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学习报告(精选8篇)
格式要求:手写报告,不得用计算机打印。纸张大小一律用A4大小,有封皮,注明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学习报告:
1、写出本专业方向200个中、英文对照的主题词词汇。
2、写出本专业方向的水平较高的英文期刊和中文期刊名称及地址,各五种。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学会了哪几种文献的检索?举例说明。
4、就一专题,检索出8篇英文论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均可),按课堂上讲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写出,原文摘要可以粘贴,并翻译其结论部分。就磨球材质方面的专利进行检索,对不同规格磨球(直径)和对应的材质进行总结,标注参考文献。
参考题目:题目可自定,也可参考如下:
钢中夹杂物的控制技术、洁净钢及其生产技术、汽车用齿轮钢及其质量要求、弹簧钢现状、汽车用高强度薄板现状、工程机械用耐磨钢铁材料现状、破碎机械用耐磨钢现状、转炉炼钢新技术、电炉炼钢新技术、钢的焊接性能评价、特殊焊接方法及应用、超细金属粉体制备技术现状、高强度铝合金的研究、铜合金模具的应用现状、电加热材料的研究现状、钢的应力腐蚀(H2S环境下)研究现状、模具钢现状进展、高强度铝合金的研究、半导体材料研究状况、半导体器件制造新技术、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超导材料的研究进展、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薄膜制备技术进展、蓄能材料研究进展、能量储存材料的研究进展、铁电材料的研究进展、隔热保温材料及进展、吸音材料及进展、光功能材料及进展、超细氧化铁粉的制备与应用
一、信息化时代的迫切要求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竞争的时代,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信息的增长, 加重了信息用户搜集信息的负担。当代大学生该如何立足于这个信息时代, 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除了应具有广博的知识素养, 优秀的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等, 还要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这是信息化时代的迫切要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 处处离不开信息化, 网络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百度和谷歌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包括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文章搜索也都是用百度来完成。然而百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更加的大众化, 所能搜索到的也是生活中常用、常见的, 对于检索专业性较强的信息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对文献检索有一定了解可以使我们检索到更多专业性的信息。
譬如中国知网就是一个良好的文献检索平台, 是全国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 是一家致力于为海内外各行各业提供知识和情报服务的专业网站, 其中的CNKI工程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二、网络资源快速发展的需要
现如今,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浩瀚的网络资源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 但网络资源也是有着好坏, 我们如何去更好的利用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信息资源, 只有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 才可以在信息的海洋中能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路径、最小的力气有效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 并能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解决手边的难题, 完成自己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 最让大学生获益匪浅的是关于学校图书馆的使用, 大学生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 从而图书馆的文化就是大部分的大学文化。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以及文献信息中心, 是高校办学的重要支柱。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两大用户群。而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依据高校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需求, 以及设置的专业学科和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相适应, 满足特色专业、教学科研建设的需要。图书馆的资源十分丰富, 并且对于大学生来说使用起来也是非常方便的文献检索平台, 里面有大量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源供学生们使用, 而文献检索就成为了学生们快速、全面获取相关信息的捷径, 对于更好的获取信息知识和开拓眼界都十分有利。
三、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化教育, 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作为高校应不断调整学习模式,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 充分的提高文献检索的利用, 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人。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视角进行思考,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改革高等教育模式, 改革的目的是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应该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以“教”为主, 转变为以“学”为主, 大学生由原来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教师应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启发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上, 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 因此, 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方法是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提高自身能力的手段之一。
摘要:本文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的重要性, 以及信息化时代高等院校应不断调整学习模式,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要求, 充分提高文献检索的利用, 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信息能力和信息素质的人。
关键词:文献检索,网络资源,信息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纯.《大学开设文献检索课浅议》.才智, 2012 (10) .
[2]于振磊.《浅析文献检索课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3]齐春英.《浅谈文献检索课对高校学生信息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1) .
关键词:混合学习;信息素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2-0047-05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能将科学原理或新发现的知识直接用于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领域,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1]现代社会,随着印刷型文献向数字化转化,文献资源每年都以“爆炸”的方式递增。
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技术应用型人才,文献检索课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应该在信息环境中反复实践。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文献检索课多采用课堂讲授检索理论知识、课后布置检索任务的教学方法。对于复杂、综合的检索任务,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检索词,不知道如何扩大或减少检索范围,不知道如何选择有用的文献。通过调查问卷对济南市7所高等院校、400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信息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①没有掌握检索技巧,不了解本专业的信息源;②不会总结利用检索结果;③难以进行创新利用。[2]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的Paul Zurkowski提出。在美国,信息素养的研究经历了从定义、标准到培养模式的过程。
从Paul Zurkowski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及《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可以看出,“解决问题”是信息素养的核心。[3]解决问题的质量取决于信息能力的高低,这包括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以及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进行融合、批判思考。
从信息素养标准来看,国内外主要的信息素养标准有:美国加州州立大学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ACRL标准)、英国高等教育信息技能(SCONUL标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ANZIIL)、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这五个标准比较一致的内容包括信息需求、信息源、研究方法、搜索策略、信息组织、信息评价、知识创造、信息利用和信息道德。[4]从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来看,Big6是应用最广泛的培养模式,其步骤包括任务定义、信息搜索策略、定位和搜索、运用信息、整合信息、评价。每个步骤乃至整个过程,面对面教学和网上学习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任务定义步骤,学生往往难于理解作业意图,而重复授课解决不了问题,通过设置讨论区、收发e-mail能让学生理解作业各个方面含义。[5]这些都说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理论和实践分割,又缺少教师的实践辅导,不利于学生掌握复杂、综合检索中的隐性知识,难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设计,研究如何把课堂教学与分散的在线学习深度融合。
一、混合学习理论
柯蒂斯·邦克教授编著了《混合学习手册:全球化视野、本地化设计》,并且在亚洲、南美、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混合学习进行教育和培训,认为“面对面教学和计算机辅助在线学习的结合”[6]是对内涵宽泛的混合学习概念的简洁界定。基于此,柯蒂斯·邦克教授评价混合学习具有以下优点:(1)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反复学习和在线学习资源。(2)通过课室里对话、网上讨论增加老师、学生间的交流。(3)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
在国内,何克抗教授和李克东教授对混合学习也有着相同的看法,而且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7]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可以看作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8] 他重点研究了如何最大化混合学习的学习效果。他认为“混合学习试图寻找既能发挥网络学习优势,同时又能获得最高的效率而投入最低的学习方式”。[8] 柯蒂斯·邦克教授也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两者如何融合才能获得最好效果,作为混合学习需要首先解决的前沿问题。
黄荣怀教授设计了混合学习的四个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课程导入是教师和学生就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准备工作、网络/课堂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方法和考试评价方法进行交流。混合学习活动包括讲授、阅读、讨论交流、协作学习、资料收集、问题解决、案例分析、反思等,这些都是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实施,比如讲授,可以在教室中进行面对面的讲授,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会议系统进行远程讲授。学习支持贯穿于整个混合学习过程,包括学术性或非学术性的帮助,这种帮助有来自教师、有来自小组内部、有来自其他小组。电子学档是很有效的学习者评价手段,主要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存储、传输、演示、应用、反思的数字化的若干学习记录、学习成果和作品的汇集。[9]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模式设计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解决问题,信息利用和创新是问题解决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信息成果主要指调查报告、综述报告和学术论文。以文献综述作为信息成果可以使学生的精力放在信息能力的锻炼上,而不用太过拘束于学术论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依据混合学习的四个教学环节,设计的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模式见图1。课程导入介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习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见表1。学习活动阶段,需要学生先在课堂上学习检索案例和综述写作,学生分组并将检索策略和检索计划初稿通过电子邮件和教师交流,然后教师发布检索要求,学生进行检索并完成综述。学习支持提供讨论、解决疑问,使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必要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强调教师的监督和评价,也需要小组协作,通过电子邮件和面对面研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评价部分,通过检索监测卡方便教师指导、评价学生检索。
因为综合性检索实践是一个很大的实践项目,教师在学生检索前必须提供必要的脚手架,辅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检索案例分析和综述写作分析。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信息需求分析、选择信息源、研究方法、搜索策略。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处理是学生检索实践的主体活动。学生的检索实践主体活动是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求解过程,这个过程围绕文献综述题目和写作进行求解,需要把大量隐性、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消化,使之转变成显性的有用知识,并能加以利用。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丰富信息知识的学生会在检索实践主体活动中顺利完成任务。而对于信息知识贫乏的学生会在信息检索和信息组织、处理过程中反复摇摆,拿不定主意。这时候教师要及时提供学习支持,要督促他们进行信息咨询,并且要及时进行信息评价,优化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文献综述是知识体系构建的过程,作为知识创新的信息成果影响整个检索过程,学生为了完成高质量的文献综述,需要广泛反复地检索。
三、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活动设计与组织
1.面对面课堂讲授
首先,讲授选题。文献综述的选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动机,通常选择实用性的题目,并且能结合学生毕业实习。例如,对于师范类学生可以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文献综述的题目,这个题目能进一步扩展为“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等等。这个题目既是研究的热点,又能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而且有利于师范类学生在毕业实习时进行相应的实习工作。
然后,讲授检索案例。需要讲解以下要点:
(1)课题分析。课题分析的目的在于明确检索目的,明确课题的主要内容,明确课题涉及的学科范围,明确课题所需信息的种类、语种、年代。课题分析的结果是为了提取主题概念,确定中文和英文检索词。
(2)构造检索式,选择检索入口。检索式由检索词和组配算符构成,能反映用户的检索需求。常用的组配算符有布尔逻辑算符、截词符、位置算符。检索入口也即检索字段,包括题名、著者、关键词等等。组配算符和检索字段的不同搭配会影响到检索效果。例如,当需要扩大检索范围时常常选择OR的布尔逻辑算符。这是重要的检索技巧,需要设计多个典型案例进行解释。
(3)调整检索策略。调整检索策略指根据检索目的和检索结果的分析对检索式进行调整。需要强调两种情况,一种是检索结果数量少,另一种是检索结果数量过多。对于前者,可以扩大检索范围,比如使用同义词进行扩检。对于后者,需要缩小检索范围,可以使用更专指的词语来缩检,提高查准率。
(4)信息组织和处理。信息组织和处理的关键是进行文献阅读,高效的阅读可以遵循先文摘后原文、先综述后专题、先近期后早期的原则。阅读完文献以后,要按与课题内容相关程度对文献进行排序。
(5)信息评价。信息评价是学生最不原意花时间去做的事,但却是整个检索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影响到文献综述的质量。信息评价要对文献的准确性、典型性、新颖性和充分性进行评价。准确性指文献、资料是否正确。典型性指文献能否反映事物的本质,是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新颖性指文献是否具有独创性。充分性指文献、资料是否足以支撑文献综述。
最后,讲授综述写作。主要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和本专业相关的综述论文来介绍综述写作方法。最好能选择早期和近期的综述,这样可以全面了解综述的写作方法。第一篇综述案例应该全面介绍综述的格式,一般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综述正文通常包括引言、定义、构成元素、分类、规则、研究与应用、展望。第一篇综述案例还要重点介绍摘要的写法,摘要是文章的浓缩,可以让学生更明确检索的目的。第二个综述案例应重点介绍内容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这是现代文献综述常用的写作方法。第三个综述案例应介绍阶段写作方法。阶段法指按事物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阐述其发展和变化。例如,事物的起源和发展、国内外研究进展。第四个综述案例介绍列举写作方法。列举法指把所述主题中包括的几件事物分别列举、进行分析比较并加以说明。比如,对定义的归纳、对主要理论的列举、对事物优缺点的对比等。
2.在线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在课堂学习检索案例和综述写作之后,学生分组协作,在网上、图书馆进行初步检索。学生通过QQ或面对面讨论,形成检索策略和检索计划,通过e-mail发给教师。教师以此评价学生的阶段成果并解答疑问。
第二阶段,全面、深入地在线检索。为了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检索源,培养学生信息组织、信息评价、信息处理的能力,并且方便教师监督和评价学生工作,检索监测卡是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记录工具。检索监测卡包括信息源、小组讨论总结和检索工具评价三部分。信息源包括手工检索信息源和网上信息源。在检索监测卡中,期刊、会议、硕士学位论文、电子书数据库要求写出检索式、检出文献篇数和对写文献综述有用的文献。重要的教育技术网站和搜索引擎要求写出网站名或引擎名、网站或引擎的网址、对写综述有用的网页网址。在检索监测卡中会提示学生进行多次检索,每次检索可以使用不同的信息源。但是,整个检索过程必须运用所有的信息源。小组讨论要求记录每次分工协作情况、讨论内容、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必要时可通过电子邮件向教师请教。检索工具评价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源以后,总结使用方法、优点和缺点,以提高检索效率。检索监测卡能反映学生是否查全和查准。
第三阶段,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文献综述写作,教师应面对面和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检查检索监测卡,提示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在文献综述中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统计并给出积极的建议。如果学生没有达到要求,还要继续网上检索。
四、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学习支持设计
应用型人才偏向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领域,所以,他们不擅长进行科学研究,不擅长阅读学术文献和写作文献综述。学习支持应贯穿整个综合性检索混合学习过程,主要以提供学术性的帮助为主。在上网检索实践前,需要先组织面对面的课堂讲授,讲授如何选题,结合典型的题目讲授检索案例,讲授如何选择、组织文献进行综述写作。在线学习检索阶段,学生选题不同,检索策略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提供课堂面对面的交流,也鼓励学生将检索策略以及遇到的问题通过e-mail发给老师。对于不愿意交流或马虎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学生在写综述前将检索监测卡通过e-mail发给老师,利用检索监测卡及早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综述写作阶段,把综述写作例子群发给学生,让学生模仿,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e-mail发给老师。要求每个组在课堂进行文献综述报告,教师指出写的好的和写的不好的地方,并提供课堂和e-mail交流。
五、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比例为2:3。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见表2、3。总结性评价包括“查全”、“查准”和文献综述三部分。检索监测卡可以了解学生“查全”和“查准”的情况,“查全”和“查准”对学生检索过程进行评价,各占25%。在“查准”中,通过对检索式的判断考查学生的检索技能,通过对检索结果处理的考查判断学生的信息组织、处理能力。在“查全”中,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各种信息源的检索。文献综述部分考查学生是否能正确掌握写作格式,并且考查学生能否进行信息处理、利用、创新,这体现为学生能否科学地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统计,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结论。
六、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教学效果分析
采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题目是“对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体会、收获、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是教育技术系大三师范班学生,共80人。在回收的检索报告中,有2份没有作答,实际有效问卷为78份。在调查中,认为提高了检索技能、方法的学生占54%,认为掌握了文献综述、信息组织和处理的学生占40%,认为有助于毕业论文的学生占35%,认为扩大了知识面的学生占26%。通过分析,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在以下三方面最突出:(1)提高学生检索技能、方法;(2)扩大各信息源的使用;(3)提高学生信息组织和处理能力以及信息创新能力。
七、总结
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信息知识内化于人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信息能力的提高,而信息能力的提高又进一步扩大了人们的检索范围,[10] 使检索在良性循环中优化。所以,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构建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要构建知识结构并优化检索过程,需要把搜索到的大量隐性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消化,使之转变成显性的有用知识,并能加以利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地阅读和进行批判思考,当阅读的量发生质的变化时往往以信息成果的形式展现。[11] 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通过学习支持将面对面的课堂讲授和在线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有效地帮助学生处理信息,把有用的信息融入知识结构中,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有助于知识创新。如果不注重知识创新,没有对检索的质量把关,就会出现胡编乱造、通篇抄袭的现象,信息素养的培养就会流于形式。一个发明、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就是知识创新。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Swanson开拓的“基于文献的发现”理论为知识创新提供了方法。[12] “基于文献的发现”思想是通过建立不同文献内容间的逻辑递推关系,揭示了他们之间存在的未公开的知识。简单而言,如果A可推出B,B可推出C,那么就可推出A和C存在有联系。当这个联系没有在任何文献中公开时,就产生知识创新。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要求学生对文献进行组织、分析、归纳、评价,最后得到一个有用的结论,并把这个过程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整理,这个过程有助于从不同的文献中挖掘出有用的、没发现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体现了以学生为实践主体、教师引导的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在调查中,有学生认为基于混合学习的综合性检索实践培养了他自主学习的习惯。在调查中也发现,有30%的学生经过学习和实践改变了他们对文献检索的理解。他们原以为文献检索等同于搜索引擎,后来他们发现文献检索很实用。
参考文献:
[1]姚纪欢.新思路、新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10-11.
[2]孙龙梅.大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高校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8):132-133.
[3]郭朝明.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16-19.
[4]赖茂生,孙鹏飞.高校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发展研究[J].情报科学,2009(8):1133-1138.
[5]王帆.Big6与我的本科学生[J].电化教育研究,2005(3):27-31.
[6]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7]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
[8]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9]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20.
[10]杨勇.数字时代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基于知识结构优化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3):66-71.
[11]赵玉光,文玉萍,曹继春等.对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阅读行为内在联系的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5):139-141.
级 专业 班
学
号
姓
名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自定检索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系列资源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据图书馆。
2.外文数据库:EBSCO、springer等。3.搜索引擎:读秀、google、百度等。
4.专利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
二、条目解释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2.“检索词”:列出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或主题词。
3.“检索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以及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如:题名=汽车 and 尾气 and 排放and 控制。请注意各数据库检索式不一定相同。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只需列出5条最相关的,不足5条请注明原因),注:中外文数据库列出题名、作者、出处、摘要;专利列出专利名称、申请号、申请人和摘要;搜索引擎列出标题、网址、摘要。
三、其它要求
检索课题概况
1、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
2、分析研究课题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特征对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企业内外部环境,引发了企业系列变革。
如今,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 2.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模型及应用 3.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题主要是根据信息技术对企业_从CAD到Intranet和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进行相关材料的查找。
3、检索策略 3.1 检索工具
1)利用“中国知网”查找有关硕士、博士论文。2)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相关期刊论文。3)利用“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查找相关期刊论文。4)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查找相关图书。5)利用“SpringLink”查找相关论文。6)利用“百度”搜索相关知识。3.2 检索词
1)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管理 2)信息技术 and 企业
3)信息技术 and 企业 and 影响
4、检索步骤及检索结果 4.1 检索工具 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1.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1.2 检索年限 2000.1.1——2015.3 4.1.3 检索结果.赵良才 辅助工艺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2.李德庆 计算机辅助制造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2 3.刘昭东 信息与信息化社会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5 4.李正男 信息高速公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4.2 检索工具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4.2.1检索式
1题名=信息技术 and 企业 2主题=信息技术 and 企业管理 4.2.2 检索年限 2000.1.1——2010.5.1 4.2.3 检索步骤与结果......5、检索结果评价 本次检索采用4个中文数据库、3个网络搜索引擎、1个外文数据库,查找到的信息有博士论文、优秀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评论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内容完整,且都是近十年的最新材料,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过检索,不仅查找了课题相关信息,也发现了一些课题的新问题和新动向,检索结果良好。
6、综述
本次检索获得了20个检索结果,文章1《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及模式优化研究_黄红梅_4典型案例分析_52_57》以此为背景探讨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互动关系,找出二者的结合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剖析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技术方法、管理组织模式、管理行为、管理思想、管理职能五个方面详细展开,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体现于优化的管理技术方法、灵活的管理组织模式、教练式的管理行为、柔性的管理思想、创新的管理职能,并认为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为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理论上研究了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集成化的管理方法;扁平化、柔性化、网状化的管理组织模式;人性化的组织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数字化的战略管理,构建了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底层支撑框架、企业管理模式优化制约要素互动解析模型、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刺激模型、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综合模型。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影响的现状及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的理论和模型研究,设想了一种符合时代背景的新型管理模式: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认为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体现了信息技术的特征,符合信息社会企业的生存规则,能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快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变革,拿出创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创新导向型管理模式设想的基本思路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以人本管理和基础管理为支撑,推进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文章采用理论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中小型企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长春第一光学精密仪器厂、长春机械印刷厂作为案例,对其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图文并茂地展现信息技术对管理影响的现状。
文章2《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_从CAD到Intranet_左美云》研究了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影响-从CAD到Intranet。
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渗透于各种传统技术中,由此又形成了许多边缘学科和许多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也出现一系列常在媒体上争奇斗妍的缩略语 :CAD、CAPP、CAM、OA、M IS、DS S、ES、N C、M RPII、PLC、FM S、C IM S、In-tranet、Internet 等等。那么 ,这些概念或词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怎样?本文试图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图 1)勾画出这其间的相互关系 ,并扼要地阐述其内容和关系。
文章3《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_模型及应用_林丹明》对模型进行了简单的应用分析,所得结论与现实状况有较好的相关性。至此,我们初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企业纵向边界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 动”这一问题给出了理论上的回答。应用了信息技术之后,不仅企业,它的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都会受到影响,它们也会通过调整边界以适应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纵向边界变动就不一定能保持有效性。如何克服这些不足,使模型的分析和结论更完善,是以后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班级:学号:姓名
自拟课题撰写一份检索报告。要求如下:
1.课题名称要求至少包含3个或以上主题词,如“近两年关于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2.3.4.5.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选题不能太大。紧密围绕课题,以检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为主,辅助使用因特网资源,如实记录检索过程,并对检索课题加以分析、归纳、总结,完成检索报告。检索年限:近5年的相关文献。如果文献量太少,可以放宽检索年限。检出相关文献务必严格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字数不限,注意书面整洁。
报告基本格式
一、选题(15%)
1.课题名称:
2.选题来源:(项目选题、学习选题、兴趣选题)
3.选题目的:(为什么选择该题?)
4.希望文献调研达到什么目的?
5.在选题过程中是否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二、文献信息检索过程(45%)
1.提炼检索词(包括初次拟定的检索词和调整以后的检索词,并说明选词的过程)。
2.所选用的数据库名称,说明选库理由。
3.以规范参考文献格式列出密切相关文,其中期刊论献10篇文4篇、学位论文2篇、图书2种、外文1篇,网络资料1篇。
三、阅读笔记(20%)
阅读上述文章,选择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中文文献2篇,分别写出阅读笔记(注意与本课题之间的关系)。
四、课程总结(20%)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一、分析课题
例如: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已被开发人员设计成各种产品,如今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控制、通讯、仪器、仪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军事装备、消费类产品等众多领域。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类检索中查找分类号):[ T ] 工业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P3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时间范围:(根据不同课题检索的需要来定)如:2000~2011年
二、选择检索工具
1、《馆藏书目检索系统》等
2、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
3、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
CNKI跨库检索(中国知网)()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4、【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科技文献数据库
科技成果数据库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
6、搜索引擎的使用(谷歌,百度等)((http://)
7、开放存取资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学术会议在线(http://)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8、ScienceDirect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期刊全文数据库、Science Online期刊数据库等外文数据库
三、确定主题词(关键词)
显性主题概念:从课题名称入手分析得出的主题概念
隐性主题概念: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从专业角度来分析课题。隐性概念往往是显性
概念的相关词、延伸词、扩展词、专业化的具体词汇等。
例如: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应用
四、编写检索式
例如: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原理)
五、检索结果:(筛选出20-30条相关信息记录,举例如下)
1.馆藏中文图书目录(1-2条记录)
1.题名: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
作者:王勇
出版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页码:292页
价格:CNY28.00
分类:TP317
2.题名: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
作者:卡莫尔Kamal陈曙辉
出版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页码:20,561页
价格:CNY69.00
分类:TP360.21
2.维普资讯(VIP)资源整合3.篇名:基于μClinux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作者:王登磊 张明新 范学英
刊名:《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 7期关键词: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μClinux 交叉编译
摘 要: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的概念、应用领域和研究意义,分析
了μClinux的特点,并详细给出了在嵌入式μClinux系统模式下基于S3C4510B的开发板进行程序设计开发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如何建立交叉编译开发环境、编译内核与文件系统及添加应用程序。4.篇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李会 邬迪
刊名:《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 01Z期
关键词:实时性 嵌入式系统 工业控制
摘 要:工业控制是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的重要领域,Linux系统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有力工具,本文主要利用Linux系统来具体实现一个嵌入式工业控制系统。同
时,所讨论的实时系统的研究,为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支持多种实时调度方法提
供了可能性。
5.篇名: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化浅析
作者:燕德丽 夏岩
刊名:《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 27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平台化开发 嵌入式操作系统
摘 要:传统单片机系统下的小作坊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嵌入式世界的需
求,基于平台化的开发方式是必然趋势。
3.中国知网(CNKI)资源整合6.篇名:嵌入式系统综述
作者:李佑军
刊名:现代电子技术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硬件抽象层;嵌入式微控制器;微型机;
摘 要: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对嵌入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做了简单的概述。
7.篇名: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技术研究
作者:王勇;姚亦峰;蒋兴浩;陈抗生
刊名: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
摘 要: 分析了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技术,针对以8/16bit
低速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
了相应的联网方案。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8.篇名:浅论嵌入式系统
作者:黄玉东;朱华杰
刊名: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后PC时代;操作系统;单片机;
摘 要: 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构成和特点,以及它的发展过程和应用领域。
9.篇名: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
作者:李嘉;杨佃福;
刊名:自动化仪表2002年第04期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数据监控;远程监控;
摘 要: 嵌入式系统以其体积小、功能多、支持以太网技术等优点而成为工控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介绍的数据监控系统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利用其串口与底
层I/O节点相连 ,上层则直接联入Internet,允许授权的用户在Internet任意一点应用浏览器访问该系统并实现对下层设备的监控。
4.《 万方数据资源》(万方学位论文, 万方会议论文, 万方数字化期刊)
10.【论文题名】 基于LINUX的ATS嵌入式系统开发及测试
【论文作者】 李海波
【作者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导师姓名】 徐中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同济大学
【授予时间】 20060301
【 分类号 】 U284.482
【 关键词 】 ATS 嵌入式 Linux操作系统 软件测试
【 摘 要 】 列车自动监督系统(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ATS)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TrainControl,ATC)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列车调度人员提供列车运行基本信息,协助调度人员调度全线列车的运行,同时也能够自动完成列车调度、控制工作从而提高运输效率,是实现列车运行自动化的重要保障。嵌入式系统是电脑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它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
减、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11.【论文题名】 ARM嵌入式系统实验开发平台研究与实现
【论文作者】 骆飞
【作者专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导师姓名】 王富荣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授予时间】 20060301
【 分类号 】 TP316 G642.423 TP368.1
【 关键词 】 嵌入式系统 实验开发平台 操作系统 教学实验 驱动程序 操作系统移植
【 摘 要 】 嵌入式技术是当今最流行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已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产品的普及而得到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实验和应用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或计划开展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备,价格低廉,技术流行,能满足教学实验和应用开发双重需求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开发平台。
12.【论文题名】 嵌入式系统USB接口设计
【论文作者】 魏春凤
【作者专业】 电力系统与自动化
【导师姓名】 胡鹏飞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授予时间】 20060501
【 分类号 】 TP334.7 TP368.1
【 关键词 】 嵌入式系统 通用数据总线 主机驱动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 数据传输
【 摘 要 】 随着USB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人们希望USB能应用在各种计算机领域中,尤其是在移动数据交换等没有PC的领域中。USB的拓扑结构中居于核
心地位的是主机(Host),任何一次USB的数据传输都必须由主机来发起和控
制。因此,“如何将USB应用到嵌入式领域?如何实现USB点对点的通信?”
等问题,开始进入了USB开发者的讨论议程。正是在这种新的需求之下,相对于嵌入式系统中USB设备的开发来说,USB主机的嵌入式应用成了该
领域新的兴奋点。
13.【 论文题名 】 DSP嵌入式网络控制系统设计
【 作者 】 张旭, 河南中材环保有限公司,467001
【 会议名称 】 2007年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 】 20070500
【 会议地点 】 南京
【 主办单位 】 中国硅酸盐学会
【 母体文献 】 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
【 出版时间 】 20070500
【 页码 】 295-297
【 分 类 号 】 TP368.6 TN914
【 关 键 词 】 嵌入式系统 DSP 双口RAM CAN总线 网络控制系统 数据通信
【 摘要 】 本文提出了以TI公司的TMS320LF2407A为核心芯片的嵌入式网络控
制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网络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着重对
网络控制系统的通讯软件和硬件设计进行了描述,针对双口RAM的读写仲裁逻辑、提出了一种以硬件设计和软件查询的设计方式,实
现PC104嵌入式工控机与CAN总线之间的数据通信.5、搜索引擎的使用(谷歌、百度等)
谷歌:
14.篇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设计原则
摘要:嵌入式系统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各种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新型集成知识系统。文中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提出了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
网址:
16.篇名:嵌入式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作者:张利敏,丁坚勇
关键词: 嵌入式技术;;电力系统;;应用;;发展方向
摘要:阐述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含义,分别从处理器、存储器、外围设备、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开发调试等方面介绍嵌入式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现状,强调指出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重要意义;简要介绍嵌入式系统在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微机保护、自动装置(以暂稳控制为例)、电费计量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指出嵌入式技术要想更好地满足电力系统的要求必须在实时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网络通信能力、人机接口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网址:
百度:.篇名: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新发展及其挑战
作者:佚名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SoC
摘要:综述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最新发展情况;论述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发展的特点;从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复杂度,开发形式、手段和工具,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等方面嵌入式系统设计发生的各种变化,并提出应对这些变化的各种挑战。网址:
21.篇名: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
作者:贾智平张瑞华
关键词: 嵌入式处理器原理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接口技术与应用
摘要: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和半导体微电子技术,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正涌现出大量新的嵌入式系统。主要阐述了基于ARM系列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以ARM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Linux和接口技术作为原理的嵌入式系统组成结构。
网址:http:///computers/common/info.asp?id=26359
6.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2.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氧化锌避雷器在线测试仪设计
全部作者:李德 冀小平(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发表日期:2009-12-22
23.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USB和RS-232通信电路设计
全部作者:柴森(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发表日期:2009-09-18
24.论文题目: 基于AVR的时间触发嵌入式系统设计
全部作者:邵峰 李铁鹰(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发表日期:2009-08-11
25.论文题目: 基于瘦客户计算的嵌入式系统可扩展结构
全部作者:武越川 张悠慧 田韬(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发表日期:2009-05-22
26.论文题目: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无线摄像头的设计
在对《楚辞》及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探究时, 我们可以辨别《楚辞》相关作品的真伪问题, 可以得知《楚辞》的流传情况, 可以研究《楚辞》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但主要还是通过文献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楚辞》的内容。
在《楚辞》的流传过程中, 由于历史发展、习俗变迁等多方面的原因, 许多作品的原貌都不得而知。在屈原现存作品中, 其主题最让人莫衷一是的当属《九歌》。近两千年来, 研究者众说纷纭, 异说歧出, 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需要, 对《九歌》的主题的理解主要有:忠君爱国说、民间祭祀乐歌说、楚王郊祀说及人神恋爱说。究竟何种理解更符合屈原当时的创作目的?我们可以通过诸家之解说及其他相关文献的旁证探讨其主题和性质。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与中原各国的文化传统与民间习俗有较大的差异。楚国上下原始宗教信仰的习俗浓重, 巫风盛行, 这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宝》:“荆人畏鬼而越人信禨。”《汉书·地理志下》:“ (楚地) 信巫鬼, 重淫祀。”《隋书·地理志下》:“大抵荆州率敬鬼, 犹重祠祀之事。”《国语·楚语》下云:
昭王问于观射父, 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 何也?若无然, 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 民之精爽不携贰者, 而又能齐肃衷正, 其知能上下比义, 其圣能光远宣朗, 其明能光照之, 其聪能听彻之, 如是则神降之, 在男曰觋, 在女曰巫。……及少皞之衰也, 九黎乱德, 民神杂糅, 不可方物, 夫人作享, 家为巫史。……颛顼受之, 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 命火正黎司以属民, 使复旧常, 无相侵渎, 是谓绝地天通。”
以上文献都充分说明巫风在楚国的盛行, 楚人对巫术的崇拜、对神灵的虔诚敬仰。屈原在这样的环境下创作亦会受其影响, 所以《九歌》应当是诗人在当时楚国祭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是为楚人祭祀和娱乐鬼神而写的, 其巫祭性质自然不言而喻。其中祭祀神灵分别为:威严高贵的东皇太一, 飘忽不定的云中君, 恩爱缠绵的湘君湘夫人, 不可一世的大司命, 亲切随和的少司命, 威武正直的东君, 亲近友睦的河伯, 痴情可爱的山鬼和为国捐躯的英魂。
此外, 有关《楚辞》的注解文献中也论述了《九歌》的祭歌主题和巫祭性质。王逸《楚辞章句·九歌》题注为:“《九歌》者, 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 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 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 窜伏其域, 怀忧苦毒, 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 歌舞之乐, 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生活在离屈原不远的东汉, 相距不过数百年, 所以对于《九歌》的理解也比较符合当初屈原本身的创作目的, 较为可信。王逸认定《九歌》为祭祀乐歌, 其后并无异议。朱熹《楚辞集注·九歌序》云:“《九歌》者, 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 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蛮荆陋俗, 词既鄙俚, 而其阴阳人鬼之间, 又或不能无亵慢淫荒之杂。”王夫之《楚辞通释·九歌》亦云:“熟绎篇中之旨, 但以颂其所祠之神。而婉娩缠绵, 尽巫与主人之敬慕, 举无叛弃本旨, 阑及己冤。”这些注本进一步巩固了《九歌》巫祭性质的可靠性。
两千年楚辞研究史昭示, 古籍文献是我们研究《楚辞》的重要途径, 同时合理有效利用出土文献也是学科深化的必然途径。
近五十年来的考古发现为《九歌》的巫祭主题提供了大量的可信材料。1965年江陵望山一号楚墓、1977年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和1987年荆门包山二号楚墓的相继出土, 不但解开了楚国上层人物进行占卜祭祀活动的情形, 而且为所祀诸神之间的关系找到了依托。经考古研究者认定, 望山一号的墓主是楚悼王的曾孙昭固, 死于楚威王时期或楚怀王前期, 天星观一号的墓主是官至上卿的番勅, 大约生活于楚宣王或楚威王时期 (公元前340年前后) , 包山二号的墓主是楚昭王后代昭佗, 下葬年代为公元前316年。从这些考古的结论来看, 以上三墓主所处的时代恰与屈原生活的时期大体相仿, 这样就可以借此了解屈原时代的一些祭祀情况, 尤其是竹简中记载了当时祭祀的诸神体系。这和《九歌》中所描写的部分神祇是相吻合的, 大体相同的只有“司命”, 而云中君、东君可以和竹简的“云君”配套, 湘君、湘夫人和竹简的“东城夫人”配套, 河伯跟竹简的“大水”、“后土”配套。这些出土文献与《九歌》中的神灵配套亦是《九歌》巫祭性质的有力证据。从这些珍贵的文献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九歌》确为战国时代屈原的作品;二是屈原对一系列祭祀乐歌进行了挑选和改造而作《九歌》;三是《九歌》只能产生于郢都, 屈原任职于楚怀王之时;四是《九歌》从祭祀歌舞演变而来, 最终成了宫廷乐舞。近现代一批学者利用出土文物楚墓竹简, 证明它们记载了大量的祭祀之事, 而所祀之神均可与《九歌》之神祇一一对应, 其对应方法固然学界尚有不同见解, 而《九歌》为祭祀乐歌却再一次得到肯定, 王逸的注解显然无误, 《九歌》实际上是南楚沅湘一带降神迎神的巫觋以性娱神的祭祀乐歌。通过出土文献和有关楚国祭祀巫术文献的记载, 从而还原了《九歌》本身的面貌, 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九歌》的内容和主旨, 再现当时楚国沅湘之间作歌乐舞以娱诸神的习俗及楚国人民事神的虔诚。
此后,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九歌》为祭祀神祇的乐歌, 并让后人看到当时祭祀场面的宏大。它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这一时期楚文化中乐文化的宏大场面, 为屈原作品中的仙乐飘扬提供了很好的想象范本。总之, 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对于解决《九歌》的主旨和性质问题或将大有裨益。
孙钦善先先生在《中国古文献学史》中指出:“古文献学不仅研究整理古典文献典籍的专门学者所必修, 对于古代古代学科的研究者来说, 也是需要加以掌握的, 因为它关系到对史料的驾驭、精通和考辨。甚至对于一般需要阅读古书的人来说, 知道一些古文献学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因此古文献学又带有基础学科的性质。”文献的学习对于我们研究《楚辞》有着重大帮助, 通过学习相关文献, 不仅可以了解作者本身的创作目的和文本内容, 还可以进一步看到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等, 同时, 古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整个古代文学的学习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常叙.《楚辞九歌》整体系解[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2]潘啸龙.屈原与楚文化[M].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1.
[3]过常宝.楚辞与原始宗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7.
[4]李大明.九歌论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5]常宗豪.楚辞———灵巫与九歌[M].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 1994.
[6]汤漳平.出土文献与《楚辞·九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刘信芳.包山楚简神名与《九歌》神祇[J].文学遗产, 1993 (5) .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Wilkins)(1972)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词汇学家麦加锡(1990)说得更直接: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其语法无论学得多么好,语音无论掌握得多么漂亮,没有词汇来表达各种意义,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语言学习中词汇的重要性,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因此,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的词汇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处于中心地位。
另一方面,新课标对“词汇”这方面具体要求是: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普通高中毕业应达到八级的目标:(1)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2)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3)学会使用3300 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我们知道学生要达到以上要求绝非易事,因此词汇学习应贯穿整个英语学习的始终,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词汇在外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关于高中生词汇学习的研究很多。
二.国内外关于高中生词汇学习的文献综述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高中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重心从探讨教师如何教转移到了探讨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一重心的转移促使研究者对英语学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最近几年,随着词汇在外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语教学界对英语词汇学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随着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逐渐增多。
(一)国外相关的研究
Schmitt 指出,在过去三十年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开始对语言学习的词汇部分以及学习策略发生兴趣,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关于词汇习得理论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Meare 在 Language Teaching& Linguistics 杂志上发表了《词汇习得:语言学习中一个被忽略的方面》的文章,得到应用语言界的关注。Nation 的著作 Teaching& Learning Vocabulary 使得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主要涉及词汇的定义、词汇控制、词汇记忆、词汇的学习策略及词汇量的测试和评估等方面。在实证研究中,Ahmen 对 300 名苏丹的学习者进行研究发现,成功学习者比不成功的学习者更多地依赖于各种学习策略。Cohen,Nation 等全面论述了词汇学习的各种策略并做了详细的分类说明。Luppescu & Day 等研究了阅读、查字典与词汇学习的关系,得出大量阅读有益于词汇知识量扩大和提高的结论。Hulstijin 主张关键词记忆法对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外语学习者特别有效。Lawson 和 Hogben 对优秀学习者和吃力学习者进行了学习策略方面的比较。
(二)国内相关的研究
戴军熔和华叶婷(2003)通过词汇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对115名高二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及其词汇策略与词汇知识的质与量的关系,发现学生在实际的词汇学习中好生、差生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使用方面都存在差异。
付 洁(2005)以101名高中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高中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及其与英语成绩的关系。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词汇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有较大相关性,并能够预测英语成绩差异的53.2%;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丁新宇(2006)以湖州双林中学高三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词汇量测试卷等工具,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高中生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倾向,探讨了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中生普遍接受运用和上下文的词汇学习观念,他们不太赞成死记硬背的观念;高中生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数目有限,在22项词汇学习策略中,常用的仅选择性注意、重复、自我激励等8项;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计划、背景知识猜测、上下文等13项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张 荣(2010)采用实验对比的方法,探索了培养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对高中学生进行1.据音记词策略;2.举例学词策略;3.多感官结合记忆策略;4.多义词记忆策略;5.词块记忆策略;6.联想记忆策略;7.构词法学词策略;8.学会猜词策略;9.词典助学策略;10.阶段集中复习策略;11.背诵课文学词策略11 种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策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英语学习成绩。
刘蕾蕾(2010)以四川某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和四川省某中学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并用 SPSS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研究大学生和高中生学习词汇策略和观念的特点和差别。通过对高中生和大学生学习观念和策略的调查,分析了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学习观念和策略上的总趋势,对比分析了他们在词汇观念及词汇策略运用方面的差异。
王丰慧(2010)研究了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及其对策。高中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着种种困难高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1、对词汇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信心不足。2、拼读技巧不过关,记忆不得法。3、单纯背诵词汇表甚至词典,方法不得当。为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和信心,传授学生记忆词汇的策略,并且有计划地对所学词汇进行训练和归纳总结。
史鸿雁(2010)以山西省贫困县 172 名高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工具,探究了山西省贫困县高中英语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策略运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在词汇学习观念、元认知和认知策略上均存在差异。善学者更善于运用词汇认知学习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殷军林(2011)进行了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高中学生确立正确的词汇学习观念,并形成有效的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尽量使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和尽可能多次使用这些策略有助于增强英语词汇学习的效果。在进行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时,应注意在语境中学习单词;利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效果;利用图像或想象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从文化角度学习词汇;在交际情景中学习词汇。
刘绍英、代 乔和张凌淼(2012)研究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与学习状况的关系,本文以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的 136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 Schmitt 的词汇学习策略的词汇项目调查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运用情况,并选取该年级 56 个重点词汇作为测试单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在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运用方面,大多数学生使用英语词汇策略的频率依次为:记忆策略、决定策略、元认知策略;第二,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运用与他们的词汇学习成绩存在明显且密切的相关性;第三,高分组与低分组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性。
许和平和郑志恋(2011)进行了新课程下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调查。调查了浙江省宁波地区三所中学的学生实施新课程以来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情况。在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作者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词汇知识的教学以及词汇学习策略的训练提出了建议。
三、总结
【文献检索学习报告】推荐阅读:
学习文献检索感想 论文09-26
文献检索报告图文06-25
文献检索自学习题07-18
文献检索期末复习07-22
文献检索大作业09-10
文献检索课介绍09-30
文献信息检索的功能06-21
文献检索是什么课06-23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参考09-14
文献检索试卷及答案二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