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有什么教案与反思(推荐7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知道土壤中有非生命的成分:水、空气、有机物、矿物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土壤中有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 教学重点:
探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土壤里含有可溶性无机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引入:
多媒体显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请一位学生朗读,再请学生讲述这篇诗歌的主题。
师:土壤是一种最有价值的资源,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为人类的吃穿住行提供了原料,在大自然中土壤又是一种很平常的物质,那对于土壤中有什么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二、新课展开:
生:水,空气,有机物,矿物质,植物,动物,微生物…… 师: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下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水,空气,有机物,矿物质 师讲述:水,空气大家都很熟悉,对于有机物、矿物质可能比较陌生。有机物这个词之前我们有没有碰见过? 生:元素分布中见过,有机物只要有C、H、O 师:是的,大家回看下这首诗中的一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那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死亡的生物体和生物的排泄物。矿物质呢?我们也称无机盐,上个学期我们已经接触过粗盐提纯的实验,谁还记得步骤呢? 生:溶解、过滤、蒸发
师:如果我们要验证下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应该要怎么做呢?大家思考下,小组讨论下设计实验方案 ……
生汇报实验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学生按照实验报告单做土壤中是否有空气,水,有机物的验证实验 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选这节课《土壤中有什么》开课,我心里很没有底,因为第一次上实验公开课,实验课开放性又大,怕自己驾驭不了。设计方案之初,“引入”是最早想到,但是课堂中四个实验如何安排是难点。刚开始,安排做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后来自己先操作发现实验难度很大,就放弃了,只要求学生知道土壤中有空气,难度大大降低。书上先易后难地探究过程,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过渡不顺畅,我是讲解了无机盐的知识,又转到土壤中是否有空气的实验,很突兀。还有,本来四个实验都想让学生自己设计,但是觉得难度太大,时间也不够。后来在同事黄明达老师的帮助(非常感谢)下,决定先做土壤里是否含有可溶性无机盐的实验,学生设计方案,重点放在这个实验,刚好也弥补下上个学期粗盐提纯的实验,其余三个实验给予学生方案,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就此,教学流程基本形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课堂时间把握能力还是不够,来不及汇报实验结果,应该把粗盐提纯的知识回顾放在课前讲,时间会压缩点;学生在过滤土壤浸出液时,应规定好滤液的体积,这样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滤液体积大导致蒸发时间过长;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口头讲述,引不起学生注意,应该用幻灯片显示;
3、应该多备份实验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实验仪器破坏导致学生不能继续实验
4、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不熟练,应多加练习
师:同学们, 你们对土壤熟悉吗?土壤中有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设计意图:提出科学探究问题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第一步, 本环节由教师揭示探究问题, 避免了学生在确定探究问题环节中可能会出现的无休止的拓展、延伸, 直接指明了探究的方向。】
二、提出假设, 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师:谁来说说, 土壤中有哪些东西?
生:我看到土壤中有蚯蚓、蚂蚁、草根、落下的树叶……
师:看来土壤中既有动物又有植物。 (板书:动物、植物)
师:谁来说说土壤中还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生:动物还有蜗牛、蛇、蟋蟀等;许多植物都生长在土壤中, 因此土壤中会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师:除了动物和植物外, 还有什么呢?
生:我看到过石块。 (板书:石块)
生:空气和水。我认为土壤中的动物和人一样, 也需要空气和水。 (板书:空气、水)
生:还有塑料袋、废纸、塑料、铁皮等垃圾, 因为人们总把垃圾埋在土壤中。
师:这些都是人类产生的一些杂物。 (板书:杂物)
生:土壤中还有矿物质和化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关于矿物质和化石, 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是从科普读物上读到的, 土壤中含有钙、铁、锌、钾等矿物质, 在地下还有古代生物的化石, 如恐龙化石、树叶化石等等。
生:矿物质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工具和方法才能够发现, 生物化石数量稀少, 因此也不容易看到。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的大多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的间接经验, 并非有意识直接观察得到的信息, 因此只能作为假设。同时这也是教者了解学生前概念的环节, 为后续的观察验证及建立概念做好了铺垫。】
三、小组合作, 制订观察活动计划
师:是啊!有些东西需要借助于更复杂的方法和更先进的工具才能看到, 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来验证一下。小组里讨论一下, 如果有困难, 可以参考课本。
(学生小组合作制订观察计划,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观察计划的制订能让后续的观察实验更加有序、高效。学生往往只局限于用肉眼观察和借助于工具观察这两种方法, 对于“倒入水中观察”这种方法学生不可能想到。教师让学生在讨论观察计划时参考课本, 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到第三种观察方法, 避免了枯燥的说教, 同时又能结合组员的智慧得出第三种观察方法的操作顺序, 可谓是一箭双雕。】
(全班交流实验计划)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本组讨论好的观察计划完整地告诉大家?
生:我们组觉得分三步进行观察。 (1) 用肉眼观察。看看土壤中有没有诸如蚂蚁、蜗牛、蚯蚓、植物的根、茎、叶等比较大的物质。 (2) 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看土壤中有没有一些肉眼不容易看到的物质。 (3) 倒入水中观察。把土壤倒入水中搅拌, 然后放在一边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生:对于第三种观察方法, 我补充一点:课本上说把一些土壤倒进水中, 我们发现了什么?搅拌水中的土壤, 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土壤倒入水中后不能急着搅拌, 要先观察倒入水中时的现象, 然后再搅拌、静置, 观察现象。
师: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本上关于“倒入水中观察”的操作过程。
师:你们同意这位同学的补充吗?
生:同意。
师:还有哪一组的同学想发言的?
生:我们组想提醒同学们注意: (1) 搅拌的次数不要太多, 只要搅拌5圈左右就可以了, 因为我们主要是观察现象。 (2) 静置的过程中不能碰到装土壤的杯子。 (3) 观察要仔细, 并且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师:这位同学说的正是老师想提醒大家的, 他们组想得很周到, 一个个都是严谨的小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把观察活动的过程以及注意点再完整地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交流完善观察活动计划)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第二次阅读课本, 让学生搞清楚“倒入水中观察的顺序”,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得到增强。最后小组内完善交流观察活动计划, 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系统地掌握观察的方法及注意点, 保证了后续观察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小组实验, 验证土壤中的物质
师:同学们的观察活动计划制订得很不错,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计划进行观察, 并把观察到的物质和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
(学生小组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指导纠正, 同时提醒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结束, 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实验获取的信息, 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本组观察到的与大家分享一下?你获取的实验证据能够验证自己的假设吗?
生:我们用肉眼观察到土壤中有蚂蚁、蚯蚓、植物的根和叶, 还有石块、方便面袋等杂物;用放大镜观察到土壤中有黑色的物质, 通过阅读知道那些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腐殖质;把土壤倒入水中, 发现植物的根和叶都浮到了水面上, 搅拌、静置后发现土壤都沉淀在杯底。说明刚才的假设是成立的。
师:土壤中的黑色物质是腐殖质吗?请给大家解释一下。 (学生阅读课本)
师:从这一段文字中, 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土壤中有腐殖质和盐分。 (板书:腐殖质、盐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假设描述实验现象, 学生有意识地用观察到的现象验证自己的假设, 说明学生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正在形成。学生的观察引出了腐殖质, 通过阅读验证了腐殖质的存在, 而且很自然地得出了盐分, 整个过程自然顺畅。】
师:还有哪一小组愿意发言的?
生:我们把土壤倒入水中后, 植物的根和叶浮上了水面, 还发现水面上冒出了很多气泡, 这证明土壤中有空气。
师:你们也观察到气泡了吗?对于气泡的解释, 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观察真仔细, 解释也很到位。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们组发现沉在杯底的土壤分成了好几层, 而且上面的颗粒比下面的小, 通过阅读, 我们知道了这些颗粒有着不同的名字, 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黏土。 (板书:大小不同的颗粒)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发现了土壤中有许多大小不同的颗粒。结合上一节课的学习, 你能解释一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吗?
生:岩石风化成碎石, 这些碎石继续风化, 越来越小, 于是变成了土壤。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土壤中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尝试解释土壤形成的原因, 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又将本节课与上一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 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概念体系。】
师:真不错, 同学们都观察沉积在杯底的土壤, 看是不是上面的颗粒小, 下面的颗粒大?大家再思考一下, 为什么颗粒的排列是上小下大呢?
生:大的颗粒重, 所以要先沉下来;小的颗粒轻, 最后沉下来。
师:对, 你真会动脑。同学们挑一点最上层的颗粒, 用手捻一捻, 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生:感觉很细腻, 说明了颗粒很小。
【设计意图:观察与体验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沉积在杯底的土壤, 上面的颗粒比下面的颗粒要小。】
师:最后请大家观察一下装土壤的白纸, 看看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生:白纸上放土壤的地方是湿润的, 说明土壤中有水分。
【设计意图:整个观察活动, 学生注重于用不同的方法依次对土壤进行观察, 而忽略了对装土壤的纸进行观察, 因此对土壤中的水分无法进行验证。教师的及时提醒, 弥补了这一点, 从而保证了概念的完整性。】
五、总结实验, 建立土壤的科学概念
师:经过细致的观察, 想必同学们都知道了土壤中有哪些物质, 谁愿意完整地说一说。
生:土壤中有空气、水、大小不同的颗粒、腐殖质、盐分和一些杂物。
师:对, 土壤就是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板书:混合物)
【设计意图:土壤的科学概念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之上和学生细致的观察、深入的讨论之上, 因此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
六、研读课本, 认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师:土壤中有动物和植物, 说明土壤是动物和植物的家, 它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54页“土壤和生命”。
(学生自学课本第54页)
师:通过研读课本, 你知道了什么?
生:土壤给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中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以及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 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师:阅读了这一部分内容, 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想跟大家说说的?
生:土壤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需要的材料, 因此我们要保护土地。
生:生活中有许多人采用深埋的方法处理垃圾, 这样会污染土壤, 我们不能再这样做了。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 学生能够自主获取土壤与生命有着密切联系的信息, 培养了自学能力, 获取了深刻的感受, 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得以落实。】
教学评析:
1.引领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载体, 这个载体就是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因此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课就是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建立概念”这样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来设计的, 旨在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 并在体验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而促进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方法和信息的能力。在本节课中, 教师多次组织学生阅读文本, 且每一次阅读, 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讨论制订观察计划环节, 学生通过第一次阅读, 获取了把土壤倒入水中进行观察的方法;通过再次阅读交流, 学生对于把土壤倒入水中进行观察这种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并且掌握了操作程序。此外, 大小不同的颗粒有着各自的名字, 土壤中还存在着腐殖质和盐分, 这些信息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 有利于学生在描述概念的过程中自觉地引入课本中相关的科学术语, 使概念的描述更加精确、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又是怎样变成土壤的呢?
2、学生猜测土壤是怎样形成的。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1、观察新鲜湿润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土倒在纸上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2、观察干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把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资料阅读: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
图片或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沙粉和黏土颗粒。
3、观察土壤的沉积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
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哪几层?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再做一次验证自己的想法。
小组观察后交流,并做好记录。全班交流、汇报、小结。
4、延伸、小结。
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腐殖质、盐分)现在我们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三、土壤和生命
1、讨论。
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怎么解释这一观点?说说自己的理由,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学习。
3、说说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4、小结。
四、课堂思考
1、人类还有那些活动加速了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小结:不合理占用耕地,废水、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过度放牧,缺少植被、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导致了土地的破坏和流失。
2、你觉得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土壤呢? 总结:①、合理利用耕地。(我国建立了《土地管理法》……)②、多植树造林。(我国规定每年3.12为植树节……)③、不过度放牧。
④、不乱排放废水、不乱扔固体废弃(如电池)物等。⑤、不过度开垦、不乱砍滥伐
⑥、少施农药、化肥,提倡多用绿肥。……
3、请你写出一些保护土壤的句子? 生命只有一次 地球只有一个
退耕还林还草 保护生态环境
绿化美化净化 靠你靠我靠他 地球是我家 爱护靠大家
……
4、土壤中腐殖质的来源和作用?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五、课外拓展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研究土壤的基本组成用以及来源。根据课标可知土壤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腐殖质以及大量的生物构成。知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对实验要求比较高。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的认知土壤的基本组成,最后形成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控和掌握。
学情分析
本节涉及较多的实验,对于学生有些困难。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实验的效果,更要从实验的设计、验仪器的规范操作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能预测土壤中有各种类型物质。
b.知道土壤中有非生命的水分、空气、无机盐和有机物。c.知道土壤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a.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b.能够运用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c.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a.意识到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土壤对动植物的重要性。b.讨论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来源。
教学重难点
重 点:知道土壤由水分、空气、矿物质和有机质。
难 点:学习用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组成。
实验器材
学生分组(每组):小烧杯(带泥土,植物根,蚯蚓等动物)、镊子、试管、药匙、试管夹、酒精灯、火柴、试管架、石棉网、三脚架、量杯(自制,带25ml左右泥土)、滴管、量筒(带20ml以上水)
教师演示:除上述学生器材外,大烧杯(有水),大块泥土(整块)、坩埚、坩埚钳
过滤装置、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板书
猜测 证据 结论 定性→定量 动物 有 植物 有 微生物 有 有机物 有 生物
非生物
无机盐 有
水 有 空气 有 „„
课程过程 情景引入
师:上课以前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感受下,想一想是什么孕育了这样的景象 生:土壤 师:(简单介绍,投影)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依赖着覆盖地球表面的一层脆弱松散的泥土。没有它,生物就永远不会从海洋里爬上来;就不会有植物、农作物、森林、动物┉┉及人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亲近土壤,感受这身边的平常,看看他里面到底有些什么呢?
探究新知
师:那我想请同学来猜猜看,你觉得土壤中可能有什么? 生:„„(能说几个是几个)
师:我们有了自己的猜想,接下去我们要 生:用实验来验证
师:烧杯中有些泥土,利用自己的感官感受一下,你可以找到哪些证据
(看、摸、闻、挖,强调闻和挖的实验操作要求)
生:发现有树根、蚯蚓、虫„„
师:说明土壤中有植物、动物(板书)
师:那存在一些不容易观察的物质吗?(可用小时候,玩过泥土后回家父母强调洗手引导)
师:说明土壤中有微生物(板书)
投影:进一步展示土壤中动物、植物、微生物
归纳知识点,存在生物
过渡:猜想,除生物以外,土壤中还可能有什么?(补充猜测)
师:接下去我们继续探究土壤中还有没有水、空气、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我们同样要借助实验来验证(投影)
1、探究一:土壤中是否有水?
问1:你认为土壤中有水吗?为什么? 生1:土壤是湿润的,当然有水
生2:降水会落到土壤中,所以土壤中有水„„ 问2:你能通过实验证明隐藏在土壤中的水分吗? 生:将土壤装入试管中并对它进行加热
问3:观察到什么现象就可以说明土壤中有水?
实验:取少许土壤,放入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水。
现象:试管壁上有水。
结论:土壤中有水。
问4:加热固体的实验操作应注意哪些事项?
注意事项(取:药匙纸槽
试管夹:自下而上
试管口略微朝下倾斜
加热:先均匀再集中)
注意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2分钟)
2、探究二:土壤中有空气吗?
问1:你认为土壤中有空气吗?依据?
生:土壤中有空气(蚯蚓在雨天后,会爬出地面)。„„ 定性实验:把土壤放进水中,可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学生开始实验(4分钟)记录数据到课堂任务单上
3、探究三:土壤中有有机物吗?
师:首先一起来认识下有机物(投影)
师:根据有机物的特点,你觉得可以怎么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呢? 生:燃烧下土壤看有没有一股焦味,颜色会不会变黑。
学生开始实验(2分钟)记录数据到课堂任务单上(强调实验操作方法,三脚架、石棉网上加热)
生:介绍观察到的现象
师: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板书),这些有机物主要来自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4、探究四:土壤中有无机盐吗?
师:剩余的固体物质也是土壤的成分,我们称之为矿物质颗粒。矿物质颗粒也叫无机盐,它可以分成可溶于水的无机盐和不可溶性的无机盐。其中可溶于水的无机盐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投影)
师:你有办法分离出可溶性的无机盐吗? 演示实验操作:往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加入水,搅拌,问溶于水的无机盐在哪里?
如何才能获取溶于水的无机盐?(提示溶于水的食盐采用什么方法获取?)
过程:a.要获得无机盐,首先获得土壤浸出液,采用过滤的方法,过滤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贴(滤纸贴在漏斗上),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的边缘,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烧杯嘴靠在玻璃棒 玻璃棒靠在有三面纸的滤纸一侧 漏斗柄靠在烧杯的内壁)
b.蒸发结晶法,(提示溶于水的食盐采用什么方法获取?)可以采用坩埚蒸发,也可以采用1滴浸出液和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洁净的玻璃板上,将玻璃板放在火焰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小结
1.通过本节实验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土壤中的各组成成分对植物的生长有何作用呢? 3.在实验过程中,你又运用了哪些实验方法和技能?
拓展提高
1、土壤中我们还常见到有许多塑料袋、泡沫、玻璃瓶等物体,这些东西是土壤中的成分吗?(图片)
2、针对目前许多地方肆意破坏土地资源的状况,谈谈你的看法。
保护土壤!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为探究的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实验和讨论――得出结论”思路进行。本节课在设计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教学重点内容的确定,利用实验来引导全体学生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比较、等活动,体验过程,形成结论。这一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探究学习的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从课堂的实施和课后学习的反馈情况来看,应该说该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生物师范101
【文本解读】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课文以学生熟悉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在指导学生开展野外观察土壤和课上分析土壤成分的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土壤中的腐殖质是本课的难点。通过埋垃圾的活动使学生理解腐殖质的概念和理解土壤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初步意识。
【教法学法】
探究科学的主动学习与讨论交流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资源】
分组器材: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去掉上部的透明饮料瓶、镊子、小棍、水、牙签;蒸发皿、酒精灯、石棉网、三角架等。
教师演示:有关图片和课件。我选择新课标教学资源库中课件,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加工改进。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性、具象性、虚拟性、音效性等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走进文本,丰富教材,起到重要的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教师结合进行土壤知识的相关链接,网络资源的运用,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潜心钻研文本奠定基础。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伊始,展示地表土壤的剖面图,
学生对土壤虽然天天看到,可未必就去观察和思考过土壤是从哪里来的,土壤中有什么,土壤和生命有怎样的关系。
接着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学生猜测, 教师质疑土壤里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呢?猜想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可能会根据前一节课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预测。教师揭题板书。使学生能自发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探究中去。
在这环节中,利用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忆,激活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分析的思维,激发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实验观察,获取信息
在课堂中“寻找土壤的成分”。分四个步骤:观察新鲜和干燥的泥土→在土壤沉积的同时,燃烧土壤→燃烧浸泡土壤的的液体→小结。新鲜泥土里面有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会给学生带来惊喜,重点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干土壤,要求学生用牙签把颗粒大小分清楚,学生感觉有点难度很难分清楚。教师讲述地质学家区分颗粒大小的标准,介绍“直径”的意思,看直尺上一毫米的刻度。根据颗粒大小的标准,同桌指颗粒互相说说他们的名称。因为黏土太小,无法用肉眼区分。顺势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土壤颗粒从大到小排列呢?学生想到以前实验用的筛子,筛子孔有大小,就能把颗粒大小分离出来,这是可行的。继续提问:还可以怎么做?引出“土壤沉积”实验。讲解实验过程,之后学生把土壤倒入水中,用搅拌棒用力搅拌而后,静置在一边。学生在观察时,可以看见土壤分出了层次,在其汇报之后点击视频资源。
通过课件的出示,展示了整个探究过程,指导了学生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严谨的观察态度来观察。此时的观看,可以更加明确土壤分层之后各部分的名称,解决了腐殖质难以观察的问题。
在做“土壤沉积”的同时,师继续引导:土壤中只有肉眼看得见的物质吗?来做两个实验,从中你能看到土壤中还有什么?点击视频资源(1)燃烧土壤。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石棉网上放上盛有新鲜的土壤蒸发皿,然后点燃酒精灯放在石棉网下方进行燃烧,土壤中渐渐冒出白烟来,把玻璃片平放在蒸发皿上,移开玻璃片,让一学生用手摸摸玻璃片有什么感受,有点湿的感受。土壤已烧干,闻到一股臭味。师解释,这一股臭味就是土壤中的“腐殖质”燃烧后的气味,师板书“腐殖质”。玻璃片上有点湿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再看老师做一个实验。(2)燃烧浸泡土壤的液体。师从土壤沉积的`实验瓶中吸几毫升的水,放在铁勺子中,铁勺子放在酒精灯上烧,水烧干后让学生观看留在勺中的物质。学生做过烧盐水的实验,他们看到勺中的白色斑点,想到“盐分”。师解释,这是土壤中的无机盐。板书“盐分”。师介绍的“腐殖质”和“盐分”的概念和作用。两个实验结束,师小结:现在,我们能说出土壤的组成部分吗?学生回答后读书本54页的句子:“土壤是沙、小石子搅拌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师:土壤的成分我们心里有数了,你知道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吗?土壤中有哪些生物?它的构造又如何呢?展示地表土壤的剖面图,让学生明白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通过观看资源网中的课件,配合教师对实验过程的讲解,可以更好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的过程及方法,便于学生操作。从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以及教学难点、重点地解决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三)深化认识,拓展延伸
1、你知道土壤中还有那些生命吗?学生举例子。土壤为他们提供了什么?生物又为土壤做了什么?学生讨论汇报。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是呀,土壤的作用真大啊!让我们以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结束本课吧!自由朗读65页的诗歌。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求活动设计清晰、有序、环环深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方法。在课堂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教学设想,学生探究热情比较高,能运用感官和实验观察土壤,在探究中逐渐认清了土壤的成份,认识了土壤与动植物的关系。但是,反复回想本课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问题一、在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回答错误的情况,此时,我往往进行了追问,并且语气有些怀疑。这样一来,学生得到的认识是他的答案不对。起来回答的同学很可能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质疑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想法、说法。长期下去,学生的自信心也会受挫,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对发言的热情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我迫切需要改变这种追问的方式。
问题二、对学生科学语言的规范不够。学生在表达、描述他们的想法时经常用一些土语,或者不准确的词语,这时就需要老师来进行纠正。上课中由于担心影响进度,我没有对学生说出的每个错误词语,错误说法进行纠正。这样有些学生就还用他自己的说法来表达,这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很不利,也是课堂教学少了几分科学的味道。我们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没有每堂课的坚持,就无法让学生有质飞跃。所以说,关于学生语言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问题三、忽视板书的重要作用。现在多媒体教学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但与此同时,板书也往往被忽视了。本节课中我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板书中只出现了土壤的成份,而没有出现课题,也没有其他重点的内容,这样在总结的时候学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那么他头脑中形成的知识框架就不够具体、清晰和具有逻辑性。板书是教学的良好辅助,在教学时需要善加利用才能让学生学的扎实。
学习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七课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 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
学习重点:
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
学习难点:
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
学习准备:
学生课前挖土壤;
分组材料:
土壤、玻璃棒、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塑料袋、火柴、蒸发皿、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试管夹、滴管。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第一幅图片)图片上画的什么? 生:略
首先我们重温一下泥巴给我们带来的乐趣。泥巴是能够使植物生长的土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谈一下土壤里有什么?
导出课题并板书。
(出示课件)看,小狗也加入到我们的探究活动中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生:略
二、新课:
同学们也在课前采集了土壤,谁能把你的发现说一说? 生充分谈发现,略。教师小结:
原来土壤里有这么多物质啊,哎,小狗说,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出示几个问题)。
在科学上我们通常用哪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啊? 生:略 那你就用实验的方法以小组的为单位帮助小狗解决把。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忘记填写实验记录。(25分左右)
略
教师演示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来帮忙解决,我先用吸管汲取一些澄清的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猜测一下,过一会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生:略
说明什么? 生:略
土壤中含有溶于水的无机盐。那土壤中有什么呢? 学生汇报
生:略
教师总结并板书:水、空气、沙和黏土、腐殖质、无机盐
三、小结:
土壤的成分这样丰富,难怪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土壤就像我们的妈妈,他为动植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我们能为土壤妈妈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保护土壤,做环保小卫士等等
四、拓展:
关于土壤你是否还想知道一些其他的问题呢?现在大家的头脑里又产生了许多小问号,说明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而且对我们周围的土壤世界非常关心。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就应该带着问题去研究事物,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发现,课下,你们可以去自由研究一下其中的一两个你喜欢的小问题,好吗?
五、板书设计:
7、土壤里有什么
水、空气、土壤里有: 沙和黏土、腐殖质、无机盐
教学反思:
在这一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土壤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带着对土壤不同的经验来到班级:有的学生在家种植过植物;有的学生知道蚂蚁和蚯蚓生活在土壤里;还有的可能对土壤的外部特征具有一些经验,课前我又带领学生到室外花圃,让学生亲自参加挖土活动感到非常兴奋,作为城里的孩子,他们平时远离自然,现通过挖土活动获得的有关土壤的信息,真实可靠,学生深信不疑。在挖土过程中,学生不怕脏,用眼看、手捻、鼻闻等多种方法来进行观察,真切地体会到泥土的芳香,对土壤里存在的物质感到好奇。根据学生的经验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在科学知识目标上,由原来的是否研究“土壤里有什么”这个问题转变为明确地研究“怎样判别几种不同的土壤”这一类的问题,即在用各种方法认识土壤,研究土壤,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专门学过土壤的有关知识,所以课题也相应地改为“土壤里有什么”。以前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把书上的知识点讲完,教材中的实验做完,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材观、教学观过分强调了教材的绝对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与教材的联系,新的教学理念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得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智力凭借,激发学生创新的起点,这一点是我在这一堂课的突破。
在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土壤之前,让学生进行预测——他们在土壤里发现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的土壤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同伴共享信息。同时,也通过预测活动,增强学生观察时的目的性,使学生的观察行为显得有意义。同样,由于预测的结果来自于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所以,当学生观察到真实土壤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寻找的欲望。正是由于这种欲望的产生,学生往往能够发现平时没有发现的东西,观察的收获会更大。由学生亲自参加的挖土活动,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去感受、理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要求把课堂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和谐、热烈的课堂气氛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的外在体现。在交流环节中老师用轻松、随意、巧妙的直观的课件,点拨和引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探究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激励性的话语消融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感。这一堂课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在课堂上我们要心中有人、目中有人,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心中想的应该是学生的发展状态,眼中观察的应该是学生的反应,自己所做的应该是怎样让学生的眼睛里显出那种出自内心的满足和微笑。而不是如何让学生记住自己设定的那几条知识目标。
因此,我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处理方式、还是教学过程的运作等方面都没有搞“齐步走”,承认孩子的差异和区别,多了一些弹性、多了一些灵动,因此使我们的教学“放得下”、“收得拢”,拓宽教学进程的人本空间,达到教学活动开放,搞活学生素质发展的较好效果。
【土壤中有什么教案与反思】推荐阅读:
三年级科学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反思09-10
土壤与环境研究室工作职责07-03
土壤调查报告06-08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09-10
防止土壤污染措施05-29
土壤学试题题库07-01
土壤防治工作总结10-22
土壤肥料学试卷211-11
东北林业大学土壤重点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