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精选8篇)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篇1

2005-05-20 00:00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调整国有企业的战略布局,适当收缩国有经济的运作战线;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切实转换运行机制。简单地说,就是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下面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企业制度

一般而言,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历史上出现最晚,且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三种。公司制在历史上出现最晚,且在相当多的国家占统治地位。可以这样说,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法人制度,其典型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上世纪末以来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发展和形成起来的现代公司制度”。它包括明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的组织领导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生命力的文化制度。各项制度之间有机联系和相互运动,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整体框架。

产权制度。它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和源泉。明晰的产权制度,即企业资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明确,且发生分离。产权的明晰化为企业之间资产的流动重组创造了前提,也为社会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有效配置创造了条件。

组织领导制度。公司制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制企业领导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法人治理结构。

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我国的企业管理正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建立起严格完善的市场营销制度、人力资源制度、财务管理制度。

文化制度。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全体员工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体系,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综合反映。它凝结着企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现代企业制度文化选择应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提出来的,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也是相对于传统的国有企业而言的。它既有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企业制度的共性,也有本国的个性。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应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产权明晰化。现代企业的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是明晰的,彼此分离的。

2.企业地位法人化。企业不应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而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法人资格,有独立支配的法人财产,能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3.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化。在现代企业中,组成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形成比较规范的关系,彼此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4.出资者责任有限化。当企业破产时,出资者以其出资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

5.管理制度科学化。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调节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关系,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正是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具有的特征和优越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到2010年,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总结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经验,认真研究当前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妥善地加以解决,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的。1991年以后,试点工作出现了高潮,并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1998年、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几年来,在进行股份制试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效果:一是明确界定了国有资产产权;二是试点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三是建立了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进行股份制试点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降低了企业制度创新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两个层面上,即政府与企业。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政府层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关于政企分开的问题。1994年以来,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并不是很成功的。其重要原因是大多数试点企业都转为国有独资公司,主管部门仍然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不能自主经营,政企分开仍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解决的问题。

实行政企分开要明确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职责。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要负责搞好宏观经济调控,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法制建设,严格执法监督。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对国有企业享有出资人的权利,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是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能搞内部人控制,不能损害所有者的权益。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不能躺在政府身上“等靠要”,欠息欠税逃债。这是要明确区分清楚的。

(2)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体系的问题。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监督体系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绕不过去的重大问题。这几年普遍存在的国有企业老板不到位,对国有资产无人负责,“内部人控制”,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和监督体系。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探索国有资产是一级所有还是多级所有的问题。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国有资产统一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的原则,国务院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授权地方政府管理地方的国有资产。这是一种很不完善的制度。试想全国几千个县市,其资产要归国务院统一所有,实际上等于无人负责;另外也与现行的分税制和分级财政相矛盾。所以,理论和实践上都只能实行分级所有、分级管理,其中中央一级所有占大头是必然的。实行分级所有、分级管理的最大好处是产权清晰,有助于各级政府对其所有资产关心负责,从而有利于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何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目前试行的是两种做法:一是授权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经营国有资产;二是象上海、深圳市那样,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然后在下面原专业局基础上形成几个或十几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从事国有资产的运营。这两种做法都处于试验性阶段,须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建立国有资产的监督体系也很重要,我们常说国有企业要做到“四自”经营,现在看来,其中的自我约束有一定困难。国有企业要有约束机制,但实践证明,单靠国有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外部监督和约束。目前有些地方已建立由出资人对国有独资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制度,同时试行国有企业稽查特循员制度。这些做法可以参考借鉴。

(3)减债增资,减员增效,解除企业办社会负担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国有企业都有三大历史包袱:负债率高、冗员多、社会负担重。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都面临解决这三大难题。

三大难题,首推资产负债率高,资本金不足。199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4%,如果降低到国际上一般要求的50%左右,需要补充资本金4000多亿元。这需要政府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继续采取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方式,如募股上市、合资、兼并破产、核销坏帐等;对符合条件企业采取债转股。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办法,如用规范的方式将国家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及企业房产变现;积极探索国际上通行的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债务重组相结合的其他有效方式等。

其次,减少富余员工,实现减员增效。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有企业存在1/3—1/4 的富余员工,富余人员在2400万人左右。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必然选择。在企业实施减员的同时,要切实保证下岗职工的生活。如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财政、社会和企业各负担1/3的原则落实资金;要搞好职工培训,引导职工转变择业观念。政府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就业门路。从长远看,还要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形成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市场就业机制。为了形成国有企业职工能进能出的机制,也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第三,逐步解除企业办社会的各种负担。目前企业办的学校占全国的1/3,企业医院病床占全国的1/3,国有企业办医院、学校的支出占销售收人的4——5%。解除企业办社会负担,可以采取政府调整财政结构的办法,即由政府拿出一笔钱,来帮助企业剥离不必要的社会职能。初步匡算,财政每年拿出lOO多亿元,大体能解决问题。这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支付的一项成本。

2.企业层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关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当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几年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不少翻牌公司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人兼任,并由上级部门一纸任命。按照《公司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就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在理顺出资人及其代表与经理层的关系。负责公司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总经理应由董事会聘任,并尽可能采取市场选聘的办法,不能由组织部门任命。董事会与经营者签定经营协议,对经营者进行审计、考核和评价;经营者按照自己的经营业绩取得报酬。根据这几年的实践经验,建立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很重要。目前正在试行的经理人员年薪制和股票期权的办法,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同时也要注意发挥监事会对企业财务、董事、经理经营行为的监督作用。在现代公司制下,国有企业原有的党委会、职代会可分别按党章和职代会条件行使职责,发挥作用。既然是现代公司,就应按《公司法》活动,不能违背《公司法》另搞一套。

(2)关于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问题。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一部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甚至管理混乱,“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深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按照《决定》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管理工作。

首先,要加强企业战略管理。所谓战略,是涉及全局的深远的谋划。80年代以来,国际先进企业都在认真研究企业发展战略,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聘请内外部专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适时地调整战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其次,要健全和完善企业的各项制度。要狠抓定额、信息、计量、标准化等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加强考核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要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进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搞活企业机制,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抓好管理的关键环节。现代企业管理就是以成本管理为中心,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要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进行财务活动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要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做好贯彻ISO9000族国际标准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要加强对外经营工作,认真研究产品市场,努力开拓新市场和潜在市场,建立规范的市场营销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也有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其本质是重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我们要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分析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开创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局面。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篇2

王忠明先生的这篇“国企改革:从现代企业制度到现代产权制度”完成于2008年7月份, 副题是“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

2008年10月2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企业国有资产法》, 此时, 国企改革的方向及方法的学界争鸣与民间讨论正向纵深开展。

无论学界抑或民间, 对国企要不要改革并没有争议, 有争议的是方向和方法, 是国企如何改革的问题。

国企如何改革?考察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 国企改革的脉络就隐含在共产党历届全会之中, 譬如,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表述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指向, 王忠明如是分析, “强调‘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既接续‘既往’, 又强化‘开来’, 将极大地冲破一些貌似公允实则僵化的传统意识束缚, 从而深刻地改变并优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生态, 激发起更多的竞争活力。”

王忠明追问, 今后深化国企改革积极吸纳一些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 “是不是更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更符合深化改革的方向?更具有创新力和思想性?”

方向尚未最终确立, 方法还在探讨之中。对国企改革, 王忠明断言仍需解放思想, 他说, “对‘思想大解放’也必须解放思想!”

其实, 不惟国企改革。

本文侧重以十四届三中全会与十六届三中全会作为研究视角, 主要是因为前者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 后者则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时隔十年, 对于我国国企改革而言, 无疑是一个更具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深刻飞跃, 从中很能让人体会到改革的策动者和领导者们是如何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不同时机与不同阶段, 一步步地走过来, 又正在一步步地逼近或走向全胜格局的。

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凝炼为十六个字, 即“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而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也凝炼为十六个字, 即“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这两个十六字诀, 非常朴实而又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改革风格以及善于集中、概括的号召能力与动员能力。

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那么, 十四届三中全会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的呢?

众所周知, 国企改革是我国整个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作为最直观的证明, 一可自“始”看, 1978年最早启动的是农村改革而不是国企改革, 因前者相对比较容易, 而系统推进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若干年后 (1984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 标志着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二可由“终”看, 艰辛努力达二十多年, 但国企改革仍未鸣金收兵, 至今尚未进入倒计时阶段。

在中国,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比如中庸思想等) 和现实国情而选择的渐进改革模式, 决定了国企改革是最具有“摸着石头过河”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的。牵制和约束的因素太多, 任何过激的做法都可能无济于事, 甚至事与愿违。

由此, 我们看到, 困难重重的国企改革, 在初期主要是以扩权让利为主线, 继之是以双轨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承包制为主线。企业经营承包制直接刺激了国有企业增产增收的积极性, 并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政府的随机干预, 加上其他方面改革的推进, 从而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和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好转。

但是, 承包制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扩权让利, 或者说是前一轮扩权让利的自然延伸, 在旧的计划经济框架未能根本变化的背景下, 必然摆脱不了一系列无法摆脱的体制缺陷及其固有弊端, 比如企业对政府的行政依附关系依然存在;由于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依然缺位, 所谓“承包制”也不可能真正“承包”得了责任, 多为包盈不包亏, 而且短期行为严重……

因此, 即使先后采取了招标承包、风险抵押承包、完善承包指标等措施, 也难以改变此项改革或此阶段改革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逐步递减的态势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改革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 因而也有边际效益问题) 。企业经营承包制何去何从?这便是历史演进的自然叩问。

时代, 呼唤着现代企业制度!

于是, 十四届三中全会顺势而为, 庄重决定将中国国企改革的目标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指出“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在国企改革层面上对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密呼应, 表明我们党对国企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按照理论范式,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有其一些基本特征,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一种至为简洁的描述, 具体要义可阐释为:

一是产权关系明确。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所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成为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

二是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 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对出资者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

三是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 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企业破产时, 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额对企业债务负有限责任;

四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 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为目的, 政府不直接干预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应依法破产;

五是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从经济学原理或一般理论形态转化为广泛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这么一个特定的转型期, 没有强大甚至超强的推进力度, 显然不行。为此, 党中央不仅在1997年相继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上, 对前几年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企改革作了总结, 进而强调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 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 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 力争到上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即后来业内人士简称的“三年两大目标”) ;而且, 时隔两年, 又在1999年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 专门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即《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确定了从目前到2010年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 其中既重申了要努力实现“三年两大目标”, 又再次强调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从这两个前所罕见的强有力的推进举措中, 不难推导出或想象到当时国企改革的总体格局有多复杂、尖锐、举步维艰!

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提现代产权制度

那么, 十六届三中全会又缘何首次正式提出并阐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的呢?

整整十年励精图治的改革探索, 使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 成为广大国企改革参与者们的共识和共同选择。据有关资料, 到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 我国国有中小企业中有80%以上已完成改制。国务院确定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企业和各地选择的2700多户试点企业中, 绝大部分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另据国家统计局调查, 截止2001年底, 所调查的4371家国有重点企业中已有3332家实行了公司制改制, 改制面达76%;其中大多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步伐加快, 法人治理结构日趋完善, 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科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影响所及, 传递或覆盖到宏观层面, 一是整个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 整体素质及效益状况明显改善;二是整个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 不合理状况明显改变。同时, 国企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 也产生了“溢出效应”, 带动或促进了非公经济发展, 众多民营企业纷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进一步解放和培育了企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这实际上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进入新世纪后具有更加稳健、快速发展后劲的重要微观基础。

但是,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长达10年, 为何一波三折, 搞得这么吃力, 很不轻松?除了“摆脱困境”这个事关国企生存状态的硬任务交叉困扰、耗时耗力, 不可否认, 执行和理解上的种种歧义, 也制约着这项国企改革的大工程无法快速完成。

这主要源自对“产权清晰”的不同认识。经济学视野中的现代企业制度, 其理论假定首先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如果是传统国有企业, 其单一的国有产权安排原本是再“清晰”不过的。因此, 除国家有特殊要求的一部分国有独资企业, 对大多数国有企业而言,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就意味着必须从单一的国有产权重组为多元产权结构, 而在“抓大放小”中还意味着允许国有中小企业以出售、并购等方式转化为其他产权形态。正是在产权结构的变革与重组中, 才需要依据不同所有者 (出资者) 的不同产权给出“清晰”的界定。关键在于, 一旦实现了产权结构多元化, 国有企业本质上也就“背离”了原有的体制属性, 不再是传统或经典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了。而在当时, 思想解放的程度与力度未必能够就此层面完全达成共识。人们甚至在较长一个时期内, 是寄希望于在国有体制包括国有产权体系不予触动的前提下搞好一个个国企的。

很显然, 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十六字诀中, “产权清晰”是最赋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意味或改革内蕴的, 也是其根本所在、魅力所在。它直接决定着权责能否明确、政企能否分开、管理能否科学, 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如果国有产权不能动, 即使有改制甚至包装上市等举措, 也很难说是真正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在“三年两大目标”期间, 一些国企融资上市, 结果却搞出个不伦不类的“股权分置”, 实际上也反映出国有产权不可轻易流动、变更、重组等传统意识或保守观念还颇有市场和影响力, 从而大大拖延或滞缓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乃至完善的步伐。

当相当多数的改制国企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很难彻底, 同时还有不少连多少有些流于形式的改制也尚未启动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它们在产权环节上绊甚多以致踟蹰不前、无所作为, 由此, 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乃至决策层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不可能不做出更多的缜密反思与总结。比如, 在“三年两大目标”期间, 先后通过债转股、技改贴息、包装上市、社会再就业工程等方式投入了两万多亿的改革成本, 而当时全国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仅为五万多亿, 但到头来为何还是如时任总理朱基所指出的那样“机制没有根本转换”, 企业仍然难以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又如, 倘若在国有产权上不能改革创新, 是个“禁区”, 那么何时能够最终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时代, 呼唤着现代产权制度!

于是, 又一次集中党内 (而且不止是党内) 高度智慧的重大转折点出现了!十六届三中全会高屋建瓴、破风而立地做出决定,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这个框架下, 又首次正式提出并阐释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问题, 认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 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 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 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 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这些理论阐述, 特别是所述“四个有利于”, 指要精当、切中要害, 一下子又让亟待推动向前的国企改革豁然开朗、洞开天地。我们看到了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对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如何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且, 它不仅作用于国企改革的深化, 还具有多义性, 也作用于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和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作用于产权交易市场的培育, 作用于法制建设的完善 (比如《宪法》修改以及《物权法》出台等) 。它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实际需要出发, 其内涵之丰富, 又大大突破国企改革领域, 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对接、相适应。

也就是说, 相对于国企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带实质性;相对于整个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又比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深刻性, 更接近或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

如果能够按此方向坚定不移地加快步伐向前走, 中国国企改革的全面告捷应该是指日可待的!

十七大再重申“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从《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华民族走过了国企改革乃至整个改革开放跨世纪征程的关键十年。这是风生水起的十年, 也是拨云去雾、继往开来的十年。

松经风雨更苍翠, 梅历霜雪愈芬芳。

作为结语, 本文还认为, 党的十七大虽然对深化国企改革没有做出新的表述, 但并不表明不重视, 而恰恰说明我党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一系列方针、路线、政策、措施等已非常成熟乃至完备, 目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使命莫过于在行动上加快落实、加快推进、加快完成。而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战略部署相呼应, 党的十七大又一次重申要“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意味深长的, 它实际上内含着一个深化国企改革的新导向以及完善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导向, 是否也可理解为新一轮风云激荡的思想大解放的真正内涵之一?

也许,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亦即“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将真正有助于走出一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新路来, 有助于加快培育出一批甚至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来。而强调“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 既接续“既往”, 又强化“开来”, 将极大地冲破一些貌似公允实则僵化的传统意识束缚, 从而深刻地改变并优化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组织生态, 激发起更多的竞争活力。依此而论, 不久前组建大飞机公司假如能积极吸纳一些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参股, 电信业重组假如能允许甚至邀约华为等业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非国有企业介入, 是不是更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更符合深化改革的方向?更具有创新力和思想性?

现代学徒制度的借鉴、改革和推进 篇3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借鉴经验;改革现状;推进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9.2

一、现代学徒制的形成、发展和借鉴

现代学徒制度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合作教育制度。是现代社会工业化、信息化、自动化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对员工职业能力(包括制定工作计划、决策和分析复杂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等)更高要求的产物。它超越传统教育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界限,从更高层面对校企合作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使传统的精细化、机械化的岗位从属劳动被整体化、灵活性的以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代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的大趋势。

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在高度情境性环境中通过实作感知和领会职业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是学校教育出现前人类知识技能传承的主要方法。18世纪世界工业革命开始后,学校教育逐渐取代了学徒制。直到1883年,瑞士对当时最发达的工业国家英国进行研究并参照法国行业教育的经验,提出了新型学徒制的概念。后来德国将其发展为著名的“双元制”,“双元制”是一种承接历史并较好实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学徒制度。德国的异军突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思考。丹麦、瑞士和奥地利等国采用不同于德国的合作式的双元体制,按照统一的法律对企业和学校进行管理,特别是瑞士的“参与式”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澳大利亚从上世纪末开始建立现代学徒制,并在短时间内跻身世界职业教育强国。

英、美、加拿大都建有现代学徒制度,但均没有像上述国家那样成功,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缺少关注和社会缺乏支持。英美在反思制造业衰退时均将其现代学徒制发展不利作为一个主要原因。作为纠正,英国对学徒制的投入从2007年的7亿英镑增至2010年的13亿英镑,学徒数量也大大增加,2010年至2011年全英学徒为457200人,比上一年增长63.5%。近几年北美学徒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原因是雇主需要高素质员工,并希望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正是因为学徒制降低了普通教育辍学率和青年失业率,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而也极大调动了政府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发展得好的国家,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领域均有更强的竞争力。【1】

我国学徒制的发展轨迹与其他国家大同小异,只是时间的长短与先后的差异而已。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取代传统学徒制的学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确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初级技能型劳动者,但企業与学校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课程学问化等弊端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2月11日举行的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部署了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举措。他指出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就需要一个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予以支撑。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事关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机不可失且刻不容缓。【2】

二、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教育更是要首当其冲。为此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本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政府塔台、校企唱戏”的战略思维理念,用科学的立法手段和政策舆论的导向在全社会确立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职业教育作为全民终身教育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有数据表明:一个15岁以上的英国公民一生大概要经历13份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当今社会一技傍身并非能一劳永逸,所以个人的前途在于顺应变革不断学习,而为公民提供继续学习和深度提高的机会和途径,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是国家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2015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实现,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咬住“双高中”目标不动摇,要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档迈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换代,推动技术红利替代人口红利,这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法兰克福大学经济理论终身教授贝尔特拉姆舍弗尔德也建议,应当在发展过程中培育出本国具有世界先进竞争力的行业,只有这样才能支撑积极的长久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对象不仅是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均可),还可利用因效益不好而停产、待产、任务不足或面临破产的企业场所,逐步打破年龄限制吸引更多有志继续深造提高的待业、失业、转岗的员工(蓝领、农民工也可)进行再就业培训,创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工学交替、工学交流的技能切磋的终身学习型社会氛围,为受教育者开辟更为广阔的学习提升和从业选择的空间,创建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型继续教育社会。近年来虽然有许多校企合作或再就业岗位培训,但大都流于形式而成为走过场,缺乏实质性的突破,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究其原因多是培训侧重理论知识,不能学以致用;培训时间相对短促,内容缺乏深度不能满足市场和学员的需要;目前职业教育整体资源匮乏,力量薄弱,结构布局不合理,很多学校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职业劳动者薪酬及待遇相对偏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或导致人才流失;职业教育中对人格素质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塑造均有所欠缺和不足。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快,农业富余人口的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增长只能并且必须依靠人力资源质量和技术进步来实现,所以各级政府要以“时不我待”“势在必行”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世界发展潮流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为导向,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的实质性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虽然“十二五”以来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50亿资金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但是投入资金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加剧,利用率不高造成重复浪费。今后各地政府不仅要从本地区的实际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支持,还要重新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开辟多元化的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就业资格准入制和推进进修改行机制,激发每个人自我深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动力;职业教育拨款要统筹监督,集中使用,逐步实现免费的职业教育,从而吸引有兴趣有进取心的人员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继续深造和施展才华,为打造“终身制”学习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升创造条件。endprint

三、积极探索实践、总结完善,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具有最健全的经济体制的国家之一,国家成立了工会、雇主协会和国家公务员代表各占1/3的各级劳动局,负责为工人提供优质培训服务,促进职工职业能力的发展。向工人介绍劳动岗位,提供职业咨询和教育,组织工人进修和改行培训,在改行培训期间,劳动局要为进修和改行的培训员工提供无偿无息的补助贷款、生活费,是一个真正为职工服务的组织。当今职业教育强国澳大利亚政府则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运营,采用商业化拨款模式,即根据学徒人数,开设课程数量与培训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拨款。无论是德国的法律保障还是澳大利亚的政府拨款都是国家层面规则的设立和政策的保障。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借鉴国外经验,探索自我发展模式,创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3】

为此,建议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健全管理手段,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在我们这个传统的唯政策马首是瞻,行政自上而下贯彻的国度里,制度的建设、实施、监管、完善都是保障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关键因素。此外,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可以参照“慕课”(MOOC)等新的信息化教育手段改变未来教育方式和人才评价标准。这些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平台实施大规模的网络开放教育,使希望接受继续教育的人群能以极低的成本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学到自已感兴趣和需要的知识,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分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为高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搭建广阔而持久的平台。

有了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和支持,作为现代学徒制度实施教育的两大主体----学校和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群策群力携手开创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随后各省市、各地区的部分职业院校开始了探索实践,开展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校企联合培养的试点工作。出现了比如“名师进学校,学生进企业”、“大师、名师工作室”、“能工巧匠进课堂”、“技术能手工作室”等模式促进校企走向融合,但是目前从试点的情况来看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和尴尬亟待解决,诸如政策资金无保障机制、课程体系不完善、专业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不高、实习效果差、就业稳定性差,从而导致企业缺乏积极性,校企真正融合困难重重。不可否认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必须着力加强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健全企业参与制度,让企业注资参与办学,夯实产教融合的发展基础。目前发达国家将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设有专门机构并支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所以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推广依靠政府的支持和扶持至关重要,没有政策法律和资金资源的保障,单靠企业和学校的是很难完成的。

总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吸引力和企业遭遇的不同程度的用工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發展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真正做成做好,那么就会培养出一大批有技术、能适应转型升级变化的高级技术工人和成熟工匠,从而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各个地方都已经开始发力助力职业技能教育:2015年国家继续执行农村孩子读中等职业学校以上职业院校免学费的政策;从今年起到2020年,国家还将全部由财政补贴培训700万人次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拟转移就业劳动者;帮助300万人次在岗农民提升技能;为100万人次有创业意愿的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最为集中的东莞,当地政府在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让产业工人转型升级。东莞投资70多亿建起了全国首屈一指的职教城,教学方式完全和德国接轨。而在制造业发达的天津则实施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将从今年起,在三年内投资34亿元,培训120万技能人才。通过这项计划,天津市将对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给予培训费补贴,对承担鉴定任务的鉴定机构给予鉴定费补贴,对参加培训的人员给予培训津贴、生活费补贴和实习补贴。这也意味着,劳动者在天津接受技能培训不仅免费,取得相应的资格后还能挣钱。【4】

由此可见现在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也是大势所趋。因此校企双方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携手通力合作不断追踪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在培养过程中遵循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来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实施课程管控和绩效评价,从而创建一个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使受教育者拥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充分挖掘出人的内在潜力和无限创造力,为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管理上的支撑和技术上的支持,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不断完善提供和积累宝贵的经验。届时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不懈努力,一个崭新的、生机勃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必将逐渐呈现出美好的前景,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4-05-12《现代学徒制的复兴》

【2】中国新闻网2014-02-27《李克强主持国务院会议 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3】新浪网-新浪财经2015-01-25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篇4

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成,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领导体制与组织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关系明晰的企业制度。企业的设立必须要有明确的出资者,必须有法定的资本金。出资者享有企业的产权,企业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除设立时有资本金外,在经营活动中借贷构成企业法人财产。但借贷行为不形成产权,也不改变原有的产权关系。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国有企业改革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国有资产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明晰化是我国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大突破,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法人权责健全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就是使企业法人有权有责。出资者的财产一旦投资于企业,就成为企业法人财产,企业法人财产权也随之确立。这部分法人财产归企业运用,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但同时企业要对出资者负责,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形成法人权责的统一。

现代企业制度是有限责任的企业制度。企业的资产是企业经营的基础,出资者的投资不能抽回,只能转让。出资者以其投资比例参与企业利益的分配,并以其投资比例对企业积累所形成的新增资产拥有所有权。当企业亏损以至破产时,出资者最多以其全部投入的资产额来承担责任,即只负有限责任。

现代企业制度是政企职责分开的企业制度。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体现为法律关系。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企业依法经营,不受政府部门直接干预。政府调控企业主要用财政金融手段或法律手段,而不用行政干预。

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体制由科学的组织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两部分构成,现代企业制度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组织机构,它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决策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并形成制约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表明了:我们不再谋求建立某种在现代史上不曾出现过的企业制度,而是要选择已被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企业制度。关键的问题是,世界各国的实践都证明,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只能是一种特殊企业;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实际上成为一种一般的企业制度。历史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中国人只能在有限的空间中作出抉择,解决历史沉积下来的许许多多困难和复杂的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既是关系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国有企业改革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从职能、体制和运作方式上基本实现政企分开;推行公司制,初步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框架已现雏形;国有经济布局得到改善;各项配套改革向前推进,国有企业负担有所减轻;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今后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但是它的资产和产出总量将逐步增大,并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将通过不断探索而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的组织形态和运作方式趋于多样化,大批国有独资企业将被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解决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昔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和暴露出来.我们在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国有企业发展历程的同时,应当客观地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形成现有局面的原因,积极探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发展和改革的瓶颈问题.当国有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各种绕不开、躲不过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比如改革成本支付问题、历史包袱和债务处置问题、人员就业安置问题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关键是要深化5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只有在产权制度改革上有新的突破,其他各种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是要界定国有资本出资层级。有些国有企业出资层级过多过乱、资本链条过长的问题比较普遍,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影响了治理效率,还不同程度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此,根据监管能力,把国有资本的出资关系控制在两级,最多不超过三级,三级以下的企业逐步取消。二是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针对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问题,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通过规范上市、合资合作、互相参股等多种途径吸引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三是要促进产权顺畅流转。积极推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构建国有资产的流动机制,促进国有资产在流动中增值,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第二,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实施企业战略性重组。如果国有资产分布面广,单位规模小,一方面,急需发展的领域资源稀缺,另一方面,没有效益的投资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流失。那么就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除了基础设施类、共用设施类和资源类企业保留国有地位,在竞争行业里占有明显优势,能够做强做大的企业保持控股地位之外,其他企业都要采取多种形式或退出国有,或关闭破产,必须在突出主业上下功夫。国资委对所出资企业的考核重点也要放在主业上,加大主营业务的权重,促进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做强主业上,使每个企业都要有明确的核心产业和名牌产品,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次,对那些主营业务不突出、负债过重的“垃圾”公司,应破产注销一批、下放地方一批、变卖处置一批。

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一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规范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个权能主体建设,适时开展外部董事试点和推行工作,建立健全“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积极推进经营管理者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强化收入分配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凝聚和激励作用。同时,要创新监督约束办法,形成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监督约束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措施硬化监督约束机制,规范经营者行为,保障经营者健康成长。三是建立完整严密的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企业效绩评价规则,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效绩评价体系,实现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科学评价,为业绩考核、收入分配、实施奖惩提供依据。

第四,减轻企业负担,剥离办社会职能。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将国有企业改革与再就业有机结合 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分流富余人员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筹措改革成本,创造性地抓好减负工作。一是对于债务处置问题,要结合银行打包还贷的政策,做好银行债务清偿工作;要结合国家税制改革政策,为企业减轻税务负担;要通过债权转股权等形式,把企业拖欠财政的债务作为再投资处理,既可以卸掉企业债务,又增加了企业的资本总量。二是对于企业人员分流安置问题,解决好企业社会保险欠账问题,统筹考虑职工安置工作。三是积极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

第五,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一是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真正形成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二是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实现企业办公的信息化,而且要实现工艺流程的信息化,还要实现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推动企业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要继续强化以效益为核心、以质量为中心的生产经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时至今日,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认识仍然存在激烈的争论。国有企业的主要功能是体现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的主导作用,着眼于对整个经济的有效控制和调节,强调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而在竞争性领域以竞争求效益则不是国有企业的主要功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国有企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就不是简单的产权改革或放下历史包袱,而是通过剥离政策性负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转换经营机制,来保障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实现基本功能,促进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国有企业的一切改革都应当围绕这样的目标来进行,首先满足国有企业控制、带动和影响功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性安排的实现,其次尽可能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提高国有企业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服务。这一理论澄清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误区,深化了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为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篇5

刘军仪

(清华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相关学者对此已做了不少理论探讨。袁贵仁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马陆亭、范文曜指出,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是界定好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明确大学的治理结构,并以规范性的章程保证。张应强、高桂娟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是通过协调和规范大学组织的内外部关系,以保证大学的文化地位,从而使大学更好地履行其文化传承及文化创新的职责。可以说,学界对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达成了共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如何针对目前中国大学运行中面临的种种约束,在实际工作中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仍然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配合清华大学第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当前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的弊病应该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入手,理清大学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系,在探讨大学外部治理改革的同时,从制定大学战略规划、起草大学管理章程、完善大学决策机制等举措入手,积极推进大学内部治理的改革,从而开拓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新局面。

二、现代大学制度的治理内涵 大学治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注重组织绩效评估、要求决策公开透明,从而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力量与大学的良好互动关系。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不仅需要调节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持组织的运行,还需要与大学外部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适宜大学发展的外部环境。因此,大学治理可以划分为两个系统:大学外部治理和大学内部治理。

1.大学外部治理

大学外部治理主要指大学外部的制度安排及其环境,如政府对大学的监管、市场对大学的影响以及社会各方面对大学所产生的作用。大学外部治理强调重:构政府、市场、社会与大学的关系,认为政:府在高等教育治理中主要扮演协调者和:质量监控者的角色,政府应与社会、高校、公民组织合理分权,政府依法治校,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大学外部治理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倡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等,构建大学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关系。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大学外部治理的两个核心问题就是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建立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关系——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大学自主权。大学培养人才、创造知识和服务社会的传统使命及其松散耦合的组织机构特征要求大学拥有充分的学术自主权,而中国特定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也要求政府对大学的办学方向和运行模式实施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但目前我国的宏观教育管理体制对大学采取直接管理的方式,从而影响了大学活力的发挥。因此,大学外部治理的关键在于调整政府职能,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注重大学质量绩效问责,从直接管理转变为有效监管,从过程管理转变为结果管理。

建立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社会外部联系。引入市场机制不仅可以实现政府管理权力的转移和补充,拓宽大学经费来源,还可以加强大学的灵活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引入市场机制还可以促使大学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层次,增强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此外,加强与社会外部的联系,吸引社会人士参与大学治理,可以帮助大学更加明确其使命定位,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并完善对大学的有效监督。

2.大学内部治理

大学内部治理主要指为实现大学的使命定位所做的内部制度安排,如大学行政事务决策机制、教学与研究的激励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办学效率的各种方法等。大学内部治理涉及到大学各个不同利益群体(党委、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院、教授、学生、行政人员等)在大学运行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现了大学问责制结构的变化、学校内部关系和角色的重构。大学内部治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明确内部权责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制约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委和行政的权责分工与监督制衡、学校及院系权责分工与监督制衡、行政管理与学术主体之间的权责分工与监督制衡、教学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等。

明确党委和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机构的权责分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特色。党委对大学发展的政治方向把关,对重大事项具有决策权。大学校长是大学法定代表人和大学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的负责人。校长对党委负责不代表校长是党委决策被动的执行者。校长要在维护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大学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决策力。因此,明晰党委和校长的权责,将两者的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党委领导和大学校长之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

理顺大学与院系的权责分工与监督制约关系。以学科为基础组建的院系或研究中心等是大学核心教学研究活动开展的基本单位。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活动的独特性,很多教学研究活动难以在学校一级进行统一的具体管理。明确学校与下属机构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权责分工,提高下属机构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自主权,建立与下属机构自主权相对应的学校对院系教学科研活动的监督制约机制,是学校和院系关系改革的核心。

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治理的工作机制。大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科研等知识创造、传播与应用的活动,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因此,学术权力必然体现在大学基本运行活动中。但是教学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活动,需要涉及大量的人力资源、物资设备等的调配使用,需要通过有效的行政管理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因此,以学术人员组织的各种委员会机制和以专业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谐有序的工作机制是学校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

提高教师在教学研究活动中的责任意识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意识。教师作为教学研究活动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享有从事学术活动的自主权。但是教师享有学术自由的前提是履行相应的学术责任,因此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服务。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监管机制规范教师的职责。同时,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相关制度安排上应该为在校学生和毕业生提供参与教育决策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反馈机制。

注重大学文化传承,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统的精神引领作用。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极具个性,往往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人文地理风貌、个性特异的历史人物及其行为等综合作用的产物,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扬弃,逐渐形成。大学文化是大学价值观的凝练,体现为大学精神,这种文化传统可能体现在校园的碑亭草木中,体现在代代相传的各种“野史”中,也可能体现在大学使命和学校日常管理制度中。在大学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组织目标,可以让学校的运行更加和谐,成员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学校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更加强大。

综上所述,现代大学制度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支撑。良好的外部治理可以协调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可以规范大学内部的关系,形成上下互动的协商多元治理模式,促进大学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虽然良好的外部治理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在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方面,各个高校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因此,推动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可以从改善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入手。下面的讨论将主要从改善大学内部治理方面着手。

三、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的管理工具

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涉及到大学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责分配与利益平衡,往往通过各种法律、规章、政策等具体体现。虽然《纲要》提出了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要求,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管理工具和推进措施,这一要求面临着成为一句口号的危险。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从涉及大学内部治理的相关方法、规则、惯例等入手,找到有助于把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落在实处的管理工具。目前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主要任务包括:因地制宜,制定大学的战略规划;在梳理我国大学相关管理规程的基础上拟定各自的章程;理清大学主要活动的合理程序,协调相关主体的各种关系,形成比较完善的主要运行机制。

1.战略规划——为大学未来的发展定位导航

大学战略规划,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根据大学的根本使命和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未来一定时期发展的愿景,并科学合理地提出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并通过具体的战略举措实现上述目标。大学的战略规划具有全局性的导航作用,是大学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推动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管理工具。

大学战略规划具有动态性、针对性、独特性、参与性等特点。首先,大学战略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动态的。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发展机遇或挑战会经常出现,大学需要定期审视其外部环境变迁和需求变化、自身所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优劣势,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来调整发展目标或着手改革,规划未来发展,制定适宜其发展的战略规划。

其次,大学战略规划必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虽然大学的愿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同的大学,同一所大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所面临的环境、拥有的资源和约束、需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都是不同的,因此其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也必然需要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例如康奈尔大学最近制定的战略规划就明确提出在2010年-2015年期间主要战略目标,是成为公认的世界十大研究型大学之一,成为集通识教育和基本知识与影响社会和世界问题的实用教育为一体的大学楷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七大战略举措,其中包括根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优先性和学术人员退休的情况进行教师更新和加强大学宣传并接纳公众参与,从而强化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学术和教育优势。

再次,大学在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独特的文化理念和共识形成了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观。战略规划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体现,也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独特个性的彰显。正是由于战略规划是基于大学自身的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和发展定位提出的目标,因此各大学的战略规划并非整齐划一,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本科教育战略规划(2008-2013)明确提出本科教育发展的愿景是促使其本科教育成为提升整个宾夕法尼亚州本科教学和学习卓越的动力,并获得全国和国际对于这一领导力的认可。这显然也是 3

由该大学在宾夕法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的特定旗舰地位所决定的。

最后,大学战略规划也是一种群策群力、凝聚共识的管理工具,其制定过程与最后结果同等重要。正是在战略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学校管理层与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工作岗位的教职员工充分交流。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目标及实现方式达成共识。在多元群体参与下达成的共识将为学校实现战略规划奠定坚实的基础。

2.大学章程——为大学的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最高法”,为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提供了内在的基本体制安排,明确规定了大学相关部门的权责,和为了完成大学基本目标所实行的管理体制、运行决策机制,以及相关利益群体在内部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从而为大学的正常运行和实现战略规划提供了制度保障。大学章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的根本发展目标、主要使命的阐述,对学校内部治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学校与社会外部关系、教职员工、学生和校友的权责、章程的制定及修订机构的规定等。尤其是在大学内部治理当中,大学章程可以明确规范学校与下级学术机构的权责关系与监督问责机制,规范并引导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和谐运行,大大减少各种管理行为中的人为因素,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学章程也是大学精神的规范制度化,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使得大学成员将学校独特的理念和宗旨内化为个体意识,从而保证大学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目标在有序的工作中得以实现。

大学是围绕学科和行政单位组成的“矩阵型”组织,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是大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学术权力主要是对学校的学术活动具有决策权,学术权力的实现方式是教授治学,主要通过学术委员会、教授会等方式,给予教授在教学、研究、招生考试等学术事务的决策和管理权。此外,学术委员会、教授会还可以为大学的政策制定和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咨询。行政权力主要是对学校教学、科研等活动进行管理,行政是一种支持和协调活动,服务于学校的主要人员,包括教授、学生和其他研究人员等。行政人员的服务质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大学治理的效率和卓越程度。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最高法”,应该对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进行合理规范,为建立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和谐治理提供制度性保障和法律依据,贯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的大学理念,促进大学良序发展。

西方大学一般通过大学章程明确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职、责、权,下文以耶鲁大学、密歇根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章程中的部分内容为例说明大学章程的具体作用。耶鲁大学章程规定,校长是学校的行政主管者,全面负责学校各项事务、把握大学发展方向。校长有权解除或代行任何缺席或无法承担职责的行政或教学机构人员的权利,或临时任命行政或教学管理人员行使相应权力、履行职责。密歇根大学章程规定,大学评议会包含所有教授级职员,学校执行官员,各学院院长,系主任以及根据评议会大会所批准的标准和程序而指定的研究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由学校董事会指定的主要人员。大学评议会有权就关于学校利益的任何事项进行考虑,并有权就相关事项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大学评议会在其权力范围内就有关事项所做出的决定对学校各院系具有约束力。制定学术政策的权力属于院系,但如果有关院系的决策行为影响到学校整体政策或对其他院系造成影响,相应事项应提交给大学评议会决定。康奈尔大学章程规定,依据大学章程和州法律,董事会对学校拥有最高控制权,包括每个系、学院和学术部门。

总的来说,国外一流大学的章程对于学校和院系、学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权责界定明晰,有利于实现相互协调沟通,既适度分离又相互融合;部门领导者和成员的选聘机制公开透明、程序规范,监管机制科学有效、约束力强,有利于实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互相制约和协调;发扬民主,尊重利益相关者,强调参与和集体决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运行机制——大学主要合理运行机制的保障作用

大学作为创新型组织,其组织形式往往呈现出相对松散与耦合的特征,其组织成员、部门机构之间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形成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节点关系网络。大学在实施战略规 4

划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来保障这个关系网络能发挥最大效用,从而实现总体绩效的优化。大学治理的合理运行机制通过构建大学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决定大学发展中重大问题的优先顺序和资源分配机制,建立大学群体之间良好的工作合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致的认同,实现大学战略发展目标。

大学治理运行机制是否合理有效,主要表现在是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调动相关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是否有利于提高大学的管理效能和办学水平;是否有利于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等。因此,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透明公开的沟通交流机制,来确保学校各个部门和相关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为大学总体发展目标服务。首先,大学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学是一个由许多利益相关者群体组成的机构,一方面,大学使命的完成需要大学的所有相关者都能够积极参与大学的各项活动。由大学创造性活动的本质所决定,大学使命很难通过外在的压力或约束去完成。构建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是要使大学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能够发自内心地积极参与到大学的活动中去,从而能够真正地完成社会赋予大学的基本使命。其次,大学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由于大学相关主体的利益多元,需要在相关决策机制的设计中确保不同利益的表达。同时,由于大学教学研究活动的高度专业性,许多涉及大学治理的重要决策对参与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设计各种机制确保相关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参与,成为高校决策机制设计的重要原则。再次,大学要建立透明公开的沟通交流机制。由于大学专业知识多元和利益多元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不同知识背景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交互和反馈的过程中,相关利益群体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有利于达成共识并形成共同的愿景。

四、现代大学治理框架下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这一点在中国高校中取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共识。改革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沉疴,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目前,各高校已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开展了不同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由于缺乏总体的制度设计,成果往往难以巩固,其影响有限。在若干领域内,甚至出现反复。为了能够全面落实纲要,使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方向更加明确,工作更加系统,我们有必要把我国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大学治理的框架下进行梳理和分析。

1.人才培养缺乏大学战略规划指导 人才培养作为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大学作为独特社会组织存在的根本。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中国社会的全面开放也使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复杂。在此情况下,中国高校需要开展战略规划,在对国际国内形势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自学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动员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资源,来实现其独特的人才培养使命。

目前,我国高校为争取经费或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也经常制定各自的计划或规划,如“211”计划、“985”计划,或“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但是很少有高校能够真正地从学校内在发展的需求来制定战略规划,并通过这个过程凝聚师生共识,为学校改革发展形成共同的愿景和行动纲领。以学科建设为例,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学科结构发展不均衡、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脱节比较严重。目前很多学校对于这类结构性问题在通过行政性的措施进行缓慢调整,但是由于这些问题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和利益分配,推进起来举步维艰,进展缓慢。再如目前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由于缺乏对人才市场细分需求的系统分析和各自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高校人才培养趋同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在一个成熟的战略规划指导下进行。

2.学校和院/系管理的权责分工缺乏稳定的制度规范

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缺少大学章程关于校院系的职、责、权规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学校行政部门与院系之间管理权限定位不当、权责不清、分工错位等现象比较突出。学校行政部门对于院系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的微观机制干涉过多、管理环节繁琐,影响了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很多本应该是学校层面所承担的基础保障责任,却被下放到院系。例如,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保障应该由学校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但目前很多高校分割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学校职能部门没有发挥协调与监控的服务保障职能,甚至出现不同教学楼的教学科研设施由不同部门管理的现象。学校、院/系权责不清导致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忙于具体、琐碎、繁重的行政管理事务,难以集中精力考虑涉及大学长远发展的重大事情,同时,科层制的等级层次也不利于调动院系参与大学治理的积极性,不利于形成民主监督、权力制衡的机制。

3.学术人员参与管理决策过程缺乏制度性保障

虽然很多高校重视吸收教师和其他学术人员参与学校决策,但是参与的随意性较大,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在学校的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资源分配、管理政策变革等方面的参与程度不高。一般教师更多地是通过座谈会、教代会等征询意见的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决策过程,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性安排,这种参与影响往往有限。其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全面合理的大学章程来明确教师在学校不同学术权力组织的性质和职权范围,缺乏必要的程序来保障学术人员在教学、科研方面等学术活动中的决策、咨询与审议职能。学术人员、行政人员权责不明晰,使得大学管理决策不能做到“分工明确、有章可循”,容易造成学术活动中的决策失误。

此外,世界一流大学在重要的战略决策和管理决策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吸收外部的专业性意见。例如,除了学校内部的行政体系之外,往往还通过设立外部巡查委员会、咨询顾问委员会、校友委员会等机制对相关院系的战略发展和质量提高等方面提出咨询意见。

五、解决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问题的途径与措施 1.修改和完善我国大学面向未来的战略规划

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国大学应该因时制宜地对大学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制定符合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大学战略规划,在明确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使命的前提下,通过战略规划等方式,确保其人才培养结构、数量和运行模式与其根本目标相一致。在战略规划的指导下,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决策过程,在发挥学院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同时形成内在约束机制。

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结合中国高校的实际,可以考虑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组成领导小组,明确规划目标、原则及指导思想,并在起草过程中经常参与指导。其次,由院系教师代表和学校管理部门的代表组成战略规划起草委员会,并适当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参与。同时,设立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相关工作。这是广大师生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过程,也是学校与学生及广大校友,与政府及社会各个方面交流沟通的过程。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本身与结果同等重要。在多方参与、充分讨论和分析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战略规划,如果再辅以相关配套措施,可以大大减少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分歧和阻力,从而真正发挥战略规划对学校发展定位引领的作用。

2.拟定适合各高校特点的大学管理章程

《纲要》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章程建设。我国1995年《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的章程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高等学校的章程应当包含①学校名称、校址;②办学宗旨;③办学规模;④学科门类的设置;⑤教育形式;⑥内部管理体制;⑦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⑧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⑨章程修改程序;⑩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该文本内容决定了我国大学章程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在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的今天,各高校应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扩充及调 6

整。

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出发,各高校可以成立《大学管理章程》起草小组,吸收相关管理部门和院系代表参加。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大学管理章程的法律依据和依托准则。针对我国大学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对现有管理规则和文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以往有效的管理传统和做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校管理办法,整理形成书面文件。根据我国教育法规的要求,在各自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确定大学管理章程草案。制定大学管理章程草案后,在校内外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实施。

3.完善学校各层级的决策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

《纲要》明确指出,要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 篇6

2企业的内涵①定义:是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经济活动(性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而获取盈利(使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活动)、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地位(责权)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②基本要素:企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名称、办公和经营场所、组织章程等要素。有一定的资源。从事一定的经济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3我国行业的划分①第一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②第二产业:采掘、加工制造、建筑安装、自来水、蒸汽、煤③第三产业:流通部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流仓储、商业贸易)服务部门(金融保险、咨询、房地产、旅游业、宾馆餐饮、技术服务)科教文卫等部门(教育、科研、文化、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社会公共管理部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

4企业类型的划分①经营资源集特性: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技术与知识②规模大小:特大型企业>50亿、大型企业>5亿、中型企业>1亿、小型企业<1亿③地域分布:国内企业、境外企业、(国际企业)跨国公司④所有制性质: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集体联合企业;私有制企业-个人私有企业、合伙私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⑤企业组织形式:独资(国有独资和私人独资企业)合伙(中外合资和内联企业)公司企业⑥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性质:工业企业、农业、商业、物资、交通运输、金融等

5企业设立的条件①投资人符合要求②有合法的企业名称③有投资人的出资④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⑤有必要的从业人员⑥有合伙协议或公司章程⑦公司要有公司的组织机构⑧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符合法律规定 6创建企业的步骤:创意→创意方案可行性分析→制度形式选择→募集资金→验资→召开创立大会→注册登记→宣告

7①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法人代表,首席执行官②COO-operating首席运营官③CFO-financial首席财务官④CTO-technology首席技术官⑤CIO-information首席信息官,主管企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⑥CMO-marketing首席市场官,主管市场营销⑦CHO-human resource 8产权是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及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权利 9企业所有权是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统一

10产权的特征①收益性②排他性③有限性④分解性⑤流动性

11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①反映财产关系的角度不同:所有权确定财产最终属于谁,强调财产关系的物质属性。产权主要反映由财产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财产关系的社会属性②外延不同:所有权是对财产归属作出的权利规定,产权还涉及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③内涵不同:所有权以财产关系为核心设置权利,产权除了考虑财产关系外,还要更多考虑人际关系④运动属性不同:所有权始终具有独占性,产权分解的四项权能中,只有收益性具有排他性,其他是可以交易的

12产权制度的功能①功能界定②激励和约束功能③资源配置功能④收益分配功能⑤交易功能

13公司产权制度的特征①公司产权制度的基础是公司拥有的法人财产②公司产权制度的权利安排是三权分离-最终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③公司产权制度的关键是公司成为不依赖于股东而独立存在的法人

14公司组织①机械式组织:严格的层级关系,固定的职责,高度的正规化,正式的沟通渠道,集权的决策②有机式组织:合作(纵向的和横向的),不断调整的职责,低度的正规比,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分权的决策

15公司组织结构的类型①职能部门型-U型:命令统一,直接协调;但负担、协调问题②事

业部型-M型:按产品、部门、地区、顾客划分若干事业部,对其授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③控股公司型-H型

16组织结构①直线型②职能型③直线职能制④事业部制⑤矩阵制⑥多维立体⑦控股型 17公司的职权①直线职权-指挥权②参谋职权-提供咨询、建议等职权③职能职权-负责权 18公司组织机构①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②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职能参谋③监督机构:股东大会及职工代表大会选出的监事

19股东大会的投票方式①直接投票-一股一票的原则②分类投票-双重”多数的同意③非比例投票

20公司治理结构功能①权力配置与制衡功能②激励和约束功能③协调功能

21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一系列合约安排①股东与股东之间合约:有限责任及一股一票制度②股东与董事会的信托合约③董事会与总经理的委托代理合约④总经理与债权人的债务合约⑤总经理与工人的雇佣合约

22公司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①资产所有权结构、公司产权结构内生决定治理结构的选择②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外生决定治理结构的选择

23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①家族监控型-大部分东亚国家。特征:股权相当集中。董事长权力很大。以内部董事为主②内部监控型-日德。特征:股权高度集中在内部人集团中。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以内部董事为主③外部监控型-英美。特征:股权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以资本市场为基础对管理层进行监督。通过建立和建全法律、法规体系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保障信息披露

24我国产业集群的特点①

以市场驱动为主②地域分布以东部、南部沿海为主③产品以劳动集约型为主④发源地以中小城市及集镇为主⑤组织形式以非公有制度经济的中小企业为主⑥形成方式以关键性企业带动为主⑦政府作用以地方政府为主 Why会形成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不同①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区域经济的形成是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空间成本、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的结果②资源在地理空间内不是平均分布的。一种资源在某地区相对丰富,而在另一地区相对稀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如何有效地配置资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以及三峡工程等③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

26产业布局应遵循的规律:①主导产业-主导和核心。②辅助产业-协作产业。前联系产业和后向联系产业③基础产业-基础设施

27杜能圈农业布局6层次①自由农作圈,鲜活农产品②林业圈,木材,用于能源③轮作农作圈,粮食④谷草农作圈,以粮食为主⑤三圃农作圈,以畜产品为主⑥畜牧圈

28传统经济周期理论①衰退阶段:降息周期,债券>现金>股票>大宗商品(暴跌)②复苏阶段:GDP加速,股票为主,债券次之,现金贬值③过热阶段:商品>股票>现金债券,通货膨胀④滞胀阶段:经济危机,商品>现金债券>股票(暴跌)

29判断经济衰退期的方法①经济特征: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且继续成减速趋势。产出负缺口继续扩大。超额的生产能力和下降的大宗商品价格使得通胀率更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盈利微弱且实际收益率下降②宏观政策:央行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减息)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篇7

一、基本完成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十一五”期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人民银行) 稳步、有序地推进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结合各家银行的实际情况, 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工、中、建、交四家大型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革工作, 并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8年, 通过汇金公司向农业银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2010年7月, 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环境中, 农业银行成功实现了A+H股的公开发行上市。至此,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

在此期间,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突出体现在:

一是大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内部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 公司治理架构不断规范,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之间已逐步形成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 新的体制和机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其次, 内控机制和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风险防范体系不断完善,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基础管理不断加强, 风险文化逐步建立;再次, 与战略投资者的业务和技术合作计划全面落实, 战略投资者在改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转换经营机制、完善风险控制、开发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作用明显, 引“智”和引“制”效应逐步体现。

二是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社会效应和财务效益显著提升。首先, 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的效率和能力不断增强。大型商业银行在改革中践行科学发展观, 着力转变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 不断改进流程和管理制度, 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金融服务。其次, 财务状况根本好转, 呈现较强的可持续性。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显著提高, 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逐年改善, 风险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仍保持较强的盈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及财务实力和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 为中国金融监管标准和准则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推进的外部审计和境内外上市, 大大推动了中国金融监管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同时, 监管标准和准则的国际化, 也为确保中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稳步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

政策性金融作为商业性金融的重要和有益补充。面对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我国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稳定外需、扩大内需, 并着力支持实体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 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功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200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政策性银行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改革原则, 提出首先推进开发银行改革, 进出口银行和农发行也要进行内部改革, 并要求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围绕国家战略服务、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十一五”期间,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推进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改革工作。

目前, 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工作稳步推进;二是进出口银行和中信保改革平稳推进;三是农发行职能调整和内部改革取得一定进展。

三、积极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发展

“十一五”期间, 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在境内A股市场和香港H股市场成功上市, 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 市场约束进一步加强。同时,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推进光大集团和广东发展银行重组改革。2007年以来, 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推动和协调下, 光大集团重组改革工作围绕光大银行财务重组、光大实业公司设立和光大金融控股公司组建全面展开。2007年11月, 汇金公司向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2010年8月, 光大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广东发展银行的重组取得了重大进展, 资本充足水平显著提升, 资产质量明显改善。

四、有效促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

国家在积极推动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同时, 也不断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 不断完善其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十一五”期间,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管理体制框架初步形成, 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各项业务迅速发展, 风险状况明显改善, 经营效益持续好转, 支农主力军地位进一步增强。截至2010年9月末, 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余额为5.7万亿元, 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3%。产权改革进展顺利, 法人治理结构初步建立。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取得了初步成效。

五、参与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

“十一五”期间, 为防范和化解风险,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在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 开展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 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

一是牵头证券公司重组。证券公司重组是特定市场背景下的重大政策措施。2005年, 证券公司风险全面显现, 如果按照市场化原则, 对高风险证券公司特别是一些大型证券公司实施市场退出,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 不利于投资者信心恢复和市场稳定。权衡利弊, 按照行政指导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 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 以汇金公司、中国建银投资作为重组平台, 采取股东注资、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 研究确定了银河证券等9家证券公司的重组方案。2006年底, 9家证券公司的重组工作基本完成, 不仅有效化解了证券公司风险, 维护了证券市场稳定, 而且通过资源整合, 明显增强了被重组证券公司的综合实力。

二是做好德隆系风险处置工作。2004年4月德隆风险爆发后, 人民银行作为德隆风险处置小组的主要成员单位, 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关于处置德隆系风险的总体意见》, 确定由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托管德隆系, 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处置。作为工作层面牵头协调单位,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协调有关政策, 及时研究解决风险处置中遇到的问题, 最终实现了德隆从实业和金融机构中全面平稳退出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国家和债权人的损失。

三是积极推动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汲取证券公司风险形成的经验教训, 人民银行积极推动有关部门修订和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首先, 推动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为改变被处置证券公司个人债权收购及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缺口弥补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支付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建立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其次, 推动建立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以南方证券风险处置为契机, 人民银行要求利用国家公共资金和资源进行重组的证券公司必须率先实现证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再次, 推动交易所国债回购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保证了投资者资产的安全。

四是配合证监会妥善处置28家高风险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期间, 人民银行配合有关部门, 先后对南方证券等28家高风险证券公司实施了行政处置。研究制定了《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意见》、《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实施办法》、《关于个人债权收购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等政策, 为风险处置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

2007年8月,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圆满结束, 为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积极推动保险公司改革发展

“十一五”期间, 为有效防范和化解保险业风险, 提高保险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 积极推动保险公司改革发展。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 (简称中再集团) 是我国境内唯一的国有独资再保险公司。2006年底, 针对中再集团经营困难, 资本金严重不足, 不能满足保险业发展需要的状况, 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按照国务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重在改革经营机制,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改善内部管理, 提高队伍素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借鉴大型商业银行和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成功经验, 积极推动中国再保险 (集团) 公司 (简称“中再集团”) 股份制改革工作。2007年4月, 汇金公司向中再集团注资40亿美元。同年10月, 中国再保险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此外, 部分保险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篇8

只有用市场化的方式来用人、选人,才能激发起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

上海基于分类监管的标准分类监管对于管理班子形成相应的选用方法。对于竞争类企业,上海将仅管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三个岗位,有的企业总裁也将尝试放手市场化,经理层副职以及相应党群干部不再“市管”,管理层以市场化配置为主。这意味着在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上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包括股权激励在内的市场化手段将成为激活国企活力的突破口。在出台的《关于完善市管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领导人员分类管理的若干规定》中指出将对三类企业分类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法定代表人在公司治理中的中心地位。

建立在国企用人制度方面,湖南也敢于破冰。2月20日湖南省国资委发布了《湖南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公开招聘经营管理者办法》、《进一步加强监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尝试进行市场化选聘与创新经营监管方式。文件提出将分类实施动态薪酬激励机制,实现分配形式的多元化,突出强化对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中长期激励,对引进的特殊经营管理人才可根据市场价位实行协议薪酬;对省属国有独资、国有控股企业的经理班子成员、总会计师(财务总监)及其他高管可实行公开招聘。

广东省要求在本轮国企改革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管控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同时,职业经理人制度将全面推行,形成市场化的企业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贵州国资委将各企业3年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任期经营业绩考核。

上一篇:个人爱国卫生月工作总结20下一篇:激励自己的励志文章正能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