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有哪些(通用8篇)
1、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1)创建时间:1924年;
(2)地点:广州黄埔
(3)领导机构: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4)性质: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5)目的: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6)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1)时间:1926年7月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主战场:湖南、湖北
(5)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6)北伐战争先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7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8)性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3、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
(1)事件:1927年4月。
(2)后果: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也破裂了。
4、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1927年4月;
(2)成立地点:南京;
②特点: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b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少;c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土地生产力地区差异显著。
③从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看,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是: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利用中的基本原则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④问题:
滥砍滥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滥垦草原或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碱化;因乱建设滥占耕地导致的大量农田丧失等等。
⑤对策: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又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总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南巡讲话
(1)主要精神: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发展经济是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
(2)影响: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中共十四大(1992年)
内容: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3、中共十五大(召开)
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
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3,整数也能化成分数,也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⑵按正、负来分正整数
整数0正有理数正分数
有理数有理数0(0不能忽视)
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5、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6、内容:
(1) 创办军事工业。
(2) 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3) 创办民用工业。
(4) 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
7、结果:失败。
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失败原因:
(1)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 顽固派的阻挠。
(3)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4) 单纯的引进西方的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
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
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
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
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
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3、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见《能训》P84第1题。
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1、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家里有爱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我在他们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
32、陈毅探母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长辈,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
33、只要经常和爸爸妈妈(交流沟通),就能成为朋友。
35、当了小管家,才知(柴米贵)。
36、怎样当小管家,有哪些金点子:(买衣服等到打折降价的时候再买;买蔬菜买既新鲜又便宜的;用卖废品的钱买学习用品,不买高档玩具)。
37、“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说明的(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38、怎样和邻居友好相处:(遇事多商量,多体谅;关心帮助;互相谦让)。
39、“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与邻为善)。 六尺巷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邻里之间只有相互谦让、相互谅解,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40、邻里之间遇事要(多为对方想想,多为邻居献出一点爱,就会收获一份快乐)。
41、我们生活的社区或村庄有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答:保安:负责社区的安全工作;美发师:给人们理发;医生:给病人看病;快递员:帮人们发送快递;环卫工人:维护小区环境卫生等。
42、叔叔、阿姨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答:(有了小卖部,买东西很方便;清洁工把我们的小区打扫得很干净;小区有了保安更安全了)。
43、叔叔阿姨的工作虽然不同,但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要(尊重)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44、我们周围有哪些公共设施:
答:(路灯;垃圾桶;健身器材;自动售货机;壁报;宣传栏;凉亭;躺椅;电话亭。)
45、公共设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答:(有了阅报栏,我们看报方便多了;有了体育设施,我们可以经常锻炼身体;过去没有路灯时走路不方便,现在有了路灯,走路方便多了)。
46、公共设施不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还美化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能为它们做点什么呢:
1、标志着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的事件是——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然闪击波兰
3、标志着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
4、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世界规模)的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的事件是——1942年1月,《 联合国家宣言 》的发表
6、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7、标志着二战结束的事件是——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8、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9、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10、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1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13、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4、《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5、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16、农奴制改革—— 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17、 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
18、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
19、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20、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1、辛亥geming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民主geming
22、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3、五四运动的性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4、兴中会的性质——全国第一个资产阶级geming团体
25、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资产阶级geming政党
2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7、文化大geming的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geming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
28、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的兴起
29、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geming ,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30、英国宪章运动的性质——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geming运动
31、巴黎公社的性质——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2、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geming
33、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4、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36、俄国十月geming的性质——无产阶级geming或社会主义geming
37、斯大林模式的实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8、巴黎和会的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3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40、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侵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
4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42、欧盟的性质——它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政治组织。
43、冷战政策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
4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初二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有哪些】推荐阅读:
初二生物重点知识点有哪些11-15
初二上册历史习题07-04
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12-01
初二数学上册分式知识11-10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11-18
初二上册地理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10-17
初二数学知识点归纳上册人教版01-11
部编版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01-28
学习初二数学的技巧有哪些?12-10
初二英语上册作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