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共10篇)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 篇1

存在就是合理的。只要老师求进步的信念一天不消失,公开课便永远不会消失。如果平时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公开课与家常课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对于二者的不同,有人做了这样有趣的比方:公开课是华丽的时装,家常课如朴素的布衣;公开课是精雕细刻的美玉,家常课是原生态的玉石;公开课是频频出镜的模特,家常课如默默无名的村妇;公开课是改善待遇的小灶,家常课是滋养身体的粗粮;公开课似名厨掌勺,家常课则“若烹小鲜”。这些比喻实在精彩,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公开课和家常课的区别。

如果说家常课是用来养人的,那么公开课就是用来炼人的。因此如果是一个在教学上渴求进步的老师必然是十分重视公开课的。那么如何备好一堂公开课呢?这个问题当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经过几轮公开课的准备,我个人总结了一些经验看法,现在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予以己之一砖引出众家之玉。我把一堂公开课的出炉总结为四句小诗:“众里寻她千百度,庖丁解牛明思路。深挖教材加亮点,精雕细刻心有数”。

众里寻它千百度

这第一句其实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收集素材、确定重点。收集素材就是要大量占有讲课素材。包括下载大量的课件、参考大量的教案、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哲学上的话来讲就是首先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我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一般都要先下载五个课件,参考三个以上教案的思路,此外还要把手头能看的相关资料全部看完。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有更大的余地。这是讲好一节公开课的必要基础。比如说:我在讲《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一公开课时,我事先就下载了7个课件、3篇教案。看了包括教学参考书、两本练习册的相关资料,还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麦当劳最新资料。当然仅仅占有大量的材料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中进行必要的筛选,就像鲁迅在拿来主义中说的一样,“我们不仅要占有,还要有挑选”因为我们已经占有的东西当中有很多并不是我们讲公开课时必需要的,有些甚至是无用的。所以要对已经占有的材料进行第一次去粗取精的筛选。经过这次筛选我们心中应该确定哪些材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主要参考的材料。也就是要确定一个参考的主体,其余的如每没有特别价值的材料则大可以删掉。

庖丁解牛明思路

选好我们要参考的主体材料之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备课过程了。通过备课我们要深入地进入到文本当中去,这一过程我们至少要完成三个任务即:彻底理顺文章结构,彻底理解作者意图,彻底弄清文章思路。备课人在这一过程结束后要有一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的感觉。也就是闭上眼睛我们脑海当中就应该勾画出整篇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但是工作到此仅仅完成了一半,因为仅仅弄清了文章的思路还不够,还需要确定讲课时的思路。一堂公开课上讲那些内容?怎样讲这些内容?怎样把你所要讲的环节串起来?讲课者心中是需要一个明确的思路的。这就需要进行第二次精心的选材。不同的是这一次的选材的对象是文本内容,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确定你在公开课上要讲清的内容。选材范围显然比上一次小了,但是这次要求却高了,所有的选材都要围绕讲课者的思路展开,合则留,不合则删。哪怕是很精彩的材料只要和讲课思路有悖也要忍痛割爱。比方说我在讲《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我通过仔细研读课文,最后把自己的讲课思路确定为:“解开一个标题,说明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受到一点启示”。我把通篇文章融炼为四句话,等于是把书读薄了。讲清这四句话我这篇文章就能够讲好,当然这中间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谓“成如容易却艰辛”。

深挖教材加亮点

经过以上两个准备过程,我们的讲案基本上就成型了,如果把现在的东西拿到讲台是可以进行讲解的,但是肯定不会出彩。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三项工作了。这第三项工作就是在现有教案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再次深挖,并给讲案增加一些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一些增加课堂趣味的小故事,经典言语的引用,或者是自己思考出来的一些启示,但是不管是什么都要起到别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却又过目难忘的作用。可以说这些亮点就是你这堂公开课的标签。我在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时,我就抓住了“全盘西化”这个亮点做文章,我觉得这篇课文只讲麦当劳在中国的变化会使文章很平面,但是如果把“全盘西化”这个概念拓展一下,无疑会给自己的公开课增加些许亮色。于是我在讲这个概念时,先是找了胡适先生关于全盘西化的资料,又找了一个极度崇洋媚外的小笑话,又讲了菲律宾全盘西化后的恶果说明全盘西化这个观点是虚无的,是不可行的。这样一深挖,课堂的深度立显。当然课堂深度的提升是要一个度的,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基础的。如果无限深挖反而会适得其反。

精雕细刻心有数

备课到了第三个环节,讲稿已经基本定型。如果认为到此就万事大吉那就错了,事实上,一堂公开课在没有讲完之前你需要做的工作永远都不会完。有句广告词说的很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一直在努力”把这句话拿来形容公开课的备课是再恰当不过了。此时,我们的讲稿虽然基本定型,但按照上述理论,我们还需要不断修改的,我们需要不断推敲讲稿的整体思路是否明确,研究讲稿的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是否自然,甚至讲稿中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去认真推敲。这主要是在细节上下功夫。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讲稿设想课堂上可能会出现那些意外情况,哪些内容到课堂上可能会用不上,哪些问题的设计到时可能和我们预想的有出入。这些都需要去思考,要提前想好预防措施。通过这一环节最后要做到:手中无稿、心中有数。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在前几次讲公开课之前我总是不时地反复看稿、审稿,而每次都有新火花的迸发,每次都有新创意闪现,每当这些灵感、创意在头脑中闪现,我就赶紧添加到讲稿中去。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公开课上完,这种无止境的追求让我受益非浅。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 篇2

一、备好知识线

每节数学课都有一定的知识点要传递给学生,从知识的生长性来看,小学数学知识可以分为:起始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终结知识。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分,可以分为难点知识和易学知识,也可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要读懂一节课的知识点,必须先独立反复读教材,做教材中的数学练习,也要做辅导资料的习题,在此基础上自己列出知识点,再参考教参资料,对照教材再看读懂了多少,经常这样做可以提高个人快速读懂教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需看看其他版本的教材是如何编排。在此基础上列出《确定位置》这节课的知识点:

1.结合情景,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 (隐性知识)。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显性知识)

3.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兴趣。(隐性知识)

4.数对表示位置的唯一性。 (隐性知识)

5.数对(0,0)表示原点。(隐性知识)

知识挖出来后,要把知识点用2~3个有趣、生活化的情境串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知识的难点分配到每个情景里面,情境的选择要符合“精而少、趣而实、活而简”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处是否有教学高潮,突破难点的手段是否新颖有效。在这个环节上很多教师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搜来的很多好的教学片段,全部搬到这节课来用,不会取舍,结果试教效果不佳。这样做好比把众人身上突出的优点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却丑态百出!因此,数学知识点之间要体现整体性、协调性,自然性。

例如:为了教学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上课伊始,我请同学们找数学课代表的座位在哪里?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通过交流碰撞,发现表示一个人位置的方法很多,而通过对比,发现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比较简洁。

又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学数对确定位置具有唯一性这个隐性知识,我是这样做的:下面的数对表示谁的位置,如果是你的请起立。数对:(4,3)(5,6) (5,7)(4),(4)是谁?请起立!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认为是第四组同学全部起立,也有的认为是第4行的站起来。也有的说不能有同学站起来。为此展开辩论,通过辩论得到一个数对只能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即表示第几组,第几个人。而一个 (4)不是数对,只有一个数字不能确定位置。在这过程中,把知识点埋在练习当中,教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二、备好情感线

备好教学的情感线容易被许多教师忽略,如果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骨架”,那么,课堂情感是课堂教学的“血和肉”。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双边活动。好的公开课应该在一种和谐、宽容、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师生之间充分享受这个交流互动的幸福时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中,将数学课程“四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把情感态度定位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刘兼教授在《如何处理好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提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所有目标中最为重要的,最为核心的......判断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能不能通过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形成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教育的理想就是使所有孩子都成为幸福的人。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教学功能,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确定位置》这节课中,我创设了这样的师生交流情感的小活动。

1. 上课伊始,问:今天上课和平时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己见。我说:“相同的是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能做到吗?

2. 我们班级每天帮助同学们收作业的是谁?对,数学课代表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的勤务员,你能用不同的方式说出他的位置吗?

3. 我特别准备了三类精美的星星奖励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它们分别是勇敢星,倾听星,智慧星。用来表扬不同层次的学生。

4. 教师利用充满爱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语言激励、激发孩子们参与学习的动力。

5. 这节课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请你站起来,一起回答这个问题,等等情感交流活动。

这些精心设计的情感交流的小环节,使课上得轻松,在欢声笑语中下课,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仿,最喜欢模仿老师。大量实践结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才喜欢这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那么思维、记忆等机能都会受到压抑和阻碍。

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线

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写出来了不一定就能上好,还需要备好课堂的组织,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10~20分钟,而一节课有40分钟,因此,组织合理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让课堂动静分明,课堂教学节奏张弛有度,让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互作用,互相转化,提高学习的效率。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个人素质很高,上起课来却总显得很无聊,整个课堂沉闷,学生做自己的事情,课堂一度失控,参与面低,互动少,教学效果不佳。

同样,许多教师听了一节名师的课,就想“东施效颦”,结果挫败而归。究其原因,没有备好教学组织形式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在小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是最高的教学艺术,如何细化教学组织形式为教学服务呢?

首先,平时课前要训练一些常规,如回答问题要:声音洪亮、自信大方、有理有据。

其次,在大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 (在整个班级组织的教学形式下),可以适当安排小组学习、个人独立学习的学习形式。把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确定位置》这节课时,告诉教师数学科代表的位置,采用的是个人回答的形式教学,我一般会先请中下生回答,再让中等生和优生补充答案的教学顺序,这样做的好处是低起点,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拉长了教学的过程,优化了教学的结果,这就是教学组织的细节。之后采用独立学习,用你喜欢的方式把他的位置表示出来。在反馈的基础上,小组内说说你比较喜欢那种表示方法?理由是什么?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孩子学习主动性,又照顾了孩子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的差异性。

四、备好教师语言线

教师运用学生喜欢、熟悉、幽默风趣的语言能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让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也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因此,教师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巧妙地应用课堂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语言可以分为:问题语言、激励语言、课堂气氛语言、肢体语言等,这都是备课时需要精心准备的。特级教师的课堂美,其中一个就是美在他的课堂语言。这些美的语言90%都是他事先背得滚瓜烂熟的。还有10%是来自平时的积累,临时发挥生成的。下面谈谈如何备好问题语言、评价激励语言、情感交流语言,课堂气氛语言。

1. 问题语言。

数学课就是要解决一个个的数学问题,问题的设置要简洁、清晰、准确。数学课堂的起始问题空间要大,难度适中,让孩子跳跳就可以摘到“果子”,让所有孩子都有话可说,可以参与。

在知识达成的过程中,问题语言要精准,问得更细,可以反问、追问。还可以结合孩子回答问题的结果,以童真的形式质问孩子,会显得亲切,自然。

2. 激励语言。

评价激励语言是课堂教学当中的一股清泉,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可以使得班级充满正能量,让一个班级的孩子有一股凝结力,让他们在求学路上走的更远,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师也要备几种课堂评价语言,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该如何评价,他回答好该作何评价,答非所问又该如何评价,都需要教师备好评价语言,因为它会影响后面回答问题同学的积极性。

3. 课堂气氛语言。

如何讲好一节公开课 篇3

【关键词】好的公开课;作者的情感;教学设计能力;师生的精彩;学生观

中国分类号:G642.421

最近学校举行骨干教师评比活动,通过讲课,我有幸获得了“骨干教师”的称号。兴奋之余,我也在揣摩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眼球,抓住评委老师的心。后来又陆续地听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讲课,我觉得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它需要教师潜心的琢磨设计。真是“台上四十五分钟,台下多少年的功夫”呀。有专家说:“公开课就像模特在走台步,一举手一投足就看得出你的功底,一亮相便能看出你与众不同。“此言不假。我想通过竞赛中一些成功的案例来审视总结一些公开课成功的若干因素。

一、一节好课一定要忠实于原文的情感

课堂是带领学生来解读文本的,解读它的语言,解读它的情感,解读它思想,解读它不同于别文的魅力。如果我们将一节语文课肢解成一堂政治课或者是干瘪的理科公式原理,那语文课就面目可憎了。在我讲《荷塘月色》的时候,设计整体思路一定要抓住作者的情感,情是主线,是纲;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是目。纲举目张,让学生知道因为有此情才会有此景。在开始创设情境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

我们每个人都 生活在现实和理想之中。庄周在现实中贫穷而落魄,可在理想世界中他是“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屈子在现实中备受冷落屡遭贬谪,可在理想世界中却永远向往着自己的香草美人;杜甫在现实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可他却追求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境界。感谢无数的文人墨客在现实不得意之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能不能为今天的主人公朱自清先生仿写一句话:朱自清先生在现实中( ),可他追求着( )的理想境界。这个设计围绕着作者的情感和精神,我觉得我抓住了这篇文章的内涵和灵魂。

二、一节好课能体现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

黄厚江老师认为教师的功力分为”文本的解读——文本的解构——文本的整合”三个层次,其中“文本的整合”最见老师的功力。

好的教学设计环节简洁,内容丰富,具有立体化、多功能的特点,好的教学设计能使语文课变得有趣、有味、有用。凤头、猪肚、豹尾是对一篇好作文结构和内容上的要求,其实一节好课的结构和内容也应该如此:开头要漂亮,引人入胜;主体部分要充实、厚重;结尾要简洁,收束有力,留有回味。黄厚江老师说:“最上乘的语文课往往看起来不是语文,其实全是语文,仔细想想这才是真正的语文。”

在教授《荷塘月色》的时候,我设计了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教学设计非常简洁。在说的方面,我设计了让学生“仿说”这个环节。

其实就是“口头造句 ”(教师出示例句,让学生模仿例句造句。从另一个角度发现文章的语言美。)

{例句}我发现了语言的美:美在叠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读起来音韵和谐,有一种优雅的情趣,又能感受到事物的情状;美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荷叶比喻成舞女的裙,写出荷叶的美感和动感。

学生的答案:我发现了语言的美

(1)美在修辞:比喻还有博喻(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连用,共同描述同一个事物的修辞方法),拟人,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2)美在叠词,音韵和谐,读起来悠扬悦耳,有一种优雅的情趣。

(3)美在表现手法的运用,动静结合,画面由静态的美转入动态,使画面动起来

(4)美在工笔细描,由荷塘、荷叶、荷花、荷香到荷韵,一点点描写,让读者的脑海浮现出荷香月色图。

有了老师的引领,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语言的魅力,说的既快又好。这也是这节课中的亮点之一。

在设计“写”的这个环节部分,我让学生以游者的身份,来为景区留下这句话。最后让学生说出来。我又亲自写了一段留言又附上史建筑老师的留言。学生很有收获。

三、一节好课既要见到老师的精彩又要见到学生的精彩

在课堂上,学生有精彩的问答,精彩的朗读,精彩的表达,老师可以点拨,生成更多不期而遇的精彩,产生课堂的高潮。遗憾的是,在高度紧张的心态下,鲜有老师能发现并抓住这些机会。在课堂上,学生犯错是教学的突破口和生成点,但如果学生不犯错怎么办?如何突破和超越学生,创造师生共同的精彩?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另外,教师该出手时就应该出手,语文课少不了教師读和写的示范。朗读、板书、下水作文,这些都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示范既是一种范例,也是师生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公开课中,很多老师展示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如:张伟才老师的板书,陶向丽老师的朗读,确实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

四、一节好课能体现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评价一节好课不是看教师个人的“表演”,而主要看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学习兴趣、精神状态,看学生在一节课中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的发展过程和增长水平。教师不能喧兵夺主,过分炫耀自我的学识,夸夸其谈,自我陶醉。实际上,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背后一定是教学设计的有效得法,而教学设计的有效得法背后一定还是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的教学理念在发挥作用。

如何备好一节课 篇4

在参加小学数学继续教育期间,我一边认真听专家讲座,一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思考一些问题,并想着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备好一节课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整体目标和分段目标。这样有利于我们从总体上确立教学目标。

2、细读教师教学用书,明确各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教学用书上对于本册教材的总体目标和编写意图都有详细的解释,单元教材分析则进一步进行了细化的分析。

3、针对本节教材具体内容,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方法,要尽可能地详细具体,便于落实。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篇5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复习、检查,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目标,提高一些能力。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学生按能力不同分成层次,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这一节课主要教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到难于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的部分。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关系到学

生能否顺利地掌握教学知识。

四、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恰当与否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学内容不同,学生情况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五、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包括如何开课,怎样出示复习题,如何导入新授内容部分。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有那些可能性的答案,还要写出解题的方法和计算过程,以及归纳的法则等。

在讲授例题以后,教师要设计一些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做,使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要钻研大纲和教材,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抓住教学重难点,采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 篇6

一、确定学生学情定位。

学生是学习主体,一切的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教案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学情,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素质发展状况,确定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既不是“不跳”就能达到目标,也不是“跳起来”也达不到目标。

二、深入钻研教材,用活、用好教材。

同一本教材不同地区使用,有一些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这样就需要老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补充选取一些贴近当地学生生活经验的数学教学资源,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的情愿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教学过程的起始和归宿。设计出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意义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能不成功的关键。目标设计要做到“三个并重”:保底和开放、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并重。当然保底、显性、短期的“双基”仍然是学生学习数学最重要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备课时必须要从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教学目标。

浅论如何备好一节小学语文课 篇7

关键词:备课;语文;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51-1

有效备课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供学生发展的机会;注重体现师生多向互动,不再依赖教参并进行大胆地突破、探索。

一、研读课文,精彩导入

备课前,先不要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整体感悟,读出自己的感受。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

我曾经在校内执教过两节《月光曲》的公开课。我将自己浸入文本中,沉入词语中,慢慢读,与文本全身心接触。在吟咏中感觉文字的韵律,体验语言的节奏,领会文本的韵味,体察作者的情感。我先不去看教参,用王崧舟老师的话说,就是保持对文本语言的高度敏感,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抱着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的那种警觉。那段兄妹对话;盲姑娘听完贝多芬弹奏完第一首曲子后,激动地说出“您就是贝多芬先生”时贝多芬的反应;风把蜡烛吹灭后,小屋里的情景,并详细了解贝多芬生平,摘录了他的两段话,以备课堂上延引。一段是:我为什么要作曲,那是因为我有许多想法要释放出来。一段是: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此时,我的心中流动的是对于文本流淌的深情、对这位音乐大师的崇敬之情、对穷苦兄妹的感动之情。情于心中,我当释放于课堂!

二、多加设问,突破难点

教师读懂是为了引导、指导学生读懂,这是教师钻研教材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教师钻研教材是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想清楚三个问题:如果我是学生,应该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哪些地方浅显易懂,哪些地方是难点?只有搞清楚应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和学生一道知道获取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方法。要做到“四至少”:至少要有背的意识,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至少做到公开课的课文不管长短都要背会;至少本篇课文的重点段要背会;至少那些经典名篇要背会。“读书读高层,读文读经典;名篇背如流,下笔如有神”,这正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精髓。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是做一般性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应用,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的哪项能力,并要求达到什么程度,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吃透单元目标的同时,要学会分析、比较,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教学目标不是明显地摆在那里,而是需要反复研究教材,进行挖掘。无论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无论是工具性方面,还是人文性方面,其教学点都隐含在文本中。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发现教材课文的阅读价值,体现教材的人文性;意味着我们更要发现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体现教材的工具性。如我在备《月光曲》的教学设计时,同一篇课文,面对的是四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在文本的编排上,作者为四年级的学生搭的三个台阶,在教学时我要好好加以利用。兄妹的对话中,课文在让学生体会兄妹之间的关爱时,处理得很直接。“等我多做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两个“多”字彰显出哥哥对妹妹的呵护、疼爱。在重难点的处理上,课文要求学生了解《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想象《月光曲》描绘的画面。课堂上,可以在学生把课文读得通顺、流利的基础上,展开深一步的学习,充分讨论课文所讲情节和地点的变化顺序,理出全文层次,找出描述贝多芬演奏《月光曲》这部分的内容。

三、研读学生,备出真情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备课时心中是否想着学生?如果教师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人,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自始至终地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必须考虑提出什么教学目标、创设什么情境、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路、师生之间选取什么交流方式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等问题。备课时教师应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那些内容已经学过,还有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好,是否在讲新课之前安排一个复习环节,重点帮助那些学生复习。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家庭作业、课堂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备课时还应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哪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哪些学习能力、习惯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和方法需要纠正。在教学过程中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强,哪些学生接受能力弱,如何区别对待,这也是备课时应考虑的情况。备课时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对任课教师的感情、班级风气等情况。

在教第四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小家伙,他们对久远的战争年代、对毛主席的事迹都非常陌生。如果只是读课文,再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老百姓对毛主席深切的爱戴之情,他们的情感也无法激发出来。在备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让学生粗略了解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奠定情感基础;再结合课外资料及课文段落了解当时沙洲坝缺水的严重程度及百姓吃水的恶劣情况;然后重点朗读毛主席带着战士找水源、挖水井、亲自下井铺沙石、木炭的段落,比较五米有多深,下井有多危险;再细读描写百姓们欢欣场面的文字,说说他们的心里话,接着出示红水井的图片和奥运圣火在井旁传递的图片,让学生更加了解红水井蕴含的意义,学生的情感一步步被激发出来。结果在上课时,学生们真情涌动,在学习水井终于挖好,老百姓手捧清清的井水一段时,不由大声喊出:吃水不忘挖井人 时刻想念毛主席!学生情感喷薄而出。

怎样备好一节语文课 篇8

一.深入钻研教材,在“透”上作文章,为台上的四十分钟而练好自己的基本功。

现行的新教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采用综合型,训练型的编写路子,突出了各个学段语文三维目标的循环和层进。符合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规律,体现了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能力的过程。我们在备课时要做到以课程标准为纲,以实验课本为主要教学资源,以兴趣和问题贯穿课堂始终,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弄清楚自己所教的内容在整个大的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担负的作用,弄清楚本单元训练项目赋予它的具体任务。尽管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些篇幅不长的文章,但是要准确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和溶入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以及遣辞造句的妙处,不下一番功夫是难以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难以迅速而正确地捕捉文章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因此,反复阅读教材是必不可少的,不是一遍,两遍地看,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必要时还得朗读教材,甚至背过所教的课文,在上面批批划划,圈圈点点,真正做到烂熟于心,以教师之昏昏,何以使学生昭昭?通过钻研教材,教师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一致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已成了作者的代言人。只有这时,才有可能选定和学生交流的话题,选定比较好的教法。

二.充分的了解学生。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皮亚杰也说过:“教师试图加速学生的发展,这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于每个阶段的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任务。而教材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重要的材料,教师就要在二者之间发挥媒介的作用,不断的激励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力求用最少的时间,花费较少的气力完成学习任务。相对教材来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原则,较好地掌握目前学生的一些基本状况:比如学生总体状况如何,某一个体又有哪些差异,从他们的基础,能力看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各个层次的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对于老师及其将要组织的教学活动能否乐于接受等等。只有研究和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达到成功地教学的目的。

三.要准确运用教学原则。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符合教学原则,在小学阶段这些原则主要包括整体性原则,渐进性原则,阶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等,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的整体,各个年级段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每个年级段又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整体,一篇篇文章则又是整体中的一个个部分;一篇文章是我们教学的整体,而一个个段落又是其中的一个小的部分。教学课文时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再分而治之,最后才能达到从整体上掌握的效果。我们在考虑阶段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渐进性这个方面,第一学段以字和句作为训练重点,第二学段以段的学习作为训练重点,第三学段主要进行篇章的训练。当然,前两个学段也要进行课文的阅读,第三学段主要进行字词的训练,但同样的内容却要采取不同的教法,这种呈螺旋状上升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了解教学原则,遵循教学原则,在心中确立按原则进行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步入科学化正规化的轨道。

四.设计的教学方案还要时时更新。

通过写教案以前作的大量工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应该说基本形成,但这也并不能说教案已经定型,我们还要跳出自己的教案,去翻阅一下教学参考资料和别人教学的先进经验,只有这样做,才能既保证自己的特色,又能博采众长,它为我用,进一步丰富完善教案。为了使自己用心血凝成的教案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有必要再在心中进行一次整体模拟演练,对自己的教学节奏,教学语言,非言语性的行为和教学时间的把握进行最后的推敲,推敲的过程也是进一步修订教案的过程。即使在上完课,我们仍不能有“马放南山”的想法,还很有必要根据课堂上的实践再增删教案的内容。可以说,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要常教常新,不断钻研,不断吸纳,不断向新的目标冲击,才有可能在课堂上站稳脚跟,并把教学青春永葆下去。

如何备好一节公开课 篇9

第一部分:更新观念

A.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一般策略 B.传统备课的主要问题

C.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D.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课的一般策略 开放性教学策略 预设性备课策略

反思性备课策略: 1.寻找教学预设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 2.寻找自己的教学与他人评价的结合点; 3.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

4.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融合点。第二部分:具体实施

A.把握和理解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具体化; 2)重点和难点的定位; 3)学情分析; 4)教学策略分析; 5)教学过程的设计。B.备课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一)教材分析

1.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的(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2.分析教材的系统体系,明确各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联系; 3.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内容的组织结构;4.分析教材中涉及到的语言点在日常生活中所应用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教学条件等灵活地处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1)单元之间的调整 2)单元内的调整 3)课内调整

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

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二)学生需求与发展分析

¨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建构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二、确定学生学习内容(明确课型:词句、阅读、学科融合)

¨ “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或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

1、确定学生学习内容 ¨ 依据教材

¨ 依据学生学习能力

¨

2、如何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 ¨

¨

三、确定教学目标 ¨

1、教学目标的表述。

不合适的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我们在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首先思考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做什么事,在目标表示时用“能„„”开头。

2、确定教学目标的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 知识目标:

¨ 表述为(供参考):能够正确听懂、说出、认读以下单词(句子); 能够初步唱出本课的歌谣等。¨ 能力目标:

¨ 表述为(供参考): ¨ 通过感知、理解与模仿,能够在适当的情景中运用本课涉及到的词组正确描述“人们正在做什么”; ¨ 情感目标:

¨ 表述为(供参考):

¨ 能够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如何更好地安排作息时间; ¨ 能够了解中西方主要节日及其文化背景; ¨ 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 通过小组活动,能够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感知与他人合作的方法; ¨ 通过学习故事,能够懂得做事时自己要有主见,要会合理安排自己放学后的时间等。

¨ 能够用学过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貌;

¨ 能够询问某人或回答自己的生日在何时等。¨

3、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 1)小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

¨ 2)教材中需要学生对规定知识学到怎样的程度; ¨ 3)学生的年龄特点; ¨ 4)新旧知识的联系;

¨ 5)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做什么事(生活中的真实事情和课堂上的学习事情。)

¨ 关于教学目标可以参考《课标》中相关级别的目标描述。¨

¨

四、确定教学过程和设计教学方法(写教案)

1、教学过程的定义:

以师生相互作用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 和谐统一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2.实施教学过程的策略

1)营造氛围、调动情感、活跃思维、激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2)在有意义的情景下呈现新的语言学习内容。(提供语言输入、重视理解、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吸收和消化新知识作准备)。3)进行操练,但不是纯粹的机械性操练。4)开展learning by doing sth。5)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相结合。

6)向学生的个人生活和经验扩展,举一反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型语言教学过程为三大块,1)语言材料的引入; 2)语言练习; 3)语言输出。

英语教学过程应大致包含以下环节:

1)准备教学(Warming up,brain storm,recycling„.); 2)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 3)语言练习(Practice)

4)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5)小结(Summary)

¨ 教学各环节的作用与设计

1)准备教学(Warming up): 设计目的:

设计形式: 2)呈现新的语言材料(Presentation): 呈现时可采用以下形式:

? 看图或课件的听力活动

? 带着问题观看课件,VCD,或DVD ? 玩偶表演活动

? 画简笔画 看图讲故事活动

创设情景师生对话活动„„ 3)语言练习(Practice):

? 新语言材料的练习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一是机械性练习,? 二是有意义的练习。设计目的:尝试交际运用新语言

? 设计形式:半控制的交际活动或游戏

4)语言的实际应用(Production):

? 这是一个语言输出的阶段,展示成果的阶段

? 在这个阶段,学生要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个任务。? 这个阶段的语言活动通常可以在小组或结对练习中完成。5)小结(Summary)

? 设计目的:总结,评价学习效果

? 布置课堂延伸活动

? 设计形式:chants , songs, games, tasks ? 小结是课堂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小结的方式很多

? 在小结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小结方式不要太生硬,最好是留有悬念 ? 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 注意:活动间的逻辑关系,过渡衔接。

¨

五、实施教学设计(上课)

1、按照备好的教案上课,不要随意性太强。

2、根据课堂现场随时调整教学设计。

¨

六、总结、反思教学过程

在总结、反思教学过程时依据的是:

1、教学目标

2、课堂实际效果(看学生的反应)关于备课 这一话题的小结 提示一:

备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备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记录

备课是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的点子库 提示二:

备课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它同时也是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轨迹的记录,更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经验,成长提高的重要资料。提示三 教学设计的变化: 课程目标:由单一向三维转变 过程设计: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内容设计:由单一使用教材向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转变

方法设计:由个人向个人与集体合作形式转变(个人自备、集体交流、个人整理)

呈现形式:由静态向动静结合转变

注意点:

(一)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2、教学难点把握不准

3、活动设计目标性不强

4、活动形式体现参与性不够

5、活动之间缺乏层次性

6、活动设计程式化,缺乏创新意识

7、知识操练活动量比例偏重

8、听、说活动多, 体现读、写活动少

9、评价方案设计缺乏

(二)小学英语教案设计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原则

3、体现认知规律的原则

4、体现形成性评价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

巧:引入要独具匠心,过渡要自然 活:教学方法要灵活,训练模式要多样 实:教学目标明确,过程要便于操作实施

(四)完整的教案设计 Before class: 课前设计

随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案设计不再只是教学步骤的体现,而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改要求教师从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在语言的运用上下功夫。In class: 课中设计

课堂上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数,学生的提问,发难等都会影响课前设计好的方案的实施,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教师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修正教案,灵活操作。这就是课堂中设计,也是教案的第二次设计和完善。After class: 课后设计

怎样有效地上好一节英语阅读课 篇10

—宜宾市六中刘莉

在Go For It教材中,阅读课教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分值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的要求?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我感到颇为苦恼的就是阅读课往往成了翻译课,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呆板、沉闷、枯燥,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效率低,一节课下来学生除了掌握几个词、短语或句型的结构和用法外,就没有其他收获。在参加了西南大学杨晓钰教授“目标过程法”培训后,自己才大开眼见,如醍醐灌顶,阅读课不仅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尽可能多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扩大词汇量,在丰富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文章体裁及结构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训练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为达到以上阅读教学的目标,切实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每个单元的阅读课设计和教学中,我按照杨教授阅读教学的教学理念和“三段”教学模式(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课堂氛围和效益立刻有了很大起色,学生积极参与各环节的活动,一改以往呆板、沉闷、枯燥无效的课堂。现将我所承担的这一节阅读课型的区级公开研讨课与大家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怎么有效地上好阅读课。首先,阅读前要创设良好心境和情景,使学生投入阅读。为使学生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课前几分钟的热身活动很重要,一方面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本课时内容相关的词汇,为导入本课生词作铺垫,也可以本节课内容为话题,进行读前自由谈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也为课堂教学

创设了轻松、快乐、和谐的氛围,在心理上、学习资源上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创造条件。

以Go For It七上Unit5 Section B 3a 为例,通过学生观看姚明打篮球的简短视频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通过图片和示例让学生编chant来复习前面学过的目标句型:Let’s „.That sounds „.以及询问学生是否拥有篮球、电视等使用已学句型Do you have a/an „? I(don’t)have a/an „.自由表达自己是否拥有这些东西。

其次,要设置处理好在阅读中出现的几个问题。

(1)词汇障碍。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不知道怎样快速处理生词,他们从心理就感到发怵,老师要指导学生在遇到生词时一定要保持心理平静,指导学生分析、推理出重要生词的大概意思。词汇量过大时,老师要先创设一些情境教学部分生词,以扫清阅读障碍。我们可以用相关图片学习生词,图片的视觉刺激,将多种感官并用,可以提高学习、记忆单词的效率。

在这一课中,我先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学习has, doesn’t have, and与but,再展示我国著名运动员的图片让学生练习巩固其用法,再通过让学生观看书上图片引入学习collection,我划分音节指导学生自己拼读单词,另外在阅读中让学生将watch„ on TV, them, play sports放在短文和要回答的问题中进行理解,在这儿安排学生看图学习和练习将激发和培养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2)阅读中问题的设置。针对初中生好奇心强,好表现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一些问题悬念,吸引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另外,细节性阅读时,针对课文的重难点,可让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判断正误或回答一些简单的如一般疑问句或选择疑问的问题,基础好点的学生改正错误或回答一

些 wh-questions,这就使得教学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尊重差异,给所有学生都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发展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主动地、快乐地参与学习。在阅读后教师再设置一些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运用的环节,如根据课文内容填充或用图片或关键词进行复述,甚至将短文改写为对话或调查等,从而达到巩固达标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While-Reading中,我先让学生预测判断3个句子的正误,再读圈出运动物品,请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完成,再让学生完成改写的短文,主要是课文中重难点单词和短语的运用,再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关键词汇对短文进行复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短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点的运用。

第三、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而怎样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更有效?老师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设计一定要具体细化,围绕目标再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活动,活动要具有交际性、情境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我通常是这样进行师生双向交流的:①课堂双向交流活动要从初一抓起,形成一定的规范。开始时组织工作要花一些时间,只要持之以恒,经过一段过程,学生习惯了,掌握了教师的思路,不管是pairwork, groupwork,还是Chain-work,教师一点拨,学生就可以动起来。这样做学生练习的机会多、效果好、速度快。②在分析难句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分析。③在学习新的语法知识重视学生的参与,尽量使枯燥的语法变得有趣味性。④在背诵课文方面指导学生Draw mind map分析课文思路并熟悉课文。

上一篇:班工作证申请书下一篇:公开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