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

随机评价:你真会读书,抓住几个重要的词,将课文的大意叙述出来。

三、品读感悟

(一)重现跪拜的画面,走近藏羚羊

1、课文中有一段话及其生动的再现了当时藏羚羊跪拜时的情景,咱们找出来读读,并用笔划出藏羚羊在跪拜求饶时让你特别感动的地方。

句子1: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从它眼里流了出来。

2、指名读,说说你感动的原因

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3、点击动词变红色(望——冲——跪——流),有时从一个人的动作里可以推测揣摩他的心理活动,这也是我们平时阅读文章深入思考的一种好方法,那么通过这些醒目的红字让你揣摩到了什么?(藏羚羊的期盼、悲痛、害怕、无助、恐惧……)

4、对,这一动作,分明流露出藏羚羊那种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痛苦,尤其是那长泪更是让人感到心酸与无助,相信这一跪拜打动了所有同学的心,咱们再来读读。

5、那么,藏羚羊这样虔诚的跪拜,苦苦的哀求能否打动和改变这位以打猎为生的老猎人的心呢?(带着这个问号深入思考)快速读读3—5自然段,找找相关的句子和段落

(二)揣摩老猎人的内心,走近老猎人

预设:能打动和改变老猎人的心

追问:从哪看出来?

出示句子: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

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

1、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相比刚发现猎物时的劲头,此时的老猎人显得犹豫不决)

是的,此时的猎人心头一软,双眼一闭,已经有了恻隐之心(出示该词)

还从哪看出能打动和改变老猎人的心

出示句子: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一次见到的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2、说说你内心的想法

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3、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猎人怎样的心情?走进猎人的内心说说他在想什么,是的,夜晚,上灯了,他感到不安,因为白天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出现在他眼前。夜深了,他感到十分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又出现在他眼前。凌晨了,他感到极度的不安,藏羚羊跪拜的画面再一次清晰地在他眼前呈现。

4、整整一个晚上,他就是这样辗转难眠,双手一直颤抖着,直到第二天。

出示句子: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5、师读句子,同学们,此时猎人颤抖的还仅仅是这双手吗?(心也在颤抖)

此时的猎人,这才明白(生接下去说)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明白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还明白……

是啊,屠杀是猎人的天职,一个出色的老猎人,经历过无数次血淋淋的场面,可是面对那只死去的藏羚羊,他的心灵被彻底的震撼了。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深入地理解课文,猎人的情感变化已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出示灯片)最终打动猎人的不仅仅是藏羚羊的跪拜,而是——(出示句子: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齐读

1、读着这句话让你想到什么?(跪拜不一定是下跪而是一个慈母内心的乞求与心中那份强烈的渴望)

2、像藏羚羊跪拜这样感人的画面,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常上演。出示灯片:这藏羚羊的跪拜是在乞求放孩子一条生路,那慈母的跪拜是

师创设情境:当一个孩子病重正在医院抢救室抢救的时候,外面等候的母亲的内心肯定焦急万分,那么她在乞求什么呢?

在外打工的民工的孩子在家乡读书,而他的爸爸妈妈却在远离他们很远的城市打工,此时的妈妈又会想什么呢?

再次读这句话: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2、续写:所以,藏羚羊长跪不起,悲惨倒地的画面深深地烙在老猎人的心中,给了猎人强烈的震撼,于是他把那支陪伴他几十年的枪深深地掩埋了,从此消失在茫茫的藏北草原上,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学了课文,我们却读懂了他的出走,请你写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教师即兴点评

这位同学的感悟很深……

你真的读懂了老猎人的内心……

文字虽然不多,理解的真透彻……

《藏羚羊跪拜》读后感 篇7

文章是一个来自于西藏的故事,叙述了一个老猎人,正准备猎杀一只藏羚羊,“奇怪的是,这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目光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老猎人打开藏羚羊的腹膛时,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只刚刚成形的小藏羚羊。后来老猎人把藏羚羊母子掩埋在山坡上,从此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

文章结束了,几滴泪水滴落在书上,我内心震撼了,藏羚羊居然如人一样下跪,仅是为了保护她肚子里的孩子!一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铃羊诠释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那是多年前一个深秋的中午。我气冲冲地跑回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把桌子上的杂物都震掉了。母亲听到动静,急忙从厨房里跑出来,轻声询问我:“女儿,怎么了?发那么大脾气,谁惹你生气了?”我正在气头上,冲母亲一吼:“没什么!”母亲皱起了眉头:“怎么这样对妈妈说话呢?”我一怔,眼圈红了,立马嚎啕大哭:“呜呜,小伙伴嘲笑我没有轮滑鞋,您也不体谅我!以前跟您说,您总说没有余钱,都不给我买!”母亲立马坐下安慰我,抚摸着我的头说:“女儿,不是妈妈不想给你买,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上个月不是刚给你买了自行车嘛。”我一听,就不乐意了,睡在沙发上又哭又闹。母亲赶紧把我拉起来哄我:“妈妈想办法,两周之内一定买给你。”我高兴地简直要跳起来。

十天以后,我拆开快递包裹,一双崭新的纯白色轮滑鞋映入我的眼帘,我高兴地对轮滑鞋又亲又抱,爱不释手。后来奶奶告诉我,那是用母亲省吃俭用剩下的钱给我买的,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母亲原来为我付出了这么多。

读《藏羚羊的跪拜》有感 篇8

伤害动物就是伤害自己。我们和动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园,有一句话说的好“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知道,今天动物的悲惨下场,很可能就是未来我没这群野蛮的人类的下场啊!当我看完这篇文章时,我愤怒了,那个老猎人难道没有一点人性了吗?

我曾经在语言班上课时,老师发下的一张稿子,我看了上面的故事,这篇故事的名字叫《跪拜藏羚羊》,我不由自主的看下去,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猎人在草原上追杀一群藏羚羊,藏羚羊们绝望的奔跑着,当藏羚羊奔跑到一个悬崖边时,就在猎人认为它们必死无疑时,一个令我目瞪口呆的场景出现了:那一只只藏羚羊成功跳到对岸时,悬崖边只剩下一对母子。由于小藏羚羊无法跳过去,于是它们一起起跳,母藏羚羊刻意放慢了速度,这时就在小藏羚羊即将掉下去时,母藏羚羊的身子开始下沉,因为母藏羚羊比小藏羚羊重,下降的很快,于是母藏羚羊用身子作为小藏羚羊的第二次起跳点成功的跳了过去,而它的母亲永远的睡去了……猎人惊呆了,他站起身,把枪扔下了下几十米高的悬崖,同时在悬崖边跪下……

读完这篇故事时我强忍着没让泪水流出来,我想:人类如此残忍,如果没有了动物,我们也无法生存!人类难道不知道吗?

《藏羚羊跪拜》教学设计 篇9

1、能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好词好句。

2、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圈划等手段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并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深层次的思考。

3、感悟藏羚羊伟大的母爱和老猎人的慈善情怀,引导学生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初步认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及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说明: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动物世界”,其中既有以介绍动物习性为主的作品,又有探讨人类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文章。相较其它几篇文章,本文的内涵尤为丰富。作者通过一个极其感人的故事,既表现出藏羚羊那种伟大到几乎悲壮的母爱,更由此引发出深层的思考:人类究竟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从学生的年龄来看,六年级的学生读这篇文章时最先感受到的无疑是藏羚羊的母爱。可是,多读几遍就会发现在这样一篇短短的文章中,关于藏羚羊的描写其实并不多,反而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那个老猎人身上,这是为什么?作者描写了这样一位集“杀生和慈善”于一身的老猎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再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这是否就是他们在学习中的障碍点?因此,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希望能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让学生走进文本,并借助突破口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由此引入课题。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藏羚羊的资料。

3、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将藏羚羊的情况做一简单介绍。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和以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从学生熟悉的动物入手,激发学生对故事的阅读的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同时,初步了解藏羚羊及其生活习性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请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走进文本,初步感知文章整体内容。

2、提出问题:文中有两个形象,你觉得作者想表现的是他们中的哪一个?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初步想法。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再读课文,深入思考。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1、文中的.第二、三小节的内容是否有些多余?

2、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在老猎人身上,那么你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究竟是什么?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词句进行圈划,并将自己的思考在全班交流。在阅读过程中养成圈划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通过问题的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入理解感悟作品主题。

口头表达,交流感受。为学生搭建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

1)或者现在你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乃至有一些超越这则故事的感悟,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2)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猎人或藏羚羊说?

3)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文章的作者说说?

4)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有什么话想对新教材的编者说说?学生在四个话题中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用1~2分钟时间做准备,然后全班交流。这一环节既是一个口语交际训练,又能反映出学生在这堂课中即时的心得体会,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体验。

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请记录下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或课堂上没有来得及说的话。

4、自选题:

1)配乐朗诵。

2)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以藏羚羊为主题的小报。

3)给作者或编者写一封信。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完成作业。必做题的设计意在希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主地积累好词好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自选题的设计则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探究。

思路点拨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感人至深的文章,擅长朗诵的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讲好这一则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讲故事的过程中感悟文章的主题。也可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以此为突破口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

练习举隅

1、文章结尾处作者写道:“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你能想象一下老猎人今后的生活吗?

《藏羚羊跪拜》读后感作文 篇10

今天我读了《藏羚羊跪拜》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

那头为猎人跪拜的藏羚羊,为了使猎人饶了它孩子的一条命,竟然给猎人跪下了。读到这里时,我已经感动地快要哭出来了。我被藏羚羊的母爱感动,我为猎人毫不留情的叉子抢而愤怒。但当我看到最后时,我又为藏羚羊而惋惜,被猎人感动,因为猎人知道了藏羚羊跪拜的原因后,埋葬了藏羚羊和叉子枪,这使我看到了生命的本质,人性的脊梁。

正是这样,只有拥有人性的脊梁,才会体会到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真正意义。

上一篇:生活需要什么的作文800字下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