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校长述职报告(精选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小西堡总校校长安静梅,半年多来,在石局长和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我们紧紧围绕文教局的指导思想,突出“质量与安全”两大主题。认真落实五种意识,即:“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现总结汇报如下。
主要做法:
一、严明纪律 外树形象
首先从校长教师的仪容仪表抓起,树正面形象,抓反面典型。要求穿着不可邋遢随意或奇装异服,言谈举止要彰显师表风范,进而规范学生仪表风貌。
我们每天开完碰头会就下基层小学去检查,发现有部分学校学生穿拖鞋背心上课现象,还有一校的办公室尘土遍地,就以此为抓手,重点整治,连续三次亲自到校督导,彻底整改该校的校风校纪。并以此为切入点,整治了全总校的校长教师的工作状态。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小西堡总校的校容校貌、师生的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二、加强学习内强素质
1、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只有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先后三次请教研室以李梦周主任为首的指导团队,对我总校的业务进行了具体指导,方向指正。使我们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接着又三次请南沿村完小骨干教师到我校参与说、听、评课活动,让我们的教师赶有目标,学有榜样。其次,我们还要走出去。先后三次派出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去世纪路和南沿村完小学习管理经验和教学经验。迅速成长了一批教科研带头人,在
全乡各校开展二次培训,全面辐射。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现在我们总校各校的每周教研得以扎实的开展,以教促学,以学促研,以教研的提升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以点带面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四月份在小西堡小学召开学校及班级管理现场会,观摩了小西堡小学的常规管理模式,参观了小西堡小学的家长会。共同研讨了家校结合的沟通机制。而后每周换一所学校召开现场会,初步形成了具有小西堡总校特色的“校长、教师、学生三养成教育”。
三、抓住机遇 借势发展
我们紧跟文教局发展步伐,积极参加文教局布置的各项活动,文艺汇演、讲故事比赛、师德征文、最美教师演讲赛等一系列活动在全乡有序开展。1、5月份,我校有幸承办了全区趣味运动会,体现了文教局对东部学校的厚爱和支持,也增强了我乡师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了全总校的师生人
人爱运动的良好局面。也直接的推动了总校的体卫工作的开展。把太极拳运动,眼保健操活动,大课间活动和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给有机的激活了。小西堡总校的体卫工作不但有了新起色,而且又有了新目标。
2、经开区教研室在全区开展赛课活动,给我们带了新机遇。我们积极参加,在李主任指导下,我们老师取得了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我们趁势而为,借机在全总校开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积极在全总校开展赛后的总结,把参赛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先进理念在全乡推展开来。我们要的是整体的提高,一起的进步。提高自身素质水平我们要永远在路上!
3、随着世小与后大联校建联盟校,小西堡总校后大联校的提档升级步入了快车道。在送教下乡,送书下乡,最美教师演讲等一系列的活动和帮扶下。直接提升了后大联校办学品味和师生素养。我们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教局的大
力支持下,在联盟校的帮扶下。我们借势借力,攻坚克难,推动小西堡总校全面发展的大好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四、以强扶弱 整体发展
1、全乡各校共有正规师范院校毕业教师27人,全乡有9所学校包括校长清一色都是50岁以上老民办转正教师,功底差年龄大,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接受新观念新方法的能力有限。尽快提高这一部分人员的能力已成我们总校的当务之急。所以我们以师资较为优良的完全小学为中心,辐射管理帮扶附近教学点,结为联盟校,送教下点,帮助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在全乡层面的带动作用,达到步调一致,整体发展。
2、随着这些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也初见成效,期末考试,及格率由,优秀率各有上升,学生持续回流,目前初步统计已回流学生427人。家长已经开始信任我们,关注我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信心百倍的努力工
作。去做好小西堡总乡这份答卷。决不能辜负文教局和小西堡乡父老乡亲的期望。
五、居安思危 防患未然
在安全工作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让学生踏入校园即走进平安。主要做法有:
1、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巡查率要求100%
2、继续用好学校、班级两个安全日志,按时排查,及时整改,如实记录,多一份小心就多一份安心。
3、每月一次安全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4、重视安全教育,定期召开家长安全教育专题会,家校联手,共创平安校园。
5、重视开学第一课和放假前安全教育,发放防溺水卡,告家长通知书,假期期间进行有效的提醒安全注意事项教育。
6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每学期层层
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
存在问题:
一、小西堡有4所学校在建,需要时时催进度把质量,筹划校舍附属设施配备。有4所新建学校,需要谋划教师配备和招生工作。
二、办公条件有待改善,多个教学点人员老化,办学条件滞后,一切数据报表都是手写及人工递送,影响了总校整体工作效率。
三、一些制约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方法措施,需要改进,比如绩效考核、评优晋级制度没有起到激励教师积极性的作用,学生流失现象严重没有相应的制度去制约。
下半年谋划: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再提高认识,站在新的起点,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形势对学校工作的新要求,校长教师有担当有压力,对得起一村百姓,对得起一校学生。
二、按照文教局布局调整精神,我
乡21所小学整编为8所区域中心小学,中心小学与下属教学点结为联盟校,总校安排布置各项工作和活动对口各中心小学,中心小学负责本校及区域内教学点的协调管理,实现梯度管理,结束一校一长一教师的零散管理结构。形成管理网络,提高工作效率。
三、大胆实施绩效考核,制定绩效考核补充制度,以18人为基数,每增一人或每减一人都与班主任费和教师绩效息息相关,打破平均主义,奖优罚劣,拉大绩效工资差距,奖到喜不自禁,罚到追悔莫及,这样才能体现对所有教师的公平。
四、完善了评优晋级新制度,都倾向于一线教师,倾向于大班额教师,倾向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教师,评优晋级的教师要代表小西堡的正能量。
五、按照有关师资配备文件精神,班级学生数及各校实际,重新核定各校教师岗位,精简了25个代课教师岗位。
六、为使我乡异地任教老师能留得
住教得好,制定了关于跨区域任教乡村教师优惠办法,改善他们的住宿生活条件,为他们宿舍安装空调,并发放交通补助,在评优晋级中同等条件异地任教老师优先,使他们生活能舒心,工作有信心,留下能安心。
“校长”这一概念源于西方的“大王”, 其含义是在身份、地位、重要性和权力方面名列第一。从辞源上看, 校长是一校之长, 掌握着决定学校运行的权力。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影响学校组织发展, 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首脑, 学校发展的掌舵者。
一、农村学校校长概述
我国中小学校长随着清末新型学堂的建立而诞生。1862年, 清朝政府创办京师同文馆, 标志着我国近代新式学堂的产生。大兴“废科举、兴学堂”之风, 创办了许多新型学校, 各地对学校领导者却无统一名称, “堂长”、“主事”、“总教习”、“总理”、“监督”等不一而足。民国以后, 蔡元培先生任教育总长, 着手对旧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其中规定:“从前各项学堂, 均改为学校, 监督、堂长应一律统称为校长”。从此, 我国学校最高领导者有了规范的名称———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 是聚集教师精神的一种力量。校长的素质是履行职责的基本保证。
现代校长的素质指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兴趣、文化、意志和体力等。我国21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四大基础素质、六大现代管理意识、八大现代管理能力。基础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自我发展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管理意识包括民主法制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科研兴校意识、校本管理意识、效能意识。现代管理能力包括科学决策能力、统筹教育资源能力、领导教学工作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创建校园文化能力、获取利用信息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依法治校能力。校长也是教师, 是特殊教师, 是教师的教师。
校长的成长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职前预备期 (5~7年) :教师经过努力, 成为优秀者。适应期 (2~4年) :需要尽快转变角色, 树立校长角色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协调人际关系、增进了解、树立形象、赢得信任。称职期 (3~5年) :校长已经熟悉学校管理, 积累丰富办学经验, 有意识探索办学规律。成熟期 (10~15年) 校长能够不断反思, 将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形成办学亮点, 由亮点凝聚特色, 由特色汇聚优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 现代领导学认为, 领导的概念包含三重含义, 第一权力, 第二责任, 第三服务。
农村学校多指远离城市, 经济欠发达、交通偏远不畅、信息相对闭塞、条件相对艰苦、教师待遇不高、人数较少的一类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多有管理积极性, 但缺乏现代学校管理的理念、手段和方法, 多实施维持性管理, 没有发展的策略和对学校的营销理念。许多农村学校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规章制度不健全;农村学校机构不健全, 缺少民主监督, 行政管理不规范。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学校校长较多关注实施新课程、教育基础理论、学生德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控制农村教师流失、留守儿童教育等。一是管理观念滞后, 没有教育理想, 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受传统观念影响, 缺乏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把握;保守、安于现状, 难于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二是素质能力差距大。农村学校校长个人能力、心理状况有差异;创造能力、职业个性水平普遍不高;改革创新、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领导艺术还不符合现代学校校长的素质要求。三是现代教育信息量偏少。农村学校地处偏远, 与外界接触不多, 条件非常有限。四是学校管理缺乏多样化。农村学校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 领域越来越广泛, 面对新问题管理方法单一, 缺乏管理艺术和机智。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 属于经验型或行政型管理。农村学校校长较为年轻, 缺乏教育管理经验。校长年龄和教龄存在地域差异, 校长学历也存在地域差异。据抽样调查, 学历分布大致为:中师22%、大专63%、本科15%, 无研究生学历。
农村学校校长年轻化, 一般在40岁左右, 平均教龄不足20年, 普遍经验不足。农村学校校长专业化之路重在行动改变, 开展基于管理实践的行为设计、行为实践、行为反思、行为改善;将自己置身于学校管理改进的问题情境中, 去交流、研讨、求教、设计、行动、反思和改进。“重在行动改变”的培训提升模式强调:一是保持同事间的互助指导, 并注重纵向的理念引领;二要保持侧重讨论式的案例教学;包含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形成一种多元、互动、开放的局面。农村学校校长培训以项目为载体, 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以思考为动力, 以行动为目的, 以设计、实践、反思、改善为基本环节。依赖有效开展“实地跟踪指导”的专家团队, 远程信息交流平台, 聚焦农村学校管理问题解决, 促进校长管理行为改变。农村学校校长培训遵循“导师指导、分类实施、分散研修、同伴互助”原则, 具体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法、专题研讨法、参观考察法、论坛交流法、实践反思法、挂职锻炼法、课题研究法。
二、农村学校校长职责
校长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四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主持全面工作;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 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管理中的校长角色:组织管理者、教学领导者、人际关系促进者、冲突调解者、变革代理者、学习型组织建设者、学校文化缔造者。校长要为学校描绘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前景;帮助学校教职工持续不断成长;让每一个人清楚卓越的标准在何处;组织好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关键细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校长的核心职责, 校长必须关注隐性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农村乡镇中小学校长应扮好五种角色:乡镇教育发展的规划者、乡镇教育的法人代表、乡镇学校教师的服务者、乡镇发展的教育顾问、乡镇百姓的咨询专家。同时, 乡镇中小学必须成为本乡镇教育的业务指导中心、德育中心、教研中心、师训中心、素质教育示范中心、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中心等六大中心。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校长角色。学校文化是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通过共同努力, 创立起来的传统和仪式的复杂模式。文化模式具有高度的持久性, 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塑造人们的思维感觉行为。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 仪式和典礼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 建筑和收藏品是学校文化的象征。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塑造者, 校长扮演八种角色:历史学家———认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人类学侦探———分析并探究界定当前文化的规范;幻想家——描绘学校的未来;行走的符号——通过衣着和言行推行特定的价值观;陶工———塑造学校的榜样, 决定学校的仪式、传统、典礼和符号;诗人———维护学校的最佳形象;演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治疗师———监督学校的变化。
农村学校校长职业生涯的轨迹一般是“上岗校长———合格校长———优秀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提倡教育家办学, 一是坚持教育的内在品格。陶行知先生说:“教人做主人的教育, 教人向前创造的教育”, 向上、创造是教育的本真内涵。二是实践, 坚持“在路上”, 生活就会改变, 学校就会进步, 新人就会涌现, 我们就会和孩子们一起“天天向上”。教育家校长是一位有教育家情感、信念和胸怀的校长。教育家校长还应该是一个有“仁心、公心和恒心”的校长。同时, 有个人魅力、应多谋划、要善决断。教育家从实践中诞生, 在实践中养成实践智慧。热爱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学科知识;学会反思和研究;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社会责任感。成为教育家要优化思维:实践推理、平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提出自己的教育隐喻、始终处于进行时态。教育家办学的条件:有实践经验、有教育理想、有素质、有创新、有影响。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内涵在于懂教育、能领导、善管理、长研究、乐协调。总之。作一名书生型校长, 一爱读书、二有思想、三有梦想。
三、农村学校校长管理策略
1. 农村学校校长管理艺术
第一, 校长的决策艺术, 决策最古老的含义就是在几种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做到“七个字”:清、慎、虚、明、缓、实、机。第二, 校长的用人艺术, 校长用人不妨学拿破仑。一不讲辈分, 二不论背景, 三不求完人, 四不计前嫌, 五有功必赏。第三, 校长的工作艺术, 正确把握好“度”, 用好六个“度”。“高度”指看问题的层次。“态度”指度的动态性。“弯度”指度以折射的方式形成。“角度”指度由多角度视野来确定。“尺度”指一种衡量的尺。“适度”指注意到质和量。第四, 校长的养心艺术, 给情绪装“安全阀”, 先把“泥点”晾干。以诚换诚, 提升多重境界;乐观豁达最养心;把对方当做“空船”;铭记“一切都会过去”, 保持一颗平常心。第五, 校长的人际艺术, 巧妙处理正副职关系。副职:到位不越位, 补台不拆台。一忌抢帅位、二忌挤将位、三忌占士位。定好位、负好责、分好身;听从、服从、不盲从;建功、立功、不居功。正职:合理放权、层次管理, 做到信任、肯定和宽容。提倡尊重式管理, 力求做到尊重、换位和让利。
2. 加盟城市名校集团化
在落实教育中长期规划, 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 各地正探索城市名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弱势学校的捆绑式发展模式。农村学校可以寻求城市学校加盟集团共谋发展。利用名校优质教师资源带动农村学校教学和科研上台阶, 以先进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教研实践中, 校长对科研重视不够, 影响教师专业化提升。实施一加一帮扶计划, 名校优秀教师带一名农村学校教师, 开展导师制系列活动。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名校短期进修或挂职锻炼。名校闲置资源转移到农村学校物尽其用。
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区域内教育发展不均衡, 少数民族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存在差异。农村撤点并校后, 村完全小学、教学点数量减少, 寄宿制学校和中心小学增多, 校际之间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硬件, 也体现在师资上, 一是建立远程教学网络, 开展网上教学和辅导, 共享名校优质教师资源;二是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实施课程改革。农村学校校长要加强教学支持。教学支持的特征是人本性和层次性, 开展常规性支持和发展性支持。
3. 建立教师流动机制
在人才管理方面,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实行契约化管理, 避免“近亲繁殖”。把人才当成“河流”, 而不是当成“水库”来管理。日本实行教师转任制度, 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年限一般为3~5年, 最多不超过10年, 新教师, 工作前三年不能在自家附近学校工作, 应在偏远地方工作, 逐步调到自家所在地附近学校, 以便校际交流。努力实现教师区域内校际流动, 教师无障碍流动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最佳途径。一是校际教师交流制度化, 每年一定比例教师到外校任教;二是鼓励教师校际之间走教, 多校共用一名紧缺师资;三是利用高师院校顶岗实习之机, 置换教师到高校进修;四是参加各级各类教师培训, 提高素质和能力。
4. 构建U-S共同体
U-S共同体就是大学中小学共同体, 将学校建设成为道德共同体, 首先, 价值观应当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而确立。其次, 建设道德共同体要以愿景来凝聚力量。师生有长期的驱动关系, 就会对学校有高度的认同感, 就会和学校融为一体。构建大学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是为了特定目的而聚合在一起生活的群体、组织或团队。它以大学和基础教育为联合基地, 以优质教师的成长为目标, 以培养过程的合作与研讨为载体, 共建教师发展学校, 通过项目合作、教学互动、共同研究、资源共享、最终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合作联盟。其主要特征是:有共同目标追求与合作共识, 有稳定合作联盟与实际合作项目, 有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合作双赢, 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特色体系。理论基础是:实践性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合作性理论。
5. 学校特色发展
办学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应当有自己的特色。海明威说, 写作有“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其实, 创造学校的办学特色, 就是“寻找表达自己的句子”。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鲜明旗帜, 学校特色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特色发展, 是“高原上的高峰”;学校特色建设应基于校本又能促进传统变化。“本土化”、“校本化”都包含双向交融变化的过程, 学校特色应带来学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学校特色要坚持主色调与丰富性统一, 允许个性张扬, 鼓励和而不同。文化是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单位意识的一种手段。学校提倡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服务留人、环境留人, 最高境界是文化留人。教师专业发展呼唤学校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走特色发展之路的学习型组织。
6.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学校在精致的区域文化和学校历史文化基础上, 以“大众化教育、精致化运作”为基本指导思想, 以精良的人才组合, 精美的教育教学环境, 精细的组织管理, 精品化的教育教学内容, 精致的教育教学方式, 精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推进精致教育工程, 塑造融科技素质与人文素养为一体、内涵丰富的优秀人才。推行精细化管理, 可以使管理队伍精干化、教师队伍精锐化、管理模式精致化, 管理特点:严、细和实。实施关键点控制法, 就是抓主要矛盾、决定性因素和关键细节, 对关键环节的控制精致化就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境界, 将人的发展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精致化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 是优质教育的必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美]特伦斯.校长在塑造学校文化中的角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团城小学是良庆区南晓镇最偏远的学校之一,很多在这工作过的教师,总会想方设法调离出去。马超良到此任职后,一心一意扑在学校工作上,决心当好这所农村学校的校长,从未想过要离开。
由于地处偏远,学校之前招聘的一些年轻教师来了又走,很难留住人。为此,马超良一方面积极改善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一方面解决教师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外地的教师多是年轻人,一个人生活很不方便,马超良便和妻子商量,由妻子负责种菜、做家务,和外地教师一起搭伙过生活。2009年以来,先后有9位老师和马超良夫妇一起生活,这个“大家庭”最多的时候有7个成员。外地教师回家或来校都没有车辆直达,十年来,马超良都用私家车义务接送这些老师。
在马超良的努力下,如今的团城小学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师队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获得稳步提升。
马超良多次获评为良庆区、南晓镇优秀教育工作者,2013年获评为良庆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获评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
——2014年春个人述职报告
作为一校之长,我长期坚持“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抓住机遇,克难奋进,不断发展。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经常以之激励自己。
一、扎根山区,心系教育:一片冰心在玉壶
1、思想引路。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转眼间已经工作二十余年。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教师走了一个又一个,但我没有动摇,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坚守。我总认为,我们应该为这一方百姓作想。我始终相信,“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的事业就在哪里。”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非常高的政治觉悟,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开展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学期,我校党支部再次被王家畈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主动发展。面临学校生源减少,资金不足等困难,我没有却步,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方方面面求帮助。经过不懈努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近几年,校园建设日新月异,我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空调走进教室,筹建标准化食堂,创建“班级植物角”,打造“绿色、书香、阳光”校园品牌,我一直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
3、关爱学生。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也会耐心教育,动之于情。2014年春,听班主任反映九年级的陈敏敏同学家庭交通不便,十分困难。我了解情况后,和几位老师翻山越岭,步行四十余里前往慰问,并多次给予资助。我总想:农村家庭培养个伢不简单,我们应该多关心他们。
二、率先垂范,树立标高:此地无声胜有声
1、管理带头。多年来,要求教师做到的,我首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为全校师生树立标高。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每天到校后都要在校园内巡视一番。在学校里,我主动要求和老师们一样担任值周任务,确保校园平安。本学期,我校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2、学科引领。作为校长,我仍然长期担任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在学校人员紧张的时候,甚至带过跨年级双班。老师们的负担都很重,我觉得应该多分担一些。本学期,因教师工作调动,我又主动接手一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所带物理学科近十年年年获奖,2013年再次夺得市级一等奖,教学设计《升华与凝华》获得宜昌市一等奖。
3、行动示范。平时,我积极倡导老师们当好学校的主人,自力更生。凡是学校自己能够动手解决的事情,我总是一马当先。在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我忙着规划,带头种花植草,经常身带泥垢。我校教师人人参与学校建设,毫无怨言。
三、以人为本,情感凝聚:情到深处自然浓
1、先人后己。在廉政方面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谋私利。在荣誉面前,我不但不伸手,还尽可能地把荣誉和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尤其是在一线工作的教师。老师们更辛苦,我总是这样想。这样以来,其他没有获得荣誉的同志也无话可说,大家工作起来劲头十足,无形之中增强了凝聚力。
2、情暖职工。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我总是热情帮助,如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使他们一心一意投入到教学中。当教职工向我寻求帮助时,即使有困难,我也会想方设法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本学期,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班子成员看望退休职工刘发兴老师、李华东师傅等人多次,为了教职工的利益四处奔走。感情留人,这是我所做的尽可能的努力。
3、关注发展。在人才管理领域,我始终坚持“适才适用,适人适职”的原则,不搞排资论辈,不搞文山会海,大胆起用中青年教师。本学期,创造性地开展“幸福教师”和“校园名师”的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成长的舞台。长此以往,教师安教、乐教、善教的良好氛围已全然形成。
四、放眼未来,积极进取:为有源头活水来
1、坚持素质教育。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我对艺术教育也非常重视。每周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每学期一次运动会,每年一次艺术节,雷打不动,亲自督查。我这样想,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得到发展,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着想。学校在市艺术节中多次表现不俗,并捧回团体奖。现在,我又计划在学期结束或假期对这些山里孩子开展艺术培训活动。
2、重视文化浸润。平时,我非常注意对学生平时的文化熏陶,将教学楼原来较为刚性的文字替换成了儒雅的经典名句,如《三字经》、《论语》、《增广贤文》等,学生行走之间,便会耳濡目染;校园各处可见不锈钢牌,无不渗透着圣贤先哲思想精髓。在校园内增设“流动书橱”、新增文化墙等,竭力以书香去濡染学生,让他们充满书香气息。
3、倡导平民教育。长期以来,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工作态度,我校从来都未分过重点班,坚持教育公平,不放弃每一个学生。思想决定行动,我尽力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教师,学校多次获得“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称号算是最好的慰藉吧。
现在我就自己20xx年担任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校长所做的工作作一简要回顾,请大家审议。
20xx年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民办学校办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一年。面临新的形势,如何筹划未来,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认真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并充分征求意见,加速学校集团化建设的想法日趋成熟:巩固提升初中,发展精品高中,扩展幼儿园和小学,整个集团从低学段到高学段形成下宽上尖的办学金字塔结构,为学校长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我围绕这个构想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现分述如下:
一、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初中本部的教育质量,增加特色。
(一)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省级结题和健全人格课题区级结题后,学校课题研究和课题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怎么提升学校这两个重大课题的研究水平,并运用研究成果深化我校课改是我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经过深入思考,然后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提出“整合深化、规范实测、系统评价”的研究新思路,以指导下阶段的研究和课改。并与同事们共同努力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的时空整合。我积极参加各类赛课献课的打磨过程,指导这些课程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健全人格教育课的元素。现在我校已有相当一部分课堂能自己设计一些手脑并用或者表演式的活动,或者把教学的一些重要问题设计成小课题让学生分组探究。在教学取材和教学过程中也能自觉地贯彻健全人格要素。在我的推动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和健全人格教育课题组都开始编制实测量表。我还积极组织了我校参与省市的综合实践课展示活动,组织力量参与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术年会,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我自己赴省市会议和省内兄弟学校开办讲座,把我校的课程改革及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到全省。我还认真审阅我校健全人格教育课题组各种申报材料,推动了我校健全人格教育课题申报省重大课题成功。
(二)加强教学教研常规管理,是我一直强调的工作。除了支持和推动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组织行政人员加强教学巡查深入教研组参加活动和进课堂听课。我还亲自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教研(课题)组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使本期教研工作的计划性,过程的规范性进一步加强。
为了推动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上一个新水平,我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未来几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其中要求教研(课题)组要把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未来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二、大力推动高中部建设,完成集团高学段的布局。
我认为,建设优质的高中部有利于提高学校在社会上受重视的程度,也有利于我校自己的初中小学招生。为此,我说服董事会同意建设高中部并投入修建教学楼。我还协调解决了立项报建及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施工正常运行。作为新增的一个学段,教师队伍组建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为此我和同事们共同努力在高中教师招聘尤其是名优教师的引进上做了许多工作。目前不但能保证高中各学科都有来自重点高中创造过优秀高考成绩的在职教师任教,而且能保证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是全国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或名优教师任教,为高中正常开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另外,我还督促并指导制定了高中办学的初步方案,高中招生简章,明确了高中理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主要措施等,使高中办学的问题越来越明晰、完整。
三、关注小学部建设,促进小学部办学模式逐渐成熟。
我校小学部目前已有四个年级在校。为了推动小学随着年级的增加办学模式更加成熟,我审查了小学部的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小学的课程方案和评价方案,及时了解并督促解决小学部管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小学部教师招聘和培训,指导了小学部的硬件建设和环境文化建设。我的工作推动了小学部办学水平的提高和办学模式的日渐成熟,使小学的发展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影响,
四、推动附幼提高层次,并购荣汇幼儿园,促进集团基础学段进一步加宽。
20xx年我指导附幼明确了办园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建设方向,推动附幼建立了新进教师考核招聘制和在岗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推动附幼建立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指导幼儿园制定了课程建设方案,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
我还特别关注了幼儿园老师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关注了幼儿园出现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并予以及时指正,从而使附幼克服了很多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同时,我还关心指导了幼儿园的招生工作。我的以上工作对于推动附幼克服以往的不足,迅速走了正轨发挥了应有作用,附幼在集团指导下队伍建设加强,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源增长迅速。
20xx年,我还推动了并购荣汇幼儿园,使城区两所公认的精品优质园都归于我集团旗下,从而使集团基础学段进一步加宽,集团下宽上尖的结构模型已初步体现,使集团内低学段为高学段提供生源的体系逐步形成。
结束语
20xx年我还指导了“新双中培训学校的工作”,使其制度和课程逐步形成体系并且使培训学校与校本部形成规范的良性互动关系。由此,一个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和两所幼儿园及一个培训部的双中实验校教育集团初步形成。我由此思考建立了以双中实验校为龙头的集团学校,我拟定了集团校建设方案,明确了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形成了集团章程。在此基础上,我撰写了双中实验校教育集团—2025年的6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6年学校集团化发展的目标、措施、阶段任务等。
总之,20xx年我所做的工作推动学校集团化建设已经成型,并且初步形成了从低学段到高学段下宽上尖的金字塔结构,集团内低段为高段提供生源的模式初步形成,增强了学校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抗击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学校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学校副校长述职报告2007-12-09 21:09:1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学校副校长述职报告学校副校长述职报告(2)
一、政治思想
我认为担任副校长一职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因而我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为更好完成这项工作,我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工作中,坚决履行“三个代表”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利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了工作水平。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在分管的业务工作和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近一年 的工作,我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知识。我觉得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思想:
1、以身作则是工作的基础
从担任学校的中层干部到校级领导,这中间虽有一个角色的转换,但有一条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各项工作要以身作则,既要做指挥员,同时又要做“士兵”。于是,这一年来,我踏踏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做”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其它同志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学到了有价值的工作经验,也吸取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教训。一年中,我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经常早出晚归,基本做到晚上下班巡视全校一周,平时及时处置有关问题,许多重大活动以身作则。通过努力,我的工作也获得了大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不断学习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源泉 要更好地适应分管业务的工作,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管理水平。这一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先进的
教育理念,吸收教育教学管理的先进经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行为,新课程标准与教师及学生评价等。自学了素质教育的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等。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的步伐加快,我及时把握课改实验的脉膊,向全体老师传达有关信息,组织安排老师们学习、交流新课程标准理念。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指导业务工作的能力。
3、改革创新是开展工作的动力 教育教学等工作,有许多领域值得我们去研究;同时,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不完善的地方也值得我们探讨、改革。因此,在分管学校的教学业务的决策、组织、指导等过程中,我注重以改革的眼光,创新的意识来思考工作,一年来,在组织学校艺术节活动中、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中、学生的评比体系中,教育教学的检查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使分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4、走群众路线是搞好工作的生命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在于每一位教师,我们的教师队伍又是富有创造力的群体,因此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搞好这项工作的生命。一年来,我虚心学习,自觉向老师请教。重大活动能及时征求有关同志的意见,听取合理化的建议,使各项工作更有条理、更为落实。
三、主要工作实绩
1、牢牢抓住学校“安全稳定第一”的工作重点,及时传达安全要求,布置安全工作,组织有关处室认真开展安全巡视,认真履行各项安全制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发展的稳定局面。一年来全校无安全事件。
2、比较出色的完成学校各项重大活动的组织工作,运动会热闹有序;艺术书法节隆重而富有艺术魅力,极大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常规工作开展稳妥有序;预防和控制“非典”制度齐全,工作严密,措施到位,全体教职工齐心。
3、一年代了许多班级的课,初一到初三共计有8个班级。虽然累点,但看到工作能有序进行,代课期间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心里有很大的乐趣。
4、教学科研能
***学年,本人经教育局考核,担任学校副校长一职,分管学校教育教学、教科研、安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工作,涉及面较广,头绪较多。一年来,本人在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其它同志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基本完成一年的工作。下面具体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思路和做过的工作。
一、政治思想
我认为担任副校长一职是大家对我的信任,因而我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为更好完成这项工作,我在政治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工作中,坚决履行“三个代表”思想,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认
真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利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提高了工作水平。
二、工作思路及目标
在分管的业务工作和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近一年的工作,我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知识。我觉得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思想:
1、以身作则是工作的基础
从担任学校的中层干部到校级领导,这中间虽有一个角色的转换,但有一条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各项工作要以身作则,既要做指挥员,同时又要做“士兵”。于是,这一年来,我踏踏实实地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做”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其它同志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学到了有价值的工作经验,也吸取了工作中出现失误的教训。一年中,我放弃了许多休息
记得刚踏上讲台那年是2005年8月份,我来到了我任教生涯中的第一所学校———定边县胡尖山小学,当时在校学生140多人,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到了2008年春季学生只剩40多人,短短两年时间里就减少了100多人。根据毕业人数和招生人数数据显示,差距是有的,但没有这么大的悬殊,当时我校的教学质量也很高,在全县六年级毕业升学考试中排名第四,所以并不是教学质量上出了问题。那么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里呢?为什么学生流失如此之大?
2008年秋季我调到了贺圈学区的井沟小学,当时在校学生70多人,虽然是基层小学,但是我校在教学质量和课程开设上严格把关,每学期考核中都名列前茅。到了2010年春季,学生人数不到20人,一年级新入学1人,三年级从9人减少到了3人,好多教师反映课难上,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到了2010年秋季,来报名的学生不足10人,最后和家长沟通把这几名学生转到了学区,二十几年的学校就这样人去楼空了!
2010年秋季我又调到了贺圈学区彭滩小学,当时在校学生70多人,学生每年以飞快的速度大量流失,目前学校仅有学生34人,这34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外来儿童。为了保住学校,我们筹办了幼儿园,但是每年入学人数不足大班毕业人数的十分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致使学生流失如此严重呢?经我认真调查研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越来越高,许多人都想让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城里去读书,为了孩子,全家迁居进城,丢下爷爷奶奶、良田沃野,去租房打工,母亲负责一日三餐起居,父亲打零工、短工。②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很难留村任教,农村教师随时有调走的可能,教师队伍不稳定。③近年来,很多家长意识到进城务工不仅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又拓宽了社会交往范围,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的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较好条件的教育。种地远不及外出务工的收入,越来越多的人员外出务工,随亲务工转学人数增多,导致农村学校的孩子越来越少。④受个别学历低或干脆没有读过书的暴发户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等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厌学、辍学的学生有一定的上升,加之二胎及二胎以上生育减少,人口数下降,适龄入学人数减少而导致了农村学校学生减少。
一、农村学校校长是宝贵的教育资源
1.校长是教育队伍的“领头雁”
大自然中有一种现象,雁群在天空中飞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学家发现,在这个队伍中最重要的就是领头雁,它会避开风的阻力,保证其他大雁更有效率地飞,并让队伍朝正确的方向前进。校长就像雁阵里的头雁。二十多年前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为华东师大校长培训中心的题词就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好校长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是被教育实践所证明的,如李希贵之于北京十一中学、刘彭芝之于人大附中、柳袁照之于苏州十中、蔡林森之于洋思中学。因此,校长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教育管理的用心程度和实践成效,将对泰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转型升级的未来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校长都要当好教师的领头雁,潜心办学,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
2.农村学校校长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经济体制导致城乡教育也呈现二元差异。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农村教育与城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农村教育就是我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块短板。近年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构建教育一体化机制、夯实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推进常态化帮扶等举措,努力推进农村教育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但要真正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还需要农村学校校长乘势而上、积极求变、主动作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的内生力,在快速追赶城市学校、名校的过程中,注重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优化教育过程,发展特色教育,打造特色品牌,最终实现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农村教育面临更大考验
第一,需求之困。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最深刻的基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它表现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次。所谓起点公平就是有教无类,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过程公平就是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孩子所享受的教育都是优质适合的教育;结果公平就是人尽其才,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对我市农村学生而言,起点公平已经能够做到,也就是说“学有所教”问题已经解决,但离满足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学有优教”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第二,条件之困。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有较大差距。因为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农村学校校舍、配套场地等基础设施不够,只能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求。教学设施配备也较为缺乏,开展多样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还存在难度。特别是,教育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将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所产生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第三,师资之困。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且由于培训机会相对较少,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不适应教学需要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同时,农村学校“名师如鹤”,很难形成有力的名师团队效应,而且名师脱离农村、调往城市的现象也常有发生。
第四,生源之困。农村学校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层次差异,教师因材施教有相当难度。另外,学生家庭情况复杂多变,外出打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因条件、能力所限,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五,利益之困。城乡二元结构带来最本质的差异,是城乡间的制度落差,这些制度包括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这就导致农村学校教师除了绩效工资之外,在子女教育、社会关系、人力资源、文化娱乐以及健康保障等各个方面,与城市教师存在利益差距。
4.农村教育拥有独特优势
在面对困境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关注乡村世界中原本拥有的东西,认识、珍视、利用好乡村的优势教育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如果我们把乡村教育问题仅仅归结为硬件改造、利益补偿,而看不到自身的优势和天然的资源,那么我们对乡村教育就缺少了整体思考和深层把握。我认为农村教育存有四大优势。
第一,农村学生天资禀赋与当前教育的吻合度高。农村孩子朴实无邪、单纯易处,对教师有天然的尊重和本能的服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推进更为顺畅平稳。正如主动从兴化文正实验学校重返张郭中心校的赵冬俊老师所说:农村的孩子,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不显娇气,对老师从不苛求从不刻薄。2007年,靖江城西小学陈楠老师到土桥小学支教。两年后,她申请调进土桥小学,成为靖江首个支教后要求扎根农村任教的教师。我想,陈楠老师选择留在土桥小学一定是对农村教育有着深深的热爱,这份热爱之中肯定包含了对土桥小学学生纯真善良、懂事听话的认可,现在土桥小学已经有几十位学生在陈楠老师的指导下获全国美术大赛一二等奖。
第二,农村孩子没有被过度“开发”,教师容易拥有成就感。农村的学生更像是“璞玉”,天然无雕饰。他们是给什么、吃什么,吃什么、长什么。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人生的价值取向没有变,考试配置教育资源的基本方式没有变,高考选拔人才、导向素质教育的功能没有变的大背景下,农村孩子有着强烈的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求。这些学生只要指引得当、教育得法,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教师也更容易获取成就感。
第三,农村广阔天地的丰富资源和生态环境能造就更全面更综合的顶尖人才。农村的孩子往往都拥有自然情怀、田园感受,具有了解自然的兴趣、欣赏自然的能力,他们能从自然中寻找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和心动不已的故事。农村学生情感更丰富、精神更完整、人格更自然。真正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往往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第四,艰苦环境下更能造就教育上的精英人才。《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古语还说,公卿生于白(茅)屋,将相出于寒门。溧阳后六初中是一所普通乡村初中,硬件不好,师资不强,生源更是一般。这所教育质量不高且在布局调整中准备撤并的学校,在胡建军校长几年的努力下,教育质量有了极大提升,连续三年综合考评都名列全市前茅,沈健厅长认为是江苏省初中教育的典型。胡建军校长成就了后六初中,后六初中又何尝不是成就了胡建军校长?
二、农村校长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一,要有“扎根农村”的思想。农村,是学生的根、教师的根、教育的根,是我们这样一个农耕民族共同的根。如果连农村学校的校长都指望逃离农村,那农村教育就真的没什么指望了。农村学校校长应当凭借对农村教育如火的情感,做好任期规划,把农村教育的经历当做自己人生的一次机遇、成长的一块试金石,在校一任,兴教一方。当年正是凭借“扎根农村、兴办教育”的思想,陶行知先生“脱下长衫”穿上草鞋,“与牛大哥做朋友”,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和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办起乡村教育。南京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全国师德标兵杨瑞清立志走陶行知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杨瑞清放弃留在城市的机会,志愿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其间曾调到共青团江浦县委担任副书记,但只在团委工作了几个月,又辞职回乡,继续从事乡村小学教育,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他自己也成为具有很强领导才干和很高知名度、影响力的农村小学校长。教育是最需要纯粹精神的事业,我们大家应以陶行知、杨瑞清等为榜样,保持淡定的情怀和坚强的毅力,做一个农村教育的守夜人。
第二,要有“天道酬勤”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陕西梁家河村时,很长一段时间是在基建队劳动。当地人至今对当年情景仍记忆犹新,他们用“吃苦耐劳”来形容习近平,农历二三月的时候,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渠打坝,习近平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冰水里干活,当时社员都评价他是“好后生”。泰州第一任书记陈宝田同志当年在刘陈村小做教师的时候,就经常在课余与农民一起插秧、干农活。后来,习近平总书记能走上政治高位,陈宝田同志能担任省级领导,与在基层艰苦岗位上依然保持亲近基层、勤勉认真、踏实肯干作风是相关联的。农村教育同样如此,蔡林森校长刚到永威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他每天从早到晚“钉”在课堂里,一天听课评课七八节,江苏江都国际学校朱锡根校长感言:“猛然间,我甚至很想算这样一笔账:我们做了几年校长,甚至十几年校长,加起来我们听的课比蔡校长三个月多几节?”作为农村学校校长,听课、与教师谈心、与学生交流,每天察一察学校的实情、听一听教师的心声、解一解学生的忧愁,应该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事。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功到自然成”。
第三,要有“激活创新”的能力。学校是一潭死水还是半亩方塘,关键在于校长激活创新的能力。面对落后的硬件设施、贫瘠的师资队伍,可以选择固步自封、自怨自艾,也可以选择求变思通、大胆创新。对于“激活创新”,我们应当确立两个基本观点。其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是创新的源头。创新的灵感,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来自于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进程之中。很多著名的营销故事,比如“到寺庙推销梳子”、“到不穿鞋的地区卖鞋子”等,都是在告诉我们,问题和困难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的最佳导师。它能让人不断产生创新思维,变不可能为可能,变不可为为可为。所以,校长要创新,一方面要有问题意识,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另一方面,要有问题转化的能力。现在,很多校长只善于也习惯于“转嫁”问题(转嫁给上级部门、领导),而不善于将不能办的问题“转化”为可以办到的问题、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别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问题。其二,教育创新有时候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的校长来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标新立异的创新,不是很现实,甚至可能还会惹上违背教育规律的麻烦。像最近在网络上炒的沸沸扬扬的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内蒙古包头二十四中的红色校服,就是属于创新走向了教育反面的例子。教育创新最朴实、最本真的方式就是,以“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发展学校”为目的,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养好每一位学生,组织好每一个课堂,扎扎实实做好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正如后六初中胡建军校长办公室墙上的标语所写“常规+细节+过程=奇迹”。
第四,要有“团队整合”的思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优秀教师更是“第一资源”中的稀缺资源。对于广大农村学校来说,名师人数不多,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校长要充分关注教师团队融合,激发团队内教师潜力,产生裂变效应,从而使团队力量最大化。因此,校长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适,成为教师团队建设的倡导者、指挥者、服务者和引领者。一是要以保持教师尊严为底线。马克思把“人性”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人只有被认同、被尊重、被需要,他才有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教师更是如此,只有教育生活和精神有尊严,教师职业生涯才有幸福感,教师成长愿望才有动力源。所以,亲近他,唤醒他;尊重他,激发他;引导他,塑造他,这是校长对待教师的应有态度。二是要以培养专业技能为重点。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道德素养关注过多,而对专业素养却不够重视。没有技能的要求,仅仅靠热爱学生、敬业精神,很难达成教育目标,很难促使教师成长。一支没有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其教书育人的效力也不会高,相互影响的内涵也不够足,现实存在的价值也就不太大。三是要以构建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发挥评价机制的效用,致力培养智慧型教师群体,实施智慧型教育,而不是培养以“过度教育行为达成教学目标”的教书匠。
第五,要有“引领文化”的担当。首先要有营造学校文化的能力。好校长视学校文化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精神与灵魂。“三流学校人管人,二流学校制度管人,一流学校文化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到底是文化育人。与其说优秀教师是制度“管”出来的、优秀的学生是课堂“教”出来的,不如说是文化氛围“熏”出来的。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满足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优秀文化环境,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会不留痕迹地引导教师和学生朝着管理者希望的方向和目标前进,如春夜之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次要有发掘、影响本土文化的意识。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思想家董仲舒给汉武帝献的国策之一就是“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庠序是设于地方特别是乡村的学校。教书并非设庠序的唯一目的,教化乡邑,才是根本。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校长应当注重发挥家校协同教育的合力,主动开放学校,组织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工作,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影响并改变家长教育观念,让更多的家长关注学校、关注教育,从而更加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乡村本土文化中原本潜藏的丰富教育资源,正在渐渐断流甚至枯竭、消失。农村学校的校长还应当有关注民间文化资源和当地民情风气的责任和意识。要依据本地风俗文化特点,整合本地文化资源,促使本土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相生,让民间丰富的教育资源滋润、陶冶当地孩子的性情和人格。
三、当好农村学校校长应把握好几个辩证关系
要显雅气,去土气。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用知识说话,以知识服人的地方。虽然校长是组织任命,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如果缺乏能力,没有过硬本领,甚至整日喜欢应酬、爱好吹牛,常常围着饭局转、围着领导转,这样的校长一定会被学校老师和同行所不屑。所以,一个明智的农村学校校长应当时时注意提高人格修养,不断丰富学识内涵,努力夯实专业功底,涵养自身儒雅之气。“雅气”从何而来?从书本中来,校长要把读书学习看作一种享受,融入人生和事业之中,做到生活学习化、工作学习化;从思考中来,要把反思看作一种自觉,通过反思,增长自己的教育智慧,制订解决具体问题的策略和办法,促使自己快速成长。
要显大气,去小气。校长的大气归结起来就是“三不争”:一不与副手争功绩,二不与教师争名利,三不与家长争面子。有些校长有极强的个人成就感,他只想自己成功,从不考虑他人也需要成功。他习惯于把成绩自然而然地算在自己头上,把问题推给他人。须知,“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对于校长来说,你的成功绝不是个人的事,而是与周围人息息相关,没有副校长、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校长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把学校办得风生水起。因此,学校的成功果实不应该是校长的“囊中之物”,而应当让所有人都有机会“采摘”与分享。用学校的成功带动所有人的成功,这才是做好校长的最高境界。
要显牛气,去俗气。封闭、落后、土气、庸俗,不应是农村教育的代名词。按照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努力实现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育人方式的现代化、师资水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加速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这是农村学校校长的应然使命。办出现代化教育,彰显农村学校校长的牛气,就要走出去、习得真才实学,经常到先进地区和学校取取经,老话说,想破脑袋不如走出一步,校长的见识决定办学的高度;就要沉下去、努力真抓实干,要常接接“地气”,教育是实践的艺术,就像农民不到地头不知道庄稼长势一样,不深入课堂、走进师生,校长就很难抓住教育的真谛;就要讲出来、说出真知灼见,校长能否牛气十足,就看你是否胸中有丘壑、言谈显智慧。
要显和气,去匪气。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领导的本质不是独断专行,而是群策群力;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结协作。孔子说,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因此,校长一定要注意自身言行,不要做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愚”“贱”之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才是校长为人治校的基本原则。有些校长喜欢在决策中没有不同声音,方案百分之百同意,大家鼓掌通过。其实,这样的决策不会产生最佳效果,反倒很容易在实践中疏漏百出。“和而不同”就是要鼓励不同意见,倡导真正民主。校长要创造条件、建立机制、形成舆论,有意识地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见解。只有集中多方意见,才能修正错误,弥补不足。
【农村学校校长述职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09-21
农村学校困境09-27
农村学校发展规划09-21
农村学校能力提升策略12-20
农村学校德育教育01-13
小学校长谈农村学校管理的艺术10-28
农村学校寄宿制管理09-17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07-15
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及对策07-20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