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篇1

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及其在封建社会的普遍意义。

2、领会这首诗丰富的内涵。

3、体会这首诗沉郁悲壮的风格特点。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首诗丰富的内涵;这首诗沉郁悲壮的风格特点。

一、《登幽州台歌》的丰厚内涵

(一)题目解析:

台:是古代一种高大的建筑物,非一般土台。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姬平在公元前312年执政后,为雪国耻,励精图治,采纳郭隗的建议,建黄金台,置金台上,延请天下奇士,很快就招到了乐毅、剧辛、邹衍等贤能之人,国家迅速强大。蓟,当时属于幽州(今比京市大兴县),故称幽州台。今夭就只剩下京郊的一处荒野之地。

登幽州台:《登幽州台歌》写于公元696年,当时陈子昂已三十五岁。那年契丹进犯,陈子昂随武攸宜北征。武攸宜昏庸无能,但又刚愎自用,屡战屡败。建功心切的陈子昂屡献奇策,屡遭拒绝。陈子昂恳请分兵一万,自为前驱破敌,但武攸宜以其“素是书生,谢而不纳”,也被拒绝。最后,陈子昂反因出谋献策而被贬职。所以陈子昂郁闷地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蓟丘览古》7首诗,也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

(二)《登幽州台歌》抒发的情怀

1、孤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中的“古人”和“来者”是时间概念还是空间概念?是时间结构中的概念。“古人”是时间之流中过去的存在,“来者”是时间之流中未来的存在。那么,“不见”中的“见”呢? “见”是空间结构中目触的结果,是空间结构中的概念。那么,“前”和“后”呢? “前”和“后”既在时间结构中,又在空间结构中。“前”,1 既可以指时间之流的“古人”,又可指空间结构中与“后”相对的另一半空间;“后”既可以指时间之流的来者,又可指空间结构中与“前”相对的另一半空间。这样,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整个诗句中,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差别就消失了,“前不见古人”与“后不见来者”在印象中的迅速叠合,造成的是一个统一的、混圆的巨大时空感。在这里,时间之流中的过去与未来,空间结构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已经浑然不可分了,时间即是空间,时间与空间在人们的感觉中获得了和谐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结果使时间不再只是由古到今至未来的线形的东西,而同时有了象空间结构一样的上下、左右、前后的多方位的感觉。时间与空间中的东西已经合而为一了。

这个时空结构的形态有两个特点:无限、虚空。时间是无限的,空间(在幽州台上所见)也是无限的,两个无限开拓了该诗的境界,构成了扩大、宽广的意境。但这个无限之中却是一个虚空,由两个“不见”,将时空结构中的“有”否定了,使它只成了一个广大的虚空。但是,这个虚空又不是绝对的“无”,而是若有却无的空,似实却虚的空。“不见”是不可见,古人是存在的,来者也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却是茫远的,在诗人的感官中也是不存在的,在感觉上也是似有若无的,构不成明晰、具体的实体感觉。正是在这样的若有若无中,“无限”似乎是存在的,但这种存在却又是一个茫然有缘的虚空。

时空的融合在该诗中同时又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外景的融合形式。“古人”和“来者”所体现的时间观念是作者主观中的存在,在幽州台上的所见是客观现实中的存在,时空融合的结果是主观和客观的融合。这样,客观的所见与主观的所感便具有了同构的性质。二目所触的空旷苍凉也就是内心所感的空旷苍凉,内心所感的空旷苍凉也就是二目所触的空旷苍凉,同时,悠悠往古与茫茫的眼前旷野便融为了一体,遥遥无际的未来与茫茫无际的旷野融而为一了,二者是无前后、轻重、大小之分的。

这个无限虚空的统一的时空结构,面对的是一个渺小的人。不是没有古人,也不是没有来者;周围不是没有亲人,也不是没有朋友,有的只是你的虚空的感觉,你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古人不可依,来者不可凭,你在时间之流中是孤立存在的;亲人不可依,朋友不可凭,他们对你来说等于不存在。存在是你在理智上的知识,不存在才是你在实感中的事实。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长的路程,那么这路程上的每一个脚印都只有你自己去完成,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代替你走完你自己的人生之路,你必须完全依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任何人也无法代替你自己所要完成的事业。在这里,你孑然独存,无所依凭。你是孤独的,如处于空旷的莽原。虽然你在遇到挫折时,朋友会劝解你,你自己也会劝解自己,你有无数的爱,但是,那些都是你理智上的感觉,为什么偏偏我在此刻却感觉到“无”?!置身在广阔的天地和悠久的历史中,个体是多么的渺小,所以,两相比较,不得不油然而生孤独的感觉,感觉自己是如此无所凭依。“念天地之悠悠”综合了上两句给人的心灵感受,“天地”便是上面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统一的时空结构的代名词,这里的“天地”不能理解为有明确实体感觉的东西,它实在只是一个广大无边的、无限茫远的虚空性的存在。“悠悠”则综合传达了这种似有实无、若实还虚的存在形态和主观感觉。“念”字是主体感觉,它首次把主体作为有生命实感的因素推称在读者的印象中。

在这无限的时间之流和无限的空间组成的天地中,存在的只是一个广大无边、悠远无尽的虚空,主体就孤零零地存在于这样一个虚空中。在这时,孤独的感觉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了。末句的一个“独”字兀然把这种感觉凝聚在了一起,霍然让它活在了人们的心灵里。“独怆然而涕下”则把主体的感受倾诉出来。

应该这样说,这首诗带给我们一种绝无依傍的巨大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通过开头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而如飓风骤至,瞬间就把人抛出过去与未来连绵不绝的时间之外,掷入存在的无家可归的虚空之中。而此时此地的“我”,在“天地悠悠”的永恒的常数中,只能作为一个短暂而渺小的变数独自“怆然而涕下”。全诗归结干“涕下”二字,不仅使这首悲歌当哭的千古绝唱泪雨滂沱,而且活画出人在悠悠天地面前的卑微、绝望和无奈。这种“怆然而涕下”的大悲哀是整个人类在赤裸裸地面对不可言说的存在时所共有的惊惧而茫然的心态。

中国古代人对人的孤独是常有感觉的,所谓人乃“沧海一粟”,就表现了人的这种孤独感觉。屈原说“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昔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楚辞·远游》);苏轼说: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辛弃疾说:“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杜甫说“独立苍茫自咏诗”,诉说的都是孤独的感觉。

哲学上说,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哲学把孤独、死亡、自由和意义列为人类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课题。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古版圣经里说,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的生活,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让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感,只有努力寻找到另一半,才能摆脱孤寂的折磨。有人说,孤独就是灵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不管人们怎么努力逃避孤独,孤独感却总在一生的每分每秒中陪伴着我们,它是人们摆脱不了的命运。《登幽州台歌》诉说的孤独之所以能这样深沉地打动人心,就在于诗人所表现的不是惯常的小儿女情怀,不是思念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寓居 他乡游子的孤独,而是对整个命运和人生的、超然物外的大关怀所带来的孤独。它是高屋建瓴的情怀,是心怀远大的志向无法实现之后产生的悲愤,诗人所关怀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他觉得孤独,是因为它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这样无限辽远而孤独的呐喊,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2、生之短促

有个弗洛伊德,1856年人。他是奥地利的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大家所熟知的 “恋母情结”、无意识、潜意识、下意识的区别等等,就是他的论点。我倒是建议大家去看看他的书,不过请大家有选择的看,不要陷入到他的理论里不能自拔,因为据说他研究的对象多是病人或不正常的人,所以难免有对不正常心理的过分夸大。但是他有的论点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说他在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就提出来一个观点,他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人活在这个世上,有很多欲望和要求,比如人刚生下来就知道饿了要吃,渴了想喝。人长大了,当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欲望和要求。当欲望和要求得到满足时,人就会得到快乐;当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做过一个有意思的比较“痛苦的哲学家和快乐的猪”,可见哲学家很容易不快乐,因为思考着人生的大命题,对社会有着无尽的要求。当然,有人说过,想要快乐的话就尽量少些欲望和要求,但是他不知道,这样做也同时少了很多快乐,因为快乐时欲望和要求的满足。那么,我们一个人对社会的无数的欲望和满足,是通过“我”中的哪个“我”来承担不同的职责呢?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本我最大的要求便是死亡。这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是不可思议。大家要知道,人活在世上,走了一条长长的生命历程,假如我们把这个生命历程看成一条线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无一例外地都在一步步向终点走去。我们人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乃至到老年,我们一步一步迈向我们生命的终点,无一例外。寻遍群山万里路,仍是一身孤独;方知前途是归途,没有云落足处。前途是归途,我们一般都压抑着不去想它,但是,我们摆脱不了它。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无意识中包括死的欲望,死欲动机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无意识地趋向死亡的努力,它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弗洛伊德说死欲是“无生命的物体开始有生命的那一刻产生的”,是有机体回归到无机世界平静状态中的一种手段。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一切生命必然匆匆走向老迈和死亡,这是自然对于求生意志的努力终必归于乌有的宣告”。我们也知道,科学已经证明,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存在于泥土之中,生命有机体是从大自然的无机质中产生的。这说明,人,作为生命之一种,他的最后根源在于无机界。他从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向“死”的运动,但是这一运动是无意识进行的,在意识上表现为求生意志的挣扎与努力,而在无意识深层则是对死的追求与向往。人的内心在心理就是如此这般的荒谬和怪诞。

因为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所以,面对这样的人生本能,我们强烈地表现为对生的渴望。弗洛伊德说这叫“矛盾替代”。但是,一旦我们的自我受挫的时候,我们感觉到不被爱了的时候,人的本能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当超我受阻,建功立业的人生美好理想受挫,事业感到失败的时候,绝望的感觉会油然而生。自我、超我都抵挡不住本能的进攻。

《登幽州台歌》写在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北征契丹之时。当时是公元696年,建安王武攸宜北征契丹,屡遭败绩。陈子昂时任随军参谋,一再劝武分兵击敌以挽败局。武非但不听,反将其降职。陈子昂悲愤难耐,于是写下此诗。

《登幽州台歌》诗歌中就表现了人本能的死欲动机,当然,在字面上是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死的恐惧表现出来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天地之大,个人独立在空旷的尘世上。就是把人生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切断、抽离出来,使人生显得如一瞬间,把人们引人霎时与永恒的沉思,从而产生人生苦短的悲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很明显,这是对于宇宙无限久远,不生不灭,自己生命万分短促,倏忽即逝的一种铭心刻骨的伤感,是对于功业未成,死之将至的无法遣怀的恐惧。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是物质运动、变化的持续表现。时间,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人们不知它起于何处,终于何方,但人们能在人类历史中感觉时间的存在。所谓“人类历史”,就是人类世代相继的繁衍生息、生产斗争的过程,所谓“前人”,“今人”,“后人”,就是时间存在的几种具体形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艺术地揭示了时间存在的形式和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古人”、“来者”和诗人自己不就是“过去”、“将来”、“现在”的代名词或者象征吗?“念天地之悠悠”则慨叹了宇宙的浩瀚辽阔、人的渺小与人生的短促。时间无穷无尽,空间无边无际,而人类永远只能把握“现在”。与没有穷尽的时间相较,人只是朝生暮死的骷髅;同浩瀚无垠的宇宙相比,人只是随风飘浮的一介尘埃;因此,在永恒无涯的时空之中,诗人感到了人生的短暂与人的微小,继而感到了人生的孤独与悲凉。于是,“独枪然而涕下”,不能自已。

所以这首诗的对生命短促的感慨是通过两种感情表现出来的,一个是痛感岁月无情,一个是慨叹时不我待,功业未成。尤其是在短暂个人生命和无穷宇宙的对比下,更加感觉到超我的无奈与叹息。个体的心理无比焦虑,面对宏阔的宇宙,一方面有归于乌有的悲哀,一方面有壮志未酬、秋风已生的烦恼。

于是,这首诗便染上了十分奇异的色彩:既有万念俱灰对死的渴望,又有唯恐匆匆逝去、来不及完成壮志而对死的恐惧,成为死亡恐惧掩盖下的死亡欲望的混合体。怀念燕昭王、郭隗,企盼被人赏识和重用,但四顾无人,茫然惶惑,却禁不住悲从中来,怆然泪下。这种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蕴涵着个体对于生的烦恼和死的永恒的沉思。这一沉思有着极为广泛的代表意义,它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大凡遭受过巨大的心灵创伤或身体逆境之中的人的个体心态。社会中哪一个人又没有受过心灵创伤?哪一个又没有身处逆境的经历或隐忧呢?正是在这一点上,陈子昂的心理与历朝历代读者的心理沟通起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他的叹息,也成为人生乃至人类命运的深沉叹息。

即使我们自己,我们也常感到生命的匆匆。小时候那么熟悉的一切,现在都匆匆去了。朱自清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余光中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个歌手叫张行,他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你曾经轻轻牵着我的手,走过草地踏过山坡,你说那青山永远挺立,流水它永远无尽头,人生是一场血泪的斗争,不要向失败低头。爸爸为何你走得匆匆,来不及告诉我来不及告诉我你就走。生存的条件就是要忍受,经得起现实折磨。为何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却牵不到你的手!”为什么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却牵不到你的手。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这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时光匆匆,陈子昂在幽州台上为什么怆然泪下,你感觉到了吗?

3、怀才不遇

“士不遇”要从儒家文化谈起,要从我国古代传统社会谈起。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真正实现儒家的政治理想。这常常使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处于精神的彷徨之中:一方面他们具有善天下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这种使命感又常常在封建专制统治的现实政治面前遭受幻灭。武则天时代,生机勃勃的上升的国势,使历来徘徊在仕与隐之间的知识分子再也不甘心做一个默然无闻的真隐士。况且,武则天时期科举取仕制度已基本完备,客观存在,更切实地激起了普通知识分子从政的热情,刺激了他们对建功立业的幻想,并使他们都相对地夸大了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夸大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即使如后来的李白、韩愈等根本没有什么么政治才华的文人都自以为可以廓清天下、安定万邦,可见唐时的风气。但是专制统治的本质却是不会改变的。尽管唐朝有自信心而且包容性很强,但统治政权仍是以帝王为核心,君主不可能做到野无遗贤。所以,一般的知识分子得到君主垂青的机会仍然很少,得到君主的赏识并实现自己的雄伟抱负的机会就更少得可怜。因此,唐代的知识分子产生的政治上的失意感比其他任何朝代更强烈。

近乎完美的人品决定了陈子昂政治上的天真。

陈子昂21岁进京发展,24岁中进士,38岁辞官还乡,42岁死于狱中。陈子昂在政治上是幼稚的,这与他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是由其个性品质决定的。陈子昂的家庭几乎是远离政治的。其祖归隐故居,历陈、隋两朝,近130年间,陈家四代无一人从政仕宦。这样的家庭不能为陈子昂提供任何从政的经验。但其父却对他从政进行鼓励,对陈子昂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陈子昂入仕之前都生活在故乡梓州射洪县,这里在唐代已属边鄙之地,陈子昂及第那年,武氏政治集团与唐宗室、唐旧有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角逐已进行了近30年之久,而这些内情陈子昂无法尽知,他也就不能撩开武氏明君的面纱看清武氏集团的实质。就其个人本身来讲,陈子昂的个性与品德与政治家所应具有的素质是极不相类的。耿直方正与豪侠仗义的性格使他一生都不能悟透政治的奥妙。这决定了他政治前途的无望。陈子昂政治理想的出发点——“安人”不合于武则天的政治需要,他必然不能得到武则天的重用。

“万物之灵,莫大乎黔首;王政之贵,莫大乎安人。”

武则天作为一个颠覆至上的男人统治的女主,把一生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权力斗争上。她并非贤愚不辨、忠奸不分,她需要通过高超的政治手腕,使多方面的政治力互相牵制、互相抵消,以便自己能有效地控制局面,驾驭天下。

作为一个庶族出身的知识分子,陈子昂要实现直己的政治抱负,只有倚靠强有力的政治 力量。但正直的个性使他游离于两人政治集团之外,势单力薄,终究难有作为。

文学上的孤独更加深了陈子昂的内心痛苦,强化了他的人生悲剧。

在绮丽婉媚的上官体诗盛行的初唐文坛上,陈子昂第一次全面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起了对形式主义诗风的反击。

初唐诗歌有慷慨,也有轻艳,还有张若虚烟一样的惆怅。

到了唐代,经济、文化都有高度的发展,国势空前强大,交通畅达,中外文化有了频繁的交流。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文人,胸襟扩大人,精神爽朗,对于六朝以来柔靡卑弱的文风,自会逐渐感到不满意,加上唐代以科举取士,出身中下层的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大批地进入上流社会,他们对于为六朝贵族阶级所崇尚的内容空虚、形式华丽的作品,必然产生厌恶,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思想感情比较切实,他们需要朴素有力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种生活、思想和情感因,此诗文需要变革。

在《修竹篇序》中,他说: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所谓“骨气端翔”就是要求说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要庄重雅正;所谓“音情顿挫”就是要求诗歌语言的音节韵律要高低抑扬,铿锵谐和,寓于变化,避免板滞呆涩,杂乱无章;所谓“光英朗练”是指诗歌应当词采华美,色调明朗,光华夺目;所谓“金石有声”喻指诗歌要有振聋发聩的感染力量,像钟磐之声宏亮有力传之久远。

他是开盛唐诗风的先驱人物。但在当时诗坛上,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那些带着宫廷气味的御用文人。所以在文学方面,他也感到一种不遇知音的孤独。陈子昂在文学发展长河中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卓越人物,他超越了时代,所以他的时代容纳不下他的思想。他没有真正的知音。政治理想的幻灭,使他在归隐之后,依然遭受着巨人的内心痛苦:而文学上不被理解的苦恼又重重地包围着他,他在同时期听作的《燕昭王》诗中也曾无限感慨地说:“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在《郭隗》中说:“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一再强调不是没有才,是逢时为贵。

才情、抱负、坎坷集于一身的陈子昂对燕昭王一事颇有感触,陈子昂是多么想遇到燕昭王呵,从而可以大展鸿图,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这一切都随历史消失了,诗人不仅见不到古人,也见不到知人善任的后来者,诗人看到的只是空旷的人宇和广漠的原野。这宇宙、这自然,永恒存在着,而人呢?人生的抱负呢?天地无穷,人生短促,壮志难酬,怎叫人不落 泪。

陈子昂是痛苦的,但这痛苦不是狭隘的一己的。他不是一个只关心个人内心生活的诗人,他对社会、对民众、对历史的发展怀有深深的关切,对人类而临的某些共同问题有深入的体察和领悟。陈子昂的痛苦走出了一己,超越了有限。这种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人才末路的痛苦,是与时与世共存的,因而这种悲怆在历代怀才不遇的贤者志士心上引起了灵魂的震颤,获得了广泛的共鸣。陈子昂以他那颗独一无二的心灵超越时空,与无限的后来人进行着无限的交流。

怀才不遇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可以说是自屈原以来一个永恒的主题,陈子昂的悲哀实为封建社会所有怀才不遇的士子所共有。从这一点看,此诗是言“人人心中所有”。然而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又是空前绝后的,从这一点看,又可以说是道“人人笔下所无”。

悲士不遇的主题在古代文学中比比皆是。如李白的《行路难》,“拔剑击柱心茫然”的莫名调怅和‘’行路难”的声声慨叹,充满了政治上遭到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此类作品往往最能引起士人心中的感情共呜,而以上这些恰恰是古代知识分子心灵深处最敏感的神经,正因为如此,一代一代士人才会在读此诗时受到心灵的荡涤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总之,在《登幽州台歌》中,诗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把自己置于世俗社会之中,经受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压抑,而且还置身于宙宇之中,感受个人与宇宙的绵长和浩大相比是多么短暂和渺小,因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又蕴含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充满了欲肩负历史重任而无从承受的遗憾,在悲枪的涕下蕴藏着的是强烈的报国热望。这与世俗小人的计较个人得失、在失败面前的哀怨是不同的,他的悲伤超脱了个人的樊篱而心系国之存亡,并带有强烈的思辩意味。这里,诗人仿佛是以哲人的面目出现,他把个人的情感同社会意识、宇宙意识融为一体,把先行者开拓的孤独感升华为瞬间的永恒。而真正的精神的巨人常常是孤独的,诗中这个隐去了具体情感背景的孤独的登临者,能超越世俗,感悟人生,审视宇宙,从而升华为一个超越时空的伟大的孤独者的形象。

二、《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色

1、景藏情中

中国的古诗注重意境构建,讲究情景交融与兴寄。但《登幽州台歌》侧重抒情,略于写景。不过,我们只要稍加体味与分析,就会发现这首诗是情中有景,即所谓“景藏情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二句,不仅追忆了昔日燕昭王筑黄金台广招天下贤士的景象,而且还勾勒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独上高楼,凭栏远眺,壮怀激烈,思绪万千;而“念天地之悠悠”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和周围之景物:天高地远,寰宇苍茫,触景生情,诗人倍感凄凉,以致潸然泪下。当然,藏于情中的“景”是一种“虚景’,是一种需要读者通过想象才能把握的景象,但这种景象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来自诗人的情思,但它反过来又进一步负载和寄托诗人的情思——寰宇的高远空旷与诗人的孤单渺小相互衬托,这一景象昭示或外化了诗人心境的孤寂与悲凉,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宽广的胸怀,暗示了诗人那还没完全冷却的报国热望。因此,诗人的直抒之情、“虚景”所载之情与景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种孤寂、幽深、寥廓的意境。这一抒情形象使作品既具有深沉而丰富的意蕴,也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博大而幽探、苍凉而遒劲的壮美。

这一幅画是写意画。

全诗只有四句,语言也质朴枯槁,“两句五言,两句骚体,就那么直截了当地喊了出来。”(袁行霈《愤激的呼喊》)毫不雕琢,毫无修饰。如果借用中国绘画的语言来说.这里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是泼墨大写意。中国的写意画.寥寥数笔,便是奔腾的骏马,便是玉立的荷花,写意画出的是事物的精髓。陈诗也是如此。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第二句登高远眺,写出了空间的辽阔;二句话写尽了无限的时空。在这广阔无垠的背景上,第四句,写出了一个孤独寂寞苦闷的诗人。这是一幅画:背景是天宇下一片苍茫辽阔的北方原野,前面是孤独寂寞悲伤的诗人。这一大一小,两相对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是也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不大么?时间是无限的,空间也是无限的。不小么?一个诗人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在这无限的时空前,人该是多么渺小、无奈。《登幽州台歌》是一件艺术珍品,它以简约的风格展示了不尽的魅力,吸引了后世的无数读者;而读者以自己的期待视野为基础,对文本符号进行着富于个性色彩的解读与填空,使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全新的作品,一首小诗因而有了不尽的生命力。

2、沉郁悲壮

诗人旷视四野,思接千载,把悠悠之天地、古今之贤人统笼于笔下,然后直抒胸臆,径吐块垒。哀而不伤,悲中有壮。

这首诗风格雄浑沉郁,声调苍凉高亢,语言刚劲朴实,音节顿挫激扬,具有一唱一叹、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虽然陈子昂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是满腹牢骚,一腔愤慨,但我们读起来却能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的豪壮,而不仅仅是悲痛。全诗以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为背景,突出了诗人作为一个失意者.更是一个求索者、战斗者的艺术形象,让人感到宇宙的辽阔,时间的流逝.也让人联想到个人在这无穷无尽的宇宙的苍茫和时间的长河中,到底将有些什么作为才小是虚度此生昵?黄同星在《唐诗快》中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孔子当年驻足江边的那一声浩 叹:“逝者如斯”,其中不就包含了多少“曾经沧海难为水”和“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情与无奈么!不就蕴含有多少“物换星移”、时不我待的急切可以让人体悟么?

3、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

句式整齐,由短而长,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与记忆。并目四句诗两两自然成对仗,便于诵读与记忆。陈子昂为反对初唐的浮夸诗风,他的《感遇诗》一不言情,二不对仗,但这首诗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头两句却自然形成了对仗。后两句从形式上看似乎不对仗,但从其含义看,却有“反对”意,即诗人的孤独形象与悠悠之天地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且从句式看,也都是六字句,中间都有一个虚字相联缀;从节奏上看,都是双音步,即两个音顿,读起来很和谐。

三、学习《登幽州台歌》的现代意义

我们现在学习《等幽州台歌》,是否就沉浸于它的对孤独、生不逢时的深深感喟中不能自拔呢?人是不是必然要消沉、要孤独呢?我们今天学习《登幽州台歌》的意义何在呢?

不可否认,生命中存在着悲哀,比如陈子昂所感慨的人类不可摆脱的孤独等命运,但这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决不是。如果说生命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那么,我们的每一次经历不过是鸿飞千里行程的暂时歇脚,不是终点和目的地,总有未来和希望的思想。我们要有承认人生悲哀的勇气,我们不能像鸵鸟一样不去想人类摆脱不了的孤独、生之短促等命运,不去想并不等于它不存在了,我们要勇于承认人生的悲哀,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力求超越悲哀,应该成为我们的习惯性思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个人生永恒的缺憾,是“此事古难全”的必然,但我们还是要抱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祝愿。人有时受制于环境,但大部分是可以大展抱负的机会。

特别是现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政治昌明,人尽其材,我们大家正生逢其时,正是应该努力报效祖国的时候,即使有逆境,也要在逆境中奋起。做出努力,学好本领,为做一个合格的人民警察而做出现在的努力。

思考题

1、本诗所表现主旨在封建社会有什么普遍意义?

2、这首诗丰富的内涵有哪些?

古诗诵读登幽州台歌 篇2

1. 正音朗读,通顺准确。

最基本的要求是诵读时能读得通顺,读得字字响亮,不误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不倒一字。能读准字音,对文章的字词也就能有所掌握。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我们可以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例如“数”:《狼》中“又数刀毙矣”读“shù”,意为“几”;《捕蛇者说》中“几死者数矣”读“shuò”意为“多次”。又如通假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河曲智叟亡以应”的“亡”通“无”……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多音多义字、又间有通假字,对于这几种类型的字词,朗读时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很自然就掌握其含义,把文章读得通顺准确。

2. 分清句读,疏通词句。

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果读错句读,就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甚至会曲解文意。如何让学生准确把握句读?可以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或是通过录音范读,掌握正确的句读。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让学生看课文注解,“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因此要连读,不能分开。这类情况在诵读时,须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清句读,疏通句意。

3. 指导诵读,读出韵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只是诵读的第一步,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情感,通过诵读感染读者,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要达到这种效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意重音。重音处理得好,方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高音响亮,表示兴奋、喜悦;低音幽沉,表示肃穆、悲凉。如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落在“千帆过”与“万木春”上,因为这六个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一种奋进、乐观的生活态度。读李商隐《无题》中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就不能重读,它表现的是女子别后的担忧之情。其次,注意语调。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如读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恨”要更重。读出正确的语调,激起心中的忧愤,领会作者对晚唐政局命运的关切和忧虑的情感。第三,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读出韵味,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虚词所表达的感慨、哀叹与疑惑等语气。诵读时,可要求学生揣摩虚词的用法,注意语气、语调,从而领会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

4. 发挥想象,领悟意境。

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诵读中想象,就是希望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形象,运用想象去填补诗歌中留下的空白,品味诗意,走进诗人的意境。

文言文言简意赅,一篇短短的文章往往能融入丰富的思想内容,想象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诵读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画面想象当时的环境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读《狼》,要求学生诵读时根据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四幅画,想象当时的环境、屠夫心理活动的变化,等等。这样,一出人狼斗智斗勇的故事,一个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主题就较好地品味出来了。

5. 方式多样,激发兴趣。

单一呆板的诵读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单调枯燥的感觉,诵读时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可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使学生在愉快诵读中,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加快背诵的速度。诵读方式可以有录音范读、教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分组读、自由朗读、配乐朗读,等等。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利用竞赛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不但加深了印象,巩固了所学知识,也激发了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诵读与古诗词学习 篇3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代诗词歌赋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无数名言佳句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但是,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却呈现令人担忧的局面。不少学生不知道温庭筠是何许人也,想象不出王维笔下“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画面,更体会不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对这些古诗词作者跌宕不羁、傲侮一世的人生,对他们“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凝练却气象万千”的诗词不“感冒”呢?

通过与学生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学习古诗同不太有兴趣,仅仅是因为学习上,甚至是考试上的需要而被动地接触它,学习它。究其原因。一是古诗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学生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客观距离;二是现在的学生比较浮躁,更喜欢直白简单的“快餐文化”,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语言隐晦、感情含蓄的古诗词;三是没有欣赏古诗词的环境,周围的同学都在看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电视剧。自己要是看古诗词,会被同学视作“异类”、“怪物”,也少了平时与周边同学交流的“流行语汇”……种种原因形成了一种中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的氛围,致使他们学起来费力费时,更何况是理解和掌握了。

虽然中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不大,但若问起他们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那肯定是人尽皆知,甚至还会给你哼上几句。不仅如此,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不少歌曲用古诗词填词,更多的则是应用了古诗同的元素。如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直接演绎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两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众多宋代词作名家的经典作品;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则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的经典诗句,改编为“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同样是词,为什么作为流行歌曲就可以脍炙人口,而出现在书本上的却让学生感到头疼呢?

首先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符合现代人的口语特征,贴近现代生活。尽管现代不少歌曲的歌词创作是沿袭着古诗词创作的路子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其次,歌曲能够更简明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情变化,例如《老鼠爱大米》中“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一种炙热的情感,而不像《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那般含蓄、深沉。再次,流行歌曲经过现代媒体的快速传播,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各地都能知晓,并且进行传唱。再反复在电视、广播中播出,再难的歌词都会上口吟唱了。

由此可以发现,其实要学好古诗词,并非难事。早先的诗歌就是从劳动人民的劳动歌曲中搜集而来,而宋词原本就是从歌曲中分化出来的,其他诗歌也极具音乐性。流行歌曲是优美旋律、动感节奏、感人情怀的结合,人们觉得一首歌好听,通过不断重复,熟悉了歌词内容,理解了歌词的情感,逐渐就做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了。学习古诗词可以借鉴歌曲的流行因素。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一是反复诵读。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古诗词,经过反复的诵读,反复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义,这就迈出了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重要而有效的一步。这也是流行歌曲能朗朗上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次反复。二是深入诵读。深入诵读是要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作者的心声。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诵读及诵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很快就能欣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受艺术的熏染,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极大的快乐。古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透彻,体会得深刻。教会学生正确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教会他们理解古诗词特殊韵律和内容含义的方法。

诵读是要带节奏、韵律、平仄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可以做到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激情横溢。在节奏方面,训练学生学会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形式。例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镰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3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做乡”;七言句为3个音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美。

诵读应是带着想象的。古诗词肓简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轻风舞细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教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出现“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辉映照大地,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或词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的愉悦和欣赏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作者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凭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飞雪、千山披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诵读应是带着情感的。诵读时应引导学生的情感介入,使诵读进入声情并茂的佳境。古诗词是“缘情”而作的,所以训练学生诵读时,就要把诵读技巧与对古诗词意景的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能较准确、充沛地表达出古诗词的意境。只要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古诗词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谛,得到启迪。比如李白写的《赠汪伦》浪漫而热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得豪迈而激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古诗词,

从节奏韵律、画面想象、情感领会方面去诵读,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古诗词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应特别注意,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但学生诵读古诗词不能仅限于课堂,仅限于短短的45分钟中的若干时段,因为那样学习是极其有限而被动的。每一首古诗同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经历的结晶,都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积淀。因此,古诗词的学习还应该延伸到语文早读课,更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引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古诗词,让自身充分沐浴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可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各班级先进行选拔赛。然后学校进行总决赛,决出名次并给予奖励,由此营造校园内学习古诗词乃至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这对建设精神文明校园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但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上的运用,使得课堂知识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古诗词教学的资源,可以把无声的平面古诗同文字转变为集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但同时也造成很多教师过于依赖课件。要领略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图片展示一帮老者在花荫下聚会的场景;要聆听《雨霖铃》的朗读,只要下载一个朗读音频,放给学生听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按按电脑按键,程式化地演示事先做好的课件,一节课就结束了,课堂上确实热闹。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古诗词不是因你提供的图像而形象,而是要通过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文字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在大脑中呈现相关的具体情景,这个过程和结果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用课件进行展示,虽然直观、简单、省事,但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只能是一千个学生一个李白——教师所展示的李白形象及某君诵读李白诗的声音。无论现代媒体多么先进。都不应该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手段;无论多好的古诗词录音朗读,都比不上教师的课堂范读和学生的课堂诵读。因为课堂范读,融入了教师个人对古诗词的理解,带上了教师的情感、表情,甚至身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再通过学生课堂上自己的诵读,更有助于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作为语文教师。要上好古诗词课,就必须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积极备课,提高自身素质,厚积而薄发,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范读好一首哪怕只有1分多钟的古诗词,教师都必须做好准备——熟悉这首古诗词作者的背景材料,研究这首古诗词表达的意境,探讨范读时的节奏、停顿及表情等,缺一不可。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古诗同时。能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优秀古诗词的感染,并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所感动,提高他们对学习古诗词的必趣,愿意主动去接触、去感受古诗词,把课堂的45分钟扩展到课外的1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才能真正达到学习、鉴赏古诗词的目的,从而终身受用。

古诗诵读《诗韵飘香》 篇4

一、最美四季

(四个学生,每人领读一首,)

《春晓》(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池》(夏)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山行》(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梅花》(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大屏幕,可每首诗配图,没有大屏幕,可写四个牌子,春、夏、秋、冬。)

二、热爱祖国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山川河流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四

四、亲情友情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珍惜时间(这首明日歌是唱的,全体学生一起唱)

古诗诵读主持词 篇5

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

三、一班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甲:春天是美好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乙:春天是多彩的,充满了希望与力量。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乐章《春天》。

请欣赏《春夜喜雨》《咏柳》《清明》《游园不值》

甲:春天赋予了诗人无尽的遐想

乙:祖国的山山水水更让人神往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乐章《山水篇》

《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望洞庭》《 早发白帝城 》

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乙:面对离别古人会说些什么呢?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乐章《友情篇》

《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芙蓉楼送辛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甲:古诗能启迪智慧

乙:古诗能使人明理

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四乐章《哲理篇》

《登鹳雀楼》《观书有感》《题西林壁》

甲:最后请欣赏师生共吟《山居秋暝》

甲:金色的童年,阳光灿烂,童年时光我们亲近中华经典。

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我们诵读中华经典。

甲: 丝丝管弦,演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

乙:悠悠书声,诵不完古韵的悠扬铿锵

甲: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乙: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合:让我们——把经典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翔未来。

诵读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升华 篇6

一、了解背景, 读出诗意

一首古诗, 诗人在创作时, 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人, 读它会有不同的见解,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是不对的, 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 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千差万别, 这就表明, 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 老师和学生共同搜集诗人的背景资料, 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诵读, 有助于理解诗的内涵。如教古诗《泊船瓜洲》, 我就颇有这方面的体会。通过全面的乡诗更为确切。资料表明, 王安石在政治舞台多年经历风霜雨雪, 他一心想变法革新, 改革时局, 虽得到宋神宗的赏识, 可屡遭顽固派的极力反对, 无法推行新政, 宰相职务被罢免几次。该诗写于他再次入相 (1076年) , 从家乡出发赴京路途中, 泊船瓜洲古渡之时。虽然再次入相, 给了他为国家一展雄才的机会, 但他毕竟是一位历尽沧桑的政治家, 对前途不抱有幻想, 反而有丝丝忧愁。此时此刻, 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 他在想, 什么时候事业有成, 在明月清辉之下, 我将回到故乡;万一事业受阻, 这撒山林绿野正是我最好的归宿。基于此, 引领学生抓住作者当时心情体会到诗人虽然归心似箭, 但还是觉得归期难卜, 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的孤寂与忧愤;感悟到诗人想早日脱离官场返回故居的愿望, 诗人的心一直是向着家的, 对家乡非常思恋, 非常热爱。当时, 我和学生都沉浸在诗的意境中, 王安石的恋乡情怀深深地润泽了学生的心田。此时, 我让学生带着作者当时的意境去读, 通过学生反复朗读, 老师领读, 个别读, 通过朗读, 学生很快掌握了诗的内容,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住韵脚, 读准节奏

古诗朗读教学要抓准韵脚、节奏、语调等诸多要素, 引导学生读好诗韵, 读准诗意。如我在教《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 山、岸、还”, 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 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 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 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在古诗教学过程中, 通过对古诗不断深入的理解, 让学生动手动口, 给古诗加上各种朗读符号, 自己练读, 再同学间互读, 接着全班试读,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诗的音韵节奏, 领略诗的音乐美, 并发挥想象, 感受诗的意境。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练习朗读, 不光提高了他们的朗读水平, 还能加深对诗的理解

三、重读字词, 品味诗境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 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 读准字音, 了解字义, 让学生大声朗读, “不求甚解”地读, 读通, 读好, 读到朗朗上口, 在读中自悟。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 我让学生通读全诗的情况下.相机引导:全诗描绘了瀑布飞流直泻的壮观景象, 要读出磅礴的气势。第一行中的“生”字描绘出云雾在日光照耀下不断升腾, 在香炉峰盘旋缭绕的动态, 要重读。第二行的“遥”字写出诗人远望的立足点, “挂”字极为生动形象, 要略为重读。这两句要用欣赏的语气, 要读得舒缓。第三行读时要略带夸张的语气, 声调要从舒缓转为高亢, 最后一行要放慢速度, 读出遐想无限, 回味无穷的感受。然后教师范读, 鼓励学生进行评议、挑战, 形成师生互动的民主氛围。再如我在教《暮江吟》时, 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 字里行间透露诗人赞美之情。我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红”等关键词, 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 一弯月芽悄然东升, 脚边小草清露滴滴, 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 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 跳跃的节奏, 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 审美情趣油然而生, 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 学生吟诵诗文, 抑扬顿挫, 韵味无穷, 妙不可言。

四、音乐渲染, 古诗升华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世界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千古流传的绝唱, 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古诗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感, 所以让古诗和音乐结合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如陆游的《示儿》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小学生要理解诗人的悲愤心情, 只有用音乐渲染情景, 诗朗读时配上哀怨的音乐, 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 再让学生在音乐中反复默读。因为这首诗体现的是一个“悲”字, 默读更能体会作者的“悲”所在, 为什么悲, 从悲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这首诗出现在小语十二册书上,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思维、阅历都有了极大的进步, 在哀怨的音乐声中反复默读。在教《咏鹅》时, 我挑选春天中有百鸟声的那种轻音乐, 画面是两只洁白的鹅在绿绿的湖水中戏水, 洁白的羽毛与蓝天辉映, 红红的脚掌与绿水映衬, 伸长脖子向天空长鸣, 并且是动画形式的, 在轻音乐的熏陶下, 在美妙的画面中, 随画面的改变出示诗句, 让学生听诗、读诗、感受诗的美。小学生的记忆力非常强, 通过播放音乐配诗, 范音朗读, 跟读, 再激情挑战读, 不需要再去读, 他们已经会背诵诗了, 并且鹅儿在水中嬉戏的画面已深深地留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五、诗中有画, 画中有情

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 篇7

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理学家朱熹称:“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熟,精读后理自见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上述言论均说明诵读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实现“以声传情,因声会意”。

那么何谓诵读?诵读即抑扬顿挫的朗读和背诵。“读”和“朗读”不同,“背”与“背诵”有异。“古诗词诵读”,不像单纯地背电话号码,背得快,忘得也快。“朗读”和“背诵”是一种情感的投入,是高一层次的口头表达艺术,所以古诗词诵读注重的是朗读和背诵,无需过多的讲解和分析。

然而,随着历史人文环境的变迁,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的冲击,现今中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日渐衰微,古诗词的学习大多只停留在识记层面。也难怪学生会在日记中这样说:“觉得语文有味,是在小学时候,每天早读课,教室里书声琅琅,召唤我一走进教室就急急地打开课本,汇入大声诵读的河流中,读着读着,渐入佳境。每有动人至泣的课文,读后心情愉悦,流连忘返,范读、带读、齐读、分角色表演读,课堂上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让我们乐在其中。找不到语文的感觉,是在中学时候,早晨,我们的时间多用来背记英语单词和英语课文,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几乎没有时间读课文,中学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很少朗读,可能是课文篇幅大多较长,40分钟毕竟有限,语文教学任务又繁重,一般都是匆匆默读。我再也体会不到那种自我陶醉、文我两忘的朗读之乐了!再加上让人头痛的作文,我渐渐不喜欢语文课了。”从学生的日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着朗读严重缺失的现象。

中学语文教学目标却明确地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不言而喻,古诗词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成效,倾力诠释词作的情感呢?当前中学古诗词教学应继承诵读传统,大兴诵读教育之风,同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使之发扬光大。让学生在传承古诗词文化的精髓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精神养分,并切实提升其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诵读教学以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了作品,还原了生活,拉近了与古人的距离。它既可以让学习者在对作品感知、理解和体验的前提下,与之气息相通,心灵交融,又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强烈的古为今用意识以及浓烈的人文色彩。

既然古诗词诵读有如此之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面对优美的韵文时,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层次、过程合理的诵读呢?

一、范读再现韵文旋律

诗词因汉语语言平仄、押韵、对仗及句式的变化,时或一气贯通势如排山倒海,时或似断还续声如山泉丁冬。因此,准确的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而教师的范读或名家的标准朗读录音则能给学生以示范,特别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但可以缩减因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带来的识字断句的问题,学生还可以借助对教师表情的直接观察,揣摩并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悟感情基调。

当然,教师在朗诵范读时,除需要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外,还必须掌握一些诵读的技巧。诸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等,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才能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才能使学生被倾情诵读深深触动,进而感动、沉醉,深入作品的内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继而产生对作品更深层次的体悟。

然而,在诸多技巧中,应特别强调的是重音、停连、语调和节奏。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只是其中一种,拖长、快中显慢、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停连指的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处是连接。语调是由语气决定的,大致可分为平调、升调、降调和曲调四类。节奏并不完全等于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读所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紧张型——急促、紧张、气急、音短;轻快型——多扬少抑,轻快、欢畅;高亢型——语势向高峰逐步推进、高昂、爽朗;低沉型——语势沉闷、语速缓慢;凝重型——多抑少扬,语音沉重、坚实、有力;舒缓型——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

笔者在朗诵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时,结合以上技巧对文本诵读做了初步的把握,参考如下:

(愤怒的,激情的,语速缓慢)怒(重音)—发—冲(重音)—冠(停顿3秒),凭—阑(停连)—处、(语调低沉)潇潇雨歇(停顿4秒)。(语调激昂)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停顿3秒)。(语速较快)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停顿4秒)。(语速缓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稍停顿)空-悲(停连)-切(语调舒缓)(停顿10秒)。

(语速缓慢)靖—康—耻,(语调凝重)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语速稍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语调高亢)(停顿3秒)。壮志饥餐胡—虏肉(停连),笑谈渴饮匈奴血(语调激昂)(停顿4秒)。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语速缓慢,语调依次升高)朝—天—阙。

整齐划一的对仗,参差错落的节奏,使诗词本身具有了一定的韵律。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其《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它们的节奏。”所以,洪镇涛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

二、学生的个性化朗读

在以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能轻易地找到语文教学注重朗诵的事例。而今,回首细看,你会发现课堂上的朗读仅停留在字音的纠正,课文内容的熟悉上,学生对课文尤其是诗歌的理解,只是从教师那里获知一点理性方面的认识,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特点并未得到良好的体现,他们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显然是不利于语文教学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前苏联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觉的世界。”

人的个体差异促成了著名的教育理论——“因材施教”的诞生。然而我国的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仅强调社会化,所以个性的发展及创造力的培养,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忽视,甚至是扼杀。在时代迅速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教育理论家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了一致的意见:人的个性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所以,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年代,一个有个性的教师应把握契机,帮助学生追求社会化的同时,让学生慢慢地脱离对教师的依赖,突破传统,走向自主、独立,成为既适应社会又能创造未来的高素质公民。

正因如此,语文教育更应尊重个性差异,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方面都应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朗读的个性化研究在各国教育界早已备受关注,前辈的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了:个性化朗读能力对学生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现阶段,近四成的语文课朗读时间严重不足,讲问教学挤占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张田若先生说:“如果两节课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就要花一半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没有足够的量的积累,何来质的飞跃?学生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能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只有日复一日地朗读,对词汇、段落、章法、结构的感悟才能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大脑,出现在他们的口中、作文中。比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起笔两句中,碧绿、青葱、火红、洁白的色彩,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清新自然之感。单看这两句,就如同一幅风景画镶嵌在镜框中,碧绿的江水、洁白的鸟翎、青翠的山峦、欲燃的花葩,相互映衬。再读三四两句,如果学生对古诗词中以乐景衬哀情的惯用章法熟识的话,就不难看出一个“看又过”既点出了写诗的时节——春末夏初,又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岁月荏苒,归期遥遥。这是杜甫入蜀后,抒发羁旅异乡感慨的诗作。

再如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有学生认为诗人狂放的个性是不管身处何境都无法打压的,所以朗读时应高昂急促、掷地有声;但也学生认为这是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朗读时应从容亲切,为下文蓄势。看来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借助朗读,对同一句的语速、语气及重音处理的不同,可以表达出对诗词的不同体悟。这就是与作者产生共鸣,拥有独特感悟的个性化朗读。

经过持久的个性化朗读,学生再也不会被教师统一在参考答案下,失去发自内心独特感受的机会。长此以往,不单单是学生的学业水平会有长足的进步,就连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也会悄无声息地成为其自身的素养。

经典古诗词的诵读教学,目前在小学阶段开展得较多。相信随着阅历的增加,中学生在看待问题方面,思维的成熟已明显有别于懵懂无知的小学生。而此时,如果中学教师能将专家关于古诗词理论的宏观阐释与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学生的个性化朗读等有机融合,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朗读和背诵(诵读)”古诗词。相信学生就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并在鉴赏和学习中,把握自身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为有序而高效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从业资格考试要如何复习备考下一篇:卑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