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共7篇)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篇1

第一部分 前 言

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时代发展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从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依据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在内的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聋生发展需要的语文课程。

一、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聋生融入和适应社会必备的基本条件。聋校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二、基本理念

㈠关注聋生发展,提高语文素养

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聋生,针对不同学段聋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一个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生动、主动的发展。语文课程要关注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育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激发和培育聋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他们融入和适应主流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语文教育要跳出“聋”的限制和束缚,从多方面、多视角,以多种方式发掘每一个聋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个聋生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㈡正确把握聋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

观察、体验、操作是聋生获得外部信息,提升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重直观性原则,关注聋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聋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多种形式的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直接感受和体验。起始年段,应特别注意借助具体事物或图像来认识与把握文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中高年级,要特别关注借助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㈢强调聋生参与,大力倡导实践性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程在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人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根据聋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调动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爱护聋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聋生积极参与,有效参与。课程实施的过程,应当成为聋生在教师指导下发展语言、提高能力、活跃思维、拓展视野和形成健全人格的过程,成为聋生全面、自由、积极地发展的过程。

聋生的语文学习应大力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习,大力提倡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㈣尊重个体差异,积极推进个别化教学

关注聋生的真实世界,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并从其现状与需要出发设计课程,以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由于聋生个体差异的存在,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选择适合聋生的沟通方式,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组织适合不同聋生特点的课程,大力推进个别化教学的实施,从而实现面向聋生的语文课程从追求达成目标的划一性向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转变。㈤构建促进聋生发展的课程评价

构建能够激励聋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体现目标全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过程性评价应注重培养和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结果性评价应着重检测聋生的综合语文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聋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聋校语文课程的不断完善。㈥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多种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聋生提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优化、利用、开发语文学习与实践的环境,努力拓宽学用结合的渠道。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引导聋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使聋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语文能力。

三、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依据聋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总目标”之下,按1~3年级、4~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聋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3年级为“写话”,4~6年级为“习作”)、“言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协调发展。

4、“实施建议”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并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 目 标

1、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聋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形成聋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具备运用语言文字与人沟通交流的基本能力。大力开发聋生的潜能,培养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基本掌握汉语拼音的口形和拼读方法。认识2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借助辅助工具独立识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5、初步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的基本能力。注重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具有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有较为丰富的积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200——250万字,能背诵优秀诗文150篇(段)。

6、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做到明确具体、语句通顺。

7、能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基本达到无障碍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8、初步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2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熟记声母、韵母、声调、整体认读音节和《汉语拼音字母表》,基本掌握汉语拼音的口形和拼读方法。认识大写字母。熟练地使用汉语拼音手指字母。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

4、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运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㈡阅 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和主动阅读的习惯。

2、练习正确、有表情地朗读句子和课文。开始学习默读。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用法。

4、学习借助图画阅读浅近的儿歌、童谣、故事,乐于与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㈢写 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写清楚自己想说的话。

2、能依据图片、简单事物或生活中的场景,说、写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几句话。

3、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㈣言语交际

1、能用合适的表达方式与他人交流,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2、能认真听(看)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㈤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

2、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语文学习,能用口语(手语)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第二学段(4-6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学会用部首检字法查工具书。

4、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开始学习使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㈡阅 读

1、主动阅读,学习使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2、正确、有表情地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懂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书名号的一般用法。

4、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收集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7、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在45—75万字以上。㈢习作

1、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逐步增强习作自信心。

2、养成正确、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3、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需要,会使用冒号、引号。

4、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㈣言语交际

1、能熟练地用口语或手语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看),能把握主要内容。

2、能清晰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㈤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资料。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语文。

3、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第三学段(7-9年级)㈠识字与写字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200个左右会写。能辨析学过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2、主动运用自己喜欢的检字方法,使用工具书识字学词,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3、学会用硬笔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㈡阅 读

1、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和浏览,能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和句的意思。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感情色彩。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初步了解议论文、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5、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拓宽视野,帮助阅读。

6、能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170万字。每学年阅读一两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㈢写 作

1、能用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主动与人交流。对写作有自信心。

2、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

4、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说明文。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写常用的应用文。

5、能修改自己的习作。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㈣言语交际

1、能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言语交际。

2、能根据对方的表达方式(口语、手语、书面语),理解对方的意图和观点。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

3、在交际时,能较为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㈤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学习和生活相关问题,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资料信息。

2、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家的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成果。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科书编写应体现时代要求、现代意识和人文精神,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性文化,帮助聋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3、教科书编写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聋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养成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聋生特点和规律,适应聋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聋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贴近聋生生活实际,做到图文并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5、教科书选文要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选材要符合聋生参与主流社会的要求,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样,难易程度适应聋生学习的要求。

6、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注重情感态度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聋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利于聋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7、教科书应突出引导聋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关注聋生原有的语言经验,加强对聋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要多提供给聋生语言实践的环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培养语感和语文能力。

8、教科书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注意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各种渠道汲取信息,促进聋生的学习与发展。

9、教科书应引导聋生扩大阅读量,并结合聋生阅读特点和能力,适当增加和编写课外阅读读本和建议阅读的篇目。

10、教科书应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聋生选择和拓展提供方便。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内容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杂志以及影视网络、社会活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重要事件等,还包括反映聋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方面的内容。

2、聋校应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积极挖掘社区资源和乡土资源,结合语文教科书给聋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要加强语文的本土化教学,因地制宜,使聋生能够有针对性、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3、聋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注意开发网络资源;还应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

4、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多方面提高聋生的综合能力,增强聋生在各种条件下学用语文的意识,如用手语讲课文故事、借助插图描述课文内容等,通过学习家乡的文化,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教学建议

㈠满足不同层次聋生的需求

语文教学应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满足不同层次聋生学习的需求,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聋生质疑、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钻研教科书,精心设计方案,对每一位聋生的已知和未知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因此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要善于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实施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学。㈡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教学,倡导讨论式、合作式学习。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宽聋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逐步提高聋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使聋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语文教学应培养聋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这些要求贯穿、渗透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

㈣加强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

教师应发现、关注和开发聋生的潜能,重视语言的积累和发展,从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要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生存的过程,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为聋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㈤遵循聋生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聋生的生理、心理具有特殊性,其学习能力、水平具有差异性,语文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不同的阶段特征,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关注聋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写字、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字与写字、识字与读书相结合。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倡在环境中学习。同时注意利用聋生的生活经验,将他们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识字教学的辅助材料。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聋生写字姿势的指导,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要有趣味性,以活动游戏和观察演示为主要教学方式,与学说普通话、汉语手指字母和识字教学有机结合。

聋人手语可丰富聋生的语言,帮助识字学词,可根据实际情况与识字教学同步进行。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较丰富的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语感,各学段各有侧重,有机结合。要珍视聋生独特的理解、体验与感受,让聋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各个学段都要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聋生逐步学会粗读、精读。要重视聋生背诵的训练,以利于体验、积累,培养语感。

为帮助聋生理解课文,可引导聋生随文学习相关的语法修辞知识。

鼓励聋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培养聋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多读书、爱读书、读好书,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重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注意聋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3、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应引导聋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懂得写作是为交流需要而写,让聋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低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聋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中、高年级应注重培养聋生在写作中的观察、思考、评价的能力。要求聋生说真话、实话。激发聋生展开想象,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为聋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聋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述。注意引导聋生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聋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聋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4、关于言语交际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是聋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是与对方的互动过程。要培养聋生理解、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聋生具有自然、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

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聋生在各种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锻炼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交往与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要鼓励聋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综合性学习,使聋生能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引导聋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形式和渠道,突出聋生的自主性,重视他们的参与精神,强调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发展和提高聋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评价建议

㈠评价目的着眼于发展性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聋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聋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评价过程成为帮助聋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走向自强的过程。

㈡评价内容体现全面性

语文评价要从关注语文学习结果的评价转向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使聋生的成长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全面考察聋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关注基础知识、技能,还要重视聋生潜能的发展,关注聋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形成。㈢评价标准强调差异性

语文评价既要体现对聋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聋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不能以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聋生。要注意聋生的学习基础和各学段学习的特点,促使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得到提高。教师在进行分类教学的同时,对聋生的学习个案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聋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聋生。对聋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㈣评价方式提倡多样化

语文评价要注意运用多种形式,采取考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做到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特别是定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反映聋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记录聋生的成长过程。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或等级外,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结果描述聋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㈤评价主体做到多元化

改变教师单一评价聋生的做法,逐步建立教师评价、聋生自评与互评、社区与家长参评的评价制度。结合聋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对聋生的语文学习个别化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客观地描述聋生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评价时,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聋生,要尊重聋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促进每个聋生的健康发展。㈥具体建议

评价应根据各学段达成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1、汉语拼音、识字写字

⑴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聋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做到发音口形正确,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口形的考察。

⑵评价识字要考察聋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能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⑶重视聋生写字姿势和习惯,做到书写的正确、规范、整洁。

2、阅读

⑴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聋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根据阅读内容适当考察语法、修辞知识。

⑵朗读的评价,可从语音(口形)、手语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特别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诵读的评价,考察聋生在诵读实践中的积累量。默读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聋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⑶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聋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聋生在词句理解、内容把握、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⑷略读的评价,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⑸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可着重考察聋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特别应对聋生独特的理解加以鼓励。

⑹对古诗文的评价,应重点考察聋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和是否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3、写作

⑴写作评价要根据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聋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是否掌握了语言表达的基本方法等。

⑵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应引导和促使聋生通过观察、交流、阅读、思考等多种手段,搜集生活中的材料。⑶作文修改要注意考察聋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引导聋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一是建立聋生写作档案,全面反映聋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内容包括聋生有代表性的作文、写作态度、典型案例分析记录等。二是聋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综合评价形式。

4、言语交际

评价聋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应重视他们参与的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利用语文教学的多种环节,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聋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反映出真实的口语表达能力、手语表达能力、书面语表达能力。

5、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聋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解决问题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及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让聋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要从正面出发,积极引导,使聋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科综合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上,考察聋生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资料、分析思考,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篇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2011年版”) 是在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实验稿”) 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笔者通过逐字逐句的对比阅读后发现, “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修订, 主要从文本结构、语言表达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增、删、调、并、改等“手术”, 强化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性, 从而使其从“标准”走向“更标准”。

在文本结构方面, “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一是将“前言”部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正为“课程设计思路”, 将其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调到“课程目标”部分, 作为该部分的引言。二是将“实施建议”部分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 并设置“具体建议”, 其中又分学段提出具体建议, 突出对教学的指导性。三是附录部分增加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结构更完整, 形式更严谨, 条理更清楚, 便于教师掌握。

在语言表达方面, “实验稿”的问题较多, “2011年版”对此做了极大努力。例如上文所说的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修改为“课程设计思路”, 将“课程目标”修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将“实施建议”中的“关于……”修改为“关于……教学”, 并对各部分各条目内容的表述作了调整、修改。语言表达更规范、准确, 更具有“标准性”。

任何文本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 形式上的变动必然带来内容上的变化。2011年版对结构和语言上的调整修改, 归根结底是为了适应其内容上的调整变动。具体内容上, 对比“实验稿”, “2011年版”所做的修改很多, 变化很大。

—、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定位更加科学准确, 阐述更加精当明晰, 对课程实施更具现实指导性。

1.关于语文课程的地位。“实验稿”对语文课程地位的表述不详, 较为空泛。“2011年版”重写了《前言》部分的引言, 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 着眼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强调了“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 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两段文字集中概括地阐述了语文课程的地位, 凸显学科特点, 具体明确, 更切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2.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验稿”相应条目中并未有明确的表述,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说的是语文课程的特点, 而非性质。“2011年版”则开门见山, 一语中的, 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根据这一性质, 强调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身精神成长”, 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与这样的性质和目的是密切相关的。

3.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2011年版”保留了“实验稿”的体式, 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但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深入细致的修改。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下, 增加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等表述, 强调“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学生“和谐发展”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体现。

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理念下, 紧扣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实践性特点, 特别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而要落实这样的价值取向,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语文实践, 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既是对语文课程人文性内涵的具体阐述, 更是针对精神沦丧、人心涣散的现实所做的一种纠偏扶正的努力。不仅高瞻远瞩, 突出语文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而且结合语文教育特点, 明确指出“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途径和基本规律。

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下, 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凸显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关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明确指出, 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应积极提倡”。

在“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下, 将原来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的建设应以“读书、积累和感悟”为出发点, 更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4.关于课程设计思路。“2011年版”在“实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条指导思想:一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 把握时代脉搏, 继承传统, 汲取精髓,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功能作用的“科学发展观”:二是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 强调语文课程设计必须“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这样就使课程设计思路有了具体的方向, 目标更明确。同时, 删去了“实验稿”中第2条关于三维目标的表述, 因为三维目标不是设计出来的, 而是内在于课程之中。

二、关于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概括更全面, 思路更清晰, 要求更具体, 目标更明确。

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 “2011年版”在“实验稿”原有10条目标与内容前面增加了一段引言:“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段原为“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第2条中的阐述, 经修改后提纲挈领地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同时, 在对总体目标与内容的具体表述上, 增加了“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等内容, 使总体目标与内容更全面、具体, 特别突出了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段目标与内容”中, “2011年版”对“实验稿”也作了补充、修订和完善, 虽然总体上条目有所减少, 但内容更为集中概括, 语言表述也更为具体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几个方面的突出变化。

一是重视识字写字教学, 强调练字意识。“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目标中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 其中800~1000个会写”, 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改为“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对“会写”字要求有所降低, 充分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 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同时强调“主动识字”和“独立识字”, 而“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的基本标准, 就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 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 “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附录》部分的《基本字表》和《常用字表》, 则使识字写字教学有了具体的依据。

二是关注正确的学习方法, 突出良好习惯的养成。“2011年版”将“实验稿”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第4条单列的“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调至第5条“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之后;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第2条“初步学会默读”后面增加了“做到不出声, 不指读”的要求, 并将第7条“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调至其后。虽只是位置和顺序的调整, 却体现了对正确学习方法一如既往的关注。同时, 在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中, 都补充了“写字姿势正确, 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增加了“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写话”目标中增加了“留心周围事物”等要求, 都是在强调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是重视阅读方法, 文体意识略有增强。“2011年版”各阶段“阅读”目标, 从条目数量上看, 比“实验稿”是减少了许多, 但经过整合, 其内容却更为概括、丰富和具体。“2011年版”将第二学段第2条中“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调至第4条“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将第三学段第8条并入第2条, 第6条并入第7条, 并在后面增加了“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诸如此类, 都不仅仅是文字的调整, 而是体现了对阅读方法的重视, 强调问题意识, 突出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第三、四学段关于不同性质文章的阅读目标要求, 经过整合, 既增强了阅读的文体意识, 更加强了目标和方法上的指导。

四是软化写作的目标要求, 体现写作教学的新趋向。“2011年版”的写作目标与要求富有弹性, 突出学生“留心周围事物”, “观察周围世界”,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清楚”,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建议”中, 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述、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在继承传统写作教学经验的同时, 体现了新形势下写作教学的新趋向。

“2011年版”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方面也有调整, 总体看都强调要贴近现实生活,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目标要求略有降低。

三、突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性, 内容更具体, 针对性更强。

与“实验稿”相比, “2011年版”最突出的就是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前置, 并且做了较大的修改, 内容更为具体、丰富, 突出了对一线教师的指导作用。既有教育理念层面上的指导, 也有行动策略上的建议, 还有对问题和偏向的针对性矫治。

“教学建议”包括五项内容, 其中前四项是总体建议, 重在理念上的指导, 可看做实施教学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原则下, 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原则下, 强调要“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 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统筹安排教学活动,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提倡多读多写, 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会学习”。在“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原则下, 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实验稿”中“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此原则下强调, “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能力, 开发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第五项是具体建议,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既有关于“怎样做”的要求建议, 也有“为什么这样做”的阐述。如对识字写字教学, 既有“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的理论阐述, 同时也有“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这样具体的方法指导。而针对实施新课程十年来出现的一些偏向, 则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例如对各学段朗读目标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 强调其内涵是要让学生“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对创造性阅读, 则明确指出“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评价建议”中, 总体建议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在此理念下, 提出评价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建议则针对不同内容分学段表述, 体现了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和评价功能的实施理念, 便于一线教师全面把握, 灵活运用。因为再美丽的蓝图, 如果不能付诸实践, 就只是空中楼阁。这些“具体建议”, 就是语文课程教学及评价的“施工图”。

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实施建议”部分强调:“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 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特别是人的资源和在课程实施中生成的资源因素。”相较“实验稿”中“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更注重因地制宜和切合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

四、“附录”部分, 除增加两个《字表》外, 也有调整。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 要求背诵的篇目由120篇 (段) 增加到136篇 (段) , 具体篇目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 强调对科普科幻作品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的推荐阅读, 这与突出想象力、创造力、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念相一致, 对现实中的偏向也有所矫正。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篇3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下发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的课程设置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聋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旧的聋校教学大纲相比,增设了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以聋人的生理特点为本、以聋人学习特点为本,提倡聋人学习方式多元化。沟通与交往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聋教大教育的前沿,重视聋人的康复、重视聋人义务段文化知识的学习、关注聋人回归到社会的适应能力。课堂教学向大教育观的转变,聋生口语、手语的适合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出台,对聋教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聋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一)专业意识:聋校的老师很爱学生,但仔细想想,教师对学生的爱,绝对不可能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许多聋生的家长素质高,文凭不低,为什么要把孩子送到聋校来?因为在社会和家长的心中,聋校的老师很专业,他们相信老师有办法教自己的孩子发音说话,有方法教孩子读书学习,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心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聋校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的意识,那就是——聋校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通过自身的专业能力来实现的。

专业是为其他不专业的人服务的,所以,聋校教师必须具有为聋生、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给聋生家长,特别是多重残疾学生家长以心灵安抚,培训聋生的家长,教他们一些专业知识,培养一些专业能力,比如:家长的手语能力、家长辅助训练学生语言的能力。

(二)专业理念:一个地区的聋校少,教师的数量也不多,聋校间的学习交流机会更少,所以学习先进的理念对聋校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目前聋教育的理念比较多,学前关注康复,助听器、电子耳蜗、感统训练,对完全没有残余听力,或者有多重残疾的孩子,双语理念得到很多孩子、家长和聋教教师的认可。

(三)专业知识:不仅仅是聋校心理学、教育学,也不仅仅是指手语、教材教法。包括以下内容

1.学科知识:所教学科方面的相关知识。例如:语言训练课,要具备听力学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言语和语言方面的知识;沟通与交往课,要具备手语知识,不仅仅是文法手语,还包括自然手语;综合实践课,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

2.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教师最起码要具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3.课程知识,指对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每门学科的教材体系是怎样的,教师应该通读学科的全部教材,理清教材的编排顺序和编排意图。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也许前面的数学、社会中已经涉及到,要求我们的教师加以整合。

4.具备了解聋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每个聋生的个性差异很大,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和学生的交往,懂得怎样去了解学生本人,以及该学生学习的特点。

5.具备拟定教学目标和评价学生方面的知识。

6.具备自编教材的意识和知识。聋校的许多课程,包括沟通与交往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前没有任何的参考资料,教师必须通过学习,了解自编教材的知识。

(四)专业能力:聋校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认识能力、设计能力、传播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自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因为学生生理特点带来的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1.听力学方面的能力;2.手语能力;3.训练聋生书面语的能力;4.评价学生知识方面的能力;5.探讨课堂有效性的能力;6.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7.编写教材的能力;8.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学校方面。制定教师专业成长的计划。加强师德教育,牢固树立为聋生服务的意识。与其他聋校建成共同体,加强学校的沟通交流,提倡借班上课。争取项目,让教师走出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把聋教的专家、优秀的同行请到学校,做具体指导。招聘聋人教师,发挥聋人教师的榜样作用,为更好地引导聋生思想,加强手语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4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张老师从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时代背景讲起,道出了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甚至是人工智能走进课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需要掌握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人际交往,创新思维和谋划未来的能力。

而作为教师,教育要与时俱进,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就必须在教学中紧紧与时代相联系,不断学习。例如,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将学生的经历上升为自身的经验。慢慢地,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课程理念要转变

新课标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句话道出了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良好的数学的权利,而且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这让我想起了平时课堂上的教学,促使我反思,真的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并且因材施教了吗?当真正回归到数学课堂,因为教学经验的缺乏,各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有时候并没有真正转变课程理念。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依然活跃在课堂上。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转变课程理念呢?首先,教学设计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再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关系。

三、课程目标要落实

新课标主要是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四方面进行课程目标的阐述的,其中,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是从经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等过程,掌握这四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思考,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用数学的思想和思维去思考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要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情感态度,就是要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科学的态度等。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这三方面。在现代这个社会中,学生不仅仅需要的是知识,更是要思考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仅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要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仅需要的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更是要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与人合作等人际交往的过程。

四、课程内容要掌握

在整个小学过程中,课程内容包含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这四个模块的内容。其中,数与代数包括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反比例和探索规律。图形与几何包括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统计与概率包括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综合与实践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作为教师,必须掌握并熟悉课程内容的安排,注意内容间的链接与联系。在数学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胸有成竹。例如,当讲到小数除法时,要联系到之前学过的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知道小数除法后面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在课堂上,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是难点,如何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如何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打好基础。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悉,是有效地给学生传递知识的基本保障。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篇5

青山中心小学

牛有才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收获很大,感触很多。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

一、教师必须要对教材重新认识,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

生活即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强调了大众数学学习的内容的应用价值——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除了系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调整相应的数学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数学内容,就教学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让生活中人们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与追求。如过去我们数学内容中计算有些难,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计算器、计算机的全面普及,计算难度有所降低,更注重计算的必要性和算理。改变了课程过去“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数学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

以往的教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课堂往往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不管学生有无兴趣,仍按陈旧的教学手段、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师往往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教师的脚步走。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学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总之,要在一堂课中让学生体验整个数学过程,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教师必须改变旧的评价体系

以往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以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新的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而且还提出了对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以学期和学年的一次性考试来评定学生。强调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展情况的评价,强调对学生能力与自信心的建立,参与活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精神进行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必读书目 篇6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艾青诗选》、《革命烈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附录三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三年中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材料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鍾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篇7

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指学校以《课标》的精神与要求为依据, 在分析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 由体育教师、学生、校长和其他管理者共同开发的体育与健康的目标、内容、活动组织和评价等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过程。

一、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诉求

(一)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

课程改革是涉及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方面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与参与, 为学校课程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但是, 这一切对于课程改革而言都还是外部环境。学校课程改革并不是只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组织专家编制课程标准, 学校和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即可。同样,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是领导制定好相关的政策, 体育课程专家设计出一个完美无缺的《课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施工图) 后, 体育教师按图索骥、照本宣科就可以万事大吉的过程。

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政策方案对于政策目标的贡献率只占10%, 其余90%则取决于政策的有效执行。”“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 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的时候, 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通过选择并开设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学校文化特色。不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 在课程门类及其关系方面都应适应每一所学校之学校文化的特殊性, 学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据本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开发, 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只有每一所学校都能真正有效地建构与实施《课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二)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

《课标》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课标》明确制定了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学生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的要求, 又为学校校本化开发提供了充分的空间;既明确规定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内容选择范围和程度的标准, 又为各校创造性地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 充分开发与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 创造性地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提供了可能;既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提供了要求与思路, 又为学校和体育教师制定具体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与实施体育学习评价提供了充分的余地。

(三)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

程是我国学校体育实际情况的需要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各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教育发展、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都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学校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能要求全国的所有学校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齐步走, 一二一”。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尽管选择目标的过程中涉及科目、学习理论以及对儿童的理解, 但是课程目标不能仅仅从科目中推论出来。相反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 因为每一所学校都是不同的, 从一所学校获得的环境分析结果不能搬到另一所学校。只有了解本校的环境, 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 (转引自《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57~58) 只有根据各地区和学校的实际, 建构以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才能使《课标》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二、制约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因素

要想建构符合《课标》精神, 具有实效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最主要的是对影响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外环境因素进行梳理与分析。在一定意义上讲, 环境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课程论专家斯基尔贝克认为, “课程开发应该针对单个的学校和个别的教师。以学校为单位的课程开发是真正促进学校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因此, 环境开发模式主张,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该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状况, 对学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估价。” (《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40~47)

(一) 外部因素

教育学家查尔斯·汉梅尔明确指出:“教育的未来更取决于外部因素, 而不是教育制度的内部因素。”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有类似论述:“不顾教育过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来论述教育学理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 是自甘浅薄, 势必在社会上和教室里受到蔑视。”两位学者的论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也非常有启发。学校在建构与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知识、技能等, 也比较关注学校内的师生、办学条件等, 但是, 对外部世界往往关注不够、研究不够。“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教育世界之中, 如果我们只关注学校, 就意味着用禁锢的思想去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 (克雷明Lawrence.A.Cremin, Public Edu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 Inc.Publishers, 1976, P59转引自《校本课程论》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P104)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相对于一个具体学校而言的:

1.《课标》与《实施方案》

《课标》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全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 各省、市、自治区在《课标》基础上制定的地方实施方案是指导本地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件。从这一意义上讲, 《课标》《实施方案》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制约着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在一定意义上讲, 《课标》《实施方案》是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与基础。因此, 应结合本校的实际认真研读《课标》《实施方案》, 理解《课标》《实施方案》的精神实质, 明确《课标》与《实施方案》的结构、目标与内容框架, 在此基础上思考本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

2. 学生家长

所在学校的学生家长对体育的认识, 对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态度、对待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必须了解与把握学生家长的态度、期盼等。

3. 社区文化与资源

学校总是在特定的社区存在, 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总是受特定的社区文化与资源等的制约。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定要充分了解与把握特定的社区的文化与资源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构适应社区特点, 并能与社区有效互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更好地适应与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另外, 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还要对当下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能引领社会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二) 内部因素

1. 学生

学生既是接受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被教育者”, 同时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所有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能否取得实效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这里的学生的自身, 包括: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生理心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经验等。在一定意义上讲,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以了解与研究学生为基础, 没有对学生的切实了解与把握就不可能建构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2. 教师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者、实施者, 没有一件事可以绕过体育教师。正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舒尔曼所言:“教师必定依然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关键。……如果这些教学的主导者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任何关于教育政策的争论都是无稽之谈。没有什么计算机可以取代教师, 没有什么脚本可以导演教师, 没有什么责任只可以绕过教师。”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体育教师的期望、体育教师的职业态度、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等都是决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最关键的因素。

3. 学校体育的物质资源

现有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购置体育教学器材设备的经费、社区可以提供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

4. 其他因素

学校的体育传统, 开展体育运动项目、水平、影响;学校领导对待体育的看法与态度;其他科任教师的态度与行为。

只有对上述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因素进行认真地分析, 挖掘与优化上述因素才能建构符合实际的、有效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三、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建构

(一) 认真阅读理解《课标》与进行环境分析

我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国家课程, 《课标》明确规定了学生学习后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素养, 以及学习的内容, 这些是进行以校为本体育与健康课程建构的基础。认真阅读理解《课标》《实施方案》, 把握精神实质, 并在此基础上, 认真分析研究学校所处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在学生、学科、社会三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是每一所学校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前提。

(二) 建构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具体目标

《课标》通过总目标——分目标——水平目标——课程内容 (标准) 形成完整的体系。《课标》制定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运动参与是关于正确与积极参与体育学习与活动的态度与正确的方法;运动技能是关于体育文化、科学锻炼与娱乐的知识, 以及正确进行运动的方法;身体健康是关于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提高体能水平;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关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内化为自己正确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四者紧密相关, 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结合具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阶段、教学资源等整体思考与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

建构以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目标时, 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 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目标。在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整合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 应结合具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资源、学生等情况有所侧重。校本化《课标》目标的三种策略:

1. 替代策略

以本校的水平计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模块计划、单元或课时中的某一主题、具体内容替代《课标》中的关键词, 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比如, 将《课标》水平一中以“初步学会篮球游戏”替代“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 (如学习小篮球、小足球、乒乓球等适合本水平学生学习的球类游戏) ”, 即可形成篮球游戏单元的一个学习目标。再比如, 以“在做广播操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替代“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 (如注意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读写姿势等) ”, 即可形成广播操教学目标。

2. 拆解策略

将《课标》中的内容标准拆解为几个相互联系的细小目标。比如, 将《课标》中“初步发展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 (如完成横叉、纵叉、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和立位体前屈握脚踝等柔韧性练习) ”可以拆解为“80%的学生能完成横叉练习, 发展学生的下肢柔韧性”、“75%学生能完成起成桥动作, 发展学生腰腹的柔韧性”、“完成逐渐减少握杆距离的握杆转肩动作, 发展学生肩带的柔韧性”等, 即可形成“身体健康”教学中的若干具体学习目标。

3. 组合策略

以一个具体的单元和课时的内容将《课标》中分散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融合到一起, 形成学习目标, 比如, 将《课标》中学习目标:“改善体形和身体姿态”和“全面发展体能”两个目标组合成为“完成跳绳的综合性练习, 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塑造强健体格”。

(三) 建构以学校为本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课标》的内容 (内容标准) 指明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知识点和具体的运动技能所包含的、所反映的、所支持的课程目标。《课标》的内容为学校和体育教师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提供明确的指向、范围与程度。校本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是对《课标》内容的选择与创新。

1. 以《课标》的内容为依据

在建构校本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时,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和活动选择、创编的过程中应明确意识到, 期望通过所选择、创编的内容和活动可能给学生带来什么经历与体验, 即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经验, 促进学生在哪些方面、发生什么程度的良好变化。教师应根据《课标》目标与内容标准, 认真分析教学内容、选择和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加强学生健康维护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等学习目标的具体内容。

2.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设计,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基础、身体特征、运动兴趣与需求、体能发展敏感期和心理发展特点等, 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注意选择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 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

3. 适合教学实际条件

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和设计要充分考虑场地与设施条件、季节、气候和安全等具体情况, 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同时, 要充分利用雨雪等天气的上课时间, 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教学。各地各校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各不相同, 加之体育教学内容和活动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 所以为了实现同一个学习目标, 可以在分析实际条件的基础上, 选择和创设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活动。

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建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课标》中体能与运动技能内容:“做出基本身体活动动作。”“初步学会常见的球类游戏。”“知道基本的安全运动知识和方法, 注意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初步了解饮食、用眼、口腔卫生等个人卫生常识。”“完成多种柔韧性练习。”“乐于参加户外运动。”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从中选编与创新的运动进行教学实现。

运动参与往往是结合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的具体内容进行, 或是通过体育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 比如, 《课标》中运动参与的内容:“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体验运动过程并初步了解一些运动现象。如体验速度、节奏、力量、方向等运动现象。”主要是通过创设和谐的、安全的学习氛围, 或是通过学生不同速度、力量、方向的运动体验加以实现。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内容一部分通过具体内容的讲授实现, 另一部分是通过运动技能与体能练习的具体情境创设等加以实现。比如, “认真完成体育学习和锻炼任务。”“在新的合作环境中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 与同学友好相处。”“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对同学的关心与爱护, 乐于帮助同学。”可以通过创设团结合作、克服困难、新的体育活动情境等活动进行。

(四) 制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

制定校本化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与标准是基于《课标》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依据《课标》中指明的学习评价要点与举例, 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 制定体育学校评价内容和标准。

上一篇:9、惠州学院学生会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制度下一篇:冷链运输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