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共11篇)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1

2010-09-02来源: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

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的财产安全,全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一、学校保安值勤实行二十四小时轮值制,隶属校长室、德育处领导。

二、忠于职守,按时交接岗,不得擅自离岗。随时准备完成领导下达的紧急任务。

三、严格执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

四、值班时着装规范整洁,注重仪表仪容,保持威严姿势和良好的队容、队 貌。

五、文明执勤、礼貌待人,交谈使用普通话。上班期间教职工出门凭出门证放行,并做好时间记载,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岗。

六、外来人员因公来校联系工作,要办好登记手续,重要人事应立即报告有 关部门。如特殊情况应经校长室及当事人同意后方许进校。

七、教职工亲友来校探视,必须由本校教职工亲自登记,教职工家属在校临 时居住,须凭德育处签发的出入证放行;学生家长来校需认真核对后方可放行。

八、当值人员因事因病不能执勤,需向校长办提出请假申请,获批准后,还 得向代班人员作好移交工作方可离校。

九、中途外出人员需向当值人员告知行踪,并及时返校,不得无故在外逗留。

十、值班时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因工作失职造成 学校损失,当事人要负相应责任。

十一、学校外借物品需校长同意,门卫应主动检查有关证明方可放行;教师 个人向学校临时借用物品,需到总务处办理手续。

十二、做好防火、防盗全校性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十三、服从上级指挥,工作尽职尽责,积极应对,做好防范各种事故 和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

十四、负责全校纪律安全和保卫工作,协助德育处查处学生违纪行为。

十五、做好邮件、报刊、杂志的收发工作。

十六、上学期间密切注意学生动态,切实做好走读生的学生证检查工作(对 无证或不配合的学生予以扣留并登记扣分),登记迟到和早退生。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2

目前,国内的学校分层制度主要采取两种形式:校际分流(interschool grouping)和校内分流(intraschool grouping)。校际分流是指不同学术能力的学生被分流到不同学校(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校内分流是指不同能力的学生被分流到同一学校的不同班(重点班或实验班,平行班或非重点班)。学校分层是英才制度(meritocracy)的产物。我国的英才制度有着漫长的历史,共同的社会信仰是应该给予那些被证明能力更强、努力程度更高的人才以更高的回馈,而证明的方式就是客观的考试。人们相信这种方式公平公正,能够克服世袭制度的缺点,减少腐败的可能,并且扩充向上流社会流动的机会。始于公元7世纪的科举考试为封建时代提供了稳定的官僚系统的后备队伍,并且培养了一批文化保守主义的精英知识分子。即使在共和国建立以后,学术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依然得以保留。

“文化大革命”试图摧毁这种英才制度,以期一夜之间消除阶级差异。这一时期高等学校的入学制度明确规定高等学校选拔标准不再基于高考成绩而是劳动阶层的推荐。以往社会优越阶层的子弟被有意剥夺高等教育机会,工农子弟则获得了更多入学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首先恢复,重点学校重新出现,学术标准重新得到加强,学校分层制度再次建立起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使得竞争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对于效率的考量仍然压倒了对于教育公平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地方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中国大都市新生的富裕阶层开始谋求将高质量的公立学校采取各种方式私有化。尽管政府一再禁止择校,但是就近入学的政策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学校分层在许多地区和学校依然如故。本文拟从学生的学业成就、个性和情感发展以及社会机制三个方面对学校分层制度进行考察。

一、学校分层与学生的学业成就

学校分层和学生分流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一系列未经严格检验的常识性假定基础之上的。詹妮·奥克斯(2005)总结了学生分流的四个理论假定:第一,能力相似的学生被分配在同一个班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分流将避免混合班中可能出现的能力突出的学生被拖后腿,以及学习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失去矫正机会的情况出现;第二,将能力较差与较强的学生隔离在不同班,将有利于落后的学生发展对于学校和学习的正面态度;第三,分流过程本身精确和公平地反映了学生过去的学业成就和自然能力;第四,能力和禀赋相近的学生更易于教师进行教学和管理。[1]从这四个假定中我们不难看到,以智商测验结果为集中体现的智力水平成为决定学生能否成为成功的学习者的主要因素;学生学术能力的平均水平成为决定教师教学内容、策略和期望的标准;学生分流成为大规模有效教学和评价的基础。

所有这些经验性的理论假设都没有得到现代教育和心理实验的确认。相反,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学校分层制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学生分流对于学业成就贡献的可靠性值得怀疑。金伯格在1966年追踪研究了纽约市45所学校86个班的2,200名学生。这些学生按照智商测验被编入不同能力分组的班,在2年后对学生重新进行测验。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年级,学生分流对于其学业成就都不能呈现稳定的正相关,也未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学校教育的态度。[2]此后,不同国家的研究者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得出了大致相近的结论。迦莫兰和梅尔(1989)根据1980年和1982年高中教育调查问卷结果指出,能力分组实际上扩张了学生起始阶段的差异,这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差异造成的,或者说是学习机会的差异造成的。[3]奥克斯(1992)根据25所中学297个课堂收集的数据分析指出,低能力组的学生较之高能力组的学生接受了价值更低内容更少的教学信息,教学进度也更慢。[4]显然,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加剧了学生学业成就的起始差距。在实行学生分流的学校,低能力组学生被剥夺了与高能力组学生一起学习而获得的智力挑战和激励。

第二,学生分流的弹性非常有限。杰克逊(1964)发现学生在不同能力分组间流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根据学生智商的正态分布,应该有40%的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能够转移到其他能力分组,而事实上仅有1%到5%的学生真正实现了组间的迁移。[5]古德莱德对这种固定的能力分组曾经评价道:“造成固定的能力分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力较高的学生与能力较低的学生之间的分化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愈演愈烈。既然孩子们大多数时间都与能力与自己相近的其他孩子在一起学习,他们将很难有机会赶上那些在起始阶段能力超出他们的孩子,这一情形在数学科目中尤其如此。”[6]卢卡斯(1999)使用定量研究发现,在能力分组中向下的流动远远超过向上的流动,[7]也就是说,能力分组的变化倾向于学生向能力更低的组流动,更多的学生被打上学业失败的标签。

第三,对于混合能力课堂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在混合能力分组中,能力较低的学生可能没法得到教师的关注,而能力较高的学生可能在智力上无法得到足够的挑战和刺激。教师们可能乐于教授能力相近的学生,而家长也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混合能力课堂上被能力较低的学生拖累。然而,正如科恩和洛丹(1997)的研究所发现的,“在混合能力分组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并不因学生能力差异产生巨大的分野。能力较强的学生持续获得较高的学业成就,能力较低的学生分布在学生学业水平平均值的周围,而不是向学业水平失败端倾斜”。[8]不同的教育研究者的独立研究都表明,除了天才教育项目以外,能力分组与学业成就并不具有正相关。

二、学校分层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

分流制度对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同奥克斯指出的,在分流制度的背后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作祟,它为分流制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学生对于自我和他人的态度因能力分组而发生负面的变化,比如缺乏自信、动力和学业成就期待。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伊尔·沃伦(1954)在判决布朗对教育理事会一案时写道,“隔离将使儿童产生社会地位卑贱的感觉,这将对儿童的心智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这一卑贱的感觉将造成儿童学习动机的缺失,使得他们在教育和心智发展上呈现出滞后的特点”。学生分流的实践使得学生被剥夺了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因而也被剥夺了一个民主社会所需要的对于差异的包容的实践机会。

不仅如此,能力分组这一实践助长了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产生,也即“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在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交流时更缺乏主动和影响力”。[9]道格拉斯(1964)发现,如果将学术能力较低的学生置于快班,他们通常表现得更好,将能力相同的学生分别置于快班和慢班,在慢班的学生表现往往不如人意。他推断学生学业成就和教师的期望密切相关。[10]

在另一方面,混合分组班级对于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发展却产生了明显正面的效果,如同奥克斯(2005)的研究所表明的,“至少83%的混合分组班级里学生与教师,至少56%的这些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呈现了积极关系,这使我们重新思考课堂气氛如何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以及其他与学校相关行为。显然,学生在这种班级里的感受将明显与他们在慢班的感受不同”。尽管能力分组的考试包括高考本身可能是公平的,但是在教育分层中教师和家长的期望能够对于学生最终的学业成就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并加剧从分组开始时的成就差异。

国内学生分流制度事实上从小学就开始了,一大批学生从很小的年纪就被打上学术失败的烙印,他们要么就读职业学校之后进入就业市场从事传统上被看作是社会阶层更加低下的工作,要么呆在普通学校里忍受苛刻的挑选和审视,鲜有机会在各种升学考试中出类拔萃,整个成长过程伴随着失败的阴影,充满了自我埋怨。这使得这些学生在长大成人后缺乏有意识的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从而产生了一大批我们所认为的“社会弱势群体”。学校丧失了最好的教育时机,社会增加了额外的交易成本。

三、学校分层与社会机制

从大的方面来说,学校分层、英才制度和社会不平等是密切交织在一起的。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已经发现在能力考试与学生社会经济地位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出身于良好社会阶层的学生,或者那些有着更好的行为习惯、外表、语言能力甚至更好的衣着的学生获得了更大的机会进入快班,并且更可能在日后获得成功。学生分流的实践更倾向于把来自底层的学生放入慢班,即使他们的实际学术能力不是那么差。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北京,即使外来人口子弟被纳入义务教育系统,但是许多学校因为担心农民工子弟的大量涌入会使来自社会优越阶层的生源流失,因此往往以招生名额为由变相抵制就近入学政策。

20世纪60年代,当詹姆斯·科尔曼受命于美国联邦政府调查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并设计矫正方案的时候,他发现白人和黑人学生之间的学术成就差异难以用学校的物质资源分配来解释,因为当时不同学校间物质资源的分配状况大体均等。科尔曼(1966)得出结论:在解释教育不公平的各个因素中,学生的家庭背景比他们所属的学校更重要。[11]金克斯和他的同事们(1972)重新核对了科尔曼的数据并且得出相似的结论:公立学校的质量和学生的自然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日后的经济成功影响甚微,与此相反,种种与学生动机和激励水平有关的因素,尽管难以测量,但对学生学业成就有着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和教育水平等。在智商水平一样的情况下,来自优越家庭的学生比来自弱势家庭的学生更可能进入大学接受更多的教育。[12]也就是说,学校在消除经济和社会不平等方面显得非常无能为力。这两份报告也提示我们,也许解决社会阶层的分化是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前提条件。

英才制度和精英统治的信仰者将个人的成功归结为其才能和努力,在崇尚竞争和效率的市场经济法则下,不平等的结果反而似乎可以视为保持社会高效运转的重要动力。然而,教育话语权也是社会关系中阶级、性别和种族问题的反映。1976年,萨缪尔·鲍尔斯和赫伯特·金提斯出版了他们的有争议的著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在这一堪称里程碑的著作中,他们批评了有关智商、认知能力和学习技巧与人力资源市场上的成功密切相关的传统观念。在著作中他们指出,“教育应该被视为通过貌似客观的标准使得职业分配合法化的途径,这一途径复制了社会不公平的结构。而且,那些评价标准,也就是竞争性的学术考试,只是遥远地与个人在经济上的成功相关联。因此,教育领域里的这一合法化过程只是表现出相当象征性的角色”。[13]他们断言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们提供他们在一个阶级划分的社会里生活的原型模式,学生们在分层学校的学习经历事实上也是经济、社会和政治不平等结构的复制形式。很多学者批评鲍尔斯和金提斯对于学校教育抱有非常消极的态度。当两人写作《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一书时,父母与孩子的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性还没有得到统计数据的佐证。2002年,两人通过翔实的统计研究表明,过去的30年间美国代际的不平等鸿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14]1988年一项美国全国教育调查表明,“非裔、拉丁裔美国人和印第安人以及其他低收入家庭的8年级学生,与白人或者更高收入家庭学生相比,大约有两倍的可能性需要接受数学补习课程。这些需要补习的学生不仅接受着层次更低的课程教学,而且他们的老师更可能是缺少经验的教学人员”。[15]现在,大多数的研究者已经接受了鲍尔斯和金提斯的观点,即学校通过分层社会化将社会秩序合法化。

在我国,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中阶层的差距日趋明显。“来自部分重点大学的数据显示,农村学生的比例正在下降……南开大学近3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年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前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均不足20%”。[16]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09)》公布的调查,重点中学中来自社会优势阶层的学生数明显高于其阶层所占的社会比例,而农村学生则相反。“1978年~2008年间江苏某重点中学高中生家庭背景的调查数据显示,政府、企业、专业人员等优势阶层的子女,由1978年占44.7%,增加到2008年的77.6%,增加了33个百分点;而工人、农民子弟的比例,则从1978年占42.4%锐减至2008年的5.9%,降低了36.5%个百分点”。[17]显然,学校分层和社会分层已经密不可分了。

学校分流制度与社会不公平的秩序深深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一问题也难以仅在教育系统内部得以解决。克拉克·科尔曾经断言,“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很难真正避开英才制度”。但是他也表达了对于特权阶层的担忧:“问题不在于英才制度(在中国)是否正在成为现实,而在于怎样避免使得英才制度发展出一个拥有特权的新的阶层。”[18]通过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和分流制度的实践,学校成为复制社会结构的有效工具。千千万万来自社会底层的学生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预先设定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选贤任能的许诺,工人子弟的学生将他们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底层这一结果归咎于他们的学业“失败”,这种自我谴责的心理机制使得任何对于财富、权利和特权的不合理的分配的质疑都得到有效限制,教育系统也有效地使得现存的社会秩序得到保全。

在讨论学校分层制度的缺失时,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富足,也包括了民主、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学校的主要目的不应该是挑选学生,不应该是决定结果,它的目的应该是扩张机会;学校不应该仅仅是为未来社会提供劳动力,它也应该承担公民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教育不应该是针对少数英才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和民主制度只有当它的所有公民都能有意识地参与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时候才能成为现实。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3

绩效工资制度,是一项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改革,它的实施,定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期特辑录相关报道和资料,对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进行解读,供参考。

——编者

◎要闻播报: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以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

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顺利实施,2009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配将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

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是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必然要求。教育部在《意见》中指出:必须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分配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实绩和贡献、更好地发挥激励功能提供制度保障。要全面把握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教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

《意见》要求,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完善绩效考核内容,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客观公正,简便易行。

《意见》明确规定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其中,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在考核中要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不得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必备的基本要求。

《意见》指出,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有突出表现或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视不同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次,坚持向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斜,适当拉开分配差距。绩效考核结果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教育部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据《中国教育报》刘华蓉 高伟山/文)

国务院通过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指导意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8年12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会议指出,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于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经过一年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意见,起草了《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会议审议批准了这个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会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其他工作人员倾斜,把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同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经费管理紧密结合,注意研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工作。要按照管理以县为主、经费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确保实施绩效工资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据新华网)

□资料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

——关注义务教育教师

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奠基工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肩负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教育督导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政策,从教师的规模结构、能力水平和权益保障3个方面,选取15个主要指标,以2002年至2007年连续6年全国各县(包括其他县级单位,下同)年度教育统计资料、2007年全国32万份抽样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对7个省、自治区的实地调研情况为基础,对义务教育教师基本状况进行分析。本报告旨在推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保障教师合法权益,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引导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一、规模结构

全国义务教育教师总体规模按现行编制标准基本满足需求,保证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但目前教师配备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补充困难,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教师总体配置的生师比逐步下降,农村边远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受到重视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有专任教师907.7万人,其中小学561.3万人,初中346.4万人。从城乡分布看,县镇和农村的教师占82.7%。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约有1/4的教师工作在艰苦地区。

为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各地根据国家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努力降低学生与教师的配置比例。2007年,小学生师比由2002年的21∶1下降到18.8∶1,初中由19.3∶1下降到16.5∶1。从城乡看,小学教师城乡配置水平接近,初中教师城市配置水平较高。小学生师比城市为19.4∶1、县镇为19.6∶1、农村为19∶1。初中生师比城市为15.6∶1、县镇为17.9∶1、农村为17.1∶1。

近年来,国家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和定期交流制度,缓解了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的突出问题。2002年至2007年,全国小学累计录用大中专毕业生60万人,其中农村录用48.9万人;全国初中累计录用大中专毕业生61万人,其中农村录用48.7万人。农村小学和初中录用大中专毕业生均达录用总数的80%。2006年至2007年,全国共招聘了1.6万和1.7万名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农村学校任教,覆盖了13个省395个县的4 074所农村中小学。

2.教师总体趋向年轻化,女教师比例高于男教师

学校保安管理制度 篇4

一、校园安全是学校安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保安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无私无畏。

二、门卫和安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规范门卫日志,健全门卫台帐,做到记录全面,字迹清楚,妥善保管,随时接受检查。

三、保安要统一着装,遵纪守法,坚守岗位,文明值勤,在岗期间不做与岗位无关的事。要正确保管和使用消防器材、警务器具等,要具备一定的安保救防知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保安必须严格执行学校会客制度,来访者应该进行登记,填写会客单,写明进出校的时间与事由,由保安电话联系,经确认可以接待后方可入校。来访者出校时,应凭被访者签字后的会客单予认确认。如被访者正在上课或开会,保安应安排来访者在传达室等候。

五、保安应严控学生课间擅自离校,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的学生,应持有班主任离校证明方可放行。上课期间禁止家长和社会闲杂人员随意进校。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德育处批准。对家长送给学生的物品,门卫必须认真检查,并负责通知学生领取。

六、学校门口要严把货物、车辆进出关。货物出校门,需凭相关部门证明(出门单)经确认后予以放行。本校及上级部门车辆进校,应指引其到指定地点停放;校外机动车辆,非经本校相关部门批准一律不准入内。保安负责管理师生的车辆摆放,严禁校园内骑车。

七、保安负责学校的报刊、书信、资料、票据的及时准确发送,对老师、学生的挂号信、汇款单、包裹单等要及时公示,确保门卫值班室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

八、保安要做好安保巡视工作,特别要加强夜间巡逻。要正确开启警报装置,一旦发生情况迅速查明原因,积极保护现场,协助警方处理。

九、保安要有严格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必须互相询问情况,移交值班记录,巡视相关场所。保安轮休期间要保证通讯畅通,以便学校有遇特殊情况时随叫随到。保安请假需事先办理手续,经德育处批准并安排好替代人员后方可离岗。上班期间严禁串岗、脱岗现象发生。

十、保安要确保校门口广场及其左右道路上30米内无摆摊设点现象,保证校门内外畅通无阻;确保校园内及院墙周边绿化景观无破坏;确保值班室内外环境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不得存放杂物。

十一、保安要注意个人修养,严格服从学校管理,执行公务要维护学校利益和形象。

学校保安人员管理制度 篇5

为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控制校园安全事故和治安案件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一、被聘用的保安人员须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和心理健康,同时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道德品质良好,未受过行政、刑事处分。

二、严格履行有关学校保安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责。遵纪守法,礼貌待人,热情服务,坚持原则,恪尽职守,细心工作,不擅自离岗,不无故请人代班,不迟到,不早退,不酗酒,不赌博。

三、工作时间内,必须穿着保安服装,佩戴统一保安标志。

四、学校为保安人员提供的保安服装,保安人员应妥善保管,若丢失或损坏,由当事人按价赔偿。

五、大门保卫员必须时刻提高警惕,严防不法分子混入学校进行犯罪活动。

六、来人、来客均须办理登记、会客手续,门卫应认真查验来人的合法身份证件,无身份证件、未经校保卫部门同意不得进入学校。接待来客(家长)要热情、大方、礼貌,并问清来意。外来车辆不得擅自进入校园。

七、任何人从学校内携带物资出门,应主动出示出门证件,否则门卫人员有权查问、查看。对可疑物资可以暂时扣留,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八、做好门前三包工作,始终保持校门口周围的清洁,校门口严禁停放车辆和摆摊设点。如有不法人员进行捣乱、破坏,要及时打电话报告公安机关并通知学校有关管理人员。

九、按时开关校门,协助学校管理外宿、外出的学生并做好登记。上课期间严禁学生校门。上学和放学时间维持好校门前的秩序,学生请假,必须有假条才能放学生出校门。

十、遇到学校重大活动或临时性活动,必须听从学校统一安排和调遣,随叫随到。

十一、保卫人员昼夜做好校内巡逻工作,及时检查办公室、实验室、电教室防盗门的关锁、用电设备是否关闭等。

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欢迎您! 篇6

我庆幸,我哭过,在童年,在亲人的爱中!话:“爱做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啊?!跟我来硬的?天啊!不公平!可再怎么抱

怨,还是得做,也就一句话:“不吃饭,你能活多久?” “什么!罢工!可谁知老爸老妈却不吃我这套,张口就一句话:“爱做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啊?!跟我来硬的?

天啊!不公平!可再怎么抱怨,还是得做,也就一句话:“不吃饭,你能活多久?” “什么!你说要扣我三天的‘饷银 这些小东西。我还要给它们设点“障碍“。我将铅笔放在它们面前,只见它们要改变方向,结果被我用笔团团围住,看它们这回怎么办!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一个带头的蚂蚁首先爬上了笔,这就像一个指挥官,陆续又有几只蚂蚁爬上来,它们想用力将饼干渣托过去,可是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那只带头的蚂蚁将饼干渣抬起来,后面的蚂蚁用力推,就这样花了大约三十分钟,饼干渣终于被

蚂蚁从铅笔上运了过去。我突然领悟到,连这么小的蚂蚁面对挫折都毫不丧气,我们人类更应该敢

面对挫折,我又想起: 贝多芬双耳失聪,对一个音乐家这无疑是最大的挫折,而贝多芬面对挫折却丝毫没有退缩之意,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就这样

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人生路上有风有雨,到处是荆棘丛

生,只有我们去奋斗,去拼搏,就一定会有鲜花和掌声在等待着我们。名人说过,挫折对无能的人是一个无底深渊,而对那些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它是一块成功的踮脚石。我又再一次打开课本,这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屋内,在哪摔

倒,就在那爬起来。我笑了,挫折,我向你挑战,生活因挫折更精彩。?2003年11月15日,我们学校的合唱队、鼓号队、田径队、乒乓球队和电

脑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乘车到厦大白城――太阳湾附近野外郊游、烧烤。

??早上9∶00,我们出发了。结束了一周的紧张的学习生活,同学们觉得心情

格外的轻松,终?于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大自然景色。坐着学校安排的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哎呀!”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厦大白城。车子停

下后,我们分成几个分队,由老师的带队,找好了位置坐下,把带来的东西拿出

来,上饮料,生好木炭,架上铁架,就开始烧烤了。刚开始,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把带来的虾烤熟,吃了(比并且分给了其她老师)。接着老师让我们自己

烤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且老师叫我们每人烤一串给她吃,我们一边烤,给老师吃的,一边烤,给自己吃的。要成功肯定要经过磨难的嘛!我们在烤的时候被烟熏

得流泪一把,鼻涕一把,不得不每人拿一把纸巾,必要时擦一擦。我们选择肉串

烤给老师吃,因为它比较容易熟,可是又不好烤,“头”烤好了,“屁股”还生着

呢!

* * * *艺术家们说青春是含苞欲放的花;舞蹈家们 说:青春是最美的旋律,诗人们说青春是希望的 萌芽;庄稼人说青春是春天的第一场雨,饱含着 希

望,蕴藏着硕果向着我们迎面走来;而我却说 青春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硕大

耀眼而充满朝 气„„ 十三岁的我们――阳光且富有诗意,那生活中 的我们,激情满怀诗情画意,让大人们猜不透我 们心中的秘密!青春不言败,我十分喜

欢一句 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因为这是对青春的支持,对青春的放歌,对青

春 的赞扬 青春带领我们前进,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明 天,就像《明天会更好》这首歌的歌词一样: 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看看忙碌的世

界是否依然孤独的转个不停。日出唤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让和风拂出的影 像

谱成生命的乐章,唱出你的热情伸出你双手让 我拥抱着你的梦,让我拥有你面

心的面孔,让我 们的笑容,充满着青春的骄傲,让我们期待明天 会更美好!同学们,让我们拨动手中的琴弦,奏响欢快的乐曲,为青春时代的历程喝彩!出

版社:青春出版社 地址:中国迎春路四段 印刷单位:北京心达公司 社长:小

韩 顾问:可可先生 总编:心雨 编辑出版:思创出版社 责任文编:小美 责任

美编:小天 电话:8888888 邮编:523269 国内刊号:ISSN459-1321 电子邮箱:hsp@163.com 网址:max.book118.com 价格:22.00元 郊游与野炊„„„„„„...08 夏令营时的兴奋„„„...„09 拿到升学通知书的那一

天„10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 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

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漫画心里初恋的童年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还没有念

老师说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童 年 的 成 长02儿时,邻居有条狗,这狗特别通人性,桌若放块 肉主人不发令让它吃,它动都不动,当然,那时肉很希 罕,也很少能被剩下放在桌上.狗晚上陪着邻居上 夜班,白

天邻居回家睡觉,它就卧在邻居家门口睡 觉.虽然,这狗非常忠实,但它体格太

大,还特能吃,一 顿要吃一脸盆的食物,那份量,差不多相当于邻居一 家每天的口粮,后来邻居只好把它送人.离开的那 天,狗好像知道,怎么也不肯走,邻居

家的孩子们也 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那是我见过的最珍贵的眼泪,因为,见他们

挨打的时候,也没有哭成这样.

我们是什么时候长大的,好像都不太知道。也许,是在哭的时候 不经意地发现,流淌的眼泪里不再悲悯,不再单纯。这是个不用寻找就能穿透耳朵、不用刻意

就能诱惑身心的时代。爱情、工作、生活,眼泪突然间诞生出许多种的意义,被赋予许 多种不同的作用。

女人的眼泪被当作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武器,示弱被当作一种 掳获男人的招数。这样的眼泪里有太多动机,太多智慧,但 不管怎样,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顿生

怜悯,如果置之不理,这人似乎就不是人了。于是,错误就能得到原谅,争夺

就能 拿到,心想就能事成。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实践表明,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促进教育公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广大人民群众, 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子女提供了成才就业机会, 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帮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支持。但是, 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问题: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需要, 职业教育投入水平偏低, 许多地方办学条件较差,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 社会上存在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 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本来, 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和最大受益者, 应适度分担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但是, 国家关于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 由于监管引导不力没能很好落实, 加上1998年机构改革后多数部委不再举办管理行业系统职业教育,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功能有所削弱, 不仅影响职业教育投入结构, 而且影响职业教育培养质量, 减弱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当前市场显示的“技工荒”信号, 就与行业企业不能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合理分担成本制度保障欠缺有关。

实际上,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国际通行做法。英国最初实行学徒制, 后改办职业学校教育, 近年又复归新学徒制, 并与国家职业资格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挂钩, “基础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二级国家职业资格, “高级现代学徒制”完成者获三级国家职业资格, 节约了教育培训成本, 提升了劳动力技能素质, 受到行业企业欢迎;德国一直坚持把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双元制”支柱, 为本国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提供了保障;瑞士中职学校新生, 先要取得企业学徒合同才能注册入学, 每周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在校学习的时间大致为6:4甚至7:3;澳大利亚、新西兰、芬兰、奥地利等学徒制度也很有特色, 成就斐然。

综观世界职业教育实践, 凡是办出特色、水平很高的国家, 政府无不承担起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清晰责任, 行业企业无不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过程。尤其是现代学徒制度, 可为企业节约成本、简化招聘程序, 学生也可延长实训时间, 积累实际经验, 逐渐成为从工业化迈向知识经济进程中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模式。尽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取得许多进展, 但从全局看, 因制度法律对企业责任要求不明, 影响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为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单列出来, 围绕“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重要政策措施作出了新的部署, 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规划纲要》“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要求, 今后, 我国还应探索“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也就是说, 要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的同时, 尝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是刘少奇同志曾在1958年提出的一个政策思路, “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 希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训练大量有文化的技术工人、技术员、大学毕业生”。当时, 在上世纪50年代末和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到位后, 半工半读教育出现过两次实验高潮, 体现了改变教育落后面貌的探索, 至今仍有一定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 需要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赋予这套制度体系设计以新的含义, 其要点就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借鉴国际成熟经验, 坚持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和现代学徒制度并存。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我国较为单一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而且有利于2020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 更好巩固中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更快达到党和国家确定的“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奋斗目标。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8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界定教育制度是理解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前提。究竟何为教育制度?研究者给出的定义也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育制度作出了两种阐释。一种解释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另一种解释是“各种教育机构系统”[3]。《教育大辞典》对教育制度的界定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包括学校制度(即学制)和管理学校的教育行政机构体系。教育制度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有的国家把教育制度看作按国家性质确立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4]也有的研究者将教育制度厘定为协调教育矛盾、解决教育冲突的教育立法或教育契约。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制度是教育规章的集合体等,为我们深入理解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

学校教育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亚层次概念,是制度在学校教育关系中的层次化和具体化。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及其规则系统。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育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就业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它包括有关学校性质的制度、招生制度、学位认证制度、专业设置制度、就业制度、考核制度等。学校教育制度是制度化程度最高的教育形式。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5]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和创新的过程。关于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的理论,是理解学校教育制度内涵不可回避的问题。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动态的现实过程,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那么,是什么力量导致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变迁,其原因何在?动力何如?我们认为,引发学校教育制度变迁的路径主要有两种: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有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时发生。”[6]学校教育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获取教育收益而发起的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度安排,以自发性为基本特征,表现为通过制度创新,对旧有教育制度的更改或废止。学校教育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是国家、政府及其相关的教育行政机关主导和干预下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以加强对学校教育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政府或上级教育行政机构的意志得以贯彻落实为旨归。学校教育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表现形式

按照学校系统的纵向、横向与二者相结合的划分维度,现代学校教育制度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双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和中间型学制。

1.双轨型学制

双轨型学制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以二战前的英、法、德等西欧国家为代表,因而这种学校系统又被称为“西欧型”或“欧洲型”学制。双轨学制是在18~19世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了保障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特权,同时满足广大劳动人民子女对教育文化需求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学校系统。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学校教育双轨制是指把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面向社会上层阶级,为社会上层阶级的子女服务,教育目的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及其他高级人才。这一学校系统由大学和中学组成,其发展轨迹是自上而下的,即先有大学,而后才有中学。这类学校收取高昂的学费,提供优质的教育,将劳动人民的子女拒之学校大门之外。另一轨面向平民大众,以满足广大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而设立的带有普及教育性质的学校。这一学校系统由小学和职业学校组成,其发展模式是自下而上的,起点是小学,终点是职业技术学校。这两个学校系统自成体系,既不相通,也不关联,就像两条平行的轨道,因而被称为双轨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学校教育的双轨制由于违背机器大工业生产的普遍性而遭到了激烈的批判和否定。科技革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利的斗争,迫使资产阶级在学制上作出了让步,其结果是双轨制学校体系得到了部分改变,逐渐向单轨型学制和中间型学制过渡。

2.单轨型学制

单轨型学制是横向划分的学校系统,是从双轨型学制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沿用。单轨型学制以美国为代表,又被称为“美国型学制”。19世纪后半叶之前,美国大部分学校都仿效欧洲各国的双轨型学制。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双轨型学制中的面向平民大众的一轨发展迅速,尤其是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在短期内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面向资产阶级和有产阶级的另一轨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呈现出颓废的态势,最后逐渐被取代,由此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型学制。单轨型学制之所以能够在美国产生,主要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没有特权文化的羁绊,加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少,民主、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因而随着美国各州强迫义务教育法令的相继颁布以及美国公立中学运动的开展,使为社会上层阶级子女服务的一轨逐渐失去应有的优势和地位,直至被另一轨所湮没。单轨型学制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结构体系,即一个国家的学制是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相互联接的直线型系统。它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起来。其特点是各级各类学校形成一个体系、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八四、四四四、六六等多种分段。

单轨型学制反映了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民主的理念,在原则上保证了所有受教育者都能进入同样的学校接受教育,有利于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促进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因而备受世界各国青睐,对二战后世界许多国家的学制改革和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需要指出,由于教育条件、教育资源和教育水平所限,单轨型学制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同级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相差悬殊,不同级别学校之间的发展失衡等。

3.中间型学制

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上述两种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学制,又叫分支学制。这是前苏联创造的一种学制类型,以前苏联为代表。中间型学制同单轨型学制的发展过程一致,也是从双轨型学制发展而来。在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实施的是欧洲的双轨型学制。十月革命后,为了粉碎资本主义教育体系,消除苏维埃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障碍,苏联建立了单轨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学校教育体系。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当时教育的需求,又恢复了原文科中学的某些积极因素和职业学校单设的传统,形成了既有单轨型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制学制特征的中间型学制。中间型学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双轨型学制,也有别于美国的单轨型学制。因为它在入学的前一阶段(小学和初中)实行单轨,到后一阶段(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才实行分叉。普通高中的毕业生经考试合格后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大部分毕业选择就业(工作三年之后也可升学),另一种是少数优秀毕业生可直接进入对口的高等学校就读。中间型学制的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7]。

中间型学制兼顾了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益,注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兼有上述两种学制的优点。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在各阶段的衔接及其分支的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普通教育体系较为完备,水平较高,而职业教育却没有得到重视,条件较差,发展较慢,质量较低等。

三、影响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

1.现代学制的产生和发展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学校教育制度提供了可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资源。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社会里,由于没有充足的物质资源,要想建设体系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不可思议的。毛泽东指出:“我们不能饿着肚子去‘正谊明道’,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8]上文所谈及的双轨型、单轨型、中间型三种学制,就是适应特定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产物。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教育的普及程度。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壮大都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自不例外。学校教育机构的设置、经费的投入、招生规模、办学体制等,都和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现代教育的普及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得以不断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义务教育的普及年限越长,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如由于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仅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普及了12年义务教育,如新西兰、德国和比利时,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则实行6~9年不等的义务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其发展也经历了由“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普及化”的发展历程。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大众化,而要达到普及化的水平,则还需更高的生产力水平与之相匹配。

2.现代学制的制定要受一定社会制度的制约

一方面,社会关系决定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学校教育制度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服从或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下,学校教育制度主要面向统治阶级的子女,为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服务,具有专制性和保守性。而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学校教育制度则面向广大劳动者的子女,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

另一方面,政治结构制约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学校教育制度反映并受制于政治结构。政治结构对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阻碍或促进的作用。一般而言,无论是实行中央集权制政治结构的国家,还是实行地方分权制政治结构国家,抑或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政治结构的国家,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制定教育方针、教育政策修改或废止学校教育制度,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如对教育目的、学前教育领导权和被领导权等方面的规定和限制,从而决定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3.现代学制的建立受人口状况的影响

一方面,人口状况影响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的社会需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教育需求相应地大幅度上升,必然要求社会设置充足的教育机构,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龄人口数量的稳定下降,势必对教育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必然导致部分学校的合并或倒闭。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学校教育制度,必须依据和反映人口的实际状况。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影响学校教育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影响和制约着初等教育结构、中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和成人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年轻型人口结构的国家,适龄儿童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成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接受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人口比重也会上升;老年型人口结构的国家,为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必然要扩大老年教育的覆盖面。

4.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是确立现代学制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的阶段性。个体身心的发展是有阶段的,表现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教育阶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按照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在每一个阶段,学校教育制度的设计要体现相互衔接的原则,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各发展阶段相对应,不能强求统一,简单划一。世界各国将教育划分为初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继续教育阶段及其不同的学制设置,便是鲜明表征。

另一方面,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设计。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的差异,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差别、体质的优劣和生理机能的强弱等方面。另一是内部差异,表现为认知能力的不同、爱好兴趣的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等。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对学校教育制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1]为此,学校教育应重视个别差异,依据差异性特点,采取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或是设置相应的特殊学校、聋哑学校等,对个别受教育者进行特殊培养,或是按照受教育者的兴趣、需要与特长,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组织制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均得到最佳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民日报,2010-07-30(1).

[2] 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 冯永刚.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趋势.教育科学论坛,2011(10).

[6] [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刘守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7] 柳海明.现代教育原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9

一、学校校长任名誉校长,学校副校长任常务副校长。日常工作主要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

二、家长学校的领导班子任期为两年换届,特殊情况下任期一年可换届。领导成员由家长学员推荐,学校综合研究确定。

三、家长学校的学员为学生家长。

四、家长学校定期开课,主要内容是手语培训,讨论和研究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请专家或专职老师讲课。

五、每年在校务简讯上开辟家庭教育栏目,刊登家长学员文章。

六、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让家长学校的领导及学员到学校听课,并参加评课,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学校的刊物、报纸及有关文件发送给家长学校领导成员,让其及时了解学校信息。

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家庭教育培训制度

1、家长学校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理论水平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期培训活动。

2、主讲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讲课应力求做到言简意明,生动形象,融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趣味性于一炉,对家长有启迪作用。

3、参加培训的家长要登记造册,并由秘书长委派有关班主任协助作好考勤工作。

4、每期培训结束后,家长学校副校长,应通过问卷调查、试卷测试、个别询问等形式,了解家长对讲课的意见与建议,以便改进工作。

5、家长学校应向参加培训的家长推荐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或者给听课家长印发主讲教师的讲稿。

泸县中宏特殊教育学校

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和家庭教育研讨会的制度

1、要与年级主任、班主任紧密配合,认真挑选家教有方、成效显著的家长作为家教经验交流的报告人。

2、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和秘书长以及有关班主任,应与报告人共同研究报告提纲。

3、报告人要认真写好讲话稿,并将讲话稿交给家长学校常务副校或秘书长进行审阅。

4、每期家庭教育研讨会都必须确定一个主题,并提前一个月印发研讨会通知,以便家长作好充分准备。

5、参加研讨会的家长,应准备一个发言提纲或发言稿。

6、家长学校的主要领导成员,必须按时参加研讨会。

学校安全教育制度 篇10

为了切实加强安全教育,促进学生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每一位学生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每位教职工在进行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及服务育人的过程中都要各尽其职,增强工作责任心,确保师生及学校财产的安全。实行学校安全情况报告制和各工作岗位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学校校长为学校的安全负全责,班主任要为班级学生的安全负全责。科任教师要为自己工作期间的学生安全负责。安全教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贯穿在教育之中。

一、安全工作总体要求

1、每天晨会和放学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填写安全教育内容记录。

2、每学期学校安排一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交通安全、安全常识、自救常识、卫生保健常识。

3、各班要定期出黑板报、墙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防护自救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4、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进行有关预案的演练。

4、每周周会教师对学生管理与安全教育工作,禁止小贩在校内外设摊出售具有不卫生的食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

6、组织学生排队回家,并作好必要的护送。遇不可抗拒的灾害时必须组织教师奋力抢救。

7、有不法分子到学校侵害(侵权)时,必须立即采取保卫措施,并及时报警,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

8、制订学校值日、值周制度,督促值日、值周教师履行工作职责。

9、课余时间严禁学生做有危险的活动,学校所有教职员工若发现有违规学生,要及时劝阻,并进行教育。

10、学校水电学校要有专人负责,若有开关等电器损坏,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及时上报总务处,严禁学生私自拨弄,避免发生意外。

11、学校要随时对体育器械进行安全检查,做好防范工作,教育学生不要随便攀爬体育器械。

12、每年的五、六月份和十一、十二月份定期进行校舍、教育设施安全大检查,消除学校及其教学设施的安全隐患,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班主任(包括任课教师)

1、学生发生意外或突发病时应立即抢救。

2、禁止学生食用不卫生的食品。

3、组织学生排队回家,按时做好静校工作。

4、学生缺席时,应立即搞清缺席原因。

5、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早自修、上课、课外活动中,不得擅自离岗。

7、不得叫学生为教师办私事,不得叫学生做有危险性的事。

8、教育学生不打闹、不追逐、不乱跑、不乱跳、不乱爬、不乱推关门、不乱投掷物品,不拥挤。

9、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

10、教育学生上体育课或室外活动课时不穿皮鞋,不带水果刀,不携带铁器等禁止学生燃放鞭炮、打气枪、玩火柴,不准组织学生参加救灾抢险。

11、体育课严格遵守纪律,垒球、铅球、单双杠等含危险性较大的体育活动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12、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随便把学生赶出教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13、学生有病,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要亲自带学生到医院或诊所就医,或护送学生回家。

14、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采取紧急措施。如因教师玩忽职守造成意外事故,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值日教师必须按值日工作职责要求做好安全工作,处理学校偶发事项。

四、因粗心大意、教育不严、管理不善、玩忽职守而发生事故的,要分别追究以下责任。

1、领导责任。

2、教育责任。

3、连带责任。

4、过错责任。

5、直接责任。

五、凡工作失职发生事故的,按以下规定进行处理。

1、经济赔偿。

2、通报批评。

3、书面检讨。

4、调动岗位。

5、行政处分。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 篇11

关键词:学校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c)-0173-01

1 具体化,就是指思想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接受必要的训练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的。

(1)抓点滴培养。有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家庭进入学校,在行动上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如学生有乱扔纸屑的习惯,教师就带领学生自制垃圾箱,学生一有碎纸便投进箱内;再如学生有吃零食的习惯,教师便讲解吃零食的坏处,并成立了“零食小银行”,为每位学生建立“账户”,学生纷纷把买零食的钱存入自己的“账户”,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得以纠正;有的学生作业马虎,我校开展了“百题无错题”的竞赛活动。此外,各班还建立了花卉角、卫生角、图书角、作业角等,对于树立新风尚,都起了重要作用。

(2)抓反复训练。属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通常制定出各项要求,并按要求反复训练。我们告诉学生“轻声慢步、靠右行走”,利用課间操多次集体训练,并安排学生平时值日,及时纠正。如今学生基本做到了“三静”(课堂静、走廊静、站队静)和“三个一”(集合一分钟、站队一条线、动作一样齐),全部有序地集合最多也就只有3分钟就够了。

(3)抓潜移默化。如热爱祖国的问题,要让几岁、十几岁的学生树立起对祖国的深厚感情,那是不现实的。这种感情需要具体活动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我们先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家乡开始开展活动:一是组织各中、小队进行社会调查,去街道、军属,了解中国的历史,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是发动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变迁,如有一个中队在“夸美”班会上,学生从各个角度介绍了家乡的概貌,有的介绍孔子、孟子、辛弃疾、李清照等齐鲁名人以及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家的事迹从中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三是搞联谊活动。我校与城里小学建立了友谊学校,我们带去了花生、大枣等土特产,而他们送我们图书,讲解城里的发展。通过联系交流,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民族感情,同时扩大了视野,感受到了祖国的博大富饶和飞速发展。

2 为使思想教育做到系统化

第一,我们坚持了长计划、短安排。第二,实行“全校一盘棋”。教育重点确定以后,提倡各班围绕教育重点,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校把“热爱祖国,勤奋学习,遵守纪律,文明礼貌,艰苦锻炼”作为校风,采取了“讲、看、练、行、评”的做法。即上队课讲遵守纪律,遵守常规要求;看队列表演,看消防官兵实战演习;进行队列操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行动;评选树新风好的中队、小队、先进个人。如,有的班级组织学生制作了许多小红花,学生每当克服一个缺点,班里就为他戴上一朵小红花;有的班级举办故事会,要求每人讲一个故事、议一个问题、定一条保证;有的班级开展“寻找心灵美”的活动,让学生“学一学”(文明礼仪的要求)、“议一议”(个人日常言行),最后找出什么样的行为才能表示心灵美。

3 学校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用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并列入计划,以保证思想教育工作的经常化

设立晨会、班队会。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队会由各班主任负责组织,可以开成故事会、朗诵会、是非讨论会,或主题班队会。这些“会”的重点是总结、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制止不良倾向,使学生明白是非标准提高思想觉悟。

建立升旗制度。每逢星期一全校师生隆重集会,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有很好的效果。

举行少先队阅兵式。“阅兵式”每学期一次。在阅兵式上,学生穿着校服,唱着校歌,敲着队鼓,精神焕发的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领导和老师们的检阅。他们有着一种光荣感、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性和集体观念。

建立教育日。学校规定一年中具有政治意义的日子为教育日。如,三月五日为“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日,清明节为革命传统教育日,“六一”节,组织学生游园联欢,国庆节前后,举办祖国建设成就展览,歌颂社会主义好。这些教育日,往往是优秀学生“更上一层楼”的加油站,是潜能学生开始进步的新起点。

【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保安制度】推荐阅读:

双流县华阳实验小学11-09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解析05-27

成都双流航都医院药房工作总结07-13

上一篇:关于创建书香校园的倡议书下一篇:酒店前台服务标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