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通用8篇)
【发布日期】2018-04-28 【生效日期】2018-04-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人大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4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2018年4月27日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依法参加审判活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有依法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
人民陪审员依照本法产生,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第三条人民陪审员依法享有参加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获得履职保障等权利。
人民陪审员应当忠实履行审判职责,保守审判秘密,注重司法礼仪,维护司法形象。
第四条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审判活动,受法律保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履行审判职责。
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法保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
第五条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八周岁;
(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第六条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
第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被开除公职的;
(三)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四)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
(五)因受惩戒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的;
(六)其他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可能影响司法公信的。
第八条人民陪审员的名额,由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审判案件的需要,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定。
人民陪审员的名额数不低于本院法官数的三倍。
第九条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从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名单中随机抽选拟任命人民陪审员数五倍以上的人员作为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对人民陪审员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征求候选人意见。
第十条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从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民陪审员候选人名单中随机抽选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第十一条因审判活动需要,可以通过个人申请和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推荐的方式产生人民陪审员候选人,经司法行政机关会同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机关进行资格审查,确定人民陪审员人选,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
依照前款规定产生的人民陪审员,不得超过人民陪审员名额数的五分之一。
第十二条人民陪审员经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后,应当公开进行就职宣誓。宣誓仪式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机关组织。
第十三条人民陪审员的任期为五年,一般不得连任。
第十四条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由法官担任审判长,可以组成三人合议庭,也可以由法官三人与人民陪审员四人组成七人合议庭。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进行:
(一)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的;
(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或者其他社会影响较大的;
(三)案情复杂或者有其他情形,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的。
人民法院审判前款规定的案件,法律规定由法官独任审理或者由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审判下列第一审案件,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
(一)可能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社会影响重大的刑事案件;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
(三)涉及征地拆迁、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
(四)其他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第十七条第一审刑事案件被告人、民事案件原告或者被告、行政案件原告申请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
第十八条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第十九条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应当在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需要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的,在其辖区内的基层人民法院的人民陪审员名单中随机抽取确定。
第二十条审判长应当履行与案件审判相关的指引、提示义务,但不得妨碍人民陪审员对案件的独立判断。
合议庭评议案件,审判长应当对本案中涉及的事实认定、证据规则、法律规定等事项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向人民陪审员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第二十一条人民陪审员参加三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独立发表意见,行使表决权。
第二十二条人民陪审员参加七人合议庭审判案件,对事实认定,独立发表意见,并与法官共同表决;对法律适用,可以发表意见,但不参加表决。
第二十三条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人民陪审员同合议庭其他组成人员意见分歧的,应当将其意见写入笔录。
合议庭组成人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人民陪审员或者法官可以要求合议庭将案件提请院长决定是否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每名人民陪审员年度参加审判案件的数量上限,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五条人民陪审员的培训、考核和奖惩等日常管理工作,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机关负责。
对人民陪审员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培训。人民陪审员应当按照要求参加培训。
第二十六条对于在审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人民陪审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七条人民陪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所在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司法行政机关查证属实的,由院长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除其人民陪审员职务:
(一)本人因正当理由申请辞去人民陪审员职务的;
(二)具有本法第六条、第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
(三)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审判活动,影响审判工作正常进行的;
(四)违反与审判工作有关的法律及相关规定,徇私舞弊,造成错误裁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人民陪审员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的,可以采取通知其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人民团体,在辖区范围内公开通报等措施进行惩戒;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人民陪审员的人身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打击报复。
对报复陷害、侮辱诽谤、暴力侵害人民陪审员及其近亲属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违反前款规定的,基层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向人民陪审员所在单位或者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上级部门提出纠正意见。
第三十条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按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
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第三十一条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应当享受的补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为实施人民陪审员制度所必需的开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业务经费,由相应政府财政予以保障。具体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同时废止。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节能管理
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工业节能
第三节建筑节能
第四节交通运输节能
第五节公共机构节能
第六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章激励措施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能源, 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本法所称节约能源 (以下简称节能) , 是指加强用能管理, 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 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 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 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 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
第六条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八条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 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 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 普及节能科学知识, 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 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 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并接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节能管理
第十一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 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 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 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 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 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 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 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第十七条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第十八条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 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办法, 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源效率标识, 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 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十条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 可以根据自愿原则, 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 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 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可以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禁止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 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 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 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 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 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 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 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
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十四条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 加强节能管理, 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 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六条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 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第二十八条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第二节工业节能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 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第三十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 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 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第三十二条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 安排清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 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
第三节建筑节能
第三十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第三十五条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 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 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 不得销售或者使用。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 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 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 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三十七条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国家采取措施, 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 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 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第四十条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 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第四节交通运输节能
第四十一条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分别制定相关领域的节能规划。
第四十二条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 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 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四十四条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 引导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十五条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 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
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第四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符合标准的, 不得用于营运。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
第五节公共机构节能
第四十七条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 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法所称公共机构, 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四十八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第四十九条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 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 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 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 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五十条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管理, 保证用能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 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五十一条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 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六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五十二条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
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一) 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 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第五十四条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 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 责令实施能源审计, 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 限期整改。
第五十五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第四章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十六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五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 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 制定节能标准, 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 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第五十八条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 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工程。
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 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 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 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 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 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第五章激励措施
第六十条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 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第六十一条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第六十二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 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
第六十三条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 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 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第六十四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 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
第六十五条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 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国家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 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第六十六条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 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
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
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 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 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第六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 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 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第六十九条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 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条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进口、销售, 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和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一条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 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 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二条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 情节严重, 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 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 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 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 或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不符合规定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四条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 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六条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 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电网企业未按照本法规定安排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 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上网电价规定的, 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造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 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 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 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 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 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 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 未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 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 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 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并予通报。
第八十二条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整改要求或者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 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 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 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国家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附则
电子签名的定义
在传统商务活动中,为了保证交易的安全与真实,一份书面合同或公文要由当事人或其负责人签字、盖章,以便让交易双方识别是谁签的合同,保证签字或盖章的人认可合同的内容,在法律上才能承认这份合同是有效的。而在电子商务的虚拟世界中,合同或文件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表现和传递的。在电子文件上,传统的手写签名和盖章是无法进行的,这就必须依靠技术手段来替代。能够在电子文件中识别双方交易人的真实身份,保证交易的安全性和真实性以及不可抵赖性,起到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作用的签名的电子技术手段,称之为电子签名。
从法律上讲,签名有两个功能:即标识签名人和表示签名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联合国贸发会在《电子签名示范法》中对电子签名的定义是:“指在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逻辑上与数据电文有联系的数据,它可用于鉴别与数据电文相关的签名人和表明签名人认可数据电文所含信息。”在欧盟的《电子签名共同框架指令》中就规定:以电子形式所附或在逻辑上与其他电子数据相关的数据,作为一种判别的方法称电子签名。
实现电子签名的技术手段有很多种,但目前比较成熟的,世界先进国家普遍使用的电子签名技术还是“数字签名”技术。由于保持技术中立性是制订法律的一个基本原则,目前还没有任何理由说明公钥密码理论是制作签名的惟一技术,因此有必要规定一个更一般化的概念以适应今后技术的发展。但是,目前电子签名法中提到的签名,一般指的就是“数字签名”。所谓“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数字签名”是目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中应用最普遍、技术最成熟的、可操作性最强的一种电子签名方法。它采用了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用于鉴定签名人的身份以及对一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它还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随着电子签名法的出台,电子签名将与传统的手写签名和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规定,将大大促进和规范我国电子交易的发展。
《电子签名法》将促进规范电子交易
《电子签名法》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联合国及有关国家和地区有关电子签名立法的做法,《电子签名法》把立法的重点确定为: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的行为;明确认证机构的法律地位及认证程序;规定电子签名的安全保障措施。
法律规定,电子签名必须同时符合“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等几种条件,才能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法律还规定,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为保护电子签名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的电子签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电子签名尚需解决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正式颁布,承认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但如何保证文件传输过程中不被盗用,如何辨别签名人的身份是否正确,如何防止文件不被篡改、复制呢?还有众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一、防止泄密。
在电子公文安全管理方面,防止泄密是第一个环节,如何防止文件不被非法修改、复制、打印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防止文件泄密的防护技术很多,整个市场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虽然通过在word文件里进行安全信息的加载可以确保电子公文的安全,如文件如果被修改,文件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但是这项技术容易出现误操作的现象,技术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成熟。
二、安全传输。目前,保证电子公文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密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加密”,但加密技术仍归属于国家密码委员会管理,实行“三定点”管理,即“定点研究、定点生产、定点销售”。加密所使用的核心技术——算法仍由一些国家级的研究所定点研究,而有权定点生产和销售加密机的厂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现阶段,很多政府部门都采用“防火墙+加密”的方法保证电子公文传输的安全。
三、认证身份。身份认证手段主要有密码认证、PKI认证、指纹认证、USB硬件认证几种。
密码认证:目前以静态密码认证为主,也就是用户自设。由于这种方式设置的密码容易被破译、盗取或者用户自己遗忘,越来越多的人呼唤采用动态密码认证。动态密码系统由用户端的密码卡和应用系统端的认证服务器组成,用户登录系统时,认证系统在密码卡的专用芯片和认证服务器上同时生成该密码。动态密码每分钟变化一次,只有服务器能够分辨此时哪一个密码合法。
PKI认证:PKI意为“公钥基础设施”,在公钥体制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各不相同,发送信息的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发送加密信息,接收者再利用自己专有的私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又能保证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
指纹认证:指纹认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好,但是由于成本较高,不适于大规模采用。
USB硬件认证:目前很多公司都开发出基于USB硬件标准的安全产品,通过插入带有USB接口的PC、笔记本电脑、服务器,能够对一个人使用的多台电脑进行加密、对多人使用同一台电脑进行加密、在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共享区域进行局部加密等等,由于这种方式快捷方便,已经成为很多机关采用的主要身份认证方法。
除技术方面的问题以外,《电子签名法》与《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拍卖法》等相关法律的衔接问题,也对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电子签名引发商机
《电子签名法》颁布之后不到一个月,连锁超市企业顺天府就和联合利华签定了国内首份电子合同。相比以往签订纸质合同时企业工作人员全国各地满天飞的情景,电子合同的签定效率提高了许多。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表示,在《电子签名法》颁布之后的短时间内,电子合同管理系统模型迅速投入使用并得到用户认可,有利于《电子签名法》的有效实施,将极大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于电子合同市场潜力巨大,国产软件厂商进入成为必然,在标准决定一切的生存法则之下,谁能抢先进入市场并成功成为市场主流,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子合同市场最大的赢家。
作为首份完整电子合同管理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书生国际正从连锁超市等源头行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电子合同技术。书生国际总裁张本伟表示,2005年4月1日《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之后,书生国际还将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市场推广活动,希望未来的电子合同不仅产品演示非常简单、使用也要非常简单。
作为首份电子合同数字签名技术的提供者,为了在未来的电子合同市场赢得先机,天威诚信也已经建成了国内电子签名安全认证行业规范的处理中心,用两套防火墙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北京3721科技公司已在向客户发布“网络实名服务证书”时全面采用电子签名证书的形式。据悉, 3721科技公司已停止向用户发放纸载体打印版的服务证书,取而代之的是电子签名证书。电子签名证书已涵盖3721旗下的网络实名、网络王牌、关键词等各项服务。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6年4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
(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的申请、签发和管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的权益,促进对外交往,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证明国籍和身份的证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伪造、变造、转让、故意损毁或者非法扣押护照。
第三条 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
护照由外交部通过外交途径向外国政府推介。
第四条 普通护照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机构或者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和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签发。
外交护照由外交部签发。
公务护照由外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以及外交部委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外事部门签发。
第五条 公民因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普通护照。
第六条 公民申请普通护照,应当提交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近期免冠照片以及申请事由的相关材料。国家工作人员因本法第五条规定的原因出境申请普通护照的,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文件。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十五日内签发普通护照;对不符合规定不予签发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在偏远地区或者交通不便的地区或者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签发护照的,经护照签发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公民因合理紧急事由请求加急办理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办理。
第七条 普通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签发地点和签发机关。
普通护照的有效期为:护照持有人未满十六周岁的五年,十六周岁以上的十年。
普通护照的具体签发办法,由公安部规定。
第八条 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和外交信使持用外交护照。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联合国、联合国专门机构以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工作的中国政府派出的职员及其随行配偶、未成年子女持用公务护照。
前两款规定之外的公民出国执行公务的,由其工作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向外交部门提出申请,由外交部门根据需要签发外交护照或者公务护照。
第九条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登记项目包括:护照持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地,护照的签发日期、有效期和签发机关。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签发范围、签发办法、有效期以及公务护照的具体类别,由外交部规定。
第十条 护照持有人所持护照的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应当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护照签发机关申请护照变更加注。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持有人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护照:
(一)护照有效期即将届满的;
(二)护照签证页即将使用完毕的;
(三)护照损毁不能使用的;
(四)护照遗失或者被盗的;
(五)有正当理由需要换发或者补发护照的其他情形。
护照持有人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在国内,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在国外,由本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回国后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普通护照的,由本人向暂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出。
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的换发或者补发,按照外交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二条 护照具备视读与机读两种功能。
护照的防伪性能参照国际技术标准制定。
护照签发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三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不予签发护照:
(一)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二)无法证明身份的;
(三)在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四)被判处刑罚正在服刑的;
(五)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结的民事案件不能出境的;
(六)属于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
(七)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认为出境后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第十四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护照签发机关自其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被遣返回国之日起六个月至三年以内不予签发护照:
(一)因妨害国(边)境管理受到刑事处罚的;
(二)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被遣返回国的。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因办理案件需要,可以依法扣押案件当事人的护照。
案件当事人拒不交出护照的,前款规定的国家机关可以提请护照签发机关宣布案件当事人的护照作废。
第十六条 护照持有人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者护照遗失、被盗等情形,由护照签发机关宣布该护照作废。
伪造、变造、骗取或者被签发机关宣布作废的护照无效。
第十七条 弄虚作假骗取护照的,由护照签发机关收缴护照或者宣布护照作废;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或者出售护照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非法护照及其印制设备由公安机关收缴。
第十九条 持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护照或者冒用他人护照出入国(边)境的,由公安机关依照出境入境管理的法律规定予以处罚;非法护照由公安机关收缴。
第二十条 护照签发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护照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在法定期限内签发的;
(三)超出国家规定标准收取费用的;
(四)向申请人索取或者收受贿赂的;
(五)泄露因制作、签发护照而知悉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一条 普通护照由公安部规定式样并监制;外交护照、公务护照由外交部规定式样并监制。
第二十二条 护照签发机关可以收取护照的工本费、加注费。收取的工本费和加注费上缴国库。
护照工本费和加注费的标准由国务院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公布。
第二十三条 短期出国的公民在国外发生护照遗失、被盗或者损毁不能使用等情形,应当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第二十四条 公民从事边境贸易、边境旅游服务或者参加边境旅游等情形,可以向公安部委托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
第二十五条 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入国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向交通部委托的海事管理机构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员证。
第二十六条 本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本法施行前签发的护照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9年4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邮政法》修订的必要性
1986年12月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即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这部法律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基于当时我国邮政政企合一、邮政业尚未出现竞争性服务业务的现实,以国家邮政主管部门所属的邮政企业为调整对象,对邮政企业的设置和邮政设施、邮政业务的种类和资费、邮件的寄递运输验关和检疫、损失赔偿和有关处罚作了全面的规定。施行21年来,对于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障邮政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邮政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当前邮政体制、邮递企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现行邮政法进行修订顺理成章。具体地:一是现行邮政法的调整范围不能履盖所有从事邮递业务的企业;二是现行邮政法所规定的邮政管理制度不适应政企分开后的监管要求;三是现行邮政法缺乏对竞争性服务业务的规范。目前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之间业务交叉严重,需要通过法律明确邮递业务中的政府责任业务,形成其与市场竞争业务的界线;四是现行邮政法规定的安全保障机制相对较弱,不适应全球化形势下保障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需要;五是邮递业中已出现新的市场主体,现行邮政法中关于各方权利义务的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保障通信安全和通信秘密的基本要求。
二、将挂号信丢失损毁要按收取资费的三倍赔偿
新修订的邮政法,对邮政企业在邮政普遍服务范围内的给据邮件损失赔偿限额作了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的给据邮件,是指邮政企业在收寄时向寄件人出具收据,投递时由收件人签收的邮件。邮件的损失,是指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对平常邮件的损失不承担赔偿责任。但是,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平常邮件损失的除外。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三、完善邮政安全监管
针对当前经营信件以及包裹、印刷品等物品快递业务的主体多元化,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现有安全监管机制覆盖不到位的实际情况,修订后的邮政法从六个方面完善邮政安全监管。
一是明确规定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海关应当相互配合,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
二是规定邮件处理场所、快件处理场所的设计和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机关和海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
三是规定邮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申请时,应当考虑国家安全等因素,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四是规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并执行收寄验视制度。
五是规定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需要,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依法检查、扣留有关邮件、快件,并可以要求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提供相关用户使用邮政服务或者快递服务的信息。
六是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邮件、快件传播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内容的信息。
四、重点扶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边远地区是邮政普遍服务的薄弱环节。为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提供邮政服务,修订后的邮政法明确,重点扶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建设。
新修订的邮政法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的建设给予支持,重点扶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建设。建设城市新区、独立工矿区、开发区、住宅区或者对旧城区进行改建,应当同时建设配套的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设施。
五、明确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了保障邮政服务的制度、措施,明确了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邮政企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是,邮件寄递;邮政汇兑、邮政储蓄;邮票发行以及集邮票品制作、销售;国内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国家规定的其他业务。
新修订的邮政法还规定,邮政企业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5千克的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10千克的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邮政普遍服务。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办理机要通信、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以及义务兵平常信函、盲人读物和革命烈士遗物的免费寄递等特殊服务业务。未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邮政企业不得停止办理或者限制办理前两款规定的业务。
六、邮政业务资费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修订后的邮政法,将邮政业务资费分为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两种情况。
新修订的邮政法明确,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机要通信资费以及国家规定报刊的发行资费实行政府定价,资费标准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邮政企业的其他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邮政企业自主确定资费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制定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资费标准和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资费标准,应当听取邮政企业、用户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邮政企业应当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准确、完备的业务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材料。
七、帮助消费者维权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范企业服务质量,要求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应当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为用户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服务”,“应当在其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布其服务种类、营业时间、资费标准、邮件和汇款的查询及损失赔偿办法以及用户对其服务质量的投诉办法”。
针对实践中格式合同多有霸王条款,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实,修订后的邮政法专门规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采用其提供的格式条款确定与用户的权利义务的,该条款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格式条款的规定”,为约束企业,保护消费者权益指明了方向。
新修订的邮政法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和快件。除法律另规定外,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向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泄露用户使用邮政服务和快递服务的信息。
新修订的邮政法同时明确邮政普遍服务业务范围以外的邮件和快件的损失赔偿,适用有关民事法律的规定。
八、不得利用邮政标志车船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邮政企业不得利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从事邮件运递以外的经营性活动,不得以出租等方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新修订的邮政法,对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使用范围作出了规定。
新修订的邮政法还规定,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进出港口、通过渡口时,应当优先放行。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辆运递邮件,确需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禁行路段或者确需在禁止停车的地点停车的,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行或者停车。
九、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新修订的邮政法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第十八条 从事电子认证服务,应当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符合本法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相关材料。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经依法审查,征求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意见后,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予以许可的,颁发电子认证许可证书;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理由。
取得认证资格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在互联网上公布其名称、许可证号等信息。
第十九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公布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电子认证业务规则,并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备案。
电子认证业务规则应当包括责任范围、作业操作规范、信息安全保障措施等事项。
第二十条 电子签名人向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申请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应当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收到电子签名认证证书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身份进行查验,并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
第二十一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应当准确无误,并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名称;
(二)证书持有人名称;
(三)证书序列号;
(四)证书有效期;
(五)证书持有人的电子签名验证数据;
(六)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的电子签名;
(七)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二十二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保证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内容在有效期内完整、准确,并保证电子签名依赖方能够证实或者了解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所载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三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当在暂停或者终止服务九十日前,就业务承接及其他有关事项通知有关各方。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拟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的,应当在暂停或者终止服务六十日前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告,并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就业务承接进行协商,作出妥善安排。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未能就业务承接事项与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达成协议的,应当申请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安排其他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承接其业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被依法吊销电子认证许可证书的,其业务承接事项的处理按照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应当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信息保存期限至少为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失效后五年。
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制定电子认证服务业的具体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经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根据有关协议或者对等原则核准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在境外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与依照本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电子签名人知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者可能已经失密未及时告知有关各方、并终止使用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未向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真实、完整和准确的信息,或者有其他过错,给电子签名依赖方、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造成损失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 电子签名人或者电子签名依赖方因依据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电子签名认证服务从事民事活动遭受损失,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的,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未经许可提供电子认证服务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三十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十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暂停或者终止电子认证服务,未在暂停或者终止服务六十日前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报告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不遵守认证业务规则、未妥善保存与认证相关的信息,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的,由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吊销电子认证许可证书,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十年内不得从事电子认证服务。吊销电子认证许可证书的,应当予以公告并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第三十二条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的电子签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依照本法负责电子认证服务业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子签名人,是指持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并以本人身份或者以其所代表的人的名义实施电子签名的人;
(二)电子签名依赖方,是指基于对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或者电子签名的信赖从事有关活动的人;
(三)电子签名认证证书,是指可证实电子签名人与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有联系的数据电文或者其他电子记录;
(四)电子签名制作数据,是指在电子签名过程中使用的,将电子签名与电子签名人可靠地联系起来的字符、编码等数据;
(五)电子签名验证数据,是指用于验证电子签名的数据,包括代码、口令、算法或者公钥等。
第三十五条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规定的部门可以依据本法制定政务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旅游法》,导游人才,校企合作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我国旅游业正以旅游队伍构成的多元化、旅游文化的无国界化、旅游内容的科技化和信息化为特征飞速发展。为了破解制约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难题, 进一步巩固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 把旅游业建设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3年10月, 《旅游法》正式实施, 在其112项条款中, 明确提及“旅行社”的有45项, 提及“导游”的条款有14项, 从中可以看出旅行社运营、导游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3年时间的施行过程中, 《旅游法》给旅行社带来了诸多挑战, 也对导游产生了诸多影响。中职导游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 满足企业的用工要求, 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导游人才成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师需要研究和重视的课题之一。
一、《旅游法》实施对导游人才的挑战
《旅游法》对促进我国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面对严格的职业要求, 不少导游难以适应, 陷入了“无工作、无收入、无事可做”的“三无”状态, 继而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转行现象。借助校企合作调研的机会, 我们对宁波地区旅行社在《旅游法》实施一年后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发现了《旅游法》对导游队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 导游收入大幅度缩水, 工作热情不高
传统的旅游市场运作中, 导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灰色回扣”。但在《旅游法》的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 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终止服务活动, 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 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缺少了“购物回扣”, 导游收入一落千丈。
在宁波国际青年旅行社的调研中, 我们在与本校实习生的交流中发现, 《旅游法》实施之前, 每一次带团出去, 购物回扣比每一天的导游费还要高, 可以满足每个月的生活消费, 还可以有结余。自从《旅游法》颁发后, 导游的收入无法满足个人的支出。
(二) 缺乏优质服务, 游客满意度不高
长期以来, 导游的服务工作更多是以购物推销、自费项目为主, 引导游客自主消费。为此导游使尽浑身解数, 尽己所能“创造”服务质量。《旅游法》实施之后, 导游的职业素质成为游客的最大需求, 导游需要真心实意地为其提供服务, 但是, 长期的导游市场的混乱, 导游的专业基础知识无法应对新形势的挑战, 游客的投诉不断增加。
我们在本组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 《旅游法》的实施, 对于导游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行社更希望能够参与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借助学校与旅行社的合作平台, 从高一开始进行合作, 培养人才, 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导游。同时, 愿意对暑期、寒假、周末等时间的团队接待合作进行研讨, 对现代学徒制在旅行社的尝试运用也有浓厚的兴趣。
(三) 旅行社面临“大浪淘沙”, 职业前景渺茫
导游服务于游客, 是代表旅行社提供服务, 在法律意义上, 导游只有接受了旅行社的委派, 才能合法地带团进行工作。但是《旅游法》的施行, 对导游依存的平台——旅行社也带来了挑战。传统旅行社行业存在着“价格战”等不良的市场经营机制, 这些不良的“抢客”手段都被《旅游法》所禁止。例如,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 诱骗旅游者, 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 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 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 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在对宁波国际青年旅行社的调研中, 管理者介绍了该旅行社在《旅游法》实施后市场的挑战和整个旅行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旅游法》颁布实施, 在旅行社行业中掀起了一场“大浪淘沙”, 中、小旅行社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如果无法以自己的产品特色、服务质量赢取市场份额, 就会在震荡中淘汰出局。而要想在此次“大浪淘沙”中生存下来, 旅行社必须形成自己的品牌, 导游必须要有优秀的服务能力, 类似于酒店行业, 应以精品取得胜利, 服务以“个性化、定制化”赢得游客。
二、《旅游法》对导游人才的新要求
此次下企业调研, 我们了解到, 一些口碑较好的导游并没有出现没团带的情况, 成了旅行社的主力, 优质的导游成为《旅游法》施行后的最大赢家。未来的导游市场将回归“服务为本, 靠自己的职业素质谋生”的状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导游工作的性质和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导游职业社会化的人才发展趋势。《旅游法》的颁布实施, 社会、企业和游客对于导游人员要求逐渐提升, 要求导游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而且要具备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知识等, 其工作更加多元化和更具专业性。
(一) 导游职业素养成为焦点
《旅游法》实施后, 暴露出长期存在于导游队伍中的一大弊病——缺乏职业素养。浮躁、利益至上、不讲解、服务怠慢、讲解质量差、缺乏职业道德等类似的评价在旅行社的《游客意见反馈表》中屡见不鲜。导游职业素养成为了《旅游法》实施后人们关注的一大焦点, 也成为导游人才培养的一大目标。
与此同时, 2013年10月23日, 《旅游法》实施后的第23天, 国家旅游局将“游客为本, 服务至诚”作为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观向全行业推出, 也对导游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旅游休闲需求占主导, 导游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旅游法》在旅游市场秩序混乱的背景下颁布, 针对导游人员的服务也提出了“三不得”要求。面对旅游休闲需求, 未来的导游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加入旅行社的团队, 购买旅行社的产品, 借助自己的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旅游法》实施中, 国家针对旅游业的发展, 专门颁布了《国民休闲纲要》。在《国民休闲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旅游休闲需求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力求到2020年让健康、休闲、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国民旅游休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
旅游休闲市场的发展, 未来的旅游市场更多以自助旅游、自驾旅游为主。企业调研中, 旅行社管理层也表示, 旅行社要想在未来的市场上存活下来, 必须有自己的品牌。而这个品牌不仅是旅行社的产品品牌化, 旅行社的导游也应该成为一个品牌。但是现在所得到的导游人才, 在“品牌”的道路上还是任重道远的。创新能力、职业认知、服务技能、语言能力、推销技巧等各方面的能力欠佳, 这些都限制了旅行社的发展, 中职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能否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进行重新思考, 针对旅游行业背景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调整。
三、《旅游法》实施背景下导游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旅游职业教育是提供旅游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 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满足市场需求。《旅游法》第二十七条也明确提出,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旅行社是服务性行业, 导游的质量对旅行社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的品质, 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就需要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队伍。反思学校导游人才培养的措施, 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提出了几点的意见。
(一) 以市场需求为蓝本, 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市场需求, 应该成为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依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导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旅游法》实施后, 旅游市场对于导游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职业教育中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根本原则, 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审定、修正, 制定切合市场需求的目标, 从而更好地指导专业教学、人才培养。
(二)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 构建校企融通课程体系
旅行社需要的人才, 面对《旅游法》是否能够应对自如?企业的需求, 应该与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融合。笔者设想将旅行社对导游的需求作为导游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企业的课程应该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 旅行社的行业标准应该与学校教学课程形成校企融通课程体系。例如, 针对旅行社的岗位设置, 加入岗位对应的课程内容, 融入门市接待、计调服务、外联服务、导游服务等课程, 形成岗位核心课程;针对旅行社的文化要求, 加入普通话、英语、方言、中国历史、书法艺术、音乐、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形成素养类课程;针对旅行社的品牌建设, 融合服务礼仪、语言艺术、形象设计、推销技巧等课程, 形成提升类课程。
(三) 以行业标准为核心, 开发特色课程教材
导游人才的培养, 对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综合能力等都有着行业标准。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定期导游培训、国家各类政策等都对导游行业提出了从业标准。在教材上, 导游专业的教材应该更多以行业标准为核心, 开发真正以市场需求为核心、融入企业经营机制的教材, 让人才培养更具有实效性。例如, 将对导游的职业标准作为学校导游课程开发的依据, 校企合作开发真正培养实用型导游人才的课程, 考核的形式也以企业的人才招聘要求为依据, 设置相关的招聘环节。引入企业的评价、考核、运作等机制, 让课程教学更具实用性、针对性。
(四) 以合作企业为平台, 拓宽实践教学广度
导游服务于旅行社, 实践工作能力是其主要职业能力之一。在教学中, 除了校内的模拟情境、虚拟情境之外, 更需要真实的训练场景锻炼其实战能力。因此, 在导游人才的培养中, 应借助合作企业平台, 拓宽实践教学的广度, 在实践服务中培养导游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 帮助其提升职业素养。
例如, 导游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类似于酒店专业学生的现代学徒制形式, 实践教学活动贯穿个人高中学习生涯。高一阶段参观、调研旅行社, 采用真实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未来三年的专业学习有个感性认知, 从而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个阶段, 不能采用传统的“走马观花”形式, 可以借助“旅行社岗位一日体验”“宁波一日游线路看”等活动参与体验, 感受旅行社岗位运作、导游服务的历程, 形成最直接的认知, 寻找自己的兴趣点, 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高二阶段进行实战体验, 走进本地区或者大市内的旅行社, 进行为期一个月或者更长时期的实践, 可以采用小队伍的形式体验旅行社工作, 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从而锻炼实战能力。高三阶段进行传统的挂职锻炼, 一年的脱岗实习, 走进自己感兴趣的岗位进行再一次历练。当然, 在传统的校企合作基础上, 可以尝试利用周末、国庆、五一等节假日时间, 让学生走进旅行社, 接受旅行社的培养。在三年的时间里, 旅行社定向对自己中意的人才进行指导, 从而拓宽实践教学的广度, 尝试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 以校企共评为方式, 提高导游培养质量
导游人才的培养, 必须进行综合性评价。学校教育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应试教育, 导游人才必须符合企业需求、满足客人需求。在导游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评价不可少, 但是企业的评价更为重要, 校企共评应该成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才会更好地提高导游培养的质量。具体来说, 在导游专业学生进入校园后, 学校的成长档案、旅行社的成长档案应同时建立。课堂教学评价由学校教师、社团等考核人员开展, 旅行社的成长档案由进入实践的企业考核, 针对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价, 更重要的是, 指导学生寻找成长的突破口和提高点。在相互评价中, 了解学生未来的成长方向, 从而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
总的来说, 在企业调研中, 《旅游法》给旅游行业带来了暂时性的“小混乱”, 但是为旅游市场的正确运作开启了大门。导游人才虽然暂时无法全部适应市场需求, 但是通过旅游人才培养方式的调整, 校企合作的融合, 找到一条适应市场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的人才培养之道, 未来的导游才会成为《旅游法》施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诚信导游、优质导游。
参考文献
[1]杨艳, 殷红卫, 赵志霞.基于“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的高职导游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1) .
[2]纪丽萍.论新形势下职业学校导游专业培养策略调整——以厦门市为例[J].价值工程, 2014 (4) .
资产评估是指由专业机构及人员对资产价值进行测算的市场服务行为。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应运而生。上世纪80年代资产评估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国有资产的产权交易。随着土地有偿转让、房屋买卖、矿产资源开发等产权交易种类的扩大,在不同行业和领域里针对特定资产的评估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资产评估、房地产估价、土地估价、矿业权评估、旧机动车鉴定估价和保险公估在内的六大类评估专业,分别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和保监会等五个部门管理。全国有各类评估机构近万家,执业注册评估师10万多人,从业人员约30万人。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对于服务产权交易、完善经济秩序、维护资产所有者和投资者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行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法律规范,再加上行业多头管理、评估市场人为分割,多种行业标准和执业规范并存、行业监管薄弱,在国有产权交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领域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交易价格显失公平、资产所有者权益受损、法律责任不清等问题,亟待制定专门的资产评估法律。十届全国人大以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有关方面也多次呼吁,要求尽快制定和出台资产评估法。中央领导同志也十分关心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对加快立法进程、规范评估行为、加强行业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资产评估法是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项目。2006年6月,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了资产评估法起草组,成员单位有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部门以及评估行业协会、部分评估机构和有关科研院所。起草组成立以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考察学习、专题讨论等工作,在对有关方面提出的九份资产评估法草案建议稿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于2007年底提出了资产评估法草案初稿。在之后的四年多时间里,起草组又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对草案反复认真修改,形成了现在提请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草案包括总则、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评估委托与报告使用、行政监管、自律组织、法律责任和附则共8章59条。
二、立法的宗旨和重点
资产评估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草案起草工作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明确资产评估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资产评估行业基本制度。明确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委托人的权利义务和他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将制定评估基本准则、资格考试制度、执业注册制度、行业监管制度、行业自律制度等作为立法重点,对评估业务的专业性、操作性问题仅做原则性规定。
第二,坚持资产评估行业的市场属性,既要符合国情又要与国际通行准则接轨。明确资产评估行业是一个以市场价值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性中介服务行业的定位,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资产评估立法既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现状,也要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反映国际评估准则的基本精神,还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第三,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针对目前政出多门、执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按照“统分结合”的原则,在实行统一市场准入、统一基本准则和统一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实行不同评估类别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融合、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协调配合机制框架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制,明确行业自律职责和监管责任,为今后进一步理顺资产评估行业管理体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行政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资产评估不仅涉及资产所有者或交易当事人权益,在很多情况下还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必须加强对评估行业的行政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能力。行政监督重点放在加强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的资格资质以及依法执业的管理。注册评估师和评估机构遵守执业准则、职业信用的监督以及注册评估师的资格考试、执业注册、后续教育的组织实施等应更多地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
三、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评估业务分类。草案规定“资产评估业务包括不动产评估、动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企业价值评估和其他经济权益的评估”(第二条)。其中,企业价值评估并不是企业单项资产价值评估的简单加总,而是更多地考虑企业各项资产组合和管理方式的协同效应以及外部因素来确定企业价值的一类评估业务。上述分类既参考了国际通行的资产评估业务分类方法,也考虑了我国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为评估专业划分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关于法定评估。一般来说,某资产是否需要评估,取决于资产所有者和资产交易双方的意愿。对于特定资产评估,如国有资产、涉及公共利益的资产等相关法律规定必须委托评估的,称为法定评估。考虑到相关法律法规如公司法、证券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已有这方面的规定,草案没有采用逐项列举的方式,而是原则性规定了“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和公共利益,并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依法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第三条)。对于法定评估,草案还特别规定“应当依法采用公开方式选择评估机构”(第三十条)。
(三)关于评估基本准则。评估基本准则是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的执业指南,也是判断有关各方责任的重要依据。大多数评估行业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评估准则。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也比较分散,虽然在各自专业领域实施了一些准则、标准或规范,但存在着基本制度、规则不统一,政策、标准不一致的问题,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资产评估行业基本准则。因此,草案明确规定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评估基本准则,包括执业基本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第三十六条),各专业类别的评估执业准则和有关标准由各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制定实施。
(四)关于注册评估师。为了规范注册评估师管理制度,保证评估执业质量,草案设计了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和执业注册两项制度:一是“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第九条)。要取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资格,必须首先通过全国统一的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对于高等院校评估专业毕业的学生,草案提出“完成经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认可的高等院校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取得学士以上学位的人员,可以免试相关科目”(第十条);二是“国家实行注册评估师执业注册制度”(第十一条)。注册评估师资格考试合格者,经过两年以上的评估工作实践,向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申请执业注册,经审查符合条件者获得注册评估师执业证书。
(五)关于评估机构。评估机构是指具备相应资质条件,依法设立并从事评估业务的专业机构。草案提出,“设立评估机构,应当依法采用合伙或者公司形式”(第二十条)。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注册评估师的工作类似职业律师和会计师,其机构的组织形式符合资产评估行业的职业特点。为了严格评估机构的准入,草案还规定,“设立评估机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核准,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第二十一条)。
(六)关于评估委托人。为了保证评估过程的独立公正和评估报告的客观准确,要明确评估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在权利方面草案规定了“委托人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有权自主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执行评估业务”(第三十条),“委托人有权要求与评估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注册评估师回避”(第三十一条)等。在义务方面草案规定了“委托人应当与评估机构签订委托合同”(第三十条),“委托人应当按照委托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使用评估报告”(第三十五条)等。
(七)关于执业风险防范。在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原因造成相关当事人经济损失带来的赔偿责任,往往是评估师和评估机构难以负担的,因而国际评估行业普遍采取购买职业责任保险的做法。购买职业责任保险可以增强评估机构和评估师的风险防范能力,确保有关民事赔偿责任的落实,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利益。同时,还应该允许评估机构建立执业风险基金。为此,草案规定“评估机构应当办理职业责任保险。评估机构可以建立执业风险基金。”(第二十八条)。
(八)关于行政管理体制。理顺资产评估行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是草案起草过程中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的难点问题,有关方面各持己见,难以达成一致。从国际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趋势看,统一管理是方向。立法既要立足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行政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也应该体现未来逐步走向统一管理的趋势。起草组与中编办、国务院法制办、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经过多次协调,提出了各方面都能够接受的“统分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按照这一思路,草案设计了“国务院建立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负责协调和指导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国务院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在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框架下,负责监督管理资产评估行业。”(第六条)的管理体制,并进一步明确了资产评估行业管理协调配合机制,由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三十六条)。
(九)关于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为了规范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草案对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责范围分别作了规定:行政监管重在制定管理制度、制定执业准则、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监督法律的实施、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等(第五章);行业自律重在组织实施考试和执业注册、组织后续教育、调解会员纠纷、受理会员申诉、鉴定评估报告等(第六章)。同时规定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组织要接受资产评估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督(第六条)。
(十)关于法律责任。资产评估当事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类,责任主体不仅有注册评估师、评估机构,还有委托人、行业管理部门及自律组织等,草案对各种主体、各类责任均作了相应规定(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推荐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06-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秘密法0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11-11
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范文05-2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1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1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音乐教案07-23
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10-22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据法全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