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音乐教案
授课年级:五年级单利利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规整,旋律明快而又流畅的歌曲。2/4拍,宫调式,三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第一、第三乐句是旋律的重复,第二、第四乐句旋律相同只,是在尾音上作了上移四度的变化,其句中插入的一小节间奏,更使曲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它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早起迎着晨曦锻炼身体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歌曲的插入部,旋律优美舒展,与前段形成了对比。歌曲通过了对春天的草原、绿油油的秧苗、丛丛的山林等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充分地表现了人们只争朝夕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随后,歌曲在“D.C”反复后又重复了第一部分的曲调,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和愉快的心情演唱歌曲《清晨》。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丰富和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3.在学习歌曲中让学生懂得珍惜清晨的美好时光,珍惜儿童时代的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
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歌曲《清晨》。
[教学难点]
编创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演唱歌曲、激情导入 师: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音乐天才来!展示一下我们的风采,唱一唱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小螺号〉!
1、来,听好前奏有感情地演唱。检查一下自己唱歌的姿势,头、胸、腿!(师琴伴奏)
2、再唱一唱歌曲
小鸟:他是怎样的叫声?师和生一起表演模叫。公鸡!来,模
仿一下公鸡的叫声,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呼唤-----“喔喔-----”师和生一起来模仿。谁想拿着大公鸡来呼唤一下(师出示公鸡道具),可不能白拿还要加上一句话。比如:喔喔!快快起床拉!喔喔!不要睡懒觉啦拉!
二、聆听、感受
1.生聆听范唱《清晨》
师:又一个美好的早晨开始了,同学们在做什么呢?一起来听。师:原来是他们在做运动呢,齐读《清晨》。
2.师自弹自唱,生随音乐律动
师:下面老师把这首歌送给大家,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有哪些变化?
3.生根据歌曲情绪做相应的律动
三、学唱第一、二段
1、学唱《清晨》第一、二段
师:瞧,很多同学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呢,嘴里啊,还哼着小曲,听听,他们哼的是什么? 播放《清晨》第一、二段
(1)学生聆听音乐《清晨》第一、二段
师:这首歌可真动听。你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来歌唱这美好的清晨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学生用la轻声模唱歌曲
(3)用琴带唱歌词
师:听到这样的歌声,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的,开心的)我们也来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唱一唱好吗?
(4)学生有感情地轻声演唱第一、二段。
四、学唱第三段
1.生聆听三段
师:看,景色多么美啊!一起来欣赏。
2.朗读歌词
3.复听表演
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表演。
4.生演唱第四段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
生:热情、愉悦。
5.演唱,和第一、二段比较不同。
6.生起立分角色表演唱
7.把三个乐段连起来演唱
五、学唱第四段
1.师范唱第四段
2.练习演唱
师:这一段和第几段旋律相似?我们来唱唱。
3.生演唱第四段。
师: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对早晨的喜爱吧。
4.生有表情的演唱(愉悦、幸福)
师:请表情好的学生上台示范演唱。
生互相评价。
六、完整表现歌曲
1.生完整演唱歌曲
师:带着愉快的心情把这首歌完整地唱一遍。(注意三个乐段的声音对比)
2.师:我们学了这么多种演唱形式,你还能为这首歌设计一种演唱形式吗?你觉得,怎样唱,才会让这首歌唱得更美呢?
(1)分小组讨论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这首歌。
(2)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七、尾声
1.总结
师:----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希望同学们正像歌中唱的那样:“奉劝大家要起早喔喔,美好时光不要辜负了。”
伴随着歌曲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清晨
校园歌曲
古邵镇曹庄小学单利利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整节课下来,我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听音乐看教师表演,听音乐做动作,听音乐理解歌词,听音乐律动等等环节,始终围绕听来开展活动,每一次的听都是有目的的,这样层层递进,不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不足之处:激情导入环节,内容应丰富些,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郊游》, 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境;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难点: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电子琴, 道具。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一、游戏导入
[目标]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的景色怎么样?你们想不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色?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春天的画面, 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好吗?既然大自然那么美丽, 你们想亲自去看一看吗?那我们一起去郊游吧!不过在郊游过程中, 我们大家都要保护环境, 热爱大自然, 能做到吗?好, 我们坐火车去 (多媒体演示:一辆火车) 。话外音:小朋友们, 欢迎你们乘坐快乐火车, 听说你们很聪明, 我能在沿途中考考你们吗?
师:你们同意吗?到终点前一共有四个难题, 你们准备好了?话外音:上车之前先考考你们。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演示)
师:你们真聪明, 快上车吧 (放音乐, 学生做上火车的动作) 。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演示后, 放音乐一起做开火车的动作)
师:快乐司机出的题都难不倒我们, 老师给你们增加难度吧, 抽到的同学在桌上选一件你喜欢的打击乐器来演示下一条节奏练习, 好不好?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用打击乐器来演示, 然后全班一起打节奏)
(多媒体演示) :××∣××∣××∣××‖ (抽学生用打击乐器来演示, 然后全班一起打节奏)
二、学唱歌曲
[目标]学唱歌曲, 体会情绪
1. 师:
火车到站了, 你们看, 这个地方漂亮吗?今天我们就在这里郊游,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为我们郊游而写的歌曲 (播放音乐《郊游》) 。这首歌曲好听吗 (板书) ?这是一首台湾儿童歌曲《郊游》, 台湾, 同学们都知道吗?它是一个宝岛, 也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 那里人杰地灵, 物产丰富。我们一起来学唱它好吗?这是一首调号是F调、节奏是四二拍的歌曲, 演唱时要用愉快的情绪去演唱。下面我们先来学一下它的歌词 (放节奏, 老师教读, 全班齐读, 分男女生读)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 你们可以小声地跟唱 (放音乐) 。
师:同学们, 你们在歌谱上有没有发现什么?你真棒, 对, 他们的节奏和歌词都是一样的。
(多媒体演示) :××∣×××‖ (先抽学生演示, 再用乐器)
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启发学生发现谱中出现的四分音符, 八分音符, 十六分音符) ?
2. 师:我们一起来学唱歌谱。
3. 老师弹琴, 学生填词。
4. 师:我把这首歌曲划分为3个乐句 (分形式教唱) 。
5. 师:
我们为这3个乐句涂上颜色好吗?第一乐句演唱的情绪是欢快、活泼, 我们就用红色涂上它;第二乐句应演唱得轻、柔, 给它涂上蓝色;第三乐句和第一乐句一样, 也用红色来表达。下面你们来演唱, 注意不同情绪的转换。
6. 让学生表演唱、背唱。
7. 全班一起用乐器来演奏歌曲。
三、音乐活动:郊游
[目标]创编表演, 提高音乐的表现力
1. 师:
同学们, 今天玩得真开心, 我们继续再来开一个小小音乐会, 怎么样?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 随音乐表演这首歌曲,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比如表演唱、合唱、用乐器来演奏都可以。我们请8位嘉宾来当评委, 每个嘉宾一个笑脸, 在每一组表演完后, 如果评委喜欢这组的表演, 就给他们一个笑脸, 老师来统计。最后, 哪个组得的笑脸最多, 老师就奖励他们一个表演星。
2. 分组表演, 并颁发表演星。
3. 师: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老师也很高兴, 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下面请你们起立, 用欢快、活泼的表情来表演这首歌曲。
4. 师:同学们, 你们看, 我们的歌声把谁吸引来了 (一些学生戴动物头饰) , 我们和它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吧。
四、总结
教学目标:
1、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 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 聆听《晨景》 教学重难点: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1|6 6 4|3.1|5”中的大跳要唱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歌曲《清晨》
1、导入:
今天,我们请四位同学上台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无论你怎样描绘清晨,但一定要特别,最好不要和其它同学表演得一样。(选择性格活泼开朗,大方的同学。时间控制在3分种以内)。
学生表演
同学们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学习定会感到好奇,现在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节奏,去歌曲中的清晨感受吧!
2、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一遍范唱
设问: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我们心中所想象的清晨一样吗?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跟着钢琴用“LU”哼唱歌曲(2遍)
4、朗诵一遍歌词(充分理解歌词的内涵。)5、加上唱歌词歌唱《清晨》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把握通俗朴素,要想说话似的歌唱。唱好之后,注意处理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之间的对比表现。第二乐句比第一乐句处理得稍强一点。
6、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乐器给《清晨》伴奏
伴奏的节奏由表演者自由加进,但是一定要是具有美感和和谐的音响。
三、欣赏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
1、导入:
师:请问同学们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太阳都是同一时间升起来的吗? 各国的晨景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同学讨论)
教师做总结
感受外国的早晨。在欣赏之前,提出教师的问题,两种音乐风格你更喜欢哪一种音乐描绘方式。并请同学们构思一下要让你去表现清晨,你会用什么方式去表现。
2、讨论两种风格你更加喜欢那种描绘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做好总结。
3、再一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为这首管弦乐配上书上的三幅画,你认为这三副画应放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4、第三次欣赏管弦乐《晨景》 将同学分组进行表演。
结合学生自己对清晨的联想,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
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
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教学内容:欣赏印度音乐《深情》。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深情》可以了解印度音乐,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风格。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了解印度音乐。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应该也知道唐僧所信仰的是佛教。那你们知道佛教源于哪个国家吗?对,佛教源于印度。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印度。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印度音乐。播放《深情》音频。
学生仔细聆听,并试着说出音乐的演奏乐器。师:你们听出来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了吗? 生回答
师:这首音乐的演奏乐器是西塔尔和小提琴。介绍西塔尔
拨奏弦鸣乐器。为木制长颈的琉特琴,是印度最重要的乐器,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西塔尔琴的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制的音板组成。有的上方还有一个葫芦,主要是用来装饰,但也用于将乐器放倒时使其不接近地面。西塔尔琴的琴颈非常长,指板有16~18个可移动的环形金属品,用来指示旋律弦按音的位置。它有4~7根金属弦和两根持续音弦(不用按弦,但每根只发出一个单音),在它下面可以有11~13根金属共鸣弦,每根调成不同的音高,与旋律弦和持续弦产生振动,起增强共鸣的作用。演奏者左手按弦,右手用带在食指上的拨子来拨奏。西塔尔琴适于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二.介绍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是印度半岛特有的音乐,由于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外来民族的侵略,印度文化受到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波斯、希腊、蒙古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与印度原有的文化融合,形成特有的印度文化。印度音乐理论上在一个八度音程中细分为22个微音程(斯鲁蒂),所以音高有非常细微的变化,而不采用固定音高,歌手会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即兴演唱。印度音乐从古代开始有两个程式,一是“拉格”,为旋律的程式,另一个是“塔拉”,为节奏的程式。
师:不知道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有没有关注过印度音乐呢?如果有,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印度音乐的了解。
如果天公作美,元旦的清晨也许是朝霞初升,漫步在色彩斑斓的霞光里,虽然阳光还带着寒意,但周围的一切都气象万新,此刻真想化着那一轮红日,升起在新年的天空;若运气不佳,元旦的清晨也许是大雾弥漫,行进在朦胧的世界里,昨日的一切都成为过去,虽然前方是谜一般的路程,但此刻还是只有向前向前,明晰的美景就在远方;如背运到极点,元旦的清晨或许是飘雪又下雨,行走在雨雪交加的街头,虽然有点步履艰难,但权当作新年给我们派发的“励志红包”。其实,无论天气如何变幻,元旦的清晨带给人们的永远是一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心境。
元旦的清晨,也许你看到的依旧是昨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风景,但因为是新年的第一天,却别有一番味道:那些在广场、公园、河堤边晨练的老人们,拳脚有形,刀剑有影,元旦的来临只是使他们饱经沧桑的岁月更加从容历练;那些早起在田间耕种施肥的农民们,布满老茧的双手带着泥土的芬芳,元旦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日,只是一个离收获又近了一天的日子;那些路边卖菜、卖早餐的摊贩们,汗水打湿的头发遮住了眼睛,却遮不住追求美好生活的眼神,元旦的到来或许使他们的憧憬越来越清晰……其实,元旦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当成全新的起点?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活动预备】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1)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由,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一.教学设想:
1.根据学生的兴趣趋向特点设计教学的思维与模式
2.建立在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抽象认识,利用学生已掌握和理解的知识概括方法和表现手法进行延伸的拓展教学
3.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语言诱导,让学生在这课堂中轻松有条理地认识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并能更进一步理解中国流行音乐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关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背景
2.对不同时期的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特点有所了解,并能举出不同时代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作品
3.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意识,喜爱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三.教学重点:
能够较好掌握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主线历程,热爱中华民族化发展的通俗音乐 四.教学难点:
在欣赏探究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正确认识通俗音乐的发展一定要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才是世界的,才是流行的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放影音资料]〈〈天堂〉〉
导入:相信同学们对这首歌曲耳熟能详,是由蒙古歌手腾格儿演唱的〈〈天堂〉〉,那么同学们最喜欢在音乐课上唱什么类型的歌曲呢?——流行歌曲
今天老师有幸和大家共同来探寻一个话题:中国通俗音乐及其发展历程[放课件] 同学们光喜欢唱流行歌曲,那你们又是否知道: [放课件]a.流行歌曲的正确定义
b.流行歌曲是什么时候在中国才有的呢?
c.中国最初的流行歌曲的“鼻祖”是谁,其音乐作品的特点怎样? d.它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的呢?
在今天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一一找寻答案。
(二)新课教学:
[放课件]通俗音乐又称流行音乐,它是指自身朴素简洁的音乐语言,流畅易记的旋律,活泼而富有特点的节奏以及更加贴近生活的情景和感受,为大家所喜闻乐见的乐器曲和歌曲。
这是用文字对流行音乐的概述,在今天这节课里,我们着重欣赏找寻的是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都知道不同地域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也是一样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那么探究为同学们所喜爱的通俗音乐的民族发展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条主动脉,下面我们就以时间年代为线索 以作品民族化发展为创作元素,对中国流行音乐作详细的追根寻底。
1.30年代末40年代初: 中国流行音乐的源头在哪呢?
1927年,著名音乐家黎锦辉先生创作〈〈毛毛雨〉〉标志着中国通俗音乐歌曲的诞生。黎锦辉先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这时期的佳作还有贺渌汀的〈〈春天里〉〉〈〈四季歌〉〉〈〈天涯歌女〉〉,聂耳的〈〈告别南洋〉〉〈〈梅娘曲〉〉,任光的〈〈渔光曲〉〉代表人物有:周旋。
[互动]哼唱其中的作品,学生对最初流行歌曲的认识程度 [放课件]〈〈春天里〉〉学生可跟着影音资料看着曲谱轻声哼唱
时代背景及其特点:三四十年代的中国通俗歌曲起步并不健康,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通俗歌曲,走上了一条远离时代的畸形道路,总体说早期中国通俗歌曲作品题材狭窄,情调萎靡,趣味平庸,演唱矫揉造作,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随着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救亡歌曲的兴起,当时的通俗歌曲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板书]主动脉:民族化发展
流行音乐的“鼻祖”:黎锦辉
时间:1927年〈〈毛毛雨〉〉
音乐特点:题材狭窄,情调萎靡,打上了浓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烙印 2.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俗音乐的概念一度被轻音乐所取代。1955年天戈创作的〈〈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影响较大的优秀作品,旋律轻快,活泼,加上三拍子的圆舞曲律动,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注:附带介绍轻音乐
60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当时强调阶级斗争的年代,一批优秀抒情的歌曲被戴上“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帽子,受到公开的批评,在此后二十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 社,三年自然灾害和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通俗音乐基本上销声匿迹,期间代表作品有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注:收集更多的这时期的代表作品 [放影音资料]〈〈九九艳阳天〉〉 [板书]1949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代末:强调阶级斗争,通俗音乐处于空白状态 3.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
黎锦辉先生音乐在当时渲染了一种萎靡颓废的情调,但他的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很好的在台湾,香港继承和发展,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一些新的文化理念和思潮一涌而进,音乐领域人们疲倦了“强,硬,响,快”的风格,很容易或者说一股脑儿就接受了港台音乐的“清新,温和,优美,流畅”和“软绵,颓废,情爱,小资”等音调和思潮,使大陆音乐在一段时间里音乐创作和演唱风格都一味地模仿,港台艺人也首次在中国大陆春节联欢晚会上亮相,最具代表的有张敏明〈〈我的中国心〉〉奚秀兰〈〈阿里山的姑娘〉〉。这一时期题材健康,旋律清新的优秀作品有〈〈乡恋〉〉〈〈乡间小路〉〉。
[互动]你还知道这时期还有哪些家喻户晓的流行作品及其人物代表吗? 如:邓丽君,成方圆,朱明瑛,徐小明 [放影音资料]〈〈乡恋〉〉 4.80年代末——90 年代初
“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声惊天动地反叛性的呐喊,终于从中国摇滚乐先锋崔健那嘶哑爆破而又富有磁性的喉咙里蹦出。是啊!人们是应该问一问“什么是我们自己的音乐,我们的音乐怎么了”“脚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难道我们还仅仅是“总在笑一无所有吗”。崔健那富有反叛困惑和号召性的呐喊,终于唤醒了中国的通俗乐坛,80年代末90年代初,音乐家们开始踏上了继西扬中,通俗音乐民族化,艰难而有意义的漫漫长路。
[板书]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港台音乐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历经60年的风风雨雨,最终找到中国流行音乐的精髓:通俗音乐民族化
[放影音资料]〈〈黄土高坡〉〉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伴随着这一优美独特的风格性旋律,通俗乐坛的创作者们终于唱出了自己的酸楚和欣喜。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的音乐不都是我们自己的歌吗?此时以独特个性风靡一时的“西北风”席卷而来,其代表作品有我们刚刚听到的〈〈黄土高坡〉〉还有〈〈信天游〉〉〈〈我热恋的故乡〉〉〈〈少年壮志不言愁〉〉等等。这些作品采取了陕北民间音调,明显引入了欧美摇滚思维,挖掘和吸取了我国北方以黄土高坡信天游的苍凉挺劲的阳刚之气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乐坛一展风采。注:要会唱例举的每一首作品并简单介绍信天游
从音乐体裁方面,器乐,舞蹈,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也是流行音乐创作的素材源泉,流行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音乐主体吸取了我国著名琵琶曲〈〈彝族舞曲〉〉中的音调,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则是将东北二人转和评剧的曲调相融渗。
注:要会哼唱〈〈彝族舞曲〉〉的音调。
从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方面,各少数民族的音乐有为流行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另一个广阔天地,少数民族音乐象一朵朵艳丽的奇葩为这个风格的流行音乐创作增添了新的色彩。
如:陈明〈〈快乐老家〉〉——是新疆特色乐器和现代配器手法的运用,让人耳目一新。郑钧〈〈回到拉萨〉〉——揭开藏风流行音乐神秘的面纱。〈〈青藏高原〉〉〈〈天路〉〉〈〈神奇的九寨〉〉
各地汉民族的音乐也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又一源泉,一首河北民歌〈〈小白菜〉〉曾为程琳演唱的台湾歌曲〈〈酒干淌卖无〉〉那英演唱的〈〈山不转水转〉〉提供了创作基础,其旋律走向和乐句落音都与〈〈小白菜〉〉极为相似。
[板书]中国流行音乐民族化其创作素材来源: a.我国北方的黄土高坡,信天游 b.器乐,舞曲,戏曲等民间音乐流源 c.各少数民族的音乐 d.各地汉民族音乐
随着音乐世界的接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走向了国际化,21世纪的流行音乐趋于开放式,多元化,涌现了一批同学们喜欢的流行创作歌手,喜闻乐道的就是:周杰伦,王力宏,张韶晗,李宇春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性歌手。
[互动]例举他们的作品
(三)总结:
[放课件]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一览表
“黑芝麻糊咧, 一股浓香, 一缕温暖。”这段经典的广告, 曾深深地打动着观众。在一个南方小镇上,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吃着香喷喷的黑芝麻糊, 满嘴糊得黑黑的, 还不住地舔着碗边, 馋馋地, 羞答答地, 伸出手臂, 想跟那位大婶再要一碗的样子, 让人不由得露出会心的微笑。那种亲切感、温馨感, 触动着人们对童年记忆的美好情愫。
黑芝麻糊是用黑芝麻做成的糊状物, 是一道中国传统美食。将黑芝麻磨成粉状后, 用温水或沸水冲开, 就可以食用了。尤其是在冬天早餐时食用, 可以温暖身体。黑芝麻具有乌黑头发的功效, 据说常吃黑芝麻糊可以让白头发变黑。有许多洗发产品也是用黑芝麻做成的。
推荐理由
从营养成分来看
营养学专家分析说, 黑芝麻糊的主要原料黑芝麻每100 g中含有蛋白质21.9 g、脂肪61.7 g、钙564 mg、磷368 mg、铁50 mg, 还含有芝麻素、花生酸、芝麻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卵磷脂、维生素A、B、D、E等营养物质。正因为黑芝麻中含有如此丰富的营养, 因而在延缓人的衰老及美容方面, 才会有很大作用。
从医疗作用来看
黑芝麻糊不但味道极佳, 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作用。中医认为, 芝麻味甘、性温, 有补血、润肠、通乳、养发等功效, 适于治疗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大便燥结、头晕耳鸣等症状。黑芝麻糊的效用更胜鲜奶, 食用得多, 皮肤会很有光泽、少皱纹, 还会令肤色红润白净。而且可以治疗便秘。妇女食用更佳。
从保健功能来看
黑芝麻糊较适合于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 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 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而黑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蛋黄素、胆碱、肌糖, 即使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因而在节食减肥的同时, 若配合黑芝麻的食用, 粗糙的皮肤可获得一定的改善。
烧麦———营养与美味的契合
烧麦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 是形容一种具有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 且以烫面为皮, 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烧麦是北京久负盛名的小吃之一, 出现于元大都。烧麦与包子的主要区别在于顶部不封口, 作石榴状。明代称烧麦为“纱帽”, 清代称之为“鬼蓬头”。清乾隆年间的竹枝词有“烧麦馄饨列满盘”的说法。
烧麦的主要种类
菊花烧麦
烧麦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长沙火宫殿、玉楼东的菊花烧卖更是颇受长沙人的欢迎, 是当地一大名吃。其主要原料有:猪肉糜、虾仁、洋葱碎末、水煮笋、干香菇等。菊花烧卖包皮透亮, 味咸椒香, 顶端开口处用蛋黄点缀成菊花瓣状, 更显雅致。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 粒粒可数。
草菇烧麦
草菇烧麦的主要原料有鲜草菇、猪瘦肉、虾仁、鸡蛋。草菇烧麦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壮阳、健脾益血的功效。可作为虚弱羸瘦、阴虚干咳、心烦失眠、肾亏阳痿、癌症等病症患者的营养食疗菜肴。健康人食之, 也可滋补强壮、增强抗病防病能力。
羊肉烧麦
羊肉烧麦是北方人冬季早点中的最爱, 在冷飕飕的清晨, 来上一笼热气腾腾的烧麦, 浑身的寒气顿时被驱逐一空。羊肉烧麦的最大特点就是皮薄馅大, 鲜嫩可口。再加上羊肉本身具有的暖胃功效, 绝对是冬日里早餐的最佳选择。
虾饺烧麦
虾饺烧麦皮薄馅大, 是一种海鲜烧麦, 形状酷似石榴果, 口味独特, 灌汤爽口, 回味难忘,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成为厦门的特色小吃。
推荐理由
烧麦样子像小笼包, 但是皮薄馅大, 且汤汁较多, 陷儿的种类很多, 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选择。其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味道鲜美, 是早餐的不错选择。
起源典故
烧麦一词的来历, 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早年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 食客一边喝着香浓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 吃着糕点, 一边就着吃热腾腾的烧麦, 故烧麦又称“捎卖”, 意即“捎带着卖”之意;也有人说因为烧麦的边稍皱折如花, 故又称之为“稍美”, 意即“边稍美丽”;还有一种说法是, 烧麦最初叫“撮子包”, 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边像快熟的麦穗, 遂改名为“烧麦”。现今烧麦已成了美味可口的主食, 所以一般人约定俗成叫“烧麦”。
早在乾隆三年, 浮山县北井里村王氏, 就在北京前门外的鲜鱼口开了个浮山烧麦馆, 并制作炸三角和各种名菜。某年除夕之夜, 乾隆从通州私访归来, 到浮山烧麦馆吃烧麦。这里的烧麦馅软而喷香、油而不腻, 洁白晶莹, 如玉石榴一般。乾隆食后赞不绝口, 回宫后亲笔写了“都一处”3个大字, 命人制成牌匾送往浮山烧麦馆。从此烧麦馆名声大振, 身价倍增。
清和元的“头脑”———老太原人钟爱的早点
一盏黄酒, 一碟韭菜, 一笼烧麦, 更有那一碗热乎乎的“头脑”。如果不是太原本地人, 初闻“头脑”一词, 多数人不知为何物。而当一碗面糊状的东西端到你的面前时, 你就会知道, 这就是“头脑”。“头脑”, 又称“八珍汤”, 是太原传统早餐之一, 实际上也是一种滋补食品。
推荐理由
一碗“头脑”中有肥羊肉、黄酒、酒糟、煨面 (蒸熟的面粉) 、莲菜、长山药, 连同黄芪、明油共计八宗, 所以“头脑”又叫做“八珍汤”。在吃的时候, 还要佐以腌老韭菜, 好像服药的引子, 能够益气调元, 活血健胃, 富有营养。口感鲜醇可口且略带酒香的头脑汤再配以特制的帽盒或烧麦, 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够滋补身体, 不得不佩服咱老太原人的美食智慧。
美中不足
因为里面有黄芪, 所以味道偏甜, 一般人可能不太习惯。另外, 由于“头脑”中的滋补成分, 限定了该汤在天寒之时食用效果最佳, 不免为炎炎夏季对此美食望而却步有少许遗憾。
起源典故
“头脑”是明末反清志士傅山发明的。傅山字青主, 太原人, 明朝灭亡之后, 傅山坚决不屈, 一生奔波于抗清事业, 据说傅山精通医理, “头脑”是当年傅山为了孝敬母亲而亲自调制的配方, 原名“八珍益母汤”, 由肥羊肉、煨面、黄芪、莲藕、山药、黄酒等8种原材料制作而成。羊肉味甘性热, 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 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 温中下气, 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 组成温补不腻的滋补食品。另外, 吃“头脑”, 要佐以腌韭菜, 作为药引。
当年, 在太原南仓巷中段路西, 有一小店, 店主姓朵, 信奉伊斯兰教, 以经营羊肉杂割汤为主, 傅山先生常来此与店主闲聊。日久, 傅山见店主老实厚道, 且生意艰难, 便将供母亲食用的“八珍益母汤”秘方相授, 誉名为“头脑”并亲书店名为“清和元”, 在这3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1行小字“头脑杂割”。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饭店招牌, 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 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 在明朝之后, 有满族建立的清朝, 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 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 就是时刻提醒人们, 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 坚持民族气节, 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 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羊肉汤———喝上一口, 不仅暖身, 更加暖心
羊肉汤在冬日里可谓最最受欢迎的早点了。走进羊肉汤铺子, 就会看见锅内的水中放满了羊肉、羊杂和羊骨头。炉膛内火光熊熊, 锅内奶白色的汤在“咕嘟咕嘟”地翻滚, 随着热气、烟气升腾、弥漫, 羊肉的香气肆意飘洒, 很是诱人。
羊肉汤主要是将羊骨头 (筒子骨) 连同羊肉一起投入大锅里熬汤, 再将切成砣的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熬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 然后切成薄片放入滚开的水里一氽, 再倒入汤碗中, 冲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 撒上碧绿的葱花, 一碗热气腾腾, 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基本做成了。再放上少许胡椒面、花椒面、盐、味精等加以调和就成了羊肉汤。
各地风味
山西郭氏羊汤
“郭氏羊汤”是可以品尝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国家四星级旅游区———太行山大峡谷的历史产物, 也是中华老字号的羊汤。
“郭氏羊汤”系晋东南地区传统名吃壶关羊汤中的代表, 羊汤世家———郭氏经数辈相传, 潜心研厨, 至今已形成了由多种名贵中药材作佐料的祖传工艺。汤鲜而不膻, 肉嫩而不绵, 风味独特, 用料考究, 有“一碗汤中有全羊”之说。即:一碗汤中有三五个羊肉丸子、七八个羊肉饺子, 炖肉、血条、脂油与头、蹄、口条及胃、肠、心、肝、肺、腰等内脏切成的条条块块, 除羊的皮毛之外, 应有尽有, 连羊骨髓也熬在老汤中, 有大补元气之功效。
千余年的历史传承, 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羊汤文化, 制作工艺讲究:肉鲜———料齐———艺精。
健康便捷的方便类羊肉汤如今已有真空袋装、方便桶装。“郭氏羊汤”如今已成为上党名吃中的特色品牌。
太原郝刚刚羊汤
最初取自于曲沃羊汤, 在近20年的不断摸索中, 羊汤中增加了十几味药材,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兑汤技术, 成为太原独有的风味。一般来说, 羊汤的准备是从前一天下午就开始了, 先将羊肉煮好, 切片, 用羊骨架、羊油、羊肚、大葱、干辣椒、盐、鸡精等各种调味品和药材熬汤。第二天一大早去吃的时候, 伙计已经把羊肉盛在碗中, 还会配上一些粉条。然后用大勺子从沸腾的汤锅里舀汤浇在碗里的羊肉上, 用沸汤来捂热前一天加工好的羊肉, 然后再把这碗汤倒进锅里。这一系列动作要循环四五次, 这时羊肉也就热乎了。最后在汤里撒上香菜和葱花, 吃的时候再加点辣椒面或胡椒粉, 滋味更足。
河南洛阳羊汤
走到铁谢的刘秀坟, 你就会看到对面几家羊汤小店, 进到店里, 会看到老板熟练地挥舞手中的刀, 片出一碗羊肉。当你捧着手中青白的瓷碗, 喝上一口羊肉汤时, 一股暖流瞬间流遍全身。汤汁发白, 肥而不腻, 无膻味, 加以烧饼做伴, 你会品尝到羊肉最本真, 最浓郁的香味!最正宗的铁谢羊肉汤是不加任何杂肉、药料的, 只用羊骨、羊肉熬制而成。不用任何表面功夫做噱头, 正像淳朴的河南人一样, 只追求最原本、最真实、最健康的滋味!
辽宁本溪羊汤
本溪“羊汤”驰名东北。早就有所耳闻, 到过本溪而不喝羊汤的, 将会是毕生一大憾事。说起本溪羊汤, 那可是好东西。以山羊的骨、肉、内脏放入土灶大锅里炖煮数小时, 至汤汁呈乳白色时, 将锅内的汤汁、肉及切碎的内脏盛起, 放入盐、胡椒粉、香菜、辣椒、味精
推荐理由
肉烂汤甜, 可饮汤食肉。羊肉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l、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铁等。其性温味首, 温中散寒, 化滞, 健脾益气, 温补肾阳, 对治疗虚劳羸瘦有一定功效。怀牛膝味苦酸, 性平, 有强筋骨, 活血通经的作用。
老豆腐———食用便捷而回味无穷
说到老豆腐, 大家非常熟悉。很多人的早餐习惯就是老豆腐配油条, 老豆腐的嫩, 油条的脆, 老豆腐的辣, 油条的香, 嫩脆辣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种味道一定要亲自尝过之后才能体会。
老豆腐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色香味俱全, 嫩白的豆腐, 绿茵茵的韭花泥, 红艳艳的辣椒末, 外加一勺黄豆粉丝卤汁, 舀一勺往嘴边一送, 老豆腐的嫩、香、绵、滑、辣, 让人唾液顿生。一碗老豆腐虽说只需三五分钟就能吃完, 但那香味却能让你回味良久。
传统工艺
据多年经营老豆腐的刘师傅介绍, 一般制作老豆腐要从前一天晚上七八点开始, 先将黄豆浸泡五六个小时, 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就要开始磨豆子、打豆浆, 打成豆浆之后还要用细箩仔细地箩三四遍, 这样才能除去豆浆里的豆腥味, 箩好之后再煮豆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用卤水点制, 老豆腐的好与坏全在“点”的工夫上, 点老了就成了豆腐, 点嫩了又不成型。只有恰到好处, 才能成就一碗嫩香绵滑的老豆腐。
推荐理由
一顿集合嫩、香、绵、滑、辣的早餐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够食用完毕, 不论是在时间上, 还是在营养上, 都充分满足了现代都市人的快节奏生活。
美中不足
现在许多早餐摊点都存在卫生问题, 尤其是大众喜欢的老豆腐摊点, 卫生状况更是不尽如人意。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 可以在家亲自动手来制作既方便又好吃的老豆腐, 也会别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起源典故
这老豆腐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个卖豆腐的老人, 一天起床晚了, 一着急把豆腐点得太嫩了, 老人急中生智, 舀了半碗豆腐, 把准备食用的粉丝浇在上面, 尝了一口, 味道非常好。于是, 他便拿出去卖, 人们吃了赞不绝口, 纷纷问他如此美味叫什么名字, 老人说:“就叫老豆腐吧。”从此, 老豆腐就成了人们早餐的佳品。
活动来源:
草原的舞会选自奥尔夫音乐,其曲调优美流畅,节奏明快,音色清脆明亮,乐曲为ABA结构,此乐曲非常适合用于打击乐。我班的幼儿在前期参与的音乐活动中,对打击乐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能用一种或两种乐器进行合奏,对于2/4拍的曲子以及X X |X X|这样的节奏掌握较好,但对于XX XX | XX XX以及××|×××|×—这类的节奏型在演奏中掌握还有一定难度,同时,幼儿看指挥、看图谱轮流演奏的经验还不足,所以,我选择了这首乐曲。《指南》提出,要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给幼儿自主构建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我通过游戏法(闯关),首先让幼儿了解乐曲节奏、曲子的段式,紧接着通过肢体演奏感受乐曲,最后再尝试打击乐器来表现乐曲,循序渐进,层层推进,最后能让幼儿掌握节奏,通过乐器合作演奏,让幼儿体验使用乐器合作演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初步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
2、能仔细看图谱、看指挥进行演奏,尝试用乐器(沙锤、双向板、碰铃)演奏××|×××|、 ××××|××××|两个节奏型。
活动准备:
图谱、打击乐器(沙锤、双响板、圆舞板或碰铃)、图谱符号卡片(详见范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老师以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2、 老师:今天呀,森林里的小动物要邀请我们去参加一个森林里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当演奏家?那我们要闯过三次关才能去演奏。你们有信心闯关吗?
二、基本部分
(一)倾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型,并熟悉音乐的旋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初步倾听音乐,感知音乐的节奏型,感受乐曲的特点。)
老师:(出示信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关的要求是什么?第一关要安静听听我们要演奏的曲子,听听今天要演奏的.音乐是什么?
1、老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倾听一遍,感知音乐节奏、旋律。
(1)提问:听过这首曲子吗?叫什么?
(2)这首曲子听起来节奏感觉怎么样?(很欢快、想跳舞、想演奏、、、、、、)
2、老师:真棒,第一关小朋友们都能认真的倾听音乐,非常的棒,恭喜你们,你们成功的闯过了第一关,那接下来有没有信心去闯第二关。(有)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关是什么?
(二)倾听音乐,引导幼儿用身体的部位来演奏乐曲。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我们重点应引导幼儿利用身体的部位进行表现音乐,此环节中老师将重点引导幼儿用身体的部位来进行演奏,再次感知乐曲的节奏型。)
老师:(出示信封)让我们来看看第二关的要求是,要我们听着音乐,看图谱,用身体的部位来演奏。
1、播放音乐,再次一边安静倾听音乐,一边看图谱。(教师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音乐,认识图谱。重点引导幼儿倾听音乐中的节奏型,以及音乐段式,)
(1)刚刚你们排出了一个好听的节奏,真好听,我想再听一听,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来拍一拍呀?(邀请一个幼儿来示范拍)
(2)教师在幼儿指出后把××|×××| 、××××|××××|两个节奏型标出来,
2、音乐,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演奏,感知节奏。(拍手、拍肩、跺脚)
老师:嗯真棒,小朋友都把这段乐曲里好听的节奏拍了出来,可是,我们要想通关啊,还要有一个通关秘籍,你们看,(老师出示图谱)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用拍手和跺脚来演奏一下吧。大,考吧.幼师,网出,处!(教师用指挥棒指挥幼儿进行演奏)
3、图谱分别用拍手、跺脚图示标出来,幼儿看着图谱再次演奏一次。
(三)引导幼儿拿着乐器看图谱演奏。
(设计意图:在感知了节奏型以后,幼儿进行了图谱的认识,此环节教师将重点引导幼儿利用乐器来演奏乐曲。)
1、小朋友真棒,我们连续闯过了两关,那我们来看看第三关的要求是:请小朋友用乐器来演奏这首乐曲,那你们说说,听了这首曲子,你最想用那些乐器来演奏?为什么?(一边听孩子们说一边在图谱上贴出乐器图卡)
2、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乐器,你们自己去选择一种,相同的乐器的坐在一边,看图谱演奏一遍。(教师提示幼儿看图谱、看指挥)
3、演奏完第一遍交换乐器再次演奏,并进行个别指导
3、完整演奏一次。(可问听课老师们:“客人老师,我们过关了吗?”)
三、结束部分
1、老师小结。我们顺利通过了三关,拿到了小小演奏家的通知。大家庆祝成功。
2、老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我们的乐器,一起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了吧!(随音乐进行打击,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中班的音乐活动,选自奥尔夫音乐,指南中提到,4——5岁幼儿应该能用拍手、踏脚等身体动作或可敲击的物品敲打节拍和基本节奏,在活动中,教师选用了双响筒、响铃两种乐器让幼儿参与到打击活动中来,此次活动的效果较好,现将反思如下:
优:
1、 教师深入挖掘乐曲中的典型节奏,并找出与其节奏型匹配的乐器进行打击。
2、 幼儿前期对打击乐活动的经验较丰富,打击乐活动的常规较好。
3、 教师设计形象生动有趣的图谱,便于幼儿对节奏型的学习。
4、 在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闯关游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
5、 教师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发现和创造,尊重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6、 能观察到个别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的给予指导。
不足:
1、 教师对奥尔夫音乐的专业术语掌握得不够。
2、 乐器的选择应该更加的多样化。
【清晨音乐教案】推荐阅读:
五年级音乐清晨教案10-19
写清晨清晨阳光作文11-07
有关清晨美好的清晨作文10-31
爱情清晨心语 清晨心语一句话07-24
清晨薄雾作文06-17
鸟鸣清晨诗歌10-01
清晨随笔作文10-30
清晨寄语摘选07-01
清晨唯美的句子07-05
描写夏天的清晨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