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精选8篇)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1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作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2

1. 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如“不拘于时” (《师说》) 与“学于余” (《师说》) 中的两个“于”字, 所处的位置相同, 都在动词后、名词前, 不结合文意就无法判断出用法的不同来。“不拘于时”是说不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很显然, 这里的“于”字是表被动的;而“学于余”是说向我学习, 因而此处的“于”字是介词“向”, 和表被动无关。

2. 语境推断法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 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 做到“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如“针针丛棘, 青麻头伏焉” (《促织》) ,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 (蟋蟀) 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 “伏焉”即“伏在那里”。又如“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的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 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 代文章, “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3. 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 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 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用在主谓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 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 (江苏卷)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 作“备”的宾语, 因此可推断“之”是助词, 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 应该是助词“的”。

4. 替换理解法

如果给出两个句子, 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 看句子是否讲得通。讲得通, 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 讲不通, 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 君致阁职”/“谁大王为此计者”这两句中加点字“为”的用法。我们知道, 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 代入第一句理解, “给我银子, 我替你谋个内阁职务”, 句子是通的, 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

5.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 抓住这点, 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分裂山河” (《过秦论》) 。“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 “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 由此可推断“因”也是“趁着”的意思。又如“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 由“矣”是语气助词, 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不同词性和用法。如: (1)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鄙贱之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久之, 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例 (1) 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2) “鄙贱之人”中, “人”是中心词, “鄙贱”是定语, 所以“之”应是助词, 相当于“的”。例 (3) 中“久”是时间副词, 充当句首状语, 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无, 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 是音节助词, 无义, 不译。

6. 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因此, 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 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 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孜孜焉惟进修是急”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 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 应该是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又如“其始相助, 后必相恶”中的“相”, 可以用成语“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这一相同结构的成语来推断, 这里“相”是虚指代词“他”, 有的又称其为指代性副词。

7. 标志确认法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 起承转合, 常用一些虚词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 可推断其用法。如“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 可译为“唉”。又如“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说》) ,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 可译为“因此”。

8. 实例推断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3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孙璐,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4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之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为

(一)作动词 1.译“做”、“成为”等。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以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其

(一)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

3.作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4.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

(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或表选择,可译为“还是”。也

(一)作助词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肯定、疑问、感叹、祁使等语气。译“了”“啊”要视具体情况定,或不译。

2.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不译。

(二)作副词,表示反复。于 作介词

1.引进动作的对象,译“对”“对于”“给”“与”“跟”。2.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地点,译“在”“ 在„„方面”“到”“从”“自”。3.说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由于”“因为”。4.表示比较,译“比”。5.表示被动,译“被”。乎

(一)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 1.表疑问。可译为“吗”“呢”。2.表测度,可译为“吧”。3.表感叹,译“啊”。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具体用法见“于”。

(三)作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四)作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焉

(一)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二)作代词

1疑问代词,译“哪里”“怎么”。2.指示代词,译“此”“这”。3.人称代词,译“他”“它”。

(三)助词

1.语气助词,用于句末。2.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四)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者

(一)代词,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二)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若„„者”,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

(三)作助词

1.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常与“也”呼应。2.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3.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3.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所 作助词

1.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二)作名词,译“处所”。

(三)“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译“„„的原因”“用来„„”。盖

1.用在句首,作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推想”的意思。2.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初中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篇5

如: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文言文虚词其的用法 篇6

例: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例:君其详之。——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

3)将,将要

例: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例: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极,甚

常见文言文虚词用法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见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考查这些虚词,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 成为完整 的句子,体现不同 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虚词考点的得分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13年高考语文(广西卷)翻译题部分:(1)……命三军入城乃食。(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很简单的虚词,很多学生 竟然翻译不出来,以致整个 文言句子 翻译出来 后不伦不类,直接影响了高考的得分。

二、文言虚词教学的对策

(一)采用谐音记忆法,巧妙记忆18个文言虚词

所谓的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把散乱而没有任何相关意义的词 或数字,换成平时 大家耳熟 能详的句子,方便记忆,加深记忆。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可以用谐音法记为“爸爸吃吧”。同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它们之间独立成词,没有任何 连贯的意义。要想把这18个虚词记在脑海 里面,做到信手拈来,估计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何况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普通高中 的学生。我的 做法是,打乱它们 的秩序,利用谐音,连词成句:“因为……而且……所以……”大家熟悉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把18个字连接起来:因为何乃其(班上一男同学的名字)与于则焉(班上另一女同学的名字的谐音,真名叫余泽嫣)关系非常好,而且外貌很相像(若),所以之乎者也!这么一改,18个虚词,学生就容易记住了。

(二)理解虚词的类别

1.介词

(1)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有时介词虚化了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介词“以”后面的部 分在一定 语境下常 可省略。例如:以獉(廉颇)为贤(于)大夫。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 置。例如:“是以獉”即“以是”,“何以”即“以何”。

(4)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工具、方式、原因、依据、条件及被动状态。例如:吾不能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状态)

2.副词

副词是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 词,具有以下 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 补语。例如:渔人甚异之。/王之好乐甚。

(2)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 围、时间、频度、语气、谦敬等。例如:窃为大王所不取也。

3.连词

连词的主要特点是:

(1)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如“且战且退”连接两个谓语表示并列关系。

(2)连词连接的前后词语或短语,有的是同类的,有的不同类,如果前后的顺序能够调换,则是并列关系;如果不能,可能是顺承、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

连词还可以表示目的、让步关系等。

4.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 不能独立 使用,也不充当 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

(1)结构助词

1有的助词有比较实在的意思。

例如:“欣欣然”的“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2有的只作为标志。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的“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主要 有:也、矣 (已)、耳 (尔)、焉、乎、欤(与)、耶(邪)、哉、夫等,在句子中帮助表示或加强各种语气。

另外,助词还有两个或多个连用的 情况,要根据情况确定其语气。

(三)按18个文言虚词谐音句 子 的 次 序,重 新 编 排整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因

1因求假暂归。(连词,于是,就)

2因乱以人,殆。(趁机)

3或因寄所托。(介词,依,随着)

4因以讽谏。(介词,凭借)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

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连词,因而)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介词,依照、根据)

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便、就)

2.为

1为吾子之将行也。(介词,可译为“在”)

2慎勿为妇死。(介词,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 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要想学好文言文虚词,关键在于积 累,在于理清 虚词的框架体系,还在于利用一切方法,巧妙记忆,各个击破,持之以恒,温故知新,如此,高考中的18个虚词就可牢固掌握了。

摘要:文言文难学难考,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的效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理,从“巧”下功夫,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文言虚词“焉”字用法例释 篇8

一、语气助词“焉”

1.用于叙述句末,表示停顿,起强调作用,一般不必译出。例如:

①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先生说的这些话,对我的思想深有触动。

②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列子•愚公移山》)

译: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

2.用于疑问句末,句中有疑问词表示疑问语气,“焉”表示肯定。一般译为“呢”。例如:

①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大王如果怜悯它没罪就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可选择呢?“焉”译为“呢”。

②不然者,我何辞焉!(李朝威《柳毅传》)

译:不是这样的话,我怎么能推卸(责任)呢!“焉”译为“呢”。

3.在句中,无意义。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得不到解答,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学习,大的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是明白道理的。

二、代词“焉”

“焉”用作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1.指示代词“焉”。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焉”指处所,译为“从这里”。

2.疑问代词“焉”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疑问或反问,可译为“哪里”“怎么”“什么”。例如:

①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怎么会有仁爱的人处在君王的地位,却能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焉”译为“怎么”。

②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译:世俗与我情志相违,(我)还驾车出游追求什么?“焉”译为“什么”。

3.代词,相当于“之”。例如:

则山下皆石穴罅(xi„),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不知洞的深浅,微波涌进了洞、缝,水石相击而发现这出声响。“焉”代地方“石穴罅”。

三、形容词或拟声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例如:

①盘盘焉,囷囷焉。(杜牧《阿房宫赋》)

译:盘据回旋的,屈曲勾折的。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在乱石中挑一两块敲敲,硿硿作响,我本就觉得可笑,并不相信。

四、兼词,“于之”“于此”“于彼”“于何”,译为“在哪里”“在这里”“在那里”。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然而,体力足够到达,(却没有到达)。“焉”译为“到哪里”。

②且焉置土石?(《列子•愚公移山》)

译:况且又往哪里放置从山上挖下来的泥土与石块呢?“焉”译为:“在哪里”。

③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激于大义而死于这件事的。“焉”译为“这件事”。

上一篇:u8合同管理下一篇:我好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