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2025-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精选11篇)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篇1

多练包括“说”与“写”的过程。“说”为写打下基础。说与写分别是语言的两种表达形式。说是口头语言,写是书面语言作文教学为什么选说后写呢?首先是从儿童语言的发展来看,一个人学习语言总是先学习口头语言,口头主席是书面语言的先导,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口头语言的发展能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还必须经过严格的说写训练。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先说训练尤为重要,从民族语言变为汉语。现行课程教学中,每次习作之前都配有一次口语交际。交际内容与习作要求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是为习作打基础的为此,口语交际特别重要。每次习作,我都用1至2课时进行口语交际教学,之后才进行习作。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中,口语交际是:说说我自己,而习作是: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在此次习作中,口语交际做好了。学生在习作时就容易得多,说可以检查思考的结果,起到组织语言的作用。同时又促进思考,有利于书面语言的发言。说就成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桥梁。

〖强调口语交际的目的性,做到有条有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做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一堂口语交际课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说话的中心。但学生在兴奋的同时,说话就不着边际,东拉西扯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回到说话的主题中来。

如:语文园地三中《说说我自己》,学生开始都在说自己的外貌、性格、优缺点,在讲事儿时说着说着话题一转,就介绍起别人的优缺点了,这样就没有把话题落实到介绍自己上。这时,需要教师因势利导地提问:“同学们,说别人是为了更好地介绍自己,你自己在这件事上有什么表现呢?”经过老师引导,又回到了主题上。在学生说话前,我先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整理思绪,把话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口语交际带写作〗

教材在编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时,确实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安排。例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说说我自己”,习作的内容就是“自我介绍”。笔者首先上口语交际课,让学生推选两位与众不同的学生站到前面,让同学们进行观察和发现,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这其实是借鉴别的教师的做法,效果确实不错。学生发言非常积极,完全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样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写人可以从相貌、穿着、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只要抓住特点,就可以写好。如王威写自己爱踢球,写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中自己的表现;于明杰写自己爱恶作剧,写了自己生病输液时在地板上洒水让妈妈滑倒的故事;王永超写自己爱思考,抓住了一次测验自己解决一道难题的经过。其中的句子是这样的:

我想啊想,一只手拿着笔在桌子上乱画,另一只手抓着头发。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还没有做出来,真把我急坏了。就在这时候,我突然想出了解题的办法。时间就要到了,我连忙在试卷上写下了答案,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心里真轻松。

句子之所以如此流畅、精彩,完全是因为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充足的准备。准备工作充分,学生再写就得心应手了。每次习作之前,教师都可以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借以启迪学生的思考,诱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理顺学生的思路。学生往往善于说,而不善于写,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自己说的内容记录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开展活动引写作〗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篇2

习作内容: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 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 你想变成什么呢?这次习作, 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 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作文写好以后, 读给爸爸、妈妈听, 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同时强调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本教学设计重在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束缚,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在具体指导中, 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我, 相互激励、互相启发, 写出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和幻想, 练习写想象中的事物。

2.尝试编写故事, 不受束缚, 自由表达。

3.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 养成自改、互改习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1.同学们,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多篇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 这些想象神奇的故事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读了让人难以忘记。在课余时间, 你们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给同学们做简单介绍。

2.小组交流。

3.推举代表介绍。

4.同学们, 从刚才交流的情况看, 你们读的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真不少。如果给你一个编写故事的机会, 你愿意吗?这堂习作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台, 谁编写得最好, 他就是咱们班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 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以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为话题, 激发兴趣, 互相启发, 为想象作文丰富素材, 拓宽思路。)

二、复习课文, 学习表达

1.同学们, 假如你想成为编写故事的小作家, 那么你就得了解一个完整的故事应包括哪几个要素。请大家不要着急, 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先重温两个神话故事的内容。 (指名复述)

3.再说说故事的基本要素。 (指名回答)

4.根据回答, 总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编写一个完整的故事, 首先要交代这个故事的起因, 然后详细写出这个故事的经过, 在写故事的经过时, 应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 这样可以增强故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还要写出故事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学过的神话故事, 意在使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和构成故事的要素加深印象, 以便学生发挥想象, 有内容可写;明确故事要素, 学习谋篇布局。)

三、明确要求, 动笔习作

1.我们已经知道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和要求。 (指名读, 交流对这次习作要求的理解。)

(1) 你想变成什么?展开想象, 编一个故事。

(2) 在故事里, 你可以变成任何人, 任何物。

(3) 写好后, 读给家长听, 认真改一改。

(4) 根据自己编写的内容, 自己拟题。

2.针对上面的 (1) 和 (2)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3.班上交流。

4.小结激趣。看来编一个故事并不难, 只要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幻想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就会创作出一个神奇、美丽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等不及了, 那你们就根据习作要求自由地去想象, 大胆去创作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习作内容、习作要求和充分地“说” (内容和打算) ,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写作内容和要求, 并通过讨论交流, 互相启发, 从内容入手, 解决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的问题。)

四、交流修改, 取长补短

1.学生完成初稿后, 同桌互相阅读。

2.学生评议:你认为你的同桌创编的故事有哪些优点?还存在哪些不足?教师相机抽样点评。如, 故事是否完整———起因、经过、结果, 想象是否神奇, 描写是否生动。)

3.同桌互改;教师指导修改。

出示同桌互改要求:

第一步, 同桌交换习作本, 互相评改。

第二步, 用“○”画出错别字, 并改正, 用“◇◇◇”勾出好词、好句和好段。

第三步, 做出你对这篇故事的简单评价 (用“☆”表示) 。

一颗“☆”:能把故事写清楚, 敢于想象。

二颗“☆”:故事较完整, 敢于大胆想象。

三颗“☆”:故事完整 (有起因、经过、结果) , 而且想象丰富, 描写生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互相评议、修改习作, 让学生懂得如何评价、修改习作, 促使学生乐评、会评, 在评改中取长补短, 提高习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 召开创编故事会

举办创编故事会, 在班上讲自己创编的故事, 同时评出创编故事的小作家。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3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语文园地三》教案及反思 篇4

这次的语文园地内容有趣,第一项发现表示颜色的词,并发现每种颜色的分类,这一点我结合了学生的衣服等让学生看了解了一些颜色的不同,学生也扩展出了很多颜色的词。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有关相对的词,这个在一年级到现在学生都已有了基础,学生很容易就记会了只是课堂上只顾了让学生比赛读,用时稍长了竟忘了让学生自已编一编对子,这一点失误真是大,看来我还是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多练一练,失去这么一个让学生动手的好机会,真是遗憾,填词那道题学生读一遍就说出了规律和要点,所以让学生自已做互相交流,只用了很短的时间,最后一个趣味语文学生兴趣很浓,读时非常带劲,由于比的是读准且快,学生十分乐于参赛,边读还边打节奏,课尾时都能快速准确地说绕口令了,看来学生对这种形式的语文十分喜爱。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篇5

《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习作提出这样的基本要求:乐于表达,对习作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要有趣、有益;课前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关写自己的,以启发思路。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优美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标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不要胡编乱造。指导学生注意选取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

《说说我自己》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题,本次作文的内容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本次习作和口语交际的训练可以紧密结合。在口语交际课学生听、说、评的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一两篇写自己的佳作,从读中学写。然后选择最能反映自己特点的某一方面,将它们写下来。

基于此,我在作文教学指导时,首先作了三方面的习作要求:一、介绍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二、介绍要抓住特点来讲述;三、要说真话,写完后加个题目。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个&ldqu;题目套餐&rdqu;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感受到作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然后要求学生们按下面的习作提示进行习作:1.选择合适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可以突出个人的某一方面的特点,如<<电视迷>>.<<游戏高手>>,也可以是多角度介绍自己,如<<这就是我>>。2.怎样写自己?介绍自己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先向读者问好,可以描写自己的.外貌.身材.性格.爱好等作自我介绍。 3.写自己只要你能有条理的把自己的各方面情况介绍清楚就可以了。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的结构和重点,我通过出示了一篇习作范文,让孩子们看看别人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样指导,大部分的学生作文兴趣高,基本上把自己的相貌介绍给别人,还写得很形象,自己的特点方面写得更好。尤其是有一部分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有趣的、难忘的、与众不同的事情,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结合起来写,更是生动有趣、别具一格!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交际例文:

朱文佳:我要给同学们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这样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虽然靠捕鱼为生,但也过得很快乐。忽然有一天,一条能满足他们任何愿望的金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破盆变成了木盆、破房子变成了木房子、木房子变成了宫殿,渔妇变成了女皇。信守承诺的金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就在老太婆痴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时候,她的愿望不但没有被满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经得到的一切。

孙高奕:今天我要讲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老祖父和孙子》的故事。从前,有位老人,他的儿子、媳妇嫌他又老又脏,每天让他用破碗在房间的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他们四岁大的儿子在为他们准备和老人一样的破碗时,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此以后,他们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日子过得很快乐。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敬老人,从现在做起。

4、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5、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导入

本次写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选择续编童话的同学,一定要多读几遍《小木偶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再进行续编。选择自编童话的同学,可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习作有两项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

(1)编写童话:根据《小木偶的故事》结尾,续编童话。

(2)编写童话:自己构思一个童话故事,按照童话的写法,编写一篇童话。

2、续编童话指导。

(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两段话: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2)展开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和课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请联系这个童话的内容,从最后两句话展开想象。注意童话故事的特点: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包含做人的道理。题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提示: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想象奇特,夸张。

3、编写童话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爱并熟悉的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

(2)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编写童话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编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写。在写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试编一个,互相启发,确定写作内容。(4)同桌或小组交流,提示:编童话故事与记事作文一样,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习作交流与评定

1、修改评价。

(1)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复习童话写作的要求: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拟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评改。

(1)出示一至两篇例文,师生合作评改。

(2)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例文逐项评改,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合作,边议边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修改童话。(4)同桌交流,互相评议。

(5)自我评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6)修改习作,誊写成文。

四、习作例文

蝴蝶选美 从前,有一个蝴蝶谷,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他们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着。

一次,蝴蝶们决定举行一次选美比赛,每只蝴蝶都出去打扮自己。十天后,谁最美,谁就当蝴蝶王。

蝴蝶们高兴地飞了出去,去打扮自己。一只蝴蝶飞到凤凰身上,翅膀印上了凤凰的花纹,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蝶;一只蝴蝶飞到了孔雀身上,翅膀印上了孔雀的花纹,成了一只漂亮的孔雀蝶;还有一只蝴蝶飞到梅花鹿的身上,翅膀印上了梅花鹿花纹,成了一只俊俏的梅花蝶……

一只小蝴蝶飞出去,刚来到一个出口,突然一位妇女的尖叫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急忙过去一看,呀!一只金钱豹正叼着一个小男孩狂奔着,那男孩的妈妈哭着,喊着:“孩子,我的孩子……”小蝴蝶一惊,看到旁边有一丛刺玫瑰,便等金钱豹冲过来时,猛地把刺玫瑰一摇,一下子,金钱豹的眼睛被刺瞎了。他大吼一声,扔下男孩,逃跑了。

男孩得救了,但他的伤势很重,必须用鱼鹰岩上的灵芝草才能治好。小蝴蝶二话没说,向鱼鹰岩飞去。他飞了三天三夜终于衔来了灵芝草,治好了男孩儿的伤,又帮助男孩的妈妈精心照料孩子。就这样,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选蝴蝶王的那天,小蝴蝶一点儿也没有打扮,身着旧衣来参加选美。男孩赶去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大家,最后大家一致选小蝴蝶为王。

评析:小作者写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心灵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全篇文笔优美,内容丰满,小蝴蝶豹口救人的情节,设计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的特点,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讨论,揭示要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妖魔鬼怪、鸟兽虫鱼。(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它们都有神奇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明确:这些生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童话使它们能说话,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3)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

明确:这是童话的鲜明特点,也是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4)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明确:说明童话不是没有目的乱编的,好的童话实际上在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谁来将你最喜欢的童话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自由发言)

5、学生讲童话故事。同学听后评一评,怎样的童话最能吸引人?

明确:想象夸张却合理,情节曲折却有意义,描写生动传神的童话最吸引人。

二、日积月累

1、幻想、夸张、拟人构成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着它,心也会随之飞扬。童话故事的形式有好多种,除了课文中的一些童话故事外,还有许多用诗歌形式写的童话,叫童话诗。

2、教师示范朗读或配乐朗诵《雨中的森林》。

3、说说你听了这首诗的感觉。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展示台

1、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

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说的那样,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青蛙击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小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人间。

教后反思:

语文一上《比尾巴》教学反思 篇7

1、学生是最宝贵的资源,老师要尽全力去开发和利用他们。

2、阅读教学应特别注重学生的感悟,要相信学生。

3、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真谛。 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必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新的里程。

4、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心智劳动的个中滋味。实现爱心与友情的交织,洋溢平等与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趣味横生的课堂中,使学生有参与的激情,又有表现的欲望,有体验的需要,也有对话的意愿,有探究的冲动,还有创造的灵感。

二上园地三教学反思 篇8

知识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在教学中适当的“扶”了,因为这两个知识点在语基上需要点拨,毕竟是二年级学生,虽然有一些知识上的积累,但在字词的含义之间还是有些模糊的。比如“我的发现”教材上有两大组,第一组在语基上是“动作与动作所使用的工具”第二组是“物品与物品”场所的的区别。(在这环节学生还不算错,能发现动词、名词)这里本人点拨了(第一组都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了。例如:酒水要用酒水车;飞机场里有飞机。)“日积月累”是反义词的训练(可以鼓励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每组里的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再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自读,认清字形。还提示学生若是去掉两字中间的破折号,会发现什么?)这样一提,学生很快就能发现两个相反的字能构成词语“宽窄、穷富、贱贵、善恶……”并适当运用。

最值得反思的是“口语交际”就这么一个点儿,本人是“活出去了”用了两课时,其中有一课时完全浪费。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是“夸夸家乡的特产”或是“家乡变化……”说说评评还要写一写。(由于本家乡也没什么特产,就是家农作物、水果、……提前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或是问问大人,有关自己家乡的特产,风景有关的图片,还可以上网查……(这个环节太闷了,学生没一个人回家动过,而且不回答我,我急了,40分钟就耗尽了。课间,本人不甘心,重新换个角度提问,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感到最好玩的地方,怎么个玩法,最喜欢吃的东西,怎么个吃法,这些东西在家乡是否常有,而且我将学生分成了两大组,基础好的与差的各一组,本人把“镜头”全对准较差的这组,使用“急将法”,我提了个最简单的问题,全班只有较差的这组有一人举手,我借机说:“今天我要带这组的孩子出去玩……”话还说完,有一个孩子问:“老师,到什么地方去玩呀?”我神气地说:“是我们家乡最好玩的地方,那里有很好吃的,我带了钱去买,谁跟我去就跟谁买。”说到吃、玩孩子们可欢了。举手的多了,说:“老师,我家旁有一条小河,那里很美,水很清,河边有柳树,果树……还有一个草坪,那里可以拌假饭。”接着一男孩子说:“老师,我们那里有个荷花池,是外地人投资的,池中有竹楼,小亭子、鱼池……”又一女孩说:“老师,我家对面有个大水库,奶奶说,这水库供养10万人的饮水问题,这水库像只大公鸡,公鸡的头上是龙头,公鸡的尾是粮田……”这下教室时可不得了,都争着说,我就这样高兴地听着孩子们说着。这时被“抛弃”的组的孩子可急了,有一最小男孩(张涛)跑到我面前说:“老师,在我的家有很多水果,比如葡萄是最好吃的,到了秋天……。”(这孩子把11课《葡萄沟》的那段描写葡萄成熟的样子说下来了,并且还说了怎么个吃法,最有意思了,说得太好了……)

于是,我说话了,问:“还有没有孩子想说的。”都举手了,而且是真想说。(我抓住了孩子们这种内心情感的发泄,还有那种渴求表现的欲望,出示了我的教学要求)说:“孩子们,把你们刚才说的,按顺序写下来,让老师也分享你们的快乐行吗?”“行!”孩子们回答。

一支支小铅笔连动直动,而且小嘴也念个不停,低年级学生写东西嘴不帮忙,还真不行,这样边念边写有助于语言中少出错误,说准确点低年级学生写话是数出来的。

我边巡视边提示,真的很不错,写的字数最多的是200字出头了,写的最少的也是150字左右。所有的孩子能用“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完整的写篇小作文。(这是本人平时结合阅读注重过的。)放学后,我将学生习作带回家改,真的感到欣慰,没有一个学生写的不好,有几个基础好的`能恰当的用上平时积累描写事物的优美句子,真漂亮,还真不像二年级学生写的。(这与本人平时给学生积累是分不开的。我每天早读时,总爱站在讲台上,扬扬洒洒的写上一段话或是一句话,还别说学生就爱读我写的东西,校园里的每样事物都是我在学生面前表演的对象,或许“身教重于言教”。同时也能通过各种方式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加学生识字时,我班学生不认识的字几乎不问我了,查字典,这习惯算是被我逼出来了。)

一上语文园地三反思 篇9

语言教学设计语言课程分析:n口语交流的主题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换秋季来做事情和感觉幸福。这些东西都可以和妈妈和爸爸或小伙伴做,也可以是自己的.My的发现提供了相同的四套词的形式,每个词开始一个单音节词,代表颜色,然后延伸到后面四个单词将新单词扩展到前面的color.nRead后面的后面排列的歌曲,这首歌的相关的东西fall.nI将填补训练单词的目的与词,积累的词。前面的短语是一个副词,需要一个补充动词。有趣的语言安排是读舌头扭曲者。这个扭曲者描绘了美丽和有趣的地球的颜色的场景,一群五颜六色的鸭子在水中,水和发光玩。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为季节的变化和美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加上单位的文本都在秋天,所以一些学生在口头沟通可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说话自由,其他部分的练习也可以刺激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真的感觉秋天带给人们快乐。学习目标:n1,愿意落在自己感觉最快乐,最印象深刻的东西告诉大家听.n2,发现单音节单词和其他单词的颜色可以用来形成一个新单词,感觉到丰富的汉语词汇.n3,将背诵song.n4,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爱的思想和秋天的感觉。n教学过程:n首先,口头沟通(A)创造的情况,介绍美国的ncourtesy展:学生们,这段时间我们欣赏五彩缤纷的秋天,听着美妙的秋天声音,感受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也体验到了在秋of放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你做了什么?分享所有的幸福与you.n(设计意图)美国的介绍,让学生进入country.n(简要记录)老师介绍,并让学生欣赏秋天的图片。学生认真欣赏。(B)口头沟通,快乐分享[课件展示]请在秋天谈论自己的事情,从幸福的感觉。nnRequirements:(1)使事情clear.n(2)说自己的幸福。(3)谈论时间有感情,让受感染的人)首先在小组交换(2分钟),然后举手示范showcase.nn(设计意图)运动语言技能,为实践铺路way.n(简要记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做评论。第二,我的发现(A)阅读的话,洞察力[阅读课件显示]阅读下面的话,然后谈论你发现了什么?nnRequirements: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说话,在学生可以被质疑添加后,不要重复演讲的内容.nnCearseware显示金黄色黄色黄色黄色鹅黄色红色红色粉红色粉红色粉红色绿色和绿色绿色绿色绿色绿色蓝宝石蓝色蓝色蓝色蓝色bluennn(设计意图)使用不同彩色字体,以检查学生的发现能力。(简要记录)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举手示意老师,然后举手示意。郑正佳:每一行都有第一个字。刘泽林:每行的第一个单词是以下单词的第二个单词。石世新:每个单词的颜色和字体颜色相同.n(B)加强训练。【百科】请扩展单词在以下两种颜色 :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举手示意,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补充问题,但是内容不要重复。紫色紫色紫色紫色紫色黑色:黑色和黑色blackn(设计意图)加强培训,深化印象。(简要记录)学生自由展示手,学生不得不说深紫色,浅紫色,黑色,浅黑色等词,老师终于产生了三个词.nnThree,随着时间的推移[课件显示]阅读以下对的songs.nRequirements:画一支铅笔的相反的意思的话(1分钟),然后举起他们的手说话。其他学生可以添加到地球,nSunset红色,n周围云.nRain山水果,nLight下草昆虫.noon是白色,nSunset红色,nWater周围云.nRain山水果,nLight下草昆虫。(设计意图)熟悉的歌曲,主antatives.n(简短记录)学生先自由阅读,然后阅读,阅读对方。整个班级拍拍,女孩和男孩拍拍对方,最后给学生两分钟,背诵。我会填写[课件显示]要求:独立思考,下面的括号填写完整(2分钟)。然后用投影机展示,其他学生可以问一下supplement.nnn(匆忙)静静地()desperatelynnGently()curiously()nnSweetly()n(设计意图)掌握动词的背面以添加知识,以及区别。学生用两分钟时间填写书,填充铅笔。然后两个学生拿着教科书与投影仪显示,后老师总结:跟随动词,后面的名词.nFive,乐趣languag [课件显示]要求:练习舌头扭曲(2分钟),看谁说话快,和prospective.nnDuck和Choi HannWater反映颜色夏,n游泳花和鸭子.nXia是五颜六色的花,nDuck是捻鸭子.nMahjong鸭游入七彩花,nColorful花活鸭花duck.nHappy坏鸭,打破夏,n不能告诉鸭子或西安(设计意图)练习扭曲者,增加乐趣,练习口才。简要记录学生自由练习的扭曲,热情,教室氛围达到高潮。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三 篇10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

shé

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语文园地三(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熟读并背诵,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情景导入。

教师口述:同学们,有句俗话说得好,“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在,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

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出示文章片段】

《蟋蟀的住宅》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1)

踏、推、铺。作者进行了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爬山虎的脚》中表示时间的词: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还

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

到的,“安静”是作者用

到的,“弹琴”是作者用

到的。

小结:读一读这些句子和泡泡里的内容,我发现这都是本单元课文中作者认真观察才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首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板书

细致

连续

眼睛看

耳朵听

心想)

(2)同学们,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么细致、入微的观察呢?能不能把你观察到的事物介绍给大家,一小段即可。

学生介绍自己的观察;

师生评议,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

2.练一练,学运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到了观察的方法,跟同学们谈一谈你的观察结果。

预设:

(1)小虾子乘烧火鱼休息的时候,悄悄从后面绕过来,调皮地用长长的触须去挠小“姐姐”的尾巴。小烧火鱼吓得一下子蹦出了水面。小虾子却在水底抖动触须,挥舞着小脚,正高兴呢!

(2)我用我的迷你小手电照着那些小小的豆子,我想知道泡了一个晚上,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咦,怎么还和昨天一样呢?一颗颗小绿豆泡在水杯里,像一只只小眼睛,它看着我,我看着它。唉,我失望极了,又继续爬回被窝里睡觉。睡梦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颗发芽的小绿豆。

(3)观察滴水观音

10月13日:

早上6:30,叶子稍微长大了一点,变化不大。

下午5:00,它的时子长大了,颜色变深了,卷在一起的叶子张开了一些。

(2)

(3)

(4)

(5)

(6)

(7)

(8)

晚上8:00,有的叶子像是又张开了一些,像孔雀开屏似的。说到这里,我觉得滴水观音变化好快呀!

3.我拓展,我积累。【课件出示】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转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他们身上蓝里透绿、闪着金光.它们跟秋天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它们还不会飞,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词句段运用

(一)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

1.读一读,找规律。【课件出示课本内容:

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教师随时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2)学生照样子,独立尝试连线。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师导言:你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5)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2.练一练,学运用。

下面这些动物的家,该怎么称呼呢?

兔的住处称(兔笼)

虎的住处称(虎穴)

鸟的住处称(鸟窝)

蛇的住处称(蛇洞)

蚕的住处称(蚕匾)

蜜蜂的住处称(蜂巢)

3.我拓展,我积累。

这样描写动物的家的称呼还有很多。

龙潭

猫窝

鱼塘

蚁穴

羊圈

鸡棚

(二)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读一读每组句子,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9)

(10)

(11)

(12)

(13)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每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

小结:每组中的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中多加了一个词语,意思也发生了变化。如,第一组中的“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4)比较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²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挖掘的,从大厅到卧室。

²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5)先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再选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意思会更具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②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倾斜的”的意思是,它的好处是。

(2)①如果你仔细看那些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②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细小的”的意思是,它的好处是。

3.我拓展,我积累。

我们可以去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熟读并背诵,积累节气谚语。(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导入类型:谈话导入。

教师口述:掌握一些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古诗词,可给我们的写作增添无穷的色彩。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三,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背诵,积累节气谚语。大家开心吗?

二、学习日积月累板块

1.读一读,找规律。

(1)小组内学习谚语。

①朗读这些谚语。

小结: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大体有以下几种:气象、农业、卫生、社会、学习等。

以上六条都是天气谚语。天气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人类在千百年来一直想制造准确的天气预报,而天气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历经口述与笔记的历史后总结出的谚语,用来指示季节变化和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

②理解这些谚语。

小组内说说这些谚语的意思。

a.“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b.“立了秋,把扇丢。”

意思是:秋后,天气逐步转凉,扇子基本上就用不到了。

c.“二八月,乱穿衣。”

意思是:农历的2月,8月,天气变化反覆无常,可能早晚穿冬衣,正午又穿单衣。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就无法合适的穿衣,有人穿厚的,有人穿薄的。

(1)

(3-8)

d.“夏雨少,秋霜早。”

意思是:夏天里雨下得少,秋天下霜就早。

e.“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意思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冷一些,下了十场秋雨后就要穿棉袄了,但基本上十场秋雨之后就是冬天了。大体上的意思是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f.“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意思是:如果在农历八月间气候较冷,九月间必定要回升暖和,十月间温度更加上升,暖如阳春三月。

(2)朗读这些语句。

(3)指导学生读读背背。

(4)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上面的格言,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我今天跟奶奶上街,看到人们怎么穿衣服的都有:有穿羽绒服的、有穿毛衣的,居然还有穿短袖的。奶奶说:“

二八月,乱穿衣

。”

(2)秋天到了,外面不停的在下雨,早晨起来我还要穿裙子,妈妈说天凉了,要穿毛衣,我噘着嘴不乐意,奶奶语重心长的说:“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3.我拓展,我积累。

你还积累了那些很多描写天气的谚语。

如:

一九二九莫伸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

清明难得明(晴天),谷雨难得雨。

有钱难卖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夜晚东风起,明日好晴天。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三、扩展练习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天气的谚语。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不少善于天气的谚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人们根据这些谚语来判断天气状况,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积累这样的谚语。

(9)

(10)

(11-16)

五、课堂积累

把学习的节气谚语写在积累本上。

六、课外积累

搜集节气谚语,积累在积累本上。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在“日积月累”中,让学生把谚语根据生活,运用到生活中。

不足之处:

上一篇:关于学生厌学的调研报告下一篇:春之声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