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感想写作

2025-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参赛感想写作(精选4篇)

参赛感想写作 篇1

为了响应中国共青团团委“为进一步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的号召,也是为了提高我们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我和我的小组参加了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参加这个比赛,在一开始我们都是抱着一个试一试的态度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其实我们学习了很多先进而有用的知识,可是很多人却没有把知识和自身性格,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结合起来,所以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非常严重。学习经济与管理的我和我们组员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可行之路,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仅如此,我们组员一起激烈讨论,共同思考,虽然知识范围的宽度和深度还是比较欠缺,可是我们仍然得出了一个比较可行且中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是我们参加这次比赛的初衷,也是我们最终成稿的核心内容。

在参赛之初,我和我的团队通过讨论,得出了一个比较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创业计划,也就是一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计划,其具体内容为以大学生职业锚的测定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一个长期职业规划以及向企业提供人才的综合全面的服务型的创业计划。

在选定这个计划的时候我们团队一度认为这个计划应该有不错的发展潜力,其主要原因是这个计划能够反应并解决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而且也在我们学习的知识范围之内。然而当真正开始最终开始拟定大纲并着手写这个计划时,才发现完成这个计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计划虽然是一个涉及面较为广泛的计划,然而这类计划其实已经不同的团队在不同的比赛中经行了多次尝试,如果想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己的创新,其次、作为一个新组建的团队,没有任何设计计划的经验,需要大量的时间经行学习和练习,不仅如此,由于队员之间在开始阶段并非十分了解,对于安排任务、处理问题、讨论问题等方面没有形成默契。

面临这些问题,作为队长我不仅需要一个一个解决,更需要再完成计划之前防止再出更大的问题。对于创新的问题,我们团队通过讨论方案,决定采取以职业锚的测定为基础,经行大学生职业培训的主线方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操作,我们团队在截止日期的当天完成了计划。通过了学院的审核,从学院的将近一百分创业计划书中脱颖而出,和其他八只团队进入了复赛,又再全省进入复赛的四百六十只队伍中排名靠前进入了决赛,并最终获得了“挑战杯”银奖的成绩。

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并最终获得银奖,不仅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我们团队的队员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人力物力,不仅如此,我们也获得了包括郭

一桢老师在内的院市场营销协会,以及经管学部很多老师的支持。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团队,我们不仅在共同努力的这段时间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学习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只是,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团队意识,使我们更加能够适应社会步伐,了解专业知识,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新世纪大学生。

当然,因为在我们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缺乏,以及成稿时间比较紧急的情况下,我们在企划、调研、成稿和建立模型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曾经考虑的融资方案,就比较单一,缺乏多元性,不能够从各个方面吸收到资金从而起步企业甚至做大做强。因此,希望读者能够体谅计划中存在的各个方面的问题,并给予指正。

结构创新设计与参赛感想 篇2

摘要:设计大赛感性的回想之余,还是应该写些参赛经验之类的东西,毕竟,大赛在给了我们荣誉和信心之外,更多的是对研究经验的积累。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回顾 感想 心得

结构创新设计大赛是我们土木专业的重大赛事之一,受到了各同学的普遍重视,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赛的发展趋势和大赛中学生暴露出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作为一名土木专业的学生,我积极参加了创新设计大赛,经过将近八周的时间,我们的作品基本上也做完了。通过参加这次创新活动我是获益良多,下面来谈谈我参加这次创新过程的感受吧。

首先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参加创新设计比赛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我坚信“天道酬勤”,努力过的,总有收获。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比赛的经验成了我们一个很重的砝码,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设计制作的六和塔,涉及到了实际工程应用的领域,是我们把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我们不会再口出“读书无用、理论害人”的狂言,因为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原以为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会难到我们,但真正面对,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我们重温了原以为早已融会贯通的相关知识,翻阅了无数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架构;我们讨论、设计、制图,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并以明确整个设计与制作过程的开展步骤;我们一次次地修改和讨论,以保证尺寸的准确合理,有时甚至为几毫米而讨论半天„„印象中,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踏踏实实地关注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阶段的进展,都让我们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里包含了我们多少心血,指导老师多少的教导和信任,也包含了多少身边同学的帮助。我们曾经说过:“荣誉是我们向往的,却不是我们在乎的。”因为我们真正在乎的是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实现了学而用之的目标,体会了科学研究的严谨,学会了一步一步脚印地前进,感受到了周围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以及团队精神的力量。有了这一切,我们已经满足。

感性的回想之余,还是应该写些参赛经验之类的东西,毕竟,大赛在给了我们荣誉和信心之外,更多的是对研究经验的积累。

整个过程,我一直都坚持态度决定一切的观点,以什么样的态度做事,得到的就是什么样的结果。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以善始善终,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对待、执行。我做事总有点马虎,这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改正。我们的这个团队,总体上办事效率较高,大家都非常认真、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但我们做的

还不够,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首先,我比较缺乏领导力。虽然大家一起讨论,有多种想法,可常常不能做出决定到底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其次就是各队员分工不明确,不够具体、细致、到位,没有做到每个人具体做什么的分工;再次是分工后各个队员相互配合不够,特别是后半段,比如在加工制造时,我经常不了解控制方面的进度,同时我也没向他们及时交待清楚加工的原理情况,这很关键,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进展速度和效率。以上几点是我们以后工作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注意,在工作开展的初期,队员的分工不需要太明确,而要先让大家都了解,熟悉了我们在做什么,该往哪个方向做,到了中期开始具体实施的时候再详细分工。这将对团队的办事效率及作品的改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只要做好每一个环节,有一个领导核心,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分工任务,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的同时,大家积极地相互合作,共同交流,我想必定是一个最好的团队。

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付出了多少决定了你可以得到多少。这句话我们一直记在心里。我们一直坚持着。只要你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人生中能有多少次去搏的机会呢?千万别让自己后悔啊,尝试过失败,总比后悔好受得多!

经过了这次参赛,“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点我深有体会。对于我们这看似简单的实际问题,从方案的确定、思想上的设计到实践中的制作却是那么的艰难繁琐,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身边有这么优秀的导师指导,有这么多的同学帮忙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再大的困难也终究不会成为我们取得好成绩的问题。

参赛感想写作 篇3

我们分别与上海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武汉大学、烟台大学展开较量。其中武汉大学代表队给我的映象最为深刻。深厚的国际法功底,高超的英语表达能力,对国际判例、国际习惯法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真是自愧不如啊。

追溯四个月来准备比赛的过程,以及在人民大学比赛的感想,将辩论赛参赛经验总结如下:

1.比赛性质

国际法辩论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赛。而是就和自己对国际判例和国际法的理解,去说服法官,任何国际判例“ is not bounding but persuasive”怎样能够运用法律逻辑去“说服”法官是最为重要的。定义比赛的性质的意义在于为比赛准备提供一个指导思想。Jessup不是辩论赛,更加不是演讲。自己在准备的时候就进入了这个误区,按照演讲模式来准备的比赛。殊不知,演讲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主观的,而国际法辩论赛是客观的、需要大量法律和判例进行论证。具体来说,就是要按照一个argument至少有一个法律文件来进行支撑。例如,在2015国际法辩论赛中,有一个观点是R国违反了不干涉原则,然后就需要论述,什么是viol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non-intervention,在联合国2625决议中确定了几个原则,其中之一便是不干涉原则,对应原文进行论证,然后援引案例支撑,在尼加拉瓜诉美国案例205段中,intervention is wrongful when it uses methods of coercion in regard to such choices…is particularly obvious in the case of an intervention which uses force.这就又引出一个概念,coercion,这很重要,因为如果这个新概念如果在Memo中出现而不论述的话,法官就一定会问到,给法官一个圆满的答案就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2.Memo写作

在Memo写作上,由于没有能够重视格式。在字体上没有完全符合rule 6.0 的标准,扣了一分。得出的经验是,一定要重视细节。在学校练习模比赛时,外经贸的冯师哥担任了我们的法官,他建议参考bluebook 或者是 Oxford的脚注。而不能混用。在以后的比赛中,一定要有一位同学对论文的格式有一定了解,这样在能够做到不至于在细节上受制于人。格式不规范会影响到书面成绩。每位同学都应当发挥自己的特长,要特别重视teamwork的作用。毕竟术业有专攻。可以参考以前的冠军Memo。不要使用口语化的句子,多用被动。研究判例后,多积累一些法律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经典语句。例如,has no grounding to,can be exercised,according to(法律或判决)。国际法中法律英语并不难,但很专业。很多都是在这个语境中才这么用的。

3.实战经验

在比赛时,多位法官提到一定要“understand the questions of the Judge correctly”记得自己在与大连海事那场比赛是,来自日本的法官上来就问道关于国际法的适用问题。“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law is the domestic law, but why is it applica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事实上,在喀麦隆的案例以及国际法院规约(I.C.J.Statue)中第38条就规定了国际法律渊源的问题。要是自己能够结合案例以及国际法院规约对问题加以阐述去“persuade”法官,就不至于冷场。老师都说自己第二场不如第一场发挥的好,可能和在第二场的第一个问题没有回答好有关系。

4.常问问题

法官问问题常常是有目的的。因此在正确理解法官问题的同时还要理解法官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就像在反措施(countermeasure),我们认为R国的行为是反措施。而反措施实施的前提是反措施本事是“不法行为”且反措施的规定是在国际责任法的免责条款中。在我们的案例中R国的工程师实施了撤除软件的行为,如果软件是属于“property right”那么软件便属于R国的工程师,那么R过的撤除软件的行为就是合法的行为,也就是说,不能说R国实施了反措施。这样就会导致自相矛盾,因而,我们需要运用判例去解释。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最重要的是能够自圆其说。不同的法律事实有不同的法律基础。如在决赛中,有人提到R国的不法行为既涉及到重大违约也涉及到情势变更。法官会问到,the material breach and the fundamental change.But they have the different legal bases, right? 因此需要对这两个概念都要有深入的了解。

5.成绩评判

说实话,当自己拿到成绩单的时候还在暗暗感慨。这个比赛其实就是一场考试啊。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单项口语得分,the best oral list,就是根据这个分数来评选出来的。A和R每组的Memo还会有一项得分,口语分数和Memo分数相加得出总分。感觉这次我们的Memo还有待提高,因为Memo是基础,不仅国内选拔赛,国外的比赛也是如此。培训的时候老师也说道,这个成绩还会影响到口语成绩。

写作感想散文 篇4

我出生于六八年,十岁多就因病残疾,从那时至今,有三十多年,我都是生活在病痛里。也就是在病中,文学成了我唯一的梦想。我一直希望,用自己的笔,给别人的心里,带来一些美好的东西。在整整三十多年里,我一直为这个梦想而努力。可以说,我是为了文学而活是文学支撑着我,走过这么多年的艰难生活。

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有了写一部关于残疾人生活的长篇小说的想法。希望通过我的小说,让社会对残疾人有一个真正的认识。但是却一直因为生活困难,没有时间去写作。我曾经希望能够挣一笔生活费,然后静下心来,好好写作,却总因为生病和各种原因,一次次的努力都化成了泡影。

二零零七年我的病情再次恶化,无法继续做生意,我这才有了机会呆在家里,专心写作。那时候每天我趴在床上,压住疼痛的病腿,在一本本的笔记本上,写下一个个文字。就这样用了八个月时间完成二十五万字的初稿,然后再用电脑打出二稿,最后经过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三十万字的小说。

虽然《生命的微笑》是自传体的小说,但是写的.时候,我并不是为了单纯记录个人的生活,我感觉那样毫无意义。我希望能够写出所有残疾人的生活,写出所有残疾人,在艰难的生活里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写出底层人群的那些善良情感。我觉得,这些都是,我们这个人情日益冷漠的社会里,最需要的东西,也是最日益引发读者心灵共鸣的东西。我觉得,无论社会怎样改变,文学都需要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上最弱小的人群。如果我们只写一些远离群众的风花雪月,可能离读者就越来越远。所以,文学的低迷,也有一部分,是文学远离了人群。在语言的技巧里孤芳自赏。这几年,我们几乎已经难以见到像路遥的《人生》那样,影响深远,引起下层人普遍的心理共鸣,觉得作家是为了所有人而写作的作品了。

另外,这部小说虽然也写了一部分社会的阴暗面,但是,我更多的是在写那些美好的事情,写人心的善良,我觉得,正是因为社会上还有善良的人,才让我们有了活着的希望,才让生活,不至于那么绝望。

写这部小说,还是希望,能够改变这个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一个人残疾,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许多的人残疾了,依然能够百折不饶地生活,但却面对来自社会上方方面面的阻力,很多时候,残疾人心里的痛苦,不是疾病,而是来自社会的歧视。真的很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对残疾人坦然处之,平等相待。

有些朋友问到小说的人称问题,其实用第二人称,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用这个人称,才能使小说的言语,具有一种情感的冲击力。而且,让读者感觉亲切。

我觉得,在生活里,我是一个失败的人,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家庭,婚姻,平常人那种简单温馨的生活,对我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所以,我现在心里很平静,我已经把一切看得很淡。我只希望在我以后的有生之年,能够再写出一些好作品来。这需要各位前辈尽力扶持和帮助,使我的作品日臻完善。

上一篇:企业管理岗位问责制度下一篇:“国培”培训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