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培训心得体会(推荐9篇)
我很感谢省教育厅组织“名师送教”的各位教授讲座,虽然只有短短3天学习时间,使我更加认识到幼儿园教育是教育中的基础阶段。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我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真是受益匪浅,对我的今后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之用。
在这3天时间里,我们先后聆听了xx、xx、xx、xx、xx等各位教授的讲座。xx教授的《幼儿园打击乐教学的组织》,使我真正认识到什么是打击乐;怎样才能上好打击乐课程;知道了什么是创造性;了解了打击乐整体教学法有几种;怎么样设计打击乐教学过程;还初步学到各种演凑的空间处理和各种打击乐器正确演凑方法、放法。我感觉自己当时就是一名幼儿,是教授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快乐和享受,感受到自己责任的重大。xx教授《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科学课程中应该如何去上好每节科学课,我明白了如何去写好科学课教案和如何才能培养好每一位幼儿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思维能力等等。xx教授《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运营模式及教育服务模式》,听过王教授讲座后,我才真正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知道人的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基础时期是幼儿教育。幼儿从小的教育和培养是个人、家庭、社会的重要时期,是社会进步的财富,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所肩负的重任和伟大。xx教授《与幼儿教师谈营养与保健》,知道了营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每天要合理安排3餐,营养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人健康成长的保障,尤其是幼儿时期营养是关键时期。4节课各有不同、各具特色,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
通过本次的培训,我更进一步的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幼儿幼小的心灵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所以幼儿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感染幼儿和教育幼儿,给孩子正面、积极的教育。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生长发育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身心各方面的机能尚不成熟,对于外界的适应力比较差,因此,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卫生、营养与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于幼儿成长发育的各种因素,为幼儿提供适应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培训时间已经结束,但是老师们学习的兴致很高。通过此次学习,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论和观点,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信心,希望自己学以致用,把这次学习到知识积极运用到教学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幼儿教师,把自己全部精力投入到幼儿教育教学中,为祖国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一、拓展视野, 更新观念
本次培训是采用课堂教学观摩和专家点评、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印象特别深的是西安高新第三小学鲁凤华老师上的《有趣的皮影》这节课, 鲁老师在教学中, 具有非常专业的精神, 准备工作精心充分:包括课堂上需要的幕布、灯光、皮影、音乐、视屏, 等等。同时, 在课堂中又特别注重师生互动,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 避免扎堆现象, 使交流时能共享更多的研究成果。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找、整理资料, 在“做”中逐渐提高相应的能力。最后, 每个小组的学生展示自己团结协作的成果, 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乐在其中, 真正做到了乐有所学, 学有所乐。
随后, 在冯恩旭老师的讲座点评中, 我了解到, 在绘画发展阶段, 小学到高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大的时期, 即小学一到四年级学生对美术普遍保持兴趣, 五到六年级对美术兴趣开始下降, 所以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是不稳定的, 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形成极大的挑战, 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对美术保持一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 努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要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当然, 最关键的还是要用真心、真情的态度去教美术。在教书过程中特别注重育人教育, 要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传承
在讲座中专家提出:美术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区自然风景、民间文化特色, 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程资源。在今后的工作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本地区风土人情, 深入生活, 潜心研究,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校本美术课程资源, 把有地方特色、有教师个人风格的课拿出来。
三、优秀美术名师成长路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 不仅是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还是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美术教师不仅要做美术技能的传播者, 还要做美术文化的传播者。美术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人生必修,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 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 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完善自我人格。所以说, 美术不仅给生活带来色彩, 而且给人生带来意义, 一个人关注艺术不但是获得感性的愉悦, 同时还从中体验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产生对人生境界的更高追求。我们教师应该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 做一个引导者, 带领学生步入艺术的殿堂, 并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空间尽情翱翔。
本次培训还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可以说, 学习中遇到的良师益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与优秀同行们交流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分享了各自的教育心得, 为自己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丰厚的资源。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 我将努力把本次所学的理论知识, 认真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并树立终生学习的决心, 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能, 竭力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2015年11月20日,我县小学综合科名师工作室来我们赫章县白果镇中心中心小学举行了名师送教下乡活动,我有幸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课程和张老师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下面本人就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名师不愧为名师,听李老师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李老师执教三年级思品《我是谁》,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评议结合,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极具启发性与教育性。置身于课堂教学中,她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她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
听了游老师《打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的品德高效课堂》讲座,可以说是对我教学灵魂的一次洗礼。让我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尊重了学生?”、“我的阐述能否引导学生走出迷谷。”同时我也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我的看法和他们不同?”、“我的观点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修正的?”等等。师生的不断反思,就会使我们逐步进向完善,走向深刻。
清涧中学
邓博
2015年11月20日在榆林市“名师大篷车”下乡送教活动在我校举行,在常小平常主任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我们清涧中学进行“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非常感谢校领导和常主任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从本次学习中我受益匪浅。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聆听了常小平老师的《导数的应用---构造函数》精彩教学,和杨宪伟老师的《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收获颇多。这两节节课上得非常生动和精彩,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拓展为目标,这次听课对我来说是次提高,也是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常老师的展示课,感受到常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常老师的课堂都体现重视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1.教师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王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的感染性,富有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文本。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真正体现出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一课堂理念!
2.纵贯这节课,我感觉常老师的常规教学能力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节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不是很大。是一节很有价值的优秀课。
3.在教学设计中,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主动积极感兴趣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课堂驾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习惯于在课堂上引着学生走,这一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清涧县县教育局领导和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2016年3月23日,县教研室的领导和几位优秀的教学能手送教下乡来到我校,我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有专家的讲座,名师的现场观摩教学。纵观这几节课,名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名师在课堂上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激趣互动、知识拓展及学生素质培育贯穿始终,让我受益匪浅。
我听的第一堂课是省教学能手张勇老师的八年级英语,张老师的英语口语非常标准,授课氛围极强,让人听起来很享受,而且他语言亲切和蔼,消除了学生对陌生老师的心理隔阂,能有效带领学生一起走进课堂,通过简单明白的课堂语言,让学生由浅入深,我觉得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能深入的领会,从而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反观名师,是把三维目标进行内化,抓住重点要落实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在知识的传授和生成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达成目标。可以说,名师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围绕着确立的目标在展开教学的。
其次是县教学能手白晓梅老师的五年级英语,白老师在开课的环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意在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做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解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白老师注重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在简单的Warm-up 环节,名师能做到依旧知识带出新知
识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接收授课内容,做到“先学后教、师导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能通过教学活动中的语态、引导、评价、调控等方面使学生增加自信,一个个都大胆的表现了自己。
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名师的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进步和提高,教师有效地利用40分钟,学生学的轻松。所以,上课不能只看表面,那种表面上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气氛热烈的课,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收获效果无疑是失败的。说实话,每次在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我总是对城里孩子的素质羡慕不已,心里都想过:如果这样的孩子放在我手里,我一样会教的很好。但现在想来,恐怕不是这样的。名师在课堂上风趣机智的语言,亲切祥和的教态,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洞察力以及能将生成内化的应变能力,让我每每想起变心潮荡漾,这将是我今后教学中努力要做到的。
给我最大启发的是教研室的杨彩梅老师,一个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师,用她执着并丰富的教学经验教给我们授课方法,教给我们责任和技巧。让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合格上进的老师如何做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她送给我们的话:“做一个让学生崇拜的老师,培养让自己自豪的学生。”多么鼓舞人心的话,多么重的领悟啊!
总之,这次送教下乡活动,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
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
在我省中学语文界, 王延学是一个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经历似乎带一点儿“传奇”色彩。其学历并不高, 起点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 经过几十年的打拼, 他由农村中学到县一中, 再调入兰州女子中专, 以出色的业绩在人才密集的省会城市兰州被评为中学特级教师, 此一奇也。
他没有任何行政职务, 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草根”, 却被授予许多学术头衔, 如: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金城名师, 甘肃省特级教师, 甘肃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质量评价专家, 甘肃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专家,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评审专家等等, 此二奇也。
他自从走上中学语文教师岗位以来, 在省内外各种语文报刊发表文章1600 余篇, 主编、参编《古典诗歌鉴赏》《中外小说选读》《经典影片欣赏》《中考完全解读》《高考攻略》等语文教学与研究用书百余本, 出版《阅读新方案》《名师教你写作文》《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等专著多本。近年涉足随笔写作, 出版有散文集《用诗意的心情生活着》《让每一个日子都看见欢喜》等。这些丰硕成果在我省教育界可谓出类拔萃, 在省中语界堪称独占鳌头, 此三奇也。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成功的背后总伴随着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王延学老师成功的秘诀就是六个字:勤奋、刻苦、用功。从25 年前至今, 他几乎每天都要阅读, 书籍是他最好的伙伴;他每周都要写一篇文章, 有时甚至两三篇。“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长期坚持不懈, 才能做出惊人的成绩。笔者几年前曾与王老师合作共事, 从他身上, 我们感受到这种神奇的力量。他虽刚步入知天命之年, 却已是白首皤然, 形体瘦弱, 颇似一位垂暮老者, 知情人都说这是其多年苦学力文所致。笔者有感于其人其事, 曾吟诗以赞之曰:“青灯黄卷膏移晷, 树蕙滋兰暑易寒。老圃躬耕贫且乐, 繁枝硕果满青山。”
创建学习型工作团队
兰州市王延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3 年11 月。工作室由领衔名师、核心成员、特邀嘉宾、学术顾问组成。根据成员构成状况, 工作室确定了课堂教学研究、初一新教材研究、中考命题研究、读写结合研究、高中选修课研究、课题研究、送教下乡、校本教材开发等八项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王延学老师认为, 教学研究必须源于实践, 唯有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并寓于反思之中, 才能产生巨大的生命能量, 犹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所提出的要对实践反思、要在实践中反思、要为实践反思。
工作室成立后, 王老师致力于把一个人的力量转换成团队的力量, 用团队去影响周边, 使更多的人参与和受益, 使教学研究更有实践性和穿透力, 使它成为广大教师共同成长的一个园地。
名师工作室实质上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先生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共同理念有:
1. 所有成员都应有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力, 都想继续学习;2. 学习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 每个人掌握的新知识都能在组织中共享;4. 把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组织的发展、组织的价值实现相结合。几乎所有的名师工作室都对成员提出了要学习的要求, 如规定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 听取专家讲座, 写读书笔记等, 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必要手段。但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不能停留于此, 它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机制和策略。
一是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吸取专业营养。作为一名特级教师, 王延学老师努力把自己的成长历程、工作经验、教育思想等呈现给自己工作室的成员。让大家在学习、分析、总结、提升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而工作室又是一个开放的团队, 金城名师、语文界的精英、全国的教育专家, 都是工作室的宝贵资源, 实现了名师引领下的专业成长。
二是课例研修。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起始点, 王老师不时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展开行为干预, 引导基层教师以真实的教学实践为研究载体, 让教师在自己的课堂情境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让基层教师在互动、建构中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是资源建设。增强对于实践策略的理性认识。提倡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阅读经典、反思总结、网络互动和课题研究等, 为工作室持续发展和进步提供有效的资源。
王老师认为, 教师, 尤其是语文教师, 首先是一个读书人。唯有多读书, 才能博古通今, 进而引领学生走进魅力多姿的语文天地, 不断点燃灵感的火花。把读书与教育研究结合起来, 用读书指导实践, 用实践深化读书, 并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 使读书、写作、实践、思考成为一种需要, 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 那么, 教师的精神生活就会充实起来, 职业智慧就会增长起来, 教育生命就会精彩起来。
平时, 王老师注重积累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而后写成有感而发的文章。每参加完一项活动, 他都会写出一篇有份量的学习随笔。2015 年4 月, 参加完“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 他写了篇《江南春天的约会》, 分“学术的聚会”、“听葛水平讲故事”、“结识两位青年教师”、“认识黄厚江”等四部分;2015 年10 月, 参加完嘉峪关市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大教研活动, 他写了篇八千多字的学习笔记, 字里行间中浸透着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研究的老教师的炽热情怀。
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 王老师以自己的好学、高效影响工作室的成员。在他的引领下, 工作室成员养成了学习的习惯、书写教学随笔的习惯。
“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后, 工作室成员———兰州市三十一中的张雪莲老师在学习心得中总结出自己的四大收获:其一, 作文教学要以认知规律为基本依据;其二, 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指导学生写作;其三, 教会学生“入格”的同时, 鼓励学生“出格”;作文教学要“术”与“道”相结合。
参加完嘉峪关市教育局组织的“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大教研活动后, 陈芳老师在其《秋意正浓时》的学习心得中, 这样总结自己的收获:第一, 语文课应该有强烈的目标意识, 不能上哪儿算哪儿;第二, 语文课堂应该紧扣文本, 做到收放自如, 并且还要挖掘一些语文的东西;第三, 语文课要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因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对学习语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 语文教师要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合理地取舍教材;第五, 语文课堂还是有一点朗朗的读书声和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声音比较好。
“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为了提高工作室成员教学研究的能力, 工作室还不定期地请相关专家到学校作讲座。近两年来, 王延学工作室先后请甘肃省课程教材中心王磊老师到兰州女子中专作校本教材开发指导, 请兰州市教科所课题室姜竹青主任到兰州十中作课题研究指导讲座, 请兰州市教科所课题室孙志刚老师到兰州女子中专作课题申报的培训。这一系列的培训, 不但工作室成员受益, 所在学校的老师也收获颇多。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成长
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认识了课堂教学, 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教学, 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王延学老师一再强调:工作室成员首先应该是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是最有教学水平和教学实力的人。这就需要自己有较高的理论修养与不可或缺的实践经验, 既有教学的能力又有深厚的学养。唯其如此, 指导教育教研, 教师们才信服;即使讲座,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类似空谈的讲座, 而是“讲做”, 即既讲又做。唯其如此, 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 才会有说服力, 工作室的工作才会有成效。
王延学老师和他的工作室成员一直关注教学实际问题, 致力于破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每个教师都知道教学中重难点的重要性, 为此有的学校还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排查”出教学中每个阶段的重难点, 这样教学的时候就会重点突出。王老师认为, 仅有这些还不够, 还要研究出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些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同时不能加重师生负担, 要让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课堂上不能整节课让学生坐着不动, 更不能让教师一讲到底, 即使讲得非常好, 也是不允许的。只有让学生“动”起来, 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气调动起来, 也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快乐指数大幅度提升。
依据这一教学理念, 张雪莲老师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的教学中, 以“问题教学法”为载体, 巧妙地将朗诵教学贯穿其中, 并伴有适时的学生点评, 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 让课堂更富语文味, 赢得了师生的好评, 此课的教学片断实录, 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刊载。
从教育史可以了解到, 教育家最初只是一个普通老师, 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他们与一般教师的区别是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研究教育, 于是在教育的过程中, 自己也获得发展, 最终成为教育家。从这个意义上讲, 学校是教育家的摇篮。
王延学老师和他工作室团队, 根植于学校, 立足于本职, 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张雪莲老师经过多方查阅资料、调查论证, 申请立项了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高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验研究”。王延学老师认为, 合作学习是以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等为理论基础, 以目标设计为先导, 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 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以短时、高效、愉快为基本品质的教学组织形式。经过不断地实践、研究, 课题组归纳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高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使学生学习更有自主性, 成绩也有明显的提高, 2015 年9 月, 这一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并被评为“优秀”。
为解决古典诗歌阅读教学这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高贤山老师申报了省级规划课题“利用网络‘教学空间’进行‘初中阶段中国古典诗词阅读教学’校际协同设计的实践研究”。该课题旨在通过与对口的教育协作校合作, 开展深入系统的专题研究, 探索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和课改理念指导下, 利用网络空间, 形成校际之间甚至更大范围的协同教学, 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更大范围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优质教学,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消除校际差异, 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在西北师范大学课题组团队的指导下, 在城关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 全体课题组成员不懈努力,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项目学习渐入佳境, 逐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1. 课堂的改变。传统的古典诗歌阅读赏析教学由原来的“内容少、进度慢、课时费、效果差”逐渐向“范围广、形式活、探究深、效果好”转变。2. 学生的改变。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主体地位得到明显的体现;3. 教师的改变。角色从主讲向主导转变, 从原来的课堂中的权威变为合作者中的首席;在行动上, 从大包大揽式的保姆变为后台的服务者和指导者, 解放了传统课堂中包办一切的繁重压力;在能力方面, 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项目设计方面、信息技术提升、反思总结和提炼等深度的教学研究方面。2015 年9 月, 这一课题通过省级鉴定。
与此同时, 陈芳老师参与的兰州市规划课题“高中作文教学的高效性研究”, 2015 年12 月通过鉴定。王延学老师主持的省级规划课题“兰州市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效性研究”正在研究之中。
“兰州市名师工作室活动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旨在对兰州市60 个名师工作室近年来的活动作出梳理, 总结、提炼卓有成效的活动形式, 从而切实发挥名师团队的引领作用, 为更多名师工作室的团队建设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其研究价值, 微观而言, 能给全市的名师工作室团队建设和作用发挥提供参考, 也能为全市进一步有效发挥这一团队形式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提供参考, 推进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和谐、优质均衡发展。宏观而言, 其研究作为一种探索, 也将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积累经验, 为全国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借鉴。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内容, 王老师归纳为三点:1. 探索名师工作室建设机制;2. 梳理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内容;3. 探索改进工作室活动的策略和方法。
王老师认为, 对于一名教师, 教学研究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 每位教师都应该有教学研究的自觉意识, 都应该把教学研究作为常态的生活方式, 小到一节课、一个反思、一次批改学生作文等, 都可以将其视为“微课题”研究, 并在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一以贯之。在日常教学中, 与学生互动中, 与同行交流中, 问题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关键是教师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 要善于捕捉和提炼。许多教师往往找不到需要研究的问题, 还有许多教师看不起小问题, 觉得问题太小体现不出研究的学术价值。其实, 问题小并不等于价值小, 小问题同样可以做出大成绩。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与研究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善于学习的教师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研究能力。每个人的研究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加以弥补和提升。
采访中, 王老师告诉笔者, 他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争取每一个课题研究都能取得切实的成果。在参与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校园文学与新课标写作研究”时, 他编写了一套作文指导书《名师教你写作文》 (上、中、下三册) , 64.4 万字, 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接下来, 他又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重点规划课题“教师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研究”, 在此同时他又完成了散文集 《用诗意的心情生活着》,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之后, 他还参与了“女生与女性意识”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编写了《女性文学读本》, 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即便是个人课题, 他也认真对待, 他申报的“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个人小课题, 结题时佐证材料是一本《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在培训教师中彰显影响力
构建新的教研文化, 提高办学思想, 让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 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金城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对领衔名师的职责与任务做了这样的规定:“积极承担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与专题教学任务, 每年举办2 次以上的专题讲座。”王延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两年来, 王老师应邀作了五场不同内容的讲座。
不论是学术报告还是讲座, 王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宣讲他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新课改的有关精神。在王老师看来, 语文教学是一项育人工程。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 传承以母语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对学生的心灵、精神、人格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内化与生成。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 教授读书方法和学习规律, 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充分体现育人的功能。教师是“用教材教”, 不仅仅是“教教材”, 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体验与内化生成。
2014 年7 月19 日, 应榆中县教育局邀请, 王延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王延学围绕青年教师的精神成长, 给榆中县500 名青年教师作了题为“让每一个日子都看见欢喜”的专题讲座。讲座名称取自王老师出版的新书名, 讲座从头到尾紧扣“欢喜”。主体部分以“欢喜从何而来”设问, 分“来自有味的阅读”、“来自美丽的思考”、“来自及时的书写”、“来自努力后的收获”四层展开, 王老师以大量鲜活的事实作为支撑, 真实而有说服力地向参加培训的500 名青年教师阐述了阅读、思考、写作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为增强讲座吸引力, 提升讲座品位, 王老师在讲座的中间和结尾穿插了特意为这次讲座量身定做的配乐朗读《和女儿在一起的暑假》《让每一个日子都看见欢喜》 (由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朗诵艺术家临溪朗读) 。讲座的每一部分, 王老师都现身说法, 举出具体的案例, 这大大缩短了名师与青年教师的距离。王老师的讲座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切合培训对象的特点, 内容很有针对性, 环节设计有新意, 既给听讲的老师们带来内心的欢喜, 也给大家思想的启迪。
2015 年5 月31 日, 金城名师王延学与《创新作文》初中刊主编彭治旗应邀出席静宁“师生读书工程”之主编、名师进校园活动首场报告会, 王延学老师给静宁县中学语文教师作了《教育日志, 你写了吗》的专题讲座。
王老师由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故事提出了写教育日志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 这位仅活了52 岁的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何以会奇迹般地写出40部专著、600 多篇论文、约1200 篇儿童小故事?除了他对教育事业满腔热情的爱,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便是他一生都在思考, 都在记录。其中, 写教育日记就是他一生极重要的一个习惯。在《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王老师结合自身写作经历, 向在场老师分享了他写作教育日志的心得, 那便是写读书心得、写课后反思、写听课收获、写教研文章、写见闻感受、写心灵鸡汤、写旅途笔记、写亲情世界等。由于讲座内容针对性强, 切合教师需求, 所以对听讲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日志起到了切实的引导作用。
2015 年10 月17 日, 应嘉峪关市教育局邀请, 王延学名师工作室和卢卫东名师工作室参加了“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大教研活动, 王老师作了《我的命题研究之路》的专题报告。王老师认为:评价是教学改革的瓶颈。教学评价不应是教学的“指挥棒”, 而应是教学的“服务器”。他从测试理论的研究、测试命题的思考、测试形式的探索三个方面介绍了其在学业水平测试方面开展的实践与研究, 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坦言:“教育本身就意味着,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团队出力量, 也出智慧, 更出品质。当大家都有了团队意识时, 优秀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在兰州市众多的名师工作室里, 王延学名师工作室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团队, 主要成员也都来自普通中学。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团队, 两年来以饱满的激情、勤奋的努力、不懈的探索活跃在语文教学的前沿阵地上, 在教学、科研和培训青年教师等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送教下乡”活动学习心得
——逊河镇中心学校
关金萍
新学期开学初,我很荣幸地参加了“教师送教下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有专家的讲座,名师的现场观摩教学及与教育专家和名师的互动交流。纵观这几节课,名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引领能力及操作教学设备的娴熟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激趣互动、知识拓展及学生素质培育贯穿始终,对我的启发很大。同时,也让我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1、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体现
在三维目标的确立上,应该说我没有问题。和名师比,我觉得自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能深入的领会,从而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反观名师,是把三维目标进行内化,抓住重点要落实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在知识的传授和生成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达成目标。可以说,名师课堂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围绕着确立的目标在展开教学的。
2、教学思路的设计和课堂结构的安排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上一步步去落实,各个教师在这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我做的却不能尽如人意,显得层次凌乱,结构松散,教学目标不能得到落实,并且在引导学生时往往会出现老师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名师的课在开课的环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意在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做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解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谈话间也是在了解了学生大概的学习情况,为下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分析
知识点要靠教师去讲,但是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手段,是没有固定模式的。那种把关键词句罗列出来,让学生顺着老师的牵引,一句一句地学,一段一段去理解的方法,虽然条理清晰,知识点一目了然,但它最大的弊端是要点是教师给总结、提炼出来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学生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
过程中,没有体验知识形成的快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被动的,是教师给个拐棍然后被牵着走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知识的记忆当然不牢固。正因为这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造成学生思维不积极,探究不深入,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的现状。
名师在这方面做的和我们大相径庭,从始至终都没有给出本课的知识点,而是巧妙地把知识点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当中,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在活动中愉快地掌握了知识。一堂课下来,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4、教学效果上的分析
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名师的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进步和提高,教师有效地利用40分钟,学生学的轻松。所以,上课不能只看表面,那种表面上学生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气氛热烈的课,静下来想想,学生们就像在演一出教师导好的木偶戏,主角是老师,学生是老师手中的木偶,他们不需要去思考,行动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只要跟着做就行了。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能有什么发展呢?
上一节这样的课,教师们都说太累。是啊,我们的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备教材、备教参、查资料、制课件、“背”教案、“背”导语,演练各个环节,付出的辛苦是平时一节课的数倍,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不断地指挥学生,能不累吗?而成效却是微乎其微的,老师们厌倦是理所当然的。
说实话,每次在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我总是对城里孩子的素质羡慕不已,心里都想过:如果这样的孩子放在我手里,我一样会教的很好。但现在想来,恐怕不是这样的。
名师在课堂上风趣机智的语言,亲切祥和的教态,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洞察力以及能将生成内化的应变能力,让我每每想起变心潮荡漾,这将是我今后教学中努力要做到的。
2017年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小学语文工作坊(3)组织的送教下乡培训活动,此次活动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既领略到周所长独到的见解和教学策略,及三位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到了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浅薄与不足。接下来我就对这次培训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善于创设情境。
今天的观摩课上,我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标明确,能为教学服务。今天的课上我感觉到三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因而我也在课上发现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他们在上课时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口语交际的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北城小学的张静老师的导入课题,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为教学服务。在本次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课堂,利用新课改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它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展示自我的平台。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并没有做深入的思考和变革。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必须是个思考的实践者,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当好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提倡自主学习,但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是口语交际的主人,教师只是口语交际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今天的教学中,李红、杨春萍两位教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课堂上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引人入胜,氛围融洽,她们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灵活有的趣师生互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通过这次听课,我深刻的体会到这些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与众不同,也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原来可以如此的默契……看到三位老师精心设计的这四堂课,孩子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感触颇深,也发现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口语交际的魅力!
让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给予学生关心、理解、尊重与信任,真正地做好学生成长的精神关怀者吧!让这次培训能够真正的体现并运用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吧,学习告一段落,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使学生和自己都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我们观看了视频,听了专家讲座,观摩了多位老师的示范课。专家的讲座都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多位老师的示范课,给了我很多启发,确实感到受益匪浅。现将这次培训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对课堂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教学。通过学习,让我充分地认识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象我们农村的学生,普遍家长不重视,自己又不能正确地面对学习,调动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专家讲得好,知识的传授就象盐和汤一样,必须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才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了新的认识。好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他们乐于做的事情,而又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得到发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其次是转变学生观和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充分地尊重学生,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激励和表扬,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被尊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知识传授者,引导者,合作者,又是鼓励者。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学习,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一步步地获取知识,一步步地向前发展,使其终身受用,因此,教师要树立起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开阔了眼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获得了很多信息,开阔了视野。观看教育专家的讲座,认识理解教育教学新的动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还和同行的农村教师展开交流,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工作经历,因此解决了自己的许多困惑,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感到,有了这次培训这个交流平台,让自己看得更远,进步得更快。现在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没有发展前景,十年如一日地重复工作,缺乏成就感和新鲜感;有的教师在面对越来越调皮的学生、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时常常心灰意懒。在这个平台上,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许多困惑得到了解决,使自己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这只井底之蛙开阔了眼界。也帮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在思想、行动和实践工作上给了我切实的指导和鼓励。
经过培训,我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教学技能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理念和思想的更新
首先,教师们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终身培训的意识,不断更新观念,勤于学习,与时俱进,如果教师不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势必会被动挨打。
其次,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报告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我们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授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本篇文章来主要问题。听完专家的讲座,我带着这些问题,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去。
首先,我转变了自己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因为我深知,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其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归宿,失去了落脚点。
二、交流所获——我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
参加培训前,我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几乎是零,没有去认真的学习和思考,工作中只停留在自以为称职的位置上,其实我缺乏的还有很多。新形势新要求下的教师,必须具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培训、书籍材料及交流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当教师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及知识。
(一)教师的专业态度:
1、要有专业理想。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承诺,要致力于改善教育素质以满足社会对教育专业的期望,努力提高专业才能及专业服务水准。
2、要有专业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即由对教育功能和作用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光荣感与自豪感;道德的情操,即由于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而产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要有专业自我。对教学工作来说,教师的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工作效果。
以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实际的行动去实现,在学习当中,我要继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弥补不足,不断完善自我,我会将学到的内容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教育理论知识。
(二)专业知识:
教师应具备丰富的学科内容知识,不只是对课本上的内容的熟悉,一系列有关的知识要不断的
更新且熟练掌握,这样才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教学法知识,特指超出学科内容之外的有关教室组织和管理的主要的原则和策略,这技巧经验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能管理好才能教好;课程知识,特指掌握适用于教师作为“职业工具”的材料和程序,要了解课和改革的动态,认真学习好课和改革的要求与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自哪里?来自不断更新的教育理念,来自我们的不断发展的教育实践,来自我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学习,来自我们永不停息、充满爱的心灵深处。
能参加这次培训是一个难得的展的机遇,我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更好的发展自我,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为智慧、将理念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事例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学校领导提供给我继续学习的机会。并盼望以后能有更多、更广泛的继续学习的机会让我们年青教师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从而推进整个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心得三:暑假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心得四: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积极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面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能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必须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
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必须在课外大量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必须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必须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必须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必须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己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己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心得五: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与体会
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参加了这期培训班的培训和学习,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一下几点认识。
一、明确目标。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心得体会《初中英语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与体会》(http://)。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3、创造性运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4、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怎样能使学生动起来?(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灵活运用语言学习规律。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名师送教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名师培训心得体会11-11
名师研修培训心得体会11-17
名师研修培训个人心得06-03
名师课堂培训心得11-10
名师工作室培训心得07-12
“名师大篷车”英语培训心得体会10-25
全国教育名师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培训心得体会11-15
名师培训一年总结09-17
幼儿园语言领域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10-01
名师教育讲座心得体会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