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门诊登记制度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染病门诊登记制度(共10篇)

传染病门诊登记制度 篇1

传染病管理制度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确保传染性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加强传染病的科学管理制定的专业性部门规章制度。

编辑本段具体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三、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2)甲类传

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1、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1)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2)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1名为专职);(3)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2、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3、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1)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2)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3)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4)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5)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6)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 全的运行状态;(7)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五、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1、门诊日志(1)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本内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于次月5号前汇总交院办公室;(3)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六、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1、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2、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七、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1、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总值班人员。

2、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来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

3、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新进人员8月培训。

4、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修订版)》、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5、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八、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

1、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分管领导、科室、人员。每月召开疫情例会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种疫情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

4、健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检验、检查传染病登记本等,备足报告卡,以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

5、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疫情漏报检查。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住院病人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检验科的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的传染病检查登记本。把疫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全年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疫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

6、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等工作。

7、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新入人员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训。

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篇2

一、诊所负责人、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为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人员。必须将就诊病人信息在病历登记本中做好记录,做到与处方签相符。字迹清楚,不缺项。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责任疫情报告人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

三、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急性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2小时内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卫生院)报告,同时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四、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脊髓灰质炎、肺炭疽、白喉、急性感染血吸虫病、丝虫病及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疑似病人及不明原因死亡病例、急性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集中发病、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新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过的传染病及已消灭传染病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电话通讯应于2小时以最快的电话通讯方式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卫生院)报告,并于2小时内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篇3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疫情管理人员收卡同时对传染病报告卡的信息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核对信息完整并登记在册——网络直报。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审核确认。

(2)对于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专病管理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审核确认。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卫生院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 篇4

1、卫生院各科室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2、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2、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3、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依照有关法规对责任疫情报告人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6、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7、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8、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9、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门诊登记制度 篇5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2、成立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小组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3、每年新职工岗前培训必须有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内容学习结束必须进行考试。

4、门诊医生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登记工作内容包括姓名、家长姓名14岁以下患儿时必填、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诊断病名、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初/复诊九个项目。

5、病房住院登记至少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九个项目必须根据病历所书写的最后诊断填写病人的出院诊断。

6、化验登记项目必须有病人姓名、检验方法、检验结果、检验科医师姓名、检验日期。

7、发现公共卫生事件和法定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报告防保科由防保科按时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做到不迟报 不漏报不错报并要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正在流行或上级要求“0”报制度的传染病每天实行传染病

“0”报告制度每天的下午330分钟前各科把传染病疫情上报到保健科特殊情况按照“传染病报告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9、防保科每月上旬必须查阅全院上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科检验结果检查是否有传染病漏报。核对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是否完整上报是否及时做好自查登记并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门诊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篇6

门诊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门诊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熟练掌握传染病诊断、报告、消毒隔离及疫情处理的程序。

2、门诊医护人员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发现法定传染病疫情或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以最快的方式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

3、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进行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于24小时内报告,并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4、门诊工作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不得瞒报、谎报、漏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漏报、缓报。

5、门诊工作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传染病门诊登记制度 篇7

就2018年8月20日桥东区盘领镇卫生院监督部门领导到我卫生所监督检查工作,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我卫生所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事后我卫生所立即就处方书写问题加强学习,认真整改,现就我卫生所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1、建立门诊等级制度,对诊治病人按规定项目填写门诊登记簿,字迹工整,运用医学术语,不漏项。

2、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做到用药必须开具处方,并做到项目齐全,药品名称、规格书写规范,剂量准确,中外文不能混用,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应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3、每张处方只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

4、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须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五种药品。

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6、医疗文书书写要及时,使用统一规格的格式。门诊日志至少保存三年,处方至少保存一年。

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篇8

为了更好地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特对外来车辆、人员进行登记、现将有关登记制度如下:

1、门卫工作人员要忠于职守,始终保持警惕性,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坚决按制度办事。

2、外单位车辆入校前,必须说明情况,由门卫工作人员决定是否予以放行。无论何时,不允许骑自行车进出校门。

3、凡外来人员进校,门卫必须仔细询问,如允许进入必须登记,严禁闲杂人员入内,严防有人进内扰乱秩序。

4、学校物资出门必须查对登记,特别是外来人员带物资进出校门,一定要询问仔细并进行登记。

5、发现疑问,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一、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

1、非学校教职员工进入学校,应主动向学校门卫人员出示表明身份的相关证件。

2、学校门卫人员应认真查验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的相关证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结束来访时,门卫人员应向来访人员问询,情况正常方可让其离开学校。

3、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能证明其身份的外来人员,学校门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4、在上课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班主任老师的确认(签字同意的请假条或当面确认),学校门卫人员查验后方可放行并做好登记。

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

1、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在学校传达室进行登记,写明来访对象姓名、来访事由、有效证件号、联系电话等情况,经过与有关成员内线电话联系同意后方可进入。

2、对拒不进行登记的外来人员或登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学校门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三、车辆准入放行制度

1、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应关闭好校门,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学校。

2、上级视察工作或确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车辆,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在门卫人员的引导下停放到指定地点,禁止鸣笛,限速行驶,确保师生安全。

3、上、放学时间,值周行政、值日教师、保安员在校门口维持秩序。

4、家长有事找学生的,凭有效证件在值班室的来访登记本上登记后领取“来访证,等待下课后再去见学生。

5、学生有事不能上学,家长应及时与学校联系,并向班主任请假。

6、各班建立学生基本信息登记表。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2013年2月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学校巡逻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和学校的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及措施。

二、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工作责任感,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三、严格巡逻值班时间,本着“眼勤、眼明、脑灵”进行工作,巡逻中做到细查、细看、多听、多记、高度警惕。若在巡视中对可疑人员未进行盘查、清退,致使校园内发生重大失窃案件,要进行责任追究。

四、做到定时检查四周环境及各楼层的安全情况,切实做好治安保卫工作。

五、配合门卫工作制度,加强外来人员的登记检查询问工作。

六、夜间值班要检查各办公室门窗是否关好,以免发生意外。

七、巡逻中发现嫌疑人员时,有权进行查询、盘问;发现可疑物资时,有权进行查验、扣置。

八、巡逻人员在值勤时应佩戴巡逻证,以表明身份。

九、巡逻人员应文明执勤,秉公执法,规范行为,严守纪律。

大隗镇第一初级中学

网吧上网登记制度 篇9

为保障网民合法权益,更好的为网民服务,依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对于上网用户,特制定本登记制度。

(一)根据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规范‘网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凡在“网吧”上网的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自觉进行登记。

(三)上网登记的有效证件为:居民身份证、军官证和学生证,其他证件无效,上网人员登记必须填写式样统一的登记表,式样由公安计算机管理监察部门监制,上网人员登记,要由“网吧”管理人员验明身份后填写,不得由上网人员自行填写。“网吧”管理人员填好后,由本人签字确认。

(四)上网人员登记,由“网吧”管理人员查验身份证明后进行录入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才能上网。对未登入安全管理软件或不如实、完整登入安全管理软件的,按未建立上网登记制度处罚。

(五)严禁“借卡上网”现象,对使用“临时卡”的上网人员,网吧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其身份后录入网吧实名系统。

(六)上网登记要建档保存60日以上,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七)上网人员和“网吧”管理人员要严格履行上网登记制度,对拒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的,“网吧”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接待;对无理取闹扰乱公共秩序的,公安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八)上网人员要严格履行上网登记制度,对拒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的,“网吧”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接待;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褥疮预报登记制度 篇10

一、褥疮护理工作目标:

(一)完善褥疮发生高危风险的评估体系。

(二)探讨褥疮预防及褥疮治疗护理效果评价体系。

(三)探索各种慢性难治性创面治疗与护理方法。

(四)开展褥疮护理业务学习工作。

(五)开展对褥疮治疗护理经验的科研工作。二.褥疮护理工作管理网络体系:

(一)护理部专职主任负责,全面管理褥疮护理管理工作。

(二)护理部成立褥疮护理会诊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条线科护士长组成,对各科室高危褥疮预报及带入褥疮病人每两月进行督查,目的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对难免褥疮进行评定。

(三)各科、各病区护士长分别对管辖的部门的褥疮预报及带入褥疮的病人进行监控,并指导、检查临床对褥疮预防措施落实和治疗护理换药,科护士长每周抽查。

(三)褥疮监控结束,由各病区护士长负责对监控病人的转归进行评价,并记录在护士长手册上交护理部登记。

(四)在年终进行回顾,对全年褥疮随访作总体评价,并落实整改措施。三.褥疮预报制度:

(一)把褥疮预报单交于科护士长,由科护士长组织人员前去会诊,护理部不定期抽查以检查措施的落实。

(二)各科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褥疮预防工作,预防褥疮发生。

(三)根据病人情况预计将易发生褥疮者或带入褥疮发生者立即填写褥疮预报表,送交科护士长申请护理会诊,根据预报褥疮打分,积分≥8为高危病人、≥10分为难免褥疮。

(四)收到褥疮预报表后24小时内应尽快组织护理会诊,不得拖延。

(五)凡因责任心不强或护理不周发生的褥疮为非难免褥疮,造成II期褥疮占体表面积在0.25%以上者按I类差错发生处理。

(六)褥疮预报表每月与护士长手册一同交护理部。

四、褥疮预报登记流程:

填写褥疮预报单,褥疮评估打分,上翻身卡

预报单上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进行核查,在预报单上签写意见 护理部随机抽查,记录在预报单上。

科护士长进行过程监控,每周一次记录于预报单上 病区护士长每周核查一次,记录于翻身卡上

病情稳定,撤翻身卡

填写终末结果(护士长手册、科内褥疮预报登记本)预报表同护士长手册一同上交护理部,进行终末信息登记

五、褥疮护理会诊制度:

(一)护理部成立褥疮护理会诊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条线科护士长组成。

(二)各科室包干护士根据病人情况预计将易发生褥疮者或带入褥疮者进行全面的护理体检评估后立即填写褥疮预报表,报告护士长进行核查,在护士长指导下制定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向会诊小组中本条线的科护士长申请会诊。

(三)科护士长接到褥疮预报表后24小时内应尽快进行会诊,不得拖延(遇节假日、双休日或17:00以后由总值班护士长核查),如病人病情复杂、高危褥疮预报或带入褥疮等组织会诊小组其他人员共同会诊。

上一篇:假如一天有28小时作文下一篇:卷烟营销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