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代表讲话稿(精选5篇)
志愿服务活动上的发言
各位老师、同学们和志愿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由区妇联牵头,由四个单位共同组织的“七彩助力——关爱孤困、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此,我代表全体志愿者对协助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随着我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由于多种原因,孩子不能与父母一同外出,留在家乡的儿童的教育和管护问题始终牵动着每一位外出家长的心。目前,我区中小学生中现有孤困和留守儿童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以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可以说孤困和“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各方力量,共同关爱孤困和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救助,精神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帮助,为孤困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习撑起一片蓝天,使他们体会“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在大家庭的共同关注下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区妇联重视儿童工作,关爱孤困和留守儿童的一大举措,对于我区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深入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广大志愿者表达以下几点决心:
一是我们会在团区委的领导下,将七彩助力持久地开展下去,使孤困儿童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在远方工作得放心。
二是我们会建立孤困及留守儿童档案,建全管理制度,制定活动计划,确定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责任,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组织孤困及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并采取多种形式,向孤困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和管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积极和学校老师合作努力成为“关爱孤困及留守儿童”楷模。在日常生活中,志愿者和老师配合起来,对孤困及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安危冷暖;在学习教育上,高度重视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一位志愿者和老师都切实负起责任,做他们生活上的知情人、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保护人。
四是教育留守儿童能够理解父母。他们在外辛苦地工作,不仅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是为了你们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希望同学们一定要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珍惜现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树立“自尊、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精神,勇敢面对暂时的困难,克服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争做“长辈的小帮手、文明礼貌的小标兵、主宰自己的小主人、家长省心的小强人”,努力把困难变成财富,快乐生活,茁壮成长,把自己培养成为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有用之才。
一、加强疏导。学会交流
留守儿童由于短期或长期与父母分开,容易产生性格问题或心理疾病。据统计,31.2%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63.4%的留守儿童最想和父母说心里话,只有37.9%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临时监护人说心里话。这一组数据表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在于心理疏导,要引导他们学会交流,只有通过交流,我们才能清楚他们想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为此,我们唱响留守儿童“交流三部曲”,第一部曲为心理疏导篇,就是全面开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向心理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第二部曲为“爱心父母”篇,就是聘请优秀青年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与心理教师共同制定详细的心理疏导计划,利用课余时间,与留守儿童谈心,关注留守儿童近期发展状况,解决留守儿童需求,引导留守儿童逐渐从孤僻、不愿与同学交流的阴影中走出来;第三部曲为小组帮扶篇,就是组建学习小组,确定帮扶对象,“逼”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形成交流动力,从不愿交流到被“逼”交流,从被“逼”交流再到自主交流,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树立榜样,学会自理
俗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留守儿童在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方面强于非留守儿童。为了提高留守儿童在同学中的地位,我们结合校内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生活自理奖”争创活动。首先,利用本校为寄宿制学校的便利条件,在住宿学生中开展洗衣服、打扫宿舍等比赛,并推荐最优者上台演讲自己是如何处理日常事务的,如洗衣服的流程、统筹处理家务的方法等。在此基础上,由班主任及生活教师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里进行“一日家访”活动,探查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况。同时,拍照提取一手材料,面向全校学生,在学校宣传栏中展示他们的家务劳动成果,教育全体学生向他们学习,学会做家务,学会自理。这一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儿童真正体验到生活自理的成就感,也体味着生活的艰辛,让他们认识到“父母不在,我也能行”。
三、参与管理,学会自治
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自主观念、自尊心很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渴望被别人承认。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制。但是,我们发现在学生中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竞选班干部就是想出风头,就是假正经。对此,我们利用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告诉他们:“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具有竞争意识。通过竞选,你本身会有很大的变化:不再胆怯,敢于表现自我、陈述自己的观点,能够行之有效地处理一些事务……”通过宣传,我们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竞聘上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竞选中,我们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通过竞争获取班级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的管理岗位。在管理中,我们要求他们学会动脑,妥善处理“说”(指挥)与“做”(表率)二者间的关系,让他们明白偏重“说”与“做”的某一方面都会招致失败:只“说”不“做”,有凌驾于人、高高在上之态,往往会引起同学反感;只“做”不“说”,只会默默无闻,这不是班干部的风范,不会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几周下来,我们发现个别留守儿童情绪反常,原来在“执政”期间,为了管好班级遭到个别学生的挖苦,很是想不通。对此,我们教育他们:“作为管理者,在管理中会遭受多种挫折,导致失败出现,这并不可怕,挫折只是對自己的考验与磨砺,我们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长为一棵大树。”
通过值周班干部“竞聘上岗”的方式,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孤僻、自卑、暴躁、冲动等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因为他们懂得了要管理好他人,就必须管理好自己,只有自己起到模范作用,其他同学才会服从自己的管理。这一方式,不仅增强了班级凝聚力,而且提高了留守儿童自治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向前发展。
为了凸显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我们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等活动阵地,以及电脑、网络等现代化设备创设各类活动,让非留守儿童也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氛围,让留守儿童不再感到孤独,真正认识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山师附小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洪州小学的学生李珂欣。能有机会作为一名留守儿童的代表,在今天的大会上发言,我很激动,是各位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是社会和各部门的共同关心,让我们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是学校和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健康成长。
近年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孝德教育”活动。我被学校评为“学校小孝星”,被乡政府授予“优秀留守儿童”,我先后接受了县委、县政府、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捐赠的学习用品。我时刻享受着社会这个大家庭给我的温暖。
记得我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去了上海打工,那时,我年龄还小„„我整天生活在孤独、空虚之中。我思念父母,怨恨父母,上课无精打采,下课不做作业,睡觉成了我的嗜好,电视成了我的密友,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我变得孤僻、任性起来,我的世界越来越小。爸爸打来的电话我不接,老师的话我不听。整天东游西逛。班主任看到这种情景,来到我家,看到家里零乱的样子,老师没有责怪我,和我一起扫地、拾掇东西,帮我洗衣服,陪我聊天,给我做了一碗我最爱吃的鸡蛋面。那一天,我的作业做得特别认真,尽管出现了几处错误,老师还是表扬了我。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改变自己。在我彷徨、苦闷时候,语文老师来了,数学老师来了,英语老师也来了„„他们向我讲人生的道理,辅导我的功课。给我们讲生活的常识,讲励志的故事,讲做人的准则;教我们洗衣叠被,指导我们生活,„„学校开通了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建立了留守儿童心里咨询室,开展了“我留守、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征文比赛,我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采访活动,我感受到了父辈打工的艰辛,学校组织“留守儿童亲情书信大赛”,我写的《我们的心近了》获得了一等奖。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父母不再遥远,亲情就在身边。今天,“心愿直通车”又开进了我们洪州小学,让我们留守儿童,圆了自己的梦。在这爱的阳光里,我们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尽情享受着甘甜的雨露、明媚的阳光,幸福、快乐、健康的成长!
最后,我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向关心、帮助我们的领导、老师、叔叔、阿姨们、山师附小的同学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希望,牢记您们的嘱托,好好学习,自立自强,回报祖国,回报家乡!
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辰小五年级六班的学生,我叫曹建如。对于我来言,今天是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我是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员,今天我代表留守儿童们说说心里话。感谢各级领导以及各位叔叔阿姨在学习、生活上一直以来给予我们的无限关爱,是你们让我们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也能够像其它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谢谢您们!
记得我8岁时,我的父母就离开我外出打工,我的生活一直由70多岁的姥姥、老爷照顾。
每当看到别的同学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我是多么羡慕呀!我多么想每天睁开眼睛就能看见爸爸妈妈关切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多么想每天放学都能见到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多么渴望夜深人静时爸爸妈妈能在身边,当我做错事被老师批评时、当我得到表扬时……这所有的痛苦与快乐我都想与爸爸妈妈分享。可是这小小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爸爸妈妈,我虽然心里很难受,但是我还是深深地爱着你们。我知道你们背井离乡、奔波忙碌都是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在这里,我想对远在它乡的爸爸、妈妈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就在外地安心打工吧!我在学校一切都好,我们学校经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总是鼓励我,当我不开心时老师会耐心开导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女儿的成绩一直在进步。”今后女儿会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独立,一定让你以女儿为荣。
我想对老师说:“谢谢您我敬爱的老师们。有了你们的关怀,我们才能享受那久违的父爱母爱,才能体会人间的关爱与真情,我们将以这份爱为动力,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我一定会说到做到,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我想对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说:“因为有了您们的爱,我们才能像春天的花朵一尽情享受着阳光雨露的呵护,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一定不辜负您们的希望,好好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回报您们的爱,回报伟大的祖国!最后,我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向您们深深的鞠一躬,再一次向您们道一声,谢谢您们。
大家好,我叫姚彩凤,今年13岁,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今天很高兴能够代表留守儿童参加这次的发言。
几年来,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外地打工,虽然父母在外地,但是他们十分的关心我,经常打电话了解我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我好好学习。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一直都在自觉主动的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尤其是我的日记写得特别棒。我还养成了晚上看书的好习惯,有时候看到很晚才肯放下书睡觉。空闲时间我还会帮助爷爷奶奶烧饭、洗碗,做一些家务事。我还在家细心的照顾妹妹,辅导她学习。
我没有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而活在悲伤的阴影里,相反,我很开朗、乐观,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我要感谢社会和全校师生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是你们让留守儿童有了新家,感受到了新家的温暖。
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留守在家的伙伴们,我们不要悲伤,我们不要埋怨,我们要善解父母,我们不要做父母的累赘!我们要做一个懂事、听话、积极上进的好孩子,做一个让父母宽心、老师放心的好孩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精神,集中展示留守儿童自立自强、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近日,泥河小学举行了“十佳留守儿童”和“优秀留守儿童”评选活动。
通过学生自荐,班主任老师初评,学校把关审定的方式,最终该校一批勤奋刻苦,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脱颖而出,王梦晨等10名同学获“十佳留守儿童”荣誉称号。夏丽等40名同学获“优秀留守儿童”称号。
12月26日表彰会上,崔珠平校长为“十佳留守儿童” 和“优秀留守儿童”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并勉励广大少年儿童要以受表彰的留守儿童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自立自强,健康成长,早日成才。
张红:坚强的“温暖队长”
【简 介】张红,女,1996年12月8日出生,肥东县撮镇中心学校四(2)班学生。张红7岁时,父母就离开她到云南打工,至今已有五年,一直没有回来。性格坚毅的她主动承担起家务,从不和别的孩子攀比,不乱花一分钱。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小张红一点没有放松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各门功课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连年获得校三好学生。她关心同学,热爱集体,学校成立留守小队以来,她被民主推荐为“温暖小队”的小队长。积极组织小队队员开展义务劳动,慰问演出“拾旧利废”等活动。关心队员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榜样示范,把苦的累的留给自己。张红,一名普通的留守孩子。面对孤独,她选择了快乐;面对逆境,她选择了坚强。
【颁奖词】
坚强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坚守,一种执着。对于一个刚过10岁的小女孩来说,也许她还不能够真正的理解何所谓坚强?然而她却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了一片独自的空间,并温暖着身边所有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与坚强为伴。
胡迎晨:帮助别人,就是在帮自己
【简 介】胡迎晨,女,1994年3月出生,蒙城县葛桥中学九年级一班班长。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她一边读书,一边照顾长期卧床不起的奶奶,靠贩卖青菜、喂猪养鸭挣来的钱交每学期的学杂费。她学习非常努力,被评为市级和校级“三好学生”。虽然自己家里很穷,她却经常资助他人,带头为班里面临辍学的同学进行捐款。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她主动帮助班级后进生补习功课,组织班级学生护送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的同学上下课,对于困难同学,胡迎晨总能伸出温暖的手,无私地给予他们鼓励。
【颁奖词】
如她的名字一样,她就像一缕阳光,每每迎接着清晨的到来。谁不渴望阳光,谁不渴望依靠,可是又有谁甘当这阳光呢?病床前,她是奶奶的孝顺孙女;生活上,她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交学费;学校里,她总是以最高的热情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助人乐,乐助人。
王雪晗:留住勇敢,守候希望
【简 介】王雪晗,女,1995年11月出生,宿州市墉桥区朱仙庄镇大张小学五(1)班班长。王雪晗父母外出打工后,爷爷不幸被烧伤,奶奶摔倒后导致右手骨折。尚还年幼的她在接踵而至的不幸面前,勇敢地挑起照顾爷爷、奶奶的重担。同时,她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带弟弟上学,帮他辅导功课。在学校王雪晗也是“知名人士”,连续四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组织同学探讨学习方法,帮助同学补习功课。在她的带领下,整个班集体团结一致,蒸蒸日上。【颁奖词】
敢闯敢为,是为勇敢。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天不怕地不怕,是生活让她不断坚毅起来,勇于面对,敢于承担。12岁,是享受照顾和沐浴呵护的年龄,然而她却恰恰相反,为了爷爷、为了奶奶、为了弟弟、为了远方的父母,更是为了自己守候着一份希望。
王喆:难不倒的“小博士”
【简 介】王喆,男,1996年6月出生,蚌埠市淮上区曹老集中心小学五(1)班中队长。他是班上公认的“小博士”,用同学的话说,凡遇到难题,他解不出来,咱班上就没有人能解出来。作为班长,他组织班里成立了“留守学生”帮扶小组,通过“一对一”帮扶,让班集体的总体成绩不断提高,在期末考试中,班级语数均取得一等奖。他酷爱书籍,细心观察生活,曾多次代表班级参加各级各类的读书、征文比赛并获得殊荣。在家里,他坚持力所能及地分担家务,学会做饭、烧菜,从小学二年级坚持自己洗衣服,懂得孝顺父母、长辈,经常给远方的父母写信,打电话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
【颁奖词】
学生以学为本,学文化,习知识是学生的天职。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而磨破了嘴皮子,果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他的父母不在身边已经多年,可凭借着一股刻苦的钻研精神,他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万能辞典。然而,他的目标是要让全班人人都能成为“小博士”。
鲍世豪:护卫国旗,风雨无阻
【简 介】鲍世豪,男,1995年8月出生,界首市砖集镇第二小学四(1)班班长。2003年,他被父亲送到寄宿制的砖集镇第二小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留守生涯”。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组建了国旗护卫队,他主动担任起了护旗队的队长。除此之外,他还担任少先队里很多职务,像“护花小组组长”等。作为班长,他以身作则,在课外帮助老师了解同学的情况,以优带差,开展“一帮一”活动,让后进生不掉队。四年来,他响应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号召,为重病老师和白血病学生捐款,累计有132元,虽然微不足道,可却是平时里省下来的所有的零用钱,他愿把自己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颁奖词】
人在,旗在,人倒,旗不倒,爱旗如命是战场上每一位旗手的铮铮誓言。然而在和平年代的校园,我们竟也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纯真的小学生,为了不让暴风雨破坏国旗,破坏心目中的这面“神圣”,不顾惜生命的危险冲向雨中„„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喝彩吗?
盛杰:记忆中的“小三轮”
【简 介】盛杰,女,1994年7月出生,淮南市凤台县桂集中学七(3)班学生。虽然她只有13岁,但经历了许多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磨练。因奶奶生病了,家里面对每月2000多元的药费,父母不得不再次外出打工,照顾奶奶的重担就自然地落到她的身上。平日里,从不午睡的她总是骑着小三轮,冒着烈日骄阳到处拾捡废旧塑料瓶、啤酒瓶和废报纸,她既是学生,又是公认的“破烂王”。她喜欢读书,是学校里出名的借书苦读的“小书痴”,此外,她的兴趣广泛,是学校美术、舞蹈、写作、环保等课外兴趣小组的热心成员。在她的带领下,班里成立了“留守孩子小队”,她是“留守孩子小队”心目中的榜样和标兵。
【颁奖词】
身为学生,却骑着“小三轮”走街串巷,拣拾废品破烂,多么不务正业啊!可是正因为“不务正业”,她却博得了众人的掌声和鼓舞,“小三轮”留下的是一个留守孩子坚毅的心灵轨迹,清醇高远,一路风雨兼程。
杜鑫雨:板报写出文质彬彬
【简 介】杜鑫雨,男,1999年4月出生,定远县建设小学二(2)班学生。他是家中的孝顺孩子,生活节俭,从不要新衣服。父母离异后,他主动照顾生病的奶奶。8岁的他十分乖巧懂事,学习勤奋刻苦,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又是老师们的得力助手。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他向同学们借来《少年百科全书》、古典文学、科普书籍等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主动帮扶其他后进的同学,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担任中队干部,处处以身作则,每天组织各班学生早自习,督促各班卫生工作,带领同学们出黑板报,他曾多次荣获学校“手抄报优秀奖”,所在的班级连续两次获得校“文明班级”。
【颁奖词】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8岁的时候,正是撒娇,耍小孩子脾气的最佳年龄。可他没有,因为他甚至不知道找谁撒去。懂事是对他所有言行的最好诠释,不仅如此,小小年纪的他还手不释卷,腹有诗书,气势不凡。
魏秀秀:学习先锋,文艺骨干
【简 介】魏秀秀,女,1994年5月出生,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傅氏祠小学六年级学生,少先队大队长。13岁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家庭十分困难,1998年那场洪水冲走了她家唯一的两间破草房,母亲为此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父亲也长年在外打工,她便和爷爷奶奶一起住,很小便学会了洗衣、做饭、浇园子。热爱学习的她每天为了节省用电都是早早地趁亮完成作业,想尽办法减轻家庭负担。在学校她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成绩优异,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担任着学校少先队的大队长。平时组织文艺活动,一点也不敢懈怠,多次得到了团市委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颁奖词】
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因为命运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手中,关键是要积极的去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让她懂得,只要始终坚持,总会有收获。果然,苦心人,天不负,她终成了同学眼中的学习榜样,活跃在灯光闪耀的舞台上。
何灿:带着妹妹辗转求学
【简 介】何灿,女,1993年10月出生,怀宁县江镇初级中学学生会副主席、七年级(3)班班长。何灿6岁那年,父母就外出打工,亲戚朋友找了一家又一家,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小学六年中七次转学。在小学六年级时,何灿的妹妹到了上学年龄却无人托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年仅12岁的何灿在学校边租了一间房子,开始了带着妹妹读书的艰辛生活。在家里,她买菜、做饭、洗衣、送妹妹上学、辅导妹妹学习。在学校,她认真学习,担任班长,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事务,还通过自己的努力竞聘担任了校学生会副主席。
【颁奖词】
孟母三迁,是为了让孟子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那是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现实中,她带着妹妹,在六年中七次转学,辗转在曲折的求学路上。为了妹妹能够和别人一样生活学习,她扮演的角色又何止是一个“姐姐”所能概括的?
叶钦:男孩十四“当家汉”
【简 介】叶钦,男,1993年9月出生,歙县溪头中心学校六年级(1)班班长。叶钦的父母出门打工,把他交给了体弱多病的奶奶。年幼的他每天清晨就披衣起床做早饭,笨重的被单、一家人的衣物,都在他的小手下变得整洁干净。双休日,他总是抓紧时间做完家庭作业,然后下田打理庄稼。几年来,他努力学习,门门功课都优秀,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他还乐于助人,曾连续两个多月,风雨无阻到摔折了腿的同学家帮他补课。他自发组织留守儿童,成立生活自理小组。
【颁奖词】
【留守儿童代表讲话稿】推荐阅读:
参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讲话稿07-26
在留守儿童进博物馆活动仪式上的讲话06-23
留守儿童感想06-04
留守儿童作文11-18
留守儿童帮扶案例05-27
小学留守儿童教案06-01
留守儿童理解父母06-06
关爱留守儿童报道06-12
留守儿童主题演讲07-05
留守儿童优秀征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