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通用12篇)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1

2、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3、发现学生有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传染病早期症状,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校长并向上级卫生及中心校报告。

4、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5、学校发现疫情要在及时上报。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随机抽样原则, 抽取泉州市丰泽区作为中心城区, 晋江和惠安作为沿海地区, 安溪作为山区县, 每个县区再按地理位置随机抽取3个乡镇, 再从每个县和乡镇各抽取1所小学分别代表县级和乡镇级小学作为调查对象, 累计调查学校16所, 其中县级小学4所, 乡镇小学12所。

1.2 方法

采用《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评估调查表》进行定量和定性调查, 内容主要涉及传染病疫情发现报告组织管理、监测与报告、知识培训与整改和疫情报告人的工作开展情况4个部分。定量问题最高计5分, 表示完全有能力, 4分为非常有能力, 3分为一般能力, 2分为有限的能力, 1分为没有能力, 0分为该项目不适合开展。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调查对象以面对面访谈形式进行。

1.3 统计方法

利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双人录入和逻辑校核,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情况

16所学校中, 从事传染病疫情报告负责人年龄最小的为26岁, 最大的53岁, 平均为36岁, 从事该工作年限为1~29 a;学历情况为本科25% (4名) , 大专56% (9名) , 中专19% (3名) ;除1人为专职外, 其余15人均为兼职, 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兼职比例为94% (15/16) 。

2.2 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

由表1可见, 县、乡级学校传染病与突发事件监测报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与整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而传染病疫情组织管理与信息沟通、传染病报告人的工作开展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中心城区、沿海地区和山区学校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3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薄弱环节

访谈发现, 负责学校卫生人员大多不是卫生专业人员, 对卫生知识培训内容的接受程度不高, 同时因客观现实条件等限制, 每年传染病防控方面的知识培训频次很少, 且经常出现以会代训的情况, 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专业能力的匮乏导致许多疫情在校园内出现蔓延趋势时才被发现, 错过了传染病控制的最佳时间点, 加大了疫情处置和控制的难度, 增加了各种社会资源的消耗。同时, 仅有1所学校配备专职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其余均为学校教职员工作为兼职人员, 而且人员不稳定。虽然近几年来, 泉州市各级各类学校大多建立起了晨 (午) 检制度、因病缺课追踪制度、消毒制度, 但因学校疫情管理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匮乏及流动性大, 导致制度整体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提高有限。

3 讨论

调查显示, 泉州市学校校医或保健医生缺乏或多为兼职人员, 业务素质偏低, 与当前预防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越来越重要的形势不相符, 不能满足开展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需求。存在该现象主要为校医和保健教师待遇较差, 职称问题不能解决, 人心浮动,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因此, 应加大学校医疗卫生资源投入, 建立规范的、梯次化的业务培训机制, 确定校医职称评审体系, 通过专项途径解决校医的经济、社会待遇, 同时认真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县级学校对传染病与突发事件监测与报告能力高于乡镇级, 主要表现在县级学校能较好地开展症状监测、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和学生因病缺勤监测, 这与县级学校较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更好地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和辖区疾控中心对学校卫生工作监督指导意见有关。各地区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发现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究其缘由, 主要为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着认识不充分、机构不健全和人员经费缺乏[2]以及当今疾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在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方面存在一定薄弱环节, 疾控机构未能对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卫生行政部门未能有效发挥对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方面的监督管理作用[3]。

建议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现报告组织管理, 加强学校疫情报告人员队伍建设, 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提高整体水平;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 普及传染病防制知识, 提高师生对常见传染病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主人翁态度[4];建立日常状态与应急状态下的信息管理网络的有机结合模式, 科学、规范地管理疫情信息, 及时掌握和处理学校传染病发病情况, 同时加强与辖区卫生部门的沟通合作, 保证疫情相关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陇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光明日报, 2007-04-07 (2) .

[2]阳光.建立学校传染病预防体系的初步构想.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009, 40 (4) :83-84.

[3]杨建文, 李世荣, 何广立, 等.疾控卫生机构开展学校传染病防制工作现状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3, 4 (18) :3413-3415.

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75-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控制,但是传染病的发生率却呈攀升趋势,为了能使传染病得到抑制,各大医院已经开始采用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能对传染病进行全流程的监测、分析等,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1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介绍

1.1 所采用的系统概况 在医院的所有信息系统中,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系统,其采用了B/S构架,并在后台采用SQL2003企业版大型数据库,而前段则采用程序使用JAVA编程,前端应用程序使用范围较广,被整合到医院的各个部门,例如门诊医生工作站、住院医生工作站以及放射工作站,将其用来采集传染病管理的数据。在医院信息系统当中,容纳了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所有患者的信息资料,由于程序中一个菜单值对应一个功能,所以可容量大量的信息,而且操作简单方便。

1.2 可对疫情做统计并管理传染病患者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月对疫情做系统分析后,将其告知上级分管领导,使其了解到传染病的发病起因、以及高发人群,对这些患者的入院情况和药物使用情况作基本的了解,为了完善患者的管理,医院需从系统中提取传染病患者的相关信息,并且防保科每周须通过依托网上数据生成,对生成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从而全方面促进传染病传播的预防工作,推进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效果

2.1 降低病菌的报告率(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并保证报告的质量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医院当中,当医护人员填写病人的诊断结果完毕后,此时系统会在第一时间里向医生进行提示,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将其上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提示功能,有利于提高医生的报卡率,避免出现漏报、迟报的现象,及时报卡能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速率。相反,还可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系统将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与信息系统进行共享数据,对于一些手报工卡出现的字迹模糊不清、项目填写不全的现象,一律拒绝,此方法保证了患者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2.2 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的工作效率 由于我院已开始采用信息系统即医生站和检验科LIS,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研究,在不久将采用传染病网路管理和电子报告形式,这样一来就可在规定的时间当中对病情进行归类分析。一般是降低疫情的种类、科室分布和例数通过计算机做系统的分析,计算机将其数据整理,以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结果一目了然,大大节省了人力,与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相比,其效率不可比及,并且准确性高于人工计算,尤其是数据庞大时,人工计算难免会出现错误[2]。所以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对于医院疫情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在计算方面胜于人工计算,在报告卡方面也占优势,传统的纸质报告卡由人工进行填写,常常出现字迹不清、潦草等现象,但是现如今的电子报告卡,根据报告卡信息内容,将其制作成“传染病登记本”,并以电子版的形式展现出来,克服了报告信息模糊不清的现象,并且还可节省预防保健科人工收卡这一环节的工作,大大减少了预防保健科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对于已报的报告卡还可进行删除、修订等,体现了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高科技性能。除此之外,还能对传染病疫情做监测,便于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中了解到传染病传播的状况,全面控制病情的传播,其次还能对特种病情做跟踪监管,一发现病情发展呈现攀升趋势时,可马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防止传染病的继续传播、蔓延,给人们生命安全造成威胁[3]。将医生站、检验科LIS、传染病网路管理以及电子报告这四者相结合,不但可使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更方便、更快捷的目,而且可达到全面杜绝传染病的漏报、迟报的效果,提高传染病信息管理效率与疫情报告的工作效率以及报卡质量。

3 讨 论

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分为几个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传染病疫情监控系统主要負责科室传染病疫情的评分工作和项目检查工作,以及每个患者入院到出院情况都一一进行监测,并将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个数据都可查询,同时也具有录入功能,并且反应出患者的预报和反馈情况。至于位于科室工作站的子系统,则是对患者做相应的管理,患者的化验情况、检查情况等,都会反馈给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检查化验结果,进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就我国目前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取得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该系统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并能对管理质量做分析、评价,提高了疫情报告的质量,并能推动预防保健科的管理工作,但是若是能将此系统和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相联系起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会更加健全,现如今负责疫情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要对本院的疫情信息做管理,还需将全院的疫情报告输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这一环节常常出现漏报、迟报甚至是错报的现象。如将两系统连接起来,则省略了该环节,既节省人力,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各大医院目前采用C/S构架,并且后台使用SQLSERVER2000企业版大型数据库,前端应用程序使用PowerBuilder7编程,随后把采集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所有运用到的软件都集成到各个需要报告法定传染病的计算机工作站上,从而形成一个遍及整个医院的传染病报告和控制网络,能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控,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群.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23(3):33.

[2] 李晓华,李辉,杨国斌,等.一站式服务在门诊流程改造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36(04):114-115.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4

传染病防治

龙潭小学

2011年9月

龙潭小学2013—2014学年学校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如下:

1.按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校长作为学校传染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学校应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教职工工作职责,并指定专兼职教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晨检、午检、晚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学校普及卫生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定期召开教职工工作会议,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宿舍、食堂、教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等人群较集中的公共场所,落实好以下防范措施:

(1)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2)课间要求师生到室外活动。

(3)学校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晨检责任及措施

1、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三检应在学校防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进行,由上课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出勤、健康状况。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5

为了及时有效遏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的要求,特制定我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疫情报告人的设置

教导主任为我校责任疫情报告人,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和校长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工作。

三、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四、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向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教育辅导站和疾控部门报告。

五、学校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的老师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记录排查情况。

1、晨检应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委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并将晨检结果记录在班务日志上。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6

传染病防控监督管理校长第一责任制度

一、土门第二完全小学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程华(校长)。统一指挥协调全校的防控工作。副组长:唐禄年(副校长):协助校长完成防控工作。胡强年:(教导主任):协助校长完成防控工作。组

员:罗兴工

周奋勇

罗兴吉

马兴奎 王姝英 各班班主任

二、责任制度。

1.责任制度:学校校长程华同志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班班主任,教导主任为责任报告人,副校长唐禄年为常务负责人,保健教师陈秀同志为学校责任报告人。责任报告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学校其余教师、部门要积极配合责任人的工作,承担相应的防控责任。

2.疫情报告制度:对师生出现传染病疫情或疑似传染病疫情(如疑似狂犬病、禽流感、流脑、流感、甲肝、乙肝、麻疹、二号病、腮腺炎、水痘等传染病),各班主任、要立即通报给学校责任报告人和常务负责人,同时将病人实行隔离,学校立即通报卫生防疫站、家长及工作站、教育局相关负责办公室,并由卫生防疫站对其进行诊断检查,如确诊为传染病,将按卫生防疫站的要求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3.晨检制度:各班每日早读晨会时间,班主任老师负责对各班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科任老师做好对学生个人、教室等清洁卫生检查,如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各班主任要立即报告给学校责任报告人陈秀(保健教师),并做好记载。

4.缺课、缺勤登记制度:各班班主任要做好缺课学生的登记,弄清缺课学生的原因,如遇缺课学生有与传染病相似的病症,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应立即核实患病情况,做出相应处理。该生必须具有医院病情证明,才能允许返校上课。教导处要做缺勤教师的登记,并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处理。

5.就诊登记制度:各班班主任,教导主任,应做好学生、教师就诊登记,凡发现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员,应登记在册,及时向学校领导小组汇报,学校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

6.值班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按照要求切实认真做好值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班主任要做到信息24小时畅通,做到随时能联系。

7.传染病预防宣传制度:学校每期要组织开展一次“预防传染病”的课外活动,上一堂有关“预防传染病”的课,进行一次“传染病预防”的电视讲座,4~6年级写一篇有关“预防传染病”的作文。利用集会、影视、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少先队要开展一次有关“传染病预防”的主题队会活动。

8.校园清洁制度。各班每天对教室和清洁区进行清洁大扫除,坚决不留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证有良好的卫生环境。

9.责任追究制度:对疫情有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有关负责人和当事者的责任。

三、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禽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总务处护送去医院。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 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医校共管联系医院、县教育局、县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①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 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 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9.学校食堂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要求学校炊事员及值班老师上岗操作前必须洗手、消毒、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食堂炊事人员持证上岗,工作时必须戴口罩。

10.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以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定点医院诊断为准,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则将追究责任。学校有关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外,不得擅自在学生、教师、家长和新闻媒体发布,注意正确宣传,防止师生恐慌,以维护学校稳定。

四、后勤保障和物质准备

学校要保证预防控制传染病所需经费。按防疫部门要求,储备消毒器材、个人防护物品,比如口罩、手套等,以保障应急任务的执行。

六、评估总结

传染病疫情事件处理完毕后,学校要认真对处理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类似事件的处理改进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归档。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也应注意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土门第二完全小学小学传染病防治控制领导组织

一、领导小组成员:

长:程华(校长):统一指挥协调全校的防控工作。副组长:唐禄年(副校长):协助校长完成防控工作。胡强年(教导主任):协助校长完成防控工作。组

员:罗兴工

周奋勇

马兴奎

罗兴吉 王姝英 各班班主任

三、分工:

程华:负责对学校甲型H1NI流感防治及传染病防控工作做总体安排。

唐禄年、胡强年负责对于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落实。罗兴工、周奋勇、罗兴吉、马兴奎、王姝英及各班班主任: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防治具体工作,及根据上级要求部署甲型流感防治工作。

胡强年:负责学生晨检制度、表格的制定以及汇报工作的落实。负责各班晨检表格的收集,学校晨检总表格的填写汇总。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7

学校、幼儿园是学生和儿童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中爆发和流行, 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健。近几年来, 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有增多趋势,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尽管教育、卫生主管部门曾多次联合下发文件, 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解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流行情况, 掌握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对兴山县1999-2006年中小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

收集兴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99-2006年中小学传染病突发疫情调查报告及当事人调查的记录进行整理分析。疫情调查确认均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规定认定。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兴山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52所, 其中高中2所, 初中10所, 小学36所, 幼儿园3所, 特殊教育学校1所, 在校学生25 000余人。

2.2 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情况

2.2.1 不同类型学校疫情发生情况

1999-2006年共发生传染病突发疫情6种24起, 其中幼儿园2起 (8.3%) , 小学18起 (75.0%) , 中学 (含高中) 4起 (16.7%) 。发生在农村中、小学21起, 占87.5%;城镇3起, 占12.5%。

2.2.2 发病病种

24起突发疫情均为呼吸道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1种 (麻疹) 6起, 占25.0%;丙类传染病3种7起, 占29.2%, 其中流感5起, 占20.8%, 腮腺炎、风疹各1起, 占8.3%;非法定传染病2种11起, 占45.8%, 其中水痘10起, 占41.7%, 腺病毒感染1起。

2.2.3 发生时间

全年除寒暑假外, 在校期间均有发生, 其中2-6月份发生16起, 占66.7%;9-11月份发生8起, 占33.3%, 表明学校突发传染病疫情以春夏季学期为主。

2.2.4 发病病例数

24起突发疫情中, 报告发病病例数最少者10例, 最多者202例, 报告20例以内者7起, 占29.2%;20例以上17起, 占70.8%。罹患率在10%以下者13起, 占54.2%;10%以上11起, 占45.8%;最高达28.7%。

2.2.5 发病报告时间与疫情流行时间

发病24 h报告者仅3起;2~9 d报告8起, 占33.3%;10 d以上报告13起, 占54.2%。发病距报告时间最长达56 d。疫情流行持续时间20 d以内控制者8起, 35 d以内控制者18起占75.0%, 最长流行持续时间达70 d才终止。

3 讨论

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 仍然是传染病突发疫情发生的重点人群, 约占全部传染病爆发疫情的73.5%[1]。本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小学发病占75.0%, 其次为中学和幼儿园;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小学发病占87.5%。突发疫情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发生时间春夏季 (2-6月) 占66.7%, 秋季 (9-10月) 占33.3%。因此, 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重点应为春季呼吸道传染病。

本组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学校传染病疫情仍存在着严重的迟报现象, 24 h内报告者仅3起, 10 d以上报告者占54.2%, 严重延误了疫情控制的时机。因此, 应大力加强学校和乡村医生对传染病和突发疫情报告意识, 提高报告及时性, 特别是首发病例, 以便在最短、最佳时间内迅速扑灭疫情。

加强学校卫生管理, 乡镇寄宿制学校应作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点[2]。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学校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教育部门与卫生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 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乡镇中小学应按有关规定配备专 (兼) 职校医, 强化学校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 加强学校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 切实改善广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共同将学校传染病突发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杨建文.江苏某地2003-2004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1) :84-85.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院内传染病;防控;医院感染管理 ;作用Hospital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82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11-03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合理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系统管理和内涵建设的首位任务,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内传染病防控的重要环节,被医学界广泛关注[1]。医院感染伴随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科在承担全院传染病感染的预防、控制、监测、预警、控制、分析、统计、上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的作用,是医院有效防治传染病、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2]。医院近两年来通过实施院感控制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方面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院内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探讨医院感染管理在医院内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医院感染管理科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情况(观察组),并与2003年2月~2005年2月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相对照(对照组),观察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两组在护理人员配置、收治病种、疾病程度及患者人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2.1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大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普遍缺乏医院感染的防治知识,对消毒、隔离等重视不够,各项技术操作未完全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机进行,缺乏无菌观念,将病原微生物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给他人或自己造成感染,是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

1.2.2技术水平不到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大多基层医院设备缺乏,科室设置也不十分科学,如妇科和产科没有分开,合属妇产科,下设妇产科护理部,由此护理人员(包括助产士)往往不是来自妇幼或助产专业院校而是普通护校,导致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此外,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观察能力缺乏,应变能力较差,对常用药物的药理机制欠熟悉等均可造成致病菌传播造成院内感染[2-3]。

1.2.3制度及流程执行不到位:存在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的情况。在实际操作中易造成症状、体征观察不仔细,异常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护理记录模糊不清,以及用药差错等情况。

1.2.4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标识不清:大多医院缺乏对住院病人请假离院的专门管理制度;医嘱护理级别与床头分级不符,药物过敏标识与特殊用药标识无明显区分,危险地段未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或标识不醒目。

1.2.5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力度不够:受基层医院医疗设备的限制,治疗室与病区的空气消毒设施及洗涤清洁设施不够完善,设置独立的医院感染控制机构较少,往往归属于护理部或医务科,且多由护士管理,管理的专业性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医护人员并不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及流程,导致产房空气、氧气湿化瓶、消毒液等细菌指数超标[3]。

1.2.6护理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一些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护士缺乏与患者间的沟通经验,沟通技巧不足,使得对患者的心理、病情不够了解,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感和安全感不足,治疗依从性差,易诱发医院感染。

1.3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

1.3.1健全制度,完善管理监督体制。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传染病管理的中心科室,成立专门的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领导小组,小组人员由感染管理科的人组成,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及管理,尽可能减少和预防医源性感染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并定期进行感染管理效果的分析、统计及报告。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进行整改,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小组要完善对医院传染病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程序,规范院感管理的监督行为,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生进行监督检查,明确工作职责,健全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制度、院感知识人员培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1.3.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特别注意学习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条例及规定。通过选派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定期召开临床医生、护理人员例会进行医疗质量反馈及医疗、护理安全意识教育,组织院内培训(如基本业务训练、医院感染知识培养、护患沟通技巧等)等方式,分层次、分类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了解院感知识,提倡预防的观念,同时,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树立医院感染意识,提高对院感风险处理水平。

1.3.3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措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货渠道应进行严格控制,并且由医疗器械科专人购入,按照有关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与验收标准,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3-4],尽可能在医疗器械方面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1.3.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措施:医疗废弃物进行处置时,处置过程是否遵循相关规定是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需要多科室、多人员进行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良好处置的目的。医院应对医务人员以及进行医疗废弃物处置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设置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收取、运送、焚烧,并在上述工作完成后进行详细记录,严格做到医疗废弃物日产日清的要求,并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从而避免医疗废弃物流入社会,防止传染病暴发等严重后果。

1.3.5注重护理细节管理: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加强预见性护理及环节质量监控,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并通过建立标识、加床档、严格巡视等方式减少患者的安全隐患。此外,加强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教育,护理人员要确保"看服到口",并及时跟踪其服药效果。

1.3.6对医院内部环境微生物以及消毒灭菌情况进行及时监测与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派专人进行医院内部环境微生物以及消毒灭菌情况的监测与管理,定期对全院各病区以及科室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部位进行灭菌。若监测过程中发现超标情况,应及时向相关人员以及部门进行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对正在使用的紫外线灯,应进行使用时间累计记录,同时定期进行紫外线强度测试,若紫外线灯不能够达到合格标准,应及时进行更换,从而保证医院内部空气的消毒效果。

1.3.7加强医患、护患沟通:规范医生及护士言语,诊治、护理行为及礼仪,注意沟通过程中的主动、耐心、体贴、细致,引导医生、护士正确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同时明确探视制度,每天定时开放可视探视室,使患者与家属能够适时交流,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4]。

1.3.8严格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在发现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进行上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疫情网络直报工作,检验科、放射科等辅助科室人员每天对各类检验、放射等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电话报告监控管理部门和医务人员,为医务人员提供监测信息。

1.3.9传染病预防控制与技术指导。强化医院感染科的院感控制职能,传染病早期,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强化对早期发现散发传染病病例的控制,针对不同传染病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的控制,制定严格控制疫情传播的措施,隔离患者进行必要的医学干预,在传染病防治的报告、治疗、控制等环节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共监测出空气超标2.61%,物体表面超标2.82%,医务人员手超标1.25%。两年间全院10个病区56720名住院病人共发生医院感染143名,医院感染率0.25%。对上述统计结果与医院未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前各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一。

时间空气超标物体表面

超标医务人员

手超标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5.98%6.30%4.47%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2.61%2.82%1.25%P< 0.05< 0.05< 0.05由表一可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空气超标、物体表面超标以及医务人员手超标情况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由表二可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25%,明显低于未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前医院感染发生率0.51%,证明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3 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间医院10个病区56720名住院病人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显著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管理实效得到进一步增强,有效控制及预防了医院内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综上,加强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控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对防止医院内传染病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5]。

参考文献

[1] 徐艳凤,邵士春.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108-109.

[2] 季玉翠. 影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的原因及对策[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 25(1):171-172.

[3] 李嫦珍. 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674-675.

[4] 李万兰,郭晨霞.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6):1002-1004.

小学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9

一、建立应急小组

二、应急小组职责

1、接到学校出现疑似病人的疫情报告后,及时与当地党政和卫生部门联系,再及时向县防控办、县教育局汇报。

2、及时赶赴现场,在途中、车上要穿戴好防护装备。

3、协助当地政府组织卫生部门对病人开展隔离救治工作。

4、协助学校疏散师生。不准师生围观,防止混乱。没出现疫情的班级学生,班主任负责组织回原班;出现了疫情的班级学生,班主任组织在操场成体操队例集合。其余教职工在办公室集中。

5、协助学校在师生中清查与病人有接触史的教师或学生。要求师生主动报告和相互举报,及时把有接触史的师生报告给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进行诊断和隔离观察。

6、指导学校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7、应急小组在参加过程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必须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帽子、眼镜等,不准轻易接触病人,也不得盲目抢救病人。

三、纪律要求

1、当疫情出现时,各应急成员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命令,服从安排。

2、应急小组成员应熟悉急救工作内容和程序,掌握救治防护服等救治器材的使用方法。

3、到达现场后,必须听从指挥,不得自行其事,不得退缩和临阵脱逃。

小学传染病预防措施 篇10

为保护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根据省、市有关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传染病防控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姜建瑞

副组长:吴瑞争、靖长祥 成员: 各班班主任

职责: 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防预措施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2、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3、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课,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肝炎

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责任部门:大队部、各班主任)

4、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

境消毒工作。(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5、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

(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6、按规定有计划地协作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责任部门:大队部)

7、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责任部门:各班主任)

8、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9、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责任部门: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发现发热、头晕、呕吐、身体疼痛及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并送校卫生室诊治。经过卫生室被诊断后需送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或付班主任陪同前往)。并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2、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领导小组。

3、班主任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四、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班主任(或付班主任)要马上把学生带到校卫生室到学校卫生室进行隔离,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或付班主任)陪护送去医院。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疑传染病,要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五、跟进管理

1、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卫生室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感染源,防止疫情扩散。要求卫生部门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迅速、严密、彻底、全面的消毒。

2,对住院治疗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跟进,了解病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4、当患者病愈要求回校时,需向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出示医院出院证明,经过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回校。

管理者,警惕“压力传染” 篇11

关键词:言说 遭遇压力

去年此时,小小的SARS病毒,引得偌大的北京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当今年SARS卷土重来时,五一黄金周却并未受影响。这便出现了一个“管理嘴巴”的问题——如果每一个人都管理好自己的嘴巴,不把自己的SARS压力“言说”出来,那整个社会的SARS压力就会骤然下降。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面对压力时“管好嘴巴”同样适用。原因在于,压力传染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

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尤其是中高级管理者,感受到压力之后,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内心的压力传染给被管理者,使他们也感染上压力。当被管理者成为压力“携带”者,他们会以诸多的“管理难题”形式把压力再返回到管理层或者管理者。如此一来二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压力互动相互传染,越来越强化压力的程度,越来越使压力原因复杂化。批评、责怪、训斥、怒骂、抱怨、讥讽、挖苦、报复、转嫁责任成为压力在管理过程中传染的基本形式。形形色色的“言说”,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压力互动的常见方式。

言为心表,“言说”是心理和情绪在嘴巴上的反应。管理者的压力,会变成压力性的“言说”在管理活动中传染给被管理者。权力或者影响力越大,他们传染压力的面积和深度就越大和越深,而且占据着传染压力的主导位置。

对于被管理者,工作中在他们感到压力的时候,管理者和管理者的“言说”,自然就成了他们认为的压力源。谁愿意感受压力呢?压力是一种不安全、不顺服的感觉。对来自管理者的压力,被管理者本能的有一种抵抗的冲动。抵抗,是他们面对压力进行自我保护的内心愿望。抵抗的方式,一是推卸责任,二是阳奉阴违,三是跳槽,四是弄虚作假,五是消极怠工,六是假公济私,七是斤斤计较、你争我夺。对于被管理者的抵抗,管理者感到一种管理压力,于是继续施加或者增加压力。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压力对抗中,时间、精力、机会、激情都被内耗掉。俗话说,狗咬狗一嘴毛。压力对抗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常常是两败俱伤。

很少有管理者意识到,被管理者七种破坏工作的行为,正是他们对来自管理者压力的抵抗。更让管理者难以意识到的,是管理者对自己的压力和压力传染是盲目的。他们认为,自己对被管理者的批评是有依据和理由充分的。发脾气,是因为被管理者的工作错误屡教不改而忍无可忍。高要求,也是为了促进被管理者进步和成长。不信任,也是因为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总是令人不放心。怀疑,也是因为被管理者不够忠诚。

是的,在我们遭遇压力的时候,我们总是容易“外怪”。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睡不着觉怪床歪”。即在自己以外的地方,找压力源。事实上,压力源就在我们自己。打个比方,用手电筒照射镜子,反射回来的电光,恰恰是我们照射镜子的电光。管理者感到的管理压力,恰恰是他们传染给被管理者压力的反抗。

小学传染病管理制度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椐临湘市由丘陵、山区和湖区构成的地形特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丘陵、山区、湖区分别确定1个行政乡镇和市区作为调查的现场。其中在市区随机选定中、小学各1所,每个乡镇分别选择中学1所、小学3所。在14所学校中,中学选择三年级的学生2 611名,小学选择三年级以上的学生2 063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调查的饮水类型分为自来水、井水、桶装水和自备水等。按照拟定的“湖南省中小学生饮用水现状调查表”采用现场考察、询问、填写等方式完成学生饮用水的现状调查。参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本次的饮用水水质分析,选择了感官性状指标4项、一般化学指标5项、微生物指标3项、毒理学指标2项共14项指标作为判断学校饮用水水质的分析指标。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 5749-2006)[2]及拟定的湖南省中小学学生饮用水水质检测记录表的要求,由临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负责对14所学校的饮用水采样和水样的各项指标的实验室分析。

按照拟定的“湖南省中小学生饮水与疾病的调查表”,先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现场示范,统一询问和判断标准,采用现状加回顾性的调查方法,调查14所学校近1 a来饮水学生的肠炎、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和伤寒等4种常见介水传染病的发病率。

1.3 数据处理

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进行汇总,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过调查,临湘市中小学校饮水以井水和自来水为主,在所分析的14份水样中,总体合格率为78.57%,其中井水合格率为77.78%,自来水合格率为80.00%。

2.1 水质指标合格率

对每个学校各取1份饮用水的水样,进行色(度)、嗅和味、混浊度、肉眼可见物、pH 、氨氮、硝酸盐氮、硫酸盐、氯化物、氟化物、铅、砷、菌落总数和粪大肠菌群14项指标的分析,所得的水质检测结果除3所学校水质中的粪大肠菌群指标不合格外,其余各学校的各项水质分析指标均为合格。提示仍有少数学校的饮用水受到了人畜粪便含氮有机物的污染。现场调查发现,凡饮用水不合格的学校,其取水点均选在周边环境卫生较差或缺乏水源防护措施的田边、小河沟边、堰塘边, 加之抽水后未经有效的饮用水消毒所致。

2.2 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

饮用自来水的学生2 200人,发病44人,年发病率为2.00%;而饮用井水的学生2 474人,发病52人,年发病率为2.10%。2种不同饮水类型肠道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

与饮用水有关而发生了肠炎、细菌性痢疾和甲型肝炎有7所学校,发病共计96人。其中肠炎发病84人,年发病率为1.80%,占总发病人数的87.50%;细菌性痢疾发病9人,年发病率为0.19%,占总发病人数的9.38%;甲型肝炎发病3人,年发病率为0.06%,占总发病人数的3.13%;无伤寒副伤寒等疾病发生。

3 讨论

学校饮用水水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3,4]。从临湘市14所中小学校的饮用水现状与介水传染病调查结果得出,临湘市中小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存在粪大肠菌的污染隐患,并导致了学生发生肠道介水传染病。

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饮水卫生缺乏具体细化的要求,造成学校日常卫生管理茫然[5]。(2)中小学校饮水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学校饮水卫生安全意识薄弱[6,7]。

学校作为人口聚集地,饮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涉及千家万户幸福,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8,9,10]。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中小学校的饮用水问题,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改善其饮水质量[11]。

参考文献

[1]全国爱卫会,卫生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1990.

[2]钟格梅,唐振柱,杨虹,等.广西农村寄宿学校饮水微生物污染与介水传染病关系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47-1349.

[3]王彬,肖慈友,黄志安,等.宜宾县中小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职业卫生与病伤,2007,22(2):95-96.

[4]代天祥,李胜东,王天霞.云梦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调查.职业与健康,2007,23(7):206.

[5]张留喜,张丽华,李婷婷,等.农村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和厕所卫生现状调查.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1):27-29.

[6]刘建明,曾国梁,李云甫,等.祈阳县学校食堂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现状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8,15(4):1138-1139.

[7]杨清兰.梁河县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职业与健康,2007,23(7):538-539.

[8]褚梅,刘先国,黄艳,等.武汉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1):82-84.

[9]杨艰萍,周世忠,王频,等.上海市学校饮水卫生管理现状调查及监管对策.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20(5):242-244.

[10]韦显威.广西兴业县2003~2006年农村中学生活饮用水调查分析.广西医学,2007,29(10):1577-1578.

上一篇:超市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下一篇:向女朋友表白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