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自清散文(精选8篇)
还记得初中教科书里面那篇写父亲的散文《背影》嘛?记得当时第一次看那篇文章时候被感动的泣不成声,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只有一小段,就是父亲为朱自清买橘子时候穿越月台的场景,父亲是个胖子,父亲的穿着,以及父亲那一副很轻松的模样,还有父亲那千叮咛万嘱咐的道别,无一点不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父亲,让我们会想到我们也有这样一个爱护我们包容我们的父亲,这就是朱自清文字的力量,朱自清的作品总是可以将我们也带入其中,让我们也感受其中的感情。
而《背影》是也回想往事的文章,而这类文章大多数是叙述关于他小时候和娶亲的故事或者是在他与亲人离别的文章,这类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大多都是基调比较悲伤的文章,因为在这个时候朱自清已经二十几了,对往事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所以经常写一些这类的文章来纪念过去,这也能看出他的写作是十分“动情”的。
而他的文章不仅是“动情”的,也是“正义”的。
朱自清的写作风格也是十分具有正义感的。他通过文化生活、朗诵诗歌及发表文章的方式,表明了他的态度,而这大多都是关于当时的社会的一些黑暗和抨击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好的现象的文章。文章的主要特点就是既有叙述性的文字又有议论性的文字,两者并存,这让他的文章更加有吸引力,更具有正义感。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写的也都是作真实经历与感受。没有给人一种娇柔造作的感觉,但又会让你深切的感受其中细腻的情感。并且,朱自清的散文中,大多取得是琐碎的小事,而不是什么大事,如《背影》《冬天》 《儿 女》。可就是从这些小事中,我们看见了家庭的温情!虽看上去淡香疏影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深入读者之心,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感人的力量。而这也体现了朱自清文章的“真”。
“清丽,清秀,清幽”是也他散文的一大特点。但不论怎样形容,都离不开一个“清”。每一篇文章那样讲究语言,但又不过分雕琢,朴素而自然,带着清新淡雅的气息。如《白马湖》一篇,淡淡几笔,白马湖的秀美风光便让读者神往不已。那样平淡质朴的文字,却又那样妥帖,可见朱自清的文学功底之厚。
朱自清曾经说过,他“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种的中和主义”,他信奉一种“既不执着,也不绝灭的中性人生观”。这种“中性人生观”不仅伴随了朱自清的一生,也导致了他“温柔敦厚”、“谦谦君子”的性格,以至于影响他的散文创作,继承了中国古典艺术的“中和”之美。
一、宁静与不宁静的平衡:情感的“中和”之美
如何在事物的对立、矛盾种保持恰到好处的适度和平衡状态,在孔子的“中庸”哲学思想中是最为重要的,“过犹不及”,只有保持对立间的平衡,才能使艺术作品内在的情感体验与外在表现都保持恰到好处而又谐和的状态。朱自清的散文正是实践了这种审美准则,在情感表达上主要表现为宁静与不宁静的平衡。如《荷塘月色》,作者的心境明明是“颇不宁静”的,然而,作者笔下的景色,全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花是星星点点的,香是丝丝缕缕的,风是微微弱弱的,月是清清淡淡的,宁静与祥和的景,令作者“不宁静”的心得到了暂时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与不宁静交替的出现的感情层次里,我们感到了一种矛盾对立的平衡,一种谐和的美。又如《瑞士》一文种“瑞士有‘欧洲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此好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从平平淡淡到惊讶不已,一句一层,一步一步,然后慢慢道来,又回惊讶不已到平平淡淡,也正是体现了朱文情感抒发上的对立与统一。
二、动与静、虚与实的和谐:意境的“中和”之美
中国的诗歌和散文都十分讲究意境,朱自清的散文亦是以意境取胜。作者在他的文章中,常常将两种相对的因素糅合在一起,以达到整体的平衡与和谐。首先是动与静。早在朱自清的文章中,我们感受到的美最多的是沉静的古典美,他喜欢梦,喜欢月色,喜欢荷塘,喜欢自然喜欢温情,但即使是在这种种宁静基调的物象里,我们仍能看到一种动态的流淌。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的恬静,委婉”;“暗淡的月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又如《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如此安静的秦淮河和梦一般的月下荷塘,却因了“漾漾”、“闪烁”、“晃荡”、“泻”、“浮起”、“洗”、“笼”这一系列的动词的出现而显得姿态万千,有声有色。动与静两种矛盾情境的结合表现出来的淮河之静、荷塘之静,比单纯从静态的角度描写更具有表达效果,这种大自然的静与动的调和,和谐而又自然,创造出了一种恬淡幽宁的艺术境界。其次是虚与实。
虚实,不仅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原理,而且是美学原理中的一个基本命题。虚与实互根互存,对立存在,因相辅相成而统一。如《春》中,作者捕捉住初春的最细微的特征来描写春天的景色,把静止的客观物象动态。小草在不知不觉中“偷偷地”“钻”出土壤;“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全是对初春实景的描写,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春天小草的景象这一实的景与人们对大自然生命力的惊异和赞叹这一虚的情统一起来字字蕴含着作者对春天的欢愉咏叹之情致。朱自清在他很多散文中, 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 从“实”中幻化出“虚”, 又从“虚”回到“实”, 虚实相生, 浮想联翩, 神思飞扬, 使这些散文充满了神奇的魅力。
三、声律的抑扬顿挫、形式的错落有致:音乐的中和之美
朱自清的散文讲究节奏感和韵律感,善用长短句的巧妙搭配,读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颇有跌宕回环的音乐美感。如“淡淡的月,疏疏的林”,这是声韵上平仄的相对;“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这是词语的工整相对;“……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天湿湿的黑边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 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这段话的句式是一短一长,一短两长、一短一长,两短一长,这是长短句的搭配。无论是平仄,还是语词相对,还是句式长短的安排,都使句子成了一种诗的语言,使文章展现出一种起伏的节奏,产生一种抑扬和错落的美。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又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借助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一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有口语的音色,更有抒情散文语言的明朗和谐的旋律,使文章摇曳多姿,鲜活生动,给人一种灵动而又端庄,变化中蕴含和谐的音乐美感。
我和类似我一样性格的人一样喜欢平淡和谐的世界,执着于儒家中庸的中和主义,不仅因为性格原因,还在于它能和着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的文字在空灵的或真实的世界中逸出动听的音符。朱自清的散文继承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思想和传统的美学。他的散文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又体现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他的散文展示的是“中和之美”的传统美学,显示的是温柔敦厚的“浓而不烈”、“清而不淡”的散文个性。这正是朱自清散文之所以能为世人传诵,为后人爱戴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正是朱自清被尊为一代散文大师的主要原因。
摘要:朱自清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 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 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 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朱自清的散文确实有着超乎寻常的美的感染力, 他丰富的艺术经验需要我们予以认真地总结。本文主要从情感、意境、形式等几个方面就朱自清散文的“中和”之美作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朱自清,中庸,中和之美
参考文献
[1]李耳.道德经[M].李广宁, 译注.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年6月.
[2]朱自清.自清散文选集.[M],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6年版。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大家。他对我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匆匆》、《背影》、《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这些作品细腻华美、婉转清新,从内容到形式都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这些特征或通过朴实地叙事流露出来,或蕴藏于生动明丽的景物与清雅疏朗的意境中,或融注于充满女性味的人性光辉中,或通过蕴藉新鲜的语言表达出来。
朱自清的创作活动开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之一,朱自清在创作中严格地恪守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写过诗,虽各有所成,但相比下,他的散文创作更为成功,影响也最大,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他的写景抒情散文,描写委婉细腻,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相映成趣。他的亲情散文以叙事写意为主,别有一种韵味。郁达夫在《新文学大系·现代散文导论》中认为“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朱自清的散文之所以优美,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优美的语言艺术
(一)善用口语,朴实无华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自己非常重视对语言的锤炼。“我们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出于一种方言,这是语言的真生命;然后再吸收他种方言术语加以扩大,成为自创的语言。”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色。
(二)巧用修辞,新鲜贴切
讲究修辞,特别爱用新巧和富有诗意的比喻、比拟,从各种角度来启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是朱自清语言的又一特点。如《春》中,把“春”比作“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神似地描绘出“春”的活力、明媚和力量;《绿》中的人化自然描绘,便可深感朱自清比喻神似的技艺高超了。
(三)是节奏鲜明,和谐生动
朱自清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也同样具有诗的韵味,散文的语言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和谐的旋律,读来琅琅上口,娓娓动听。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节和谐是通过押韵和叠音来实现的。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是很讲究平仄和押韵的。朱自清先生古文功底深厚,所以,他不由自主的吸收这一传统而体现在他的散文语言中。朱自清散文的音节和谐动听,还在于叠字叠词的大量运用增加了散文活泼自然的韵味。
朱自清还善于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富于变化的句式,运用反复、回环、排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节奏,能根据写景和情感变化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句式。叙述、议论、设问、反问、感叹句交叉并用,相错成文;长句、短句,整句、散句舒卷自如,错落有致;语言有徐有疾,欢快跳跃。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朱自清善于把对客观景物的描绘同自己的主观情感的抒发紧密结合起来,使景物既写得细腻自然,又具有纯真朴实的情致,悄无声息地将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之中,在清新疏朗的意境中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朱自清在意境的塑造中,另外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是善于运用女性意象,使散文充满浓郁的女性味,笼罩着温馨的人性光辉。瘦西湖的烟花三月、小桥流水,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晓风残月,扬州悠久的人文文化,妩媚、优雅了朱自清的诗文。常常给人一种异常真挚的亲和力,具有独特的抒情魅力。
真挚、深厚的感情投入
朱自清的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是毫不矫饰地表露自己的感情和心灵的艺术品。有的人说他“文如其人”,有的人赞扬他的散文“富有至情”,正道出了他散文的可贵特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朱自清是真诚的,肺腑中饱蕴着至真至诚的感情。
总的来说,朱自清的散文呈现出“轻灵澹远”的风致。“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中出来。”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荷塘月色》也好,《绿》也好,还有那感人至深的《背影》,等等,无一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真所谓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清淡诗香远,文章百代金。
【注释】
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22页。
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见《完美的人格》,三联书店,1987年第124页。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第1页。
英子:《狂狷之间》,《江苏地方志》,2004年第3期第50页。
【参考文献】
1、朱自清:《荷塘月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2、杨振声:《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
摘要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他文学创作的才华。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尤以散文被人熟知,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都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散文名篇,被人们广为推崇。他的散文朴实,细腻,清新,在深厚的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合中西方文化,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性的散文体制与风格。
本文主要从漂亮的构思,缜密的结构上,情景交融,与描写结合,与与议论交错的抒情描写上以及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的艺术语言上浅析了朱自清散文的细腻清秀,情致盎然的散文艺术特点。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结构艺术 抒情艺术 语言艺术
宜顺论文网
目 录
一、结构的艺术„„„„„„„„„„„„„„„„„„„„4
(一)漂亮的构思„„„„„„„„„„„„„„„„„„„5
(二)缜密的结构„„„„„„„„„„„„„„„„„„„7
二、抒情的艺术„„„„„„„„„„„„„„„„„„„„8
(一)融抒情于叙事之中„„„„„„„„„„„„„„„„9
(二)抒情与描写相结合„„„„„„„„„„„„„„„„10
(三)抒情与议论相交错„„„„„„„„„„„„„„„„11
三、语言的艺术„„„„„„„„„„„„„„„„„„„„11
四、参考文献„„„„„„„„„„„„„„„„„„„„„12
宜顺论文网2
散文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但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抒情上表现出来。而朱自清先生便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文风。叙事的细腻,描写的具体生动,令人称快。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在文章的结构上更是一绝。他对景物观察细致,描写入微,而且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情感和景物交织糅合在一起,使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同样地,他的许多记人记事的作品中,大多写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但这些平凡无奇的小事在朱自清朴实无华的笔下无不显得真实感人,催人泪下。
一、结构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在形式上要散些,在内容上表现更自由,但是,散文所表现的主题不应该是散的,而应该是首尾一致。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他的散文作品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使作品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一)漂亮的构思
1、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所谓“文眼”,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它是作者经过艺术的概括与集中,把作品的思想与形象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凝光点”。围绕这个“焦点”,或者说是“文眼”,把零散的材料有机地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或者把纷繁的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高度凝聚。清人刘熙载云:“揭全
宜顺论文网3
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惟有“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有虚实;惟有“文眼”,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一会有疏密严整。
《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说杨塑的名篇《雪浪花》“是叫浪花咬的”一句中的“咬”字,是作品的“文眼。”确实这个“咬”字用得好,内涵丰富,安设得巧妙,但总是有点雕琢的痕迹,不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显得平易,自然,朴实。这一特点,可以从《冬天》一文中得到印证。《冬天》打破时空的限制,记叙了不同时间、地点的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件事,写自己少年时候哥儿三个和父亲一起冬夜煮豆腐吃,父亲当时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事,写十多年前自己在一个冬夜与朋友S君和P君去西湖泛舟,在美丽的湖光月色中,兴意酣浓,但此后彼此就分离了。第三件事,写自己的爱妻还在的时候,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这个山城的冬天虽然十分冷寂,但“家里却老是春天”。写了这三件事后,作者最后总结说:“无论怎样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是点明主题思想的一笔,很明显,作者把“温暖”当作整篇文章的“文眼”。三幅画面,三种情味,亲切地表现了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夫妇之情;在严寒冷寂的自然气氛中透出一股感情上的“温暖”。这样,三件本来互不相关联的生活小事就由“温暖”连成一个整体,构成这篇艺术的散文。三件小事件“顾注”后篇的文眼“温暖”,而无斧凿之痕。
2.散文的艺术构思,还表现在线索的贯穿上。
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
宜顺论文网4
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般说来,线索有“纵贯式”和“横贯式”两种形式。《背影》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散文的杰作。《背影》能很好地体现“纵贯式”的线索结构,研究朱自清的散文“不可不谈《背影》”。“背影”是全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文眼”,更是全文的线索。《背影》前后的叙述,都是必须交代的:“这个背影,是在冬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奔丧回家时”的“背影”,开头的“背影”伏笔,到结尾是“近年来,父亲和我东奔西走,出外谋生,读到父亲的来信,想到父亲的背影”,首尾照应。看似刻意雕琢,实则必要。如果没有这种不可少的交代,写这个特殊情况、特殊场合的背影就不清楚了。行文中间,两次写父亲的“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买桔子时的“背影”,作者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跪姗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买桔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段描写,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也反映了朱自清对慈父的怀念之情。父子情真,通过“背影”这一纵贯式的线索,把父子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淡沉,所谓“于平淡中见神奇”。
另一种是所谓“横贯式”的线索结构。是以内在的思想感情的红线连缀各种不相关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并列地组织材料。如《给亡妇》、《冬天》、《春》、《南京》、《蒙自杂记》等等。《给亡妇》一文,是作者为怀念他死去的夫人而写的。文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亡妇生前家庭生活的琐事,而且并不相互关联。于是作者写亡妇“为了孩子”,“为了我”,“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这两层意思,用“横贯式”的线索来结构全文。一件件、一桩桩生活琐事,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出来,而是把两层意思并列地归类地写出来。使那些并不连贯的材料凝成感人肺腑的艺术整体。较之“纵贯式”的线索结构,“横贯式”结构文章较为困难。刘熙载说:“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明断,正取暗续也。”因为散文把一件事情按其发展过程,有始有终地写出来比较容易,把许多各不相干的材料连缀起来,既要明断,又要暗续,这就不容易了。
(二)缜密的结构
宜顺论文网5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象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的。朱自清散文结构严谨缜密,不仅仅体现在漂亮的艺术构思、同时还体现着服务性,整体性,多元性的结构特点。
1.服务性。结构作为形式美的因素,是为表现作品内容服务的,是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可以这样说,结构总是与内容连在一起的,没有脱离内容的单纯结构,一定的思想内容总是呈现着一定的结构形式。正如黑格尔所说:“内容非它,即形式之回到内容,形式非它,即内容之回到形式”。前文所述的“背影”是“文眼”,是作品抒情的主题,也是构成严谨缜密的结构线索。散文《背影》正是以“背影”为核心,对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剪裁和布局,对各种材料进行繁简有致、浓淡相宜的组织安排,来表现真挚的父子之情这一思想主题的。“背影”是父子之爱的缩影,也是编织全文结构的经纬,因而作品的顺序自然,结构严谨而又主题突出。《背影》一文的结构表现着、服务于主题。《春》的结构主要由盼春、描春、颂春三个结构层次组成。其中以“描春”为重点。朱自清巧妙地把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象结合起来,把时空交汇互织在一起,细致入微而又繁简得当地描绘了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依次而写,层层展开,展现了色彩缤纷、春满人间的巨幅图景,表现了作者因春之来临的无限兴奋情怀。可以看出,“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描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2.整体性。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既表现了主题,又服务于主题思想的表达。细读朱自清的散文,深感剪裁的详与略,安排的先与后,缝合的疏与密,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即把七零八碎的互不关联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联系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显示了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南京》一文,介绍南京古城风光,顺着游踪,叙写了鸡鸣寺、玄武湖、莫愁湖、明故宫、中山陵、雨花台等大小景点,时而观赏、时而遐想,时而凭吊,表过了古城的“时代侵蚀的遗痕”的时代苍桑感。《罗马》一文,则用了由点到面的布局,以罗马市场为中心,先写罗马“城市上面”的巴拉丁山,继而写“市场东边”的斗狮场,再写“斗狮场”南面的卡拉浴
宜顺论文网6
场,把罗马星罗棋布的古迹按顺序连缀在一起来叙写。象这类记游的文章还有《松堂游记》、《莱茵河》、《威尼斯》等等。此外,注重开头和结尾,也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3.多元性。朱自清散文的结构,不仅具有整体的美,而且变幻多姿,色彩纷呈,富有变化的美。他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来营构他的作品。作品的结构,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因不同的题材、不同的主题也会因文而异,而呈现出结构的多元性。同是写“哀”,怀念妻子,《冬天》与《给亡妇》的结构不同。前者,作者在怀念亡妇中怀有温馨的甜蜜,以此掩饰内心的楚痛,故采用了“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横断面结构。在对比衬托中隐含着对亡妇的怀念之情,回忆亡妇,顿觉“温暖”。后者,怀念的是一腔悲痛,想到亡妻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内在的怀想和哀痛为线索,一气贯通地抒发感情。《荷塘月色》由“忧”到“喜”再到“忧”的感情跌宕,以写景到抒情来结构全篇。《生命的价格—七毛钱》则由“喜”到“怒”的感情,以叙到议的表达来结构全篇的。因此特定的情绪,特定的题材,创造了特定的结构。
总而言之,朱自清散文严谨缜密的结构,不仅体现在漂亮的构思上,也体现在多元的结构技巧上;不仅表现着,服务于思想内容,也表现了内容的客观形式—即结构的特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漂亮缜密的写法,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
二、抒情的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外,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兼具有叙事,抒情,写景描写,议论等诸因素。根据侧重面的不同,我们从叙事与抒情,写景与抒情,说哩与抒情三个角度来讨论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色彩。
(一)融抒情于叙事之中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荷塘月色》、宜顺论文网7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白水漈》等文章是叙事抒情的代表作,这些文章在创作中,朱自清先生常用的是“写实主义”的方法,注意抒写自己的真切感受。而在那些偏重于叙写“身边琐事”,儿女情长的散文中,如《给亡妇》、《儿女》等,都善于通过娓娓动人的叙事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情意化”,质朴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此获得另一番抒情的“声色”。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而脍炙人口的佳作,代表了他的散文艺术的最高成就。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朱自清先生的抒情散文,是用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不是靠浓词艳句编织的过眼云烟,他善于从真实的人物身上,选择那些看似平淡,实则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加以描写,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自然而然地边人物的生活细节为感人的抒情细节。“父亲”买桔子的细节, “妻子”照看“儿女”和“我”的细节, “儿女"吃饭的细节等等,几乎都是寥寥数笔,不事渲染,而却又真挚吐露质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天伦之乐,具有真实之美。例如,《冬天》,写了三个冬夜的三件事。第一个冬天,写少年时弟兄们夜晚坐在桌边,围着“小洋锅”吃白煮豆腐,父亲从锅里一一夹豆腐给孩子们吃;他说,“吃了大家暖和些”。第二个冬天,写“我”在一个夜晚与两个朋友相约游西湖,月色很好,兴致很浓,而从此分别。第三个冬天,写一家四口住在台州山脚下,冬夜十分寂静,但“家里却老是春天”。接着,写了这样一幅感人的画面:“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长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写了以上三件事之后,文章结尾说: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总是温暖的。事情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
(二)抒情与描写相结合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宜顺论文网8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作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谈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作者首先是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来流露这种情绪。他不象一般的作者,将荷塘月色景象笼统地写出来,而是将这个景象“拆开来看,拆穿来看”,将荷塘与月色本是浑然一体的景象分剖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个组成部分来写。前一部分重点写荷塘上的景物,以月色为背景,后一部分重点写月色的种种变化,以荷塘为背景。这样分解作两次描写,就能使描写细腻。在对月色下的荷塘进行描写时,作者又作进一步的分剖。先写荷塘的静态美,以“弥望”“田田”“层层”写出荷塘前叶茂密的整体形象,以“亭亭”“裙”写出个体荷叶的秀美,以“零星”“点缀”写出荷花的数量,以“袅娜”“羞涩”写出荷花的体态神情。以“明珠”“星星”“美人”写出荷花的色泽,然后再写荷塘在微风一拂之下的动态美。说微风送来“缕缕清香”,微风下荷叶的波动使荷塘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在对荷塘上的月色进行描写时,作者也进一步的分剖:先通过荷叶、荷花、荷塘写月色,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的洁净,说“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又象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色的飘忽与宁静。然后再通过树影写月色,有“参差斑驳的黑影”,有“杨柳稀疏的倩影”。这月光与月影的和谐分布,“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由于作者将描写对象分剖为一个一个组成部分,逐一步加以观察、描写,并从视角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去表现描写对象的形状、色彩、质地、大小、数量、气味、声音以及它们的运动变化,就使这篇文章的描写特别细腻。在这里,作者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荷塘上,月色下,种种景物,色彩是多样的,情态也各不相同,但都扣住一个“淡”字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这些都是轻淡的。“蛙声”“蝉声”的衬托,“酣眠”“小睡”的比喻,情态也交融在一个“淡”字上。总之,光、影、色、香都是轻淡的,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出作者的闲情与作者希求恬静的心境相吻合。其中包含着作者淡淡
宜顺论文网9 的欣慰,更包含着作者淡淡的哀愁。
(三)抒情与议论相交错
朱自清在偏重于“融情入理”的散文中,继承了韩柳杂说的“理趣美”,又颇受鲁迅杂文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讽刺男女分座的陋习)等,缘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将矛头指向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虽然诙谐中含有批判的锋芒,满腔的诗情常常通过热情的呼唤、痛快的议论表现出来。
总之,朱自清的抒情是与叙事、描写、议论交织起来的。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而显示出多姿的抒情美、真挚“美”、绘画美、理趣美,偏重于描写的写景篇章则是细致绮丽,偏重于议论的杂感则见机智深沉。
三、语言的艺术
朱自清的语言确实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朴素美。语言朴素含蓄,平易淡雅,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没有用很多华而不实的形容词,更没有用冷僻难懂的词,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清淡闲雅、平正通达、形象生动而又富于创造性,使他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杨振声用说朱自清散文是“风华从朴素出来”。所谓朴素,“就是对词藻的奢侈的摈弃,是脱去了华服的健康的袒露,是挣脱了形式的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的技巧以宽阔的笑”。朴素自然的作品,不象剪红刻翠的作品那样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品味才能体会出来,粗粗一看是发现不了的。另外,朱自清对字句的锤炼相当重视,他在《语文拾零·自序》里曾谈到:“因为研究批评和诗,我应注意到语言文字的达意和表情作用。„„我们说达意,指的是字面或话面;说表情,指的是字里行间或话里有话。”文如其言,朱自清散文用词贴切、句式工整,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最真切的情意。
朱自清对字句的锤炼,首先表现在对动词的选用及词句的组织排列上。恰当的动词,可使所写之景活跃起来,给人以无限遐想与诸多启发。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他写道:“沿路听见断断续续的歌声,有从沿河的妓楼飘过来的,有从河上船里度来的。”这一“飘”一“度”,既与歌源“妓楼”“船里”相呼应,又呈现出断续歌声的丝缕之美,渲染出作者游秦淮河的迷离情思。
朱自清还十分擅长运用儿化词与叠词来表情达意,使文字既轻巧,又蕴含感
宜顺论文网10
情。北京话里的儿化词常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也带给朱自清的散文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春》中的“桃儿、杏儿、梨儿”就满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给人亲近、活泼的感受。再如《回来杂记》中用了“小顽意儿”“地摊儿”“三轮儿”“街口儿”“马蹄儿烧饼”“闲味儿”等儿化词,字里行间更有醇香自然的生活质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读来亲切自然。特别地,朱自清先生在《语文续拾》、《经典常谈》、《论通俗化》、《标推与尺度》、《语文零拾》等大量文章中谈论到语言的建设和发展)。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分不开的。这些种种,使读他的文章如品清茗一般,须细细品味方能品出那平淡之中透出的那份真、那份情。《荷塘月色》也好,《绿》也好,还有那感人至深的《背影》,等等,无一不给人留下了美好的艺术享受。朱自清的散文真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蒋荫楠、严迪昌:《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北京出版社,1988年。【3】付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4】钱理群、吴福辉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李复兴等:《现代中国文学专题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6】吴周文、张王飞、林道立:《朱自清散文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7】黄曼君:《近百年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冯锡玮:《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9】《朱自清人生风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年版。【10】《朱自清全集》(1-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写作手法
作者: 冯 文 莉 学校:巴 州 电 大 专业:汉 语 言 文 学 年级: 11 春 学号:1165001204695 指导教师:伍 海 霞 2013 年 6 月
目
录
一、结构缜密,注重文眼„„„„„„„„„„„„„„„„1
二、浓郁的抒情色彩„„„„„„„„„„„„„„„„„„2
三、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3
参考文献„„„„„„„„„„„„„„„„„„„„„„„4
内容摘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主要散文作品有《背影》、《荷塘月色》、《憎》、《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中的文明》、《正义》、《春晖的一月》、《说梦》、《绿》等。他的散文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自成一体。他的文章大多篇幅不长,但构思却独具匠心,十分注重文章结构和文眼的安设,形成首尾呼应、严谨缜密的文章。他的散文还将抒情与叙事、议论、写景有机结合,借景抒情、“情”“事”交融、融情于理,使文章散发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上善用口语,注重修辞,具有极强的音乐美,形成了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这些构成了他独特的写作手法,为后人散文的写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写作手法
浅论朱自清散文的写作手法
朱自清的散文创作,选题比较狭窄,大多都是亲朋好友家人之间的琐事,这样的题材一般比较枯燥,但是朱自清却从这些人人都曾经历却最易忽略的细节去描写,通过文章结构和文眼的设置,将琐碎的材料自然巧妙的衔接起来,用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将叙事、议论、写景抒发浓郁感情,显示出他独特的写作手法。散文其归根结底都是关于结构的问题,即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对故事的各个部分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合理的安排,使文章成为一个骨架匀称、线条清晰、针线绵密、首尾圆合的有机整体。
一、结构缜密、注重文眼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作者通过对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能广泛、及时地反映社会,不要求有完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散文一般篇幅较短,因此布局比较难,因此,一篇好的散文,其魅力就体现在结构和“文眼”的设计上。朱自清的散文就十分注重文章的结构和“文眼”的安设,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首尾呼应,通体一贯,形成一篇缜密、严谨的散文。
(一)结构缜密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作者在结构行文时,也总是力求在有限的篇幅里,写出深邃,写出曲折、给人以长久的回味”。理清了散文中的结构,便能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从而通过散文的表面的描述抓住其深刻的思想,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一篇优美的散文,就必须讲究结构的设置。朱自清的散文就十分注重结构的设置,他的散文表面看起来东一笔,西一语的,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信手拈来,随笔点染,看似自由、随便,实则能放能收,放收有序,紧凑集中,切合主题。即便是部分与整体之间,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因此,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说是构思精美,结构缜密。如《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作者,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的基调是父爱子、子爱父的父子情深,而这种感情就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文章开头提出背影,结尾时再现背影,既首尾呼应,又与文中的特写镜头交相叠印,章法谨严。“背影“四次出现,每次都有所不同,作者围绕“背影”铺陈其事,父亲老境的颓废,心情的忧郁,父子之情的真挚,都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了,虚实并用,疏密有致。再看《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构思,作者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为开头,从出门至小径到荷塘月色又归来的描写,描述了自己从出门时的不平静—在小路上暂时到的自由、超脱现实—欣赏荷塘月色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聆听荷塘四周的热闹时,情感思绪是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是一个圆形。在描写夏夜荷塘时,作者先描写荷塘上面,再写荷塘下面,由至荷塘四周,由远及近,由里到外,由上到下,把月光和荷塘融为一体,洋洋洒洒几百字把月夜下荷塘的种种景致描写的如诗如画。
(二)注重文眼
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和奠定文章感情基调的关键性词句。文眼设置的好就能帮助读者尽快理清文章的经脉,掌握文章各个部分相互连接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就是一篇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朱自清散文不仅注重文章结构的缜密,也注重文眼的安设。他的散文围绕着文眼,把零碎的材料聚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疏密有致的完成整体,从而表达思想感情。如在《背影》一文中作者对别的事情都一笔带过,只选择了父亲的背影重点描写。”背影“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全文的“文眼”。把“背影”设为文眼,不但能表现父子之情,也连接贯串故事情节,形成了一篇结构缜密、严谨有致的美文。《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通过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以此衬托“心里颇不宁静”。在描写荷塘月色时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一个“静”字点出了文章的主旨。《春》是一幅迎春图,作者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美。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美丽迎春图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却又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
一篇散文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上,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正是通过其巧妙的设置文眼和缜密有序的文章结构,把一些琐碎的平凡之事写的有滋有味,让人如痴如醉。
二、浓郁的抒情色彩
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善于抒情。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更是与他浓厚的抒情色彩分不开的,无论是他的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还是议论性散文,都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一切景语皆情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中,借景抒情的作品占很大的比重,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重视以形传神,主张“以形为本”。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通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强烈的“个人”的色 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代表作品,写于1927年7月。当时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中国陷入空前的黑暗之中。在现实面前,作者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两条路他都不愿走,于是走中间道路,以求暂时逃避现实。这篇作品借写月色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来反映作者自己体味的“独处的妙处”,摆脱现实烦恼,追求刹那间的宁静以求超脱。这篇散文将抒情和描写巧妙结合一起,通过对夏夜荷塘的描写,以细腻生动的绘画式写景,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看到恬淡、安静、朦胧、迷人荷塘月色,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荷塘上,月色下,无论是对荷叶、荷花、四周的树、杨柳,还是对蛙、蝉的描写,多种景物,情态各异,但都带有一种“淡淡的韵味”。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象牛乳中洗过了似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缕缕清香,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这些都是轻淡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蛙声、蝉声更反衬出“淡淡的”。月色下,一切景物都是轻淡的,光、影、色、香共同形成静美淡雅的韵味,表现了作者追求内心恬静的心境。作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刹那间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是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在作者眼中,荷塘景色“恰是到了好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样的调和适中安逸。追求刹那间的安宁正是为了暂时忘却,分明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荷塘景色越宁静、安逸,越反衬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把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融入这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写景是为了抒情,但本文却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但透过写景的词语便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象裙,裙又是“亭亭的舞女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次词语间接的表达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冬天》则运用蒙太奇的方法,将长焦、广角、短镜头揉在一起用变幻的镜头摇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写,主画面中又重现出若干连动的小画面,大中套小,大小衔接粘合,主次相间补充,使画面中的景色与人物深浅有致,远近相间,动静结合,虚实掩映,营造出“冬天里的春天”的不同景观意境和氛围,展现了人间亲情、友情、爱情永恒这一主题,是文与画合一的佳作。
除了借景抒情,朱自清的散文还通过一些人物生活的典型形象,将一件件普通平凡的小事与自己真挚情感结合起来,变成感人的抒情细节,“情”与“事”交融,真切自然而不空泛。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美。如《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一文,作者通过电车上一个“小西洋人”的面部表情的变化,书写的个人的屈辱,民族的愤怒,表达了作者民族至上的爱国思想。《给 亡妇》通过对亡妇生前家庭琐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哀悼。《儿女》通过对平常家庭生活场景的描述,对儿女态度的变化,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对子女深沉真切的关爱之情。
朱自清的议论散文则带有融情入理的“理趣美,在叙事中有论理的美,在论理中有抒情的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的《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等,就事而论,将叙事与议论结合起来,通过热情的呼喊、痛快的议论表现了对旧社会制度、社会陋习和反动的军阀政府的批判。《沉默》中,作者则是联系身边的实力,以列举的事实,严密的说理,表达了沉默是一种处世哲理和艺术的观点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议论,虽因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不同,但是显示出浓郁的抒情色彩,突显出其真挚的美、绘画的美、理趣的美,极富真情实感。
三、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文字推敲能力最强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另一个鲜明的写作手法就是善于把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同西方语言、句式融为一体,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不矫揉妆束、不雕章琢句,创造出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他的散文如出水芙蓉,清丽淡雅;如风行水上,自然流畅。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他追求的是“活的口语”,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如《背影》中除了夹入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例如父亲说的话,一共只有五句,看上去都是极为平常的家常话,自然朴素、简洁有力,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父亲决定送儿子上车时,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告别时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再如《儿女》:“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急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这段话中的语汇,绝大多数来自口语。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飘零》中的“p也上美国去,但不久就回来了。他在波定谟住了些日子,W是常常见着的。他回国后,有一个热天,和我在南京清凉山上谈起W的事”。我和p谈论依然在美国的W的工作、学习、创作、生活。”这段话的语句和口语词汇量很大,读起来明白如话,句式简短,通俗平易。他的语言除了善用口语入句,体现出自然朴素的魅力外,还具有极强的音乐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注意修辞,语言优美,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一个“泻”字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把静态的月光化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浮” 字则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准确而传神。同时,作者善于作比喻、通感等手法,如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比喻荷花,用听觉印象的“渺茫的歌声”比喻嗅觉印象“缕缕清香”作通感修辞,用听觉印象的“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比喻视觉印象的“光与影”。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淡淡的”“田田的”“亭亭的”“蓊蓊郁郁”“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美,再如《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长话短说,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短句,较有规律的停顿,抑扬有致的句调,构成了和种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冬天》中写台州山城的冬夜很清冷,静寂,一家四口在家里相依守着,作者觉得:“外面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个人;土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个人”,“以后无论怎么冷”,想到这些,“心上总是暖暖的”。
这些像诗一般优美的句子,营造诗化的意境,让读者浮想联翩,唤起读者心灵中潜在的美好体验。使人享受到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纯净、素洁的美。他的散文文字清丽质朴,语言含蓄精练,短句多,对话少,干净利索,读起来自然顺口,平易近人,形成了自然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风格。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无论是在巧设文眼,结构缜密严谨上,还是在浓郁的抒情色彩上,亦或是在自然朴素,清新优美语言上,都显示了很多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中国近代散文开创了新的道路,同时也为后代做出了榜样。
参考文献目录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集》 2006年7月 西苑出版社。
把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写景中抒情,在抒情中说理,使作品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与理和谐地统一于作品中,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特点。这一点在《匆匆》一文中尤为突出。“……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又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四季轮回,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身边悄悄溜走。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凋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成白发,让童稚变成老朽。作者在抒发对时光悄然快逝的感慨依恋之情时,寓进了一条朴素深刻的哲理:时光的流逝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你难舍也好,留恋也罢,抑或伸手去挽,都无济于事。这与李白“恨不能挂长绳于青天,系此西飞之日月”的感叹揭示的是同一个道理,也同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一样令人警醒,催人奋进。也让人记起中外许多名人的忠告。陶渊明说得好:“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也说:“愈知道时间的价值,愈感到失时的痛苦。”俄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说法更与朱自清的感慨不谋而合:“黑夜到来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阳光继续保留。”
读朱自清的《匆匆》,无人不产生“时光易逝,岁月无情”有同感。同时因为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的点滴现象引发哲理思考,看似信手拈来,实为匠心独运,看似司空见惯,实为寓意深刻。使人读了,既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得到深刻的哲理启迪,情与理美妙地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人情美
通过叙写平凡的`生活小事,用简炼素淡的语言表达真挚、细腻而浓烈深沉的感情,使读者在品味作者如道家常的叙述中体验一种情感愉悦和审美享受,这是朱自清散文的人情美特点。这一特点在《背影》和《给亡妇》两文中表现最突出。《背影》以深切的怀念之情,记叙了多年前“我”北上念书,父亲到浦口火车站为“我”送行时的情景。作品集中描写了一个片段:父亲送行时的背影。尤其是买桔子的细节描写,通过父亲买桔子这件小事,写出了劳碌奔波了大半辈子的慈父对儿子体贴、爱怜、依依不舍的深情。作品中写到肥胖的父亲为给儿子买些桔子带到车上吃,得穿过铁道,爬上对面的月台。尽管这件事对父亲来说做起来很困难,但他却不听儿子的劝阻,执意要去买桔子,似乎非如此不能表达他对儿子的一片深情。“……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平平常常的事情,平平实实地写来,自然恳切的叙述中渗透着浓烈、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深深地感动了读者,使读者油然生起对父亲的崇敬感激之情。这正是朱自清散文人情美的内蕴。也正因有这一审美特质,读者每读一次《背影》都是一次情感的净化,一次人情美的陶冶。
《给亡妇》一文抒写的是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倾吐他对亡妻的最珍贵的感情。作品中写道:“……你的短短的十二年结婚生活,有十一年就耗费在孩子们身上;而你一点不厌倦,有多少力量用多少,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在这一片凄惋的倾诉中,让人看到一个善良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妇女受家庭生活的折磨,以至劳累而死的一生。字里行间凝聚着作者对亡妻的无限思念和同情。作品中写到妻子重病垂危时,作者却远在外地,沉重的遗憾和内疚溢于言表。“本来盼望还见得着你,这一回可就拉倒了。你也何尝想到这个?父亲告诉我,你回家独住着一所小住宅,还嫌没有客厅,怕我回去不方便哪……”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一唱三叹,但却句句从心底渗出,句句如泣如诉。妻子重病垂危,身为丈夫却不在她身边,朝思暮想,只盼早日回家看望照顾妻子,谁曾想回到家里时,妻子已永别人世,可是她临死前还在替丈夫着想!怎不令奔波归来的丈夫扼腕痛心!作者将自己对亡妻的思念及未能尽丈夫职责的内疚之情寄托在如此朴素的文字中,使人读来不能不感动。列夫・托尔斯泰说:“作者所体验过的情感感染了观众或读者,这就是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这正是朱自清散文人情美的艺术魅力所在。
启人思想者莫先乎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先生的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于秀丽的文笔中透出质朴,于单纯的意境中蕴含绮丽,既给人理的启迪,也给人情的感染。情理美,人情美,正是朱自清散文给人以美的净化美的愉悦的重要特质。
拓展阅读:朱自清美文摘抄
1、白水是个老实人,又是个有趣的人。他能在谈天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发出长篇大论。这回听勉子说,日本某杂志上有《女?》一文,是几个文人以“女”为题的桌话的记录。他说,“这倒有趣,我们何不也来一下?”我们说,“你先来!”他搔了搔头发道:“好!就是我先来;你们可别临阵脱逃才好。”我们知道他照例是开口不能自休的。果然,一番话费了这多时候,以致别人只有补充的工夫,没有自叙的余裕。那时我被指定为临时书记,曾将桌上所说,拉杂写下。现在整理出来,便是以下一文。因为十之八是白水的意见,便用了第一人称,作为他自述的模样;我想,白水大概不至于不承认吧?——朱自清《女人》
我又想到杭州那一晚上。他突然来看我了。他说和P游了三日,明早就要到上海去。他原是山东人;这回来上海,是要上美国去的。我问起哥仑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哲学,与科学方法》杂志,我知道那是有名的杂志。但他说里面往往一年没有一篇好文章,没有什么意思。他说近来各心理学家在英国开了一个会,有几个人的话有味。他又用铅笔随便的在桌上一本簿子的后面,写了《哲学的科学》一个书名与其出版处,说是新书,可以看看。他说要走了。我送他到旅馆里。见他床上摊着一本《人生与地理》,随便拿过来翻着。他说这本小书很著名,很好的。我们在晕黄的电灯光下,默然相对了一会,又问答了几句简单的话;我就走了。直到现在,还不曾见过他。
他到美国去后,初时还写了些文字,后来就没有了。他的名字,在一般人心里,已如远处的云烟了。我倒还记着他。两三年以后,才又在《文学日报》上见到他一篇诗,是写一种清趣的。我只念过他这一篇诗。他的小说我却念过不少;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那篇《雨夜》,是写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的。W是学科学的人,应该很冷静,但他的小说却又很热很热的。
这就是W了。——朱自清《飘零》
2、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
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朱自清《看花》
3、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朱自清散文女性的韵味的第一个特点可以从两个角度去把握:在他的某些散文里, 他常常以与女性特征有关的形象来设喻。让读者在体会景色的美时感受到女性的美;而他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和《绿》这三个名篇则几乎用整个篇章各有侧重地借写景来显示女性形象, 达到了景物与女性形象的完美统一, 显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中国传统的文人笔下, 总是喜欢把女人与鲜花联系在一起, 以鲜花比美人。朱自清则反其道而行之, 借女人来比鲜花, 而是注意拿女性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特点来比鲜花, 既体现出观察的仔细, 又传达出了女性韵味。我们来看这段文字:“那花 (紫藤花) 真好看;一缕缕重重的细丝, 将她们悬在那数皲裂的臂上, 临风婀娜, 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 真像凝妆的少妇, 像两颊又象双臂, 像胭脂又像粉。” (《一封信》) (朱自清, 1986) 。作者用“嘻嘻哈哈的小姑娘”比喻花, 既表现了花具有天真活泼、纯真可爱的小姑娘一般的魅力, 又渲染了喜悦的气氛。这里设喻的角度是面部特征, 对于那颜色, 那柔美的姿态, 作者更以少妇红润的双颊和婀娜的双臂比喻。凭借这些比喻, 作者赋予了紫藤花女性的特质。在《看花》 (朱自清, 1990) 中的一段描写情的文字中, 作者从整体透露出的韵味设喻, 给读者这样的感觉:表面写花, 实质写的是卖花姑娘;言语上说爱花, 内心深处爱着的是有栀子花似的天然风韵的卖花姑娘。试看文段:“栀子花不是什么商品, 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 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 浓而不烈, 轻而不淡, 也是我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 ‘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不大弄得清楚, 只好存而不论了。”后面的问答中, 作者略显含蓄地承认了自己爱的就是卖花姑娘, 但在表述中借助了栀子花这个载体。
由于水的特性与女性有着某些天然的联系, 作者也往往喜欢在水和女性之间作文章。最有名的莫过于曹雪芹说的“女人都是水做的骨肉。”自然, 朱自清在写水时也断然忘不了女人。如《瑞士》的一段文字便是很好的例证:“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蓝的, 真正平得象镜子一样。太阳照着的时候, 那水在微风中摇晃着, 竟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也有风大的时候;那时水上便皱起粼粼的细纹, 有点颦眉的西子。”作者用“西方小姑娘的眼”作喻体, 描绘出了湖水在日光下金黄的颜色, 湖水的亮泽和熠熠生辉, 形象化了湖水的迷人。“颦眉的西子”描绘出了阴雨天湖水的另一番景象;柔美之中微露忧郁, 获得了中国古典美的意趣。文段中, 小姑娘的眼和西子的颦眉共同表达了湖水的女性化的特征。没有去过瑞士的读者可以凭这两个形象去揣摩瑞士湖光水色的醉人美景。
不过, 上面撷取的几个比喻只是从某个断面显示出了朱自清散文的女性韵味。真正能从整体上全面显示这种韵味和魅力的还是他的三个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1990) 记叙的是朱自清与著名作家及学者的俞平伯的秦淮河之行。在这个作品中, 作者始终注意了现实写景与秦淮河历史背景相钩连, 通过景物和历史来观照女性, 使文章揭示出的女性意象染上了历史的色彩, 富有历史的沧桑感。历史中的秦淮河早已与妓女结下了善缘, 唐代杜牧便写有《夜泊秦淮》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花。”至明清之际, 秦淮河一带更是日趋繁荣, 孔尚任的一曲《桃花扇》不知醉倒了多少风流才子。朱自清在进入秦淮河写景时, 由水波和薄霭迅速突入历史的氛围, 笔触所及当年的秦淮艳迹, 引起对《板桥杂记》和《桃花扇》有关场景的联想。于是作者感到了所聚小船的不堪重载, 这种感觉来源于沉甸甸的历史感, 来源于像李秀君一样的无数妓女的悲欢离合的身世。此时的作者历经的是当年秦淮的纸醉金迷之境, 是当年的销魂释骨之乐, 并且借此来冲淡现实的忧愁超脱生活中的苦闷。这里的女性形象主要通过历史来折射出。
在接下来的写景中, 作者立足现实, 从秦淮河的冷水, 晕灯和明月中透视出女性的形象, 但仍然能见出历史的痕迹。作者写道, 尽管秦淮河已今非昔比, 但眼前的歌妓的画舫、笛韵和吱吱的胡琴声还是能使人想到眼前的秦淮河之水仍是当年绿茵陈酒的秦淮水。借助清清的水, 也能辨出薄薄的秦淮河之夜当年的丰姿。在作者的视觉中, 秦淮之水是现实和历史交织的实体, 其中的联系项为歌妓。通过这种逻辑, 读者从水中可寻出女性的形象。
作者写灯光是黄而有晕的, 整个夜幕中的秦淮河则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 还有明月的瘦削, 垂杨柔细的枝条在月光中浓浓的影子, 还有那天际边的曲线, 这一切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所说的秦淮河的“腻人”, 显示出了作者认定的女性美在温柔的风韵。从作者的写景抒情中可以见出, 秦淮河如诗如画又如梦, 景物中蕴涵的女性形象是艺术化的、理想化的甚而是梦幻化的。正因为如此, 作者在后来的纠纷中拒绝了歌妓。虽然作者说是道德的因子压抑了自己, 但是, 作者不愿意让自己意想中的女神化的秦淮意象受到亵渎应是更重要的原因。
如果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的是有浓厚历史感的女性意象, 那么在《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90) 中, 作者立足现实的写景, 从中凸现一个无比温柔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女性意象, 以此来抒发自己淡淡的哀愁。从景物的选取来看, 作者描写的是淡淡的月、轻轻的风、柔美而多姿的荷叶荷花、柔而乳白的水雾、微微的轻香和喧闹的蛙声, 这些景物共同的特点是静谧, 柔美 (蛙声以动衬静) , 构成了睡美人的姿态。这正好符合朱自清说的“我以为艺术的女人第一是有她的温柔的空气” (《女人》 (朱自清, 1990) ) 。属于阴性的月光, 薄雾中的荷花等, 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月下美人”的景致。作者有意识地将这种女性安排在空灵幽冥的梦一般的境界之中, 显得可望而不可及, 从而流露出了浓怨轻愁。以往的观点都倾向于将这种愁怨归结到现实的政治时令, 其实, 更主要的还是作者内心难解的女性情结在起作用。文章中较明显地揭示的是对女性的某种向往触发了心中的愁怨, 对南方采莲胜景的想象便是很好的例证。作者引用的第一首诗赋是梁元帝的《采莲赋》。赋中描绘的是江南采莲的感况:时令是“夏始春末”, 莲花是“叶嫩花初”, 结合“妖童媛女, 荡舟心许”的充满情爱的情景, 确实醉人, 确实令没有这种经历的作者神往。但是, 生活的现实早已粉碎了他如此的幻想, 于是乎便有“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的感慨。尽管如此, 作者还是心向往之, 接着便有了《西洲曲》情歌“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这样想时, 眼前的家门又击碎了作者的梦。
对上面两文的分析可以看出, 作者一是想借历史来解脱, 一是想借现实的幻景来解脱, 都脱不了忧愁的底色。而《绿》却是另外一番欢乐的景象了。《绿》 (朱自清, 1990) 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姑娘的意象, 用文中语即“女儿绿”。作者说是蔚蓝的天融了一块于潭水之中, 我以为是作者融入了潭水之中更确切。 (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86页) 在写作中, 作者以这样的方式来写梅雨潭;以女性来比绿潭, 以绿潭来象征女性。作者首先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梅雨潭女性化。接着用少妇的裙幅来写皱缬的潭水, 借“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来比潭水的起伏波动, 又拿“最嫩的皮肤”比喻触摸潭水的感觉。这样, 作者充分抒写出了潭水的女性韵味。于是, 又变换视觉, 用绿潭来写女性:作者想象那醉人的绿可以让轻盈的舞女飘然欲飞, 可以令歌喉甜美的盲妹明眸善睐。因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绿潭中有女性, 女性中显绿潭;绿潭是女性, 女性是绿潭, 两者水乳交融从而幻化出一女性意象“女儿绿”。同时, 在意象的描绘中, 作者的心绪始终是兴奋的, 情绪的波浪一浪高过一浪。开始是忘了瀑布, 心随绿而摇荡;接着是张开双臂想搂抱潭水;然后以想象将绿潭神化;最后实在不能表达其感情的万一了, 便抚摸潭水, 掬潭水入口。整个的心态是如此激动不已, 充分体现了要与潭水融化在一起而后快的情感。作者如此的抒写表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 对生存充满了希望。我们知道,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当年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将绿幻成了诗化的春。朱自清认为梅雨瀑那“飞花碎玉般乱溅着的水花像杨花”, 实在是基于对其中溅射的充满活力的春的气息的考虑。梅花虽然能报春, 但总有此岁月老人的沧桑感, 漫天飞舞的杨花才挟裹着浓郁的春意。作者选取“女儿绿”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总体感受, 是因为小姑娘最能代表人生的春天, 且又富有艺术韵味。
朱自清散文的女性韵味另一重要表现是他笔法的细腻, 对情感体察入微的感悟力。这些往往联系着女性的性别特点, 因而也可视为女性韵味之表现。《背影》 (朱自清, 1986) 里, 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父亲买橘子往返的情景, 体现出了上述特点。去时, 迈着蹒跚的步子, 艰难地爬过月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往上缩;他微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回来过铁道时, “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地爬下, 再抱起桔子走。”其中父亲那一个个细微的动作, 以及由此而显露出的艰难体态明晰地跃然纸上。作者此时再也禁不住了, 泪水失去了控制。此处的描写, 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爱意蕴含在一个个吃力的细微的动作之中;儿子对父亲的挚爱之情则从泪水里流淌出来了。其他的, 《荷塘月色》从天上的月光写到月下光与影的配合, 写到水雾的颜色, 荷叶下凝碧的波痕以及由此而抒发的暂时解脱的喜悦之情同样体现了作者的笔法细腻, 对情感的体察入微。
通过前面的论述, 可以看出朱自清早期的写景记游的散文里确实蕴含了丰富的女性韵味。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朱自清散文选集[C].上海:三联书店, 1986.
一.语言表述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平实自然,不矫揉造作,具有清新质朴的特点。比如《背影》,这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作者一改散文直接抒情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了通过质朴的叙事来抒情,全文都是用白描的表达方式来记叙事实,没有任何的修饰和渲染,使极其平凡的唠叨载满了父爱,感人至深。整篇文章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但是作者却没有用“关心”“爱护”“感恩”“想念”等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而是用很平常字眼表达了真挚深切的情感。比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虽然已经“说定”不送,但是后来还是送了,准确地表现了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再三嘱咐”“甚是仔细”,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嘱咐内容之详,这些用语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火车做了非常细致、周密的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再如,散文《春》中描述百花竞相开放时的情境,作者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来表述,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平实易懂,却有着浓厚的抒情趣味。
二.大量运用叠字叠词
在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叠字叠词的运用十分广泛,这种用法可以形成一种富有节奏的音韵美,以及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也非常擅长巧用和妙用叠字叠词,在他的笔下,一个个毫不起眼的词语都能运用得恰到好处。《荷塘月色》中就有多处使用了叠词,如“曲曲折折”表明了荷塘的形状,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形象的画面;“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叠字分别形容了荷叶的密度和深度,使人们仿佛通过文字就能看到荷叶的风姿;“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表明了树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再如,散文《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钻出来”,写出了小草在人们不在意的时候破土而出,就像孩子捉迷藏时从暗处钻出来,充满了孩童情趣。“嫩嫩的”“绿绿的”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而且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总体来看,叠字叠词的使用,使朱自清的散文中文学艺术形象更立体、更鲜活,不但使静态的景物变得真实,也是动态的实物变得传神,既加强了语意,又突出了韵律美,使人读来朗朗上口。
三.运用修辞增强文字的形象性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不论是平实直白的话语,还是仔细揣摩的字词,都能够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画面感,尤其是修辞手法的使用,更增强了文章的生趣。比如,《春》中写蜜蜂嗡嗡地“闹”,写花香在湿润的空气中“酝酿”,写鸟儿“卖弄”歌喉,写细雨在微风中“斜织”等,这些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用词精炼准确,且含义丰富。还有,作者把春风拂面描写为“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蕴藉深厚,朴实清新中带着隽永的意味。再如,在《荷塘月色》作者描写夜晚的月光时用了比喻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样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顿时使月光有了动感。
总而言之,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雅而不俗、柔而不媚、清新质朴的语言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为当代散文创作树立了模范。学习朱自清的散文,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散文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情境交融的写作特点,而且能够在立意、结构、取材等方面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帮助和借鉴。
【论朱自清散文】推荐阅读: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论青年)05-28
论朱自清散文的古典文学传统10-28
朱自清散文阅读05-28
朱自清散文《春》07-07
朱自清散文冬天10-01
朱自清散文特点11-10
探讨朱自清的散文特色06-20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11-03
《朱自清精美散文集》读书笔记11-07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800字高中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