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课教案(精选8篇)
《我和你》梦想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请你相信我》 执教教师:
背景分析:当今社会流行这样的趋势:不再相信任何人。但我们认为,信任他人任然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希望孩子们 能保留这种宝贵的品质。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之间的信任;让孩子们认识到外表丑陋可怕的事物也可以拥有美好的内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信任他人的意义。
课前准备:绘本《嘿,站住》PPT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瞎子走路”10分钟
1.规则:两人一组如(甲与乙)甲先蒙上眼睛,听乙指挥,走完老师虚构的地形和路线。乙口述注意引导甲行进:如跨步、迈台阶,左走三步,右走一步~~~~~~~然后交换角色,乙蒙着眼睛,甲指引乙走路。为节约时间,可多个小组同时开始。2.点评:必要时,我们需要信任他人。
活动二:预热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嘿,站住》的封面,问:1.你认识这是什么动物?
2.你印象中的大猩猩是什么样子的?(很丑,令人很害怕)3.谁来模仿一下大猩猩?
活动三:播放《嘿,站住》PPT(5分钟)
教师朗读,学生看PPT画面,理解绘本,感受一下充满爱心的可怕的大猩猩。
活动四:讨论(15分钟)
1.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一、明确教学任务,找准师生定位
在新课标中,语文教学有四个任务:语言,思维,思想,发展。这四个任务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四者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现过程。所谓语言就是培养学生品味,揣摩、理解、运用语言的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积极作用。《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文采斐然的演讲词。学习演讲词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即兴发挥的表达。《我有一个梦想》中的华彩语句为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提供了极好的范例。根据教材特点,笔者将授课的落脚点定为语言,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为体会并揣摩文中的华彩语句,并学以致用,学习写出优美语句。通过共同品味语言的韵味来探究美化语言的方法技巧。在品味中,同学们感受到修辞手法对语言魅力的体现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铺排的使用使文章气势恢宏,荡气回肠。有的同学即兴写下了很漂亮的铺排句,例如:我想成为一名舵手,驾驶小舟去追逐生命之浪,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洒尽我的风采;我想成为一只飞燕,张开双臂去拥抱燃烧岁月的人性之光,在阔远湛蓝的空中读尽勇者的誓言;我想成为一片枫叶,伸展筋骨去感受风雨的傲世情怀,在颠簸晃动的枝头写尽生命的浪漫;我想成为一朵白云,敞开胸怀去抚摸震撼心灵的缄默,在飘忽摇曳的世间可尽人生的豪迈(贺晓莉)。整个过程学生觉得自己像一个满载而归的渔夫,既享受着收获的快乐,又体味着过程的甜美,这就是语文课给他们的独特享受。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长此以往,原本激情澎湃的教师变成匠气十足的教书匠;原本活泼有个性的学生也变得呆气十足;原本堪称经典的课文也被肢解得七零八落,失去味道。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语文的魅力被一点点侵蚀,学生对语文如此博大精深的学科也会索然寡味。其实针对高中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特点,我们不要太注重语文课堂某一问题的结论,要注重学生心动、手动、脑动的过程。学生能享受思考的快乐,感受课堂的激情,领略语文的真善美,那是最快乐最重要的事情!要做到这些,我认为教师要把发言权真正交付给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将“主导”与“主体”的理念贯彻于教师备课、上课的每一环节。这样“教师就不会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品味揣摩、体验领会、理解运用”,例如在上《我有一个梦想》时,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插曲:课堂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同学们的看法有自由、民主和平等,突然有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认为还有仇恨!”语气斩钉截铁。我们都知道金深受甘地非暴力抵抗思想的影响,他主张用包容、忍耐和博爱来对抗仇恨,反对“以暴易暴”。我没有让别的同学来说服她,也没有引导她,只是告诉她要回归文本,请她读课文里的一段话“……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的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战斗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读后,她心领神会,心服口服。所以教师应“着眼于引导、激发和珍视学生的自主品味、揣摩、理解的运用;着眼于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激活、诱导与提高,使之具有前瞻性和创造力”(冉自立《走进新课标》)。我们语文备受批判的根本原因就是扼杀了学生的前瞻性和创造力,致使我们的学生有的高中毕业写不了规范的书信,有的在应聘场合不敢自我介绍,有的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会随机应变。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可语文课堂也是因素之一。我们从不真正给孩子展示自我、自由创造的空间。很多时候教师无意识地把学生当作一只袋子,教师很辛苦地往里塞东西,结果我们也许会培养出名牌大学生,可高分低能效应确实让我们尴尬。课堂是舞台,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琢磨“角色”需要学生亲自去体会,而指导、布置、沟通、引导是教师的职责,这样的空间氛围是和谐融洽的、流畅默契的。
二、关注人文性,师生真情互动
所谓人文性,“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心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需要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刘钊《人文主义精神的瑰丽之花》)。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文本积淀的丰富人文内涵,它更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价值情感趋向。学习这样的文章,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情感交流。《沁园春·雪》的“书生意气”、“激扬文字”;《致橡树》对爱情的新诠释、对女性独立人格尊严的关注;《我有一个梦想》对平等、自由、和平的追求;《我的呼吁》对生命伦理的尊重等,充分显示了新教材的人文性、情感性。学生徜徉在人文的海洋里还会没有灵性,没有思想,没有丰富的情感?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思想的引领很重要,与名人的精神对话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好文本的人文性更有利于语文的学习。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终身研究员周迅说过“语文语文,是说一切的语文文字都是人的外化,它必须要有美好的人性作底基,独立的人格作柱子,人文情怀作围子,方能立起‘人’字这个大‘建筑’”。故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时,我仔细研读了马丁·路德·金的生平,了解到他深受圣雄甘地非暴力抵抗思想的影响,他主张用和平的方式争取权力,这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理性认识的宣言。由此,我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我觉得甘地和墨子可以作为本课思想的课外拓展,便将他们引入课堂,望着同学们专注而热烈的眼神中流露的崇敬,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对和平与爱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学校课程;学生发展;学校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22-2一、“奇迹”理念铸就“VIP”课程之魂
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是南京市小班化示范初中。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在初中三年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幸福感一直是我校小班化教育追求的目标。基于这一价值追求,我校形成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奇迹”的办学理念。奇迹教育追求的不是要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惊天动地的伟业,它追求的是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超越自己的奇迹,进而实现“凡者不凡,优者更优”。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载体。为了将“奇迹”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重新规划,形成“VIP”课程架构。“VIP”是Very Important Person的缩写,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人”。“VIP”课程理念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就奇迹”。“VIP”课程视每一个孩子为最尊贵的人,是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个性化、适性化的优质课程,是为每一个孩子成就“奇迹”提供优质服务的课程。
二、“VIP”课程内涵与整体框架
1.“VIP”课程内涵。V课程,“V”,variety,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V课程”即为适应不同的孩子群体发展需求而提供的可选择的、丰富多样的课程;I课程,“I”,I,我。“I课程”即为满足孩子个体的特定发展需求而开发的个别化课程,是为促进“这一个”孩子个性发展而设置的课程;P课程,“P”,primary,初级的、基础的。“P课程”即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是为满足所有学生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最基本课程。
“VIP”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差异性,从特色拓展课程、个体自主需求课程、义务教育国家课程三个维度建构起适应于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搭建起成就每一个孩子奇迹的课程立交桥。这样的课程设置立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体验,让每一个孩子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2.“VIP”课程框架。基于奇迹教育理念,建立“VIP”三类课程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的品字形课程结构框架。其中P课程是国家基础课程,处于核心地位,位于品字形结构的上方;V课程、I课程各有其功能,是对P课程功能的拓展与补充,处于品字形结构的下方。
三、“VIP”课程实施
根据“VIP”三类课程的不同特点,我校采取分类实施办法。课程实施的总原则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差异性,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与专长。课程实施具有层次性、多元化、可选择、能融通的特点。
1.“V课程”,拓展视野,激发兴趣。“V课程”是为适应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而提供的可选择的、丰富多样的课程。“V课程”大致分为三大类:社会科学类,如《百家讲坛》、《英语原声电影片段“赏”与“析”》、《让心灵去旅行》心理课程等;自然科技类,如《化学漫游》、《生存急救》、《Magic植物园》课程;体育艺术类,如《体育舞蹈》、《我歌唱,我快乐》、《线的乐园》课程。主要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每学年开设十多门课,保障每周一课时。
学年初始,学校根据教师专长和学生需求,利用学校周边资源,罗列出本学年拟开设的“V课程”学习课程目录,并提供相应背景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学习课程,相同课程学习的同学组成“V课程”学习课程小组。课程小组设计《“V课程”学习活动方案》并根据方案在课程导师指导下展开活动,其中包括:对课程学习、研究方法的培训,收集课题资料与分析,参观、调查观察,课题研讨等。对于技能型较突出的课程如音乐、舞蹈、体育既重学习研究还重技能操练。
学年结束,课程学习小组形成课程学习、研究成果。成果形式不限,可以是小论文、调查报告、观察报告、科技制作、学习后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以及学习体会等。交流展示阶段,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五十四中“V课程”学习成果学年汇报会。这是一场由学生策划、组织的年度课程盛会。各个“V课程”学习小组代表轮流登台,将自己一学年来在课程学习小组中学习、探究取得的成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演出来。考虑到初中学生身心特点,汇报多以叙述配以幻灯片、微视频、表演、唱歌、绘画等形式来展现,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年级里的其他同学则在台下观摩,还不时和台上同学互动。课程学习汇报既表现出了课题研究成果表述严谨的一面,更表现出学生收获学习果实快乐的一面。
“V课程”积极呼应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求新求变的学习心理,满足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世界想要一探究竟的求知欲望。它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迷人的课外世界,进一步激发每一个学生对各类学科知识的兴趣、爱好,为每一个学生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播下希望的种子。
2.“I课程”,张扬个性,成就“这一个”。“I课程”将满足学生的个体自主需求纳入课程视野,从一般意义上的关注“每一个”到为“这一个”的发展而“量身订做”课程。这是为学生超越自我,成就奇迹的进一步探索。学生自主和课程协商是贯穿“I课程”的一根红线。课程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协商共同完成。课程实行导师制,指导实行“私人定制”。“I课程”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否得到满足、学习与成长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形成个别化、动态性、开放性的多元评价体系。从“钦定”课程到“协商”课程,“I课程”让“这一个”学生潜能得到开发,专长得到发展。
正是“I课程”以充分满足学生个别化学习与成长需求的这一点显著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深度发展,奇迹才得以一个又一个的实现。近几年来,在“I课程”哺育下一批“奇迹”学子脱颖而出,同时,得益于I课程“一对一”精心呵护,一批“学困生”学业上得到长足进步,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学习奇迹。
3.“P课程”,夯实基础,提高学力。“P课程”即国家课程,是“VIP”课程的基础与核心,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一环。为了打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业基础,学校致力于国家课程实施校本化、高效化研究。我校着力打造小班“四维助学”课堂。
奇迹课堂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但更追求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快乐体验,追求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提升,追求每一个学生不断超越自我、收获自信。基于这一价值追求,奇迹课堂更注重尊重、激励学生,更注重适性、分层教学,让学生进入学习的心流状态,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学校积极实施小班四维助学策略,从“明确教学目标”“提供学习资源”“优化教学流程”“点拨学习方法”四个教学维度支持学习,打造高质量的奇迹课堂。四维助学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教学要素,经过教研组、备课组多轮研课活动后,小班四维助学的理念逐渐转化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行动并成为良好教学习惯,当课堂实现“目标明,资源优,流程畅,方法好”时,优质高效的课堂就出现了。
我们鼓励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积极开展自主与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围绕学习重难点,自主合作学习。时而静读思考,时而倾听讨论。老师最大限度关注每一个孩子,巡批、面批。学生每节课都能和老师交流,和小组其他同学交流。学生接纳、喜欢教师,就乐意参加教学活动,思维就得到活跃,个性就得到发展。
我们激励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师以民主的氛围激励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以多元的评价激励学生,对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对不同表现的学生都给以不同程度的鼓励。如此,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尊重和赞赏,自信心大大增强。
四、“VIP”课程评价
1.V课程评价。V课程主要采用以探究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实践的方式展开。根据这一课程特点,学校采用CSE评价模式。V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即:需要评价——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需要评价:调查学生有何需要,是否能基本满足学生的需要;需要完成什么教育教学任务,是否基本能完成。方案计划:对方案在达到目标方面成功的可能性作出评价,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的设计、人员、设备和资金的配备是否合理。形成性评价: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于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偏离目标的做法,从而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总结性评价:对教育质量的全面调查和判断。
2.I课程评价。I课程评价着眼于学生个性发展能否得到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与成长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来确立。
I课程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过程性评价。如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言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学生的阶段性成果等。(2)终结性评价。成果汇报、考核,亦可用检测方式检查、并给予评价。(3)对教师的评价。从教师课程开发力,课程领导力,课程创新力等方面评价。(4)对学生的评价。从兴趣爱好发展,学习成果、体验成长方面,从言行表现方面,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形式进行。
3.P课程评价。P课程的教学评价,以“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采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方法,设计或提供各种形式的评定任务。
P课程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四种:(1)过程性评价。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方面,从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方面评价。(2)终结性评价。以实验、考试成绩、学生制作的作品等考核成绩。(3)对教师的评价。从教师课程开发力、课程领导力、课程创新力等方面评价。(4)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心理变化等方面评价。建立完善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五、“VIP”课程实施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VIP”课程以其丰富性、适切性、可选择性特点为每一个学生追梦、筑梦搭建了课程大舞台,取得了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可喜成绩,收获了累累硕果。
V课程形成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课程。例如依托社区军事资源开设的“小小军事家”课程,“神奇的密码”、“制造烟雾弹”、“海军旗语”等专题学习,不仅是学生“军迷”的挚爱,也深受老师、组外同学的亲睐,常来蹭课、过瘾。在这里,学生不但学习了军事知识、军事技能,而且增强了国防意识、国家意识。
曹苏芳书记开设的《让心灵去旅行》课程直指青少年中易出现的心理困惑。课程学习主要以游戏、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展开,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体验中,学得各种舒缓心里紧张、烦恼、困惑的方法。曹老师开的系列心理“V课程”不但深受我校学生喜爱,还走进家长学校,还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外校,已成为市、区精品课程。
又如I课程,俞天诚同学是我校《人生规划》I课程的收获者。他在我校读书时制订了详细的《人生规划》,表示要像孙中山那样,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在《规划》激励下,他将人生规划化大为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规划,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一个成功一个成功的累积,步步铺垫,勤奋攻读,终于摘得2013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桂冠,圆梦北大。
P课程产生了一批研修成果,有效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科特色形成。如语文学科“三轮小组合作”成果。
针对目前小组合作中合作学习不充分,学生收获少的弊端,语文组改革创新,语文学科形成“三轮小组合作助学”策略。“三轮小组合作”流程为“自主学习——本小组交流——组外交流——本小组二次交流——全班交流”。“三轮小组合作助学”学习方式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并以此作讨论题,避免了讨论的空泛;三轮小组合作,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和提高;以“锦囊妙计”(学法指导单)助学,降低自学难度,提高学习兴趣与信心。
马丁·路德·金
播放我有一个梦想(谭晶王宏伟反战歌曲)歌曲(音频)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问题】进入正课之前,我先给同学们出一道问题,请你根据我说的几个词语,说出一个国家的名称。“乔丹、华盛顿、好莱坞、911”----(美国)“TheUnited States”看来同学们对美国非常熟悉。(展示美国的地图)
【问题】但我们对美国的社会现状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又对占美国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现状有多少了解呢?你认为美国是怎样的社会呢?(生有不同意见,叫两名同学阐述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这两幅图片为我们展示了黑人在美国的生活条件之艰苦:破旧的冰箱,简陋的居住环境;这两幅则为我们揭示了美国黑人的悲惨境遇:新华社报,2004年7月2日,一名无家可归的男子躺在纽约街头;2005年6月10日,一名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子在美国东南部的迈阿密南海滩钻进塑料袋里躲避飓风袭击。
我们都知道,美国被很多人描绘成自由的天堂,纽约曼哈顿岛上矗立的自由女神像也成了美国自由精神的象征。(出示自由女神像)但真正的情形如何,美国真的是所有人的天堂吗?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窗口来对美国社会现状作一个初步的认识,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说词——《我有一个梦想》。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历史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问题】通过预习资料,哪位同学能说一下美国的黑人是从哪来的?(16世纪起,欧洲白人就把非洲黑人掳掠到美洲为奴)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掠非洲黑人,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400余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以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问题】哪位同学又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历史?(几名同学分别介绍美国历史)
总结: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不难看出,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美国黑人的生活仍旧惨不忍睹:瘦弱蜷缩的像秃鹫一样的孩子,骨瘦如柴的糟糕的健康状况,白人警察枪杀黑人迫害黑人,黑人任人宰割的命运并一直遭到白人的冷眼和嘲笑等等这一系列的情况便可以总结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状况:
我们看大屏幕:但100多年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仍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低层,生活贫困,受不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各级各类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像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诸多州,黑人不能在白人开的餐馆就餐,许多公共场所挂着“仅供白人使 用”的牌子,甚至在公共汽车上黑人也只能坐在后车厢,车的中部虽然允许黑人坐,但有白人上车,黑人必须给白人让座。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黑人发起了浩大的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
他曾在南方21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8月28日,25万人响应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游行,争取立法保障黑人的权利。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演说,希望白人和黑人有一天可平等地生活在一起。(图片展示)
2、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问题】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马丁路德金?(提问几名同学)我们来看大屏幕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29年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博士学位毕业后,积极参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
1963年8月28日,金率领25万黑人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前召开集会,要求政府给予黑人自由平等权利。金在集会上即兴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说。随后在全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爆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一所汽车旅馆里,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终年39岁。
美国政府确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金的诞辰为1月15日)为全国纪念日。从1987年起金的诞辰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
三、课文研读
(一)整体感知课文,听全文朗读,回答问题(听课文朗读分析)下面让我们进入文章,共同感受当时的气氛。
【问题】首先来看大屏幕,这篇演讲辞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针对什么人发表的?演讲涉及哪些内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听课文示范朗读。
【问题】好,就到这,我们再来看一下问题:这篇演讲辞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针对什么人发表的?演讲涉及哪些内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那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学生回答)
明确:此篇是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28日美国华盛顿广场针对美国黑人,同时也包括美国政府所发表的以自由、民主、种族的平等为要求,以进一步推动黑人要求自由、公正、平等的运动,加快实现理想的步伐为目的的演讲辞。
【问题】接着,我们再来思考: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提问同学回答)明确:(梦想的内容、怎样实现梦想?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问题】这是同学们的想法,现在我们现在速读课文3分钟,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学生回答)明确:梦想是什么?(17-25节)为什么要实现梦想?(1-5节)怎样实现梦想?(6-16节)(出示大屏幕)
【问题】下面,我们要解决一个重要的也有一些难度的问题:通观全文,大家认为此篇文章重点使用了那些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几名学生回答)
(1)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3)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同学们举了这么多排比的例子,让我们找一组朗读一下,共同感受一下排比句的气势。(“我梦想有一天”)
赏析:从第一个“我有一个梦想”,作者从现状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梦想”----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使黑人真正获得平等和自由。作者连用六个“我梦想有一天”,以诗一样的语言和酣畅淋漓的排比句,正面表达了对自由喝平等的渴望,抒发了作者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热烈的梦想。这几段文字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犹如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不可阻挡,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通过以上的讲解,让我们总结一下演讲词的特征: 内容方面有三性
1、要有针对性
2、要有鼓动性
3、要有思想性 语言方面有三多
1.多用整句,2.多用短句,3.多用修辞。
此外、要尊重听众,争取了解和信任,引起感情共鸣。感情要真挚,能感染 听众。
四、拓展练习即兴演讲
如果把黑人的遭遇比作根,我们都知道根是苦的,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苦根上就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梦想之花。这个梦想不但是金博士一个人的,也是千千万万个美国黑人的梦想,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能告诉我吗?
【问题】出示大屏幕: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说一段话,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那我们这个国家的梦想又是什么呢?谁能谈谈你的看法呢?或者说你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呢?谁来说说?(找几名同学回答)
五、结束语
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世界永远和平!
六、板书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一起来看大屏幕:
七、再次聆听马丁路德金精彩的演讲。
2.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17-25节,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2)指名朗读1-5节,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视和贫困的环境中,美国没有实现百年前自由的诺言,今天讨回权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实现,美国将出现叛乱。)
(3)指名朗读6-16节,概括怎样实现梦想?(采用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决不退缩)
(三)品评课文使用修辞的句段,重点赏析排比句。分组找出本文中出现的修辞句段,重点讲解排比句。(1)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
(3)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排比在议论类文本中的主要功能是使内容集中,中心显豁;说理透辟,条分屡析;节奏鲜明,抒情畅达。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四、拓展练习即兴演讲
如果把黑人的遭遇比作根,我们都知道根是苦的,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苦根上就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梦想之花。这个梦想不但是金博士一个人的,也是千千万万个美国黑人的梦想,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能告诉我吗?
出示大屏幕: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说一段话,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那我们这个国家的梦想又是什么呢?谁能谈谈你的看法呢?
五、结束语
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我想起了我国诗人国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在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在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
一、排比之美
排比在议论类文本中的主要功能是使内容集中,中心显豁;说理透辟,条分屡析;节奏鲜明,抒情畅达。
这篇讲演辞中大量使用排比辞格,使观点表述更明晰,情感更具冲击力。文中使用的排比主要有语段排比,便于观众把握演讲者思路,提取内容要点。有复句排比,如第10至第13自然段,四次运用“只要„„就„„”这种条件复句,具体地描述出我们“绝不会满足”的恶劣的生存和生活的艰难处境。还有短语排比,如第27自然段中的“一起工作,一起祈祷,一起斗争,一起坐牢,一起维护自由”,这些动词性短语的密集铺排,简洁有力,干净利落,如咚咚战鼓,似声声号角,传达了与所有受难群众同甘共苦、同仇敌忾的决心。又如第16自然段中的“回到„„去”这种“动+宾+补”式动词短语的六次铺排,倡导人们回到广阔的社会底层中去,以身作则,“走出绝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屈辱的现状,去追寻自由的绿洲,具有很强的鼓动性。2.《我有一个梦想》是怎样运用排比句演讲的?运用这样的排比句演讲有什么效果?
答:第2段:“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的是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的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第5段:“现在是从„„现在是把„„现在是为„„”,作者要表达的是: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阳光普照”;是把“流沙”改为“坚石”,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第20段连用五个“一起”在分句之间排比,表达了黑人团结协作,将民权运动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念。通过排比句的使用,则使这个信念坚定、执著、充满了义无反顾与视死如归的悲壮,唤起了所有读者与听众的共鸣。排比语句的使用,能使作者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深刻,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充沛。能产生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进而增强演讲的表达效果。
三、反复之美 反复在议论类文本中的主要功能是强调所述观点,增强说理气势。这篇演讲辞多处使用了反复辞格。主要有:
1、词语反复。如第五段中,“现在”这个时间名词的六次反复,强调了实现种族平等已经迫在眉睫。
2、短语反复。如第二自然段中“一百年后的今天”这个时间状语四次反复,强调了种族歧视的历史痼疾依然未得根除的现状,有利于激发听众的反思。
3、否定句反复。“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四次反复,强烈地吐露了被压迫者的怨恨与愤懑。
4、陈述句反复。“我有一个梦想”六次反复,“我今天有一个梦想”两次反复,既凸显了演讲的主题,又在语势上构成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力量美。
五、重点句段赏析:(结合课后练习)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的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运用比喻,把黑人也享有自由平等、摆脱贫困、享受教育的那一天比作爽朗的秋天,这样就能把黑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结果的感受,生动而直观地传达给听众。与此形成对比的则为“酷暑”,“酷暑”一是揭示了黑人备受摧残的生活现状,二是指黑人胸中的怒火。
(3)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4)10—14自然段:面对黑人的现状,针对“热心人”的质问,作者义愤填膺,怒不可遏,一串条件式排比句,如出膛之弹,似喷井之油;如江海汹涌,似急风扫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人身受到攻击,我们不满意;生活范围受限,我们不满意;政治上的不平等,我们不满意。但我们决不贪得无厌,只要‘正义与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就是我们斗争胜利之 日。”
这段正义逼人、豪气冲天的誓言,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表明了黑人斗争的决心,但同时也不失理智。
环节6:拓展训练 即兴演讲
如果把黑人的遭遇比作根,我们都知道根是苦的,但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苦根上就一定会结出甜美的梦想之花。这个梦想不但是金博士一个人的,也是千千万万个美国黑人的梦想,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能告诉我吗?
出示大屏幕: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说一段话,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环节7:结束语
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
我想起了我国诗人国风写的一首诗送给大家: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世界不在动荡 没有战争、贫困和饥荒 幸福的生活充满阳光 和平的鲜花到处开放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人类不在忧伤 没有恐惧、歧视和眼泪 欢乐的歌声响彻四方 自由的鸟儿展翅飞翔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大地不再凄凉 没有破坏、掠夺和污染 秀美的江河一片蔚蓝 我有一个梦想
那一天将化为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迎接这一天的来临 用我们的爱实现梦想
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在《我有一个梦想》歌声中结束)
小结:《我有一个梦想》,这是20 世纪最为惊心动魄的声音之一,穿过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隧道,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中的大悲悯和大悲痛。但即使在这一场波涛汹涌、黑人的不满情绪一触即发的集会上,金博士仍然以他惯有的理性和基督之爱向人群宣讲。(7段)这就是一个“非暴力”提倡者的理念之花。在他看来,“手段代表了在形成之中的理想和进行之中的目的,人们无法通过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美好的目的。因为手段是种子,目的是树。”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归纳
演讲词的特点:
板书:说服力、感染力
内容:针对性、思想性、鼓动性
结构;议论文,逻辑性
语言:口语化、得体
艺术:修辞(排比、比喻、呼告、反复)
六、学生即兴演讲:
现在,民主、平等、自由已不是马丁•路德•金一个人的梦想,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人类从婴儿时期成长到现在,有过无穷无尽的梦想,有的已美梦成真,有的正在努力实现,有的似乎还很遥远,但梦想的美好让我们执著追求。
请以“梦想”为话题,联系实际,即兴演讲,注意体现演讲词的特点,时间一分钟。补充:
1、国风的诗《我有一个梦想》;
2、袁隆平作的一则电视公益广告:“我曾经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稻穗长得像帚帕一样长,米粒长得像花生米一样大,几个朋友坐在水稻下乘凉„„”
七、结束语:听了大家慷慨激昂的演说,我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我们人生的目标又清晰了几分。愿大家珍惜时光,努力拼搏,为心中的梦想而奋斗!愿全人类的美梦成真!让我们一起祈祷吧!(在《祈祷》歌声中结束)
一般情况下,讲一节课得有一个亮点,一道习题,一个故事,一句名言,一段佳话,在这一节课上用这一个亮点,统领所讲内容,使得学生有小的收获,有大的发现。我把〈我有一个梦想〉的亮点放在了文章中排比句的运用上。从排比句的气势到排比句的形式和前后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篇文章。在文章里除了段落形成的排比之外,还有段内形成的排比。以排比为切入点,先找出作者表达梦想的句子,然后找出作者为实现这个梦想而采取办法的段落,而后再寻找他表示为佬要有这样一个梦想的段内排比。这样整个文章的结构有了,内容也有了,修辞也有了。可谓一石三鸟。
教学目标
一 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简历及主要作品;识记、积累字词。二 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作者梦想的内容及变化。三 学习作者坚强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梦想的内容及变化情况。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方法:朗读赏析法、讨论归纳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学生实践活动:
二、导入新课:由展示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图片以唤起同学们的激情,那种自豪感等等
三、讲授新课:
(一)走进作者和卡尔•刘易斯
(二)字词积累
譬如(pì)祈祷(qǐ)沮丧(jǔ)嫉妒(jí)炫耀(xuàn)须臾(yú)矫揉造作(jiāo)给予(jǐ)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文章思路。
1、史铁生最初梦想是什么?
2、后来的梦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学生讨论明确)
1、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
2、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
3、是作者人生的感悟,升华了主题
第一部分(1—3段)点明自己是一个全能体育迷,最喜爱田径运动,崇拜刘易斯,梦想是拥有刘易斯那样健美的躯体。
第二部分(4—6段)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自己改变了对“最幸福”的理解,梦想有了新的内涵: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
第三部分(7段)梦想得到了升华,希望给与灵魂残疾的人更多的同情与爱心。
(二)、重点研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坚强乐观的精神。
1、思考:史铁生为什么梦想有刘易斯那样的一副身体?
明确:双腿残疾;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刘易斯跑得很快、很美、很有力量;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给自己宽慰与向往
①(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喜欢田径?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其实我是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的特殊语序。)
②.因为刘易斯跑得很快。因为刘易斯跑得很美。从哪些语句中读到刘易斯的“快”“美”的?(诵读这些语句)
明确:“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
(三)、拓展延伸——挑战自我
常人都忌讳提起自己的缺陷,而史铁生却与众不同,不仅毫不避短,而且还热情的表白自己的梦想,“假若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如果我来世能有那样一个健美的躯体,今生这一身残疾的折磨也就得了足够的报偿。”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敢于正视自我,坚强、乐观的人)
在生活中你曾经遇到过挫折吗?你是怎样面对的?
四、课时小结:每个人都有局限;直面人生,正视自我,挑战局限;为梦想而奋斗!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字词、文学常识在作业本上。
2、小作文:面对挫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梦想的内涵。
2、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从史铁生的人生苦难中感受人生,思索人生,品味人生。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和梦想的内涵。
2.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以及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
品味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教学方法:讨论赏析法。教学过程:
一、课前两分钟学生实践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诵一首小诗)每个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可以是大,也可以是小。
但这个梦的成功与否,都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若你在途中放弃了梦,就失去了成功,若你在途中紧握着梦,便走向成功的彼岸,你将是成功者,勇敢者,你的人生,你的未来,都是由梦决定,而梦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要放弃梦,成功将在你手中。(这是一首抒发梦想的小诗,上节课我们已经初了解了史铁生的梦想,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二)回顾:
1、史铁生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梦想呢?
2、后来的梦想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1、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双腿残疾;喜欢体育;喜欢田径;刘易斯跑得很快、很美、很有力量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给自己宽慰与向往。
2、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
(大家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史铁生的梦想,理解他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品味他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从而思索人生感悟人生。)
(三)、重点研读探究文章的第二、第三部分,(一)讲读第二部分(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快速阅读文章4—6段)
1.我们知道史铁生是残疾人,身体有欠缺,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不能拥有,所以才有了梦想。但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发生了一件事,导致了他的梦想发生了变化,从“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到“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那么梦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被所有的观众和记者冷落。2.作者对刘易斯被约翰逊打败这一件事的反应极为强烈,请大家默读课文第4段找出表现史铁生心情的关键词句。
明确:(关键词句“难过极了、心里别别扭扭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晚上,夜里夜没睡好觉,让我一阵阵心疼,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
3、作者如此痛苦和迷失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 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继而粉碎了。”
4.刘易斯健美的躯体和闪电般的速度使他成为史铁生心目中“最幸福的人”的偶像,然而“刘易斯时代”毕竟要过去。刘易斯被打败了,史铁生陷入了痛苦之中,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那么他得到了怎样的感悟?请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
明确:“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假若刘易斯不能懂得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个中午,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5、齐声朗读“上帝 从来”至段末,仔细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四个人为一小组,一句话一句话地品味,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交流时别人的观点新颖独特或者深刻的,别忘了动笔记一下。
明确: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缺点,我们
就应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6、在百米决赛失败后的第二天,刘易斯也“懂得这些事”,超越自我了吗?作者从中又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第二天,刘易斯获得了跳远比赛的冠军。因为“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能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5、“人类的不屈”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在体育运动中这种精神的? 明确:因为刘易斯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
教师引导;说得很好,在比赛中,赢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史铁生认为,在奥运会口号“更快、更高、更强”的后面还应该加上两个字:“更美”。他说,“更美”不仅指姿态的优美,而且指精神的美丽,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正因为作者明白了这一道理,所以他的梦想才发生了变化,已不仅仅满足于“健美的躯体”。而是加上了“了悟人生的灵魂”。
7.“了悟”是什么意思?(明白领悟或懂得领悟)“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是指我们前面说过的什么精神?
明确:不肯服输的拼搏精神。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缺点或局限。而对这些局限和缺点,我们就应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
(二)讲读第三部分(我们知道约翰逊1988年获得了汉城奥运会的百米比赛的金牌,后来我们知道她因为服用了兴奋剂才打败了刘易斯的。)
8.请大家朗读最后一段,牙买加人民对约翰逊一事反应如何?作者态度如何?有何感悟?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宽容。作者被牙买加人民的宽容感动了。我们应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
(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缺更需要人们关注和关心。)
教师小结:说得很深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史铁生更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他从腿残之初的渴望死中走了出来,他从身体残疾和肾病的苦难中坚强地挺了过来,他战胜了自己,“由那丑陋的蛹中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闪耀着诗性灵光的蛾子。”他在病榻上坚持写作,发表了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务虚笔记》,并在文坛上引起轰动;其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来最优秀的散文,并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2002年获
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授奖词中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多媒体展示)
(三)拓展延伸——寻找梦想
提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你曾经有过挫折吗?你是如何对待的?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它?请你来谈谈你的梦想。
四、课时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和品味了史铁生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语言,我们更品味了作者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作者对人生梦想的独特感悟。就让我们在兰斯顿•休斯的小诗《梦想》中继续回味吧。(配乐朗诵)
《梦想》 紧紧抓住梦想,梦想若是消亡,生命就像鸟儿折了翅膀,再也不能飞翔。紧紧抓住梦想,梦想若是消丧,生命就像贫瘠的荒野,雪覆冰封 万物不在生长
课程名称
我是谁
模块名称
我的成长路 课
题
现在的我 课题课时
第8课时 任教班级
任课教师
背景分析
成长之路漫漫。我们不能期望自己能够即刻变得完美,但我们可以不断地超越现在的“我”。“超越”的第一步是要认清现在的“我”,然后才能扬长避短,走向更好的“我”。
教学目标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了解到他人眼中的自己,逐步开始发展自我意识。
课前准备白纸
教学活动活动一:填一填,想一想,议一议(25分钟)
1.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学生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按照“我是一个()的人”的格式,填写5条有关自己的评价。示例:
a.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b.我是谁?我是一个(喜欢帮助别人)的人。c.我是谁?我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d.我是谁?我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2.写完后,学生在组内按座位顺时针交换表单。每个小组成员都要给其他小组成员各写2条评价,格式为“你是一个()的人”。示例: a.你是谁?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b.你是谁?你是一个(爱给别人起绰号)的人。
3.个人拿回自己的表单以后,查看并归纳,将好的方面(优点)写在一起,不好的方面(缺点)写在一起。思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准确?是否跟自己的认识有差异?然后小组内交流。
活动二:我的优点和缺点(20分钟)
老师示范:上台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让孩子们知道,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关键是要有走向完美的决心与行动。教师鼓励每组中较不自信,较内向的同学先上台谈谈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让其他同学一起发现这部分同学的优点。
每组一名同学自愿上台告诉大家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课后反思
第16课时: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
我是谁
模块名称
我的大家庭 课
题
课程总结课题课时
第16课时 任教班级
任课教师 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活动一:克服“我不能”比赛结果(15分钟)
1.小组内讨论,看谁在这一学期中克服了最多的“我不能” 2.请每个小组中的“冠军” 跟大家谈谈自己克服了哪些“我不
能”,是怎样克服的。
3.鼓励没有克服困难的同学继续努力,一步一步地战胜自我。活动二:小组互评和组内互评(15分钟)
1.小组内自由讨论,评出最XX的个人。2.小组互评,自由讨论,评出最XX的小组。3.教师进行统计。
4.对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活动三:我的改变和感谢(15分钟)
1.鼓励学生谈谈这一学期以来自己的改变,对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和事物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并对自己的朋友、同学、老师表达感谢。
《背影》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 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其最大的特色是以新颖独特的视角, 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父亲的背影来构建文章, 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浓浓的父子深情, 是散文中的精品。学习这篇文章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美好感情, 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他们鉴赏和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课内容和文章特色, 我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知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 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理解文章关键句的含义, 体会朴实语言中的深情。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本文表现的父子间的浓浓亲情, 激发孩子理解父母, 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针对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的特色,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 理解特定情景中父亲的感人形象;把教学难点确定为深刻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情, 激发孩子理解父母, 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情境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探究法;4.迁移教学法。
在学法上, 我遵循“教师为引导, 学生为主体, 品读为主线”的教学思路, 采用诵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既学到知识, 又提高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突破教学难点, 解决教学重点, 我按以下四个环节来展开课堂教学:1.听一听;2.读一读;3.品一品;4.说一说。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听一听”这一环节, 我以“情”为切入口, 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聆听韩红的一首《天亮了》, 然后在悲伤的旋律中讲述一对年轻夫妇怎样在缆车发生意外的瞬间, 用双手高高地举起自己的孩子, 而自己却永远掉落在山谷中的动人故事, 让学生感受人世间最伟大的父母之爱, 创设情感氛围, 导入新课, 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目的。
(二) 读课文, 说父亲
在“读一读”环节, 我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圈点,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叙述的事件、描写的细节内容, 以“我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一位的父亲”的句式说话,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初步感受父亲的形象, 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三) 选点突破, 辐射全篇
在品读过程中学生会很容易把目光放在“买橘子”这件事上, 这是文中感情的聚焦点, 也是本课我设计的教学重点。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品一品”去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概括第六段的内容, 分析此段层次。这一步骤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习作者层次分明叙述事件的方法。第二步感受外貌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文中写到父亲的穿戴“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这些颜色让我们看到一个沉重的背影, 折射出父亲到处奔波, 家境惨淡, 十分艰难的情景, 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 着实让人感动。第三步品味动词运用、动作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攀”“缩”“倾”三个动词, 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 表现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第四步品味语言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如“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表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能顺利到达北京, 真是关怀备至。第五步品味作者的情感抒发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文段中作者的流泪以及流泪的叙述, 更是从深层次表现“父爱子, 子怜父”的深情。总之, 这一段作者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我重点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赏析, 达到“选点突破, 辐射全篇”的教学效果。
(四) 真情诉说, 情感迁移
【关键词】《爱我中华》 说课 教法学法 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1-0012-0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爱我中华》是一首非常有代表性的、由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感,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激起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深情及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深厚情感。
(二)地位作用
歌曲《爱我中华》选自人音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祖国情》,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良好的开端将对后续课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依据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弱起节奏的准确演唱,跳音的演唱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律动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能准确把握弱起节奏和活泼跳跃的演唱情绪。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五十六个民族亲如一家的和谐气氛,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和审美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将本节课的重点设计为:对弱起节奏和跳音演唱技巧的学习,用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设计为:能运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跳音衬词“嘿罗”。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也具备了初步的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境法、声势训练法、模唱法来进行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要表达的情感;运用体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交融并用,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教育理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发现、创造等活动中使学生享受音乐的美;通过音频和视频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紧凑。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五、教学过程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课堂教学的设计,还取决于课堂上“教”与“学”的协调统一。我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学唱歌曲,感受作品;
3. 拓展延伸,讨论升华;
4.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为学生播放2011年春晚节目《幸福大家庭》的片段,让学生边看边思考:
(1)歌舞中有哪些民族?
(2)这段精彩歌舞让你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
2. 老师用动情的声音,随着《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给学生有感情,有激情的朗诵下文:
五十六个民族,好像五十六枝绽放的花朵;
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文化;
五十六个民族,有五十六种不同的语言,这五十六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中华,由此导入新课《爱我中华》。
此环节用时5分钟左右,设计目的在于:采用创设情境型的课堂导入方法,通过直观的视听感受,使学生一上课就沉浸在音乐氛围中,感受跳跃欢快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学唱歌曲,感受作品
1. 由教师完整范唱歌曲,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感知(完整范唱)。
2. 让学生跟随音乐,采用强拍拍手、弱拍拍肩、次强拍拍腿的声势击打节拍,在感受4/4拍强弱规律的同时,再次体验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为教学重点的解决做好铺垫。
在对节拍律动和歌曲情绪有所感知后,我带领学生运用节奏读词的方法练习歌曲,使学生在熟悉歌词、歌曲节奏的同时,再次体验歌曲的所表达的情感。(课件)
为了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快速解决弱起节奏并保持自然的声音演唱,我选用衬词嘿啰进行音阶练习:2/4 055(十六分音符)54 3 2|1-║(示范展示)练习时要求:休止符的准确和声音的弹跳,第一遍在休止符处加入“嗯”,待形成内心听觉后,然后再把“嗯”字去掉演唱。接着,我将分句地教唱歌谱,教唱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强弱律动。经过反复练习,在学生初步唱会歌曲后,教师再次范唱衬词段落,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如何唱好衬词部分,接下来让学生模仿小狗喘气来体会发声时腹肌的运用,从而做到能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衬词,突破教学难点。
3. 由教师指挥,学生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演唱中,适时强调演唱时的音色、表现力及表情等音乐要素。(ppt播放音乐伴奏)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刚才的教师范唱,学生欣赏,节奏读词,到现在对演唱时音色、表现力及表情等音乐要素的强调,使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从而有效地解决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能够用欢快、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
此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用时25分钟左右,设计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步骤解决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扎实的层层递进式的练习,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将播放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的视频,并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用自制的沙锤打击节奏,另一组跟随音乐边唱边即兴表演,感受民族节日欢乐的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得到情感的升华。
此环节用时14分钟左右,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得到审美体验。
(四)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1. 背唱歌曲《爱我中华》。
2. 收集部分民族的音乐歌舞资料,拓展知识面。
此环节用时1分钟左右,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使学生有主次地完成作业,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积极创造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学生学习的导游图,因此板书设计为:
【梦想课教案】推荐阅读:
梦想主题班会教案09-08
梦想课心得07-25
一支铅笔的梦想公开课09-17
关于追逐梦想励志句子 追逐梦想励志名言06-09
梦想的美文05-26
点燃青春梦想06-02
梦想名人故事06-16
梦想理想现实06-19
大学的梦想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