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精选8篇)

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篇1

舒金贵 地理科学学院

经过四周的认真学习,我对新《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哲学观念以及辨证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接下来,我将阐述一下学习新《自然辩证法》之后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习自然科学的研究生,我对大自然的神秘很好奇,充满了无限的想象。要想去很好地诠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存在原理,就是在不断地追求科学的真理。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因为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可以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新《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的,我们所研究的自然科学不是虚无的,它是以不同的物质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无论是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们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就是物质性。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生产力的推 动下,自然科学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界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写到:“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砾到太阳,从源生物到人,都是出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的规律,自然科学必定要受到哲学思想(辩证法)的支配。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科学与哲学是内在融合的,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是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作为一名理科生,我认为学习新《自然辩证法》有着深远的意义。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因为现在的知识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我们还应将与自己学科紧密联系的其它学科的基本知识牢固的掌握,就如地理科学,它下面包含了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地理学等学科,需要我们掌握数理化的基础知识。

新中国是在革命先烈实事求是追求探索科学救国真理的基础上成立的,先辈们以身作则,事实求是的优良作风,是我们搞科研的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现在社会,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追求职称等利益,而无视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不仅需要拥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和阻碍作用。因此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

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篇2

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新的自然现象、新的自然类事物和新的自然律。科学家们曾经为发现黑洞这个新自然类而惊叹不已, 最近又为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上帝粒子) 而彻夜狂欢, 至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波动方程的自然律的发现, 为科学技术开辟一个新时代则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和反思便成为科学本体论的核心问题。传统的和现代的本质主义的哲学思潮的研究与质疑大都和这些新问题的研究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本质主义的观点, 他在《论题篇》中研究了本质的问题。他认为事物的本质是“被述说”的, 既然对象主体 (subject) 在原初意义上不能用来述说另一个主体, 那么我们所能求助的便是命题, 通过命题谓词述说一事物区别与另一事物的“是其所是”的东西。在命题“人是两脚行走的动物”中, 谓词“两脚行走的动物”揭示了人的本质。更为准确来说, 对于本质的说明通常用定义来表述。“定义乃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短语。”[1]亚里士多德这一观点, 并没有将事物的真正本质揭示出来。“两脚行走”并不是“人”的真正本质, 鸡、鸭等动物也都有两脚, 就算他将人定义为“人是两脚无毛的动物”也不过单单给予外在特征上的说明来定义人并不能阐明某一类事物的真正本质。亚里士多德更多关注的是表示一种个别的定义, 如“苏格拉底是文雅的”, 那么“是文雅的”就不等于“是白的”, 个体本质也就是“是其所是的东西”, 就是决定一物成其为自身的东西, 但这种个体本质没办法言说一个更宽泛的类本质。

持本质主义观点的另一哲学家洛克。洛克认为, 物种与本质相互联系, 当我们根据物种的名称进行分类后, 如果抽掉其本质, 那么这一事物也将随之消失。一场灾害或疾病有可能将一棵树的树叶脱落或颜色发生变化, 或者因一场强暴风而将这棵树连根拔起, 夺去它的生命, 但是这些外在的变化对于任一个体而言都不是本质的, 就像用铅笔在笔记本上写字或用墨水笔写字, 都不会对写下的文字造成影响一样。“如果我用‘论文’一名来称呼我所写下的东西, 并把它归在‘论文’这一类名下, 则它的本质便在于其含有文字”[2], 某一类事物的本质, 便涵盖了这一事物的本性。当然无论哪种特殊东西, 如果不具有概括性名称所表明这一物种所包含的性质, 便不能被划分在这一类中, 也不能用这一物种的名称来命名。这样洛克实际是从名义角度来解释事物的本质而怀疑我们是否有能力认识事物的现实本质, 认识事物背后的动力因果机制, 因而他的观点便陷入了不可知论和反实在论中。

现代哲学由于语言学的转向, 发展出了克里普克—普特南 (Kripke-Putnam) 本质主义。克里普克 (Kripke) 的例子关注的是理论的名称, 一般具有典型的命名形式C=T, 即C是这个类的普通名词, T是专业名词, 从而告诉我们类是什么, 拿金来说, 克里普克认为某物表面像金, 但却缺少原子数是79这种特征, 它并不是金。这表明, 从必然性来说, 原子数是79对金而言是必要的, 但并不表明具有这种特征对成为金来说是充分的。普特南 (Putnam) 的孪生地球的思想实验, 也没有以语义学的方式, 得出关于水有微观结构的本质的结论。我们想象, 有一个星球, “孪生地球”[3], 在可观察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每一个地球上的人和事物都在孪生地球上有一个孪生人, 然而在孪生地球上没有水, 有一种与地球上的水有相同表征性特征的液体 (例如无色, 无味, 适于生命饮用等等) 。这种我们称之为水的液体, 它的组成不是H2O分子, 而是很不同的形式, 我们指定其组成形式是XYZ。自然地, 在孪生地球上的水的物质与在我们星球上称为水的并不相同。克里普克和普特南所给的论据都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具有相关的本质特征, 对类标志而言是充分的。因此在水的事例中说它是H2O, 是有问题的。普特南的孪生地球思想实验只允许得出结论:成分H2O是成为水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但是, 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上半叶, 科学哲学是在逻辑经验论的支配下, 这个哲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 就是“拒斥形而上学”。那些“本质与偶性”、“本体与自然类”、“必然性与因果力”这些范畴都被认为是无经验意义的形而上学范畴而加以排斥。不过随着逻辑经验论的衰落, 本体论的研究在英语世界中重新兴起, 特别是奎因 (W.Quine) 提出语言、命题与理论, 都有“本体论承诺”由此开辟了分析的形而上学新学科。本文讨论的新本质主义及其自然类和自然律的概念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所以本文首先讨论奎因如何复兴自然类的概念, 然后讨论埃利斯等人的新本质主义如何发展自然类的概念并将它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 最后落实到波德对自然律的精细分析。

一归纳悖论与自然类概念的复兴

奎因复兴自然类概念, 是从研究归纳悖论入手的。1969年他写了《自然类》一文, 一举破解了和统一处理了亨普尔的第一归纳悖论和被称为第二归纳悖论的古德曼归纳悖论。我们知道, 亨普尔 (C.Hempel) 提出了归纳悖论。[4]对于“凡乌鸦都是黑的”这个归纳概括命题, 它逻辑上等价于“并非黑色的东西就不是乌鸦”这个命题, 但我们现在可以找到两种不同的证据来确证 (confirm) “凡乌鸦都是黑的”这个命题, 第一种证据就是找到黑色乌鸦的事例, 它是事例范本 (“the instantial model”) , 这种事例越多越好地证实这个命题。但还有第二种证据, 任何一个不是黑色的东西, 例如白色的天鹅、红色的救火车、黄色的皮鞋之类由于确证了“非黑色的东西就不是乌鸦”, 就等价地确证“凡乌鸦都是黑的”这个命题, 而且归纳证据都可以有无限多;但直觉上这些鱼龙混杂的证据没有一个能确证“凡乌鸦都是黑的”, 这就就导致了悖论。另一个归纳悖论是古德曼 (N.Goodman) 在1955年的《事实、虚构和预测》这本书中提出的, 叫做“新归纳之谜”[5]。他设计了下列情景:有一个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只有grue色 (姑且译作“绿蓝”色) 一词, 没有绿色或蓝色的字。grue指的是一块翡翠在时间t (例如2000年) 前是绿色的 (green) , t后或者是蓝色的 (blue) , 他们没有我们的绿色或蓝色的字便造出grue。那么, 根据与我们同样多的证据, 我们根据时间t前的观察, 预言在t后这块翡翠也是绿的, 颜色没有变化, 可是那少数民族预言在t时后这块翡翠颜色变了, 因为grue色表示有许多例子是蓝色的。同样的证据确证了两个相反的假说。为什么对同样的经验会归纳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呢?这被称为是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明确解决这两个归纳悖论的是奎因, 他指出, 归纳必须在“自然类”中进行, 这里“类”的概念指的是归纳证据必须限制在那个“事例范本”的范围, 叫做要可投射的 (projectible) , 而“不是黑色的东西”和“不是乌鸦”都是不可投射的谓词, 它不属于一个自然类, 它没有共同的或至少是相似的性质。“2000年前是绿色的, 2000年后或是蓝色的东西”这个grue色也不是自然类。为什么我们宁愿预言2000年后的那块翡翠是绿色的, 而不太愿意预言它是grue的呢?因为两块绿色的东西之间比两块grue的东西之间更为相似, 前者组成自然类而后者不是。这样自然类的概念就成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推理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 就归纳推理的辩护来说, 自然类的概念在归纳中的作用可以看做为归纳辩护的“自然齐一性原理” (The principle of uniformity of nature) 。不过这里不是说“自然齐一性原理”或自然类原理可以逻辑地推出归纳推理, 并保证归纳推理的结论为真, 而是像波德说的“自然类承诺归纳推论, 是归纳推理的一个基础”[6], 又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

奎因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进路来研究自然类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它理清了归纳悖论中那些像“grue”、“非乌鸦”这样的“不自然的”的可疑的归纳证据, 对归纳方法论的研究有很好的作用, 但可投射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因此引进的“自然类”又是为了说明什么东西, 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等于从一个难题转移到另一个难题。于是他的《自然类》论文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自然类。不过他对自然类的界定是比较松散的, 他说自然类是一个集合, 它的成员之间是相似的。可是什么是相似的呢?一个玩具娃娃与小孩相似, 它们组成一个自然类吗?蒯因说:“类概念与相似实质上是一个概念” (the notions of kind and similarity is a“substantially one notion”) [7]。但他始终没有用共同的性质或共同的本质来定义相似的概念。不过他倒是举出一些很好的例子来说明作为自然类的相似性, 例如乌鸦之间是相似的, 非乌鸦的成员之间是不相似的。同一化学元素和同一化合物之间是相似的。而按照达尔文的学说, 动物学按它们的祖先的近似来讨论相似性。如此看来, 要提出严格的自然类概念, 还要等待新本质主义的发展。

二世界的自然类结构

在当代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中,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布恩·埃利斯 (Brain Ellis) 。他本世纪初接连发表了三本著作, 第一本是《科学本质主义》 (Scientific Essentialism) , 第二是《自然哲学—新本质主义导论》 (The Philosophy of the Nature———A Guide to the New Essentialism) , 第三本是分析哲学的国际刊物Ratio 2005年第4期专刊主编的对新本质主义的讨论论文, 埃利斯的主题论文《物理实在论》 (Physical Realism) 以及他对批评者的回应论文《共相、本质与范畴》 (Universals, the Essential Problem and Categorical Properties) 。在他的这一系列关于科学本体论的著作与论文中, 他的目的是论证用新本质主义理论来论证科学实在论, 中心主题是自然类及其密切相关的自然律。他认为这是一场新的哲学运动, 旨在说明一个与现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世界图景, 即世界是自然类的层级结构。同时与他一起的在这一新本质主义阵营中的哲学家有贝格娄 (J.Bigelow) 、莫纳 (C.Molnar) 、比勒 (G.Bealer) 、麦斯威尔 (N.Maxwell) 、卡特莱特 (N.Carwright) 、黑尔 (J.Heil) 等。埃利斯指出这是一种后休谟主义的自然哲学, 因为休谟及其追随者是不承认因果性、必然性、自然律和自然类这些形而上学范畴的。

与奎因不同, 埃利斯首先给自然类确定一个严格的标准, 这标准包含五项: (1) 自然类是现实的, 客观实在的, 不以人的认识思路为转移的, 例如自然界的元素与化合物就是由客观实在性的自然类。所以是自然界给出一条界线来划分自然类, 不是人为的需要给出分类标准来划分自然类。 (2) 组成自然类的成分之间的区别是范畴上相互区别的 (categorically distinct) , 即自然类之间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不能从一种自然类事物连续地平滑地变迁为另一种自然类事物。 (3) 自然类之间的区别是内在的, 不能以它们的外在表现来区别, 只能以它的内部性质和结构的不同来区别。 (4) 自然类的划分从属于一个层级系统, 如基本粒子类→同位素原子的不同类→单原子的分子类→小分子类→大分子类等。 (5) 每一种不同的自然类的事物有它的本质特征 (essential properties) , 其中所谓本质特征或本质结构是一组这样的性质, 对于自然类的成立来说 (分别开来) 是必要的而 (结合起来) 是充分的, 因而它决定了自然类是其所是。例如, 电子离开它的单位负电荷、自旋、微小质量就不再是电子了, 水离开H2O这一本质成分就不再是水了。因此正是这种客观的、内在的、离散的、有层级的性质和结构决定了自然类的自身的本质, 从而决定了各自然类本身的运动方式和相互作用方式, 进而决定了它们的因果力和内在规律性的不同。

进一步, 如何运用自然类的概念来解释世界呢?解释世界的总体方案就是将自然类的概念从物质或实体的范畴推广到事件或过程的范畴再推广到因果与自然规律的范畴。他说, “世界的自然类结构反映到它的可能产生的事件与过程中, 就形成世界的动力学结构。”[8]32这是因为“每一种自然类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行为方式及其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的方式。相同的自然类就有相同的本质性质和结构, 因而这类事物与其他自然类事物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基本上也都采取相同的方式。”[8]32, 例如, 化学物质的类型相同, 它与其他的化学物质的反应过程的类型也相同, 所以不仅有化学物质 (元素与化合物) 的几十、几百或几千种的自然类, 而且有化学反应的事件和过程的自然类。这些由化学反应方程式来描述的过程类也是合乎自然类的标准的。例如化学反应是客观的, 符合标准 (1) , 并由反应的内在性质来决定, 符合标准 (2) , 还是有层级的, 符合标准 (4) 例如, 单原子化学反应, H+H=2H, 有不同分子的化学反应, 2H2+O2=2H2O, 由小分子到大分子的化学反应, 如由碱基对形成的DNA大分子等等。

不仅如此, “事件与过程的自然类的层级结构的存在, 也就推出对应的自然律层级结构的存在。”[8]35传统的自然律被认为是由外部强加给自然界的, 笛卡尔与牛顿就认为自然界的行为规律是由上帝决定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 自然界有自然规律是这个世界的原始经验事实, 是不可解释的, 休谟及其追随者就是这样认为的。现在埃利斯的新本质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进路来理解自然律, 认为它应该是由自然类的本质结构决定的, 埃利斯对此并没有说得很清楚, 但这一阵营中其他的自然律的研究者提出了更有见解的解释。

三自然律的倾向性解释

如果说, 埃利斯是从新自然等级图景分析自然类, 再从自然类进入自然律。那么亚历山大·波德的进路与此不同。波德也是一个新本质主义者, 而且自称为倾向性本质主义者, 但他绕过自然类来直接研究事物的倾向性质, 以便能从倾向性质的概念中导出自然律。大家知道, 自然类及其个体的行为受自然律支配的。但自然律不可能由外部强加于个体, 也不可能是由某种偶适的普遍的概括恰好支配它的行为。自然律一定是依赖于 (至少部分地依赖于) 与事物个体有关的某种深层次的基本性质。所以, 他首先不问那些范畴性质或那些倾向性质, 那些对于具体的个体来说是本质的, 那些不是本质的这个决定什么是某种自然类的共同性质问题, 而问的问题是一种性质的本质是什么?它怎样才能决定或部分决定自然律。他认为, 自己是一个“倾向性一元论者” (dispositional monism) , 认为所有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稀有的基本性质都是倾向性质。所谓倾向性质就是认为事物本来都是能动的、有主动性的而不是消极性和惰性的, 它具有以某种方式和规律进行行动的性质, 这种性质叫做倾向性, 它表达事物的因果力、潜力、动力和能力这样一些性质, 当存在着一定的激发条件 (stimulus) 时, 这种倾向性质就会表现出来。一个瓷器花瓶, 它是易碎的 (倾向性质) 。如果存在敲打它的那种激发条件, 易碎的性质就会表现或例示出来, 用力打它就碎就是一种规律性。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食盐是固体颗粒状的, 它有溶于水的倾向性, 如果存在着激发条件, 将它放在水中, 它的易溶性就会表现 (manifested) 或例示 (instantiated) 出来, 所以打碎这种行为规律或溶解这种行为规律就是由这种倾向性性质决定的。

他首先用反事实条件语句来分析和定义什么叫做倾向性质, 定义:x具有一种倾向性质D就是当x具有D的激发条件S时, 就必然会出现表现性质M, 即

这里这里 (CA) 为条件分析, ‘D (S, M) x’是以表现M来应答S这样的倾向性质的缩写。而‘□→’表达反事实条件语句的蕴涵式。 (CA) 用这蕴涵式来表示它必然真。所以, 下式同样成立:

□是模态逻辑的必然性符号。倾向性本质DE告诉我们至少有某些基本的、自然的性质P本质上是倾向性的。于是有:

将 (CA□) 代入上式, 便有:

由此导出:

亚历山大·波德主张 (V) 是一种律则概括 (“nomic generalization”或“似律概括” (“law like generalization”) 。[9]就这样, 波德从倾向性质导出一种自然律的表达式。因为从 (V□) 导出 (V) , 所以 (V) 不是偶然性的。因为这些倾向性质是属于物理世界的基本性质P, 所以带有物理必然性。所以波德指出, 由于倾向性质具有某种必然性, 所以由此导出的定律陈述也具有某种必然性———物理的或因果的必然性。[10]

倾向性特征和自然类过程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用自然律来表示。他进一步还将倾向性区分为显性的倾向性和隐性的倾向性。所有的自然定律具有上面的类律陈述形式, 这种由规律所能直接表征的特征就是显性特性。比如, 水被加热时, 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才会沸腾。很多的倾向性特征, 比如易碎性、易熔性、易弯性、易折性等等, 这种倾向性特征需要通过解释, 比如易弯的, 当一个客体X经受一定的压力时才会表现出一种易弯性这种特征。还有一些心理特征如害怕的、希望的等等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 也是需要解释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 才易于表现出此种特征。埃利斯是一个弱倾向论者, 认为还有一类诸如时空关系等范畴特征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而波德是一个强倾向主义者, 认为定律陈述都是可以由倾向特征推论出来。

不过倾向性质并不完全等价于反事实条件性质, 因为还至少有两种基本的干扰因素使得即使有激发条件S也可以不表现出M来, 即规律 (V) 不表现出来。这两个因素是 (1) 破坏因素, 直译为告密破坏者 (finks) 。例如一条电线本来是可导电性的, 但它会因电流过强, 保险丝断开的作用而破坏了它的可导性, 因而表现不出导电规律。 (2) 屏蔽因素, 直译为解毒克服剂 (antidotes) [10]。例如一个易碎的花瓶用气泡纸包装可以防止被打碎。有关这些干扰因素还可以具体分析研究。在现实世界中, 这种干扰因素是很多的。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 人有一种倾向性就是自利的 (经济理性的) , 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就屏蔽了这种“经济理性”。因此, 不可以从复杂的现象中直接导出自然定律的“似律陈述” (V) 。

自然定律集是客观的, 它主要指的是事物的基本倾向性性质之间以及基本性质与其他性质之间的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 它决定事物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秩序。因此表征自然律的似律概括或似律陈述有三种表现形式或类型: (1) 因果律或动力定律, 例如牛顿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 行为定律, 如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它没有说明运动的原因, 只说明它以一种椭圆形轨道运动, 太阳在一焦点上等等。 (3) 客体普遍特征的描述, 如水是H2O, 电子带负电荷等等。 (2) (3) 相对于 (1) 来说是现象定律;而 (1) 相对于 (2) (3) 来说是基本定律, 它可以推出和解释 (2) (3) 。

发现、分析和表达自然律是科学的重要目标, 虽然波德绕过自然类的概念研究自然律, 但他从另一种思路推动了自然律的研究工作, 可以说, 他的“倾向一元论”进路和埃利斯的自然类进路相互补充, 都是意在表明, 世界是一个受自然律支配的自然类的等级层次系统, 以此为科学定律的分析与研究构造一个本体论基础。

四评论

从21世纪有关自然类和自然律的一些哲学研究成果看, 新本质主义作为科学的本体论是有发展前途的, 但目前这个理论还不成熟, 现在我们讨论其中的两个问题。

首先, 关于如何改进和完善世界的自然类层级结构图景问题。世界的基础是一系列自然类的层级结构, 按照埃利斯的分析, 只有微观物理学的粒子类以及化学的元素和化合物才是严格标准的自然类, 连生物物种的种属都不算自然类。至于物种按基因结构进行的分类勉强可以当做自然类来处理。这种观点似乎比较狭窄, 按照当代生物学的发展, 物种应该作自然类来进行分析。至于人类社会, 有一些领域也应作自然类来处理, 以便探索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 世界的物质种类除了标准的自然类之外, 还有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家族类似类和中医式的目前基于“阴阳五行”的功能类比分类, 如何将它们整合进来构成一个实在论的本体论物类体系还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其次, 埃利斯的新本质主义科学实在论有一种还原物理主义的倾向。新本质主义对于自然类和自然律是如何在宇宙中产生出来的, 还缺少一个动态发展观和突现论的分析。他说, 上世纪60年代的早期物理主义者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物理世界, 有一种还原主义的趋势。“他们拒绝承认任何本质上的精神事件和精神过程, 即产生于人们心灵中的事件与过程而不能, 甚至原则上不能还原为物理事件的过程。这个世界是物理世界, 所有精神事件事实上不过就是物理事件。这个立场, 就其本身而论, 是基本正确的。但是它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补充对因果律、自然必然性以及对自然类、性质与关系的真理性作出说明。我在1987年对这个问题提出要求并在2001年《科学本质主义》一书中加以发展。”[11]这段话说明他的立场基本上是还原物理主义, 所以他提出的本体论范畴中就缺少了层级突现的范畴, 这和他的自然类标准 (2) (范畴突变) 是不协调的。事实上, 每一个重大的层级突变都产生独特的实体、独特的过程、独特的因果力。独特的规律性, 即新自然律。于是世界的发展越出了物理世界的范围, 产生了生命世界, 而进一步的发展又越出了生命的范围产生心灵世界、心灵事件、心灵过程和独特的因果力, 它们虽然以物理事件为基础, 但本身不单是物理事件。所以我们也是物理主义者, 但我们是弱物理主义者, 即非还原物理主义者。其实, 埃利斯早在2002年《自然哲学》一书中就提出精神世界有一种特殊的因果力, 就是“元因果力” (meta-causal power) , 这是“改变因果力的因果力”[8]32, 是“自由意志的因果力”。这是不可能还原为物理事件的。这个论证与他的还原物理主义不协调的, 他应该是一个非还原物理主义者。与现行的科学本质主义本体论的论著的内容不同, 非还原物理主义的本体论将突现范畴列为独立篇章。

摘要:科学的目的是要发现新的自然类和探索新的自然律, 所以对这两个概念的哲学反思是十分重要的。自从1969年奎因用自然类的概念破解了著名的亨普尔归纳悖论和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后, 关于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 1994年埃利斯和其他人提出新本质主义的世界观后, 哲学界有大批研究科学本体论的论著的出现, 论证自然界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律支配的自然类等级系统, 使科学本体论发展到一个新本质主义阶段, 不过这一新思潮还不成熟, 至少有两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自然类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类的关系问题, 另一是非还原物理主义实在论的建构问题。

关键词:新本质主义,自然类,自然律,倾向性性质,非还原物理主义实在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M].苗力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357.

[2]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83.

[3]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M].李小真,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28-32.

[4]Hempel C.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M].New York:Free Press, 1965:15.

[5]Goodman N., Fact, Fiction, and Forecast[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74.

[6]Alexander B, Emma T.“Natural Kinds”[J/OL].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2008-09-17) .[2013-07-10].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naturalkinds/.

[7]Quine W.Natural kinds.In his Ontological Relativity and Other Essay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9:119.

[8]Ellis B.The Philosophy of Nature:A Guide to the New Essentialism[M].Chesham:Acumen, 2002.

[9]Bird A.Nature’s Metaphysics:Laws and Propert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46.

[10]Lawren A.Building the Physical World out of Powerful Properties[J/OL].[2013-07-10].http://www.protosociology.de/reviews.html.

柔美新自然主义 篇3

在整个时装界中,一种“慢时尚”态度正在代替以往那逼人的惊喜。这不温不火的态度,恰恰为即将到来的春夏衣橱带来了别样的韵味。在如此美好的前提下,可以看到设计师们告别了上一季浓重色彩下的未来感,用纯粹的大自然色和高科技轻质材料带来了一缕清风。

Chanel秀场中夏夜的繁星,Alexander Mcqueen秀场中放飞的蝴蝶,Hermès秀场中汹涌的碧蓝色大海,甚至Basso&Brooke秀场中野外写生的画板,勾勒出了一组美丽的春夏画幅。

绚烂碎花

3月早春,万物复苏,如果正在忙于恋爱或工作的你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早春的气息也没关系,Derek Lam已经准备好了一双蟒皮单鞋。今年的春夏T台像大花园般热闹非凡,模特身上褪去了条纹、原点、大方块等冷酷的几何图形,齐刷刷地包裹上了带有花形印花的衣裙。Balenciaga的设计师汲取他曾画过的一副花的作品灵感,让服装秀直接在锦簇的花团中热力开场。Kenzo则更加肆意地延续鲜花风格。印花面料及花形饰品将会在春夏充满整个视线,从夏威夷的热带花形到乡村风味的浪漫碎花,将一起带入迷幻神秘的大自然童话世界。

不饱和色彩

自然色彩最大的特点是纯度不高,所以这个色系的色彩之间和谐共存,色泽温和而富有内涵。其中豆沙绿、叶绿、谷物白还有亚麻灰及土红形成了这个色系主要的铺垫底色,中黄、粉红和嫩黄与之形成对比及补充,给人以田园风光或是自然花卉的色彩印象。这套统称为“生态色彩Eco Allure”的色系将会在今年春夏占据你的整个衣橱。

梦幻仲夏夜

与秋冬不同,浅灰带着轻快的感觉成为了本季另一个主旋律,银灰色的月影洒进了城市的衣橱,深浅交错的灰色装点着都市的街头巷尾,从珍珠灰到铁灰,银色的光泽令人迷醉。暧昧的灰调兼具白色的纯情和黑色的魅惑,将其运用在合成纤维材料上可以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又正因为合成或称人造纤维的感觉,使该色系愈加时尚前卫。

浪漫雪纺

本季将更注重运用高科技开发具有创意及革新的面料,将多种面料进行混合的趋势也逐步扩张。透明的、具有光泽感及轻脆的面料被大量使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沙沙”作响如塔夫绸般的透明硬纱。在Chloé 、ck Calvin Klein的秀上特别多见这种透明纱层叠运用,体现一种像瀑布一样既清纯又性感的意味,营造出一种闲散的魅力。

落日余辉

都市休闲风的款式采用了具有伸缩性的合成纤维面料,包括弹力棉、棉加胺沦、涤纶等织物,易于打理,穿着舒适且式样丰富。与此同时,新款牛仔装由轻薄的粗斜纹棉布制成,小凸嵌线装饰,优质条纹棉织物搭配弹性涂层。在轻薄的斜纹布上采用白色粉末涂层,弱化织物基础色,以及闪光效果和提花机织等工艺,使牛仔装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好似一副落日余辉画面。

深海探秘

自然辩证法概论 心得体会 篇4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哲学,通过学习自然辩证法,使我对抽象的哲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获益匪浅,现谈一谈自己所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在科学地解决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合理地处理人和自然界服务的。因此,它始终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作为贯穿其研究全过程的中心线索。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医学研究工作。

自然辩证法阐述,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从自然中产生,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自然界的变化也深刻影响到人类及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就我们中医而言,正好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观。我们应该理解和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运用到临床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人之疾病与自然的关系,例如不同的季节与时令往往有不同的多发病,不同年岁五运六气对疾病变化的影响,生活在不同地域或环境的人易患的疾病,以及自然四时变化对养生保健的指导意义等等,这些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指导。

自然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反对机械主义与教条主义。对我们而言,固然课本上的知识和前辈们的临床经验非常有用,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并且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以致用,不断变通,我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和进步。

自然辩证法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是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这个也同我们的中医学理论相符合,人体由五脏六腑所组成,五脏六腑有各自的功能,但也彼此相互影响,一个单独脏器功能出现问题,可以影响到其他脏器,甚至整个身体。

在现代医学中,随着大众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我们应以病人为中心。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经济承受的能力、病人经历与观念,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近进而选择最佳的诊治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患者及其亲属的合作,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篇5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自然辩证法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它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而绝不是用空洞的哲学议论去代替自然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四人帮”搞“代替论”,宜扬用哲学去“代替”自然科学,表面上好象重视哲学,实际是取消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取消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结果只能是破坏自然科学的发展。几年来,“四人帮”形而上学猖撅,给我国科技事业造成的严重恶果,就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彻底批判“代替论”,正确认识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特别在现代尤为必要。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今天,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帮助。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通过它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探索活动的意义好比渔网之于捕鱼斧头之于砍柴,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自然辨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只讲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一般性的方法,还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孟德尔运用假说方法,以“基因”来解释生物的遗传规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但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证明了他的理论的合理性,假说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方法而被现代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辩证法课上得到学习,在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也有所涉及,专业课上讲方法强调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强调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这种优势起到了补充、深化专业课方法教学的作用,让我认识到不仅科学知识可批判,科学方法同样有局限,科学知识需要创新,科学方法同样需要创新,科技史上大凡伟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难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学习心得 篇6

学习了一学期的自然辩证法,感触很深。想当初我只是抱着休闲的态度来上这门课的,但一学期下来,在充分享受愉悦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对人生观、世界观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开阔了眼界,听取了别人不同于自己的独特看法和观点。开放的思想、独特的思维方式,我想,这才是自然辩证法的魅力所在吧。

在多极化世界的今天,多元化思想愈加显示其无以伦比的魅力,早在春秋、战国就有百家争鸣为证,那是各家思想相处碰撞,相互交融,互相学习,乃至成大一统的盛况。而今,我们来到大学的目的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那么简单,而是要学会思考。只有学会思考,我们才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来指引自己。的确,学习一门课程可能只是一学期的事情,而思考则是关乎自己一生的大事,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的思想永远无法用书来囊括。自然辩证法就提供给我们这个展示自我、思想交汇的平台。

讲到这里尤其非常感谢教我们这门课的周老师,她并没有拘泥于课本给我们上课,而是运用发散的思维教会我们思考。正如她自己所说:老师如果是一缸水,那么她的责任就不是给学生倒一杯水,而是给学生指一条河。她经常把上课的内容引申开来,然后让我们讨论。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是她让大家讲讲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大家都各抒己见,对于自己的人生做了精辟的论述,我在底下听的也是非常激动,我想到了我目前的生活。我总是不自觉地攀比使自己陷入苦恼。与已经工作了的同学比较就会觉得自己是一只寄生虫,二十几岁了还要靠父母养,因此一直后悔选择读研,没有好好地把握读研的学习时光。我想到了我最初的梦想——成为一个记者或作家,写出优美的篇章,但我却阴差阳错地选择了完全不相干的专业并且还在继续深造。我知道生活往往不尽人意,悔恨永远不能带来快乐,我要做的只是弄清楚自己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进行了一番思考之后我终于不再困惑:我现在的不工作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是我谋生的技能,有了它我才能实现目标——过上优质的生活;而对于我的梦想,我可以把它变成伴我一生的兴趣爱好,作为点缀生活的美丽花瓣,一样可以给我带来欢乐。想清楚了这一切,我的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我想要的只不过是简单的快乐,攀比和后悔这些无谓的心理活动只能增加我的痛苦,妨碍我的追求;想清楚了这一切,未来的道路我会走得更加坚定不再彷徨。小小的体悟让我明白:相对于人类整体而言,一个人生存的意义大到可以改变整个种族的生活方式,小到可以为种族的繁衍生息出点小力,无论怎样,能在短暂的生命里深深的爱着,真真的快乐着,痛快的感受着,而不是过着浮躁的机械的盲目的生活,那就足够了,就可以说我这一生是有价值的。这正是我所要追求的,而且我从今天开始就要按照这个想法去做。

一学期的课程就是那么短暂,不经意间,我们就要结课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课时虽然很短,但它教给我的东西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中受用不尽!!我要把它更好的运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断学习,提升我自己的精神境界。

外文学院 李晓婷

新自然辩证法心得体会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9月收治产妇900例, 年龄22~38周岁, 平均26.8岁, 孕周37~42周, 产妇身体健康, 胎儿经过B超检查并无异常, 无妊娠合并疾病。将9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50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在征求产妇的意愿之后, 将9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0例。孕妇住院后, 产科医生对其进行常规的检查, 对其生理进行观察, 并每日对其进行常规的血压测量, 检查胎心的情况, 并安排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的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产科护理模式, 观察组的产妇在进行常规的产科检查和护理之后, 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产妇护理新模式: (1) 加强宣传:很多产妇在最终生产时选择剖宫产,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健康分娩的知识不够了解, 从而对自然分娩产生恐惧感, 因此要增加产妇及其家属在健康生产方面的知识, 让他们真正了解自然分娩的益处[1]。为此, 产科应加强健康生产的宣传力度, 在产科的大厅张贴相关的健康生产宣传资料, 将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进行比较, 对其利弊进行详细的分析。安排产科护师在产科大厅给予前来产检的产妇相应的孕期科学指导。当孕妇住院之后, 安排助产士通过当面讲授、播放教育碟片、发放教育资料等方式, 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分娩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宣传自然分娩对母婴的好处。争取得到更多产妇及其家属的支持。 (2)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重视对产妇的心理护理, 细心和耐心地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降低产妇对自然分娩所产生的恐惧, 让更多的产妇了解自然分娩到最终接受自然分娩。医护人员要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 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对产妇进行科学的护理。医护人员与产妇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 对孕妇的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科学健康的指导, 对胎儿的状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对于即将生产的产妇的关注更为密切。在精神上给予产妇一定的鼓励,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医护人员通过全方位细心护理能够缓解产妇的紧张和焦虑, 让产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加放松和勇敢面对, 降低其对自然分娩的恐惧。 (3) 人文护理:当产妇入住病房时的时候, 医护人员应该以热情饱满的态度为其进行服务, 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 将产妇的名字替换掉原来的床位号, 拉近与产妇之间的关系。把病房布置得非常的温馨, 缓解产妇的不适和紧张, 让其有一种家庭般的温暖和舒适[2]。应尽量满足产妇的合理要求。在进行日常的治疗和护理之后, 医护人员应该与孕妇进行临产前的沟通和交流, 将生产时的主要流程、医患相互配合的方法以及在分娩过程中遇到不适及其应对措施均告知产妇, 让产妇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让其能够尽快地适应。征得孕妇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 与孕妇签订自然分娩协议。 (4) 陪伴分娩:在产妇进入产房之前, 应让产妇进食, 以保证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体力。当产妇进入产房进行分娩时, 可以安排产妇的丈夫或家属进行陪伴分娩, 给予产妇一定的情感支持, 对产妇进行鼓励。尊重产妇的意愿, 根据产妇的需要采取站立、坐下、蹲坐等体位进行生产, 让产妇更加顺利地进行自然分娩。助产士进行全程的陪护生产, 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呼吸和肌肉的放松, 适时地给对孕妇的腹部进行按压, 并对其下腹进行适当的按摩, 让产妇有一定的安全感, 转移其疼痛点, 帮助其提高其抵抗疼痛的能力, 对于过于疼痛的产妇, 可对其硬膜外进行持续性的镇痛, 直到其分娩结束后可将管拔出。

统计学处理:对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产妇最初选择的分娩方式与最终选择的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的孕妇最终选择自然分娩的人数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最初选择的分娩方式与最终选择的分娩方式的结果见表1。

讨论

经过阴道的自然分娩遵循了人的生理规律, 有利于母婴的健康。与自然分娩相对应的剖宫产, 是通过切开产妇的腹壁以及子宫壁, 把胎儿以及相应的附属物取出, 不是自然生产的过程, 手术具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 产妇进行麻醉有一定的风险。剖宫产的医疗费用较高, 术后潜在着多种并发症, 产妇手术过后需要住院一段时间, 其伤口的恢复较长, 对产妇产后的身体、心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产妇不能一味地依赖于剖宫产, 剖宫产主要是解决难产以及高危妊娠等情况所采用的措施, 正常情况下, 不建议健康的产妇进行剖宫产, 应创造更多和更加良好的条件, 让产妇进行自然分娩。剖宫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但是没有经过产科正确的检查和指导而盲目地选择剖宫产, 对母婴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当前, 很多孕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 对自然分娩产生一定的误解, 对其具有恐惧感;对剖宫产的了解过于片面, 对其知识和危害缺乏了解, 认为其是最佳的分娩方式。

因此, 产科应该加大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孕妇及其家属了解自然分娩才是最符合人的生理规律的分娩方式, 有利于母婴的健康。剖宫产有很多潜在的并发症。产科要对产妇进行心理和生理上的科学护理和热心帮助, 让产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有正确的了解, 树立正确的自然分娩意识, 提高产妇最终选择自然生产的概率。

产科护理新模式要以Orem护理模式、Roy适应模式等有关护理理论进行指导, 确立患者的主体地位, 注重患者及其家属主观意愿, 将产妇及其家属的思想、情感融入当医疗护理的内容中, 对产妇进行更加细致的护理[3]。除了对产妇进行常规的护理, 还要对产妇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 关注产妇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与产妇进行适当的沟通和交流, 让产妇对自然分娩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缓解其紧张的心理以及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心理。让产妇做好充分的生产心理准备, 对胎儿进行密切的观察, 让产妇及其家属放心, 从而更加积极的面对眼前的困难。在产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 安排相应的助产士进行全程的陪护, 给予产妇精神上的鼓励, 并对产妇进行适时的按摩, 以减轻产妇的疼痛, 给予产妇足够的人文关怀, 降低其对生产的紧张和恐惧。

医护人员可以对孕妇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和活动的指导, 让孕妇进行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活动, 让胎儿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避免营养的过剩, 降低巨大儿的产生, 从而降低剖宫产的概率。充分进行医护人员与孕妇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交流, 让孕妇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注重其知情、决策和参与的权利, 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在分娩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鼓励和温暖, 能够有效地提高自然分娩率。

在运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过程当中, 必须对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 并对其进行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支持, 针对其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进行全程的陪护, 并对其产程进行严密细致的观察, 对母婴状况进行时刻关注和监护, 在必要的时候要运用安全的医疗方法进行处理, 保证其安全。

常规的护理模式更多的是对产妇进行身体上的护理, 而产科护理新模式在继承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 对产妇更多地进行心理的护理和精神上的关怀。注重对产妇心理护理和精神上的关怀, 可以减少产妇对陌生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感和焦虑, 让产妇感受到家庭般的舒适和温暖, 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 有利于产妇的身心健康[4]。产科护理新模式注重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 让产妇及其家属对自然分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并对其详细说明剖宫产的利弊, 使其能够正确认识到自然分娩的益处, 降低产妇对自然分娩所产生的恐惧感, 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 最终选择自然分娩。

在本研究当中, 对于观察组的孕妇运用了产科护理新模式, 其最终选择自然分娩方式者以及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 其分娩的总产程所使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因此可知,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惠晓莉.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3, 2 (9) :6177-6178.

[2]李彩平.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7 (10) :64-65.

[3]董金玲, 许艳.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12, 3 (3) :7354.

屋顶上的新自然主义 篇8

屋顶可以再回到自然吗?

绿化并不那么美

在东京的一处豪华写字楼里,如果凑巧的话,走进它的大厅,你也许能够正好撞见有些农夫模样打扮的人,脚上穿着水鞋,身着围裙,脖子上围一条毛巾,在大厅中央的一块水田里收割水稻。再往办公室里走,你还可以看到更奇妙的场景,身穿职业装的人们正坐在黄瓜架下或者是西红柿、青椒架前,忙碌地工作。

今年不到30岁的Annie Novak从芝加哥来到了繁华的纽约,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成了都市屋顶上的一名农妇。在纽约东河附近的一处高楼上,Annie开垦出了一块空中农场。她在这里种上了各种蔬菜瓜果,此外又养了一些鸡和蜜蜂。平常收获的果蔬,鸡蛋和蜂蜜什么的,供应附近的居民。而她的农场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居民的社交活动中心。

现代社会里,人们在钢筋水泥的围困下,越来越与大自然疏离。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各种方式重建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缓解社会带来的焦虑,同时也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然而,黄爱平的绿色理念又大有不同。这一切要源于他一次细微的发现。2008年,已经做了6年顶楼装饰工程的黄爱平一直被各种问题困扰。在这6年里,他接过各种单子,有的只要求在顶楼铺一层隔热砖,有的则需要种上绿色植被,但不管哪种方式都会面临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如果是铺隔热砖的话,每种隔热砖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时间一久,就会风化脱落。不仅会带来清理上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所有的隔热砖超过年限都会造成二次污染,而沦为新的屋顶垃圾。

而如果是做绿化或者是搞屋顶农场的话,其实现实情况并没有那么美。所谓屋顶绿化,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把地面的植被直接移植到屋顶上,黄爱平说,这种做法跟地面绿化搞些奇花异草没什么本质区别,既野蛮又浪费。地面植物根系发达,移植到屋顶的话,土壤层要求有一定的厚度,否则无法存活。首先,国家要求屋顶承重不能超过每平米100公斤,这样就会有承重问题。另外,人工干预不可避免,这意味着需要有人去洒水,除虫,甚至洒药,不仅维护成本高,而且在屋顶洒药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还有,土壤里残存的氮元素比例高,雨水得不到净化,反而会把氮通过排水口带到地下水中,再次造成水污染。

如何在绿化效益和真正的保护生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黄爱平一直苦思冥想的问题。有一天,他在某个屋顶工作间隙,一眼扫到在某个角落里,竟然也有一些绿油油的的植被,显然是没有人打理的。经过一打听,原来这种植物叫做铺地锦竹草,在南方的屋顶上已经有100多年的生长历史了,是一种真正原生态的屋顶野生植物。

这一发现让黄爱平一下子兴奋起来。从2008年到2011年,他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去收集屋顶野生植被,收集回来再拿去跟广州科学发展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研究。

按照黄爱平的构想,如果能用屋顶野生植被代替地面植被,来做屋顶绿化,应该更符合生态理念。这些野生植被是经过自然优胜劣汰法则生存下来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更强,不需要人为管理,而且对土壤层要求非常低,一系列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谓“道法自然”大抵应该就是如此。

尊重本地生态

黄爱平的新自然主义其实并不新,按他的话说,只不过遵循了古法。2011年,经过三年的收集研发,一种“绿地贴”的绿化产品终于面世,黄爱平管它叫做“自然馈赠的礼物”。

在研发过程中,黄爱平经常想城市的屋顶被裸露在天空下,就像一处处伤疤,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类似创可贴一样的方式,既方便又可快速地让城市的“伤口”愈合,重新生长出一层新的“绿色”皮肤。

“绿地贴”就是在这样一种思路下被研发出来的。它结构简单,由一层网状垫层,一块2~3厘米的土壤层以及一层植被组成,平均每平米保水的承重只有20~40公斤左右。由于它非常轻,施工和运输都非常方便,可一次安装长期使用,不需要专门维护管理。关键是屋顶的环境原本严苛,而绿地贴的土壤层够薄,因此无须洒药便可自然屏蔽一些老鼠,蜈蚣,蚊虫等有害生物,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

除了铺地锦竹草外,黄爱平他们一共研发出了十几种适应于“绿地贴”模式的植物,它们全都是屋顶的野生植被,其中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这些植物都是经过几年的培植和筛选保留下来的,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都有四季观赏的美观效果,而且繁殖速度不慢也不会太快。

以铺地锦竹草为例,这种草在屋顶严酷环境下适应能力非常强,自燃性稳定,而且不霸道,不会因为繁殖能力太强侵蚀墙体结构。它在地面根本生存不了,但是在屋顶上会根据环境变换,适应性地调整自身生长状况。水分多时,叶片变大,颜色为深绿;干旱时,叶片缩小,像仙人掌一样,叶片呈浅绿。它一年四季会呈现不同景观,秋天时开小白花,叶子金黄;冬天是上面一层是红色的,下面一层则是绿色的;春天时嫩黄;夏天时油绿。

目前,铺地锦竹草“绿地贴”的售价大约在每平米8元钱左右,也就是说,100平米的成本大约为800元。不过,黄爱平算了一笔账,普通居户人家,100平米的楼顶房子,通常要装四台空调,如果在屋顶植入100平米的绿地贴,大约每年可以节省电费1500~2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以城市为计算单位,一个城市所有的屋顶全部绿化,可以让该城市的温度平均降低12华氏度,另外,还可以减少地面20%的排水量。如果核算成成本的话,将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

已经做了十几年屋顶绿化的黄爱平每年都会遇到新问题,每年也在不断地调整适应。他的经验是,城市绿化不是单纯地搞奇花异草,这不是一条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绿化是要把管理的主权还给自然,让自然自己解决、自然消化各种问题,前提是尊重本地生态,不要强行把野生植被剔除,植入外来植物,这会对本地的植被、土壤养分、水资源结构都造成严重的破坏。“强行的人为干预是违背自然生长的”。

实际上,国际上的一些相关研究表明,绿色屋面对屋顶微气象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绿色屋顶”早已在全球蔓延开来。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荷兰、英国和瑞士等国都在积极开展绿色屋面。绿色屋面也在美国的一些城市中逐渐流行起来了,纽约、芝加哥、亚特兰大和波特兰等城市都走在“变绿”道路的前面。

在极具超前意识的德国,所有屋面中约占10%已经“变绿”起来。德国甚至已经出台相应的法规,要求新建的房屋必须要实现屋顶绿化。德国的“屋顶绿化”路线也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它们并不要求有多好看或者过度使用,而是将美观和自然生态兼顾,将绿化从工业时代的结构主义重新带回到自然审美的情趣中。

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屋顶绿化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屋顶绿化的评审活动,近两年的获奖作品中,也越来越呈现自然主义风格。去年的作品中有一栋山脚下的房子,周围绿树环绕,屋顶上的绿色植物与周围浑然一体,使得整个房子如一位隐居世外的山人,谦逊,娴雅,散淡。

黄爱平的“绿色贴”在美观设计和植物多样性培植上还有待提升,但是,它不失为中国大都市屋顶绿化的一种简便高效的尝试。由于其独创性,由黄爱平所创建的黄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被英国大使馆下设的社会企业创新平台所关注。从去年起,该创新平台指派了专门的咨询师免费为其提供专业的管理和营销咨询。

目前,黄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在快速拓展中,已在全国13个城市发展了渠道商网络。适合于北方种植的屋顶“绿地贴”也在研发当中,同时,它们也在研发一些圆形或梯形的屋顶绿化设计方案。

上一篇:工程项目融资论文下一篇:国旗下讲话 努力拼搏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