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2024-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精选8篇)

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篇1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置身于经济全球化之中的中国企业无法独善其身。许多企业在危机冲击下损失惨重,有的甚至破产倒闭。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这些企业在危机面前为何这样不堪一击。笔者认为长期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忽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使企业缺乏对风险的敏感和把控能力,经营中风险长期潜伏在企业中,并不断地积累下来,一旦环境变化便会暴发出来。

教训使我们警醒,让我们认识到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通过解读内部控制体系,对内控制度建立、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和改进内控制度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 体系解读 实施要点

第1页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若干问题

内部控制成为当下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热门词汇,但是许多企业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谁来负责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等,下面就这些常见问题做些探讨:

一、为什么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方面,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内部控制制度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较晚,一些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忽视,对经营缺乏风险意识,对风险处理不当,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特别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这场危机也给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有的甚至是灭顶之灾。究其根源,主要是这些企业普遍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能力,经营中过失与舞弊形成的累疾使企业在风险面前不堪一击。惨痛的教训,使我们痛定思痛,进一步唤起企业家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加强企业风险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从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功能和目标来说,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单位实现发展战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不仅包括企业决策层用来授权与指挥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还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它是一个能够通过一系列方法、程序和制度实现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企业对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通过控制手段规避和降低风险,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于企业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谁来负责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重视,许多概念对于企业决策层和企业普通员工比较模糊。企业决策层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功能缺乏了解,不能科学、合理营造内部控制环境。有的企业领导者认为内部控制只是财务部门的事,将所有的控制活动都

第2页

放在财务部门执行,而财务部门实际上能够控制的环节只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结果往往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企业的内部控制行为缺乏相应的系统化的支持。

那么究竟谁应该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负责呢?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这里明确提出董事会负责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就上市公司而言的,扩展和延伸一下,对所有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层。这样要求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从企业经营的目标出发来寻找答案。企业经营的目标是生存、获利、发展,以求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在当前两权分立的经营模式下,股东将企业的经营决策权赋予了董事会或类似决策层,企业决策层则就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向股东会负责,那么企业决策层对建立一套旨在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则责无旁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由企业决策层负责,并不是意味着只有企业决策层参与。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其有效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来单独完成是不可能的,需要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监督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来完成。

三、如何认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前面我们对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和实施人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主要由内部控制基本目标、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监督和信息与沟通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基本目标是总领,控制环境是基础,风险评估是依据,控制活动是手段,信息与沟通是载体,内部监督是保证。

1、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基本目标总领整个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的原则方法程序都建立在这个目标之上,它是所有内部控制活动所要到达的终点。

2、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它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部

第3页

分的基础要素,也是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第一步。它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为企业建立起风险管控的整体框架。

3、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必须了解它所面临的风险,并加以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常开展的活动有: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分析框架;梳理流程,识别和记录企业风险点;形成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评估的结果为控制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关键节点和行动路线,搭建起整个控制活动的骨架。

4、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形式。常见的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在本环节中企业需要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订立控制风险的政策及程序,以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并通过控制系统的建立将控制活动的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组织。企业控制活动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最核心和最直接的环节,其他环节都为之服务,故控制活动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结果。

5、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企业通过沟通机制,让内部控制的流程管理从管理层的推动到达终端的执行层。该机制让执行对象理解哪类信息是实现控制目标所需要的,以及以何种形式去交流信息可以帮助员工履行自己的职责。

6、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企业的风险点会随着时间变化。曾经有效的风险应对可能会变得不相关,控制活动可能会变得不太有效,或者不再被执行,新的风险可能会产生。面对这些变化,管理层需要确定企业风险管理的运行是否持续有效。所以,在内部控制与风险架构建设过程中,监督作为最后一步尤其重要。因此企业需要通过内部监督机构来对风险管控的效果进行评估,并通过信息沟通及时反馈于其他各环节,以达到企业风险控制的目的。

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应切合实际,注意吸取成功经验。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过程中,即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要结合所属行业环境、所有制形式、规模及管理水平等自身业务特点建立一套真正适合企业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第4页

同时也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

2、应注重人员培训。首先是与内部控制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内部控制制度涉及知识面非常广泛,包括财务会计、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其次是对人员素质的培训,无论是企业的决策层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是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效果。同时内部控制主要是做人的工作,矫正人的行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培训大批这样的“全才”,显然需要很长的过程。

3、应以变化的眼光发掘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处理问题。随着时间的变化企业的风险点也在不断地变化着。通过监督和信息沟通,我们会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新的缺陷,这时我们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企业应当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

4、应充分利用好内部管理手册。企业内部管理手册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说明书”,是对企业内控体系的详细解读。企业应当精心组织全员参与编制内部管理手册,通过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企业编制的内部管理手册应当内容严谨、语言通俗、可操作性强。

5、应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套合适的管理软件来帮助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专业软件开发商开发的通用管理软件,现在市场有许多优秀的基于企业ERP管理的商业软件,这些软件是由开发商汇聚专业人士,紧扣《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开发的,其优点是结构严谨、内容全面,技术比较成熟,运行稳定,还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进行数据初始化和二次开发。另一种是企业根据自身业务流程自行开发或委托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内部信息化管理平台。这种软件的优点是软件控制流程能够尽可能地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操作。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管理成本、突破绩效瓶颈,优化资源、扩大企业掌控渠道,整合产业链。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平台。

以上是本人在从事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和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在此与大家做个分享,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第5页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文告2008年第七期,发文号财会〔2008〕7号 2.阎达

五、杨有红,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1年第2期

3.王金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问题与相关建议 [J]《会计之友》,2008年第7期

4.辛茂荀主编,《内部会计控制实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篇2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对于内部控制缺乏正确认识

新时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在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内部控制方法, 并没有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保持同步, 甚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不能正确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甚至对内部控制管理缺乏清晰全面的认识。很多企业片面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内部运行活动的监督, 或是为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而制定的相关文件、政策、规章制度等。还有的企业认为, 企业内控就是简单的对财务风险以及成本的控制, 此种观点虽然在某些领域对企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是无法从全局出发, 解决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也无法实现企业的全面、长期、可持续发展。还有的企业虽然已经看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也在逐步采取措施解决内控制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经验, 以及对于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理解有误, 内部控制的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 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足

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当着企业内部运作与市场经营的核心, 其强弱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与此同时, 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企业内控活动的实施效果和质量。然而, 我国很多企业的内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并不尽如人意。综合素质较低、业务能力不强、不按照程序操作、缺乏监督意识等问题是很多企业员工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一方面控制着企业内控管理效果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埋下了风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现代很多企业存在着预算编制与预算批复工作脱节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预算是由公司的总经理进行编制的, 而预算实施之前还需要通过董事会的审核,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董事会对公司的财务信息和经营发展情况未必清楚, 因此, 就算预算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董事会也很难提出异议。高层董事会的职权使用效果降低一定程度上为预算计划的实施管理埋下腐败隐患, 不利于企业内控工作的顺利展开。

(三) 监督机制的效果发挥不足

从原则上讲,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两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我国很多企业都忽视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造成内部审计职能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效果发挥不出来或者发挥不足。

(四) 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诚信道德以及价值观方面诚信和道德是保证会计信息环境纯净的精神因素。有关研究发现, 如果企业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体系, 那么该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要高于同行业, 然而受各方面的条件的限制, 尤其是我国内控体系的发展比较晚, 诚信道德体环境体系的建立仍然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案

(一) 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建立良好的诚信道德环境

企业员工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各项政策的实施效果与落实情况, 因此企业的发展以及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要尤其注重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只有这样, 才能将内控管理与上级领导的责任落实到实处。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作用的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 防止出现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员工抵触的情况发生;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不断更新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 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防止发生违规操作行为。

(二) 加强对预算的管理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离不开严格的预算管理和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要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员工职责、职权以及利益的不同, 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构建科学有效的绩效机制和考核机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企业要依据各部门情况的特殊性并综合考虑预算结果的基础上制定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该体系的建立要明确全体员工的具体责任, 并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连接起来, 针对那些在考核中成绩比较优秀的员工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 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员工, 要给予适当的惩罚和教育, 必要的情况下, 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 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展开

企业内控工作的有效展开离不开社会上会计事务所对企业各项内部控制编制以及执行情况的审计。与此同时, 成立内部审核机构也是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措施, 内审部需要定期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月度或者季度的审查。还可以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与会计事务所的工作有效结合, 提高审计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内部控制管理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先关, 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 并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方案是新时期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举措。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的加剧,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于企业内控的研究,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不善就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本文针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制度,核算,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天雄, 杨凤凤.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 2013 (04) [1]刘天雄, 杨凤凤.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 2013 (04)

[2]林志宏, 杨硕.改进的空间统计学评价法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13 (01) [2]林志宏, 杨硕.改进的空间统计学评价法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 (综合版) , 2013 (01)

[3]李哲.浅议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3 (03) [3]李哲.浅议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3 (03)

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探讨 篇3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部控制作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内部控制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認的是,当前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提出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它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五大原则。内部控制在企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要想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保护资产安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并且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已经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内部控制还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虽然形式上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并且还不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也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操作环节,造成企业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这已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混乱。很多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企业会计系统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等方面,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的事,与其他的部门没有关系;有的企业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而忽视了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有的企业侧重于对资产实物的控制,而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业务单一, 为控制成本,往往一人身兼数职,造成岗位设置缺乏牵制性,内部管理混乱。

2、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缺乏权利制衡和约束机制。很多企业管理层关注的只是企业的眼前利益,对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内部控制却并不关注,更不会去监督下属是否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从目前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效果来看,多数企业能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在是否有效执行方面却存在明显的漏洞,常常出现无人监督和难以落到实处的现象,造成内部控制有规章不循,有制度不依,处罚不严,制度形同虚设。

3、企业人力资源政策不完善,缺乏内部控制人才。很多企业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往往热衷于对销售人员、科研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对内部控制人才却不够重视,造成企业内部控制人才的普遍缺乏,从事内部控制的人员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

(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1、企业组织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结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臃肿,职能交叉重叠、管理层次多、内部控制权责不清、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治理机构存在设计缺陷,企业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薄弱。董事会中没有风险评估委员会,或风险评估委员会形同虚设,造成在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决策,对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3、企业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跟不上,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往往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情形。管理人员常常在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环节的控制难免会存在疏漏。而对于会计人员,由于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专业水平不能满足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三)缺乏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很多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及时被发现,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健康运转。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部会计控制监督过程中起非常重要作用,它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也是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真实、完整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企业基于成本的考虑,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 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内部审计隶属于企业管理层,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只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监督”角色,只是强调“查错纠弊”,却忽视了“防错防弊”。并且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受到管理层主观意识影响较大,无法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也不能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通常只是进行事后评价,没有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监督,无法对有些重大项目进行系统的跟踪评价。加上内部审计人员通常素质不高,审计方法落后,也使得内审风险大为增加,内部控制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三、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内部各项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会计法》、《审计法》、法律法规对企业建立健全本企业会计、审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规范体系已基本形成,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和要求,为企业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指明了方向。企业应当以这些法律法规为指导,以会计制度为依据,结合本企业内部环境和风险偏好,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企业文化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并认真组织实施,以规范其财务会计工作。

(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1、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此外,还应积极引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制度,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地位,避免董事会和管理层成员的重叠,真正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和内部监督的能力。

2、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风险控制要求企业树立风险意识,通过分析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还要根据企业的现状不断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3、要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有利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企业应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建立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推行员工退出机制。

(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必须要与企业管理活动融合才能发挥其有效性。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及时发现漏洞和隐患,并针对这些漏洞和隐患加以修正和改进,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益和效率,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企业应该认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业务事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方案,并按期开展检查评价工作,编制评价报告,如实向企业管理层汇报。内部控制监督还应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业的人才,并授予内部审计人员以相应的职责与权限,以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上市公司应该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聘请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予以监督和评价,从而改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提高实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士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探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0年11月

税收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篇4

我国刑法在全面总结惩治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的基础上,吸收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有关内容,在第3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犯罪的第6节规定了危害税收征管罪,对原刑法规范进行了进一步修改补充,细化了有关内容,增加了可操作性,对于打击税收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实践中仍存有不少问题,现就偷税和抗税罪中有关争议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关于偷税罪的有关问题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记帐凭证,在帐薄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数额达到法定额度标准或者因偷税已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偷税罪是税收犯罪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管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犯国家税收征管法律法规,采取欺骗、隐瞒等各种虚假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或已扣、已缴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为特殊主体,即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逃避纳税义务,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目的。该罪争议问题主要有:

1、两类犯罪主体构成犯罪的标准问题。

刑法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其犯罪主体包括两类: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对这两类不同的主体,法条在构成犯罪的标准上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纳税人,第201条第1款规定:“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应以犯罪论处。也就是具有偷税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两种情况之一的就可构成偷税罪。而对于扣缴义务人, 第201条第2款规定:“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并且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依照前款规定处罚。”有人认为第1 款规定的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犯罪的标准,同样适用于扣缴义务人。我认为,从立法的规定而言,该标准不适用于扣缴义务人。理由主要是:(1)第2款明确规定的是扣缴义务人偷税达到规定的数额及比例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即法律已经明确规定依照前款处罚的标准只是数额加比例,并未涉及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依照前款规定处罚的问题。在《税收征管法》中,纳税人是与扣缴义务人并列规定的纳税主体,也即纳税人的概念中不包括扣缴义务人。刑法第201条第1款和第2 款的犯罪主体,也明确对两者加以区别。(2)扣缴义务人的纳税义务与纳税人有区别。扣缴义务人本无纳税义务,只是根据目前国家的实际情况,从便利税务稽征等方面考虑,国家税法强制性规定扣缴义务人具有纳税义务,其纳税义务是基于国家的强制委托而产生,他是纳税人与国家之间的一个特定中介,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也就没有扣缴义务人的法律地位。因此,有理由对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有区别的标准。不能得出对纳税人的标准同样适用于扣缴义务人的结论。对实践中存在的扣缴义务人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只能根据税法的规定,予以经济的、行政的处罚。另外尽管立法上对扣缴义务人构成犯罪“数额加比例”的标准虽然只规定了下限,而未像第1 款对纳税人规定的既有上限又有下限,但其下限的规定,与第1款规定完全一致,说明立法在“数额加比例”构成犯罪的问题上,对扣缴义务人的偷税行为与纳税人的偷税行为构成犯罪的标准是相同的。

2、一般偷税行为与偷税罪的界限

区分偷税罪和一般偷税行为的标准,是看其偷税行为是否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如果行为人偷税数额既未达到一万元以上并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也不是因已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其行为只属于一般偷税行为,不能以犯罪论处。

目前,在实践中对“两次处罚”后的偷税数额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两次处罚”后的偷税数额,只有达到构成偷税罪的数额比例要求,才能定罪处罚;有人认为:“两次处罚”的数额与又偷税的数额总和达到构成偷税罪的数额的比例要求,才构成偷税罪。上述两种均有偏颇,前一种观点忽略了被两次处罚这个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仅把它作为一个量刑情节,后一观点则混淆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本质区别,有悖于立法意图。我认为:法律之所以规定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犯罪,主要是针对司法实践中有些纳税人小额偷税不断,屡罚屡偷,但每次达不到法定标准,以逃避法律制裁,钻法律空子的现象。这是对“数额加比例”标准的补充。因此,在同时符合上述两个选择性标准的情况下,应以“数额加比例”标准定罪,而且以前被两次行政处罚的情况应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如果又偷税的数额虽未达到偷税罪的数额比例标准,但符合税务机关对行为人偷税进行行政处罚的数额比例规定,则应依照上述补充规定对追究行为人偷税罪的刑事责任。如果又偷税的数额比例达不到税务机关对其进行行政处罚的数额比例标准,则应理解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以犯罪论处。

3、偷税罪与避税行为的界限问题

避税亦称节税,是指纳税人利用合法手段和方式,通过资金转移、费用转移、成本转移、利润转移以及企业性质转移等方法躲避纳税义务的行为[1].

关于避税的法律性质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避税一般采用合法手段和方法不缴或少缴税款,因此,在法律性质上,避税属于合法行为。尽管其在经济后果上同偷税一样,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但因不具备犯罪构成要件,最终不能以法律处罚,甚至也不能进行行政处罚。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堵塞避税漏洞[2].另一种观点认为:避税有合法与非法之分,非法避税属偷税性质,达到偷税标准的,以偷税罪论处[3].

我赞成第一种观点,因为尽管偷税和避税主观上都具有逃避税收的故意,都有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行为,但两者最大区别就在于偷税是采用违法手段,而避税的手段是合法的。如果把利用税法的不完善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看成是非法的话,无疑就无所谓避税的存在。另外,从罪行法定的原则看,既然刑法没有把避税作为法定罪行对待,我们就不能认为其行为为犯罪行为,只属于在现行法律下的规避行为。对于避税,只能通过完善税法来解决。

二、关于抗税罪的有关问题

抗税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4]

.对于抗税罪的刑事制裁主要取决于对抗税罪的认定,在认定抗税罪时主要是抗税数额和抗税情节[5].但在抗税罪的处罚上,对于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如何定罪量刑问题,现行刑法没有规定。而在刑法修订前,1992年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第6条第2款曾规定按照伤害罪、杀人罪从重处罚。现行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因法律明文规定暴力是抗税罪客观方面的要件,而由于暴力行为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存在着致人重伤、甚至死亡的可能性,所以对于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如何定罪量刑问题,学界存有较大争议,但多数意见认为不再构成抗税罪,而应以伤害罪、杀人罪论处。但对其法理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4种见解:(1)认为暴力抗税致人重伤、死亡是抗税的加重情节,罪名应是抗税罪。并认为,若把触犯属于同一罪名的结果加重犯分别按两个独立的犯罪定罪量刑,不符合犯罪构成理论。一个完整的抗税罪应当既包括基本罪,又包括结果加重犯[6].(2)认为属于牵连犯,即“出于同一犯罪目的,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属于牵连行为,应按从一重论处原则,以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论处。”[7](3)认为应属于想像竞合犯,罪名应为故意伤害罪、过失重伤罪、故意杀人罪或过失杀人(过失致人死亡)罪[8].因为行为人是基于一个犯罪实施的一个抗税行为,暴力是抗税行为的组成部分,不能独立,但又触犯两个罪名,完全符合想像竞合犯[9].(4)认为暴力抗税致人伤亡的应属于转化犯。即罪质由抗税转化为伤害罪、杀人罪。因为,转化犯罪最能够准确体现暴力抗税致人伤亡的案件性质[10].

我认为暴力抗税致人重伤、死亡的,应以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从一重罪处断。因为(1)结果加重犯要取决于法律的明文规定,我国刑法并没有对所有符合结果加重犯基本条件的犯罪,都规定为结果加重犯。(2)牵连犯必须是具有两个以上独立成罪的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但是,在暴力抗税致人重伤、死亡的情况下,行为人的行为只有一个。(3 )转化犯应以法律有明文规定为限。如刑法第238条第2款对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现行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此种情况可以转化,因此主张转化犯也是不合适的。之所以主张为牵连犯,原因是:暴力抗税致人重伤死亡的案件,实质上只有一个行为,即伤害、杀人行为。这一行为既触犯抗税罪,又触犯伤害、杀人罪,属于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符合想象竟合犯的行为特征。根据一般刑法理论,对想象竟合犯应按照刑罚较重的罪名定罪处罚,在此应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注释」

[1]黄河、张相军、黄芳、邹绯箭:《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认定与处理》,中国检察出版社版,第48页。

[2]陈兴良主编:《刑法新罪评释全书》,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3]转引自王作富主编:《经济活动中罪与非罪的界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版,第285页。

[4]]李伟:《税法学》,法律出版社版,第300页。

[5]刘剑文主编:《税法学》,人民出版社20版,第500页。

[6]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7页。

[7]刘岩主编:《刑法适用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98页。

[8]林亚刚:《抗税罪新论》,《法律科学》1993年第2期。

[9]张明楷:《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 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10]陈兴良主编:《刑法新罪评释全书》,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266页。

旅游社区研究的若干基本问题 篇5

摘 要 旅游社区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一些基本概念,如“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等概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也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现象,即作为“主人”的社区却往往是“弱势群体”。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研究。

关键词 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社区参与

Research of the Basic Issues Concerning Tourism Communities

SUN Shijing,MA Bo

??(College of Tourism,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Tourism community issue has emerged as a hot area of academic researches in the recent years, while some basic concepts like tourism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tourism have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Besides, there exists a paralogism about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That is community as the host is often neglected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s the weak group.This paper only did a preliminary probe into the issue.Key words:tourism community;community tourism;community involvement

近些年,旅游业中出现的“社区参与”概念是针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给目的地造成诸多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它是对旅游业传统发展方式的一种改良。对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国内学者多集中于探讨必要性、作用、内容、阶段、层次、类型、障碍等方面的内容[1],而诸如“旅游社区”、“社区旅游”等基本概念目前仍不甚明确。

一、“旅游社区”与“社区旅游”

“旅游社区”和“社区旅游”是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两个基本概念,有必要对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加以讨论。

1.旅游社区

社区概念进入学科视野始于弗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发表于1887年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他所理解的社区,是一种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理想类型,强调情感意志的归属,而不是地域界限的划归。弗迪南?滕尼斯之后,对社区的研究及其理论阐释源源不断。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拉里曾对社区定义做过统计,到20世纪50年代共有90余种定义,其中69个包含地理范围、共同纽带和社会交往等要素[2]。现代社会学认为,社区一般是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3]。社区是一个多层面、系统性的概念,它不仅仅是社会子目录中的一个组织单位,而且是具有丰富内涵的集体名词,既包含着地理空间等因素,也包含着情感意志、社会心理等因素,因此旅游社区不能单从空间群落着眼。然而,若以“基于旅游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连的社区成员对所属社区在情感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现实的划定依据[4],概念又仍然难以清晰。由于旅游社区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因此对旅游社区的理解就需要从其形成机制入手。

(1)旅游地的社区化

一般来说,目前对于旅游社区的探讨均集中于对旅游地社区化过程的演绎,而“旅游地的社区化”隐含着一个前提,即所谓“旅游社区”必然具备某些自然或人文型旅游资源禀赋,从而构成吸引物的天然基础。这是一种景区先于社区存在的情况。景区的发展不仅使得所在地成为旅游者的集散地,?也引起常住人口的集聚和生产要素的集合,从而通过旅游的“发展极”作用形成社区。此时,旅游社区是在旅游地基础上通过旅游经济内驱力引起人口结构及人口特征等变化的一种社区形态。这些变化包括显性变化和隐性变化。前者主要指的是由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和分散等引致的社区形态的变化,而后者包括居民专职旅游化、社区功能、公共服务、社会心理等社区内质的变化。这类社区因旅游而生,或者说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和旅游地社区化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是旅游社区。其形成机制如图1所示(见图1)。

图1 旅游社区形成机制Ⅰ――旅游地的社区化过程

(2)社区的旅游化

事实上,在上述过程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与其相对独立的演化过程,即“社区的旅游化”。演化的主体是先于景区存在的社区。旅游的引入使得社区的功能发生了转变,也就是社区功能旅游化的过程。因此,是否具备旅游功能是界定旅游社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一,社区是旅游吸引物之一或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此时社区的主要功能首先在于满足旅游者需求。此处隐含着一个充分条件,即社区内基础设施的相对完善和各种旅游专项设施的集中,从而可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产品,满足其综合需求。

其二,旅游业是社区的主导产业,发挥着对内创造产值和对外拉动就业的双重效用,为社区提供主要的发展驱动力。社区同时又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输出地,社区居民大多数是旅游从业者,以参与旅游产品供给为其主要的谋生行为。此时,社区的主要功能首先在于满足居民的就业需求。确切地说,前者可以认为是一种旅游景观型社区,而后者可以称之为旅游从业型社区。此类旅游社区的形成机制如下(见图2):

图2 旅游社区形成机制Ⅱ――社区的旅游化过程

而旅游功能的这两大体现并非是并行的,很多情况下是交叉甚至是交叠的。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第二类形成机制,试建立以下的坐标系(见图3)。坐标系以社区为纬度,以满足社区的旅游就业需求功能为标尺;以旅游者为经度,以满足旅游者需求功能为标尺。显然,类型Ⅰ不是旅游社区,类型Ⅱ、Ⅲ、Ⅳ均为旅游社区。其中,类型Ⅱ、Ⅳ为旅游从业型社区;类型Ⅲ、Ⅳ为旅游景观型社区;类型Ⅳ则是同时满足旅游者需求和社区就业需求功能的综合型、多功能旅游社区,它也代表着未来旅游社区的发展方向。此时,旅游社区的形成是社区旅游化的结果。

图3 形成机制Ⅱ简图过

综上所述,对于旅游社区的界定应从“旅游地的社区化”和“社区的旅游化”两条路径入手。需要指出的是,两者之间的独立并非是绝对的,很多情况下它们是互为彼此的次级衍伸阶段。因此,旅游社区是单一或同时满足旅游者需求或社区就业需求功能的一种社区类型,是旅游地的社区化或是社区在旅游介入和发展程中形态或功能旅游化的产物。

2.社区旅游

社区旅游是研究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另一术语,是一个与旅游社区密不可分的概念。

目前对于社区旅游的探讨多将其看作是一种旅游产品类型。社区本身构成吸引物,从而成为旅游体验的客体,此时,社区旅游就是将社区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推向市场,旅游者消费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还有民风民俗以及异体文化环境中获取的奇妙感受。因此,发展社区旅游有必要的前提,其结果是形成了旅游景观型社区。细分一下,不同类型的旅游社区所提供的社区旅游产品也是不同的:非旅游从业社区提供的是景观型产品,旅游从业型社区提供“景观+服务”型复合产品。此外,不具备发展社区旅游条件的社区也可以从事旅游服务,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型产品(见图4)。

图4 社区旅游产品类型社区

除此之外,唐顺铁曾对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及社区旅游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他认为,社区与旅游结合形成了社区旅游,其主要内涵是:从社区的角度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社区的互动理论指导旅游区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通过优化旅游社区的结构提高旅游流的效率,谋求旅游业及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和最优化[5]。可以看到,此种阐释并不是从市场和产品的角度而是从社区和开发的价值观角度,那么此时将社区旅游作为一种具体的旅游活动类型加以理解就难以成立,社区旅游就成为一种基于人本主义的旅游发展观,一种所有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活动设计所应奉行的准则。

所以,对于社区旅游概念的界定应该从两个角度着眼,关键是将“社区”放置在物质形态还是意识形态的层面,也即发展的主体还是客体的问题。当社区作为体验客体和旅游载体的时候,社区旅游就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是在社区范围内借助社区资源、设施开展的各种旅游活动的统称;当社区作为发展主体和理念核心的时候,社区旅游就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基于社区利益的旅游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倡导在旅游发展中关注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将社区利益和旅游业的利益通盘考虑。

二、社区――以“弱势群体”出现的“主人”

彼得E?墨菲(Peter E?Murphy)1985年出版的《旅游:一种社区的方法》(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在国内,刘纬华(2000)、胡志毅、张兆干(2002)、潘秋玲,李九全(2002)、蒋艳(2003)、王瑞红、陶犁(2004)等学者也都曾对这一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和阐释。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倡导在旅游发展中将社区的“不参与”转变为“参与”,将“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矫正和重塑社区居民的主人地位和主体作用。

目前国内各大景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区参与,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参与程度集中于两端,即“参与不足”或“过度参与”,致使旅游业对社区的积极作用有限,消极影响却日益显现,社区和景区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因为社区虽然是“主人”,然而一直以来却是以“弱势群体”的姿态出现在发展过程之中,这样的现象值得深思。

从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资源富集地带多集中于经济不发达地区。为了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引入旅游业,显然旅游业承担着扶贫的任务。政府通过低补偿征来的土地被用于景区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这必然使得原住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他们或另谋出路,或转向旅游,在很多地方,旅游业替代了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支柱。旅游的发展改变了社区原有的社会结构,也带来了职业角色、社会心理等因素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多为被动的,加之大多数社区居民自主意识淡薄,专业技能匮乏,又没有资本的支持,使得社区成为了旅游发展乃至社区发展的附庸和“弱势群体”――“主人”反而“寄人篱下”。

社区参与之于旅游业是一种思路和方法的演进,而旅游业之于社区则是对发展手段和路径的选择。对前者的偏重以及对后者的漠视就导致了这种情况的产生,这实际上也涉及到决策者的价值观问题。目前社区参与出现的自发、无序状态,暴露了决策者对于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辩证关系缺乏准确的认识。旅游应是社区自主选择的发展路径,而不是外来强势权力借助资本升值的工具。在对旅游发展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中,社区一直都是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会忽视。作为权力占有者和资本占有者不应把在贫困社区发展旅游业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施舍或者扶贫行为,而应对其持有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应以何种身份和姿态参与、介入旅游业发展,政府、开发者如何对待社区,包括社区对于自身的认识等,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虽然各类发展主体的前提假设正在由经济人逐步向生态人、社会人转向,然而旅游景区和社区的规模化、规范性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仍然是社区对旅游业发展采取支持或是抵制态度的依据。

综上所述,社区是一群“弱势”的“主人”是个现实问题。“主人”的权力在于自治,自治的前提在于自主,而自主必须建立在资本和权力的基础上。由参与到自治的历程也许是艰难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勾勒一幅理想的、美妙的图景,学者们描述为“社区居民不再仅以就业为途径、以谋求经济收入为参与旅游发展的目标,而是同时视保护环境和维护传统文化为社区发展需要和居民责任,全民地、自觉地参与到旅游发展进程中去”[6]。当然,“自治”如同“民主”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种“被赋予”的权力。只有在政府等相关权力部门的支持下,旅游社区才有可能实现自治式发展。

参考文献:

票据质押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篇6

一、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票据质押在我国现行法律上有两种:一是根据担保法设定的票据质押;二是根据票据法设定的票据质押。[2]我国《担保法》第76条规定“以汇票、本票、支票„„出质的,应当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根据这一规定可知,《担保法》对于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强调的是合意和交付,即出质人应与质权人经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并在约定的期限内交付票据,质押合同自交付票据之日起生效。在实践中,质押合同签订与交付可能出现时间上的不一致,如果规定质押合同在票据交付后生效,则必然导致质押合同对质押双方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我国《票据法》第35条规定“汇票可以设定质押,质押时应当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票据法》第81条、第94条分别规定本票和支票适用汇票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5条规定“„„出质人未在汇票、粘单上记载‘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质押条款的,不构成票据质押。”由此可知,《票据法》对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强调的是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与交付。显而易见,两部法律对票据质押的生效要件的规定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以背书“质押”字样为生效要件。依照《票据法》,经背书“质押”的票据质押当然成立,而依照《担保法》,出质人未在票据上记载“质押”字样而是另行签订质押合同或者质押条款的,不构成票据质押。笔者认为,作为票据质押来讲,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票据质押必须以背书方式为之。出质人为背书人,质权人为被背书人,出质人作为背书人还要签章,如果出质人作为背书人未签章会导致背书无效。二是必须记载“质押”字样。因为票据是文义证券,依照票面记载事项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如果没有记载“质押”字样,就不能证明被背书人取得的是质权,我们就会把这种背书看作一般转让背书,出质人的抗辩权会受到限制,即质权人将票据背书转让给善意第三人时,出质人不得以票据仅为质押背书为由进行抗辩。三是必须进行票据的交付。因为票据是一种完全有价证券,持有票据才能行使票据权利,所以质权人只有持有票据才能最终行使质权。依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权设定方式,也就是没有在票据背面记载“质押”字样,而是另行签订质押合同设定的质押,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以票据为权利凭证的一般债权质押。最高法院关于《担保法》的司法解释第99条规定“以汇票、支票、本票出质,出质人与质权人没有背书记载‘质押’字样,以票据出质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一司法解释肯定了质押字样的记载只是票据质权的对抗要件,在不存在善意第三人的时候,以票据为权利凭证的一般债权质押权利不应当被否认。它虽不能依照《票据法》产生票据质押的效力,但可以依照《担保法》第64条规定“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发生法律上的效力。因为,我国《票据法》第31条规定“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汇票的,依法举证,证明其汇票权利。”所以,作为这类质权人实现质权时,必须依法举证,证明自己取得票据权利的合法性,证明自己享有质权。

二、票据质押行为的性质票据行为是指能产生票据债权债务的要式法律行为。在理论上把票据行为分为基本票据行为和附属票据行为。出票行为是基本票据行为,是创设票据权利的行为,除此以外所有的票据行为包括背书、承兑、付款等均为附属票据行为。票据的背书分为转让背书和非转让背书。设定票据质权必须根据票据法在票据的背面或其粘单上记载表明出质的文字,并将票据交付给质权人。设质背书不属于票据的转让,因此是非转让背书的一种。因此,具有票据行为的一般特征。具体而言,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票据质押行为的要式性。要式性体现为票据质押要以法定方式进行,以便当事人从统一的票据款式中,明了行为的法律性质,清晰的辨认票据上的权利义务。出质人必须将出质的意思予以明确记载,同时签名盖章,注明背书的时间和被背书人。缺少法律要求的任何一项都会导致票据质押行为的无效。2.票据质押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票据质押行为和其他票据行为体现在同一张票据上,但是这些票据行为都各自独立产生效力,不受其他票据行为的影响。票据质押行为的有效性不受前面票据行为的影响,即使前面有的票据行为存在瑕疵或者无效,如票据上签章的伪造,也只会导致该行为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并不影响所有票据行为的效力,更不会波及票据质押行为的效力,同时票据质押行为的效力也不影响其他票据行为的效力。一般而言,票据质押行为只要具备了法定要件就生效,无论当事人之间设立票据质权的基础合同的效力怎样,也不论双方对质权的担保范围等有何约定,均不影响票据质押行为的效力。质权人实现质权而向付款人请求付款或向前手追索时,付款人和被追索人不得以票据质押的原因关系或质押的主债务无效而抗辩票据债务的承担。但是,当出质人为付款人或被追索人时,其可以以票据质押的原因关系或质押的主债务无效而抗辩票据债务的承担。3.票据质押行为的文义性。票据质押的意思表示只能以票据上记载的内容为准,无论当事人之间有无其他约定,也无论主债权情况怎样,出质人与质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只能依照票据上的文字记载认定,不允许以票据以外的其他方式证明。即使当事人由于疏忽而作了错误记载仍按照错误记载发生法律上的效力,所以当事人不得以票据没有记载的内容主张权利或抗辩票据权利。4.票据质押行为的连带性。票据质押的质权人享有的票据权利,既包括付款请求权也包括追索权。当质权人作为持票人行使付款请求权遭到拒绝后,可以对票据的出票人及其所有前手行使追索权。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等所有在票据上签章的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担保付款的责任。持票人可以不依照签章的顺序而自由选择追索的对象,被追索人对持票人受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承担无条件给付票据全部金额的责任。

三、票据质押的效力

(一)票据质押担保的效力范围,《担保法》第81条规定“权利质押除适用本节规定外,适用本章第一节的规定。”第67条规定“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因此,票据质押的担保范围应适用该规定。但是,《担保法》的此项规定是针对动产质押设定的,在动产质押中质权人要保管质物会支出一些合理的费用,而在票据质押中有没有质物的保管费用呢?笔者认为如果质权人把票据委托给他人保管需要支出保管费用,只要该费用是合理的,则应该包括在质押担保的范围内,其他情况下则不应包括在内。

(二)对质权人的效力1.质权设定的效力。一经质押背书,持票人就取得质权,当背书人到期不偿还债务时持票人行使票据权利以实现自己的债权。2.行使票据权利的效力。设质背书做成后,被背书人或持票人可以自己名义行使依票据法产生的一切权利,包括票据上的权利、票据法上的权利、票据诉讼上的权利等[3]。这基本上是各国立法的通例,《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第19条规定“如背书载有‘担保价值’‘抵押价值’,或任何其他抵押的声明,持票人得行使汇票上之一切权利,但只能以代理人资格背书”,我国《票据法》第35条也规定“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但是,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是,行使质权需以主债权到期未受清偿为前提。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票据质权人行使质权时是否需要证明其主债权到期未受清偿?笔者认为:如果做这种限制,首先违背了票据的文义性,主债权到期日并非票据法所规定的记载事项,即使记载也不会发生票据法上的效力,因此不能作为能否付款的依据,同时要求付款时主债权到期未受清偿,则会要求付款人审查票据质押的主合同,与票据的无因性相悖。但是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上权利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设质背书并不是以转让为目的而是以担保某一债权为目的,此时真正的权利人还是质押人,所以质权人不得将票据背书转让和做转质背书。3.权利证明的效力。在质押背书的情况下,出质人作为背书人记载质权人为被背书人并签章,只是比普通的背书多了“质押”两个字,质权人取得票据后,可以票据背书的连续性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权利人,并基于此主张质权,无需提供其他的证明。4.切断人的抗辩。所谓的人的抗辩是指基于持票人自身或者票据债务人与特定的持票人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抗辩。切断人的抗辩是指存在这种人的抗辩的场合,当该票据权利依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进行转让时,该抗辩事由不随之转移,票据债务人不得以此对抗后手票据权利人。设质背书的被背书人是以自己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行使票据权利的,享有完全的票据权利,其地位与经转让背书取得票据的持票人相同。因此,债务人不得以其与背书人(这里指出质人)之间存在抗辩事由对抗质权人,由此产生抗辩切断的效力。5.票据责任的担保效力。票据质押设定后,出质人作为背书人,对票据仍要承担担保责任,在其后手得不到承兑或付款时,要承担付款责任。这是因为质押背书在质权人要实现质权时,和普通背书完全一致,一旦遭到拒绝承兑或付款,可以向其任何一位前手行使追索权,但是出质人可以质押合同中的正当理由来对抗质权人,这也就是票据行为中直接当事人之间的抗辩。但是,设质背书的票据不能再背书转让,否则作为背书人的出质人只对直接后手也就是质权人承担担保责任,不对质权人再转让背书的被背书人及其后手承担责任。

四、票据质权的范围在票据质押的情况下,虽然出质人在进行质押背书时没有立刻将票据权利让与质权人的意思,但却有当其不能履行主债务时即将票据权利转让的意思.质权人行使票据权利是基于对票据的合法占有,行使的目的是依票据优先受偿。设质背书并不发生票据权利移转的效力,持票人并不是真正的权利人,行使权利要受到限制,我国《票据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背书人可以行使票据权利的范围,只在《票据法》第35条规定“被背书人依法实现其质权时,可以行使汇票权利。”但在国际上,《日内瓦统一汇票和本票公约》第19条规定:如背书载有“担保价值”、“抵押价值”,或任何其他抵押的声明,持票人可以行使汇票上所有的一切权利,但只能以代理人资格背书。而且,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7条也规定了转质押背书无效。因此,票据权利人有权在其实现质权时行使票据上的一切权利,但应以实现质权为限,而且作为质权人也不得将票据转让背书或转质背书。具体而言,质权人在票据到期时得向付款人请求付款;对未获承兑的远期汇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票据遭拒付或拒绝承兑时向前手行使追索权;当票据权利因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而向出票人或承兑人行使利益偿还请求权;在发生诉讼时,还可以参加诉讼[4]。但是,在行使处分权方面,只能为委任背书,不能为转让背书和设质背书。

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篇7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上水平”基本任务的深入推进, 烟草行业已进入成本竞争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讲究的是效益和效率, 不再是简单的追求增长速度, 当前, 烟草产业在数量、规模、市场空间都有所受限, 在这样的情况下, 衡量企业发展质量不再是以粗放的规模为指标, 而是追求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不仅不能使企业得到发展, 还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所以, 企业有效控制了成本, 在竞争中就能占据优势,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二、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产品设计成本与市场销售价格严重偏离, 导致产品先天无市场竞争力。一个卷烟产品在设计时的原料 (烟叶) 配方和主要材料选择定位就基本定格了产品的成本主体, 如果产品成本与销售价格不匹配, 那么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不仅没有优势, 而且还会造成企业的亏损。如高配方产品对应低市场定位, 形成设计配方亏损, 或低配方产品对应高价格产品定位, 都将注定无市场竞争力。

2、原材料采购过程控制乏力, 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增大产品制造成本。原材料采购过程中价格、质量等控制是决定采购成本的关键, 很多烟草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原材料的采购, 导致采购的原材料质次价高, 同质高价的材料都会给成本控制带来困难。

3、制造水平低下, 加工过程物料消耗过大, 导致制造成本增大。当前我国烟草行业处于专卖管理体制下, 从表面上看发展迅速, 规模也比较大。但在加工水平和精细化管理上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企业仅仅看到表面繁荣, 而忽略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

4、企业内部管理粗放, 人员机构庸肿, 效率低下, 导致管理成本较高, 在现行体制下, 虽然我国烟草工业企业发展较快, 但是我国一些品牌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相比, 无论是在企业管理经验还是能力和效率都有不小差距, 参与国际化市场竞争的关键性指标要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企业, 特别是在同等条件下, 管理成本要高出好几倍, 一旦没有了市场壁垒的庇护, 我们的一些大企业就很有可能变得不堪一击。所以, 加强科学有效地管理, 降低运营成本, 已经成为烟草行业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5、重复运输、无效物流, 造成物流成本增大。卷烟企业开展物流成本控制不仅是烟草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部分, 而且也是一项成本管理工作。现阶段, 我国烟草物流处于建设的发展阶段, 大多烟草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发达的物流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 各地开始纷纷建设配套完善的物流中心, 并且培养物流人才, 一些配套的制度也都陆续开始实施;但是, 物流的管理还处于初期阶段, 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软件基础建设也还需要加强发展。

三、对烟草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建议与对策

1、加强产品设计成本控制。企业要在对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本企业发展战略, 拟定开发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定位, 研发部门应按照相应产品价格定位, 结合行业同类产品生产成本水平, 设计相应原料配方和材料配方及相关包装设计要求, 确保产品设计成本与市场价格相匹配, 以降低成本,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2、加强原材料采购过程控制, 通过完善原材料采购内控制度, 可以采取实施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采购原材料, 比质比价, 实现采购价格最优化;通过加化质量管理, 严格原材料入库检查验收制度, 确保采购材料质量, 杜绝采购环节损耗、损失, 实现采购成本最优化。

3、加强生产环节控制, 降低制造成本。企业要通过建立、健全原材料的领、发制度, 落实车间 (机台) 责任, 细化考核, 及时兑现奖惩, 增强全员节约意识, 降低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消耗, 降低产品直接成本;通过优设备配置, 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 提升设备利用率, 进而降低产品制造费用, 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规范运作管理平台, 降低管理成本。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上水平”基本任务的深入推进, 烟草行业的深化改革、联合重组以及结构调整也都将迈进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也一再强调, 要通过深化改革, 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 推动企业的联合重组, 使卷烟生产、管理、销售的布局合理化, 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依法行政, 加大整顿力度, 提高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产生高效益。烟草企业生产工序和销售渠道的复杂性, 决定了其管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 各个环节都无法顺利的进行, 整个烟草行业的建设都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5、优化人力资源, 降低相对成本。人才的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投入相同的物力人力财力, 产生的效益不一样, 影响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弹性, 能产出附加值, 附加值的产生, 是在行业工作实践中, 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挖掘人的无限潜能, 并用激励的手段, 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产生的结果。善于用人, 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投入精力更集中, 使人的潜在的能量得到发挥, 就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益, 相对地减少成本资源。从行业人力资源的使用来看, 由于体制等诸多因素, 造成了人力资源流动老化、僵化, 企业缺少新鲜血液, 工作缺乏激情。虽然近些年通过引进人才、向社会公开招考等措施, 这些问题有所缓解, 但人力资源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还需要各级在行业工作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完善, 改革制度, 切实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不断地优化人力资源。

6、优化物流模式, 降低相对成本。企业的物流、采购、生产和销售中心要密切合作, 合理有效安排各环节的流程, 在配送环节上设计合理配送路线、配送频率, 在实现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 尽量降低企业的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 首先, 制定出科学精细的管理标准, 建立服务体系, 通过实施标准化的管理, 将包装、仓储、配送、服务等每个流程都严格的按照标准来实施, 做到优化流程, 规范化的服务标准, 并且明确业务分工, 提高工作效率, 以此控制物流的管理成本;其次, 实施扁平化的管理体系, 扁平化的管理能够提高效率, 更加明确每个人的责任, 并且可以减少管理成本, 精简经营管理部门、管理岗位以及管理人员的配置, 积极引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不仅能减少各环节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与交叉, 还有助于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内做到统一配置资源, 从而有效提高物流效率, 降低管理成本;另外就是要提高管理者的物流成本意识, 建设一支优秀高效的管理团队。

四、结束语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国外烟草不断进军中国市场的现状下, 作为处于发展中的我国烟草工业企业, 必须要通过减少成本来提高企业持续竞争力。不断完善全面成本管理, 不仅能够实现企业提高效益的目标, 也是企业求得生存、抵御内外压力的有力保障, 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也将最终实现不断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从而推进中国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与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登梅.对烟草工业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1年第07期

[2]何旭, 周江虹.烟草商业企业物流配送作业成本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 2011年第23期

增值型内部审计若干问题探讨 篇8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增值;评价体系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变化,这种新型的内部审计也被称为增值型内部审计。

借助增值型内部审计可以完善公司治理,有效控制企业风险,并且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它不仅提高了审计的效率,而且提升了审计效果。

一、增值型内部审计与传统内审的对比

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增值型内部审计在许多方面都有了变革。

(一)理念出现了提升

传统的内部审计体系以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为主,审计者与被审计者存在着严格的对立,被审计者对审计者存在着排斥心理,在审计活动中处于消极抵制的态度。并且,传统的内审是对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作出评价,主要考评的是其合法与合规性,却不注重考查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即使审计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也不会去深入探讨解决办法。增值型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发现经济环节中存在的漏洞,而且要向管理者提出弥补漏洞的方法。内部审计也不再只是考察经济业务的合法与合规性,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纳入了考察的范畴。

(二)审计领域得到了拓展

传统内部审计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企业基本制度衍生出来的,这就造成内部审计在较低的制度层面运行。关注的领域也主要集中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对该项经济业务是否合理等较高层次的问题没有进行探讨。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加了责任主体,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都可以成为内部审计的服务对象。在对管理层负责的时候,主要执行的是传统审计业务,审查的是合规性;当对高层次的治理层负责的时候,不仅会审查经济业务的合规性,而且还可以对业务背后体现的经济价值及其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甚至可以质疑审计的判断标准,推进新的审计规则的制定。审计人员从而增加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参与度。

(三)程序、技术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改进。

传统内审程序不注重对整体治理环境的把握,只能用于发现问题,无法有效的预防问题。并且不注重总结和沟通,无法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在审计技术和方法上,以现场审计为主,缺乏对网络资源的应用,降低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在程序方面,增值型内部审计把重点放在风险的识别和后续跟踪上,并且能够对业务的治理环境进行总体把握,从而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业务风险,提醒企业及时进行规避。在技术方面,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最新的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降低了审计的局限性,也将更多更好的审计方法纳入了内审过程当中。

(四)效果衡量指标增多。

传统内部审计评价参考的依据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衡量的指标就是法律法规条文以及预算,很少会考虑业务背后的经济意义以及对企业产生的实质影响。增值型内部审计增加了更多的效果衡量指标,不只是关注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而且全面考虑相关经济业务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效应。在衡量价值效果的时候,综合了可以看到的显性增值以及需要进行深入挖掘的隐性增值,这样,判断业务的标准变得相对复杂,但是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业务的实际效果,科学性和客观性都要更好一些。

二、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增值型内部审计提高了内部审计的效果和效率,得到了欧美国家的一致青睐。但是我国关于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整体重视度不够,很多企业还继续坚持着传统的审计模式,并且,推行增值型内审的企业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一)实施基础不牢固

从整个国家层面上讲,政府对新型审计模式的重视度不够,还没有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并且关于内部审计的很多制度都包含在《审计法》等法律中,而且没有专门的推行细则对内部审计的推行进行解释。

这就导致,企业在建立内审体系的时候,缺少参考依据,无规可循。在构建新型内部审计体系的时候,就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企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就不会把太多的财力投入到内审方面,他们更愿意投到能够获得明显回报的地方。这导致内审的技术与方法相对落后,无法及时的进行更新换代。内审人员会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降低了内部审计的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审计的效率和效果。

(二)组织构架设置不合理

企业在构建内部审计体系的时候,往往是为了迎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最终内部审计往往会流于形式,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在设置内审部门的时候,内审往往隶属管理层监管,在审计经济业务的时候,很多时候就是对管理者的行为进行监督,由于无法保持独立性,通常会畏惧上级的权威而草草了事。在配置审计人员的时候,审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审计人员又是会计人员,导致“自己监管自己”的现象出现;并且,许多审计人员缺乏专门的培训,对内部审计认识不清。

(三)理念没有得到普及

到底什么是新型内部审计,它由哪些部分构成,与传统审计相比有了哪些改进?由于相关研究比较少,许多审计人员对这一理念懵懵懂懂,不能领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精髓。许多企业名义上是新型审计,却不过是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对真正实质性的地方改进的比较少,新型内部审计模式沦为了空壳子。

(四)增值型内部审计控制与考核不力

许多建立新型内部审计制度的单位在考核内审效果时,还停留在审计计划是否得到执行的层面,没有建立真正合理的体系来对其进行评估。并且,许多制定的内审制度只是口头上推行,却没有得到落实,也就谈不上去评估其效果了。这不仅不利于内审制度的推行,而且会降低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和企业增加重视度

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指南,从细节上对企业的内审制度进行规范,这样企业在建立内审制度的时候,才会有法可依。一旦这种可有可无模棱两可的东西变成了法律条文,才会对企业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并且,国家要注重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可以对企业的内审人员实行统一的培训,定期考核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

其次,企业要主动响应国家的号召,真正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的重要性,给予内部审计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也要向员工宣扬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保证企业建立起一套合法合规,真正使用的内部审计体系,为企业更好的服务。

(二)构建合理的组织框架

由于内部审计需要考察管理层的行为,管理层不适宜成为内审部的直属领导,那样会降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将内审部门纳入治理层的管辖范围是更合适的选择,直接归属治理层的领导,管理层就无法过多的干扰其行为,很大程度上回保证审计的客观性。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只有建立了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正确的评估内审行为对企业运营起到的效果,也才可以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在构建新型内部审计的考察体系时,必须将许多对应新要素融入进去,并且在考核过程中,要坚持按事实说话,事实求是的原则。(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玉苗, 詹俊. 论增值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J]. 审计研究, 2001, 5(1).

上一篇:《朝花夕拾》读书心得202下一篇:罗辑思维跨年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