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办单位责任书(通用12篇)
甲方:山西鑫钰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乙方:山西金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障安全施工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施工双方的财产及人员的安全,保证本工程顺利完成,特制定责任状如下:
一、乙方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的规定,全面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规定,切实把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适时召开安全施工工作会议,统筹安排工作,及时研究和处理安全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各级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制定安全施工规划;各施工单位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认真审阅并签署《现场安全责任状》加强安全管理和督导检查;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保障安全施工;对各类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建立和规范安全施工工作管理档案;认真完成安全施工各项工作。
二、乙方建立本单位安全施工监督管理组织,抓好安全施工监督管理网络建设,足额配齐安全施工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部门的全面建设,确保安全施工监管网络真正发挥作用,加强安全施工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一)乙方安全管理做到如下要求:
1.严禁招用在逃及犯罪嫌疑人员,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持有身份证或
身份证明信。
2.各单位施工人员统一办理工程现场进出场,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厂区进行破坏活动。
3.各单位严格管理各自人员,如出现打架斗殴及盗窃现象,将对其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罚。
4.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及特殊作业者,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且具有相应防护措施,严禁无证操作。
(二)乙方施工材料及废料的安全管理方面做到以下几点:
1、施工材料因需要运出现场时,必须有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并送达甲方建设部相应部门核实,由甲方建设部开具出门证明并盖章方可运出。
2、施工过程中废弃材料的处理,要服从甲方建设部统一安排,严禁私自把废品收购人员带入施工现场,造成施工现场混乱防止出现偷盗现象。
三、乙方要认真配合安全施工检查,加强安全意识,对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岗位和工作场地应及时整改,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1、乙方各施工单位要指定相应安全责任人,凡是动火动电施工都应有安全责任人监督。
2、甲方建设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单位的现场安全责任人,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如发现违规操作现象,将勒令该单位停工整顿并做相应处罚。
3、乙方各施工单位设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巡视、纠正,甲方警卫人员进行协助,共同维护秩序。
四、乙方施工单位认真执行,积极配合甲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开展的各项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危险性大的岗位的安全施工保障工作;加大对各类隐患的整改工作;通过治理整顿,切实消除隐患,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
五、乙方要严格对伤亡事故的查处工作,事故及时统计上报,调查处理及时准确,发生重、特大事故要立即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最迟不得晚于事故发生后3小时,不得迟报、漏报和瞒报。
六、乙方在安全施工工作中,无失职或渎职行为。因监督、检查、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明确甲、乙双方的安全责任,经甲、乙双方协商,现规定如下:
(一)甲方安全责任:
1、负责监督乙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如《现场施工安全规定》等安全技术文件。
2、负责监督检查乙方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措施,特别是可能造成停电、触电、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3、甲方应定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监督。
(二)乙方安全责任:
1、开工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认真学习甲方提供的《现场施工安全责任状》等安全技术文件,经甲方有关人员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
2、开工前乙方应与每位现场施工人员签订《安全技术责任书》。
3、施工中乙方应指派专职安全负责人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不规范的行为。
4、乙方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5、由于乙方原因发生事故时,乙方应承担全部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
八、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九、本责任状一式二份,甲方一份,乙方一份,本责任书签字之日起生效,于该工程验收合格后失效。
甲方:乙方:
代表签名(公章):代表签名(公章):
年月日年月日
临县金域华府住宅楼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 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资产和财务状况的认定, 合理划分离任与继任领导的责任界限。
2. 通过经济责任目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考核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
3. 通过对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 全面掌握领导干部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及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责任。
4. 通过被审计领导干部执行廉政规定情况的审计与调查, 考核其遵守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情况。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
1. 被审计者是否指使、授意、强令会计等人员违反财经法纪;财务状况是否真实、可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
2. 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固定资产是否入账建卡, 安全完整;是否存在账外设账、账实不符、财产损失、潜亏挂账等问题;有无管理不善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等。
3. 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财经法纪是否严格执行。会计核算是否明确了会计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一支笔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
4. 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 各项财政、财务指标等任期责任指标完成情况。
5. 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益性;有无不按决策程序办事, 滥用职权、独断专行、暗箱操作等方面的问题;有无论证不足、盲目决策、效益低下等方面的问题。
6. 被审计者在任职期间有无侵占国家资金、存在贪污受贿捞回扣、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等违反廉洁自律规定和其他违法乱纪问题。
三、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1. 经济责任审计常和财务收支审计相混淆。
目前一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 财务收支审计味道体现过浓而缺乏经济责任审计特色, 其原因主要是财务收支审计轻车熟路、便于操作, 而其他方面问题, 比如:廉政情况、民主决策、重大损失浪费等问题, 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 审计、评价起来较为困难, 因而在审计中得不到更深入透彻的审查, 因此造成最后审计结果成了财务收支审计的翻版, 经济责任审计特色体现得不明显。
审计时, 既要以财务审计为基础, 又要结合组织部门的重点考核内容, 选好审计角度和审计重点, 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特色, 有所侧重地开展审计, 客观公正地做出审计评价。提高经济责任人对审计结果的认可程度和组织部门对审计结果的重视, 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
2. 认识不到位, “走过场”问题也比较突出。
当事人调离、升迁、晋级时不愿意在审计中出现问题, 怕影响前途丢面子, 过不了关。而在位的领导干部更不愿意得罪人, 尽量说好话, 甚至暗示工作人员应付了事, 造成了审计工作走过场, 失去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意义。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领导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 严肃对待经济责任审计。由组织、纪律监察、审计各部门互相配合、各行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相互交流与沟通, 以便组织和群众能够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业绩, 防止腐败分子钻空子, 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3. 体制不顺畅, 导致审用脱节,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在制度规范上应在离任前审计, 但在实际执行时, 由于现行人事工作的特殊性, 通常安排离任在前, 审计在后。而离任审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操作过程, 不仅需要充裕的时间, 而且需要配置相当的人力资源。审计的重点范围和内容又要求审计有深度和力度, 而领导干部一般任职期限都较长, 单位会计资料繁多, 问题复杂且财务人员更换频繁, 导致对离任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失之于粗, 失之于宽。即使离任审计中发现问题, 离任者认为自己已经卸任, 即便对查出的问题负有责任, 但已无权处理或处理问题力不从心;而接任者对处理离任者遗留下来的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审计只是例行公事, 所以这种终结式的审计方式导致审计的预警功能较差, 审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影响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认定和追究。
加大任中审计力度, 前移审计关口, 既可有效地增加预防力度, 防患于未然, 还可将审计工作量化整为零, 减轻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 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时效性。在保守有关秘密和遵守有关人事纪律的前提下, 审计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公告。这样不仅能促使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程序和要求开展审计工作, 而且还能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4. 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亟待加强和提高。
相当一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或是挂靠在财务部门, 或是挂靠在纪检监察部门, 内部审计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是否具有连带承担责任?
[基本案情:]
2008 年 1 月 1 日刘某与某劳务公司签订了期限自2008 年1 月1 日起至2009 年12 月31 日止的书面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刘某(乙方)同意由某劳务公司(甲方)派遣到某文化传媒公司工作,乙方同意根据用工单位工作需要,担任编辑工作,乙方的月基本工资为2300 元。合同第24条第2项约定:严重违反用工单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而被用工单位退回的,甲方可立即与乙方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支付任何补偿。第28条第2项规定:严重违反甲方或用工单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第45条约定:本合同附件如下:1.用工单位相关管理规定;2.某劳务公司相关管理规定;3.某劳务公司应聘人员申明书;4.某劳务公司社会保险调查表。
2009 年5 月5 日某文化传媒公司下发了《关于对编辑刘某违纪问题的通报》,主要内容为:2009 年4 月22 日至4 月30 日期间,刘某在未履行请假手续的情况下,连续7个工作日无故未到岗工作,其行为已经构成无故旷工。违反了《考勤管理制度》第三十四条关于“连续3 个工作日无故旷工,构成严重违纪”之规定,为严肃纪律,经研究决定:对刘某的不良行为在公司内部予以通报,并将其退回派遣公司。2009 年5 月6 日某文化传媒公司向某劳务公司发出了《人员退回通知单》,通知某劳务公司因刘某违纪,将其退回某劳务公司。2009 年5 月7 日某劳务公司决定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刘某送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某劳务公司通过银行打卡方式按月向刘某支付工资,招商银行交易明细表中记载, 2008 年5 月至2009 年4 月期间某劳务公司向刘某支付的月平均工资为3323元。2009 年5 月起刘某未再到岗工作,某劳务公司向刘某支付工资至2009 年4 月。
为证明对刘某进行处分的依据,某文化传媒公司提交了《考勤管理制度》,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员工请假3 天以上的,必须由公司副总经理审批,未经批准,无正当理由未到岗工作的,构成无故旷工,连续3 个工作日无故旷工,属于严重违纪行为。刘某对上述考勤制度的真实性不持异议。刘某以要求撤销某劳务公司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恢复劳动关系,要求恢复与某文化传媒公司的用工关系,要求某文化传媒公司与某劳务公司共同支付解除劳动合同期间工资等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裁决驳回了刘某的全部请求。后刘某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
庭审中,刘某称因家中有急事,故在2009 年4 月22 日至4 月30 日期间返回老家,当时给部门经理打了个电话,部门经理并未表示异议,因此某文化传媒公司认定其连续旷工7 天,并将其退回某劳务公司没有事实依据,某劳务公司根据某文化传媒公司认定其违纪的事实,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同时也未征求工会的意见,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故刘某起诉要求:1.撤销某劳务公司于2009 年5 月7 日做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恢复劳动关系;2.判决某文化传媒公司恢复与刘某的用工关系;3.某劳务公司、某文化传媒公司按照每月3323 元的标准向刘某支付2009 年5 月起至判决之日止的工资。
庭审中查明,某劳务公司设立有工会组织,其未提交证据证明在决定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时已事先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通知了工会。
[审理结果:]
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与某劳务公司签订有劳动合同,其接受某劳务公司的派遣到某文化传媒公司工作,某劳务公司为劳务派遣单位,某文化传媒公司为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刘某应当同时遵守某劳务公司与某文化传媒公司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刘某对某文化传媒公司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的真实性无异议,根据该制度,员工请假3 天以上的应当由公司副总经理审批,现刘某就家中有急事,故在2009 年4 月22 日至4 月30 日期间返回老家,当时给部门经理打了个电话,部门经理并未表示异议的主张,未向本院举证证明,即便其情况属实,其请假程序也不符合《考勤管理制度》的规定。因此,某文化传媒公司依据其规章制度对刘某作出的处理并无不当。刘某要求恢复与某文化传媒公司的用工关系,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对其上述请求不予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本案中,刘某违反用工单位规章制度而被用工单位退回的事实清楚,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某劳务公司有权行使劳动合同的解除权。但某劳务公司决定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时,事先未将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通知工会,在解除程序上不符合上述法律规定,故本院对于某劳务公司对刘某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予以撤销,双方劳动关系依然存续。鉴于某劳务公司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的实体上并无不当,只是解除程序上存在瑕疵,故本院判令某劳务公司按照本市基本生活费的标准向刘某支付2009 年5 月至2010 年12 月期间的基本生活费。刘某要求某劳务公司、某文化传媒公司按照其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标准支付2009 年5 月至今的工资的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对其上述请求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判决如下:一、撤销某劳务公司于2009年5月7日对刘某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双方存续劳动关系;二、某劳务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向刘某支付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的生活费11872元;三、驳回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刘某与某劳务公司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nlc202309051743
[评析意见:]
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单位、受派遣劳动者和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三方主体,三方之间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其最显著的法律特征是劳动力的雇佣与使用相分离。
第一,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58 条第1 款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雇佣劳动者的目的不是为自己使用,而是为满足用工单位的用人需求。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到用工单位为其提供劳动,正是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行使管理权、指挥权的具体体现。第二,用工单位基于劳务派遣协议获得对派遣劳动者的劳务请求权,因劳动力的实际使用,二者之间形成了用工和被用工的关系。派遣单位通过派遣协议,将劳动者派往用工单位,完成派遣任务。用工单位为实现劳动给付请求权,必然在劳动过程中对派遣劳动者进行管理和支配。这样便形成了派遣单位在用工单位共同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共同行使用人单位职能的客观情况。第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基于劳务派遣协议形成民事合同关系。双方权利义务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劳动力的有偿使用,二者之间的责任通过合同约定加以区分,因为派遣劳动者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因此双方之间的约定不能对抗被派遣劳动者。
“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是劳动关系的显著特点。国家之所以干预劳动关系,是由劳动关系隶属性的特点决定的,如果仅凭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自由签订契约,必然会因双方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而形成一种不平等的契约,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社会的基本公平与秩序,法律必须对此加以干预和限制。如前所述,由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共同行使用人单位职能的特征,使得劳动者相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而言,均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劳动合同法》设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条款,以期达到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
《劳动合同法》第92 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5 条规定了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2 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35 条的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劳务派遣单位或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事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8 条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承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因此劳务派遣单位违反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如未缴纳社会保险费、未按时支付工资等即为有违法事实;根据《劳动合同法》第62 条的规定,用工单位的法定义务包括:1.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2.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3.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福利待遇;4.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5.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6.用工单位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用工单位违反上述法定义务,应认定存在违法事实。除了法定义务之外,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还可以通过协议方式约定法定义务之外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约定义务同样符合上述第一个构成要件。二、劳务派遣单位违法事实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了损害。这里有两层涵义:一是被派遣劳动者有损害;二是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的违法事实与被派遣劳动者损害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一般而言,在劳务派遣关系中,无论是派遣单位还是用工单位存在违法事实,且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二者均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就本案而言,存在两个焦点问题。第一,某文化传媒公司以刘某连续旷工7 天,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为由,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劳动合同法》第65 条第2 款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见,在有效的派遣期限内,用工单位不享有用工关系的任意解除权,解除用工关系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必须符合法定情形。本案中,刘某与某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已经明确约定,刘某要同时遵守某劳务公司和某文化传媒公司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某文化传媒公司制定的《考勤管理制度》也已经向刘某公示。庭审中,刘某虽称已经口头向部门经理请假,部门经理未提出异议,但其就上述主张未提交证据证明,即便其主张成立,也不符合《考勤管理制度》中有关请假审批的规定,故某文化传媒公司认定刘某无故旷工,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刘某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用工单位劳动纪律、规章制度的行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 项的规定,某文化传媒公司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解除双方用工关系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本案第二个焦点问题是某文化传媒公司对某劳务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前所述,某文化传媒公司认定刘某无故旷工,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并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此时,刘某与某文化传媒公司之间基于劳务派遣所产生的用工关系已经依法解除。在此情况下,对于刘某而言,基于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所产生的劳务派遣关系已经不复存在,由于法定情形的出现,劳务派遣中的三方关系已经转变成了某劳务公司与刘某之间的双方关系。某劳务公司有权按照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劳动合同法》第65 条第2 款的规定选择与刘某解除劳动合同,同时某劳务公司也有权选择存续劳动关系,将刘某派遣至其他用工单位工作。无论某劳务公司如何选择,在某文化传媒公司依法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的前提下,此后的法律后果均不应再由某文化传媒公司承担。因此,某劳务公司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43 条的规定,导致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应由某劳务公司自行承担。刘某要求某文化传媒公司恢复用工关系,并与某劳务公司共同承担工资支付义务的请求,缺乏法律依据。本案中,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核心问题是某文化传媒公司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某文化传媒公司无故将刘某退回某劳务公司,无论某劳务公司如何对刘某进行处理,只要给刘某造成了损害,用工单位均应承担责任。
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幼儿园)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及《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等精神,切实加强我矿计划生育工作,本着“谁用工谁管理、谁管辖谁管理、谁受益谁管理工作”的原则,坚持计划生育日常工作向前移动、工作工作重心向下移动,综合治理横向移动,责任追究向内移动,奖惩兑现向上移动的“五个移动”的总体要求,建立“单位负责,社区管理,责任到人,奖罚分明”的计划生育管理新机制,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电影票管理的全面实现,物业公司与所属各单位签订《2012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
责任指标:
1、建章立制、健全组织,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设立单位计生网员。
2、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计生网员包保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
3、无非婚生育、非法抱养、计划外生育人员。无已婚育龄妇女漏档、漏管人员。已婚育龄妇女妇检率达100%。
4、流动人口验证率、建档管理率达100%。男单职工计划生育管理率达100%。
5、女性初婚晚婚率达100%。女性初婚晚育率达100%。
6、重点管理请长假、空挂工资关系、新调入的育龄妇女。
7、坚持女职工请假在半月以上,必须先经计生办同意加盖计划生育公章后,方能准假的制度。
8、加大宣传力度,定期组织职工学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有宣传阵地、有专用橱具、有学习记录、有系统地计划生育资料等。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顺利完成,公司将采取定期与不定期、集中与分散、全面与抽查相结合的检查办法,对各单位目标管理执行情况和考核结果及整改措施定期反馈各单位,作为年终奖惩兑现的重要依据。
物业管理公司:(签字盖章)计生主任:
单位:(签字盖章)计生网员:
2016年辖区单位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进一步强化单位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特制定《临江办事处2016年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如下:
一、党政责任领导(20分)
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做到有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计生专干),有计生工作绩效考核目标,有计划生育工作专题会议记录,有层级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日常管理落到实处。每缺一项扣5分。
二、任务指标落实(80分)
1、管好主管对象:单位职工及家属、聘用人员、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符合政策生育,并将主管对象花名册(电子档)在2月底前交驻地社区核实人口信息库。(10分)
2、做好育龄期生育对象的三次“三查”、怀孕3个月内上报、节育措施6个月内落实到位和生育小孩当月上报工作。(10分)
3、严格“两非”管控和信访件的查访工作,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10分)
4、利用党务政务公示栏有效宣传计划生育奖扶惠民政策和现行生育政策,让居民群众树立新型生育观念,严格遵守计生法规。(10分)
5、加强流动人口均等化、市民化、常态化的管理,建立名单式服务措施。(10分)
6、继续创建“创业致富型、安居环保型、健康和睦型、诚信守法型、教育成才型”的“五型幸福家庭”面达80%以上。(10分)
7、规范计划生育档案(2-5盒),年初工作计划,季度落实措施,日常工作记载,年终工作总结。(10分)
8、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计划生育协会活动1―2次。(10分)
9、主动配合办事处、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落实。(10分)
10、按照《条例》规定,单位自觉履行好工作职能。(10分)凡出现政策外生育或重大计生问题的直接扣10分,其余项目落实不力的每项扣5分。
三、考核考评机制
1、办事处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实行考核评估,办事处和社区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并作为年终分值。
2、凡单位主管对象当年出现违反政策生育的或综合考评分在90分以下的,予以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报请市委、市政府“一票否决”。
办事处签字: 责任单位签字
社会单位应履行的消防责任
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5、不违规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
6、电气线路的安装、敷设要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技术规定,严禁私自拉接电气线路,严格用火管理;
7、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并建立巡查记录;
8、加强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特殊工种人员要具备相应资格的上岗证,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9、认真开展消防安全“四会四化”建设,增强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10、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______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中的法定负责人或是由相关的法律和行政规定规定的代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其中单位负责人主要的会计责任包括以下几点。
1、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监管
由于单位负责人自身为单位的最高负责人,是单位中所有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一旦自身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的会计工作。根据《会计法》第四条中的说明,单位负责人应该对该单位会计工作进行负责,并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旦其中一项出现问题,单位负责人应承担首要的法律责任。
2、确保会计报告的质量
根据《会计法》中的第二十一条条例,财务会计报告应该拥有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三方的签名和印章,若单位中设置有总会计师的职位,则应加上总会计师的签名和印章。在签名和盖章工作过程中,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于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中的最高管理者,对于单位中的一切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有重大的责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对会计报表的数据合法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检查相关对财务会计报告签证盖章单位是否对于财务会计报告做了相应的审查,杜绝仅仅只是单纯盖章而已。同时单位负责人应给予相关审查单位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查,保证报告的真实完整性。
3、完善健全单位会计工作制度
根据《会计法》中的第二十七条,完善健全单位内的会计监督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个过程则需要单位负责人利用权力和财力来进行建立。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制度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的一个重点,通过完善该制度能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的行为做法定的约束,强化单位内部的工作执行,有效防止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单位资金的安全性。
4、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作为单位的负责人,应保证单位中的相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于会计人员的违法现象及时进行指出并监督其改正,不能以自己的权力来指使相关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办理违法的会计事项。单位负责人应对单位内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依法进行监督,尽力帮助会计人员解决麻烦和困难,同时为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会计工作的高效展开。同时,单位负责人应对会计工作加以监督,以身作则防止会计人员触法犯法,不应干扰会计人员的依法行事或进行打击报复,否则将由其所在的相关单位给予负责人相关的处分。
5、接受监督
单位负责人应根据相关法律和行政规定接受监督检查部门的监督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应如实向监督单位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和会计工作情况,不得拒绝检查、谎报数据。对于接受委托帮助单位进行会计的会计事务所提供真实的会计资料,不得以其余任何方式要求会计师出具虚假、不完整的审计报告。
6、依法任用会计人员
单位负责人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会计部门,并选取能够承担责任的会计人员作为会计部门的主管,同时要保证单位会计部门中的从业人员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保证整个会计过程的合法性。
二、单位负责人承担会计责任的合理性讨论
会计部门作为单位中特殊的一个部门,多由包括有会计部门负责人和总会计师在内的一系列会计工作人员组成。作为单位内独立的部门,会计部门有着相对独立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但大部分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事单位经营项目的管理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不一定了解会计,故对于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做出了相应的探讨。其一,由于在一个单位中,出现经济行为时,需要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只有确定所带收益高于成本收益时,单位才会实施行为,其中收益越大,实施力度也将会越大。若是在会计过程中对利益进行隐藏、假报,编造会计报告,将会减少单位负责人的税赋情况,并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故单位负责人应对单位内的会计情况做相应的承担,否则出现上述情况将会使得单位负责人大大受益。只有将其通过法律的途径进行约束,才能控制单位负责人的造假情况发生。由于单位负责人的权力较大,在指示会计人员进行违法操作时会计人员将会承受来自单位的巨大压力,并可能受到打击报复,从而不得不配合领导进行造假。从这一方面来讲,通过将责任施加到单位负责人的头上,将会对于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有很大的提升。其二,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在对外时需要代表公司来进行各种活动,会计资料也由单位负责人进行提供。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内会计行为的主体就应该对于会计造假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单位负责人拥有管理单位行事的权力,能够对会计工作加以监督和控制,故选取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责任人。
三、单位负责人对于违法会计行为的预防
对于会计行为进行监督时,并不需要单位负责人事必躬亲,而是需求单位负责人加强单位的会计管理方面的建设,同时增加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责任感,来控制和管理会计机构。
1、完善单位内的会计监督制度
完善单位中的会计监督制度是对会计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基础,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单位内的整个会计过程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避免会计风险,提高单位内的经营管理效率。由于单位内各部门都是互相联系的,为了相同的目标而分别运行,制定完善会计方面的制度,加强会计质量的同时,可以很好地指导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障企业中资产的安全。对会计部门建立相关制度也能促使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便于单位的管理,也方便对会计人员进行考察考核。若没有相关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约束监管,将会导致会计工作的不严谨、不规范情况,出现违法犯法的现象。《会计法》中也强调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性,不容许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相关工作人员之间应多进行监督和约制,防止单位内部出现过分集权的情况。建立完善的单位内部制度并执行,能使单位内部的业务有序的进行,防止经济混乱的现象发生,保护了单位资金的安全并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性。
2、加强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
单位的内部审计是对于单位内的各项经济活动和会计行为进行评价和控制、不同于会计部门的一个独立部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现行的政策和程序进行评价和改善,审视会计行为是否规范,单位内资源是否被合理利用,能否达到工作目标等。其中内部财务审计是对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和再监督的手段,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重要检查作用,目前大部分单位中尚未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是仅仅有一个审计的表象,并没有对会计内容进行实际的再次审查;有些部门的审计工作并没有脱离会计部门,而是附属在会计部门内,导致其难以发挥自己的审计作用。为此,单位负责人应承担起建立审计部门的责任,加强内部审查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升会计质量。
3、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的职能
《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会计行为负责的主体进行了规定,对于会计部门、会计人员的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均作了相关的规定。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同时受到单位内制度和相关法律条款两者的约束,通过让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提高单位内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部门、人员规范有序地完成工作,互相约束,是纠正违法会计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这些需要单位负责人加以监督和落实。单位负责人应该支持和鼓励会计部门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解决会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依法进行核算,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四、结语
《会计法》作为会计行为的最新最高法律规范,对于指导单位中会计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单位负责人作为被规定的会计行为负责人,在单位中权力巨大,责任也十分重大。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具备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单位内会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强化单位内部的审计工作并充分利用会计人员的职能,优化单位内的会计质量,减少会计违反请款规定的发生。通过实施《会计法》内的相关规定,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进行一定的监管和控制,增加企业财务管理的力度,让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王宏伟: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职责[J].经济研究导刊,2011(23).
[2]许娟:论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J].现代营销,2012(8).
[3]谢妍玥:浅谈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优越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4]鲍玥宏:浅谈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和会计法律责任[J].新财经(理论版),2011(9).
关键词:地勘单位 责任审计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9.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89-01
内部审计是为了促进组织价值增值,改善组织经营而进行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为组织防范舞弊,改善治理结构和流程,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推进廉政建设,发挥重要“免疾系统”功能。董事会、管理层、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师是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日益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干部所在组织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验证,国家法规和组织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价、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认定,有关经济活动和重大经营决策应负有责任的界定等。
1 基本现状
2010年10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党的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运用作了规定。
目前,基层地勘单位的主管部门是公务员部门,自身是企事业单位,分别隶属地矿、煤炭、有色、石油、核工业系统,有的是中央直属,有的归地方管理。基层地勘单位基本上是以地质为主业,涉及工程、工业、服务等领域,有着悠久光荣地质传统,能较好执行上级政策。由于尚没有出台地质矿产行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各地勘单位执行中办发〔2010〕32号文的水平参差不齐,亟待加快完善规范。
2 适应新要求
新形势要求地勘单位内部审计增强廉洁从政、自主创新能力,坚持“防弊、兴利、增值”理念,坚守内审准则,转变内审计观念,突出内审重点,拓宽内审领域,充分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促进地勘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服务。加强对所属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与控制,特别是制度建设和涉及人权、财权、物权、事权等重点岗位的监督,加强领导干部任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重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监督,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落实多层监督机制。注重分析违法违纪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关注资金运行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二要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做好“保健医生”。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在查找问题的同时,注重分析、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促进被审计对象和单位规范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三要正确处理内部各种关系。树立“一审二帮三促进”审计理念,使经济责任审计处于积极促进的地位,减少与被审计对象和单位的矛盾和不必要内耗,增进内审人员亲和力,增强审计效果。
3 主要途径
(1)以机制建设为统领。一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成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地勘单位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内审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通报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的运用情况;研究确定对重点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处理意见;分析领导干部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违反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问题;审议研究有关重要报告和决定。二要健全配套制度。制定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经济责任审计审前公示办法、经济责任评价体系等制度。
(2)以增强有效性为抓手。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一要坚持“逢离必审”、“先审后离”原则,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任中审计贯穿于财务审计中,加强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避免干部离任时“算总帐”。二要贯穿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等内容。三要严格执行审计程序,召开被审计单位中层干部会议,听取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述职总结;背靠背召开座谈会,听取干部职工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评价和意见;汇总审计情况后,按权限划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对领导干部进行客观评价。
(3)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目标。一要实行承诺制。经济责任审计以真实性为基础,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必须对向审计部门提供的财务帐簿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书面承诺并承担相关责任。二要开展后续审计。要求按经济责任审计中提出审计意见进行整改,上报整改材料,内审部门做好后续审计,对已整改的问题检查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未整改未落实的问题继续督促检查。
(4)以成果转化为保障。一要及时向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被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反馈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传达学习高层领导指示精神,注重审计效果。以经济责任审计为契机,结合廉政风险点排查,认真整改查出的问题,建章立制。二要注重信息报道,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有效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三要完善制度,被审单位按审计意见整改,完善制度,形成体系,汇编成册,供其他单位借鉴,直接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四要作为组织部门考核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报送组织部门,存入个人人事档案,作为履职情况、审计评价、年终考核的依据。
(5)以防控风险为战略。针对地勘单位内部所属单位人权、财权、物权相对集中,单位“一把手”审批权限较大,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完善的特点,一要组织内部控制知识的培训,加强内部控制检查,与“小金库”专项治理、廉政风险防控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抓好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为经济责任审计夯实基础,发挥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功能,促进制度建设规范化。
4 结語
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在国有资产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务管理风险、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新时期要不断探索地勘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责任审计规范化促内控制度科学化,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地勘单位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审计方法体系[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为了加强****的车辆管理,合理使用车辆,确保安全行车,保障工作需要。制订以下制度:
一、严禁公车私用。因特殊情况需要,须请示****领导予以批准。
二、所有车辆在下班后(含双休日)必须统一入库,严禁将车辆开回家,严禁将公车擅自借给外单位或私人使用。
三、严禁公车参与社会上的婚丧嫁娶、外出旅游、钓鱼等活动。
四、严禁无证驾车、酒后驾车和超速行车。因无证驾车、酒后开车或超速行车等造成重大交通责任事故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外,****将对驾驶员予以辞退,并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对因违章造成的罚款,一律由驾驶员本人承担。
五、严禁驾车闯红灯、违规停车、违规超车等违章行为。对因违章造成的罚款,一律由驾驶员本人承担。
六、严禁将公车停靠在公共娱乐场所,不得在道边、小区长时间停留。
七、公车必须指定专人驾驶,禁止他人驾驶,一律不得出县境。
八、如发现故障、配件失窃或损坏等现象,****负责人应立即报告,否则要对由此引发的后果负责。
九、礼让行人、文明行车,禁止乱用警报、警灯,树立****良好工作形象。
十、凡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损失的,由肇事个人承担全部责任,并追究林业站负责人的责任。
****负责人:驾驶员:
目标责任书:
一、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1、杜绝发生死亡1人以上重大责任事故。
2、杜绝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责任事故。
3、安全生产死亡率控制在0.5‰。
4、重伤率控制在1.2‰。
二、安全生产主要工作任务:
1、主管行政工作的领导必须主管安全,坚持安全管理工作“五同时”的原则。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公路养建管理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管理工作。
2、安全管理要做到人员、组织、措施三落实。各单位要设一名责任明确的安全事务责任人员。对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因工作变化而引起变动的,要及时调整补充并报局安委会。
3、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坚决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一旦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必须认真填报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单,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4、做好辖区路段汛期公路水毁保畅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和冬季道路阴坡路段的扫雪除冰保畅工作。
5、严查重处超限运输行为。加强道路养护和安全标志标线的设置,及对危桥险路的整治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保障工程。
6、坚持定期检查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月报、季报制度。段属各单位每月要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检查和召开一次防范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安排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报表实行零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迟报一次扣1分,漏报一次扣2分。
三、奖罚规定:
1、全年未发生人身、机械事故,综合检查考核得分在95分以上(含95分),奖励;得分在90以上(含90分)奖励;得分在75分以上(含75分),对其不奖励。
2、发生2万元以下一般事故处罚元。
3、发生重大事故(包括临时用工),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处罚元。
4、发生各类事故,若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查出后根据情节处罚元,并对事故责任人视情节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罚。
四、附则:
按目标责任书具体要求,县段每月进行一次考核。
这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安全生产工作,随着2002年11月1日《安全生产法》的颁布施行,政府监管主体责任落实逐步到位,全党全社会从上至下已经形成共识,高度一致、高度关注,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然而,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方和行业仍然事故频发,从主观原因看,其源头就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因此,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到位,除了政府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依靠政府、社会等外部力量给予企业压力,增加企业外部环境约束力,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外,更关键更重要的是靠企业家的素质,认识到位,靠企业自觉努力,将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一、要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天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依法经营的重要体现,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自身的第一需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首先要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始终如一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讲科学,讲理智,确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做到资金安排以安全为首,时间安排以安全为先,精力安排以安全为重,人员安排以安全为需。在具体措施上,事事处处体现保护人、激励人、管理人的原则,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安全生产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二、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家的神圣责任。直接掌握生产经营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其安全生产自觉行为体现在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上。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总责,其它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按照“一岗双责”确定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并与奖惩制度挂钩,确保责任制有效落实。
三、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尊重科学,探索和把握规律,运用安全目标管理、事故预测、标准化作业、人体生物节律等安全生产现代化管理方法,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加强安全技术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
四、要完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必须具备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物质技术条件,其作业场所和各项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器材和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等,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要保证持续、稳定的安全投入,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依靠科技,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用科技来支撑安全生产。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主体受权或受托对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在部门或单位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独立的监督、鉴证和评价活动。在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 它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断成熟的推进剂。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是事业单位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发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缺陷, 从而不断促进其完善。 (2) 可以发挥国有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经济责任审计独立的监督职能是克制国有资金浪费的有力武器。 (3) 干部管理需要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就是领导干部, 对干部的审计评价会以报告的形式写入被审计对象的档案之内, 这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威慑力, 大大提高了干部管理的效能。 (4) 国家审计制度需要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的法制化建设进程中, 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倍受关注的关键领域。
二、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宏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尚处于刚刚的起步阶段, 立法工作的滞后成为宏观层面亟待解决的最重要问题。一方面, 通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努力探索,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2006年新修改的《审计法》第一次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了国家审计的职责范畴。但从具体规范来看,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办法和意见如凤毛麟角, 少且笼统, 具体到地方就更加零散、抽象, 根本就无法达到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的法治要求。实事上, 经济责任审计经过几年的发展, 在大量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在一些方面形成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统一立法可以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科学的法律依据, 可以促进其向良性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立法的滞后使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无法发挥。现行《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是针对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法律, 而内部审计缺少一部与之同步的法律, 而现行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没有达到一定的法律层级, 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均表现不足。内部审计法律不足, 就无法使审计人员获得到足够的法律依据, 审计结论也缺失足够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二) 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1) 内部审计结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是具有独立性的机构,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得不到足够重视, 往往依附于财务部门而损失了客观独立性, 限制了审计工作的作用发挥。 (2) 规章的制定与落实不一致。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发展不平衡, 一些事业单位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 审计工作完全是依照个人的经验来实施;而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有章可循, 但在工作中并未全部履行, 久而久之变成了应付上级的摆设。 (3)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无法保障。当前, 大多事业单位还未实施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 宏观层面的对策
1. 加大法制建设
法律社会强调依法行事, 有了法才能规范和约束相应的行为。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 同样需要法律的支持。 (1) 建立与《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相同级别的内部审计法规, 形成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三足鼎立的局势, 实现优势互补。 (2)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体、客体、目标比较特殊, 所以制定专项的审计准则十分必要。 (3) 在新准则未实施前应该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实践、经验总结新的统一的暂行办法。
2.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公众责任意识
全面的认知是顺利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 (1) 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起来,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积极协调和合作, 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对于负责人的选聘, 一定要将经济责任审计的考核环节纳入到干部任用依据中。 (3)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通过向相关人员宣传达到沟通畅通的效果。
(二) 微观层面的对策
(1) 建立内部审计规范。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统一整改, 建立健全适合本单位的审计规范。对于有条件的高校、医院等还可以建立具有本单位特色的审计规范, 当然规范应建立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条文的基础之上。 (2) 落实审计人员的考核评价。由被审计机构、组织部门及领导进行打分评价, 而对审计人员考核的重心应放在审计质量上而不是审计数量上。 (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通过对重大违规或责任事故追究, 形成必要的威慑力。 (4) 实施项目管理, 做到经济责任审计经常化。通过项目管理,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统筹、科学的安排, 争取做到数量与质量两个统一。另外, 审计任务与审计时间出现了矛盾, 所以实施项目管理有利于该矛盾的协调。 (5)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要合适地分配审计人员, 争取做到各尽其长;审计方法要因地制宜, 采用合适的方法;除三级复核外, 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方法及责任;审计取证要侧重于重要事项, 审计人员对取证承担责任。 (6)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越有效, 审计的风险越低, 对此要完善内部会计控制, 规范会计账目;合理设置审计机构, 尽早实现审计信息化;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总之, 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对于保护国有资产和广大人民利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承办单位责任书】推荐阅读:
承办单位简介09-24
律师承办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业务指引07-01
合伙承办幼儿园协议06-03
分包单位安全责任书06-17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书06-03
单位计划生育的责任书10-19
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责任书07-15
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06-30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包括内容06-15
2018年陕西事业单位考试产品责任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