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精选8篇)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1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种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特性

(一)管理的综合性管理是各学科的综合,融会了各学科的知识指导复杂的管理实践

(二)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三)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和艺术的辨证统一

(四)管理的不精确性

(五)管理是一门软科学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职能活动: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

名茨伯格的观点

1、人际角色;冠名首脑、联络者和领导者

2、信息角色: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3、决策角色:企业家、故障处理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1)概念性技能: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判断能力等

(2)人际关系技能:是与其他人以其有效开展工作的能力

(3)技术性技能:指能够运用特定的程序、方法、技巧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代表作,后人对其尊称。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

2、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

3、标准化原理

4、差别计件付酬制

5、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尊称 “科学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4、存在霍桑效应什么叫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1924年到1932年,为了探究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美国国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在霍桑工厂由梅奥参与并策划进行的一项研究,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即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问交谈、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了解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的14条一般原则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合理的报酬

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

9、跳板原则

10、秩序

11、公平

12、保持人员稳定

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管理职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

2、组织存在的3个基本条件

3、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

4、权威接受论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1 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

(一)决策的概念 1.狭义的决策:是指在几个行动方案中进行方案选择。

2.广义的决策: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从若干可以相互替代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采取行动的分析判断过程

3.本书: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原则:目标明确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决策的依据:适量的信息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骤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决策的过程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收集相关信息——真实、可靠、及时

2.明确目标:任何决策都是围绕目标进行的3.拟定方案:寻求多个方案。方案之间应该是独立的、互斥的。

4.筛选方案:分析、评价、选择方案

5.执行方案:执行、跟踪与学习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环境的稳定性 行业市场结构 买卖双方的市场地位

2组织自身的因素 组织文化 组织的信息化程度 组织对环境的应变模式

3决策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紧迫性 问题的重要性

4决策主体的因素 决策主体:个人或群体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1 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名词—计划:计划是指用文字或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或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动词—计划:是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

性质:1.目的性;为组织目标服务2.领先性(首位性);3.普遍性;4.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解释孔茨与韦里克的计划层次体系的基本内容计划编制包括哪几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的原理

1.弹性(灵活性)原理;2.限定因素原理(木桶原理):针对薄弱因素制定对策

3.许诺原理—正确确定计划期问题4.改变航道原理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实施1 举例说明企业愿景和使命陈述的主要内容

愿景:●核心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核心目的●想象的远大未来●远大目标●生动描述何谓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如何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

目标管理: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根据组织面临的环境和需要,制定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分解,形成目标体系,并制定保证措施,把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部门和员工的依据的一种管理方法。

利用目标管理组织计划的实施:制定目标 ;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成果

实行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什么叫目标?

目标是目的或宗旨的具体化,其含义是指个人或组织根据自身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波特的五力模型是?第八章 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组织设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环境的影响;战略的影响;技术影响;组织规模与生命周期的影响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

部门化:即按照职能相似、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主要类型(1)直线制(2)职能制(3)直线职能制(4)事业部制(5)矩阵制何谓管理幅度?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其下属的人数。

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也少。

管理层次一般根据组织规模、活动特点、管理跨度而定。组织层级设计中影响分权的因素有哪些?

组织工作的重要性:重要——集权政策的统一性: 要求统一——集权

组织规模的大小:大——分权组织的工作性质:变化大——分权

组织的历史:合并而来—分权,发展而来—集权

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素质高——分权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高——集权

外部环境:稳定——分权。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

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层次也少。

管理层次一般根据组织规模、活动特点、管理跨度而定。职权的种类 授权的基本过程

直线职权:指直线人员所拥有的包括发布命令及执行决策等的权利。如:指挥权

参谋职权:参谋人员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咨询建议等。

职能职权:参谋人员所拥有的隶属于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

授权的基本过程:分派任务 授予权力 明确责任事业部制和矩阵制的优缺点

事业部制:优点:统一管理;多种经营;专业化分工

缺陷:人员要求高;机构设置问题;各事业协调问题

矩阵制:优点:灵活性;弹性;加强协作;富于创造性;缺陷:短暂性;多头领导

第九章 人力管理资源1 试比较管理人员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的优点和局限性

外部招聘:

优点:⑴被聘人员具有“外来优势”;⑵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⑶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局限:⑴被聘人员需要一段时期的适应才能进行有效的工作(时滞);⑵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风险);⑶最大局限性是对内部员工的打击。

内部晋升:

优点:⑴利于鼓舞士气,调动成员的积极性;⑵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⑶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⑷有利于使被者迅速展开工作。

局限:⑴引起同事的不满;⑵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什么:①补充知识;②发展能力;③转变观念;④交流信息。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和过程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1系统评价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需求量2选配合适的人员3制定和实施人员培训计划

过程:1.评估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2.评估未来人力资源状况3.制定一套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计划

第十一章 领导概论1 何谓领导?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领导的作用:指挥、协调、激励

2费德勒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最难共事者—最不喜欢的同事(LPC)。

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评价高,被认为是对人宽容、体谅、提倡人与人之间友好关系,是关心人的领导。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评价低,被认为是惯于命令和控制,是关心任务的领导。

费德勒模型是用“最难共事者问卷”来反映领导方式的。

费德勒模型的意义:评价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以效果为主;领导行为应与各种环境变化相适应;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领导者;改造环境以适应领导者的风格。领导权力的来源及其类型?

来源:法定性权力 奖赏性权力 惩罚权力 感召性权力 专长性权力

职位权力的类型:

由职位产生,从上向下包括:(1)法定权;(2)奖赏权;(3)惩罚权。

职位权力下属必须服从。其影响因素有:传统观念、职位因素、资历因素领导理论的三个类型及其主要观点

三种基本类型:专制型; 民主型 放任型什么叫成熟度?成熟度:下属对直接行为负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工作成熟度:能否胜任工作; 心理成熟度:胜任工作的动机和意愿。管理方格论的主要领导方式

第十二张 激励1 何为需要层理论?该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从领导方式看,需要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不仅是领导者运用权力影响下属的过程,还是领导者为下属创造发展空间以整合个人目标的过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①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a.生理的需要:最基本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现在的安全需要和未来安全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生活上的接纳、共处和感情上的归属。

d.尊重的需要:自尊和被尊;自尊是指在自己取得成功时有一股自豪感;被尊是指当自己做出贡献时能得到他人的承认。e.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就是希望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抱负。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胜任感方面和成就感方面。

②这五种需要不是并列的而是从低到高排列的。

③人的行为是由主导需求决定的。何为激励因素?何谓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我们可提供哪些启示?

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激励因素通常是工作内在的,由工作本身所决定的,如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由工作业绩而得到的奖励、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不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保健因素往往是一些工作的外在因素,大多同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有关,如企业政策、工资水平等等;什么叫激励?激励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那些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a.激励是手段,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 b.激励是心理过程,因人、因时而异;

c.激励应产生自觉行动,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它都表现为“我要做”而非“要我做”。

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因: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人的行为可看成是人自身特点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掌握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

亚当斯公平理论

主要内容:员工首先思考自己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其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率进行比较。如果感觉到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的相同,则为公平状态,否则会产生不公平感觉。

斯金纳强化理论

主要内容: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会采取一定的行为,这种行为将作用于环境,当行为的结果是有利的时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行为的结果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减弱或消失。

弗鲁姆(弗隆)的期望理论

①基本观点: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动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②主要内容:人们从事任何工作的激励程度将取决于经其努力后取得的成果的价值与他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的看法的乘积。即: M=V×E理解激励实务

一、委以恰当工作,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1、工作的分配要能考虑到职工的特长和爱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工件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既富有挑战性,又有实现可能性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形成良性循环

1、赏:合理。公平理论

2、罚:合情。火炉原则

A.预先警告;B.即时处理;C.相同后果;D.普适执行。

三、掌握批评武器,化消极为积极

1、明确批评目的2、了解错误的事实

3、注意批评方法:对事不对人;适当用语;适当场合;适当时间

4、注意批评效果

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进取精神

1、思想政治工作

2、自我激励机制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2

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搜索不同的信息, 扩充自己的知识。随着每个人偏好的信息量的增加, 就需要进行很好的知识管理。而个人可以管理的知识不仅是指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形内容, 而且更是指信息, 是从原始材料中组织和系统化的数据。个人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对隐形知识的管理[1], 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 提高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个人知识仍有如下问题: (1) 有好多信息是我们当前用不到的, 但从长远考虑又是极为有价值的, 但是等真正用到的时候我们却找不到了; (2) 已经积累的信息或知识无法做到及时的动态更新; (3) 个人所获知识管理松散, 知识之间难以建立关联, 从而很难从现在知识创造出新的知识; (4) 个人隐性知识的管理实现起来还比较困难。

2.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意义

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的工作的时候都会上网或其它方式查找资料, 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查找完后要么收藏在IE的收藏夹中要么存储在本地的机器上, 等到以后要用的时候要么是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东西, 要么根本就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儿, 又得重新上网或其它方式查找一遍。这种方式是属于纯粹的个人注意, 对团队的知识贡献基本没有。这是因为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来支持个人将他们的个人脑海里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 将能够分享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将精华的知识分享到集体的知识库中, 这样就形成了小知识库与大知识库的融合、互补。因此, 有一个个人知识管理工具[2]来归纳梳理个人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建设势在必行。

采用个人知识网站实现个人知识管理需要做到: (1) 方便快捷地从网上获取知识, 并且能及时更新知识; (2) 快速地查询搜索到所需的知识; (3) 个人知识库与组织知识库的共享和互补; (4) 帮助个人实现知识的转化, 如把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再将所获得的显性知识经人工分析和计算机智能综合, 形成新的知识 (隐性的或显性的) 。

3.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功能设计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一般也采用B/S的架构, 前台用流行的脚本语言开发 (如asp, jsp等) , 后台采用数据库 (如SQL server等) 。网站的功能应包括:用户管理、知识获取、知识查询、知识发布与共享、知识整理等。

用户管理部分, 设计不同的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规定浏览、后台操作、上传与下载等不同权限, 由不同的用户来操作, 有效地保证网站的安全和使用方便。

知识获取部分, 这一部分应包括多种获取途径:人工录入与下载、导入、从公司内部网自动获取、从互联网的网页自动提取等, 并能做到动态更新。

知识查询部分, 可对站内所有资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搜索, 能及时迅速地提供所需要的知识, 并记住用户喜好, 以方便用户的下次查询。

知识整理, 用户对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添加, 修改, 删除, 发布, 分类等操作。

网站实现的关键

(1) 如何有效地、高效地、动态地获取知识;解决办法有网页提取技术、RSS信息聚合方法[3]、软计算方法等。

(2) 如何有效地实现知识的转化, 这需要个人与组织科学地利用这个平台进行知识的共享、传播, 在不断地修正和提高中, 实现知识的不断的升华。

(3) 如何高效地进行知识的整理与分类, 解决办法有采用模糊数学和遗传算法等进行智能分类, 甚至推理, 来帮助用户进行智能分类。

4. 利用知识型教师个人网站做好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就是个人的知识积累过程。个人可利用网站按如下途径进行个人知识管理。

(1) 将平时遇到的与自己相关的资料、素材随时上传到网站上, 并分类管理, 以便日后利用。

(2) 管理好网站论坛, 积极发言, 及时回复, 定时总结同行或其他人在论坛上的发言及他们对网站上各项素材的评论, 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 进行教学反思, 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 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从总结中得到知识, 得到进步。

(4) 定时更新网站内容, 重组获得的资源, 不断扩充资源库, 这不仅可以增加网站的应用价值, 对个人也是一种获得知识和管理知识的方式。

5. 结论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个人对知识需求量的增加, 给每个人带来了机遇和巨大的挑战。个人知识管理网站无疑给个人提供了一个管理知识、利用知识、更新知识的平台。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在个人和组织的成长发展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作用, 而个人知识管理网站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知识管理手段, 更是一种灵活、实用、人性化的知识管理工具。本文就如何设计与利用个人知识管理网站进行个人知识管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个人知识管理,网站,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洪彬, 沈治宏.论个人知识管理[D].2007

[2]周春雷, 王蕾.国内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 (04)

语文知识点的总结与复习 篇3

【关键词】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的学习过程漫长,可以说贯穿许多人的在校学习阶段,它是一个不断积累、整固、跃升的过程。总结与复习不是单调乏味地机械重复,而是要整体、全面地回顾审视过往所学到的知识点,在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之后系统地掌握,并使语文素养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语文的知识点涉及丰富内涵,既有分散性,也具交叉性,理清其中的关系与脉络至关重要。总之,进一步地归纳总结、温故知新,可以有效巩固已有所学,而且助益日后的学习和深造。

在语文学习告一段落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搜集整理好历年所学过的完整教材,依据相关性将所有内容进行目录式的归类登记,以便于复习查找。另外,必备的工具书也要准备好。最好能把日常用过的教辅资料、练习题册、考试卷子等一并保存,对其中的重点、难点、错点明显标记出来。这样复习起来更有示例性和针对性。

然后根据学科特点和规律,可将语文知识点从宏观的角度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分成两大部分予以归纳,每部分再依据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写作知识分类加以总结。

狭义的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然而古代汉语肇始于洪荒,延续发展形成如今的现代汉语,其演化变迁以“五四”白话文运动为节点,二者既血脉相承但也差异巨大。学习文言文,可以比较完整地知晓汉语的前世今生。并且具备古汉语基础知识,能够借助工具书的帮助较为通顺地认读普通古籍文章才能承受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国家民族有更强烈的亲近感和认同心。二者应得以兼顾、相互贯通,而不可偏废、顾此失彼。

语言知识主要从语法的角度分别研习语文课程中最基本的字、词、句及其所呈现的音、形、义。首先要整合和区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异同,大致明确二者之间演变发展的脉络。从汉字起源入手,了解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载体折射出的中华文明的历史厚重与博大精深,其形与义的延续、演变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生存适应性。汉字注音方面,要知晓《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出台的缘由,重要的是拼音的使用规则要扎实掌握。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要学好汉语知识,基本的语法学内容必须掌握,如词的结构、词形变化、词类和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与类型等。鉴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存在的变异要做到区别对待,善加分析。其次,修辞法要单独归纳,能够精确地掌握并运用常用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等修辞方法。它是我们在表达准确无误、清楚明白的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和艺术美感的手段和方法,因此熟悉并能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可以使我们以最恰切完美的语言加工形式去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另外,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它能帮助我们确切地理解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其种类和运用及所处位置也需引起重视。

文学知识,大致应以古今、中外的时空关系来加以复习。具体而言,整个语文学习期间教材所选文章的编排或以主题,或以文体的不同相区别,但在整体上会缺乏系统的认识。按创作时间顺序和空间差异把所有接触过的作家及其作品搜集整理到一起有利于在熟知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地区社会发展的状态和风貌的基础上对应地领悟到作家的处境和他们的创作动因,对文意的鉴识、文风的赏析都有更深入地把握。

针对每一位作家亦可遵循此法将其所有被选入教材的作品依据创作时间的先后加以罗列,结合对其个人生平的了解再次研读就能体会到人生的不同时期,作者创作意向和语体风格的变化,较为系统地认清作品的文学特色。

文学体裁相关知识的总结十分必要。文学作品的体裁是文学作品形式的一个要素,也是文学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众多的体裁样式,构成生动丰富的文学形态,产生着不同的美感效果,因而是进一步深入认识和把握文学作品特点的主要内容之一。了解各种文体的特点,将文体理论知识全面系统地归纳完毕后,若能结合典型篇目重新阅读理解一番,就会有更为真切、深刻的认识。

写作知识的总结是在前述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掌握得扎实、牢固的基础上进行的。具备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经验之后,回顾自身创作的得与失,对作文过程中的立意、选材、布局、表述等方方面面的原则、技巧都会更为娴熟,使个人的思想情感更为艺术地得以表达,能够做到胸有成竹,下笔自如!

文学创作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素材积累的基础之上,写作方法、技巧的掌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一些写作的基本手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然后是有法之中求变化。进一步掌握包括写作的艺术在内的多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于写作实践。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标志。

所有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知识点的总结和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写作知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能兼顾并使它们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可以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重,胡银根.促进语言知识向学生语文素养转化的思考[J].教育导刊,2008(9).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4

6题简述题,回答知识点即可(2题选1题做)

2题案例分析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者

论述题中判断管理者的层次类型

回答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分析论述案例中的管理者在哪方面出了问题。不同层次管理者的不同技能要求。

第二章 管理理论

重点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含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分别包括哪几点。(简述题)

第三章 计划与决策

重点:目标管理

如何提高目标管理的有效性

1、阐述目标管理的定义

2、阐述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第四章 计划与决策

决策的原则其中一项进行说明论述。如满意性、社会性。

第五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 20分的论述题,15分的简答

准备自己单位的组织结构图,说明分析优缺点等。

第六章(重点)领导与激励

什么是领导?

阐述领导者的权力来源(论述分析中涉及)看表格

几种领导理论

重点:菲德勒模型,论述中按照菲德勒模型进行分析,描述菲德勒模型的三个维度,不同情景类型,确定所处环境,哪种领导方式有效。不同领导方式的特点。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定义,包含因素:工作成熟度与心理成熟度,分别指什么。

案例分析应用成熟度与领导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什么情况下应该是什么领导方式,出现什么问题。

重点:激励

激励的概念、过程

了解关于人性的几种假设,案例分析可能要做出判断符合哪种假设。

阐述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结合案例分析说明如何提高激励有效性。(案例分析)

期望理论公式,四个因素,三个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总结 篇5

信息;数据;系统、信息系统;决策;决策过程。

1.信息化和工业化有何关系?我国能否跨越工业化,直接进入信息化? 2.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国于1993年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Ⅱ计划,是指把全国所有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家庭、学校、医院以及各种机构信息处理设施)连接起来,形成全国性的高速通信网络。

3.**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习题)

4.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习题)5.从不同的角度简述信息的分类。6.**信息有哪些特性?

7.试举例说明战略信息用于企业中的哪些决策。8.为什么说信息是有价值的?

9.*##什么是信息量的大小?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10.什么是信息系统?目前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哪两大类?每类包括哪些部分? 11.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习题)

12.*为什么说MIS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系统? 13.*信息系统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14.简述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对组织的管理职能的支持体现在哪些方面? 15.信息系统通过哪些方面来支持计划工作?(习题)

16.试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习题)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企业组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处理效率的提高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②新的信息处理和交换的方式改善管理过程中人际交流的方式,③新的技术促进组织结构的变革,④改变企业组织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方式。应当指出,信息技术只有与管理结合,与业务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促进管理方面的优势。信息技术只是企业改进其业务与管理的工具,如果不对企业经营管理认真地进行改进和完善,有再好的技术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17.决策科学的先驱西蒙教授在其决策过程模型论中,认为管理决策过程应该经历那些阶段?

18.试举例说明决策问题的3种类型。(习题)

19.MIS面临那些挑战?

20.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在MIS的开发中,如何处理好应用人员和MIS之间的关系?/在MIS的设计和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信息系统的关系?或者说,应如何考虑人机和谐的问题?/开发MIS最大的难点是什么?(习题)

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开发好,使用好与人的行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例如,如果管理人员不愿意用信息系统,或者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不积极领导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不认真宣传和组织职工学校和使用管理信息系统,或者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能接纳和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开发,那么,即使该管理信息系统在技术上是很过硬的,也是很难运行好的。当管理人员很担心使用计算机后,自己的工作可能被计算机代替,往往会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如提出开发的软件系统不好用,不如手工处理,或者不好好配合,不及时输入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和机不配合,显然,难以运行好。

MIS作为一个复杂的人机系统,从根本上说,其开发问题的解决还有赖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系统开发的标准化等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涉及与人有关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权力结构和人们的习惯。

由此可知,应提高企业文化,做好人员选择和培训,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新系统的挑战。

21.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管理是一种复杂的获得,它既涉及客观环境,又涉及人的主观因素。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择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依靠计算机也无法决,因此仅靠管理信息系统是无法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的。可以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们在实施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还要运用一套技术和处理方式,这些都是管理信息系统所不能及的。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MRPⅡ;ERP。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MIS?(习题)它有哪些特点? 2.*怎样理解MIS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3.MIS的作用有哪些?

4.如何深刻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技术系统,又是社会系统?

就其功能来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组织理论、会计学,统计学,数学模型及经济学的混合物,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技术,因此是技术系统。

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观点来看,MIS和组织结构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引进MIS将导致新组织结构的产生,而现存的组织结构又对MIS的分析,设计,引进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环境,组织战略,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过程和组织文化。所以说…… 5.**试述MIS的结构。

6.管理的不同层次所需信息各有什么特点?(习题)

7.**为什么要对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试按横综合和纵向综合举出实例。(习题)

系统综合有利于基层的业务处理一体化,有利于信息集中统一、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有时对各子系统和模块进行综合也是信息系统开发的必然要求。由于信息系统开发工作量较大,一般都是分解成若干子系统或者模块,分别由不同的项目组或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开发后的各模块必须综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横向综合的例子有:某高校人事、工资等子系统综合在一起形成人事与薪酬管理系统,某超市采购、进货、库存控制综合到一起形成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纵向综合的例子如某电力集团各电厂和集团总部的各级财务系统综合起来,构成该集团综合财务子系统。8.*请说明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式的结构的含义。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内容和管理决策的层次来看,我们可以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其含义描述如下:首先,组织的管理是分层次的,一般可分为战略管理层(高层)、管理控制层(中层)、运行控制层(基层)和业务处理层(基层)。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为它们提供的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也是分层的。其次,组织的管理在分层的同时,又按管理职能分条,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也就可以分为市场销售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事管理子系统等。第三,下层的系统处理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小,下层系统为上层提供数据,形象地说,下层较“宽”、上层越来越“窄”。综合上述三点就组成的纵横交织的金字塔式的结构。

9.*试根据安东尼金字塔模型,分析企业内外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规律。10.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习题)

11.生产的两种形式?/流程式生产和离散式生产的区别是什么?离散式生产又分为车间作业式和流水作业式,它们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生产的两种形式有流程式生产和离散式生产。流程式生产是一个连续的物理过程,不能区分出独立的阶段。例如,炼油只适用于流程式生产。而离散式生产的生产过程能够区分出各个阶段,例如,汽车制造是典型的离散式生产,它的各个部件是分别生产后再进行组装的。

离散式生产模式又可以分为车间作业式和流水作业式。虽然它们都是离散式生产,但在生产计划、生产组织和数据处理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因而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对车间作业式生产,采用加工订单、各工序的任务分配单、物料分拣单、工具单等进行各工序的作业管理,采用“推式”生产管理方法,即前序下达生产计划,其产出作为后序的输入,推动后序生产。而流水生产的管理则比较简单、直观。它采用“拉式”生产管理方法,后序有生产需要后向前序提出要求,以确定前序什么时候生产。12.为什么说组织规模是MIS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13.*试述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习题)

14.在MIS的开发中,进行系统设计时如何安排好计算机系统处理和人处理之间的关系? 15.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对MIS进行分类?(习题)16.**MRPⅡ和ERP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17.简述MRPⅡ的发展过程。(习题)

(1)MRP。1965年,美国管理学家J.A.Orlicky等首次提出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souces Planning,MRP)的概念,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MRP的两个假设是:①生产计划是可行的;②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

(2)闭环MRP。在实际生产中,能力资源和物料资源总是有限的,因而往往会出现生产计划无法完成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是系统具有生产计划与能力的平衡过程,形成了闭环MRP。

(3)MRPⅡ。20世纪80年代,管理研究人员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营计划、销售、成本核算、技术管理等内容,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Ⅱ)。(可以简述一下MRPⅡ的概念)18.MRPⅡ的两个假设是什么?

19.*MR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MRPⅡ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包括? 21.*试述ERP与MRPⅡ的区别和联系。

ERP与MRPⅡ都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RPⅡ的概念„„。

ERP基本构架和基本逻辑与MRPⅡ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从功能上看,仍是以制造过程为中心,核心仍是MRP,并体现了制造业的通用模式。„„„„P42„„„„增加与外部协作单位技术和生产信息的及时交互,缩短关键物料供应周期。ERP系统不仅是MRPⅡ系统的扩展,而且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全新的经营理念,它体现了一系列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变革。①采用精益的生产方式;②目标是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③开发新技术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④ERP的内容在发展,例如为了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供应链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整合。

P41 22.ERP各个功能子系统的作用?

23.简述MIS在管理现代化中的作用。(习题)

管理现代化要求将现代管理思想融入管理中去。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管理信息系统要发挥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起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MRPⅡ,ERP等的实现都离不开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不是对原手工系统的简单模拟,而是在运用计算机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下才能达到管理的更高层次。

另一方面,现代管理方法还常常要求做定量分析,需要运用信息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采用数学方法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所以,现代管理方法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的结合,才能实现管理现代化。

24.信息系统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两者关系是怎样变化的?(习题)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此问题。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许多企业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成立了直属经理的信息系统部门。该部门的负责人一般为副经理级。企业的权力集中到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以后,许多科室的工作减少了,中下层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可用更多的精力去做分析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有人预言,中层管理将消失。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哪些?

2.什么是数据处理,它的目的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3.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习题)

(1)简单应用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最基本的特征是无数据管理及完全分散的手工方式。

(2)文件系统(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有了面向应用的数据管理功能,工作方式是分散的、非手工的,出现了文件管理系统和多用户的分时系统,用于文件处理可以进行非数值处理,实现了数据对程序的一定的独立性。

(3)数据库系统(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其特点是面向全组织的数据结构。实现了数据与程序独立。目前,数据仓库已得到广泛的应用。4.什么是数据结构?分类?

5.指针、链、指针的意义、线性表、顺序表、链表、树 6.线性表的顺序结构和链表结构各有何优缺点?(习题)

7.什么是数据文件?其组织方式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习题)

8.数据库的定义或特点? P53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9.数据库系统的构成?(习题)10.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

11.什么是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有哪些特点?(习题)关系模型是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每一个关系为一张二维表,相当于一个文件。实体间的联系均通过关系进行描述。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应用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等数学理论处理数据库系统的方法。

特点P57 12.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术语有哪些? 13.1NF、2NF、3NF,要求会应用。(结合习题3.6)14.数据库保护包括哪些方面?

15.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习题)和分类? 16.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

17.网络通信信道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18.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阶段?

19.简述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网络结构有何优点。(习题)20.试列举几种典型的局域网络。

21.简述OSI模型,各层的功能有哪些? 22.什么是网际互联?

23.Internet提供的服务员有哪些?

24.什么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它利用了Internet的哪些主要技术?请描述一下Intranet与外部交流信息时所产生的情景。

Intranet是……。它采用Internet(国际互联网)技术实现,主要利用了Internet的TCP/IP通信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Web服务器软件及浏览器/服务器(Browse/Sever)应用模式等技术。Intranet与外部交流信息就是通过Internet与其他网站之间的通信实现的,其情景与我们上Internet进行信息交流时的情景是一样的。在Internet中,Intranet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25.什么是Extranet?

26.Extranet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为企业信息的安全保密带来了麻烦,请简要回答如何看待这对矛盾。

相互合作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交互信息必须以相互信任为前提,这是Extranet 有效运行的基础。信息安全保密问题只能通过采取安全保密措施予以解决,不能因此而放弃信息交互和相互合作。企业可以制定有效的规则和规章,采用安全保密技术来防止信息泄密、篡改和破坏等事件的发生,已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安全。

第四章 Web开发的基础技术 1.Internet、IP地址、域名

2.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哪些?(同第三章)3.什么是Web?它有哪些特点?

Web是Internet上的一种超文本的信息资源服务程序,它具有的超链接功能,可以支持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

它的特点是:

(1)服务快速、信息制作容易、协议规范;

(2)Web是分布式的,它并不是将信息集中放在一台服务器上,而是依靠URL(资源定位器)来实现信息在逻辑上的一体化;

(3)Web与平台无关,不论何种平台,都可通过浏览器访问Internet;(4)Web 是动态的、交互的。

4.网页、超文本、HTML文件、http协议、www浏览器、搜索引擎 5.超文本和普通文本的主要区别? 6.超文本文件、ASCⅡ、双标记方式 7.请举例说明HTML文档的一般结构。8.在FrontPage环境下做网页的操作步骤。9.制作交互网页的目的。10.怎样理解ASP? 11.ASP的工作原理? 12.ASP的工作过程?

13.ASP脚本命令包括哪些内容?

14.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定义及其功能。15.Web数据库系统是什么?

16.解决Web页面和数据库之间的通信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什么? 17.ODBC是什么?ODBC实现其功能的步骤?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什么是诺兰阶段模型?他有什么实用意义?(习题)请举例说明。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级倒不但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Nolan)1973年总结了这一规律,便于1980年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形成了所谓的诺兰阶段模型。他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以下六个不同阶段: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计算机软硬资源、应用方式、计划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领导模式和用户意识等六种增长要素。

意义:(例子补充)再如,如果某单位处于初装阶段,那么,他就最好先开发财务信息系统。又如,如果某单位已处于第三阶段的后期,他就应开始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以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2.请论述处在“成熟”阶段的组织如何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诺兰指出,成熟阶段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组织中个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因此,处在该阶段的组织进行战略规划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一定要尽可能的覆盖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②要全面的进行企业流程重组,并以此为基础,清理高层、中层、基层所需信息的逻辑关系;③确定一套合适的(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方案(包括硬件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处理技术等)。

3.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4.建立MIS为什么要致电该战略规划?(必要性)5.MIS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是什么?

6.MIS战略规划的组织包括哪些内容?(回答大点即可)7.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8.什么是BSP法?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习题)9.用BSP方法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工作过程是什么?/BSP法的工作步骤。10.什么是U/C矩阵?使用该矩阵进行子系统划分的步骤是什么?

①画一个数据关系表。在表的第一行填入各项“数据类”,在表的第一列填入各项“功能”。

②如果某一功能使用了某种数据类,便在表中的矩阵的的相应交叉点上写个U,如果某一功能产生了某种数据类,店在相应的交叉点上写C。

③按逻辑关系以及发生的先后顺序重排各个功能。

④重排数据类,原则是使得所有的“C”尽可能靠近矩阵的主对角线。⑤分组,及把U和C比较密集的区域宽城一个个组,就是子系统。11.为什么使用U/C矩阵进行子系统划分,其结果不是唯一的?

从使用U/C矩阵进行子系统划分的步骤可见,整个划分的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功能组合数据类的排位、C较密集区域的划分等,因此,不同的人划分的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12.在U/C表中的数据是否只能由一个过程来创造?为什么?

是的。U/C鸟中的一个数据只能有一个过程创造,这是为了保持数据的惟一性,避免不一致。如果同一数据来自两个过程,哦,同一数据的两个类型和值就可能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系统的混乱和错误。

13.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法?具体的步骤是什么? 14.什么是企业的业务流程?包含哪些要素?

15.什么是企业流程重组?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流程重组? 16.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

17.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而且涉及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习题)

企业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站在信息的高度,按现代化信息处理和特点,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企业流程变化了,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等都可能变化,这就是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设计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有些活动可以合并,管理层次可以减少,有些审批检查可以取消等。这种改变可能引起业务人员的担心,往往因害怕自己下岗而产生消极对抗情绪,比如说,新的流程不如原来的好,因而不好好配合,不认真或不及时输入数据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人和机不配合,显然,就会影响系统的运行,阻碍企业流程重组。

一般而言,所涉及的人文因素主要指企业文化,包括员工的习惯、技能、受教育程度、思维及行为方式等。

18.企业企业在哪些情况下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

当系统在运行中人们发现业务流程不合理,而又有可能对他进行改造时,就可以考虑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技术的发展往往能为业务流程的重组带来机会。业务流程重组实际上是站在信息的角度,对企业流程的重新思考和再设计,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系既是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的最终目标的体现。19.开发MIS的方法有哪些?

20.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步骤和特点。步骤: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展开)特点:(特点即优点)

21.为什么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常常采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可以理解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用的最普遍的方法,这是由于他有以下几个特点:(同21)

22.为什么说系统分析是开发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阶段?(第六章内容)

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诸如作业流程分析、企业过程重组等一系列的工作都要在这个阶段完成,它的分析质量直接影响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成败,因为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阶段都是在系统分析的成果基础上进行的。这个阶段又称为逻辑设计阶段,是整个系统建设的关键阶段,也是信息系统建设与一般工程项目的重要区别所在。

23.原型法的定义和优缺点。

24.请简述原型法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原因。25.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定义、优缺点、特点。

26.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异同? 27.CASE方法的概念、特点。

28.试述据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习题)(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①优点:P103 ②缺点:用户素质或系统分析员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③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 ①优点:P104 ②缺点:P104 ③适用范围: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的系统;涉及面窄的小型系统。

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 ①优点:P104 ②缺点:P104 ③适用范围:规模较小,分析、设计中的对象和软件中的对象具有一致性,且易于维护的系统。

29.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是什么?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信息系统能否开发好、使用好艺人的行为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参照第二章内容„„ 30.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目前管理信息系统正面临着如何更好地为管理服务的问题。管理就是决策,管理信息系统要真正发挥作用,重要的是支持管理决策。近年来,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在由MRPⅡ向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他融入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如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等。此外,针对各种决策问题的数据挖掘系统,也正在发展中。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临着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好地与管理科学相结合,并真正应用到管理中去的问题。

第六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应该做好哪几项工作? 2.可行性分析的定义、任务、内容。

3.可行性分析的报告的内容和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的内容。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5.对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详细调查的方法有哪些?主要是调查什么? 6.组织结构的定义(会绘制组织结构图)。7.管理业务流程图的定义、作用、绘制方法。8.表格分配图的定义、作用、绘制方法。

9.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在抽象信息流的作用方面有何不足之处? 10.数据流程调查过程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11.什么是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和管理业务流程图有何区别? 12.数据字典的定义、内容(6个元素)。

13.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哪些内容? 14.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哪些? 15.判断树的定义、优缺点、绘制。16.判断表的定义、优缺点、绘制。

17.什么是系统化分析?主要内容是什么? 18.如何表达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19.系统开发时,为什么要把系统划分为子系统?

20.按动态属性可以把数据属性分为哪几类?他们各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习题)

21.系统分析阶段进行数据存储分析的内容? 22.常用的管理模型包括哪几类?

23.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4.系统分析报告是什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5.试根据以下业务情况,写出数据字典中的“订货单”数据流的定义:某企业负责处理订货单的部门每天能收到50分左右的来自顾客的订货单,订货单上的项目包括单编号、顾客编号、产品编号、数量、订货日期、交货日期等。

26.试绘制一张确定物资采购批准权限的判断表,要求能描述以下内容:(1)购买50元以下物资不要批准手续;

(2)购买50~500元的物资应由供应科长批准;(3)购买500元以上物资需经厂长批准。

27.某公司货运收费标准是:本地货运每吨运费10元。外地货运每吨运费20元,距离500公里(含)以上每吨加运费5元。外地货运量100吨(含)以上时运费增加5%。用决策树表达运费的计算方法。

28.某学院需要开发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详细调查,了解到该学院机构设置如下:院长、副院长、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其中,教务处下设教务科、考务科、教材科、培训科;学生处下设学生科、宿管科、膳管科。请根据上述描述,绘制出该学院的组织结构图。29.试根据下述情况制出表格分配图。

采购部门准备的采购单为一式四份:第1张送供货方;第2张送变收货部门,用于登入待收货登记册;第3张交会计部门作应付款处理,记入应付账;第4张留在采购部门备查。

第七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2.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3.在系统设计中,应遵循那些原则?

4.代码的概念?为什么要设计代码(功能)? 5.在代码的设计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某种代码由两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英文字母,第二位为0-9(数字),试问共可组成多少种代码?

共可组成26×10=260种。7.代码的种类包括?概念和优缺点。8.试述我国身份证号码中代码的意义,它属于哪种码?这种码有哪些优点?(习题)9.上下关联区间码和多面码的区别。

10.在代码结构中有时要设置校验码。其目的是什么? 11.什么是功能结构图? 12.什么是模块化设计思想?

13.为了保证系统的灵活性,在系统设计阶段,应贯彻何种重要思想? 14.系统设计时,怎样参考数据流程图画出信息系统流程图。在这过程中主要应做哪些工作?(习题)

15.能不能说从数据流程图到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改换?

不能认为从数据流程图到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一种单纯的符号改换。因为,数据流程图综合反映了数据在系统小流动、处理和存储的情况,它不仅包含将来由计算机处理的部分,而且还包含厂将来不用计算机处理的部分。而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则仅是计算机处理的流程和人机接口部分。所以在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时,要分析和确定人和计算机的分工和系统的边界。

16.图7.5中,为什么在存储“本月主文件”和与处理“建立扣款文件”之间有一个带箭头的流向线?(习题)

17.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18.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依据有哪些?

19.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中,计算机硬件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0.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中,计算机网络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1.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中,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2.系统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中,应用软件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3.系统设计时,为什么要先做输出设计,后做输入设计?(习题)

计算机在处理问题通常是对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和加工,得出结果后输出。这是一个先输入后输出的过程。但是,我们在设计信息系统和具体的程序时正好相反,是根据输出的要求来进行输入的设计。这是因为计算机的输出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解决问题的需求。只有知道了最终的需求是什么,才能倒推回去确定出:“为了获得满意的输出,应当向计算机程序提供哪些输入数据”。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是先做输出设计后做输入设计。这说明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应用服务的,其设计工作应从需要出发。

24.简述输出设计的内容、方法,输出报告的内容。25.输入设计的定义、原则、目标。26.输入错误的种类?

27.输入检验时,数据出错的校验方法有哪些? 28.文件的分类。

29.主文件和处理文件主要存放何种属性的数据?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主文件中主要存放具有固定半固定属性的数据记录,由于它的数据变动不频繁,所以主要是按期更新的问题。而处理文件则主要存放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记录。主文件更新时,通常先要建立一个处理文件,其中存放下一次更新主文件所需要的全部数据记录。然后在某个时间去进行批处理更新。

30.什么是周转文件,其目的是什么?

31.什么是文件设计?为什么文件设计通常要从共享文件开始? 32.什么是数据库设计?它包括哪些内容? 33.用户要求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34.物理结构设计的定义、内容。35.处理流程图和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区别? 36.程序设计说明书的定义、内容。37.系统设计报告的内容。38.习题7.7(4)。

(4)如果主要设备的利用率很低,应如何解决? 如果第一次运行程序后打印出的设备利用率很低,可以修改已输出的产品和产量,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并将修改后的产品和产量与已确定要生产的产品和产量作为必须生产的产品和产量在第二次运行程序前输入计算机,有程序去分配剩余生产能力。

第八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系统实施阶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3.MIS物理系统的实施包括?

4.购置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应考虑的问题? 5.程序设计的主要要求(目标)是什么?

6.为什么说程序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往往比程序的效率更为重要? 7.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目的、优点)、结构化程序设计,在模块化程序设计中应注意?

8.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由哪几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习题)9.选择软件开发工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应用领域。不同的领域需要适合本领域的软件开发工具。

(2)所采用的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语言和工具,结构化开发方法现在一般也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

(3)软件运行环境。主要考虑操作系统和软件体系结构,如果软件运行在windows下最好选择windows运行的开发工具,如果是Web/Browser结构,则需要选择ASP/JSP脚本语言编写动态网页。

(4)数据复杂性要求。是否支持XML数据存储结构,是否支持全文本检索。

(5)软件开发人员的知识技能。如开发人员对C++比较熟悉,就优先选择C++语言。10.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工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1.什么是套装软件? 12.CASE的作用和优点?

13.程序和系统调试的步骤?目的? 14.如何进行程序调试后的实况测试? 15.系统切换的方法?优缺点、适用性。16.MIS运行的日常管理有哪些?

17.系统投入运行后,哪些原因要求系统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 18.项目管理的目的(必要性)?

19.开发MIS时,为了实现对项目工作的计划管理,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20.系统评价的目的、主要依据、内容。21.简述系统实施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

22.程序员编写程序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习题)23.程序调试主要是对程序进行何种调试?(习题)24.习题8.5。

(1)诺兰阶段模型是指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经过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等六个阶段,从本实例看出,不符合。

(2)说明如下问题:①程序测试工作没做好,程序有错;②宣传和培训工作没做好,引起管理人员的不满。

(3)企业的核心是财务,企业厂长应能随时了解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不进行整个财务系统的开发是不对的。

(4)企业管理人员在MIS开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高,那么他们能知识到MIS的成功开发对企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不计个人得失,不断调整自己、充实自己,以适应MIS的开发;否则,管理人员可能成为MIS开发的阻碍,给MIS的开发带来不便。

(5)企业一把手在开发MIS中的作用是: ①对项目开发的认识,一把手应全力支持,高度重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②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一把手在项目进入阶段性转折时期或是问题和矛盾集中暴露的关键时期,以利用绝对权威来调动和协调公司各方面力量推动项目的实施;③通过一把手的绝对权威,监督各块业务的投入,确保了业务的积极有效参与;④要做好引导宣传及有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6)MIS系统不仅涉及技术,更涉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和人,因此将信息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去考察,并把考察的重点,从科学理论转向社会实践、从技术方法转向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与人、从系统本身转向系统与组织、环境的交互作用,其中组织与人对MIS系统的成功开发起着关键作用,在本实例中,受托单位掌握足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从系统分析到系统设计都进行的很顺利,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不仅要考虑技术,同时也要考虑信息系统所处的社会环境,本实例中包括厂长在内的工厂人员对该系统的认知不足,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因此该系统最后以失败告终。所以MIS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还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5.试述非货币指标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意义,并举例说明。

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中有许多指标是不能直接用货币指标来衡量的,例如减少手工计算量和抄写量,减轻繁琐重复性劳动等,但这些效果往往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管理人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后,就可能有更多精力去考虑改进管理问题。所以说,非货币指标在评价管理信息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1.面向对象的定义、特征。2.类的定义。

3.消息的定义、目的、性质。

4.试述消息的目的及消息的运作原理。(习题)5.继承的定义、特征、优点。6.面向对象的含义。

7.面向对象方法的定义、基本思想、方法论、具体步骤。8.UML定义、作用、分类、内容。

9.与传统开发方法相比,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习题)

传统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本质是功能分解。而用户需要的变化大部分是针对功能的,功能的频繁变化往往是系统不断修改,甚至推倒重来的原因,这是传统开发方法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与传统的开发方法相比,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能更正确的描述需求;②当需求改变时,允许很快进行修改;③使各个阶段能更好的衔接(系统分析阶段,平滑的过渡到设计阶段)。

10.为什么面向对象系统开发过程需要如此多的工具来支持。

第十章 信息系统的管理

1.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的目的和(P174)内容。(习题)

2.理想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是什么?(系统软件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3.购置与专门开发并举集成方式的开发过程(图)。4.商品软件的购置与实施过程(图)。5.试分析自行开发的优缺点。

优点:(1)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2)系统维护容易。(3)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缺点:(1)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2)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3)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6.信息系统的开发作为一项工程项目,与一般的技术系统相比,有哪些差别?(习题)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与一般的技术系统开发项目相比,开发难度大。在信息系统细节的确定性方面、系统内容的稳定性方面较不理想,即一些内容要到项目过程中才能明确,一些内容可能已完成后要求又发生变化,这对项目的进度和质量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开发还会收到组织内传统观念和传统习惯的阻碍。7.什么是业务外包?

8.甘特图、网络计划法的定义。9.与其他项目相比,信息系统开发项目计划延误的特殊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开发人员的增加多延误问题的解决的帮助是很有限的?(习题)

10.如何选择系统平台软硬件以避免脱离系统实际而收人为因素左右? 11.商品应用软件的购置有哪些策略?为什么说供应商的选择非常重要? 12.人员培训的内容?

13.运行管理的目的、任务。

14.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哪些工作?请具体说明。

15.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与开发管理有根本区别,请就二者目的与内容的区别作一简述。(习题)信息系统运行,管理与开发管理有根本区别,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经济有效地,保质按时的开发好信息系统,而运行管理的目的是使信息系统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良好的可运行状态,保证其功能的发挥,产生其应有的效益。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内容是①人员管理,②拟定和实现项目工作计划,对计划的落实进行组织、监督与控制,③制定相应文件。而运行管理的内容是①日常运行的管理,②系统文档规范管理,③系统的安全与保密。16.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维护与运行始终并存? 17.如何理解信息系统的维护比开发任务更艰巨?

18.文档的定义、作用/为什么说系统文档时信息系统的生命线(习题)? 19.系统文档的管理工作主要有?

20.请分别就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两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习题)21.信息系统评价的目的、主要依据、方法。

22.信息系统评价的内容?系统的总体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察? 23.为什么说评价工作不是一次性的工作? 24.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 25.信息管理部门的责任? 26.CIO的定义、主要任务。

27.网络计划法求关键路径,习题10.2。

第十一章 决策支持系统

DSS;IDSS;GDSS;人机对话子系统;数据仓库;模型库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专用DSS;DSS生成器;DSS工具;专家系统(ES);人工神经网络(ANN);问题处理系统;知识库;推理机。

1.*请为DSS做一简要的描述。(习题)2.*什么是DSS?请简述其功能和特点。

3.*简述什么是DSS的两库结构、三库结构和四库结构。4.*请简述DSS中人机对话子系统的作用。(习题)

5.从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两个角度考虑,对话接口的设计目标是什么? 6.什么是数据库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通常由哪些部件组成? 7.建立模型库子系统的目的是什么?

8.什么是模型字典,它与模型库子系统的关系是什么? 9.简述方法库子系统的定义,并列举出常用的方法程序。10.*请简述DSS三个技术层次之间的关系。(习题)

11.*模型库、数据库与方法库等子系统,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个部件,请描述它们的相互关系。(习题)

决策支持系统支持决策时需要用到数据和模型,所以数据库和方法库是并列的关系,即模型库中存放模型,方法库中存放方法。方法是为解某些模型用的,如求解线性规划模型时需要调用方法库中的线性规划算法。

数据库子系统是存储、管理、提供与维护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或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基本部件,是支撑模型库子系统及方法库子系统的基础。

模型库子系统是构建和管理模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是在与决策支持系统其他部件的交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与数据库子系统的交互可获得各种模型所需的数据,实现模型输入、输出和中间结果存取自动化;与方法库子系统的交互可实现目标搜索、灵敏度分析和仿真运行自动化等。更主要的是交互则是在于人机对话子系统之间,模型的使用与维护实质上是用户通过人机对话子系统予以控制和操作的。

方法裤子系统是存储、管理、调用及维护决策支持系统各部件要用到的通用算法、标准函数等方法的部件。系统运行时,通常是从数据库选择数据,同方法库中选择算法,然后将数据和算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最后,通过人机对话子系统输出结果。12.*IDSS与DSS有什么区别?(在结构上的变化和带来的好处)

IDSS是DSS的进一步发展,其特点是是在DSS基础上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智能性。

人工智能应用的两大分支是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是„„;人工神经网络是„„。

13.传统决策支持系统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都是人机系统,但二者中,计算机一方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请指出它们的区别。(习题)传统决策支持系统的计算机一方主要依靠模型的定量计算,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虽采用了菜单、图形等方式,但离自然语言上有一定的距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借用人工智能中专家系统的研究成果,使计算机一方具有了智能行为,他能利用人类已有的知识及知识推理等技术来理解与求解问题,使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原来主要有人承担的定性分析任务,部分或大部分的转由计算机完成,在人机接口上以自然语言进行人机交互,使计算机贴近了人类。14.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关系?(优缺点,互补)15.*简述IDSS的结构。

16.用文字描述IDSS中问题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习题)

17.请用例子说明两库系统中的人机对话子系统和基于知识结构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区别。

(1)两库系统中的人机对话子系统的对话例子: 屏幕提示:请输入要查询的人员代码。用户输入:10005 屏幕显示:该人是张明吗? 用户输入:y 屏幕显示:该人的工资为1000元。(2)基于知识结构的自然语言系统的例子: 用户输入:张明的工资是多少? 屏幕显示:该人的工资为1000元。

这里,基于知识的自然语言系统由于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能够理解“张明的工资是多少?”这样的用自然语言表达的话。

18.*与传统的会议决策或传递式群体决策相比,GDSS有哪些特点?

19.根据决策问题所在组织的环境和人员的空间分布、决策周期的长短等因素,GDSS可分为哪四种类型?请做简单解释。

20.GDSS较之个人DSS增设了规程库与通信库等部件,请简述这两个部件在GDSS中扮演的角色。(习题)

21.DSS与MIS的关系一直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习题)

22.*试述MIS与DSS的区别与联系。

(1)MIS与DSS的形成时间不同,MIS早于DSS,且DSS的出现处于MIS尚不成熟的阶段。(2)MIS是一个总概念,而DSS是管理信息发展的高级阶段或高层子系统,DSS可以作为MIS的一个子系统存在,也可以独立作为一个系统存在。

(3)DSS主要是提供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支持信息。MIS除了包含DSS的决策支持功能外,有很大一部分是进行业务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功能。也就是说,MIS表达的含义也要比DSS广泛,它在这方面提供的信息也能辅助决策,但主要是结构化的决策支持。(4)从两者的定义或者特征描述来看,两者都是一种人机系统,强调人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但DSS突出地强调了人机交互作用及人的定性分析与机器的定量计算相结合。综上所述,可以认为,DSS与MIS目标一致,但起点不同,DSS的目标是MIS本来就要追求的目标之一,只是这个目标的具体实现是在DSS的名义之下而已。从发展的观点看,可以将DSS看成是MIS的高级阶段或高层分系统。

第十二章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交换;计算机网络安全、商务交易安全;数字认证;电子支付;信用卡;电子现金;第三方物流;网络营销

1.什么是电子商务*?他的服务功能有哪些? 2.*MIS与EC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P249 3.*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有哪些特点?

4.为什么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具有均等性?P249 5.按照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以分为那些形式?P249 6.请简述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和结构。P250/从事电子商务工作需要掌握哪些网络方面的技术?

7.电子商务给企业和社会变革带来了哪些影响?(P251从企业和人类社会的角度,大标题)

8.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包括哪些内容?P254 9.实施电子商务主要使用的安全技术有哪些? 10.电子商务的安全对策有哪些?

11.什么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的形式有哪些? 12.物流是什么?电子商务下的现代物流有哪些特征?

13.第三方物流指什么?京东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区别?(2015真题)

第三方物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新型物流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物流服务由商品供方和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提供。

京东物流是有企业自己承担物流,这种情况可以直接控制物流,能够及时高效的把货物送到客户手中,能够保证服务质量,并且能够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由于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有限,很多企业不能在各种业务上都做得很优秀,没有资金和精力自建物流,因此可以使用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能保证生产企业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可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更加专业,节约人力物力。14.请简述面向EC的谈判支持系统,他有哪些作用? 15.什么是网络营销?他有哪些特点? 16.网络营销的策略有哪些?

17.试说明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习题)P263 18.*为什么说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习题)

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在于将电子商务系统放在组织与社会这个大背景中去考察。说电子商务是技术系统,是因为它依赖于信息技术,它的结构中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等部分都是依赖于技术的;说信息系统是社会系统,是因为电子商务系统在运行中依赖于组成它的群体,以及这些群体之间的协作关系。19.有哪些社会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习题)P265 20.请简述发展电子商务的对对策。P265 大标题 21.请举例说明电子商务对企业流程重组的影响。(习题)

电子商务的发展正在促使企业从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以国内某大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例,传统的模式是信息逐步传递,从订单、产品计划、原材料计划,直到作业计划,每一步都可能有延迟,难以保证计划的完成。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化和信息化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当企业收到订单以后,订单必须立即被分解,并通过信息网络、全球供应网络、全球配送网络和信息管理网络传递到供应链上的设计、生产、采购部门、物流部门直至供应商。这种加快响应速度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内部信息的集成、并行处理和重组。22.试阐述政府在发展电子商务中的作用。(习题)

一般而言,政府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可以大致归纳为规划者、管理者和应用者三个方面,以下分别作介绍:(1)电子商务的规划者

政府应当发挥政策的宏观调控指导作用,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政府应该作为电子商务的规划者,指定电子商务发展的宏观战略和规划。政府指定电子商务规划决定着本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规定者整个社会努力方向。(2)电子商务的管理者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手段和商业运作模式,它的成长不仅取决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发挥好作为电子商务管理者的作用,营造一种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包括营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市场环境。

(3)电子商务的应用者

政府要以身作则,带头应用电子商务,这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可以通过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建立企业和消费者个人对电子商务的信心。政府上网应用:电子采购及招标、电子邮购、电子化公文、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证、公开办公信箱及直接的电子商务等大量政府政务。政府电子商务:政府间电子商务(G2G)、政府对企业电子商务(G2B)和政府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G2C)三种类型。

政府在电子商务中应该:实施有力的宏观调控;完善应用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化进程;普及知识和人才的培养。

管理学知识总结 篇6

1.特征:a客观性b概括性c稳定性d系统性e稳定性

2.系统原理: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或要素组成,在一定环境下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特征:目的性b整体性c层次性d独立性

3.人本原理: 管理要以人为本,人是管理的主要对象,组织的重要资源。

4.分工原理:企业级企业管理是一个可分的有机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与业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适当分类,并由相关单位或人员承担各类工作。

5.弹性原理:组织能适应条件变化的可调性。

6.反馈原理:管理的有效程度取决于反馈系统的灵敏,正确,有力程度。

7.封闭原理: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手段都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可形成有效的管理。

8.能级原理:建立一个合理的能级,使管理的内容动态的处于相应的能级。

9.动力原理:管理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使管理运动持续而有效的进行下去的强大的动力。(物质,精神,信息三大动力)

10.动态原理:企业管理系统随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11.效益原理:尽量少的消耗资源生产最多的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管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功效和实现管理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有关管理的方式、办法、手段和措施的总和。

13.管理方法的特点:a刚柔结合b定性定量结合c理论实践结合14.管理方法一般可分: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和数学方法。

决策

1、含义: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特征:超前性 目标性 选择性 可行性 过程性 科学性

3、作用:a是决定组织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b是实施各项管理职能的根本保证

4、构成要素:a决策主体b决策客体c决策理论和方法d决策信息e决策结果

5、类型:a个体决策 群体决策b程序性决策 非程序性决策c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d高层决策 中层决策 基层决策e中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f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g定量决策 定性决策 综合决策

6、原则:a全局性b科学性c可行性d效益性e民主性f反馈性g创新性

7、程序:a调查研究经营状况与环境b明确经营问题,确定经营目标c拟定可行方案d对方案进行分析、评价、选择e方案的实施与反馈

8、定性决策方法:a头脑风暴发b德尔菲法c哥顿法e名义小组技术f电子会议

9、定量决策法:a确定性决策方法b风险型决策方法c非确定型决策方法(悲观法 乐观法 折中法 后悔值法平均法)重点

掌握决策树的计算

计划

1、含义:指确定组织的目标,制定目标实现的战略,提出统一的提前的安排

2、基本特征:a统领性b前瞻性c可操作性d稳定性e灵活性

3、作用:a指引方向,指导工作b预测未来,降低风险c减少浪费,提高效益d提供标准,以利控制

4、形式:宗旨 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 程序 规则 规划 预算

5、原则:a统筹性原则b弹性原则c许诺原则d客观性原则

6、类型:a按期限分(长期计划 中期计划 短期计划)b按管理者层次分(战略计划 战术计划 作业计划)c按计划明确性分(指令性计划 指导性计划)d按内容分(专项计划 综合计划)

7、计划工作的原理:a木桶原理b许诺原理c灵活性原理d改变航道原理

8、计划的方法:a滚动计划方法b网络计划方法c预算方法

9、战略计划:为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全面估量和分析,从组织发展全局出发而做出的较长期的总体性的谋划和活动纲领。

10、战略选择类型:a总成本领先战略b差别化战略c专一化战略

11、战略计划的程序:a环境调查与分析b发现机会与威胁c分析组织资源d战略选择e战略规划f战略实施和管理

组织

1、含义: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2、要素:a共同的目标b人员与职责c协调关系d交流信息

3、作用:a实现决策的基础,实现管理目标的保证b实现管理综合效益的合理结构体系c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激发成员工作积极性

4、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a组织设计b组织运作c组织变革

5、组织设计依据:a战略b规模c技术d环境

6、组织设计原则:a统一指挥原则b例外原则c 等级原则d部门化原则e分权原则f适度管理幅度原则g弹性组织原则

7、组织设计程序:a确定组织目标b确定业务内容c确定组织结构d配备职务人员e规定职责权限f联成一体

8、管理幅度:一名主管人员有效的直接管理下属的人数。管理层次:组织内部从最高一级管理组织到最低一级管理组织的组织等级。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存在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宽,层次越少。管理幅度 ×管理层次=组织规模 当组织规模一定时,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形式呈扁平结构。相反,管理幅度越窄,管理层次就越多,其管理组织结构的型式呈直式结构。

9、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A.直线型组织结构 优点:①结构简单②责任明确③管理成本低,便于统一指挥。缺点:①下级缺乏自主权,横向联系差②管理者负担重,信息传递速度慢◘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组织

B.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点:按职能分工,有利于专业化管理。缺点:容易形成多头领导。职能型组织结构并不实用,是一种理论假设。

C.直线与职能制组织结构优点:有利于专业化管理和统一指挥缺点:下级缺乏自主权 职能部门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协调。信息渠道阻塞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管理内容比较简单的组织。

D.事业部组织结构 优点:有利于发挥各事业部门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综合性的管理人才和增强组织整体的环境适应性;有助于专业化管理,提高组织管理效能;有助于高层管理者摆脱日常琐事,集中精力搞好战略决策大事。缺点:机构重叠,管理成本高,各部门相互协调性差适用于大规模企业

E.职能部门按产品(或项目)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阵。优点:加强了横向联系,有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技术专长。缺点:稳定性差;成员的双重领导问题会造成工作中的矛盾。适应于科研、设计、规划项目等创新性较强的工作或者单位.领导

1、含义:指激励,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行动的过程。

2、领导的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领导环境。

3、领导的作用:指挥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沟通作用

4、领导的权利:法定权 强制权 奖励权(前三者可划为正式权力)专长权 个人影响权(非正式权力)

5、领导的素质:心理素质 品德素质 专业素质 身体素质

6、领导的方式:专权型领导(领导方式效果居中)民主型领导(领导方式效果最好)放任型领导(领导方式效果最差)

7、领导特质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特殊品质的共性问题。(具有追求成功的自信 具有多谋善断的能力 具有言行一致的品格 具有更新知识的愿望)

8、领导行为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

领导权变理论:有效领导 = F(领导者L,被领导者B,环境H)

沟通

1、含义:就是信息交流,是指一方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期待器作出反应的过程。

2、信息沟通的三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所传递信息的内容

3、沟通的功能:a.沟通是润滑剂b沟通是粘合剂c沟通是催化剂

4、沟通的基本作用:降低经营模糊性 实现有效管理 满足员工对信息的需要构建和谐的工作关系

5、有效沟通的障碍:个人感知语义歧义 信息过量 地位冲突 其他因素(时间 环境 利益)

6、有效沟通的措施:改善沟通技巧与方法(表达 听取 换位思考 双向沟通 例外与须知的原则)

改善沟通的制度性措施(建立常用沟通形式 职工会议 建议制度)

激励

一、含义: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激发或培养人的工作动机,促使人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增强行为努力的过程。

二、激励要素

a、动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动力,是激励的核心要素。

b、需要: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

c、外部刺激:是激励的外因,主要指各种管理手段及相应的管理环境。

d、行为:被管理者采取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是激励的过程。

三、激励的作用

a激发人们工作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工作积极性

b促进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统一,提高人们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c促使人们保持持久的干劲,提高工作绩效

四、人性的假设

“经济人”(X理论):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的人

“社会人”:重视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而看轻物质利益和经济实惠的人

“自我实现人”(Y理论):以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的人

“复杂人”(超Y理论或权变理论):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其行为会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的人

“文化人”(Z理论):人的行为及价值选择是有所处的文化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的行为

五、激励相关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引起人们对工作满足与否的因素)

3.成就需要理论人们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还有三种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

4.期望理论一种行为倾向的强度取决于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

5.公平理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其相对报酬的影响

6.强化理论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其所处环境,保持和强化其积极行为,抑制和克服消极行为,将消极转化为积极行为

7.挫折理论不同人在遭受挫折时,由挫折感会导致种种挫折性行为。

六、激励的要求

因人而异了解真实需要 设定合适目标把握公平原则区别对待

七、激励的方法

经济激励精神激励目标激励 参与激励 关心激励 公平激励 权利激励 晋升激励 领导者激励惩罚激励

控制

1、含义:是指系统的设置标准,以此对照进程,必要时采取的矫正措施,将工作纳入规划和预定的轨道。

三层含义:很强的目的性;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控制是一个过程,需要具体分析控制过程,方法,时点和效益。

2、基本类型:据时机划分(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反馈控制)据作用关系划分(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3、控制内容:对人员 财务 作业 信息 组织绩效的五类控制

4、控制的作用:a控制是计划的保证b控制可以提高组织效率c控制促进创新d控制有助于组织适应环境

5、控制的原则:a能反映计划的要求b与组织结构相适应c控制应突出重点,强调例外d及时性e客观性f准确性g灵活性h经济性

6、有效控制的前提:a要有计划b依据准确适用的信息c要有组织d建立起明确的责任制

7、有效控制的特点:a适时控制b适度控制c客观控制d弹性控制

8、控制的程序:a拟定控制标准b据标准评定工作绩效c鉴定偏差并改进工作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7

人才是是组织中的关键因素, 同时也是组织中最不稳定、最易流动的因素。人才的适度流动能够提升行业的活力, 但如果人才频繁流动, 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 还会造成组织技术诀窍和商业机密等隐性知识资源的泄漏和流失, 给组织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因此, 越来越多的组织聚焦关注人才流动对隐性知识管理带来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1. 汽车技术隐性知识的内涵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 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 一种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字、公式加以表述的明确知识或显性知识;另一种是未被表述的知识, 它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 是源于经验的未被表述的知识, 像人们在做某事的行为中所拥有的知识, 这种知识被波兰尼称为隐性知识。

随着多年多个全新架构本土汽车项目的开发, 在整车开发过程中, 汽车工程师积累了大量的汽车技术隐性知识, 这些隐性知识具有以下几点特征:①隐性知识是没有被编码和格式化的知识, 具有非格式化的复杂特性;②隐性知识不易被编码, 其传播和共享也比较困难, 难以进行交换和模仿, 有较高的价值;③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经验性的知识, 对知识载体具有较强的依附性, 同时还具有粘滞性、稳定性、路径依赖性和垄断性;④隐性知识是难以度量的知识, 同时也是无法对其进行是非批评的知识;⑤汽车隐性知识具有层次性, 某些隐性知识还可以通过揣摩、体验、抽象表达和整理而使其显性化、编码化, 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高校内部隐性知识同样具有一般意义上的隐性知识的特征 (见图1) 。

基于隐性知识的这些特征, 汽车技术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和共享比较困难的, 需要对显性化的机制进行研究。

2.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现状

随着对隐性知识研究的深入, 隐性知识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 因此隐性知识的转化问题也越发受学者们的关注, 研究重点是隐性知识转化的途径和方法等。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 “隐性知识, 如某种经验或者技能, 是无法用语言来说明的, 它只能在演示和实践中证明其存在, 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 除此别无途径。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个人、组织知识创造螺旋理论”, 说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 经由社会化、外化、结合化及内化的知识转换模式, 透过个人、群体、组织等不同层次的逐渐扩散, 形成“知识螺旋”。从而促成知识的扩散、嵌入和累积。在对隐性知识的转化、共享等问题研究方面。还有Molina、Llorens—Monte S和Kwan、cheung研究了组织结构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 他们指出, 正式的集中式组织等级结构对隐性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否定影响, 而非正式的交互作用式的横向组织关系对隐性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Danielz.L对隐性知识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 指出影响决定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因素是网络的关系特征, 隐性知识的转移受强弱关系网络的影响。

国内学者在已有理论基础上也对隐性知识的转化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汪慧玲、韩珠珠认为:隐性知识的共享以及传播是实现知识价值的重要方法, 同时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入手, 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SECI转化模型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对策和途径。林筠、杨雪等人以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企业研究案例, 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 建立了隐性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赵修卫、王洪伟以SECI模型的思路研究了隐性知识的转移或共享, 剖析了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内在联系, 组建企业知识整合模型。关明文提出了促进隐性知识转化的知识型团队的模型, 并给出学习型组织和虚拟组织两种具体的知识型团队表现形式的组织结构图。曹雯婷分析研究了医院隐性知识的挖掘方法, 认为可以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建立隐性知识贡献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隐性知识的挖掘。

3. 汽车技术知识显性化的过程

隐性知识显性化对创新有很大的作用, 在知识管理中, 需要将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汽车知识显性化的一般有如下五步 (见图2) 。

(1) 形成知识愿景。

在知识爆炸和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组织和企业负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能够勾画出这个组织或公司未来最需要的知识”。一个好的“知识愿景”至少应该满足以下要求:①方向一致的义务感, 即从组织的顶层领导到全体员工都有增加知识的使命感;②知识的生成性, 能够使员工们涌现新的思想、话语和行动;③特别的风格, 提出富于创造精神。

(2) 进行知识共享。

汽车技术知识共享有如下的方式:①组织工程师轮坛, 邀请在专业技术方面有见解的老工程师对专业知识进行独特的讲解;②知识社区, 指按照技术领域、部门、项目或其他主题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论坛, 员工可以针对此主题进行交流, 它是企业非正式交流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企业在推行中经常遇到的人气低迷、员工交流不热烈等问题, 可通过合理版块设置、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定期精华整理、灵活的技术实现等途径解决;③知识问答, 是一种互动式的知识分享平台, 提问者提问后, 所有人都可以回答, 然后提问者选择最佳答案, 关闭该问题, 回答者将得到奖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在知识库中找不到答案, 员工可以在知识问答中提问, 知识专家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回答, 直到该问题有最佳答案时才被关闭。知识问答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 通过知识问答, 可以方便地传递最佳答案, 提高沟通效率;④微博, 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首先, 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 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 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 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 没有博客那么高;其次, 使不发表也可以收听对方的微博, 所以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 通过微博的平台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他背后的知识;再者, 微博开通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发布自己的信息, 使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⑤内部演讲, 是组织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的交流与培训活动, 是互相学习的渠道、充分共享的工作氛围与环境, 有利于经验的交流与思想火花的碰撞。⑥通过问题事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企业中, 经常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如果当该问题事件出现时, 把该问题事件和解决方案能及时储存并传播给相关人员, 将有效的减少重复发生的机率。⑦在业务流程中获取隐性知识, 由企业统一组织梳理隐性知识点的形式具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本身投入成本就比较大, 不能作为常态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下梳理出的隐性知识点全面性也就无法保证, 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或某个项目中都可能出现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作为第一种形式的补充, 企业有必要结合业务流程, 制定常态化的规定和机制, 促使隐性知识能够不断地从流程中获取、积累和沉淀。

(3) 激活知识活动。

组织知识创新活动多种多样, 层次有高有低。在大型企业中, 必须有知识创新活动的协调人, 保证活动在组织内各个层次, 所有成员中顺利展开。

(4) 创造适合的环境。

新知识的创造都源于个人的隐性知识, 他们又非常难于传达给其他人, 所以, 在公司和社会组织中营造有利于隐性知识表达和传播的环境非常重要。适合隐性知识显现和传播的环境需要强化同事合作和有效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比如, 在新建的汽车研发企业中, 设立跨部门的小组和员工交流小组来分享员工个体的隐性知识。在已有的组织中设立专题工作组来归纳隐性知识,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5) 个人知识全球化共享。

目前很多汽车公司都是全球化的大企业, 比如通用汽车, 大众汽车, 福特汽车等等。这些企业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研发机构, 中国本土也进行着若干全新架构研发的车型, 这就需要将个人知识进行全球化共享和进行探讨, 结合全球若干的项目经验, 进行讨论和研究, 让隐性知识显性化。

4. 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机制

汽车行业中, 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困难之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缺少知识共享和交流的文化氛围;②缺少汽车技术知识有效交流, 共享的平台, 使隐性知识不易传播;③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中缺少激励机制, 使员工的积极性受挫。

针对目前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采用的促进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 建设尊重知识, 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这一般通过知识社群来实现, 汽车企业通过知识社群的社会化策略形成分享知识的文化, 这样企业就需要建立开放和信任的一种合作环境, 同时鼓励汽车专业知识的共享和利用。①要提倡知识创造和共享的价值, 对员工拥有的知识需要制定相应的补偿措施, 从而激发员工的隐性知识, 同时并在恰当的时机贡献出来。②企业文化必须要把“尊重”放在第一位置, 要尊重员工人格和贡献, 这是因为只有人才受到尊重, 才会对企业做无私的奉献。

(2) 建立方便知识交流, 知识共享的平台。

知识共享指员工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的知识, 使知识由个人掌握的基础上, 延展到企业或者组织的层面。这样, 在汽车企业或者组织内部, 员工可以查询企业或者组织的知识, 从而拓宽知识面, 同时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同样地, 在解决问题中, 员工有任何好的方法和经验, 也可以作为模板放在企业或者组织的内部, 作为典范, 让其他的员工观摩学习, 这样组织的效率和经验得以提升。

知识共享是建立在企业的共享网络平台上的, 一般是有公司的内部局域网, 全球平台的内部局域网等等。这种网络平台, 是基于数据库的, 包罗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共享。在知识共享平台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所有保密也是重中之重。从构成共享平台的因素来看, 成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因建立知识共享网络, 需要投入高性能的电脑, 网络服务器, 路由器等等网络设备, 而这些设备的投入, 又需要有专门的IT人员进行维护和调试;②需要购买系统软件, 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办公处理系统等等;③需要管理应用软件的开发, 比如数据处理软件, 知识获取, 处理等等软件开发。企业的流程再造, 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 比如一些工作人员因企业效率提高, 而失去现有的岗位, 需要进行转岗或者下岗的成本;因知识共享, 所有的知识都放在同一系统中, 泄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为应对泄密, 会产生一定的风险成本;为防止泄密, 为安全保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会产生成本, 比如建立信息安全系统。

比如在通用汽车, 汽车技术相关的资料都会上传到其内部的GDM系统, 同时对不同的文件设置相应的访问权, 这样保证知识共享的前提下, 也保证了汽车知识的安全性。

(3) 用柔性的绩效考核及激励制度。

在制定激励机制的时候, 知识拥有者在传递知识时, 会有负面影响的担心, 为了消除这种担忧, 同时强化组织文化的鼓励效果, 激励体制需要有效而完整的系统, 汽车企业可以参考如下的激励机制。

①将报酬激励的方法进行量化。

汽车企业需要构成一种报酬激励机制, 这种机制需要可量化, 其中需要将隐性知识的贡献进行明确、具体化, 这样对积极贡献其隐性知识的职员或者员工进行物质补偿。这种激励的机制能够加快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的周转速度, 减短其周转周期, 并且能够促进同事之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 让知识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利用。这样一种激励的方法就需要公司根据职员的个人隐性知识的贡献程度来建立相应的报酬体系, 并且这种报酬体系需要组织制定明确的机制来对知识的贡献进行具体化和可衡量化, 同时在绩效考核中考虑个人在知识共享中的贡献。报酬激励需要公司有完善的信用体系, 信用必须可以量化, 可具体化的。公司员工因为对知识共享的贡献而得到荣誉, 同时他也能感觉到不仅其贡献最公司起了很大的作用, 并且是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肯定。组织的信用需要从管理层做起, 并且公司员工需要互相体谅互相信任, 这样才能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良好的保障。

②学习激励。

汽车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对于有知识共享贡献的员工, 给予海外培训等等的福利。这样让员工感觉到学习是很光荣的,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③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 到达一定时间和程度后就会不断递减, 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 这是精神上的激励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企业的管理者, 需要把握好这个度, 同时了解并且抓住员工的心理变化, 建立一种长期的激励体系, 即精神激励体系, 用精神奖励来满足员工的被尊重感和心理满足度。

④创新激励。

创新是利用已有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同时对某个存在的问题进行智力分析, 得出新的方案的过程。隐性知识和创新息息相关, 汽车技术的创新首先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 由个人的知识向公司知识进行转变和相互作用产生的。现在, 汽车企业对成功的创新有一定的奖励, 但对于失败的创新却没有较好的机制来进行处理。对汽车技术来说, 这是属于科技含量比较高的, 创新出现失败也是无法避免的。创新的成功是知识显性化的结果, 但同时, 创新的失败也是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和结果。因此, 汽车企业应鼓励创新, 对其进行激励, 这样的激励有成功奖励, 同时也有失败包容。对各个乖工作岗位进行定岗, 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允许失败的范围, 超出这个范围的失败不进行支持或者受到处罚。失败机制同时要求员工将知识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供公司其他人员参考和学习。在创新中允许失败, 会提升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创新意识也会加强, 让公司得到长远发展。

5. 结语

最近几年来, 知识管理引起了汽车企业的广泛关注, 但到目前为止, 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知识的重要构成部分, 并且隐性知识优于显性知识, 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文章阐明了汽车技术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讨论了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和机制, 并阐释了该研究对组织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知识管理,汽车技术,隐性知识,显性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9 (8) :18-21.

[2]张晨.知识管理中的隐性知识共享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04—106.

[3]吴增基.论“自主创新”的条件[J].社会科学, 2005 (10) :123一127.

[4]Robert J.Steinberg et.Practical Intelli-gence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04-105.

[5]ARGOTE L, INGRAM P.Knowledge transfer:a basis for competive advantage in firm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1) :150-169.

[6]杨峰.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机制的探讨[J].现代情报, 2004 (10) :36-37.

[7]M.Polanyi.The Tacit Dimension[M].London:Routlege and Kegan Paul, 1966.

[8]马健.隐性知识显性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丧失[J].现代, 2009 (2) :167-169.

[9]吕巍.知识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管理学知识点总结 篇8

1. fine adj. 好的

[用法]用作形容词,常放在系动词后面,指身体健康的,用作“How are you?”的答语。eg:

——How is your father? 你父亲身体怎么样?

——He is fine. 他身体很好。

[拓展]fine还可以表示“天气晴朗的”,相当于sunny。eg:

The weather today is fine. 今天天气很好。

2. name n. 名字

[用法]用作名词,询问对方的名字常用:What’s your name? 也可简略为Your name? eg:

——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I’m Lucy. 我叫露西。

[拓展]given name/first name 名字;middle name 中间名;family name/last name 姓

3. list n. 名单;列表

[用法]用作名词,常与其他名词构成短语,也可用作a list of…,意为“一份……列表,一份……清单”。eg:

Give me the shopping list, please. 请把购物单递给我。

This is a list of English words. 这是一份英语词汇表。

4. what pron. (疑问代词)什么;什么样的人(或事物)

[用法]what是疑问代词,用来引导特殊疑问句。以它开头的特殊疑问句,其答语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eg:

——What’s this? 这是什么?

——It’s a desk. 是一张课桌。

[拓展]其他常用的疑问代词有:who(谁),whom(谁),whose(谁的),which(哪一个)。疑问副词有: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儿),why(为什么),how(怎样)等。

5. map n. 地图

[用法]用作可数名词,在表示“一张……地图”时,常用a map of…。eg:

This is a map of France. 这是一张法国地图。

[拓展]a map of…如果有big, small这类的形容词修饰时,应放在map前。eg:

What a big map of America!多大的一张美国地图啊!

6. orange n. 橙子

[用法]由于orange以元音音素开头,所以在表示数量是一个时,应用an orange。eg:

Have you got an orange? 你有一个橙子吗?

[拓展]orange也可用作形容词,意为“橘红色的,橙黄色的”。eg:

His sweater is orange. 他的毛衣是橘红色的。

二、句子

1. Hi, Cindy!How are you?

How are you?意为“你好吗?”,是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它常用于熟人之间,其答语为:Fine./I’m fine./I’m OK. Thanks. And you? eg:

——Hi, Tom. How are you? 嗨,汤姆。你好吗?

——Fine, thank you. And you? 我很好,谢谢。你好吗?

——I’m fine, too. 我也很好。

2. I’m fine, thanks.

Thanks.是感谢用语,也可以说Thank you.。当别人给予我们帮助、表示关心或者善待我们时,我们应用Thanks./Thank you. 来表示感谢。当对方称赞、夸奖我们时,我们也要用Thanks./Thank you.来作答。eg:

——Your English is so good! 你的英语真棒!

——Thanks./Thank you! 谢谢(夸奖)!

[拓展]回答Thanks./Thank you.的常用语:That’s all right./That’s OK./You’re welcome.(不客气。/不用谢。)

3. What’s this in English?

(1)此句用来询问“某物用英语怎么说”,回答用It’s…句型。eg:

What’s this in English? 这个用英语怎么说?

It’s a pencil-case. 这是文具盒。

(2)this是指示代词,意为“这,这个”,指近处或距离说话人近的人或事物。eg:

This is a pen. 这是一支钢笔。

This is my mother. 这是我母亲。

(3)in English意为“用英语”。表示“用……语言”用介词in。eg:

——What’s this in Chinese? 这个用汉语怎么说?

——It’s Jiaozi. 这是饺子。

4. It’s an orange. It’s a map.

(1)it是人称代词,意为“它”,用来指代单个事物。eg:

I have a pen. It’s black. (其中it指代前句话中的pen) 我有一支钢笔。它是黑色的。

(2)a和an是不定冠词,只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面,表示“一个”的意思。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的前面;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的前面。eg:

a pen 一支钢笔

an apple 一个苹果

5. What’s this?

这是一个特殊疑问句。当我们面对不认识的东西时,就可以这样问。回答这个特殊疑问句时应用“It’s…”,不能用“This is…”。eg:

——What’s this? 这是什么?

——This is a book. (×)

——It’s a book. (√) 这是一本书。

6. What color is it? Color the picture.

(1)What color…?是用于询问某物颜色的特殊疑问句,其中color为名词,回答时可用“It’s+表颜色的形容词”或直接用表示颜色的形容词。eg:

——What color is the key? 这把钥匙是什么颜色的?

——It’s yellow./Yellow. 是黄色的。

(2)Color the picture. 中的color为动词,意为“给……着色”,结构为“color+物+颜色”。eg:

Color the picture green. 把那幅画涂成绿色。

7. It’s black and white.

and是并列连词,意为“和”,用来连接两个对等关系的词、短语或句子。eg:

Tom and Joe are at the party. 汤姆和乔在参加聚会。

He stands up and walks out of the room. 他站起身来,走出了房间。

She’s good at sports, and she’s smart, too. 她的体育很好,人也很聪明。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祝福语给恋人下一篇:中班美术教案《五彩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