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论文(精选9篇)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的发展也加快了速度,近些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的总里程增长速度也是非常迅猛,而出大巨大的公路路产。这样的发展,虽然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同时也将前所未有的挑战带到了我国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面前。为保证我国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保证我国交通事业能够快速、平衡的发展,为保证国家经济能够不断提高,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如何开展路政管理工作成为了我国路政管理部门的一大问题。除了将有关机制创新,将管理手段多样化之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尤其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使我国交通行业真正走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于我国公路路政的管理工作具体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1 以人为本,做好服务
在做好公路路政管理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公路路政管理的核心是为车方服务,要摆正心态,对于公路路政的管理系统建立,要提高其开放性及样式多样化。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各级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以为车主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服务为目标,这也是交通系统的主要作用。我国公路路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现已做出一定成就,但为把工作做更好,为让车主在管理系统中能够更顺利、更便捷的办理有关业务,为使办理方式更加灵活多样,我们就应该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这也是我国公路路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下个重点。因此,对于路政管理系统不同部门所负责的工作不同,在对其信息化建设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首先要将罚没款开票功能完善起来,对于代收功能的银行网点要适当增加,系统中的有关业务流程要进行简化以便节约双方的时间,对于系统的配置及有关的程序模块要进行优化。其次,对于公路路政信息网站的相关功能及内容要进行丰富,不仅要为车主提供能查询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业务的办理流程及办理规则的赵化勇,而且对于关系到车主切身利益方面有关信息的查询功能也要进行设置。
第二方面,我们要注意切实为基层服务,在对系统的设置当中要使公路路政信息系统能够适应广大基层人民。为此,在建设公路路政的信息化时,我们就注意:为保证各级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不会出现技术上的问题,保证各级人员在对各项业务的处理时能够更加顺利、效率更高,在对系统的设置时要注意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操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的业务办理;信息的查询功能要细分,使查询结果能够更有针对性、更全面、更准确,对于不同报表的分析功能要不断强化,使其具有更高的前瞻信,这样,各级的路政管理人员对于路政管理的工作情况及后期的发展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对于路政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讨论上,就能够将自己的建议和有关对策提出来,为路政管理工作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要能够快速响应基层人员对于系统应用方面所提出的问题及合理的意见和建议,针对问题要通过有关专家、业务及技术人员支持尽快地为广大基层人员解决。
2 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为使我国公路路政管理能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首先我们对于管理理念及管理体制就要改善,对于管理思想要进行规范化,其次要利用先进的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同时还要将教育与培训有关的信息技术使用者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做,要储备好各级信息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我们路政管理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在进行公路路政管理信信息化的建设当中,我们不仅要明确我们的宗旨是为车主服务,要遵循有关技术的客观规律,对于路政管理工作要适当优化,尽量避免繁琐的中间环节,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工作我们还需要再加强。除了以上工作之外,对于信息的安全问题,我们也要更加重视,对于各级技术层次要完善其安全体系,加强对内部网络及系统数据库的监控与管理,消除系统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备份工作,建立异地容灾备份中心,以防数据的丢失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3 整合资源,弥补不足
我国公路路政管理虽小有成就,但对于路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却存大很大差距,工作中存在很多不足。想要整合资源、建立一个完善的路政网络平台,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对于已有的大网软件,我们要不断完善、加强并强化其软件功能;对于不规范及已经失真的录入信息,我们应调集人力、物力,将数据整理并将空缺的部分填补起来;要鼓动组织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将车型数据库建立起来;在对于服务方式的拓展、服务能力的提升方面,要学会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分地利用起来,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尝试在路政网络信息化的道路上创造亮点和新的应用,比如说用GPS来定位大型车辆,进行重点管理,或是在管理大型车辆时将IC卡技术利用上,等等;对于查询及报表功能,我们不仅要强化而要丰富其内容,以便路政管理部门对于路况的准确掌握;或增加有关车辆数据的挖掘功能,这样能使路政管理部门对于路政的管理能更好地分析,对于路政管理的发展趋势能有更准确的预测;对于路政管理的考评系统要不断完善,以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为执法行为能够得到更好的规范,可考虑建立交通执法监督系统,对于上路查车或对于违章车辆的处理要进行全程拍摄,以便日后取证;对于路政管理部门内部,对系统要尽量进行整合,将办公、财务及网站管理等体系整合起来,使路政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路政管理应用体系;对于其他的交通管理部门要将资源信息共享,与各交通部门将信息共享的渠道建立起来,使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路政管理的不断信息化,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其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了,网络信息技术对于公路路政的管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各政府部门对于新技术也越来越重视。但是时代不断发展,形势不断发生变化,要想在公路路政管理中更好地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不仅要结合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而且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最新成果充分利用起来,最好是要和原有的交通规费征管网络系统联合起来,使得公路路政管理的信息化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我国交通的持续稳定发展,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白莹,浅谈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作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17)
对于公路建设管理而言, 实践中不仅要购置一定数量的计算机设备, 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设备为管理工作服务。计算机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深入发展及其广泛普及
在科学技术被高度重视的今天, 快速发展和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和科术的快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 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有效的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去解决实践中存在着的相关问题。目前来看, 计算机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逐渐渗透到现代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随着该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对现代公路建设管理的影响将不断的增大。
1.2 综合、专门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当前公路建设管理中的深入应用, 其综合化与专门化特点也逐渐突显出来。比如, 公路建设管理实现了智能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施工和运行程序进行实时控制, 因此网络分布式系统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取代传统的单机作业模式, 这极大地方便了现代公路建设管理。实践中, 为有效适应现代经济政策要求,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专业化应当逐渐向综合化方向靠拢,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好当前公路建设管理中的相关问题。
1.3 深入、突破性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普及, 其功能性定位会变得更为明确、具体, 促使计算机在公路建设管理行业的应用功能分化, 挑战更多的突破性公路建设管理革命。这种突破性突出表现在计算机科学在公路建设的管理模式、制度系统的调配上, 计算机可按其工作分类不同, 体现出人性化要求, 并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求。同时, 公路建设管理中的计算系统并不是实时管理系统, 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项目变化, 也非实时地自动输入到计算机网络系统之中, 实际上是事后定期的通过人工输入方式来完成。基于此, 输入次序、数据发生顺序等, 可能会出现颠倒顺序现象。此外, 必须有健全的计算机原始数据采集规程, 建立输入数据的检查制度, 更好的规范管理数据信息。
2 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在当前公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功能体现
从实践来看, 当前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 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密切关注基本规律, 而且还要对大量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高效的处理, 并以此来满足实际目标要求。基于此, 实践中常对公路管理项目进行动态化、系统化以及定量化控制, 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管理目标。
2.1 加强公路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从实践来看, 当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 在传统的思想模式下, 承接公路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重中之重, 只要接到建设项目即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而且该种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影响下, 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对现代公路工程建设管理缺乏重视, 并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据调查显示, 当前深圳多数工程建设项目所采用的是最低价中标, 价格与利润都非常的低。在这样的条件下, 即便是施工企业能够中标, 若管理上出现了差漏, 必然会出现亏损, 因此加强对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要性的正确认知, 对于企业而言显得至关重要。
2.2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 全面提高建设管理质量
从实践来看, 当前国内多数工程项目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相对比较闭塞, 甚至还沿袭着传统的交流模式, 难以真正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缺乏人才, 当前既懂得工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又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非常的少。其中, 主要管理人员尤其是经理等, 因年龄问题而对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缺乏正确的认知, 缺乏学习和应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公路管理中的应用
所谓智能化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 即随着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而来。对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而言, 若想加强管理系统建设, 首先应当确保其实效性。从实践来看, 公路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管理, 主要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管理企业相对比较理想的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建立在项目、财务等方面的管理基础之上, 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平衡, 构建一个合理、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从而真正实现各种资源信息的共享。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应用过程, 实际上就是公路建设管理质量提高的过程, 这对企业而言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公路建设管理而言, 通过引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可实施了解关键工程施工作业、机动时间, 并实现各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同时, 利用网络管理软件, 对其建设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编制网络计划, 并对所需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
4 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 并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对于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而言,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满足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之需求, 而且可以有效地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目前其已经向着高效化、多元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进度、费用等各个领域, 因此应当大量吸收和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深入挖掘其技术潜力, 从而为国内公路工程建设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摘要: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的问世毫无疑问地改变和发展了人们的生活, 推动了现代文明的进步。现如今, 各个国家在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 计算机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趋势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在现代公路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 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计算机具有更新换代比较快等特点, 其在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 尤其是造价、施工等管理操作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公路,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少勇.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建设, 2008.
[2]刘红生.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赤峰学院学报, 2007.
[3]文德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7.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就是通过对学校的各类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传送、分析等。以此来实现对学校的现代化管理。学校中的各类型信息通过计算机网路的快捷、准确的处理就能实现学校的科学管理。
从现代学校的管理过程来看,学校的管理人员围绕着学校的基本目标,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的活动的过程。对学校管理目标的量化、管理、分析等只有以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为手段,才能做到科学和合理。
对学校管理实现目标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学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学校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融入信息技术理念的管理思想;其次是学校管理方法现代化。学校管理中应该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成果并加以充实和发展;再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步伐的的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对管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进行管理,才能使大量的信息处理能够准确、及时地进行,才能使前述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付诸实现。因此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信息技术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有效手段
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是通过对学校人、财、物、事等的管理来实现的,而信息始终贯穿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可以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学校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信息了解管理对象,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加工处理制订工作计划或进行学校工作决策,通过指导信息实施对学校工作的调度与控制,通过反馈信息来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的效果。
学校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大体上可分为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各种活动信息以及学校财、物信息、科研等五种类型:教职员工信息主要指教职工的人事、教学业绩和科研水平档案等;学生信息通常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成绩、健康状况、思想品行的记录等;活动信息主要包括学校举办和组织的各类课内、课外活动等。这些信息以及对它们加工的结果能反映学校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前状况,从而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学校的财、物信息主要指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拨款、各种渠道捐款、其它收入以及学校的支出,学校经费的预算、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电教器材及其它固定资产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管理和使用,对管理人员掌握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改进和提高财、物资源的利用效益,起着重要作用。科研信息主要指,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所开展的教学研究的信息、学生在课内外从事的小发明、小创造活动信息。对这部分信息的掌握和分析,对于师生从事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有着激励作用。对上述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可以通过校园电视系统,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校园网进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处理学校管理信息比人工处理要准确、高效、快捷得多。
除上述学校内部管理信息以外,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教育的指示、安排等信息也是学校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如果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实现管理信息的共享,能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实现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三、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由学校管理资源库、管理信息网、用户终端等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组成。学校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校长管理学校。由此可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电子数据处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管理数学模型,将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任务,通常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信息、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其它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分系统,同时又是功能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四、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
1、转变学校管理观念
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在人类即将步入信息时代之即。学校管理人员一要树立信息观。重视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不断研究学校中的各种信息,讲究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充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育信息。二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学校管理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三要树立现代学校观。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使得学校内涵在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面对面的课堂,延伸到不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教育领域,学生可以从计算机网上或从卫星电视传送的教育信息中获取知识与能力,学校管理要注重各种教育信息的管理。四要树立现代人才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模仿型的人才。学校要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意志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所有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学校管理要注重运用教育技术对这方面的管理。
2、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学校管理人员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其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運用能力分硬件使用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等。硬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运用各种设备,如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运行与维护能力等。在软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应具有学校管理信息的登录、发布管理信息,运用网络管理平台获取原始数据的能力,甚至于有关数据库的运用能力等。
湖北南漳 霍效菊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化学教学 应用
内容摘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创设情境,解剖化学难点,优化化学实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展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教学媒体已逐步进入了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的教学媒体如实物、图片、模型等,虽然形象、直观,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生动形象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取得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是使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求知的课堂情境、成功的课堂情境,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渠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运用多媒体的缩影作用,把开发、煅烧石灰石、技术人员检验煅烧后生成物的成份以及于谦的名诗《吟石灰》,用图像、声音、文字,动态地展示整个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对煅烧、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有了深刻的理解,效果颇佳。再如教“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播放溶洞的视频文件,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形成蕴有千姿百态钟乳石、石柱、石笋的溶洞的化学原理,学生为自己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而兴奋,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解剖化学难点 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例如:初中化学原子这一节,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思想。这些内容很抽象,讲述时描述也很困难,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大多数学生理解起来感到吃力。为了化解这一难点,在教学中可播放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金属汞这一实验的视频文件,再运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地模拟演示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更小的氧粒子和汞粒子,这些粒子进行重新组合,每2个氧粒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许多多汞粒子聚集成金属汞,使学生看到放大了的原子世界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地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试验
初中化学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楚反应原理。如工业制氧、石油炼制、合成橡胶、制造塑料;我国对沼气的开发利用;钢铁冶炼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使学生获得多纬信息。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危险性强,污染严重,操作困难,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使用Flash动画模拟这些特殊实验及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四、应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的掌握包括三个阶段: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运用。这几个阶段是紧密相联的。为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从探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入手,抓住制约学生化学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其优势,进而改进化学课堂教学,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达到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提高化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教学量和知识量(在学生可接受的前提下)。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去调动信息资源,还可以将具有逻辑判断能力的交互式媒体与视听媒听结合起来,大大提高教学密度,而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必然会加快学习进程,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五、应用多媒体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一条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自觉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主体,教师则是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就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如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课教学中,对于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否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或者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为什么?”以及问题“在泡沫灭火器中能否用碳酸钙代替碳酸钠?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为什么?”等问题,老师先不予讲解,而是制成相应的教学软件先让学生动手在电脑中验证,并找出原因,最后学生再用药品实际验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又如在化学活动课中布置这样一道作业:学生分组用电脑绘制一份《化学报》,要求有刊头、有插图、有所学各项化学知识、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等,形式各异,内容不尽相同,格式不限,要求学生制好后打印出来。学生在绘制的过程中,既充分应用了电脑知识,如打字、排版、绘图等,又使自己的化学知识系列化,并形成自己的创见,教师再进行综合评价。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发挥,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培养。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是为教学服务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避免一些误区:⑴不能用多媒体的高“技术含量”掩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⑵不能滥用多媒体,忽略与学科的整合;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颠倒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⑷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全代替化学实验教学;⑸更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的效果,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实践如何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使之与其他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⑴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⑵龚从荣、何浪 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名称:长子县第一中学 作者姓名:牛 莉 汪燕妮 通讯地址:山西省长子县第一中学校 联系电话:*** 邮 编:046600 邮箱地址:niuli20000@sohu.com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正确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在生物教学中,可改变教学环境,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不拘泥教材,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网络资源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
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它运用在生物教学中,是教育改革的新思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当前,我校课堂教学已广泛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如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是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1 现代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 网络资源在教师备课中的作用
计算机和网络中蕴含的大量资源,为我们进行电子备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这大大拓宽了传统的教材和教参的狭小范围,能让教师在互联网中不断获取最新的资源,从而设计出具有时代气息的电子教案。通过这种对信息的不断加工和创新,教学设计质量、艺术水平和可操作性会不断地提高。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参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料,特别是那些优秀案例,得奖教案,让我们开阔眼界,拓展上课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信息整合,使教学环节都更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不断地提高工作的成效。1.2 多媒体在生物课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生物学注重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强调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而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对教材中难以观察的细微结构、生命现象和活动过程等进行信息处理,模拟或再现其真实情景,使其变得形象、直观,这既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知识提供了直观的材料,又可以使学生进行抽象概括,能够很好的达到目标。比如在现代生物技术部分,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这些高科技手段对于学生来说显得高深莫测,我们用flash课件步步展示了外源基因是如何被转入DNA中,从而改变了被转入基因生物的性状的过程;对于“多莉”羊的培育过程中涉及到的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环节通过多媒体的呈现,使学生对于科学家培育“多莉”羊成功的奥秘、对于克隆技术,尤其是体细胞克隆技术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些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所模拟出的事实和现象是中学生物实验或其它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有利于突破重、难点的良好教学效果。
多媒体同传统的直观教具:标本、模型、挂图、幻灯、录像等相比具有表现力强、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优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精心设计和制作一些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这些反映着自己教学意图、思路和观点的,形象、生动、具体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应用到教学中,既节省了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学难度,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讲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制作成flash动画来演示;把拍摄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细胞的图片与教师画的示意图对照着同时呈现给学生;将受精部分内容通过播放生理卫生科普片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可以辅助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另外,讲述DNA的复制一节也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难点,在这节中加入动画演示,学生就会在记忆中形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复制过程,而不是干涩的抽象的理解。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技术也进一步的提高和成熟。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运用多媒体同时,还要注意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功能,使计算机溶入学科教学中,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2.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关系
尽管在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是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我们根据教学的特点选择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认真实践、反复推敲。因此,要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2.1 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教学目标的关系。
任何手段都是为目的服务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必须服从于课时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乃至服务于学生发展这一最高目标。因此在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对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选择,使某种媒体对应于某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它们的功能,达到最大的效用,而不必用的地方,则坚持不用,以免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所以,根据每堂课的目标来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关键。2、2 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四个要素。作为整体的各个部分,它们各司其职,又相互联系。要保证手段的应用取得最佳效果,必须研究系统中各其它要素及其组合,不能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教学系统整体的一部分,仅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够的,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手段与媒体,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水分代谢部分,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看到的是植物细胞正常状态和分离后的状态,而原生质层失水逐渐收缩的过程是看不到的,而且耗时太长造成与教师的讲课内容脱节,我们可以模拟此过程的Flash动画,用几秒钟的时间展现整个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动态过
程,使学生对渗透作用的过程一目了然。再如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花的开放过程等,用多媒体课件在很短的时间内模拟显现出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一些生物学现象是非常迅速的,学生不容易观察。这时,采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就能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可使图像化快速为慢速,甚至可以暂停下来。如青蛙捕捉害虫,整个过程只有1/20秒,肉眼是看不清楚的,但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慢慢地播放出来,让学生观察清楚。摆脱时间的限制,学生看到的是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增强了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密切配合教师讲课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但是部分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用课件过多展示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像、音乐、动画,反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精彩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忽视这些画面、音乐所蕴含的知识,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展示,整堂课都使用多媒体,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对知识重难点把握不到位,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3 正确处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关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因而课堂教学过程应用多媒体课件时,仍需发挥教师的这些作用。因而要求教师要会将课本中的现成的、结论性的内容变为具有探索性的资料、信息,精心设计,会合理安排信息,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从而培养他们能力。与此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生动有趣的导入,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例的讨论分析,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等等。而绝不能只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阅读大量信息资料,只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做题,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表达、书面表达以及课堂小组讨论交流等。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他们的各种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2.4 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以它的独特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更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而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虽说传统的教学模拟不具备以上优点,但在不断的运用和改进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精华部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学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书用板书的方式表达出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教学重点。如果省略板书,套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板书”,则显得机械、呆板,而且屏幕上的内容一晃而过,没有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幻灯片的切换容易造成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在幻灯片的制作中,幻灯片的容量大播放速度快,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比如在“转录和翻译”这一节中,从DNA的转录到蛋白质的合成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通过Flash动画演示,学生理解了这个过程。但至于“最终翻译的产物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
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与进行转录的基因序列有什么关系”这一点,涉及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学生有可能就想不起来了。所以随着Flash动画演示的进行,我在黑板上又画了一个简图,把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前后联系起来。告诉学生,基因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与转录成的mRNA的密码子碱基序列互补,而mRNA的密码子碱基序列又与相对应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的反密码子碱基序列互补,所以mRNA上的密码子就决定了哪个位置上应该是哪个氨基酸。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学生不仅能理解整个动态过程,而且对这个知识点也能作出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和概括。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多方面、多角度的采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使学生从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被动听讲变为多感观协同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正确、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生物多媒体课件,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真正价值。
发布者:黄龙jy
作者:胡海春
审核人:朱运强
发布时间:2014.6.24 10:20:4浏
览202次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我国实施远程教育工程的大背景和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现代教育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我们确立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就是要引领我校教师自觉高效地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办学质量。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发展策略。
新信息技术本身不会孤立地在教育中必然地发挥作用,它必须要在现代先进的教育价值观念、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对发展全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把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地确定课程内容和目标,正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确定合理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用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支持和指导,才能发挥教育系统的整体功能,真正做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和优势,达到优化教育系统的目的,实现全民教育的宏伟目标。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符合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应用系统思想和方法对各种教育系统进行全面地分析、设计、开发、管理和评价。
在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力求按照二个面向的原则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一是面向所有学科教师,力求所有学科教师都能掌握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技术;二是面向所有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从教学准备至教学实施乃至教学评估与反馈各个环节都能看到教育技术的身影。
二、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主要达到了如下目标:
1.通过实践方面的研究,发表一些教育技术应用的模式报告,以此来指导实验的进行和新的应用方式的推广;
2.通过实验,摸索出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方式方法; 3.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实验,使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理论方面进行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系统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法搞清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为我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2.进行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信息化提升实验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主要通过引入信息手段,来提升学校所有课堂的教学水平。
四、实验的组织形式
本课题组由校内管理与业务型领导负责,由一批年轻的实验教师组成,理论研究部分由课题组负责人李贤红负责,在各学科组的具体应用由胡海春、张奎与肖红玲负责,具体实验探索部分由所有成员具体负责。
五、实验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一)实验的步骤
1.撰写研究和实验方案(2009年1—4月)
课题研究方案由李贤红负责撰写。每个实验教师认真学习课题组的要求,为在本人及本学科具体的应用做好计划和准备。
2.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准备,即电子备课的实践(2009.3——2009.12)实验教师根据本学校的实验方案开始实施(包括理论的学习),实验老师可边学习边实践。主要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学准备中的应用,进行电子备课的实践。
3.教学实施中的应用(2011.1-2011.12)
所有成员在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上注意运用于教学。4.教学评估与反馈中的应用(2012.1-2012.6)
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评估环节与反馈环节的应用摸索。
5.总结阶段(2012.7-2012.12)
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组成员撰写有关论文。
(二)实验的方法
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六、研究过程
1、前期工作:成立课题组且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开始进行课题前期研究的各项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学习,掌握应用技术,学会电子备课,学会制作课件、资源搜集、加工、整理等方法,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2、核心工作:(课题组成员根据分工搞好自己所擅长的科目教学的研究应用)
(1)制作课件:课题组教师在掌握电脑操作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不断学习,能熟练运用一些制作课件的常用软件,例如Flash等。认真钻研教材,研究优秀课件及CAI教学光盘,学习并吸收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和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力,精心设计,撰写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软件。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研究过程我们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多媒体课件制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确定教学目标:内容选取要以教材为蓝本,从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但又不为课本所束缚,要充分增加课件的含金量,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理解、促进记忆,使学生正确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启发想象力。
②设计创作脚本:设计创作脚本是课件质量的关键,制作多媒体课件类似于影视创作,需要事先确定其结构与布局、界面与素材的选取等方面的内容。
③搜集制作素材:多媒体教学依赖于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我们在制作课件时,首先是从现有各种资源中尽可能搜集有关课件需要用的图片、声音、积件等素材,未搜集到的才自己制作。如果素材不尽人意,需要经过修改至完全与教学需要相吻合才使用。
④课件制作测试:采集的积件素材经过编辑处理,即将各种素材用Photoshop、Flash等多媒体开发平台制作成课件,制成的多媒体课件预先经过小组反复观看评价,修改后再应用于课堂教学并逐步推广。
(2)课堂实践:多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我们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实践中,按照大纲和目标、学生特点和设备条件,主要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有: ①课堂演示:多媒体课堂演示信息的呈现是由数字电视、电脑、音响来完成。课堂演示是教师面向学生,结合讲授,用多媒体传递信息,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以求大面积地完成教学目标。
②个别化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提出的目标,告知的方法自行操作,自由选择路径,控制进程,在人机交互作用中反馈应答,纠正错误,强化感知。课堂的学习氛围宽松,学生学习目的性强,很好地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们的体会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必须注意媒体的选择:
①根据教学内容、目标选择媒体: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效益,因此多媒体的选用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做到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
②根据教学模式选择媒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特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习惯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明显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多媒体的选择应尽可能在教学模式转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③根据课堂结构运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是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媒体等要素有机的结合,形成最佳结构,取得最优教学效果。在媒体组合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提高教学效率。
七、取得的研究成果
1、学校建立了一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学校创建了一流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其主要有信息畅通无阻的10兆校园网和宽带英特网接入,1个学生多媒体网络机房,1个教师办公网络机房,1个多媒体网络专用教室,18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班班通。另外我们学校的网站经过不断的更新和维护,现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信息平台,学校主站有学校简介、教育教学、教育科研、课件下载等7个栏目;学校网站内容丰富多彩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理想舞台。
2.师资素质的提高:全校教师每个教职工都会使用电脑,都会使用电脑进行网上教科研活动,所有中青年教师都会使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电子白板等软件制作课件,所有教师都会使用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活动,并能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为学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基础.四年来,学校老师已有6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不同等级奖;其中最让人欣喜的是我校肖红玲老师科学课《我们来造环形山》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荣获省级一等奖。宋孝雁老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的《最佳路径》说课获国家级一等奖。另外,李贤红、谢贵敏、曾祥金、孙玲、张义伟等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都在各自的研究科目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初步实现了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通过几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研究,我们从实践中已探索出3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的教学模式,分别是:(1)多媒体整合教学模式。具体有: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互动英语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2)网络整合教学模式,具体有: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这三种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等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八.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设想。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尽快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2)要更好的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3)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不适合制作课件,因此,如何选用恰当的素材内容进行网络教学,也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国英主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实用教材,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公路工程管理,应用措施
由于公路工程项目规模较大, 具有多面性, 并且参与的单位较多, 人员也较为复杂, 管理繁琐, 文件资料的信息量较多等, 所以这也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项目。在以往传统的工程项目当中, 对于信息管理工作普遍是以纸作为记录载体的, 管理方式也是利用金字塔式传输并进行沟通.而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是非常低并且层次多, 对信息处理和信息反馈具有一定的落后性, 在不得力的沟通下极易出现损失。在公路工程的管理项目当中, 由于计算机应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 也是在管理项目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条件。对此,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增强工作效率, 同时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并且在公路工程的管理当中也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计算机信息的技术应用
在当前环境下, 由于公路项目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水平普遍较低, 一般体现在几个方面:1) 没有宽广的应用范围。在施工项目的管理过程当中, 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所积累的实践经验, 对此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 由于在施工当中的质量监督、工程进度以及在控制费用等方面都是比较单一的, 没有系统化进行管理;3) 没有能够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 进行网上招标、管理、采购、管理、信息的发布以及交换等方面, 更没有充分的应用电子商务的便利条件;4) 缺乏一定量的信息互动, 缺少信息共享, 降低了工作效率。在多数的网站中都会较快的发布和更新信息, 在项目管理当中如果缺少了网络工具, 就会落后于时代, 不能适应公路行业的发展要求, 对此, 应用网络信息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也提高了技术水平。在一些公路项目的管理当中, 作为施工管理单位必须要以信息技术为中心, 从而增强自动化的信息技术, 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 信息技术在公路工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1) 在公路项目的管理过程当中, 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技术, 作为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在管理当中具有科学性,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优化了管理技术, 在实际工作当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在管理项目当中可以熟练掌握技术的人才极为有限, 所以, 就必须要加强提高负责项目管理人员在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应用培训, 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因素;
2) 由于在公路项目当中如果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则需要一定的投入, 要购置网络设备、计算机、硬件设施等, 还要安装调试, 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而应用计算机技术同时也是在项目管理当中最容易实现的一部分。通过实践表明, 负责公路工程的管理人员一般都注重在硬件方面的投资以及对应用技术的投资, 注重对项目投资的形象, 对检查的评比等条件, 往往却忽略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3) 在管理过程当中, 适用于自身管理的系统软件并不多, 但是, 在市面销售这方面的软件的种类却十分的繁杂, 由于会受到功能的限制, 再到价格的影响, 制约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不是所有的软件都适用。
3 提高公路信息技术在管理应用中的对策
1) 在公路项目的信息技术的管理过程当中是与电子商务以及项目的网上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互联网可以充分的利用集成系统从而建立一个与因特网和局域网共享的信息平台, 建立一个利用互联网的办公系统平台, 从而在项目管理的过程当中, 实现信息自动化的系统处理;
2) 在实践工作当中, 通过调研以及应用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处理经验我们得知,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宏观的制定一套适合公路项目管理的应用技术, 并且通过实践战略进行原则性的指导。此外, 要给予软件开发的技术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 作为创新技术与鼓励的表扬。在评审项目之前的信息规划管理当中, 必须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内容, 从而为公路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 用科学化、基层化、规范化以及实用化的方法实现技术信息化的管理目标;
3) 应全面提高公路建设的信息化里程, 推进项目要求管理制度, 也就是项目的质量、合同、费用、信息技术、安全、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应用相关软件。在公路项目的控制进度方面, 必须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而显示出机动的时间、重要的线路以及制约条件等方面的特性, 再通过施工进度的具体要求在时间上进行优化, 调整资源配置, 再好的适应现场发生突变的情况, 在现阶段, 由于这种软件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了。另一方面, 在控制质量上, 必须要控制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信息量会较大, 并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它的综合性也较强等一些显著特点。一般管理质量的软件它的优越性则是较为明显的, 这种软件的结果比较可靠, 而处理的时间也比较短, 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作为管理质量的技术软件它可以应用在施工各个阶段当中, 用来控制质量以及评定, 还可以通过实测数据对项目质量进行评定等级, 监测实时动态, 为质量控制的管理人员提高了技术保障。
4) 计算机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管理当中, 对此应充分的利用互联网以及局域网的共享信息平台, 把互联网作为一个管理的平台, 对项目的技术软件以及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从而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成本要求以及提高进度等。比如:在公路的项目管理当中, 变更设计则是在执行进度当中最明显的一个干扰因素, 从而导致了施工量的增加, 甚至返工和施工进度减缓, 拖延工期等现象。因此, 在这些现象没有发生之前, 必须要做好图纸的设计工作, 加强自审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控的目标, 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3 结论
总之, 在近些年以来, 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同时也广泛的应用在公路建设的管理项目当中, 通过实践证明, 大力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作为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管理方法, 同时在公路项目当中也为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强硬的基础。当前, 网络信息技术随着大力的发展, 而在公路项目当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势必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并且在公路工程的管理当中也将起着重要的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鲲.严标.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 .
[2]杨明远, 张卫, 陈健.谈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 2009 (8) .
[3]徐晖.项目管理沟通技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6) .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体系;学校管理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教育的各个领域,对于学校管理来讲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优势并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会适得其反。众所原因之中,固然有信息技术管理系统的建设滞后,然而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素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科学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
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对学校管理信息进行全面管理的人机系统,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构成,硬件主要由学校管理资源库、管理信息网、用户终端等构成,软件部分主要由系统软件、操作平台、管理软件组成。学校管理系统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能从全局出发辅助学校各职能部门以及校长管理学校。由此可见,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具有强大的电子数据处理功能,能大大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勞动强度,同时,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应当采用管理数学模型,将仿真、优化结合起来,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根据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任务,通常可将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信息、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其它事务管理等,这些系统既是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分系统,同时又是功能相对独立的职能管理系统。
二、注重学校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
1.树立新的学校管理理念
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在人类即将步入信息时代之即。学校管理人员一要树立信息观。重视信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不断研究学校中的各种信息,讲究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充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育信息。二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学校教育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学校管理中,既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信息管理,也要重视学生在社会、家庭以及自我教育信息的管理。三要树立现代学校观。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使得学校内涵在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从面对面的课堂,延伸到不再受时空限制的远程教育领域,学生可以从计算机网上或从卫星电视传送的教育信息中获取知识与能力,学校管理要注重各种教育信息的管理。四要树立现代人才观。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模仿型的人才。学校要注重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意志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所有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学校管理要注重运用教育技术对这方面的管理。
2.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学校管理人员在转变管理观念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其信息技术的运用水平。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能力分硬件使用能力、软件的操作能力等。硬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能运用各种设备,如正确使用计算机、网络获取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运行与维护能力等。在软件方面,学校管理人员应具有学校管理信息的登录、发布管理信息,运用网络管理平台获取原始数据的能力,甚至于有关数据库的运用能力等。
三、结束语
从学校管理过程来看,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人员围绕学校的总目标,对学校工作中的所有因素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等的过程。学校的总目标又分为学校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不管是学校的基本目标还是学校的具体目标都要量化,并落实到每一部门和人员身上,只有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目标”,才能使学校工作目标一致、达成度高。对学校管理目标的量化、管理、分析等只有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才能做到公正、公平、科学、合理。对学校实现目标管理的同时,还要做到学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学校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就是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融入现代教育技术理念的管理思想;其次是学校管理方法现代化。学校管理中应该运用“三论”的理论和方法,借鉴现代管理科学的有效成分并加以充实和发展;再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在当前显得非常重要,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量猛增,学校管理信息处理的时效性以及复杂程度有较大提高,只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校管理,才能使学校管理信息处理得准确、及时,才能使前面论及的学校现代化管理思想与方法有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江伟.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
[2]杨文芯.计算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12(06)
季婕
(上海市顾路中学 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冬路71号 邮编201209)
【摘要】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悄悄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方式,并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将是21世纪英语课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英语教学、兴趣、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稳步提高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原来的传统式教学模式即一本书,一张嘴巴,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与英语学科的教与学有机地融合。具体来说,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因此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是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倡导素质教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
一 课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和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为此,英语教育仍要不断提高,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目标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标准制定的基本理念和实施建议中有一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具体为: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育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二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使新课的导入更简洁鲜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关键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的导入要简洁明了,使学生更快的理解教师的意图,不迷惑。如何去做,才会收到最佳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一段动画演示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段小视频能将一个故事生动的展现给学生,一个跳跃的动作能勾起学生对某个单词甚至某种时态的回忆和再现。如我在讲初中牛津英语时,利用几副动作的图片教学词汇run, eat breakfast , take a shower , go to bed 等,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视觉效果到思维的联想,很容易的学会这些生词,而且还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这些词汇的中文意思和读法,那学生即便学会了,也会觉得很乏味,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再有,教师利用多样化的多媒体演示手段可以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从课间的活动中快速转移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加以适当的提示和讲解,学生就会对本课有了整体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导入新课简明,生动,易操作,学生感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想学,才会乐学,才会主动去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艺术魅力和兴趣因素,应用多媒体是最好的手段之一。
三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能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次在午餐时间,我来到教室随口问了身旁的几个学生“How are you doing?”时, 一位紧张地回答“I’m eating.”, 另一位却用“Yes!Yes!”回答。由此可见,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真正机会,才会导致“学不致用”的尴尬局面。如果我们将一些难以在课堂上实际体验的语言情景,用信息技术处理后在课堂上播出,通过虚拟现实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就可以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在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学习任务,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在视听媒体辅助下,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在国外生活或学习情景(如在商场购物,在机场迎接客人,在医院看病等),要求学生与不同环境的外国人进行对话,进行虚拟情景训练。这样一来,通过多媒体我们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其用英语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这样,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遇到外国人时,就不会不知所措、语无伦次。
四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将教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是关键点。而多媒体就是教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之一。比如,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使用多媒体可以保证学生发音的准确率,而且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画面上声音和口形的变化学生可以一目了然,通过反复的听和读,学生得到充分的练习,而且非常感兴趣。有的学生爱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动画,并配以对话,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境中用什么样的语言来交际。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加深了对语言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实际应用,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将难点化难为易。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学空间。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的根本。传统的课堂形式单一,教法缺乏多样性,趣味性,造成学生分化,效率低的弊病。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呈现则是多通道,多元化的。集合声音,图像,动画和文字为一体,这样,抽象或枯燥的内容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潜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五 在英语课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的输入,拓展学生的视野
初中英语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以前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外加一台录音机的课堂教学信息量输入非常有限,课中还要花时间将内容用粉笔写出来,常常出现一节课内容还没有讲完就下课了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以黑板和粉笔为武器进行“一讲到底”式的教学,而是根据网络教学的需要,通过多媒体教学信息控制平台,利用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调用自己在校园网上的教学站点,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一方面,这样既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又可以增加上课内容,同时也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为英语的创造和发现学习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既可以对知识化繁为简,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切实减轻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用计算机多媒体出的课堂练习题比用小黑板的效果会更好,每位学生不但看得非常清晰,而且练习题的题型和容量也会更多更大。又如:目前我校已建成了学科网站和主题资源网站,在互联网上学习或下载、开展交互性教学比以前更加便利。互联网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网址,让他们在互联网上浏览阅读、进行听力训练等。但因中学生词汇量毕竟有限,识辨能力不强,如果把他们扔到浩瀚的网络海洋中让他们自己汲取知识,学生进入网页后可能面对屏幕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进行哪些练习,难免浪费时间,达不到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阅读、听力、试题、习题等练习,制成网页,将互联网缩小化,让学生在学科网上学习。这样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六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进行协作学习,教师进行资源共享
在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遇到不同的困难。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通过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进行协作学习。在校园网下,教师拥有的所有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教学心得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交流、学习,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更有利于优化教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并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克服传统的班级授课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实施个别化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了较理想的技术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教学方法,拓展了人才素质教育的空间,为人才素质的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教育条件,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素质教育手段。中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公路路政管理中的应用范围论文】推荐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8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中心管理员岗位职责11-30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现代信息检索技术1doc 答案10-06
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10-30
微课在现代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06-12
浅谈网络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