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精选13篇)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写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从看图说话中培养写作兴趣;博览群书培养写作兴趣;品读分享培养写作兴趣;指导选材培养写作兴趣和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培养说的欲望;博览群书;品读分享;指导选材;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主动需要。写作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生活,是作者利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综合塑造的产物。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书的经验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从看图说话中培养写作兴趣

看图说话是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做准备的,充分上好说话课,能培养学生说的欲望,提高写作兴趣。一幅静止的画面要让学生说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内容丰富感人,教师要善于质疑,让学生在质疑中读懂图意。比如质疑学生:图中有些什么景物 和人物?景物和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在说什么?说话时带着什么表情和心情?在说图意时,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可以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的方式来说,也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方式来说。学生会说了,说得好了,就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博览群书培养写作兴趣

阅读是吸取,理解;写作是倾吐,表达。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泉涌笔端,语出惊人。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素材的积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写作顺如“清渠”的话,那是由于上游有了阅读这一“活水”的积淀。因此教师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才能使其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妙笔生花。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水平进行安排。我们不能把课外和课堂分开,要把课堂和课外紧密结合。比如,学了《草船借箭》之后,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学了《猴王出世》,布置学生阅读《西游记》等。这样学生既有兴趣阅读,又能把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阅读课外书中,阅读效果会很好。

其次,要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俗话说得好“好 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边看边勾划记住重要语句,摘抄警句和有关资料。

再次,在写作课上,要经常做一些优美词句的应用写作练习。比如,秋天到了,让孩子们读一些描写秋天的美文,摘抄优美的词句。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秋天,并且要求学生用上自己所积累的描写秋天的优美词句。这样,所积累的词句就能得到应用,从而强化这些词句在大脑中的记忆,达到最后能够为我所用,为我所有。这也就达到了课外阅读的最终目的。

三、品读分享培养写作兴趣

好文章有人愿意品读欣赏对写作者来说是一种幸福。教师把学生写得好的作文在全班品读分享,学生会感到自豪。有教育者说:“批评十次,不如表扬一次;表扬十次,不如让其成功一次。”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正所谓“成功是成功之母”。我们教师只有一次又一次让孩子体验到成功,才能激励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去拼搏奋斗。教师美美地品读学生作文,学生能再次获得写作的幸福和快乐。教师评价指导学生的写作特色,学生会知道自己写作的优点和不足,总结经验更加自信的写好今后的作文。

四、指导选材培养写作兴趣

学生写作时常发现因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只能随便写一个,结果往往写出来就离题很远了,怎样围绕题目找素材呢?当学生看不懂题目的意思时,让学生先不要着急,静下心多读读题 目,然后想想这个题目到底是要求写人,还是写事,还是写议论文。再为自己的作文简单搭个框架,列出围绕题目可以写的材料,在检查材料有没有表达出题目的意思,是否偏题,慢慢的就会发现题意浮现出来了。作为征战沙场的将军,不打无准备的仗,平时可以让学生多分析题目,了解各种作文题目,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觉得看不懂题目了。

有了题目怎么围绕中心选材,就像有了篮球框和靶子,怎么投得中,射得准,这可不是一天的功夫。教师在习作中可以这样教学生:假如要写“我的烦恼”,学生要怎么选材?首先要让学生在大脑中回放自己所经历过的或正在经历的烦恼的事。当然,它们会有很多,最起码不止一件。那么,就要让学生在其中选出最令自己烦恼的那件事,当然如果它同时又比较好玩,又较有意思就更好了。

五、引导修改培养写作兴趣

修改是整个写作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手段。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学生刚写出来的文章,常常会有不妥之处,甚至有的只能算是半成品,要经过认真修改之后,才会更加完美,成为佳作。所以,要想写出好的作文,或者说要想真正学会写作文就必须重视文章的修改。“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是深得写作真谛的经验之谈。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一文,诗句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诗人用过“到”、“过”、“入”、“满” 等字,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才决定用“绿”字,这样文章就显更加生动,因为“绿”字改得恰入其分,形象、生动、艳丽。这就反映了写作大师们都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的方法,一是自己修改。自己修改重点是对文章进行检查、改换错别字、删去罗嗦内容,增加充实文章的内容等;第二个方法是实行互评互改,即由学生把自己作文写好并检查自改后,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评讲,把自己的文章初稿拿给别人看,或读给别人听,请别人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这样既能使学生从相互修改作文中有所收获,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和创造性。

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坚持常抓常练,持之以恒,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2

一、首先让学生真正认识语文、唤起学生的写作冲动

让学生们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唤起学生想要写作文的冲动来。这是我们初中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功夫课。学好语文课是学好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基础课,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功夫课,我们大家生活中需要语言文字交流,需要喜、怒、哀、乐等方面感情的抒发和表达。学生们如果语文课学不好,在生活交流中可能连一句完整恰当话都说不好,连一封给远方亲人的信都写不好,连给同学在手机里发一条短信都没有语言的感召力。这样的话,学好语文就非常重要了。我们生活中经常说要感恩,感恩辛苦教育我们的老师,感恩无微不至养育我们的父母,那就请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把应该感恩的老师对你的感动处,用你感觉能够表达这份真情的语言书写出来吧;那就请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把更应感恩的父母亲对你的感动处,用你感觉能够表达这份真情的语言书写出来吧。

我们生活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四季中花草树木、鸟兽鱼虫、花香鸟鸣点点处处都会激起我们的欣喜和热爱。那就请学生们运用你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这份欣喜和热爱书写出来吧。我们生活的空间天广地阔,远处的山是草木青翠的山,是鲜花开满地、百鸟穿林飞的山,是薄雾轻纱缭绕处传说有神仙游玩的山,是太阳慢慢落下晚上休息的山。近处的河流静静流淌,它滋养了这一方土地这一方生命,那是水草茵茵的河流、那是鱼虾游戏的河流、那是青蛙欢唱的河流、那是给人们带来无尽欢乐的河流。学生们你肯定到过那山上,你也肯定有说不出的喜欢和流连忘返。学生们你肯定到过那河边,你也肯定下过河高兴的戏水逮过鱼捉过虾,也肯定听那青蛙唱的心痒痒看那大鱼跳的心扑腾。那就请你运用你所学的语文知识把你心中的感受书写出来吧。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那源远流长的祖先的历史文明,那厚重亲切的泥土气息,这富含营养的土地上那花、那草、那庄稼、那牛、那羊、那鸡鸭,那是一道道的风景、一处处乡愁、一丝丝的牵挂。那都是和我们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处处点点滴滴都有我们的感情触动。那就请学生们运用你所学的语文知识,把你对大地对生活的亲身感受书写出来吧。

我想只要学生们对亲人对生活对大地充满热爱,肯定会有抒发情感的冲动,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唤起学生们的这些写作冲动,写出一篇篇好作文来。

二、指导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三、让学生自己评改,提高写作能力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3

关键词:培养;兴趣;作文教学

G623.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今的孩子,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广阔的视野,然而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所见所闻所感清楚地表达出来,却往往词不达意,苦恼于不知写什么,怎样写,搜肠刮肚也写不出一片像样点的作文。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教师没有调动起孩子们的写作情趣,硬逼着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自然收不到所期待的成效。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孩子们普遍认为作文难,讨厌上作文课,讨厌写作文,不是孩子们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是对作文不感兴趣,排斥写作文。这种现象的导致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因素,即在作文指导中,不少教师仍沿袭过去机械呆板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活跃好动的个性心理发展,造成他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在作文批改和讲评中,挑剔学生的文章,使本来对作文课缺乏兴趣的孩子们心生挫败感,使他们对阅读和写作感到极度厌恶。

一、创设宽松活跃的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限制,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有种天生的敬畏心理,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话语权受限制,缺乏口语交际的练习,很难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完整地表达出来,更谈不上情景再现。而教师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都不敢或没空闲当面与老师交流、讨论。长此以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没有激发出来,反而会对作文产生厌恶和抵触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宽松活跃的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要重视和思考如何去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引导他们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对他们的表达多给予肯定与赞扬。不仅师生对话,还应当鼓励孩子和同学、和父母、和自己的对话。为了常能与学生进行书面对话,及时有效地捕捉学生内心的讯息,我在早自习时间设置了一个口语练习五分钟的环节,不拘形式、内容,对积极参与的同学给予表扬。 就这样不管他们说什么,我都真心地倾听,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渐渐地他们把作文当成了自己生活中倾诉的对象。他们不必担心惹怒老师,不必违心地编一些道貌岸然的谎言;不必担心因立意不高、篇幅太短受到教师的指责;也不必担心暴露了心中的稚嫩,而被别人耻笑。总之,畅所欲言,表现他们对生活的最真实的感受,自然而然地也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平等的桥梁。此环节的设置满足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提高了作文兴趣。

二、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我们不仅要善于创造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孩子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和倾诉的话语,我们还要努力确保他们倾诉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做最好的聆听者,让孩子乐于想向老师倾诉。而且老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怀着真诚的心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同喜同悲,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倾听。

由于师生的身份角色不同,在世界观、价值观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差异。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评价作为衡量孩子习作的唯一标准,那么势必会约束孩子的言行,不利于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例如,在一次春游活动结束后,我布置孩子们说一件感受最深的事。有的学生说在集合地点发生的事;有的是午饭时间大家互换事物的事情;有的描述活动的内容。虽然五花八门,但都表达了自己内心最渴望表达的东西的真情实感的东西;也有个别同学说得很不尽人意,表达了自己厌倦春游的情感。对孩子表达出来的负面情绪,我没有批评指责,而是对他的想法表示了理解和肯定。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想法同样值得尊重。耐心的倾听是最好的对孩子尊重的表达方式。有同感的写下你的共鸣,有歧义的写下你的见解,有同情的写下你的安慰,没有感觉的最好什么也不写,留给孩子自己去思考、体会。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倾听。

三、拓宽视野,在观察中汲取养分

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真是、具体地写出来。”如何拓宽学生倾诉的内容,观察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在作文中我们既允许学生倾诉,发牢骚,但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避免学生长期沉浸在低落或其他不健康的情绪中。那就需要我们引领他们走进生活,学会观察、发现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如春天,我们可以带学生到野外上作文实地观察课,让学生在美好的大自然中,观察景物、人物、动物、植物等作为习作素材;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每人动手做一项有趣的小实验,然后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让学生去农贸市场买东西,观察商家的动作,语言,揣摩内心的想法;或者把自己当时的心情、想法等过程记下;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外貌、动作、习性等写一篇小短文,表到处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这些都观察作业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4

平寨乡板江小学张汉方

摘要: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培养写作 兴趣

“作文难”几乎是小学生的普遍共识,一难没有内容可写;二难不知怎么写;三难不会取舍材料;四难不懂层次安排,五难语言干巴不具体。以上几种都是困扰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更怕改作文,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选材、谋篇,一项一项都要精批细改,犹如蚂蚁搬家,费时费力,伤精费神。而学生作文水平不见长进,是师生心中越来越重的无奈和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的看法是一致的: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则是众说纷纭了。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爱写作文,能写作文,就应该在重视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因为兴趣的产生可能源于偶然,也可能是一时的冲动,但要真正使这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乐趣,还必须有较强的作文能力。因此,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一.培养兴趣

1.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首先,要从他们喜欢做的或看的、听的事入手,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素材。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爱玩这一特点,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在学生玩够了,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和兴奋还没有消失时,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那就容易得多了。如去春游。临行前,我强调:“今天大家要尽情的玩,然后把最有意思的事记下来。结果全班40多位同学的作文各具特色,而且言辞恰当,感情真挚,就连平时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小鬼也能写出一两个好段落。真是“游遍千山水,下笔如有神”完全一改往日的“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干咬铅笔头”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他们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使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相信“我能写”。如我教学四年级写“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时,有一个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在习作开头写着:“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它和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晚上它和我睡在一起,早上我去上学,它总会早早地在门口“喵—喵”地送我。我放学回来,它又早早的在家门口“喵—喵”地迎接我„„”针对该生的习作,我在课堂上给予了表扬,并鼓励他在今后的习作中再接再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二.要善于引导

由于小学所学的汉字有限,认识水平有限,组词造句的能力有限。就其一物,学生往往能说出许多,但让他写,就写不出来。在作文课描写人物外貌特征时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我让同学们带上自己的玩具娃娃,上课时,先让大家对自己的玩具娃娃做个介绍,但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敢举手,于是我介绍我带来的布娃娃:她是一位美丽的小公主,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很自然的垂在肩上,前额上还停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结),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要说什么„„。

“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纷纷举手要介绍自己的玩具娃娃。我让他们把刚才想说的话写到本子上,不会写的自用“О”代替,很快,他们就写好了,我随便看了看,有十多个同学的一句话中最少有两个“О”,我读不下去,让他们自己读,结果很好,而且他们把“О”在大脑中译成了字。这时我告诉他们把“О”从字典中找出来。作文交上来以后,每个同学的作文除了没有错别字外,语句也很通顺。为什么同学们以前的作文写不好呢?是因为生字卡了关,往往为查一两个字打断了思路,而这种方法恰恰补充了这一缺点。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

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选材,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想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作文中出现创新的闪光点。

1.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和结论是千差万别的。

2.鼓励学生创造,敢于写“大胆文”。青少年学生思维最活跃,敢想敢说,很少保守思想,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人生、生活、社会的思考有时可能是狭隘的、偏的,但正是这种活跃的思维却常常使创新的火花四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当前的教育体制、素质教育、男女之间的关系的敏感话题很愿意发表他们的见解。半命题的作文——“ XX我想对你说”、“我最喜欢XX”等等命题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因此,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写“大胆文”,让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写他们想写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思想。

3.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创造性就像种子,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来培育,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许多学生绞尽脑汁,穷于应付,除了的确腹内空空,缺少技巧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作文的环境,没有给他们“合适”的条件。所以老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民主思想,还学生以自由选择读写的自由。作文的命题、指导、评改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去营造和激发学生创造的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是有裨益的。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思考人生价值,即为学生营造成作文的外部环境,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以他们的眼光去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即使他们的观察、思考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有了这样的土壤,希望的种子就会发芽,有创意的佳作自会破土而出。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成“乐写”。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达到“乐之”的痴迷程度,其他一切均可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这样,教师可以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作文课堂成了思想者欢乐的海洋,久而久之,也许一不小心,你的学生中就冒出了一个“安徒生”或“朱自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的精心辅导,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2008.1重印)。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5

河南省林州市第三小学

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

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一、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兴趣意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将听录音、讲故事、演小剧等方法引入课堂。提高同学们参与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热情高、兴趣浓。此外精心设计如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争当医生等,分角色朗读课文,都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中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便能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共同讨论并得出较满意的答案。在教学中,教师鼓励质疑,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满足学生心理,巩固学习兴趣。要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不让一个差生掉队,就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对中下成绩学生的劳动成果要给予恰当并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获得学习的动力。例如,我在班上开展口答、朗读、表演、作文等各种比赛时,把学生分成攻关、冲锋、跃进三组,比赛内容和要求都不同,分别评出优秀给予鼓励。人人有参赛资格,个个有获奖可能。经常满足全体学生期望成功的心理,激励后进生奋发向上,不断培养和巩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鼓励发散思维,深化探索兴趣。教学中采取“一因多果”、“一问多答”、“变式训练”等方法,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包括错误的见解),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设想不同的答案。并让学生在假想故事结局的过程中摆理由,说道理。在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对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六、开展多种活动,培养广泛兴趣。如组织学生办手抄报,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普通话比赛、查字典比赛、智力比赛、书法比赛和作文比赛;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春游、秋游、开体育运动会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广泛兴趣,为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习热情,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七、联系学生实际,引导迁移兴趣。例如有些学生喜欢讲故事,我就让他们把故事编写成作文,顺其自然地把学生“玩”的兴趣引导到阅读和写作上来。

浅谈小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7

小学生写作兴趣的特点:一是写作兴趣的外来性, 由于作文和小学生的生活联系不紧密, 小学生的作文没有直接为小学生的生活所需要, 往往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写作, 因而缺乏内在的写作兴趣, 他们写作兴趣来自于家长、教师的激发和培养。二是写作兴趣的易变性。由于小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而产生写作兴趣, 所以不够稳定, 容易被另一种兴趣所代替。三是写作兴趣的具体性。由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喜欢具体描写, 缺乏抽象说理的能力。乐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和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针对当前小学生“作文难, 难作文”的现状, 我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提高作文能力, 进行了大胆尝试, 初见成效。下面介绍一下,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 就是教会学生学。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用。在指导观察时, 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 抓住重点。为了训练学生观察, 有时我在黑板上画画, 画完后让学生回忆, 口述我的画画过程;有时我在讲台上放一盆植物, 让学生观察五至十分钟, 然后把植物收起来后, 让学生讲、议;有时我找位同学到讲台前做一些准备好的动作, 让学生观察后写下来。经常进行这种训练既可以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 又可以养成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 激发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

在指导观察的过程中, 我注意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说。有同位说、评;有小组说、评;有在老师指导下说、大家评;有时当场动手写, 写后大家评。在讲评时, 我把每位同学写得较好的词、句、段读出来, 供大家欣赏, 并给予表扬、奖励, 使学生在对比中受到启发, 增添了写作的兴趣。通过指导学生观察, 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 注意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也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现代生活丰富多彩, 开拓作文题材, 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适应, 改变命题作文取材狭窄, 学生无话可写的状况, 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如:剪贴作文、音响作文、素描作文、看图作文、照片作文、生活作文、艺术作文、科技作文等学生通过自己看看、听听、说说、做做, 觉得有话好写, 写出来的文章真实、具体、生动。

把优秀日记展示, 也是教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一般每过两天, 我会集中朗读学生的优秀日记, 一起交流。一个星期, 由组长把组员的日记得分汇总, 评出日记之星, 公布在黑板一角。一个月, 出一期班报“阳光列车”, 人手一份。日记被在班上朗读, 被评上日记之星, 在班报上看到自己的日记, 每每这时, 孩子们的笑脸会异常灿烂, 很有成就感。而暂时落后的同学也不甘落后, 跃跃欲试, 希望在下一次有出色的表现。这种方法有带动和牵引的作用, 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

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 使学生感到学习知识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有趣的写作形式既可保证作文的质量, 又可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此, 我注意经常变换写作的形式。如读古诗画意境后再写作;看新闻写片段;看表演再作文;听故事改写作文;看实物写童话;以小组为单位编手抄报, 文章由组员协助完成等。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丰富词汇, 我经常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报, 鼓励学生把好词好句摘录并背诵, 并定期组织好词佳句欣赏会、名人名言朗诵会等活动。

浅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8

关键词:兴趣 内驱力 抱负水平 成就感 垫脚石 诀窍 鼓励

英语教学的同仁们,有人说教学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是——“学生对你的课不感兴趣了”。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呢?在外语教学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教师的课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就集中到老师这方面来,他们就会学得轻松愉快,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外语教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照本宣科,不管他拥有多少知识,学生也不会喜欢上他的课,本文围绕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个人的心得。

1.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以美的陶冶。初学英语的学生往往对这门学科有强烈的好奇心,但这种兴趣不稳定、不持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对教学活动的情感能够相互迁移、相互影响,而学生的愉悦感又会促进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这样,师生间这种积极情感的体验,会使教学活动向着和谐和健康的方向发展,会大大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果。如:教师以演员般的生动表演和形象演示:幽默、风趣的话语;优美的表情;优美的书法等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人们对新鲜事物、奇异形象常有一种敏感直觉和好奇心态。人们遇到新事物,发现异常现象,必然会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对他们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这就容易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初学英语的学生往往对这门学科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使新奇感发展为求知欲到形成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必然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就感指人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后带来的情感,如愉快、精神振奋、自豪满足等。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成绩,教师如能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便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如:曾有一个智商偏低的学生,我在教“苹果”这个单词前,问What’s this in Chinese?(这用中文怎么说?)“苹果!”“Good!”我及时表扬了他,他那神气的姿态,令我也乐了。师生共同有了成就感,使大家从成功中体味到努力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和进取心。实践表明,一个人的成功经验一般能提高以后的抱负水平。成就感越强烈,抱负水平也就越高。经常使学生体味成就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抱负水平,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无穷的“内驱力”。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捕捉学生成功的“闪光点”。

4.教学内容、要求和进度要适合学生实际、教学目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便于师生共同检查。每堂课的目的和要求要少而精、具体而明确,要抓住一两个问题,解决一两个问题。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方面的要求订得“实”一点,这样教学结束,师生都能根据这个要求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他们便会增强学习信心,会激励自己进一步学习。例如,在初三阶段有一个语法项目——被动语态。第一堂课刚开始接触被动语态,要求不能太高,只要求学习掌握一般现在时“主+谓+宾”句型的被动语态即可,如We speak English.→ English is spoken by us.并且可以告诉学生主动语态改被动语态的诀窍,即:1、2、3更换成3、2、by1。学生学起来容易,兴趣盎然,很快就接受了新知识,增强了学习信心。

5.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游戏能否搬到外语课堂上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回答是肯定的。游戏作为一种学习形式远远早于课堂教学。学习语言通过游戏手段要比学校教育学习语言的历史早得多。通过学习游戏学英语,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开发智力,发展智力,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真可谓是寓教于乐。下面列举几例:

(1)当老师发现学生感到疲倦时,可临时采用组词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黑板写一个单词,要学生在写一个单词时必须比原来的词多一个字母,第一个字母不许变动。

如:原词 例词:

heher hear heart hearty hearten…

(2) 适当运用“Tongue Twister”(绕口令法),它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语言练习阶段,教师可以用绕口令来操练学生的发音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学生会对绕口令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也练习了语音。由于绕口令不容易说好,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会笑话百出,学生在欢笑声中练习了发音,学到了知识。教师要尽量选择比较短的,比较容易的绕口令,不要使学生难堪,如下面这些:

Too few rulers rule as rulers should rule.

I’m afraid you are late. It’s half past eight and they’ll close the gate.

(3)谜语法。谜语法是一种有益的智力娱乐形式,即是趣味游戏,又可启发心智和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这的确是学习英语的一种好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适度穿插一些英语谜语,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游戏中学到很有用的英语知识,同时大大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讲单词teapot时,可以补充这样一个谜语:“What begins with T, ends with T, and is full of T?”(teapot)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听、说、读、写多样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自终进入紧张而愉快的学习。

6.减少坡度,分散难点,使学生学得容易些。

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一般都是兴致勃勃、情绪高涨,而且信心很足,但随着学习进展,生词愈来愈多,课文中的句子变得愈来愈长愈来愈复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逐渐增多,以致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散难点的方法,坡度较大的课文可以加几块“垫脚石”,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关于课文,老师可把约400余字的大文章改写为200余字的短文章,让学生作为过渡。然后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大,进一步学习课文,这样做就不会因课文太难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7.了解学生所喜欢的话题。

学生的兴趣广泛。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教学就能“投其所好”,有的放失。因此,英语教师在设计语言知识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要求,注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引导学生进入乐此不疲的学习境界。

参考文献:《中小学外语教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9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细水长流,绝对无法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的。很多家长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部分家长以为指导孩子写作,是学校老师的责任,或以为将孩子送到作文班,一切问题及可解决,自己也尽到了责任。

对于学习写作,我最推崇这样几句话:写作的源泉是生活、写作的基础是课堂、写作的关键是

阅读、写作的秘诀是多练。

一、写作的源泉是生活

小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作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没有积累的习惯和兴趣造成的。其实,作文的材料就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因此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感受、体验、认识生活,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观察人、观察事、观察景、观察物,这样才能不断得到作文的新鲜材料。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学会悉心观察,写文章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反之写出来的文章则有可能枯燥乏味,缺少真情实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

因此,教孩子观察,首先要教会孩子们如何积极启动耳、目、鼻、舌等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声、形、色、味等表象,而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符合实际。我们的眼睛就要像摄影机,耳朵要像录音机,记下周围的事物,积累写作的素材。“一滴水里能见到太阳”,这句话说的是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能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怎么学会观察呢?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学会“跟踪观察法”。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用这种观察法了解小生物的变化最有趣了!比如,你孩子养了一只小鸭,天天看它怎么吃食、怎么叫、怎么长毛,那他的观察日记肯定生动!又比如,让孩子去看春天里一棵玉兰的开花过程,那也很妙,看着那白玉兰花一朵一朵绽开,记下它的开花史,很有内容可写。还有,记一个实验的过程,记一粒种子发芽的过程,都回让人觉得有内容可写。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会了用笔记录,而且也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一种事物。

第二,观察还要学会找窍门,那便是抓住特点观察。无论哪一种事物,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写风景,景的特点必须把握,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观赏景物。还有,不同的景点也有不同的特点,到孤山赏梅,去满觉陇赏桂,到曲院风荷赏荷……观赏的重点不同,文章的内容也就不同了。写人物的外貌神态,也一样要善于抓住特点。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

第三,希望能抓住事物的形态变化。世上的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抓住了变化,也就抓住了与众不同的特点。比如夏令营安排去海滨看日出,太阳慢慢地从出现到升高,天际变化无穷。又如观察人的神态变化,小弟弟怎么从哭闹到安静;比赛场上的观众怎么从平静到紧张,到激动……还有气候的变化,马路上车流量的变化等等。许许多多事物的变化都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只有当我们学会观察这些变化,记载和积累这些变化的资料,我们文章的内容才会丰富和生动。

如我在要求学生写《春来了》这篇文章前,我首先带领学生来到南郊公园,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用眼睛去看花草树木,天空小河;用耳朵去听风声雨声,鸟虫鸣叫;用鼻子去闻花香草香,泥土气息;用舌头去尝春天里特有的菜肴。接着在具体指导写作时要求学生再回味一下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闻到的,所尝到的事物的特点,并用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合理的想象写出你对春天感情。结果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充满了浓重的春天气息,生动具体,条理清晰,富有真情实感,真所谓“妙笔生辉”。我想这都是悉心观察的成果。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

二、写作的基础是课堂。

为什么要上好语文课呢?这与写作有什么关系呢?上语文课就是平时老师讲的上阅读课,阅读就是读一篇篇的课文,这些课文就是一篇篇写得很好的作文,有作家写的,有诗人写的,或有名望的人写的,这些文章都是好范文。鲁迅的《一件小事》,冰心的《再致小读者》,叶圣陶的《记金华双龙洞》、《赶集》,老舍的《养花》、《猫》、《林海》,朱自清的《春》,巴金的《海上日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好文章。老师在上课时把这些范文作为例子分析给学生听,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事,他是怎么写下来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儿?老师在课堂就是讲这些道理。语文课就是老师把一篇最好的作文分析给我们孩子听,好在哪里,怎么去学习它。

比如,老舍的《猫》中,作者对猫的喜爱跃然纸上:“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了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

多少个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们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彼此的头上,撞疼了也不哭。它们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们到院子里来,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这段话语言质朴、生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真挚朴实的情感。像这样的好文章,一定要孩子们好好学习,积累词汇,积累句子,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把好的文章背诵,成为自己的语言,以后要用到了,就自然会联系上的。因此上语文课时必须认真学习,反复体会。

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在这里跟家长们提到这一点,就是希望各位家长能让自己的孩子认识到上好语文课的重要性,能时常督促自己的孩子要认真上好语文课。因为课堂是老师的教育阵地,所以我在这里就讲得简单了一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每位学生要有150万字的阅读量。虽然语文课本中有不少精美的课文,但是量太少。一本语文课本收集了约三十篇课文,都是好文章,但毕竟数量有限,只有三十篇左右,还不够,那怎么办呢?要得到更多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就要到课外去寻找,读课外书籍。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小学生来说,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就要广泛地阅读课外书。天文、地理、历史、常识都要知晓一点。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读多看,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

读书好比蜜蜂采蜜,只有采很多花,才能酿出更多更好的蜜。如果孩子们寻找课外书籍,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儿童时代》、《少年文艺》、《小伙伴报》、《少年报》、《中国少年报》,各种各样的刊物,读得多,得到的知识也多,懂得的道理也多,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就能写出一篇一篇的好文章,所以要广泛地读课外书。

读和写,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有的人读了不少书,可是不太会写文章,有的人读的书不多,可是很会写文章。前者被人讥为书橱后者被人誉为天才。写作需要的思想、知识、语言等积累,固然跟阅读中的记忆有关,过目不忘与过目即忘,一字之差,天壤之别!然而,阅读中的悟性更重要!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读过之后,你领悟到些什么呢?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 篇10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是阅读、写话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识字,也能促进读写。在发展儿童的语言、促进儿童早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要让这些六、七岁的小孩子在近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准确掌握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会拼音方法并能正确的拼读音节,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他们这时的年龄特点是注意力不能持久,观察不细致,有意记忆能力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汉语拼音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有些字母形体相近,不好辨认,准确发音又比较难,初入学儿童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效率,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好拼音呢?新课程理念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爱因斯坦曾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学内容成为小时乐于接受的‘礼物’。”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汉语拼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充分利用情境图、情境歌,激发学生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是形象的,容易在直观的教学中激发兴趣。新编的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在汉语拼音部分配上了大量的彩图,而且彩图活泼生动大方。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的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欣赏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或让学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编一个小故事。这样一来,学生兴趣盎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想要表达的欲望大大增强,进入学文意境。当孩子们弄懂了情境图的意思,我会及时出示相应的情境歌教给孩子们。情境歌是小朋友喜欢的,读起来琅琅上口,既能纠正读音,又能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情境歌里有声母、韵母的发音,能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搜集通俗易懂、有趣而又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号,往往孩子们难以区分、记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中我重视搜集一些通俗易懂、有趣而又琅琅上口的儿歌来辅助教学。如我在教学声母“d”的时候,我会出示:b—d,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母有什么异同点,然后说出来,再教给学生一首儿歌,一边表演一边读“右下半圆b b b,左下半圆d d d,b d对坐笑呵呵,我们都是好朋友。”在教学声母“q”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套用此方法来自编儿歌识记“p”和“q”的音、形。又如,在教学拼音的书写规则时,我就出示儿歌教学生们念:“四线三格记心间,拼音字母住里边。声调、圆点写上格,胳膊长了住上格,尾巴长了住下格,其他部分在中格。中格一定要饱满,上格、下格空一点儿,书写规则记心间,拼音才能写规范。”孩子们记住了这个规则后,在书写拼音时都能做到书写正确、美观大方。(三)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让孩子们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活泼好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对于上课有兴趣的他们就爱听,没有兴趣的就不听。因此,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条件。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把“游戏”活动引入拼音课堂,寓教于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绳子变变变。

在拼音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如在教学单韵母“a o e ”时,我让学生自己用绳子玩变魔术的游戏,变出学过的“a o e”三个字母,在变魔术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要眼睛看,脑子想,双手动,嘴巴读。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记住了字母。在后边的声母教学中,我也常用“绳子变变变的”游戏方法,帮助孩子们巩固、识记字母。2.拼音宝宝找朋友。

如:在学习“ai ei ui ao ou iu ie ue”八个复韵母后,我让学生分别戴上标有韵母“a o e u u”和韵母“i“的头饰进入拼音王国,再让大家自己找朋友,看谁找的朋友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3.自编顺口溜大比拼。

争强好胜是孩子们的天性,一说到要在孩子间展开比赛,他们就会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如:学习声母“b p m f”字形时,我让学生自编顺口溜。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联系实际,编出了不少顺口溜,如“像个6字b b b”,“左下半圆b b b”;“反写9字p p p”,“右上半圆p p p”;“两个门洞m m m”;“一根拐杖f f f ”,“伞把朝上f f f ”。通过自编顺口溜,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4.听音摘“苹果”。

为了帮助学生分辨平翘舌音,在学完“z c s”和“zh ch sh r”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听音摘苹果”的游戏。老师将7个带有“z c s zh ch sh r ”的苹果卡片贴在黑板的“苹果树”上,再请两名学生上台玩听音摘“苹果”的游戏,老师报音,其余学生当评委判定对错。通过游戏,提高了学生听音辫别能力,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5.大家来玩“扑克牌”。

扑克牌,孩子们都喜欢玩,在教学中我会指导学生同桌两两合作,制作每一课的“拼音扑克牌”(内容有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制作成“扑克牌”后,同桌二人轮流翻牌并认读牌面的拼音,读对的积1分,比比谁积的分高,谁就是获胜者,老师给予“小苹果”奖励。在制作扑克牌、玩扑克牌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四)联系生活经验学习拼音 1.联系实物学习拼音。

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对学习了解得不多,但对生活中的事物知道得还不少。如果老师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努力为孩子创造一种语言环境,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h-u-a---hua”这个三拼音节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一朵花的简笔画,再请学生说说对其他花的认识,在孩子畅所欲言后,出示:h-u-a---hua让学生拼读,他们很自然就能拼出来。2.联系口语学习拼音。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联系日常用语学拼音,学普通话。教学中采用给音节带调组词的方法,如wu 乌龟,wu 姓吴,wu 跳舞,wu 动物;也练习给音节带调说话,如“跳舞”——我喜欢跳舞。“动物”——妈妈喜欢养小动物。孩子们饶有兴味地组词说话,把无意义的拼音符号与儿童生活、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听说训练发展了语言。(五)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它能激发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室只要千方百计使学生“享受成功”,他们会有学习的劲头。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孩子们创造机会,用赞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肯定、赞美,让孩子在学习中享受成功。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我会耐心地辅导他们,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和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浅谈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写作兴趣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145-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强扭的瓜不甜。没有了写作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一堆废话而已,写不出什么好文章来的。学生怕写,一方面没有方法,另一方面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做一件事,让“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效果可能大不一样。要写好作文,就得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和激发者。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以下五个方面与同仁们切磋。

一、充分肯定,循循善诱

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和写作的希望。

事实上,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能写,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给批上“抄袭可耻”,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很大程度上存在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

只要我们多多给学生以肯定、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诱发出来。

二、亲身体验,实践感悟

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不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漂流一番,怎么能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漂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一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做起来并不难,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纵观古今中外。那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对历史的考察,哪有宏篇历史巨著《史记》的问世;没有马克思亲身参加工人革命运动,哪有《资本论》的出现;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是写作兴趣的源泉。

三、融入自然,亲近社会

自然是伟大神奇的,它会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给我们以遐想,给我们以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可多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活动,引导学生实地观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人之本性。参观旅游,人人都会感兴趣。看到美丽的山川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赏心悦目之余,自然想把它记写下来。有了写作的兴趣,创作的欲望也就产生了,非写不可的情感潮流也将奔涌出来。

看看《永州八记》、《岳阳楼记》、《徐霞客游记》这些优美的散文,都是作者游历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结果。因此。带领学生到附近的一些风景区参观访问,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参观也要靠老师的引导。这个引导是参观过程的引导,要让学生克服“无目的”的参观心理,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参观导游和解说员,这样学生去参观也就感兴趣了。

四、发挥远程教育优势

目前,随着远程教育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具有先进、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图像色彩丰富等特点。时下,又出现了有关多媒体写作教学的教材,它通过特有的图像、动画、色彩、声音甚至于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诱发,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在乐趣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关闭声音播放,然后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等。

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要很好地应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五、激发思维,参与辩论

争辩常常会使人们兴奋起来,大脑神经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从而使思维敏捷起来,语言也就如泉水一样涌出来。一个平常不善言语的人,一旦遇到论理,他会很快地调集尖锐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这就是由于激烈的争吵所诱发出来的突发情绪。激烈的辩论,将最大限度地吸引辩论者的注意力,使辩论者密切关注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积极调动思维,用最恰当的最强有力的语言压倒对方。在这种紧张情形下,学生往往是边思考边用笔写好发言,神情之专注达到无法形容的地步。多组织学生进行几场辩论赛,对学生是大有益处的。一场辩论下来,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或把这场辩论的过程写成记叙文,或把这场辩论的语言组成议论文,应该是比较得心应手的事。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2

一、教师先要了解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教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只有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了解小学生的感知和记忆特点。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正处于从无意识的、不精确的表面观察向发掘事物内在特点与联系方面发展阶段。小学生记忆力较强。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持久, 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影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 他们对自身的控制力也会增强, 并且会有一定的判断力。其次, 了解想象与思维的特点。小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大多是与身边的事物、自身经验产生联系的。他们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 以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 情感和意志的特点。小学生大多情感表露明显, 意志力较差。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可以通过行为的对照来进行自我的评价, 开始由“是什么”向“为什么”和“怎么做”转变, 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关键时期。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爱说爱笑, 敢想敢说, 活泼好动, 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点教学内容因势利导,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首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走近学生, 与学生交流。其次,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 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求知环境, 使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大胆发言, 积极思考, 快乐地学习语文。再次,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因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生活和理解课文内容。最后, 教师还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 跟文本进行对话,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关心学生, 要有责任感, 注意激励学生, 在与学生接触时, 要善于运用情感去打动学生, 从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疑激趣

课堂设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主动探求新知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由浅入深, 巧妙提问,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从产生疑问开始。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精心设疑,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的思维, 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探求新知。

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与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 语文学科与生活密切联系, 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如讲故事、古诗诵读、查字典比赛、作文评比、演讲比赛、出板报、办手抄报等, 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 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其次, 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在阅读作品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丰富情感体验,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后,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 使语文学习成为其成长的需要, 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小学生的注意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多媒体是集声音、视频、图画、文字于一体,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运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能够为学生营造立体式的课文情境、动态的教学环境,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教师要增强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转变观念, 不断探索, 大胆创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学、会学, 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宗海, 肖晓燕.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乔晓燕.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4) .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13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中卫市永康小学 李文慧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们的教师感到很为难,更让我们的学生为难。现在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的现象,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不够全面,用成人的眼光去看破小学生的作文,重方法指导,轻生活积累。现在学生写作文受模式化的东西影响过多,缺乏真情实感的表达,书本或教师所规定的习作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差之甚远,所以学生习作起来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言之无理,言之无情。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改进习作教学势在必行。下面我就浅谈一下作文教学中的独特感受。

一、更新作文教学观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实施课堂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为了体现这一思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有不同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习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同的学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兴趣爱好。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物,同一处景,会产生种种不同的看法,会流露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不禁锢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展开独立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作文成为反映社会的“多棱镜”。同时,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立意。

二、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是学生个性的展示,真情的独白,生活的再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正如孔子老先生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我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点,适时激趣。

1、用新激趣。兴趣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兴趣。我时刻鼓励学生用新材料,写新事物,让他们耳目一新,想写爱写,乐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得一次作文指导课,我要求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尝试着写一篇状物的小作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马上想到被历代文人墨客所赞扬的事物上:生命力顽强的春草;具有坚贞不屈的高洁品质的梅花;不畏霜雪、刚劲挺拔的青松;虽千娇百媚却不招蜂引蝶的秋菊„„这时,我不慌不忙地从讲桌上拿起一个小粉笔头,请学生看,让他们想。马上有同学茅塞顿开,不多时,一篇文笔不俗的《粉笔颂》“问世了”。由此可见,只有用新的观点,新的事物才能点燃学生创作的热情,拓宽学生创作的空间。

2.用疑激趣。学生都有对没有定论的事物发表看法的冲动,因此,一些有争议的,比较焦点的问题很容易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学生会毫无忌讳的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在一次的以“沟通”为话题的习作指导中,我板书了如下问题:你有心里话都想对谁说?当你遇到烦心事时想同父母沟通吗?你认为沟通好还是不沟通好?„„这些疑问马上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

三、丰富学生语言储备

习作是语言的艺术。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语言枯燥贫乏的现象,缺乏儿童语言应有的童真,童趣的个性特点。生活五彩缤纷,为什么在小学生笔下变得如此枯燥无味呢?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语言积累不够,造成无话可说这一现象。要克服这种毛病,我们只有教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1.阅读积累。由于学生积累少,阅历浅,所以学生写作文时总是用不好词句。于是我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采用“寻章摘句法”,从课内外阅读中发现那些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段,以及丰富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录到专用的笔记本上,加以背诵;还可以用“滚雪球”的方式积累一大串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在写作时,适当取之。从学生的作品来看,似有雷同之处,但也不难发现有那么多自己的感受和创造。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学习要像蜜蜂采蜜一样,不仅要采一朵花,一种花,而是采许多花,那样酿出的蜜才更好更甜。还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就应该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的内容除了语文课本外,还应该读历史、地理、自然等课外读物和名人名言等。而我们所学的课文很多都选自名家名篇,每一篇课文无论是遣词造句,修辞方法,习作特点,还是布局谋篇,过渡衔接,表达情感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多读、熟读、读懂、读透,帮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

2.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我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习作时才能够得心应手。我让学生从广告,影视作品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如群众中流传的歇后语,谚语等就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3.口语训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外衣。进行口语训练也是丰富语言的最佳方法。在此我抄袭了读师范时文选老师的做法,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让学生演讲,内容不限;可以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编故事,背诗词,背名言等。实践证明,演讲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几点的证明,习作不只是习作课的事,功夫在平时,有积淀才有作品。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学生表达起来就会有信手拈来的感

觉,学生就能如实地,自然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

四、习作走进学生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既是习作,习作既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习作就是让学生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通过自己头脑的加工,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可学生总是表达不好。写老师一定是深夜伏案批改作业;写印象深的人不是见义勇为,就是主动让座;写同学一定是助人为乐;写友谊一定是文具、玩具引发矛盾后和好如初„„其原因之一是学生在生活中不会积累和沉淀。另外,老师急于求成“逼”学生盲目的选材、表达,用固定的模式使学生误入“歧途”。由于学生缺乏心理准备和背景氛围,所以习作起来表达空洞,无真情实感的流露。

习作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初次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敏感的生活需要。因此,他们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讲。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春游、秋游、植树;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下棋、拔河、讲故事等文体活动。学生亲身参加了活动,情感得到体验,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多姿,习作的素材就会多起来,选材也就有了更大的余地。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把所写的事进行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这样的习作就有血有肉,情感细微了。

在习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人生,多练笔,就能写出佳作。

五、学生习作,自己修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著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曾说过:自我评价自己的文章和勤动手修改自己的文章是整个习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

传统的“学生习作老师改”使学生变懒了,依赖性增强了,积极性不高了,兴趣不浓了,习作水平止步不前。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如果我体验到学生学习写习作的甘苦和评习作的甘苦,学生都体会到了,那么习作就没有不进步的道理了。

因此,我认为学生习作老师要尽量少改、精改,改非改不可的;错别字绝不放过,措词不当要指出„„大部分应留给他们自己改,或交流互改。但决不能放手让学生随意乱改,要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和原则。平时的习作,我很少动笔为学生进行修改,而是留心观察、思考、发现学生在习作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的准确性和深刻性,以此为批改线索,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去修改。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多读,依据自己觉察到的问题,作上标记,然后进行修改。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记住了写习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更深刻,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教师只有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完善自我,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提高学生自主习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个人工作信息:

李文慧:身份证:***421

工作单位:永康小学

职务:教师邮编:750004

通讯地址:宁夏中市永康小学

上一篇:机械工程师考试真题下一篇:新产品推介会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