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2025-04-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篇1

愿不愿意用这套书做你的翅膀呢?看看它那么精美,有生动鲜艳的彩图,注上拼音可以帮助一、二年级小朋友入读,捧着一本书,一个人独立地从头到尾把它读完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更重要的是,这些书都是很久很久之前,从我们的或十分遥远的国度流传至今的,被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读过,喜爱过,推崇过,这本书就是《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这本书深受全国小朋友的喜爱,坐在河边看,凉风习习,再把小丫放进凉凉的河中,看着《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自己也好像进入了其中,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或者挑个僻静的.地方,默默地看,感受爱丽丝的奇境,不禁为爱丽丝的调皮而爆笑。

这本书的作者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卡罗尔既是数学家和逻辑学家,又是出色的儿童文学家。他非常喜欢孩子,经常给他们讲故事。卡罗尔的想象非常丰富,他笔下的另类世界看似荒诞,但切合儿童心理,寓意深远,深受全世界小读者的欢迎。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篇2

礼貌原则作为合作原则的补充应运而生。格莱斯于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及其四条准则,合作原则影响深远,是会话顺利进行的基础,但我们不能说它可以作为指导人类交际的完美准则。何兆熊从适用性、各准则的功能以及相互关系、违反的原因等方面指出合作原则的不足。[1]桂诗春,王初明认为合作原则没有说明它本身为什么是必要的,为何发话人要经常违反各准则进行交际以及受话人如何推导会话含义。[2]因此学术界从不同维度对合作原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修正与补充。

其中,利奇(Leech)提出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合作原则的有力补充。他认为礼貌是人们违背合作原则的动机,对人类交际起着更高层次的调节作用。[3](P5)礼貌原则共有六条准则: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使他人受损最小,受惠最大;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使自身受惠最小,受损最大;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夸大赞扬;4)谦逊(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力缩小对自身的赞扬,夸大贬损;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尽力缩小和他人之间的分歧,夸大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尽力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夸大同情。[3](P132)

礼貌原则的核心是面子理论(Face Theory),礼貌是顾及自己与他人面子的体现。“如果你说的话威胁到对方的形象,就称为威胁面子(face-threatening)行为;另外,如果你说的话减少了对对方面子的威胁,则称为保全面子(face-saving)行为。说话人有消极(negative)面子与积极(positive)面子。消极面子体现了自由的、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的需要。积极面子反映了寻求归属感、获得尊重的需要。”[4]

2 礼貌原则与权势

福柯(Foucault)指出,那里有话语,哪里就有权势,权势是话语运作的无所不在的支配力量。研究语篇中的权势关系就是要探讨语言意义是如何构建权势关系、服务于权势斗争。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社会地位、身份、分工的差异导致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即强势与弱势的对抗。“当这种差别在一定语境中渗透或直接介入到言语交际中时,就造成了权势关系对话。”[5]此外,人们重要的实践活动和语类在不同程度上拘泥于形式,言行被严格限定,参与者的资格和语篇的主体也有明确规定。“在被形式化的场合,权势关系和社会距离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都会显得非常有礼貌。礼貌的前提就是对权势差异和社会距离等的清醒认识。”[6]因此,强势的一方在会话中显出权威,容易违反礼貌原则,弱势的一方处于从属地位,往往遵守礼貌原则。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自1865年出版以来,风靡全球,被一代又一代孩子们乃至成人奉为经典。作者卡罗尔笔下魔幻的奇境、高度拟人化的形象刻画、令人捧腹的连珠妙语、回味无穷的胡话诗都给孩子创造了想象的空间。但这本书绝对不只是一本滑稽的童话,其中也有类似于成人世界的权势较量,闪烁着作者批判现实的目光。

3《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礼貌原则的违反与权势关系

3.1 违反得体准则

当白兔念完唯一的证据———一首没有任何意义的诗,国王和王后急着将纸牌J治罪。

"It's a pun!"the King added in an offended tone,and everybody laughed,"Let the jury consider their verdict,"the King said,for about the twentieth time that day.

"No,no!"said the Queen."Sentence first-verdict afterwards."

"Stuff and nonsense!"said Alice loudly."The idea of having the sentence first!"[7](P80)

爱丽丝违反了得体准则,她公然顶撞王后,指责王后语无伦次,是“愚蠢的废话,竟然先判决!”。在奇境中,王室是权力的掌控者,强势的代言人;爱丽丝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则是弱势的,面对尊贵的王后理应表现出尊敬、谦恭甚至赞美。但是,爱丽丝维护了自己的消极面子,反抗由王后专断独行的审判制度,说出了威胁王后的话,让她颜面尽失。

3.2 违反谦逊准则

"Pray don't trouble yourself to say it any longer than that,"said Alice

"Oh,don't talk about trouble!"said the Duchess."I make you a present of everything I've said as yet."

"A cheap sort of present!"thought Alice."I'm glad they don't give birthday presents like that!"[7](P57)

公爵夫人违反了谦逊准则。她自认为能从每件事情中找到教训,善于使用长难句。面对她冗长晦涩的话语,爱丽丝已经流露出厌恶之感。而作为强势的一方,公爵夫人似乎毫无察觉,自夸道:“我刚才说的每句话,都是送给你的一片礼物。”可见自满的公爵夫人消极面子极度膨胀以至于她不能客观谦逊地评价自己的话语。

3.3 违反一致准则

"What do you mean by that?"said the Caterpillar sternly."Explain yourself!"

"I can't explain myself,I'm afraid,sir"said Alice,"because I'm not myself,you see."

"I don't see,"said the Caterpillar.

"I'm afraid I can't put it more clearly,"Alice replied very politely,"for I can't understand it myself to begin with;and being so many different sizes in a day is very confusing."

"It isn't,"said the Caterpillar.[7](P25)

毛毛虫屡次违反一致准则,一直反驳抵触爱丽丝的陈述,威胁她的面子,爱丽丝被激怒,会话几乎无法进行。他的强势表现在命令的口吻“你自己解释一下!”、简短的回答、轻蔑的语气、不合作的话语。他只顾及自己的消极面子而丝毫没有考虑爱丽丝的感受。我们可以推断,他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狂妄武断的人。

3.4 违反同情准则

"Give your evidence,"said the King;"and don't be nervous or I'll have you executed on the spot.".....

"Give your evidence,"the King repeated angrily,"or I'll have you executed,whether you're nervous or not."......

"But when did the Dormouse say?"one of the jury asked.

"That I can't remember,"said the Hatter.

"You must remember,"remarked the King,"or I'll have you executed."[7](P73)

国王总是违反同情准则。帽匠在国王面前处于绝对的弱势,他唯唯诺诺、胆战心惊。在审问帽匠的过程中,国王没有明察秋毫、秉公办案,而是采用恐吓的语气,多使用祈使句逼迫帽匠一定要拿出证据,保持镇定,勉强回忆睡鼠说话的时间,否则就将他处死。“处死”的反复出现强化了帽匠心中的恐慌,他一心想逃跑,很难冷静地回答国王的问题。

其实,奇境中的掌权者在弱势群体面前常常违反得体准则和同情准则。国王和王后就常使用祈使句命令、斥骂、责备或恐吓听话人,比如"Idiot!","Off with her head!","Turn them over!","Get up!","Leave off that!","Get to your places!","you goose!","Give your evidence."其实,随着会话双方身份和语境的变化,礼貌显示出不同的等级,礼貌原则中“最大”、“最小”的两极罕见。弱势群体在与强势阶层的对话中趋向于最高等级的礼貌,表现出保守、有礼、委婉,比如"May it please your Majesty...","I beg your pardon,your Majesty",选择保全面子的行为,构建积极面子,寻求归属感,渴望获得尊重;而强势阶层处于支配地位,趋于最低等级的礼貌,表现出霸道、专制、傲慢,常常威胁弱势群体面子,注重消极面子带来的言行自由。

4 权势批判

即使奇幻荒诞的童话世界也显示出社会地位的悬殊、身份的差异和面子的考量。国王、王后、公爵夫人、白兔都是上层社会的代表。这个虚拟的社会等级森严:王后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就连国王也要让她几分,公爵夫人听命于君主,白兔服务于整个王室。他们个人权利的获得是依靠整个上层社会的联盟,去统治压迫弱势群体。这体现在为王权服务的司法制度和审判制度,王室依仗权势篡改法律、肆意审案、胡乱定罪,违反同情准则对来自下层社会的证人威逼恐吓。在上层社会内部,权势具有相对性,在不同的时空中动态变化,因此上层社会成员具有身份二重性。面对爱丽丝,公爵夫人是强势的,所以她违反谦逊准则,骄傲自夸;王后一来,公爵夫人顿时失声,因为王后的社会地位更高。一样的社会等级系统,一样的权力构成,童话虽为虚构,却是现实社会的生动写照。

权势始终是在社会斗争的过程中被赢得、使用、维护或者丧失。弱者承认强者的支配地位但不一定总是心甘情愿地接受,从属者也可能从没有权利的地位来挑战支配者。爱丽丝正是批判权势的勇士,她违反礼貌原则,勇敢而睿智地挑战上层社会,挽救了受处决的无辜园丁,嘲讽公爵夫人的自以为是,秉持法律的公正,指责王后的独断专行。作者卡罗尔正是借爱丽丝的话语批评了掌控权力的上层社会。

5 结束语

在写给孩子们的童话中,卡罗尔塑造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仿的奇境。里面的人物对礼貌原则的遵守与违反都是基于权势的差异,这种权势的观念一旦僵化并进入儿童的潜意识,会引导他们默认社会等级系统的存在,服从强权或渴望跻身上层社会。可是,卡罗尔不光塑造了尊卑分明的王权社会,更刻画了一个勇于反叛强权的爱丽丝,她仿佛是无数孩子的化身,是儿童读者在童话中的另一个自我,上层社会成为他批判反讽的对象。语篇通常不是向外‘喷发’意识形态,而是通过提供线索引导读者将意识形态带入对语篇的理解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它们进行再生产。[8]这样,儿童读者回到现实生活中,不会一味地追捧强权,而是对权势关系进行再思考,构建自己对权势的批判。

参考文献

[1]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66-168.

[2]桂诗春,王初明.当代语用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2.

[3]Leech G 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New York:Longman Inc,1983.

[4]George Yule.The Stud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134.

[5]孙维张,吕明臣.社会交际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92.

[6]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34.

[7]Lewis Carroll.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M]//经典英文童话.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理论解读 篇3

关键词:《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荒诞美 传播 接受

引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以下简称《爱丽丝》)是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故事原形基于1862年卡罗尔为小朋友即兴口述的故事《爱丽丝地下历险记》,后经重新扩充、改写、整理出来,由英国著名画家约翰·坦尼尔插图,1865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作品一经出版就赢得了英美广大少年儿童和成年读者的喜爱,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百余年来,不断有人探讨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的奇特魅力所在,甚至《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条目都认为卡罗尔“把儿童文学的艺术提到了最高水平”。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被这部作品所吸引,对其爱不释手。

正如学者赵元任先生在《爱丽丝》序言中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纯艺术的妙在‘不通’的‘笑话书’,是一部‘哲学的和伦理的参考书’”。书中的艾丽丝经历了一系列荒唐的事件,文中人物的对白又多双关、幽默等元素,因此读起来颇费周折,但是细细品味,却可以发现《艾丽丝》的荒诞艺术正是儿童本位视角下极度的想象力和生命力的释放,是作者从成人视角出发对现实世界的反讽和颠覆,让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以无尽的魅力征服了成人世界。

一、作者卡罗尔与《爱丽丝》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因其内容和语言的荒诞滑稽而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大英百科全书》说它“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的确,和西欧传统儿童文学刻板的道德说教相比,它充满了奇妙的幻想、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加注重娱乐性而非说教。它将儿童文学幻想性和想象性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爱丽丝追赶着一只穿着背心、揣着怀表并且自言自语的兔子,跟着它奋不顾身地跳下了兔子洞,在那里她不仅经历了身体上的变化,一会儿变大一会儿缩小;还遇见了各种千奇百怪的人和动物:永远微笑着、行踪不定的柴郡猫;吸大烟袋、说话充满哲理的毛毛虫;疯疯癫癫的三月兔和疯帽子;野蛮的红桃皇后和老实的白桃皇后等等。读起来不禁让人感叹作者想象力的丰富。

尽管《爱丽丝》享有如此盛誉,但是它的作者却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是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的笔名,是《爱丽丝》的作者,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还是一位逻辑学家;他不仅擅长数学推理,还热爱文学艺术,尤其喜欢绘画和摄影。卡罗尔天资聪颖,幽默风趣,在孩提时代就经常和兄弟姐妹一起写诗和故事,还发明了很多游戏。成年后,卡罗尔依然童心不改,常和孩子猜谜、玩魔术,对孩子有种特殊的感情。

二、《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荒诞之美

《爱丽丝》被看作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其荒诞的美学特征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语言上。卡罗尔是位数学家,可是在语言上也颇有天赋。在《爱丽丝》中,卡罗尔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双关语、生造词、胡话诗、典故等的应用,让故事趣味性大增。其荒诞的美学特征表现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方式的荒诞性上。深邃的兔子洞,可以改变身形大小的蛋糕、药水,眼泪汇聚成的泪水池,使唤人的兔子先生,吸大烟袋的毛毛虫,把猪当成宠物的公爵夫人,动不动就要砍掉别人脑袋的红桃王后等,故事情节完全是随着爱丽丝的所想所见发展。这些奇思妙想出来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儿童和成人,满足了孩童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的新奇感。

在《爱丽丝》中,天马行空的情节与棋子的移动巧妙相连。在第2章中,红棋王后对爱丽丝说:“你可以充当白棋王后前面的卒子。卒子第一步走两格。然后,你要用火车一样的高速度经过第三排格子。到了第四排格,你会碰见特威达、特威迪孪生兄弟。第五排格子大部分是水,第六格则是矮胖子的地盘,第七格全是森林——不过一匹马会给你带路的。到了第八排格子,我们就都成了王后……”而在第4章,即是象棋的第四格中,爱丽丝和双胞胎特威达和特威迪兄弟一起碰到了红棋国王。国王睡着了,双胞胎兄弟告诉爱丽丝,国王正梦见她,她只是国王睡梦中的人,实际是不存在的。“要是国王睡醒了,你就消失啦。噗!就像一枝蜡烛!”

这种“寄情以梦”的梦幻叙事方式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也产生了推动作用,因此有人称刘易斯·卡罗尔为“无意识流动的大师”。《爱丽丝》也被看做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最高的水平”。《爱丽丝》奠定了怪诞、奇幻的现代童话基调。从写作方法上看,它有力地推动英国幻想儿童文学的发展;从内容上看,更是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

三、荒诞中的童趣

无数的孩子和成人都为艾丽丝荒唐的境遇和奇妙的经历所痴迷,《爱丽丝》的荒诞性还体现在其语言的捉摸不定。赵元任也在自己的序言中写得:“……这部书里的笑话另是特别的一门,它的意思在于没有意思。……可以算‘不通’笑话文学的代表。”这表明了原著中大量双关、笑话、荒诞诗(赵称之为“胡话诗”)在整个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卡罗尔在原文中有一首打油诗,而考虑到打油诗的特点,赵元任的中在尊重源语作品的基础上,注重用词和韵律,不仅选用孩子们熟悉的语言,如“片片”和“笑眯眯”等叠词,还使用了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儿话音”如“洒点儿”和“小鱼儿”,读起来非常亲切自然:

小鳄鱼,尼罗河上晒尾巴。

片片金光鳞,洒点儿清水罢。

笑眯眯,爪子摆得开又开。

一口温和气,欢迎小鱼儿来。

《爱丽丝》中张大嘴巴等着鱼儿入口的快乐小鳄鱼代替了忙忙碌碌的小蜜蜂,描绘出大自然中怡然自得的快乐捕食者的画面,轻松而自然,充满童趣,完全没有了瓦茨诗中勤勉自律、服从训诫的说教与劝导。

《爱丽丝》第五章中艾丽丝为毛毛虫背的另一首荒诞诗《威廉师傅,你老了》则是对浪漫派诗人罗伯特·骚塞的说教诗的戏仿。在赵元任翻译的中文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卡罗尔笔下的威廉师傅变成了一个荒唐滑稽但富有生活情趣的老头儿,他满嘴胡话,行为怪异,还倒立、拿大顶,可以连骨带肉地吃掉一只鹅,在鼻尖上竖起一条鳝鱼。这种戏仿之举在当时宗教说教之风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是颇为大胆的,卡罗尔的数学家身份使他对宗教持犹疑的态度,这也是他敢于戏仿宗教作品的潜在原因。而正是这个荒诞滑稽的老头儿张扬了童心世界中最大胆、最疯狂的精神,使得这些“胡话诗”呈现出极富吸引力的荒诞之美。

结语

卡罗尔的《爱丽丝》用梦幻般的笔调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离奇的想象世界,变化莫测的情节,违背常规的思维,荒唐奇妙的故事,难以捉摸的语言,种种荒诞透露着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内涵,童趣与反讽的水乳交织让孩子与成人都为之着迷。作品在中国的旅程中继续其荒诞艺术的同时又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异,在现实状况与作家生存的双重影响下,少了些浪漫的狂想,多了些与中国社会的融入,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英]刘易斯·卡洛尔.赵元任译.艾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有感 篇4

但我们的梦想永远不会熄灭!让我们一起去编织那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的梦吧!

★ 《爱丽丝漫游奇境》1000字读后感精选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学读后感作文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全篇读后感500字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作文500字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300~500字初中生读书笔记作文

★ 《爱丽丝梦游奇境》观后感

★ 爱丽丝梦游奇境观后感400字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之一场会议式赛跑和一个长故事

★ 爱丽丝漫游仙境小学生读后感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 篇5

我用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本书,我来给大家说一下主要内容吧!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会说话的红眼睛兔子,在掉进兔子洞之后遇到了许多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喝了药水身子能变大、变小,柴郡猫能隐身,毛毛虫能吸着烟斗说话,扑克牌会打棒球,王后总叫着看人头……许多奇怪的事情,直到最后与扑克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才急的从梦中醒来。奇幻的漫游之旅使爱丽丝不仅钻进了兔子洞里,也钻进了一百年、一千年来所有小朋友的心里。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爱丽丝是一个善于提问、很有礼貌的小女孩,我也要学习她的这一优点。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 篇6

这让爱丽丝感到好奇,便追了上去。接着,便开始了她的神秘之旅……

爱丽丝的故事充满了各种奇特的幻想:能变大变小、组成王国的扑克牌;能让人穿入镜子世界、使人忘记名字的小树林……这一切就像一个孩子的五彩梦,是孩子们向往的童话世界。爱丽丝也许并不很聪明,但她有一颗纯洁和勇敢的心,连对一条小小的毛毛虫都彬彬有礼,加上那双明亮的大眼睛,让我很快就喜欢上了她。

读后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篇7

读后感-《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爱丽丝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孩。她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而且聪明又活泼,就像我一样。 她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总是一会儿长高,一会儿变矮,她碰到了会说话的兔子,和柴郡猫一起疯狂的`玩耍,还见识到了扑克牌王后的凶猛模样。 我真的很羡慕爱丽丝,她可以在奇妙世界里自由穿梭,所以我也编了一个故事,让我讲给你听吧: 《奇妙世界里的动物》 有一天放学后,小朵朵和同学在河边玩耍,她们突然发现了一个很美丽的荷花,荷花里面装着一个金色的铁圆圈,小朵朵和同学们走到荷花边,刚一碰到那个铁圈,就像吸铁石一样,被吸到了荷花的里面。 原来,荷花的里面,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他们首先碰到了一只会说话的蝴蝶,蝴蝶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能够取到五个珍珠,就能回到他们的世界里。 于是朵朵和同学们决定一起去寻找那五个珍珠。 起初,他们碰见一只大雁,第一个珍珠就在大雁的脖子上,那只大雁正在哭泣。小朵朵和同学们一起问大雁:“你怎么了?为什么一个人在这里哭啊?” 大雁说:“我找不到妈妈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到妈妈啊?”小朵朵和同学们非常的热心,就答应大雁帮助他找到妈妈。小朵朵说,现在是秋天,秋天的时候大雁都往南飞,我们向南走吧,也许就能找到大雁妈妈。大雁一听,不哭了,决定跟小朵朵一起往南找妈妈,大雁让小朵朵和同学们坐在他的背上,一起向南飞,没过多久,就看到了大雁妈妈。大雁妈妈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她的孩子,现在看到她的孩子追了上来,感谢非常高兴。大雁对小朵朵说:“真的很感谢你们帮我追上了队伍,为了表示感谢,我把我脖子上的珍珠送给你们吧!”就这样,小朵朵和同学们得到了第一个珍珠,她们很高兴,准备寻找第二个珍珠,

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 篇8

这本书从头到尾讲的都是一个梦----小女孩爱丽丝做的梦---虽然在故事最后小女孩自己也有点搞不清这到底是谁的梦了-----所以各种稀奇古怪、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在故事中接踵而来啦:反正是在梦里嘛!一切皆有可能。兔子讲话啦!差点被自己的眼泪淹死啦!跟老鼠吵架啦!所有我能想到的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说真的,其实我好羡慕爱丽丝啊!因为我从来不做梦。

听说很多好玩的事情都是在人做梦的时候才会发生的,比如那个很有名的《红楼梦》。虽然我没看过(我妈妈不让我看,因为她说这是谈恋爱的),但我知道其实就是一个石头做的梦!石头梦见自己跟着一个好看的小男孩和其他女孩玩,还拍了好多集电视!连石头都会做梦啊!

小时候我看过一个动画片叫《花园宝宝》。一个可爱的小宝宝给他妈妈哄睡着了就看到了梦的花园,里面开满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美丽的雪白的花朵。拨开那些花朵,就看见了花园宝宝们在开心的玩耍。那段时间外婆哄我睡觉的时候就说,你赶快睡着,睡着了做梦了,就能跟花园宝宝们一起玩了。可是,我从来不记得我做梦的时候跟花园宝宝玩过!因为我根本没做过梦!爸爸说,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有的梦我们不记得了。可是为什么会不记得呢?

传说有一种叫梦貘的神兽,专门吞噬别人的梦境,以此为食。天哪!我的梦是不是也都被它给吃了呢?妈妈说不可能,因为她经常听到我做梦的时候哈哈大笑!还问我到底做梦玩什么了?我也想知道我自己做梦玩什么了好吗?!

听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是白天你看到了什么东西,心里老想着,晚上就会梦到。比如我妈说她以前临睡前看名侦探柯南,就梦见杀人什么的,所以坚决不许我临睡前看电视。

我在网上查到,有个外国人写过一本书叫《梦的解析》,是专门解释人为什么会做不同的梦的。他说人做梦都是有不同的原因的,梦是自己潜意识的表现。但是也有人说他说的不对。

还有一本中国古代的人写的书,叫《周公解梦》,说你梦见什么都是有寓意的,是祖先或者什么人给你提示会遇到什么事情要你小心。比如有人梦见蛇,那就说明有灾祸,结果他早上起床就摔了一跤。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呢?梦到底是哪里来的呢?我也不知道。因为我都没有做过梦啊!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篇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很好看的呦!作者把故事描写地徐徐如生,我看得如痴如醉。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掉进兔子洞》。爱丽丝跟着一只会看怀表的兔子,却掉进了深不见底的兔子洞里。洞很深,在洞里她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受,她想“经过了这次锻炼,我从楼梯上滚下来就不算回事。家里的人都会说我多么勇敢啊,嘿,就是从屋顶上掉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她还把自己当作“穿过地球,那些头朝下走路的人们对称人”。爱丽丝还喝了名叫“喝我”的,混合着樱桃馅饼、奶油蛋糕、菠萝、烤火鸡、牛奶糖、热奶油面包味道的饮料后就变成了只有十英寸高的小人了。

怎么样?你觉得故事神奇吗?爱丽丝还会变大吗?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后感300字 篇10

米兰心里轻轻动了一下,她想,这么多玫瑰花过不了几天就谢了,实在是太浪费太可惜了,只要能把挡住窗户的那几朵送给她就可以了,这样屋子就会变得亮堂一点。树林后面有一个草坪,上面开满了星星点点的小花,黄色的、红色的、紫色的,还有白色的。看上去就像一片厚厚的花地毯,米兰更加有信心了如果人家不给她玫瑰花,把野花釆下来也是一束很好看的花。所以她走的时候很小心,尽量不去踩到那些小小的花。

草房子的门开着,米兰亳不犹豫推门进房,惊讶地看见一个白发绿衣的老奶奶,由于米兰的行为举止令她满意,所以爱丽丝一一这个花园的主人给米兰三朵黄玫瑰花和天竺葵花作为礼物并和她结为好朋友,此后米兰每个周末都会和爱丽丝见面、聊天,学会大声说出自己心中的感谢,还教会她生活中最基本的礼仪,如请客人到家时吃饭不能用塑料板,有些主妇认为它既环保又方便,但那会让客人觉得塑料布比他重要,就会带来不愉快心情,所以最好用白布或黄布。

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后感 篇11

这几天,我们班级共读《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我很喜欢看这本书。

故事中的主人公爱丽丝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她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她知道是非,富有同情心。在她身上,处处都体现了我们小孩纯真的天性,但是她的这种纯真善良往往会遭到破坏,所以纯真的爱丽丝这场奇幻旅行对我们来说是很珍贵的。

爱丽丝的故事充满了各种奇特的幻想,能变大变小的身子,组成王国的扑克牌……这一切就像我们的五彩梦,是我向往的童话世界。而那个善良可爱的爱丽丝更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她也许并不很聪明,因为她经常用错词,还闹出了不少笑话,但是她有一颗非常纯净的心。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书心得 篇12

在作者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一个勇敢、不畏强权的正义女孩子的形象。在爱丽丝与红桃王后玩槌球的时候,仅仅因为柴那猫随意说了一句话,红桃王后便暴跳如雷,不假思索地要喊刽子手将猫头砍下。红桃王后的残暴专制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但没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唯有年纪尚小的爱丽丝走上前去,对王后说:“猫不是你的,你没有权利处死她,何况她没有犯任何罪。”正是这一番话,救了柴那猫。爱丽丝不过十几岁,但她却有勇气在如此野蛮无理的红桃王后面前,将真正公正的话说出来,这勇气不得不使我敬佩。

当时爱丽丝身处在这样一个残暴无情的红桃王后的统治下,随时都有很大的危险。但,是什么使她在所有人都害怕的红桃王后面前保持镇定自若和无比的自信呢?自然是她那一份无人能比的勇气。试想,如果是我们身处在那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里,我们大概就逃之夭夭了。但她没有,她机智果敢,是一个真正的勇士。她有着与恶势力抗争到底的不屈精神。别说是小孩子,连大人都很难做到。

我想到了古代誓要乘风、破浪的宋悫,当众人面对盗贼手忙脚乱之时,他却勇敢地拔剑上前,与盗贼搏斗起来;法国的圣女贞德,在英法交战,法国明显失利之时,唯有她站了出来,身为一个女子,却有着男子比不上的勇敢;还有宋朝的文天祥,面对金兵的威逼利诱,他依然坚持不做可耻的卖国贼,在敌人的利刃前毫不畏惧,有着过人的勇气。这些人,不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吗。他们有着和爱丽丝一样的精神,在恶势力面前永不低头,勇敢地面对一切。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却远远没有像他们一样勇敢。我不禁扪心自问;心里有没有“敢”这个字。然而,就连上课举手都左顾右盼,犹犹豫豫;向老师请教问题也畏畏缩缩的我,“敢”字又何在?

读完这本书,收获颇丰。我们应当在生活中不停地激励自己,不断给自己打气:李婉莹勇敢起来吧,你可以,你必行!

上一篇:关于描写环卫工作文600字下一篇:化工专业论文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