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题

2024-07-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题(精选7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题 篇1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C1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D)C12+K2S==2KCl+S↓

8.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9.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 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3FeCl2和(2)滤渣的成份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12.颗粒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是:以高纯氮气作保护气,在高温条件下用H2和Fe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纳米铁”。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生成“纳米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中需要保护气的原因是。(3)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片A加入到溶液B中。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11.一化学兴趣小组对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某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

[资料支撑]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碳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另一种是化合碳(如Fe3C等);硅、锰、磷、硫存在形式较为复杂;这些物质通常都不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方案]生铁样品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可称量物质的质量差。

[实验过程](1)取一只烧杯,称得其质量为70.4g,加入一定量生铁样品碎屑,称得烧杯和样品的总质量为102.4g;

(2)向盛有生铁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边加边搅拌,直到烧杯中不再产生气泡,再加入少量稀硫酸以确保过量,测得共用去稀硫酸247.3g;(3)静置,称量。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48.7g。[数据处理]计算该生铁样品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1)实验称量时称量物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盘(选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稀硫酸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题 篇2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 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模块具有教学新增内容多、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模块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研究课程标准, 领悟《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的教学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该模块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观念, 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 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强调选择性, 共分为四个主题 (即: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 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 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统揽教材, 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 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材设计紧贴课程标准, 以必修为依托, 内容编排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 逻辑关系清晰, 整个体系主次分明, 主要线索线性化 (结构与性质) , 次要枝节散点化 (在正文适当位置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 , 使教材丰富多彩。知识体系构建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避免了雷同和重复, 如原子结构内容在初中课堂主要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 而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在教学设计时, 要重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一步到位、随意拓展, 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材新增内容, 如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配合物理论、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 应采用从最简单物质及其结构的分析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如电脑动画、自制模型、制作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如, 对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 教学时要求学生会应用构造原理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不要求学生探究构造原理中能级次序的原因。

三、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研究课程标准, 突出三维目标的落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属于化学理论, 学习内容深奥、抽象, 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评价中的缺位, 教学时容易把学习重点集中体现在认知目标上, 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设计时, 要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可以利用本模块的主题内容,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阅读、交流、讨论, 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量变引起质变”、“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利用同化原理, 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 捕捉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认知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 以利于知识的形成、顺应、同化。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 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需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的本质是有些相同的,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 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抽象、难度较大, 学习起来枯燥,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整合课程资源,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背景素材, 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 重视化学发展、发现史的教学,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很多化学发展史, 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 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等。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话”就有7个栏目,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科学发现、发展史, 挖掘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以收集、查阅、讨论史料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体验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 对于原子轨道的认识, 可遵循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从卢瑟福模型到波尔模型, 然后到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模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原子轨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把它写出来的, 而是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深刻, 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就更有体验。

5. 利用直观教具, 变抽象为直观, 降低学习的认知难度。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理论性强, 微观结构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 利用球棍、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各种晶体模型、物质结构模型, 让学生亲手制作、组装、观察物质结构模型, 使学习活动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晶体、非晶体的图片、用动画形式去演示一些晶胞、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各种晶体的晶胞;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晶体结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片或动画等等, 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6. 重视理论方法的构建, 让学生远离题海。

磁性物质热力学性质的讨论和分析 篇3

关键词:磁性;物态方程;内能;熵;比热容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05-03

一、几种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

1.顺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将顺磁性物质置于外磁场中就被磁化,我们用M来表示磁化强度[4],用H来表示磁场强度,它们与温度的关系为f(M,H,T)就是顺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1],从实验得到的一些顺磁性物质物态方程的具体形式为M=CH/T式中C是个常数,其数值因不同物质而异由实验测定。如果样品是均匀磁化的,它的总磁矩?滋由下式给定?滋=MV顺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也可以用P.Langevin的顺磁性磁化理论中得出,设每个分子有一永久磁矩?滋0,在磁场H中,其势能为V=-?滋0Hcos?兹,其中?兹为磁矩?滋与H之间的夹角,由于分子的热运动N个分子中磁矩指向?兹方向的分子数目按Boltzman定理得到n(?兹)=CNe?孜cos?兹,?孜=■式中C为常数,其值由以下关系确定■n(?兹)sin?兹d?兹=N,所以 C=■[sinh?孜]-1一个分子的磁矩在H方向的平均值为=C■?滋0cos?兹e?孜cos?兹sin?兹d?兹=?滋0[coth?孜-■]≡?滋0L(?孜)如果定义顺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为?滓=?滓0L(■)式中?滓为磁偶,?滓0为每一个分子的磁偶。由磁性物质满足的方程(■)T=-T(■)?滓+H得到(■)T=0。

2.铁磁性物质的物态方程。按照Wiss的理论[2],铁磁性物体中,由于有磁性的分子,当外场H等于零时仍有一内场使分子按顺序排列,所以需将P.Langevin理论中的H代替H+?酌?滓可得到,?浊=■,?滓=-■+■?浊(1)由P.Langevin理论?滓/?滓0=L(?浊),当H=0时,式(1)中的?滓/?滓0与?浊之间有直线关系?滓=?姿?滓0?浊,?姿=kT/?滋0?酌?滓0。在高温T时,?姿>1/3,则?滓/?滓0=?姿?浊线不与?滓/?滓0=L(?浊)线相交,在低温T时,?姿<1/3,则虽然H=0,将仍有磁化?滓0,临界温度为kTC/?滋0?酌?滓0=1/3。当H≠0时,在T<Tc而且?浊取极小值的情况下,由式(1)得到

■=-■+■?浊=-■+■?浊 (2)■=■?浊-■?浊3 (3)

由式(2),H=0时?浊=■(■),代入式 (3) 得到■=■?艿■(T?艿TC)(4)

在T>TC,?浊取极小值时式(3)中略去?浊3项得到?滓=HTC/?酌(T-TC)将式(1)写成式(2)的形式?浊=f(■)或?浊=■f(■)-?酌?滓和(■)T=-?酌?滓 (5)

二、磁性物质满足的热力学方程

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的磁介质上绕有N匝线圈并与外界电源相连通电时,外电源所做的功为dW=uidt,式中u两端电压,i是通过导线的电流,利用法拉第定律u=N■(AB)和安培定律Hl=Ni得到dW=(NA■)(■H)dB=VHdB (6)

将式(6)变成dW=Vd(1/2?滋0H2)+?滋0VHd?滋,式中第一项是激发磁场所做的功,第二项是磁介质所做的功,如果热力学系统只包括介质不包括磁场时dW=?滋0HdM磁介质的热力学基本方程为dU=TdS+?滋0HdM,对一般热力学体系的一些热力学方程通过做以下代换P→-?滋0H,V→M得到磁性物质满足的Maxwell关系

(■)S=?滋0(■)M (■)S=-?滋0(■)H(7) (■)T=-?滋0(■)M (■)T=?滋0(■)H(8)

不考虑磁性物质的体积变化做功的情况,磁性物质满足的焓,自由能[3]和吉布斯函数关系式为dH=TdS-?滋0MdH,dF=-SdT+?滋0HdM,dG=-SdT-?滋0MdH

(■)S=-(■)T(■)H (9)

由Maxwell关系式(7)和微分关系式(8)得到磁场不变时磁性物质的热容量CH为CH=T(■)H(10)将式(8)和式(9)代入式(10)得到(■)S=-■(■)H(11)

如果考虑磁性物质的体积变化所做的功,那么上面的一些方程改成如下形式:dU=TdS-PdV+?滋0HM,G=U-TS+PV-?滋0HM,(■)T,P=-?滋0(■)T,H。

三、磁性物质的比热容

由dQ=CvdT+[(■)T+P]dV,如果做以下变换P→-H,V→?滓得到dQ=C?滓dT+[(■)T+P]d?滓 (12)磁性物质比热容的定义式为[5]CH=(■)H,由式(4)和式(12) 得到CH=C?滓-(H-?酌?滓)(■)H≡C?滓+?啄H

讨论:顺磁性物体的情况下,?酌=0,所以当H=0时?啄H=0;当H≠0时?啄H≠0。对铁磁性物质来说?酌≠0,所以当H=0时?啄H≠0。(■)H=0=C?滓-?酌?滓(■)H=0=C?滓-■?酌(■)H=0,T≤TC时,由式(3)可得CH(■)H=0=C?滓+■=C?滓+■R,所以CH-C?滓=?啄H?艿5Cal/克分子。

由式(3)当TC≤T时有CH=(■)H=0=C?滓-(■)2■,在TC点,■有一个突变用以确定Curie温度的值。上述结果表明当H=0时,T≤TC的铁磁性物质在Curie温度转变成顺磁性物质,这个转变过程类似于夜氦的λ转变。

四、结论

磁性物质系统具有磁化强度M磁场强度H等独特的热力学参量,这些参量与温度T所满足的物态方程均不一样,从上述导出的一些基本表达式很明显地看出磁性物质体系的内能、焓、熵、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热容量和比热容等的表达式都跟气体,液体等热力学体系的情况很不相同。

磁性物质在生活中正占着巨大的比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磁性认识的加深和磁性材料技术的进步,它在生活中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以上我们只是作了较为笼统和浅显的分析,而了解其中更深层次的热力学性质和如何导出磁性物质一些热学性质,使其为我们所用。上述的讨论和分析,不但给我们提供深入理解磁性物质的新方法和技巧,而且还推进磁物质热力学的发展,为今后的研究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

[2]吴大猷.热力学、气体运动轮及统计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3.

[3]胡跃辉、吴汉水、雷敏生.顺磁物质的自由能及磁熵效应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2000,24(2),184-187.

[4]陈良恒.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16.

[5]林宗涵.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4.

基金项目: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立项项目(06018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64027)磁性物质热力学性质的讨论和分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篇4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实验:研磨胆矾、直接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不用收集二氧化碳)。学生填变化时的现象空,说:上面几个变化有什么区别,填写后面的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空——总结出变化分为二种:一、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板书:应该这样写:

一、化学变化

概念:

特征:

常伴随的现象:(课本上有,让学生画上)

二、物理变化

概念:

三、本质区别:

四、联系: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出来后,马上给出相应的练习,可以用课件。

五、化学性质

定义:

内容:

六:物理性质:

定义:

内容:

同样给出定义马上给练习。

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新策略上的练习。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⑴进一步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渴望热情,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一、课前小测: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的基础自然科学。

2、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碳;氢;氧;钙。

3、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

C.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二、课堂探究:(阅读书本回答下列问题):

1、教师演示P6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并填P7表格

2、归纳:(1)、叫做物理变化,例如:、

(2)、叫做化学变化,例如:、

3、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见书本

4、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5、叫做物理性质,例如:

6、叫做化学性质,例如:

三、例题分析:(一)重点突例1、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自行车胎充气过多而炸裂

C.放在衣物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矿石粉碎

例2、“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B、密度较大C、导电性好D、化学性质稳定

(二)难点突破例3、(1)选择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中: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气()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④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各组物质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鉴别它们,请写出鉴别方法。

①铁丝与铜丝:

②白糖与食盐:

③白酒与白醋:

④汽油与水:

(三)易错点突破:

例4、我们身边处处有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塑料袋破碎B、煤气中毒C、干冰升华D、气体挥发

(四)渗透新课标理念的中考题

例5、下列成语足,一定包含化学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

四、针对性训练(课堂高效检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生锈B、冰融化C、矿石粉碎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燃烧B、食物腐烂C、湿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D、豆浆变酸

3、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

4、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有导电导热性B.有良好延展性C.具有银白色光泽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空气液化B.米酿成醋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6.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

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人体吸收氨基酸后,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

7.下列描叙正确的是()

A.石蜡受热熔化是化学变化B.铁丝燃烧是物理变化

C.一氧化碳的熔、沸点低是物理变化D.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化学性质

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有气体生成B、有沉淀生成C、有其它物质生成D、颜色改变

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镁条是银白色固体,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粉末氧化镁固体,镁的密度是1.7g/cm3,熔点是648.8℃,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上述叙述中:属于镁的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镁的化学性质的是

五、课外作业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木柴燃烧C.镁条燃烧D.胆矾研碎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块雕成石狮B.海水蒸发得到食盐C.铁生锈D.自行车轮胎受热爆炸

3、下列变化既包含有物理变化又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B.白糖熔化制做食品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5、我国古代有许多发明闻名于世,其中不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造纸B.烧瓷器C.指南针D.火药

6、下列变化有水生成且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C.冰的融化D.镁条燃烧

7、下列叙述不属于镁条物理性质的是()

A.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B.镁易溶于水

C.镁不易传热导电D.镁可以燃烧,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

8、下列性质哪一条体现物质的化学性质()

A.水在100℃时沸腾B.化肥碳酸氢铵受热时可以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C.木炭燃烧时发出白光D.冬天往厚玻璃杯内倒开水引起杯子炸裂

9、下列变化哪一条是由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引起的()

A.保险丝在电流负载过大时烧断B.纸张点燃后能燃烧

C.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时生成水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10、下列物质的用途哪一项应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A.我国从山顶洞人时期就知道燃烧木柴取暖B.人们利用象牙雕刻出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C.把未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来确定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D.人们把麦子磨成面粉制成面条食用

六、课前预习纲要: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记元素符号:锌、铁、铜、汞、银

2、阅读书本并划出有关重点。

3化学学习的特点:

(1)

(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洛南县祖师中学 何爱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化学现象的认识比较模糊,但学生对学习化学有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化学在人类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课型 实验探究、总结、应用课 教学用时1课时

实验器材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氢氧化钠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大理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举例)举化学在人类历史上的用途。

(引导)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学生):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讲解):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的新的物质生成,那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

(讲解):镁带能燃烧说明镁带具有可燃性,碱式碳酸铜受热由一种物质转化成三种新物质,说明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而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小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史及怎样学习化学(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人的呼吸 ⑵打碎玻璃 ⑶铁变成“铁水” ⑷木材燃烧

⑸不结冰

⑹镁带燃烧

⑺钢铁生锈

2.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⑴水的密度为1g/cm3 ⑵酒精具有挥发性

⑶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⑷镁带具有可燃性

⑸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课堂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它们的区别与应用。

(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

2、化学书1.2.3.板书设计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实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区别

二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物理性质的描述方面化学性质的描述方面

三 辨析以下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题 篇7

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求解, 进而因势利导, 将题目进行改编, 引导学生去探索、引申, 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探索1把"过圆上定点"改为"过圆内或圆外定点", 你将得到怎么样的结论?

命题1PQ为过定圆x2+y2=r2内的一定点A (a, 0) 的弦, 求弦PQ的中点G的轨迹方程。

问题提出后, 学生人人动手, 个个画图, 积极思索, 很快得出与例题类似的结论:

探索2把求"各弦中点轨迹"改为"各弦的一个定比分点的轨迹", 结论又如何?

命题2 AB为过定圆x2+y2=r2上一定点A (r, 0) 的弦, M点内分AB成3:1, 求点M的轨迹方程。

探索3将"过定点的弦"改为"定向的弦 (即平行弦) 或具有定长的弦"结论又怎么样?

命题3求斜率为2的圆x2+y2=r2的一组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命题4设PQ是圆x2+y2=r2的动弦, 且, 求PQ的中点G的轨迹方程。

答案是:x2+y2=r2-9

探索4把条件"圆"改为"椭圆", 又会得到怎么样的结论?

命题5 AB为过椭圆上一定点A (a, 0) 的弦, 求弦AB的中点G的轨迹方程。

继续探索:把圆改为双曲线、抛物线或把定点改为圆锥曲线的焦点等等, 由学生分析思考, 单独完成。

由此及彼, 由特殊到一般, 由简单到复杂, 步步深入, 逐步提高, 既避免了陷入简单的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 又使学生品尝到探索研究的乐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起到了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的效果。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 例题讲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中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时, 注意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 有意识地在例题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推广, 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 并指导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探索、研究, 能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研究性学习, 从而激发思维, 启迪智慧, 拓宽视野, 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就是将新颖、灵活的问题转化为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思维的过程, 这种思维过程可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关键词:数学,例题讲解

参考文献

[1]刘昌宏.数学例题教学活动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

[2]潘虹.数学例题的选择与讲解策略的课例研究[J].科学教育, 2006.

[3]沈威涂荣豹.探析数学例题教学的规律[J].教学与管理, 2009.

上一篇:纪伯伦儿女的经典语录下一篇:窗口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