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发展(通用8篇)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内容,以及对目前相关领域的应用加以讨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四大块[1-2]:语言学方向、数据处理方向、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方向、语言工程方向。最后对自然语言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 自然语言处理 应用 发展趋势
一.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内容
自然语言处理的范围涉及众多方面,如语音的自动识别与合成,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人机对话,信息检索,文本分类,自动文摘,等等。我们认为,这些部门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大的方向:(1)语言学方向
本方向是把自然语言处理作为语言学的分时来研究,它之研究语言及语言处理与计算相关的方面,而不管其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这个方向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是语法形式化理论和数学理论。(2)数据处理方向
是把自然语言处理作为开发语言研究相关程序以及语言数据处理的学科来研究。这一方向早起的研究有属于数据库的建设、各种机器可读的电子词典的开发,近些年来则有大规模的语料库的涌现。(3)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方向
在这个方向 中,自然语言处理被作为在计算机上实现自然语言能力的学科来研究,探索自然语言理解的只能机制和认知机制。这一方向的研究与人工智能以及认知科学关系密切。(4)语言工程方向
主要是把自然语言处理作为面向实践的、工程化的语言软件开发来研究,这一方向的研究一般称为“人类语言技术”或者“语言工程”。二.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
以上所提及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四大研究方向基本上涵盖了当今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内容,更加细致的说,自然语言处理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13项研究内容,也即为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方向,这13个应用方向分别是[3]:口语输入、书面语输入、语言分析和理解、语言生成、口语输出技术、话语分析与对话、文献自动处理、多语问题的计算机处理、多模态的计算机处理、信息传输与信息存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数学方法、语言资源、自然语言处理系统的评测。
这13项内容都涉及语言学。这些研究都要对语言进行形式化的描述, 建立合适的算法, 并在计算机上实现这些算法, 因此, 要涉及数学、计算机科学和逻辑学[4]。口语输入、书面语输入、口语输出、信息传输与信息存储都需要电子工程的技术。由自然语言的应用领域更加进一步说明,自然语言处理都是一个多边缘的交叉学科。由于它的对象是语言, 因此, 它基本上是一个语言学科, 但它还涉及众多的学科, 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三.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 由于国际互联网的普及,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成为了从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生活在信息网络时代的现代人, 几乎都要与互联网打交道, 都要或多或少地使用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成果来获取或挖掘在广阔无边的互联网上的各种知识和信息, 因此,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有关的研究,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5]。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的历史虽不很长,但就目前已有的成果足以显示它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在美、英、日、法等发达国家,自然语言处理如今不仅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课题来研究.而且也作为新一代计算机的核心课题来研究。从知识产业的角度来看.自然语言处理的软件也占重要地位,专家系统,数据库、知识库.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CAl)、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办公室自动化管理系统、智能机器人等,无一不需要用自然语言做人一机界面。从长远看.具有篇章理解能力的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可用于机器自动翻译、情报检索、自动标引,自动文摘.自动写故事小说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当前国外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有三个显著的特点[6]:第一, 随着语料库建设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崛起, 大规模真实文本的处理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主要战略目标。第二, 自然语言处理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自动学习的方法来获取语言知识。第三, 自然语言处理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统计数学方法来分析语言数据。目前,我国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不少成绩, 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 差距还很大。我国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系统的开发上, 基本上还没有重大的创新与值得称道的突破。我们的研究基本上还是跟踪性的研究, 很少有创造性的研究, 当然更谈不上具有原创思想的研究了。因此, 我们不能夜郎自大, 不能坐井观天,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成果, 赶上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使我国的自然语言处理在国际先进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国际先进的成果与技术用于国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 (所长) 论坛”在江苏省的文化重镇徐州召开了。我代表教育部、国家语委, 向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此次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汉办联合主办, 徐州师范大学承办。论坛主题是“应用语言学与当今中国”, 议题是应用语言学怎样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服务、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领域语言学研究。这些议题很有现实意义, 很重要。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 语言学与社会变革
在座有不少语言学专家和语言学教学、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目前语言学研究经费投入的少, 学生报考人数少, 往往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似乎被边缘化了。但是, 语言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古代的《尔雅》《说文解字》等, 都是经典的语言学著作。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语言学往往能引领时代风气, 促进社会的巨大变革。
文艺复兴的开端, 就是欧洲人重新掌握了古代的希腊文字, 通过对古希腊经典著作的解读, 走出了中世纪, 重新发现了希腊, 并把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今年是白话文运动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 就是陈独秀、胡适等先驱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为“五四”运动培育了思想文化土壤, 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 在历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了汉字简化和整理工作, 使汉字难写难认和用字混乱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亿万群众脱盲, 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以迅速提升, 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取得了骄人成绩, 陆续开发的多种键盘输入方法, 解决了汉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进入计算机的问题;汉字自动识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进展明显;信息处理开始走向对自然语言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自动处理。这些成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著名科学家、“当代毕升”王选教授主持的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 引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取得划时代的巨大变革。
这些例子都足以说明, 语言学的每一项成果都会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 同时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又带动语言学科不断发展。
二 语言研究与国家发展
语言科学是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 根据国家需要研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语言问题, 也才能使语言学充满活力。回顾六十年来的语言文字工作, 每一次语言文字政策的调整, 每一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 都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 体现着语言学界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当前, 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语言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语言研究, 要重视下面几个问题。
(一) 高度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大学和科研院所, 是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科研工作必须要高度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学者亨廷顿, 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问世, 提出每个时期焦点性的、敏感性的学术问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针对当时第三世界国家风起云涌的民主化浪潮, 他写了《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提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和稳定的问题。冷战之后, 他推出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提出“文明的冲突”的重大课题。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拉美移民进入美国, 他对美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感到极大焦虑, 又写了《我们是谁》的著作。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可亨廷顿的观点, 但不得不承认他敏锐地把握住了每个时期的焦点问题和敏感问题。
关注社会语言生活, 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 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优良传统。在新世纪, 这一优良传统应发扬光大, 语言学界要承担起学术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要做好科研工作, 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当好国家的智囊团, 在时代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 语言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国都在制定自己的语言战略, 利用语言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对内消解社会矛盾、凝聚民心, 对外传播自己国家的理念。我国当前语言生活正快速发展变化, 语言生活中各种矛盾凸显, 社会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类型与方式与日俱增, 虚拟空间迅猛拓展, 汉语走向世界的脚步空前加快, 争取国际话语权正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必须及时研究宏观语言战略, 设计落实语言战略的行动计划, 提出应对重大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我们也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作语言规划, 确定我国需要的关键语言, 加大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投入, 重点支持关键语言的信息技术, 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相关人才, 保证国家和军事的信息安全。再如, 语言学家要对社会语言生活进行监测, 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语言生活状况;要跟踪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等等。近期,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 《规范汉字表》①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语言学界要积极支持这一工作, 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对社会做好宣传工作。总之, 关注社会语言生活, 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语言学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二) 高度关注前沿性的科研课题
目前从总体上看, 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没有形成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中国语言学流派, 没有涌现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研究领域, 我们急需瞄准语言学科的前沿问题, 做出创造性的学术贡献。例如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等, 都是关系到时代发展的前沿性的交叉学科。对这些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领域, 要深入了解, 认真研究。汉语言文字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也较有可能形成高新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 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本体研究和基于信息处理的应用研究, 迅速提高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提升中文在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力。
同时, 语言学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成果, 促进语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提升语言研究的科学性, 扩展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 语言学的科研成果要应用于社会实践
语言学的科研成果不仅具有人文价值, 而且具有经济价值, 成为当今高新科技的一部分。比如语音语料库, 是为特定目的而录制的语音信号及其标注的集合, 现在已经成为语音研究和语音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语音语料库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领域, 如公交车上的自动报站系统、车站和机场的自动车次与航班播报等。现代语音学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也无不依赖语音语料库的支持。在以往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时候, 语音学家只能根据“口耳之学”进行内省式的探索研究, 这往往是不够客观准确的。现在有了语料库技术的支持, 语音学家通过对大量语料库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更方便地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语言学的研究要服务于社会需要, 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要应用于社会实践。
(四) 依靠团队的力量, 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是当前国际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有利于有效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复杂问题。学术史证明, 学术上重大的突破和新学科的产生, 经常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形成的。据统计, 近25年诺贝尔奖当中, 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成果比例达47%。
战略方针和重大决策的制定, 同样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作为智力支持, 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语言是众多学科共同关心的研究对象, 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往往不是单纯的语言学问题, 不同的社会领域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问题;研究和解决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既是多学科的共同兴趣与责任, 也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语言学及其相关科学, 在学术的协作中要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合作与语言文字资源的共享, 形成科研合力。要加大投入, 争取申报重大项目, 联合攻关, 取得与我们的国家相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五) 加强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
应用语言学是支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学科, 做好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 关系到应用语言学的人才培养, 关系到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质量, 关系到语言文字工作的学术推进力。多年来, 我国应用语言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来看, 在理论建设、方法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的整体规划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应用语言学在服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和解决社会语言生活问题上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当前, 要优先发展当代社会急需的分支学科, 如语言规划学、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播音语言学、汉语国际传播等等。要争取在一段时间内, 尽快形成应用语言学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 建立若干富有活力的应用语言学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造就具有现代学术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应用语言学人才, 满足国家对应用语言学人才和研究成果的需求。社会上很多职业需要应用语言学人才, 要加强对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
三 外语教育与外语的社会应用
(一) 外语教育与研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外语教育, 发轫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广方言馆的创办, 一百多年来, 外语教育为国家对外交往和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时代, 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任务的同时, 还要积极担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 努力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完成这样的使命, 我们要努力破除偏狭的“外语工具观”, 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 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通识教育, 革新教学技术手段, 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即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外语教学改革, 就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 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展开。另外, 外语院校的学科布局和课程设置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有所调整和建设。
(二) 中国应用语言学应加强与国外同行合作
梁启超在他拟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学人之大弊, 治中学者绝口不言西学, 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 徒互相诟病, 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 体也, 西学, 用也。二者相需, 体用不备, 安能成才。”中国语言学界与外语学界缺少交流与沟通的情况仍然存在。中外在语言学方面加强交流很有必要。为了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将我国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海外,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5年7月向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提出2011年在北京举办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建议, 获得支持。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将于2011年8月23~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社会”。此届大会预计规模1500人, 其中一半学者来自海外, 学术领域涉及外语教学、母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词典学、翻译学、机器翻译、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多语种环境下的双语教育、教育技术、师资培训、跨文化交际学、测试与评估等。国家语委和我国应用语言学界的学者要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将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 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家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并提高我国学者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三) 语言文字主管部门要研究外语生活, 并加强对外语应用的管理
目前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 没有明确规定外语在中国的语言地位, 但是在实践中, 外语已经成为教育、科技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外语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语言资源。这种情况就可能出现外语与母语关系调节上的瑕疵, 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多年来关注的话题。
1.要妥善处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外语的关系
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语言生活。要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外语学习使用的关系, 处理好普通话的国内推广和国际传播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使用外语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统筹规划, 统筹协调我国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培养、安排与使用, 并对各外国语大学院系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
2.在外语教育中要考虑语种布局问题。
要避免单一外语倾向, 大力加强除英语外的其他重要外语的教学。要从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和周边关系等方面统筹进行外语语种教育规划, 让外语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
3.制定外语使用的相关规定和规范。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 公共服务领域外文使用越来越多, 但普遍存在着混乱和不规范的问题, 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促进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要尽快制定公共领域外文译写的国家标准。要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依托专家学者、地方语委等有关部门, 根据现实语言生活需要和工作基础, 分领域、分语种逐步制定标准。
同志们, 多年来, 我国包括应用语言学在内的语言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全国语言文字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语言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 (所长) 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注释
摘 要:C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流行、使用非常广泛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对操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对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用C语言明显优于其他高级语言,许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C语言具有绘图能力强,可移植性,并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它是数值计算的高级语言。
关键词:C语言;应用;发展
0 引言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从最基本的高级语言到各种各样的软硬件都有了质的飞跃,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C语言十分适于系统描述语言,既编写应用软件,又能编写系统软件。C是中级语言。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
1 C语言的发展
C语言的祖先是BCPL语言。在1967年,当时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 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ogramming Language)语言。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他用B语言写出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在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D.M.Ritchie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最终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为了使UNIX操作系统推广,1977年Dennis M.Ritchie 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1978年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表了C语言。ANSI于1983年夏天,在CBEMA的领导下建立了X3J11委员会,目的是产生一个C标准。X3J11在1989年末提出了一个他们的报告[ANSI 89],后来这个标准被ISO接受为ISO/IEC 9899-1990。199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s)接受了89ANSIC为ISOC的标准(ISO9899-1990)。1994年,ISO修订了C语言的标准。1995年,ISO对C90做了一些修订,即“1995基准增补1(ISO/IEC/9899/AMD1:1995)”。1999年,ISO有对C语言标准进行修订,在基本保留原来C语言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应该的需要,增加了一些功能,尤其是对C++中的一些功能,命名为ISO/IEC9899:1999。2001年和2004年先后进行了两次技术修正。
2 C语言的应用
C语言一般用来底层开发,比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开发,或者要求效率高,可移植性的地方。于此通过是C对人要求很高,程序员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他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字节都可以精确控制,不像C++,编译器为你自动加的东西太多,效率也就低了。windows 就是用它来开发的。
C语言的应用范围更是涉及了诸多领域,不管是嵌入式的小程序或是庞大的网络服务端。现如今,流行的编程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尽管它们编程方便、易于维护,但是在与硬件直接打交道和编制系统软件时却束手无策,于是C语言就有了用武之地。(这会导致“错帧”)以及发送机发送数据速度比接收机接收速度快(这会导致“过冲”)。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一个简单的握手信号,即发送机每次仅发送半个字节(低4位)的数据,而另外半个字节(高4位)则用来传送信息。我们可以对信息位(高4位)进行如下简单的编码:
0H:发送的是新的半个字节数据
1H:重新发送上次传送错误的数据
2H:文件名结束
3H:文件结束
这样,每当发送机发送一个字节以后,就等待接收机发回送信号,这回送信号就是发送机发送过来的那个字节。发送机接收到回送信号后,把它与刚发送的字节相比较,如果相同,就发送新的半个字节,否则就重新发送。新数据与旧数据通过信息位来区分。
3 C语言特点
3.1 灵活方便
C语言一共只有32个关键字,9种控制语句,程序书写自由,主要用小写字母表示。它把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和语句与低级语言的实用性结合起来。 C 语言可以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 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3.2 运算符丰富
C语言的运算符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共有种34个运算符。C语言把括号、赋值、强制类型转换等都作为运算符处理。从而使C的运算类型极其丰富表达式类型多样化,灵活使用各种运算符可以实现在其他高级语言中难以实现的运算。
3.3 数据结构丰富
C的数据类型有:整型、实型、字符型、数组类型、指针类型、结构体类型、共用体类型等。能用来实现各种复杂的数据类型的运算。并引入了指针概念,使程序效率更高。另外C语言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 支持多种显示器和驱动器。且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强大。
3.4 C是结构式语言
结构式语言的显著特点是代码及数据的分隔化,即程序的各个部分除了必要的信息交流外彼此独立。这种结构化方式可使程序层次清晰, 便于使用、维护以及调试。C语言是以函数形式提供给用户的,这些函数可方便的调用,并具有多种循环、条件语句控制程序流向,从而使程序完全结构化。
3.5 有较大自由度大
一般的高级语言语法检查比较严,能够检查出几乎所有的语法错误。而C语言允许程序编写者有较大的自由度。
3.6 C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
因此既具有高级语言的功能,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功能,能够像汇编语言一样对位、字节和地址进行操作,而这三者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可以用来写系统软件。
3.7 生成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
一般只比汇编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低10% ~ 20%。
3.8 适用范围大,可移植性好
C语言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适合于多种操作系统, 如DOS、UNIX,也适用于多种机型。
用法补充:
第一,C语言对操作系统和系统使用程序以及需要对硬件进行操作的场合,用C语言明显优于其他高级语言,许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用C语言编写的。
第二,C语言具有绘图能力强,可移植性,并具备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适于编写系统软件,三维,二维图形和动画它是数值计算的高级语言。
4 结语
C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设计语言,有着紧凑的表达关键字和控制语句、 丰富的运算符、灵活的数据结构、高效的运行代码及高效的移植性等优点。以后的日子将继续在编程等领域发光发热。
参考文献:
[1]郭宇轩. C语言发展历史分析[J].信息与电脑,2016(2).
[2]林勇. C语言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29).
作者简介:李岩(1995—),女,辽宁朝阳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李雪斌(1994—),男,云南曲靖人,沈阳理工大学学生。
从《语言文字应用》看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
<语言文字应用>作为我国应用语言学的核心期刊之一,是反映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语言文字应用>891篇样本的统计分析,来说明我国应用语言学自学科独立以来在研究方法上的`基本特点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作 者:刘艳春 LIU Yanchun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100024刊 名:语言文字应用 PKU CSSCI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年,卷(期):“”(2)分类号:H08关键词:统计分析 应用语言学 研究方法
基于认知语言学在我国发展现状的再思考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人对认知科学及语言规律本身的`了解、熟悉和深入研究,我国国内认知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讨深入发展,认知语言学其自身发展亦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就认知语言学在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状况作一简单回顾,明确指出认知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研究价值取向多元化等亟需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认为,在今后深入的研究探索中,研究所需术语须适度适时进行必要而有益的相对统一.
作 者:刘小权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外语部,南宁,530001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2008 “”(24) 分类号:H0-06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发展 价值取向多元化 术语统一促进口语发展,提高语言技巧-幼儿的语言环境探索
幼儿语言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语言交流中发展起来的.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载运着幼儿语言学习的不同内容,多样化的.语言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语言技巧的提高,情感的培养,并且由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各具特点,所以兼顾了幼儿语言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需要.
作 者:陈涯梅 作者单位:贵州省思南县第二幼儿园,贵州,思南,5651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1关键词:
随着声纹鉴定的研究成功以及书面言语鉴定的实践应用,侦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大大扩展,该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侦查语言学不仅可以判断作案人的社会种属性,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方向和范围,而且可以通过口语或书面语的言语鉴定,为认定或否定言语人提供法庭证据。
一古代历史长期的孕育
利用语言或言语破案,古已有之。案例记载散见于古代各种文献,如五代和凝父子的《疑狱集》、宋代郑克的《折狱龟鉴》、宋代桂万荣的《棠阴比事》、明代冯梦龙的《智囊补》、清代胡文炳的《折狱龟鉴补》等。
较早运用言语侦查破案的典型案例发生在公元213年的三国时期。据《三国志·魏书·国渊传》记载:“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这里记述的是魏郡太守国渊运用言语侦查和笔迹检验,侦破辱骂曹操的匿名信案件的过程。国渊通过案情分析,断定是熟读过张衡所著《二京赋》者所为,于是以访贤求师为名查找嫌疑人,并借故收取了该人的笔迹样本,经过比对鉴别,认定了作案人。
又据《折狱龟鉴》记载:宋朝程颢任晋城县令时,一个姓张的财主死了,不久便有一个老头对张的儿子说:“我本是你父亲,现在来与你一起生活。”张子感到惊诧,便与老头一起请求县令裁判。老头说:“我在外行医,妻子生了儿子,贫困不能抚养便给了张家。”程县令问:“有何凭据?”老头从怀里掏出字条,上面写着“某年某月某人把小儿抱走给了张三翁”。程县令问张子:“你今年多大岁数?”张答:“三十六岁。”又问:“你父亲终年多大岁数?”回答:“七十六岁。”程县令责问老头说:“这孩子出生时他父亲才四十岁,这样的年纪,别人会叫他张三翁(老头)吗?”老头听后惊恐异常,承认了自己的讹诈罪行。此案中,诈骗者本以为自己的计谋天衣无缝,没料到此一“翁”字泄露天机,所以他在“惊骇”之下,只得“服罪”。而程县令正是抓住书面言语与事实之间的矛盾,及时识破了伪造文书,使讹诈未能得逞。
总之,古代的言语侦查技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某些理念、方法仍值得今人借鉴。但由于受人类知识水平的限制,当时的言语侦查说到底只是凭个人的聪明才智,出于朴素的唯物思想指导,自发地运用文件物证,并不是把言语侦查作为研究对象,使其成为一门学科的本体。因此,古代言语侦查技术只是停留在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自在”阶段,并没有上升到“自为”阶段。
二建国后的初步探索和总结
侦查语言学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语言分析”发展而来的,当时主要是针对一些方言土语进行分析,并没有自觉地进行全面的言语侦查。其任务有两项:一是确定侦查的方向和范围,即所谓“定向”;一是确定作案人的有关特征,即所谓“画像”。具体做法是:请语言学家帮助分析鉴别,言语侦查只是案情分析的一个方面和笔迹检验的一种辅助手段。这个时期,侦查语言学处在萌芽状态。邱大任(1985)指出:
把语言学知识运用到公安业务中,在我国是从六十年代初期开始的。当时,侦察部门在案件的分析过程中,由于对作案人的书面语中出现的某些方言土语不解其义,便向语言学界的专家、学者请教。案件破获后,作案人即抓获于原所分析判定的地区,证实了语言识别的作用。此后,公安机关便总是要对案件中的方言问题以及其他语言现象,进行一番探讨研究。这样,语言学逐渐被运用到侦察破案上来,案件语言识别则成为公安业务中的一项新技术。(1)
到了70年代初期,语言分析发展了,不单是分析方言词,而是对书面言语进行全面分析。这门技术手段越来越为侦查和技术人员所重视。与此同时,全国公安机关的文件检验部门也程度不同地开展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实际办案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1979年12月18日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西周文物被盗案,勘查现场时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遗失的一封信,信中有这样的话:“今天我在陕西给你写信,且就我们俩通过五哥相识后的几天情况,谈谈我对你的体会和看法。我们认识后的第二天晨早,你给我的第一个映象……”“我们俩”指写信人和对方,在发案地宝鸡市及周边的关中地区,包括式的人称代词应是“我们、咱们、咱俩”,因此可初步排除当地人作案的可能;“晨早”是颠倒语素后形成的方言词,在粤方言和临近粤方言的地区有这种说法;“且就”是古汉语遗留词,北方方言口语中无此用法,而在南方方言中较常见。所以,从所用的这几个方言词,可初步判断作案人是粤方言区或临近粤方言区的人。后经证实,案犯系湖南宜章县(紧临广东省)人。
在实践的基础上,侦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开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初,邱大任首先提出了“案件语言分析”的概念。70年代末至80年代,他在公安部人民警察干部学校、北京大学中文系等单位举办“语言学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讲座,开始了言语侦查技术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他撰写并发表了《语言侦破漫话》《语言分析在侦察破案中的应用》《怎样分析案件的语音》《从人名判断南北籍贯》《精神病患者的书面语言分析》(2)等一系列研究论文。
1985年,邱大任总结十多年理论研究和实际办案经验,出版了《语言识别》一书。该书为促进侦查语言学(言语识别学)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书中指出:
案件的语言识别就是运用语言学的有关知识,对那些利用书面语言进行犯罪活动的政治、刑事案件的语音、词汇、语法、异体字、信封词语、信文程式语等进行识别,判断作案人的民族、性别、籍贯、年龄、文化程度(学历和实际语文水平)、职业、经历、定居地点、主要活动范围,以及有无精神病、是否聋哑人等,从而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方向和条件。
语言识别这一手段必须和其他有关情况,如作案物品的产销地区,原件所表述的内容,作案物品上残留的痕迹,发案现场的有关情况等等结合起来,互相印证,才能更好地确定侦察方向,判断作案人特征。
同一时期,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公安院校文件检验教育工作者也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研究侦查语言学的学术论文,如袁之宜的《方言知识在刑事侦察中的运用》、康殿文的《同音别字及其在案件言语识别中的应用》、刘赞军的《浅谈运用方音别字分析作案人的所在地区籍贯》、李晓明的《精神病患者书面语言管见》(3)等。另外,不少省市的文件检验部门开展了本省、市、区的方言调查和地区习俗字的收集整理工作,如北京、青海、四川、山西等省市收集、整理、编写了适用于言语侦查的《方音字汇》《方言词汇》《同音字表》《地区习俗字》等资料。
60年代、70年代的有关教材中也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中央民警干校1965年内部印发的《文件检验教材》第六章“分析文件物证书写人的特点,提供侦察线索”,专门论述了如何分析书写人的语文水平、年龄、职业和爱好、地区范围、身份等。1973年的《文件检验教材》第七章专门论述了“分析作案分子的特点”,内容包括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地区范围、职业爱好、身份以及搞好分析应注意的问题等。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侦查语言学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
1981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立,在为文件检验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现场勘察和案情分析”课中,也涉及言语侦查。1984年,文件检验专业专门开设“言语识别与鉴定”必修课程,内容涉及言语识别与言语鉴定两项技术手段。
从全国来看,当时的北京市公安局、湖北省公安厅、四川省公安厅等有关部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院校,都引进了一些相关的人才,形成了一支专门队伍,专门从事侦查语言学的教学、研究与办案工作。
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队伍上,都标志“侦查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产生。邱大任编著的《语言识别》,是其诞生的突出标志。
三新时期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探索,侦查语言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其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步形成。这一时期,广大侦查语言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推出一大批科研成果,对侦查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等方用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论文方面,如李晓明的《语言识别的动态分析》(《侦查》1986年第4期),王亮的《侦察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侦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杨生树的《浅谈言语识别的科学依据》(《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88年第3期),邱大任的《语言识别的科学原理》(《北京警察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张达人的《谈侦察破案中的言语识别》(《公安学刊》1990年第1期)等,都是具有开拓性的研究。
著作方面,如1990年四川省公安厅一处李锡梅编著的《案件语言识别与方言》(内部资料),主要论述了案件语言识别的基本方法、语音常识、现代汉语方言分区及四川方言主要语音特点的分布情况等。1993年夏锦尧、黄富成编著的《侦察语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着重论述了侦察语言的基础知识,汉语语音和现代汉语方言常识,以及结合方音、方言语汇和语法结构确立侦查方向等。1995年邱大任编著的《侦查语言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侦查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侦查语言的科学原理、识别体系、研究程序与方法,中编为普通语言识别,下编为特殊语言识别。作者第一次明确提出“侦查语言学”这一学科概念,对于建立和发展“侦查语言学”有了新的方向和定位。此外,还有文定杰编著的《案件言语识别学》(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等。
值得注意的是,199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刑事法学词典》收入了“侦查语言学”词条,并定义为:运用现代语言学和刑事侦查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案件言语材料进行研究,探讨语言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寻求语言材料和制作人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有效途径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总的看来,侦查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已经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然而该学科的名称却多种多样,如“语言分析”“分析画像”“言语识别”“侦查语言学”等。一门学科的科学命名对促进该学科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存在多种称谓,既不利于它的推广普及,也不利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认为,将该学科命名为“侦查语言学”是合适的。“侦查”强调的是该学科的服务对象;“语言学”强调的是侦查实践中主要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对案件言语材料进行分析、识别与鉴定;“侦查语言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的一个新分支。
进入新世纪,又有一些学者对侦查语言学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如:袁瑛的《案件言语分析与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岳俊发的《言语识别与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这两部著作虽都是高校教材,却凝聚了两位作者对侦查语言学研究的心血和思考。
袁瑛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涉足该领域,先后发表了《青年人言语中的新词特征及文检价值》(《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流行语的时代特征及文检价值》(《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贵州犯罪隐语的类型和特点》(《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刍议侦查语言学》(《边缘法学论坛》2006年第2期)等十多篇论文,并就侦查语言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富有探索性的思考。《刍议侦查语言学》认为,侦查语言学所关注和研究的是在整个侦查活动和侦查行为中的动态语言的研究,研究的主体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犯罪行为实施者个体语言的动态语言研究;二是侦查活动主体具有共性语言的规范语言研究。前者是传统意义上的侦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各种案件中涉及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如反映言语人的个性特征———方言籍贯、文化程度、职业身份、心理特征、性别差异、精神状况、体态语言等,它的显著特征是个体的差异性和排他性。后者包括侦查活动中的各种文书,如立案报告、破案报告、勘察笔录、检验意见、鉴定书等的规范用语和专业术语,它的特点是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袁瑛,2006)
岳俊发从1984年起开始讲授“言语识别与鉴定”课程,当时编有《方言与汉字》一书,内容涉及大量言语侦查问题。此后经过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撰写了数十篇论文,如《简论案件言语识别》(《刑侦研究》1984年第1期)、《如何通过案件的语音识别判断作案人的所在地区或籍贯》(《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聋哑人书面言语特征初探》(《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论不同性别集团言语的识别》(《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声纹鉴定简论》(《中国刑警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论书面言语鉴定》(《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等。2007年,岳教授撰写出版了《言语识别与鉴定》,全书分四大部分:“绪论”阐述语言、言语与侦查犯罪的关系;第一编“言语识别与鉴定总论”阐述言语识别与鉴定的概念、原理、程序和方法;第二编“言语识别分论”阐述群体性言语的种类识别,包括地域性言语识别、社会性言语识别、外族(国)人的汉语书面语言语识别、病态言语识别等;第三编“言语鉴定分论”阐述言语的人身鉴定技术,包括书面言语鉴定和声纹鉴定。该书根据言语和语言的不同定义,将语言识别更名为言语识别,并将声纹鉴定收入其中,使这门学科名称更加规范。此外,岳俊发在其主持的课题“侦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中提出:侦查语言学是研究和解决侦查全过程中的语言学问题。它应该包括:言语识别(案情分析阶段的言语分析与识别,为侦查提供方向和范围)、笔迹鉴定(找到嫌疑人以后的笔迹检验,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言语鉴定(找到嫌疑人以后的言语鉴定,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询问言语(调查过程中询问言语的运用,为确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寻找证据)、讯问言语(预审阶段的言语识别与调度,为深挖犯罪、确定全部犯罪事实提供证据)、文书语言(侦查全过程中侦查文书的语言运用)等多个方面。其研究大大扩展了侦查语言学学科的研究范围,有利于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践。
四声纹鉴定的研究成功
声纹鉴定是利用声学、语音学的原理,借助电声学仪器———语图仪或称声纹仪,通过对磁介质所记载的有声言语的频谱分析,把已经获得的语音材料(检材)与嫌疑人或当事人的语音材料(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确定二者是否源于同一人发音器官的一种新的刑事技术和司法鉴定手段。
我国的声纹鉴定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但发展较快。1988年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家声纹鉴定实验室,1989年购置了一台美国KAY公司研制的7800型声谱仪,在我国最早开始了应用语图仪进行汉语声纹鉴定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通过大量实验样本的分析比对,对声纹语声个体识别特征、声调对韵母声纹形态的影响、不同声韵结构声纹形态的异同、不同人不同峰次共振峰形态的差异程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对常见伪装语声也能进行分析与鉴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汉语声纹鉴定的基本方法。其成果1995年度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家认为:“该项研究针对汉语这一世界最大语种独有的特点,总结出了一套声纹鉴定的科学方法,并取得较全面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在伪装语声的鉴定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汉语声纹鉴定方面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一科研成果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为数不多的掌握声纹鉴定技术的国家之一。
以该项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编撰的专著《声纹鉴定》,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国刑警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该书由岳俊发、王英利合著,较全面地研究了声纹鉴定的原理和方法,重点阐述了声纹特征、鉴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语声检材和样本的采集技术、伪装变化语声和少量语声的鉴定方法等,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声纹鉴定设备。该书第一次深入系统地对声纹鉴定作了理论上的归纳和概括,填补了公安系统声纹鉴定研究无专著的空白,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989年12月,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声纹鉴定课题组首次运用声纹鉴定技术,为沈阳军区后勤部与辽宁省闽辽公司的一起经济纠纷案的相关语音进行鉴定,其结论在法庭审理中起到了重要证据作用。(4)此后,课题组声纹鉴定检案工作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办理的各类声纹鉴定案件已达千余起。在侦查和法庭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证据作用。
与此同时,公安部第二研究所(后更名为“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也开始了声纹鉴定的研究工作。1990年公安部二所承担部级课题“5500型语图仪在声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声纹同一认定的实现方法。科研人员边采集语音样本边按照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后用数据反映出每个人语音的稳定性、特异性、变异性,再通过数据分析,从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这项实验使他们突破了声纹的表层,得以在“纵深地带”长驱直入,很快便确定了“听、看、测”定性定量鉴定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这期间,他们共接收了19例声纹检测的实案,正确识别率在99%以上,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水平。
1992年3月21日,崔效义主持的部级课题“5500型语图仪在声纹鉴定中的应用研究”,顺利通过曹剑芬、吕士楠等数位国内著名的语言学和声学专家的鉴定。该课题的完成,确立了汉语普通话正常语音声纹鉴定的程序和方法,标志着我国声纹鉴定规范化的开始。
1995年,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经过反复酝酿讨论,提出了“声纹鉴定关键技术及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计划,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课题主要研究语音变异性。课题组研究人员仍然是边办案边研究,几年下来发现了许多新的鉴定方法。如对感冒时的声音与正常语音的同一认定方法,对同一人使用北方方言与普通话的同一认定方法,对同一人使用耳语性语音与正常语音的同一认定方法,模仿他人语音的检测方法,等等。该课题所取得的诸多成果,大大丰富了物证鉴定中心在1992年建立的声纹鉴定方法。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套鉴定方法已被各地公安机关、检察院的技术鉴定部门广泛采用,并被编入“21世纪系列法学教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物证鉴定中心与北京阳宸电子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基于PC产品的全数字化语图仪。经过多年努力,已完成第三代产品VS99语音工作站的开发定型工作。该设备在功能和实用性方面远远超过国外同类产品,不但具有声纹鉴定所需的各种语音测量和分析功能,还具有独特的语音处理功能,可以对含有嗓音的语音进行降噪处理,对极其微弱的语音信号进行数字放大,使原本听不到的语音经处理后达到可听辨程度。VS99语音工作站被列为公安部重点科研推广项目,荣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声纹鉴定技术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后,上海市公安局、南京市公安局、司法部司法鉴定所、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等单位也相继开展了这项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声学所、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还开发了“计算机语图仪”,可以用于声纹鉴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一百多个单位正在从事语音识别研究,且在计算机声纹自动识别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
五书面言语鉴定的实践应用
书面言语鉴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适应侦查工作的需要和利用打印文件犯罪日益增多的现实而产生的。书面言语鉴定,亦称书面言语的个人识别。因为它主要应用于打印文件撰稿人的检验,所以也称为打印文件撰稿人鉴定。书面言语鉴定是通过未知犯罪人或当事人言语(检材)与已知嫌疑人言语(样本)特征的比对鉴别,判断二者言语习惯的一致性,从而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和证实犯罪提供证据的一种专门技术手段。
书面言语鉴定的理论基础是文学界对作家作品言语风格的研究。言语风格是作者运用语言各种特点和规律的综合表现,是个人言语独创性的集中体现。根据作品特定的言语风格,既可以判断某一部作品是哪个作家的作品,又可以判断佚名文章的作者。实际上,这与我们通过书面言语鉴定确定匿名信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书面言语鉴定的理论依据是个人言语习惯的特定性的规律。从本质上看,言语习惯的特定性与个人的言语风格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量的多少。作家或作品的言语风格采用不同的、特殊的语言要素和语言手段,比言语习惯更典型,特点更突出。只有优秀的作家、作品才能形成言语风格,一般人的言语作品只能表现出自己的言语习惯,不一定形成典型的言语风格。个人的言语风格,有的语言学家称之为“个人方言”。在有足够文字容量的言语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个人特有的言语特征。文件篇幅越长,言语特征的反映就越明显、越全面。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刑警学院文件检验专业首先开始了对书面言语鉴定技术的研究。1990年贾玉文主编的《文件检验学教程》(辽宁人民出版社),在“言语的个人识别”一节中简要论述了个人言语风格识别的原理和方法。1991年1月17日,他们在国内首次运用书面言语鉴定技术为沈阳和平区纪委鉴定了一起商业受贿案,获得成功。随着打印文件案件的大量增加,应公安、军队保卫部门的委托,中国刑警学院的专家运用书面言语鉴定技术成功地为数十起匿名信、恐吓信案进行鉴定,协助公安保卫部门侦破了多起大案要案。
邱大任(1995)指出,语言的识别功能有两项:一是推断功能,一是鉴认功能(鉴定功能)。语言的鉴认功能,即从口语或书面语对语言材料制作人或材料本身所进行的鉴别认定。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材料制作人(同时身兼拟稿并抄稿)、拟稿人、抄稿人的鉴认,二是对语言材料制作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鉴认,三是对两种或多种书面语材料是否为同一人制作的鉴认,四是对语言材料真伪的鉴认。书的附录对书面言语鉴定操作层面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附录中有四项内容涉及言语鉴定:口语鉴别、匿名信特征分析、电脑打印案件作案人特征鉴定、拟稿人的鉴认。
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书面言语鉴定方面的成果逐渐多起来,论文方面如:邓军的《试论语言风格识别及其在侦查中的应用》(《侦查》1997年第1期),王志家的《书面言语中“超语言剩余部分”的个人识别》(《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5期),王艳玲、王宪增的《书面言语特征及其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岳俊发、李英海的《论书面言语鉴定》(《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董杨的《根据电子打印文件确定言语人》(《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等。著作方面如:贾玉文、邹明理主编的《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文件检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汇集了全国文检工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该书第二编第十章专论“书面言语的个人鉴定”;袁瑛编著的《案件言语分析与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最后一章内容为“打印文件的言语分析与鉴定”;岳俊发编著的《言语识别与鉴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从理论上对书面言语鉴定进行了阐述,该书第九章“书面言语鉴定”,着重论述了书面言语鉴定的概念、意义及使用范围,如何认识书面言语特征,书面言语鉴定的条件和样本收集等,标志着书面言语鉴定技术已经成熟。
六余论
侦查语言学作为应用语言学的新领域,从孕育、产生到发展,已经基本确立起来,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研究的对象上,逐渐由书面言语材料,扩展到口头言语材料、电子言语材料;在侦查的效果上,由最初的种属识别发展到个体的言语鉴定;在使用的领域上,由单一服务于刑事案件的侦查发展到服务于整个司法领域。但目前侦查语言学还处在发展之中,学科的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识别与鉴定的方法还比较落后,相关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要使侦查语言学的发展赶上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建设,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
侦查语言学理论是建立在基层办案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显得相对薄弱。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侦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的原因,探索、研究侦查语言学基础理论的人员仍然很少,在这—问题上的投入也比较少,进展不大。目前,国内学者在侦查语言学的一些概念术语、识别与鉴定的理论依据、识别与鉴定的方法等基本问题方面还存在某些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统一。
我们强调侦查语言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而这种综合性体现在它对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有关理论、方法的成功借鉴和有效嫁接。当前,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对人的言语的研究均出现了新的进展,其中有些理论、方法急需侦查语言学消化、吸收,进而构筑更为科学、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同时,系统鉴定理论的提出及其实际运用、言语鉴定标准化建设的有益探讨以及计算机辅助识别的尝试等,都将理论研究向纵深推进。
2.进一步加强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即需要培养一批具有高学历、高素质、敢于创新的技术人员队伍。目前侦查语言学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政法、公安类院校,专业涉及物证技术、刑事技术、刑事侦查等。从事该学科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普通高校的中文专业,他们具备丰富的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但多数没有基层办案的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方面的欠缺使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想而知。
语言学人不研究侦查技术,而侦查人员又较少问津语言学,只有语言学人和侦查人员打破学科、部门的封闭和割据局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对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努力探索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现代科技和各种疑难案件的挑战,进而促进侦查语言学的快速、全面发展。
3.进一步加强言语侦查方法的研究,提高识别与鉴定的科学水平
侦查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犯罪分子利用言语的手段和方法不断翻新,给识别与鉴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迄今为止,该项技术仍处于手工操作的状态,这与我国言语侦查方法的现代化和司法审判形势发展的紧迫性极不相称。因此,提高言语侦查工作的科技含量,积极开拓新的识别、鉴定的方法,已成为我们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中的普及应用,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言语侦查得到了重视。同时,概率和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的运用,给识别与鉴定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实际上,我国言语侦查技术的发展趋势已初露端倪,即使用数学方法来揭示检验客体及其形成过程中的规定性,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把言语侦查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攻克新的技术难关,同时也应该超前地、有预见性地研究解决可能产生的问题的方法。
摘要:利用语言或言语破案,古已有之。近些年来,侦查语言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声纹鉴定的研究成功以及书面言语鉴定的实践应用大大扩展了侦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也促进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侦查语言学,产生,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李锡梅.案件语言识别与方言(内部资料)[M].成都:四川省公安厅一处,1990.
[2]邱大任.语言识别[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
[3]邱大任.侦查语言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
[4]夏锦尧,黄富成.侦察语言[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5]袁瑛.案件言语分析与鉴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6]袁瑛.刍议侦查语言学[J].边缘法学论坛,2006,(2).
[7]岳俊发.言语识别与鉴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兴起;发展
一、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生態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产生了生态语言学,所以生态语言学也被称为语言生态学而成为一个新兴的语言学领域。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生态语言学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E.Haugen对“语言生态”这一概念的定义:“研究任何特定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把语言环境隐喻类比为生物生态环境235。而少部分学者则认为最早研究生态语言学的学者当属19世纪德国的语言历史学家Schleicher,他通过研究《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发现,在研究和解读语言历史时可以借鉴达尔文研究动物和植物的方法,于是他在生物系统对动物分类的方法中研究出了语言发展的生态规律。后来也有学者发现,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其理论也体现了对生态语言观的大胆尝试。这样看来,霍根(Haugen)确实是吸收和借鉴了前面的理论成果,并使之成为一种新的体系而日臻成熟。
20世纪末,欧洲出现了一大批对此感兴趣的学者,他们将生态学的问题、理论、方法应用于语言研究并成功发表了很多著作如:《语言转用生态学》《生态语言学》等。
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态危机使人类意识到了环境、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于是,英语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在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提出,语言在生态问题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他的报告促使语言研究者对语言和环境问题的关系做出新的思考。
现当代,我国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相对较晚,国内能追溯到最早的生态学语言学著作是由语言学家李国正发表的《生态语言系统说》和《生态汉语学》,这些著作在当时极具代表性。
二、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英语
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是中国人针对本国的政治、社会、风俗等各个领域的特色而产生的语言变体。最初,英语是随着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并使之在殖民地地区成为官方语言。之后美国的崛起代替了衰败的大英帝国,美国欲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于是将英语从工业领域传播到了信息技术领域。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在全球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官方语言。英语进入中国好比一个生物进入一种新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特有的生活环境、风俗文化、宗教历史等大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国英语的形成就好似生物遵循生态系统中的发展规律一样,成为了众多英语变体的一员。
1882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规律。在生物种群中,各种物种为了生存相互竞争,而生物的特性分化又使他们的竞争得到缓和。这样的相互竞争、相互依存才能使生物系统保持平衡。在语言群落中,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英语、汉语、法语等这样的主流语言在世界语言生态系统中处于支配地位,而中国英语好比系统中的一个子生命,像许多语言变体一样如南非英语、新加坡英语、印度英语等,都是偌大的英语系统中的一分子,属于从属地位。如果我们忽视了中国英语的存在,必然会破坏世界语言系统的生态平衡。虽然它们不像英语一样被大多数人所使用,但是它的存在是必然的。比如:三个代表—ThreeRepresentatives;科学发展观—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中国功夫—Kungfu;福娃—Fuwa;大妈—Dama;愤青—Fenqing等。这些中国英语解决了我们国家的特有词汇在英语的词汇表达中无法找到的情况。毋庸置疑,中国英语经过漫长的发展,其生命力会变得非常强大,中国英语也会作为领先的语言变体得到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背景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中国英语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英语也作为新鲜血液不断注入英语并被英语所吸收。中国英语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使英语不再成为由外国向中国的单向文化传播,而是吸收了中国特色的词汇、意念和文化之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国英语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中国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还彰显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理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语言学历经几十年,发展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语言与语言、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至今,生态语言学突破了以往研究语言学的传统范式,从新观点、新层面研究了当今语言学面临的生态问题。并阐释了大环境下中国英语的发展,以及生态语言学对中国英语未来发展的展望。生态文明呼吁教育的变革,大学英语课堂是依附于大生态环境下的小生态系统。大学英语课堂要抓住机遇,不断改革和创新,通过提高教学主体素养、提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进行多元化教学、创建完整的教学环境等切实有效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取得生态系统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2).
[3]汪榕培.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14(1).
【应用语言学发展】推荐阅读:
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12-11
暨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研参考书09-19
语言运用应用文10-22
应用文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01-01
语言表达与应用写作07-22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12-18
语言技能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09-14
数值积分方法在C++语言中的应用11-22
背诵式语言输入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