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精选6篇)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篇1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到了2016年年底。自2016年6月8日至今我先后在急诊内科、性病与艾滋病科、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进行规范化培训,受益很多。2016.6.8-2016.7.7我在急诊科轮转的一个月里我通过细心听取各位老师的教诲,学到了很多遇到感染、胸痛、感冒、中毒等急危重症患者如何进行紧急救治,如:出现眼震、呕吐、大汗等症状,怀疑有脑出血,应立即转至脑外科治疗。如果咽痛、无扁桃体红肿,查血RT及CRP显示细菌感染则考虑细菌性咽炎,严重的话应头孢西丁输液治疗。胃炎、支气管炎等炎症感染严重的话,应予头孢西丁或头孢美唑输液治疗。亚硝酸盐中毒,用亚甲蓝1—2mg/kg,氰化物中毒5—10mg/kg,最大剂量为20mg/kg。室上速用100J同步电复律除颤,房速、房颤用30_50J同步电复律除颤。室上速如有血压低,则不能用异搏定、胺碘酮等,只能电除颤。2016.7.8-2016.9.7在普外科轮转期间,我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熟练掌握普外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积极参加普外科常见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胃肠穿孔修补术等,了解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如:手术患者如何进行术后的补液治疗、胆囊炎、阑尾炎的手术指症。术后病人应用七叶皂苷输液消肿。全麻手术书中及术后必须接导尿管导尿表皮脓肿切开引流后,应用纱布擦去脓性及血性分泌物后再用纱布引流。中晚期肿瘤患者应用康莱特、薄芝糖肽静脉输液治疗。2016.9.8-2016.10.7在性病与传染病科轮转期间,我在马萍主任的引导下,能够熟练掌握性病及艾滋病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了解到了预防此类疾病的注意事项,比如: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禁止性乱交,对伴侣忠诚。严禁注射毒品,尤其是共用针具注射毒品。不共用牙具或剃须刀。不到非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对HIV阳性的孕妇应进行母婴阻断。包括产科干预(终止妊娠,剖宫产)+抗病毒药物+人工喂养。梅毒患者应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联合血必净输液治疗。2016.10.8-2016.11.22在消化内科科轮转期间,我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熟练掌握消化内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胃溃疡出血的患者,应用胃肠减压尽快引流出血液,应用垂体后叶素、矛头蝮蛇血凝酶、奥美拉唑紧急止血,如大量出血导致患者休克,则需补充血浆、悬浮红细胞、羟乙基淀粉补充血容量,待病情稳定后做胃镜行胃镜下止血。如上述处理仍不能止血,则需转至普外科行胃切除术。2016.11.22至今我在呼吸内科轮转,在此期间,我在各位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熟练掌握呼吸内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如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感染应用抗生素(他唑仙、舒普深、美萍等)、多索茶碱、甲强龙、氨溴索、痰热清、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进行抗感染、抗炎、平喘、化痰、止痉等治疗。有喘息症状的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应及时与心衰、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通过查BNP、心肌酶等,如果有异常应与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托拉塞米/呋塞米利尿消肿、减少液体量等措施扩张冠脉减轻心脏负荷治疗心源性哮喘,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则转至心内科或专科医院就诊。通过以上各科的轮转,我深刻意识到了我需要掌握的医学知识还有太多,要做好一名真正的好医生,不是只会单独的一门学科,而是掌握全科知识,更好的为每一位患者服务。转眼间2017年马上就要来到了,我要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篇2

关键词:规培医师入科教育,教学质量,探讨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是上海最早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带教的医院之一。医学生在经历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习阶段后, 将进入医院接受规范化医生培养阶段, 将为医生成长过程奠定坚实基础。医师的规培阶段, 是工作和学习的结合, 经过规培训练合格的医师将成为大量输入社会的医学人才, 成为医学事业的栋梁之才。规培医生进入医院后会轮转不同的临床科室,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对首次入科的规培医生均设置了入科教育, 现对规培医生的入科教育经验作一分享, 旨在提高规培医生的入科教育质量。

1 提高从事规培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

规培医生虽然经过本科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阶段学习, 但离能真正从事临床工作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在轮转到一个新科室时, 入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从事规培医生入科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来自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临床科室医生, 由于临床医生临床工作繁重, 在诊疗疾病时更多地依赖于器械检查, 而忽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这势必导致师资力量的基本功薄弱, 也必然影响到教学质量。高校需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规培带教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应调动规培带教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临床各学科理论的学习、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定期开展规培医生入科教育。

2 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提高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

我国医学院校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授课多采用以课堂讲课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因此可能导致培养出的医学生虽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均不足[1], 以致毕业后很难适应迅猛发展的医学知识更新, 很难顺利开展临床工作。因此, 传统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除了传授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让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具备更新自我知识的能力, 最终实现自主创新。

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引导的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教学模式相比, 在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评估体系、实际效果等方面, 均有很大区别[2-3]。PBL教学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 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首先提出, 目前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通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作者所在科室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规培医师入科教育。采用典型病例分析, 选取肾脏科常见病种, 如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的典型病例, 激发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引导式思维。应用PBL教学模式对规培医生展开入科教育的优势在于:PBL有其科学性与先进性, 倡导以规培医生自主学习为主, 规培带教医师点评为辅, 教师引导性地精讲提出问题, 规培医师根据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文献查阅、综合分析和小组讨论, 教师根据规培医师资料准备及讨论、以及对问题认识探讨的深度和广度, 进行引导、交流互动、评估和概括总结, 将显著提高规培医师对新科室临床工作的兴趣。

3 入科教育中应注重培养规培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

临床思维是指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合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初步形成临床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的思维过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 正是从理论向临床过渡的关键阶段, 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 也是规培医师入科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才智, 把基础和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 并进一步转化为临床能力[4]。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步骤为:实践、启发、引导、归纳。

带教医师应让规培医师了解相同的疾病可有不同的症状, 而不同疾病也可有相同的症状, 只有经过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使规培医师进一步加深理解疾病知识和熟悉临床思维过程。

4 规培医师入科教育一定要根据科室特点采取“个性化入科教育”

作者所在科室为肾脏内科, 近年来主要采取以PBL教学模式为主的入科教育, 同时将肾脏病总论内容融入其中, 带教医师在总结规培医师发言时将总论内容系统讲解, 因规培医师刚刚入科, 对新科室并不十分了解, 因此讲解过程一定要深入浅出, 决不能以填压、灌输为主, 而是逐层深入的教学过程。此外, 临床路径已经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 规培医师也组成了科室内主要的住院医生队伍, 通过PBL教学模式, 亦可将临床路径的入径标准、出径标准、变异原因分析等知识向规培医师讲授, 有益于规培医师出色完成病历书写。不同科室的临床病种不同而且各具特点, 因此, 不同科室的“个性化入科教育”是入科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综上所述, 为提高规范化培养医师的入科教育教学质量, 规培带教医师应继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提高规培医师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规培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根据科室特点采取“个性化入科教育”, 为规培医师成为出色的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奠基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幼平.循证医学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319.

[2]Prince KJ, Van Eijs PW, Boshuizen HP, et al.General competenci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and non-PBL graduates[J].Med Educ, 2005, 39 (4) :394-401.

[3]乔敏.以问题为中心的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 2005, 4 (2) :267-268.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篇3

如何实现均等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抓手,是国家对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刚性要求。

合格临床医师如何“出炉”?国际通行的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打造。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的技术水平差距悬殊,造成大小医院“冰火两重天”。全面铺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为大医院和基层医院培养大批水平均一的合格年轻医师,整体提高我国临床医师的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分级诊疗,解除大医院“战时状态”,可谓功在当前、利在长远。

基地+财政,双重养护“规培”之花

2015年2月,在每月例行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发布《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向社会各界介绍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状况。他说,一个好的医疗卫生体系需要合格的医务人员来支撑,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需要合格医务人员来提供。建立与完善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培养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是深化医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等专业在内的医学高校本科及以上学生毕业后,到国家认定的培训基地,作为住院医师完成系统规范的培训,学会诊治常见多发疾病,开医嘱、管病床等,临床能力考核通过后,取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临床工作。当前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主要采用“5+3”模式。“5”指的是医学本科生必须完成5年医学院校的教育;“3”是指医学本科毕业生以住院医师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医院)接受3年医疗实践训练。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已被实践证明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符合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

我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发端于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伊始,便引入了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医学院住院医师培训制,实行“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制”。1962年11月,原卫生部提出选拔优秀医学毕业生,实施以住院医师培训为基础的临床师资和业务骨干的培养计划。“文革”期间此项工作在全国层面上陷入停滞,但在协和、湘雅等医院延续下来。

1993年原卫生部印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提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概念。2006年原卫生部以培养专科医师为目标,在全国范围扩大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自此我国这一制度建设驶入“快车道”。2009年5月,全国16个省市、19所高校附属的100家医院、1100多个专科基地,开展了住院医师规培试点。

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在国家层面确立了符合行业特点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2014年由此成为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元年”,也是全国正式实施这一制度的开局之年。

一年下来,制度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各地细化落实配套政策,在前几年累计规范化培训近13万人的基础上,截至2014年年底,除西藏外,全国30个省(区、市)均启动了这项工作,新招收人数达到5.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招收计划。江苏、贵州等20个省(区、市)召开了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会议。培训基地认定实行优中选优,经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并报国家卫计委同意,最终确定了559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专业基地总数达8500余个,涉及临床医学、口腔和中医36个专业。

为改善以前培训对象待遇过低的情况,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2014年度的15亿元培训补助资金已拨付各地。与此同时,中央财政按每家500万元的标准,共投入18亿元支持培训基地开展能力建设,投入718万元开展师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基地的软硬件水平。

制度体系初步健全。《意见》提出,2015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刚性要求到2020年,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随后,国家卫计委2014年又先后推出试行的管理办法、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培训内容与标准等系列配套文件,至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体系初步构建,使制度更具操作性。

保障政策有效衔接。一是与人事待遇相衔接。政策明确指出培训对象依照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3年后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级技术岗位聘用的条件之一,且将作为执业注册和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条件;二是与财政投入相衔接。中央财政2014年15亿元专项补助资金已下拨各地,住院医师待遇水平将得到更好的保障。三是与学位授予相衔接。政策首次实现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今后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统一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轨道,并规定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并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临床医师,可申请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秦怀金表示,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实施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作为一项刚起步的新制度,地区之间、基地医院之间进展尚不平衡,政策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还需进一步发力。他指出,下一步,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制度”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重点围绕健全制度体系,搞好考核,加强全过程管理;围绕提高培训质量,制订培训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开展督导评估;围绕推进协调发展,加强对工作薄弱地区和环节的督导检查,落实东部支持中西部的政策;围绕多层次人才培养,试点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

下一步,专科医师规培“跟着来”

承载着群众对大批高水平同质化临床医师的强烈期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是破解医改诸多难题的重要治本之策。

秦怀金介绍,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化,主管部门将其纳入“一把手”工程予以切实推动,社会各界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将切身体会到更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红利”。

国家卫计委将进一步研究制定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结业、考核、基地建设、培训经费管理等相关管理办法与规定,形成与《指导意见》等文件相配套完善的政策体系,结合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培训政策。

通过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和督导检查,加强基地动态管理,奖优汰劣;通过分层分类组织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的带教能力和水平;拟定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规范培训内容和过程;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加强信息的统筹与监管,提高管理效率。

在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同时,政府正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5年,国家卫计委将联合其他相关部委拟定和发布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并配套推出相关管理办法、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基地认定标准等文件,选择具备条件的机构、地区和专业,进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到2020年,力争将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进行紧密衔接,构建起科学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

规培医师教学评语 篇4

第 1 篇:医师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总 则

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和规范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制订本标准。

一、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 作的临床医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二)专业能力

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能力、解决 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

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

(四)教 学 与 科 研 医 , 学.全 在.线 搜 集.整 理

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具备基本的临床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二、培训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一)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

1.公共理论

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

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

2.临床专业理论

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二)临床实践

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危重病症的识 别与紧急处理技能,基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达到各专业培训标准细则的要求。

掌握临床通科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则、心肺复苏技 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 流程。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熟练并规范书写临床病历,在轮转每个必选科室时至少手写完成 2 份系统病历。

三、培训年限与方式

(一)培训年限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限一般为 3 年(在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训时 间应不少 33 个月)。

已具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依据本培训标准,结合其临床经历和实践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最长为 3 年。

(二)培训方式

培训对象在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完成培训任务。

培训基地负责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主要采取在本专业 和相关专业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

公共理论主要采取集中面授、远程教学和有计划的自学等方式进行,可分散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完成。

四、其他

(一)各专业按照相应专业培训细则实施。

(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适当调整相关专业培训内容,原则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培训细则的要求。

(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 7 部门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卫科教发〔2013〕56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卫生厅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中医药管理局,x 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编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务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途径,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精神,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人民群众健康保障需要的临床医师队伍,现就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执行。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进程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国际经验,遵循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制度建设入手,完善政策,健全体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面提高我国医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牵头、多方参与,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机制。坚持统筹规划、需求导向、稳妥推进、逐步完善,积极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坚持统一标准、突出实践、规范

管理、注重实效医学全.在线 ,切实提高医师队伍执业素质和实际诊疗能力。

(三)工作进程。到 2015 年,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 2020 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二、逐步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四)制度内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完成医学院校教育之后,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接受以提高临床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对招收对象、培训模式、培训招收、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和考核认证等方面的政策性安排。

(五)招收对象。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六)培训模式。“5+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 5 年医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七)培训招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中长期规划和培训计划。培训基地依据核定规模,按照公开公平、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主要通过招收考试

形式,招收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委派人员和社会人员参加培训。根据医疗保健工作需求,适当加大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专业的招收规模。

(八)培训基地。培训基地是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培训需求和基地标准进行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设在三级甲等医院,并结合当地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将符合条件的其他三级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作为补充,合理规划布局。区域内培训基地可协同协作,共同承担有关培训工作。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除临床基地外还应当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九)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十)考核认证。包括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合格者颁发统一制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三、完善保障措施

(十一)编制保障。机构编制部门在制订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标准时,将有关机构承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作为核定编制时统筹考虑的因素。

(十二)人员管理与待遇。

培训对象是培训基地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应遵守培训基地的有关管理规定,并依照规定享受相关待遇。

单位委派的培训对象,培训期间原人事(劳动)、工资关系不变,委派单位、培训基地和培训对象三方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委派单位发放的工资低于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的部分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面向社会招收的培训对象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协议,其培训期间的生活补助由培训基地负责发放,标准参照培训基地同等条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确定。具有研究生身份的培训对象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有关规定,培训基地可根据培训考核情况向其发放适当生活补贴。

临床医学专科学历毕业生参加 2 年毕业后培训(3+2),培训期间的有关人员管理和待遇参照上述原则并结合当地实际执行,培训内容及标准等另行制订。

(十三)经费保障。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对按规划建设设置的培训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学实践活动以及面向社会招收和单位委派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予以适当支持医学全.在线 。各地要充分利用已支持建设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的条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密切相关政策衔接

(十四)学位衔接。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口腔、中医,下同)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办法,逐步统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合格证书》并符合国家学位要求的临床医师,可授予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要求,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内容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十五)执业注册。规范化培训前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培训对象,应当将培训基地注册为执业地点,可不限执业范围。培训期间尚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可在具有执业资格的带教师资指导下进行临床诊疗工作。培训期间,可依照《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医师执业证书应当注明类别,可不限执业范围,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填写相应规范化培训信息。培训结束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执业范围和地点,依法办理相应执业注册变更手续。

(十六)政策引导。在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省(区、市),将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级技术岗位聘用的条件之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可提前 1 年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培训对象到基层实践锻炼的培训时间,可计入本人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服务年限。申请个体行医,在符合规定条件的前提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优先,并逐步将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作为必备条件。

(十七)建立培训供需匹配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逐步建立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容量与临床医师岗位需求量相匹配的机制。

五、强化组织领导

(十八)抓好组织落实。各省(区、市)要按照本指导意见,制订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具体实施方案。卫生计生、编制、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中医药等部门要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制订政策,发布相关实施细则,并及时研究解决贯彻实施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探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本地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扎实稳妥有效推进。

(十九)促进各地均衡发展。发达地区要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培训名额等方面给予帮扶。招收计划要有一定比例的培训名额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

(二十)发挥有关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及相关机构能力建设,在制订培训标准、开展考核认证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与作用。

(二十一)做好舆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识,为全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国家卫生计生委 中 央 编 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3 年 12 月 31 日

2014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工作,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医师队伍,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第三条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

(一)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高等院校医学类相应专业(指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下同)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三)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行业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有关单位的优势和作用。

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的统筹管理,健全协调机制,制订培训政策,编制培训规划,指导监督各地培训工作。

第六条 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一)研究提出培训专业设置建议;

(二)研究提出培训内容与标准、培训基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的方案建议;

(三)对培训基地和专业基地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四)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匹配机制,对培训招收工作进行区域间统筹协调;

(五)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六)制定考核标准和要求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检查指导考核工作;

(七)承担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七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制订本地实施方案和措施,编制落实培训规划和培训计划;按照国家规划与标准,建设、认定和管理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并报告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予以公布;根据需要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指定有关行业组织、单位负责本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具体业务技术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

省级以下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当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工作。

第八条 培训基地接受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具体做好培训招收、实施和考核及培训对象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培训基地

第九条 培训基地是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疗卫生机构。国务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及各地的培训能力,统筹规划各地培训基地数量。培训基地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为三级甲等医院;

(二)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要求;

(三)经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建的专家委员会或其指定的行业组织、单位认定合格。

根据培训内容需要,可将符合专业培训条件的其他三级医院、妇幼保健院和二级甲等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作为协同单位,发挥其优势特色科室作用,形成培训基地网络。

第十条 培训基地由符合条件的专业基地组成。专业基

地由本专业科室牵头,会同相关科室制订和落实本专业培训对象的具体培训计划,实施轮转培训,并对培训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 对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应当定期向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其指定的行业组织、单位报告培训工作情况,接受检查指导。根据工作需要遴选建设部分示范性的培训基地、专业基地,发挥引领作用。对达不到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要求或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的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取消其基地资格,并视情况削减所在省(区、市)培训基地分配名额。

第十二条 培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调领导机制,制订并落实确保培训质量的管理制度和各项具体措施,切实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培训基地主要行政负责人作为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基地的培训工作,分管院领导具体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教育培训管理职能部门作为协调领导机制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训工作的日常管理与监督。承担培训任务的科室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健全组织管理机制,切实履行对培训对象的带教和管理职能。

第十三条 培训基地应当落实培训对象必要的学习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生活条件和有关

人事薪酬待遇,做好对培训对象的管理工作;专业基地应当具备满足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诊疗规模、病种病例、病床规模、模拟教学设施等培训条件。

第十四条 培训基地应当选拔职业道德高尚、临床经验丰富、具有带教能力和经验的临床医师作为带教师资,其数量应当满足培训要求。带教师资应当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要求实施培训工作,认真负责地指导和教育培训对象。培训基地要将带教情况作为医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带教医师给予补贴。

第十五条 培训基地应当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科学、严谨的培训方案,建立严格的培训管理制度并规范地实施,强化全过程监管与培训效果激励,确保培训质量。

第十六条 培训基地应当依照《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组织符合条件的培训对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协助其办理执业注册和变更手续。

第 2 篇:住院医师规培广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 黄小玲

(2008 年 8 月 22 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研讨会,主要是总结、交流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经验,研讨住院

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的管理与对策。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厅和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向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为我省扎实稳妥地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工作,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情况

我省从 1996 年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从 1996 年开始,我省认真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颁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了《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和《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等一系列配套文件。一是明确培训对象。规定 1993 年及以后医学本科和专科毕业分配在县以上(含县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均要接受规范化培训;二是统一培训要求。按照严谨作风、扎实基础、宽广知识,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培训工作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培训方案,统一各专科的培训细则,统一培训基地认可标准;统一学分和赋分办法;统一考核办法和考核登记手册;统一培训合格证书;三是培训与职称晋升、聘任挂钩,把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作为中级职称晋升考试的报考依据之一。

(二)完善基地建设

要搞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基地建设是关键。为此,我厅制订了基地评审标准,1996 年开始在地市级以上医院开展了培训基地的认可工作,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1999 年开始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铺开。到目前为止,全省开展培训的学科有 22 个,共有 259 家医院的 1586 个二级学科被认可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三)实施公共课程统一考试

按照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原则,为保证培训质量,我省从 2000 年起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课程统考。开考科目有医学统计学、专业基础(临床药理学或医学免疫学任选一门)和专业理论三门课程。至 2007 年止,有近6万人次参加了统考,合格率为 70%。我省深圳市还从 2003 年开始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临床技能统一考核,收到较好效果。

(四)严格证书发放

1999 年经卫生部授权,由省卫生厅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为规范申领程序,采取了住院医师本人申请、培训基地申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核等形式,严格把关,把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与职称晋升、聘任、申请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等制度结合起来,有效地促进了培训工作制度化和规

范化的开展。至 2007 年底,全省共发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10909 个。

(五)积极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模式

为适应医疗卫生改革的新形势,从 2002 年开始,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等单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模式。将住院医师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经过三年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规范化培训后,实行二次择业,初步建立分流机制,激发了医院和住院医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培训质量,为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积极参与国家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科教发〔 2006 〕 27 号)要求,我省高等级的综合医院积极响应,全省有 48 所医院向省卫生厅申报了612 个培训基地,经过初审,我厅将初审合格的 438 个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向卫生部申报,占全国申报总数的 1/7,数量最多,资料齐全。2006 年 11 月,我省首批 9 所医院 153 个基地接受了卫生部的实地评审,其中,137 个获得通过,达标率为 89.5%。2007 年 3 月,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正式批准我省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试点省。卫生部要求我省积极试点,在全国先行一步,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摸索经验。

所以我们重任在肩,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工作,不辜负卫生部对我省的期望,为全国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加强对全省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2006 年下半年成立了“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目前,我省专科医师培训的制度性文件也即将出台,指导我省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稳妥、有序开展。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提高了人才强医意识,加大了教学工作力度。通过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建设和认可工作,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人才强医的大事来抓,医院大大提高了科教兴医的意识。目前,分管教学的领导职责更明确,并健全了住院医师轮转学习和教学行政查房制度,恢复了临床带教“导师制”,医院的培训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检查,工作落到实处。

(二)增加了投入,教学条件明显改善。为了改善教学条件,各有关医院不同程度地投入了专项经费用于住院医师培训和教学条件基本建设,购置了教学设备,改善了教学用房,增购了图书等。有些医院投入培训设施的经费达 100 多万元,目前大多数培训的医院均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如专用教室、示教室和教学模具。条件最好的医院有专用教室 1-2间,座位达 100 个。一些重点学科(内、外、妇、儿)均有一

间专用示教室,有的甚至每个病区都设有一间示教室。多数医院电教设施齐全,配有电视、幻灯、投影、手术闭路电视、多媒体计算机等。师资方面,住院医师的带教老师、导师基本上是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高职称以上主任、教授。

(三)健全了机构,培训逐步走向规范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对医院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过去,尽管许多医院也对住院医师进行轮训,但缺乏专门培训机构和规章制度,临床培训工作还不规范,随意性较大。这一工作开展后,各医院规范了轮科制度和带教制度,有的医院成立了培训考核小组,有专人负责。分管培训的领导、医教科长、辅导导师有明确的职责。医院将抓培训与晋升、聘任挂钩。目前,各医院都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导师管理制度、培训考核鉴定制度、教师带教能力和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等,使培训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增强了老师的教学意识,规范了医疗行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重点在于对住院医师的临床指导和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通过带教,增强了老师的教学意识。各医院都要求带教老师要对住院医师在临床查房、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大多数老师通过严格的带教,提高了教学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规范了医疗行为,尝到了教学相长的好处。带教老师教学意识增强,科室教学气氛较前浓厚。94%的人认为老师的教学查房、修改病历、指导操作水平有

所提高。多数带教老师不仅注意了对住院医师的业务指导,也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医德医风的教育。由于医院教学气氛增浓,教学环境改善,广大住院医师对“规范化”培训的认识提高了,学习更加主动,医疗行为不断规范,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为加强住院医师的培养工作,我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存在较大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不平衡

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地区、单位、科室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总体来说,凡是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的地区和单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就开展较好,比较落实。如广州、深圳、中山、湛江等市和高等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单位成效比较显著。云浮市近二年工作也开展得比较扎实。另外,同一所医院的不同专科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地区和单位工作力度不够,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应付了事。

(二)培训不规范

进行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住院医师的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其特点在于强调“规范”二字。但部分医院的住院医师培训没有严格执行《广东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培训不规范,该轮转的科室没有轮

转,或者虽然轮转了但时间不够;该考核的没有考核,或者走过场;要求住院医师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等等。有的医院把全省公共必修课统考替代住院医师培训的理论阶段考核和技能考核,不注重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培养,培训质量不高。

(三)管理不到位

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市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培训质量进行把关。但由于各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近年人员更换频繁,有些工作衔接不上,管理不到位,督导不够。省里主要抓公共必修课统考,对基层工作开展情况不了解,缺乏指导,管理脱节。相当一部分地区、单位和人员只重视公共必修课考试,其他环节马虎应付,丢掉了培训的核心部分,没有达到培训目标。

(四)政策不完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涉及到人、财、物等配套政策。但目前有些政策还不够完善,有些措施还难以落实。特别是培训经费问题比较突出。如公共必修课统考收费问题到现在仍得不到解决,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开展也有很大影响。

(五)人员难流动

目前住院医师培训对象主要是新毕业在职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是单位人,人员难以流动。有三个缺点:

第一,对于培训对象,学好学坏一样,缺乏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一些科室对基础好,工作积极肯干的培训对象只想占为己有,不愿意让其轮科,使其培训内容无法完成,影响培训质量。第三,培训对象不流动,基层医院无法得到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基层医院医师队伍素质每况愈下而难以改变。

二、毕业后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卫生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临床医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则是决定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综观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由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阶段组成,其中以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毕业后教育则是医学人才临床能力培养的极为重要的阶段,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1917 年,美国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专科医师委员会—眼科委员会,1933 年,美国建立了全国专科医学委员会,协助其成员委员会对专科医师进行评价并为他们颁发专科医师证书。其后相继成立了专科医师培训的一系列管理组织和机构,并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如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可委员会与所属的 26 个住院医师培训评审委员会,负责每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项目的评价和认定工作。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专科和亚专科的认可标准,确定各

专科的培训目标,制订专科培训计划,组织和管理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资格考试,国家住院医师匹配项目每年向社会公布培训项目和培训职位。20 世纪中期以后,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亦逐步建立并推行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制度。国际医师制度的实践和经验证明,建立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是提高医师职业素质,从而保证医疗服务水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办法。

长期以来,我国在毕业后医学教育方面比较薄弱,与其他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最早始于 1921 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的“24 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和总住院医师负责制度”。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医院陆续开展住院医师培训工作,但始终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20 世纪八十年代末,为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卫生部在部分省、市、医学院校试点的基础上,于 1993 年颁发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1995 年发布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截止到 2002 年底,全国共有 18 个省、市成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导小组(或培训委员会),20 个省、市制定了培训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26 个省、市的 2000所医院开展了培训工作,有 26 个省、市、高校和部属医院获得颁发《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授权。从 1997 年至今,已培训住院十余万余人。但由于受传统管

理体制和机制的制约,我国的毕业后教育尚存在较大缺陷,主要体现为已有的培训要求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培训工作覆盖面小,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在受训者的招录、基地的认可与管理、培训组织管理模式、质量监控体系等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惯例亦不相对应。

为完善我国医学终身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和规范医师的培养工作,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2003 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了“建立我国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课题研究,对我国专科医师的需求状况、培养模式、培养标准、筹资机制、考核与评价、准入立法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包括确立了我国专科医师分阶段培养模式,制订出专科医师培训暂行规定、培训基地认可管理办法等文件,制订了 34 个普通专科、亚专科医师培养标准和基地标准,提出了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管理的方案和政策建议,并在北京等地进行了试点研究,积累实践经验。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需要我们培训出一支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作为智力保证。在我国卫生改革全面推进、不断深化的时期,加快城镇医药卫生改革体制改革,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推进农村卫生工作的开展,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医师队伍作为人力支

撑。借鉴国际的有益经验,加强临床医师的临床能力培养,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建立专科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是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

2005 年 12 月,卫生部成立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在卫生部的领导下,对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开展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政策的研究,拟定全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规划和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2006 年 2 月,正式下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试点工作,明确了试点工作的目的和试点专科的范围与重点。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将涵盖 18 个普通专科和 16 个亚专科,考虑到广大基层的卫生人力需求,试点期间将以普通专科(包括全科医学科)人员培训为重点。与此同时,启动了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的申报与审核工作。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试点和起步阶段,很多相关的人事管理和经费筹集等政策还有待探索,因此,本次试点工作选择有较好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经验的基地先行试点,待积累总结实践经验后,再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目前,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全国有 25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07 家医院申请参加培训试点,累计申报培训试点基地 3048 个。至此,全国专科医师培训的试点工

作已成燎原之势。

三、积极探索与实践,积极推进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必须切实加强和不断规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我省已经开展了 12 年,有成绩,有不足,应该认真总结,不断完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建设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范围广,内容多,政策性强,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积极研究和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了进一步搞好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讲五点意见。

(一)以加强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医师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和《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认真实施《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和《专科医师培训登记手册》登记制度,坚持以加强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精心制订并实施培训计划,加强过程管理和考核,强化临床技能训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培训对象的人文社会知识和医德医风的培训和教育,将他们培养成德

才兼备的良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二)贯彻执行培训与管理制度,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我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目前主要工作是如何把制度贯彻落实,这需要全省卫生科教管理干部、医院和住院医师的共同努力和严格执行,保证培训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公共必修课统考,成效明显,但统考收费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最近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转发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清理规范涉及职业资格相关收费的通知》(财综〔2008〕22 号),要求对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进行清理规范,我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统考收费属于清理范围。在这种政策环境下,如何做好培训的考试考核工作,请大家发表意见,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关于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我们正在制定《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管理指导意见》、《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实施方案(试行)》、《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认定管理试行办法》,目的是加强对培训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各试点医院和培训基地在试点过程中,要切实加强领导,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要坚持培训目标和规范培训过程,要开好头,起好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要研究制订适宜的切实可行的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和考试考核工作,保证培训质量。

(三)加强指导与监督,稳步推进培训工作

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简称省毕教委)要充分发挥研究、组织、管理、指导、协调的职能,积极开展毕业后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和规划研究,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对培训基地实施动态管理,对全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也将在适当时机开展督导检查。如果基地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制度的,或工作松懈,达不到基地标准的,将限期整改,甚至取消其培训资格。今年我省专科医师培训将扩大试点,准备把专科医师培训扩大至积极性高、基础和条件好的三级医院。从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开始,再逐步扩大至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申报以自愿为原则,试点阶段不下达申报指标,不作硬性规定。为加强督导,省成立由管理专家和专科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对于目前尚未纳入专科医师培训试点范围的医疗机构,应继续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省医师协会要协助省毕教委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的事务性工作,发挥专家优势,共同为建立我省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做出贡献。

(四)立足全局,突出重点,为基层培养适宜人才

我省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我们要从这个全局出发,积极探索人才流动机制,注重为基层培养人才。

因此,我省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重点是优先支持和发展普通专科。同时,也只有在普通专科这块基石打得牢固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较好的开展亚专科培训。为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培养全科医生,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遴选全科培训基地,开展全科医师培训试点。

(五)完善相关政策,促进培训工作可持续开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到教育培训管理工作,而且涉及到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等多方面。因此,我们要在工作中加强研究和探索,积极主动与人事、社保和财政等部门进行协调,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逐步形成机会平等、竞争择优、合理流动的良好政策环境和人才工作机制。希望各地各单位积极创造和总结好的经验,促进培训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科教兴医,人才强医!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活力的医师培养和准入制度,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临床医师,我们责任重大。让我们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积极探索,为建立我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 3 篇:规培医师职责规 范 化 培 训 医 师 职 责

一、在科主任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规培生”实行一—

三年的 24 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每周周 1—周 5 为工作日,每天晚上 8 点可离开病区回医院寝室休息,所管病人需处理时再到病房,周六上午交班后可离开医院,周一上班时间到医院。(参加科室值班人员,由科主任安排 2 天休息。)

二、依法执业,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检查工作。

三、认真书写病历。新病员的病历,在入院后 24 小时内完成大病历或入院记录(每个专业大病历≥2 份),8 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及时完成出院病案小结,一般要求于病员出院当天完成。

四、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夜间跟随住院总查房。上级医师查房或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五、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要病员,用口头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六、主动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及病员病情变化,提出需要会诊转院或出院的意见。

七、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一旦发生差错

事故除进行应急处理外,要及时向指导教师、科主任汇报。

八、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九、及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沟通工作。

第 4 篇:规培医师总结---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誓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二、工作学习方面

这一年的轮转期间我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 1 年里,我轮转了放射科、重症医学科、心胸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胃肠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深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艰辛和神圣,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练就各种临床操作技术,还要熟悉各种先进仪器使用,随时监测病人的生命功能,维持病人生命功能的稳定,保证病人的安全。在重症医学科

2---开阔,于此同时,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临床业务水

平,为自己未来的工作打下更夯实的基础,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临床医生。在努力增加医学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医学学术会议、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积极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从一点一滴开始提升自己,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利用空闲时间阅读各种医学文献,学习课题的设计和数据的采集,逐步学会对数据的专业分析,对专业课题以及医学论文的基本方法有了一定认识,努力书写一些医学综述和论文,使自身的学术理论更上一步。

三、道德品质方面

我来自农村,深深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上学时,生活的艰苦,磨砺了我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的品质性格。参加工作后,一心服务患者,天天与血、痰、细菌、病毒打

4---这几年的时间里,不论在思想上、技术上还是个人方面,我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并不断朝着一个合格的医学工作者靠拢。现将我第三年来的“规陪”情况作如下总结:

在思想政治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了《党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医德规范》、《十八大报告》,加深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等重要论述的认识和理解。我能坚持要求自己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以一个先进的医学工作者的身份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在工作学习上:这一年里,我先后轮转了检验科、妇科、产科、重症医学科,深感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艰辛和神圣,医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并要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操作技能,还有熟

住院医师“规培”出科试卷妇产科 篇5

总分

阅卷

秘书

主任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

出科及考试日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在孕妇腹壁上听诊,与母体心率相一致的音响是

A.胎心音

B.子宫杂音

C.脐带杂音

D.胎动音

E.肠蠕动音

2.关于骨盆出口,错误的是

A.前三角的顶端为耻骨联合的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B.后三角的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棘韧带

C.坐骨结节间的距离为出口横径

D.耻骨联合下缘至骶骨尖端距离为出口前后径

E.骶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的距离为出口后矢状径

3.一产妇孕37周,产前检查时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医生正确地决定应该做进一步检查,因为还不能提示是否有胎儿宫内缺氧(储备能力下降)

A.12小时胎动计数小于3次

B.胎动消失

C.胎动频繁挣扎

D.观察20分钟无胎动,提示胎儿储备能力下降

E.胎动受声振刺激后加强

4.关于正常产褥期子宫各部分复旧的时间正确的是

A.产后一个月子宫恢复到孕前的大小

B.月经复潮标志着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完全修复

C.产后7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腹部检查不易触及

D.产后7天宫颈内口关闭

E.产后4周宫颈恢复到未孕形态

5.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征象哪项正确

A.子宫底升至脐上,子宫体变硬呈球形

B.阴道有大量出血

C.子宫轮廓不清,质软

D.阴道口外露的脐带长度缩短

E.轻压子宫下段时,外露脐带有回缩

6.初产妇,妊娠39周,食欲正常,昨晚8时起有腹部阵痛,一夜未睡,今晨就诊,精神疲乏,宫缩10-20秒,间隔

10-35分钟,宫缩强度弱,肛查:先露头,未入盆,宫口开指尖,前羊膜囊不明显,骨盆测量无异常,最恰当的处理是

A.人工破膜

B.缩宫素静脉滴注

C.肥皂水灌肠

D.哌替啶(杜冷丁)100mg肌内注射

E.补液支持疗法

7.24岁初产妇,规律宫缩10小时,连续观察2小时,宫口由6cm开大至7cm,胎头+1,胎心140次/分。本例恰当的处置应是

A.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B.肌注哌替啶(杜冷丁)

C.静脉滴注缩宫素

D.立即行人工破膜

E.立即行剖宫产术

8、胎儿窘迫的处理,不对的是:

A、左侧卧位,吸氧

B、产妇有心力衰竭或产程延长,发生酸中毒应及时治疗

C、胎儿窘迫不见好转需迅速分娩,可行、剖宫产或阴道手术助产

D、手术前不用镇静药物或乙醚麻醉

E、积极寻找原因,不急于手术

(9—10题共用备选答案)

9.血压140/90mmHg,尿蛋白(-),下肢水肿(+)

10.血压160/110mmHg,尿蛋白(++),下肢水肿(++),伴头痛、眼花

A.妊娠期高血压

B.轻度子痫前期

C.重度子痫前期

D.子痫

E.急进型高血压

11.某产妇,G1P0,孕41周,宫口开大4~5cm,胎心100次/分,胎心监测示“晚期减速”,胎儿头皮血pH值7.18,最恰当的处理为

A.面罩吸氧

B.产妇左侧卧位,等待自然分娩

C.加宫缩抑制剂缓解宫缩

D.立即剖宫产

E.待宫口开全,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12.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依据不包括

A.胎心音不规律,<100次/分

B.胎动频繁

C.羊膜镜检羊水深绿色

D.胎儿头皮血pH值<7.20

E.胎位异常

13.初产妇临产16小时,肛诊宫口开全2小时,先露达棘下2cm,骨产道正常,枕后位,胎心122次/分。此时最恰当的分娩方式是

A.即刻行刮宫产术

B.行会阴侧切术,产钳助娩

C.静脉点滴缩宫素

D.等待胎头自然旋转后阴道助产

E.静脉高营养等待阴道自娩

14.关于病理性缩复环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

B.多发生于头盆不称、持续性横位时

C.常伴有血尿

D.环痕之上宫体压痛

E.必须立即剖宫产,以避免子宫破裂发生

15.下列哪项因素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无关

A.产程延长

B.精神过度紧张

C.羊水过多

D.感染

E.胎膜早破

16.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是

A.腹部检查清楚可及胎背

B.第二产程延长

C.肛查感骨盆前部空虚,后部满

D.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居骨盆后方,小囟门居骨盆前方

E.其发生系由于骨盆入口狭窄

17.G4P1,孕40周,人工流产3次,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蜕出,亦无剥离征象,阴道无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盘剥离后滞留

B.胎盘剥离不全

C.胎盘部分性植入

D.胎盘完全粘连

E.胎盘嵌顿

18.臀位妊娠时,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依据是

A.羊水胎粪污染

B.胎动增加

C.胎儿头皮血pH值为7.3

D.胎心听诊120~160次/分

E.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小于3次/分

试题答案:E

19.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胎盘植入

C.胎盘胎膜残留

D.软产道裂伤

E.凝血功能障碍

20.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应属哪种类型骨盆

A.扁平骨盆

B.漏斗骨盆

C.均小骨盆

D.类人猿型骨盆

E.骨软化病骨盆

21.关于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的描述哪项正确

A.鳞状上皮化是宫颈糜烂的恶变过程

B.覆盖宫颈息肉表面的为鳞状上皮

C.宫颈管炎的典型表现为腺体囊肿

D.宫颈糜烂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为完整的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

E.宫颈肥大是由于宫颈管局部腺体增生

22.48岁已婚妇女,因肝脓肿住院,应用抗生素20天,近1周来外阴痒明显,白带呈凝乳状或豆渣状。检查发现阴道黏膜发红,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阴道炎

B.外阴瘙痒症

C.滴虫性阴道炎

D.真菌性阴道炎

E.细菌性阴道炎

23.宫颈与阴道黏膜可见散在的红色斑点,应考虑的诊断为

A.滴虫性阴道炎

B.盆腔炎

C.细菌性阴道病

D.念珠菌性阴道炎

E.链球菌性阴道炎

24.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刮片为巴氏Ⅲ级,下一步处理应是

A.3个月后复查宫颈刮片

B.激光治疗

C.宫颈锥形切除

D.重复刮片并取宫颈活体组织送检

E.无须处理

25.窥器检查可见宫颈糜烂面明显凹凸不平,为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宫颈活检除外宫颈癌。应诊断为

A.颗粒型中度糜烂

B.颗粒型重度糜烂

C.乳突型轻度糜烂

D.乳突型中度糜烂

E.乳突型重度糜烂

(26~27共用题干)

题干:26岁,G0P0,白带增多2个月,性交后出血3次就诊。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颈1点及7点有宫颈腺囊肿,宫体大小正常,双附件未及肿物,无压痛,宫颈刮片巴氏Ⅰ级。

26.宫颈糜烂的分度依据是

A.糜烂面积

B.糜烂程度

C.宫颈刮片

D.碘试验

E.活检

27.此病人最适宜的治疗是

A.口服抗生素

B.宫颈锥形切除术

C.宫颈糜烂面涂硝酸银

D.激光治疗

E.子宫全切术

(28~29题共用备选答案)

28.妊娠、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易于发生:

29.白带呈脓性泡沫状,用酸性液体冲洗阴道可提高疗效:

A.滴虫性阴道炎

B.霉菌性阴道炎

C.老年性阴道炎

D.幼女性阴道炎

E.淋球菌性阴道炎

30.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报告为巴氏Ⅱ级,应考虑为:

A.正常

B.炎症

C.可疑癌

D.高度可疑癌

E.癌症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20分)

1.胎盘早剥的分类()、()、()。

2.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类型有:()、()、()、。()。

3.产后出血的病因可分为()、()、()、。()。

4.孕妇患有心脏病最危险的时期为()、()、()。

5.胎心率监测中出现早期减速提示有(),变异减速提示是(),晚期减速提示有()。

6.先兆临产的征象有()、()、()。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前置胎盘:

2.潜伏期延长;

四、问答题(共10分)

自然流产发展不同阶段分哪几种临床类型?简述如何处理?(10分)

五、病例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

(一)、32岁,初产妇,G2PO,现孕37周,以“头痛,眼花3天”入院。查体:血压170/120mmHg,尿蛋白(++),双膝以下凹陷性水肿,胎心率145次/分。

问题:

1、初步诊断

2、治疗方法。

(二)、30岁女,孕2产1,一年前因中央型前置胎盘行子宫体剖宫产术,现妊娠7个月,6小时前突然感到剧烈腹痛,头晕.大汗淋漓,胎动停止,胎心音消失胎体漂浮感,左下腹可扪及妊娠4个月子宫大小硬块,移动性浊音(+)。

问题:

1、最可能的诊断?

2、诊断依据?

3、处理原则?

答案

1.某产妇,G1P0,孕41周,宫口开大4~5cm,胎心100次/分,胎心监测示“晚期减速”,胎儿头皮血pH值7.18,最恰当的处理为

A.面罩吸氧

B.产妇左侧卧位,等待自然分娩

C.加宫缩抑制剂缓解宫缩

D.立即剖宫产

E.待宫口开全,阴道助产缩短第二产程

试题答案:D

题解:重症胎儿窘迫或经处理未好转者,应及时结束分娩。宫口未开全时,立即行剖宫产术。

2.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依据不包括

A.胎心音不规律,<100次/分

B.胎动频繁

C.羊膜镜检羊水深绿色

D.胎儿头皮血pH值<7.20

E.胎位异常

试题答案:E

题解:急性胎儿窘迫时胎心率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胎心率不规则,胎心音减弱,是胎儿严重缺氧的征象,最终胎心音消失,胎儿死亡。缺氧早期,表现为胎动频繁,如缺氧继续加重,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于羊水中。破膜后取胎儿头皮血测定pH值,进行血气分析,如果其pH值低于7.20提示胎儿有酸中毒,可诊断为胎儿窘迫。

3.初产妇临产16小时,肛诊宫口开全2小时,先露达棘下2cm,骨产道正常,枕后位,胎心122次/分。此时最恰当的分娩方式是

A.即刻行刮宫产术

B.行会阴侧切术,产钳助娩

C.静脉点滴缩宫素

D.等待胎头自然旋转后阴道助产

E.静脉高营养等待阴道自娩

试题答案:B

题解:本例第二产程延长,骨盆无异常,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以下,可手转胎头至枕前位,再以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结束分娩;如有困难,也可向后转成正枕后位,再按正枕后位分娩机转娩出。

4.关于病理性缩复环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先兆子宫破裂的征象

B.多发生于头盆不称、持续性横位时

C.常伴有血尿

D.环痕之上宫体压痛

E.必须立即剖宫产,以避免子宫破裂发生

试题答案:D

题解:病理性缩复环形成后,子宫下段膨隆有明显压痛。产妇自觉疼痛难忍,因膀胱受压过久可出现排尿困难和血尿。必须立即剖宫产,以避免子宫破裂发生。

5.下列哪项因素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无关

A.产程延长

B.精神过度紧张

C.羊水过多

D.感染

E.胎膜早破

试题答案:E

题解: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相关的因素有1.全身因素。产程延长或精神过度紧张使产妇体力过度消耗;过度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全身急、慢性疾病等,均可引起宫缩乏力。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肌纤维退行性变(如多产、感染、刮宫损伤等);子宫肌水肿、渗血(如重度贫血、妊高征、子宫胎盘卒中等);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畸形等,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6.持续性枕后位的特点是

A.腹部检查清楚可及胎背

B.第二产程延长

C.肛查感骨盆前部空虚,后部满

D.矢状缝在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居骨盆后方,小囟门居骨盆前方

E.其发生系由于骨盆入口狭窄

试题答案:B

题解:持续性枕后位多见于漏斗型骨盆、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复合先露、胎头俯屈不良等。常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大囟门在骨盆右前方,小囟门在骨盆左后方。

7.G4P1,孕40周,人工流产3次,产程进展顺利,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未蜕出,亦无剥离征象,阴道无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盘剥离后滞留

B.胎盘剥离不全

C.胎盘部分性植入

D.胎盘完全粘连

E.胎盘嵌顿

试题答案:D

题解:多次或过度刮宫,子宫内膜受损或引起子宫内膜炎,致蜕膜不能良好发育而发生胎盘粘连,胎盘全部粘连或植入,一般无出血。

8.臀位妊娠时,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依据是

A.羊水胎粪污染

B.胎动增加

C.胎儿头皮血pH值为7.3

D.胎心听诊120~160次/分

E.胎动时胎心率加速不明显,基线变异小于3次/分

试题答案:E

题解:急性胎儿窘迫时胎心率高于160次/分或低于120次/分,均提示胎儿窘迫。胎心率不规则,胎心音减弱,是胎儿严重缺氧的征象,最终胎心音消失,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缺氧早期胎动频繁,缺氧严重时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强,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于羊水中。当头先露破膜后羊水中出现胎粪,表示胎儿窘迫;破膜后取胎儿头皮血测定pH值,进行血气分析,如果其pH值低于7.20提示胎儿有酸中毒,可诊断为胎儿窘迫。

9.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胎盘植入

C.胎盘胎膜残留

D.软产道裂伤

E.凝血功能障碍

试题答案:A

题解: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总数的70%~75%。

10.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应属哪种类型骨盆

A.扁平骨盆

B.漏斗骨盆

C.均小骨盆

D.类人猿型骨盆

E.骨软化病骨盆

试题答案:B

31.关于慢性宫颈炎病理表现的描述哪项正确

A.鳞状上皮化是宫颈糜烂的恶变过程

B.覆盖宫颈息肉表面的为鳞状上皮

C.宫颈管炎的典型表现为腺体囊肿

D.宫颈糜烂指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分为完整的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

E.宫颈肥大是由于宫颈管局部腺体增生

试题答案:D

题解:宫颈糜烂面被单层宫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反复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可导致宫颈肥大、质硬。子宫颈管黏膜局限性增生形成单个或数个带蒂或无蒂的息肉,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腺管的开口被阻塞,分泌物潴留于腺腔内,在宫颈表面形成囊肿,内含黏稠的液体,又称宫颈囊肿。

32.48岁已婚妇女,因肝脓肿住院,应用抗生素20天,近1周来外阴痒明显,白带呈凝乳状或豆渣状。检查发现阴道黏膜发红,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阴道炎

B.外阴瘙痒症

C.滴虫性阴道炎

D.真菌性阴道炎

E.细菌性阴道炎

试题答案:D

题解:念珠菌感染主要症状是外阴瘙痒和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凝乳状或豆渣状,并发有细菌混合感染时可呈脓性白带。检查时见阴道黏膜、前庭部有白色膜状物粘附,擦去后露出红肿的黏膜、浅表溃疡及渗血。取白带用悬滴法或涂片染色法镜检,可发现白色念珠菌的芽孢和假菌丝即可诊断。

33.宫颈与阴道黏膜可见散在的红色斑点,应考虑的诊断为

A.滴虫性阴道炎

B.盆腔炎

C.细菌性阴道病

D.念珠菌性阴道炎

E.链球菌性阴道炎

试题答案:A

题解: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量多,呈稀薄泡沫状,灰黄色或黄绿色,有腥味,若伴有细菌感染,则呈脓性。妇科检查可见阴道黏膜水肿、充血,有散在的红色点状丘疹,以穹隆部明显,阴道内有上述典型分泌物。

34.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宫颈刮片为巴氏Ⅲ级,下一步处理应是

A.3个月后复查宫颈刮片

B.激光治疗

C.宫颈锥形切除

D.重复刮片并取宫颈活体组织送检

E.无须处理

试题答案:D

题解:宫颈刮片发现≥III级者(可疑癌),应重复刮片并行活检,根据其结果决定处理原则。

35.窥器检查可见宫颈糜烂面明显凹凸不平,为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宫颈活检除外宫颈癌。应诊断为

A.颗粒型中度糜烂

B.颗粒型重度糜烂

C.乳突型轻度糜烂

D.乳突型中度糜烂

E.乳突型重度糜烂

试题答案:E

题解:宫颈糜烂根据间质与柱状上皮增生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见于炎症初期,表面平坦。颗粒型有一定间质增生使表面呈细颗粒状。乳头型有显著间质增生使表面不平更明显,呈乳头状突起。分度:轻度:糜烂面积小于宫颈总面积的1/3;中度: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

26岁,G0P0,白带增多2个月,性交后出血3次就诊。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子宫颈1点及7点有宫颈腺囊肿,宫体大小正常,双附件未及肿物,无压痛,宫颈刮片巴氏Ⅰ级。

(36~37共用题干)

36.宫颈糜烂的分度依据是

A.糜烂面积

B.糜烂程度

C.宫颈刮片

D.碘试验

E.活检

试题答案:A

题解:根据糜烂面积分度。轻度:糜烂面积小于宫颈总面积的1/3;中度: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1/3~2/3;重度:糜烂面积占宫颈总面积的2/3以上。

37.此病人最适宜的治疗是

A.口服抗生素

B.宫颈锥形切除术

C.宫颈糜烂面涂硝酸银

D.激光治疗

E.子宫全切术

试题答案:D

题解: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如硝酸银,适用于轻、中度患者。物理治疗适用于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方法有电熨、冷冻、激光、红外线、微波照射等。对久治不愈患者,已有子女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

(38~39题共用备选答案)

A.滴虫性阴道炎

B.霉菌性阴道炎

C.老年性阴道炎

D.幼女性阴道炎

E.淋球菌性阴道炎

38.妊娠、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易于发生:

试题答案:B

题解:念珠菌平时可存在于口腔、肠道、阴道中,但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迅速繁殖,引起感染。幼女、孕妇、糖尿病妇女、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的妇女易发生念珠菌感染。滴虫最适宜在pH值为5.2~6.6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在pH为5.0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量多,呈稀薄泡沫状,灰黄色或黄绿色,有腥味。

39.白带呈脓性泡沫状,用酸性液体冲洗阴道可提高疗效:

试题答案:A

题解:念珠菌平时可存在于口腔、肠道、阴道中,但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才迅速繁殖,引起感染。幼女、孕妇、糖尿病妇女、长期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雌激素的妇女易发生念珠菌感染。滴虫最适宜在pH值为5.2~6.6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在pH为5.0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滴虫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量多,呈稀薄泡沫状,灰黄色或黄绿色,有腥味。

(40~41题共用备选答案)

A.正常

B.炎症

C.可疑癌

D.高度可疑癌

E.癌症

40.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报告为巴氏Ⅱ级,应考虑为:

全科医师规培总结 篇6

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准备和清点器械(2)自我介绍:(3)性别、年龄、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神志清醒、无病容、自主体位、体型正常、姿势正常、语调、语态、步态正常、皮肤黏膜正常。(共12项)(3)洗手

(5)测量体温,擦干腋下,腋温10分钟、体温36.6℃

(6)单手触桡动脉至少30秒:脉搏70次/分,脉搏每分钟70次,脉搏有力,节律整齐,血管弹性正常。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

(7)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双侧桡动脉脉搏一致有力,呼吸每分钟18次(8)测右上肢血压,血压120/80mmhg。

2、头面及颈部

(1)观察头部外形、毛发分布、异常运动等;(2)触诊头颅

汇报:颜面无水肿,头颅未见畸形。毛发沿发迹均匀分布、色泽黑、发质亮,未见局部脱发及瘢痕。头部未见异常运动。头皮无压痛、未触及异常隆起及凹陷。(3)视诊双眼及眉毛

汇报:双眼裂等大。双侧眼睑未见下垂、水肿。双侧眉毛对称、分布均匀,未见脱落。(4)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33cm 汇报:左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右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1.0。(5)检查双侧下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6)检查双侧泪囊

(7)分别翻转左右上睑、检查上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

汇报:睑结膜未见苍白、充血、滤泡、球结膜未见水肿、充血。巩膜未见黄染。双侧泪囊未见红肿及分泌物。(8)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六个方位 距离25cm 汇报:双侧眼球运动自如。眼震阴性。(9)检查瞳孔(不用手电筒)

汇报:双侧瞳孔对称,等大等园,直径约3mm。

(10)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用手电筒)汇报:双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手法:先左后右,先直接再间接。(11)检查集合反射

汇报:双眼集合反射存在。

手法:医生手指由受检者眼睛前方逐渐缓慢移向眼睛5~10cm,观察双眼有无向内斜视。(1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1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

汇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未见分泌物。乳突区无压痛。(1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

汇报:颞颌关节无压痛,关节活动不受限。

手法:将双手食指、中指先放在耳前,然后再将中指放在外耳道,令受检者张口。(1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检查者摩擦手指,受检者掩耳闭目)汇报:双耳听力粗测正常。

手法:受检者捂住左耳,医生手在1米外搓指逐渐移向左耳。(16)观察外鼻

汇报:鼻外形正常,无鼻翼煽动。(17)触诊外鼻 汇报:鼻部无压痛。

(1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

汇报:鼻前庭未见分泌物、鼻中隔居中。

手法:左手拇指上推鼻尖,暴露鼻前庭。用手电筒照射。(1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 汇报:左右鼻道通畅。

手法:左手拇指食指分别按压鼻翼,令受检者呼气。(20)检查上颌窦,额窦,筛窦,有无肿胀、压痛等 汇报:各副鼻窦区无压痛,肿胀。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眶上神经孔的上方、内眦、眶下神经孔的下方。(21)观察口唇、牙齿、上颚、舌质和舌苔 用手电筒+压舌板(22)借助压舌板检查口腔黏膜、牙齿、牙龈 同上

(23)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嘱受检者发“啊”音)同上

汇报:口唇红润。口腔粘膜完整,未见出血点、溃疡。牙龈无红肿。牙齿排列整齐,未见残齿、缺齿、义齿。舌质红,舌苔薄白。咽部未见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24)检查舌下神经(伸舌)

汇报:伸舌居中,舌体无震颤,舌肌无萎缩。

(25)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露齿、鼓腮或吹口哨,双侧对比)汇报:双侧面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首先令受检者皱眉,观察额部皱纹,再令受检者闭眼,左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上睑,右手拇指与食指放在下睑,令受检者呲牙,令受检者鼓腮或吹口哨。

(26)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触双侧嚼肌,或以手对抗张口动作)汇报:三叉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手掌挨在受检者面部,食指、中指放在嚼肌处,令受检者咬牙,感觉肌力,然后令其张口,手掌感觉张口肌力。

(27)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上、中、下三支,双侧对比);(令受检者闭目)汇报:双侧三叉神经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受检者闭目,用曲别针刺左右额部、面部、下颌部皮肤感觉,受检者同时手示曲别针刺的是哪一侧。(28)暴露颈部(取出体温计)

(29)观察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

汇报:颈部两侧对称,皮肤未见蜘蛛痣、皮疹、黄染,未见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异常搏动。(30)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 汇报:颈椎活动不受限。

手法:取枕,左手托起枕部,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托头前屈后仰、左右旋转。(31)检查副神经(对抗头部旋转及耸肩,双侧对比)汇报:副神经运动功能正常。

手法:双手按住双肩,令受检者耸肩,双手感觉力量。然后左手扶肩、右手在另一侧耳部,令受检者头转向左侧,感觉头旋转力量,再测右侧。

(32)触诊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浅组、颈后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汇报:头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双手触及耳前、耳后,单手分别触摸左右枕后。左侧颌下(头转向检查侧)、右侧、颏下、左颈前(头转向检查左侧)、右颈前(头转向检查右侧),触摸颈前三角区。

(33)触诊甲状腺软骨(以便确定甲状腺的检查部位)汇报:甲状软骨无压痛。

手法:右手触摸甲状软骨,确定甲状软骨位置,为寻找甲状腺准备。(34)触诊甲状腺峡部(配合吞咽)(35)触诊甲状腺侧叶(配合吞咽),触诊可疑者,需增加坐位背面检查法复查 汇报:甲状腺峡部及侧叶正常,未触及肿大。

手法:右手拇指放在甲状软骨之下的气管表面,令受检者吞咽。右手拇指放在环状软骨之下气管左侧旁边,其余四指放在胸锁乳突肌后向前推,将胸锁乳突肌向前推,左手拇指将气管向右推。右手拇指放在气管旁边触摸甲状腺,同时令受检者吞咽。

(36)分别触诊左右颈动脉

汇报:颈动脉搏动可触及,两侧对称。

手法:甲状软骨旁边、颈前三角内,不能同时触摸双侧动脉。(37)触诊气管位置 汇报:气管位置居中。

手法: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法,将食指、无名指放在左右胸锁关节与甲状腺之上,先将中指放在气管上,然后再放在气管左右侧观察甲状腺是否居中。(38)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 汇报: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

手法:听诊器钟型体件听诊左右颈内动脉处、甲状腺左右叶部位。

3、前、侧胸部(1)暴露胸部

(2)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和呼吸运动等

汇报:胸廓对称无畸形,胸部皮肤未见黄染、蜘蛛痣及静脉曲张,双侧乳房对称、发育正常,未见乳头溢液。胸式呼吸运动正常。

(3)右手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4)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左手提起受检者左侧腕部。(5)左手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

(6)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五群)右手提起受检者右侧腕部。

汇报:乳房无压痛,未触及包块、乳头无溢液,双侧腋窝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用四个指的指腹,右手顺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左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左手逆时针旋转触摸受检者右侧乳房,用双手手指挤压乳头。胸大肌外侧缘(胸肌淋巴结群)、腋中线(中央淋巴结群)、腋后皱壁(肩胛下淋巴结群)、腋窝外侧壁(外侧淋巴结群)、腋窝顶端(腋尖淋巴结群)(7)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

汇报:胸壁弹性正常、胸壁无压痛。手法:双手按压胸前、外侧、下部。(8)检查双侧呼吸动度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对称。

手法:双手放在胸廓下方。拇指放在肋缘指向剑突。将皮肤用力向中间推的隆起,用力吸气。(9)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双手手掌放在腋下部,令受检者用力吸气。

(10)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外、下,双侧对比)受检者发“一”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一致。

手法:双手手掌平放在胸壁上、中、外、下。左右交叉对照。(11)叩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

汇报:双肺叩诊清音。两侧对称。肺上界位于,肺前界位于,肺下界位于,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左右对比。注意外侧壁。“弓”形旋转肋间。

(12)听诊双肺(自肺尖开始向下,前胸、侧胸双侧对比,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汇报:双肺听诊清音。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型体件。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长音 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弓”形旋转肋间。注意外侧壁。肺尖用钟型体件。每一个点听诊时间需要1~2个呼吸周期。

(14)观察心尖、心前区搏动,切线方向观察

汇报:心前区未见隆起,心前区未见心尖搏动(或左锁骨中线内第5肋间0.5cm处)。(15)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触搏动位置、范围、强度、有无震颤)(16)触诊心前区有无异常(震颤、摩擦感)

汇报: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大约1cm处,心尖搏动范围大约2.5cm。心前区未触及异常震颤及心包摩擦感。

手法:

1、右手掌尺侧掌缘平行肋间感觉搏动,2、再用手指指腹确定准确位置、范围、强度。必要时用尺子测量左锁骨中线距离。

3、右手掌放在左胸心尖、3、4、5肋间、肺动脉区、主动脉区感觉震颤、摩擦感。(17)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18)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

汇报: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在正常范围。

手法:

1、轻叩。由外向内(左锁骨中线外3cm),由下而上,扣完做记号。

2、先从右锁骨中线第2 肋间向下叩出肝浊音界。在其上一肋间(4肋)开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扣完记号。

3、用两个尺子测量每一点距离中线的距离。

(19)听诊二尖瓣区 左锁骨中线内侧(心前区)(20)听诊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2肋间(21)听诊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2肋间

(2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3肋间(23)听诊三尖瓣区 胸骨左缘4、5肋间

汇报:心率每分钟75次。心律齐。各瓣膜区第一、第二心音正常,未闻及心音分裂及附加音,未闻及杂音、心包摩擦音。

手法:听诊顺序:按上述顺序。听诊时间:15秒至1分钟。各瓣膜区听诊内容主要是频率(至少数30秒)、心律、心音(第一、第二心音有无增强或减弱等变异,有无第一或第二心音分裂、有无附加音)、有无杂音(部位、时期、性质、强度、传导、与呼吸体位的关系等)、有无心包摩擦音,必要时增加其他部位或配合呼吸、转换体位听诊。

4、背部

(1)请受检者坐起,让受检者背正对着床边(2)充分暴露背部,将衣服反推至颈部(3)观察脊柱、胸廓外形及呼吸运动

汇报:脊柱未见畸形。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4)检查胸廓活动度及其对称性(5)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汇报:双侧呼吸动度一致。未触及胸膜摩擦感。

手法:

1、两手掌平置于背部第10肋脊柱两侧。拇指平行脊柱将皮肤向中线轻推,令受检者深吸气。

2、手掌平放在胸下部、侧胸壁,令受检者深吸气,左右对比。(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

汇报:双侧触觉语颤正常,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受检者发“1”。

肩胛骨内侧,用手掌的尺侧缘平行脊柱,左右对比。肩胛骨下方,手掌接触胸壁,并且由内向外。(7)请受检者双上肢交叉(8)叩诊双侧后胸部

汇报:叩诊音清。两侧对称

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部位同上。肩胛骨内侧,手指与脊柱平行,与肋骨垂直。肩胛骨下方,手指与肋间隙平行,与脊柱垂直(9)叩诊双侧肺下界(测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放在与肺下界移动度一起检查)汇报:腋中线肺下界,左侧第8肋间,右侧第7肋间。(10)叩诊双侧肺下界移动度(肩胛线)

汇报:肩胛线肺下界左侧第10肋间,右侧第9肋间。双侧肺下界移动度约6cm。手法:先叩出肺下界标记,再测深吸气后肺界-标记,测深呼气后肺界-标记。测量(11)听诊双侧后胸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啰音,双侧对比)(12)听诊有无胸膜摩擦音

汇报:两侧呼吸音对称,听诊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手法: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

(13)检查双侧语音共振(双侧对比)受检者发“1、2、3”。汇报:双侧语音共振对称。

手法:听诊器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左右对比。注意胸侧壁。(14)触诊脊柱有无畸形、压痛 汇报:脊柱无畸形、无压痛。

手法:逐个按压棘突。使皮肤留下红印记。(右手食、中指骑跨脊柱两侧下行)(15)直接与间接叩诊法检查脊柱有无叩击痛 汇报:直接间接脊柱无叩击痛。

手法:叩诊锤逐个叩诊棘突。然后左手放在受检者头顶,右手锤击左手手背。(16)检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有无压痛(17)检查双侧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无压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

手法:双手按压双侧肋脊点和肋腰点。左手放在肋脊点和肋腰点之间,右手叩击左手手背。

5、腹部

(1)正确暴露腹部

(2)请受检者屈膝、放松腹肌,双上肢置于躯干两侧(3)观察腹部外形、对称性、皮肤、脐及腹式呼吸等

汇报:腹部平坦,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腹式呼吸存在。未见皮疹、黄染、及瘢痕。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脐未见隆起及分泌物。

手法:医生视线与受检者腹部平行,并且从不同角度观察。(4)听诊肠鸣音;至少听1分钟(5)听诊腹部有无血管杂音

汇报:肠鸣音正常,每分钟4次。未闻及血管杂音。无振水音。(肠鸣音的正常范围每分钟4~5次)

手法:听诊器放在脐周围听肠鸣音计数,然后在其他八区听诊;左下、脐左、左上、剑突下、右上、脐右、右下腹部。

(6)听诊全腹(7)叩诊肝上界(8)叩诊肝下界

汇报:腹部叩诊轻度鼓音。

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下界在肋缘处。肝浊音界范围大约7cm。手法:先全腹叩诊,脐开始,九区法逆时针旋转叩诊。

肝界先叩上界,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向下至清音变浊音处,标记。

肝下界,由锁骨中线脐右开始向上,鼓音变浊音处,标记,再用直尺测量。(9)检查肝脾区有无叩击痛

汇报:肝区、脾区、胆囊区无叩击痛。

手法:左手掌置于肝区、脾区肋骨上,右手叩击手背,询问受检者是否疼痛。锤击一次。(10)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水平线先左后右)汇报: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手法:右脐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右侧卧位,医生手指不能动,然后再向脐部叩诊。浊音不变。然后手指移动过程中,浊音变为鼓音为正常,手指叩到脐部,令受检者平卧,再向右叩至鼓音变浊,固定手指,令受检者左侧卧位,余同上。

(11)浅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12)深触诊全腹部(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汇报:腹软、腹部无压痛、未触及包块。手法:(浅)手平放在腹壁,四指稍用力,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

(深)令受检者张口呼吸,手平放在腹壁,四肢用力下压,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触摸腹壁。(13)在右锁骨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在右锁骨中线上单手法触诊肝脏)(14)在前正中线上双手法触诊肝脏 汇报:肝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掌面平托于受检者右后胸壁11~12肋部,拇指伸下右下胸壁,按压胸壁,限制胸壁扩张幅度。右手手掌平放在右下腹,腕关节伸直,2~5指并拢,食、中、无名指指腹桡侧,在腹直肌外缘,对准右季肋部。受检者张口呼吸。呼气时用力深压,手指向上移动。吸气时手指不能向季肋部位移动,随吸气腹壁抬高时,手指轻度抬高,右手主要是基本停在原地迎碰随吸气下移的肝脏。

前正中线肝脏触诊,左手掌及四指压在剑突上,拇指压在右肋缘,手法同上。(15)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 汇报: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

手法:暴露受检者颈部。医生右手2~5指并拢,压迫受检者右上腹1分钟。观察颈部静脉。压迫后颈部静脉怒张、增粗、或升高>1cm,心率增快,为阳性。(16)检查Murphy征 汇报:Murphy征阴性。

手法:左手四指平放在肋缘上方胸壁处,拇指放在右肋缘与腹直肌交点处,用力按压同时,令受检者深吸气,观察吸气过程中是否因为按压处疼痛,突然屏气。(17)单手、双手法触诊脾脏

(18)如未能触及脾脏,嘱受检者右侧卧位,再触诊脾脏 汇报:脾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并拢,手掌放在受检者左胸壁下部(9~10)肋处,稍用力施压限制呼吸,右手自脐部开始,与左肋弓垂直方向触摸。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肋弓部移动。再令受检者右侧卧位,手法同上。(19)双手法触诊肾脏 汇报:双侧肾脏未触及。

手法:左手掌自左肋腰区向前托住受检者后腹壁,右手掌四指平放在左下腹,食指、中指端对准左季肋部,随呼吸运动手指逐次向腹深部触摸,并且手指逐渐移向季肋部。吸气用力顶住触摸,呼气手指随呼吸上抬,并且向季肋部移动。

(20)检查腹部液波震颤。汇报:液波震颤阴性。

手法:用手指叩击腹部,检查有无波动感。

(21)检查腹部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受检者闭眼 汇报:腹壁痛觉存在。

手法:令受检者闭眼,用曲别针测试,由左到右、由上向下、左右对比,受检者手示左右侧。

(22)检查腹壁反射(上中下双侧对比)(如图所示☞)↗ ↖ 汇报:腹壁反射存在。→ ←

手法:用棉签由左到右、由上向下、由外向内的顺序。观察腹肌收缩。↘ ↙

6、上肢

(1)正确暴露上肢

(2)观察上肢皮肤、关节等(双侧对比)

汇报:双上肢对称,皮肤未见黄染、皮损、瘀斑、皮下结节,双上肢未见肿胀、畸形。(3)观察双手及指甲(双侧对比)汇报:甲床未见苍白、紫绀。双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未见肿胀畸形。(4)触诊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

汇报: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无肿胀、无压痛。

手法:右手拇指、食指逐个按压指间关节掌面、背面、侧面。掌指关节用右手,掌心向下,拇指按压手背掌指关节、食指中指按压受检者掌面关节。(5)检查指关节运动 汇报:指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举起双手,展开手指、弯曲指关节、再弯曲掌指关节、再握拳。然后再伸开手指,令受检者拇指对掌,其余四指伸平。(6)检查双手握力

汇报:双上肢远端肌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紧握医生两个手指,医生用力向外抽。(7)触诊腕关节

汇报:双侧腕关节无肿胀及压痛。手法:按压腕关节掌面、背面、两侧。(8)检查腕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腕关节活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伸直前臂、手掌,掌心向下,注意伸直。令受检者腕屈背(背伸)、垂腕(掌屈)。(9)触诊双肘鹰嘴和肱骨髁状突(先查左侧,然后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10)触诊滑车上淋巴结

汇报:双侧肘关节无压痛,肘关节结构正常。滑车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手法:左手:医生用左手提起受检者左手腕,提向头端。使肘部抬高。右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将受检者手腕再提高使上肢伸直,后呈一条直线。右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右手:医生用右手提起受检者右手手腕,提起前臂。左手拇指按压肱骨内髁,中指按压肱骨外髁,食指按压鹰嘴。呈三角形,使受检者伸直上肢,后成一条直线。左手顺势触摸左滑车上淋巴结。

(11)检查肘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肘关节运动自如。手法:令受检者屈肘、伸肘。(12)检查屈肘、伸肘的肌力 汇报:双上肢近端肌力正常。

手法:令受检者屈肘,医生用力向外拉,然后,受检者向外推,医生向内推。(13)暴露肩部(14)视诊肩部外形

汇报:双侧肩关节对称、饱满。(15)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

汇报:双侧肩关节及其周围无压痛。(16)检查肩关节运动

汇报:双侧肩关节运动不受限。

手法:令受检者左手绕过头顶,触摸右耳。右侧反之亦然。(17)检查上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汇报:双上肢痛觉正常,双侧对称。

手法:令受检者闭上眼睛,用曲别针刺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左右手臂。注意左右对照。(18)检查肱二头肌反射(双侧对比)(19)检查肱三头肌反射(双侧对比)(20)检查桡骨骨膜反射(双侧对比)

注意顺序:左二头肌、右二头肌、右三头肌,左三头肌。左桡骨骨膜,右桡骨骨膜。汇报:双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双侧桡骨骨膜反射存在。

手法:1将受检者双手放在脐部,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左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左手拇指按住受检者右侧肱二头肌腱,叩击医生左手拇指盖。2左手抬起肘关节,直接叩击鹰嘴上方的肱三头肌腱。

3受检者手臂自然放在腹部,叩击左侧桡骨与肘关节之间的骨膜。(21)检查Hoffman征 汇报:Hoffman征阴性。

手法:左手抬起受检者左手腕部,右手手指、中指夹住受检者中指,向上提,使手背背屈,用拇指弹刮受检者中指指甲盖。

7、下肢

(1)正确暴露下肢(暴露至耻骨联合以上)(2)观察双下肢外形、皮肤、指甲等

汇报:双下肢对称、未见肿胀畸形,皮肤未见黄染、色素沉着、皮疹、静脉曲张、窦道疤痕。指甲正常。(3)触诊腹股沟区有无肿块、疝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4)触诊腹股沟淋巴结横组、纵组(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5)触诊股动脉搏动(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必要时听诊

汇报: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块。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双侧股动脉可触及,双侧对称。手法:横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与腹股沟平行。手在腹股沟下与腹股沟平行触摸。纵组与大隐静脉走向一致。手在腹股沟下向足部触摸。(6)检查髋关节屈曲、内旋、外旋运动 汇报:双侧髋关节不受限。

手法:左手托起受检者膝腘窝,右手握住受检者踝关节,屈膝屈髋各90度。向外旋转右足(足向外、膝关节转向中线)。向内旋转右足(足向中线,膝关节转向外)。(7)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

汇报:双侧膝关节未触及不规则突起、双侧膝关节无压痛、浮髌试验阴性。

手法:双手手指触摸在膝关节前后、两侧、腘窝、关节周围软组织。并略施加压力。左手虎口压在髌骨之上的股四头肌腱上,右手拇指、中指固定,食指按压髌骨。(8)检查双下肢近端肌力(屈髋、伸膝)

(9)检查膝关节屈曲运动

汇报:双下肢近端肌力正常。膝关节屈曲运动不受限。髌阵挛阴性。

手法:双下肢伸直,双手压在两大腿中部,令受检者屈髋,对抗受检者抬膝动作。请受检者主动屈膝,观察运动范围。(10)检查有无凹陷性水肿 汇报: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

手法: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踝关节之上的胫骨前5秒钟。(11)触诊双足背动脉(用双手同时检查双侧)汇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一致有力。

手法:双手同时触摸。指腹与第1、2跖骨平行触摸。(12)触诊踝关节及跟腱

汇报:两侧踝关节无肿胀、无压痛,跟腱张力正常。(13)检查踝关节背屈、跖屈运动 汇报:双侧踝关节运动自如。

手法:令受检者双足踝关节背屈(勾脚背),跖屈。(14)检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 汇报:双足背屈、跖屈肌力正常。

手法:左手握髁关节,右手握足底前掌处,令其背屈时给予外拉抵抗,跖屈时内推抵抗。(15)检查下肢痛觉(或触觉,双侧对比)汇报:双下肢感觉功能正常。

手法:用曲别针刺大腿面、胫骨前、足背六个点,弓形移位。(16)检查膝腱反射(17)检查跟腱反射

汇报:双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存在。

手法:左手托起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叩击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

令受检者屈膝屈髋,大腿外展,踝关节平放在床上,左手握住足掌部,叩击跟腱处。(18)检查髌阵挛(19)检查踝阵挛

汇报: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阴性。

手法:左手虎口部紧压髌骨上方,用力向远方快速推压数次,并保持左手推力。右手扶在胫骨上。受检者屈膝屈髋,左手握住受检者小腿肚,右手握住足前掌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20)检查Babinski征 汇报:巴宾斯基征阴性。

手法: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滑,然后拐向拇指底部。(21)检查Oppenheim征 汇报:欧喷汉姆征阴性。

手法:左手拇指和食指沿胫骨前缘用力向下划。(22)检查Kernig征 汇报:克尼格征阴性。

手法:左手托左腘窝下、右手托左踝后,使髋膝关节屈曲各90度。抬高小腿,使小 腿伸直。(23)检查Brudzinski征 汇报:布鲁金斯基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去枕平卧,医生左手托颈,右手按压胸骨,左手用力抬头使头前屈。观察下肢是否屈膝屈髋。(24)检查Lasegue征 汇报:拉塞格氏征阴性。

手法:受检者下肢伸直平卧,医生左手放在膝关节之上,右手放在踝关节之下,将伸直的下肢逐渐抬高至>70度。观察受检者有无下肢疼痛。

8、共济运动、步态与腰椎运动(1)请受检者站立

(2)指鼻试验(睁眼、闭眼)汇报:指鼻试验稳准。

手法:伸直手臂,先左后右,速度逐渐加快。先测双侧睁眼,再测双侧闭眼。(3)检查双手快速轮替运动 汇报:双手轮替运动协调。

手法:上臂伸直,前臂直立,快速旋转前臂。(4)Romberg试验(闭目难立征)(睁眼、闭眼)汇报:闭目难立征阴性。

手法:令受检者双脚并拢,上肢水平伸直。先睁眼,再闭眼。(5)观察步态 汇报:步态稳健

(6)检查屈腰运动(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然后弯腰)

(7)检查伸腰运动(双上肢伸直上举过头顶,头、上肢、躯干后仰)(8)检查腰椎侧弯运动(注意下垂上肢必须与身体平行侧弯腰)

(9)检查腰椎旋转运动(医生站在受检者后部,双手固定受检者双侧髂棘,嘱受检者左右旋转腰部)汇报:腰椎活动自如。

三、全身体格检查结果的叙述及记录基本要求:

1、尽量不要使用结论性语言如无肿大、正常、无异常等,也不要记录检查手法或过程,如瞳孔见光立即缩小、叩击肌腱肌肉立即收缩等,只描述检查结果。

2、检查结果视诊内容可以用“无”“未见”,阳性体征要描述体征类型或名称(如丘疹、瘢痕等)、部位、大小、数量、形态、颜色等;触诊结果描述为:未触及,阳性体征记录部位、大小、形态、压痛、表面及边缘、搏动、局部皮肤温度变化等;叩诊有无叩击痛、某种叩诊音(如双肺叩诊音)、脏器界限的具体位置;听诊记录为未闻及……音,或某部位可闻及……音,描述其频率、节律、强度、性质等等。

上一篇:母亲节祝福语:祝妈妈健康永远下一篇:建党87周年暨党建工作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农业系统)