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共14篇)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篇1

今天,我七点多钟起床,发现天气还是那么热,我家等于开了一天的空调,昨天晚上天气预报还说有雷阵雨,我看不会下雨,因为太阳那么好,怎么会下雨呢?

于是,到了下午我还在空调屋里,我的爷爷回家了,说:“外面风那么大,你们还在空调屋里,厉害,厉害!”我跑到窗前,凉风阵阵吹来使人神清气爽,好像夏天妈妈抚摩着自己的儿女,不由自主的发出咯咯的笑声。忽然,天阴了下来,电闪雷鸣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好爽,好凉快啊!雷像一个凶恶的巨人,在黑暗的天空吼叫,而雨哗啦啦的下着,像奏着一支美妙的小夜曲。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篇2

关键词:快乐阅读,留心观察,审题立意

如何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万花筒——缤纷多彩,立意别具一格,取材新颖,构思精巧,语言丰富有内涵,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如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其次必须掌握写作技巧,三分文采,七分技巧。这就需要语文老师要认真指导,授之以渔,特别是对一些材料作文,选题要精妙,开头要巧,中间要美,但不作无病之呻吟,结尾要深,首尾要呼应。这些都要靠学生平时的快乐阅读的素材积累,写一些课外阅读的体会、读后感、改写、编写、扩写,真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留心观察,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由厌写到想写、愿写、乐写、写好。下面具体来谈谈自己写好作文的几点感受,供同仁们分享。

一、开展快乐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外历数每一位大文豪无不喜欢读书,例如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中国的文豪鲁迅,还有政治家毛泽东,他们之所以能写出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流芳千古的美文,都得益于他们丰富广泛的博览群书,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后做到厚积薄发有关。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乐于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阅读时除了注重语言的积累,还要培养感悟;除了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欣赏华丽的文采,还要感受文章的意蕴,构思的巧妙;使学生在阅读中感觉身临其境,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界,例如从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能够情真意切地写出自己的母亲、父亲对儿女之间浓浓的亲情的读后感。只有在快乐阅读积累了足够多的素材,才能在写文章时随手拈来,从而一挥而就地写出情趣性的作文来。

二、体会多彩生活,丰富写作材料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洞察力,作文并不缺乏素材,缺少的是对生活的感观、感悟、感动。平时我发现许多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不仅内容空洞、干瘪,而且也缺乏艺术感染力,更缺乏华丽的文采,使人读起来感觉味如嚼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获得感知,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景,发现思考生活中值得写的人、事、物、景。让学生融入生活,认识生活,发挥想象,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使之感觉“生活处处有作文”,避免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说假话,说空话,作无病之呻吟。要想学生联系生活,就要深入实践,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例如,朱自清能够写出《荷塘月色》中荷塘月色之美,李健吾能够写出《雨中登泰山》中的雨趣,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野趣的描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瀑布的气势山洪的描写,施耐庵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描写鲁智深的两肋插刀的仗义之感等,都与他们细心对生活的观察、关注、挖掘、想象分不开的。写作切记脱离生活而闭门造车,东拼西凑,要让学生走出课堂,集体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当地的明山秀水,到敬老院调查研究,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写作的灵感,促发写作的动机,让生活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藏为写出美文佳作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三、弘扬个性,鼓励学生真情流露

传统的写作要求往往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在人为制造的框框条条里,学生的写作灵性、个性、情感很难得到展示,因此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很难有真情流露。因此我在作文课上,在构思、取材、立意方面,充分弘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情实感毫无约束的在文章里流泻出来,真正做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不仅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且有利于培养充满自信心,勇于尝试、创新精神,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在文章里流露出来。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的《父亲》,每一个学生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自己对父亲的爱,有的写父亲含辛茹苦劳作供养自己读书,对自己没有认真读书而深深的愧疚;有的写自己生病住院,写出父亲日夜疲惫的守候,写出血浓于水的父女之情;有的写出两鬓斑白,日夜操劳的父亲,也模仿朱自清在《背影》里那些对父亲的动作描写,情真意切描写对父亲的疼爱等。这样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找到写作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四、注意新颖性,使读者感觉心头一亮

如果作文的题目要是新、妙,那么文章会显得熠熠生辉;开头要体现巧字,如果作文开头描写就引人入胜,往往会使读者爱不释手,例如,《温暖》开头“记不得是哪位哲人说过,心酸和痛苦让人铭记,幸福和温暖容易让人遗忘。”使人感觉哲理浓厚。还有《同桌》“我真倒霉,怎么偏偏遇到了她呢?她可是全班最凶的女生——人称‘母夜叉’”。这种巧妙的先抑后扬开头会让读者带着浓厚的兴趣追下去。而中间要美,遣词造句要字斟句酌,事理描写要简明扼要,景物描写要追求文采华丽,人物描写要情真意切;修辞手法运用要恰到好处,例如,排比、比喻、设问、反问、拟人的使用。结尾要深,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例如有的画龙点睛式,升华中心,总结全篇;有的首尾呼应式,使读者心理上产生美感,结构完整,脉络清晰;有的妙用名句式,用名言警句、诗词句、俗语谚语、歌词等收尾,揭示人生的真谛。

总之,要想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生机盎然,别有洞天,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快乐阅读的习惯,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思考社会,感悟人生,弘扬个性,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和欲望,真正为学生写作插上快乐的翅膀,激情飞扬。

参考文献

[1]毛荣富.作文散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李绍辉.材料作文的审题[J].好家长报,2005(5).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篇3

我们最先来到了玻璃栈道,排队处人山人海。我们大概等待了二十分钟,才来到玻璃栈道上,只见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孩不亦乐乎地在上面蹦跳。

我趴在玻璃桥上,看着脚下那几百米的高空,心砰砰直跳,直冒冷汗。此时,讲解员温和地对大家说:“各位游客:为了大家的安全,请不要在栈道上蹦跳。”一下子,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我颤抖地站了起来,顶着烈日,迎着山风,一边两手扶着扶手,一边眺望着远处的风景。

只见,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仔细看,空中有一对展翅翱翔的鹰——迎着山风,滑翔在天空,就像两架战机在做高难度的演示。飞鹰下面是绵绵的群山,树木长得葱葱郁郁,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座山封得严严实实。不管是大的山还是小的山,都像被绿油彩涂过一样。近看,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一圈一圈地环绕在山头,就像一条巨大的蟒蛇缠绕在大山上。

我放松了心情,双手做喇叭状,放在嘴边大声喊道:“我会回来看你的!”群山里回荡着我的声音。我们经过了天门洞,又去了凤凰古城。那里的景色又是别样的风情。山沟、虹桥、古建筑、异样的民俗,让我们恋恋不舍。

张家界真美!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这大自然的馈赠。

作者|娄书钦

校园的美丽景色作文 篇4

走进校园,操场上有一棵很古老的大柳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春天来了,柳树被风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好像春姑娘的辫子一样随风摆动。这棵柳树又粗又壮, 需要五个小孩才能抱成一圈。夏天,火一样的太阳把我们晒得满头大汗,这时它就像遮阳伞一样,为我们遮挡阳光。

大树的南面是一个大操场,这个操场可供一千多名学生做早操,升国旗。每到周一时我们学校都要升国旗,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操场的最南面有单杠、双杠、秋千等,西面有两个篮球场地;东面有花坛和足球场地;还有一排排杨树个个精神抖擞就像绿衣战士一样挺立在操场周围,墙上画满了美丽的画。北面有一栋五层高的教学楼,明理博学、求实创新。走进教学楼的正厅有一面大镜子,上面写着“每日三省”四个大字,时刻提醒我们的衣着整齐。走廊的两旁有雷锋、列宁、周恩来、爱因斯坦等塑像让我肃然起敬,还有名言、警句。教室里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读书。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读,还有的在默读。同学们为了成为国家的栋梁,在学习上做了很大的努力,用成绩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和老师。

品味:让学生体验阅读的美丽 篇5

一、平常字中百味生

《诗说啐语》说:“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如果说关键词是课文的眼睛, 那么句中那些用得恰当的词便是散落在课文中的星星, 要让它们吸引学生的眼睛, 浸润学生的心灵。正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这篇文章中是没有什么好词的, 有的只是“攀、缩、微倾”这样看起来很平常的词语, 但正是这种平易自然让父亲的背影定格在一个又一个读者的记忆。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关注这些平常词, 从平常中品人生百味, 体文字精神。

“密云多雨的盛夏, 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 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是《姥姥的剪纸》中的一句。教学时, 我让孩子们潜心会文, 默读批注, 体验祖孙深情: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写出体会。巡视中, 发现找到这句的有, 关注这个词的却没有一位。于是, 在交流该句时我说:“孩子们, 其实这句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棒, 你发现了吗?”几经选择, 孩子们找到了“拴”字。随后, 让孩子们讨论“拴”字棒在何处?孩子们思索片刻, 各抒己见:“‘拴’, 表现出姥姥剪纸技艺高超, 牢牢地吸引了我。”“还可以读出姥姥爱‘我’, 不是强迫、命令‘我’留在家中, 而是剪纸给我, 吸引我。”“仔细品味, 可以感受到‘我’对姥姥的感激与眷恋。”这时我相机评价:“是啊, 真可谓是一石三鸟!这就是我们祖国文字的奇妙所在。看似平常, 其实可有嚼头啦!难怪贾岛的‘推’、‘敲’, 王安石得一‘绿’字成千古佳话。”以此激励孩子们关注细节, 善于从常处见异。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 这样的字词还有很多, 如果我们在研读教材时能及时发现, 因势利导, 一定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敏锐的文字发现力和准确、丰富的表现能力。

二、寻常标点情亦浓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 读书就是读书, 标点符号绝不在关注范围之内。这一思想, 从习作和读书中都可窥得一斑。在教学中培养孩子对标点的关注, 可以为孩子打开另外一扇窗:可以表情达意的不仅是文字, 还有标点符号!也有利与培养孩子们更为全面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与学生共同透过彭德怀的语言、动作、神态感受其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学生汇报交流“砰!枪声响了, 彭德怀转过身来, 面对大黑骡子倒下的方向, 缓缓摘下军帽……”一句时, 教师深情引导:“枪声响了, 大黑骡子倒在了主人的一声令下中, 风怒吼, 草叹息, 战士们泪流满面, 此时此刻, 彭德怀也有着千言万语。远远的, 他摘下了军帽, 我们仿佛还看到了他……听到他对大黑骡子说……又仿佛听到大黑骡子对彭德怀说……”通过想象, 让省略的意象可触可见可感, 从而体会省略号在文中所起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同时, 还可借此契机, 领会古人所言的“登山则情溢于山, 观海则思溢于海”的为文之道, 理解文字是作者、人物思想、情感的自在迸发, 标点符号同样如此, 他也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并非仅为停顿, 可有可无。

三、细嚼句味生思考

宋朝学者陆九渊在《读书》中指出:“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意味长。”为文者“缀情入文”, 读文者自当“披文入境”, 只有在反复的读与品中才能深切地把握句子的味道, 此时, 思考生焉, 灵魂净焉!

教学《穷人》, 笔者在自主默读、圈画中列夫?托尔斯泰的高超文笔令孩子们惊叹。通篇不着一“穷”字, 但穷人之穷清晰可感, 他们穷得悲惨, 穷得温馨。孩子们在文字间静静地感受, 触摸人物的心跳, 倾听人物的话语, 目睹着人物的神情、行动, 再看到桑娜的忐忑之后的决断, 渔夫忧虑之余的抉择, 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辉映心田。这时, 教师深情引导:“孩子们, 让我们再读文题———穷人, 现在, 你对这个词语一定有了自己新的感悟吧!”孩子们仿佛瞬间成长了起来, 他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勤劳、善良是最宝贵的财富!”“贫困的生活, 高贵的灵魂!”“有爱心的人是真正的富翁。”……

《圆明园的毁灭》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一文中有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郊,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找到这三句话, 让学生朗读这三句话, 此时学生心中升腾起的可能是为祖国有如此建筑成就的自豪、骄傲, 此后, 再让学生通过词句的品读、想象、欣赏课件真切感受这一辉煌, 想象它的灰飞烟灭, 最后, 再读这三句话, 学生的心中定会惋惜不已, 燃起仇恨之火。两次读句, 遥相呼应, 一样的文字, 别样的情感。阅读中, 民族尊严被虐杀的苦痛在圆明园的废墟上落地扎根, 催生出的是捍卫尊严的思考, 律己奋进的激情!

四、提示语处现真意

课文中的提示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它是通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本, 体现课程基本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特别是学段目标的一项具体措施。关注文章中的提示语, 对于领会课文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都有思考的价值。

《穷人》一文, 为了更鲜明地感受人物形象, 我鼓励孩子:“神态和动作是说话人情绪的自然流露。朗读时关注提示语, 我们与人物的距离就会更近!”当孩子们体验了“一惊, 从椅子上站起来”、“站起来, 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皱起眉”、“脸变得严肃、忧虑”这些动作、神态之后, 仿佛自己真地走进了那段生活, 把渔夫和桑娜对话的情景展示的惟妙惟肖, 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心理世界。

秋天的美丽景色作文 篇6

人们总是喜欢用一种颜色代表一个季节,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温暖的春天,总是帮白色的冬天涂上美丽的绿色。在夏天烈日炎炎的海滩上照日光浴,天空是蓝蓝的,总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度过了酷暑耐热的夏季,我们迎来了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的金秋。

其实我很不明白,为什么秋天是金色的呢?

枫林似火,天高云淡。金桂飘香,金秋送爽。在这金秋佳节也曾让古人留下不少佳句,“自古逢秋悲寂凉,我言秋日胜春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古人的诗句,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场景时不时会在我们的脑海里徘徊。

在青山盈盈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的时节。我和父母曾去过一个枫林,要知道枫树的树叶呈扇子形到了秋天,枫叶凋落,变成了黄色大小的枫叶铺在地上,形成了一条金黄色的地毯,游客们总是回情不自禁地走在柔软的地毯上徘徊,连我也背着枫叶景给吸引住了,恨不得拍多几张照片向同学们炫耀,似乎看到了这杜牧当年停下马车在枫林地吟诗的场景。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季节。我和同学来到了乡下,那里秋风萧瑟,落叶纷飞,麦田里金穗飘香,我们体验了割穗、晒谷、覆田、剥麦壳,考验了我们耐力和注意力,即使满身大汗,尝上自己辛辛苦苦收获来的米饭,和一大桌的农家乐,拿起手中的杯,一饮而尽。

家乡的美丽景色作文 篇7

我爱家乡的风景,我家乡的风景可美啦!!不管谁来到我家乡都会被这里的风景而吸引。

我的家乡有辽阔的草原,芬芳的野花,小鸟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还是我们快乐的圣地,没当我们觉的无聊的时候,我就叫我的伙伴一起到我们快乐的圣地玩耍!!谁之我们玩了一会儿,那时光老人把时间拨到了六点多,哇!现在可美了,家家户户都开上五颜六色的灯,美丽极了!!

到了八点,这美丽的村庄有沉沉地入睡了,瞧!我的家乡的风景美么?

经典美文,让学生的语言美丽起来 篇8

一、指导学生晨读, 背诵经典美文

写作离不开语感, 语感的形成离不开积累, 没有词语的积累, 就不可能造出精彩的句子。前期, 全校语文组老师集思广益, 精选经典美文, 每篇文章都配上诵读提示, 分年级编成校本教材《李子风》, 并分发给每位学生。然后, 每天早晨, 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晨读, 背诵对应的经典美文, 积累写作素材。我所教学的七年级学生背诵下来的美文包括:《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等传统经典著作的节选内容;《满江红》、《春江花月夜》等经典古诗词和卞之琳、冰心、汪国真等人的经典现代诗歌。此外, 还要求他们熟读林清玄、张爱玲、毕淑敏等的经典散文, 背诵他们作品里面的一些经典段落, 及时摘抄好词、佳句, 有意识有计划地积累语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词汇的丰富, 语感就会不断加强, 很多词汇便会慢慢积淀在脑海中, 日积月累, 一旦需要, 就会“脱口而出, 信手拈来”。

二、把握词语特点, 有序进行造句专项训练

造句, 即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词语, 是学习和掌握规范化语言的重要途径, 对巩固所学词语、发展思维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 造句训练是受教师重视的, 然而进入初中后, 造句却遭到冷落, 很难看到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专项造句训练, 以致学生对很多词语的意思理解不透, 不懂运用。为此, 我将每天课前口语训练的时间用来进行造句专项训练,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 紧扣词义, 造完整的句

《李子风》挑选的是经典著作, 里面有很多的好词, 这些词汇就是很好的语言训练资源。例如, 诵读了冰心小诗“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笑了。”后, 学生接触了“惊羡、明艳、浸透、泪泉、孤芳自赏”等词语, 我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上下文, 把这些词的意思弄明白;然后指导学生紧扣词义, 运用单个好词分别口头、书面造句, 并根据学生表达情况, 及时反馈矫正, 直至熟练运用为止。

(二) 多词组合, 造通顺的句

每篇文章接触的好词都不止一个, 除了单词造句外, 有时我还适当增加难度,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 把几个美词进行组合, 连词成句, 造通顺的长句 (复句) , 表达一个相关的主题。如把“惊羡、明艳、浸透、泪泉、孤芳自赏”等词语先不按顺序, 优化组合, 融入一段话中;然后再提高要求, 教师指定词语出现的先后顺序, 再让学生按序造句。由于难度的增加, 学生不仅要考虑单个词语的意思, 还要统筹考虑部分与整体的协调, 考虑词语出现的逻辑顺序。这样既训练了他们的词语运用能力, 又提高了布局谋篇的能力。由于这种连词成句 (特别是不按顺序的连词成句) 造句的方式, 能造出许多不同效果的优美句段, 所以学生很是欢迎这种造句方式。

另外, 造句时难免出现造出病句的现象:有误用词语的、有成分残缺的、有搭配不当的等。通过诊断、修改病句, 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所在, 找出补救措施, 在纠错中提升词语运用能力。由于, 形式多样, 难度不大, 很多中下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所以,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对作文的兴趣也大大增加了。

三、拓展思维, 仿写出精彩的句子

使用好词, 仅仅造完整的句、通顺的句是不够的, 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精彩的句子。在实践中, 针对七年级学生实际, 我分课时引导学生选择那些语言优美、运用修辞、难度较小的短句进行分类仿写训练;然后由句的仿写提高到段的仿写。每次, 注重一种修辞手法的仿写。

首先, 挑选学生们最熟悉的“比喻”入手:比喻能使语言生动、形象, 恰当的比喻会使你的语言文采斐然。例句:雨, 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 织成一片轻柔的网, 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了蛛丝网的屋顶。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 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 (P27, 张爱玲《秋雨》)

学生仿句:雪, 像无数各具特色的花, 连成一条洁白的帘, 盖住了整个冬的世界。路也是白花花的, 像刚刷的墙壁涂满了还未干的白漆。那些在树梢的淡白色雪花, 就像夜晚天空中的星星。

其次, 是学生们比较容易上手的“排比”:排比就是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 用以增强语势, 抒发感情, 给人以整饬美。例句:忘记是一种记忆的洒脱, 一种胸怀的和境界的开阔, 一种绅士的风度和勇气的超脱, 一种对过去和成功的淡然处之, 一种对痛苦和忧愁的嘲讽和不屑, 一种对人生轻轻松松处世之真谛。 (P60, 《忘记是一种风度舍得是一种智慧》) 学生仿句: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理会嘲讽的微笑, 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再次, 还有拟人、对比、对偶、反复、引用等, 每次仿写前, 我先引导学生细细揣摩佳句妙处所在, 撷取语言精华, 推敲句式, 品味修辞妙用。然后, 再由学生自主进行分类的仿句训练。很快, 学生们就能仿写出不少精彩的句子, 如上文所示。

美丽的春天景色作文 篇9

太阳公公散发着温和的光和热,清晨的薄雾变成缕缕轻烟,小麻雀在阳台栏杆上唱着欢乐的歌,老人们脱下厚厚的棉衣,换上了轻便的春装,有的打太极,有的练扇子舞。孩子们手牵着线,眼盯着空中的风筝,奔跑在草坪上,“哈哈哈哈”开心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

小溪“叮叮咚咚”,欢快地诉说着什么?柳树姐姐将自己柔软的手臂探进水里,显出一副娇态,我想到了“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古诗。春风从大榕树头上掠过,大榕树舒枝展叶,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春风吹拂着红花绿叶,他们像竞赛似的比着长。

春雨沙沙,湿润了山峰,洗涤着苍松翠柏身上的灰尘,山脚下一望无际的稻田,禾苗挺直了腰杆,构成了一幅巨大活动的画。

美丽的田野景色作文 篇10

秋天,是一个金黄的季节,许多人都向往杭州西湖北山路落满梧桐叶的秋景。但在我眼里,乡村田野间的秋天更令人陶醉。

刚走近田野,就看到眼前一片金黄,仿佛一大块金色的地毯铺在那儿。稻子成熟了,金黄金黄的稻穗垂挂下来,压弯了稻杆。一阵微风吹来,稻子的青草香味扑鼻而入,清新极了。我摘了一粒稻谷仔细端详,它身披一件金黄的稻衣,剥开后,露出圆滚滚雪白雪白的米粒,颇像一个裹着金黄大衣的贵妇人。

走出稻田,田垅上躺着一串串金黄的小南瓜,鼓着胖乎乎的脸可爱极了。这是本地南瓜,蒸熟了又甜又糯,美味极了,一想到甜美的.滋味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啊!

跨过南瓜地,一株株高大的玉米立在我的面前。玉米高大挺拔,像一位位身穿制服的士兵,把守着入关通道。玉米长在叶子旁边,有一缕缕细细长长的“胡须”,我掰下一个,剥去外衣,一颗颗小小的“黄金粒“出现在我眼前,中间还镶嵌着零零星星的“汉白玉”。整个就像一件精致名贵的饰品,引人注目。

穿过玉米地,前面种了一片豆子。这些豆子早些天还是颗颗翠绿的毛豆,穿着绿衣裳。现在豆子变黄,豆荚变枯,和之前是两幅景象了,真是“岁月不饶豆“啊!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篇11

语文考试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必须以“读”代“考”,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考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读”。

请看我市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卷——

卷首语:

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收获吧!请阅读《倔强的爸爸》这篇文章,这将是一次美丽的阅读旅程,相信你一定会收获很多美丽的风景。祝你成功!

情境阅读材料 :《倔强的爸爸》(略)

1.文中共有8处注音,请按顺序把汉字写在田字格中。(此题8分。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所填汉字大部分为本学期学过的生字新词,覆盖面较广)

2.给第1、第5自然段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再用填进去的词语各写一句话。(此题8分。考查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学会运用)

3.我们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多种,如查工具书、逐字分解连缀、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解释文中带点词的意思,说明采用什么方法,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写一句话,再各写出4个同类的词语。(此题10分。考查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形成解释的能力。同时,希望学生触类旁通,积累类似的词语。带点词所在的句子是:1爸爸下岗后,每天唉声叹气,双眉紧锁。家里人劝他另谋生计,但爸爸已经4 4 4 42“我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什么?如果你还这样懒散下去,我也不工作了,让这个家去!”妈妈说完,跑回房间痛哭起来。)

4.“我每天早出晚归,为的是什么?如果你还这样懒散下去,我也不工作了,让这个家自生自灭去!”这句话表现了妈妈 ________ 的心情,朗读时应读得(高昂一点低沉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此题6分。考查学生感悟句子的能力,从重点句子想开去,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落实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

5.短文已用“║”分好段落,它们的关系是________(1承接;2总分;3分总;4总分总),请简要概括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此题6分。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明确文章的叙述顺序,会概括段落大意)

6.读一读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爸爸为什么“不再愁眉苦脸,也不喝酒抽烟了”?此时,爸爸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此题6分。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这是第4组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加横线的句子是:“爸爸不再愁眉苦脸,也不抽烟喝酒了。”)

7.短文第5自然段有一句俗语,请把它摘录下来。你能再写出一句这样的俗语吗?短文第7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望前程一帆风顺,创大业万里生辉”,像这样的对联本学期我们学过不少,你都积累下来了吗?请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副对联。(此题6分。考查学生对名言警句、俗语对联的积累情况,这是本学期“积累运用”的重点)

8.从文中可以看出,爸爸的特点是 ________,妈妈的特点是 ________。这一个学期来,我们也学了不少写人的文章,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如 ________ 的诸葛亮,________ 的蔺相如,________ 的晏子;我们还诵读了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章,如《再见了,亲人》中的 ________ 之情,《桥》中的 ________ 之情,《金色的鱼钩》中的________ 之情。(此题14分。这是一道综合训练题,考查学生能否抓住重点语句来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获取主要信息,并由此发散开去,横向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

9.先自己提出问题,再和同学讨论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仔细阅读短文第6自然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写下来。(此题6分。考查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质疑问难是走向创新的关键一步)

10.读完了《倔强的爸爸》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触吧!你是不是像文中的“爸爸”一样也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此刻真想一股脑儿说出来;你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的爸爸,觉得有千言万语压在心头,不吐不快呢?请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以《一件不顺心的事》或《________ 的爸爸》为题写一篇小练笔,也可以根据上面的短文写一篇读后感。但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写读后感,都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不空谈大话、假话。(此题30分。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作文题目,从读学写,降低作文难度)

卷末语:

恭喜你全部做完了,是不是再读读短文,检查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这样的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营造“读”的情境性。看看近年来的语文试卷,我们就会发现,试题中有拼音、字、词、句、修辞、逻辑、标点、课文内容、篇章、作文等内容,也有的试卷以“成语大观园”“错别字医院”“阅读小明星”“快乐作文坊”等形式,保护学生的心理安全。但如此繁多的试题势必使学生陷入烦琐机械的题海之中,不但造成教学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给学生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丧失学习语文的热情。因此,笔者以为,语文考试必须向简单回归,一张试卷、一道阅读题足矣。这样的试卷以阅读为本位,综合“双基”,囊括“百科”,沟通生活,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融为一体,整合于特定的语境中,以减少试题容量,缩短考试时间,增添考试的趣味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此外,每道题的设计都应力求体现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满怀期待、饱含激励的“卷首语”,短小精练、循循善诱的“卷末语”等;还可以在有些试题中体现学科间的融合,融个性特长的展示于语文测试中,让考场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第二,注重“读”的渐进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为学生创设焦点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情境的关键方面,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深入持久的思考。将字词句段、听说读写有机整合在一道阅读题中,学生就会集中精力,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呈现出渐进性的思维特征。这好比是“攻关”,得讲究进攻的策略,或循序渐进逐题解答,或由易到难分步实施……在“读”中层层加深,层层提高,加深后再“读”、再体验,当中穿插“写”的练习。在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阅读快感,产生思维顿悟,从而开展新一轮的阅读实践。提到“读”的渐进性就必须涉及“悟”,“读”“悟”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读”“悟”结合、“读”“思”并进,学习方有长进。“读”“悟”的方式通常有:联系句子来“读”“悟”(如第1题、第2题),联系语段来“读”“悟”(如第4题、第9题),联系篇章来“读”“悟”(如第5题、第8题的前半部分),联系上下文来“读”“悟”(如第3题、第6题),联系旧知来“读”“悟”(如第7题、第8题的后半部分),联系生活经验来“读”“悟”(如第10题)等。让“读”成为考试中最经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读”才能迸发出永恒的魅力,而并非盲“读”、死“读”。

第三,体现“读”的多样性。目的决定方式。“读”的方式有很多,从发声大小看有默读、轻声读、诵读之分,从阅读速度看有浏览、略读、精读之分,从“读”的主体看有个体读、小组读、齐读之分,从“读”的形式看有自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之分……因此,设置试题时也应体现“读”的多样性。例如,第一遍读书可以用略读,因为此时对文章内容只求大体了解,不需深入分析,目的是为全面答题作准备;在略读的基础上,回答跟文章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等有关的问题就必须用精读,因为此时阅读的速度慢、容量小,需“读”“思”兼顾;对于“理解文中带点的词语”等在文中有特别标注的问题,则可采用快速浏览,直奔重点,因为这些问题大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解决。随着阅读的深入,读书会越来越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试想,如果只用一种“读”的方式,又怎能完成考试任务,提高考试质量呢?

第四,落实“读”的实用性。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提出,“语文课程是生活”“不仅要容纳儿童的生活经验,还要改造、提炼儿童的生活经验。要把粗糙、零碎的儿童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相通的经验,以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典型性和儿童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的矛盾。并把儿童经验作为‘已知向未知’的桥梁,让儿童感到亲切、亲近。”因此,本次课程改革在考试的内容上要求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0题,同时列出了多个作文题目,旨在降低作文难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被触发,写出有个性化的作文来;不单独作为一大题列出,意在淡化作文意识,消除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这样的作文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且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同时,它又是阅读题的延伸与拓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有用的。此外,将“读后感”作为语文考试的“保留节目”,将“读”和“写”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直接检验学生的读书情况,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美丽的校园景色作文 篇12

走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椭圆形的大花坛。花坛里面种着许多松树球,还有不少漂亮的花朵。初春时节,挺立了一冬的松树球的颜色有浓绿渐渐变为嫩绿,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绿色的大绒球。各种各样的花儿都从地里冒出了新芽,为校园增添了一丝生机。临近夏天的时候,花坛里的花儿竟相开放,它们在花坛中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芬芳扑鼻。在花坛的陪伴下,我度过了炎热的酷暑。秋天来了,花儿们都垂下了头,无精打采地站在那儿。校园的花坛又献出了它最珍爱的花儿——秋菊。她们在花坛中傲然挺立,和松树球一起接受秋天的挑战。冬姑娘在不知不觉降临了,她调皮地下了一场雪,给花坛穿上

了一件银白色的大衣。花坛毫不懈气,在雪的铺盖下孕育着新的生命,来年让花儿更加灿烂!

啊,美丽的花坛!我爱你灿烂的花朵,我爱你碧绿的松树球,但我更爱你无私奉献的精神!

美丽的景色优秀作文 篇13

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柳树把自己的孩子奉献了出来,让它们的孩子茁壮成长。柳树的辫子仿佛小姑娘梳起的头发,它摸起来硬硬的,凹凸不平。小草是那么绿,小花是那么红,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真是美丽极了!小花摸起来滑滑的,摸它的时候发出哗哗的声音。夏姑娘从暖风里跳着出来了,它比春天还要美丽。夏天,火辣辣的太阳公公一手拿着冰棍,一手拿着鸡腿,吃得可来劲了!

大地被太阳晒化了,大地妈妈对太阳公公说:“太阳公公,太阳公公,你怎么这么烦人呀!你竟然把我晒花了,我要告诉你的妈妈。”小鸟欢快地在枝头啾啾地叫着,它真是可爱极了!炎热的夏天过去了,迎接来的则是那金色的秋天。

秋天,树木黄了,小花凋谢了,小草枯萎了,花、草、树木都脱下美丽的衣服,重新换上新装了。那金色的叶子像金子,叶子滑滑的,很像一把小扇子。美丽的秋天过去了,迎接来的则是那寒冷的冬天。

冬天是人们最喜欢的季节,可以堆雪人、打雪仗、踢足球、滑冰……冬天下的雪凉凉的,很冰手,雪花摸起来滑滑的,跟西瓜一样滑。冬天的景色真美啊!天空中飘落着雪花,宛如天女散花一般。

小学生作文:美丽的景色 篇14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对增强课文表达效果的作用。

一、搜集资料, 预习课文

1.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尤其是课文和“资料袋”中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2.预习课文, 读通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 感知内容

1. 通过朗读、默读、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大意。引导学生初读, 可提出以下思考题:

(1) 课题为什么叫“我们的民族小学”?课文中哪一句与题目相对应?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学习。结尾段中“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句与题目相对应, 表达了自豪、热爱的感情。)

(2) 课文哪些地方描写“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小路上”, “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还有汉族的”,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 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欢唱的小鸟”、“飘扬的国旗”、“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 还有“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

(3) 课文哪些地方描写“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有……有……有……还有……”说明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大家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但都是好朋友”,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 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生活, 在快乐的校园里尽情游戏玩耍。)

2. 在学生大体理解上述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之后, 要求学生边阅读, 边画出生字、生词, 给“坝、傣、昌、昂、跤”注上拼音;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注意“傣”字读dǎi;不要读成tài;“昌”字是翘舌音, 不能读成cāng;“戴、舞”笔画比较多, 要注意书写笔顺。)

三、细读品味, 交流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细读课文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思想、作者的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可用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

1. 描绘校园美丽, 突出民族小学的特色。

文章开头用了两个排比句:“从……从……从……”“有……有……有……还有……”第一句写出西南边疆民族小学的学生来自不同地方 (山坡、坪坝) , 从不同小路来上学, 体现小学生不怕艰难不怕劳苦;第二句说明学生是来自不同民族,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都成了好朋友”, 团结和睦, 友好相处。

(理解“绒球花、太阳花、穿戴鲜艳、服装、打扮、绚丽多彩、欢唱、招呼、敬爱、飘扬、敬礼”等词语所突出的校园环境优美, 民族服装使校园更有民族特色;理解“语言、好朋友、打招呼、问好、敬礼”等词语所体现的同学们热爱国旗、热爱学校、尊敬老师, 为学校美丽增添了人文色彩。)

2. 描写学生上课认真, 下课尽情欢乐, 体现和睦团结。

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并观察文中插图, 思考:作者是怎么表现学生们上课认真的?

(用象声词“当, 当当……”描写古老的铜钟敲响了, 同学们走进课堂上课;“大家一起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这是正面描写学生们认真读课文。“窗外十分安静……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以“窗外”的反应, 侧面描写学生们上课认真, 读书好听。这里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文插图, 还可以用投影放大插图, 吸引学生。“树枝不摇, 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了读书认真, 读得入情入境, 娓娓动听, 吸引小动物来观看、欣赏的情景。下课了,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看热闹。”用“跳、摔、做”三个动词描写同学们课间活动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引得小动物心生羡慕, 前来看热闹。第2、3自然段突出了这是一所团结、和谐的民族小学。)

3. 篇末点题, 直接抒发赞美、自豪的感情。

引导学生怀着自豪的感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并思考问题:课文末段首句点题, 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篇末点题, 作者直接抒发了自豪的感情。用“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和一个省略号, 生动地描写边疆民族小学的特点, 使人联想到钟声悠悠不绝和影子绵绵萦绕, 自然会对民族小学产生一种难忘和怀想的情感。所以朗读最后一段时要边朗读边体会作者对民族小学的赞美和自豪的感情, 并读出这种感情。

四、完成练习, 拓展延伸

1. 按课文填空:这就是我们的_____小学, 一所_____的_____小学, 古老的_____, _____在大青树_____的树枝干上。_____的影子, 在_____的粉墙上_____……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把描写窗外十分安静的句子摘抄下来。

上一篇:2022个人年度考核总结报告下一篇:社区志愿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