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新闻宣传制度(精选9篇)
2008年,我台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讲干事、讲团结、讲素质、提高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吸引力的总体工作思路,改革创新,真抓实干,1-11月份完成内外宣稿件1624篇、制作播出新闻144期、审看电视剧86部2763集。
一年来,我们
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的喉舌及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品牌栏目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宣传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切实提高了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吸引力。
(一)重大活动报道紧扣中心,基调鲜明。
1、深入宣传十七大精神及全县发展新战略。宣传报道十七大精神以及县委提出的发展战略。为强化宣传效果,在《xx新闻》中适时开办了《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及《解读十七大》专栏,广泛深入宣传社会各层面在贯彻十七大精神和落实全县发展战略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经验,同时对我县重点在建项目进行系列报道,全面营造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2、以“国家卫生城市”为重点宣传“品牌泽普”活动。在《xx新闻》中开辟《爱我家园》专栏,每周一期,以城市环卫建设为切入点,进行正面报道,重点展示城乡新貌、家园新风。专题片《热土飞歌》重点展现了xx近几年来在创卫方面的突出成就,将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南疆开放县城展现在了人们眼前,该片参加了今年xx地区好新闻奖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
3、全面报道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果。着重在舆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自6月开始,在《xx新闻》中开办《携手奋进再创辉煌·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专栏,宣传报道泽普改革开放30年来各行各业取得的伟大成果;改革开放30年专题节目中制作了《现代·生活》为代表的节目9期,做到了及时发现、深入挖掘,为达到宣传面的扩大,我台和旅游局联合举办征文活动,征集具有代表性、典型的事例,以生动的笔触,紧扣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变迁,从我与改革开放、我的30年、我家的30年、我家乡的30年等不同角度,见人见事,以小见大,反映“改革开放好”,为改革开放30年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日常宣传报道求新求异,推进栏目品牌化建设。我们始终把推进全县四个文明建设作为日常宣传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不断丰富荧屏内容,全面推进栏目品牌化建设。
1、加强新闻和专题节目的前期策划,实行一月一调度制度。为切实搞好节目策划,每月由副总编组织新闻中心、总编室全体采编人员对当前宣传重点进行研究讨论,拟定不同的宣传报道计划,从选题、撰写、拍摄、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部署,使新闻宣传工作紧贴中心,做到主动出击,打有准备之仗。
2、积极稳妥地改进会议报道,增加社会新闻份额。今年我们在增强会议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视性上作了一系列尝试:首先,对县内重大会议及县领导重要言论,做全面深入报道。其次,取消或压缩会议报道。通过记者对会议主题的深入采访,挖掘会议与百姓关心问题的“共振点”,提炼出符合百姓之所想、之所需的信息和内容进行报道,极大地增强了时政新闻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目前《xx新闻》中的会议报道基本控制在2分钟左右,社会新闻的份额占到了总时长的3/5。
3、以“活动带节目”,为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我台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活动带节目”的新路子。一年来,我们结合xx个阶段的旅游宣传活动,深入景区,把镜头对准老百姓,将他们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等节目搬上荧屏,展现我县各族人民自娱自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推进了我台的栏目品牌化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xx新闻》为代表的新闻栏目;突出政治性、政策性的《行风热线》;以及文化娱乐性较强的《每周一歌》、《小说和广播剧》;以学习双语为主的学习栏目《每周一句话》等。
(三)广告治理力度空前,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双丰收。广告宣传是媒体宣传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广告节目质量,我们严格执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制度,重点时段监听、监看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惜一切代价,将所有涉性广告全部撤销停播,做到了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彻底净化了电视荧屏,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同时,从创意设计、拍摄制作、配音配乐等各个环节严格质量标准,改进制作方式,不断提高广告质量,增强可视性,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从实际出发,本土化,新闻实质,队伍建设
随着电视产业化、集团企业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省市电视台转变办台理念, 吸引了不少挑剔的受众群, 再加上中央及各省级电视台雄厚的资金和高端的技术支撑, 使原本就处于电视媒体最薄弱的县级电视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更加严峻。电视新闻是电视台重要的自办节目之一, 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尤其是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是吸引当地群众重要的焦点之一, 所以确定好新闻节目的宣传定位, 办好县级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双辽电视台新闻成功改版为例, 说明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确定好宣传定位的重要性。
双辽电视台作为县级电视台, 在中央及各省级台大量精彩的电视节目映衬下, 宣传方面并不占有优势。以前双辽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每周三档, 周一、周三、周五首播, 周二、周四、周六重播, 而且在新闻内容方面以本市时政新闻为主, 社会新闻为辅, 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占了很大的比重, 一些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所占的比重很小, 虽然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的宣传任务, 但是由于社会新闻的比重偏低,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较少, 所以收视率不是很高, 做出的节目百姓也不爱看。
2010年, 双辽电视台对新闻进行了全新的改版, 《双辽新闻》作为双辽电视台的龙头栏目,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电视新闻传播特点, 进行了增容、扩版。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的同时, 坚持新闻“三贴近”的原则, 关注民生, 增加了社会新闻含量, 适时推出有深度、贴近百姓的报道。随着《全民创业富市裕民》、《弘扬铁洛精神, 振兴双辽经济》、《勇立时代潮头竞展青春风采》、《执著求发展, “双电”铸辉煌》等一系列有影响、有深度的专栏和系列报道的推出, 从各个方面对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现, 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为切实提高电视新闻质量, 在新闻改版的过程中, 新闻节目定位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节目定位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
明确节目定位是县级电视台良性发展的必要步骤, 是立足于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对节目进行的决策, 是新闻采编人员决定内容取舍的基本准则。一个电视节目成功的关键就是要选准自己的受众群, 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一个清晰的目标。
节目定位包括两个方面的定位, 一是受众对象的定位, 二是内容的定位。
在对节目进行改版之前, 双辽电视台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征求群众对节目的意见, 同时通过走访群众, 了解了他们的收看内容, 收看习惯, 继而对节目的定位有了一些心理准备, 在节目进行全面改版之后, 又按照观众的收看习惯, 对节目播出时间进行了调整。改版后的《双辽新闻》涵盖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 市委、市政府的最新出台的重要决策, 市内发生的重要时政信息, 经济类、民生类新闻的比重增加了, 广大的基层群众成为了新闻的主角。更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 贴近生活, 更应有时效性和实用性。这样, 新闻也尽到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职责, 发挥了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宣传作用。
二是节目内容本土化, 突显地域特色。
县级电视台虽然与省 (市) 级电视台在许多方面不可相提并论, 但仍旧有独特的和自身的优势。本土资源、题材、方言、人文等因素, 是跨区域媒体无法与本地媒体竞争的因素所在。
双辽是我国东北部的文化重镇, 是兵家必争之地, 是交通的重要枢纽, 以前的旧称郑家屯又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喜结良缘之地, 几百年的历史沉淀, 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近年来, 双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口号。所以, 在新闻改版后, 以此作为重要资源和题材, 使新闻内容立足本土化, 充满地域特色。
“关注身边的人、报道身边的事”是地方台新闻选材的出发点。群众都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感兴趣, 所以, 新闻采编人员要善于跳出地域小圈子, 从宏观上去挖掘题材资源, 在普通人、平凡事中捕捉新闻点。在报道上, 除了地方一些较为重要的政治活动外, 一些群众关心的平民化新闻也应成为县级电视台报道的工作重点。
像市委、市政府计划实施的一些民生工程, 群众所关注的衣、食、住、行, 物价、房价等, 以及执法部门的打假、打黑除恶行动等都是百姓比较关心的, 所以在新闻报道方面要注重这方面的宣传。
“三农”报道是县级电视台新闻宣传的一个重点。如何让“三农”报道突出地方特色, 双辽电视台在改版时下了一番功夫。双辽市除了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以外, 近年来, 大力发展了花生、大棚作物、果树以及白鹅、肉牛的养殖。针对这一特色农业发展势头良好的现状, 双辽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适当增加农村科教内容, 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情况, 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或有经验的农户针对农作物的阶段生长特点, 传授经验, 从而提高农户的生产技能。除此之外, 还在节目中有针对性的适当向农户宣传农业政策法规和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 让农民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有浓厚的兴趣, 他们了解身边事件的愿望十分强烈。因此, 为受众提供本地的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首要任务。县级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使新闻节目对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生产经营起到积极的借鉴、学习、引导和启示作用。
三是改进会议报道, 突出新闻实质。
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 会议新闻报道占了很大的比重, 因为肩负了宣传当地市委、市政府职责的作用, 而观众又希望多了解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这两者往往会产生矛盾, 为电视工作都也提出了新的考所以, 双辽电视台在新闻改版方面特别同时, 在新闻报道上, 力争改进会议新闻的报道方式, 突出报道会议的内容和实质, 立足少而精的原则, 一般的会议报道直接发简讯的方式进行报道, 各部门及乡镇街的会议不采取会议报道的方式, 而是融入到正在开展的实际工作当中, 把工作亮点挖掘出来。重要的会议报道, 改变以往记者只照会议材料写稿子的习惯, 告诫记者深入了解会议内容, 在报道完成之后, 要进行跟踪采访, 一是采访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是要采写到会议的深层次内容, 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而社会类、民生类的新闻报道面要广, 把群众的喜怒哀乐、好人好事、奇闻轶事通过镜头真实地表现出来。
例如, 记者有一次采写了“双辽市召开测土配方施肥会议”的新闻, 记者按照惯例在报道完这条会议新闻之后, 又联系农业科技部门, 深入农村进行了采访, 了解了全市是从什么时候开展的这项工作, 完成的情况怎样, 以及广大农民群众对这项活动的看法和农民真正的获益情况。通过这样的后续报道, 就把整件事件完整的报道了出来, 而观众也没有简单的停留在事件的表面, 而是对测土配方施肥这件事有了一个具体完整的了解。
四是加强了新闻采编人员的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是阻碍县级电视台节目创新的老大难问题, 除了要继续采取多种方式招募专业人才, 派记者到上级电视台学习外, 双辽电视台还加强了对在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每周对工作进行小结, 每月进行大结, 重点抓好编辑记者政治素养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并在各部室开展“赶超先进”活动, 做一名政治坚定、业务能力强的新闻记者, 把好新闻稿件质量关, 迅速提高业务学习氛围。在做好采访的同时培养记者参与到节目的策划、制作等工作中去, 成为“采编制”全能型人才。双辽电视台还根据实际情况, 在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设立了兼职通讯员, 当地若有重大新闻发生, 通讯员可直接进行采访。以免错过最佳的采访时机, 同时也能及时的报道各乡镇发生的新鲜事, 丰富新闻的资源, 当地百姓也喜欢看, 《双辽新闻》的关注度也会随之加强。
除此之外, 双辽新闻在播出次数上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由原来的每周三档, 改为每周五档, 增加了信息含量。播出时间由原来的每晚7时30分改为6时40分播出, 这样赶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前播出, 更符合观众的收看习惯。而原来7时30分播出, 其它台都已经播出电视剧了, 所以会直接导致《双辽新闻》的收视率下降。记者在写稿件时也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多采用平民化的语言, 观众也容易接受。播音员也改变了原有呆板、正统、说教的播音风格, 在播音语言上尽量做到亲切自然, 服装的选择上也有清新之感。
由于受资金、人才、设备等条件的制约, 县级电视台无论在节目内容、制作播出形式等方面都无法与省级台相比, 但是双辽新闻在改版之后, 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纷纷好评, 通过这次改版也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县级电视台新闻特点的播出形式, 可以说在宣传定位上取得了成功。进一步探索出了提高会议新闻和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有效途径, 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 使其节目定位特色化, 节目内容贴近百姓, 关注民生, 在节目编排顺序上求创新, 制作出有内容有价值的电视新闻节目, 这样县级电视台才能在新形势下, 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国庆, 刘幸花.改进县级电视新闻报道浅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2 (5) .
——在市级台广播电视时政新闻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
黄信
时政新闻,从狭义上讲,是时事和政治新闻;从广义上讲,则可以理解为是发生在当地有影响的、涉及全局的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新闻,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我们这次会议所研讨的就是广义上的时政新闻。
在当前全国上下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的大背景下,我们研讨广播电视时政新闻的改进和创新并加紧推进,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从构建和谐社会对舆论引导的要求来看。
前不久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决定,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决定》要求“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提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胡总书记在全会结束时的讲话中,又特
别强调扎扎实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由此可见,对我们新闻媒体来说,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工作任务。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的大关,江苏则达到了3000美元。在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引用一些专家的话说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因而中央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文化力量对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舆论力量又是文化力量中最有冲击力的部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被媒介信息包围着、影响着。现代社会浩大纷繁,人们无法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世界全部保持经验性接触,对亲
历经验、亲身感受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媒介信息去了解认知。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实际上已经不完全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媒介对受众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越来越强。
在我国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现期,在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日益强烈的今天,新闻媒体营造什么样的“拟态环境”即舆论氛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毫无疑问,这种舆论氛围不能有害于只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广大受众对媒介的依赖加重了新闻媒介的责任,当今社会的特点对新闻媒体从全局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确地引导受众,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氛围,是新闻媒体各项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改进和创新时政新闻宣传,是新闻媒体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二、从主流媒体的主流新闻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来看。
业内对判断主流媒体有六条标准:
1、具有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功能,具有一般新闻媒体难以相比的权威地位和特殊影响,被国际社会、国内社会各界视为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声音、主张的权威代表;
2、体现并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在我国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并引导社会发展主流和前进方向,具有较强影响力;
3、具有较强公信力,报道和评论被社会大多数人群广泛关注并引以为思想和行动的依据,较多地被国内外媒体转载、引用、分析和评判;
4、着力于报道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动向,是历史发展主要脉络的纪录者 ;
5、基本受众是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群;
6、具有较大发行量或较高收听、收视率,影响较广泛受众群。
从上述标准我们可以得出两点基本认识:
一、广播电视是主流媒体。主流媒体必须有效地传播主流内容、主流价值,否则,也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二、当地涉及全局的、有影响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党务政务信息报道、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报道、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时政新闻,就是主流的新闻,是构成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的最重要的条件。时政新闻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性,它反映的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崭新走向和规律性特点,它引导人们紧跟时代、认识社会、扬善抑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它应当以特有的权威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对于社会舆论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时政新闻的核心受众是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掌握消费、社会管理以及社会意识等的话语权,在社会意识、心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时政新闻产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前途、大众福祉。高度决定影响力,品质提升影响力,影响力决定引导力。影响力是时政新闻存在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方式,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即使导向是正确的,这样的舆论的作用与效果也是有限的。时政新闻产品如何以深刻的提炼、生动的表达和鲜活的形式,巩固主流地位,有效提高对舆论的影响力,这是我们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事关全局的重要课题。时政新闻只有不断改进与创新,才能真正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要充分认识时政新闻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时政新闻的改进和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从时政新闻改进和创新的现状来看。
中央提出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要求后,我省广播电视系统锐意改革,积极探索,新闻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新闻宣传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改进和创新还大多局限于社会新闻或“民生新闻”,时政新闻的改进力度还不够大,创新的元素还不够多。时政新闻虽然在政治导向方面一般都把握得比较好,但同时常常充斥了会议通稿,充斥了八股式的总结文章,充斥了枯燥无味的数字,将新闻做成了宣传,而不善于将宣传做成新闻,因而失去了对广大听众、观众的亲近感、影响力。有的用“民生新闻”挤压时政新闻甚至弱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改进、创新的滞后,往往使从业者误以为天底下最容易做的莫过于时政新闻,反正有某种现成的格式,不用费什么脑子,加上有一些制约的因素,创新有难度,因此常常免不了产生“交差”、“应付”的心理,按部就班的多,开拓创新的少;得过且过的多,勇于实践的少。而对于广大受众,往往会感到这类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语言不新、思想不新、套话空话、格式化的新闻报道并不属于他们。你的新闻没有给他们新的信息,没有说出新闻和他们利益有什么关系,没有告诉新闻对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以人为本”,因而他们不关注、甚至不欢迎。这样,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和人民群众“口头舆论场”之间就会产生错位。实践证明: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越大,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越强。
“新闻立台”本质上应该是“时政新闻立台”,时政新闻不抓紧
改进、创新,突破,“新闻立台”的基础不牢。有专家认为:“时政报道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最后一个保垒,一旦时政报道突破,中国的新闻传媒可以与世界任何媒体抗衡。”现在不少市级电台、电视台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方面正在作有益的探索,改进了会议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创新了报道的方式和手法,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次我们选择了苏州新闻频道的《苏州新闻》、无锡新闻频率的《1161早新闻》和扬州新闻频道的《直播扬州》等节目供大家观摩,这些单位的代表还将对各自的节目创新情况进行介绍,专家们也将围绕时政新闻的创新对节目进行评点,尽管这些节目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其中闪现出的一些亮点应该会对我们如何进一步推进时政新闻的改进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电业局(以下简称“我局”)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及有关管理规定》,建立了我局《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以下简称“sheq管理体系”),为规范我局sheq管理体系,控制我局《新闻宣传工作管理》的过程,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由宣传部负责解释。
编制:×××
审核:×××
批准:×××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我局新闻宣传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本制度适用于我局各单位、部门的新闻宣传管理工作。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然而,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
中央、自治区、内蒙古电力公司党委《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中宣部、广电部、新闻出版署、中国记协关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若干规定》
内蒙古电力新闻中心制度汇编(2002、8)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文件采用q/gdw1-2003《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本q/btgd-a01-2004(第一版)《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程序。
3.1 三贴近
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2 新闻
指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报道的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3.3 舆论
群众的言论。
3.4 宣传
指对群众说明讲解,使群众相信并跟着行动。职责
4.1 宣传部工作职责
4.⒈1 了解和掌握党对新闻工作、宣传报道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巴彦淖尔电业局的中心和重点工作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4.⒈2 负责组织《×××电业报》的通讯报道工作和对外新闻媒体的发稿工作。宣传干事、录像采编等宣传工作人员每人在主要媒体《内蒙古电力报》(含《内蒙古电业》)、《内蒙古电力有线台》分别完成15篇(条)和12篇(条)新闻稿件任务;在巴彦淖尔市新闻媒体各完成10篇(条)新闻稿件任务。
4.⒈3 定期组织宣传工作人员研究、制订、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措施。实行三级审稿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使编稿审核程序化、规范化。
a)责任编辑:对来稿进行初审、组稿、修改、编辑,按规定的时间完成编稿任务,并做到清、齐、定,把所有差错消灭在第一道工序,然后送主岗复审。
b)分管部长:对责编送审稿进行复审,检查是否准确无误,对复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把关。
c)部长:负责稿件的终审工作,对稿件的事实,政策导向、思想倾向,文字等方面把关。发稿执行终审意见。特别是上报、外发稿件、资料必须按要求经有关领导审核。
4.⒈4 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全面反映我局改革和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和三个文明建设。
4.⒈5 加强宣传工作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编采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
4.⒈6 加强通联工作,建立通讯报道网络,负责巴彦淖尔电业局通讯员的培训工作。
4.⒈7 做好《×××电业报》内、外部发行、上传mis网工作,每期局报出版一月内发行完毕。让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和局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我局各项工作的最新动态,并将发行情况与月度宣传部绩效考核挂钩。
4.⒈8 组织全体人员及时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采访、发稿等各项任务。
4.2 宣传部长职责
4.2.1 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宣传部的宣传工作及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党的新闻宣传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4.2.2 了解和掌握我局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贯彻局领导意图,制定报道计划,主持报纸的总体设计和策划。
4.2.3 审查上报稿件,对报纸、电视新闻进行把关。
4.2.4 主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对新闻宣传各岗位人员进行考核。
4.2.5 负责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组织对外报道。
4.2.6 负责处理业务往来,加强与上级宣传部门、新闻媒介的联系。
4.3 宣传岗位职责
4.3.1 在宣传部长领导下,负责报纸编辑业务。
4.3.2 组织参与制定编排计划及重要版面设计。并能向宣传部长提出编务工作安排意见。
4.3.3 按规定组织审稿、采访、编辑、画板、校对等各项工作。
4.3.4 负责撰写有关评论、按语。
4.3.5 负责报纸的出版、发行工作,协调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4.3.6 参与评报工作、及时对编务工作提出意见。
4.3.7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4.4 录像站主岗职责
4.4.1 在宣传部长领导下,负责影像编辑采访工作。
4.4.2 组织参与电视编采及对外报道工作计划。
4.4.3 负责复审稿件、督促检查采编人员按计划采访、编辑和对外发稿。
4.4.4 负责协调与×××电视台和内蒙古电力有线台的关系。
4.4.5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工作内容
5.1 关于改进会议和局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实施办法。
5.1.1 关于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对我局全局性的会议,由《×××电业报》、局域网进行准确、及时、充分的报道。局主要领导的讲话摘要刊发。对局及部室组织召开的工作例会、学习会、座谈会、专业会等,可安排进行报道。局领导出席基层单位召开的会议,一般不作报道,确需报道的,由政工部通知进行报道。
5.1.2 关于改进局领导活动的新闻报道。
a)局主要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和出席重要活动,由局政工部通知派记者进行报道,原则上不对随行和陪同的部室、基层单位领导列名报道。局其他领导到基层考察调研参加活动,一般不作报道。需要报道的,可发简短的综合消息。
b)局领导的个人署名文章,由《×××电业报》等组织刊发。对基层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人物报道,需经局组织部同意后进行报道。
c)局主要领导接待、陪同上级领导考察工作、调查研究和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由宣传部通知派随行记者进行采访报道,《巴彦淖尔电业报》可安排重要版面、时段进行报道。稿件需经局宣传部审定后统一刊发。局其他领导的外事活动,一般不作报道,如需报道,由局宣传部通知。
5.1.3 关于改进新闻报道的采编播发。
a)对局主要领导参加的重要会议和活动,新闻报道要挖掘会议和活动的深层意义,善于从会议和领导讲话中挖掘新闻,克服一般性报道。
b)报道局主要领导同志的活动,要努力提高质量、注重新闻价值,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为基层、为职工解决生产困难和职工关心的实质性内容,减少单纯行踪性报道。
c)对外报道也要讲求社会宣传效果,突出实质性内容。
d)要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在精简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同时,把宣传报道重点放到基层一线,多反映基层单位干部职工工作实践和新鲜经验,为广大职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健康有益的新闻作品。
5.2 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规定。
5.2.1 局新闻媒体采集、编辑、发表新闻,不收取任何费用。新闻宣传工作者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等。
5.2.2 新闻宣传工作者在采访活动中不得提出工作以外个人生活方面的特殊要求,不得以任何名义要求采访报道对象为其报销各种票据,不得提出特殊住宿要求。
5.2.3 新闻宣传工作者参加各类新闻发布会和开工庆典活动,不得索取各种形式的礼金、礼物。
5.2.4 宣传工作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事业单位兼职以获取报酬,未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不得受聘担任其他新闻单位的兼职记者、特约记者或特约撰稿人。到二级单位采访需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确定采访报道对象。
5.2.6 宣传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写、编发“关系稿”;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
5.2.7 新闻报道与广告有严格区别标志,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新闻报道形式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凡收取费用的专版、专栏、节目等均属广告。
5.2.8 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发表新闻报道拉赞助。本报所举办的“征文”、“竞赛”、“专栏”等得到的“协办经费”纳入本部门财务统一管理,合理使用。
5.2.9 为了使全体人员按照上述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由局纪委监督实施。加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对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使禁止有偿新闻的工作落到实处。
5.3 宣传设备、资料及其耗材管理办法。
5.3.1 宣传设备、办公耗材管理。
a)专用设备由宣传部统一登记造册,专人保管、维护,严禁私借私用。公用设备由宣传部长保管、维护。
b)专用、公用设备丢失或损坏,由责任人赔偿或负责维护,并酌情处理。
c)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反映,需维修时,由专管人提出申请,经领导批准后进行维修。
d)照像机、摄像机所需电池、胶卷、录像带等办公耗材,经宣传部长同意后,按半年购进预计数量,负责管理发放(附表二:宣传工作办公耗材领用登记表)。
e)实行胶卷和冲扩费限额领取和报销制度。每年原则上按24个胶卷控制使用,冲扩费报销不超过600元。
f)采访人采访结束后,根据图片质量进行筛选归档样片、底片。特别是重大采访活动,一定要及时归档。存档样片和底片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需经宣传部长同意。
5.3.2 宣传资料、照片(音像)资料管理。
a)宣传资料、照片(音像)资料及报刊合订本,按统一造册、登记及收藏保管,并移交一份予档案室管理。
b)所有资料的存放,要求专人负责,做到整齐、有序,易于查找,借阅。
c)定期清理。
5.4 《×××电业报》稿酬发放管理办法。
5.4.1 稿酬发放标准。
a)消息千字以上15元。通讯及其它长篇报道千字15元,2000字25元,3000字30元。千字以内每百字2元可分为10元、15元、20元几个档次。
b)简讯稿酬5元。百字以内编前、编后一律5元。百字以上短评10元。言论10-15元。
c)一版质量高的头条在原标准基础上另加5-10元,其它版质量高的头条在原标准上另加3-5元(由部门负责人认定)。
d)摄影作品每幅10元,二幅组照15元,三幅以上20元。
e)诗词作品10元。
f)电视新闻每条5元。
g)合写的稿件,按各半数发放稿酬。
h)特殊情况,如专家学者、著名人士来稿,有特别重要新闻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来稿,稿酬可适当上浮,但须经领导批准。局领导署名文章每千字30元,半版100元,整版200元。
i)文件及相关部门的通知、通告、公告、慰问信、倡议书,直接利用会议发言、工作简报等现成材料编发的新闻稿件,均不发稿酬。
5.4.2 稿酬发放办法。
由宣传干事于每半年一次按标准做稿酬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经有关领导批准后统一发放。
5.5 宣传报道奖励办法。
5.5.1 评比范围。凡是我局爱好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的干部、职工(含集体工、合同工、临时工),积极撰写、摄、录反映我局两个文明建设的新闻,并取得成绩,均可按本办法参加评选。
5.5.2 评比条件。采取全年累计积分制评选办法,设最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先进通讯员。
5.5.3 累计积分规定。
a)《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新闻媒体,每刊、播发一篇(条)计400分。
b)《中国电力报》、《中国电业》、《国电动态》每刊、播发一篇(条)计100分(200字以上加20分,500字以上加30分,1000字以上加50分)。
c)《华北电力报》、《华北电业》每刊发一篇计80分(200字以上加20分,500字以上加30分,1000字以上加50分)。
d)《内蒙古电力报》、《内蒙古电业》、《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电力有线台》等自治区级新闻媒体,每刊、播发一篇(条)计50分(200字以上加20分,500字以上加30分,1000字以上加50分)。
e)《×××报》、《×××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等市级新闻媒体每刊、播发一篇(条)计30分(200字以上加10分,500字以上加20分,1000字以上加30分)。
f)《×××电业报》每刊发一篇(条)计10分。
5.5.4 关于累计积分的几点说明。
a)凡在《中国电力报》、《华北电力报》、《内蒙古电力报》、《内蒙古日报》、《××××报》、一版刊发的头条新闻作品、各级电视台播出的提要新闻、各级广播电台播出的头条新闻,每篇(条)再加50分。
b)《×××电业报》报及以外刊发的报摘、来信等稿件均不记分。
c)其他行业报或新闻媒体刊发的新闻作品每发表一篇计10分,不予加分。
5.5.5 要求。
a)局属各部门、各单位日常宣传报道,必须经由部门负责人、各单位党(总)支部书记审核签章;凡涉及局内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要严格按照我局对外宣传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执行,一律经宣传部登记、盖章。如因新闻失实或违反规定,对局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追究其单位、部门负责人和撰稿人责任。
b)各单位外发新闻作品每季度上报一次宣传部。
c)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局宣传部。记录
6.1 宣传工作会议记录
6.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通知
(2005年10月17日教厅闻[2005]13号)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努力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有利于未成年人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宣传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高校要紧紧围绕教育部党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大力宣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大力宣传教育系统的先进典型和工作成就。各地要充分利用中国教育电视台这一宣传阵地,及时反映各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和先进典型,交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功经验,引导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教育,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配合和支持中国教育电视台的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明确中国教育电视台地方记者站两级管理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要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站开展日常工作创造必要条件,提供必要支持。
三、各地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办好主题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积极向上、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地开展。
四、各地、各高校要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中国教育电视台做好第一套节目在各地的覆盖维护和信号落地工作。各高校要在校园有线电视网络中开辟专用频道转播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ETV―1),以此既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可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可在高校食堂、图书馆、宿舍楼等公共区域发展电视网络,专门播放为大学生服务的各类节目。
1 形成宣传合力
沈阳电视台、沈阳广播电视台、沈阳教育电视台等都是在新闻媒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为新闻媒体行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视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原有电视媒体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如频道定位方面,一般情况下定位比较模糊,在节目设置上重复性较大,这种重复建造节目产生了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浪费。从这方面来看,可将总编室、办公室、制作部、人事部、播控部等统一由电视台管理,各个频道不再下设此类机构,各部门分工明确,减少了各部门互相不通、资源浪费的情况,上通下达也十分便捷,极大节约了制作成本,提高新闻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这样的整合,让电视台在人才、设备、资源和频道等方面都得到了合理配置,让投入和产生的效益达到了最大化发挥。在良好的秩序下,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做出优秀的电视节目。
2 打造主流新闻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要将新闻的量向着新闻的质方向提升,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这点来看,沈阳市电视台做得就比较好。沈阳电视台特别成立了新闻中心,对记者和机构做了很好地分配,并且确立了6台越野车作为采访车。2012年12月,《沈阳新闻联播》这个新闻栏目一经播出,就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同时,这一栏目的广告收入也从2008年的200多万元增加至500多万元。借此良机,沈阳电视台成立了沈阳电视台编委会,出台了《节目管理的规定》《差错事故责任追究办法》《演播室直播间管理规定》及《播音员主持人管理规定》等制度,在一系列改革措施下,更是推出了8个面向市场的新栏目,取得了巨大成功。
3 结合本土文化特点
作为辽宁沈阳本地的电视台,节目的制作就要结合沈阳地区的特色,只有贴近本土,才更加能够赢得本地区人民的喜爱。所以,要突出电视台节目的地域性特征。这里所谓的地域性特征,主要指的就是本土化。要求电视节目能够根据当地生活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讲述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这里笔者想举一个比较成功的电视节目《大兵说事》,这个节目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也特别高。这个节目由大兵来主持,节目的主持人也是本土人,说着一口东北话,让当地观众有一种“唠家常”的感觉。节目的内容大多讲述当地百姓身边发生的大事小事,甚至有的是需要帮助的事情。这样的节目一下子拉近了电视节目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觉得无比亲切。并且,节目还开通了短信、微信公众号、网站等,让观众更加方便地参与到节目中来。比如,沈阳电视台公共频道推出的《快乐1+1》栏目,直接让儿童进入演播间,参与节目录制,深受青少年儿童欢迎;电视台推出的《闯关乐翻天》栏目,更是让主持人走出演播间,与观众互动,塑造亲民形象。这些栏目的播出,都体现了时政新闻节目的亲民特点,让节目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民众心声,关注民生问题,这种平民化视角的引入,使电视台的时政新闻栏目获得了广泛的观众群体。
摘要:在新闻媒体中,电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政府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电视承担着丰富人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使命。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写作背景下展开论述,认为整合新闻资源提升宣传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各个地方电视台要形成宣传合力;其次,要运用有效资源打造主流新闻;最后,结合本土文化特点,带动精品节目的发展。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资源,宣传力
参考文献
[1]赵映雪.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2]朱菁著.电视新闻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3]郭建玲.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J].新闻世界,2013(2).
[4]蔡铭泽著.新闻传播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5]董雪论图片新闻的传播要素及功能[J].品牌,2015(2).
新闻稿发布百度搜“汇橙营销”,可找到网站,联系在线客服即可快速帮你发布。汇橙营销可操作国内各大门户网站、行业权威网站,新闻发布后永久有效。
产品软文推广的特点分析
门户网站首页展示:高质量的软文件,能够获得大型新闻网站首页展示的机会,这些新闻网站每日的访问量大的惊人,恐怕传统的电视广告,都不具备与这种互联网媒体相媲美的能力。
覆盖面广:通过汇橙营销将企业新闻定向传播到互联网各个角落,覆盖意向客户视野,反复引导客户消费,并提高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
转载率高:高质量的软文件,可以获得互联网有效的转载,稿件中软性广告内容、版权、出处等获得了高效传播,同时也收获了高质量的网站外链,有效帮助自己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排名的提升。
关键词排名靠前:通过汇橙营销发布的新闻,可以在标题、内容、发出后的链接三方面进行优化,保证了客户的关键词能进入百度前三名。(此条为客户的特殊要求,一般客户不做此保证。)
如何发布新闻?可以通过杰客科技的新闻发稿系统,百度搜索杰客科技,在其官方网站找到在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后,可要求工作人员为您发布,费用较低且新闻链接永久有效。
一、举办新闻发布会,请行业及大众媒体参会,由企业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开发布企业重大消息。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讲,费用花费很高,而且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才有这样的号召力和媒体关注度。
二、发稿公司代发,这个方法可以省去很多事,媒介公司在传播服务方面比较专业,而且资源和服务流程都是现成的。媒介公司通过挖掘企业的新闻事件,撰写成新闻稿,然后通过公司的媒体资源发布到全国各大媒体。国内著名的媒介公司是杰客科技,杰客科技可以用新闻通稿的模式将企业新闻同时在数百家媒体发布。
三、企业自主建立媒体关系,大型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品牌部或叫市场部或企划部,团队中有一位媒介经理,去搞媒体关系,如果企业有重要新闻,通过这些媒体关系发布。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比较直接比较快,费用少;缺点是工作难度大,媒体范围小,发稿数量受限制,稿件发布率低。
杰客科技新闻营销特点
1.通过杰客科技新闻发稿系统发布的高质量新闻稿件,能够获得大型新闻网站首页展示的机会,这些新闻网站每日的访问量大的惊人,恐怕传统的电视广告,都不具备与这种互联网媒体相媲美的能力。
2.通过为互联网新闻工作者提供新闻素材,使得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传播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3.杰客科技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可以获得互联网有效的转载,通过在新闻稿件中增加版权,文章出处,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网站外链,有效帮助自己网站在搜索引擎中关键词排名的提升。
4.杰客科技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可以吸引更多的阅读者,关注您的网站。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 台湾同胞中, 有80%祖籍在福建, 闽台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联、法缘相循。由于拥有这“五缘”优势, 福建在对台交流方面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 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前沿平台。近年来,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宏大战略构想, 着力发挥“五缘”优势, 在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凸显海峡两岸骨肉亲情、展现祖国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由于台湾当局对入岛宣传的限制以及祖国大陆在宣传策略方面还存在不足, 对台宣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二、对台宣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入岛宣传困难重重, 台湾民众只能被动接受岛内媒体制作的有关大陆的“二手”信息
目前台湾受众获取信息的媒介主要是岛内的有线电视、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以及报纸杂志。除了个别拥有巨大影响的外界媒体, 一般的岛外媒体很难介入, 尤其是电视传媒, 入岛难度更大。台湾民众想要获取有关大陆的最直接的信息, 除了通过广播、互联网之外, 只能被动接收岛内媒体制作的有关大陆的“二手”信息。由于台湾的政治气氛非常浓厚、党派之争十分明显, 不少媒体都有各自的政治倾向 (有些媒体是由政党操纵的) 。在这样的气候下, 新闻政治化, 媒体很难有中立、客观的报道, 无形间成为政党各自的宣传、攻击工具, 在处理新闻时, 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偏见, 只讲立场不讲是非的情况屡见不鲜。在涉及外来信息尤其是祖国大陆信息时, 岛内媒体大多按照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和传媒理念加以筛选、传播, 同样的一则消息, 大陆媒体和台湾媒体的报道南橘北枳大相径庭的现象时有出现。而且台湾媒体对大陆的报道大都是一些负面消息, 致使台湾民众对大陆有一种误判, 直到现在仍有部分民众认为“大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2、我们自身在宣传上存在误区。表现在:
(1) 信源过于单一
信源被视为新闻框架的首要变项, 是形成意识形态的首要和关键步骤。信源问题涉及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报道要客观、公正, 记者就不能过度依赖“常规信源”而忽视或屏蔽其他消息来源。但目前, 我们的对台报道信源几乎全部来自官方, 记者甚至常常把自己和政府发言人混为一谈, 而忽视了媒体自身的角色, 这很容易在台湾民众的心目中留下“统战宣传”的烙印, 从而降低了对台宣传的可信度。
(2) 将“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对内宣传方针照搬到对台报道中
以往很长一段时间, 总认为对台宣传只能讲成绩, 不能反映问题, 有时不得不报道负面消息时, 也从正面角度予以宣传。比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灾害新闻在我国是新闻媒体的敏感问题, 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曾概括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灾害新闻的报道观念为:“灾害不是新闻, 救灾抗灾才是新闻”, “轻描淡写的抽象灾情+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指示+受灾人民团结抗灾的决心”长期被看作我国灾害报道的传统模式。 (1) 在这种情况下, 加上两岸隔绝几十年期间双方互相进行敌对宣传, 受经验与习惯的影响, 台湾受众已有意或无意地形成“固定成见”, 如果宣传与已有印象相抵触, 受众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过分强调正面宣传为主有时反而带来这样一种结果:“因为担心局部失分而造成全局失分, 正面报道未能起到预期的正面传播效果。” (2)
(3) 宏观视角多, 微观视角少
在我们的报道中, 充斥着大量雷同的宏观数据和信息, 容易造成台湾受众的收视疲劳与心理倦怠。事实上, 这也与我们的记者大多从官方获取信息而鲜活的现场采访较少有关。比如, 随着“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的地区经济发展”写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文件和国家“十一五”规划,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驶上快车道。但大部分台商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并不理解, 对其中蕴含的商机和发展机遇更是知之甚少。然而我们的电视宣传微观层面的解释性报道、接近性报道、服务性报道跟进不够, 没有真正从“口惠实至”的经济角度拉近与普通台湾受众的距离。
三、加强对台宣传有效性的策略
1、充分利用“五缘”优势, 多做民间工作, 积极争取入岛宣传
对台宣传也要依托于一定形式, 如果台湾同胞对我们提供的东西没有兴趣, 那我们花再大的精力也将事与愿违, 而如能抓住台湾同胞感兴趣的方面就容易产生共鸣。闽台之间在地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方面割舍不断的联系让福建和台湾之间很容易找到共同点。比如利用两岸民间共同的妈祖信仰, 组团赴岛内举办“妈祖之光”电视文艺晚会, 就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台湾民众, 通过文化艺术、宗教的交流传播了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2008年, 福建广播影视集团还联合台湾东森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08阳光海峡”两岸快乐小天使活动营, 这是以两岸少年儿童为主体的大型交流活动。2007年活动营在福建举办, 今年移师台湾。活动期间, 两岸小朋友“同唱一首歌、同诵一首诗、同游一江水、同绘一幅画、同习一套拳、同缘一段情”, 由于活动生动活泼, 引起了两岸媒体的热切关注和积极报道。另外, 利用闽台间热络的人员交往, 积极联合台湾本岛媒体“借船出海”, 通过策划诸如两岸经贸、旅游、人员交流合作等台湾民众比较关心的选题, 邀请台湾媒体共同采访。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的“海西行”系列直播活动, 就是选取台湾民众比较关注的自己祖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台商在闽投资经营情况, 邀请台湾TVBS电视台共同采访, 台胞自己来“现身说法”, 通过他们在海峡西岸的经历、见闻、思考, 展示闽台骨肉血脉亲情, 展示海西这片热土给台胞带来的效益。节目播出后受到热烈欢迎。目前,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正以同样的渠道筹划“海峡东岸———台湾行”活动。
2、对台新闻传播的议程设置要更符合台湾受众的需求
美国传播学者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1972年在《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提出, 大众传媒虽然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 但可以通过每日每时的版面设置和节目安排, 为公众确定需要关注的问题, 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某些事物上, 而让人们忽略另外一些事物, 从而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议论的先后顺序。值得注意的是, 议程设置是一把双刃剑, 设置得好可以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而如果某家媒体的“议程设置”长期与受众心目中的“议程”不符甚至相反, 那么可以肯定, 受众早晚会抛弃这家媒体。做好对台宣传, 可从改进几个方面的议程入手:
(1) 时间上, 及时报道
新闻事件发生后, 媒体要有快速反应能力, 这里的快速反应不仅仅指抢先发稿, 还包括在短时间内把握事件的本质, 引导受众对事件的理解, 从而引导舆论。就我党对台方针政策而言, 改革开放以来, 原则上没有大的变化, 但其中个别地方和具体政策有微妙的转变。每当变化之时, 台湾的舆论通常会活跃起来, 各种猜测四处蔓延, 大陆方面提出的对台湾有利的政策措施有时也被别有用心的媒体恶意炒作。因此, 特别需要祖国大陆权威媒体在第一时间把准确信息传递出去, 主导受众的看法, 在公众对政策细节知之甚少又产生多种歪曲理解时, 第一时间权威的解释性信息传播的时效和力度就显得更加重要。另外, 台湾媒体对祖国大陆的突发事件、负面消息比较关注、报道较多。比如2008年西藏“3·14事件”, 由于我们主流媒体的报道时效落后于境外媒体, 台湾一些媒体也大篇幅地作了不实报道, 借西藏问题煽动“仇共、反共”情绪, 鼓吹“台独”, 导致一段时间里我们的报道不得不变成证实性报道、澄清性报道、解释性报道和辟谣性报道。反观“5·12汶川大地震”报道, 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内, 新华社就发布了消息, 32分钟后, 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了地震消息, 52分钟后推出直播特别节目。由于传播及时、积极, 新华社和央视的报道成为境内外媒体获得震区信息的主要信息源, 成为舆论主导者。对台对外宣传的正反面经验教训都证明, 在舆论争夺战中, “先发制人”、“不进则退”是一条铁的定律。 (3)
(2) 内容上, 全面报道
新闻内容首先来源于新闻信源, 由于受西方“政府不合作主义”观念的影响, 台湾受众对官方色彩太浓的媒体有一种不信任感。要做好对台宣传, 我们就要大力拓宽信源, 多一些来自民间的信息, 多让普通百姓说话, 多采用两岸民间人士、权威人士、台湾权威媒体对同一问题的看法, 以增强可信度。同时, 精心选择事实, 说两面理, 既报喜, 也报忧, 变“以正面报道为主”为“以全面报道为主, 追求正面效果”。比如2008年年初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我们在宣传上大都局限于气象部门设备不够先进造成预报不准、电力部门对冰雪天气防备不足等, 而对于雪灾初期政府应急机制的缺失几乎没有涉及, 但境外媒体在这方面有着客观冷静的分析。如果我们在对台宣传中选择其中有价值的观点予以发表, 在不同的立场观点中显示正负面报道的平衡, 开阔报道视野, 就可以力避一言堂, 淡化宣教色彩, 从而逐步提升对台宣传的公信力。
(3) 形式上, 可感报道
要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的传播方式, 多一些现场报道少一些文山会海、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打官腔、多拿具体的人和事说话少用空洞的口号和概念, 从而让台湾受众感知我们的报道, 从而打动他们的心灵。如2008年12月15日, 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海上直航、空中直航和直接通邮变成现实, 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不仅对直航仪式予以直播和常规消息报道, 还精心采制数条新闻特写, 如选取1997年试点直航就开始经营两岸航线的华荣海运公司, 在直航仪式上采访公司老总, 展示航运界人士对促进两岸交流的执著和坚守, 新闻标题《12小时航程12年的等待》也浓缩了这种守望的历程;《两岸同胞喜看“三通”梦圆》则讲述了厦门中旅当年接待第一批台胞的工作人员以及86岁的台胞张缉熙等待“三通”60多年的感人故事, 让两岸同胞真切感受到直接“三通”给两岸人民带来的福祉。又如2006年4月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携家人到漳州龙海祭祖,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除了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和新闻报道外, 还紧紧抓住这一时机, 精心策划制作了12集系列报道《台湾政经人物祖地行》。节目或造访这些政经人物的宗祠、祖屋或采访他们的宗亲、故交, 以纪实手法为受众展现寻访过程和这些政经人物祖地的风土人情、经济社会发展。由于平民视角、以情感人, 用事实驳斥了台湾当局“去中国化”的行径, 如今, 不少台湾游客到福建来, 还特意按照节目所介绍的路线旅游。
摘要:本文主要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节目对台宣传为例, 分析对台宣传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闽台之间的“五缘”优势, 改进传播策略, 增强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关键词:对台宣传,“五缘”优势,议程设置
参考文献
[1]、[美]李普曼:《舆论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郭可:《当代对外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4年
【电视台新闻宣传制度】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电视台07-06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06-02
电视台新闻部工作总结12-22
电视新闻评论12-30
电视台新闻记者的实习报告09-26
好的电视新闻06-19
广播电视新闻作业07-02
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探析01-03
电视专题新闻稿范例09-26
广播电视新闻报道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