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精选8篇)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1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成为全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信息化助推全媒体时代强势来袭,其拥有跨媒介的报道体系,集合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等各种传播工具,涵盖了人们接受信息所需要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部感官,不同阶层、喜好的受众可以选择合适的媒介接受信息和实时反馈,实现传播效用最大化,促使社会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各级政府在“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时代环境下,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语境中,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问政,有效应对网络舆情,重塑政府形象成为政府面临的全新课题。

一、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发展状况

网络问政作为全媒体时代民意表达的特殊方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网络问政平台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更加热衷“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积极探索网络问政模式,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人民网“地方政府留言板”自2006年创办以来,品牌效应和社会美誉度逐步提高,在政府和网民之间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越来越多的省委书记省长、地级市领导与网民在线互动。2010年9月8日,人民网和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同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网友可直接与中央领导、代表委员、部委领导、省长书记、公安局长等政府领导、部门互动对话。网络问政在中央、地方领导的重视下,在网络媒体和广大网民的推动下,“草根们”的声音愈加铿锵有力,也使其自身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二、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特点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网络问政更彰显出“普遍化、制度化、融合化、实体化”等发展趋势。

(一)网络问政开展的普遍化

网络问政的普遍化是指经过多年的发展布局,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开展的网络问政,无论在地域、部门、机构、人员、行政级别还是受众等方面,都已具备规模化和普遍化特征。

(二)网络问政运作的制度化

网络问政的制度化是通过互联网延伸党政机关职能的一个长期过程,也是整个国家社会组织与群体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一方面表现为政民互动内容与形式变迁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党政机关行政方式、组织机构、人事结构和制度体系的完备化。

(三)网络问政渠道的融合化

随着媒体融合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与传统问政方式结合,技术层多种媒体形式、多种技术工具融合。传统问政和网络问政实现了内容与技术形式的顺畅对接,问政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四)网络问政效果的实体化

网络问政效果的实体化是指广大群众和网民在网络问政活动中表达的各种诉求,反映的各种问题,都能收到党委政府的及时回复,网上反映的现实问题能够在网下得到妥善解决。网络问政也成为了密

切联系群众,关注民生民情的务实举措。

三、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效用

(一)职能转变: 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网络问政开启了政府了解民意、排解民忧的新窗口,助推服务型政府建设。网络问政搭建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在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的今天,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民众与政府二者之间的平台,有效缓解二者之间的紧张程度,一定程度的释放社会的不满情绪,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网民通过网络“晾晒”或者“吐槽”,使众多隐性的社会问题显性化;政府透过网民的境遇和心情,为显性化的社会问题分配政策资源,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确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自下而上的分解服务目标,布置服务任务,划分责任范围有助于促进政府转变执政观念,有效提高了服务型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二)参政议政: 拓宽公民参与政治途径。博客、微博、论坛、手机等现代工具所带来的问政形式的多样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热情,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范围、渠道、手段和效果。传统问政形式也在全媒体时代的倒逼下谋求变革,比如网络信访、网络听证、电子市政厅等,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参政议政方式,都可以畅通与政府对话的网络渠道。

(三)网络监督: 政府工作透明化的必要条件。权力的正常行使离不开对其规范、限制和监督。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是确保权力规范、透明、阳光的必要条件。传统媒体的独立和成熟使其不再以党政喉舌、传声筒这个单一的角色存在,而是承担了更多社会监督任务,各种反映社会问题、矛盾的板块、栏目见诸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网络监督以其特有的优势从多种监督形式中脱颖而出,跨越中间环节,方便快捷,廉价高效。由众多网友编织的网络信息“监督网”促使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网民监督。

(四)引领舆论,化解矛盾:塑造政府崭新形象。网络问政的往往是多种矛盾激烈碰撞所引发的社会深层问题,政府检测、追踪网络舆情的能力,化解矛盾的态度直接关系全媒体时代政府形象的塑造。由于网络与现实的双轮驱动,现实矛盾如得不到恰当解决便会在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水军的集体推动中膨胀,借助浩大的舆论声势逐步走到媒体、政府面前,吸引决策部门的眼球。网络问政帮助政府辨析问题的轻重缓急,使政府在应对危机中从容镇定,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政府处理问题的“导航仪”,塑造形象的强有力工具。

2009年7月江苏常州网友“认真”在常州中吴网、化龙巷等论坛发帖称该市环保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今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通过网络发帖对网友“认真”发动“人肉搜索”,后来,环保局长周斌向他送上了2000元“网络监督奖”,以此感谢他对常州环保工作的监督。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认为,在当下部分地方政府的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把持批评态度的网民说成“别有用心”,甚至不惜千里迢迢地跨省抓捕网民的背景下,常州环保局长周斌对于批评其工作的网民的态度无疑博得了掌声一片。

“批评有奖”应该成为尊重公民监督权、表达权,善待网民的又一个范本,“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的工作不可能完美无缺,可以说,网民们恰恰是监督政府施政的一面“明镜”,“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目的也正是要把这面镜子擦得更亮。

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川北,毗邻陕、甘两省。“数字鸿沟”的原因导致四川的网络问政在全国不算走在前列,广元实行网络问政是在2008年,时值“5·12”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政府工作千头万绪,群众也急需与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对话。广元市因此开通了网络社情民意直通车、建立书记、市(县)区长、部门网上信箱,开办“建言献策”论坛。2010年12月开通“微广元”官方微博。政府几年来共搜集到全国各大论坛涉及广元市的8500余条网民诉求贴文,市内“建言献策”论坛的3810条意见和建议,一一得到官方ID回应,广元因此成为“24小时在线政府”。市民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投身于参政议政中去,为市政建设出谋划策。由于书记市长信箱的一封检举信,2010年4月市政府全面开展违法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因为建言献策论坛的一次讨论,2010年2月市区64座公厕陆续实现免费。截止2011年底,市网管中心收集来自人民网、四川在线、广元新闻网等留言板留言网民投诉、求助、咨询5.5万件,回复率100%,办结率99.8%。2008年以来,广元市连续保持非访“零进京”、集访“零到省”的记录。

总之,我认为网络问政不仅构建了政府、公众、媒体参与社会生活的现实图景,也诠释了在媒介融合时代的新媒介理念,这为构建和谐、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的开辟了新途径。各级政府应该愈加重视网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2

(一) 网络的发展与网络舆情的产生

21世纪是人类走向信息社会的世纪, 是网络的时代。当前计算机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计算机本身的性能越来越优越,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它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而且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然而, 任何新事物必然要经过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网络也是一样, 它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何把网上大量的信息转换为人们生活中的最有用的资源, 将网络发展的优势最大化、将其潜在的弊端最小化, 已成为计算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 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 网络舆情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所谓网络舆情即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网络舆情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 (RSS) 等途径。网络舆情形成迅速、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 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对社会影响巨大。

(二)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隐患的存在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 成为各种政治势力和宗教组织进行宣传、炒作的阵地和手段, 成为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与文化、意识形态渗透活动的重要工具;违法、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连性、开放性和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 实施网络欺诈、网络赌博、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全球许多地区和城市先后发生网络热点与敏感问题炒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突发性事件等, 都与网络舆情恶意炒作、煽动、勾连有着密切的关系[2]。

在高校校园中, 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和情感都较为活跃, 在网络舆论中则表现出较其他群体更为活跃的思维、更为开放的言论和更为张扬的意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成熟的过程中, 尚未成熟的思维和意识往往容易受到各种言论的影响和鼓动, 严重影响学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 同时也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埋下隐患。

二、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等, 构成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并形成了具有大学生群体特征的高校网络舆论行为[3]。高校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和一般网络舆情一样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偏差性等特征, 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与一般网络舆情主体共同存在身份的不确定性、隐蔽性和聚众性。除共性之外, 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身份的特殊性体现在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思维特征以及社会角色上, 使他们在舆论中的情绪、态度和意见表达上呈现出特有的方式, 因此, 高校校园内的网络舆情还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群体性:体现在高校大学生年龄相仿、观念相近、涉世不深、容易冲动, 遇到敏感性话题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从而形成群体性意见。二是主观性: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价值观念还有待完善, 理想化要求较高, 对事物的认识主观冲动, 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最易受到别有用心之人的利用与煽动。

(二) 高校网络舆情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系

1.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正面影响

(1) 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情有助于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尤其是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 网络体现出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信息的多源化及快捷方便使得学生在网络这样一个自由的平台上及时参与互动、发表意见, 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学习与就业压力, 而且开放性的网络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限制。 (2) 网络舆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网络良好的舆论动向可以引导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良性互动, 通过网络平台无形中构建和谐校园,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网络是学生认识世界, 了解新鲜事物的最便捷方式, 学生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前沿信息, 通过网络舆情进行事态分析, 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 而且促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上能够紧跟时代步伐, 认识国家发展态势。

2.校园网络舆情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舆情与校园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网络舆情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的冲击,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网络中的负面言论、损害国家安全稳定的虚假信息以及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煽动与引导成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尤其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的最大隐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思想开放、大胆前卫, 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最容易被虚假信息和言论所左右, 因个人意志的不坚定而成为受他人摆布的替罪羊。 (2) 大学生思想不成熟, 办事没经验, 往往容易通过网络, 尤其是在各种舆情的诱导下, 发表错误言论, 作出错误决定, 侵犯他人隐私, 违反国家法律。 (3) 网络舆论中的负面信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伦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最主要的冲击对象即为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人。当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开放式网络言论交织在一起时, 青年人的价值体系与伦理道德观念交织在一起, 为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4) 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人机交流容易导致学生性格趋向偏差, 产生孤独压抑的心理状况, 尤其是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 沉迷于网络生活更加不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网络舆情影响下的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 网络发展的高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国外各种文化思想的冲击。然而, 当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之后, 随着信息技术, 特别是互联网络的出现和急速扩张, 又一次引发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 网络迅速普及, 人们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烈, 大家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的网络发表观念、吐露心声、抒发情感。但是, 网络作为一新兴媒体, 其更新发展速度之快是其他新事物无法比拟的, 这就使得人们对它的管理、控制、监察力度并未随之发展而完善, 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违法现象、道德问题, 更容易在网络舆论中引发争议。对于高校而言, 校园网络文化安全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存在潜在的威胁。

(二) 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是指事先不能准确知道某个事件或某种决策的结果, 即只要事件或决策的可能结果不止一种, 就会产生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甚至可能影响到一次活动的成败。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随意性等特征决定了校园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 正是这种不确定性, 使得重大事件、热点事件、突发事件、敏感事件通过网络舆论广泛地释放出来, 其中负面情绪的影响力也随之而迅速蔓延, 势必成为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重大隐患。

(三) 校园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

校园网络空间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 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 年纪轻、阅历少、自控能力弱、抵御诱惑的能力差, 他们崇尚自由、思想单纯, 考虑问题理想化。这些特征充分说明了校园网络的参与者是一个特殊的、备受关注的群体, 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思想状况与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息息相关。但是, 开放的网络资源往往会让大学生群体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生活中迷失方向, 我们不能像历史中的闭关锁国那样将网络驱逐在外, 因此, 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发挥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将是我们开展学生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四、基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1月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 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提高网上引导水平, 讲求引导艺术, 积极运用新技术, 加大正面宣传力度, 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因此, 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 健全管理机制, 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使互联网成为高校传播先进文化与思想的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网络舆情信息来源广泛, 随意性很强, 难以实时监控, 难以进行识别和辨别, 难以找到突破点, 借助于舆情监测系统, 自动采集网络媒体发布的网络新闻是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通过监测系统的网络信息采集、网络信息智能处理, 可以快捷有效地进行信息抽取、自动分类、自动聚类、话题探测和追踪, 开展分析研判, 形成对网络舆情信息自动监测和分析。如中国人民大学于2010年自主开发完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覆盖互联网上5个代表性论坛 (强国社区、新浪论坛、凤凰网论坛、猫扑网、天涯社区) 的29个板块 (可根据需求扩展) , 3000多个新闻媒体, 数十万个博客;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与国内知名定向搜索与网络监控技术供应商谷尼国际软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网络舆情研究单位。然而, 国内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多数停留在科学研究阶段, 由于购置成本高等原因, 目前将其应用于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维护方面的高校并不多。因此, 高校在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 应重视通过采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有效地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的管理。

(二) 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普及

我国信息网络的物理基础较为薄弱, 管理与技术手段的实施还不尽完善, 加上公共网络信息安全的意识和管理者观念相对落后, 信息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和水平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因此, 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是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最有效措施, 只有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法律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与构建。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 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 同样要做到有法可依, 网络舆情的监管法律亟待完善。与此同时, 在高校校园中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 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 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 高校信息安全监管及舆情引导队伍的建立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是辅助工具, 国家网络法律法规是保障, 除此之外, 一支过硬的监督、管理与引导队伍及相关机构建设是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管与引导的重要保证。这支队伍包含两个职能:一是监督与管理, 二是引导。监管队伍应由高校网络中心选拔专职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过硬的专业人士来担任, 这支队伍要求思想可靠、责任心强、技术扎实, 能够及时捕捉网上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提炼, 及时报送处理舆情。同时这支队伍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能够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 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引导队伍应由思想政治过硬的学校宣传、管理干部担任, 这支队伍既要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相关政策研究和舆情研判, 也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舆论引导的工作规律, 只有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才能在引导中做到有理有据、游刃有余, 使网络舆论引导尽快取得成效, 为危机事件的圆满处理奠定坚实的舆论基础[5]。

(四)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预案的构建

高校校园网络中的学生个体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及妥善解决, 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 因此, 维护校园网络文化安全需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网络舆情引导的工作预案即通过对网上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 增强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动态的能力, 预测发展趋势,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 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要求制定周密的应对网络舆情的预案, 做好预案的实战演练, 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战性、严密性、可操作性和高效性, 并在日常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中反复修改, 常备不懈, 防患未然, 为可能发生的网络监控舆情走向做好充分的准备[6]。

(五) 网络舆情表达渠道的开设

网络既为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困难, 也为其提供了重要平台, 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互动性是调动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网络舆论事件数量猛增, 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社会紧张度正在上升, 疏通民意表达的多元化渠道, 不失为进行舆情监管的最佳方案, 也是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最紧迫要求。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量, 树立宣传正面典型, 营造出一种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畅通民情、民意反映渠道, 使大家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 通过开设领导与学生、辅导员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方网上对话, 既可以让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实现对大学生的群体教育, 扩大宣传教育对象的广度, 深化教育效果, 维护了校园网络的安全稳定。

摘要:网络这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的同时, 也对我国政治、文化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网络舆情日益成为社会整体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所肩负的未来社会责任要求, 使得对校园网络文化安全的关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大学生的网络舆论引导任务日渐繁重。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与网络文化安全的分析与研究, 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建立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文化安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18) :79-82.

[2][4]范立国, 王红斌.网络虚拟社会的现实化管理问题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6) :36-40.

[3]任海.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特点及引导策略[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 :134-136.

[5]李伟东.学生危机事件情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7) :49-52.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3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舆情 网络问政 功能 挑战

引言:目前,互联网已推动社会进入了大众麦克风时代。它以其传播的开放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赋予了普通民众更多的话语权,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造就了草根新闻时代特有的言论表达方式,由此而引发的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问题影响到人们工作生活和社会稳定。从“瓮安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从“地沟油事件”到“神木房姐龚爱爱事件”,频发的网络舆情事件走进了决策者们的视野,也得到了广大网络管理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概念

提及网络舆情的概念,应首先弄清楚网络舆情同舆情、舆论之间的关系。关于舆情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狭义上,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包括“情、知、意”三个因素,是公众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表达和反映。在广义上,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它包括“民情、民力、民智、民意”四个因素,是公众对社情民意的反映。舆论在汉语语境里以民意为基础的,是指多数人普遍关心的具有共同利益的重要问题的一种公众意见或言论。舆情和舆论是既存在一定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而舆情是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意见,舆情可以向舆论转化,是一个比舆论内涵更为宽泛的概念。研究舆情的基本目的就是引导和控制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基于舆情与舆论的关系、网络舆情是社会现实问题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延伸和反映以及网络虚拟社会的信息传播特点,有学者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说明了网络舆情在实质上是人们不再寻求法律手段,而是寄予舆论造势、道德约束、施加集体压力与政府争夺政治与文化话语权,是意识形态中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

其次是网络问政的概念:政府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及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民可通过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民生问题及公共事件、重大事件等进行询问,并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互动,统称为网络问政。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创新形式。它的含义是指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技术形式,进行党政机关和民间的平等对话,在网络中显现公民民主需求的政治手段和行为。

二、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功能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网络问政成为民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之一。网络问政的主要功能:行政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及回答网友提出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民生问题、重大事件及公共事件等进行询问,发表意见和建议的行为: 其一是网民的问,公众个体或群众向社会或党政机关部门及其领导通过互联网提出或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行使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二是行政机关的答各级党政机关领导通过互联网问政于民,实现科学民主决策,解决网民的网络问政,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络问政的引导机制。”

三、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面临的挑战

在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高度媒介化的透明社会,一个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社会,一个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意识空前提高的社会。如果不重视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政府最终将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当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网络公众话题成为新闻媒体的重大题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问政的增长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状态;其二是网民对舆情阅读的习惯逐渐走向常态(如李克强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提及今天的人们每天起床打开手机先查PM2.5指数);三是网络问政对未来市场的担忧。

2、网络信息海量,鱼目混杂表现为:一是除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网上发表消息和意见外,可以“人人成为记者”;二是中国目前博客作者已高达4300万,数量居世界首位。

3、新媒体舆论传播主题情绪化、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倾向单一化明显表现如下:一是40岁以下网民占84.4%,青少年网民占51.8%;学历程度高中以下网民占74.9%,对时间认识不全面,反映问题易于情绪化,容易引发有害舆论。二是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现实的各种矛盾融合问题易使民众产生“仇官”“仇富”等心态,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产生明显的倾向性。

4、新媒体成为中心传播平台成像状态一是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不复存在;二是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与网民对信息的需求不匹配;商业网站的受欢迎度远远高于官方网站。政府官员现身网络,官民互动成为新风。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开始以参加网络访谈、通过网络发表祝福、回复网民留言等各种形式“触网”。这使网络舆情出现了由单一方向的网民讨论、建言向双向的官民互动发展的态势。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渠道,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公众”新互动模式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

四、结论

我们正处在媒体事件时代,既包含突发事件,也包含常发事件。这些事件因媒体而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从非典开始,媒体事件从一年一二起,逐渐变为一月一二起,一周一二起,现在增至一天一二十起。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社会问题的报道反映,眼前会让相关政府、官员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它能揭示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资料显示的人民网统计,截至2011年12月中旬,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已有网友留言约60万条,近50位省委书记、省长,100多位地市级领导公开回应网友留言,8000多项网友问题得到落实解决。

在媒体事件的处置中,我们面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与挑战,政府和官员最终是要正视问题,解决构建和谐的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内环境正是此文要表达的初衷。

参考文献:

1、高红玲 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 新华出版社 2011年9月

2、邹建华 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9年3月

3、邹建华 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 党校出版社 2009年3月

4、马映红 关于网络舆情基本特点的思考[J]. 学理论. 2010(18)

5、向妮娅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对策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12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4

舆情监测http://

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动融入到互联网“虚拟社会”中去,规范和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强化政府与网络社会的互动和与网民的共鸣,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效应。

(一)理性面对涉税舆情。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要将舆情视为“民情”不能看作“敌情”。涉税舆情虽非全部准确,但这些“声音”都非常直接、坦率,“乐言”能鞭策、激励自身,“杂音”亦应接纳、分析和疏导,做到尊重民意,而不被民意束缚甚至挟持。因此,在对待负面舆情时,税务部门应视为是一部分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群众在关心支持部门工作,是一种最有效的监督爱护。要从部门内部多查找主观原因。要及时掌握涉税网络舆情,第一时间进行引导,最大限度地把涉税舆情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 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 熟悉新形势下舆论监督的特点和变化, 掌握网络舆论监督和舆情形成的规律与形式。

(二)合理利用网络舆情。要注意网络民意和网络舆情分析,积极

发现案件线索, 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事态扩大和恶化,以网络舆论监督促工作、促整改、促提高。要作好“疏导”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系统内的先进人和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做好疏导解释工作,消除领导与干部、干部与干部之间的误解,不能让内部人员成为社会舆情的负面“推手”;加强政务公开,提高行政透明度。要针对互联网高度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第一时间传达税务机关的声音,用正面声音主导网上舆论,群众对税务工作理解了、熟悉了、认同了,谣言就难以站得住脚。

(三)建立舆情工作机制。各级税务机关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加快建立管用有效涉税网络舆论收集、分析、研判和回应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产生实际效果。要建立舆情危机预警机制,有计划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处置;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围绕网络热点问题,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当事人当面交流等方式,抓住事初、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舆情走向,及时披露信息,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在网上刊发,解疑释惑,维护网络正确舆论导向,逐步形成健康的网络氛围;要建立网络舆情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论技术监控,建立敏感信息数据库,定期搜索反映税务机关的负面报道,做到发现负面舆情,快速上报掌握准确信息,形成权威信源分析舆情走势,判断发展走向,制定处置方案,提出网上反馈信息组织舆论正面宣传,形成网上舆论主流持续跟踪网上舆情变化,适时调整完善网上传播策略;建立舆情

信息反馈机制,将对网上舆情信息的处理意见和处理理由反馈给群众,化解矛盾,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舆情信息共享机制,积极与宣传、公安和互联网专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他们在网络舆论宣传模式、管理方法特别是舆情热点搜索、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协助支持,促进网络宣传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专业化。

(四)要有应急危机之策。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有巨大优势。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无限性,决定了网络舆情具有传递速度快、指向性强、被关注度高、持续时间长、负面评价大等特点,这给舆情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对此必须涉定应急预案。果断处理突发危机,在第一时间对涉税新闻、网民发帖予以高度关注,及时进行调查,果断作出处理,并在恰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及时解答网民和其他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就能够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化解社会矛盾,能够提升税务部门的公信力。化解负面舆论炒作,以正面负责的态度做好说明和解释工作, 及时在网络和媒体上告知事件的发展情况和处理过程。提高应对媒体的策略,舆情事件发生后,要果断决策,迅速统一思想,“快讲事实,慎讲结论,换位思考,透明公正”,抢先发出声音,先上网,后见报;先简报,后详报,第一时间占领信息高地,避免让谣言扩散,正确引导舆论。

(五)要有舆情治本之策。要深化政风行风建设,做好领导干部廉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5

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它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意见、建议、诉求、情绪态度等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时代的信访舆情也成为影响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对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信访网络舆情对信访工作的挑战

信访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个分支,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信访问题、信访人、信访工作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在这种条件下,信访网络舆情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传统信访工作模式的挑战。

面对信访问题上网增多、网上串联增多、借助信访个案煽动群众情绪增多、网络群体性事件增多,以及网上炒作网下行动增多等新情况,信访工作向网络领域延伸是形势发展的必然。因此,信访部门必须创新工作理念,转变方式方法,立足现实、网络“两个领域”,关注访民、网民“两个群体”,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二是对信访制度的挑战。

一些网民从对信访问题的关注,转向对信访制度的质疑。特别是一些学者的参与和一些地方官员不负责任的言论,致使网上各种质疑声、批判声此起彼伏,而主流声音却不够强大,有的甚至淹没在各种杂音之中。一些误解的、扭曲的声音一旦形成共振共鸣,必然动摇群众对信访工作的信心和对信访部门信任。

三是对信访工作公信力的挑战。

传播力、话语权、透明度是目前信访工作亟待加强的“短板”,解决信访工作有力量、有形象、有权威问题,必须把网络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堡垒和阵地,作为沟通群众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进一步密切各级党委政府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做大做强。

四是对信访干部能力的挑战。

面对信访网络舆情的新变化,信访干部普遍缺乏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强烈意识和有效举措,既不善于运用网络弘扬信访工作主旋律,放大主流声音,又不习惯在网上旗帜鲜明地展开针对性工作,消除群众疑虑,避免形成炒作。因此,要把熟练使用网络当作信访干部的—项基本功,提高精通网络文化、通晓网络语言、掌握沟通技巧的本领,让信访工作的主流声音、正面信息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放大,让广大网民听得进、信得过。

二、当前信访网络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当前,涉及信访网络舆情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专项网络舆情研究方面显得较为滞后。在实践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目前,信访部门对信访网络舆情的管理相对滞后,有的甚至依然保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宣传思维”。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一些领导干部有的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主动意识,习惯于三缄其口,奉行“多干少说”、“言多必失”的教条,放弃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引导的机会,甚至把新媒体当成“敌人”,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有的把所有媒体都当作党报党刊来看待,要求按自己的要求进行报道;有的把“正面为主”等同于不允许有批评监督报道,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对立起来;有的奉行“摆平就是水平”,用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方法“贿赂”媒体;对于境外媒体,由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上接触少、顾虑多,一般采取回避态度,不愿、不能、不敢主动面对。在这种落后意识观念的支配下,甚至有些领导干部说出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要是没有互联网就好了,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之类的“雷语”,更不用说研究、熟悉和把握信访网络舆情规律特点,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了。

(二)媒体跟风炒作明显。

信访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媒体往往热衷于这类话题,认为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眼球,获得关注。在报道中,媒体习惯于把看作弱势群体,甚至在没有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就主观推断,认为信访人所说所做都是正确的,而把矛头指向政府机关,给政府机关的工作带来很大压力,使其处于被动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一些信访人缠访闹访行为的发生,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反应迟缓应对滞后。

面对信访网络舆情这一新型社会舆情,处理方法却陈旧、简单,反应滞缓,不能与时俱进。常表现为:一是发现网络负面信息后,不注重引导教育,一删了之,一堵了之;二是没有准确把握法律尺度,对负面信息制造者滥用强制手段,受到网络舆论的谴责;三是对负面信息发布后,反应迟缓,没能及时组织力量回应,错失处置的良机,造成工作的被动;四是对网上舆情调查不严谨,在真相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急于发布结论,引起更多质疑和不满。有关专家通过对一些网络热点信访事件的分析发现,在很多网络热点信访事件的应对中,很多部门基本属于一种不作为或者错误作为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手段都比较弱,水平也都比较低。这已成为当前舆情应对的一块短板。

(四)缺乏专业力量支撑。

目前,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已开始进行积极有益探索,但专门针对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由于信访部门机构小、人员少,分工不细,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处理,没有专门舆情监测分析工作软件,工作手段原始低效,加上与有关网宣部门的联系机制也不健全,因此一旦出现信访网络舆情,也只是就事论事,疲于应付,常处于被动的局面。

三、信访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信访网络舆情管理,是一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实现媒体与政府机关的互动合作。

在面对信访网络舆情事件时,媒体与政府机关应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一方面,注重提升领导干部同新媒体打交道的素养和能力。媒体可以尝试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报告会、新媒体应对情景模拟等多种方法,帮助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新媒体基础知识、运行模式、传播理论、传播特点、传播规律、影响力较大的国内外媒体的基本情况和倾向等。同时,锻炼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善用媒体的能力,使其能够及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有关信息,通过精心设置政府议程,引导媒体议程,进而影响公众议程,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政府机关应加强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日常沟通与合作,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为解决信访问题做出的艰苦努力、取得的突出成效,大力推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权益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以强有力的正面宣传,压缩负面报道空间。通过与媒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通过媒体传递声音,掌握话语权。

(二)确保“四个做到”,进一步提高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实战效果。

首先,做到预案建设要到位。只有做到了准备充分、计划周全,才能为做好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信访网络舆情的引导也是这样的。在实践中,要根据它形成的不同原因及表现形式,建立不同类别的信访网络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预案,只有对各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的职责任务有了明确的认识,当出现了信访网络舆情或危机事件时,才能做到立即启动,协同作战,相关部门及相关媒体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引导与化解工作,不会出现准备不足,未战先乱的情况。

其次,做到迅速反应要及时。在面对信访网络舆情事件时,不能消极地对待,要做到积极主动、迅速处理,通过具有说服力的事实与科学的方法积极应对,在第一时间使公众对问题有所了解,以免让人产生“不作为”的印象。比如,在处理问题时,要做好对事实的摸清与排查工作,联络网管部门处理帖子,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做到积极有效地处理,使所有的事件在引起传统媒体的炒作之前就大事化小,避免事件的扩大化与复杂化。

第三,做到战法研究要灵活。应对信访网络舆情时,要考虑公众的意见,对公众在该舆情事件中的需求、利益进行综合考虑,还要注意应对的方式方法,不但要澄清事实,还要讲究情理。对待网民的“拍砖”及过激的言论等,要做到沉住气、搁得下面子,对事情进行冷静的分析、平和的交流、坦诚地沟通,达到在交流中得到理解,在沟通中达成共识,在讨论中凝聚人心的效果。比如,如果正反两方出现了激辩,可以通过扬正抑反的方法,通过正面的引导,不断使正面舆论力量得到增强,使负面声音被压制;对于舆情发起者即舆情“领袖”明确的,可以通过抓主带次的方法,先对舆情“领袖”加以控制,再对其他一般社会成员的言论取向做进一步的把握,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四,做到处置措施要得当。由于官方应对网络舆论的经验不足,当面对网民关切的问题时,有时会出现“挤牙膏”式的回应,让舆论的焦虑进一步扩大化,导致陷入舆论的漩涡中。所以,当发生信访网络舆论事件以后,要进一步发挥工作机制的优势,做好打“组合拳”的准备,不能进行无所谓的争辩,不能乱炒作,不能人为制造热。此外,还要敢于打破常规做法,及时跟进,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事件的真相进行调查,在第一时间将真相公布给群众。当事件非常复杂,可以根据对情况和处理做到分段公布,进一步满足公众的期待心理,不至于使谣言在网上肆意传播。

(三)建立和完善信访网络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

第一,完善和改进新闻发言人制度。20xx年x月x日,国家信访局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情况,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信访工作领域,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在一些因信访网络舆情问题产生的重大事件面前是第一新闻发言人,需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向公众说明情况和应对措施。由于很多事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料性,容易带来恐慌情绪,公众渴望及时获得准确信息。新闻发言人需要及时、正确地掌握信息源,以法定的传播渠道把权威信息传播出去,有效控制舆论导向,避免事态激化,确保社会稳定。

第二,建立完整的信访网络舆情采集分析体系。舆情采集分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兼具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舆情采集分析团队,加之相应的硬件支持,才能形成完整的舆情釆集分析及预警体系。多层次舆情采集体系,应以政府采集为主导、民间和其他机构的采集为重要补充,通过搜索引擎等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对舆情的24小时监控、采集、分类、筛选和整理。同时,可设立舆情分析评论员的岗位,配备专业人员,具体开展舆情的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及研判和引导工作。

网络舆情与伦理道德 篇6

电网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产品与服务的自然垄断性,决定了其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公共关系,必须应对越来越密集的公众舆论监督,也即意味着必须随时应对网络舆情对企业形象的冲击。如何科学应对舆情、正确引导舆论,是电网企业必须掌握的技能。一.舆情危机成因

了解舆情的成因,是电网企业做好舆情工作的基础。电网企业相关的舆情危机主要成因有两类,一类是行业政策性的,比如近期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涉及到电网垄断的问题。一类是电网企业自身的原因,由于电网企业工作中经营管理不善、工作人员过失等原因影响,导致电网企业对外形象受损。二.舆情危机特征

由于电网企业的自然垄断属性和媒体的推动作用,电网企业舆情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转型过程中的电网企业属于“敏感体”,极容易攻击焦点;二是正面新闻被较少关注,负面新闻跟风严重;三是电网企业与公众缺乏相互沟通和理解,容易造成误解,垄断、薪酬福利、电价、社会责任等是电网企业舆情的重点内容。三.舆情应对策略 1.做好应对的组织措施

一是成立舆情控制组织多瑞科舆情监测系统成立舆情监测机构,建立新闻发布机制和指挥体系。二是明确组织机构的专业分工,设立新闻发言人和谈判专家。三是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四是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设置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平台,将舆论引导与监管结合,正面挤压有害信息传播空间。2.积极争取应对主动权

一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主动权。二是明确舆情管控重点,及时上传下达,统一对外口径。三是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媒体宣传电网企业在重大社会事件中(比如抗洪保电、抗震救灾、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等)所体现出的良好风貌与企业责任,提升公司认知度与美誉度,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3.正面接触媒体

电网企业与媒体的接触不可避免,具体负责人应熟悉本部门工作情况,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敏捷的思维能力。通过加强对话沟通、真心诚意、客观地解释说明,寻求与媒体建立一种合作、互动的良好关系。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 篇7

1 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现状的分析

1) 网络舆情管理目的不清晰

很多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发现问题时所采取的对策往往是一些强制手段,例如,“堵截”“掩盖”等等,这样更会使学生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出更多不健康不合理的言论,所以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产生不了作用。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经常扮演着警察和消防员的角儿,发生问题马上进行四面八方的围追堵截,对问题进行隔离,希望所发生问题能够最小化的传播,让更少的人了解就可以平息问题。在当今的网络时代,要想逃避隐藏一些问题是非常不现实的,网络传播速度快,涉及人群广,各种小道途径都能将消息快速传播出去,所以利用这种策略解决问题是非常不明智的。

2) 网络舆情主体非常混乱

网络舆情这一词汇是近几年网络发达情况下产生的,具有新鲜事迅猛传播的特点,很多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不了解,所以在管理方面也没有启动相应措施去管理,若没有发生网络舆情就会对学生的网络行为放任不管,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可以为管理所借鉴的模式。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的主体混乱情况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有些是党政办公室进行管理,有些是高职院校的网络中心进行管理,主要问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那么一旦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学校在处理上就会表现出手忙脚乱的状态。另外,很多学校都没有为网络舆情监督设置专门的办公室,因为没有专门的管理,就没有形成对网络舆情紧急事件的处理机制,学生对此的重视程度也会降低。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舆论,它具有传播速度快和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所以若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被控制被处理就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发生,最后处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1]。

3) 网络舆情观念的转变

网络舆情在管理方面有两种模式,分别是“监控论”和“引导论”。监控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主要是校方对一些论坛的功能和发帖情况进行掌控,发现网络舆情的第一时间便会采取删帖和关闭某些论坛功能的做法,或者采取账号封闭的方式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和短时间内,这种方式能够减弱一些不良舆情事件的发生,但是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情绪的激烈反应,使学生出现心理失衡的现象,最后导致种种舆论冲突。引导模式主要是校方发现学生有不良言论出现时,使用讨论、引导的方式来化解学生的不良言论。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初中刚刚毕业,年龄偏低,所以在思想上比较活跃,对社会发生的各种事件也相对敏感。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对一些信息的辨别程度也比较低,不能够辩证地看待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不能客观理性的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因此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行各种包装和炒作,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注意。在高职院校的舆情管理方面应该进一步的实行“管”和“放”的模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2]。

2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1) 确定管理目标和管理主体

高职院校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首先要确定管理的方向,把管理目标和管理主体进行确定,这些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前提。其次,要建立起网络舆情的主体。在这方面一般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学生工作处为管理主体,因为学生工作处更清楚学生的状态和想法,另外结合学校宣传部和网络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共同对学生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监督管理。再次,建立完善的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制度是行动的指向标,也是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的标准,因此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各个部门有效开展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效的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建立起相应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把具体工作内容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身上,对于表现较好的人员进行嘉奖,对工作有懈怠情绪的人要进行惩罚,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

2) 建立起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危机处理办法

首先,制定出能够有效治理网络舆情事件的预警机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督和管理,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网络舆情动态,关注校园的网络活动状态,把一些有苗头有倾向的问题进行细致解读,发现网络舆情危机征兆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判断,采取有效的决策和必要的行动解除危机隐患,为校园建立和谐的环境。其次,建立起高职院校的舆情事件危机处理制度。危机处理机制主要是针对一些紧急事件的发生所设置的,让每一个员工时刻处于紧备状态,具备处理危机事件的意识。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按照既有程序、根据现实状况进行对紧急舆情事件进行处理。最后,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在处理舆情事件过程中,要改变以往遮掩的状态,把信息及时得在网上进行发布,通报事实真相,保证事件在公众严重传播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稳定师生的情绪。另外,在网络舆情事件解决以后学校要尽快地恢复正常教学状态,减少事件对师生产生的不利影响[4]。

3) 提高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素质

高职院校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发挥人的作用,这样,人员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促进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进行。在此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网络舆情进行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等,复合型人才更适宜做管理。其次,在网络舆情管理团队中设立网络舆情分析师,让分析师对各个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提升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网络舆情处理技巧。同时提升整个团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搜索能力、信息甄别能力和探索精神。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事件处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对这些问题和做法加以解读,为校园内部建立起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震.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读与写(下旬),2011(4):49-50.

[2]胡明辉,蒋红艳.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特征、载体及引导对策[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11):27-29.

[3]郑雁.高职院校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研究——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64-69.

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机制初探 篇8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监测 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就是指以BBS论坛、博客、QQ、微博、各种社交网站和虚拟社区等为平台而呈现出来的人们对于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焦点问题、偶发性事件、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以及具有煽动性的、失实的或反动的舆论等,极易形成网络舆情,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

网络舆情有利于了解民意,集中全民智慧。但是,网络的匿名性和流动性也使得一些不良言论充斥其间,对人们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需要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监测与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具有形成速度快的特点。这种快主要体现在地域缩小和时间缩短两个方面。

在地域上,网络彻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只要有电脑和网络,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与整个世界对话,以互动的方式进行公共参与,网络空间取代了地理空间。以往,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发生重大事件后,人们只能在家庭成员,朋友之间以及一些休闲场所发表评论或牢骚等,其传播范围非常有限。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邮件、网络论坛、博客、QQ、微博等等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就发生的各种事件发表评论、交换意见。例如央视举办的2011年网络春晚,当著名歌唱家龚琳娜演唱被奉为神曲的《忐忑》时,全国各地许多网友就通过微博等发表了对这首歌的看法,大家畅所欲言,完全不受地域限制。

在时间上,传统传播媒体例如报纸,由于需要筛选、编辑这样一个过程,一般都有一个截稿日期,我们只能在第二天从报纸上获得消息。再比如传统的广播、电视,当发生重大事件后,最快也要在几个小时后才能传播给大众。网络可以做到随到随发,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网络的优势更明显。例如俄罗斯莫斯科的多莫杰多沃机场抵达大厅内于当地时间2011年1月24日16时40分左右(北京时间1月24日21时32分左右)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新华网于北京时间1月24日22时07分发布了这则新闻,距事发时间仅35分钟。其他网站以最快的速度纷纷转发这条新闻。紧接着,看到这条新闻的网友们纷纷发帖评论此事,由此可见网络舆情形成时间之快。

除此之外,网络舆情还具有多元分散、匿名性的特点。传统媒体易于产生集中舆论的效果,可以使大众传媒为公众营造出一个意见气候,而人们由于惧怕社会孤立,会对强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对这种趋同行动有所改变。网络时代尊重个体,它更承认人们个人意见的表达与个性发展。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个人情绪的发泄就有了广阔的空间,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以及对一些问题不科学的认知等,都有可能成为不良情绪言论的引子。

二、网络舆情的作用

当今,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民意平台,人们在网络上可以发表对公共事务的看法,是目前成本最低、传播速度最快、表达最方便的形式。1999年5月9日人民网为抗议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而开设抗议论坛,这是传统媒体网站开设的首个时政类论坛。一个多月后,这个论坛改版成强国论坛,在改版之前的40天之内,“抗议论坛”发了9万余帖子。2006年元旦,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全面完成了从中央部委到县级政府的网站布局。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统计显示,半年内有25.4%即5334万的中国网民访问过中央或地方政府网站。主流网络媒体为民意的表达提供了强大平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等知名时政论坛上,每天都聚集着大量网民就“家事国事天下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各大门户网站,几乎每天都有根据新闻事件、热点报道展开的民意调查。从地方官员到中央领导,中国官员越来越重视网络这一新媒体,并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这无不体现了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然而,舆论并不都是积极、正确的。消极的网络舆情会对人们产生不良影响。网络的零进入门槛使得任何人(不论信息发布者的身份、政治社会背景如何)只要拥有最起码的技术支持,就可以分文不付地在网上发布信息。“网络舆论多为潜舆论形态,即情绪型舆论形态。”①情绪型舆论是公共意见倾向的征兆,是显示公共意见倾向的窗口,但缺少理性和清晰度的激愤的社会情绪,容易产生非理性的社会心理。网络舆情的形成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的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进行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相对集中的偏颇观点容易带来群体的盲从和冲动。此外,由于网络的隐蔽性,使得这种力量很容易被人利用,那些动机不良者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网络舆论之中,这就难免失去这种舆论的公正性。

三、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作用,我们需建立合理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

1、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网络舆情监测,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内容、走向、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密切关注,将最新情况及时反映到有关部门。出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事先制定有效的舆情监测机制,就能够及时地对舆情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和正确引导,避免事件向消极的方向发展。为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并对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舆情及时做出分析和应急反应,应建立实时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密切关注重点网站、重点论坛以及博客、微博、QQ群等言论情况,对这些开放的网上交流平台进行监控。

首先,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内部信息系统,组建网络舆情监测队伍。队员由精通网络技术、政治意识强的专职人员组成,全天候不间断地对重点网站、重点论坛的舆情进行日常监测。政府部门要在物质、制度、资金上给予支持,确保监测工作正常开展。

其次,要建立排查机制。舆情监测队伍要定期排查各大网站的论坛区、博客以及新闻的留言板等,科学梳理,一旦发现有不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虚假舆情,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决策部门能掌握舆情的内容和走向。

再次,电信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有关法规,切实做好网络用户的登记、备案工作,实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规范管理,准确掌握信息源。

最后,要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开发网络舆情信息实时监测与跟踪软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等系统,构建网络安全技术防控体系。②

2、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由于网络舆情具有形成速度快的特点,这就要求舆情引导的及时性。网络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及时,所以,如果不及时,就很难引导网络舆情。要做到及时除了技术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除过去在传统媒体条件下形成的一些约束条件。最根本的是观念上要从“怕人家知道”转变为“怕人家不是从我这里知道”。

对于网络舆情多元分散的特点,要求舆情引导具有整合性。整合这里主要是指:包容、宽容、寻找共同点、组织为一体。在网上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不能采取打压的做法,必须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讲究策略,讲究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要善于从多元化的舆论中寻找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从更高层次上来提出新的理念,在新的基础上统一认识或者取得谅解,达到共识,至少不出现尖锐的对立。

网络是个开放的、参与性十分强的世界。任何人,不论其社会地位、贫穷富贵、文化高低、性别种族,在网络上一律平等。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由于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大众传播时代遗留下的权威性仍将在网络新闻媒介中发挥作用。当网络上出现大量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人们无所适从时,他们往往对于评论权威的依赖会更强烈,更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答疑解惑。所谓“意见领袖”,就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和了解,因此能向他们身边那些广大的公众群体提供这方面的有关信息,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③邀请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等,对当下的热点问题答疑解惑,并把他们的发言放到网页的首要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能够使人们对待问题更加理性化,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要强化网络“把关人”,引导群众通过网络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网络把关人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在线交流、网上访谈、网上讨论等活动,引导网民发言讨论,促成正确舆论的形成。

世界千变万化,各种事件、各种舆论层出不穷,因此必须时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新出现的问题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合理地进行引导,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资料

①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0

②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2008(4)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284、150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

上一篇:关于安徽安庆市道路交通的调研报告下一篇:Java程序设计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