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仓储供应链
供应链环境下的仓储管理优化
现代企业的物流配送领域中仓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率受到仓储人员、仓储设备和管理效率的影响。仓储出现在企业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中,其地位日益被重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现代企业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下,仓储管理逐步转为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而在企业物流战略的规划,越来越重视仓储的在全国布局,并形成了良好的态势。但在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存在诸多问题。
一、仓储管理问题
1.缺乏供应链整体观念
供应链是个整体,需要协调各方活动,才能取得最佳的运作效果。这需要整个供应链的环节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步调一致,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虽然供应链整体绩效取决于各个供应链的节点绩效,但普遍没有针对供应链系统的全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
2.片面理解对客户的服务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评价,而传统的订货满足率评价指标不能评价订货的延迟水平,这使得对用户服务的理解和定义各不相同,导致仓储管理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差异。
3.信息传递效率低
整个供应链分布在不同的组织部门,这些节点之间牵连着很多重要数据,如需求预测、库存状态、库存状态、生产计划等,各节点只有通过整合信息集成,实时传递,才能高效的响应客户需求。但各组织间的相互协调涉及到了诸多利益群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不透明,结果导致企业未来安全不得不维持较高的库存,以致企业绩效和利益减少。
4.库存控制策略简单
传统企业仓储管理中的库存控制策略,多数是面向企业,数据来自企业内部,没有体现供应链的管理思想。无法从供应链角度保证供应链运行的连续性和不确定性需求。
5.产品的过程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上库存的影响
现代技术促使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效率。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由于没有考虑库存的复杂性最终又被供应链上的存成本抵消;影响的因素除了固定成本、物流成本外,还包括仓库投资、订单相应时间等。
二、仓储管理的优化措施
1.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
仓储系统布局设计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这需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多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改造为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顺便提一下,目前的市场上的可移动铝结构仓库对于仓储管理系统的布局、调配有很好的补足作用。
2.库存最优控制
这需要确立仓库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目标。如果是成本中心时,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追求合理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利润中心,则除了服务质量、运营成本外,更关心利润,因此仓储管理还包括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同样,可移动铝结构仓库除能降低初期投资外,在企业运营成本和效率提升过程中也起到积极作用)
3.仓储作业操作
深圳市雅上篷房技术有限公司
仓储作业的操作是最基础部分,这需要对仓储操作进行信息化管理。根据确定的控制目标和管理模式落实操作流程并与众多专用仓储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相衔接。
系统需求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库管理系统是在仓库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 对仓库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 保证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录入的速度和准确性, 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 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同时, 通过科学的编码, 还可方便地对物品的批次、保质期等进行管理。
新的仓储管理系统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具有通常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管理、数据查询、统计管理等功能;通过引入RFID技术能够提高货品查询的准确性;通过引入RFID技术能够提高在库盘点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帮助企业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系统的运行能够加快货品出进货速度, 从而增大库存中心的吞吐量;能够给管理者与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库存信息;能够对库存信息自动化收集, 从而实现库存管理的无纸化作业。
根据以上需求,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应具有仓储作业全过程自动化;仓储信息即时、有效反馈;R F I D电子标签数据的更新、采集和存储, 便于与企业其他系统集成, 便于维护和可扩展等五项基本功能。
系统架构分析
目前, 常用的系统架构主要有两种即:C/S架构与B/S架构。C/S结构的优点在于:在数据处理速度上B/S快, 使得C/S更有利于处理大量数据。C/S技术可以设计灵活的操作界面, 从而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化要求。C/S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在CS/中, 客户端有一套完整应用程序, 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 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C/S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
B/S结构也具有自己的优势:B/S架构的信息发布、数据的收集速度快;数据共享容易实现。B/S架构对前台客户机的要求低, 可以避免盲目进行硬件升级造成的巨大浪费。B/S模式的结构易于扩展, 并且具有更强的信息系统集成性。
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 并结合C/S结构的成熟性与B/S结构的先进性, 本系统采用C/S结构与B/S结构相结合的体系结构。
在仓储业务内部, 考虑到业务的繁杂性和繁重的客户端计算, 采用C/S结构进行系统内部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并且, 在客户端安装客户端软件可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 防止外界的入侵。B/S模式则主要用于加强仓储管理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的交互, 以及公共信息的发布和查询, 从而提高数据在供应链中的共享性。
在C/S结构部分,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仓储管理系统中, 以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处理。为了实现RFID系统与仓储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以及全过程跟踪与监督, 本系统将C/S结构分为三层结构。
第一层是数据采集层, 主要是通过RFID设备自动采集数据, 包括库位电子标签、货物电子标签、无线RFID数据采集终端、自动引导车等。
第二层是数据转换层, 即通过无线通信技术, 把采集来的数据转换后传递到服务器端, 包括无线接入设备和RFID中间件。
第三层是数据管理层,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管理, 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网络服务器等设备和仓库管理系统软件。
系统功能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利用RFID技术的优势, 可以强化企业仓储功能, 优化作业流程, 灵活配置项目, 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数据分析依据。通过分析, 将RFID技术与企业仓储作业流程相结合, 将新系统功能划分为六大模块:系统管理、基本数据管理、仓储管理、RFID动态管理、统计分析和财务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管理、角色管理、预警管理三大功能。合同管理可以进行对合同的查询、增加、修改和作废管理。角色管理可以将系统的操作权限关联到不同的角色中, 并将角色分配到具体的操作员, 实现对操作员的权限管理。预警管理主要对仓库容量、库存货物量和产品保质期进行预警。根据不同的仓储类型, 对仓库的库存预警条件进行设置和监控。仓库容量预警, 对仓库空闲容量的高低进行预警。库存货物量预警, 对客户货物在库存中存货数量进行预警管理, 主要是对货物在库存中的最低库存值和最高库存值进行预警管理。保质期预警, 对货物的保质期进行预警管理。
基本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客户信息管理、员工信息管理、仓库管理、库位管理、货物管理、设备管理六大功能。客户信息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客户信息。员工信息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员工信息。仓库管理可以对仓库的名称、承重能力、容积、类别、成本费用等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和作废功能的处理。库位管理包括库位类型管理、库位规则管理和库位预约。通过库位类型管理可以对仓储货位信息进行增加、保存、修改和作废功能处理。通过库位规则管理可以对仓储货位分配规则进行增加、保存、修改和作废功能处理。通过库位预约可以对库位预约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管理。货物管理包括货物类别维护和货物档案管理。通过货物类别维护可以新建、保存和删除货物类别。通过货物档案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和删除货物的详细信息, 对货物档案进行管理。设备管理包括消耗类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管理和电子设备管理。对仓库设备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的处理。
库存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管理模块, 负责对整个仓储流程进行控制, 其功能模块包括:入库管理。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采购部门签订的采购合同转换为预入库单;根据预入库单, 查询库位空余情况, 确定有足够库位, 并安排库位;货物入库时将货物明细单与预入库单核对, 检查有无输入的错误或遗漏等, 货物的品名, 数量等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准许入库。
货物盘点管理。包括盘点计划制定、盘点单制作、盘点报告单制作等功能。通过此项功能可以进行新增、审核、查询盘点作业等操作。
异动数据管理。异动数据是指托盘在库期间承载物品数量增减变动的数据, 主要是针对在库物品不满整托盘需要进行调整时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变动。主要处理托盘中物品数量增减情况, 及时更新托盘电子标签中物品的数据信息, 同时更新相应的数据信息。
出库管理。该模块最重要的功能是对出库货物的审核。系统需对出库货物进行仔细审核, 将出库通知书及货物明细与由手持式RFID阅读器读取的货箱上电子标签内的货物信息对照, 看有无输入的错误或遗漏等, 货物的品名, 数量等是否一致等, 若一致, 则利用设施设备及仓库区域规划系统确定出库月台, 并由叉车完成装车作业, 将实际作业进度及其他修正数据输入备用数据库, 作为出库数据库的加项、库存数据库的减项, 并打印出库凭证单据及各类实际工作报表。
报损管理。通过此项功能可以生成货物报损单, 对其是否已处理的状态进行查询、修改等操作。
RFID动态管理。本模块包括对待管理的物流对象基本信息的安装、植入, 同时利用读写装置对其RFID标签内所存储的信息进行跨空间的采集、流通, 然后通过数据转换层传入整个物流信息系统数据库。本模块是整个RFID物流信息系统的运行基石, 同时承载着信息流转和传递的载体功能, 为后续各模块的良好运转起着维系的功能。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模块主要对日常业务进行汇总分析, 包括:费用统计、业务统计、产品统计、客户统计。
【关键词】电子商务;仓储物流;模式分析;物流活动;网上交易
和传统的商务模式比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电子商务的主要是通过电信网络所从事的流通和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指网上的各种交易活动,同时也包括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宣传活动、寻找商机、增加产品价值等各类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仓储物流模式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仓储物流配送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以下结合实践重点分析了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现代仓储物流发展模式的概念和基本特点,以及电子商务模式下仓储物流的主要模式和选择策略。
1.仓储物流的概念分析
仓储物流是一种物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是利用库房、场地进行货物的保管和配送。仓储是物流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是物流运作的一个关键点,对于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仓储物流和传统意义的仓库有着很大的差别,现代仓储物流是在有形和无形场所,利用现代技术对物品进行的库存、分拣等物流活動。进行仓储物流管理主要是为了提升公司的服务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优化整条物流链,提升电子商务企业自身的运营效率。
2.电子商务环境下仓储物流的特点分析
2.1信息化
仓储物流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同时仓储物流信息的收集也表现出数码化的特征,在进行物流信息的处理方面也表现出计算机化和电子化,在物流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呈现出实时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信息化和智能化是现代物流发展中的重要特征。
2.2柔性化
柔性化主要是指现代仓储物流业必须要适应顾客的生产和流通需求,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坚持以顾客为中心。在实践中要想真正的实现柔性化的管理,就需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依据消费者的需求灵活的组织和实施仓储物流的作业,同时要以柔性的仓储物流系统作为基本的配套,这样才可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仓储物流的需求。
2.3一体化
电子商务的仓储物流由原来的物流和商流分离的模式发展到信息流、物流、商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结合。物流和商流以及资金流在信息流的指令下进行运作,提供可靠的、安全的仓储物流服务模式。
3.电子商务环境仓储物流的主要模式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物流的配送问题,完善仓储物流的配送方式是电子商务发展在新时期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企业自营仓储物流模式是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采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物流模式,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组建起独立的仓储物流中心,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这种模式较为适合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型企业。但目前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除了采取企业自营的方式之外,对于中小企业也可以探索其他形式的仓储物流模式,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
3.1企业自建仓储物流
自建仓储物流模式是电子商务企业为了满足自身对于物流业务的需求,自己建设的仓储系统,这包含了企业自身投资购置仓储的设备,配置必要的仓储人员,开展自主的管理和经营等等。企业自建仓储物流有利于强化对于货物仓储的控制能力,可以使得企业的仓储物流完全的服务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同时自建仓储物流也能够有效地的提升企业的形象,从长远来讲能够为企业节约必要的物流成本。但是仓储物流中心因为投资比较大,建设的周期也比较长,往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
3.2第三方仓储物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在欧美发达国家所兴起的一种物流模式,这主要是指物流劳务的供应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仓储服务的专业化的物流模式。第三方仓储物流模式强化了分工协作,并且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效率要高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仓储部门,具有专业化和低成本的一些优势,所以近年来一直受到物流行业的关注。在实践中第三方仓储物流的专业化能够很好的消除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各种顾虑,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关注自身的网络商品,这能够很好的降低企业的物流仓储和配送成本。但目前第三方仓储物流在我国发展的并不完善,很难满足企业对于仓储物流的现实需求,所以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将一部分的物流交给第三方仓储物流去也去运作,剩下的部分由自己来单独来完成,以此来降低物流过程中的风险。
3.3仓储物流联盟模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所在地的分散和运输的远距离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普通的情况,一个企业不管它有多么的强大,其物流网络也不可能覆盖所有地区。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之间的仓储联盟可以很好的解决单个物流企业网络覆盖的问题,增强了仓储物流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有效的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但是这种模式的建立需要参与的物流企业之间互相的信任,能够及时的开展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另外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应该确定合作的原则和利润的分配问题,这是物流仓储联盟能够长期发展和存在的基础。
4.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物流模式比较与选择
依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子商务企业的仓储物流和传统的企业有着比较大的差别。电子商务企业在选择仓储物流模式时一般考虑两个主要的关键要素。首先是成本优势,其次是企业自身对于仓储物流的管理能力。企业的仓储物流能力主要是指企业自己管理仓储物流运作系统的能力;成本的优势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企业在选择某一种物流模式的时候,成本相对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优势程度。
当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物流管理的能力比较强、物流成本的优势比较大的时候,这就说意味着该电子商务企业的仓储物流服务能力比较强,企业的资金实力比较强,企业有能力建立属于自身的仓储物流体系。当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时候,企业可以采取自建仓储物流的方式进行物流的管理,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电子商务企业也应该建立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仓储物流团队,最大限度的利用仓储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自建仓储物流的优势,放大规模效应。
当电子商务企业仓储物流管理能力还比较弱的时候,而且物流成本比较大的时候,此时企业对于物流的控制力不足,而且仓储物流服务的水平会比较低,企业资金实力较为一般,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不具备自建仓储物流的实力。此时电子商务企业就可以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电子商务企业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密切的信息沟通,最大限度的减少可能存在的风险。
如果电子商务企业仓储物流的管理能力不足,并且物流所能覆盖的范围有限,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考虑采取仓储物流联盟的模式。仓储物流联盟是将企业所有的仓储物流业务开展集中的管理,企业不需要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集中后的仓储物流能够产生单个企业仓储物流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但是电子商务企业同样需要注意和仓储物流联盟的信息沟通。
5.小结
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仓储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子商务所构造的全球化网络,使得生产者、消费者之间通过物流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促进了社会的健康发展。仓储物流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快速的获得商品流通的信息,可以掌握客户的相关资料,进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撑。仓储物流的不断发展,得益于电子商务企业的不断壮大,而仓储物流的不断优化,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金厚兵.基于wifi定位的仓储物料管理系统研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7).
[2]郭春阳,段延梅.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发展策略分析[J].北方经贸,2013(07).
[3]王艳玮,王拖拖,常莹莹.生鲜农产品网上超市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3(04).
[4]TurbanE,etal.ElectronicCommerce:AManagerialPerspective5thEdition)[M].London:
PearsonEducation,2010.
“仓” 即仓库, 为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的总称, 可以是房屋建筑、洞穴、大型容器或
特定的场地等, 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
“储” 即储存、储备, 表示收存以备使用, 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
仓储就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
仓储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仓储是产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因订单前置或市场预测前置而使产品、物品暂时存放。它是集中反映工厂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围绕着仓储实体活动,清晰准确的报表、单据帐目、会计部门核算的准确信息也同时进行着,因此仓储是物流、信息流、单证流的合一。
仓储合同
仓储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保管人(又称仓管人或仓库营业人)为存货人保管储存的货物,存
货人支付仓储费的合同。
仓储业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保管业中发展、壮大起来的特殊营业。近代以来,仓储业日渐发达,原因就是随着国际及地区贸易的扩大,仓储业能为大批量货物提供便利、安全、价格合理的保管服务。因此仓储合同不再作为一般的保管合同来对待,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有名合同在合同法中加以规定。
仓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保管人必须是具有仓库营业资质的人,即具有仓储设施、仓储设备,专事仓储保管业务的人。这是
仓储合同主体上的重要特征。
2.仓储合同的对象仅为动产,不动产不可能成为仓储合同的对象。
3.仓储合同为诺成合同。仓储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
4.仓储合同为不要式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5.仓储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保管人提供储存、保管的义务,存货人承担支付仓储费的义务。
6.仓单是仓储合同的重要特征。
仓储的基本经济功能
1.整合 装运整合是仓储的一个经济利益,通过这种安排,整合仓库接收来自一系列制造工厂指定送往某一特定额的材料,然后把它们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其好处是,有可能实现最低的运输费率,并减少在顾客的收贷站台处发生拥塞,该仓库可以把从制造商到仓库的内向转移和从仓库到顾客的外向转移都整合成更大的装 运。为了提供有效的整合装运,每一个制造工厂必须把该仓库作为停货运储备地点 或用作产品分类和组装设施。因为,整合装运的主要利益是,把货票小批量装运的物流流程结合起来联系到一个特定的市场地区。整合仓库可以由单独一家厂商使用,也可以由几家厂商联合起来共同使用出租方式的整合服务。通过这种整合方案的利用,每一个单独的制造商或托运人都能够享受到物流总成本低于其各自
分别直接装 运的成本。
2.分类和交*站台 除了不对产品进行储存外,分类和交*站台的仓库作业与整合仓库作业相类似。分类作业接收来自制造商的顾客组合订货,并把它们装运到个别的顾客处去。分类仓库或分类站把组合订货分类或分割成个别的订货、并安排当地的运输部门负责递送。由于长距离运输转移的是大 批量装运,所以运输成本相对比较低,进行跟踪也不太困难。除涉及到多个制造商外、交*站台设施具有类似的功能。零售连锁店广泛地采用交*站台作4k来补充快速转移的商店存货。在这种情况下,交*站台先从多个制造商处运来整车的货物;收到产品后,如果有标签的,就按顾客进行分类,如果没有标签的,则按地点进行分配;然后,产品就象“交*。—词的意思那样穿过“站台”装上指定去适当顾客处的拖车;一旦该拖车装满了来自多个制造商的组合产品后,它就被放行运往零售店去。于是,交*站台的经济利益中包括从制造商到仓库的拖车的满载运输,以及从仓库到顾客的满载运输。由于产品不需要储存.降低了在交*站台设施处的搬运成本。此外,由于所有的车辆都进行了充分装载,更有效地利用了站台设施,使站台装载利用率达到最大程
度。
3.加工/延期 仓库还可以通过承担加工或参与少量的制造活动,被用来延期或延迟生产。具有包装能力或加标签能力的仓库可以把产品的最后一道生产一直推迟到知道该产品的需求时为止。例如,蔬菜就可以在制造商处加工,制成罐头“上光”。上光是指还没有贴上标签的罐头产品,但它可以利用上光贴上私人标签。因此上光意味着该产品还没被指定用于具体的顾客,或包装配置还在制造商的工厂里。一旦按到具体的顾客订单,仓库就能够给产品加上标签,完成最后一道加工,并最后敲定包装。加工/延期(processing/postponement)提供了两个基本经济利益:第一,风险最小化,因为最后的包装要等到敲定具体的订购标签和收到包装材料时才完成;第二,通过对基本产品(如上光罐头)使用各种标签和包装配置,可以降低存货水平。于是.降低风险与降低存货水平相结合,往往能够降低物流系统的总成本。即使在仓库包装成本要比在制造商的工厂处包装更贵。4.堆存 这种仓储服务的直接经济利益从属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对于所选择的业务来说储存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草坪家具和玩具是全年生产的.但主要是在非常短的一段市场营销期内销售的。与此相反,农产品是在特定的时间内收获的、但底层的消费则是在全年进行的。这两种情况都需要仓库的堆存(stockpilling)来支持市场营销活动。堆存提供了存货缓冲,使生产活动在受到材料来
源和顾客需求的限制条件下提高效率。
仓储管理八部曲
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才能很好地发挥仓储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第一部曲:追
仓储管理应具备资讯追溯能力,前伸至物流运输与供应商生产出货状况,与供应商生产排配与实际出货状况相衔接。同时,仓储管理必须与物流商进行ETD/ETA连线追溯,分别是:ETD(EstimatedtoDeparture)——离开供应商工厂出货的码头多少量?离开供应商外包仓库的码头多少量?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载具离开出发地多少量?ETA(EstimatedtoArrival)——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载具抵达目的地多少量?抵达公司工厂的码头多少量?抵达公司生产线边仓多少量?与VMIMin/Max库存系统连
线补货状况。
第二部曲:收
仓库在收货时应采用条码或更先进的RFID扫描来确认进料状况,关键点包括:在于供应商送货时,送货资料没有采购VPO号,仓库应及时找相关部门查明原因,确认此货物是否今日此时该收进;在清点物料时如有物料没有达到最小包装量的散数箱时,应开箱仔细清点,缺认无误,方可收进;收货扫描确认时,如系统不接授,应及时找相关部门查明原因,确认此货物是否收进。
第三部曲:查
仓库应具备货物的查验能力,对于甲级物料(只有几家供应商可供选择的有限竞争市场和垄断货源的独家供应市场的A类物料)特别管制,严控数量,独立仓库,24小时保安监控;建立包材耗材免检制度,要求供应商对于线边不良包材耗材无条件及时补货退换;对于物料储存时限进行分析并设定不良物料处理时限。
第四部曲:储
物料进仓做到不落地或至少做到(储放在栈板上,可随时移动),每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散数箱或散数箱集中在一个栈板上,暂存时限自动警示,尽量做到储位(Bin-Location)管制,做到NoPickList(工令备捡单),不能移动!
第五部曲:拣
拣料依据工令消耗顺序来做,能做到依灯号指示拣料则属上乘(又称PicktoLight),拣料时最好做到自动扫描到扣帐动作,及时变更库存信息告知中央调度补货。
第六部曲:发
仓库发料依据工令备拣单发料、工令、备料单与拣料单应三合一为佳,做到现场工令耗用一目了然,使用自动扫描系统配合信息传递运作。
第七部曲:盘
整理打盘始终遵循散板散箱散数原则。例如1种物料总数103个,是10箱(每箱10个)加3个零数,在盘点单上盘点数数方法应写成10箱×10个+3个=103个。对于物料要进行分级分类,从而确定各类物料盘
点时间,定期盘点可分为日盘/周盘/月盘;日盘点搭配MoveList(库存移动单)盘点;每月1号中午12点结帐完
成的目标要设定。
第八部曲:退
摘要: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是中海油集团公司内的专业物流供应商,多年来,其一直为海上勘探生产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为发展仓储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现开发一套电子展板系统,包含库房可视化、库房布局、班组介绍、人员结构、8S展示、入库须知、作业流程以及物资展示等多个模块,其实现的仓库物资可视化、班组展示、人员展示、规章制度展示等功能为客户和库管员带来了诸多便利,提高了企业形象。
关键词:仓储管理;可视化;电子展板
中海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海上油田开发及生产的后勤保障服务,包括物资管理、物资配送、码头服务等环节。作业中心下属仓储分公司为甲方单位提供库房、场地等资源并负责物资及设备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能包括:物资验收入库、物资出库、物资仓储管理、SAP账物及资料管理等工作。作为一家专业化物流企业,中海油物流公司已经实现了仓储信息化管理。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水平,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之上,开发电子展板系统并在库房内配置触摸显示屏,实现仓储初步的可视化管理,使库房具备更深层次为客户提供仓储管理服务的能力为目前企业发展的目标与初步方向。
一、电子展板系统介绍
钻完井库电子展板系统主要由库房可视化、库房布局、班组介绍、人员结构、8S展示、入库须知、作业流程以及物资展示等模块组成。
(一)人员结构其可以展示现有仓库人员简历,各类物资负责人与联系方式,方便客户快速准确找到库房人员。
(二)班组介绍主要介绍班组职能,以及所管理的物资基本情况;在实施的班组中,还将该班组的近期获奖情况进行展示,提高班组形象。
(三)库房布局将库房地图放置于系统内进行展示,方便客户对库房进行了解,方便参观者进行更快、更好、更直观的认识该库房。
(四)8S可视化8S可视化是将该库房的日常8S管理过程与管理成果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日常8S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
(五)入库须知将公司入库管理规范以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展示,可以为供应商、物流商的物资入库更加合规、快速。
(六)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出库作业、盘点作业等日常作业的流程展示,方便客户、参观者更好的了解仓库的日常工作。(七)物资展示仓库日常管理物资展示与介绍。因所在仓库为中海油自用物资仓库,日常存储物资为石油勘探开发中所使用的钻完井物资,其专业性较强,所以为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需要仓库库管员对日常所管理的物资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包括不同物资的用途、使用频率、仓储要求、保养注意事项等
(八)库存可视化将库房内的物资以电子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共包括库区、库房、货架区、排、货位多级,日常可对库房内物资进行查询,并可通过物资的货位、名称、型号等参数对物资进行查询与快速定位,方便客户对物资进行监控以及库管员对仓库内物资进行精细化管理。
二、电子展板在油田仓储管理中的意义
(一)实现了基于库房立体图的物资可视化展示
该系统将现有库房进行3D建模,并与物资库存可视化相结合,实现了库房内物资的可视化展示,可实现:库房物资的可视化展示与查询,可实现物资的库存、数量、位置查询;基于物资名称、物资编码、货位号的查询与定位;空货位的时时提醒,便于提高上架效率。系统运行后,材料员、库管员可立即对库房内物资数量、位置进行查询,货位有无货物动态变化,方便使用者立即对物资进行检查、收发货等。
(二)利用触摸屏为载体,增强展示效果
该系统利用40寸触摸屏为硬件载体,并将软件进行适应性调整,方便使用者可以利用简单的手指操作便可查询库房物资情况、查询物资货位、钻采知识介绍等内容。
(三)建立钻完井知识分享平台,提高库管专业业务能力
钻完井电子展板系统内设有物资展示模块,内有钻完井物资专业知识讲解,使库管员可以了解自己所管物资的用途、结构以及使用顺序等,提高库管专业能力;同时,物资展示模块还是一个分享平台,大家可以上传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共同增强专业水平。
(四)实现了库房规则制度、人员信息的动态展示,规范日常行为,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在入库须知、人员结构、班组介绍等模块,可直观的浏览目前钻完井库的人员信息、库房信息、入库须知等关键信息,使用者可迅速清楚的了解目前该库房的所存物资、人员分工等,方便后续工作的迅速展开,提高了效率。供应商、承包商等也可迅速了解库房规定,规范自身行为,从多个角度提高管理水平。
三、总结
1、上海贝尔面临的供应链管理问题
中比合资的上海贝尔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现代通信产业的支柱企业,连续名列全国最大外商投资企业和电子信息百强前茅。公司总注册资本12050万美元,总资产142亿元,现有员工4000多人,平均年龄29岁,72%以上的员工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拥有硕士和博士生500余名,其中科研开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8亿元。
上海贝尔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通信网络及其应用的多个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来,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和海外的营销服务网络,建成了世界水平的通讯产品制造平台。公司的产品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传统产品:指S12系列程控交换机系列;(2)新产品:相对S12产品而言,由移动、数据、接入和终端产品构成;产值比例约为8:2。
上海贝尔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建设状况尚可,例如,有良好的内部信息基础设施、ERP系统、流程和职责相对明晰。但上海贝尔与外部供应链资源的集成状况不佳,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运作管理模式,而并没真正面向整个系统开展供应链管理。从始,全球IT产品市场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但基础的元器件材料供应没及时跟上,众多IT行业厂商纷纷争夺材料资源,同时出现设备交货延迟等现象。由于上海贝尔在供应链管理的快速反应、柔性化调整和系统内外响应力度上有所不够,一些材料不成套,材料库存积压,许多产品的合同履约率极低,如:20上半年普遍履约率低于70%,有的产品如ISDN终端产品履约率不超过50%。客观现状的不理想迫使公司对供应链管理进行改革。
2、上海贝尔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战略
电子商务是一种未来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拓展市场的有效方式,同时,它也为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产生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其核心是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
上海贝尔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重点分别是供应商关系管理的E化、市场需求预测的E化、外包决策和跟踪控制的E化和库存管理战略的E化。
(1)供应商关系管理的E化
对上海贝尔而言,其现有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式是影响开展良好供应链管理的重大障碍,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E化的调整:
供应商的遴选标准
首先,依据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模型对上海贝尔的需求产品和侯选供应商进行彼此关系界定;其次,明确对供应商的信息化标准要求和双方信息沟通的标准,特别关注关键性材料资源供应商的信息化设施和平台情况。传统的供应商遴选标准+分类信息标准是E化供应商关系管理的基础。
供应商的遴选方式和范围
上海贝尔作为IT厂商,其供应商呈现全球化的倾向,故供应商的选择应以全球为遴选范围,而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手段进行遴选、评价,如:运用网上供应商招标或商务招标,一方面,可以突破原有信息的局限,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公平竞争。
(2)生产任务外包业务的E化
目前,IT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不外乎技术和服务,上海贝尔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提供完善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和优良的客户服务,生产任务的逐步外包是当然选择。未来外包业务量的增大势必会加大管理和协调的难度和复杂度,需要采用电子商务技术管理和协调外包业务。
外包厂商的选择
除原有的产能、质量、交货等条件外,增添对其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和信息基础建设的选择标准,保证日后便于开展E化运行和监控,如:上海无线电35厂一直是公司的外包厂商,但其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一旦外包任务量大增,市场需求信息频繁变动,落后的信息基础设施和迟缓的信息响应,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效率。
外包生产计划的实时响应
上海贝尔现拥有Intranet和ERP系统,外包厂商可借助Internet或专线远程接入ERP管理系统的生产计划功能延伸模块,与上海贝尔实现同步化生产计划,即时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动。
(3)库存管理战略的E化
近几年,由于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资源紧缺,同时上海贝尔的原有库存管理体系抗风险能力差,结果库存问题成为上海贝尔的焦点问题之一,
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有多种,根据上海贝尔的库存管理种类和生产制造模式,采用如下库存管理模式:
材料库存和半成品库存管理
在上海贝尔,材料和半成品库存管理基本是对应于订单生产模式的,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迫使企业备有一定的安全库存,这样就产生了库存的管理问题。根据近年遇到的实际情况,对关键性材料资源,考虑采用联合库存管理策略。通过供应商和上海贝尔协商,联合管理库存,在考虑市场需求的同时,也顾及供应商的产能,在电子商务手段的支持下,双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库存管理模式。
成品库存管理
由于上海贝尔公司的产品结构和近期市场需求旺盛两方面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基本无严重成品库存管理问题,但是因市场需求波动造成的缺货压力偏大。上海贝尔较终端产品的渠道和分销商信息IT系统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能有力地支持库存管理,同时企业实力、存储交货能力也较强,年公司已开始尝试运用总体框架协议、分批实施、动态补偿,同时实行即时的相关信息交换,采用供应商管理客户库存模式来实现终端成品库存管理。
(4)需求预测和响应的E化
上海贝尔要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电信基础设施供应商,必然面对全球化的市场、客户和竞争,势必对市场研究、需求预测和响应作相应地变革。
E化的市场研究和需求预测
上海贝尔的库存风险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库存管理模式,其二市场预测的偏差大。强化市场研究、减少需求预测偏差势在必行。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可从研究范围、信息来源、反馈时间、成本费用等提高市场预测的水平。上海贝尔可以在公司原有Intranet的基础上,与各分公司、分销商专门建立需求预测网络体系,实时、动态地跟踪需求趋势、收集市场数据,随时提供最新市场预测,使上海贝尔的供应链系统能真正围绕市场运作。
E化的市场和客户响应
现在,上海贝尔各大分公司通过专递合同文本至总公司审查确认,然后进入ERP运行,周期平均为7~10天,而现有的合同交货周期大量集中在20~30天,生产的平均周期为10~15天,运输周期为3~5天,如此操作,极易造成交货延迟,ERP系统在物理上的延伸的确能较大地改善需求和合同响应效率。
近期,可通过骨干网专线的延伸或Internet,建立公司内部ERP系统与分公司、专业分销商之间的电子联接,同时将有关产品销售或服务合同的审查职能下放至各大分公司,使市场需求在合同确认时即能参与企业ERP运行,同时在需求或合同改变时企业ERP系统及时响应,调整整个供应链的相关信息。
从中长期而言,逐步发展上海贝尔的B2B电子商务,建立网上产品目录和解决方案、网上客户化定制和订购、在线技术支持和服务,使上海贝尔的目标客户更直接、方便、及时地与上海贝尔的内核响应。
3、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要素和应用的关键切入点
1)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
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突破传统的计划、采购、生产、分销的范畴和障碍,把企业内部及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通过有效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与企业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以适应新竞争环境下市场对企业生产和管理运作提出的高质量、高柔性和低成本的要求。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涉及订单处理、生产组织、采购管理、配送与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客户服务、支付管理等几个方面。
电子商务的应用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也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的不足。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看,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一般建立在私有专用网络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只有一些大型的企业才有能力进行自己的供应链建设,并且这种供应链缺乏柔性。而电子商务使供应链可以共享全球化网络,使中小型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加入到全球化供应链中。
从通讯的角度看,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和网络平台,可以灵活地建立起多种组织间的电子联接,从而改善商务伙伴间的通讯方式,将供应链上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孤岛联接在一起,使业务和信息实现集成和共享,使一些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变得切实可行。
2)应用的切入点分析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可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要素区分为两大类:(1)区域性因素:包含采购/供应、生产/计划、需求/分销三要素。(2)流动性因素:包含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根据供应链管理系统基本六元素的区域性和流动性,可形成供应链管理系统矩阵分析模型。
借助电子商务实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是未来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管理者可以从供应链管理矩阵的角度,根据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具体内容,系统地认识和分析电子商务应用的关键切入点,并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战略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大多表现为强势供应商,弱势零售商,这是与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的,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产品大多表现为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提供商品一方的供应商占据主动,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有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供不应求的情况少之又少,更多地开始出现生产过剩,与此同时经济管理体制也出现了变化,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流通领域快速变革。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推行连锁经营开始,强势供应商的地位逐渐被动摇,强势零售商异军突起,一些新的业态也纷纷出现,例如:便利店、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超市等。在这些新的零售业态的发展过程中,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变革速度非常快,从流动商贩到百货店到超级市场再到仓储式商店甚至到无店铺销售的整个过程才用了二三十年,而西方国家的整个过程大概用了150年,是我国的五倍之多,如此快的变革速度必然使发展不成熟,于是交往过程中双方在各个领域会产生摩擦也就在所难免,推动我国仓储零售商与其供应商的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1 建立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通过对仓储零售商与其供应商冲突现状的描述与深层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双方的冲突有百害而无一利,解决冲突、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非常必要。
1.1 降低潜在风险
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拥有各自的竞争优势,当双方处于一种冲突状态时,由双方组成的系统中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就迅速上升,重点表现为信息方面与库存方面。首先,在信息方面,由于双方的冲突关系,不能互通信息或提供给对方错误的信息,对采购量、销售量都有严重的影响,风险上升;其次,在库存方面,由于双方是冲突关系,不考虑整体利益,都追求自身库存的最优,导致整体资源的浪费或缺货情况,风险上升。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后,仓储零售商可以获得货源上保证,供应商也可以拥有长期的销售渠道,双方成本降低,风险由于这种稳定且固定的关系而迅速减小。
1.2 提高服务质量
顾客就是上帝,现在的消费者不但关注商品的价格、质量等,更多地开始关注产品的服务质量,例如他们对商品提供的前置时间要求越来越短,面对消费者日益的高要求,对物流体系的配送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并不是零售商一方所能完成的,如果双方冲突状态严重,商品的流通速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后,双方的物流系统整体协作,从而加快了物流配送的速度,商品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这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来说,都是有利可图的。
1.3 降低库存成本
库存作为整个物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双方的效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双方是冲突状态,就会追求自身库存的最小化,也就不可避免的损害对方的效益。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后,就不再追求自身的库存最小化,而是为整体的库存量考虑,如此的做法降低了整体的库存成本,当双方都把自己放在整体体系中思考问题时,也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将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排除在外,双方就可多出很多流动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使潜在效益增加。
1.4 节约交易费用
零售商能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挑选好他的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后要考虑签订合约、履行合约、欺诈等很多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要支付高额的代价。建立双方的合作关系后,能够有效地降低零售商与其供应商对不确定关系的认知风险,减少零售商因经常挑选、替换供应商的费用支出,降低签约费用,并且这种合作关系能防止双方的背叛。双方都能认识到,稳定的关系所能带来的效益远远高于背叛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效益。
2 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要素选取
在现阶段,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严重的关系危机,只有完成双方的合作,才能从冲突走向双赢。这种合作主要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的,如图1所示,即战略层、业务层、动机层。也就是说在系统思想的整体指导下,形成双方的共同愿望,以业务层的信息共享、联合决策优化整体利益,并以动机层的激励机制对超额利润进行合理的二次分配,提供合作动机,最终完成双方的合作。
3 战略层
战略层是仓储零售商与其供应商合作层次中最高的一层,它的核心是系统思想,也就是将原本属于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两方的事情合并为一个大的整体进行思考,使双方在这一系统中能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战略层规定着下面两层战术层———业务层和动机层的程度和范围,是宏观的原则和规范。首先,战略层明确了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的目的及意义,阐述了双方如何在整体上进行相互合作,是双方合作的核心,是业务层和动机层能够协调的基础。其次,战略层的协调为以下战术层方面的协调建立规范,是必须长期贯彻的协调层次,也是以下战术层次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战略层协调的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相结合,实现由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构成的整条价值链上的信息相互交换与共享,建立双方共同决策的管理模式,并且使双方利益得到合理分配,最终使双方构建的战略联盟能够高效运作,并能够达到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具体而言,在战略方面实行系统管理、协调管理时需坚持整体的观念、综合的观念以及科学的观念等。
3.1 整体的观念
整体的观念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即通过全面规划,使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部分与外界环境之间都能达到协调的状态,从而使整体收益增加。针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而言,即要求双方组成相互协调的系统,使系统的收益大于之前双方各自的收益之和,并且能够实现量变转向质变,使双方能够完成很多之前不能完成的任务。
3.2 综合的观念
综合的观念站在全面的角度,尽量周到地考虑了各方的因素。客观方面比如大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等;主观方面比如双方各自的经验、知识等。通过将这些方面有机结合,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获得更多额外的收益。针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而言,即要求认真分析双方所处环境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同时认真分析双方各自的优势与劣势,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双方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双方的利润提升、合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科学的观念
这种科学的观念则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不但关注现有状态,更关注后续变化,并且在原有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加入定量计算,这样在说明问题时能够做到更加准确。针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而言,一方面这种科学的观念要求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式验证双方合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为了双方的长久持续发展,这种科学的观念要求在认真分析双方现有状态的基础上更要时时关注双方关系的进一步进展。
4 业务层
业务层的协调是在上层战略层协调的指导下,更具操作性的一个合作层次。在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相互关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例如信息传递方面的冲突、库存方面的冲突、进货总周期方面的冲突、物流质量方面的冲突等,通过业务层次上的相互合作,可以优化双方在业务操作方面的各项指标,从而实现整体的效益最优。
4.1 信息共享
身处供应链当中的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中不可避免地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长鞭效应,二是物流供应延迟,并且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会被自觉传递,如此一来,双方系统的复杂性无论从深度来说还是从广度来说都有所增加,更加重了业务操作的难度,容易增加双方的利益损失。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即是建立拥有双方信息的数据库平台,使双方能够信息共享,也就避免了因不确定性信息导致的业务操作难度增大,真正实现双方的合作。
信息共享是指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可以互相获取私有信息,以监控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流动状况。在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构建过程中,信息共享的实现是保证双方可以形成战略联盟的极为重要的一步。以往的双方合作都是以资金作为纽带的,但这样的渗透方式并不能长久,甚至因为一点的处理不当就可能解体,如今的双方合作不再是只注重资金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信息的相互渗透将双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双方可以共享的信息主要有以下五种:
(1)生产信息
仓储零售商需要根据供应商的生产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库存状况以及销售规划,如果生产信息可以共享,势必可以降低仓储零售商的库存成本,使销售规划更加准确。
(2)库存信息
库存状况是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关注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库存信息可以共享,零售商就不用再因为担心供应商的供货能力而设置大量库存,从而可以降低很多成本。
(3)订单信息
供应商虽然接受了仓储零售商的订单,但对于订单的执行过程仓储零售商往往难以掌握,如果订单信息可以共享,双方就可以对突发状况紧急应对,从而提高效率。
(4)营销信息
仓储零售商掌握大量的营销信息,对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有清晰的认识,对顾客的偏好、分布等有详细的了解,如果营销信息可以共享,供应商也就能迅速感应消费者的种种变化,及时对此做出反应。
(5)物流信息
双方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就是物流环节的改善,如果物流信息可以共享,双方就可以节省大量送货取货的时间,减少冗余的物流过程,提高物流质量。
更有学者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提出知识共享,随着供应链概念在我国的逐步深入,供应链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增加双方的价值,而是可以创造出更多新的价值,而创造新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知识,所以对业务层的改进也要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共享,这有利于产生双方新的竞争优势。
知识共享的整个过程分为如下四个重要部分:
(1)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实现知识共享的前提,也是之后三个步骤的基础,首先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要有硬件保证,也就是共同的信息系统,这样双方才可以互相交换数据,实现数据库的共享。
(2)在发现知识的基础之上处理知识。
我们周围的知识纷繁复杂,无论是有用的还是没用的都交错在一起,发现知识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有用的信息从数据库中提取出来,产生更有利于我们的新知识,其中常用的手段有数据挖掘、神经网络等。可是当这些知识被挖掘出来以后,他们处于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是不能直接被我们所利用的,这时候对其的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通过重新的归纳整理与编码,使知识更加的标准化、条理化。
(3)知识的筛选过程。
知识进行处理后还不能直接进入共享的知识库,还要经过一步重要的筛选过程。虽然共享知识库有利于双方的发展,但毕竟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是两个个体,我们还是要考虑他们各自的知识产权问题以及核心竞争力问题,所以通过筛选这一步可以将各自的独有核心知识排除,剩下的部分进入共享环节。如此一来,共享知识库中就包括了双方各自的知识以及有利于双方发展的公共知识。
(4)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交流平台。
光有双方共享的知识库是不够的,还需要为其建立一个平台,为双方的相互交流创造硬件上的条件。某方的成员在遇到问题时,不但可以迅速寻找到本方的知识,还能通过共享知识库享受对方的知识资源,得到最新的知识支持,使问题能够更快更好地得以解决。
4.2 联合决策系统
业务层上另一重要的操作环节就是双方的决策系统,在传统的关系中,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对各自的库存、配送、销售等方面独立进行决策,相互之间基本上不会互通信息,容易造成决策上的片面性,浪费资源。联合决策后,双方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决策工作交由双方共同完成,进行联合计划、预测、补货等,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其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1)双方的联合计划环节
双方在交易之前进行完整的销售规划与供应规划十分必要,这是流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双方互通信息的前提下,分别制定自身的各项指标,并且在关键问题上达成协议。
(2)双方的联合预测环节
预测的基础是对现实状况的充分了解,在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行联合预测之前,他们需要分别对各自的销售状态以及供应状态有详细的认识,如此建立的各层级预测表才是有说服力的。
(3)双方的联合补货环节
虽然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依据双方的联合预测环节进行,但预测毕竟有其局限性,缺货情况的时有发生也是正常现象,当仓储零售商出现缺货情况时,会立即通知供应商,并将其所需的货物种类、数量等形成新订单交予供应商,供应商则根据这一新的订单快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仓储零售商完成补货。
综上所述,针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现状,这一联合决策系统相对之前的双方独自进行决策表现出了很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协同
在现今社会中,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都认识到,要想提高双方的共同利益,实现双赢,双方的协同必不可少,除了战略上的协同外,战术上的协同也非常重要,联合决策系统的建立就从实际操作角度帮助双方实现了这一目的,使双方通过联合计划、预测、补货等手段建立起了协同的经营方式,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2)规划
在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各自的业务流程中,最基础的一环是各个方面的规划,它为其他环节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联合决策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双方共同规划的功能,使双方的规划相对以往更加准确。
(3)预测
预测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提高效率,节约资源。联合决策系统的建立,更加强了预测机制的效力,从各自的预测发展为结合双方资源的共同预测,使预测更贴近实际情况。并且双方积极参与到联合决策系统当中,对预测信息进行积极反馈,使数据可以得到及时更新,从而更加减小了预测的偏差。
(4)补货
虽然说联合决策系统可以完成强大的联合预测,但毕竟预测有其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缺货这种情况,所以在预测的基础上该系统增加了补货这一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供应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仓储零售商完成补货,使这一系统的功能更加全面。
5 动机层
战略层和业务层的协调是从双方的协同合作更能带来整体效益这一角度对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分析的,但是双方是否愿意进行这一合作还存在一个意愿、动机的问题,所以说对动机层这一合作层次的考虑也十分必要。要想使双方都愿意加入到合作关系当中,不得不说激励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也是动机层重点要分析的问题,它可以针对双方收益不同步、风险承担不均衡等问题进行事前的明确与事后的补偿,保证了双方协作后的各自利益。
5.1 激励机制的目标
通过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相互协作,双方在共同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互通信息,联合决策,整合双方的竞争优势,给双方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但是,由于双方毕竟都是为了各自利益着想的经济体,收益的分配不均、风险的承担不均都会导致合作关系的断裂。激励机制的建立,为双方的相互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协同环境,使双方能够进行合理的利润分配与风险承担,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资源整合,更有利于这种关系的长久发展,使这种关系的运作更加顺畅,避免了由于相互猜忌导致的利益受损。
5.2 激励双方合作的手段
作为使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长久合作的基础,激励机制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在激励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手段,相信可以使双方之间更加稳定的发展。
(1)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
随着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所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双方建立起了一种合作关系,但这种合作关系能够维系多久还取决于双方之间的利润分配问题。假如通过双方的合作,一方获得了超额利润,但另一方却利润受损,显然这种合作不能被长久保留,利润受损的一方会立刻终止此种关系。所以说建立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是激励双方合作最重要的一步。首先,这种分配机制的分配结构要合理,双方进行利润分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只有合理的分配结构,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比方说,针对风险承担这一因素,对风险承担大的一方应该给予更多的利润分配以作为补偿,从而为双方下一次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可能降低这一方的积极性,在下一次的合作中不愿再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其次,分配机制要把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使双方合作后各自获得的利益大于合作之前的各自收益,不能只单纯的考虑分配结构而忽略了这一原则,如果双方的各自收益较合作之前有所下降,那么合作是没有意义的,必然瓦解。
(2)建立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
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合作虽说可以带来效益,但同时也可能因为合作导致一些风险,最主要的风险来自于因相互之间的合作所导致的彼此依赖性过高,双方相互之间的依赖性提高使自身决策受对方决策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大,自身风险也就逐渐增加。这种风险是实际情况与预期情况相对比产生的,实际的风险损失就是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之差,只有通过实际风险损失的比较,才能真实反映双方的风险承担,以此建立的承担机制才能合理,才能补偿双方的风险损失。
(3)仓储零售商对供应商采取的激励条款
为了双方的更好合作,仓储零售商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励供应商,用以提高供应商的积极性,使供应商能够提供给仓储零售商更多更好的产品以及服务,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准时性。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现金激励,这是最直接的刺激供应商的手段;订单激励,通过分派给供应商更多的订单来提高供应商合作的主动性;质量免检激励,这体现仓储零售商对供应商的充分信任,虽说没有直接效益产生,但是省去了很多中间费用,也是双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4)供应商对仓储零售商采取的激励条款
此外,由于供应商处于弱势地位,其所采取的对仓储零售商的激励条款就显得格外重要,激励条款设置的越吸引人,其商品就越有可能获得良好的销售通道,这种激励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仓储零售商的折扣方面,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越大的折扣越容易吸引仓储零售商从供应商处进货,从而促成双方的合作。具体包括如下方面:现金折扣,与仓储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激励手段相同,现金折扣是最直接的吸引;数量折扣,根据仓储零售商从供应商处进货的多少设置折扣等级,数量越多,折扣越大,以刺激双方的合作;返点折扣,这是与销售量挂钩的,根据仓储零售商的销售量,供应商相应的将其销售收入按比例返还给仓储零售商,也就是说只有双方密切合作使销售量提高,返点才能提高。
6 结束语
虽然新的经济形势出现,但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危机仍未解除,并且矛盾不断深化,这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一种不成熟的表现,由对抗转向协作是双方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解决的可行方案,即建立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合理分配利润,共同分担风险,提高信息、知识的共享程度,联合决策,从而优化整体利益。同时构造了双方的合作层次,即战略层协调、动机层协调、业务层协调。以激励机制为基础,最终完成双方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前提下的联合决策,从而优化整体利益。希望借这一模型可以为仓储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进一步探索两者的关系发展新模式提供新思路,实现双方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参考文献
[1]Jae-Eun Chung,Ying Huang,Byoungho Jin,Brenda Sternquist.The Impact of Market Orientation on Chinese Retailers'Channe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Marketing,2011,26(1):14-25.
[2]许胜余.2007年中国商业零售仓储分析与展望[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8(10):30-32.
[3]李芸.零售商与供应商冲突的机理分析[J].商业时代,2008,27:16-17.
[4]张书瑞.对构建和谐零供关系的探析[J].商业经济,2010(3):3-5.
[5]钟祖昌,王刚.合作供应链:模型和绩效评价[J].中国市场,2007(36):110-111.
[6]徐军玲,王韬.基于CPFR的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治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6,27(2):109-113.
[7]汪旭晖.基于供应链协作的零供关系体系框架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24-28.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融资
一、供应链的概念
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了两大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新经济浪潮。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广义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和大范围地流动;而新经济则加剧了经济的激烈竞争,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成为近来出現的新概念,传统的概念上,供应链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面,其侧重点放在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方面。其实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控制与其相关的信息流、物品流以及资金流,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再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然后再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这种功能网链里包括——原料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商品分销商以及零售商和终端的用户。
二、供应链的类型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供应链大概分为几种类型,即稳定供应链与动态供应链、平衡供应链与倾斜供应链以及有效性供应链与反应性供应链等。
三、供应链融资
所谓的供应链融资就是通过对物流中货权动态的监管以及企业专用的托管账号来控制银行贷款风险,而对贷款主体的审查工作也可得到进一步的简化,这样可以使一些急需资金但是贷款困难的企业可以得到满足。
目前来看,中小型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普遍,已经呈现全球化。如何给中小型企业融资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随着供应链金融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的关键是物流和金融的集成,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一)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一般有两个角度:
一是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供应链,另一方面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金融。它们的本质是从两个不同方向研究供应链金融融资问题。据研究,供应链金融最原始的形式是“仓储融资”,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仓储融资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农产品等季节性的商品的生产资金需求,但是由于操作环节过多,技术相对复杂,市场容量有限,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
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原因是跨国公司寻求“成本洼地”所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业务外包以及采购,由此造成了中小型供应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资金缺口的现象。随着业务外包策略在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应用,供应链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供应商因为其资金缺口问题导致供应缺口,势必会给购买商的生产运营带来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下游企业,最终倒至整个供应链系统运营不畅。
因此,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性,应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方式将资金流和信息流以及物流一同整合来保证企业的资金流顺畅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大势所趋。在我国供应链金融有其特殊的产生过程和产生因素,这就是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据调查,目前中小型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中小企业年鉴(2007)》显示,截止2006年10月底,中国中小企业数已达42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8%;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GDP的58%,上缴税收占总税收的50%,提供了全国全部就业岗位中的80%。因此,保证中小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当今,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资金瓶颈,这是一个共性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了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另据国家发展创新委员会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0%的中小型企业获得了银行的贷款,5%获得了地方政府的津贴。是什么造成了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的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等级评级普遍较低、可抵押资产少,以及财务制度不健全,这样就使银行为控制风险,对于中小型企业几乎不做信用贷款业务,仅仅以不动产对中小型企业进行贷款服务。但是,由于不动产在中小型企业资产中只占一小部分,所以这些中小型企业就很难从银行获得用于业务扩展,设备更新等自身发展的大量资金。因此,中小型企业不得不使用流动资金从事设备更新和拓展业务,这样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这些融资困难的中小型企业迫切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3PL企业和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合作,建立一个融资平台为提供自身运营发展的必要资金。
四、供应链金融融资竞争优势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最大优势是它能创造出一个可以使银行、企业,供应链成员都受益的平台。银行也可以获得对中小型企业市场深入开拓的前景。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的,由于考虑到风险的因素,银行对于中小型企业进行信用贷款很难,或只对其不动产抵押贷款。供应链可以帮助银行更加系统的了解及面对中小企业市场,通过供应链的集群划分对中小企业的实力进行分析,确保了投资的风险性,降低了交易成本,为银行更加深入的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利保障,为综合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良好的机会。供应链金融的多边谈判机制以及内在约束机制,避免了重负筛选客户,降低了维护成本,客户流失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供应链金融对于不良资产率及其真实性的改善更为明显。供应链融资的单笔期限按照物流变现和资金流回收的预计期限核定,所以一旦客户或其交易对手的经营出现异常,会立刻导致授信的逾期或银行的垫付,不良资产立马就会显现。不仅如此,供应链融资的不良预警机制要比传统流动资金贷款的实时性更强,由于贷后操作的连续性特征,一些预警信号更容易被及时捕捉。正是这个原因,银行授信业务的各类担保方式中,动产质押贷款的不良率是最低的。
nlc202309030136
(一)银行主导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
毫无疑问,银行对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融资占有独特的优势。由于在供应链中银行与企业始终是处于一种战略性的关系,因此一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建行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主要通过与在平台入驻的企业紧密合作,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向上下游转移,关注交易本身的物流及资金流,帮助入驻平台的上下游企业解决因质押品担保不足导致的融资难题,入驻善融商务的企业客户,只需登录建行的网站就可以灵活、自由地进行融资申请。
在我国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大约有60%为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应收账款质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拥有巨大潜力。从建行善融商务的运营模式来看,该平台实现了融资、商贸信息实时动态的多方共享,能够将企业交易可视化,实现了银企双方互利共赢。
从调查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广大中小企业的运营现状中,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融资必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融资的核心。比较传统融资方式而言,供应链融资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善融商务可以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即使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所在地不同,也能实现“一点接入,全面服务”。
(二)银行主导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的自循环系统一个内在的系统。
由于该供应链模式是在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收集、存储以及处理海量数据和各企业间的交易运作数据方面非常有利。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对供应链中的企业交易信息数据作出全面的分析,能够帮助银行了解各个企业间的产业信息,确保银行在放贷过程中的主动地位。企业也可以获得银行的信用评价,并以此作为与银行进行其他业务合作的基础。
(三)银行主导的电子商务供应链模式对社会生产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银行电子商务供应链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在商场上的诚信度,企业丢弃过去粗放型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的管理运营模式,确保企业生产品质,逐步完善企业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优势。另外核心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其操纵供应链产生的权利复归问题,电子商务这种虚拟化的运作模式非常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科技日渐发达、计算机技术日趋成熟、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会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国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不同企业之间,都发起了对市场的争夺战。好多企业在竞争中兴起,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失去了市场。
通过电子商务创造出来的交易规模相当大,而电子商务所依赖的资金链体系却比线下交易更脆弱。反映在广大小微企业上普遍问题是下游回款慢、资金周转困难等情况。银行善融商务的运营使这一局面能够得以改变。据调查2012年6月以来,建行就通过善融商务平台聚集了大批商家,而围绕该平台交易数据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已为不少入驻企业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
银行善融商务目前的融资业务如“网络大卖家供应商融资”,将网络融资嵌入善融商务平台的供应链、交易链当中,对以往供应链融资进行流程上的改善,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融资的自助化、便捷化和跨区域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国内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电子商务的不同企业之间,都发起了对市场的争夺战。好多企业在竞争中兴起,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失去了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被讨论了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找到解决该问题地有效方法。供应链金融不仅为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还经历了实践的考验。在我国供应链金融比起国外而言起步相对较晚,同时,更由于国内信用体制和物流系统不够完善,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在国内还尚未形成规模。但由于国内的供应链金融市场潜力较大,孕育着巨大的商机。随着国际国内专家对供应链金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深入,供应链金融必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实践并为造福于各方。
【参考文献】
[1]杨建功,马鹏.电子商务下供应链建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05.
[2]周建良.供应链管理视角下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02.
[3]傅赞.电子商务发展与融资模式创新探讨——以义乌为例[J].浙江金融,2011-11.
作者简介:
屠建平,男,1969年 8月生,浙江黄岩人,汉族,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财务管理。
快递地址:
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院914信箱28分箱周建武(轉屠建平) 收
电话:13552293170
【电子商务仓储供应链】推荐阅读:
电子商电子商务是什么10-17
农村电子商务06-08
电子商务——联想07-10
电子商务礼仪09-09
电子商务研究09-28
电子商务典型商务模式调查与分析07-18
市电子商务发展05-24
现代电子商务物流05-29
电子商务就业分析06-05
电子商务在中国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