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1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难点、重点】:

1进一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及解题策略多样化。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看图列式:☆☆☆☆ ☆

☆☆☆ ☆☆

二 教学例1

1摆一摆,算一算。

☆ ☆ ☆ ☆ ☆ ☆ 怎样列式?

☆ ☆ ☆ ☆ ☆ ☆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9=□

2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算的?

3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11-9=□16-9=□

三 实践应用

1.做一做第2小题。圈一圈,算一算。

△△△△△ △△ ○○○○○○○○

△△△△△ △△ ○○○○○○○○○

14-9=□17-9=□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3.开火车游戏。(口算练习)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2

体育路小学

倪冬英

教学设计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第一课时,是今后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最基础的部分。通过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列出减法算式。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减法的意义,并直观地理解算理形成算法,掌握计算技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2.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教师板书(课件出示):小丑有15个气球,卖出9个,还剩多少个?引入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主题图中活动项目很多,数学信息很零碎,教师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收集信息和提出与信息相关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和找与对应信息提出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二、经历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探究十几减九的算理

(一)列出算式,自主尝试计算

教师:要求“气球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

学生说列式,教师板书:15-9=

(二)利用学具,动手操作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组织学生全班汇报

可能会出现(课件预设以下几种方法):

1.数出来的方法。让学生边说边演示:用小棒,圆片,摆出15根,然后一根一根的拿走,拿走9根,还剩6根。

2.想加算减法。我知道“6+9=15,15-9=6。”

3.“平十法连减”。从15(圆片)小棒先去掉5个再去掉4个,还剩6根,根据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列出算式,把9分成5和4,15-5-4=6。

4.多减再补。把15个(圆片)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5.“破十法”。把15分成10和5,10去掉9个,剩下1个与1合起来是6个。思考过程课件逐步演示,加深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分解各步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过程归纳,教师算式演示,逐一将思考过程表征出来,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实现对算理的理解。】

(四)教师和学生共同操作,课件直观演示,重点理解“破十法”的算法和算理

1.摆出15个圆片,分成左边10个,右边5个。插入图片

2.把左边10个中圈出9个,还剩1个,如图:

3.让学生利用手中学具试着摆一摆,边摆边说出整个过程。

4.结合学生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教师板书,如图:

(五)即时练习(课件出示)

1.圈一圈,算一算。

12-9=

请学生汇报结果,说出操作过程。教师相应写出算式的分解格式,让学生直观看出每个步骤表示的意思。

2.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出示算式:14-9=,请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写出结果。

3.直接计算。

教师出示算式:16-9=

11-9=

学生可以在脑中利用“破十法”摆出计算过程,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破十法”的算理过程,将多种表示方式相互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方法理解。通过几个层次练习,进一步掌握用“破十法”解决十几减9的式题。】

(六)回顾算理,总结算法

1.整理算式,发现特点,引入课题。

2.回顾算法的多样化,比较方法,结合自身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

三、多样练习应用算法。(课件出示)

(一)圈一圈,算一算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第2题。

(二)完成练习二的第1题。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1-9=

13-9=

15-9=

17-9=

教师巡视,观察学生选择的计算方法。全班汇报,说说自己的算法。

教师追问:这几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式题的分析、整理和归纳能力。从被减数、减数和差的特点来分析,只要孩子说的有道理,教师予以肯定。

(四)看图列算式。(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不同的练习,教师观察巡视,反馈出学生对十几减9计算方法掌握程度,加强对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今天你学会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熟练?

目标检测设计:

本节课学生掌握怎样,多数学生会使用哪种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式题,对于算理的过程是否理解,本课知识技能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后面的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设计以下题型对设定的目标进行检测:

(一)圈一圈,填一填。

(二)在□里填数。

9+□=12

□+9=15

12-□=9

15-□=9

(三)计算。

14-9=

17-9=

14-4-5=

17-7-2=

教学问题诊断:

1.放手让学生用学具操作,计算“15-9=”的算式,会算的学生很快写出得数,有的学生不知怎样操作,无从下手。

诊断:会算的学生没有形成真正理解过程,初学的学生实物操作还停留在一个一个数的层面上,因此教师引导示范,学生间互助学习能为这个环节做好铺垫。

2.在圈“破十法”实物时,图中左边分10个,右边分5个,而在写算式时,却把15分成5和10,左边小数右边写大数,学生存在疑惑。

诊断:在书写时,教师可先按照圆片左右两份进行记录,让学生发现在算式中体现减法过程时,数学出现交叉,不利于理解,激起学生想要修改的欲望,把数字进行调整便于理解。

3.“平十法“(连减)算式表示时,在算式15-9=中,为什么把9分成-5-4,9不可以分成-7-2?

诊断:让学生感知15-9不够减时,可以先减一部分再减一部分,可以连减。教师可适当设计两组式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第一步减完之后都等于10,逐步建立“对平十法”的理解和应用。

4.对于“多减再补“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想到,要不要补充?。如:把15个(圆片)小棒先去掉10个还剩5个,多去掉1个,再补上1个。教师列出算式15-10+1=6。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十几减9时,学生根据情境列出13-9=4这一算式后,我问大家是怎么想的。学生们有的说是根据9+4=13来想的。在我的启发下,也有学生根据情境,指出可以先从10个里去掉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

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我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几种算法。我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以致于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不愿说。不过还是有学生说出了平十法,但说得不是很到位,其他小朋友没有办法听明白,在经过我的引导后小朋友就对这个方法有些了解了。但我对这种方法没有进行特别的强调,要求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在教学中只要正确的引导就能激活学生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但在这个方面我做的不怎么好。当学生的探究活动出现困惑时,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探索,而是急着给学生提供帮助,以得到正确的答案为目的。但是如果无视学生遇到的困难,一味地让学生自主探究,浪费宝贵的时间不说,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积极情感地培养。所以这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在请学生发言时,却又出现了学生与我一对一的局面,回想起来似乎这个学生只是和我在交流,我倒是理解了这个学生的发言,但是是不是学生之间也相互都听懂了呢?这节课自主探究的教学形式是有了,但实质呢?

另外,有些学生的发言在重复别人已说过的内容,还自认为想到了新的算法,说出来却是已交流过的,是学生不注意倾听吗?另外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我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最让我受不了的是个别学生仍然在借助扳手指计算,那么这就是 我的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 篇4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黄泥河小学伍忠跃

教学内容: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课本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

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

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种方

法。

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想加算减”“破十法”的方法来

计算十几减9,探究多种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39+79+49+6

9+89+29+99+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9+()=189+()=17 9+()=139+()=169+()=14

二、讲授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

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将带领你们到公园去玩,好么? 师:出示课本第10页的图。引导学生看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中小朋友在做什么?(左边的小朋友在买气球,有买风车的,右边的小朋友在猜字谜,套圈圈)

师:阿姨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剩几个气球?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么列式。

教师板书:15-9= 6想: 9+6=15(想加算减)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俩个算式相同在什么地方。都是十几减9,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

板书课题(十几减9)

12-9=3想:10-9=1,1+2=3(破十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0页“做一做”第一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并说出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填上数。

2、完成课本10页做一做第二题

(1)、让学生独立圈图计算

(2)、全班反馈(反馈是让学生说说圈图时的想法,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及了解他们的计算方法)

(3)、完成课本第10页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几个学生上黑板做一做,并且说一说喜欢用哪一种。

四、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十几减九)

师、十几减九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怎样计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五、布置作业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5

1.学习十几减9、8、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算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计算退位减法。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用“破十法”和“看减想加”的方法计算。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教学过程:

一、口算:

9+5= 11+4= 5+7= 16-3= 10-9= 10-7= 4+8= 6+6= 19-9= 15-4= 10-8= 9+3=(说说计算方法)

二、新授:

(一)十几减9 1.学生看插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你能列式计算吗?

3.请你自己研究你怎样算这道题。(1)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2)学生汇报。(师提问:你为什么要用10减)(3)教师边演示破十法,边说过程。(4)谁愿意把你学到的方法讲给大家听。

(5)看着算式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说说怎样做这道题吗?(6)生说师板书。

(7)师小结:用小棒、看算式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叫破十法)4.用你的好方法做题:13-9= 14-9= 5.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二)十几减8 1.看图说图意15-8= 2.用小棒验证

3.汇报:能看着算式说过程吗? 4.口算:14-8= 13-8= 5.你发现什么?

(三)十几减7、6(方法同上)

(四)小结: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今天学的都是什么样的题。引出课题:十几减9、8、7、6。

三、课堂练习

1.课件: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课,它们给你们带来了一些题: 11-9= 11-8= 11-7= 11-6=(1)口算。(2)说方法。

(3)你发现了什么?(你发现小窍门,会帮你算的更快。)2.课件:放飞气球。3.课件:送信。

4.口算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做题。

四、课堂作业

课后4题做在数学本上。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用具

计算卡片 十几减8、7、6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看,熊猫哥哥有好多风车,我们赶快去买吧!

熊猫哥哥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还剩多少个呢? 12-8=

同学们一起讨论分析该怎么计算。

我们可以这样想:10-8=2,2+2=4,所以12-8=4。还可以这样想:8+4=12,所以12-8=4!

我们看,前面有卖金鱼的!鱼缸里有13条金鱼,黑的有7条,红的有多少条?如果红的有6条,那么黑的有多少条呢? 13-7= 13-6= 这个我们怎么算呢?

我们可以同上面的算法一样计算,同学们试试看吧。

二、巩固练习。

1、找座位(练习三第1题)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练习三第6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课堂小结

一年级《十几减9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7

然后合作探究,可以摆小棒,可以写,然后汇报交流,学生想到的方法1、数小棒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第5总倒着数有的班级能想到,6、连减法。有的想不到,课后针对本节课有几个问题又仔细琢磨了一下:

1、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

几位教师都在问题抛出后就合作探究了,学生无从下手,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应是15-3=不退位减法,本节课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它的生长点应该是20以内的不退位的减法,如15-3=直接从个位拿走3个,现在拿走9个,个位上不够了,怎么办?然后在让学生去探究,而且探究时小棒的准备,应该是1捆加5根,而不是直接15根。有了复习,有了学具准备,学生先想到的应该是连减,那有5个,不够怎么办,把10位拆开,把1捆变成是根,再拿走4根,这是连减,其实我认为这也是破十。然后在引导,有无简单方法,学生可能想到,拆开1捆,直接从里面拿走9.

2、破十法真的破十了吗?

有老师对破十理解不到位,究竟是把15拆成10和5,破出一个十来叫破十,还是把10位1捆破城10根交破十,显然是后者,这将在第3条说明。

3、本节课的后续知识是什么?

本节课直接后续知识是十几减8、7、6等,但我认为本节后对下面几节课的学习,仅仅是计算方法的铺垫,是计算方法的迁移,方法拿过去用即可,不存在知识本身一个深层次的铺垫,这部分真正的后续知识应该是竖式计算,退位减,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节1当十,从这一点看破十肯定就是破1捆当10根。由此看出,本部分破十如果处理不到位,后续的竖式计算还会出现障碍。

4、方法那么多,既然都解决同一算式,那肯定有共性的东西,共性的东西是什么?

共性的东西应该是减法的意义,就是从15里拿走9,由此看出1捆加5根的学具准备很重要,1根1根拿走,倒着数,那拿走5根再拿走4根,连减,直接从10里拿走9,破十,先拿走10,再还回1根,平十。

5、课后练习找规律的用意何在?

11-9=2

12-9=3

13-9=4

14-9=5

发现差的个位都比减数对1

本题重点应在1、找规律的过程,提升观察能力。2、多的那个1哪里来的?10-9剩的1,从而加深理解破十法。

基于上面思考觉得课堂中个别环节调整一下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8

这四种算法的出现与我课前预设基本吻合,第四种想法,我没想到学生也能想到。但是这四种算法有多少学生能理解?又有多少学生能主动去运用?这才是我所关注的。每种算法我都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结合主题图来解释,如:第二种算法可以这样理解:小兔要买9个桃,一盒是10个,小猴便从盒子里拿出1个,让小兔连盒子一起带回家。小猴就剩下盒子外面的3个与盒子里拿出来的1个,共4个。这样叙述学生都能理解。第四种算法算理略有不同,小猴给了小兔1盒桃,小兔退回多给的1个。这样直观到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十几减9还有着特殊的规律,在练习环节安排学生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与速度。但在练习中,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计算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学生能正确、流利地表达,有的学生会算出结果,但不会表达自己的算法。

十几减9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力争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先出示游园会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全班同学听。游园会这一情境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初步感知全景图的基础上,及时提出问题“还有几个?你能想出来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以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样的。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方法在同组内进行交流,再让学生在全班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二、选择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要求教师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本节课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抽象出减法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用减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动手操作,体会“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简捷、易懂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学习例1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学具的结构(10朵红花、2朵黄花)初步掌握“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做一做”时再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和算一算,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破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做数学。

本节课从儿童生活情境中抽象出用数字和符号表示的算式,并引导学生摆一摆、算一算,使知识的过渡呈现得很自然。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本节课教学的是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应使学生明确“破十法”是计算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比较简便,但也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十几减9》教学设计 篇10

1、使学生结合结合具体情景探索、交流算法,认识十几减9的一些不同的口算方法,逐步理解并认识“想加算减”的方法,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正确口算十几减9的得数。

2、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的认识和经验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借助具体直观抽象算法的思维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培养十几减9的口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交流和认识算法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发展主动探索的意识,逐步养成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感悟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结合小猴卖桃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十几减9的问题,通过操作、思考和交流,探索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口算。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以后学习十几减8、7、6、5等的计算就比较容易多了。

教学重点: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想加算减”的口算方法。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想一想,快速说出得数。

5+4 =

7+3 =

2+6 =

9-4 =

10-3 =

8-6 =

学生独立思考后,开火车口算得数。说说每组里减法得数可以根据哪个式子想。

提问:你会根据上面加法算式说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指出:上面每组里两道加减法算式是有联系的,可以根据上面加法算式和得数,很快就知道减法的得数是多少。

2、口算卡片

9+4 =

9+6 =

9+5 = 9+7 =

9+2 =

9+8 = 学生直接口答得数。

二、呈现问题,探索算法

1、理解题意

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你从图里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桌小朋友说一说。(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含10个方格的长方形)

提问:从图上看,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画出的10个方格的长方形中,按照图意摆放13个桃子的图片。

学生交流题意,连起来说一说:有13个桃,小猴买走9个,还剩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桃,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板书:13-9 =

2、尝试探索,构建算法

引导:请小朋友看看图中情景想一想,怎样从13个桃里减去9个,得数是多少,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思考。

交流算法:你想怎样从13个桃里拿走9个?可以怎样算?把你的想法说给小朋友听听。

结合交流的算法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方法(演示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

(1)先拿去盒子外的3个桃,再拿去盒子里6个桃,还剩4个。(边交流边演示拿桃的过程)

提问:先拿走3个再拿走6个就是一共拿走了几个?(一共拿走9个)这样分两次拿桃,要怎样算剩多少?

板书:先算13-3 = 10

再算10-6 = 4

看着图,谁能说说这里每一步减法算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2)先从10个里拿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和盒子外面3个合起来,还剩4个。(根据交流演示拿桃的过程)

提问:先从几个里面拿走9个的?(10个里拿走9个)怎样看出还剩几个?按这样的拿法,可以怎样算还剩多少个?

板书:先算10-9 = 1

再算 1+3 = 4 你能根据图里的信息说说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吗?(3)启发: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想一想,买走的9个和剩下的几个合起来是原来的13个吗?那13-9应该等于多少呢?

从图上看,你认为可以根据哪道算式来想13减9等于4?

指出:从图上看出,这9个和几个合起来是13个呢?因为9个和4个合起来是13个,所以13减9应该得4.因此可以这样想:9加4得13,13减9就等于(4)。

板书:9+(4)= 13

13-9 = 4

这样的算法是联系加法来算出得数的,叫做“想加法、算减法”,简单地说就叫做“想加算法”。

板书:想加算减

追问:用“想加算减”这个方法可以怎样算13减9呢?

指名学生先说一说,再引导学生一起说:因为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

3、学习小结

指出:像13减9这样的算式,个位上3不够减9,需要把十位上1个十合起来算的数,就叫退位减。

小结:想一想,13减9可以怎样算?你觉得怎样算比较方便?

三、巩固算法,形成技能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意:看看每幅图里有多少根小棒?要算十几减9,明确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样圈的?你怎样算的?(展示学生的不同想法和算法)

引导:我们通过圈一圈找到了算法,算对了得数,现在再来看一看,每题里圈出的9根小棒和剩下的几根是总根数十几呢?

你能怎样算12减9、16减9的得数呢?(用“想加算减”说得数)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用三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和相应的减法算式。

引导:请小朋友先看图想一想,9个小方块和几个合起来是15,可以怎样算15减9呢?(指着图做手势),9根和几根合起来是17根呢?可以怎样算17减9呢?然后算出得数填在方框里。

学生独立计算后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和算法。

强调:从图上可以看出,9加6是15,15减9就等于6;9加8是17,17减9就是等于8。这样的算法是——想加算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按小组独立计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按组依次读算式。

提问:这里每组题都是两道有联系的算式,可以怎样算下面的减法得数?

指出:想上面一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可以怎样算下面的减法得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用多媒体演示和排列10 — 19各数,移动“-9”的卡片指名学生口算,让学生通过口算逐步熟练掌握十几减9,并让学生一齐口算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按竖式计算、填写得数。

学生交流得数,观察按照竖行是依怎样的顺序排列算式的。

提问:你能按顺序记一记十几减9的这些算式和得数吗?自己先读一读、记一记。

指名学生按照顺序说出全部算式。

要求全体学生按照顺序试着说说十几减9的算式和得数。

四、课堂反馈

1、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什么运算的内容?你会计算十几减9的练习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2、课堂测试(要求:3分钟完成。)

9+()= 12

9+()= 15

()+9 = 9

12-9 =()

15-9 =()

18-9 =()

11-9 =

13-9 =

6+9 =

9+4 =

16-9 =

8+9 =

9+7 =

14-9 =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后,同桌学生交换进行集体评价。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1页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3-9 =

13-3 = 10

10-6 = 4

10-9 = 1

1+3 = 4

9+(4)= 13

13-9 = 4

上一篇:把握新常态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下一篇:项目部新员工进场安全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