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通用10篇)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庄严地站在这里,就是要纪念一位教师。
他的工作平凡而辛苦:他曾为物质生活的困顿苦恼过,为自己的主张不被人重视牢骚满腹,即使这样,他依然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做着“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是所有教师的教师,是在他之后所有知识分子、士农工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教师。他是第一位教师,是教师的鼻祖,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因为他的光辉榜样,教师职业的神圣和伟大才获得了世人的肯定,教师才成了一门与众不同的职业。
他是教师的起点,一个光辉的起点。回望人类历史的长河,在教师这个行业中,能够同他并列的,整个人类历史上也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爱因斯坦……
这位教师不是别人,正是孔子。
2561年前9月28日,孔子诞生于山东曲阜。15岁时,他立志做学者。27岁时,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55岁——68岁,孔子经历了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孔子回到鲁国后,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专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时去世。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开创的儒学,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产,是人类伟大的思想宝库。宋代朱熹在诗中写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子的思想如长夜明灯,照耀着人类历史的长空。
当然,人们提起孔子的时候,想起的更多的还是他的《论语》。《论语》就像是一本语录,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他的学生记录下来。这些语录,有的是孔子上课所说,有的是孔子生活所言,一句句简短的话中,透出的是孔子的朴素、豁达和智慧。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他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把孔子的生活态度、生活智慧广为传播。
如果说人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向外看,看外面无限宽广的世界,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见识。二是朝内看,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让它更为洁净。那孔子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去看自己的内心,如何让它平和而温暖。
对待学习,孔子这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指导人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在外对长辈、对师友和对周围的人要敬重、友爱。做人要谨严慎行,心胸宽广;讲话要诚实可信,关爱他人。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教师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课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这一系列教育思想和观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具有非常好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孔子本乎仁爱之心,志于济世救民,一生弘道不辍,其德其行彪炳千古,其言其文泽被后世;孔子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祖述前哲,昭启后贤,创立了儒家学派,奠定了中国文化的`雍容气象与中和特质;孔子敏而好古,整理典册,删述六经,推行大道,中国上古文化赖是以传,中国后世文化赖是以立,中国文化赖是五千年而一贯;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门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被古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导师。
“建国莅民,教学为先。“教育是强国之要津。我们充分肯定现行教师节设立二十多年来对中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它唤醒了全社会尊重教育的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尊重教师的氛围,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了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我们认为,现行教师节缺乏必要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而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不但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而且对于促进中国文化的重光、中国社会的和谐,特别是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作用。
“国于天地,有与立焉。“一个国家和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根基和价值持守。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文化大国。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凝为一体、互相涵育,荣辱与共、生生不息,已有五千余年。我们确信中国文化自有其内在的、合理的、恒久的价值。我们反对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我们忧虑西方文化大行其道而中国文化渐行渐远。我们呼吁国人对中国文化采取温情和敬意的立场。我们主张继承和发展、弘扬和光大中国文化。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必然会走上复兴之路。我们认为,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可以增进国人,尤其是作为中国未来之希望的大、中、小学生,对孔子的了解和同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皈依,进而增进国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国目前存在的一些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不足、礼仪缺失、人际疏离、生态恶化、贫富分化等不和谐因素,正在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和以德为先,强调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把培养和塑造有道德、有责任的健全的完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追求全社会的团结友爱、同舟共济、风俗敦睦、礼仪规范,以及天人合一、贫富均衡、政治清明、天下大同。我们认为,中国文化的这些价值理念,是化解中国社会乃至人类世界各种危机与冲突的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不但是以节日的形式来缅怀与追思这位文化巨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唤醒和促进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价值担当和身体力行,为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为人类文明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利于对广大教师、学生以至整个中国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比如: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教育资源分配不尽公平;少数教师学术腐败、品德堕落;师生关系疏离化、庸俗化,等等。这些现象,虽然是少数,但它败坏了教师的崇高形象,侵蚀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肌体。我们认为,天下为公首先要教育为公;教师应德为人表、行为世范,师德先于生德,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应尊师敬长、崇学尚德,不仅要学好知识和技艺,更要学好为人之本和做人之道。而这些,都是孔子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实践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启发和宝贵经验。至于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时至今日仍值得大力提倡和学习一事,尽人皆知,无须赘言。
世界正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国。令我们尴尬的是,早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把孔子诞辰作为法定的教师节,而孔子的母国却迟迟不得实行之。难道需要等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再把孔子诞辰抢注为“世界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之时,我们才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吗?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思贤------成为更好的自己。
昨天,九月二十八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圣人孔子的第2565个诞辰纪念日,他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雨的洗涤,依旧屹立在世界文化之颠。
低头深思,我们祖国的儒家经典的始祖孔子,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个人的利益;梦想可以让他付出一切。他的一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道出了学习要懂得不耻下问,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任何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出了安平乐道不在于物质和权力,而在于精神的充溢,它能让我们拥有安平乐道的生活,对于生活,不要太在意物质,它可以使清者变浊,浊者更浊,深受物质的包围,可以让人不能自拔。所以,请放下你的工作,学会享受生活的乐趣,让幸福的阳光充满脸庞;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它告诉我们,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不要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值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这样的思想影响着无数的人。
在物质日益膨胀的今天,许多的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正悄然无息的把精神世界填满,可是他们并不幸福,权力和物质只是空虚的填充物。今天的我们,接受了论语的洗礼,学习着圣人的思想,生活在如此文化氛围的学校,我们也应该成为一名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三年级三班的毛梓越。
今天是12月26日,是毛泽东爷爷诞辰124周年的纪念日。毛泽东爷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第一次认识毛爷爷,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指着画像告诉我:这是毛爷爷。稍微长大一些,通过看书和电视,我知道了许多关于毛爷爷的伟大事迹。那 一件件史实、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让我了解了那段光辉的历史,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妈妈告诉我,因为毛爷爷带领解放军叔叔解放了全中国,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毛爷爷,您在哪里呢?我多想带您也到我的学校来看一看呀!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我们上课、唱歌、画画;宽阔的操场上,我们打球、跑步、嬉戏;各种书籍摆满了学校阅览室的书架,在那里我们安静的看书、学习。
毛爷爷,看到这一切,您一定会开怀大笑吧?现在,我的耳边仿佛呼响起了您那爽朗的笑声。您知道吗,我真想亲口对您说:“幸福的生活您带来,快乐的日子里我成长,毛爷爷的恩情永不忘!”
毛爷爷的诗词更是大气磅礴、豪情万丈,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最爱毛爷爷的《沁园春·雪》。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毛爷爷站在陕北高原、指点江山的雄伟英姿。下面,我们一起朗诵毛爷爷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江河建筑学院
单希琼 1501820
2015年12月28日
《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读后感
国际儒学联合会是由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与儒学研究有关的学术团体共同发起,于1994年10月5日在中国北京正式宣告成立。联合会永久会址设在北京。其建设宗旨是研究儒学思想,继承儒学精华,发扬儒学精神,以促进人类之自由平等,和平发展与繁荣。国际儒学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儒学在世界文化中的领军地位的确立,也为儒学文化在国际视野中的传播建立了良好的媒介。
以孔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学思想深植于人们心中,仁、义、礼、智、信是我们从小就熟记于心的道德标准,《论语》、《千字文》也是我们从咿呀学语的时候就要开始背诵的诗文。可以说,我们现如今所遵循的、所信仰的、所依赖的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儒学思想的延续。入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佼佼者,是祖辈们智慧的结晶。作为现代创新型人才的我们,不仅要继续学习儒家思想的精髓,还要努力深化和发展儒学思想。
习近平主席在《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主要就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和儒学的发展展开。同时,习近平主席也提出,现如今,我们已不是消息闭塞的古代,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是当今世界共同进步和发展必须要走的一步。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儒学的传播和学习方面更应该走在世界的前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血脉,只有我们准确的认识了儒学思想中所蕴含的精神世界,才能更好的将其传播到国际。
“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虚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在讲话的一开始,习近平主席便先点明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强调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事关各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两大问题。中国一直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战争,也是出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初衷。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目标。在对待发展中国家方面,致力于构建长期稳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体系,走多边外交道路;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国家与公民的利益。
习近平主席指出,在人们心中牢固树立爱好和平的思想,这对实现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儒学思想正是很好的迎合了这种世界理念。中国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等和平思想,爱好和平的理念早已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中国需要和平,世界需要和平。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一开始就将世界和平理念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表示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信念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
讲话的第二部分,习近平主席主要向大家讲述了孔子及儒学思想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习主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滋养着中华民族不断的发展壮大。儒学思想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是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地发展更新,并且,儒家思想注重文以化人的狡猾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以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儒家思想经过千年的发展和积淀,拥有深厚的底蕴。现如今,物质极大丰富,但许多的难题也显现出来,比如,贫富差距扩大,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削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等等,都是我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运用人类历史积累的智慧和力量,来为我们提供思想和灵魂,比如,儒学中关于道法自然的思想,以民为本、厚德载物的理念,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等等。
文化之于一个国家是根基,是血脉,是情节;文化之于世界是纽带,是进步,是力量;文化之于人类,是血肉,是精神,是灵魂。文化包含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文化,饮食的文化,出行的文化,精神文化,数字文化,等等。随着世界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文化也日益繁荣,当然,文化的种类也在日益增多。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经济高度发达,人们每天需要接受的新知识越来越多,如若再学古人“两耳不闻天下是,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无异于将自己推离这个世界。所以,现今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与互学互鉴是让世界标的更加美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应该注重坚持几个原则:
一、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二、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三、正确进行文明学习互鉴;
四、科学对待文化传统。习主席提出的这几条原则也为我们进行文化的互鉴互融提供了方法。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提出来的,首先,我们应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允许多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各个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存在,部分尊卑,平等前进。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习主席提出,要正确的进行文敏学习借鉴。我觉得是很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文化借鉴与学习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应该必备的技能。但,这些都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以正确的借鉴和学习为准。我们“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习主席在此向我们提供了对待文明的一种正确的态度。要有选择的吸取和学习,截取对自己有利的知识和文化来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国家文化。“读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来文明从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等,到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等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吸取其中的有益的部分,同时包容它们的存在。在继承和吸取文化之后,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学习和借鉴古代文化或是别的文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我们自己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时代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过时或是糟粕性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我们在学习借鉴之后需要做的事情。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讲话的最后一部分,习近平主席点出,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由来的一个重要途径。儒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体地位,但不是垄断性的地位,中国的文化是多元发展的。从古代的百家争鸣到如今的多元共存,中华民族吸取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华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独特标识。最后,习主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科学的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思想成果武装自己是中国对待文化的态度和理念。
温故而知新,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已然会对现在的我们的生活和文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让我们在前辈们文化中继续找寻其精髓,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炼而意蕴深厚,不仅将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深植人心,表明中国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决心,还说明了世界多种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提出,在中国以孔子儒学为主要思想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中国支持并且欢迎世界各国同中国的文化交融与相互借鉴,最终达到以先人的经验和现代人的创新来更好的认识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目的!
2015年12月28日
江河建筑学院
昨日彩排
编钟特钟编磬特磬
等古乐器上阵
还未跨进泉州府文庙大门,远远就听见声声钟鸣时而清越,时而浑厚洪高。这是祭孔典礼正在抓紧排练。
在文庙大成殿,泉州艺术学校的学生早已各就各位,古筝古琴、箫、排箫、笙……祭孔仪式所需的各种古乐器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个“大块头”――铜人双音编钟、特钟、编磬和特磬。据悉,这一整套礼乐器为泉州府文庙于初从苏州购得。
传统节日是世代相传,我们已无权择日;而重新设定的节日是由我们自己择日的,就应当考虑这日子是否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接续历史传统。教师节应当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节日,应该延续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以孔子诞辰作为中华教师节是非常合适的。
孔子是我国的第一位教育家、是中国教师的鼻祖,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唐太宗贞观四年,下诏州县皆立孔庙,标志着全国性祭祀孔子的开始。唐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方学校旁立孔庙逐渐成为定制。宋徽宗时,孔子已成为学校中“释奠”礼的中心。到清雍正年间,据《清史稿》记载,“定八月二十七日先师诞辰,官民军士,致斋一日,以为常。”这表明,当时已定孔子诞辰为全民性的节日。因其全民性,已经具备了作为节日的基本特征。
孔子被后世公认为“万世师表”,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
以孔子为形象代表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促进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增强对教师职业的敬意
孔子在教师方面的贡献
作为“万世师表”,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极其宝贵丰富的教育思想,至今还不失其积极意义。孔子的重要教育思想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举一反三、温故知新、学思并重、教学相长、循序渐进、言传身教;以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时习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后生可畏”,“当仁不让于师”等等经典名句,为世人熟知,流传千年。孔子博大的教育思想和卓越的教育实践,是中华民族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其精华具有长久的魅力。
现在的教师节,多是学生为老师庆祝节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尊师意识。这应该是教师节的一个方面,可教师节还应具有另一层也许更为重要的内涵。教师节首先是教师自己的节日,通过节日可以使教师进一步培养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对所从事职业的敬意。以孔子为形象代表显然有利于丰富教师节的文化内涵。
对孔子的崇敬表达的东西
塑像造型源自
吴道子临摹画
与泉州府文庙孔子塑像束头持竹简的文像造型相搭配
早报讯9月28日上午,将在府文庙大成殿举行“四配”、“十二哲人”塑像及“五十六弟子”木雕像揭彩仪式。
不少市民认为,文庙仅是祭祀孔子的庙堂,其实在古代,文庙中奉祭的还有从祀的“四配”、“十二哲人”和“五十六弟子”。
,泉州府文庙计划恢复供奉“四配”、“十二哲人”和“五十六弟子”。而中国文庙供奉的孔子塑像大致分南北两种,北方以戴皇冠的官像为主,南方以束头持竹简的文像为主。泉州府文庙供奉的是文像。当时在寻找原形时,为与文像的孔子塑像搭配,就找到了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临摹的形象同样偏“文”画像,最后交由艺术家雕刻。塑像和木雕像于去年雕刻完成。
郭燕公使在致辞中表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和实现国家统一,为中国的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做中国梦的参与者,做祖国和平统一的推动者,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郭公使表示,旅日华侨华人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希望广大旅日侨胞继续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优良传统,团结一心,同心同德,为中国和平统一大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
东京华侨总会会长林斯福、日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陈福坡、在日中国企业协会会长彭卜钢、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日本孙中山文化基金会理事长李缨、东京地区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副会长杨筱恬等结合各自经历和领域,回顾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与旅日华侨华人的历史渊源,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秉承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实现国家统一的夙愿,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贡献力量。
孙中山,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就是他,在那个时代之下,不甘压迫领导着数以万计的能人志士,创立了中华民国以及中国国民党,从一个又一个的列强手中尽可能多的夺回了中华民族的领土。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钱运录
(2010年11月12日)
2010年11月13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纪念华罗庚同志诞辰100周年,缅怀他的生平业绩和卓越贡献,学习他的崇高品德,表达对他的无尽追思。
华罗庚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卓越领导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同志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后又不幸身患伤寒致使左腿残疾,但他在逆境中奋发努力,刻苦自学数学,青年时代就在数学研究领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931年到清华大学工作。1936年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深造。1938年回国任昆明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赴美国,先后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伊利诺伊大学终身教授。1950年,他毅然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把全部精力投入新中国科学事业、特别是数学研究事业中。华罗庚同志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院士)、学部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等职。1985年6月12日,他应邀在日本东京作学术报告,因心脏病突发倒在讲台上,不幸逝世。华罗庚同志的精神和事迹感染、激励和鞭策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努力学习,献身科学,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努力奋斗。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华罗庚同志是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一生留下200多篇学术论文和专著,有的已经成为20世纪数
学的经典著作,其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和“华——王(元)方法”等。由于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华罗庚同志先后被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他的名字已经载入国际著名科学家的史册。
华罗庚同志是我国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并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筛选出了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优选法”以及处理生产组织与管理问题为内容的“统筹法”,并亲自组织和领导了“双法”的普及推广活动,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双法”的推广不仅为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培养了一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普队伍。毛泽东同志对他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1964年和1965年两次写信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
华罗庚同志是从爱国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早年,他曾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爱国运动。新中国的诞生,更加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他曾写道:“不经过黑暗的人,不知道光明的可贵;不经过严冬酷寒的人,不知道春日的可亲”。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他更加坚定了跟共产党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强大信念。他不断加强学习,强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在以后的经历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曲折,但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和追求。1979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宿愿。他把入党作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新起点,以“横刀哪顾头颅白,跃马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自励,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奋不顾身地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华罗庚同志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他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为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1951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民盟中央常委、副主席。他始终牢记参政党的历史使命,积极参加民盟的各种活动,团结带领广大民盟成员,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创民盟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4月,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积极参加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献计出力。他利用自身广泛的国际影响,在华裔
知识分子中开展大统一、大团结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科学文化交流。
华罗庚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5年了。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赤诚对党、科教报国的一生,是光荣的、战斗的、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献给科学事业,奉献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伟大业,给我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为我国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树立了时代的楷模,为青少年一代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崇高的品德和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他未竟的事业,需要我们继续为之奋斗。
我们要学习华罗庚同志为国分忧、为民尽责的坚定信念。华罗庚同志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自己祖国的”。作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完全可以在国外享受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丰厚的待遇。但是只要祖国需要,他就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把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热爱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融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之中。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在我国科技事业最前沿,常年奋战在为劳动人民服务的生产第一线,不愧为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他坚持运用科学、求实、创新的理念指导科学理论研究,牢牢把握科技工作的正确方向。他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贯彻到领导和组织人民政协和民盟的各项工作中,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是贯穿华罗庚同志一生的不懈追求。
我们要学习华罗庚同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这是华罗庚同志因病致残后的呐喊,更是他敢于与命运搏斗的誓言。他身残志坚,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率先提出了许多富于创造性、前瞻性的重要学术思想,解决了许多关键性难题,为我国数学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不管世间风云如何变幻,不管条件如何艰难困苦,他对科学研究的痴迷没有改变,“醉心于科技创新”的信仰没有改变,“重上前线,再试宝刀”的干劲没有改变,历经种种劫难不折其志,经受重重考验不悔其行。即使到了晚年,他在学术界的声望和地位已经很高,但仍然手不释卷,勤奋研究,组织带领一批又一批青年科学家勇攀科技新高峰。病重住院期间,他仍继续坚持工作,鞠躬尽瘁,直至倒在学术报告的讲坛上,用行动实践了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追求。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在磨难中顽强拼
搏,是贯穿华罗庚同志一生的伟大精神。
我们要学习华罗庚同志甘当人梯、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华罗庚同志曾说过:“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这是他作为优秀教育家的心声,也是他多年来孜孜不倦为国家和人民甘当伯乐、培育英才的真实写照。为了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进步,他不计个人名利,从无门户之见,不遗余力地提携后进、培养人才,亲自指导和培养了陈景润、王元、陆启铿、万哲先等一大批数学研究事业的接班人。他亲自撰写科学通俗读物,引导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向科学进军,以使我国科学研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为培养人才甘当人梯,为青少年一代无私奉献,是贯穿华罗庚同志一生的崇高风范。
【纪念孔子诞辰演讲稿】推荐阅读:
孔子诞辰发言稿05-25
纪念诞辰周年致辞07-02
纪念家父诞辰一百11-02
纪念孙中山诞辰作文10-19
纪念张思德 诞辰100周年新闻稿07-21
我心中的毛主席 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09-25
纪念孙中山诞辰日作文:孙中山先生的信仰11-26
介绍孔子的演讲稿09-18
课文《孔子》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