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
3.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
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
教具准备:钱塘江大潮课件、观潮范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人们眼中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观潮》,多媒体出示图片1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打开课本和作者一起去观潮。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水的?
2、多媒体出示图片2(让学生用书中的词填空)
3、理解“天下奇观”这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板书天下奇观)
(天下奇观的“观”和观潮的“观”不一样,一个是景象,一个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是天下最奇妙、最罕见的景象)
4、作者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观潮的过程?(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三、逐段分析课文
1、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看影片剪辑潮来前)
2、潮来之前我们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书中找答案。)结合影片剪辑,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板书,潮来前 江面平静)
3、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潮的人多?(人山人海)
4、文中如何写观潮人的心情?(等着、盼着)
指名读出观潮人心情的句子。
5、我们是否也在等着盼着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看潮来时的影剪)
6、对照课文看作者如何描写潮来时的景象?(齐读课文)
7、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写?(声音、样子)
8、在文中找找作者描写声音的语句读读。出示图片3(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9、潮水声音随着大潮的从远到近发生着变化,听到声音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
(潮水的样子)
10、找出作者描写潮水形状的句子读读。出示图片4(分读、齐读、自由读)要求读出浪潮来时的气势,分析句子修辞方法。
(板书: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
11、作者是怎样把声音、样子这两方面再现给读者眼前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潮来时的段落,边朗读边体会。
12、大潮如此雄伟壮观,大潮过后的江面又是怎样呢?看潮来后影剪(板书:潮来后)
13、大潮过后江面有什么变化?女生读最后一段,看课文从那些词语体现了潮水之大?
(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过了好久、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说明潮大。
14、大潮西去江面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四、总结全文
1、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海塘大堤上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谁能用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想。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
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是的壮观景象(放影剪)
五·当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
lǒng zhào báo wù méng méng
()()()qí guān héng wò fei teng()()()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堤岸(dī tī)恢复(huī fēi)风号浪吼(hàoháo)
三.补充成语。人()人()人声()()若()若()风()浪()山()地()()天()地
五.选词填空。
霎时 顿时
(1)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2)(),潮头奔腾西去。
横卧 横贯
(1)宽阔的钱塘江()在眼前。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江面。
五、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3、4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平静
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潮来时
样子: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 潮来后 恢复平静
教学反思: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堂课中采用了多媒体影剪手段,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注意。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物极必反”。我在为本课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起先没有充分考虑语言文字自身的特性,曾简单地把多媒体做为了教学的必须手段,后来才认识到多媒体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是起辅助作用,帮助教师教,帮助学生学。对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有平常心,应把多媒体视同于粉笔和黑板,圆珠笔和作业本。它就是工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用的工具,完全没必要把它全能化。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更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片段一:导入新课, 学习生词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观潮》, 通过预习, 你能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吗?
生:观, 就是“看”的意思。潮, 这里指的是“钱塘江大潮”, 自古以来, 它被誉为天下奇观。
师: (板书“天下奇观”) 这里也有个“观”, 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呢?
生:“观”是景观或景象。“天下奇观”是天下奇特或少见的景象。
师:理解非常到位。你们看, 准确理解词义, 就要结合语言环境。课文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了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请把这一美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吸引我们前往观看, 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观赏它。请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2.思考:钱塘江大潮给你怎样的印象? (引用课文的词语说)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学生读文后, 教师指名回答上述问题。)
生1:需要重点注意的读音有“崩、鼎、蒙、称”为后鼻音;“薄雾”的“薄”, “笼罩”的“笼”是多音字。
生2:需要重点关注的字形有“蒙”不能少写小短横, “昂”左下不能加点, “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另外, 是草字头, 要与竹字头区分。
师:自由轻声再读读这些词语, 把易错的字音、字形记住。 (学生自由读词语, 大部分学生边读边书空。)
师:观察词语, 说说老师是按照什么规律分类的?
生:前6个词写潮来之前的景象, 接着的5个词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最后4个词写潮头过后的景象。
师:你不但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还特别善于概括, 能把法宝让大家分享吗?
生:我看了课后练习, 练习2中有提示, 课文就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介绍大潮的。
师:真是个善于学习的孩子, 能够利用一切资源帮助自己学习思考, 希望大家共享这一法宝。
反思:已经具有初步预习能力的四年级学生, 不止一遍地读过文章, 对其中的知识有所知晓, 直接导入是尊重学生、关注学情的明智之举, 也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出手简简单单, 直截了当, 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教当教给方法。学习生词时把理解词义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 如, 特别注意易读错的字音和易写错的字形。理解词义要结合语境;识记词语可以归类等。发现学生能关注课后练习帮助阅读思考这一亮点, 即刻引导学生分享成功的方法。
片段二:细读想象, 背诵积累
师:请大家自读第3、4自然段, 用一个词概括潮来时给你的印象。 (壮观雄伟、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等)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最能感受到大潮的壮观气势呢?圈圈画画, 再边读边想象画面, 把它的壮观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师随着学生的朗读, 投影出示句子, 教师相机点拨, 导读。
1.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导读:“白线”逐渐拉长、变粗, 横贯整个江面。来, 把它的变化读出来。)
2.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导读:一丈是3.3米, 两丈相当于三四层楼那么高。那么高的浪横贯整个江面, 直扑过来, 真是蔚为壮观。来, 把它的壮观读出来!)
3.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导读:说说“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意思, 再读出这样的气势。)
4.午后一点左右,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导读: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这响声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学, 模仿三声:轰隆隆, 轰隆隆, 轰隆隆, 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对, 闷雷滚动, 写得多形象啊, 我们再来读出闷雷滚动的情境。)
5.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 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导读:想象一下, 人群又沸腾起来, 大家会怎么说, 怎么做?)
生1:人们会踮起脚尖, 伸长脖子, 说着:“潮来了!潮来了!”“大家快看啊!快看啊!”……
生2:人们一个个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涌过来的大潮, 叫着:“太壮观啦!”“不愧为天下奇观!”
生3:我想有些人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 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师:对, 书上用哪个词形容此时的情景? (人声鼎沸)
师:刚才大家抓住一些语句, 通过想象、朗诵, 已初步感受到了潮来时的雄伟壮观, 如果老师请你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排排这五个句子, 你准备怎样排列, 为什么?
生:我想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 即4、5、1、2、3, 因为课文写大潮来时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
师:说得理由充分!现在老师按顺序把这些句子连成一段话 (出示下文, 括号里的词或句不显示) , 谁能加上一些词语或短句, 使这些句子更连贯、更通顺?
生: (午后一点左右)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 , 响声越来越大, (只见)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 (很快地) 向我们移来, (逐渐) 拉长, 变粗, 横贯江面。 (再近些) , 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 ,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一起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连起来读读第3、4自然段, 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可以帮助记忆。
(录像播放潮来时的壮观画面, 学生自由依据第3、4自然段内容配解说词。)
反思:以读为本, 熟读成诵, 是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 我精简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 交流感受, 多读, 读懂, 读好文章重点语句, 读出大潮来时的变化和气势, 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之后通过排列句子的练习, 了解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再利用播放录像, 为其配上解说词的练习, 巧妙地让学生享受背诵记忆的成功, 懂得熟读自然就能成诵。
片段三:巧设练习, 重在运用
师:同学们, 本课语言描写生动形象, 好词佳句值得积累。你能归类摘录哪些好词呢?
生:我摘录观潮者神态、动作的词, 如:“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踮着脚”。
生:我摘录描写大潮声音的词, 如:“闷雷滚动”、“山崩地裂”;描写大潮样子的词, 如:“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师:通过词语归类积累语言真是个好方法, 这些词你们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检验一下。你们能不能在下面一段话的括号里填上从课文中学到的词语, 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
出示:农历八月十八, 我在海宁观潮。潮来之前, 江面上 () 。可潮来时, 却一浪一浪 () , 一浪一浪 () 。潮水声犹如 () , 海堤上尽管 ()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 潮过去了, 消失在 () 的地方。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 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农历八月十八, 我在海宁观潮。潮来之前, 人们 (昂首东望) , 江面上 (风平浪静) 。可潮来时, 却一浪一浪 (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 一浪一浪 (像千万匹白色战马奔腾而来) 。潮水声犹如 (山崩地裂) , 海堤上尽管 (人声鼎沸) ,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 潮头过去了, 消失在 (水天相接) 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
师:两个一浪一浪用得真有水平。还有不同的填法吗?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浩浩荡荡) , 一浪一浪 (齐头并进) 。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一浪一浪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 (漫天卷地地涌来) 。
师: (圈画出“人声鼎沸”) 这个词可以换成“人山人海”吗?
生:不能。因为后边写“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应该和声音有关, 所以要用“人声鼎沸”。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练说。)
我以“天下观奇”为线索,并围绕它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以读为本,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教学中紧扣一个“读”字,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对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使得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在进行分段训练的同时,也复习了分层的知识,使旧知识与新知识较好地进行衔接。
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2.我们以“潮来前”为例,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宽阔的钱塘江静静地横卧着,江面上笼罩着一层雾气,江边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在晨光中屹立着,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样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我想,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一定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读后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心里的爱国情怀也会油然而生。
1、突出朗读训练。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挖掘观潮人群情绪的变化,通过情绪的变化体现“天下奇观”。如潮来前引导学生抓住“昂首东望”“等着”“盼着”等词语,说明人们的心情如此急切,自然是想一睹“天下奇观”的风采。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好,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提高。
再次,要根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本课生字词;2.感受大潮的奇特与壮观;3.领悟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有顺序、抓重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只有目标一是需要着重提出来学习的,目标二和三都是在课文学习中领悟到的。一篇课文的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正是犯了什么都抓的错误才导致这篇课文的讲解如此长,效果却不怎么好。
然后,在教学中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教学语言。我是一个善于找茬,但是一般不夸奖人的人,但是现在我的职业告诉我,我要多多的去表扬身边的人,尤其是我的学生。课上我对学生激励性的语言还是少些,他们毕竟是孩子,大人都喜欢好听的话,何况是孩子,他们更加需要鼓励。
【观潮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
《观潮》经典教学反思05-28
语文《观潮》教学反思11-03
《观潮》四年级教师教学反思11-17
1.2观潮.《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7-28
观潮教学评析09-24
观潮教学实录10-02
《观潮》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11-22
语文课文《观潮》 的教学设计12-01
小学四年级《观潮》的教学设计12-19
2024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潮》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